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税同盟与德国统一的“小德意志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武珂瑄[1](2021)在《普鲁士王国义务教育政策研究(1713-1871)》文中研究说明
仇璐[2](2021)在《评析近代历史中的德国统一》文中提出1871年德国统一是欧洲乃至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结束了德意志300多年四分五裂的历史,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统一后的德国阔步迈向现代化,成为世界的焦点。本文论述了德意志帝国统一的进程、原因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诸多问题,从文化、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层面探讨其统一的特殊道路。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首先分析德国统一前诸侯割据,多头林立的历史概况。从内外两方面追根溯源。第二章阐述德国统一的历史进程,重在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写俾斯麦用军事手腕统一德意志的种种努力。普丹战争使俾斯麦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普奥战争中奥地利的战败确定了普鲁士主宰统一德国的走势,期间俾斯麦制定宪法和建立关税和议会,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入侵使得战争成了德意志民族保卫战,俾斯麦成了民族战争的领导人,普鲁士打败法军,通过铁血战争完成了国家最后的统一。第三章重点探究了德国统一的多层原因。除了第二章所及军事的因素,在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也密不可分。在文化上,路德的宗教改革引发民族意识,启蒙运动在文学和哲学领域加深了德国人的民族意识,狂飙突进反对封建专制是之前启蒙运动的发展,费希特等文化名流直接助推了德国人的民族意识。在经济上,关税同盟打造经济一体化,铁路的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物质基础。普鲁士在全德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事实上成了领导统一的中坚力量。在政治上,容克和资产阶级的日益联合,使得普鲁士政权突破生存困境,掌握着民族统一的领导权,容克政治的形成成就了德国统一的特殊道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容克成了统一的领导者,阶级的本性使得经济的改变远大于政治的改变,为日后的军国主义和侵略扩张埋下了隐患。
罗衡林[3](2020)在《中德两国铁路交通发展状况比较分析(1871—1918)》文中研究说明1871—1918年是德帝国时期,这段时间内德国铁路交通发展异常迅速,而中国亦开始了独立的铁路建设。两国铁路交通发展的不同在于:德国铁路交通建设起步早,工业基础比较扎实;中国铁路建设起步晚,工业基础薄弱。德国铁路交通建设的主体是由私营发展至国营,而中国铁路交通建设的主体是由外资筹资、发展至民营为主。德国开始步入交通科学制度化建设时期,形成初步的交通科学体系;而中国在缓慢地推进国内的铁路里程,为后来的铁路建设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赵凯明[4](2020)在《德意志帝国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以民族自由党为例》文中认为德国的资产阶级在近代以来一向以其政治上的“清静无为”而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与它的英国和法国的同侪们相比,德国资产阶级既缺少力量,又安于现状,安心作为“前工业化时代”的精英的小伙伴,亦步亦趋地跟随贵族。德国资产阶级也因此成为德国未能走上西方自由民主发展道路的主要责任人之一。本文通过对德意志帝国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参与研究,在政治这一直接的维度探究资产阶级在帝国政治生活中的角色,发现资产阶级不同于以往观点中的在政治上的“清静无为”,他们在帝国时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参与,既建设和巩固了德意志帝国,又促进了帝国的现代化。而且,本文在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探讨,着重强调了德国资产阶级不同于英法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和独特的政治参与特点,这些既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政治参与的优势,也限制了他们进一步的改革的动力。本文选取了帝国时期资产阶级主要的政治代表一民族自由党为案例,分析该党的政治参与。民族自由党是帝国时期名副其实的两个国家党之一,它的选民范围遍布整个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它的影响力在帝国议会中无可匹敌。民族自由党在70年代作为俾斯麦政府在议会取得多数支持的基石,参与建设和巩固了德意志帝国。通过统一前所发展出的资产阶级的名流政治模式,民族自由党的名流们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具有社会排外性的一小撮精英们通过宣称代表全社会利益而获得政治和社会道德的领导,个人的声望和民众的认可是其领导的基础。但是在统一之后的大萧条期间,工业化所带来的不均衡发展的后果使得统一的民众支持消失了。名流政治的狭隘性和超然调和的政治宣言不能适应现在选民所迫切需要的经济和社会利益的保护,下层的挑战使得名流政治在国家层面逐渐走向瓦解。70年代末的关税之争表明,政党现在必须将自己与其所依赖的选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才能得到支持。80年代以来,在国家层面失去活力的民族自由党在其地方分支的引领下重新焕发活力,充满活力的民族自由党的地方党一直在地方占据主导地位,它们通过发展出一种地方关切的导向,在地方和国家两个层面复兴民族自由党,倡议地方事务的优先性,调和工业和农业冲突。但这种复兴是以民族自由党逐渐退出帝国政治和党的分裂为代价的。到了帝国晚期,民族自由党的国家党对地方党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再不能发起一场统一的运动,对地方事务的关切让民族自由党对民主化改革失去热情,阻碍了帝国的进一步宪法改革。通过对资产阶级在帝国时期的政治参与的研究,我们可对德意志特殊道路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德国历史的独特性可能在于其长期分裂所造成的地区差异和工业化进程的迅猛而不均衡的特点。地区分歧阻碍统一的政治行动;而迅猛且不均衡的工业化发展加剧了地区,社会群体,和经济部门间的分歧。很难在这种情况下维系一个统一的政党,来借此进行改革。德国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政治参与正是在这种独特的历史环境中被塑造。
郁晓琼[5](2019)在《核心素养视阈下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大量数据的出现以及新近数据处理的技术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历史教师利用历史数据进行课堂教学是时代所需,亦是大势所趋,同时教育部提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培育的能力。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教材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探讨了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材、历史评价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价值与不足,价值体现在数据史料出现频率高,不足体现在图表数据较少、数据没有出处、数据可利用程度低、数据呈现形式单一等,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复杂的数据转换成可读性更强、更直观的图表数据,并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从数据表象背后探讨出深层次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有也分析了历史数据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中的运用情况,说明了数据证史的史学方法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研究历史的途径之一,而在解读数据时更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解读数据,在这一过程中习得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本文重点分析了数个中学课堂教学案例,以此探讨了历史数据对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之能力的作用,通过数据史料解读历史、解释历史能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使得课堂教学更科学和严谨。同时,本文也以课堂教学案例为例,探讨了教师应该建立直观有效的数据模型、设计精准有效的模型透析以此使历史数据更适合教学,也探讨了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数据应注意的问题:历史数据的真伪须考证、历史数据的解释应匹配、历史数据的适用要考量。中学历史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历史数据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本文就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材、历史评价与课堂教学中是怎样运用的、该如何运用、它们的运用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了什么作用做了详细的论述,最终的目标是为计量史学的思想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吴佳恒[6](2019)在《对德国鲁尔工业区衰退与转型的经济史视角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各国都出现了传统老工业区衰退的普遍性问题,其中尤其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为明显,由于其工业化开始的时间较长,因此衰退的进程也来得最早,同时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也十分严重。这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德国的重工业核心——鲁尔工业区。作为德国乃至欧洲的工业火车头,鲁尔区的重工业在近百年的经济史和战争史中都占据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也因此被海内外所熟知。在上世纪中期,鲁尔区开始经历衰退,产业发展严重崩坏,失业等社会问题频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急速下滑。然而,在从上至下的半个多世纪的共同努力下,鲁尔区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升级改造,现在的鲁尔区已经重焕生机,可以说是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最佳参照蓝本。本文从经济史的角度切入,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的分析回顾了鲁尔工业区从形成发展,到繁荣鼎盛,再到衰退落后最后重新转型崛起的整个经济历史进程,并深入分析了鲁尔区衰退的原因、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转型过程中阶段性和进步性的策略变化,从中得出的启示对于全世界尤其是我国的传统老工业区的转型升级,具有借鉴性的意义。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针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的思路和研究框架以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进行了介绍。论文的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概述和相关的文献综述,从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分析与经济史学以及产业经济学方面的生命周期理论对整篇论文形成理论上的框架支撑,其中以经济史与制度分析的结合为论文的主要理论基础。从论文的第三部分开始,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对鲁尔区的经济发展路径进行详细的描述。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对1750年至1830年期间鲁尔工业区的诞生形成进行的描述,从鲁尔区的地质状况和早期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的初期转变说起,到1830年至1870年间鲁尔区在工业化和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初步发展状况,整体上属于鲁尔区起源阶段的阐述。论文的第四部分是对1870年至1914年间鲁尔区最为繁荣的时期的重点描述,从德意志帝国政府的强大到工业化的迅速扩张再到人口的急速膨胀,无一不彰显了鲁尔区此时的鼎盛。同时当然也有对鲁尔区1914年至1957年间两次经受世界大战摧毁随后又两次重建的描述,这一时期的鲁尔区经受了太多历史荣耀的加冕和战争的无情摧残。论文的第五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针对鲁尔区在1957年至1966年期间的衰退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探寻其走向衰落的各种原因。紧接着对1966年至今鲁尔区的转型过程进行了不同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其中这一部分的第二段再次将鲁尔区的转型进程依据经济史的角度分为了四个不同的阶段,详述了转型的阶段性差异,最后也对鲁尔区任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论文的第六部分是分析鲁尔区的转型对我国传统老工业区升级改造的启示,首先对鲁尔区和我国的传统工业区进行了共异性的对比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五个不同的方面提出了一些精简的建议。第一是需要尊重市场规律,转变政府职能,形成内生性区域发展机制;第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构建多元化区位产业优势;第三是注重污染治理,整治土地环境,推动可持续资源开发利用;第四是加强人才培养,拓展就业渠道,实现有效的劳动资源配置;第五推进基建工作,注重城市功能,创造良好的金融投资环境。
冯晨迪[7](2019)在《历史文化视域下的德国制造研究》文中指出德国制造历史悠久,一直是做工精良、品质卓越的代名词。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低迷,我国制造业在激烈的市场中确立竞争优势十分关键。因此,了解德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并且从中学习借鉴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大有裨益。本文首先从历史沿革角度理清德国制造发展脉络。从1871年到今天,德国制造业经历了多个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制造业发展特点。在对德国制造的研究过程中,除了从历史角度梳理德国制造的发展历程之外,找寻德国制造发展中体现的文化理念以及文化意蕴同样必不可少。本文从企业文化、市场文化和民族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德国制造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最后,德国制造业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完善的市场机制;第二,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第四,完整的产业链。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中国制造2025”新阶段,德国制造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启示借鉴作用。
王子夔[8](2018)在《普鲁士歧路——19世纪俄国和奥地利现代化改革中的效仿》文中研究说明效仿先发国家经验是后发国家现代化的核心路径之一。政治家和研究者对"普鲁士道路"多有述评,但少有深入研究。实际上,以普鲁士案例为参照,在比较视野下追溯作为"半负面案例"的俄国、奥地利19世纪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到决策相近的现代化改革如何形成分岔,进而导致不同结果。具体来说,在区分改革决策是效仿学习还是相似条件下的相近决策的基础上,考察行为体的行为在时间维度上的变迁,寻求其中的因素与机制,解释它们对改革进程和结果的影响。阶级和族群两类利益集团的固化程度同国家能力一起影响了俄国和奥地利对普鲁士经验示范效应的认同以及由此激发的效仿行为。利益集团固化程度影响了社会流动和行为体互动模式,国家能力影响了政治体制吸纳、联合阶级和族群利益集团模式。上述因素影响效仿中的具体行为,并通过各维度改革的时机、时序、进程持续时间以及现代国家转型各维度变革的顺序,影响了现代化的最终结果。
钱撷羽[9](2018)在《二战后德国制造业立国的动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战以后,德国的制造业从战争废墟中很快恢复并迅速发展,缔造了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其后,德国不但通过制造业拉动国家发展促成了德国的统一,金融危机之后也凭借强势的制造业成为欧盟“核心中的核心”。在目前充满变革的国际环境和制造业发展出现新趋势的情况下,研究二战后德国选择并能够以制造业立国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继承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的思想,根据主导产业理论归纳德国的重点发展产业,研究了二战前后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立国历程及其影响因素。二战前,德国通过两次工业革命中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和化学工业成为世界强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大力发展军备制造业,致使产业发展极不平衡,战败后失去了制造业的领先优势和经济、政治的自主权。二战后,联邦德国制造业在变革的国际形势发展升级,经历了重建复苏、持续繁荣、调整衰退和“智造”发展等几个阶段,不但通过制造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国家统一,还通过经济的发展稳步向政治大国迈进。制造业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产业。目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致力于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我国应借鉴德国的历史经验,抓住历史机遇结合我国的实际条件战略性地发展新兴产业,把握好传统强势制造业和新兴战略产业的关系,从政府、产业、企业三个方面进行调整,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马绎[10](2018)在《民国知识界眼中的德国形象研究 ——以综合性期刊《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1921-194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1年5月,中德两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1941年7月,纳粹政府公开承认汪伪政权,蒋介石政府遂宣布与德国断交。这20年是中德两国近现代史上交往甚密的一段时期,两国在军事、经济等方面有过紧密的合作。其间中国知识界对德国关注度颇高,民国学者对德国的重大事件的分析述评、对德国思想文化的译介认知构成了官方交往之外中德关系的另一个横断面。基于此,本文选取晚清民国时期着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东方杂志》为研究对象,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1921年至1941年间以德国为主的报道、述评,以考察这一时期围绕在《东方杂志》周围的民国知识分子对德国形象的认知,挖掘其形成原因和内在机制。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由五章组成,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进行考察。前三章以杂志中涉德政治题材文本为分析对象,分别考察魏玛共和国时期(1921-1933.01)、第三帝国前期(1933.01-1939.08)、二战初期(1939.09-1941)等三个阶段中民国知识界对德国政局的认知和评价:第一章考察《东方杂志》中对动荡的德国政局、鲁尔危机和上西里西亚归属等一战遗留问题的妥协和解决、德皇威廉二世和兴登堡等德国政坛人物、反思一战等四个方面的述评,厘清时人眼中含垢忍辱、勉力复兴的新兴民主共和国形象;第二章从独裁统治的开端、重整军备和征服捷奥、德国政府的外交关系和预言二战等四个方面展开,这一时期,知识界眼中的德国形象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希特勒上台的前三年,时人笔下的德国仍是一个从危机中崛起、努力摆脱凡尔赛和约束缚、自强不息的欧洲新兴强国形象,但随着希特勒雄心日炽、德国在毁约扩军之路上越走越远,其侵略者的面目已越来越清晰;第三章主要分析《东方杂志》对欧洲战场、德意日军事同盟、德苏关系的述评,随着中德两国在民国时期的外交关系逐步迈向终点,知识界终于认清德国侵略者的本质,此时知识界视德国为一个公然主张暴力、侵略永无止境的法西斯国家,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第四章围绕杂志中对德国经济情况的论述展开,一战后的“欧洲祸根”——赔款问题、经济危机前后的德国、第三帝国的经济真相是知识界关注的要点。时人对身负赔款重压的德国表示同情,也为通胀后迅速复兴的德国经济加以赞叹,同时也在时间的推移中认清了第三帝国“经济奇迹”背后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政策和通过掠夺他国富源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的“暴力现代化”的真相。第五章透过民国学人对“德国国民性”的阐释考察知识界对德国文化的认知。德国文化中体现出的勤俭、服从、尊重秩序、富有组织且擅长哲学思辨等优秀的民族品质和其排外、唯我独尊、纵情任性等负面民族性格受到国人的瞩目。民国学者在德国文学中也找到了德国国民性的印迹,即文豪歌德笔下的积极进取、笃于实践、永不自我满足的浮士德精神,认为其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改造苟安、守旧的国民性”的一剂良药。在主体论述的基础上,本研究能大致呈现围绕在《东方杂志》周围的民国知识分子眼中的德国形象、嬗变过程及其原因。民国知识界对德国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民国学人心怀爱国热忱,在国难当头之际,关注国际格局,联系中国实际,以智识指导舆论的有益尝试。
二、关税同盟与德国统一的“小德意志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税同盟与德国统一的“小德意志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2)评析近代历史中的德国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统一前的德国概况 |
第一节 内部概况 |
第二节 外部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德国统一的进程 |
第一节 不对称联盟的形成 |
第二节 从德意志邦联到“德意志联盟” |
第三节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
第四节 军刀斩开“戈尔迪之结” |
一、普丹战争 |
二、普奥战争 |
三、普法战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德国统一的原因探析 |
第一节 文化引燃民族意识 |
一、宗教文化引发的民族意识的滥觞 |
二、思想启蒙和狂飙突进带动民族意识的发展 |
三、浪漫派文化和费希特等人对民族意识的强化 |
四、多领域文化巨擘激发民族意识的的空前高涨 |
第二节 经济奠定统一基石 |
一、关税同盟:打造经济一体化 |
二、铁路:德意志统一的结婚绶带 |
三、关税同盟和铁路网建设的意义 |
四、普鲁士:德意志经济一体化的中流砥柱 |
第三节 政治浇铸统一格局 |
一、普鲁士的选择 |
二、普鲁士突破生存困境 |
三、1848-1849 年革命的思考:民族统一的道路和领导权 |
四、容克政治:德意志统一的特殊道路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中德两国铁路交通发展状况比较分析(1871—1918)(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德两国铁路交通发展的起点比较 |
二、中德两国铁路交通发展阶段的比较 |
三、结论 |
(4)德意志帝国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以民族自由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点 |
(三) 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德国资产阶级早期政治参与 |
第一节 资产阶级与自由宪法运动(1815-1847年) |
(一) 资产阶级与第一次自由宪法运动(1815年-1830年) |
(二) 第二次自由宪法运动与资产阶级其他的政治参与(1830-1847年) |
第二节 资产阶级与德意志统一运动(1848-1870年) |
(一) 1848年革命一资产阶级民主建国的尝试(1848年-1849年) |
(二) 新时期的转向:资产阶级与德意志的统一(1850-1870年) |
第二章 德意志帝国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参与平台和路径 |
第一节 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和政治参与平台 |
第二节 帝国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参与路径 |
(一)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中心:议会 |
(二)公共空间中的政治参与 |
(三)行政机构中的政治参与 |
第三节 德意志帝国时期的主要政党 |
第三章 民族自由党的政治群体构成与政治诉求 |
第一节 民族自由党的崛起与发展 |
第二节 民族自由党的政治群体构成:“有产者和文化人的党” |
第三节 民族自由党的政治诉求 |
(一)国家与人民二元论下的自由主义 |
(二)不断消退的自由主义和党的分裂及转右(1878年之后) |
第四章 民族自由党的政治参与特点和政治参与成果 |
第一节 民族自由党的政治参与特点 |
(一)“非政治的”名流政治及其限制 |
(二)充满活力的地方党和地区的分裂 |
第二节 民族自由党的政治参与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核心素养视阈下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西方计量史学在历史问题上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计量史学在历史问题上的研究 |
三、关于计量史学在历史教学中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计量史学的内涵 |
二、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
三、历史数据的内涵 |
第二章 历史数据在历史教材和评价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运用 |
一、中学历史教材 |
二、历史数据的分类 |
三、历史数据的在中学教材中的价值与不足 |
第二节 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评价中的运用 |
一、历史数据在高考试题中的运用 |
二、历史数据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运用 |
第三章 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历史数据与时空观念 |
第二节 历史数据与史料实证 |
第三节 历史数据与历史解释 |
第四章 历史数据的适用性和可能性 |
第一节 如何使历史数据更适合历史教学 |
一、建立直观有效的数据模型 |
二、设计精准有效的模型透析 |
第二节 历史数据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历史数据的真伪须考证 |
二、历史数据的解释应匹配 |
三、历史数据的适用要考量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对德国鲁尔工业区衰退与转型的经济史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三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理论 |
第二节 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史学 |
第三节 相关周期理论 |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三、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鲁尔工业区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鲁尔工业区的产生(1750-1830) |
一、地质状况和资源条件 |
二、商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
第二节 鲁尔工业区的初步发展(1830-1870) |
一、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 |
二、水路交通和铁路建设 |
第三节 评述小结 |
第四章 鲁尔工业区的繁荣与发展、毁灭与重建 |
第一节 鲁尔工业区的繁荣与发展(1870-1914) |
一、帝国意志和企业发展 |
二、工业扩张和经济发展 |
三、人口迁移和劳动供给 |
第二节 鲁尔工业区的毁灭与重建(1914-1957) |
一、战争破坏和战略地位 |
二、战时产业和工业复苏 |
三、城市重构和行政规划 |
第三节 评述小结 |
第五章 鲁尔工业区的衰落与转型 |
第一节 鲁尔工业区的衰落(1957-1966) |
一、衰落的表现概况 |
二、衰落的原因探究 |
第二节 鲁尔工业区的转型(1966-) |
一、转型遇到的阻碍与矛盾 |
二、转型的阶段政策性分析 |
三、转型的政府角色性分析 |
四、转型的经验成果性分析 |
五、转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评述小结 |
第六章 鲁尔工业区转型的经验对我国的意义 |
第一节 鲁尔区与我国传统工业区的对比分析 |
一、共性对比分析 |
二、差异性对比分析 |
第二节 鲁尔区对我国传统工业区转型的启示 |
一、市场与转型动力内生化 |
二、区位与产业结构多元化 |
三、环境资源开发可持续化 |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高效化 |
五、基建与城市功能完善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历史文化视域下的德国制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历史视域下的德国制造 |
第一节 二战前的德国制造业 |
一、1871年前:工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 |
二、1871德国统一后到一战前:快速发展的时期 |
三、1914----1945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制造 |
第二节 二战后的德国制造业 |
一、1946----1990 二战后到德国统一前 |
二、1991----2011 德国统一后到工业4.0 提出前 |
三、2011 年后:新时期德国制造的内涵—-工业4.0 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化视域下的德国制造 |
第一节 企业文化 |
一、品牌打造 |
二、“隐形冠军”发展模式 |
三、德国家族企业模式 |
第二节 市场文化 |
一、制造业管理法制化 |
二、制造业运行标准化 |
第三节 民族文化 |
一、工匠精神 |
二、宗教渊源 |
三、民族性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德国制造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背景 |
一、国际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德国制造对我国制造业的借鉴意义 |
一、完善市场机制,减少行政干预 |
二、重视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 |
三、增强产权意识,保护知识产权 |
四、注重产业链发展,保持产业发展完整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普鲁士歧路——19世纪俄国和奥地利现代化改革中的效仿(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文 |
二 效仿先进视角下的比较现代化:被低估的19世纪欧洲经验 |
三 时间维度中的“普鲁士道路”:共识、效仿和分岔 |
四 俄国和奥地利经济改革的“普鲁士道路”及其分岔 |
(一) 解放农奴 |
(二) 建设铁路 |
(三) 产业政策 |
(四) 保护关税 |
五 俄国和奥地利政治改革的“普鲁士道路”及其分岔 |
六 结论 |
(9)二战后德国制造业立国的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
1.2.2 主导产业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价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德国制造业立国历程研究 |
2.1 二战战败前德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2.1.1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德国制造业发展的准备阶段 |
2.1.2 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制造业发展的起飞阶段 |
2.1.3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经济主导的畸形阶段 |
2.2 二战后德国制造业立国历程 |
2.2.1 以基础原材料为重点带动产业迅速复苏 |
2.2.2 以传统强势制造业的恢复拉动出口 |
2.2.3 统一后以制造业的发展保持实力 |
2.3 德国制造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相互影响 |
2.3.1 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制造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相互影响 |
2.3.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制造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相互影响 |
2.3.3 二战后德国制造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相互影响 |
第三章 二战后德国以制造业立国的动因 |
3.1 二战后发展制造业对德国的重要性 |
3.1.1 制造业是德国国力恢复的基石 |
3.1.2 制造业为德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
3.1.3 制造业是德国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器 |
3.1.4 制造业是德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
3.1.5 制造业是德国创新发展的主导 |
3.1.6 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利于德国输出影响力 |
3.2 二战后德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
3.2.1 外部原因 |
3.2.2 内在原因 |
3.3 二战后德国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
3.3.1 文化层面 |
3.3.2 社会层面 |
3.3.3 政治层面 |
3.3.4 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途径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研究结论 |
4.1.1 二战后德国选择制造业立国具有必然性 |
4.1.2 国家范围内发展生产力是强国的良好途径 |
4.1.3 国家发展应立足实际 |
4.2 对我国的启示 |
4.2.1 政府层面 |
4.2.2 产业层面 |
4.2.3 企业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民国知识界眼中的德国形象研究 ——以综合性期刊《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1921-1941)(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1.研究对象的界定 |
2.研究现状综述 |
3.理论前提和研究方法 |
4.研究目标和基本结构 |
5.晚清民国时期中德关系概述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中的德国政局(上):魏玛兴衰(1921-1933.01) |
1.1 德国国内局势 |
1.2 一战遗留问题的解决和妥协 |
1.3 德国政坛人物 |
1.4 对一战的反思 |
1.5 总结 |
第二章 《东方杂志》中的德国政局(中):战前准备期的第三帝国(1933.02-1939.08) |
2.1 独裁统治的开端 |
2.2 德国重整军备和征服奥捷 |
2.3 希特勒政府的外交关系 |
2.4 对二战的预言 |
2.5 总结 |
第三章 《东方杂志》中的德国政局(下):二战初期的德国(1939-1941) |
3.1 对欧洲战场战况的关注 |
3.2 德意日军事同盟的缔结 |
3.3 对德苏关系与德苏战争的评价 |
3.4 总结 |
第四章 《东方杂志》中的德国经济形势 |
4.1 一战后的德国赔款问题 |
4.2 经济危机前后的德国 |
4.3 对第三帝国的经济形势的渐进认知 |
4.4 总结 |
第五章 从“德国国民性”看民国学者对德国文化的认知 |
5.1 对德国国民性的专题论述 |
5.2 对德国文学所呈现的德国国民性的关注 |
5.3 “对老派的反叛”——德国青年运动之中国解读 |
5.4 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东方杂志》涉德文本(1921-1941) |
附录二:涉德文本作者统计 |
四、关税同盟与德国统一的“小德意志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鲁士王国义务教育政策研究(1713-1871)[D]. 武珂瑄.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评析近代历史中的德国统一[D]. 仇璐.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中德两国铁路交通发展状况比较分析(1871—1918)[J]. 罗衡林. 荆楚学刊, 2020(03)
- [4]德意志帝国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以民族自由党为例[D]. 赵凯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核心素养视阈下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郁晓琼.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对德国鲁尔工业区衰退与转型的经济史视角研究[D]. 吴佳恒. 深圳大学, 2019(10)
- [7]历史文化视域下的德国制造研究[D]. 冯晨迪.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普鲁士歧路——19世纪俄国和奥地利现代化改革中的效仿[J]. 王子夔.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10)
- [9]二战后德国制造业立国的动因研究[D]. 钱撷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01)
- [10]民国知识界眼中的德国形象研究 ——以综合性期刊《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1921-1941)[D]. 马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标签:鲁尔区论文; 德国经济论文;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德国历史论文; 德国制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