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盐城农业标准化促产业升级(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辉[1](2021)在《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之大者,近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三产融合发展,2020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农业的研究不仅要聚焦学科理论,还要着眼基层实践,从一个乡镇的视角来认识农业的三产融合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便仓镇是盐城大市区和亭湖区南大门,作为一个典型的城郊乡镇,便仓镇面积、人口、区位、资源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对该镇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乡镇振兴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和文献回顾,全面分析了便仓镇三产融合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便仓镇三产融合发展的基础、优势和不足,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便仓镇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农业特色化程度高,新业态不断集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要素加快集成,城乡融合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三产融合的基础不实,农业经营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工业发展缺乏与一产和三产的互动,服务业特色打造不够鲜明、旅游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产融合的活力不足,融合主体较少、带动能力不强、扶持力度不够;三产融合的层次不深,一方面缺乏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另一方面对优质资源的挖掘还不够,等等。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本研究从便仓镇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入手,探究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径,提出推动农业产业与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建议:一是夯实三产融合的基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以绿色建材工业推动工业转型、以牡丹小镇建设推动服务业升级;二是激发三产融合的动能,以适度规模经营提升融合活力、以农业产业化提高融合效能;三是拓展三产融合的广度,以资源优势突出融合特色、以乡村建设行动推动融合发展。
周汝琴,王永慧,唐明丽[2](2021)在《盐城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调研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园区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支撑农民创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建设高水平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实现广大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通过实地察看、调研走访等形式,对江苏盐城市农业科技园区主导产业、企业集群、产学研合作、科技应用服务等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和分析,发现其在园区规划布局、管理服务、创新主体、示范引领作用和资源整合力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从优化园区发展布局、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示范带动、发挥创新引领作用、集聚创新资源等5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盐城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地级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于胜难[3](2020)在《法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库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辽宁省农业大县,法库县耕地面积19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5.4亩,总人口4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6万人,劳动力为23万人。法库盛产优质玉米、树莓等农产品,是首批国家级果蔬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牛产业最具发展潜力县,全国肉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县。但法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探索过程中,远远落后于发达城市,农民增产增收难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因此,探索和总结法库县农业产业化政策与当地产业发展初步对接的经验与问题,结合农业产业化政策发展状况,考虑农业以及其他产业结构关联、出台相关政策,以更好实现法库农业发展的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在厘清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政策等核心概念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基于社会分工理论、农业弱质性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分析了法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现状及带来的成效。其次,又结合国内外农业产业化政策经验,归纳出法库县农业产业化政策中遇到的资金扶持政策落实、龙头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次,结合对美国、日本、荷兰及国内三个城市的农业产业化政策的探究,归纳出一些能够促进法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的启示。最后,提出了法库县农业产业化政策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如:推动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完善扶持资金使用政策。
周汝琴,王甫同,唐义军,杨力,杨凌,吴祥,王辉,葛兆建[4](2017)在《盐城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及发展对策》文中指出对江苏省盐城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别从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品种结构、播种(养殖)面积、总产与单产、经营方式、机械化程度、"三品一标"与品牌、外向型农业、出口数量与出口企业、畜牧业存栏与出栏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同时针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十三五"时期农业产业发展重点的建议及对策措施,为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农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王奕霖[5](2016)在《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农业种植业发展的经济压力、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农民对于农作物种植生产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了应对种种问题和挑战,就更需要关注农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稳定粮食生产,另一方面积极从市场出发,分析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迁,更好的实现有针对性的产业结构区域规划,以质量赢得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尤其是种植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种植业结构是否合理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怎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关隘。本论文在研究了中国种植业的特征和发展情况基础上,结合盐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其农业种植业生产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进行分析评测,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关结论,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以期对盐城市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也对中国区域农业战略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江苏省人民政府[6](2016)在《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苏政发[2016]3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3月18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张锐[7](2015)在《农业标准化向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经之路》文中研究指明自2005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农业标准化建设指南》以来,农业标准化开展近10年的时间,作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针对农业方面,发展"三农"经济,推行的一套标准化应用与评价推广机制,在全国各省市进行了布局,不断加大对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扶持力度,工作主要由各区县质督部门及农业部门负责,由所属的标准化科负责统计及管理,主要的推动形式还是以项目申报及后期的评价指标来保证该项工作的实效性。本文以实地调研出发,思考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形式下,如何有效的利用农业标准化的手段,提高耕地质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如何利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推广创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农业标准化全产业链聚集模式的研究探讨,着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向农业现代化转型。
白雪[8](2015)在《推进成都市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蔬菜质量问题已经上升为全国性、行业性突出问题,而蔬菜产业正受到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的约束,急需调整发展方式。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要向高效、优质、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转型离不开农业标准化的推动实施,事实上,在进一步推动“菜篮子”工程中,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已经成为基础内容。蔬菜产业作为成都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地位重要。随着成都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城乡经济加快融合,蔬菜产业的产业基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在此现实背景下,研究推进成都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对策,打破当前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的推广困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标准化水平,促进现代科技成果、管理方式与传统种植经验相融合,推动蔬菜产业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合理转变,向产品优质优价市场均衡的过渡。本文首先基于制度范式的视角,从宏观产业层面、中观组织层面和微观种植户选择行为三个方面分析蔬菜产业标准化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明确生产标准化推动的内在机理。继而根据实地调研和访谈结果,依据成都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重点建设内容,从宏观方面归纳标准化推动路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再从微观生产主体角度出发,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明确成都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实施主体的基本特征、生产经营状况及标准化需求偏好,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体分析农户生产标准化采纳行为及实施成效的影响因素。通过计量模型检测发现,农户生产标准化决策行为和实施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政府调控政策、风险分担机制、市场参与能力、产业组织机制、要素投入机制、信息获取机制以及农户自身素质,且除风险分担机制和种植户兼业化程度外,其他因素对标准化主体参加标准化的积极性都为正向影响。最后本文借鉴国外农业标准化和国内蔬菜产业标准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设计出需求导向的标准化推动路径优化方案,并针对成都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宏微观两个视角提出推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完善政府对标准化长效支持机制、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制标体系、技术服务市场、蔬菜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和推广体系建设;改善生产者标准化实施的基础条件、增强生产者组织化程度和利益联结紧密性。
潘焯能[9](2014)在《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以农业为对象,通过制定农业基础标准,种子、种苗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卫生标准,农业工程和工程构件标准,管理标准等,按照标准生产农产品的全过程。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增产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健康型的转变,追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成为广大消费者日益突出的要求。同时随着全球竞争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农产品要进入国际大市场,建设农业标准化已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珠海市斗门区是广东省的传统农业大区之一,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及国内首个授牌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在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中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此课题研究,对促使对政府部门职能交叉,监管缺位的思考,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重组提供基层经验。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观察、调研方法,研究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制度和组织建设滞后、市场配套体系不发达和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原因,借鉴国内外农业标准化政策实施的经验,找出加快发展制度和组织保障,辅之以市场调节和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旨在为斗门区农业寻求一条突围之路。
吕晓峰,徐凯,陈凤,李艳[10](2013)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文中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近年来各方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该文针对盐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提出从源头治理、标准化生产、执法监管和体系完善等对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保障。
二、盐城农业标准化促产业升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城农业标准化促产业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1)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概念 |
2.1.1 乡村产业振兴 |
2.1.2 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
2.2 基础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农业经营一体化理论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第3章 便仓镇三产融合发展现状 |
3.1 便仓镇相关情况概述 |
3.1.1 概况 |
3.1.2 便仓镇三产结构 |
3.2 便仓镇推进三产融合的实践和经验 |
3.2.1 加快农业发展,夯实融合发展根基 |
3.2.2 推进生态建设,扮靓融合发展底色 |
3.2.3 突出乡村治理,凝聚融合发展合力 |
3.2.4 强化民生改善,共享融合发展成效 |
3.2.5 推广文明乡风,提升融合发展动能 |
3.3 便仓镇三产业融合取得的成效 |
3.3.1 产业集聚度特色化进一步彰显 |
3.3.2 新产业新业态异军突起 |
3.3.3 结构调整成效初步释放 |
3.3.4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
3.3.5 现代农业发展要素加快集成 |
3.3.6 城乡融合发展进程逐步加快 |
第4章 便仓镇三产融合发展中存在问题与原因 |
4.1 存在问题 |
4.1.1 三产融合的基础不实 |
4.1.2 三产融合的活力不足 |
4.1.3 三产融合的层次不深 |
4.2 原因分析 |
4.2.1 思想认识不够深入 |
4.2.2 融合主体少而不强 |
4.2.3 产业融合程度不高 |
4.2.4 政策保障不够有力 |
第5章 三产融合发展经验借鉴 |
5.1 市域内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模式 |
5.1.1 黄尖镇民宿模式 |
5.1.2 盐东镇湖羊模式 |
5.1.3 新丰镇荷兰花海模式 |
5.1.4 南河镇西兰花模式 |
5.2 国内其他地区农村产业融合经验 |
5.3 对便仓镇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 |
第6章 推动便仓镇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夯实三产融合的基础 |
6.1.1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 |
6.1.2 以绿色建材工业推动工业转型 |
6.1.3 以牡丹小镇建设推动服务业升级 |
6.2 激发三产融合的动能 |
6.2.1 以适度规模经营提升融合活力 |
6.2.2 以农业产业化提高融合效能 |
6.3 拓展三产融合的广度 |
6.3.1 以资源优势突出融合特色 |
6.3.2 以乡村建设行动推动融合发展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小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盐城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调研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及成效 |
1.1 主导产业特色鲜明 |
1.2 企业集群初步显现 |
1.3 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 |
1.4 科技应用服务成效显着 |
2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2.1 园区规划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
2.2 园区管理服务有待加强 |
2.3 园区创新主体实力有待提升 |
2.4 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有待充分发挥 |
2.5 园区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大 |
3 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
3.1 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布局 |
3.2 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
3.3 加大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创新能力 |
3.4 强化示范带动,进一步发挥园区创新引领作用 |
3.5 推进要素集中,进一步向园区集聚创新资源 |
(3)法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有文献的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农业产业化 |
二、农业产业化政策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社会分工理论 |
二、农业弱质性理论 |
三、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第三章 法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现状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发展历年政策 |
一、辽宁省及沈阳市历年政策 |
二、法库县近年来产业化政策 |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措施 |
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
三、提倡产业扶贫开发政策 |
四、加强农业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三节 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大体系 |
一、建立行政执法体系 |
二、创新科技服务体系 |
三、强化市场营销体系 |
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
五、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四章 法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专项政策引导作用发挥不足 |
一、产业链不完整 |
二、产业基地分布不平衡 |
第二节 资金扶持政策存在漏洞 |
一、政策落实不透明 |
二、支农政策受益面窄 |
三、专项资金发放不及时 |
第三节 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存在偏差 |
一、扶持政策重规模轻品牌 |
二、扶持政策没有侧重点 |
三、扶持政策缺乏连贯性 |
第四节 原因分析 |
一、农业各类经济组织发展缓慢 |
二、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
三、财政扶持力度不够 |
第五章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政策主要特点 |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主要特点 |
一、美国建立多种保障体系 |
二、日本全面加强综合性管理 |
三、荷兰注重技术化管理 |
第二节 国内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主要特点 |
一、安徽省萧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二、广东省廉江市创新土地流转方式 |
三、江苏省盐城市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 |
第三节 对促进法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的启示 |
第六章 法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推动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
一、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工程 |
二、引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
三、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
四、助推龙头企业壮大发展 |
第二节 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
一、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
二、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流转 |
第三节 完善扶持资金使用政策 |
一、建立完善政府财政配套资金扶持体系 |
二、落实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项目财政补贴 |
三、确保财政扶持规模性经营企业补贴到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盐城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1.1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领先苏北 |
1.2 粮食生产登上70亿kg新台阶 |
1.3 农业经济总量突破千亿规模 |
1.4 农业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 |
1.5 农业生产方式出现历史性飞跃 |
1.6 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成效显着 |
1.7 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
2 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
2.1 种植业 |
2.1.1 粮食产业 |
2.1.2 蔬菜园艺业 |
2.1.3 油菜产业 |
2.1.4 种苗业 |
2.2 畜牧业 |
2.2.1 家禽产业 |
2.2.2 生猪产业 |
2.2.3 渔业[3] |
2.2.4 果树业[4] |
2.2.5 高效设施农业 |
2.2.6 外向型农业 |
2.2.7 农产品品牌(一标) |
2.2.8 农产品“三品” |
2.2.9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
2.2.1 0 农业机械化 |
3“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建议 |
3.1 建设精细农业 |
3.2 建设精品农业 |
3.3 建设精英农业 |
3.4 建设精美农业 |
4 现代农业发展对策措施 |
4.1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5] |
4.1.1 加快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
4.1.2 加快园艺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
4.1.3 加快养殖业生态健康转型调整 |
4.1.4 大力推进流通方式转型调整 |
4.2 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行动,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4.2.1 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 |
4.2.2 规范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和管理 |
4.2.3 制定和落实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 |
4.3 推进科技与装备武装行动,加快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4.3.1 突出重大农业技术推广 |
4.3.2 突出重点农业科技创新 |
4.3.3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
4.4 推进“互联网+农业”行动,加快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
4.4.1 主攻电子农务,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 |
4.4.2 主攻电子商务,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化 |
4.4.3 主攻电子服务,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常态化 |
4.4.4 主攻电子政务,推进行政管理数字化 |
4.5 推进质量品牌建设行动,加快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
4.5.1 大力推进生产标准化 |
4.5.2 大力推进品牌创建区域化 |
4.5.3 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
4.6 推进资源集约利用与环境保护行动,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
4.6.1 大力推进综合利用,积极控减秸秆污染 |
4.6.2 大力推进生态养殖,积极控减畜禽污染 |
4.6.3 大力推进减量施用,严格控减肥药污染 |
(5)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2 中国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概述 |
2.1 中国区域种植业的结构调整的含义 |
2.2 中国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农业发展 |
3 盐城市种植业产业结构的沿革 |
3.1 盐城市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状况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经济资源条件 |
3.2 盐城市种植业发展现状 |
3.3 改革开放后盐城种植业结构的变化 |
3.4 21世纪以来盐城市种植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
3.4.1 优化作物品种品质,种植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
3.4.2 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迅速,区域优势逐渐凸显 |
4 盐城市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 |
4.1 市场的变化 |
4.2 体制变革和政策导向 |
4.3 城乡关系深刻变化 |
4.4 农业技术的不断成熟 |
4.5 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 |
5 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
5.1 区域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存在盲目性 |
5.2 资源利用率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
5.3 环境承载压力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
5.4 科技含量不高,专业人才缺失 |
5.5 区域市场局限,产业化发展不足 |
6 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
6.1 优化盐城种植业的投入结构 |
6.1.1 立足区县优势,完善调整策略 |
6.1.2 加强政策扶持和落实,构建完善支持和保障机制 |
6.1.3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盐碱地开发 |
6.2 优化盐城种植业的产出结构 |
6.2.1 提升集群发展能力,促进产业化发展 |
6.2.2 抓好高效名优作物培养和推广 |
6.2.3 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 |
6.2.4 着力提升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积极性 |
6.3 发展现代种植业,加快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
6.3.1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培育专业人才 |
6.3.3 强化市场意识 |
6.3.4 与国际接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推进成都市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农业标准化 |
1.2.2 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 |
1.2.3 生产标准化路径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
1.3.2 制约农业标准化实施影响因素 |
1.3.3 农业标准化推动模式 |
1.3.4 简要评述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6 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 |
2.1.2 外部效应理论 |
2.1.3 交易费用理论 |
2.2 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经济逻辑 |
2.2.1 技术范式、制度范式及其比较 |
2.2.2 产业、组织与种植户选择行为 |
3 成都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现状 |
3.1 标准化路径建设 |
3.2 标准化体系建设 |
3.3 标准化建设的问题 |
4 成都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实施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1.1 问卷内容设计 |
4.1.2 样本区域选取 |
4.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 |
4.2.2 农户蔬菜生产经营情况 |
4.2.3 农户标准化需求偏好 |
4.2.4 农户蔬菜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 |
4.3 农户标准化实施行为及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变量选取及指标设定 |
4.3.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4.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路径优化方案 |
5.2.1 需求导向型标准化路径构成要素 |
5.2.2 需求导向型标准化路径运作机理 |
5.3 具体推进措施 |
5.3.1 完善政府对标准化长效支持机制 |
5.3.2 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
5.3.3 提升经营主体标准化实施能力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9)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 |
2.1 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基本情况 |
2.1.1 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
2.1.2 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
2.1.3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初具规模 |
2.1.4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初见成效 |
2.2 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2.1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制度和组织保障薄弱 |
2.2.2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市场配套少 |
2.2.3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人才队伍规模小 |
2.3 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制度和组织建设滞后 |
2.3.2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市场配套体系发展缓慢 |
2.3.3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人才缺乏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政策执行的经验和启示 |
3.1 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的意义 |
3.2 农业标准化政策在国外执行的经验 |
3.3 农业标准化政策在国内执行的概况 |
第四章 提升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效果的对策建议 |
4.1 发展健全农业标准化工作制度和组织 |
4.1.1 健全农业标准化工作制度 |
4.1.2 加大农业标准化的财政支持力度 |
4.1.3 完善农业标准体系 |
4.1.4 整合土地资源 |
4.1.5 深化地理标志保护工作 |
4.1.6 做高做深生态农业园 |
4.1.7 发展多种合作推广模式 |
4.2 加强市场调节能力 |
4.2.1 打造畅通的销售渠道 |
4.2.2 整合信息化平台 |
4.2.3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制度 |
4.3 培养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 |
4.3.1 提供农业标准化知识和培训服务 |
4.3.2 深化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农业投入品源头治理 |
1.1 加强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监管的法制建设 |
1.2 全面落实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制度 |
1.3 深入开展对安全使用农药等投入品的技术指导 |
2 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
3 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
3.1 加强基层监管体系建设 |
3.2 加强执法监管体系建设 |
3.3 加强检测体系建设 |
3.4 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
四、盐城农业标准化促产业升级(论文参考文献)
- [1]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D]. 李春辉. 扬州大学, 2021(09)
- [2]盐城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调研及发展对策[J]. 周汝琴,王永慧,唐明丽. 江苏农业科学, 2021(04)
- [3]法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研究[D]. 于胜难.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盐城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及发展对策[J]. 周汝琴,王甫同,唐义军,杨力,杨凌,吴祥,王辉,葛兆建.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1)
- [5]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D]. 王奕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J]. 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08)
- [7]农业标准化向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经之路[A]. 张锐. 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2015
- [8]推进成都市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研究[D]. 白雪. 四川农业大学, 2015(07)
- [9]珠海市斗门区执行农业标准化政策问题研究[D]. 潘焯能.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2)
- [10]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J]. 吕晓峰,徐凯,陈凤,李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