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死爱欲的九十年代(论文文献综述)
李婧妍[1](2021)在《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文中研究说明战争穿流人性而过,赋予人性被消耗的动势,人类共有的伦理诉求因极端的生存境遇而被彰显。对这细微生命体验的揭示,是讲述人类整体生存寓言的隐秘手段。战争中对不同伦理诉求的独特意指,带给人们一个独具魅力的学术视域。之所以选择20世纪末这个时间段,是因为1978年至2000年这个时段正好可以包纳进当代文学的三次转型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与此同时,以叙事伦理的角度分析战争小说的伦理特质,以发掘人性、文化与文学的深层因素是应予以瞩目的学术领域,但是对此关联性研究却在相当程度上被忽略了。本文主要运用了叙事学的方法,但打破了传统叙事学的封闭性、单一性,试图探究叙事背后的历史文化伦理意涵,同时在微观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探本返源,并将东西方文艺理论的优长进行整合、互动式研究,以打破叙事形式伦理与叙事内容伦理之间的障碍,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主题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风貌。除结语外,论文共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论文首先梳理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研究情况,虽然国内外学界有着丰富的成果,但尚未见到针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进行全程性探究和深广度探询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战争小说叙事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现的不同伦理主题为主线,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样貌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特征,以实现叙事内容伦理与叙事形式伦理合榫的目的。第二章对“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两个概念在当代中国战争小说的视域下进行阐释。本文所指的“战争小说”即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既包括书写战争本体的作品,亦侧重于对战争中人之生存境遇的文学话语的关注。在叙事“伦理转向”的语境下,“叙事伦理”批评日益彰显为一种重要的批评话语,笔者探讨的“叙事伦理”以文本中故事伦理分析为主,但也不忽视抵达此伦理主题的形式结构,意图统筹分析形式与内容共建的伦理空间,在艺术阐释与伦理互动对话的共鸣中寻找新的可能。第三章探讨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叙事伦理与作者主体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关联,作者的创作观念模态深刻影响着不同类型文本对同一种伦理指向的阐释与判断。根据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与“十七年”战争小说的历史观、战争观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呈现对意识形态与历史的修复式、改写式以及试图重建的文本样貌,也即是“隐我修复式”书写,“祛魅改写式”书写与“反思重构式”书写。第四章阐述了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呈现出由“遮蔽”到“存在”的特质。“隐我修复式”书写的战争小说虽延续了“十七年”身体政治化的路向,但是身体的主体性却得到了有限的回归,不过,仍存在为启蒙理性献身的倾向;“祛魅改写式”的苦难叙事展现出一种欲望化修辞的特点,而对战争与苦难根源基于人性恶的思索实际上是对身心二分法的反思;“反思重构式”小说将身体伦理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反思与理性民族主义的沉重内涵,同时对身体暴力细节的刻画也是对战争创伤的再次反思。第五章研究的是20世纪末重塑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显现出典范伦理被重构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指向。“隐我修复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对“十七年”英雄祛魅的特征,在叙述话语方面显现出由“史诗”过渡到“抒情”的意图。“祛魅改写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以“受难”与“反抗”为特征具有酒神“悲剧”气质的英雄形象,在叙事策略上则呈现出由喜剧向悲剧的走向。“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呈现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伦理特质,并有着建立一种新典范伦理的诉求,这种诉求表现为:具有在世的真实性、表达对生命之美的敬意、正视对幸福经验追求的自由。第六章探究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中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其叙事指向呈现出一种革命资源感性解放的样貌。“隐我修复式”书写通过对既往革命伦理的修补,加入了反思国民性的内容;“祛魅改写式”书写则通过对“后革命语境”下思维的裂变、多视角书写的策略等对历史进行多角度的言说,呈现与众不同的“真实感”;“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则以知识分子立场补充了革命伦理民主方面的内容,表现在对革命话语的民主性言说、“对话”式的书写策略等。第七章主要是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反思。20世纪末战争小说的叙事伦理呈现出“异质混成”的特征,而这种特性可以说是中国经验现代性的确证。同时,这些战争小说在创造并抵达独特中国经验时,均呈现出对话性、本土性与人文性特征,而基于这三个层面上中国经验的建立,对于在全球化语境中建立洋溢本土气息的中国叙事与提高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叙事伦理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在现代性尚未完全降临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其仍存在着缺乏现实伦理参照的自我阐释、过于强调个体存在而忽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将修辞与伦理割裂等不足,亟待学界共同解决。
郑紫晖[2](2021)在《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露西·伊利格瑞和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埃莱娜·西苏并称为欧洲现代女性主义“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伊利格瑞的学说包括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女性主义权力话语理论和性别政治批判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其突出的特质是明确的解构主义立场和对于差异性权利规则的强调,她的理论可以视为是关于差异性的差异化的研究。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一方面放弃经典女性主义理论着眼于权利的现实取向,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女性确认女性性经验、为女性主体性赋权和构建女性主义话语的方式,颠覆男权社会的二元逻辑思维模式、打破男权话语的微观权力牢笼,最终使女性通过建构语言的方式实现自我赋权。伊利格瑞理论的后现代特质体现在她对于差异和平等概念、女性性话语以及对于性别文化等问题的具体阐述上。本文绪论部分明确了选题视角、研究特色与研究意义。论文是在后现代视域下研究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这一方面是因为女性主义研究在伊利格瑞学说创构时期已进入后现代语境;另一方面在于伊利格瑞深受西方后现代哲学的影响,其理论体现出显着的解构主义哲学理念。为此,本文梳理了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大致脉络和阐释了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本文的研究特色是以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理论、话语理论以及微观权力理论三个模块范式为参照,根据伊利格瑞学说的精神实质及其理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出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范式,即基于女性心理 分析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范式、基于女性谱系建构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理论范式、基于女性身体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微观权力理论范式。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呈现伊利格瑞理论在阐述女性语言和主体性建设方面的洞见性观点,这能够有助于推进中国女性主义文论建设,也可为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清晰地呈现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建构与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想之间的渊源,本文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后现代文化思想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其他代表人物学说与伊利格瑞学说的关系。后现代文化思想的代表学说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德里达的语言观与差异观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伊利格瑞首先改造拉康的镜像理论,并生成针对于经典精神分析学说的女性主义理论的窥镜检视,即她在针对以俄狄浦斯情结、羡阳情绪和阉割情结等为核心的、由男性主导的对女性塑形的经典话语规定中,还原女性被割裂和噤声的过程,并重新定义女性性经验、主张赋予女性主体性,从而建立男权文化体系之外的、以女性情谊和母女亲情为枢纽的女性谱系。其次,在建立女性语言的课题方面,伊利格瑞接受德里达提出的重视“能指链”打开的生成性的、游戏般的延异的语言观点。伊利格瑞将男权社会对于女性性经验的篡改归因于人类当前语言状况的单一和独断性,她进而在鼓励女性言说的基础上,主张建构与男性主导话语模式所不同的、基于女性认知和身体特性的新的语言。女性可以通过语言实践和对于现有语言的模仿和改造来获取女性话语。第三,受到福柯的微观权力学说的影响,伊利格瑞提出女性主义语言观是一种权力论:女性获取关于语言的权力有助于突破男权话语对女性的“监看”和对于女性身体的压抑,女性借由女性语言可回复到身体与生命本身,并进行生活实践。在这一基础上,伊利格瑞最后提出基于女性语言实践和自我创造的女性主体建构理论;此外,后现代女性主义其他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波伏瓦的女权主义学说、克里斯蒂娃的符号学与西苏的阴性写作理论等。伊利格瑞承认波伏瓦的旗帜地位,并指出其“他者”说对于女性屈辱地位指认的重要性,但她同时更加接受克里斯蒂娃对男性文化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的符号学方法,伊利格瑞依据此方法,发扬女性文论研究对于前俄狄浦斯时期的重视的传统,建立起关于女性谱系的基本认知;她同时又结合西苏关于女性“乳汁”般的生命能量与女性白色写作的学说,提出肯定女性性经验、构建女性对于自身的言说和体验的女性主义话语方式、为女性主体性赋权等观点。如果说波伏瓦和克里斯蒂娃发现了女性被命名的地位和自身遭受到的压迫,而西苏继而提出女性有一种不得不表达的生命的能量,以及女性语言天生具备表达这种能量的阐释力,那么伊利格瑞的语言观则直指女性实践活动,将女性语言视为女性体验自身的过程和产物,将女性主义语言哲学描述为一种过程论,因而女性的主体性就来自这种创造和自我赋权的自我确认与满足。伊利格瑞以参照、对应而非对抗的方式解读平权理念,她模仿男性话语中的人称代词体系,建立女性对女性人称的认同感以及语言学意义上的具有性别意味的女性主体性,并主张女性模拟并参与语言游戏、创造女性语词,号召女性通过这些活动体验自我与创造生活。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内容,即是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伊利格瑞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三种范式的具体内容进行阐释。第三章阐释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伊利格瑞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对于弗洛伊德理论进行了批判:男性将话语规则解读为基于自身的父子/兄弟的男性秩序,将对于人类性经验的规则内化在依据男性自身的父子/兄弟血缘谱系之上的性秩序,这不仅生成了男孩在成长为男人生命轨迹中的、对于父亲与男性谱系的绝对依附,也规定了关于女性性经验的一些列话语内容,这些内容甚至包含关于人类性经验的话语禁忌。伊利格瑞的精神分析理论逐一批判俄狄浦斯情结、羡阳情绪、阉割情结等弗洛伊德专用的术语,指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母性指派等话语阴谋,最终提出建立女性谱系等主张。第四章阐释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理论。伊利格瑞探讨男权话语牢笼长久以来限制女性真实地展现自身的性特质之话语内容,她提出女性必须通过建立围绕女性性特质的语言获取主体性。这种女性主义语言观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展开的解构主义的颠覆性解读,这是女性主义理论本身在当代发展的一次重要转向,即使得女性文论研究从具体的权利实践层面转向语言实践视野。伊利格瑞采取德里达的延异语言观,主张女性通过采取模仿和游戏的方式,在语言中实现自身语言之直觉的、非目的的、重视身体与性经验因素的特质。第五章阐释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性别政治理论。伊利格瑞探讨女性受制于人们基于性别的生理、社会内容建构的社会秩序,主张改变人们自由地谈论和处理性经验问题时所采取的的态度,建立健全使人们的性特质得到保护和呈现的社会文化结构和制度框架。伊利格瑞主张用差异的眼光看待差异,这是后现代主义女性文论与传统女性主义权利视域下的女性主义性别政治观点相区别的核心原则,即伊利格瑞从确认女性性经验的独特性角度,将回避差异的理论起点转向尊重差异,将争取男女同权的理论视野扩充至争取人类生命权益的范畴。从理论角度上讲,伊利格瑞指认女性语言可以突破男性二元逻辑模式,而这一主张具备政治意味,即她主张建立语言学意义上的女性性别概念,并主张女性获取一种对标自身性别进行命名的话语权。而从健全权利机制角度上看,伊利格瑞将性别政治批判细化到异性婚恋、生命健康、职业规则以及女性公民权益等层面上,并以此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确保女性权益的主张。本文第六章是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一些相关问题的思考。伊利格瑞的理论是对西方传统性别文化秩序的颠覆性阅读,她批驳西方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女性气质”概念隐藏了以男性为主导的话语规则的工艺和阴谋,此概念被隐喻为一种阳具力量的垄断和扩张。由此,她强调建构性别差异理论,批判平等主义和单极世界,倡导女性性别认同和女性写作;她采用后现代哲学的解构主义立场和福柯式的考古学和谱系学研究方式,提出建立尊重女性生命本质的、具有女性亚文化特征的女性谱系;她还针对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歧视与困境提出解决方式,这些内容都使她的理论带有鲜明的性别政治批判色彩,可以说,伊利格瑞推动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总体进程。像任何一种新的理论建构总要引起争议一样,伊利格瑞的理论也引起一些学者的质疑,这种质疑主要是聚焦于伊利格瑞的理论所呈现出的“生物学本质主义”和“非历史主义”的特征。对于前种评价,本文认为具有一定的道理:伊利格理论建构在女性特殊的身体体验、尤其是女性对性经验体验基础上,这的确呈现出生物学本质主义的特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伊利格瑞强调女性性经验的差异性做法,是在于从根本上解构男权话语规定,这也可视为伊利格瑞为寻求女性主义话语根据所做出的努力;而对于后种评价,本文认为,学者们给予伊利格瑞的评价,在总体上应是肯定大于指责。她虽然不是以经典的线性历史学研究方法建构理论,但她用考古学和谱系学方法回溯至人类文明的前俄狄浦斯文明阶段,并以男权话语体系为参照,推导出的女性谱系,可被视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研究,因此,学界将她的理论定义为“非历史主义”是偏颇的。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以男权话语体系为参照提出的女性谱系等学说,在解构男性话语的同时也将自身的理论成果落入女性中心主义的窠臼。伊利格瑞以差异解构男权话语的二元对立逻辑的理论模式,实际上使她的话语理论也落入二元对立形而上学的圈套,这也难免使她的理论呈现出一种微观权力的特点。本文结语部分主要在于从更广阔的视域,认知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伊利格瑞提出的女性主义话语能够有效地丰富人类语言的表达空间,这主要在于她提出女性要用不断地参与语言游戏和自身的生活实践,并获取主体地位,而无数个女性的具体语言与生活实践打造成女性话语意义的能指链,女性语言因其而不断延异而生成新的样式和意义,这种属于女性的能指世界的总和使得女性在者与其存在相联系,女性由此实现自身赋权。女性语言的打造可以打破男性话语的一统天下之局面,人类语言将因之而丰富多彩。然而,伊利格瑞的学说仍然呈现出一种乌托邦性质,即女性书写女性谱系、树立女神权威的主张无法真正推倒男性诸世纪以来建成的文明大厦,女性语言也将会因过分地强调小范围的意义生成与女性范围间的彼此认同,而导致语言的歧义与“贫困”,这因而导致人们怀疑伊利格瑞的理论带有蔑视社会规则、视人类既有价值体系为虚无的主观主义色彩。但从总体上看,伊利格瑞的理论仍具有帮助女性在文学与语言角度实现自身言说的可能,她的理论能否成为一种学术主流还有待于历史证明。
郭关琼[3](2021)在《新世纪以来“康巴作家群”小说中的藏地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康巴作家群”是近年来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一个作家群体,该作家群以书写康巴地域为主要任务,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康巴藏地的人文精神风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上世纪80年代康巴作家的书写在文坛引起了巨大反响,但作为一个群体自觉性地首次集体亮相却是在2012年。作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群体性文学现象,他们的创作具有何种特征,他们表达的藏地景观是何种面貌,他们以何种视角进行康巴藏地人民生活的观照,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康巴作家群”包括意西泽仁、亮炯·朗萨、江洋才让、格绒追美、列美平措、达真、嘎子、尹向东、泽仁达娃等作家在内。本文旨在以格绒追美、达真、嘎子、尹向东、泽仁达娃、阿琼等人在新世纪以来发表的书写康巴藏地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挖掘他们对书写内容的共同选择、在创作方法中展现出的共同特征、小说语言风格的相通之处和精神审美向度的共同维度,从而呈现出该作家群体的群体特征。同时,因为作家们创作特质上的差异性,文中也对个体作家的创作进行同中有异的具体分析。本论文主要分四章进行“康巴作家群”小说中藏地书写的研究。第一章分析作家群小说中的主要书写内容,他们的小说从康巴的地域特征、历史神话、英雄传奇等众多的题材中挖掘康巴精神风貌,以表达康巴地域特征和人文风情作为共同的书写对象。第二章具体分析“康巴作家群”在书写藏地的过程中运用的写作技巧,探究在作家群中具有群体特征的写作特色,向摄影借鉴、复调叙事、象征与隐喻、从点到面等创作技巧在新世纪以来“康巴作家群”的藏地书写中被普遍运用。第三章分析“康巴作家群”创作中的语言特色,康巴藏地民族风情浓厚,诗意语言与诙谐幽默的语言的运用,使得藏地书写别具特色。第四章探寻在藏地书写的过程中该作家群所共有的美学追求。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多元文化的交汇使得康巴历史文化极具包容性,也使得“康巴作家群”的藏地小说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观照。因此,对新世纪以来“康巴作家群”的藏地书写进行研究既有利于观照“康巴作家群”的群体特征,探寻“康巴作家群”创作中的美学追求,又有利于丰富当代藏地文学的研究。
邰瑞君[4](2020)在《学校纪律异化现象的消解与重构 ——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纪律对于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受工具理性等教育观念的错误影响,权力开始渗透进学校纪律的运作之中,使学校纪律越发蜕变为约束和管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异己性力量。运用福柯的规训理论分析学校纪律异化现象,对于消解学校纪律的异化,使纪律重新回归其本真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福柯继承了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学术批判精神,深化了尼采对权力关系问题的相关研究。他运用谱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阐明法国历史上君主惩罚、符号-技术惩罚和制度化惩罚等三种惩罚模式对权力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在福柯看来,规训权力通过纪律对肉体施加约束,并借助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三种规训手段维持运作。全景敞视主义的权力运行机制,为规训权力更轻便、迅速、有效地实施提供了保障。伴随着管理主义的盛行,学校纪律正在异化为控制与约束学生心理与身体发展的规训机制。纪律在学校场域内运用支配空间、时间和活动的技术,通过设定标准、操练个体和标准内化等三种客体化方式来型塑“驯顺的主体”。在学校纪律统一标准下生产出来的“学生主体”,实则是被规训权力驯化后的“听话客体”。运用福柯的规训理论对学校纪律异化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导致学校纪律异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在工具理性纪律观的误导下,纪律超越了规范的界限,不断压制自由的空间,从而逐渐走向了学生发展的对立面;二是教育者错将自己定位为规训者的角色,错将学生看作可算度、需制服的客观物体;三是通过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与评价等三种规训手段的使用,规训权力已经开始渗透到学校纪律运作的方方面面。消除学校纪律异化现象,重现学校纪律的本真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摒弃工具理性教育观,祛除教育者的规训心态;其次需审慎运用学校管理权力,秉持合理的纪律观;再次应努力寻求个体解放,培养自由灵动的主体;最后要相信学生作为道德的存在,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
芦静静[5](2020)在《李洱小说艺术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洱作为中国当代文坛里最引人瞩目的新生代作家之一,以其独立自主的创作精神、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和渊博深厚的理论积淀积极进行着小说叙事实验的各种探索和研究。李洱不仅接续了先锋小说的创作内核,而且承纳了新历史主义小说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李洱既有对小说文体形式、审美风格的智性探索,又有对各种现代叙事技巧的自由运用;同时,李洱小说聚焦时代历史洪流之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揭示人类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困惑,思考个体与历史、现实之间的问题。无论是从小说叙事技艺的探索方面还是从思想内蕴的表现方面来说,都昭示出李洱高超的艺术才力和深刻的思想深度。论文主体通过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展开:第一章讲述了李洱小说创作的社会文化语境、李洱的文学经历以及李洱小说创作的整体概貌。李洱小说创作的社会文化语境为其提供了多元开放的社会文化空间,李洱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学经历则造就了李洱自身深厚的理论文化积淀、艺术素养、审美格调和思想情怀等,李洱的整个小说创作发展历程暗含了其小说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凸显。第二章探究了李洱小说的叙述对象。从叙述对象方面来看,李洱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编排、地理环境设置以及主题意义表达都是李洱小说艺术创作全方位整体研究的必要向度,这四个方面的安排与整合都生动地、鲜活地出折射出李洱小说的功能作用和价值意义。第三章分析了李洱小说的叙述要素。从叙述要素方面来看,、叙事节奏、叙事逻辑和叙事声音皆展现出李洱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的李洱小说的叙事话语细致思考和智性设置,这四个方面的配合与调度则丰富地、深刻地彰显出李洱小说创作的特点与风格。第四章揭示了李洱小说艺术创作的特征。从各个叙述对象和叙述要素的研究积累出发,李洱小说形成了一个开放多元的互文系统,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历史精神。同时,李洱在小说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批判和反思了先锋小说,并从批判和反思中进一步追问和思考小说艺术创作的未来发展走向。论文将李洱的所有小说作品纳入研究范围,通过对其小说创作概况的梳理,来探究李洱的创作理念和创作风格,并依托叙事学理论和历史学理论分析李洱小说的叙述对象和叙述要素,发现李洱小说形成了互文与历史并重的鲜明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李洱小说互文系统和历史精神的建构,得出李洱小说的互文系统不仅是历史的立体折射,还是历史精神的生动显现。在李洱小说互文系统和历史精神的研究积淀下,着重论述李洱小说创作对先锋小说的批判和反思,重新思考小说文体形式和小说表现内容之间的问题,并以之为触发点回归到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探索上去,即“文学艺术往哪里去”,以期为当下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带来启示和思考。
邱姗姗[6](2020)在《论李洱《应物兄》中的文化原乡写作》文中研究指明《应物兄》是李洱沉寂十三年精心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用洋洋洒洒八十四万字的篇幅,围绕着儒学研究院的筹建铺排开政商学三界的种种怪相,表现了当下社会的文化危机以及文化原乡的渴望。现有关于《应物兄》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分子书写研究,如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和精神困境的呈现等;二是叙事技巧方面的研究,如多角度的视角转变、先锋性的结构、百科全书式的写作特点等等。在以上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对当下社会怪相和知识分子精神荒芜的研究,而少有从文化层面对此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实际上,《应物兄》中充满了丰富的文化隐喻,体现了李洱对儒学在当下发展的思索以及文化原乡的深情渴望。本文以“文化原乡”为切入点。“原”在此处作动词解,取“推究、探究”之意,因此“文化原乡”在本文中指的不仅是文化故乡,更是一种寻找和返回文化故乡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应物兄》中的文化原乡书写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当下社会中存在的严重文化危机,挖掘文本之中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认同,分析文化返乡过程中的种种误认,以及其所呈现的反讽性与深刻隐喻;并且指出,传统文化真正的根系存在于民间,在隐居坚守的知识分子身上,在那些涌动不息的民间暗流之中。本文包括以下三章:第一章分析当下存在的严重文化危机。首先,对知识分子的失语状态进行阐述,知识分子身处各种各样的失语中,精神也随之陷入荒芜;其次,由知识分子的失语导向对整个文化家园全面失落现象的剖析,人们陷于欲望的放纵和沉沦、八十年代的学术梦想失落难寻以及传统的道德伦理走向堕落,这一切都昭示着文化的纯粹性幻想的破裂。第二章探究在文化危机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文化思乡之感。首先,本章通过充满文化意蕴的命名、大量引用的古典文献、儒学研究院的建构理想等,分析论述了文本中对传统文化深厚的情感认同;其次,从器物、吃食、动植物等层面探究了对传统文化进行的符号建构。第三章讨论在文化返乡过程中的寻找和误认以及文化真正的根系所在。首先,本章剖析了文化返乡过程中付出的寻找的努力,以及造成的种种误认,探讨文化返乡的双重破灭;其次,探究传统文化的真正根系所在,体现了对文化返乡根系的发掘和对民族文化得以承继的温情希望。本文从文化原乡的角度出发,从文化失乡、文化思乡、文化返乡三个层面探究《应物兄》中的文化原乡书写,试图深入剖析当下全面陷落的文化危机,分析文本中对传统文化深厚的情感认同,并且挖掘传统文化在当下建构过程中的种种困境。对《应物兄》文化原乡问题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李洱研究和《应物兄》研究的不足,延续了对当代文学史中的热点问题,即关于传统文化当下建构问题的关注,具有重要的文学史研究价值。同时,《应物兄》中的文化原乡写作真实地揭示了当下社会中存在的文化现象,切实地贴近现实,对探究传统文化的当下走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冬[7](2020)在《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文中提出“北大荒文学”既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地理、人文内涵的区域文学现象,又是深度参与共和国文学发生发展历程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学活动。简言之,北大荒文学既在空间意义上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历史意义上毫无疑问地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发生和发展的生成性要素。建国不久,十万转业官兵刚下战场即开赴北大荒,从战争到建设,这本身就带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天辟地的象征意味;而此后北大荒社会主义大农场的建设,经过与其同步的文学生产的形象加工,迅速成为全国人民想象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资源。新时期伊始,北大荒文学又以知青文学等别样的姿态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变革和思想革新,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书写。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在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大转型中,北大荒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沉寂下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走向深化阶段,更为复杂的历史语境和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使人们对于文学的社会使命与自身品格,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经验,都展开了更为辩证和富有历史性的思考。如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思考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路径,如何应对当下文学和文化变局中的难题,如何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尤其是新时期以前的三十年文学经验及其变革,俨然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及其理论研究的紧要课题。这在相当程度上需要我们走出相对窄闭的纯文学迷思,在社会结构中重新理解和建构文学的历史功能和人文价值。毫无疑问,新世纪以来文学生产的巨变,尤其是网络文学以及更多新媒介文化形态的出现,都明白地告诉人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学生态和文化格局已经或正在展开,在新的互联网媒介资本已经占据大部文学市场份额,而新的总体性前景未明的时刻,重新回顾、梳理北大荒的文学生产,分析、反思这一带有明确总体性意识的文学生态,自然就具有浓厚的当下性。北大荒文学生产是由人民群众的文艺实践推进,并得到社会主义大农场这一典型社会主义集体倡导和推动的文学事业,简言之,是典型的带有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性质的人民文学的生产。就此来说,始终内在于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北大荒文学,以其与民族文化、国家发展路径及命运的息息相关,以其制度探索和话语实践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构建的紧密关联,而在当下显示出重要的参照意义。论文第一章从总体上简要缕述了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阐明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以此来阐明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历史与人文基质。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方法,文学生产相关理论的梳理也在这一部分进行了简要回溯,基于这一理论出发点,本文阐明了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及其性质。论文第二章从北大荒时空场域的社会主义想象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展开,指出北大荒文学生产是通过将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内容图景化、意象化,以“解放”“平等”“开创”的社会主义想象完成自身的意向表达,并由此而参与特定社会关系形态的书写和塑造。着重强调北大荒文学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事业之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提出北大荒文学的社会主义想象与书写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探索的文学生产制度性实践的意义。论文第三章着重从制度设计、媒介、社团与文艺活动几个层面,对北大荒文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生产制度实践的探索与经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分析。论文从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文学政策、规划、制度入手,整理分析了各类相关的报刊杂志,并对涉及文学社团的组建、征文、研讨等各类文学活动的历史文献进行了考察,以更清晰、更全面地总结北大荒文学生产,为进一步分析北大荒文学生产的主体、内容、自身定位、艺术传播以及潜在问题等奠定基础。论文第四章探讨了北大荒作家群体不同构成部分在文学实践中身份意识的调整、转换和认同,对作家队伍的来源、性质以及生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揭示出北大荒作家队伍结构肌理的复杂性,指出了老作家的分化与移位、新作者的成长与培养,同时阐述了群众作者群体的生成和壮大。北大荒文学的作家群虽有内部分殊,但更有意识与记忆的共相。论文第五章从具体的文学文本出发,寻绎北大荒文学作品社会主义想象与话语实践的表征方式,论述北大荒文学生产语境下的作家和作品特征。着重阐述北大荒文学作品将客观现实和观念现实揉合到文学生产之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寻找平衡,以此为基础,北大荒文学作品展开了它的三重面相,即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和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论文第六章在总结社会主义阶段性完成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与成果的同时,客观分析了北大荒文学生产在不同时代特别是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的语境中面临的现状,指出潜流化的现实,并试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北大荒文学生产置于多元现代性的语境之中,探索其在失位和复位之间寻求突围的途径。
张栋[8](2020)在《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说神话叙事,指作家借用神话的思维观念或叙述话语特征进行故事讲述的独特叙事形式。在小说神话叙事中,神话原型、神话结构、神话主题、神话模式等神话元素都被纳入到小说的情节设置与组织结构之中,且往往形成日常生活理性与神话逻辑的并置。“故事”与“话语”的融合,是小说神话叙事的重要特征,作家们以打破现实与虚构之间隔的话语方式,使其营造的故事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打破了客观现实与人类主观体验的界限,从而再造了一个糅合着人类神话想象与感性经验的审美世界。在神话思维的影响下,作家们在小说叙事主题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把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神话母题作为表现的中心,而且神话式情节也往往构成叙事的主要元素,并成为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中介。另外,对主要人物的神性塑造、对神话时空观的叙事借鉴等等,使小说神话叙事被赋予了独特的叙事外观,且产生了一定的叙事价值与审美价值。本文以叙事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相结合、叙事现象的整体纵览与叙事的个案分析相结合的论述逻辑,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理论层面说明小说神话叙事的概念与理论形态,在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历史概览中,也能发现作家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神话叙事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是神话叙事传统在当下延续的证明;第二部分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个案分析,本文结合当代文学的创作语境与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充分阐释小说神话叙事在主题表达、内容更新、形式拓展等方面的特征;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点明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与一般叙事的区别,以及其对于当下批评方法更新与批评范式转换的深刻启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主要形成了几种主要结论:第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作家对小说神话叙事的独特运用,是历史与现实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地来看,神话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先秦时期庄子的寓言化书写与屈原的《离骚》提供了神话叙事表现的初期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唐朝传奇,乃至明清的古典小说、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神话叙事,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戏剧性、叙事的系统性层面,与神话实现了更具深度的契合,因此神话叙事的诸多特质都能够完整地映现在小说创作中。从现实来看,在新时期以来的社会语境中,当代作家试图寻找到一种能够超越社会历史阈限与时空制约的新型表达方式,而神话作为一种能够反映人类行为永恒模式与世界本质性规律的话语,因此可作为当代作家现代理念表达的重要凭借。小说神话叙事不仅有独立的理论形态,而且能够适应不同语境中作家的表达需要,因此是一种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的叙事方法。第二,贾平凹、张炜、莫言、韩少功等四位作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神话主题表达。贾平凹的《秦腔》《山本》等创作,以秦岭为叙事对象,着重发掘其中的神话意象;张炜则以《古船》《九月寓言》等开启了对于胶东大地的自然神话发现,并借此表现其对工业社会中自然命运的观照与人文思考;莫言对高密地区神话资源的发掘,则通过《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小说呈现出来,具有现代意味的英雄书写与东方美学塑造,成为其创作的重要特征;韩少功则在《爸爸爸》《马桥词典》中着重探索南方神话中的神秘气质,他既借此还原自己的知青记忆,同时亦展开对人类社会中语言神话、集体神话等多种神话类型的理性思考。几位经典作家的神话叙事阐释,为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叙事方法的充分性、科学性、灵活性做了注解,同时也为其他作家的神话叙事提供了借鉴。第三,小说神话叙事的内容呈现与形式创新,是该叙事方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内容的表现方面,当代作家选择将叙事在历史、现实、未来等多重维度展开:迟子建、范稳等选择从历史的视角观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神话嬗变;阿城、李杭育等寻根作家对中国边地的文化寻根开拓了神话叙事表现的现实情境;刘慈欣、王晋康等作家则开辟了神话叙事的未来书写形式,神话与科幻实现了精神与叙事层面的衔接,上述创作推动了人类的精神与心灵向一种自然、纯粹境界的回归。小说神话叙事的方法创新,则是通过对神话内蕴的思维方式的艺术再现,帮助读者从观念更新的层面重新认识神话。在这一方面,鲁敏、赵本夫等作家通过《奔月》《天漏邑》等创作对神话之象征、隐喻特质加以运用,以苏童、叶兆言等为代表的作家以原型重构的方式重新讲述传统神话,以及朱大可、王小波等作家通过《长生弈》、“时代三部曲”等创作实现神话作为知识分子思考中介的功能,皆突出了神话内涵多元、表现方式多样等多重特征。本文探究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与创作实践问题,是试图描摹具有中国特色的神话叙事话语体系的一个部分,并以此为原点深入到更为系统的神话叙事批评话语构建之中。中国语境中的小说神话叙事,可总结出其作为启蒙的推动力、作为经验解构与建构的力量,以及作为时代价值言说主体的多重内涵,而这正是一种叙事话语能够与其他话语实现交流的重要前提。这是小说神话叙事话语探究的最终目标,它不仅能够推动叙事文学批评范式的转换,而且能够导向与人类经验相关的共同体话语建构。
强世功[9](2019)在《批判法律理论的谱系 以《秋菊打官司》引发的 法学思考为例》文中指出不同于流行的"法律与文学"视角,从批判法律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法学界围绕《秋菊打官司》电影展开的讨论,能考察批判法律理论在中国的内在谱系。苏力从"秋菊的困惑"入手,秉持法律多元主义理论和功能主义法治观对主流的西方普适主义权利法治观展开批判,从而希望建构一种吸纳中国本土资源的法治。此后,对《秋菊打官司》的解读形成两个批判法律的理论高峰。一个是冯象从基督教理论和共产主义学说的左翼立场出发对法治实践趋向于全球资本帝国"法治行省"的批判,另一个是赵晓力试图从中国古典传统的保守主义立场出发对现代法治将人的生命意义压缩为资本-劳动力的批判。对此的研究一方面试图提供一个思考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法理学发展的内在线索,另一方面也希望推动中国探索新的法治发展道路和构建理想的法治秩序。
唐闻君[10](2018)在《犬儒主义与美学》文中研究指明犬儒主义最早是指一支承袭自苏格拉底的古希腊哲学流派,因其崇尚归复自然,故而推行禁欲、苦行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粗鄙、肮脏的身体形象,同时在举止上放浪形骸、不知廉耻,以表达愤世嫉俗、反对世俗伦常的观念,由此集结成为一众雅典城邦的叛逆者形象。现代以来的犬儒主义所包含的内容相较古希腊时期而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地指向颓废、虚无、冷酷麻木、玩世不恭等消极的价值,但在巨大差异之中二者依然具有某些共通性。对此进行辨与析,从美学的视角探究犬儒主义在身份认同、理性运用、感性显现、艺术创作和生存状况中的呈现与变化,对深刻理解“犬儒主义”的概念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犬儒以身体作为武器,攻击他们所否定的伦常与秩序,用“佯狂”来演绎“变造货币价值”的隐喻,试图引领世人转向一种“真的生活”;现代以来的犬儒抛弃了“佯狂”的传统,“万人如海一身藏”,逐渐归顺于世俗的秩序和权力。从自然的裸露的身体,到不断文明、驯顺的身体,从动物性的实践到意义的普遍缺失,从古希腊犬儒学派所推崇的“哲学的生活”,到当代犬儒奉行一套“生活的哲学”,犬儒身体的不断隐匿昭示了犬儒主义者更改了自我身份确认的道路,并且越来越成为遗失了精神家园的“丧家犬”。犬儒形象的巨大转变首先指向犬儒理性的作用。古典犬儒主义者以具体的生活展现其哲学理念,以“身体直言”彰显真理以及言说真理的勇气,体现“知”与“行”的高度一致;现代犬儒经受了“启蒙的虚假意识”,即启蒙在帮助主体获取理性能力的同时,让虚假意识对批判产生了免疫,故而虚假意识受到了反思性的保护,从而反向催生了犬儒理性。犬儒理性保护下的主体擅长“指鹿为马”的“分裂”行径,在“自知”的前提下依旧愿意逢迎意识形态的旨趣。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新旧犬儒主义者展现出迥然相异的形象与气质。古希腊犬儒主动追求“丢脸”,他们肮脏、落魄的身体形象和蔑视伦理的出格行径使他们总是与“丑闻”相联系,从而导向“丑”的价值;而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文学作品中,现代以来的犬儒主义者呈现为多变的、不确定的形象,他们或是颓废消沉,或是充盈着破坏性的旺盛生命力,“分裂型人格”在他们身上有突出的体现,而价值被彻底消解,“躲避崇高”的现当代犬儒主义因此散发着浓郁的后现代主义气息。而若以审美的目光观照犬儒主义,则不可不谈其在文学与艺术实践上的延伸。结合具体的文学现象与文艺作品,分析犬儒气质的审美化表现,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与艺术的穿梭中领悟犬儒主义的“美”与“丑”。古典犬儒主义对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间诙谐艺术中体现了犬儒主义的原则;当代犬儒主义被认为是“后现代性”的同义词,从艺术家的生活到艺术品的创作,现代以来的文艺作品对“真实”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诠释,使我们从自然主义、新写实主义、颓废主义、达达主义、波普艺术等艺术形式中犬儒主义的渗透:现代艺术是犬儒主义的载体,展现着把生活风格与展示真理结合到一起的原则。然而,自古至今,犬儒的生存境遇并不如意,尤其是惯被视为社会病症的当代犬儒,往往成为批判的对象。人们或是呼吁光复古希腊犬儒学派“佯狂”的传统,或是追溯日渐消隐的良知与君子道德,抑或诉诸理性的重建,试图疗愈犬儒主义感染下的社会病症。而如若不矫正犬儒理性下“知”与“行”的分裂,“行动”将永不可能,“幸福”远在别处,犬儒也将一直处于对“自由”的躲避之中,成为“悲惨不幸的思想精灵”。
二、生死爱欲的九十年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死爱欲的九十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战争及中国当代战争小说研究 |
1.2.2 叙事伦理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意义 |
1.3.1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2 研究目的与创新 |
第2章 界定与理论:“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概念阐释 |
2.1 战争与战争小说 |
2.2 伦理、道德与叙事伦理 |
2.2.1 伦理与道德 |
2.2.2 伦理与文学 |
2.2.3 叙事的伦理转向与叙事伦理 |
第3章 修复与重建: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 |
3.1 隐我修复式的战争书写 |
3.1.1 以人性修复历史的“新启蒙”语境 |
3.1.2 “归来者”的“隐我”与群化精神意向 |
3.2 祛魅改写式的战争书写 |
3.2.1 间接的历史感悟与主体性历史思考 |
3.2.2 重释历史与人性的“祛魅改写” |
3.3 反思重构式的战争书写 |
3.3.1 由“多元”到“断裂”的文化语境 |
3.3.2 民族主义的“反思与重构” |
第4章 由“遮蔽”到“存在”: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 |
4.1 战争苦难的探询限度与启蒙理性的献祭 |
4.2 政治化身体的消解与苦难的欲望化修辞 |
4.2.1 重返身体的“居留”与民族精神的焦虑 |
4.2.2 战争真相的过滤与欲望本能的释放 |
4.3 战争苦难的身体呈现 |
4.3.1 民族视域体察战争对身体的戕害 |
4.3.2 以暴力的细节反思战争的暴力 |
4.3.3 情爱对身体的去蔽与对战争苦难终极追问的缺失 |
第5章 “英雄”与“反英雄”合一:重构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 |
5.1 典范伦理的嬗变 |
5.1.1 由“君子”到“英雄”:典范伦理的递嬗 |
5.1.2 由“英雄”到“反英雄”:典范的塑造与语境的转变 |
5.2 英雄的祛魅 |
5.2.1 由“性格”到“气质”:人格化英雄的有限还原 |
5.2.2 由“史诗”到“抒情”:叙事话语的转变 |
5.3 “受难”与“反抗”:酒神的“悲剧”气质 |
5.3.1 由“正典”到“民间” |
5.3.2 由“日神”到“酒神” |
5.4 英雄与反英雄之辩 |
5.4.1 集体与个体:典范的群己分殊 |
5.4.2 反英雄与新典范伦理 |
第6章 革命资源的感性解放:20世纪末战争小说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 |
6.1 战争场域下“人民性”与“国民性”的人性思索 |
6.2 “后革命”视域下对战争历史的多维度探索 |
6.2.1 “后革命”:战争的另一叙事角度 |
6.2.2 战争历史真相的个性化追索 |
6.2.3 旁观与后设的叙事策略:对革命战争历史的“复线化”呈现 |
6.3 战争美学的知识分子立场确证:民主性与对话性的参与 |
6.3.1 革命话语的守护与更新:对战争的民主性言说 |
6.3.2 战争小说的审美重铸:“对话性”的生存辩难 |
第7章 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意义与局限 |
7.1 异质混成:中国经验的现代性确证 |
7.2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中抵达中国经验的途径 |
7.2.1 在对话中体知战争经验的真实 |
7.2.2 战争书写对本土美学经验的构筑 |
7.2.3 战争小说的应有之义:人文性尺度的观照 |
7.3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边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2)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女性主义研究进入后现代语境 |
1.1.2 后现代视域下研究伊利格瑞女性主义理论的当下意义 |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1.2.1 伊利格瑞着作译介情况 |
1.2.2 国外对伊利格瑞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对伊利格瑞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后现代文化思想与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关联 |
2.1 后现代文化思想及其对伊利格瑞的影响 |
2.1.1 拉康精神分析学说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 |
2.1.2 德里达语言观与差异观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 |
2.1.3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 |
2.2 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化取向及其同伊利格瑞的关系 |
2.2.1 伊利格瑞对于波伏瓦的女权主义学说的发展 |
2.2.2 伊利格瑞对于克里斯蒂娃符号学女性主义主张的借鉴 |
2.2.3 伊利格瑞对于埃莱娜·西苏的阴性写作理论的迎合 |
第3章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
3.1 “窥视”检验——精神分析学说的女性主义阐释 |
3.1.1 伊利格瑞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读 |
3.1.2 伊利格瑞对“羡阳情绪”理论的颠覆 |
3.1.3 伊利格瑞对“死本能”概念的重新定义 |
3.2 “非一之性”——女性的性别认知 |
3.2.1 伊利格瑞对于“阉割情结”话语规定的挣脱 |
3.2.2 伊利格瑞批判“女性抑郁症”并尝试性别话语实践 |
3.2.3 伊利格瑞尝试“女性复制女性”的性别阐释 |
3.3 找回“弑母”神话——重塑女性文化谱系 |
3.3.1 伊利格瑞批判“母性指派”和母职谱系在西方思想和制度中的缺席 |
3.3.2 伊利格瑞争取母职谱系同父职谱系共存而非将其取代 |
3.3.3 伊利格瑞否定“布娃娃”游戏并重建女性文化谱系 |
3.3.4 伊利格瑞主张的基于母女关系的女性文化谱系内涵 |
第4章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理论 |
4.1 语言的“性别化”——女性言说何以可能 |
4.1.1 伊利格瑞女性主义话语体系与男性主导话语的关系 |
4.1.2 伊利格瑞女性主义话语体系与之前女性主导话语的差异 |
4.1.3 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体系是基于女性特质的社会文化书写 |
4.2 “女人腔”——女性话语特质 |
4.2.1 触摸式——女性语言的身体属性 |
4.2.2 模糊性——女性语言的隐喻属性 |
4.2.3 感知性——女性语言的非逻辑性 |
4.2.4 非线性——女性语言的非目的性 |
4.3 模仿演练——女性获得话语权的方式 |
4.3.1 女性语言需要将女性继续“停留在女性中间(among themselves)” |
4.3.2 作为人称的、个体的女性“你(you/tu)”在女性共在中的登场 |
4.3.3 女性语言确立了你——她——我(tu-elle-je)的立体的人称链条 |
第5章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性别政治理论 |
5.1 话语的内在力量——言说行为中的政治意味 |
5.1.1 伊利格瑞的女性话语是寻求社会公正的必要手段 |
5.1.2 伊利格瑞“女性世界”视角下“男性世界”的缺陷 |
5.1.3 伊利格瑞的女性理念对于男性认知形而上学的突破 |
5.2 以“二”代“一”——建构女性主体的设想 |
5.2.1 伊利格瑞批判由男性性经验主导的人类语言“性别”现状 |
5.2.2 伊利格瑞辨析女性由“她”成为“非他”的语法性别的过程 |
5.2.3 伊利格瑞主张建立语言学意义上的性经验和性别概念 |
5.2.4 伊利格瑞主张建立一种女性身份认同或作为一种所有权的性别观 |
5.2.5 伊利格瑞主张建立女性主体的构想 |
5.3 重构性秩序——走向女权主义 |
5.3.1 伊利格瑞批判男性话语对女性神体系的篡改及其所致的社会问题 |
5.3.2 伊利格瑞主张重建女性神体系和复兴女神权威 |
5.3.3 伊利格瑞重建女性权益的具体内容 |
第6章 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评价与思考 |
6.1 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评价 |
6.1.1 对西方传统性别文化秩序的颠覆性阅读 |
6.1.2 强调性别差异的理论建构 |
6.1.3 性别政治特色的批评实践 |
6.2 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有关学术评价的思考 |
6.2.1 如何看待“生物学本质主义”的学术评价 |
6.2.2 如何看待“非历史主义”的学术评价 |
结语: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新世纪以来“康巴作家群”小说中的藏地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 |
第一章 “康巴作家群”笔下的藏地景观 |
第一节 康巴特色的地域风情 |
一、格绒追美的藏地河谷 |
二、泽仁达娃的藏地雪域 |
三、达真的藏地草原 |
第二节 康巴历史文化的追忆 |
一、格绒追美对村庄历史的书写 |
二、阿琼对家族历史的呈现 |
第三节 康巴英雄的塑造 |
一、泽仁达娃笔下的传奇英雄 |
二、阿琼塑造的家族英雄 |
三、尹向东描绘的平凡英雄 |
四、嘎子笔下的叛逆英雄 |
第二章 “康巴作家群”书写藏地的方式 |
第一节 向摄影借鉴:对藏地的直观描绘 |
一、以光影的调和描绘实景 |
二、忠实记录村庄的影像 |
三、聚焦与特写式的精细刻画 |
第二节 多声部协调:藏地小说的复调书写 |
一、 《香秘》的多重时空 |
二、多位人物的独立主线 |
第三节 象征与隐喻交融:藏地寓言式建构 |
一、 《香秘》的多重寓言 |
二、理想空间隐喻精神原乡 |
三、格绒追美的寓言式哲思 |
第四节 从点到面:藏地图景的铺陈 |
一、 《青藏辞典》以词条铺缀藏地图景 |
二、理想园地建构中的藏地缩影 |
第三章 “康巴作家群”藏地书写中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诗意与典丽的叙事语言 |
一、泽仁达娃语言的诗意性 |
二、格绒追美语言的典丽特质 |
第二节 诙谐幽默的语言艺术 |
一、阿琼对俗语的运用 |
二、格绒追美、尹向东语言的幽默感 |
第三节 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特色 |
一、嘎子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
二、达真人物语言的差异性 |
三、泽仁达娃人物语言的艺术性 |
第四章 “康巴作家群”藏地书写的美学追求 |
第一节 人物描摹的热烈之美 |
一、格绒追美村庄书写中人的挣扎 |
二、泽仁达娃描绘执着的痴人 |
三、阿琼笔下人物对美好的追求 |
第二节 刻画粗砥厚重的自然人文景观 |
一、厚重感在自然风物中的呈现 |
二、人物塑造中呈现粗砥厚重的美学向度 |
第三节 自然生命追求的野性之美 |
一、书写自然野性 |
二、追溯自然野性的生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文学着作(按出版时间) |
二、理论着作(按出版时间) |
三、期刊论文(按发表时间) |
四、学位论文(按毕业时间) |
五、其他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学校纪律异化现象的消解与重构 ——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规训 |
2.规训权力 |
3.学校纪律异化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福柯规训理论的概要 |
(一)福柯规训理论的社会背景 |
1.五月风暴 |
2.GIP运动 |
(二)福柯规训理论的理论基础 |
1.尼采权力观 |
2.谱系学方法论 |
(三)福柯规训理论的基本内容 |
1.规训的创生 |
2.规训的对象 |
3.规训的途径与手段 |
4.规训的运行机制 |
二、福柯规训理论视域中的学校纪律异化现象 |
(一)学校纪律的性质异化 |
1.管理主义盛行 |
2.教育意义消散 |
(二)学校纪律的目的异化 |
1.等级划分:区分“边缘化”学生群体 |
2.强制性规训:改造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
3.型塑驯顺的个体: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
(三)学校纪律的功能异化 |
1.空间分配下的等级分化 |
2.活动编码下的肉体操练 |
3.时间积累下的阶段考核 |
4.系统组合背后的行为操纵 |
三、福柯规训理论视野下学校纪律异化的成因分析 |
(一)工具性纪律观的流行 |
1.纪律对自由的压制 |
2.规范向规训的蜕变 |
(二)教育者规训心态的在场 |
1.设计心态 |
2.塑造心态 |
3.纠错心态 |
(三)规训权力的毛细渗透 |
1.嵌入式的层级监视 |
2.过度理性的规范化裁决 |
3.序列化的检查与评价 |
四、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的学校纪律重构策略 |
(一)开展反规训的学校“局部斗争” |
1.摒弃工具理性教育观,祛除教育者规训心态 |
2.审慎运用学校管理权力,秉持合理的纪律观 |
(二)建构反对虚假主体化的学校纪律生存美学 |
1.寻求个体解放,培养自由灵动的主体 |
2.相信学生作为道德的存在,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李洱小说艺术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李洱小说创作的社会文化语境及概况 |
第一节 李洱小说创作的社会文化语境 |
一、李洱小说创作的社会语境 |
二、李洱小说创作的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时代变局之下李洱的文学经历 |
一、童年经验:小说创作的底色 |
二、求学生涯:小说创作的积累 |
三、工作经历:小说创作的成熟 |
第三节 李洱小说创作概况 |
第二章 李洱小说的叙述对象 |
第一节 李洱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 |
一、李洱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类型 |
二、李洱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
三、李洱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
第二节 李洱小说的故事情节设置 |
一、大处着墨,整体构思 |
二、自我模仿,迭现复合 |
第三节 李洱小说的文学地域空间构建 |
一、李洱小说中的“济州”地理位置探析 |
二、李洱小说中的“济州”文学空间 |
第四节 李洱小说的主题意义表达 |
一、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 |
二、历史的反讽秘传 |
三、原乡神话丧失后的新乡土悲歌 |
第三章 李洱小说的叙述要素 |
第一节 李洱小说的叙事话语 |
一、知识镶嵌式的叙事话语 |
二、历史思辨式的叙事话语 |
三、新乡土牧歌式的叙事话语 |
第二节 李洱小说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李洱小说的叙事逻辑 |
第四节 李洱小说的叙事声音 |
一、隐蔽的叙述者 |
二、公开的叙述者 |
第四章 李洱小说创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李洱小说互文系统的建构 |
一、李洱小说中的互文及互文现象 |
二、李洱小说的互文系统 |
第二节 李洱小说的历史精神 |
一、李洱小说中的历史呈现 |
二、李洱小说的历史精神 |
第三节 李洱对先锋小说的批判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论李洱《应物兄》中的文化原乡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不足 |
三 概念界定、主要观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失乡:全面陷落的文化危机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多重失语 |
一 缄口不言的沉默姿态 |
二 迎合现实的言不由衷 |
三 无人接收的无效言说 |
第二节 文化家园的多面失落 |
一 欲望的放纵与沉沦 |
二 学术的践踏与失守 |
三 道德的滑坡与堕落 |
第二章 文化思乡:儒学传统的建构理想 |
第一节 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
一 充满文化意蕴的命名 |
二 古语典籍的频繁引用 |
三 太和研究院的建构理想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符号建构 |
一 历史器物的复原 |
二 传统吃食的向往 |
三 动植物的文化象征 |
第三章 文化返乡:潜藏民间的文化根系 |
第一节 多方的寻找与误认 |
一 难以确址的程家大院 |
二 无法引进的文化象征 |
第二节 文化返乡的温情希望 |
一 隐居坚守的知识分子 |
二 涌动不息的民间暗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学术价值、应用前景 |
(一)对北大荒文学的总体性研究 |
(二)对北大荒文学的微观研究 |
(三)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
三、论文基本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文的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开发北大荒与北大荒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开发北大荒:历史与社会的透视 |
(一)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 |
(二)北大荒开发的阶段进程 |
(三)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意义 |
第二节 作为生产的北大荒文学 |
(一)文学作为生产 |
(二)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 |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性质 |
第二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与社会主义想象 |
第一节 解放、平等与开创:北大荒时空场域内的社会主义想象 |
(一)革命的浪漫理想与解放的激情 |
(二)集体劳动与身份平等 |
(三)面向未来的新世界 |
第二节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 |
(一)文学的意象化与意向性 |
(二)北大荒文学的现实意象与社会意向 |
第三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制度性实践 |
第一节 制度设计的党性原则与去专业化写作 |
第二节 报刊杂志与文学生产空间的开辟 |
(一)《北大荒文艺》与北大荒文学的军旅气质 |
(二)《北大仓文艺》与文学作品的文化空间 |
(三)生产与生活的战歌:《农垦报》的文学副刊 |
第三节 群众性文艺活动与北大荒精神认同 |
(一)群众创作氛围的形成 |
(二)北大荒气质与北大荒精神 |
第四节 文学生产与集体主义的生成 |
第四章 北大荒作家群体的结构生成 |
第一节 结构肌理的差异性与复杂性 |
(一)北大荒作家队伍的人员构成 |
(二)作家队伍的结构重塑 |
(三)两个时期的作家队伍生产 |
第二节 分殊与共相:新老作家的发展曲线 |
(一)老作家的改造与移位 |
(二)文学生产制度下的新作家养成 |
(三)共相:意识与记忆的共同体 |
第三节 群众作者队伍与新型文学生产 |
(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学生产方式 |
(二)与时事政策相呼应的文学生产 |
(三)与农场群众性文艺活动结合的生成方式 |
第五章 现实与浪漫:北大荒文学作品的三重面相 |
第一节 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 |
(一)互文性概念的内涵 |
(二)北大荒文学互文性的表征与价值 |
第二节 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人物、结构与风格 |
(一)塑造与记录:把捉“时代新人”的典型元素 |
(二)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
(三)追求崇高: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美学风格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 |
(一)意识形态与文学生产 |
(二)北大荒文学:美学产品的意识形态规定性 |
第六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经验、潜流与问题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想象的阶段性完成 |
(一)新社会个体自觉的文学塑造 |
(二)社会主义文化氛围的形成 |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时代效应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制度的实践经验 |
第三节 潜流与暗礁: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中的局限 |
(一)过度依赖特殊的历史语境 |
(二)平白的艺术表现方式 |
(三)刻板的政治宣传 |
第四节 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 |
(一)后革命时代的新问题 |
(二)突围与重生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小说神话叙事现象与概念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选题缘由、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形态与文学史呈现 |
第一节 小说神话叙事理论研究 |
一、作为理论形态的小说神话叙事 |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历史传统 |
三、小说神话叙事结构、类型与功能 |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延续 |
一、原始神话资源的当代再利用 |
二、文人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拓展 |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小说转化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潮与小说神话叙事 |
一、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现象概览 |
二、寻根思潮与神话再发现 |
三、大众化思潮与神话叙事的多元走向 |
四、新世纪以来的神话观念变迁与小说神话叙事更新 |
第二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多维主题表达与典型化表现 |
第一节 神话意象的发掘——贾平凹的神话叙事 |
一、秦岭书写中的神话意象 |
二、神话意象的结构性意义 |
三、神话意象的现实底色 |
第二节 神话视阈下的自然观照——张炜的神话叙事 |
一、胶东自然环境的神话塑造 |
二、自然女神:神话视阈下的女性塑造 |
三、神话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呈现 |
第三节 民间神话资源的化用——莫言的神话叙事 |
一、作为民间神话地域的高密 |
二、民间神话英雄的当代呈现 |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东方美学品格 |
第四节 文化之根的神话探求——韩少功的神话叙事 |
一、楚地巫风:作为神话起源的南方 |
二、语言的魔力:语言神话的起源与异变 |
三、记忆的迷失:集体神话的消解与重塑 |
第三章 走向多元:小说神话叙事内容的新型表现 |
第一节 民族精神根柢的神话发现 |
一、寻回被遗忘的精神世界:寻根小说神话叙事 |
二、神圣的精神领地:红柯边疆书写的神话韵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呈现 |
一、原始信仰的现代遭遇:以《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为例 |
二、范稳“藏地三部曲”中多元民族的神话原型融合 |
第三节 再造神话:科幻叙事的神话品格 |
一、回归神话:刘慈欣“三体”世界的逻辑起点 |
二、神灵再造:王晋康小说中的人神辩证 |
第四章 作为“方法”的神话:小说神话叙事形式新变 |
第一节 象征与隐喻:神话叙事的话语形式 |
一、人类生存的寓言化书写:《天漏邑》与《朱雀》 |
二、女性命运的神话隐喻:《女娲》与《奔月》 |
第二节 重述神话:传统神话叙事的当下再现 |
一、“重述神话”国际项目与中国作家的叙事选择 |
二、方法革新:神话叙事原型的置换变形 |
三、重述的中西视野与叙事缺失 |
第三节 神话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学者神话叙事倾向 |
一、朱大可的“古事记”:神话视阈下的历史观照 |
二、精神的自足:王小波的个体性神话建构 |
第五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用神话“启蒙”:情感维系与精神救赎 |
一、小说神话叙事作为“启蒙”的方法 |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情感疗治功用 |
三、精神救赎:小说神话叙事的精神指向 |
第二节 解构与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两条路径 |
一、历史的解构:小说神话叙事对既往经验的打破 |
二、感性经验的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升华之路 |
第三节 小说神话叙事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
一、神性书写与现实旨归:神话叙事的现实底色 |
二、讲好中国故事:小说神话叙事的时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批判法律理论的谱系 以《秋菊打官司》引发的 法学思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哪一种“法律与文学”? |
(一) 从古典到现代:法律与文学的四种关系 |
(二) 《秋菊打官司》:文学中的法理思考 |
二、对西方普适主义“法治理论”的批判 |
(一) 法律多元与“地方性知识”:“普适主义法治观”的批判 |
(二) 功能主义法治观:“法治教条主义”的批判 |
(三) 批判理论的妥协性:苏力的两个理论面向 |
三、对“法治”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与政法传统的遗产 |
(一) 对资本帝国“法治行省”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复活 |
(二) 历史真理的批判:激活社会主义政法传统的遗产 |
四、“生殖”“香火”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批判 |
(一) 对“生殖”的信仰:尼采式的浪漫主义? |
(二) 批判法律运动的前史:浪漫主义与自然法的中国形态 |
(三) 何以“要命”:“香火”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批判 |
五、初步小结 |
(10)犬儒主义与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犬儒身份 |
第一节 从裸露到隐匿:犬儒身体批判 |
第二节 丧家犬:游荡的犬儒 |
第三节 孤岛上的家园 |
第二章 犬儒理性 |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遗产 |
第二节 指鹿为马:清醒的痴愚 |
第三章 犬儒气质 |
第一节 生命的风格 |
第二节 躲避崇高 |
第三节 犬儒形象与犬儒情绪 |
第四章 犬儒艺术 |
第一节 犬儒主义与文艺复兴 |
第二节 真实与反叛真实 |
第三节 犬儒主义与中国文学艺术的对话 |
第五章 犬儒生存 |
第一节 “疾病的隐喻” |
第二节 重建回归之路 |
第三节 美的生命与真实的生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生死爱欲的九十年代(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D]. 李婧妍. 辽宁大学, 2021
- [2]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D]. 郑紫晖. 辽宁大学, 2021
- [3]新世纪以来“康巴作家群”小说中的藏地书写研究[D]. 郭关琼.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学校纪律异化现象的消解与重构 ——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的分析[D]. 邰瑞君.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李洱小说艺术创作研究[D]. 芦静静. 广西大学, 2020(07)
- [6]论李洱《应物兄》中的文化原乡写作[D]. 邱姗姗.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D]. 张冬.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D]. 张栋. 兰州大学, 2020(01)
- [9]批判法律理论的谱系 以《秋菊打官司》引发的 法学思考为例[J]. 强世功. 中外法学, 2019(02)
- [10]犬儒主义与美学[D]. 唐闻君.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