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匡迪的从政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20)在《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提出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土地与住房供给的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逐渐压倒使用价值,于是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以房地产为导向的空间重构。伴随着旧城区的物质环境、产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全方位升级,很多历史久远的传统邻里街坊遭到致命破坏。历史城区不仅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也是本土社区赖以生活的家园,承担着居民的物质、精神、情感和社会需求。从人文主义遗产保护视角,受资本支配的理性主义城市重构不仅造成历史肌理的结构性破坏,更是将承载着文化与记忆、向景观中注入了情感与意义的社区彻底解构,而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之间动态的、迭代的、具体的互动关系恰是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从空间正义视角,与社区福祉相悖的城市空间生产与分配机制暴露出资本扩张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而保障社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实现遗产社会价值的前提。天津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同时也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锋城市,其过往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历程暴露出经济增长、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之间的多重矛盾。论文以天津为例,基于对中心城区12个历史片区的社区调查(信息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围绕着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为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实现历史环境延续性、社区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发展三者之间平衡的可行性策略提供现实借鉴,方能利于历史城区在当代生活中作为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论文各章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展开,总体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建构历史城区中人地关系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论体系(第2章),然后基于实证研究阐明当代城市人地关系破坏的表现及动因(第3、4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揭示不同人地关系对遗产保护的不同影响(第5、6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2章理清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议题中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按照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微观心理关照和城市权利关照三个维度建构理论体系;第3章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地关系的普遍威胁及其在社区尺度的消极结果,并且以西沽南为例基于对人地纽带特征的详细分析揭示城市空间重构对本土社区的破坏作用;第4章分析这种人地纽带破坏在中国乃至天津具体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动力机制;第5章以兆丰路社区为例揭示了在居住需求与现实利益因素的介入下,人地关系恶化导致遗产保护面临来自社区的阻力;第6章通过考察老城厢拆除以后当地居民自发抢救老城文化的行为,展现了人地情感纽带对推动遗产保护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体现出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论文从人地纽带视角切入,将着眼点由城市遗产的实物对象转向其中容纳的社会群体,从人情化和正义性两方面使遗产社会价值的人本思想得到全面阐发。通过对社区的微观研究可以将历史环境中相对隐形的文化、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呈现出来,使旧城更新中的遗产去留争议从建筑文化和空间经济之间的价值权衡向社会层面扩充。而且,论文以当下中国城市最具争议性的危旧改造现象为背景,将遗产社会价值、城市权利、士绅化、失所等国际关心的议题落地本土化分析。
唐熙来[2](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也是地区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我国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过去的城镇化进程属于粗放式的野蛮生长,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城市规模扩张无序,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破坏严重,造成了人口市民化滞后、土地城镇化超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提出进入新时代,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这也标志着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发展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传统城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由贫穷向富强、由落后向现代转变的关键阶段,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影响。因此,走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就成为了我国建立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解决的客观难题,必须改变过去的粗放式城镇化发展之路,寻求高质量的精细化城镇化发展。然而要想走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必须理清城镇化发展的运动规律及深层次的动力机制。但是,当前研究多数是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特定要素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剖析,从多方面、多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相对不足,因此从系统的角度挖掘城镇化影响要素、科学合理的构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体系、深入剖析城镇化系统内部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及耦合关系、解释各要素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以及高质量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就成了必要且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揭示城镇化发展所涉及的各类因素的形成过程与控制变量、研究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城镇化发展动力体系,从而对城镇化发展机制进行深度剖析,寻求最优的的政策制度以及管理体系,推动城镇化利益相关者推动城镇化高效发展的积极性,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对促进我国城镇化高效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基于此,本文按照“调查、理论、实证和应用”的逻辑展开相关研究工作。(1)全面梳理城镇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本文研究空间。本文的相关研究是基于“城镇化”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城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城镇化这一论断展开的,所以本文梳理了城镇化产生的原因、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效率等相关领域的热点前沿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2)建构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即根据城镇化发展过程所涉及的各方系统要素对因子进行分析归类,建立因子的结构体系。城镇化发展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要素的系统问题,必须充分了解不同层级、不同地域、城镇化体系内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本研究在重庆市建委、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招商地产、中海地产、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部分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全国范围内发放抽样调查问卷,再由各地主管部门下发到企业员工、相关客户手中。采用这种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的方法,充分掌握了各方对于城镇化发展问题的现状认知,对城镇化影响因子进行了的系统识别与梳理。随后,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对提取的城镇化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构建出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3)基于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进行系统功能研究,提出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基本假设。本问题的关键性在于城镇化是一个关系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单一要素不仅直接对城镇化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要素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力,进而改变彼此之间关系结构,影响整个城镇化系统的结构及机能,最终对城镇化产生重大的作用。因此对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机制进行解构分析,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4)对提出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基本假设进行验证。由于城镇化发展动力体系是一个涉及多个变量的复杂系统,并且变量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主客观联系,相关变量数目多,且部分指标主观性强,无法直接进行度量,所以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5)整合优化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城镇化发展过程牵扯的要素复杂,基于城镇化动力机制检验的结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要素、子系统以及整体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进行了全面的挖掘,确保了政策建议的完整性、有针对性。本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全面的调查研究并梳理了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子,保证了因子调查的全面与可靠性;其二,构建了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其三,系统阐述了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机制;其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透视了城镇化动力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找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路线,全面阐述了城镇化发展提高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确保政策建议的完善性和有效性。本文所构建的城镇化动力系统及机制验证分析框架,对城镇化有序高效的推进、区域综合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具有一定意义,对科学有效制定与推行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具体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也存在“未充分考虑城镇化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等诸多不足之处,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赵培培[3](2019)在《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而又持久的动力,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双创”号角的吹起,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的出台,双创活动有了更多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率不断提升,然而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远逊于国际平均水平。理论与实践充分证明,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状况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创业领导力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的研究,寻求大学生创业领导力提升之路,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而且对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领导特质、魅力型领导以及胜任力等理论为基石,对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理论的建构。再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状况及相关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状况并不十分理想,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对创业领导力的认识不足、创业领导力的结构不平衡、创业领导力教育滞后等。研究表明,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府层面的因素,也包括社会层面的因素,既包括大学生所在高校层面的因素,也包括大学生本人层面的因素等。因此,本文在最后从政府、社会、高校及个人四个不同的角度,为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的提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江西省乃至全国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郭磊贤[4](2018)在《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放任增长”或“限规模、疏人口”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但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指引作用有限。本文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密度”和“设施”作为调节聚落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聚落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文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聚落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聚落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文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戴清清[5](2017)在《中国学者型官员现象及其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大量学者涌向党政机关,学者型官员现象备受关注。可以说,选拔学者型官员是党和政府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的客观要求而做出的积极应对策略。学者型官员群体存在怎样的特征?学者型官员权力特征如何?学者型官员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如何?从现有研究来看,很少有人就这些问题对学者型官员现象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聚焦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从政”现象,从人口学特征、教育背景两个方面对我国学者型官员群体特征进行研究。同时,综合分析影响权力大小的因素和其职业背景特征,提出对选拔学者型官员的建议。最后,选取典型学者型官员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尤其是对政策议程的影响。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我国的学者型官员量化分析结果与宏观脉络分析趋势基本一致,学者型官员的数量在增多、学科分布日渐平衡、学历越来越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学者型官员具有内在的知识权力,结合职位权力特征分析,笔者认为学者型官员的掌握着较大的权力,这种权力特征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学者型官员腐败案件。我国的学者型官员人数虽在不断增加,但整体而言,所占比例还是很少。因此,在选拔学者型官员时不仅要建立科学的选拔制度,更要加强对于其权力的约束。学者型官员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对公共决策的影响上,尤其是在公共政策制定前期对政策议程产生影响,他们拥有较强的政策创新能力,能在其专业领域内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发挥积极作用。
徐姗姗[6](2017)在《大学教授的社会使命研究 ——以周洪宇教授为个案》文中指出依托现代大学的功能论,大学教授集教育者、研究者和知识分子等多种角色于一身,不同的角色要求大学教授担当起不同的职责与使命。目前,学术界有两股不同声音,一种是强烈反对大学教授的社会政治参与,认为教授就该“为学术而学术”,心无旁骛地静坐冷板凳,这种哲学思想来源于德国韦伯的“以学术为志业”的精神思想。另一种是基于大学的新功能论时代,认为大学教授顺应时代发展同时承担起“学术、育人、(社会服务)知识分子”三大使命,特别是发挥大学教授的社会使命。在当今知识专业化和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有学者就大声疾呼大学教授身上的社会使命感已一去不复返,知识分子已消逝在校园里。那么当代大学教授的“知识分子”精神、社会使命感是否仅仅是人们心目中难以释怀的情结又或者说仅仅是对理想化大学教授的一种角色期待?很显然,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想已经无法解释现代化进程下大学教授与社会、政治关系的复杂性、多难性。其实,大学教授履行社会使命与以学术志业并不冲突,这只是人生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而已。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周洪宇历经了文革、知青下乡、恢复高考,属于中国六代知识分子中的后三代(新三代),是“文革”一代人,早年有过红卫兵和上山下乡的经历,经过了自学,成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当前中国知识界的中坚者和领路人。本文以周洪宇教授为个案,运用教育生活叙事法、访谈法等分析他在专业之内和专业之外,在社会服务和政治参与等方面如何践行起大学教授的社会关怀与使命。进而从深层次上反照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特点:依托专业智识兼具“超然与介入”之实践精神。之所以选择周洪宇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是源于他横跨学界和政界,既是一名大学教授也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既是一名学者,还是一位政治官员,属于行走在学术、政治间,积极投入社会服务的典型。研究发现,出生于文革末期的周洪宇成长于大学体制内,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化的学术训练,但与一般的知识人或技术专家又有所不同,在他身上凝结的是大学教授的专业能力以及传统文人的普世情怀、儒家知识分子精神品格,是典型的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方面深入体制积极参与社会与政治生活,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影响政府决策,为社会和百姓代言;另一方面又能不被体制所左右,保持自身独立的人格精神,在兼顾好学术、育人使命的同时积极“介入”社会政治生活,发扬当代知识分子精神,肩负起社会使命。笔者并非通过该研究得出一个确切的终结性结论,只意图通过对一位普通大学教授的个案研究了解其价值观念、内在特征与个人心路历程以及为国为民的奋斗征程与价值追求。了解他在“变革时代”下如何在专业内外实现“超然和介入”,了解他如何处理“学术与政治”角色矛盾,肩负起大学教授的社会使命。
付瑶[7](2016)在《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又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中,各种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迅速增加。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缓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是十分必要的。从理论上讲,马克思的节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抽象的层面对经济学问题进行探讨时提出了劳动时间节约理论。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节约始终是被作为很高的道德维度加以提倡的传统伦理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节约思想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运用。中国共产党汲取中国传统节约思想精华,深入研究马克思节约理论相关论述,赋予"节约"以崭新的时代内容。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了许多有关节约的思想,既给当前节约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以后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保证。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对中国共产党的节约思想进行挖掘,并从整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从实践上讲,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个行为主体,受到政策、制度、体制及国际国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节约型社会在其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例如,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虽然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来,各地区和各部门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最终结果是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体现在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和资源消耗仍然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另外,消费领域也存在着严重的浪费行为和现象,特别是在某些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奢侈享乐和挥霍浪费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鉴于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节约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途径、机制和目标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几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引言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尝试和不足之处。第一章考察理论界关于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以及节约型社会的特征等问题,并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背景和重大意义等方面阐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第二章从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的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的节约理论、马克思的节约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节约理论,并从这些理论中挖掘其当代价值。第三章借鉴国外的节约理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并从这些理论和成功经验中寻找对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益启示。第四章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践进行考察。在分析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以及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的解决问题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前四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模式与进一步必须采取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结论部分,论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多角度、全方位推进建设进程。
杨传开[8](2016)在《中国多尺度城镇化的人口集聚与动力机制 ——基于人口流动的视角》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达到2.21亿人,中国正在进入人口大迁移的时代。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流动集聚,构成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加速了中国城镇化进程。然而,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农业转移人口由本地乡—城流动逐渐向跨越不同行政级别的乡—城流动转变,形成了多尺度的人口流动和多样的城镇化路径。传统的城镇化研究范式突出强调人口从农村到城镇的转移,并不太关注农村人口往哪里的城镇转移,从而忽略了不同尺度流动人口的城镇化差异。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必要探究不同流动尺度人口的集聚规律和影响因素,这对于丰富城镇化理论和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论文结合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现实和有关研究,以人口流动理论、人口城镇化理论和尺度理论为基础,将尺度概念引入城镇化研究,提出了基于人口流动视角的多尺度城镇化分析框架。论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和分权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崛起、经济发展导向的政绩考核以及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等导致地方政府通过设置种种制度壁垒,使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不能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农民城镇化、市民化的成本产生分化,最终形成了以跨省人口流动为特征的异地城镇化、以省内跨县人口流动为特征的就近城镇化和以县内人口流动为特征的就地城镇化。为了探究三种城镇化的人口流动集聚特征和动力机制,论文分别从全国、省域、县域三个尺度和微观个体层面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1)在全国尺度,大规模的跨省流动人口形成了典型的异地城镇化,促进了全国和地区城镇化率的提升。以31个省域为分析单元,发现跨省流动人口突出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网络化趋势突出,2000年以来新增加的迁移流主要指向长三角、京津以及福建等地,具有突出的向东部沿海城市群和大城市集聚的倾向。空间驱动力、经济驱动力和社会驱动力是促进异地城镇化形成的三种主要力量,其中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差距是核心动力,已有的迁移存量维系了流动人口的持续发生,空间距离阻碍了人口的跨省流动。(2)在省域尺度,以山东省108个县市区作为分析单元,分析了就近城镇化的人口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并与省外流动人口进行了对比。发现省内跨县市区流动人口水平分布相对均衡,主要向省会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市区和县级市集聚,其他地级市的市区和部分较发达的县级市也集聚较多,形成了多中心集聚格局。而省外流动人口水平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聚于省会城市及沿海发达大城市的市区和县级市。两种流动人口集聚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全一致,其中较高的经济水平、较高的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促进了省内流动人口向市辖区和非省际边缘区集聚。总体来看,与异地城镇化相类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就近城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与异地城镇化相比,就近城镇化除了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外,同时还受到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省内跨县市区流动人口分布相对较均衡。(3)在县域尺度,农业转移人口在县域范围内向不同层级的城镇或社区集聚,形成了县域就地城镇化。通过对诸城市的案例分析,发现县域内流动人口主要向中心城区和中心镇集聚,同时通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也使农民开始向中心社区集聚,形成了“县城-中心镇-中心社区”三级就地城镇化的空间载体。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共同促进了诸城市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政府通过规划、投资、产业布局以及推进土地流转和扩权强镇等发挥了自上而下的核心引导作用。企业集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其区位选择引导了人口流动的方向,同时企业通过与当地政府或农民合作直接参与社区建设,形成了就地城镇化的经济动力。农民作为城镇化的微观主体,其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响应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构成了就地城镇化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4)在个体层面,利用全国性的调查问卷,以潜在的城镇化行为主体农民作为分析对象,考察了其城镇化意愿和路径选择。发现农民的城镇化意愿相对较低,且主要选择在县城/县级市或小城镇定居,更加倾向于选择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就地城镇化更加符合农民的城镇化需求。农民的城镇化意愿受到个体、家庭和地区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人力资本较高、家庭儿童较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土地较多且与城市联系紧密、农民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等有助于农民选择进城定居。而农民城镇化路径的选择,则主要受到农民所在地区经济水平和区位条件等地区性因素的影响,个体和家庭因素的影响较少;具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距离大城市较远地区的农民更倾向于选择到县城/县级市和小城镇定居,倾向于选择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促进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几点政策启示。首先,应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减少人口的跨省流动,同时通过加强各级政府的联动,促进不同尺度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将推进县域内的就地城镇化作为未来推进农民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同时,着力提高县城和中心镇的竞争力与吸引力,提升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最后,还应从促进农民和农村发展的角度着手,改革束缚农民离乡的相关制度障碍,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逐步提升农民进城定居的内生动力。
赵军[9](2016)在《江苏MY集团全球情景下的农牧机械制造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机械制造行业面对的竞争也日趋严峻,而且目前全球化金融危机还没未消退,整个机械市场对机械设备的需求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此外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因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发展比较缓慢,而面对我国农牧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机械化已经成为迫在眉睫。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农牧业机械化是其最为重要的内容。通过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关系着整个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这也是推动农业机械化,有效的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本论文首先就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在第一部分就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路线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文章第二部分就全球化和战略管理的相关概念、理论、方法等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了说明;文章为了具体形象地阐述农牧机械制造发展战略,文章以MY集团为案例进行分析,在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MY集团的基本情况,对MY集团的战略和公司文化、市场战略、产品战略进行了总结,为了加深对企业运营情况的了解,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了调查,并且根据调查问卷对企业有了基本的了解。文章第四部分主要对MY集团的战略管理需求进行了分析。在对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历史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采用SOWT分析法对MY集团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集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第五部分以我国机械行业宏观环境为基础,分析了MY集团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零部件过分依赖进口、自主知识产权严重不足、缺少服务意识对后市场不重视、未能妥善利用外资等,并且从科研、创新、企业转型、外资、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提出了全球情景下MY集团战略选择。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促进MY集团全球情景下战略制订,能够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也能对类似企业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邱梅[10](2016)在《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写入主题报告,深刻地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性别平等的问题。女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是未来社会在各层次各部门担任领袖人物的重要群体,要提高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提升女性生存发展空间以及平衡未来女性领导的数量及质量,必须从女大学生这个教育的源头抓起。在高校中注重对女大学生领导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对于提高社会人力资源总体素质、储备国家优秀女性领导人才,对于构建男女平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文明中国都非常具有研究意义和探究价值。本文研究过程中参照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的经验,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及分析。首先,阐述了领导、领导力、领导力教育以及领导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会性别理论、系统理论作为展开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为措施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女大学生、职场女性、参政女性领导的现状,对于存在的问题及其内在原因深入探究、剖析,并系统论述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的成效和特点。最后,提出了教育和培养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的相关对策,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女大学生自身出发,提高其思想境界、能力素质,不断优化培养环境并逐步完善政策机制,实现多措并举、合力推进。
二、徐匡迪的从政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匡迪的从政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人文主义回归的广泛影响 |
1.1.2 现实背景——中国后改革时代的“无地方性”城市重构 |
1.1.3 研究契机——“三年清零”行动计划 |
1.2 题目解析 |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2.2 几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辨析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主体视角的人地纽带研究 |
1.3.2 遗产保护中涉及本土社区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 |
1.6.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第2章 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中围绕本土社区的理论体系建构 |
2.1 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及其逻辑梳理 |
2.2 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1 社会价值概念的形成背景——遗产价值格局的人本视角转向 |
2.2.2 社会价值的概念涵义 |
2.2.3 社会价值的思想要旨 |
2.2.4 强化社会价值的实践探索——社区增权与赋能 |
2.3 对本土社区的微观心理关照——“地方”视角下的人地纽带解读 |
2.3.1 人地纽带何以形成 |
2.3.2 人地纽带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 |
2.3.3 人地纽带与遗产社会价值的联系 |
2.4 对本土社区的城市权利关照——“无地方性”的经济根源及空间正义视角的价值矫正 |
2.4.1“无地方性”的涵义 |
2.4.2“无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剥夺式积累” |
2.4.3 历史城区更新的社会包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城市普遍的“无地方性”及其导致的社区失落 |
3.1“无地方性”的现实诠释 |
3.1.1 无地方性的表现特征 |
3.1.2 无地方性的传播媒介 |
3.2 失所(Displacement)——无地方性城市重构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
3.2.1 失所的涵义与不同类型 |
3.2.2 对物质与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 |
3.2.3 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 |
3.2.4 对地方认同的消极影响 |
3.3 基于地方依恋反思旧城更新语境下的失所现象——以天津西沽南拆除计划为例 |
3.3.1 旧城更新语境下研究地方依恋与失所的意义 |
3.3.2 研究过程设计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促成“无地方性”的泛化士绅化进程及其本土化动力机制 |
4.1 士绅化现象的全球传播及其引发的争议 |
4.1.1 士绅化现象的普遍化、多样化及复杂化 |
4.1.2 士绅化的两面性——藏匿于“都市复兴”背后的正义缺失 |
4.2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发展状况 |
4.2.1 市场转轨背景下中国城市士绅化的特征 |
4.2.2 后改革时代天津旧城更新历程 |
4.2.3 中国式士绅化在天津的具体表现 |
4.3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历史工业街区为例 |
4.3.1 工业街区衰败与复兴的供给端动因 |
4.3.2 权威与营销策略合力推升的社会-空间升级——以棉三项目为例 |
4.3.3 讨论——工业遗产空间复兴背景下社会价值的空洞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自由主义城市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三元悖论 |
5.1 理论回顾 |
5.1.1 旧城更新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
5.1.2 遗产保护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
5.2 研究方法 |
5.3 案例地概况——矛盾丛生的兆丰路社区 |
5.3.1 兆丰路社区历史沿革 |
5.3.2 兆丰路社区的遗产价值与“非遗产”身份 |
5.3.3 居住环境恶化与脆弱群体集中 |
5.3.4 旧城改造计划的曲折进程 |
5.4“拆”与“留”的矛盾 |
5.4.1 政府视角——土地财政背景下天津城市遗产保护之瓶颈 |
5.4.2 社区视角——积极的文化认同与消极的保护态度 |
5.4.3 旧城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矛盾焦点 |
5.5 讨论 |
5.5.1 都市企业主义逻辑下历史街区空间再开发的社会代价 |
5.5.2 历史街区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对遗产社会价值的抑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建人地纽带的民间实践及其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 |
6.1 案例地概况——天津老城厢的失落 |
6.1.1 老城厢对天津城市的意义 |
6.1.2 老城厢的地方破坏历程 |
6.2 被迫失所过程中浮现的个人保护行为 |
6.2.1 老城里人的恋地情结与失所创伤 |
6.2.2 失所创伤激发的文化意识——民间有识之士自发保护老城文化、重建邻里社区 |
6.2.3 家族纽带培育的文化责任感——名门后裔抢救老城大宅门文化 |
6.2.4 乡邦文化自觉与自信——民间向政府谏言保留故城遗迹 |
6.3 持续发酵的乡愁——老城文化保护行动向社会化发展 |
6.3.1 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
6.3.2 社区协作修复地方集体记忆 |
6.3.3 遗产保护意识的成熟化——由情感依恋到文化认知 |
6.4 民间自发的地方文化保护实践中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城市遗产保护前沿堆积的重重矛盾及其根源 |
7.2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性 |
7.2.1 关注本土社区是文化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的双重要求 |
7.2.2 从人本视角重新解读老城区对城市的意义 |
7.3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策略性建议 |
7.3.1 价值观念转型 |
7.3.2 可行性路径的起点 |
7.3.3 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
7.3.4 实践中对广泛社会动力的培育 |
7.4 局限性与展望 |
7.4.1 案例地有待多元化扩展 |
7.4.2 信息收集渠道有待优化 |
7.4.3 有待引入长线跟踪调查 |
7.4.4 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沽南片区调查问卷 |
附录B 兆丰路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C 网络文章“即将消失的兆丰路”留言内容摘录 |
附录D 兆丰路社区居民向地方政府表达诉求的相关材料 |
附录E 实地调研及部分受访居民照片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
1.2.2 凝练的科学问题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界定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界定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7 本章小结 |
2.相关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情况 |
2.1.1 国内城镇化发展情况 |
2.1.2 国外城镇化发展情况 |
2.1.3 国外主要城镇化模式梳理 |
2.1.4 国内外城镇化模式的对比 |
2.1.5 中国改革40 年的经验启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关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
2.2.2 关于城镇化测度的研究综述 |
2.2.3 关于城镇化因素的研究综述 |
2.2.4 相关研究述评及本文的研究空间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系统论 |
2.3.2 协调发展理论 |
2.3.3 结构理论 |
2.3.4 区位理论 |
2.3.5 人口迁移理论 |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7 动力机制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研究 |
3.1 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的构建步骤 |
3.2 城镇化动力因子识别 |
3.2.1 因子识别的预试研究 |
3.2.2 问卷调查 |
3.3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城镇化影响因子体系 |
3.3.1 解释结构模型(ISM)概述 |
3.3.2 影响因子模型构建 |
3.3.3 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 |
3.4 城镇化动力因子体系的分析与修正 |
3.4.1 城镇化驱动维度 |
3.4.2 城镇化动力模块 |
3.4.3 城镇化关键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动力系统分析 |
4.1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 |
4.1.1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概念 |
4.1.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结构模型 |
4.1.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耦合 |
4.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功能 |
4.2.1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激发功能 |
4.2.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响应功能 |
4.2.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传递功能 |
4.2.4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反馈功能 |
4.2.5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维持功能 |
4.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
4.3.1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启动环节 |
4.3.2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传动环节 |
4.3.3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维持环节 |
4.3.4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反馈环节 |
4.3.5 城镇化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城镇化动力机制的验证分析 |
5.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因子体系分析 |
5.1.1 结构方程的适用性分析 |
5.1.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5.2 问卷调查及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问卷设计 |
5.2.2 数据收集 |
5.2.3 问卷回收情况统计 |
5.2.4 问卷数据分析 |
5.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1 问卷的效度分析 |
5.3.2 问卷的信度分析 |
5.4 模型假设结果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1 初始模型分析 |
5.4.2 初始模型修正 |
5.4.3 结果分析 |
5.4.4 路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城镇化发展动力分析及路线安排 |
6.1 城镇化发展动力分析的必要性 |
6.2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复杂网络构建 |
6.3 城镇化动力系统网络分析 |
6.3.1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点度中心度分析 |
6.3.2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中介中心度分析 |
6.3.3 城镇化驱动力模块凝聚子群分析 |
6.4 城镇化发展路线安排 |
6.4.1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驱动力关键路径 |
6.4.2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路线图 |
6.5 本章小结 |
7.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 |
7.1 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 |
7.2 城镇化发展政策建议 |
7.2.1 政府主导“松弛有度”的城市发展规划 |
7.2.2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强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
7.2.3 以人为本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 |
7.2.4 农民“硬资产”与“软文化”的双重提升 |
7.3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查问卷Ⅰ |
调查问卷Ⅱ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的理论分析 |
2.1 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的概述 |
2.1.1 领导力及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的内涵 |
2.1.2 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的基本内容 |
2.1.3 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的价值 |
2.2 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的理论基石 |
2.2.1 领导特质理论 |
2.2.2 魅力型领导理论 |
2.2.3 领导胜任力理论 |
2.3 提升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的意义和作用 |
第3章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问卷调查情况 |
3.2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1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对创业和创业领导力的认识 |
3.2.2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特质与自我评估 |
3.2.3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教育情况 |
3.3 问题与发现 |
3.3.1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的创业领导意识不强 |
3.3.2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相关理论知识匮乏 |
3.3.3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3.3.4 江西省高校对大学生创业领导力教育不足 |
第4章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提升途径 |
4.1 政府层面 |
4.2 高校层面 |
4.3 社会层面 |
4.4 个体层面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期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问卷调查 |
(4)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
1.2.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
1.2.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
1.3 研究面临的若干理论瓶颈 |
1.3.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
1.3.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
1.3.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
1.3.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
1.3.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
1.3.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
1.4 研究纲领要点 |
1.4.1 突破“质量”认识论 |
1.4.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
1.4.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
1.4.4 引入“治理”因素 |
1.5 研究对象 |
1.5.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
1.5.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
1.5.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
1.6 研究问题、方法与难点 |
1.6.1 科学问题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难点 |
1.7 篇章结构 |
第2章 理论框架 |
2.1 核心变量 |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
2.1.3 密度与设施 |
2.2 “质量”认识论与空间测度 |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
2.3 基于“密度-设施”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 |
2.3.1 模型前提假设 |
2.3.2 起始: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
2.3.3 过程: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
2.3.4 结果:形成阶段性形态结构 |
2.4 小结:经由“密度-设施”关系透视研究对象 |
第3章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密度-设施”分布规律及特征分异 |
3.1 “密度-设施”总体治理状况 |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
3.2 “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 |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
3.3 特征分异与模式聚类 |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
3.3.3 初步解释 |
3.4 小结:寻找塑造“密度-设施”分布状况的历史线索 |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聚落空间“密度-设施”演化与治理进程 |
4.1 研究语境 |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
4.2 时空范围与素材 |
4.2.1 历史时期划分 |
4.2.2 空间层次界定 |
4.2.3 主要文献材料 |
4.3 基于“密度-设施”关系的空间演进过程(1946-) |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建国初时势(1946-1957) |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 |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 |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 |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 |
4.4 过程特征 |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
4.4.3 较显着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
4.5 小结:待验证的“密度-设施”空间波动特征 |
第5章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 |
5.1 技术思路 |
5.1.1 基本原理 |
5.1.2 测度分析方法 |
5.1.3 数据来源 |
5.2 验证“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1990-2010) |
5.2.1 上海市域部分 |
5.2.2 苏州市域部分 |
5.2.3 沪苏走廊地区 |
5.3 波动进程中各类空间的“密度-设施”变化及比较 |
5.3.1 各级居民点 |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 |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
5.4 小结:外围地区是现阶段上海-苏州地区的过密空间 |
第6章 外围地区空间过密化成因与“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应对 |
6.1 边界外侧成为政府主导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定居的集中地带 |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
6.3 外围地区修复“密度-设施”关系的自主实践 |
6.3.1 地方设施服务治理难点 |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
6.4 评价与启示 |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
6.5 小结:以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密度-设施”优化 |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空间发展机制及质量提升对策 |
7.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 |
7.1.1 空间演化与治理的过程逻辑 |
7.1.2 成绩和经验 |
7.1.3 牺牲和代价 |
7.2 对长期空间过密化机制的初步解释 |
7.2.1 城市化规律的客观作用 |
7.2.2 城市发展理念的长期影响 |
7.2.3 区域治理结构的扰动变化 |
7.2.4 空间开发模式的深刻塑造 |
7.3 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
7.3.1 基本判断 |
7.3.2 对策建议 |
7.3.3 空间框架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交通设施与医疗设施资料来源 |
附录B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交通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C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D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及与乡、镇、街道行政边界的比较 |
附录E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人口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F 调研访谈受访者名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学者型官员现象及其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有关政治精英的研究 |
二、有关学者型官员的研究 |
三、有关学者型官员对公共决策的影响研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论文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学者从政现象 |
第一节 革命家主政年代的学者从政现象(1978-1991 年) ——革命家逐渐被技术官僚取代 |
一、革命家主政年代的学者从政现象 |
二、革命家主政年代的人才政策 |
第二节 技术官僚主政年代的学者从政现象(1992-2001 年) ——人文社科类学者始受重视 |
一、技术官僚主政年代的学者从政现象 |
二、技术官僚主政年代的人才政策 |
第三节 十六大以来学者从政的新特征(2002 年-至今) ——从高校转战仕途 |
一、十六大以来的学者从政现象 |
二、十六大以来的人才政策 |
第二章 中国学者型官员的群体性特征 |
第一节 数据样本与测量指标设计 |
一、资料建置 |
二、测量指标 |
第二节 学者型官员的人口学特征 |
一、性别分布 |
二、年龄分布 |
三、籍贯分布 |
四、民族分布 |
第三节 学者型官员的教育背景 |
一、学历分布 |
二、专业分布 |
三、留学经历 |
四、学术成果分析 |
五、高级职称 |
第三章 中国学者型官员的权力分析 |
第一节 权力界定 |
一、权力的定义 |
二、权力的分类 |
第二节 中国学者型官员内在的知识权力 |
一、知识与权力的关系 |
二、知识内在的权力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学者型官员的职位权力 |
一、学者型官员职业背景 |
二、学者型官员权力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学者型官员的责任约束 |
一、责任的内涵 |
二、有限理性 |
三、从有限理性到有限责任 |
四、学者型官员的责任约束 |
第四章 中国学者型官员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科学及工程类学者型官员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
一、冶金和工程类专业学者 |
二、物理化学专业学者 |
第二节 人文社科类学者型官员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
一、经济学专业学者 |
二、政治、法律和社会学等专业学者 |
第三节 学者型官员对政策议程的影响 |
一、政策议程的内涵 |
二、学者型官员对政策议程的影响分析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学教授的社会使命研究 ——以周洪宇教授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
1.2.1 国内外关于“大学教授”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外关于大学教授“知识分子使命”研究概况 |
1.2.3 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教授 |
1.4.2 社会使命(知识分子使命) |
2 大学教授的社会使命感之历史追溯 |
2.1 大学教授具有天然的社会使命感 |
2.2 大学教授的社会使命感之历史传统 |
2.2.1 古代时期 |
2.2.2 民国时期 |
3 大学教授的社会使命感淡化之多维分析 |
3.1 大学教授的社会使命感淡化之政体因素 |
3.2 大学教授的社会使命感淡化之经济因素 |
3.3 大学教授的社会使命感淡化之文化因素 |
4 大学教授的社会使命 |
4.1 大学教授的社会关怀 |
4.1.1 专业之内——坚守革命根据地,为中国教育“放炮” |
4.1.2 专业之外——力促国家统一法,永葆知识分子情怀 |
4.2 大学教授的政治情怀 |
4.2.1 教授从政——力挽“学术与政治”之平衡 |
4.2.2 教授从政——发扬传统知识分子的勇气、胆识和执着 |
4.2.3 教授从政——将知识分子的“求真”与官员的“求实”相结合 |
4.3 大学教授的建设精神 |
4.3.1 大学教授的社会批判意识 |
4.3.2 大学教授的社会建设精神 |
5 大学教授社会使命感之复归 |
5.1 个体主观因素:人生与教育之路 |
5.1.1 知青下乡:萌生了为百姓代言的意识 |
5.1.2 名师教诲:培养了坚定的知识分子精神 |
5.2 大学教授社会使命感复归之客观因素 |
5.2.1 营造外部开放民主的政体环境 |
5.2.2 破除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5.2.3 重识和构建新知识分子观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周洪宇年谱(1958——2016)(摘录部分) |
B 周洪宇教授访谈总结 |
C 相关人士访谈报告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一) 国内研究状况评析 |
(二) 国外研究状况评析 |
(三) 总结与展望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研究的创新尝试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缘起与重要意义 |
一、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缘起 |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出的背景 |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探索的过程 |
二、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
(一) 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
(二) 节约型社会的特征 |
三、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内意义 |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际意义 |
第二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节约理论概述和重要启示 |
(一)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概述 |
(二)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的重要启示 |
二、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
(一)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现实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历史演进和当代价值 |
(一)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系统梳理 |
(二)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总体特点 |
(三)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三章 国外的节约理论及其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经验 |
一、国外的节约理论 |
(一)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
(二)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
二、国外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
(一) 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来规范 |
(二) 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和政府示范来激励 |
(三) 通过企业的认同和科学技术创新来推动 |
(四) 通过公民的参与和节约意识培养来保障 |
第四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 |
一、中国的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中国的资源现状 |
(二) 中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三) 与节约相悖的各种浪费现象 |
二、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 |
(一) 国家层面的成就 |
(二) 地方层面的成就 |
(三) 企业层面的成就 |
三、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 资源短缺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二)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的挑战 |
(三) 节约型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的挑战 |
(四) 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对资源和环境的挑战 |
(五)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的挑战 |
第五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模式与有效途径 |
一、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模式 |
(一) 节约型社会的经济模式 |
(二) 节约型社会的政治模式 |
(三) 节约型社会的文化模式 |
(四) 节约型社会的生态模式 |
二、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 |
(三) 节约型社会建设需要有效的政策措施 |
(四) 节约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中国多尺度城镇化的人口集聚与动力机制 ——基于人口流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主要创新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数据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数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人口流动的主要理论与相关研究 |
2.1.1 人口流动的相关概念 |
2.1.2 人口流动的主要理论 |
2.1.3 人口流动格局与影响因素 |
2.1.4 农民城镇化意愿与影响机制 |
2.1.5 人口流动对城镇化的影响 |
2.1.6 文献总结与研究启示 |
2.2 人口城镇化主要理论与发展路径 |
2.2.1 城镇化的概念辨析 |
2.2.2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
2.2.3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
2.2.4 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
2.3 尺度理论与城镇化研究中的尺度 |
2.3.1 尺度的内涵及其类型划分 |
2.3.2 人文地理学中的尺度研究 |
2.3.3 城镇化研究中的尺度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尺度城镇化的框架建构与发展现实 |
3.1 多尺度城镇化的框架建构 |
3.1.1 多尺度城镇化的形成 |
3.1.2 多尺度城镇化的内涵 |
3.1.3 多尺度城镇化的机制分析框架 |
3.2 多尺度城镇化的现实基础 |
3.2.1 经济基础: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
3.2.2 社会基础:人口流动与迁居意愿 |
3.2.3 政策基础:城镇发展的相关政策 |
3.3 多尺度城镇化的现实意义 |
3.3.1 有助于促进区域城镇化水平提升和协调发展 |
3.3.2 有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
3.3.3 有助于减轻人口长距离流动导致的农村问题 |
3.4 多尺度城镇化的发展演进 |
3.4.1 以就地城镇化为主导时期:1978-1991 |
3.4.2 异地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1992-2008 |
3.4.3 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时期:2009年以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地城镇化的人口集聚与形成机制:全国案例 |
4.1 跨省流动人口的空间特征 |
4.1.1 空间分布 |
4.1.2 迁移流向 |
4.1.3 地域类型 |
4.2 跨省流动的异地城镇化效应 |
4.2.1 对城镇化率的影响 |
4.2.2 对人口规模的影响 |
4.2.3 对城镇化模式的影响 |
4.3 异地城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4.3.1 变量设置 |
4.3.2 研究方法 |
4.3.3 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就近城镇化的人口集聚与形成机制:山东案例 |
5.1 山东省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
5.1.1 城镇化水平与发展速度 |
5.1.2 人口流动与县域城镇化 |
5.1.3 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特征 |
5.2 山东省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 |
5.2.1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5.2.2 流动人口的横向集聚 |
5.2.3 流动人口的竖向集聚 |
5.3 跨县流动的就近城镇化效应 |
5.3.1 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
5.3.2 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
5.4 就近城镇化的主要影响机制 |
5.4.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
5.4.2 研究方法 |
5.4.3 影响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就地城镇化的人口集聚与形成机制:诸城案例 |
6.1 山东省县内人口流动整体特征 |
6.1.1 空间分布格局 |
6.1.2 社会经济特征 |
6.2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
6.3 诸城市就地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
6.3.1 城镇化水平较高且本地外出人口相对较少 |
6.3.2 县城和中心镇成为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 |
6.3.3 农村新型社区成为就地城镇化的新型载体 |
6.4 诸城市就地城镇化的形成机制 |
6.4.1 政府:自上而下的主导力量 |
6.4.2 企业:就地城镇化的经济力量 |
6.4.3 农民: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居民的城镇化意愿与路径选择:个体案例 |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
7.1.1 数据来源 |
7.1.2 变量设置 |
7.1.3 研究方法 |
7.2 农民城镇化意愿与影响因素 |
7.2.1 进城定居意愿 |
7.2.2 主要影响因素 |
7.3 城镇化路径选择与影响因素 |
7.3.1 定居偏好与路径选择 |
7.3.2 主要影响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人口流动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具有多尺度特征 |
8.1.2 不同尺度下的人口流动特征与机制并不完全一致 |
8.1.3 就地就近城镇化路径更加符合农民的城镇化需求 |
8.2 政策启示 |
8.2.1 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8.2.2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县城和重点镇的发展 |
8.2.3 促进农民农村发展,提升农民进城定居的能力 |
8.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学习期间的科研工作及成果 |
后记 |
(9)江苏MY集团全球情景下的农牧机械制造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 |
1.2.2 国内战略管理研究现状 |
1.2.3 机械制造行业全球运作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分析工具 |
2.1 SWOT理论 |
2.2 情景分析法 |
2.3 互联网+ |
2.4 PEST分析法 |
2.5 企业战略管理内涵 |
2.6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
3 MY集团案例分析 |
3.1 公司基本情况 |
3.2 MY集团的战略及公司文化 |
3.3 MY集团的市场战略 |
3.4 MY集团的产品战略 |
3.5 问卷调查 |
3.5.1 调查对象及调查情况 |
3.5.2 数据分析 |
3.6 MY集团战略管理的需求分析 |
3.6.1 MY集团战略管理需求分析 |
3.6.2 MY集团战略管理需求模型构建 |
4 MY集团战略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
4.1 MY集团工程机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1.1 零部件过分依赖进口 |
4.1.2 自主知识产权严重不足 |
4.1.3 缺少服务意识对后市场不重视 |
4.1.4 未能妥善利用外资 |
5 MY集团农牧机械制造的发展对策与战略选择 |
5.1 MY集团农牧机械制造的发展对策 |
5.1.1 零部件研发由政府主导 |
5.1.2 利用后发优势加强二次创新 |
5.1.3 由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 |
5.1.4 加强监管和保护合理利用外资 |
5.2 全球情景下MY集团战略选择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MY集团生产经营情况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10)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理论概述 |
2.1 领导能力及其构成要素 |
2.1.1 领导、领导力及领导力培养 |
2.1.2 领导能力构成要素 |
2.1.3 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含义及 |
2.2 女性学相关理论概述 |
2.2.1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 |
2.2.2 社会性别理论 |
2.2.3 系统科学理论 |
2.3 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的意义 |
2.3.1 有利于女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素质 |
2.3.2 有利于女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及人生作出规划 |
2.3.3 有利于女大学生为小康社会及中国梦贡献力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
3.1 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的基本现状 |
3.1.1 女大学生领导能力认知及培养情况调查分析 |
3.1.2 女大学生在各级学生组织中担任学生干部的调查分析 |
3.1.3 女性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现状 |
3.1.4 女性参政的基本状况 |
3.2 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自身参政意识薄弱 |
3.2.2 高校培养措施不健全 |
3.2.3 就业与岗位晋升难度大 |
3.3 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自身认知与能力不足 |
3.3.2 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 |
3.3.3 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 |
3.3.4 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的经验借鉴 |
4.1 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发展 |
4.1.1 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兴起的背景 |
4.1.2 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的发展历史 |
4.1.3 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现状 |
4.2 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成效与特点 |
4.2.1 大学生领导教育的成效 |
4.2.2 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的特点 |
4.3 美国教育对中国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的启示 |
4.3.1 在领导力教育中重视女生的自我认知 |
4.3.2 在领导力教育内容上情理结合 |
4.3.3 将领导能力培养与通识教育结合 |
4.3.4 领导能力培养中重视实践教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教育与培养对策 |
5.1 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唤起巾帼筑梦 |
5.1.1 思想政治教育与领导力教育相结合 |
5.1.2 加强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 |
5.1.3 积极推广性别意识教育与研究 |
5.2 加强高校对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保障体系 |
5.2.1 建立并完善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体系 |
5.2.2 提供女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岗位环境 |
5.2.3 坚持体现性别平等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
5.3 构建培养女大学生领导能力的文化环境 |
5.3.1 利用大众传媒宣传女性领导者成功典范 |
5.3.2 营造良好的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育环境 |
5.3.3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建的合力培育氛围 |
5.4 完善性别平等在女性参政中的政策机制 |
5.4.1 健全保障男女公平就业的政策制度 |
5.4.2 积极帮助女性人才平衡工作与家庭 |
5.4.3 完善女性参政政策法规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徐匡迪的从政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D]. 王雪. 天津大学, 2020
- [2]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 唐熙来. 重庆大学, 2019(09)
- [3]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领导力提升研究[D]. 赵培培. 南昌大学, 2019(04)
- [4]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D]. 郭磊贤. 清华大学, 2018(01)
- [5]中国学者型官员现象及其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分析[D]. 戴清清. 深圳大学, 2017(07)
- [6]大学教授的社会使命研究 ——以周洪宇教授为个案[D]. 徐姗姗. 宁波大学, 2017(03)
- [7]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D]. 付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8]中国多尺度城镇化的人口集聚与动力机制 ——基于人口流动的视角[D]. 杨传开.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9]江苏MY集团全球情景下的农牧机械制造发展战略研究[D]. 赵军. 武汉纺织大学, 2016(08)
- [10]高校女大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研究[D]. 邱梅.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03)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徐匡迪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