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力线计算机网络MAC层最佳帧长度分析及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芃[1](2020)在《面向智能电网业务与应用的无线传感网若干理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能电网是对于传统电网的改造和升级。借助无线传感网,智能电网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电网在供能效率、能源经济性、能源安全以及环境友好等方面的不足。受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的制约,无线传感网主要服务于电网的配电环节和用电环节,支持高级计量基础设施(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和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DA)等应用。由于无线传感网本身资源受限,而智能电网具体应用的业务特点和通信要求多样,因此在实际部署前往往需要进行理论分析。目前针对智能电网的无线传感网理论研究工作存在以下局限和不足:1)大多数传统无线传感网理论模型及优化算法没有明确应用场景,且忽视无线传感器设备的实际性能参数,导致研究结果不适用于智能电网应用场景;2)智能电网中新应用的加入以及新旧设备的替换会引起无线传感网规模和负载的变化,而传统信道接入参数优化算法无法有效分辨数据包送达率的变化是由信道接入的随机性引起还是源于无线传感网负载的变化,因此无法应对智能电网应用场景中的无线传感网负载变化问题。3)传统针对智能电网的无线传感网理论模型往往假设节点拥有稳定负载状态,而智能电网更多应用场景中的业务为周期性生成,负载状态不稳定,会导致传统理论模型无法有效分析。此外,大多数针对DR方案的传统理论模型以及优化算法将用电器的效用函数假设为凸函数,保证所构建优化问题为标准凸优化问题。实际生活中用电器的效用函数不全为凸函数,因此这些传统理论模型并不合理,相应优化算法也不能获得实际最优解。针对上述不足,本文考虑智能电网具体应用的业务特点及通信要求,结合无线传感网通信标准及设备的实际功能参数,对面向智能电网业务与应用的无线传感网展开若干理论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为探究无线传感网对AMI系统应用的适用性,以IEEE802.15.4标准为基础,提出面向家庭区域网络(Home Area Network,HAN)中AMI系统应用的无线传感网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理论模型。物理层模型严格参考实际无线传感器模块的功能参数,建立了考虑调制方式、发送功率级数、传输距离、数据包大小以及握手机制的数据包发送成功率计算公式。MAC层模型根据AMI系统定时检测业务特点,将任意时刻信道内数据包的生成率近似为泊松分布,并由此提出任意时刻节点进行信道空闲状态评估(Channel Clear Assessment,CCA)操作的概率以及成功率的计算公式。模型在简化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升了对无线传感网通信性能和能耗情况的计算准确度,较传统无线传感网模型可以为AMI系统应用提供更客观的无线传感网配置参考。通过分析确定最大退避次数和最小退避指数是AMI系统应用场景中更适合优化的参数,为后续优化面向AMI系统应用的无线传感网奠定理论基础。2)针对已部署无线传感网需要支持更高监测频率的电网业务并适应新旧电网设备替换的情况,为提高无线传感器节点的通信性能以及在无线传感网规模和负载发生变化时的鲁棒性,提出一种用于优化信道接入机制的分布式自适应参数调整算法。所提出算法基于AMI系统应用场景中任意时刻信道内数据包生成率近似为泊松分布的研究结果,利用独立泊松分布之和仍为泊松分布的性质,以节点自身参数以及信道检测和数据包发送的历史信息为参考,对周围网络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判断,进而对信道接入机制关键参数进行及时调整。相较于传统无线传感网参数优化算法,所提出算法的参数调整方式更稳健,使无线传感网在可靠性、有效性和能量效率等方面表现更稳定,使无线传感器节点具有更好的鲁棒性。3)针对配电线路故障检测与定位应用中无线传感器节点的信道接入行为,根据应用中高频采样的业务特点,建立了节点数据包生成周期与发送时长接近时的信道接入理论模型。模型兼顾单次信道空闲检测模式和双重信道空闲检测模式,利用离散时间马尔可夫过程和离散傅立叶变换,推导出在信道和节点两个角度下CCA操作出现的概率及成功概率的计算公式,有效刻画了节点数据包生成周期与发送时长接近时的信道接入行为以及负载状态,可以准确计算配电线路实时监测与定位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节点个体和无线传感网整体的通信性能以及能耗情况。通过分析确定双重信道空间检测模式更适用于所考虑应用场景。利用退避等待过程的时间分布特点,提出一种近似计算无线传感网平均传输时延的方法,可以有效判断所配置无线传感网是否满足配电线路故障检测定位应用的时延要求。4)针对DR方案中提高电网系统总用电(供电)福利的设计目标,为分析电网系统主要环节用电(供电)行为以及相应的成本和收益,建立了计算电网系统总用电(供电)福利的模型。所建立模型考虑用户生活习惯以及用电器的功耗特性,借助效用函数的概念,将不同用电设备在不同时段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与所提供福利之间的关系进行公式化表达。基于所提出模型,结合用电限制因素,构建了带有电量约束的以电网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提出用于优化电网总福利的分布式负载调度算法,可以准确计算用电器最佳耗电量,有效提高电网总福利。提出一种以电价信息为参照的储能设备充电速率调整策略,在有效提高电网总福利的同时减少了能源浪费。全文共6章,图54幅,表14个,参考文献169篇。
崔莹[2](2019)在《低压电力线通信组网方法及信道接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互联网中存在大量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设备,导致低压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环境更加恶劣。因此,提高低压PLC网络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低压PLC多以对称信道为条件展开研究。事实上,低压PLC信道部分情况下是非对称的。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本文以PLC协议栈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为研究对象,以提高网络性能为目的,在非对称信道环境下分别从低压PLC组网快速性、网络健壮性、网络单播及组播路由通信性能和网络整体饱和通信性能等方面展开研究工作:针对现阶段组网方法在非对称信道环境下对拓扑的动态变化反应相对滞后导致组网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基于CSMA/CA+TDMA混合协议的低压PLC组网方法。通过与未知环境不断交互试错,关联注册节点信息,经周期性学习训练,优化以网关为根的最矮簇树,实现快速组网;在节点间距离较远或信道环境较为恶劣的条件下,探讨基于CSMA/CA+TDMA混合协议的多网络快速融合方法。该方法能智能识别区域内存在多个网络,自主选取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最小的网络为多网融合方向,解散MAC地址较大的网络,解决多网络不确定性融合问题。网络解散后节点经试错学习可实现注册入网,保证组网完整性与快速性。仿真验证所述方法的有效性与泛化能力。针对组网完成后节点的投入与切出导致对网络健壮性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小世界模型的低压PLC网络维护与自愈方法。以带宽为约束,以环境自适应为学习目标,运用网络维护方法,动态感知网络状态信息,不断学习异动事件的发生规律。当故障发生时,自适应选择恢复路径,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实现网络自愈。子节点运用小世界思想,智能选取网络连接度较高的代理,提高网络健壮性。在保障网络健壮性条件下,针对遗传算法在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参数约束下局部搜索能力差、难以得到按需路由最优解的问题,在非对称信道环境下提出基于改进遗传蚁群算法的路由方法。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不参与交叉、变异操作,有效避免无效染色体的生成。采用最佳保留机制找到较优解,将较优解转换成蚁群算法的初始信息素,找到路由的全局最优解。节点采用改进算法可实现单播及组播通信。仿真验证改进算法相比原始算法的有效性。针对信道非对称性及噪声干扰严重影响网络整体饱和带宽利用率、接入时延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低压PLC节点规模受限的改进型自适应p-坚持CSMA博弈优化方法。节点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当前信道竞争的博弈节点进行动态估计;根据博弈结果自适应调整收发端的纳什均衡,控制节点发送数据包行为,降低数据包冲突概率,保证信道处于最佳传输状态,获取网络整体最佳饱和性能。
姜燕红[3](2018)在《窄带PLC数据链路层仿真软件设计及接入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是指利用电力线为传输媒介,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耦合到电力线上进行传输的技术,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近年来,随着新服务和新应用的出现,对通信的可靠性和数据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改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出发,针对我国电力线通信的应用场景和信道条件,研究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关键技术,特别是研究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信道接入机制,对推动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窄带电力线通信中的PRIME和G3协议标准进行研究,设计PRIME和G3协议数据链路层仿真软件,对PRIME协议和G3协议的数据链路层信道接入机制进行系统的仿真,并通过测试对两种协议的机制进行仿真分析及对比,为后续的协议研究工作积累经验,同时对窄带电力线通信发展的研究提供仿真环境与研究参考。本文首先深入研究了PRIME和G3的协议机制,主要包括物理层对数据传输的支持、信道接入机制、数据帧格式以及数据传输机制等。其次在实验组自主搭建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基础仿真平台上设计并实现PRIME和G3协议MAC层仿真系统,其中包括PRIME系统的数据传输模块、信道规划模块以及CSMA/CA机制实现,G3系统的数据传输模块、CSMA/CA机制以及重传机制。最后,在仿真系统中,对协议性能进行测试,选择吞吐量、时延以及信道利用率作为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性能指标,根据物理层调制格式、MAC帧大小、业务源输入速率等设计了多种测试场景,分别对PRIME和G3协议进行了测试,同时结合测试数据,对G3和PRIME协议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对比。
焦晓露[4](2018)在《基于G3标准的PLC物理层模型研究与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是以现有的电力线网络作为通信媒介来实现信息传输的技术。与其它通信技术相比,PLC具有网络覆盖范围广泛、安装维护成本低、便于监控和管理等优点。近年来,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慧能源等领域中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电力线信道环境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及强噪声干扰性,这将对PLC系统的通信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研究一种可靠的PLC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通信标准。其中,G3-PLC标准是一种定义了物理层和MAC层的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规范,并且该标准中信号完整的帧结构为实现可靠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本文将基于G3-PLC标准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对电力线信道特性进行理论研究并建立可靠的信道模型,根据实际测量的国内低压电力线信道噪声,对电力线噪声的时域和频域特性进行重点分析,为PLC系统提供可靠的选频依据。2.结合电力线的信道特性对G3-PLC标准中OFDM技术、物理层模型、信号的帧结构、基本技术指标和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等进行理论研究,分析验证G3-PLC标准在国内低压电力线网络中的抗噪声干扰能力。3.基于G3-PLC标准提出分段重构编码技术,针对国内低压电网恶劣的信道环境分别对分段重构编码技术在时域、频域和时频二维空间中进行了理论研究,为提高G3-PLC系统的抗扰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解决方案。4.设计并搭建各算法的实验仿真平台,并通过Matlab与LabVIEW的混合编程实现仿真系统的监测与控制。最后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原G3-PLC系统和本论文提出的各分段重构编码技术的抗扰能力。结果显示:原G3-PLC系统在信道环境较好时可以实现可靠通信,但是在恶劣的信道环境中通信质量较差。在实测的电力线噪声信道中,本文设计的时域分段重构编码、频域分段重构编码和时频联合分段重构编码在误码率为10-4时,相较原G3-PLC系统分别获得2dB、4dB、9dB的系统增益。
罗佳韵[5](2017)在《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网MAC层协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三网融合需求的促进作用下,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etwork,NGB)的概念,使用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有线电视网在具有足够带宽的前提下还具备了覆盖程度高、维护成本低等特点,而使用光纤同轴有线电视网实现三网融合所面临的课题是实现光纤干线和同轴电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作为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主流方案的PON+EOC,指的是在光纤干线网络使用EPON等技术,在同轴电缆上使用EOC(Ethernet Over Coax)技术实现电视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的传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C-HPAV、HINOC和C-DOCSIS推荐并确立为我国的EOC标准,其中C-HPAV和C-DOCSIS分别参考了国外的HomePlugAV和DOCSIS标准,而HINOC作为实验组研究的课题方向之一,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新型带宽接入方案。本文选择EOC协议中拓扑结构较为类似的C-HPAV协议和HINOC2.0协议进行研究,并率先采用同一仿真平台,屏蔽底层硬件与软件编码的差异,对C-HPAV和HINOC2.0的MAC层协议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仿真,并通过测试对两种协议的性能进行对比,为实验组后续的协议研究工作积累经验,同时对其他EOC技术的完善提供了具参考性价值的数据与结论。本文首先深入研究了C-HPAV和HINOC2.0的MAC层协议机制,主要包括网络拓扑、协议栈、信道接入机制、数据封装及数据传输等内容。其次在掌握了实验组搭建的MAC层协议基础仿真平台的基本模型和接口模块的基础上,分别设计并实现了C-HPAV和HINOC2.0 MAC层协议仿真系统,其中包括C-HPAV系统的TDMA、CSMA多址接入方式、HINOC2.0系统的TDMA、OFDMA多址接入方式和重传机制,以及两种系统中的数据封装和传输流程。最后,为验证仿真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并对协议性能进行测试,选择了吞吐量、时延、时延抖动及链路利用率作为MAC层协议性能指标,根据多址接入方式、物理层调制格式、EMAC帧长、数据优先级的不同设计了多种测试场景,分别对两种协议进行了测试,与此同时,结合两种协议的MAC层机制及测试数据,对两种协议的MAC层性能做出了评估与对比分析。
张昊[6](2017)在《宽带电力线通信系统数据链路层协议仿真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线通信(PLC)是指以电力线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主要应用于:远程自动抄表、配电网自动化控制、家庭内部互连、智能小区以及多媒体通信最后一公里网络接入等。近年来,宽带电力线通信相关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电力线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特别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发展使高速PLC得以实现。在电力线广泛分布、无需额外布线、成本低廉优势下,电力线通信应用前景广阔。IEEE 1901和ITU-T G.hn标准作为目前电力线通信行业最成熟稳定的标准,在欧洲和美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国内电力线通信环境与国外存在差异,且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需要研究一种适合国内用电环境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方案。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在分析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及其数据链路层设计需求的基础上,对国内某电网企业提出的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技术方案链路层协议进行研究,分析该方案数据链路层协议主要机制,并以实验组基础协议仿真平台为基础开发链路层协议仿真软件,完成对协议主要机制的仿真研究以及性能分析。首先,对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技术方案的网拓扑结构和协议栈进行介绍,重点对数据链路层的信道接入机制及数据传输机制进行分析;其次,对实验组基础协议仿真平台的整体架构、模块划分、以及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然后,以该基础协议仿真平台为基础,完成链路层协议仿真软件设计,实现数据链路层信道接入和数据传输等机制;最后,通过合理选取仿真场景,测试不同条件下网络吞吐量、时延及时延抖动等性能指标,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给出协议性能评价。仿真的结果验证了所开发的链路层协议仿真软件的正确性,表明该数据链路层协议具备在电力线上传输数据的有效性,通过对不同测试场景下协议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协议性能评估提供参考,对设备厂商通信模块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陈君[7](2015)在《G3协议MAC层机制仿真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力通信网络覆盖面积连年攀升,为了提供更多样和更高速率的服务,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研究面临巨大挑战。目前,我国电力线通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窄带领域,因此,对窄带电力线通信技术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G3协议是专为智能电网设计的全球窄带电力线通信开放协议,对G3协议的研究和仿真对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窄带电力线通信协议十分必要。本文主要研究了G3协议的MAC层机制,并搭建了协议仿真系统,利用该仿真系统对G3协议的MAC层机制进行了仿真。首先,本文对G3协议进行了整体介绍,了解了其使用场景和协议栈模型,研究了其帧格式和原语,并重点分析了MAC层信道接入机制。然后,对本次仿真所用到的基础平台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从G3协议MAC层机制出发,基于离散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设计了相关事件和接口,完成了G3协议MAC机制仿真系统的构建,实现了带优先级的MAC层信道接入机制和多跳数据传输策略。最后,在验证了仿真系统可靠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多个场景对G3协议下网络的吞吐量、信道利用率,数据包的时延和时延抖动进行了测量,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开发的仿真系统的正确性,并且表明G3协议的信道接入机制能够有效协调一个冲突域下各设备的信道接入,对我国窄带电力线通信协议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静媛[8](2015)在《ITU-T G.hn协议MAC层机制仿真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有几种家庭有线互联网络技术在市场上应用,但是他们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一种家庭有线类型,并没有涉及多种有线类型之间的通信。2006年,ITU-T提出了下一代家庭互联技术——G.hn标准,可以应用在各种家庭有线类型上(电力线、电话线、同轴电缆和Cat-5电缆),实现统一标准的互联技术。本文主要围绕G.hn协议MAC层接入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当前协议进行仿真,并对当前仿真平台进行了验证和对协议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G.hn技术的研究背景,分析了G.hn协议对于现在市场的重要意义;其次,描述了G.hn协议机制,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协议参考模型、帧格式,并着重介绍了G.hn MAC层协议机制,以及基于TDMA传输方式的CFTXOP时隙和基于CSMA/CA传输方式的STXOP时隙;然后,介绍了本文采用的基于离散事件驱动的基础仿真平台,并对整个协议MAC层事件和仿真系统进行设计,设计了协议仿真MAP规划(CFTXOP时隙与STXOP时隙混合模式);最后,在不同节点数目、不同数据包长和调制格式条件下进行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吞吐量、时延和抖动的测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了仿真平台设计的正确性,并研究了当前MAP规划场景下,域内节点数、调制格式大小和包长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李延祥[9](2015)在《低压电力线通信改进组网路由算法与通信协议研究》文中指出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以其分布广泛、无需重新布线、成本低廉等特点,在路灯控制、智能家居和楼宇自动化、远程自动抄表等系统中得到大量应用。然而,由于电力线网络的物理拓扑多变、频率选择性衰减和信道干扰强烈等原因,使得其点对点有效通信距离和通信可靠性不足。目前普遍采用建立网络中继的策略来满足电力线通信网络规模扩展的需要。现存的各类组网路由算法及可用于电力线网络的通信协议大多无法在算法复杂度和通信可靠性两方面取得兼顾。本文从提高通信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角度,针对自动抄表系统,研究低压电力线通信组网路由算法和通信协议的改进方案。本文首先通过对低压电力线通信网络特性的研究,总结了电力线通信组网的特点及要求。在分析现存三种主要组网路由算法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组网路由模型。通过通信成功率的对比,说明了与非交叠分簇模型相比,改进模型在通信可靠性和稳定性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利用提出的改进路由模型进行组网路由算法的设计,通过Matlab仿真工具对算法进行了原理验证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组网路由算法充分利用了非交叠分簇算法和单层人工蛛网算法的优势,实现了简单、高效、可靠组网的要求。接着,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非交叠分簇路由模型的典型通信协议——PRIME标准,对其物理层及MAC层协议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根据其存在的一些不足,利用改进组网路由算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提高了协议的灵活性、可靠性和通信效率。鉴于PRIME标准协议内容复杂,对节点存储空间和运算能力要求较高等不足,提出了符合我国DL/T645通讯规约的四层通信协议——CCMR协议。对其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协议进行了详细的算法及程序设计,分析了协议的特点及优势。最后,利用True Time工具箱,搭建了低压电力线网络仿真模型。对PRIME协议、改进PRIME协议和CCMR协议进行了程序设计和仿真验证,定量比较分析了三种协议在各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与PRIME协议相比,采用改进组网路由模型及算法的通信协议,组网时间短、路由开销小、数据包投递率高,真正实现了高效可靠通信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殷玲芝[10](2014)在《HINOC2.0 MAC层分片和打包机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INOC(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是三网融合中光纤网络到用户家庭之间的传输解决方案,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面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双向宽带接入技术。已有的HINOC1.0系统传输带宽偏低,无法满足产业化的需求,因此需研发支持1Gbps物理层传输速率的HINOC2.0系统。本文结合实验室承担的863项目“新一代同轴电缆宽带接入技术的研究及芯片研制”,围绕HINOC2.0协议标准,详细介绍了MAC层分片机制和打包机制的设计与实现。首先介绍了HINOC2.0系统及其MAC层协议,并对MAC汇聚子层的总体结构及主要模块进行简要介绍;其次,详细分析了分片和打包机制的设计需求,提出了合理的队列管理和组帧的设计和实现方案;最后,对队列管理和组帧模块的基本功能进行测试,并搭建汇聚子层系统级模型对分片打包机制在多种情况下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分片和打包机制运行正确,性能良好,能够满足HINOC2.0网络的要求。
二、电力线计算机网络MAC层最佳帧长度分析及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力线计算机网络MAC层最佳帧长度分析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智能电网业务与应用的无线传感网若干理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 |
1.1.2 智能电网及其通信网 |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电网通信网中的应用 |
1.2 研究现状 |
1.2.1 面向智能电网业务的无线传感器信道接入机制研究 |
1.2.2 智能电网需求侧响应方案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结构 |
2 面向HAN区域计量应用的无线传感网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HAN网络场景及AMI系统业务分析 |
2.2.1 HAN网络场景介绍 |
2.2.2 HAN网络中AMI系统业务分析 |
2.3 IEEE802.15.4标准及无线传感器工作模式介绍 |
2.3.1 IEEE802.15.4标准介绍 |
2.3.2 无线传感器工作模式介绍 |
2.4 面向智能电网计量应用的无线传感网基本理论模型 |
2.4.1 概述 |
2.4.2 IEEE802.15.4物理层分析与建模 |
2.4.3 IEEE802.15.4MAC层模型 |
2.4.4 网络性能分析 |
2.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2.5.1 网络场景设置 |
2.5.2 模型合理性验证 |
2.5.3 物理层和MAC层参数影响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针对HAN网络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自适应参数优化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网络可靠性分析 |
3.3 基于等效网络的参数优化算法 |
3.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1 网络场景及性能指标设置 |
3.4.2 算法性能对比 |
3.4.3 NEAPT算法的适用场景 |
3.5 本章小结 |
4 针对配电线故障检测与定位的无线传感器信道接入建模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模型 |
4.2.1 时隙化CSMA/CA机制建模 |
4.2.2 关键性能指标 |
4.3 针对单次信道空闲检测模式的模型修改 |
4.4 一种平均传输时延的近似估算方法 |
4.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1 网络场景设置 |
4.5.2 模型合理性验证 |
4.5.3 单次信道空闲检测与双重信道空闲检测性能比较 |
4.5.4 关键参数对于网络平均时延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考虑用电设备特性的智能电网的需求侧响应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背景 |
5.3 系统模型与问题构建 |
5.3.1 系统模型 |
5.3.2 优化问题 |
5.4 负载调度优化算法 |
5.4.1 用电器最佳用电量计算方法 |
5.4.2 分布式负载调度算法 |
5.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5.1 实验场景设置 |
5.5.2 负载调度算法性能比较 |
5.5.3 储能系统的影响分析 |
5.5.4 储能系统的最优充电策略 |
5.6 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低压电力线通信组网方法及信道接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线通信技术总体发展现状 |
1.2.2 低压PLC组网方法研究现状 |
1.2.3 低压PLC网络维护与自愈方法研究现状 |
1.2.4 低压PLC网络路由方法研究现状 |
1.2.5 低压PL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CSMA/CA+TDMA混合协议的低压PLC组网方法 |
2.1 引言 |
2.2 低压配电网拓扑结构分析 |
2.2.1 低压配电网物理拓扑 |
2.2.2 低压配电网PLC逻辑拓扑 |
2.3 基于CSMA/CA+TDMA协议的低压PLC单区域组网方法 |
2.3.1 低压PLC局域网组网问题 |
2.3.2 CSMA/CA+TDMA混合协议 |
2.3.3 基于CSMA/CA+TDMA混合协议的低压PLC组网工作机理 |
2.4 基于CSMA/CA+TDMA混合协议的多网络融合方法 |
2.5 典型组网场景及仿真 |
2.5.1 单区域组网场景及仿真 |
2.5.2 多区域网络融合及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小世界模型的低压PLC网络维护与自愈方法 |
3.1 引言 |
3.2 小世界网络模型 |
3.3 低压PLC网络的小世界性质 |
3.4 基于小世界模型的低压PLC网络维护与自愈工作机理 |
3.4.1 新节点入网的维护机理 |
3.4.2 网关退网的维护与自愈机理 |
3.4.3 代理退网的局部自愈机理 |
3.5 网络维护与自愈方法仿真 |
3.5.1 新节点入网维护仿真 |
3.5.2 网关退网的自愈维护仿真 |
3.5.3 代理退网的自愈维护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遗传蚁群算法的低压PLC网络路由方法 |
4.1 引言 |
4.2 低压PLC网络单播路由方法 |
4.2.1 基于路由学习的最短路径通信方法 |
4.2.2 基于改进遗传蚁群算法的路由热备份方法 |
4.2.3 单播路由老化机制 |
4.3 基于改进遗传蚁群算法的组播路由方法 |
4.3.1 组播路由模型 |
4.3.2 基于改进遗传蚁群算法的组播路由工作机理 |
4.4 低压PLC网络单播与组播路由方法仿真 |
4.4.1 低压PLC网络单播路由方法仿真 |
4.4.2 低压PLC网络组播路由方法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坚持CSMA协议的低压PLC网络性能优化 |
5.1 引言 |
5.2 低压PLC网络p-坚持CSMA协议分析 |
5.3 低压PLC网络饱和带宽利用率模型 |
5.3.1 饱和带宽利用率的p-坚持CSMA模型 |
5.3.2 饱和带宽利用率的优化方法 |
5.4 基于隐马尔科夫预测的低压PLC网络饱和性能博弈优化 |
5.4.1 网络饱和性能博弈优化的基本原理 |
5.4.2 基于改进p-CSMA的网络博弈性能模型 |
5.4.3 隐马尔科夫预测模型 |
5.5 低压PLC网络饱和性能的仿真 |
5.5.1 带宽利用率的仿真 |
5.5.2 基于隐马尔科夫预测的动态博弈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窄带PLC数据链路层仿真软件设计及接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窄带电力线通信协议 |
2.1 PRIME协议介绍 |
2.1.1 概述 |
2.1.2 物理层相关机制 |
2.1.3 MAC层相关机制 |
2.1.4 汇聚层相关机制 |
2.2 G3 协议介绍 |
2.2.1 概述 |
2.2.2 物理层相关机制 |
2.2.3 数据链路层相关机制 |
第三章 PRIME和G3协议数据链路层仿真软件设计 |
3.1 概述 |
3.2 基础仿真平台 |
3.2.1 仿真平台框架 |
3.2.2 离散事件调度器 |
3.2.3 节点模块 |
3.2.4 队列模块 |
3.2.5 定时器 |
3.2.6 分布式信道标记 |
3.3 基础仿真平台的验证 |
3.3.1 仿真设计 |
3.3.2 结果分析 |
3.4 PRIME协议数据链路层仿真软件设计 |
3.4.1 数据帧的产生和处理 |
3.4.2 信道规划模块 |
3.4.3 CSMA/CA机制实现 |
3.5 G3 协议数据链路层仿真软件设计 |
3.5.1 数据帧产生和处理 |
3.5.2 CSMA/CA机制实现 |
3.5.3 重传机制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RIME和G3协议仿真与分析 |
4.1 MAC层协议性能指标 |
4.2 PRIME协议仿真及性能分析 |
4.2.1 仿真参数设置 |
4.2.2 仿真系统正确性验证 |
4.2.3 吞吐量分析 |
4.2.4 时延分析 |
4.2.5 信道利用率分析 |
4.3 G3 协议仿真及性能分析 |
4.3.1 仿真参数设置 |
4.3.2 仿真系统正确性验证 |
4.3.3 吞吐量分析 |
4.3.4 时延分析 |
4.3.5 信道利用率分析 |
4.4 PRIME协议与G3 协议的对比分析 |
4.4.1 PRIME协议与G3 协议的性能对比分析 |
4.4.2 PRIME和G3 协议在自动抄表中的应用与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G3标准的PLC物理层模型研究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力线载波通信概述 |
1.1.1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原理 |
1.1.2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特点 |
1.1.3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 |
1.2 国内外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2.1 国外发展 |
1.2.2 国内发展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分析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重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电力线信道特性与建模 |
2.1 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
2.1.1 电力线信道的阻抗特性 |
2.1.2 电力线信道的多径特性 |
2.1.3 电力线信道的衰减特性 |
2.2 电力线信道噪声研究 |
2.2.1 电力线噪声分类 |
2.2.2 电力线噪声特性 |
2.3 电力线信道数学建模与分析 |
2.4 电力线信道噪声测量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OFDM调制技术与G3-PLC标准 |
3.1 OFDM技术研究 |
3.1.1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 |
3.1.2 OFDM的抗扰性分析 |
3.2 G3-PLC标准研究 |
3.2.1 G3-PLC简介 |
3.2.2 G3-PLC标准的物理层模型 |
3.2.3 G3-PLC标准的数据帧结构 |
3.2.4 G3-PLC标准的基本技术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G3-PLC系统抗扰编码算法研究 |
4.1 CRC码 |
4.2 扰码 |
4.3 RS码 |
4.4 卷积码 |
4.4.1 卷积编码算法 |
4.4.2 维特比译码算法 |
4.5 交织码 |
4.5.1 确定型交织器 |
4.5.2 随机型交织器 |
4.5.3 时频二维交织算法 |
4.6 本章小结 |
5 G3-PLC系统抗扰性能优化算法研究 |
5.1 时域分段重构算法 |
5.1.1 时域分段重构编码算法 |
5.1.2 时域分段重构译码算法 |
5.2 频域分段重构算法 |
5.2.1 频域分段重构编码算法 |
5.2.2 频域分段重构译码算法 |
5.3 时频联合分段重构算法 |
5.3.1 时频联合分段重构编码算法 |
5.3.2 时频联合分段重构译码算法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G3标准的PLC系统抗扰性实验仿真分析 |
6.1 仿真环境设置及分析 |
6.2 G3-PLC抗扰编码算法性能仿真和分析 |
6.3 G3-PLC系统抗扰优化算法性能仿真和对比分析 |
6.3.1 时域分段重构编码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6.3.2 频域分段重构编码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6.3.3 时频联合分段重构编码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6.4 LabVIEW与MATLAB的混合编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网MAC层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EOC协议介绍 |
2.1 概述 |
2.2 C-HPAV协议介绍 |
2.2.1 网络拓扑 |
2.2.2 分层结构 |
2.2.3 信道接入机制 |
2.3 HINOC2.0 协议介绍 |
2.3.1 网络拓扑 |
2.3.2 分层结构 |
2.3.3 信道接入机制 |
2.3.4 重传机制 |
2.3.5 测距机制 |
第三章 EOC协议MAC层仿真系统设计 |
3.1 概述 |
3.2 MAC层协议仿真平台 |
3.2.1 离散事件模型 |
3.2.2 仿真平台框架 |
3.2.3 小结 |
3.3 C-HPAV MAC层协议仿真系统设计 |
3.3.1 信标周期规划 |
3.3.2 TDMA多址接入 |
3.3.3 CSMA多址接入 |
3.3.4 构造MPDU和PPDU |
3.4 HINOC2.0 MAC层协议仿真系统设计 |
3.4.1 MAP周期规划 |
3.4.2 TDMA/OFDMA多址接入 |
3.4.3 HIMAC帧的传输 |
3.4.4 重传机制 |
第四章C-HPAV协议仿真结果及分析 |
4.1 概述 |
4.2 EOC MAC层协议性能指标 |
4.3 TDMA模式性能分析 |
4.3.1 吞吐量 |
4.3.2 时延和时延抖动 |
4.3.3 MPDU长度限制 |
4.3.4 优先级支持 |
4.3.5 BEACON周期 |
4.4 CSMA模式性能分析 |
4.4.1 吞吐量 |
4.4.2 时延及时延抖动 |
4.4.3 优先级支持 |
第五章 HINOC2.0 协议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5.1 概述 |
5.2 吞吐量 |
5.3 时延和时延抖动 |
5.4 优先级策略 |
5.5 带宽分配粒度 |
5.6 重传机制 |
5.6.1 误码率与系统吞吐量 |
5.6.2 最大重传次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7 C-HPAV与HINOC2.0 的对比分析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宽带电力线通信系统数据链路层协议仿真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技术方案介绍 |
2.1 概述 |
2.2 网络拓扑 |
2.3 协议分层结构 |
2.4 信道接入机制 |
2.4.1 虚拟载波侦听 |
2.4.2 帧间间隔 |
2.5 数据传输机制 |
2.5.1 MAC帧帧格式 |
2.5.2 MPDU帧格式 |
2.5.3 数据封装、分片以及重组机制 |
2.5.4 选择确认重传机制 |
2.6 网络组网机制 |
2.7 物理层相关介绍 |
2.8 小结 |
第三章 基础协议仿真平台 |
3.1 概述 |
3.2 仿真平台抽象结构 |
3.3 仿真平台架构 |
3.4 仿真平台运行机制 |
3.4.1 事件单元 |
3.4.2 事件队列链表 |
3.5 仿真平台底层支持 |
3.5.1 抽象链表定义 |
3.5.2 内存管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宽带电力线通信方案数据链路层仿真软件设计 |
4.1 概述 |
4.2 基于信标帧的周期规划 |
4.3 基于TDMA的无竞争信道接入 |
4.4 基于CSMA/CA的竞争信道接入 |
4.4.1 定时器 |
4.4.2 多优先级 |
4.4.3 退避机制 |
4.5 数据处理流程 |
4.6 路由机制实现 |
4.7 单网络组网机制 |
4.8 小结 |
第五章 协议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5.1 概述 |
5.2 协议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 |
5.2.1 时延 |
5.2.2 时延抖动 |
5.2.3 吞吐量 |
5.3 吞吐量测量分析 |
5.3.1 协议开销 |
5.3.2 吞吐量理论值计算 |
5.3.3 吞吐量仿真测量 |
5.4 时延测量分析 |
5.4.1 站点数目对系统时延的影响 |
5.4.2 数据包长对系统时延的影响 |
5.4.3 优先级对系统时延的影响 |
5.5 时延抖动测量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G3协议MAC层机制仿真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G3协议介绍 |
2.1 引言 |
2.2 网络拓扑 |
2.3 协议栈结构 |
2.4 物理层 |
2.4.1 概述 |
2.4.2 帧格式 |
2.4.3 原语 |
2.4.4 物理层数据处理 |
2.5 MAC子层 |
2.5.1 概述 |
2.5.2 帧格式 |
2.5.3 原语 |
2.5.4 信道接入 |
2.5.5 子载波映射 |
2.5.6 主动信道探测 |
2.5.7 MAC层数据处理 |
2.6 ADP子层 |
2.6.1 概述 |
2.6.2 帧格式 |
2.6.3 原语 |
2.6.4 组网 |
2.6.5 路由策略 |
2.6.6 ADP层数据处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础仿真平台 |
3.1 引言 |
3.2 仿真平台的核心机制 |
3.2.1 事件 |
3.2.2 定时器 |
3.2.3 时间轴 |
3.2.4 离散事件驱动原理 |
3.3 仿真平台基本模型 |
3.4 仿真中的事件流转 |
3.5 网络中的节点抽象 |
3.6 仿真中的数据处理 |
3.6.1 数据产生 |
3.6.2 数据封装 |
3.6.3 各层PDU数据结构 |
3.7 MAC层仿真设计 |
3.8 物理层仿真设计 |
3.8.1 物理层状态检测模拟 |
3.8.2 物理层事件处理 |
3.9 链路仿真设计 |
3.9.1 冲突域模拟 |
3.9.2 拓扑模拟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3协议MAC层机制仿真系统 |
4.1 引言 |
4.2 仿真系统框架搭建 |
4.2.1 协议相关结构体 |
4.2.2 定时器设置 |
4.2.3 事件定义 |
4.3 带优先级的信道接入机制仿真 |
4.3.1 业务流产生 |
4.3.2 事件处理 |
4.4 多跳数据传输仿真 |
4.4.1 多跳传输实现 |
4.4.2 事件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协议性能及影响性能的因素 |
5.2.1 协议的性能指标 |
5.2.2 影响性能指标的因素 |
5.3 仿真参数设计 |
5.4 吞吐量和信道利用率的测量和分析 |
5.4.1 理论分析 |
5.4.2 网状拓扑下吞吐量和信道利用率的测量和分析 |
5.4.3 星型拓扑下吞吐量和信道利用率的测量和分析 |
5.4.4 小结 |
5.5 时延和时延抖动的测量和分析 |
5.5.1 理论分析 |
5.5.2 网状拓扑下的时延和时延抖动 |
5.5.3 星型拓扑下的时延和时延抖动 |
5.5.4 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ITU-T G.hn协议MAC层机制仿真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G.hn技术研究背景 |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G.hn中的关键技术 |
2.1 G.hn概述 |
2.1.1 网络结构 |
2.1.2 操作模式 |
2.1.3 协议参考模型 |
2.2 G.hn物理层协议 |
2.2.1 物理层协议参考模型 |
2.2.2 PHY帧 |
2.3 G.hn MAC层协议 |
2.3.1 MAC层协议参考模型和帧格式 |
2.3.2 媒质接入计划MAP |
2.3.3 TXOP和Ts |
2.3.4 STXOP媒质接入 |
2.3.5 CFTXOP媒质接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hn MAC层协议机制仿真 |
3.1 基础仿真平台核心机制模块 |
3.1.1 事件单元 |
3.1.2 事件单元队列 |
3.1.3 事件单元队列链表 |
3.1.4 离散事件驱动 |
3.1.5 定时器 |
3.1.6 节点 |
3.1.7 CBR流量生成器 |
3.1.8 数据处理 |
3.2 基础仿真平台模型 |
3.3 仿真中的PHY层事件 |
3.4 G.hn协议MAC层机制仿真 |
3.4.1 定时器设置 |
3.4.2 MAC层事件 |
3.4.3 MAC层CFTXOP传输机制实现 |
3.4.4 MAC层STXOP传输机制实现 |
3.4.5 MAC周期规划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hn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4.1 G.hn协议性能指标 |
4.2 G.hn参数设定 |
4.3 吞吐量 |
4.3.1 理论分析 |
4.3.2 仿真结果及数据分析 |
4.4 时延和抖动 |
4.4.1 理论分析 |
4.4.2 仿真结果及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低压电力线通信改进组网路由算法与通信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电力线通信技术总体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2 电力线通信组网路由算法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3 电力线通信协议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低压电力线通信组网路由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低压电力线网络特性研究 |
2.2.1 低压电力线通信网络物理拓扑结构 |
2.2.2 电力线通信组网的一般特点及要求 |
2.3 现存组网路由算法比较分析 |
2.3.1 分簇算法 |
2.3.2 蚁群算法 |
2.3.3 单层人工蛛网算法 |
2.3.4 算法总结 |
2.4 分簇蛛网混合路由模型 |
2.4.1 分簇蛛网混合路由模型的提出 |
2.4.2 路由模型的可靠性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簇蛛网混合组网路由算法设计 |
3.1 引言 |
3.2 组网初始化算法 |
3.2.1 前提与假设 |
3.2.2 组网初始化算法 |
3.3 网络重构算法 |
3.3.1 链路失效恢复机制 |
3.3.2 局部网络重构 |
3.4 算法仿真分析 |
3.4.1 组网初始化算法仿真 |
3.4.2 网络重构算法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RIME标准通信协议研究及改进方案设计 |
4.1 引言 |
4.2 PRIME标准概况 |
4.3 物理层协议简介 |
4.4 MAC层协议研究 |
4.4.1 系统架构 |
4.4.2 寻址结构 |
4.4.3 信道接入方式 |
4.4.4 数据帧类型 |
4.4.5 路由表分类 |
4.4.6 路由协议 |
4.5 PRIME通信协议特点分析 |
4.6 改进PRIME通信协议设计 |
4.6.1 组网过程改进方案 |
4.6.2 维护过程改进方案 |
4.6.3 路由过程改进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DL/T645 通讯规约的PLC通信协议设计 |
5.1 引言 |
5.2 PLC通信协议体系结构 |
5.3 数据链路层协议设计 |
5.3.1 信道接入机制 |
5.3.2 数据帧格式设计 |
5.3.3 路由表格式设计 |
5.4 路由协议设计 |
5.4.1 组网过程 |
5.4.2 路由过程 |
5.4.3 维护过程 |
5.5 新型通信协议特点和优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通信协议仿真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6.1 引言 |
6.2 True Time工具箱简介 |
6.3 仿真模型搭建及参数设置 |
6.4 仿真指标的选取 |
6.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5.1 组网结构和组网时间分析 |
6.5.2 网络流量与路由开销分析 |
6.5.3 端到端时延及数据包投递率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HINOC2.0 MAC层分片和打包机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EoC 接入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HINOC2.0 系统及 MAC 层的设计 |
2.1 HINOC 技术发展概述 |
2.2 HINOC2.0 系统简介 |
2.2.1 组网方式 |
2.2.2 协议栈模型 |
2.2.3 MAC 层帧类型 |
2.3 HINOC2.0 MAC 层主要机制 |
2.3.1 信道分配机制 |
2.3.2 分片和重组机制 |
2.3.3 打包和拆包机制 |
2.3.4 重传机制 |
2.4 HINOC2.0 MAC 汇聚子层的总体结构 |
第三章 HIMAC2.0 分片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3.1 分片机制的需求分析 |
3.2 分片机制中队列管理模块的设计 |
3.2.1 队列管理模块的需求分析 |
3.2.2 队列管理模块的设计分析 |
3.2.3 队列管理模块的处理流程 |
3.3 分片机制中队列管理模块的实现 |
3.3.1 队列管理模块划分 |
3.3.2 队列管理模块接口定义和时序 |
3.3.3 出队和入队控制模块 |
3.3.4 缓存管理模块 |
3.4 分片机制的实现及性能分析 |
3.4.1 分片机制的实现 |
3.4.2 分片机制的性能分析 |
第四章 HIMAC2.0 打包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4.1 打包机制的需求分析 |
4.2 打包机制中组帧模块的设计 |
4.2.1 HIMAC 数据帧格式 |
4.2.2 HIMAC 数据帧打包功能的设计 |
4.3 打包机制中组帧模块的实现 |
4.3.1 组帧模块划分 |
4.3.2 组帧模块接口定义和时序 |
4.3.3 预组帧模块 |
4.3.4 组帧输出模块 |
4.4 打包机制的处理流程及性能分析 |
4.4.1 打包机制的处理流程 |
4.4.2 打包机制的性能分析 |
第五章 功能仿真和板级验证 |
5.1 队列管理模块的基本功能仿真 |
5.1.1 以太网分组入队测试 |
5.1.2 以太网分组出队测试 |
5.2 组帧模块的基本功能仿真 |
5.3 分片和打包机制的功能仿真 |
5.3.1 仿真平台的搭建 |
5.3.2 分片和打包机制的仿真 |
5.4 板级验证 |
5.4.1 板级验证平台 |
5.4.2 板级验证分析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四、电力线计算机网络MAC层最佳帧长度分析及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智能电网业务与应用的无线传感网若干理论方法研究[D]. 王一芃.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低压电力线通信组网方法及信道接入优化研究[D]. 崔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3]窄带PLC数据链路层仿真软件设计及接入机制研究[D]. 姜燕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4]基于G3标准的PLC物理层模型研究与性能分析[D]. 焦晓露. 西安工业大学, 2018(12)
- [5]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网MAC层协议研究[D]. 罗佳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6]宽带电力线通信系统数据链路层协议仿真与性能研究[D]. 张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7]G3协议MAC层机制仿真与性能研究[D]. 陈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8]ITU-T G.hn协议MAC层机制仿真与性能研究[D]. 张静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9]低压电力线通信改进组网路由算法与通信协议研究[D]. 李延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10]HINOC2.0 MAC层分片和打包机制的设计与实现[D]. 殷玲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