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载脂蛋白B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吕健[1](2021)在《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评价与疗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芪龙胶囊(国药准字Z20000097,医保乙类)以“益气活血”立法,补气与活血并重,主要用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但芪龙胶囊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的临床疗效尚未有过评价,且疗效机制尚不清楚。中药复方具有成分复杂、靶点通路多样等特点。为解决芪龙胶囊在真实世界中临床疗效不明确的临床问题,及其疗效机制不清楚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证明了芪龙胶囊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临床疗效,并采用 RNA 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验证技术,筛选出芪龙胶囊发挥疗效所调控的关键基因以及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本研究为芪龙胶囊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并从转录组学层面揭示了芪龙胶囊“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疗效机制,为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提供了生物学客观依据。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芪龙胶囊在真实临床实践中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与RT-qPCR验证技术,筛选芪龙胶囊调控的关键基因以及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阐释其疗效机制。方法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患者,以服用芪龙胶囊为暴露因素,形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总样本量不少于2249例;主要结局指标为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中医证候(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心理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脂指标、凝血指标、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于治疗结束后第12周、24周对患者进行现场随访以评估疗效。使用插补法处理缺失数据,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处理混杂因素,通过差值检验法、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Aligned Ranks Transformation ANOVA,ART ANOVA)、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GLMM)评价临床疗效。研究结果遵循STROBE-cohort study规范进行报告。2.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差异表达mRNA研究:(1)血样为临床试验中分别于基线与芪龙胶囊治疗12周后所取患者的全血,采血管为2.5ml Paxgene Blood RNA tube,依据患者12周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降低数值最大且BI评分提高数值最大筛选原则,选取了 20名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共计40个血样。(2)治疗前分组为20名患者治疗前血样(20个生物样本重复),治疗后分组为此20名患者服用芪龙胶囊治疗12周后血样(20个生物样本重复)。除主分析组外,还依据患者临床特征进行了亚组的设置,包括性别(男、女)、年龄(年龄≤60岁、年龄>60岁)、初发与复发。(3)实验方法主要为样本总RNA提取、总RNA质控、文库构建与测序、测序数据的过滤与质控、差异基因检测、差异基因富集分析6个过程。(4)差异基因筛选使用DEGseq方法,为了提高筛选的准确性,我们定义log2 Fold Change≥1并且Q-value≤0.001的基因,筛选为芪龙胶囊干预后显着差异表达基因。(5)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与KEGG Pathway富集分析,计算得到的P-value分别通过Bonferroni与FDR校正后,以P-value或Q-value(corrected P-value)<0.05为阈值,满足此条件的GO term和Pathway定义为在候选基因中显着富集的GO term与KEGG Pathway,通过GO功能与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能确定差异基因行使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与生物学功能。3.基于RT-qPCR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关键基因与调控机制研究:(1)选取测序结果中差异表达显着性大且基因表达量较高的基因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CXCL8、LY96、GNG10、CXCL10进行验证,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基因。(2)选取RNA-Seq高通量测序部分同一批患者血样RNA进行验证实验,共10名患者(女性3例、男性7例;年龄≤60岁5例、年龄>60岁5例;初发6例、复发4例),20个血样RNA进行验证(治疗前、治疗后)。(3)实验方法包括样本总RNA质检、mRNA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序列与引物设计、PCR反应体系)。(4)使用2⊿⊿Ct法分析实时定量PCR实验中目标基因干预后表达相对变化,将治疗前和治疗后各10个样本的三次重复平均Ct与平均内参Ct统一计算为两组的均值,然后以治疗前为对照(2-⊿⊿Ct=1),计算每个目标基因在治疗后与治疗前中表达量比值2-⊿⊿Ct,若比值>1,则干预后此基因表达量上调;若比值<1,则表达量下调。以此判断验证的目标基因与转录组测序上下调趋势是否一致。同时结合转录组测序富集结果,阐释关键基因调控的主要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结果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1)从2016年11月3日~2019年1月16日,共筛选了 2468例患者,基线入组时因不符合入组标准排除97例,共2371例患者进入研究队列,第12周、24周随访共剔除与失访69例,最终纳入分析合格病例2302例(暴露组1260例、非暴露组1042例)。(2)2302例全数据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①在治疗后第24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mRS评分、NIHSS评分、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和提高BI评分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②在治疗后第12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总胆固醇含量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3)PSM 600例子数据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①在治疗后第24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mRS评分、NIHSS评分、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SAS评分和提高BI评分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②在治疗后第12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甘油三酯含量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4)600例子数据集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模型:三次测量的主要结局指标分析结果显示,mRS评分和BI评分在分组的P值小于0.05,说明mRS评分和BI评分各组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分组和测量次数交互作用的P值大于0.05,说明测量次数和分组无交互作用;NIHSS评分在测量次数的P值小于0.05,则说明NIHSS评分在各个测量时间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分组和测量交互作用的P值大于0.05,说明测量次数和分组无交互作用。(5)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分别在2302例全数据与600例子数据集进行mRS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建模,结果显示:①在mRS评分方面,600例子数据集中暴露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83%,非暴露组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5.8%,暴露组患者的mR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显着(P<0.05);2302例全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82%,非暴露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7%,暴露组患者的mR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NIHSS评分方面,600例子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98%,非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77%,暴露组受试者的NIHS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02例全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99%,非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97%,暴露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BI评分方面,600例子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患者的BI评分上升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差异表达mRNA研究:(1)40个样本总RNA平均浓度为282.08 ng/μL,平均总量为5.61μg;RIN值除了两个样本为6.6和5.1,其余均高于7,28S/18S在1.3~2.9之间,表明40个总RNA纯度和完整度较高,符合后续建库与测序的要求。(2)使用DNBSEQ平台进行测序,40个样品共产出1869.27Mb原始数据,原始数据经过过滤后,共有1619.21Mb(86.62%)的原始数据作为高质量读段(Cleanreads)被保留下来,说明测序数据结果较好,大部分读段被保留下来,且样本间Clean reads差异较小,可用于后续分析。(3)显着差异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主分析组干预后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39个;男性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40个;女性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151个;年龄≤60岁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61个;年龄>60岁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84个;初发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52个;复发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102个。(4)富集分析显示,芪龙胶囊主要通过调控以下5个方面信号通路与生物功能改善患者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修复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为:①免疫反应(LY96、CXCL8、CXCL10等参与免疫反应调节,LY96、HP、HLA-DRB5等参与免疫系统过程);②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LY96、CXCL8、CXCL10等参与炎症反应调控,AREG、ITGA2B、FN1等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ITGA2B、FN1、GP1BB等参与ECM-受体相互作用调控,AREG、CAV2参与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GNG10、CXCL10、CXCL8等参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调控,PEDS1-UBE2V1、CXCL8、CXCL1等参与IL-17信号通路调控,LY96、CXCL8、CCL4L1等参与NF-κB信号通路调控,LY96、CXCL8、CAV1等参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调控,CXCL8、CXCL1、CCL4L1等参与到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FN1、ARG1、CAV1等参与到TGF-β信号通路,DAAM2、CAV1、BAMBI等参与Wnt信号通路调控);③动脉粥样硬化调控(CAV2、ITGA2B、GSTT1等参与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调控);④细胞相关功能调控(AREG、CAV2、IGFBP2等参与到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CXCL8、E2F1、KIR2DL1等参与到细胞衰老,HBA1、HBB、HP等参与到细胞凋亡及清除,CAV2、ITGA2B、CAV1等参与细胞粘附调控,ITGA2B、MYL9、FN1等参与白细胞迁移调控);⑤血压调节(AREG、KLK1、HBB等参与到血压调节)。3.基于RT-qPCR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关键基因与调控机制研究:(1)20个样本浓度在200-700 ng/μl之间,纯度在2.0-2.3之间,浓度与纯度符合下一步反转录和扩增实验要求,且电泳检测所有样本RNA质量显示良好。(2)PCR扩增后,扩增曲线图显示目的基因和内参的扩增效率基本一致;熔解曲线是单峰,说明产物只有一条,特异性较好,PCR扩增结果较好。(3)RT-qPCR结果显示,基因AREG、CAV2、ITGA2B、PEDS1-UBE2V1、MYL9在治疗后的表达量比值2-⊿⊿Ct均大于1,即相对于治疗前在干预后的表达量上调;基因LY96、GNG10在治疗后的表达量比值2-⊿⊿Ct均小于1,即相对于治疗前在干预后的表达量下调。(4)基因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的表达水平与RNA-Seq高通量测序相应基因的上下调趋势一致,一方面说明 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可能是芪龙胶囊调控的关键基因;另一方面说明RT-qPCR验证结果与RNA-Seq高通量测序结果整体一致性较高,测序结果比较可靠。依据转录组测序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芪龙胶囊通过以上关键基因参与到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等关键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调控。结论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患者可显着降低mRS评分、NIHSS评分、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SDS评分、SAS评分、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并提高BI评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气虚血瘀与抑郁焦虑情况,降低患者血脂,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芪龙胶囊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疗效显着。2.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患者主要通过调控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等关键基因的表达,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炎症反应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趋化因子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细胞相关功能(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粘附、白细胞迁移)、血压调节等关键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改善患者的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促进神经细胞与组织再生,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中君药黄芪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相关,君药地龙与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相关,臣药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与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相关。芪龙胶囊在以上药物配伍作用下,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立法,共同参与到以上5个关键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本研究从转录组水平阐释了芪龙胶囊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机制。创新点1.将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与对齐秩变换方差分析、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相结合,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了真实临床实践中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2.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与RT-qPCR验证技术,发现芪龙胶囊主要通过调控 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 等关键基因的表达,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等关键通路与生物过程,初步阐释了芪龙胶囊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疗效机制,为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了生物学客观依据。
向菁[2](2021)在《半乳糖凝集素3、NLR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究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发病的关系及对PIS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05例(AIS组)和同时期在民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8例(对照组),收集各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Gal-3水平。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对AIS发病的影响。AIS患者如果发病2周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增长4分及以上定义为PIS,据此将AIS组分为PIS组和非PIS组,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Gal-3、NLR对PIS发病的影响,并行ROC曲线分析血浆Gal-3和NLR对PIS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⑴在AIS组和对照组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血浆高水平Gal-3、高NLR、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高水平D-二聚体、入院收缩压高、高水平载脂蛋白A1是AIS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OR=0.582,P=0.001;OR=0.609,P=0.030;OR=0.877,P=0.01;OR=0.419,P=0.008;OR=0.941,P=0.002;OR=37.839,P=0.016)。⑵在PIS组和非PIS组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血浆Gal-3(P=0.044)和NLR(P=0.040)是AIS患者发生PIS的影响因素。⑶ROC曲线显示:血浆Gal-3的AUC为0.676,最佳诊断界值为13.83 ng/m L,敏感度62.2%,特异度76.7%;NLR的AUC为0.677,最佳诊断界值为3.61,敏感度66.7%,特异度71.7%;两者联合的AUC为0.709,最佳诊断界值为17.15,敏感度93.3%,特异度41.7%。结论:⑴高水平血浆Gal-3、高NLR、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高水平D-二聚体及入院收缩压高是AI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载脂蛋白A1是AIS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⑵高水平血浆Gal-3和高NLR是AIS患者发生PIS的独立危险因素。⑶血浆Gal-3或NLR单个指标预测PIS发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血浆Gal-3联合NLR预测PIS发生诊断准确性高于血浆Gal-3或NLR单个指标。血浆高水平Gal-3联合NLR对于早期识别PIS患者具有一定价值。
亚合普江·司马义江[3](2021)在《基于TOAST分型下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差异》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在TOAST不同亚型下的差异。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ACI)汉族患者98例(汉族组)与维吾尔族患者102例(维吾尔族组),了解两组患者TOAST分型与患者血清Hcy、TG、HDL、LDL及CHOL等指标相关性。分析两族患者脑梗死危险因素指标的差异。结果:维吾尔族组ACI患者Hcy、TG、LDL水平高于汉族组患者(P<0.05);汉族组ACI患者CHOL指标水平相比维吾尔族组ACI患者显着更高(P<0.05)。汉族组患者TOAST分型各亚型的TG、HCY、CHOL、HDL及LDL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维吾尔族组患者TOAST分型各亚型的LDL水平对比存在显着差异,CE亚型与SUE亚型患者、LAA亚型与CE亚型患者、SAA亚型与SUE亚型患者LDL水平对比存在显着差异(P<0.05);维吾尔族组患者TOAST分型各亚型的TG水平对比存在显着差异,CE亚型与SAA亚型患者、CE亚型与SUE亚型患者TG水平对比差异显着(P<0.05),余各组间未见显着差异。两组患者的LAA亚型患者TG、Hcy、CHOL及LDL水平组间对比存在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CE亚型患者CHOL水平组间对比存在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SAA亚型和SUE亚型Hcy、TG、CHOL、HDL、LDL水平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AST分型下汉族与维吾尔族的ACI患者不同亚型的TG、Hcy、CHOL、HDL以及LDL等指标水平存在差异。
高世瑜[4](2021)在《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究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cadherin,VE-cadherin)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的关系及血清VE-cadherin与相关血液指标是否存在相关性。2.急性脑梗死血清VE-cadherin水平与TOAST分型、OSCP分型是否存在差异,与NIHSS评分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09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符合纳排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病患者167例。分为脑梗死组与TIA组。收集记录所有受试者包括一般资料、相关病史、DWI及MRA等影像学资料在内的完整信息,并采集所有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VE-cadherin,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寻找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VE-cadherin的独立危险因素及线性相关关系。结果:CI组的血清VE-cadherin水平比TIA组高(β=32.4,95%CI:-7.5,72.4,P=0.1132)。在CI组患者中,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血清VE-cadherin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患者中,有吸烟史者较无吸烟史者血清VE-cadherin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OAST分型中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VE-cadherin水平较TIA患者升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β=166.8,P<0.05)。CI患者中,OSCP分型PACI(部分前循环梗死)的患者较TIA患者血清VE-cadherin水平升高,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β=50.4,P<0.05)。发病时间按连续性变量及截断后的二分类变量的效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IA组患者及CI组患者中年龄、性别、高脂血症病史、饮酒史与血清VE-cadherin无显着相关性(P>0.05)。脑梗死病人血清VE-cadherin与NIHSS评分、梗死位于前后循环无显着相关性(P>0.05)。血清VE-cadherin随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MPVLR及血脂指标趋势变化。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VE-cadherin水平与是否发生梗死、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TOAST分型、OSCP分型密切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血清VE-cadherin水平与发病天数、年龄、性别、高脂血症病史、饮酒史、吸烟史、NIHSS评分、梗死位于前后循环的位置无密切关系。相关血液指标与血清VE-cadherin曲线拟合图形具有清晰的趋势变化。
刘佳慧[5](2021)在《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B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载脂蛋白B(Apo-B)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Gensini评分评估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冠脉造影(CAG)的112例AMI患者的一般信息、既往史、化验指标、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病变情况等临床资料。计算Gensini评分,并根据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两组:高分组(Gensini评分>60分,55例)、低分组(Gensini评分≤60分,57例),比较组间基础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Hb A1c、Apo-B水平与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高分组患者患糖尿病(DM)的比例更高(P=0.014),其Hb A1c(P=0.000)、Apo-B(P=0.045)、WBC(P=0.039)、PLT(P=0.013)、FBG(P=0.003)、BNP(P=0.047)水平也更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回归分析表明,Hb A1c(P=0.001)、ZApo-B(P=0.011)、糖尿病(P=0.015)、FBG(P=0.008)、WBC(P=0.049)、PLT(P=0.016)、BNP(P=0.029)、LVEF(P=0.042)均为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Hb A1c(OR值:1.804,95%CI:1.009~3.224,P=0.046)、ZApo-B(OR值:1.896,95%CI:1.026~3.504,P=0.041)是其独立预测因素。3.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Hb A1c(rs=0.288,P=0.002)、Apo-B(rs=0.214,P=0.024)与AMI患者的Gensini评分评估的冠脉病变程度正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4.ROC曲线表明Hb A1c、Apo-B水平具备良好的特异性及敏感度。二者联合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更好。结论:综上结果发现Hb A1c、Apo-B可辅助评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二者联合可提高评估的预测效能。
高阳[6](2020)在《“病证结合”的缺血性中风病复发纵向数据早期预警模型的多重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构建中医特色的缺血性中风病复发早期预警模型,并进行模型间的多重比较,探索适宜的缺血性中风病复发早期预警模型。方法:1.研究设计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注册登记研究。2.研究对象本研究收集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太原市中医医院共7家临床分中心在2016年7月至2019年11月期间的1741例首发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3.伦理和知情同意本研究临床研究方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伦理委员会批准(2016NO.08)并且获得各参研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每位受试者入选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4.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为缺血性中风病随访期内的复发事件,包括脑梗死、脑出血与TIA。次要终点指标为死亡事件。5.统计方法描述统计使用频数统计、均值、标准差、中位数统计、四分位数统计的方法。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使用中位数和四分位距(IQR)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数表示。变量筛选使用统计相关性检验、距离相关系数和互信息熵进行筛选。运用R软件的t.test、chisq.test和Cov()函数对自变量分别进行统计相关性检验和分析;采用R软件en ergy工具包的dcor函数进行距离相关系数的计算,采用infotheo工具包的multiinformat ion函数进行信息熵的计算。纵向数据的建模分析使用R软件的lme4工具包实现GLMM建模,geepack工具包实现GEE的建模。运用R软件的pROC工具包对所有模型计算AUC值,并绘制相应的ROC曲线。使用R软件survival工具包中的survfit函数得到不考虑竞争事件时的Kaplan-Meier累计复发率估计,使用R软件cmprsk工具包中的cuminc函数计算考虑竞争事件时,中风复发和复发前死亡的累积发生率估计。结果:1.随访和结局情况1741例患者完成随访(含死亡60例),随访时间1-3年,随访期内共175例患者出现复发事件,累积复发率为10.05%(95%CI:8.64%-11.47%),其中复发类型以脑梗死的患者最多,为118例,占67.43%。60例患者出现死亡终点事件,死亡原因中因脑血管病死亡11例(脑梗死6例,脑出血5例)。死亡病例中,中风复发前死亡43例,占71.66%,中风后复发后死亡17例,占28.34%(因中风复发导致的死亡9例,占15%)。2.缺血性中风病复发早期预警模型的构建2.1预测变量本研究变量筛选通过文献整理、统计方法(包括统计相关性检验、距离相关系数、互信息熵、多因素Cox回归)及临床专家意见3种相结合的方法选择缺血性中风病复发预测变量。最终纳入了年龄、既往脑出血史、冠心病家族史、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4分)、连续吸烟史、运动锻炼情况、中西医干预(中药干预和非肝素类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使用)、中医证候、中医体质、重度以上的颅内外血管狭窄、梗塞灶数目(≧3个)、非均质不稳定性斑块作为中风复发的预测变量。2.2预警模型的构建基于“病证结合”的缺血性中风复发早期预警模型,分别考虑了现代医学危险因素以及含中医证候和中医体质危险因素在中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利用本研究数据综合对比评估纵向数据的模型(GLMM、GEE模型)和横截面数据的模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竞争风险模型)的4种模型在中医特色的缺血性中风病复发早期的预警能力。2.3纵向数据模型与横截面数据模型的比较分析在纵向数据中,GLMM和GEE模型在现代医学模型、中医证候模型、中医体质模型和中医证候体质模型中的预测结果均表现较为一致,在现代医学的模型中GLMM模型和GEE模型AUC分别为0.69687和0.69695,中医证候模型中GLMM模型和GEE模型AUC分别为0.71807和0.71809,中医体质模型中GLMM模型和GEE模型AUC分别为0.72661和0.72668,中医证候体质模型中GLMM模型和GEE模型AUC分别为0.79099和0.79102。含中医证候和体质因素的模型AUC值高于现代医学的模型。在横截面数据中,现代医学模型、中医证候模型、中医体质模型和中医证候体质模型在100个训练集拟合结果表现相对稳定,表明Cox模型在不同的数据下的模型表现稳健。三种模型在接近平均水平的训练集下的AUC值分别为0.6929、0.58625、0.66583和0.58621。现代医学的模型优于中医证候和体质模型。竞争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死亡病例影响Cox模型的估计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逐渐增大,且对中医证候和中医体质模型的估计结果影响较大。3.中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经多因素Cox分析和纵向数据分析发现年龄、既往脑出血史、冠心病家族史、连续吸烟史、运动锻炼情况、中药干预、西药非肝素类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重度以上的颅内动脉狭窄、重度以上的颈部血管狭窄是中风的复发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内风证的动态变化和气虚体质与中风复发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纵向数据模型的建模方法优于横截面数据模型的建模方法,尤其是含中医证候和体质特征的缺血性中风复发预警模型。2.纵向数据GLMM和GEE模型能体现中医证候“动态时空、多维界面”属性在缺血性中风复发早期预警模型中的预测价值。3.在纵向数据GLMM和GEE模型中,含中医证候和中医体质的缺血性中风早期预警模型表现稳定,相比与现代医学模型,能较早地对缺血性中风病复发进行预测,为缺血性中风病二级预防评估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4.年龄、既往脑出血史、冠心病家族史、连续吸烟史、运动锻炼情况、中药干预、西医非肝素类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重度以上的颅内血管狭窄、重度以上的颈部血管狭窄是缺血性中风的复发因素,中医证候内风证的动态变化和气虚体质对复发具有显着影响。5.死亡事件对复发风险估计存在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逐渐增大。但是本研究超过1年以上的病死人数偏少,需要更大样本和更长随访时间才能下结论。
杨醒鸿[7](2020)在《血栓弹力图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及短期预后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于湘雅萍矿合作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均行TEG检查,依据3天内是否出现END将患者分成END组和非END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的基线资料、脑梗死部位、TEG参数、传统凝血试验(CCTs)指标等的差异,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END和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两组间基线资料分析显示,END组入院时NIHSS评分、C反应蛋白(CRP)和载脂蛋白B水平均高于非END组(P<0.01);2、两组间不同梗死部位对比分析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间TEG参数及CCTs指标分析显示,END组凝血反应时间(RT)和动力时间(K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非END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CRP、载脂蛋白B、APTT和RT缩短是急性脑梗死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NIHSS评分、CRP、载脂蛋白B、RT缩短和APTT可以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END、短期预后效果的指标。
霍颖超[8](2020)在《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及与卒中预后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指脑小血管的各种病变引起的一系列表现,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典型的SVD影像学表现包括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腔隙、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及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等。SVD的这些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无任何临床症状。然而随着SVD单个病变数目的增加及病变种类的组合,SVD与认知功能障碍、痴呆、抑郁、运动功能异常、卒中及卒中不良预后等均相关,给老年人群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负担。有关SVD的发病及进展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探索SVD相关的临床风险评估标志物可为SVD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此外,目前SVD虽然尚无特异性的靶向治疗药物,大量的研究发现有效控制危险因素、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等治疗措施可以延缓SVD的进展。因此,尽早识别SVD并给予及时治疗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SVD的诊断主要依靠MRI等影像学手段,但头颅MRI并非普通老年人群体检的常规项目。因此寻找SVD临床上常规易获取的风险评估生物学标志物,对于帮助确定老年人群中头颅MRI检查的候选对象,早期发现SVD进而给予及时的临床决策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延缓SVD的进展,甚至可逆转损伤以防止或减轻SVD造成的严重临床后果。卒中即为SVD所致严重临床后果中重要的一种。据统计,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约1/4左右由SVD所致。而卒中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25-74%的卒中幸存者在生活上需要一定帮助或完全依赖于护理人员,因此探索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已经发现SVD的影像学表现对缺血性卒中的预后有重要影响,可以使卒中复发、死亡和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显着增加。既往研究主要关注的是SVD单项影像学表现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然而,在临床工作中,老年患者可同时具有多种SVD表现,且SVD各影像学表现之间相互关联。因此,SVD更应该被作为一种全脑疾病进行考虑,反映的是慢性累积的小血管病变对脑组织的整体损伤。目前SVD的总体评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的关系尚无研究报道,并且其对于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是否优于单项SVD表现也尚不清楚。探索SVD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对于帮助制定卒中幸存者的康复策略、指导临床实践来改善预后,对卒中患者的临床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研究将从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探索SVD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简单易获取的生物学标志物。第二部分,探索SVD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的关系,并比较SVD的总体评估与单项影像学表现对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第一部分 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一)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目的:从临床上常规易获取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筛查SVD各项影像学表现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为SVD的早期发现进而早期管理提供新线索,并为SVD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之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60岁以上的SVD患者。患者入院后12h内采集清晨空腹血样,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具体包括:血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心肌酶谱、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等,并根据公式计算血脂比值指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产物(The product of triglycerides and glucose,TyG)指数及 ZJU 指数。通过头颅MRI对患者的SVD表现:腔隙、WMH及EPVS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VD影像学表现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1.共纳入413例≥60岁的SVD患者,其中173例(41.9%)有腔隙;387 例(93.7%)有 WMH;EPVS 中,基底节(Basal ganglia,BG)轻度 EPVS有366例(88.6%),重度EPVS有47例(11.4%);半卵圆中心(Central semiovale,CS)轻度 EPVS 有 316 例(76.5%),重度 EPVS 有 97 例(23.5%)。2.与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按照评估价值大小排序,依次为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胱抑素 C(Cystatin C,Cys C)、肌酐、同型半胱氨酸及白细胞计数,其中肾功能指标对腔隙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较大。3.与WMH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按照评估价值大小排序,依次为: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HDL-C、载脂蛋白 B(Apolipoprotein B,Apo B)/载脂蛋白 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 A-Ⅰ)、Apo B/HDL-C、Cys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DL-C、eGFR、Apo B、Non-HDL-C、肌酐等。其中血脂比值指标的评估价值最大,且仅在女性中有意义。4.与BG-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有:TyG指数及ZJU指数,而与CS-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有:血红蛋白水平及尿酸水平,其中血红蛋白的评估价值较大。结论:1.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中肾功能指标(eGFR、Cys C及肌酐)的评估价值较大。2.WMH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中血脂比值指标的评估价值最大,且相关性仅在女性中有意义。3.与BG-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包括TyG指数及ZJU指数,而与CS-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的标志物中血红蛋白价值较大。(二)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目的:根据第一节中对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结果,分别对BG-EPVS和CS-EPVS评估价值最大的生物学标志物进行进一步分析。可有助于了解EPVS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并有助于预防卒中及认知功能减退等后续事件。材料和方法:分别对BG和CS两个部位的EPVS进行评分,将BG-EPVS和CS-EPVS分为轻度(评分≤1)和重度(评分>1)两组。根据公式计算TyG指数及ZJU指数,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及ROC曲线分析ZJU指数及TyG指数与BG-EPVS的关系。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血红蛋白与CS-EPVS及EPVS优势模式之间的关系。其余研究方法同第一节。结果:1.BG-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1.1在入组的413例≥60岁的SVD患者中,共324例有完整ZJU指数及TyG指数数据的患者纳入本节的统计分析,其中287例(88.6%)为轻度 BG-EPVS,37 例(11.4%)为重度 BG-EPVS;轻度 CS-EPVS 有246 例(75.9%),重度 CS-EPVS 有 78 例(24.1%)。1.2重度BG-EPVS组ZJU指数及TyG指数水平均显着高于轻度BG-EPVS组(P<0.05),而CS-EPVS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ZJU指数及TyG指数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进一步对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发现,BG-EPVS和ZJU指数及TyG指数的相关性仅在男性中存在。1.3将ZJU指数及TyG指数分别按四分位区间进行分组。在男性中,二项logistics回归调整了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发现,ZJU指数Quartile 3(OR:2.93,95%CI:1.24-4.32)和 Quartile 4(OR:3.79,95%CI:1.53-5.82)与重度BG-EPVS的发生风险显着相关。相似的,TyG指数Quartile 3(OR:2.34,95%CI:1.19-3.83)和 Quartile 4(OR:4.02,95%CI:1.85-6.17)与重度BG-EPVS的发生风险显着相关(P<0.05)。1.4 ROC分析发现,在男性中,ZJU指数及TyG指数对重度BG-EPVS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高于单独的代谢相关指标,其中TyG指数的 AUC 值(0.664,95%CI:0.597-0.727,P=0.002)最高。进一步分析显示,TyG指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ZJU指数高。1.5高水平-TyG与高水平-ZJU联合对于重度BG-EPVS的识别率为89.2%,高于单独高水平-TyG(73.0%)及高水平-ZJU的识别率(67.6%,P<0.05)。2.CS-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2.1在入组的413例≥60岁的SVD患者中,共401例有完整血常规指标数据的患者纳入本节的统计分析,其中356例(88.8%)为轻度BG-EPVS,45 例(11.2%)为重度 BG-EPVS;轻度 CS-EPVS 有 307 例(76.6%),重度CS-EPVS有94例(23.4%)。2.2重度CS-EPVS组血红蛋白水平显着高于轻度CS-EPVS组(P=0.008)。将血红蛋白按三分位法分组,从最低区间到最高区间,重度CS-EPVS的发生率呈显着上升的趋势(P=0.017)。二项logistics回归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显示,血红蛋白最高区间与重度CS-EPVS的发生风险独立相关(OR:2.24,95%CI:1.09-4.59)。2.3血红蛋白最高区间所占的比例从BG-EPVS优势组到CS-EPVS优势组显着增高(P=0.012)。多项logistics回归中调整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后,血红蛋白最高区间与最低区间相比可使CS-EPVS优势模式(BG-EPVS<CS-EPVS)的发生几率增加 2.576 倍(95%CI:1.004-6.608)。结论:1.BG-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1.1 ZJU指数及TyG指数与重度BG-EPVS的发生风险相关。ZJU指数最高区间的患者发生重度BG-EPVS的风险是最低区间患者的3.79倍,TyG指数最高区间的患者发生重度BG-EPVS的风险是最低区间患者的4.02倍。1.2 TyG指数对重度BG-EPVS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优于ZJU指数,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ZJU指数高。二者联合时对重度BG-EPVS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高于单独指标。2.CS-EPVS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2.1随着血红蛋白区间的升高,重度CS-EPVS的发生率显着升高。血红蛋白最高区间的患者发生重度CS-EPVS的风险为最低区间患者的2.24 倍。2.2血红蛋白最高区间与CS-EPVS优势模式(BG-EPVS<CS-EPVS)的发生几率显着相关。(三)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目的:根据第一节中对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结果,对肾功能指标与腔隙临床风险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期探索腔隙发生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并为腔隙的发生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记录每个患者腔隙的数目,分为无腔隙、单发腔隙及多发腔隙3组。通过ROC曲线评估肾功能指标对腔隙及多发腔隙的临床评估价值。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肾功能指标与腔隙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其余研究方法同第二节。结果:1.在入组的413例≥60岁的SVD患者中,共264例有完整肾功能指标数据的患者纳入本节的统计分析,无腔隙的患者有156例(59.1%),有腔隙的患者共108例(40.9%),其中单发腔隙的患者共24例(9.1%),多发腔隙的患者共84例(31.8%)。2.肾功能指标中,Cys C、eGFR及肌酐水平在无腔隙组、单发腔隙组及多发腔隙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1)。多发腔隙组Cys C及肌酐水平显着高于单发腔隙组及无腔隙组,而eGFR水平显着低于单发腔隙组及无腔隙组(P<0.05)。3.ROC曲线分析发现,肾功能指标对多发腔隙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由大到小依次为Cys C、eGFR和肌酐,其中Cys C的评估价值最大(AUC:0.732,95%CI:0.670-0.794,P<0.001),且具有最高的敏感性。4.将Cys C根据四分位法分为四个等级进一步分析发现,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与最低区间(Quartile 1)相比,Quartile3(OR:2.782,95%CI:1.051-8.363)及Quartile 4(OR:3.145,95%CI:1.065-9.287)与腔隙的发生风险具有显着相关性。此外,Quartile 3组患者(OR:4.586,95%CI:1.161-18.113)及Quartile 4组患者(OR:5.714,95%CI:1.468-22.240)出现多发腔隙的风险均显着升高。结论:1.不同肾功能指标中,Cys C对多发腔隙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最大,优于eGFR及肌酐。2.与 Cys C 最低区间(Quartile 1)相比,Quartile 3 组及 Quartile 4 组患者出现多发腔隙的风险均显着升高,独立于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四)脑白质高信号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目的:根据第一节中对WMH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结果,对血脂比值指标与WMH发生风险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分析,并比较各指标对WMH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材料和方法:根据Fazekas评分方法判断有无WMH。采用二项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常规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指标与WMH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指标对WMH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其余研究方法同第二节。结果:1.入组的413例≥60岁的SVD患者有完整的血脂指标数据均纳入本节的统计分析,其中有WMH者共387例(93.7%),无WMH者26例(6.3%)。2.按性别分层分析发现,在女性中,单项血脂指标中Apo B及Non-HDL-C水平在WMH组中显着高于无WMH组(P<0.05);血脂比值指标中,TC/HDL-C、LDL-C/HDL-C、Non-HDL-C/HDL-C、Apo B/HDL-C及Apo B/Apo A-Ⅰ等指标的水平在WMH组中均显着高于无WMH组(P<0.05)。然而,在男性中,单项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指标在WMH两组间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3.Logistics回归发现,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在女性中,单项血脂指标中Non-HDL-C及Apo B为WM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脂比值指标中,TC/HDL-C、LDL-C/HDL-C、Non-HDL-C/HDL-C、Apo B/HDL-C 及 Apo B/Apo A-Ⅰ 均与 WMH 的发生风险独立相关(P<0.05)。4.ROC曲线分析发现,在女性中,血脂比值指标对WMH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优于单项血脂指标,其中TC/HDL-C及Non-HDL-C/HDL-C对评估WMH发生风险的价值最高。5.以每个血脂指标的最佳截点为界,通过二项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血脂比值指标(TC/HDL-C≥3.84,LDL/HDL-C≥2.51,Non-HDL-C/HDL-C≥2.84,Apo B/Apo A-Ⅰ ≥0.45 及 Apo B/HDL-C≥0.83)及单项血脂指标(Apo B≥0.94及Non-HDL-C≥3.17)均能显着增加WMH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1.血脂指标与WMH临床风险的相关性仅在女性中存在。单项血脂指标(Non-HDL-C和Apo B)及血脂比值指标(TC/HDL-C、LDL-C/HDL-C、Non-HDL-C/HDL-C、Apo B/HDL-C、Apo B/Apo A-Ⅰ)均为WMH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脂比值指标中,TC/HDL-C 及 Non-HDL-C/HDL-C 对 WMH临床风险的评估价值最大。第二部分 脑小血管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评估价值目的:探讨SVD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关系,并比较SVD总评分与单项SVD表现对功能预后的评估价值,以期帮助制定卒中幸存者的康复策略、指导临床实践来改善预后。材料和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通过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评估,并定义为:i)预后极好(mRS≤1);ii)预后良好(mRS≤2)。通过头颅MRI对SVD各项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估,每项SVD影像学表现评分为1分,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一个SVD总评分(范围0-3)。通过二项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SVD总评分及单项SVD表现与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1.共416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最终的统计分析,其中SVD评分0分、1分、2分和3分的患者分别有183例(44.0%)、139例(33.4%)、80例(19.2%)和14例(3.4%)。卒中后90天的mRS评分及不良预后的比例随着SVD分值的增加均显着增高(P<0.001)。2.SVD的单项影像学表现中,腔隙(OR:0.48,95%CI:0.32-0.71)及WMH(OR:0.53,95%CI:0.34-0.82)与预后结局呈显着负相关,且独立于其他SVD影像学表现的影响,而EPVS与功能预后无显着相关性。3.SVD单项影像学表现及总评分中,SVD总评分=3分与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最强。同时有3种SVD影像学表现的患者出现预后极好(OR:0.13,95%CI:0.03-0.48)和预后良好(OR:0.18,95%CI:0.06-0.54)的可能性最低。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高SVD负荷(SVD=3,OR:0.07,95%CI:0.01-0.41)及 SVD 总评分(OR:0.64,95%CI:0.44-0.93)与预后极好独立相关。4.将SVD单项表现中的WMH按发生部位进一步分析发现,轻度、中度及重度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PVWMH)均可显着降低出现极好预后结局的可能性(P<0.05),而只有重度脑深部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DWMH)与预后极好呈显着负相关(P<0.05)。结论:1.SVD单项影像学表现中,腔隙及WMH对卒中后90天的功能预后有显着的负性影响,而EVPS与功能预后无明显相关性。2.SVD总评分预测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价值优于SVD单项影像学表现(腔隙及WMH),其中同时有3种SVD影像学表现对功能预后的负性影响最强。3.与DWMH相比,PVWMH与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更强,提示PVWMH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不良功能预后比DWMH更敏感。
陈玉娟[9](2020)在《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临床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近期预后判定提供依据。方法连续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临床初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在首发症状后3小时~24小时内行DWI及MRI检查的2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纪录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检查结果、治疗及发病后30天内的临床转归。根据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DW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组DWI阳性组和DWI阴性组,分别比较分析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和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TIA患者DWI阳性组与DWI阴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DWI阳性结果的发生情况,及导致DWI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样本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危险因素的分析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结果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1(1)271例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中,DWI阳性患者99例,占36.5%,DWI阴性患者172例,占63.5%。其中颈内动脉动脉系统患者105例,DWI阳性患者65例,占61.9%,DWI阴性患者40例,占38.1%。椎基底动脉系统患者166例,DWI阳性患者34例,占20.5%,DWI阴性患者132例,占79.5%。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DWI阳性检出率明显多于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内动脉系统中DWI阳性病灶分布情况:基底节区20(30.77%)、额叶19(29.23%)、颞叶8(12.31%)、放射冠8(12.31%)、顶叶5(7.69%)、丘脑5(7.69%)。椎基底动脉系统中DWI阳性病灶分布情况:脑桥10(29.41%)、延髓7(20.59%)、小脑半球7(20.59%)、中脑5(14.71%)、枕叶5(14.71%)。(3)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病灶均以小病灶、单发病灶为主,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DWI阳性组与DWI阴性组相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NLR、Apo-B/Apo-A1值、甘油三酯、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发作频率>3次、失语、运动症状、ABCD3-I评分、14天预后、30天预后、颈总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狭窄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DWI阳性组与DWI阴性组相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病、BMI、同型半胱氨酸、NLR、PLR、Apo-B/Apo-A1值、发作频率、7天预后、14天预后、30天预后、运动症状、脑干症状、构音障碍、颈总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狭窄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糖尿病、NLR、Apo-B/ApoA1、血同型半胱氨酸、失语、运动症状是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DW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2)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高血压病、NLR、Apo-B/Apo-A1、甘油三酯、血同型半胱氨酸、脑干症状、构音障碍是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DW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DWI阳性结果检出率高,颈内动脉系统患者的DWI阳性检出率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2颈内动脉动脉系统DWI阳性病灶多见于基底节区、额叶,椎基底动脉系统DWI阳性病灶多见于脑桥、延髓、小脑半球。阳性病灶均以小病灶、单发病灶为主。3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TIA的患者DWI阳性与高血压病、糖尿病、NLR、Apo-B/Apo-A1、血同型半胱氨酸、失语、运动症状有关。4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患者DWI阳性与高血压病、NLR、Apo-B/Apo-A1、甘油三酯、血同型半胱氨酸、脑干症状、构音障碍有关。图3幅;表11个;参131篇。
甘艳艳[10](2020)在《探讨清道夫受体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及通窍活血汤对其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清道夫受体SR-A、s CD36、s CD163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以及通窍活血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清道夫受体SR-A、s CD36、s CD16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3月-2020年02月期间符合本临床试验研究纳入标准的发病24小时以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和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30例。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抽签随机分为常规西药治疗组30例和常规西药+通窍活血汤治疗组30例,体检中心的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组的患者常规服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和基础疾病治疗,常规西药+通窍活血汤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通窍活血汤,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14天;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作息,试验期间不得服用任何药物,随访14天。在试验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分别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两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和m RS评分并记录在册。在试验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分别对三组受试者进行静脉抽取血样标本并且当天分离好血清保存在-80℃的冰箱里。三组受试者血清标本收集完成后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中清道夫受体SR-A、s CD36、s CD163的水平并做相应记录。所得评分数据和检测数据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分别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两组受试者在试验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m RS评分的差异以及同一组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差异;分别比较三组受试者在试验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血清中清道夫受体SR-A、s CD36、s CD163的水平差异以及同一组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在试验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血清中清道夫受体SR-A、s CD36、s CD163水平的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常规西药治疗组、常规西药+通窍活血汤治疗组的组间比较均明显偏低(均为P<0.05)。与常规西药治疗组相比,常规西药+通窍活血汤治疗组在试验的第1天血清中清道夫受体SR-A、s CD36、s CD163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在试验的第7、第14天血清中清道夫受体SR-A、s CD36、s CD163水平均明显偏低(均为P<0.05)。常规西药治疗组、常规西药+通窍活血汤治疗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清中清道夫受体SR-A、s CD36、s CD163水平的组内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第1天>第7天>第14天(均为P<0.05)。与常规西药治疗组相比,常规西药+通窍活血汤治疗组在试验第1天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 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试验的第7、第14天的NIHSS评分、m RS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Barthel指数均明显上升(均P<0.05)。常规西药治疗组、常规西药+通窍活血汤治疗组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 RS评分的组内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其血清中清道夫受体SR-A、s CD36、s CD163的水平越高;通窍活血汤可以下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清道夫受体SR-A、s CD36、s CD163水平。结合既往研究,推测通窍活血汤可能通过下调血清中清道夫受体SR-A、s CD36、s CD163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体机制有待一步研究。
二、载脂蛋白B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载脂蛋白B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评价与疗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芪龙胶囊的研究进展 |
1.1 芪龙胶囊组成与功效 |
1.2 芪龙胶囊药理与毒理 |
1.3 芪龙胶囊的临床研究 |
2 缺血性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2.1 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
2.2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 |
2.3 西医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现状 |
2.4 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与治疗 |
3 队列研究与混杂因素的处理方法 |
3.1 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混杂控制 |
3.2 差值检验法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
4 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 |
4.1 重复测量数据定义与常见分析模型 |
4.2 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与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
5 转录组测序与RT-qPCR技术 |
5.1 转录组学与常见研究方法 |
5.2 RNA-Seq与RT-qPCR技术 |
5.3 基于RNA-Seq与RT-qPCR技术的中药复方疗效机制研究探索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人群 |
2.3 受试者来源 |
2.4 暴露因素 |
2.5 随访内容与随访时点 |
2.6 结局指标 |
2.7 样本量计算 |
2.8 生物样本采集 |
2.9 知情同意、伦理与国际注册 |
2.10 质量控制与数据管理 |
2.11 数据预处理与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队列建立流程图 |
3.2 招募与纳入分析情况 |
3.3 全数据集基线特征 |
3.4 基础治疗情况 |
3.5 全数据集差值检验分析结果 |
3.6 PSM子数据集基线特征 |
3.7 子数据集差值检验分析结果 |
3.8 子数据集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结果 |
3.9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 |
3.10 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4.2 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
4.3 临床应用与未来研究的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差异表达mRNA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血样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分组 |
3.2 总RNA提取 |
3.3 总RNA质控 |
3.4 文库构建与测序 |
3.5 测序数据的过滤和质控 |
3.6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结果 |
4.1 总RNA纯度和完整性测定结果 |
4.2 测序数据结果 |
4.3 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 |
4.4 差异基因分析结果 |
4.5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结果 |
5 讨论 |
5.1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中的适用性 |
5.2 实验血样总RNA质量与测序数据质量 |
5.3 实验各组显着差异基因与功能富集 |
5.4 芪龙胶囊调控的主要差异基因及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基于RT-qPCR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关键基因与调控机制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分组 |
3 实验材料 |
3.1 实验试剂 |
3.2 实验仪器 |
4 实验方法 |
4.1 样本总RNA提取 |
4.2 样本总RNA质检 |
4.3 mRNA逆转录 |
4.4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 |
4.5 统计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总RNA质量检测结果 |
5.2 扩增曲线及溶解曲线 |
5.3 两组间目标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查新报告 |
附件 |
(2)半乳糖凝集素3、NLR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3)基于TOAST分型下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收集 |
2.2 诊断标准 |
2.3 TOAST分型 |
2.4 影像学检查 |
2.5 血液指标检测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 TOAST 分型下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在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B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分组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资料收集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比较 |
3.2 冠脉病变程度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3 冠脉病变程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4 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B与 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5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血管疾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病证结合”的缺血性中风病复发纵向数据早期预警模型的多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预警模型的研究进展 |
1. 疾病预警模型的研究概况 |
2. 现代医学的缺血性中风复发预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2.1 国外缺血性中风复发预警模型 |
2.1.1 ESRS预警模型 |
2.1.2 SPI-Ⅰ/SPI-Ⅱ预警模型 |
2.1.3 RRE-90预警模型 |
2.1.4 IPSYS预警模型 |
2.1.5 FSRJ预警模型 |
2.1.6 ALESSA预警模型 |
2.1.7 IAC预警模型 |
2.1.8 GRECOS预警模型 |
2.2 国内缺血性中风复发预警模型 |
3. 常用缺血性中风病复发预警模型的建模方法 |
3.1 Logistic回归模型 |
3.1.1 一般原理 |
3.1.2 Logistic回归模型特点 |
3.1.3 Logistic回归模型在中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 |
3.2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
3.2.1 一般原理 |
3.2.2 Cox模型特点 |
3.2.3 Cox模型在中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 |
3.3 随机森林 |
3.3.1 一般原理 |
3.3.2 随机森林模型特点 |
3.3.3 随机森林在中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 |
3.4 支持向量机 |
3.4.1 一般原理 |
3.4.2 支持向量机模型特点 |
3.4.3 机器学习在中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 |
3.5 竞争风险模型 |
3.5.1 一般原理 |
3.5.2 竞争风险模型特点 |
3.5.3 竞争风险模型在中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 |
3.6 其他模型 |
4. 问题与展望 |
附件:文献综述检索式 |
综述二: 中医特色的缺血性中风复发预警模型的价值与研究现状 |
1. 疾病预测的中医理论基础 |
2. 古人的疾病预测方法 |
3. 中医证候和体质特征可能是疾病早期的预警信号 |
3.1 中医证候特征可反应疾病的早期变化 |
3.2 中医体质是证候的基础 |
3.3 中医证候和体质的中风复发生物学基础 |
4.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缺血性中风复发预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5. 前期研究基础 |
6. 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病证结合”的缺血性中风复发病纵向数据早期预警模型的多重评价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数据来源 |
2.3 伦理和知情同意 |
2.4. 研究对象 |
2.4.1 纳入标准 |
2.4.2 排除标准 |
2.5 中西医诊断标准 |
2.5.1 西医诊断标准 |
2.5.2 中医诊断标准 |
2.6 研究变量 |
2.6.1 结局指标 |
2.6.1.1 主要结局测量 |
2.6.1.2 次要结局测量 |
2.6.1.3 测量时点 |
2.6.1.4 结局评价 |
2.6.2 预测指标 |
2.7 样本量计算 |
2.8 质量控制 |
2.9 数据管理 |
2.10 统计方法 |
2.11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临床特征分析 |
3.1.1 随访情况 |
3.1.2 结局情况 |
3.1.2.1 复发事件 |
3.1.2.2 死亡事件 |
3.1.3 一般描述分析 |
3.1.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
3.1.3.1.1 性别 |
3.1.3.1.2 年龄 |
3.1.3.2 既往史特征 |
3.1.3.3 家族史特征 |
3.1.3.4 个人生活史特征 |
3.1.3.4.1 连续吸烟史 |
3.1.3.4.2 锻炼情况 |
3.1.3.5 发病特征 |
3.1.3.5.1 入组时收缩压 |
3.1.3.5.2 TOAST分型 |
3.1.3.5.3 发病节气 |
3.1.3.5.4 神经功能特征 |
3.1.3.6 中西医用药干预特征 |
3.1.3.7 中医证候特征 |
3.1.3.8 中医体质特征 |
3.1.3.8.1 中医体质判定情况 |
3.1.3.8.2 中医主要偏颇体质情况 |
3.1.3.8.3 中医主要偏颇体质(前4位)的相兼情况 |
3.1.3.9 实验室检查特征 |
3.1.3.9.1 载脂蛋白A1 |
3.1.3.9.2 载脂蛋白B |
3.1.3.9.3 纤维蛋白原含量 |
3.1.3.9.4 同型半胱氨酸 |
3.1.3.10 影像学特征 |
3.1.3.10.1 梗塞灶数目 |
3.1.3.10.2 颅内血管狭窄情况 |
3.1.3.10.3 颈部血管狭窄情况 |
3.1.3.10.4 颈动脉斑块性质 |
3.2.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
3.2.1 单因素分析 |
3.2.2 多因素分析 |
3.3.缺血性中风病复发早期预警模型的构建 |
3.3.1 纳入模型的预测因素 |
3.3.2 建模方法的选择 |
3.3.3 建模的分类 |
3.3.4 模型评价指标 |
3.3.5 复发预警模型的构建 |
3.3.5.1 基于纵向数据的复发预警模型构建 |
3.3.5.1.1 建模数据集的选取 |
3.3.5.1.2 纵向数据的模型估计结果 |
3.3.5.1.3 纵向数据的模型拟合结果 |
3.3.5.2 基于横截面数据的复发预警模型构建 |
3.3.5.2.1 建模数据集的选取 |
3.3.5.2.2 横截面数据建模方法的筛选与确定 |
3.3.5.2.3 横截面数据的模型估计结果 |
3.3.5.2.4 横截面数据的模型拟合结果 |
3.3.5.2.5 竞争风险分析 |
4. 讨论 |
4.1 中医特色的缺血性中风病复发早期预警模型 |
4.1.1 中医证候对中风复发的意义 |
4.1.2 中医体质对中风复发的意义 |
4.1.2.1 气虚质对中风复发的影响 |
4.1.2.2 痰湿质对中风复发的影响 |
4.1.2.3 血瘀质对中风复发的影响 |
4.1.2.4 阳虚质对中风复发的影响 |
4.2 中医证候特征适合纵向数据的建模方法 |
4.2.1 中医证候具有“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属性 |
4.2.2 纵向数据模型的优势和特点 |
4.2.3 纵向数据的模型与横截面数据的模型的比较 |
4.3 中医证候体质的预警模型可早期识别中风的复发风险 |
4.4 本研究与现有缺血性中风复发预测模型的比较 |
结论 |
创新点 |
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7)血栓弹力图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血栓弹力图与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资料收集 |
2.1.3 研究方法 |
2.1.4 统计学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纳入与排除情况 |
2.2.2 急性脑梗死患者END组和非END组的基线资料对比情况 |
2.2.3 急性脑梗死患者END组和非END组的梗死部位对比情况 |
2.2.4 急性脑梗死患者END组和非END组的TEG参数及CCTs指标对比情况 |
2.2.5 急性脑梗死患者END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章 讨论 |
3.1 END的流行病学 |
3.2 END与临床基线资料 |
3.2.1 END与血糖水平 |
3.2.2 END与 NIHSS评分 |
3.2.3 END与 CRP |
3.2.4 END与载脂蛋白B |
3.3 END与梗死部位 |
3.4 END与 TEG及 CCTs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及与卒中预后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
前言 |
(一) 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筛查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二)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
前言 |
1 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2 半卵圆中心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三) 腔隙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四) 脑白质高信号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脑小血管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
前言 |
脑小血管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90天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资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因素 |
1.1.3 相关疾病诊断 |
1.1.4 资料收集 |
1.1.5 治疗方案 |
1.1.6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分析 |
1.2.2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
1.2.3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病灶的特点 |
1.3.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的临床特点 |
1.3.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DWI阳性的影响因素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2.1 高血压病 |
2.2 糖尿病 |
2.3 房颤 |
2.4 血脂异常 |
2.5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
2.6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
2.7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
2.8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
2.9 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 |
2.10 颈动脉斑块 |
2.11 吸烟 |
2.12 ABCD3评分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10)探讨清道夫受体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及通窍活血汤对其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2.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
1.2.3 临床研究的纳入标准 |
1.2.4 临床研究的排除标准 |
1.2.5 临床研究的退出标准 |
1.2.6 其他注意事项 |
1.3 检测指标 |
1.4 观察指标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试验分组 |
2.2 签署知情同意书 |
2.3 入组受试者的信息资料采集 |
2.4 治疗方案 |
2.5 通窍活血汤的备制和服法 |
2.6 标本采集 |
2.7 血清中清道夫受体SR-A、s CD36、s CD163 含量检测 |
2.7.1 检测需要的仪器和试剂 |
2.7.2 检测实验操作 |
2.8 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 RS评分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入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基线的差异性或均衡性比较 |
4.1.1 入组病例的年龄 |
4.1.2 入组病例的性别 |
4.1.3 入组病例的受教育程度 |
4.1.4 入组病例的基础疾病 |
4.2 临床试验观察指标的结果与分析 |
4.2.1 常规西药治疗组与常规西药+通窍活血汤治疗组的NIHEE评分比较 |
4.2.2 常规西药治疗组与常规西药+通窍活血汤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比较 |
4.2.3 常规西药治疗组与常规西药+通窍活血汤治疗组的mRS评分比较 |
4.3 临床试验检测指标的结果比较与分析 |
4.3.1 临床受试者者血清中清道夫受体 SR-A 的结果比较与分析 |
4.3.2 临床受试者血清中清道夫受体 s CD36 的结果比较与分析 |
4.3.3 临床受试者血清中清道夫受体 s CD163 的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1.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1.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1 病因 |
1.2.2 病理机制 |
1.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1.3.1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 |
1.3.2 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 |
1.3.3 基础疾病 |
1.3.4 其他 |
1.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1.4.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
1.4.2 神经保护药物 |
1.4.3 调脂稳斑药物 |
1.4.4 其他 |
2 清道夫受体 |
2.1 清道夫受体的简况和作用 |
2.2 清道夫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
2.2.1 SR-A与与动脉粥样硬化 |
2.2.2 sCD36与与动脉粥样硬化 |
2.2.3 sCD163与动脉粥样硬化 |
2.3 清道夫受体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2.3.1 清道夫受体与高血压病 |
2.3.2 清道夫受体与糖尿病 |
2.3.3 清道夫受体与脂代谢异常 |
2.4 清道夫受体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2.4.1 SR-A与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2.4.2 sCD36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2.4.3 sCD163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通窍活血汤 |
3.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里的认识 |
3.1.1 中医病名的认识 |
3.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3.2 通窍活血汤 |
3.2.1 通窍活血汤的释析 |
3.2.2 通窍活血汤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3.2.3 其他中药对清道夫受体的影响 |
4 局限性与展望 |
4.1 局限性 |
4.2 展望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清道夫受体与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载脂蛋白B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评价与疗效机制研究[D]. 吕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半乳糖凝集素3、NLR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测分析[D]. 向菁.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3]基于TOAST分型下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差异[D]. 亚合普江·司马义江.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D]. 高世瑜.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B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D]. 刘佳慧.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病证结合”的缺血性中风病复发纵向数据早期预警模型的多重评价[D]. 高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2)
- [7]血栓弹力图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价值[D]. 杨醒鸿. 南昌大学, 2020(08)
- [8]脑小血管病临床风险评估相关标志物及与卒中预后关系的研究[D]. 霍颖超.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9]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陈玉娟.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探讨清道夫受体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及通窍活血汤对其水平的影响[D]. 甘艳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