一、滋肾固冲汤治疗经间期出血57例(论文文献综述)
韦佳媛[1](2021)在《滋阴益气汤治疗肾阴虚证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滋阴益气汤治疗肾阴虚证经间期出血的理论依据,观察滋阴益气汤治疗肾阴虚证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滋阴益气汤的作用机制,对于经间期出血的治疗以及由本病进一步引起的相关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等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价值。方法:从我院妇科门诊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西药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每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治疗前后的总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的改善情况、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清雌二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的情况,如年龄、病程、治疗前出血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以及雌二醇水平分别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再次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提示:在中医症候总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出血时间、出血评分以及中医症候总积分都降低,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在改善出血情况、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相当(P>0.05),但是在改善次要症状滋阴益气汤的效果优于补佳乐,而在提高雌二醇水平方面补佳乐要优于滋阴益气汤,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疗效指数方面,治疗组经治疗后病例中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经治疗后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治疗组疗效指数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中药组跟西药组治疗经间期出血的效果相当,在缩短出血时间、降低出血积分、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方面并没有显着性的差异;在提高雌激素水平上西药组优于中药组;但是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如腰膝酸软、夜寐不宁等症状,中药组效果优于西药组。因此,滋阴益气汤对于改善经间期出血具有临床意义。
陈诗文[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及与中医古籍方药规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由相关联的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月经病血证古籍文献方药规律研究,第三部分为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研究,并与古籍研究结果进行相关性比对。一、文献综述采用了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来收集古今相关文献,将月经病相关的妇科血证这一类疾病简称为“月经病血证”,本文主要研究包括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这五个疾病,其病因为“虚、热、瘀”,病机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失调。按照时间顺序,追溯古代医家对月经病血证的认识过程及治则方药,着重叙述了现代各个医家对月经病血证的常用辨证论治,得出其辨证分型以脏腑、气血阴阳及病因病机分型,按照“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则进行治疗,治法方面现代医家各不相同,或重视补肾法、或治以泻肝法,又或自创八法等等,最后从传统辨证治疗、调整人工周期治疗、其他综合治疗(包括针灸、腹针、穴位贴敷等)论述了现代临床诊疗月经病血证的进展。得出不论古今医家治疗月经病血证的最终目的均为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使之达到平衡。由此总结月经病血证五个疾病病因病机及治疗目的相同,因此其治疗思想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存在关联,从而引出此次研究试图总结古今医家对月经病血证的治疗用药经验,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二、古籍研究目的:分析和整理总结出古代医家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和组方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挖掘新方,为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作为主要检索工具,检索自秦汉时期至明清时期所有符合中医诊断月经病血证的相关古籍文献,再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相关古籍医案,建立古籍方药数据库,并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进行数据挖掘。结果:1.与月经病血证治疗相关的古籍医案方剂共580条,涉及药物共430味,其中有66味药物使用频次≥20次,占总使用药物频次的77.8%。所有药物功效排名前十的依次为补虚类、清热类、温里类、活血化瘀类、止血类、解表类、理气类、利水渗湿类、收涩类及祛风湿类药物;归经依次归肝、脾、心、肾、肺、胃经;四气排序依次为温、寒、平、热、凉性;五味排序依次为甘、苦、辛、酸、咸味。2.本研究得到核心药组65个,其中对药有44条,角药30条,多味药组1条,涉及中药19味,与高频药物前20位基本一致,通过聚类分析,得出4个核心处方组合。结论:古籍医案中月经病血证的治疗以“治血”为主,较多使用养血补气药物,其次为清热凉血、止血活血类药,对应了月经病血证“虚、热、瘀”的病因病机特征,通过新方看出古代医家善用四物汤加减,以补血治血虚、行血治血瘀,通过血与脏腑阴阳气血的关系随证治疗,可以学习继承古代医家对月经病血证的治疗思想,也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其治疗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为切实有效的古代文献数据支持。三、临床研究目的:总结出导师王建玲主任医师运用中药方剂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规律及组方特色,并与古籍文献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两者的相关性,以此达到挖掘新药对组合及新方,并为现代出血性月经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文献依据和临床参考价值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依据纳排标准收集来自2019年09月至2021年01月期间就诊于王建玲主任处且以汤药治疗为主的患者病例,录入后形成原始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同样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等工作,以此挖掘王建玲主任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与新方开发,并与上一个研究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之处。结果:1.临床总共485首方剂(其中崩漏303例,经期延长79例,月经先期61例,月经过多41例,经间期出血1例),患者平均年龄在32.93±12.49岁,占比最高的人群为性成熟期(18-48岁)女性;用药频率大于≥40次的共计60味中药,占所有药物频次的81.85%;四气五味占比最高的均为温性药与平味药;所有药物归经排序依次为归肝、脾、肾、肺、心经;其药物功效排名占比最高的同为补虚类药物,其次为清热类、止血类、理气类、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解表类、化痰止咳平喘类、收涩类及温里类。2.分析组方规律,得到76条核心药组,其中41条对药,27条角药及8条多味药组,共涉及14味中药,基本符合高频药物前15味。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得到4个核心处方组合。结论:在临床研究中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运用七期调周法配合“补肾、扶脾、疏肝”脏腑辨证调经思想,常用药物以温肾健脾、养血止血类为主,其次是清热凉血、理气化湿药。聚类得到新方看出王师注重分期治疗,分为行经期、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期、经前期及经前后半期七个时期,旨在充分遵循其生理病理特点,因势利导,求因治本,不仅达到治病的目的,更需增强其生理功能,建立长期正常的月经周期。这种将古今治疗方法相结合的守正创新方式也为临床治疗月经病血证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参考价值。相关性对比:基于前两部分的数据挖掘研究,对比古代医家及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规律,可以看出两者虽具体治疗用药不同,但其两者用药思路与治疗原则相近,均以补虚、清热、化瘀、理气为主,用药以补虚类药物占比最重,但古代医家治疗会佐以心经药物治疗,而王师则以肺经药物为辅。在方剂配伍思路上,两者均以调理气血阴阳为主,但古代医家重视“从血调经”,王师则结合现代七期调周法及“补肾、扶脾、疏肝”的脏腑辨证调经思想这两种治疗思路,力求恢复或建立正常月经周期。由此可以看出,王师治疗月经病血证,既学习继承了先贤智慧,亦在此基础上,灵活贯通,并结合现代医学及临床实际加入了自己的经验,辨证用药,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思想,因此临床疗效非常显着,值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思考。
梁春云[3](2021)在《经后期滋阴清热法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在经后期阶段使用滋阴清热法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观察患者的月经情况、肾阴虚证候、子宫内膜(Em)厚度及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评价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女性对经间期出血的认识,并为经间期出血的防治提供更多的临床方法和依据。研究方法:收集60例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经间期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中药汤剂二至地黄汤化裁;对照组30例:口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两组均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药,连续用药14天停止,以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经过连续3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出血情况、中医证候、基础性激素(FSH、LH、E2)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收集相关数据,并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及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论。研究结果:最终共有57例患者(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完成本次研究,结果如下:(1)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66%,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止血疗效:治疗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89.66%,显着高于对照组的57.14%,两组对比有显着差异(P<0.01);两组治疗均可缩短出血时长、降低出血积分(P<0.05),且治疗组缩短出血时长及降低出血积分的作用更明显(P<0.01);(3)中医证候积分: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着下降,组内对比有显着差异(P<0.01);但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4)血清基础FSH、LH、E2值: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FSH水平(P<0.05),且治疗组作用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均可增加E2水平(P<0.05),但两组增加E2 水平的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治疗均对血清LH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5)子宫内膜厚度:中药汤剂组和中成药组经治疗后子宫内膜平均值有所增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随访情况:在治疗停止后3个月,对出血症状消失的患者随访调查,以此评估本次治疗的远期疗效,结果发现治疗组出血停止的15人中有1人复发,复发率为6.67%,对照组出血停止的6人中有2人出血再作,复发率为33.33%,经卡方检验,治疗组的复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经后期滋阴清热法治疗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状态,远期疗效较佳。结论:经后期阶段使用滋阴清热法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疗效确切,不仅可明显减少出血量及缩短出血时间,而且可显着改善临床伴随症状,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内分泌水平,对卵巢储备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且其复发低,远期疗效较佳,且无明显副作用。临床对于经间期出血的治疗应重视经后期阴长的生理特点,重点不在于止血而在于保障阴阳的顺利转化。
方平惠[4](2020)在《梁文珍教授辨治经间期出血的经验总结》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计算机数据挖掘系统,回顾性分析梁文珍教授治疗经间期出血时的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进一步总结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同时可以做好继承和发扬,为该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研究收集了梁文珍教授2018.10.01-2019.12.31期间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医堂所治疗的经间期出血的病案,运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中心提供的计算机数据挖掘系统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取一般情况、症状、处方用药等信息,将其手工录入到“名老中医数据挖掘系统SPSS22.0”,并进行频数分析,利用“SPSS Clemen-tine11.1”软件中的Aprior模块进行常用药物与药物关联分析,复杂网络方法分析提取经间期出血核心处方,从而总结出梁文珍教授辨治该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病历64份,共计133诊次,经上述数据挖掘处理后,得出如下结果:1、对患者就诊季节分布进行统计,春季就诊32人次,占比24.06%;夏季就诊28人次,占比21.05%;秋季就诊37人次,占比27.82%;冬季就诊36人次,占比27.07%。四季就诊人数相当,无明显季节差异。2、对患者年龄进行统计分析,最小为19岁,最大为49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2-28岁(39.06%)和29-35岁(31.25%)。3、经间期出血患者在经期常伴随血块、腹痛、腰酸、乳胀、泄泻、头痛;就诊时兼见腹泻、面部痤疮、肛门坠胀、失眠等症状。4、梁文珍教授治疗经间期出血的133次诊疗记录中共使用药物99味,共计2288味次。其中使用频次大于100的中药为:牡丹皮频次为129(频率为5.64%)、赤芍频次为124(频率为5.42%)、郁金频次为122(频率为5.33%)、水蛭频次为110(频率为4.81%)、丹参频次为108(频率为4.72%)、土鳖虫频次为108(频率为4.72%)、透骨草频次为107(频率为4.68%)、姜半夏频次为107(频率为4.68%)、蒲黄频次为104(频率为4.55%)。5、梁文珍教授治疗经间期出血时使用的药物类别依据频次高低依次为: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化痰药、祛风湿药、止血药、补虚药、消食药、收涩药、理气药、平肝熄风药、安神药、温里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化湿药、泻下药。6、治疗经间期出血时使用的方剂为:化症汤(110次),止淋汤(19次),通络汤(14次),养精汤(4次)。7、药物四气频次排序:温性药(频次为695)、寒性药(频次为492)、凉性药(频次为27)、热性药(频次为14)。8、药物五味频次排序:苦味药(频次为1342)、辛味药(频次为1202)、甘味药(频次为447)、咸味药(频次为354)、酸味药(频次为102)、涩味药(频次为91)、淡味药(频次为13)。9、药物归经频次排序:肝经(频次为1837)、脾经(频次为710)、肺经(频次为650)、胃经(频次为560)、心经(频次为522)、肾经(频次为368)、心包经(频次为183)、大肠经(频次为94)、膀胱经(频次为73)、胆经(频次为22)、小肠经(频次为2)。10、梁文珍教授治疗经间期出血常用的药对为:牡丹皮、赤芍;牡丹皮、郁金;赤芍、郁金;水蛭、赤芍;水蛭、牡丹皮;水蛭、郁金;水蛭、土鳖虫;丹参、赤芍;丹参、牡丹皮;土鳖虫、赤芍;土鳖虫、牡丹皮;丹参、郁金;土鳖虫、郁金等。11、经间期出血核心处方主要包括以下药物:赤芍、牡丹皮、丹参、郁金、蒲黄、透骨草、土鳖虫、水蛭、姜半夏、皂角刺、鬼箭羽、延胡索、麦芽、三棱、雷公藤、瓦楞子、益母草。结论: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发现,经间期出血多见于育龄期,且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梁文珍教授治疗经间期出血时常用化症汤,用药方面以活血化瘀类中药为主;温性、寒性药物使用较多;苦、辛、甘味药物较为常用;且用药多归肝、脾经二经。常用药对多为活血化瘀类中药与清热凉血类中药的相须或相使为用。复杂网络分析得出的核心处方亦多以活血化瘀药组成。从以上结果能够看出,梁教授认为经间期出血绝大部分为血瘀证,临床治疗时多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其主张脏腑与气血并重,调肝与理脾同治。除此之外,梁教授认为经间期出血的治疗重点在于非出血期的预防用药,治病求本,同时注重日常调护。
梁恪(LiangKye)[5](2019)在《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治疗不孕不育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1920-2001)精于内科,善治疑难杂病,亦在治疗不孕不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挖掘其诊治不孕不育经验方及其医案,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发挥岭南中医妇科医学的学术特色,有利于对岭南中医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方法:采用文献收集方法,对梁老生前治疗不孕不育疾病的经验方及其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1.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等数据库的题录、摘要、关键词及全文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及大学城校区图书馆馆藏书籍的书名、目录及内容。2.走访肇庆市中医院信息档案部,并从梁剑波家族保存的医案副本、梁老生前的医案手稿中寻找不孕不育医案和经验方。医案建立时间在1970至2001年间。3.整理所有验方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形成Excel工作表,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频数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4.将收集到的医案中的四诊信息、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中医证候、处方录入到Excel表格以建立初步信息数据库,同时在该过程中将格式、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预处理后将数据录入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2.5)的临床信息采集模块,从数据的角度揭示梁老辨证施治的方法与用药特点。将整理好的数据代入医案和文献进行中医理论分析和凝练,运用数据总结出梁老的治疗方法与治疗原则。结果:共收集到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医案收集共500个,经验方收集35首,共涉及药物136味。一、不孕不育患者以30到40岁的居多,由此表明本病多发生在年龄偏大的育龄女性中。这阶段的女性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相对较重,发病的几率随之而上升。二、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多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占16.40%,经间期出血占15.80%。疗程与疗效分析:经间期出血治疗1周有明显效果,持续治疗3个月每月服药一周可达根治者占90%。多囊卵巢综合征疗程较长,一般为6个月以上,且疗效对比效果明显度比其他妇科病要低,根治者不到50%。三、从单味中药使用频数和频率上看,在治疗不孕不育选用频数超过10次的34味药物中,共有13味药物的使用频率超过了 40%。依次为:茯苓、白术、山药、黄芪、党参、芡实、菟丝子、当归、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桑寄生、楮实子。上列诸药,大多数是补益脾肾为主,突出了梁老重视脾肾调理的用药思路。四、从各类中药选用频数及频率上看,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类是补虚药(42.42%)、其次是理气药(23.31%),而活血药(10.16%)、温里药(6.45%)、止血药(3.31%)等药类也有一定的使用频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补虚药的四个亚类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补阳药,其次为补气药。五、从药味选用频数及频率上看,药物药味以甘、苦、咸为主,频率分别为:40.22%、32.88%、14.37%。其中选用频率最高为甘味药物,甘可补可和可缓,即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而其他药味的应用较少,为辅助配伍药味。六、将治疗因月经病引起的不孕不育疾病中的常用27味药物分成了 9类。结合频数分析表及中医临床实际,梁剑波教授治疗因月经病引起的不孕不育疾病处方用药多在14味左右,它们分别为:柴胡、紫石英、菟丝子、枸杞子、续断、桑寄生、车前子、党参、芡实、当归、龙眼肉、远志、大枣、生姜。七、经验方可分为自拟方和传统方加减两大类。从验方使用频数和频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是加味归脾汤(48.16%),其次是女孕1方、女孕2方,其次是加味六君汤,正心宁神汤、安姡十补汤、加味毓麟汤、右归饮等等。八、从相关性分析得出梁老用药特点:1.具有相似作用药物的配伍,加强治疗作用。2.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配合,起协同促进作用。3.针对标本病机药物的配合使用。九、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病症常用以下5法:1.健脾补肾法:常用方有加味归脾汤、女孕1方、女孕2方、正心宁神汤、右归饮、理中汤等。如月经后期、崩漏、子宫内膜异位症、性欲减退、习惯性流产、胎动不安、妊娠胎不长等都可以运用健脾补肾法来治疗。2.养阴护肝法:多用固本止崩汤、益阴止崩汤、六味地黄丸、滋水清肝饮、两地汤、益胃散、左归丸等,随症加减。如月经先期、精液量过少、性欲减退、胎动不安等都可以运用养阴护肝法治疗。3.清热排毒法:是治疗经间期出血、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的主要方法。清热固经汤、益气固冲汤、两地汤、三黄汤等是常用方。4.活血化瘀法:常用方有红花桃仁煎、平冲降逆汤等来治疗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等。5.祛寒暖宫法:如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等多使用女孕1方、女孕2方、加味毓麟汤、安妊十补汤等,亦多用补阳还五汤、温经汤,随症加减。结论:1.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收集梁剑波教授经验方35首,医案500个。通过医案整理与数据挖掘,提示梁老诊疗不孕不育的主要治法是:健脾补肾法、养阴护肝法、清热排毒法、活血化瘀法和祛寒暖宫法。2.梁老治疗不孕不育使用频率较高的自拟方有11首:正心宁神汤、清热固经汤、加味归脾汤、益阴止崩汤、女孕1方、女孕2方、益气固冲汤、安姡十补汤、加味健脾汤、加味毓麟汤、加味六君汤。常用的传统方有10首:右归饮、四物汤、两地汤、理中汤、芩连四物汤、真武汤、红花桃仁煎、滋水清肝饮、平冲降逆汤、固本止崩汤等。这些方法都是梁老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所得,希望有助于全面总结梁老的临证经验,为后人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梁氏医学的学术精粹。
周秀丽[6](2019)在《滋肾育胎丸对脾肾不足型崩漏月经复旧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滋肾育胎丸治疗脾肾不足型崩漏患者的月经复旧情况,研究滋肾育胎丸的调经作用,拓展滋肾育胎丸的临床运用范围。方法:自2017年2月20日至2018年6月30日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年龄为10~55岁脾肾不足型崩漏患者272例,滋肾育胎丸组和地屈孕酮组各136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滋肾育胎丸为观察组,地屈孕酮为对照组,分不同年龄段(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复旧情况及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孕酮水平变化、不良反应。采用SPSS19.0软件,通过计量检验、计数检验、等级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滋肾育胎丸的临床疗效。结果:收集病历272例,滋肾育胎丸组和地屈孕酮组各136例,其中滋肾育胎丸观察组和地屈孕酮对照组各有18例和14例脱落,最终完成临床试验240例。滋肾育胎丸观察组127例,平均年龄为35.69± 12.72岁,其中青春期崩漏32例,平均年龄为15.28±0.88岁,育龄期崩漏57例(无生育要求32例,有生育要求25例),平均年龄分别为39.15±1.32岁、35.76±2.91岁,围绝经期崩漏38例,平均年龄为47.44±1.65岁。地屈孕酮对照组113例,其中青春期崩漏27例,平均年龄为15.92±1.93岁,育龄期崩漏56例(无生育要求34例,有生育要求22例),平均年龄分别为36.35±2.96岁、35.13±3.25岁,围绝经期崩漏30例,平均年龄为49.13±3.073岁。各年龄阶段观察组和治疗组的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滋肾育胎丸对崩漏月经复旧的影响:(1)滋肾育胎丸组治疗前后月经积分比较:治疗前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3.15±1.93分,经量为1.04± 1分,经色为0.42±0.5分,经质为0.52±0.88分,月经周期为1.5±0.87分,治疗1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33±0.75分,经量为0.33±0.75分,经色为0.34±0.48分,经质为0.41 ±0.81分,月经周期为0.54±0.89分;治疗2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66±0.94分,经量为0.27±0.68分,经色为0.31 ±0.46分,经质为0.38±0.79分,月经周期为0.41±0.81分;治疗3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49±0.86分,经量为0.41 ±0.81分,经色为0.36±0.48分,经质为0.38±1.17分,月经周期为0.41±0.81分。治疗1月、2月、3月月经周期、阴道出血时间、经量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2月经色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3月经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滋肾育胎丸组停药后与治疗前月经积分比较:滋肾育胎丸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1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85±1.17分,经量为0.52±0.88分,经色为0.39±0.49分,经质为0.39±0.8分,月经周期为0.39±0.8分;停药2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77±1.29分,经量为0.38±0.79分,经色为0.31±0.46分,经质为0.3±0.72分,月经周期为0.35±0.76分;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71±1.25分,经量为0.41±0.81分,经色为0.33±0.47分,经质为0.27±0.68分,月经周期为0.35±0.76分;停药1月、停药2月、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滋肾育胎丸组不同年龄阶段月经治疗前后比较:①青青期患者月经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3.38±1.01分,经量为0.94±1.01分,经色0.50±0.51分,经质为0.63±0.94分,月经周期为1.19±1.00分,停药1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1.19±1.86分,经量为0.56±0.91分,经色为0.44±0.51分,经质为0.50±0.88分,月经周期为0.38±0.79分;停药2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1.19±1.33分,经量为0.50±0.88分,经色为0.38±0.49分,经质为0.38±0.79分,月经周期为0.19±0.59分;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88±1.34分,经量为0.50±0.88分,经色为0.44±0.50分,经质为0.25±0.67分,月经周期为0.19±0.59分。停药1月、停药2月、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周期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育龄期无生育要求患者月经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2.88±1.83分,经量为1.38±0.94分,经色1.31±0.47分,经质为0.38±0.79分,月经周期为1.50±0.88分,停药1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63±1.07分,经量为0.38±0.79分,经色为0.312±0.47分,经质为0.31±0.74分,月经周期为0.25±0.67分;停药2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50±1.02分,经量为0.19±0.59分,经色为0.16±0.37分,经质为0.19±0.59分,月经周期为0.25±0.67分;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50±1.02分,经量为0.31±0.74分,经色为0.16±0.37分,经质为0.13 ± 0.49分,月经周期为0.25±0.67分。停药1月、停药2月、停药3月月经周期、阴道出血时间、经量、经色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育龄期有生育要求患者月经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2.56±1.36分,经量为0.72±0.98分,经色0.48±0.51分,经质为0.48±0.87分,月经周期为1.68±0.75分,停药1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1.04±1.17分,经量为0.56±0.92分,经色为0.40±0.50分,经质为0.40±0.82分,月经周期为0.48±0.87分;停药2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64±1.11分,经量为0.32±0.75分,经色为0.44±0.51分,经质为0.32±0.75分,月经周期为0.48±0.87分;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64±1.11分,经量为0.32±0.75分,经色为0.44±0.51分,经质为0.24±0.66分,月经周期为0.48±0.87分。停药1月、停药2月、停药3月月经周期、阴道出血时间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围绝经期患者月经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3.58±2.29分,经量为1.05± 1.01分,经色1.39±0.50分,经质为0.58±0.92分,月经周期为1.63±0.79分,停药1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68±1.34分,经量为0.58±0.92分,经色为0.35±0.10分,经质为0.37±0.79分,月经周期为0.47±0.86分;停药2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74±1.50分,经量为0.47±0.86分,经色为0.32±0.47分,经质为0.32±0.74分,月经周期为0.47±0.86分;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79±1.44分,经量为0.47±0.86分,经色为0.32±0.47分,经质为0.42±0.83分,月经周期为0.47±0.86分。停药1月、停药2月、停药3月月经周期、阴道出血时间、经量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滋肾育胎丸组与地屈孕酮组治疗月经比较:两组月经情况分别在治疗1月、2月、3月后进行对比,滋肾育胎丸组分别有40.15%(51/127)、59.84%(76/127)、56.69%(72/127)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地屈孕酮组分别有75.22%(85/113)、77.87%(88/113)、75.22%(85/113)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滋肾育胎丸组与地屈孕酮组患者停药月经比较:两组月经情况分别在停药1月、2月、3月进行对比,滋肾育胎丸组分别有66.92%(85/127)、59.05%(75/127)、65.35%(83/127)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地屈孕酮组分别有59.29%(67/113)、46.02%(52/113)、60.18%(68/113)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滋肾育胎丸对全身情况的影响(1)血红蛋白:滋肾育胎丸组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为103.37±21.94g/L,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为117.20±9.86g/L,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屈孕酮组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为95.42±24.13g/L,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为113.92±11.85g/L,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全身症状情况:滋肾育胎丸组患者头晕、腰膝酸软、乏力、面色萎黄、小便清长等症状在治疗1月、治疗2月、治疗3月与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育胎丸组患者耳鸣症状在治疗1月、治疗3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手足不温等症状治疗后2月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育胎丸组患者头晕、腰膝酸软、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在停药1月、停药2月、停药3月与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育胎丸组和地屈孕酮组临床症状积分前后差值比较,停药1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月,滋肾育胎丸组和地屈孕酮组在耳鸣、小便清长、腰膝酸软方面的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月,两组在腰膝酸软方面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滋肾育胎丸对排卵功能影响(1)孕酮水平:滋肾育胎丸组治疗前平均孕酮值为1.52±2.20nmol/L,治疗后为25.61±19.76nmol/L,治疗前后孕酮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育胎丸组治疗后平均孕酮值为25.61±19.76nmol/L,与地屈孕酮组(治疗后平均孕酮值为23.15±19.86n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基础体温:滋肾育胎丸组治疗后,基础体温单相为42例,双相为85例,地屈孕酮组治疗后基础体温单相为47例,双相为6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育胎丸青春期组、育龄期有生育要求组、育龄期无生育要求组、围绝经期组患者基础体温恢复双相百分比分别为65.63%、71.88%、76.00%、5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滋肾育胎丸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共12例,其中口腔溃疡5例,牙龈肿痛7例,总不良反应率为9.44%。地屈孕酮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共11例,其中头痛4例,乳胀7例,总不良反应率为9.73%,肝功能二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治疗前后均未见异常。结论:滋肾育胎丸可促进脾肾不足型崩漏患者月经复旧,改善其月经及全身症状,不良反应较少且程度较轻,易于患者接受,可推广使用。
高镇涛(koo chun to)[7](2019)在《黄体功能不全近20年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收集近20年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频数分析、聚类分析。评价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总结近现代医家治疗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用药规律及特点。希望能找出目前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临床研究的优势及不足,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作用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查阅数据库国内外关于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文献,制定排除与纳入标准,采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方式,检索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1.meta分析:系统评价用方法学评价主要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RCT文献质量评价;对RCT文献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随机法、样本含量、组间均衡性比较、盲法的运用、治疗方法、统计学方法、随访、退出与失访等内容在SPSS 25.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统计软件Revman5.3.5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疗效。2.中医证候分布及用药的频数及规律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利用Excel软件及SPSS 25.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meta分析:纳入的57项研究各项偏倚风险的评估结果:在随机序列的产生中,有16个研究(占28.07%)分别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投币法、抽签法,评定为“低风险”,其中有2个研究(占3.51%)按照就诊的顺序随机法,评定为“高风险”;分配隐藏条目中,录入文献均无提及,评定为“风险未知”;3个研究(占5.26%)提及盲法,但无详细叙述,其他研究都没有对实施者进行盲法,包括纳入患者,也没有使用测量人员盲法,评估“高风险”的实施和测量偏倚;只有1项(1.75%)纳入研究报告失踪或排除情况,失踪人数<20%,被评为“低风险”,其他研究未提及,因此无法作出判断;所有纳入的研究都没有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潜在风险,如提早终止研究、特别的试验设计、欺骗行为等,评定为“风险未知”。总结以上,本研究纳入57篇文献均为C级文献,总体文献质量偏低。57个研究结局共5347例病例,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84,I2=0%),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总有效率[OR=4.61,95%CI(3.86,5.51,P<0.00001)]。中药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30个研究结局共2591例病例,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可接受(P=0.62,I2=0%),总有效率[OR=4.37,95%CI(3.43,5.57,P<0.00001)]。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25个研究结局共2510例病例,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97,I2=0%),总有效率[OR=4.43,95%CI(3.38,5.82,P<0.00001)]。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2个研究结局共220例病例,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尚可接受(P<0.18,I2=44%),总有效率[OR=4.35,95%CI(1.97,9.61,P=0.0003)]。中药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7个研究结局共663例病例,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71,I2=0%),总有效率[OR=2.13,95%CI(1.52,2.98,P<0.0001)]。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14个研究结局共1383例病例,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65,I2=0%),总有效率[OR=3.12,95%CI(2.45,3.96,P<O.00001)]。2.中医证候分布:前4位频数高的中医证候分别为肾虚肝郁(44频次)、肾虚(22频次)、肾阳虚(16频次)、肾阴虚(8频次),黄体功能不全的中医证候分布与肾密切相关。由此可见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病以肾虚为主,兼有肝郁等主要病因病机。所以,治法上应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等。3.基本用药频数及规律分析在本文研究所得文献的261篇,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方药中,共涉及药物有192种,总使用频次为3638味次,使用频次大于等于2的药物有138种,共出现3584次,占总用药频次的98.51%;使用频次少于2的药物有54种,出现54次,占总用药频次的1.49%。出现25味次以上(包含25味次)的药物有37味,其中在文献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顺序为:熟地黄、菟丝子、白芍、当归、枸杞子、山茱萸、山药、仙灵脾、香附、续断、党参、女贞子、白术、柴胡、茯苓、墨旱莲、川芎、杜仲、丹参、黄芪、巴戟天、桑寄生、赤芍、甘草、肉苁蓉、牡丹皮、阿胶、紫石英、覆盆子、何首乌、紫河车、仙茅、泽兰、炙甘草、郁金、益母草、五灵脂。药物种类分析:所研究的文献中记述的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192味中药,分别属于19个药物种类。分类规范,参照《中药学》分别是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等。入选研究的文献中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药物类别排名前7,频数高的类别是:补虚药(22.63%):常用的补气药有山药、党参、白术、黄芪、甘草、人参、西洋参等,常用的补血药有熟地黄、白芍、当归、阿胶、何首乌等,常用的补阳药有菟丝子、仙灵脾、续断、杜仲、巴戟天、肉苁蓉、紫河车、仙茅、鹿角霜等,常用的补阴药有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龟板、麦冬、桑葚、黄精等。清热药(11.58%):常用的清热药有赤芍、牡丹皮、生地黄、黄芩、山栀子、黄柏等。止血药(11.58%):常用的止血药有五灵脂、艾叶、蒲黄、三七、仙鹤草、茜草根、炮姜、艾叶炭、苎麻根等。活血化瘀药(11.03%):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川芎、丹参、泽兰、郁金、益母草、红花、桃仁、川牛膝、牛膝、鸡血藤、延胡索等。理气药(7.37%):常用的理气药有香附、陈皮、青皮、枳壳、木香、乌药、橘叶、川楝子等。解表药(5.79%):常用的解表药有柴胡、桂枝、升麻、荆芥、薄荷、紫苏梗、葛根等。安神药(5.26%):常用的安神药有紫石英、合欢皮、龙骨、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等。前7种药物类别中占全部的累计比列高达75.26%。药物聚类分析:根据药性理论(性味、归经),利用SPSS 25.0软件对上述归纳整理的药物出现频数大于18次的48种药物建立数据库,共得出5个聚类方:C1方:鹿茸(鹿角片、鹿角胶、鹿角霜)、肉苁蓉、山茱萸、覆盆子、墨旱莲、仙灵脾、巴戟天、续断、熟地黄、杜仲、菟丝子、紫河车、五味子;C2方:山药、党参、黄芪、甘草(生甘草、炙甘草)、茯苓;C3方:补骨脂、陈皮、泽兰、白术、五灵脂、白芍、仙茅、肉桂、紫石英、红花、当归、川芎;C4方:生地黄、龟板、柴胡、郁金、丹参、赤芍、牡丹皮、益母草;C5方:何首乌、桃仁、香附、桑寄生、枸杞子、阿胶、女贞子。结论:1.Meta 分析:(1)中药、中西药结合、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皆优于西药治疗。(2)中药、中西药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妊娠率皆优于西药治疗。(3)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近20年的文献提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中医证候分布、病机治法与用药规律:(1)主要的中医证候分别为肾虚肝郁、肾虚、肾阳虚、肾阴虚。黄体功能不全的中医证候分布与肾密切相关。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病以肾虚为主,兼有肝郁等主要病因病机。(2)治法上应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等。(3)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为主导,并兼以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解表药、安神药。(4)根据药性理论(性味、归经),聚类出的5个聚类方,分别治疗各证型的黄体功能不全:肝肾亏虚证,脾肾气虚证,肾虚、气滞血瘀证,肝郁气滞、血瘀有热证,肾虚血瘀证。
展翎[8](2019)在《加味保阴煎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使用加味保阴煎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病,通过病例收集、数据分析等方式对加味保阴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初步探索其治疗机理以及经间期出血的发病机制,为本方的临床运用和推广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在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妇科门诊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口服加味保阴煎汤药治疗,对照组口服维血宁颗粒(江苏健民制药有限公司)。具体服药方法为:治疗组经净后服用加味保阴煎至经间期出血止,每日1剂,对照组(维血宁颗粒)每次1袋,温水冲服,每日3次,服药的时间与治疗组相同。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经过3个疗程的连续治疗后进行评估。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止血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血清基础FSH值、子宫内膜厚度及凝血功能的改变情况,据此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初步探讨经间期出血发病机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与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止血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与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均能缩短经间期出血时长,且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值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治疗组的止血效果比对照组更突出。两组治疗均可降低基础FSH值,治疗组差值对比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经t检验,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方面效果更佳,也从侧面说明经间期出血可能与卵巢储备功能具有相关性。两组治疗前后经间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凝血四项均无明显变化,经t检验P值均大于0.05,说明两组治疗均不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凝血功能产生特殊影响,初步说明经间期出血的发病机制与凝血功能可能无关。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两组治疗方法都比较安全。结论:加味保阴煎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缓解出血症状,且能减轻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等伴随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不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及凝血功能。故加味保阴煎为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有效药物。
张艳红[9](2018)在《滋肾育阴汤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滋肾育阴汤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7年8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各组分别纳入30名。治疗组患者予口服中药方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补佳乐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经间期出血的止血效果、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及对子宫内膜、雌二醇(E2)、孕酮(P)的影响,通过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治疗前通过对两组患者年龄、出血时间、中医症候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治疗组30例患者的止血疗效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6%。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组滋肾育阴汤与西药组补佳乐的止血效果相当。治疗组的中医症候疗效观察中,痊愈13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中痊愈的有7例,显效的有4例,好转的有10例,无效的9例,总有效率为70%。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于患者的中医伴随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治疗停药3个月的复发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照组停药3个月的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结论:滋肾育阴汤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临床疗效明确,可明显改善患者出血的症状并且改善伴随中医临床症候,疗效优于雌激素治疗,且用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郜然然[10](2016)在《补肾法防治经间期出血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收集经间期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纳入患者运用补肾法进行防治并对其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临床观察,同时评价补肾法防治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经间期出血提供一种防治结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本组入选病例62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采集,根据患者的出血期、非出血期及生育要求等状况给予患者相应的补肾中药汤剂口服,服药时间超过以往的出血时间,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患者的综合疗效、止血情况、主症及次症积分变化。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录入SPSS19.0并运用该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评价补肾法的临床疗效,通过查阅文献进一步了解补肾法防治经间期出血的作用机理。结果:1.综合疗效:本组62例患者中,痊愈21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1.94%。2.止血效果:本组62例患者中,痊愈37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1.94%。3.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经秩和检验Z=-6.57,P=0.00<0.05,治疗前后的主症积分经秩和检验Z=-7.42,P=0.0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及主症积分均有明显下降。4.相关因素与疗效:年龄、病程、职业、孕产次、BMI均对疗效无明显影响,不同肾虚证型的患者疗效亦基本相当。然而,病情程度对疗效有一定影响。结论:1.补肾法防治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型经间期出血可使中医症候评分明显降低,综合疗效及止血疗效确切,对于该病主症及各证型次症的改善效果显着。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对于相关因素与疗效的统计分析表明,年龄、病程、职业、孕产次、BMI均对疗效无明显影响,不同肾虚证型的患者疗效亦基本相当。然而,病情程度对疗效有一定影响。
二、滋肾固冲汤治疗经间期出血5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滋肾固冲汤治疗经间期出血57例(论文提纲范文)
(1)滋阴益气汤治疗肾阴虚证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经间期出血的认识 |
1.1 中医古籍对本病的相关记载 |
1.2 月经与肾的关系 |
1.3 月经周期的节律性 |
1.4 肾阴虚证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 |
1.5 中医对肾阴虚证经间期出血的治疗 |
1.5.1 中药汤剂治疗 |
1.5.2 中医外治法 |
1.6 中西医结合对肾阴虚证经间期出血的治疗 |
1.6.1 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 |
1.6.2 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经间期出血的认识 |
2.1 西医对经间期出血病因的认识 |
2.1.1 内分泌因素 |
2.1.2 炎症因素 |
2.1.3 凝血功能因素 |
2.1.4 其它因素 |
2.2 现代医学对经间期出血的治疗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剔除标准 |
1.4 中医症状量化评分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3.1 安全性指标 |
2.3.2 疗效性指标 |
2.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
4.1.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的比较 |
4.1.2 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比较 |
4.1.3 两组患者综合症状总积分比较 |
4.1.4 两组患者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
4.1.5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比较 |
4.2 疗效分析 |
4.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总疗效对照 |
4.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
4.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比较 |
4.2.4 治疗前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雌二醇水平比较 |
4.3 安全性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研究思路与基本结果 |
2 导师对肾阴虚证经间期出血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滋阴益气汤治疗本病的理论依据 |
3.1 滋阴益气汤方解及用药特点 |
3.2 滋阴益气汤中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本病的机制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两组止血效果 |
5.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 |
5.3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水平 |
5.4 两组安全性比较 |
6 本课题的优势、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综述 中西医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基于数据挖掘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及与中医古籍方药规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月经病血证古今文献研究概况 |
1 病名研究 |
2 中医临床诊断标准 |
3 病因病机 |
3.1 虚 |
3.2 热 |
3.3 瘀 |
4 中医治疗 |
4.1 古代医家用药沿革 |
4.2 现代医家研究概况 |
4.3 临床证治概况 |
5 总结 |
第二部分 古籍研究 |
1 研究方案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2 古籍研究结果 |
2.1 医案筛选结果 |
2.2 古籍医案数据挖掘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案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2 临床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医案数据挖掘结果 |
讨论 |
1 临床医案一般资料分析讨论 |
2 临床医案药物规律讨论及与古籍医案结果对比 |
2.1 药物频次分析对比 |
2.2 四气五味分析对比 |
2.3 归经分析对比 |
3 临床医案药物组方关联规则讨论及与古籍关联结果对比 |
4 临床医案组方熵层次聚类分析及古籍聚类结果对比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妇科月经病血证的诊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经后期滋阴清热法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经间期出血的研究 |
1.1 中医学对本病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经间期出血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经间期出血的研究 |
2.1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经间期出血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肾阴虚辨证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剔除标准 |
1.3.4 脱落标准 |
1.4 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评分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治疗方案 |
2.3 临床观察指标 |
3. 疗效判定标准 |
3.1 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3.2 止血疗效评定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 |
5. 结果统计与分析 |
5.1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比较 |
5.1.1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 |
5.1.2 两组患者的出血时长及出血积分比较 |
5.1.3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5.1.4 两组患者的血清基础FSH、LH、E2值比较 |
5.1.5 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5.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对比 |
5.2.1 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的比较 |
5.2.2 两组患者的止血疗效比较 |
5.2.3 两组患者经间期出血时长比较 |
5.2.4 两组患者的出血积分比较 |
5.2.5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
5.2.6 两组患者的血清基础FSH、LH、E2的变化比较 |
5.2.7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
5.2.8 随访比较 |
5.3 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论依据 |
2. 方药分析 |
2.1 药物组成 |
2.2 方义分析 |
2.3 单味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
3. 结果分析与探讨 |
4. 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梁文珍教授辨治经间期出血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中医学对经间期出血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经间期出血的认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描述性分析 |
2.关联规则分析 |
3.复杂网络分析 |
讨论 |
1.经间期出血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2.梁文珍教授治疗经间期出血的诊疗思路 |
3 病案举隅 |
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经间期出血病历信息采集表》 |
综述 中医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治疗不孕不育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医案、验方整理现状 |
第一节 梁剑波教授对于不孕不育的认识 |
一、熟读古籍,衷中参西 |
二、梁老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
三、梁老对胎前产后诸症的认识 |
第二节 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疾病经验方和医案举隅 |
一、女性不孕不育 |
二、男性不育 |
第三节 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疾病应用针灸及膏方的经验举隅 |
一、针灸 |
二、膏方 |
第二章 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临床用药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资料 |
一、研究对象 |
二、病例诊断标准 |
三、病例纳入标准 |
四、病例排除标准 |
第三节 检索方法 |
一、检索词 |
二、组合检索 |
三、检索方式 |
四、检索与设计 |
第四节 用药分析前数据的初步处理 |
第五节 统计分析内容 |
一、频数分析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聚类分析 |
四、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纳入研究的病例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引起不孕不育的主要病症分布情况分析 |
第三节 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经验方及医案的用药分析 |
一、单味中药选用频数及频率分布 |
二、各类中药选用频数和频率分布 |
三、药味选用频数及频率分布 |
四、聚类分析 |
五、经验方选用频数及频率分布 |
六、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梁剑波教授经验方和医案用药分析讨论 |
一、健脾补肾法 |
二、养阴护肝法 |
三、清热排毒法 |
四、活血化瘀法 |
五、祛寒暖宫法 |
第二节 梁氏中医流派的传承和发展 |
一、梁氏中医流派的传承脉络与代表性传承人 |
二、梁氏中医流派在不孕不育和辅助生育方面的研究与发挥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滋肾育胎丸对脾肾不足型崩漏月经复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崩漏的研究 |
一、病名研究 |
二、病因病机研究 |
三、治疗研究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崩漏的研究 |
一、病名的变迁 |
二、机制研究 |
三、治疗进展研究 |
第三节 滋肾育胎丸治疗崩漏的理论探讨 |
一、滋肾育胎丸的组方分析 |
二、滋肾育胎丸药理分析 |
三、滋肾育胎丸相关研究 |
四、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和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病例脱落、剔除 |
六、研究方法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滋肾育胎丸组与地屈孕酮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二、滋肾育胎丸组与地屈孕酮组患者疗效比较 |
三、滋肾育胎丸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积分比较 |
四、滋肾育胎丸组患者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
五、不同年龄阶段运用滋肾育胎丸治疗后恢复排卵情况比较 |
七、滋肾育胎丸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积分比较 |
八、不良反应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分析 |
一、滋肾育胎丸对崩漏月经复旧的影响 |
二、滋肾育胎丸对全身症状的影响 |
三、滋肾育胎丸对排卵功能影响 |
第二节 总结讨论 |
一、滋肾育胎丸对脾肾不足型崩漏具有复旧调经作用 |
二、滋肾育胎丸对脾肾不足型崩漏具有改善排卵的作用 |
三、滋肾育胎丸改善脾肾不足型崩漏患者全身症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黄体功能不全近20年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1 西医学对黄体功能不全的认识 |
1.2 黄体功能不全在中医学范畴的认识 |
1.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Meta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文献检索 |
2.3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2.4 文献质量评价 |
2.5 评价结果 |
2.6 meta分析 |
第三部分 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近20年的中医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 |
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3.2 研究对象及文献的来源 |
3.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3.4 数据的规范化 |
3.5 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 |
3.6 研究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meta分析 |
4.2 黄体功能不全的中医证候及用药的分析与讨论 |
4.3 黄体功能不全的用药思路与方法 |
第五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加味保阴煎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经间期出血的认识 |
1.1 中医对于本病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于本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 中医临床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于经间期出血的研究进展 |
2.1 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病因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于经间期出血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病例来源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病例选择标准 |
1.1.4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1.2.3 疗效判定标准 |
1.2.4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用药前两组资料对比 |
2.2 用药后两组资料对比 |
3 安全性观察 |
4 结论 |
4.1 临床症候比较 |
4.2 基础FSH值的比较 |
4.3 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4.4 凝血功能比较 |
4.5 药物安全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论依据 |
2 加味保阴煎的方药分析 |
2.1 药物组成 |
2.2 组方特点 |
2.3 方解释义 |
3 加味保阴煎的现代中药药理研究 |
4 临床疗效机理探讨 |
5 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滋肾育阴汤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方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经间期出血肾阴虚型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4 病例的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3 观察指标 |
3.1 诊断性的观测项目 |
3.2 疗效性评价指标观察 |
3.3 安全性指标 |
3.4 疗效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临床数据结果分析 |
1.1 两组纳入患者的年龄比较 |
1.2 两组纳入患者的病情程度 |
1.3 治疗前两组患者出血时间比较 |
1.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2 治疗后数据分析 |
2.1 经治疗3个周期后出血时间比较 |
2.2 经治疗3个周期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2.3 经治疗3个周期后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2.4 经治疗3个周期后患者止血疗效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的比较 |
2.7 两组患者停药3个月后经间期出血复发情况比较 |
3 安全性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围排卵期出血的认识 |
1.1 现代医学对围排卵期病因病机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围排卵期出血的治疗 |
2 中医对经间期出血的认识 |
2.1 经间期出血病名的认识 |
2.2 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认识 |
3 中医对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治疗 |
3.1 以肾阴虚为主型治疗 |
3.2 以肾阴虚为本兼证的治疗 |
3.3 辩证分期治疗 |
3.4 中成药治疗 |
3.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导师临证思想 |
5 滋肾育阴汤组方的依据 |
6 滋肾育阴汤中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7 试验选择雌激素补佳乐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
8 试验结果分析 |
9 本课题的优势、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补肾法防治经间期出血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观察对象 |
1.1.1 病例来源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病例选择标准 |
1.2 研究步骤及方案 |
1.2.1 方案设计 |
1.2.2 治疗方案 |
1.2.3 观察指标 |
1.2.4 疗效判定标准 |
1.2.5 统计方法 |
2. 临床观察结果 |
2.1 治疗前患者一般资料 |
2.1.1 年龄 |
2.1.2 病程 |
2.1.3 职业 |
2.1.4 孕产次 |
2.1.5 病情程度 |
2.1.6 体重指数(BMI) |
2.1.7 证型分布 |
2.2 治疗前后疗效及积分 |
2.2.1 治疗后综合疗效 |
2.2.2 治疗后止血效果 |
2.2.3 中医症候总积分 |
2.2.4 主症积分改善 |
2.2.5 治疗前后中医单项次症比较 |
2.3 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2.3.1 年龄与疗效 |
2.3.2 病程与疗效 |
2.3.3 职业与疗效 |
2.3.4 孕产次与疗效 |
2.3.5 病情程度与疗效 |
2.3.6 BMI与疗效 |
2.3.7 证型与疗效 |
3. 讨论 |
3.1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3.2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3.2.1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2.2 肾虚为经间期出血的关键病因病机 |
3.2.3 经间期出血的一般治疗方案 |
3.3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3.4 补肾法的妇科临床应用 |
3.4.1 补肾法在月经病中的应用 |
3.4.2 补肾法在经间期出血中的应用 |
3.4.3 本研究运用补肾法防治经间期出血 |
3.5 主要方剂组方分析及配伍特点 |
3.5.1 出血期 |
3.5.2 非出血期 |
3.5.3 其他情况 |
3.5.4 兼夹证 |
3.6 所用方药现代药理学研究 |
3.6.1 补肾中药药理研究 |
3.6.2 本研究所用方药的相关药理研究 |
3.7 补肾法防治本病的疗效分析 |
3.7.1 症状与疗效的分析 |
3.7.2 相关因素与疗效的分析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临床观察表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滋肾固冲汤治疗经间期出血5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滋阴益气汤治疗肾阴虚证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研究[D]. 韦佳媛.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数据挖掘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及与中医古籍方药规律的相关性研究[D]. 陈诗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经后期滋阴清热法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研究[D]. 梁春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梁文珍教授辨治经间期出血的经验总结[D]. 方平惠.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治疗不孕不育经验研究[D]. 梁恪(LiangKye).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滋肾育胎丸对脾肾不足型崩漏月经复旧的临床观察[D]. 周秀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黄体功能不全近20年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D]. 高镇涛(koo chun to).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加味保阴煎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研究[D]. 展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滋肾育阴汤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观察[D]. 张艳红.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补肾法防治经间期出血的临床观察[D]. 郜然然.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