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柏林间伐强度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译水[1](2020)在《北京山区侧柏和油松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典型植物种间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2013—2018年工程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6个调查样地的数据展开分析,根据林班坡向及林班内主要造林树种,分为阳坡侧柏林、阴坡侧柏林、阳坡油松林、阴坡油松林四类进行标准地调查,分别确定林下典型灌草植物种,利用SPSS软件分析土壤有机质、p H、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与植物种间的关系,并运用最大熵模型对代表植物进行适宜性模型的构建及分布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化学性质与林下植物种的相关性显着,不同物种间存在较大差异;(2)建立阳坡侧柏林下扁担杆的适宜性模型,速效磷与有机质对其分布贡献率最大,速效磷含量低于4.5 mg/kg,有机质含量在13~62 g/kg时,扁担杆的适宜性超过0.5,适宜区面积占阳坡侧柏林班总面积的54.9%;(3)速效磷与有机质对阴坡侧柏林下中华卷柏的分布贡献率最大,速效磷含量低于5.2 mg/kg,有机质含量高于14 g/kg时,中华卷柏的适宜性超过0.5,适宜区面积占阴坡侧柏林班总面积的58.4%;(4)全磷与速效磷对阳坡油松林下小红菊的分布贡献率最大,全磷含量低于0.5 g/kg,速效磷含量低于4.3 mg/kg时,小红菊的适宜性超过0.5,适宜区面积占阳坡油松林班总面积的44.1%;(5)全磷与速效钾对阴坡油松林下三裂绣线菊的分布贡献率最大,全磷含量低于0.5 g/kg,速效钾含量低于125 mg/kg时,三裂绣线菊的适宜性超过0.5,适宜区面积占阴坡油松林班总面积的67.3%。
颜攀[2](2020)在《基于近自然林经营的鲁南山地侧柏人工林经营模型构建与营林效果评价》文中认为人工林在鲁中南地区多数为同龄纯林,由于大面积造林后缺乏培育和经营理论体系和科学的营林措施,导致林分生产力低下,森林生态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本研究选取山东省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近自然林经营理论,在构建了恒续林经营模型基础上,针对林分生长发育阶段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营林措施。在此基础上,完成了60年生侧柏林的营林方案调查设计,并对营林效果进行了评价。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森林群落演替进程和多功能林经营目标,构建了侧柏人工林的经营理论模型,并依据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生长发育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营林方案。(1)对于现实林相良好且处于质量选择阶段的中龄林,按照近自然林经营理论,采用目标树经营技术体系,依据立地条件确定目标胸径和目标树数量,并以目标树为中心实施各项营林措施,促进林分向恒续林阶段演替。(2)对于尚未郁闭的新造林,应适时进行松土和除草割灌,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幼树生长。(3)对于尚未进入质量选择阶段的幼龄林,宜适时进行透光伐和疏伐,合理调整林分结构和组成,促进立木生长,改善林分群体结构。(4)对于长期不合理经营形成的单层成过熟林,应采用人工促进天然下种更新或人工冠下更新技术,促进林分异龄复层结构的形成并逐步转化为恒续林。2.以枣庄市山亭区国有徐庄林场60年生侧柏人工林为对象,依据近自然林经营理论和目标树营林作业技术体系,通过林分调查、适地适树分析和目标林相诊断,制定了该林分近期和中长期营林方案,并对营林效果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评价。主要研究结论有:(1)制定了以目标树培育为核心的多功能林营林方案。确定目标树培育周期为120150年,目标胸径40cm,目标树数量为每公顷150180株。平均每亩伐除目标树干扰木和伐除干形不良无培育前途立木共17株,蓄积间伐强度11%。对目标树和其它保留木进行了修枝。各项营林总投资1.88万元/公顷。(2)营林方案的实施,明显改善了林分结构和立木生长环境,促进了立木生长。林分抚育第二年,林分平均胸径为14.23cm,较对照提高6.83%;林分平均高7.90m,较对照提高4.64%;林分平均活枝高3.80m,较对照提高21.02%;林分平均冠幅12.39m2,较对照提高7.37%;林分单位面积蓄积69.02m3,较照提高1.05%。(3)林分抚育后林内植物多样性发生较大变化。抚育林分内有灌木8科8种,对照林分内8科9种,抚育林分较对照林分减少1种;抚育林分内有草本植物10种,对照林分内有12种,抚育林分新增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土麦冬(Liriope spicata)和茜草(Rubia cordifolia)3种,减少马塘(Digitaria sanguinalis)、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龙葵(Solanum nigrum)、鬼针草(Bidens pilosa)5种;抚育林分林下草本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 diversity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Gleason丰富度指数分别为:0.9659、0.9011、2.4002、1.8759,对照林分分别为0.9681、0.8750、2.1272、1.4069。(4)抚育林分土壤pH值更偏向于中性,抚育林分的土壤电导率、含水率、容重、容积含水率、总孔隙度分别为98.40 kΩ/cm、12.056%、1.04g/cm3、14.30%、0.60771;抚育林分分别较对照标准地提高0.95%、-6.64%、-3.18%、0.04%、-5.22%。抚育林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含量分别为2.32、1.88、1.85、147.96mg/g,较对照标准地提高-13.43%、21.29%、-13.95%、15.48%。
郭文霞[3](2017)在《京北山区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油松人工林是北京山区乃至华北地区主要的森林类型,对固碳减排、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抚育间伐是人工林结构优化、提高碳汇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探讨抚育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的影响对提高油松人工林固碳能力,促进其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北京北部山区30-35a生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02年进行林分抚育间伐处理形成12块固定标准地:对照(CK)、轻度间伐(Ⅰ)、中度间伐(Ⅱ)和强度间伐(Ⅲ)样地,2002年和2012年分别对标准地进行了生物量调查,同时2012年砍伐了 17株标准木建立生物量方程。通过生物量调查,本文从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碳储量、固碳速率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油松人工林间伐l0a后,抚育间伐对林分各组分及综合固碳效应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间伐强度的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状况、林分碳储量和固碳速率以及林分固碳效应的综合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通过控制实验分析了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以期揭示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对不同强度间伐响应的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间伐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及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且与间伐强度正相关,以强度间伐效果最佳。间伐10a后,各强度间伐样地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增长量分别是对照样地的2.9倍、1.2倍、2.0倍;与对照相比,间伐降低了林分单位面积的蓄积增长量,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量逐渐降低,强度间伐的样地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量最低,为对照样地的59.65%;林木径级分布方面,中度间伐林分径阶分布更趋向于典型正态分布,林木的平均胸径较对照样地显着提高,还出现了对照样地没有的22cm和23cm径阶;林木连年生长量方面,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木年轮的连年生长量大小顺序为:强度间伐(III)>中度间伐(II)>对照(CK)>轻度间伐(I)的林分,且各间伐强度的林分林木年轮的连年生长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呈波动状态。(2)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单株及各器官、乔木层及各组分碳储量的变化影响显着,以轻度间伐(I)最明显,其单株及乔木层总碳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80.32%和47.15%;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乔木层各组分碳储量的分布格局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间伐降低了树干碳储量的分配比例,提高了树枝碳储量的分配比例;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灌草层和土壤层碳储量无显着影响,却降低了凋落物层的碳储量;与对照(CK)相比,轻度间伐(Ⅰ)高了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而强度(Ⅲ)和中度(Ⅱ)间伐的样地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着。年际动态上,间伐后,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的乔木层碳储量均呈现递增的趋势,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间差异越来越大,均以轻度间伐(I)的林分乔木层碳储量最高,强度间伐(Ⅲ)的林分乔木层碳储量最低。(3)间伐后,轻度(Ⅰ)和中度(Ⅱ)间伐在提高油松人工林单株及乔木层固碳速率方面效果显着,其固碳速率分别是对照的1.52和1.57倍;间伐对林下灌草层固碳速率无显着影响,但能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间伐使得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中凋落物层固碳速率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 34.05%下降到了 21.26%(Ⅰ)、26.06%(Ⅱ)、28.11%(Ⅲ),却使得土壤层碳储量的增长量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21.19%提高到了 32.13%(Ⅰ)、35.12%(Ⅱ)、34.09%(Ⅲ)。轻度间伐(Ⅰ)在提高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方面亦效果显着,使得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比对照提高了 44.23%。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年增加量均呈现递增的趋势,且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之间增幅的差异越来越大,均以轻度间伐(Ⅰ)林分的年增加量最大。(4)林木生长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林分的综合得分最高,为1.2391,对照林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2.5289,间伐促进了油松人工林林木的生长,尤以轻度间伐的效果最明显。林分碳储量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15.6%)油松人工林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为1.8195,其次是强度间伐(Ⅲ,41.7%)的林分和中度间伐(Ⅱ,27.3%)的林分,其综合得分分别为0.7540和0.4441,对照(CK)林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3.0175,间伐促进了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积累,尤以轻度间伐的作用效果最佳。轻度间伐(I)林分生态系统总碳储量比对照林分高出25.43%,其乔木层总碳储量比对照提高了47.15%;间伐对灌草层和土壤层碳储量无显着影响,却降低了凋落物层的碳储量。林分固碳速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15.6%)油松人工林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为1.9844;其次是中度间伐(Ⅱ,27.3%)的林分,其综合得分为0.9759;再次是对照林分(CK),其综合得分为-1.4355;强度间伐(Ⅲ,41.7%)林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1.5249;轻度间伐和中度间伐提高了油松人工林的固碳速率,尤以轻度间伐的作用效果最佳。轻度间伐(I)林分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比对照提高了 44.23%,其乔木层固碳速率是对照林分的1.57倍;间伐对林下灌草层固碳速率无显着影响,但能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使得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增长量中凋落物层碳储量增长量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 34.05%下降到了 21.26%(Ⅰ)、26.06%(Ⅱ)、28.11%(Ⅲ),却使得土壤层碳储量的增长量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21.19%提高到了 32.13%(Ⅰ)、35.12%(Ⅱ)、34.09%(Ⅲ)。(5)林分固碳效应的综合效果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林分>中度间伐(Ⅱ)林分>强度间伐(Ⅲ)林分>对照(CK)林分,轻度间伐(Ⅰ)林分的综合得分最高,为3.3293,对照林分(CK)的综合得分最低,为-3.8981,间伐能够提高油松人工林的固碳效应综合效果,尤以轻度间伐的效果最佳。(6)间伐提高了油松人工林内距离地面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提高了林内土壤水分、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尤以轻度间伐(Ⅰ,15.6%)的林分最显着。(7)通过控制实验得知,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氮肥含量的高低以及氮水的交互作用对油松的光合固碳量影响显着,而间伐通过调整林分密度,改变林内的光照强度、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等,从而改变油松人工林林木的光合固碳量,影响林分的固碳效应。(8)油松人工林林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单株生物量、乔木层单位面积生物量、灌草层单位面积生物量、凋落物层单位面积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都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林木的平均冠幅随林分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小,而林木枝下高随林分密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土壤层有机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可见,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生物量及碳储量积累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是不一致的。
刘文,王敏增,兰欣,温静,王奇峰[4](2016)在《抚育间伐强度对侧柏林及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以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干旱阳坡侧柏为研究对象,分析抚育间伐强度与侧柏林生长、天然落种更新、林下植被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并对不同间伐强度进行森林健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对林木单株的直径和高生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天然更新的数量及其分布特征与抚育间伐强度关系较大,低强度间伐林分天然更新数量和种类较少,随着间伐强度增大,更新数量和种类随之增加,40%间伐强度为40%时,林内中生树种更新最多;抚育过程中林窗的分布情况是决定林下灌、草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不同强度抚育后林下植物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增大;从生产力、群落结构功能、抵抗力(干扰)、效益等4个方面9个指标对林分健康等级进行评价,间伐强度为40%时,林分达到健康水平。
毛斌[5](2015)在《北京中幼龄人工油松、侧柏风景林抚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户外游憩成为现代城市居民一个重要的活动以及城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北京市近郊森林成为居民休闲游憩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如何提高北京近郊森林景观质量以便满足群众需求已成为北京市森林经营工作的核心。北京地区风景林主要由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adus orientalis)组成。因此本文对油松、侧柏风景林做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比较通用美景度评价法对油松、侧柏单木个体景观、林内景观进行评判,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原理,以照片的色彩斑块结构为基础,开展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林内可及度进行定量化测定。最终从单木景观、林内景观、林内色彩斑块及林内可及度4个方面分析各方面的质量现状。同时结合修枝和间伐抚育效果确定了油松、侧柏风景林的较为完善的林木分级技术和抚育技术。单木景观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主要影响油松、侧柏单木美景质量特征的指标,研究指标与美景度关表明:油松、侧柏的树冠伸展度,树冠体积、冠长率、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幅年均生长量、死树冠长度占树冠比例、侧柏的树干倾斜度与美景度等级呈线性变化趋势,油松的树高年均生长量、径高比、树干通直度和侧柏树高年均生长量与美景度等级呈非线性变化趋势。采用因子分析构建了可表征油松、侧柏树木冠形、干冠协调、生长和干形4个综合因子指数,利用4个指数构建了美景度与单木个体质量特征关系的二次多项式非线性模型。不同油松、侧柏风景林林分景观要素对林内美景度和可及度研究结果表明:林内透视距离、平均枝下高和胸径、灌草总盖度、灌木盖度和草本盖度的增大对林内景观质量起到提升的作用;林分密度的增大对林内景观质量起到降低作用。灌木高度的增大对油松林内景观质量起到降低的作用,而对侧柏林内景观质量起到提升的作用。林内可及度随林内透视距离、平均枝下高的增大呈增大变化趋势;随林分密度和平均胸径、灌草总盖度、灌木盖度和灌木高度的增大呈降低的变化趋势。草本盖度变化对可及度影响不显着。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主要影响油松、侧柏的色彩斑块指标并分析了不同林分密度、灌草总盖度和树干形态构成的林分结构对色彩指数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色彩指数最大和最小的林分结构。不同抚育措施对油松、侧柏林内美景度影响表明:油松、侧柏林内美景度在不同修枝强度和间伐下呈相同变化趋势,修枝强度和间伐强度的增大林内美景度呈显着提高变化趋势。间伐强度越大油松、侧柏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净生长越大。分别建立了油松、侧柏可及度模型和基于色彩斑块指数林内景观模型。依据指标对可及度模型贡献大小提出风景林最佳可及度指标控制范围。林木分级技术研究结果:通过单木美景模型和综合生长势将油松单木分为景观主体木(Ⅰ)、景观有益木(Ⅱ)、景观有害木(Ⅲ)3个等级,并进一步划分为(Ⅰ 1)景观提景木、景观核心木(Ⅰ 2)、景观辅助木(Ⅱ 1)、景观潜力木(Ⅱ 2)、景观有害木(Ⅲ1)和景观障景木(Ⅲ2)6个亚类,将侧柏单木分为景观主体木(Ⅰ)、景观有益木(Ⅱ)、景观有害木(Ⅲ)3个等级,并进一步划分为(Ⅰ1)景观提景木、景观核心木(Ⅰ2)、景观辅助木(Ⅱ 1)、景观潜力木(Ⅱ 2)、景观有害木(Ⅲ1)5个亚类。同时构建了不同林木等级的预测模型。依据林木分级结果确定林木了修枝为景观有有益木,依据修枝与美景度研究确定了林分分平均树高和冠长比为:油松强度修枝为0.36、中度为0.42、弱度为0.56;侧柏强度修枝为0.72中度为0.68弱度为0.54。林木整形林木为景观主体木;林木间伐木为景观有害木,依据胸径和冠幅关系提出了合理密度控制表以便为林木间伐时间、强度提供科学参考。
汪平[6](2013)在《北京西山侧柏、油松游憩林抚育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京西山是市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区域,该地区森林总体上定位为风景游憩林,以满足大众的审美及休闲游憩需求为主要经营目标。自从营建以来,通过当地森林经营者的不懈努力,这些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林分仍然存在枯枝较多、林下灌木杂乱等问题,导致风景游憩等多种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急需抚育加以改善。因此,研究构建科学可行的风景游憩林抚育技术体系,成为当地森林培育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以北京西山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游憩林为对象,基于前期的林分美学质量评价结果,于2007年夏季分别对阴、阳坡典型林分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抚育。其中,侧柏林采取2个修枝高度(2-3m和3-4m)与4个割灌保留盖度(10%、20%、25%和50%)相组合的6个优化模式(A1、A2、A3和B1、B2、B3),油松林采取2个修枝高度(4-5m和5-6m)与3个割灌保留盖度(10%、20%和30%)相组合的4个优化模式(C1、C2和D1、D2)。采用定位监测的手段,共设置34块固定样地连续调查了不同模式抚育前后5年间的林分结构、美学质量、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天然更新状况。采用Voronoi图法,准确描述并验证了林分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分别基于半球影像法和优势度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抚育模式对林分冠层和林下植被结构的影响。基于SBE法比较了不同抚育模式的美学效果,同时分析了其植物多样性及天然更新效果,综合评价得出最佳的抚育模式及间隔期。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侧柏、油松游憩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基本合理,针对林分非空间结构因素开展不同模式抚育具有可行性。林分中普遍存在6-7种空间结构单元,但均以1株参照木和5株相邻木的构成形式为主。大多数样地的聚集指数R显着大于1,林木以均匀分布居多。林分混交度基本在0.4~0.6范围内,树种空间隔离程度大多处于中等水平。林分处于中等竞争状态,其胸径及树高大小比数均在0.5左右。林分开敞度均在0.3以上,林内游憩空间较为开阔。(2)不同抚育模式均能明显增加侧柏、油松游憩林林下植物种数,新增植物种主要来源于阳性草本。阴坡侧柏林中的A1和A3模式效果更佳,抚育后分别平均增加了17种和15种植物;阳坡侧柏林中的B1和B2模式效果更佳,平均新增植物8种和6种。阴坡油松林中的C2模式效果更佳,平均新增植物11种;而阳坡油松林中的D1和D2模式效果相当,两者分别平均增加了3种和4种植物。(3)不同抚育模式对林下植物优势种的组成、数量及优势度的影响均不显着,较好地维持了林下植被结构的稳定性。抚育前后5年间,不同抚育模式下灌木层优势种大多为孩儿拳头和荆条,草本层优势种基本为求米草。(4)不同抚育模式均能在短期内大幅提高林分喜好度,明显改善林分的美学质量。阴坡侧柏林中3种模式效果均较为理想,其喜好度分别平均提高70.0、64.7和73.9。阳坡侧柏林中的B1模式效果更佳,喜好度平均提高79.0。C1和C2模式效果相当,喜好度分别平均提高78.2和58.3。D1和D2模式效果相当,喜好度分别平均提高53.4和42.4。(5)不同抚育模式均能维持或提高林下植物多样性。阴坡侧柏林中的A3模式效果更佳,灌草层植物H’指数分别比抚育前提高54.7%~73.7%和1.6~2.5倍;阳坡侧柏林中3种模式均能维持灌草层植物多样性。C2模式在阴坡油松林中效果更佳,其灌草层植物H’指数分别平均提高了54.9%~59.3%和0.93~1.25倍;阳坡油松林中的D1和D2模式均能维持林下植物多样性。(6)不同抚育模式均能促进阔叶更新种数量和密度的增加,而对针叶更新种没有影响。阴坡侧柏林中的A2和A3模式作用效果更佳,其更新密度分别平均增加了4424株/hm2和4456株/hm2。阳坡侧柏林中的B2模式效果更佳,更新密度平均增加了6433株/hm2。阴坡油松林中的C1模式效果更佳,更新密度平均增加了5900株/hm2。阳坡油松林中的D2模式效果更佳,更新密度平均增加了4000株/hm2。综合考虑抚育的美学及生态效果认为,阴坡侧柏林更适合采用A3模式(修枝高度2~3m+割灌保留盖度20%+林地清理),抚育间隔期宜为2年。阳坡侧柏林更适合采用B1模式(修枝高度2~3m+割灌保留盖度25%+林地清理),抚育间隔期至少应该为4年。阴坡油松林更适合采用C2模式(修枝高度5~6m+割灌保留盖度20%+林地清理),抚育间隔期宜为1年。阳坡油松林更适合采用D2模式(修枝高度4~5m+割灌保留盖度20%+林地清理),相应的抚育间隔期宜为2年。
周伟[7](2012)在《徐州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据2009年的徐州市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分别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和非蓄积换算法估算徐州市森林植被生物量,研究了徐州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规律;分析了林分密度、林龄、间伐等因素对徐州市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程度;从细根生物量和形态角度,初步探讨了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1)2009年徐州市森林植被碳储量6.45Tg,乔木林碳储量最高,为5.45Tg;其次是灌木林、四旁树和经济林,分别为0.34Tg、0.34Tg和0.31Tg,四者分别占植被总碳储量的84.46%、5.32%、5.30%和4.75%。乔木林是植被碳储量的最主要贡献者。(2)2005~2009年间徐州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共增加0.51Tg,年均增加0.13Tg,年均增长率2.54%;4年间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由2005年的25.85Mg·hm-2增加到了2009年的27.37Mg·hm-2。这表明2005~2009年,徐州市森林是CO2的一个“汇”,随着时间的变化,徐州市森林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固碳功能。(3)徐州市的森林植被乔木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大致呈现从市区—近郊—远郊方向逐渐增加的趋势;碳密度呈现从市区向远郊逐渐降低的趋势。徐州市各优势树种面积、蓄积分布不均,造成碳储量有所差异。杨树和柏类的碳储量之和达5.35Tg,所占比例之和占全市总碳储量的98.16%,显示了这两种优势树种碳储量对徐州市森林植被碳储量有极大贡献。(4)徐州市森林植被乔木林碳储量分布规律: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中龄林>近熟林>幼龄林>成熟林>过熟林;高郁闭度>中郁闭度>低郁闭度。碳密度分布规律: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过龄林>成熟林>近龄林>中龄林>幼龄林;中郁闭度>高郁闭度>低郁闭度。(5)2009年徐州市能源消耗、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农田利用、居民生活和人口呼吸六个方面的碳排放量共计4652.11万t,人均4.86t/人。森林植被碳储量年均增加0.13Tg,相当于同期碳排放量的1.00%,即减排贡献率也为1.00%,说明森林植被对城市碳排放有一定的消弱作用。(6)3种林分密度单位面积平均碳储量分别为:94.11t/hm2(1679株/hm2)、79.06t/hm2(2250株/hm2)和73.32t/hm2(3074株/hm2)。其中,乔木层、林下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的碳储量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在系统中所占比重逐渐减小,土壤层碳储量随林分密度增加在系统中所占比重呈增加趋势。(7)3种林龄的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其单位面积平均碳储量分别为:40年生侧柏林碳储量为90.67t/hm2,48年生为82.60t/hm2和55年生为109.54t/hm2。侧柏单株生物量随林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乔木层碳储量在系统碳储量中所占比重随林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不同林龄侧柏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为:40年生侧柏林为60.67t/hm2,48年生侧柏林为48.12t/hm2,55年生侧柏林为56.00t/hm2。(8)间伐两次侧柏林碳储量(76.36t/hm2)>间伐一次侧柏林碳储量(73.30t/hm2)>未间伐侧柏林碳储量(68.54t/hm2),其中乔木层碳储量为:间伐一次(37.35t/hm2)>间伐两次(30.42t/hm2)>未间伐(28.13t/hm2),土壤层碳储量为间伐两次(39.38t/hm2)明显高于未间伐(36.09t/hm2)和间伐一次(32.47t/hm2)。可见,适度的间伐可以增加系统碳储量。(9)不同林分密度细根生物量的变化与不同林分密度下的乔木层、土壤层以及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规律一致,均为低林分密度下最大,高林分密度下最小。细根形态随林分密度的降低表现为低级根中的1、2级根直径变小,根长先变长后变短;而高级根中的5级根直径变粗。(10)1次间伐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间伐后明显减少,但乔木层碳储量在一次间伐后略有增加;细根生物量在两次间伐后减少,这与乔木层碳储量有相似规律,但两次间伐后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却有所增加。两次间伐后,3、4级根直径变粗,5级根直径变小;4、5级根平均根长变长,吸收、运输和延伸能力均增强,5级根寿命缩短,归还到土壤中碳增多。因此,适度间伐不但不会减少细根生物量反而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增加。(11)细根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明显减少与不同林龄下土壤层碳储量的变化规律类似,乔木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细根形态随林龄的增加表现为2级根直径先变粗后变细,4、5级根直径和根长均先变小后变大。综上所述,城市是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城市植被是较大的“汇”。徐州市城市森林植被对固定城市中排放的CO2有较大贡献,但不同类型森林植被的碳储量有所差异;适度间伐等经营措施可以提高城市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侧柏人工林细根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与系统碳储量变化具有较高一致性,这可能是导致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石聪[8](2012)在《徐州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人工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储量受人类活动、自然因素、林分状况等影响。本文以徐州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林下灌木、草本、枯落物、土壤层碳储量,并结合侧柏生物量器官模型,估算了不同林分密度、不同林龄、不同间伐下的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结果如下:(1)3种林分密度单位面积平均碳储量分别为:94.11t/hm2(1679株/hm2)、79.06t/hm2(2250株/hm2)和73.32t/hm2(3074株/hm2)。其中,乔木层、林下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的碳储量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在系统中所占比重逐渐减小,土壤层碳储量随林分密度增加在系统中所占比重呈增加趋势。(2)3种林龄的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其单位面积平均碳储量分别为:40年生侧柏林碳储量为90.67t/hm2,48年生为82.60t/hm2和55年生为109.54t/hm2。侧柏单株生物量随林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乔木层碳储量在系统碳储量中所占比重随林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不同林龄侧柏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为:40年生侧柏林为60.67t/hm2,48年生侧柏林为48.12t/hm2,55年生侧柏林为56.00t/hm2。(3)间伐两次侧柏林碳储量(76.36t/hm2)>间伐一次侧柏林碳储量(73.30t/hm2)>未间伐侧柏林碳储量(68.54t/hm2),其中乔木层碳储量为:间伐一次(37.35t/hm2)>间伐两次(30.42t/hm2)>未间伐(28.13t/hm2),土壤层碳储量为间伐两次(39.38t/hm2)明显高于未间伐(36.09t/hm2)和间伐一次(32.47t/hm2)。可见,适度的间伐可以增加系统碳储量。
贾忠奎,温志勇,贾芳,公宁宁,游伟斌,汪加魏,马履一[9](2012)在《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对抚育间伐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不同抚育强度下侧柏人工林的土壤及枯落物持水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5年后,弱度、中度、强度抚育样地土壤容重0-10cm处分别比对照样地降低9.5%,13.0%,18.9%,10-20cm处弱度、中度和强度抚育样地分别比对照降低0.3%,6.5%和9.8%;0-10cm处总孔隙度分别增加9.6%,13.1%,19.1%,10-20cm处分别增加-0.3%,6.3%,9.5%;水源涵养量分别增加5.5%,25.1%,32.1%;土壤总贮水量分别增加14.3%,4.6%,9.7%。与对照样地相比,各抚育样地枯落物蓄积量分别增加92.2%,268.3%,19.0%,最大持水率分别增加10.6%,28.4%,28.7%,持水量分别增加116.8%,379.3%,55.8%。方差分析显示,中度抚育和强度抚育效果与对照样地差异显着,说明抚育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从而提高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因此从水源涵养的角度来说,在阳坡薄土条件下侧柏人工林更适宜采用中度和强度抚育措施。
李云岘,杨学民,马占元,秦飞,关庆伟,杨瑞卿[10](2011)在《增加种源树种促进侧柏林演替技术及短期效果》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徐州市云龙山侧柏林的现状及社会发展需要,制订了人工促进侧柏纯林演替的目标、原则,确定了间伐抚育和林窗开设的标准,提出了种源树种及其配置方式和栽植、管护技术方案。林分改造后各树种生长良好,植物多样性显着增加,景观质量明显改善,风景林的效能已初步形成。
二、侧柏林间伐强度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侧柏林间伐强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山区侧柏和油松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典型植物种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林下灌草分布的影响因素 |
2.2 典型林分下土壤化学性质与灌草间关系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气候特征 |
3.3 水文水资源 |
3.4 土壤特性 |
3.5 植被情况 |
3.6 工程概况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标准地设置 |
4.2.2 林分类型划分 |
4.2.3 林下植被调查 |
4.2.4 土壤肥力调查 |
4.2.5 典型物种的选择 |
4.2.6 统计分析方法 |
4.2.7 最大熵模型 |
4.3 技术路线 |
5 典型林分下灌草植物种类与土壤化学性质 |
5.1 典型林分下植物种 |
5.1.1 侧柏林下植物组成 |
5.1.2 油松林下植物组成 |
5.2 典型林分下土壤化学性质 |
5.2.1 侧柏林下土壤化学性质 |
5.2.2 油松林下土壤化学性质 |
5.2.3 侧柏与油松林下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
6 土壤化学性质与林下植物的关系 |
6.1 阳坡侧柏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植物的关系 |
6.1.1 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灌木植物的相关性 |
6.1.2 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草本植物的相关性 |
6.1.3 林下典型灌草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指示作用 |
6.2 阴坡侧柏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植物的关系 |
6.2.1 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灌木植物的相关性 |
6.2.2 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草本植物的相关性 |
6.2.3 林下典型灌草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指示作用 |
6.3 阳坡油松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植物的关系 |
6.4 阴坡油松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植物的关系 |
6.4.1 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灌木植物的相关性 |
6.4.2 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草本植物的相关性 |
6.4.3 林下典型灌草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指示作用 |
7 典型灌草植物的适宜性分析与分布模拟 |
7.1 扁担杆潜在分布的适宜性模型构建及分布模拟 |
7.1.1 扁担杆适宜性模型及验证 |
7.1.2 影响扁担杆适宜性的主导因子分析 |
7.1.3 扁担杆的分布模拟 |
7.2 中华卷柏潜在分布的适宜性模型构建及分布模拟 |
7.2.1 中华卷柏气候适宜性模型及验证 |
7.2.2 影响中华卷柏适宜性的主导因子分析 |
7.2.3 中华卷柏的分布模拟 |
7.3 小红菊潜在分布的适宜性模型构建及分布模拟 |
7.3.1 小红菊气候适宜性模型及验证 |
7.3.2 影响小红菊适宜性的主导因子分析 |
7.3.3 小红菊的分布模拟 |
7.4 三裂绣线菊潜在分布的适宜性模型构建及分布模拟 |
7.4.1 三裂绣线菊适宜性模型及验证 |
7.4.2 影响三裂绣线菊适宜性的主导因子分析 |
7.4.3 三裂绣线菊的分布模拟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基于近自然林经营的鲁南山地侧柏人工林经营模型构建与营林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1.4.2 技术路线 |
2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模型与营林策略 |
2.1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模型构建 |
2.1.1 模型理论与实践依据 |
2.1.1.1 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理论依据 |
2.1.1.2 侧柏生长发育特点与侧柏人工林群落演替规律 |
2.1.1.3 侧柏人工林的经营目标 |
2.1.2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模型 |
2.2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策略 |
2.2.1 新造林抚育 |
2.2.2 幼龄林抚育 |
2.2.3 中龄林抚育 |
2.2.4 成过熟林经营 |
2.2.4.1 林分择伐更新抚育 |
2.2.4.2 天然下种抚育 |
2.2.4.3 人工更新抚育 |
2.2.5 恒续林抚育 |
3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方案编制与营林效果评价 |
3.1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方案调查设计 |
3.1.1 研究地概况与调查研究方法 |
3.1.1.1 研究地概况 |
3.1.1.2 外业调查内容与方法 |
3.1.2 侧柏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方案设计 |
3.1.2.1 林分调查现状分析 |
3.1.2.2 目标林相设计 |
3.1.2.3 立木等级划分 |
3.1.2.4 目标树数量选择和培育目标 |
3.1.2.5 采伐干扰树 |
3.1.2.6 透光伐 |
3.1.2.7 修枝 |
3.1.2.8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
3.1.2.9 定株间伐 |
3.1.2.10 割灌除草 |
3.1.2.11 采伐剩余物处理 |
3.2 营林效果评价 |
3.2.1 研究方法 |
3.2.1.1 监测区设置 |
3.2.1.2 调查、取样、测定方法 |
3.2.1.3 数据分析与计算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对林分结构及生长的影响 |
3.2.2.2 对林内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3.2.2.3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近自然林经营模型的构建是侧柏人工林近自然长期经营的理论依据 |
4.1.2 目标树营林作业方案与近自然林经营 |
4.1.3 现实林分近自然经营效果评价与近自然林经营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一览表 |
致谢 |
(3)京北山区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森林的固碳效应 |
1.2.2. 森林固碳效应的影响因素 |
1.2.3.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
1.2.4. 抚育间伐对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
1.2.5. 抚育间伐对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标准地设置 |
2.3.3. 标准地生物量调查 |
2.3.4. 标准木生物量测定 |
2.3.5. 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及生长量计算 |
2.3.6. 油松单木及各器官生物量估算方法 |
2.3.7. 含碳率测定及碳储量估算 |
2.3.8. 土壤指标的测定 |
2.3.9. 林内小气候的测定 |
2.3.10. 年轮条取样与处理 |
2.3.11. 幼苗控制试验方法 |
2.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3. 油松人工林不同层次组分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 |
3.1. 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1.1. 平均胸径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1.2. 平均树高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1.3. 林分平均冠幅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1.4. 平均枝下高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1.5. 单株材积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1.6. 林分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与密度的关系 |
3.2. 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2.1. 生物量估算模型 |
3.2.2. 平均单株及不同器官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2.3. 乔木层单位面积总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2.4. 乔木层各组分单位面积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3. 油松人工林林下各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3.1. 灌草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3.2. 凋落物层生物量现存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3.3. 粗大木质残体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3.4. 油松人工林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4.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4.1.1. 间伐前后平均胸径生长量对比 |
4.1.2. 间伐前后平均树高生长量对比 |
4.1.3. 间伐前后平均冠幅生长量对比 |
4.1.4. 间伐前后单株材积生长量对比 |
4.1.5. 间伐前后单位面积蓄积量生长量对比 |
4.2.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胸径径级分布的影响 |
4.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木径向生长的年际动态及生长释放效应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5.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单株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 |
5.1.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生物量及碳储量对比 |
5.1.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 |
5.2.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 |
5.2.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
5.2.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灌草层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
5.2.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层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
5.2.4.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土壤层有机碳含量及分配特征 |
5.2.5.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
5.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年际动态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固碳速率的影响 |
6.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固碳速率的影响 |
6.2.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乔木层固碳速率的影响 |
6.3.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林下各层固碳速率的影响 |
6.3.1. 不同间伐强度灌草层固碳速率比较 |
6.3.2. 不同间伐强度凋落物层固碳速率比较 |
6.3.3.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层固碳速率比较 |
6.4.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的影响 |
6.5.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增量的年际动态 |
6.6. 讨论 |
6.7. 小结 |
7.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效应影响综合评价 |
7.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生长状况综合评价 |
7.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综合评价 |
7.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速率综合评价 |
7.4.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综合效果评价 |
7.5. 讨论 |
7.6. 小结 |
8. 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对抚育间伐强度响应的生态生理机制 |
8.1. 间伐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
8.1.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光照强度的变化 |
8.1.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土壤水分特征 |
8.1.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土壤养分特征 |
8.1.4.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温度变化 |
8.2. 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对光、水、氮的响应 |
8.2.1. 光照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
8.2.2. 土壤水分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
8.2.3. 氮肥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
8.2.4. 土壤水分和氮肥交互作用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
8.3. 讨论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9.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抚育间伐强度对侧柏林及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地设置 |
2.2 调查计算 |
2.3 林分健康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抚育间伐对侧柏林生长的影响 |
3.2 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 |
3.2.1 抚育间伐对林下天然更新的影响 |
3.2.2 抚育间伐对林下植物种类的影响 |
3.2.3 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 |
3.3 抚育间伐对侧柏林健康等级的影响 |
4 结论 |
(5)北京中幼龄人工油松、侧柏风景林抚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风景林研究进展综述 |
1.2.1. 风景林研究概述 |
1.2.2. 风景林质量评价 |
1.2.3. 风景林抚育管理 |
1.2.4. 林木分级 |
1.2.5. 风景林抚育研究展望 |
2. 自然状况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2. 试验地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3.2. 样地照片拍摄 |
3.3. 景观照片筛选 |
3.4. 林内色彩斑块提取 |
3.5. 林内可及度调查 |
3.6. 林木分级技术 |
3.6.1. 单木测树指标选取和计算 |
3.6.2. 单木生长势计算 |
3.7. SBE评价法 |
3.7.1. 评判者的选取 |
3.7.2. 评判过程 |
3.8. 试验设计 |
3.8.1. 林内景观单因素设计 |
3.8.2. 林内景观色彩斑块试验设计 |
3.8.3. 人工风景林抚育试验设计 |
3.9. 数据处理 |
3.9.1. 美景度SBE计算方法 |
3.9.2. 美景度及其影响因子等级划分 |
3.9.3. 指标与美景度的简相关分析 |
3.9.4. 多元数量化模型 |
3.9.5. 单木质量特征指数构建 |
3.9.6. 系统聚类分析 |
3.9.7. TOPSIS法 |
3.10. 论文技术路线 |
4. 油松、侧柏单木景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1. 单木景观质量特征与美景度等级间的关系 |
4.1.1. 不同美景度等级间油松单木景观指标变化规律 |
4.1.2. 不同美景度等级间侧柏单木景观指标变化规律 |
4.2. 单木景观质量评价指标筛选 |
4.2.1. 单木景观指标与美景度的简相关分析 |
4.2.2. 单木景观形态指数构建 |
4.3. 单木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建立 |
4.3.1. 油松单木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建立 |
4.3.2. 侧柏单木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建立 |
4.4. 小结 |
5. 林内景观要素对油松、侧柏风景林景观质量的影响 |
5.1. 林内要素和林下植被要素与林内景观美景度的关系 |
5.1.1. 林内要素与林内景观美景度关系 |
5.1.2. 林下植被要素与林内景观美景度关系 |
5.2. 林内景观要素和林下植被要素与林内可及度关系 |
5.2.1. 林内景观要素与林内可及度关系 |
5.2.2. 林下植被要素与林内可及度关系 |
5.3. 林内色彩斑块与美景度等级间关系 |
5.3.1. 油松林内色彩斑块与美景度等级间关系 |
5.3.2. 油松林内色彩斑块指数筛选 |
5.3.3. 油松林内结构特征与林内色彩斑块指数关系 |
5.3.4. 侧柏林内色彩斑块指数与美景度关系 |
5.3.5. 侧柏林内色彩斑块指数筛选 |
5.3.6. 侧柏林分结构特征与林内色彩斑块指数关系 |
5.4. 小结 |
6. 抚育措施对油松、侧柏风景林质量的影响 |
6.1. 油松、侧柏风景林林分动态 |
6.1.1. 油松、侧柏林分断面积模型构建 |
6.1.2. 油松、侧柏林分收获模型构建 |
6.2. 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特性的影响 |
6.2.1. 不同间伐强度对油松林分生长特性的影响 |
6.2.2. 不同间伐强度对侧柏林分生长特性的影响 |
6.3. 油松、侧柏风景林美景度和可及度情景分析 |
6.3.1. 油松风景林美景度情景分析 |
6.3.2. 侧柏风景林美景度情景分析 |
6.3.3. 油松风景林可及度情景分析 |
6.3.4. 侧柏风景林可及度情景分析 |
6.4. 密度修枝对油松、侧柏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 |
6.5. 间伐强度对油松、侧柏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 |
6.6. 小结 |
7. 油松、侧柏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建立 |
7.1. 指标筛选 |
7.1.1. 可及度模型指标筛选 |
7.2. 模型选择 |
7.2.1. 美景度模型选择 |
7.2.2. 可及度模型建立 |
7.3. 小结 |
8. 油松、侧柏风景林抚育技术 |
8.1. 油松、侧柏风景林林木分级技术 |
8.1.1. 油松风景林林木分级技术 |
8.1.2. 侧柏风景林林木分级技术 |
8.1.3. 林木分级效果评价 |
8.2. 油松、侧柏风景林修枝技术 |
8.2.1. 修枝的林分与林木条件 |
8.2.2. 修枝的目的 |
8.2.3. 修枝方法 |
8.2.4. 修枝的起始期 |
8.2.5. 修枝强度 |
8.2.6. 修枝间隔期 |
8.2.7. 修枝技术要点 |
8.3. 油松、侧柏整形技术 |
8.3.1. 整形的林木条件 |
8.3.2. 整形的目的 |
8.3.3. 整形的方法 |
8.3.4. 整形时间 |
8.3.5. 整形强度 |
8.3.6. 整形技术 |
8.4. 油松、侧柏风景林林分抚育技术 |
8.4.1. 抚育间伐的林分与林木条件 |
8.4.2. 抚育间伐类型选择 |
8.4.3. 抚育间伐的起始期 |
8.4.4. 抚育间伐强度 |
8.4.5. 抚育间伐间隔期 |
8.4.6. 抚育间伐技术要点 |
8.5. 林下草本、灌木植被的管理 |
8.5.1. 植被管理目的 |
8.5.2. 植被管理的方式 |
8.5.3. 植被管理技术 |
8.6. 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2. 结论 |
9.3. 创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侧柏、油松不同修枝强度、间伐强度和割灌对比照片 |
(6)北京西山侧柏、油松游憩林抚育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一、国内外游憩林研究进展 |
1 概念、功能及类型 |
1.1 游憩林的概念 |
1.2 游憩林的功能 |
1.3 游憩林的类型 |
2 美学质量研究 |
2.1 美学质量评价 |
2.2 美学质量预测 |
2.3 影响因素探讨 |
3 抚育管理理论与技术 |
3.1 抚育管理理论 |
3.2 抚育管理原则 |
3.3 抚育管理技术 |
4 抚育效果评价 |
4.1 林分结构效果 |
4.2 植物多样性效果 |
4.3 天然更新效果 |
4.4 美学效果 |
二、研究区概况 |
1 自然地理概况 |
2 社会经济概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技术路线 |
3 研究方法 |
3.1 样地设置 |
3.2 抚育试验设计 |
3.3 林分结构特征调查 |
3.4 林分更新状况调查 |
3.5 林分美学质量评价 |
3.6 数据处理 |
四、结果与分析 |
1 抚育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
1.1 林分空间结构合理性 |
1.2 林分冠层结构 |
1.3 林下植被结构 |
1.4 小结与讨论 |
2 抚育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2.1 物种丰富度 |
2.2 物种多样性 |
2.3 物种均匀度 |
2.4 小结与讨论 |
3 抚育对林分天然更新的影响 |
3.1 种数及组成 |
3.2 更新密度 |
3.3 小结与讨论 |
4 抚育对林分美学质量的影响 |
4.1 林分喜好度 |
4.2 主要风景要素 |
4.3 抚育间隔期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五、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徐州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研究进展 |
1.2.2 森林经营措施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
1.2.3 细根的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基本概况 |
2.1.2 气候 |
2.1.3 土壤 |
2.1.4 植被概况 |
2.2 研究方法与试验地概况(详见各章) |
2.3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徐州城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地概况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数据来源和处理 |
3.2 研究结果 |
3.2.1 徐州市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分析 |
3.2.2 徐州市森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分析 |
3.2.3 不同森林类型植被乔木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分析 |
3.2.4 不同龄组植被乔木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特征 |
3.2.5 不同郁闭度等级植被乔木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分析 |
3.2.6 徐州市森林植被碳汇的减排贡献率 |
3.3 小结 |
第四章 徐州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因素 |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地概况 |
4.1.2 乔木层生物量的估算 |
4.1.3 林下灌木、草本层、枯落物层生物量的估算 |
4.1.4 土壤样品采集与土壤有机碳测定 |
4.1.5 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算 |
4.2 研究结果 |
4.2.1 林分密度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4.2.2 林龄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4.2.3 间伐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林分密度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4.3.2 林龄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4.3.3 间伐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侧柏人工林碳储量变化的机理探讨 |
5.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地概况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林分密度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的变化 |
5.2.2 不同间伐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的变化 |
5.2.3 不同林龄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的变化 |
5.3 讨论 |
5.3.1 不同林分密度侧柏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形态与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关系 |
5.3.2 不同间伐侧柏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形态与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关系 |
5.3.3 不同林龄侧柏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形态与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徐州市森林植被对固定城市中排放的 CO2有较大贡献,但是不同类型森林植被的碳储量有所差异 |
6.1.2 通过适当的间伐等经营措施可以提高城市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
6.1.3 细根生物量和形态变化与侧柏人工林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具有较高一致性,可能是导致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
6.2 问题与展望 |
6.2.1 问题 |
6.2.2 展望 |
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8)徐州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概述 |
2.1.1 人工林生态系统 |
2.1.2 人工林碳储量 |
2.2 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因素 |
2.2.1 人类活动的影响 |
2.2.2 自然条件的影响 |
2.2.3 林分状况的影响 |
2.2.4 其它影响因素 |
2.3 碳储量研究方法 |
2.3.1 地上植被碳储量研究方法 |
2.3.2 地下土壤碳储量研究方法 |
2.4 当前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基本概况 |
3.2 气候 |
3.3 土壤 |
3.4 植被概况 |
第四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1.1 林分密度对侧柏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影响 |
4.1.2 林龄对侧柏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影响 |
4.1.3 间伐对侧柏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影响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地选择设置 |
4.2.2 乔木层生物量的估算 |
4.2.3 林下灌木、草本层、枯落物层生物量的估算 |
4.2.4 土壤样品采集与土壤有机碳测定 |
4.2.5 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算 |
第五章 结果分析 |
5.1 林分密度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5.1.1 不同林分密度侧柏人工林地上植被层与枯落物层生物量及分配 |
5.1.2 不同林分密度侧柏人工林土壤层碳储量 |
5.1.3 不同林分密度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 |
5.2 林龄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5.2.1 不同林龄侧柏人工林地上植被层与枯落物层生物量及分配 |
5.2.2 不同林龄侧柏人工林土壤层碳储量分布与变化 |
5.2.3 不同林龄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与变化 |
5.3 间伐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5.3.1 不同间伐侧柏人工林地上植被层与枯落物层生物量及分配 |
5.3.2 不同间伐侧柏人工林土壤层碳储量分布和变化 |
5.3.3 不同间伐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与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林分密度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6.2 林龄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6.3 间伐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第七章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详细中文摘要 |
详细英文摘要 |
(9)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对抚育间伐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间伐试验样地设置 |
2.2 土壤物理特性及持水量测定 |
2.3 枯落物持水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抚育对侧柏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影响 |
3.1.1 抚育间伐前后林分土壤容重的变化 |
3.1.2 抚育间伐前后林分土壤孔隙度的变化 |
3.1.3 伐后5年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林分土壤容重的变化 |
3.1.4 伐后5年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林分土壤孔隙度的变化 |
3.2 抚育对林分土壤水源涵养效益的影响 |
3.2.1 抚育间伐前后侧柏林分土壤水源涵养量分析 |
3.2.2 抚育间伐前后侧柏林分土壤总贮水量分析 |
3.2.3 伐后5年不同间伐强度下的侧柏林分土壤水源涵养量分析 |
3.2.4 伐后5年不同间伐强度下的侧柏林分土壤总贮水量分析 |
3.3 伐后5年抚育对林分枯落物水源涵养效益的影响 |
3.3.1 抚育间伐对枯落物蓄积量的影响 |
3.3.2 抚育间伐对枯落物最大持水率的影响 |
3.3.3 抚育间伐对枯落物持水量的影响 |
4 结论 |
(10)增加种源树种促进侧柏林演替技术及短期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立地条件及森林资源概况 |
2 人工促进侧柏林演替技术方案设计 |
2.1 侧柏纯林的改造目标与原则 |
2.1.1 改造目标 |
2.1.2 改造原则 |
2.2 抚育间伐与林窗开设 |
2.2.1 侧柏林抚育 |
2.2.2 林窗开设 |
2.3 种源树种选择 |
2.4 种源树栽植及管理措施 |
2.4.1 工程整地方案 |
2.4.2 栽植措施 |
3 调查方法 |
3.1 增植种源树的生长情况调查 |
3.2 植物多样性调查 |
3.3 景观效果变化评价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增植种源树的生长 |
4.2 植物多样性变化 |
4.3 景观效果变化 |
5 结束语 |
四、侧柏林间伐强度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山区侧柏和油松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典型植物种间关系[D]. 胡译水.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近自然林经营的鲁南山地侧柏人工林经营模型构建与营林效果评价[D]. 颜攀.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3]京北山区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研究[D]. 郭文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4]抚育间伐强度对侧柏林及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J]. 刘文,王敏增,兰欣,温静,王奇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6(07)
- [5]北京中幼龄人工油松、侧柏风景林抚育技术研究[D]. 毛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6]北京西山侧柏、油松游憩林抚育效果研究[D]. 汪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7]徐州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周伟.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8]徐州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因素研究[D]. 石聪. 南京林业大学, 2012(01)
- [9]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对抚育间伐的响应[J]. 贾忠奎,温志勇,贾芳,公宁宁,游伟斌,汪加魏,马履一.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1)
- [10]增加种源树种促进侧柏林演替技术及短期效果[J]. 李云岘,杨学民,马占元,秦飞,关庆伟,杨瑞卿.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