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及其周围地区地壳、地幔地震层析成像——印度板块大规模俯冲于西藏高原之下的证据(论文文献综述)
赵俊猛,张培震,张先康,Xiaohui YUAN,Rainer KIND,Robert van der HILST,甘卫军,孙继敏,邓涛,刘红兵,裴顺平,徐强,张衡,嘉世旭,颜茂都,郭晓玉,卢占武,杨小平,邓攻,琚长辉[1](2021)在《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印度板块俯冲、西藏巨型破碎区发育、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西部水汽通道提前关闭、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这一深部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地表地形、油气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制约关系,推动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
李洪丽[2](2021)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地震发震频繁且严重,是全球在板块内部发生8.0级以上强震最多的国家,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周边构造极其复杂。中国整体处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由于受来自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导致中国大陆地震断裂带发育密集。上个世纪以来,共计有近800次的6.0级以上强震发生在中国,遍布除浙江省、贵州省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占世界7%的土地,发生了占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地震活动具有发生频次高、震级强度大、震源深度浅、分布面积广、且存在独特性等特征。20世纪以来,中国由于地震灾害造成55万多人失去生命,占全世界地震灾害死亡总数的53%。地震是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有效的短临地震预报是减少灾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地震预报目前仍是科学界的未解之难题,主要因为地球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地震孕震、发震机制不清楚。大陆内部的强震的孕育、发生于地球内部地壳复杂结构密不可分。虽然前人针对不同地区强震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所有研究均针对单一震群或几个地震展开,缺乏全面的地震震例分析,本研究对华北地区26个强震和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些地震具有处于不同的构造环境、发生于不同的时代、差异较大的成因,深入分析几十个强震震源区地震速度和泊松比结构特征,提取了不同地震相同的构造特点,统一建立了大陆内部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为未来发生地震的危险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研究地壳结构横向不均匀性复杂结构与强震孕育、发生机制为研究目标,收集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震波震相走时数据,选取适合于不同数据体的、先进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包括考虑地球内部复杂界面和区域地壳结构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与适应于密集地震区双差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中国华北、东北及吉林松原震区高分辨率的地震波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结构,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强震孕育与地壳横向不均匀性的关系,提出了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松辽盆地具有独特性,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地震活动构造单元,东北地区地壳内的主要中强震均发生在盆地周边与盆地内部,这与松辽盆地的持续活动密切相关。岩石圈结构显示松辽盆地部分岩石圈发生了拆沉,并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这是松辽盆地构造活动相对活跃的主要原因。(2)松原震群区主要表现为低P波速度、低S波速度和低波速比结构。而中国大陆内部,尤其是从华北地区大地震(>6.0级)的研究来看,大地震主要发生在高P波和S波速度异常过渡带,偏向高速一侧,高、低泊松比异常分界区域,所以推测松原地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3)高分辨率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模型显示,华北地区26次强震中绝大多数地震震源位置的地壳结构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均发生在高、低地震波速度异常边界和高、低泊松比异常过渡位置,震源附近的下地壳存在大范围的低速高泊松比异常;流体和部分熔融体均会引起地壳岩石地震波速度降低和泊松比升高,推测华北地区的下地壳中富含流体或部分熔融体;(4)大陆内部强震多发生于高速与低速异常交界部位,偏向于高速体一侧,推测由于高速区域通常是脆性地壳岩层,应力易于集中而引发地震;然而低速度区域则可能是地壳岩层破碎程度高、富含流体或温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区域所发生的构造运动往往是无震形变。(5)对比于俯冲带区域的地震,提出大陆内部强震孕育、触发的复合地震模型,即大陆强震多发生在地震波高速区域、具有脆性岩层的上地壳,容易集中应力;由于无大量流体的注入,下地壳的低速、高导层的弱化,是上地壳发生强震的诱因。
赵峥[3](2021)在《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嘉黎断裂带是一条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大型走滑断裂,也是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最东端的一条断裂,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块体运动重要的调节断裂。断裂全长超500km,从平坦高原内部向SE方向延伸,经过南迦巴瓦构造结前缘,后转为SSE走向延伸出西藏,跨越三大类型的地貌单元。对嘉黎断裂带进行晚第四纪活动性的系统性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现今青藏高原的变形模式,对认识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是检验刚性块体模型和连续变形模式的关键构造。本文通过Google Earth影像解译、Aster30m分辨率的DEM分析以及高精度无人机航测的DEM分析处理,并结合野外细致调查,确定了断层的几何展布,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段。主要通过野外实地测量、无人机高精度DEM测量、剖面图绘制等工作,得到嘉黎断裂的走滑量及正断量,进行剖面清理、OSL及14C的样品测年工作,对嘉黎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开展研究,取得以下结论:(1)嘉黎断裂带从高原内部以NW-NNW走向绕过东构造延伸出西藏,从遥感影像上可以清晰看到嘉黎断裂经过三大地貌单元,依次是平坦高原内部、U型河谷过渡带、V深切峡谷带,通过提取区域的地形起伏度、地表陡峭度、HI指数、条带状剖面的地貌指数,分析断裂带不同段的地貌及活动性差异,确定基本分段原则,即那曲-林堤段、夏玛-嘉黎段和嘉黎-察隅段;根据前人地质工作及大地测量结果显示,那曲-林堤段、夏玛-嘉黎段张扭性质,嘉黎-通麦段在东构造界北缘,受持续向北运动影响表现为压扭性质,通麦-察隅段推测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特征,地貌特征也反应该性质的转换。(2)嘉黎断裂北西段那曲-林堤段整体走向NW-SE,倾向NE,倾角>60°,全长近55km,卫星影像上线性特征明显,沿线冲沟均有明显位错,沿途可见一系列的反向陡坎和串珠状沼泽地,表明断裂除明显右旋走滑运动外,还有显着的正断特征。在克加村陡坎处,测得沼泽地宽度以及边坡坡度,通过假设断裂倾角可能值,计算得到断层倾向滑动量为31.7-41.7m之间,在该地区阶地上采集的OSL样品年代为24.4±2.05ka,得到断裂1.30-1.71mm/a倾向滑动速率;断裂走滑使诺玛隆村处的不对称河流阶地发育,通过对阶地的恢复,得到110m二级阶地位错量和290m三级阶地位错量,依据前人在三级阶地上采集的OSL样品定年结果,得到那曲断裂约6.1mm/a的走滑速率。(3)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清晰可辨的部分自克加村至克马尼亚,长度达30km,沿线有多处草皮撕裂,并根据新月形撕裂构造,测量得其单次水平位错量0.56m,垂直位错量0.42m,另外在断裂东端的桑地盆地西侧发育一条长500m的张性破裂,无明显水平和垂直位错,裂缝最大宽度10cm,根据高原草皮破坏恢复周期,推测地震发生在距今300a以内,根据破裂长度与震级关系,估计那曲断裂的发震震级区间约为5.2-6.6级;(4)那曲断裂两端发育两个小型三角形张性盆地,在盆地之间断裂行迹最为清晰,地表破裂带也主要在该段落上,而延伸出盆地之后活动性明显减弱。通过对盆地的剖面测量证实,位于断裂西端北西侧的克马尼亚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盆地东侧发育控盆正断裂,断裂活动形成眉脊;断裂东端东南侧的桑地盆地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缓降,而盆地西侧形成陡崖,推测盆地边缘发育控盆正断裂,因此提出那曲断裂的运动学模式,断裂北侧的羌塘块体快速向东运动,断裂主要表现为右旋运动,由于两侧盆地拉张吸收大部走滑量,导致盆地内外活动速率的差异性。(5)实地考察后对夏玛-嘉黎段断裂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段,由东向西依次为娘亚-帕多段、雀隆段、夏玛段。娘亚-帕多段断层走向279-291°,长度26km,从嘉黎县城西南隅娘亚基地内向NWW方向延伸到帕多村,线性特征明显,通过卫星影像判读,其西延部分似乎与当雄-嘉黎剪切带相接;雀隆段断层走向302°,长度约12km,因其较其他段的强活动性以及反常的断裂倾向,推测其为一条右行走滑阶区内的调节断裂;夏玛段断层走向275-280°,长度约30km,在夏玛盆地南北两侧进行了无人机航测和剖面清理工作,综合分析认为夏玛盆地南缘的断裂为主断裂,北侧的断裂应是被动分支断裂。在三段断层上均有倾向NNE的陡坎发育,因此推断断层性质都为右旋走滑兼正断。娘亚-帕多段断裂上一处基岩断错量达到15m,因基岩陡崖与区域三级阶地高程一致,取断裂正断活动开始的年代为三级阶地的形成最大年代,三级阶地的OSL定年结果为38±1.6ka,得到约0.4mm/a的倾向滑动速率。嘉黎县城西9km处的四级阶地上的冲沟位错揭示了断裂的走滑特征,冲沟最大位错量达96m,前人测得本区域四级阶地的定年结果为47.5±5.4ka,得到约2mm/a的走滑速率。那曲-嘉黎段断裂活动速率由西向东有明显降低趋势,推测是由于高原中部块体整体向东运动过程中,向东逐渐受东构造结向北推挤作用影响,致使嘉黎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速率降低,断裂的正断作用也相对减弱。(6)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那曲-嘉黎段表现为南侧抬升,而北侧下降的总体特征,结合地球物理、GPS研究结果,建立该段地球动力学模型:在印度块体持续向北东运动,断裂南侧拉萨块体抬升量明显高于北侧的羌塘块体,导致断裂北侧快速向东运动的同时,还有显着的向北倾滑运动。地质工作表明,班公怒江缝合线附近以南的广大区域内的走滑断层都具有正断特征;对青藏高原进行的三维GPS测量结果,揭示了高原上不同区域的抬升与沉降特征,印证了嘉黎断裂现今的正断特征;嘉黎断裂显示的张性特征可能来自于深部地壳挤压隆起、中部软弱层的存在引起的上部地壳的不均匀沉降。地球物理资料显示,92°E附近的印度地壳以高角度俯冲挤压高原下地壳,可能造成拉萨地体下地壳的隆起;壳内水平反射层的存在可能代表中地壳的软弱层存在。
赵荣涛[4](2021)在《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文中认为东昆仑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研究青藏高原北向生长的重要地区。该区新生代构造复杂,地震活动强烈,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构造变形等科学问题的天然试验场。本文利用INDEPTH IV项目在藏北地区布设的121个天然地震台站于2007-2009年间记录的地震数据,从中挑选出359个远震事件,通过接收函数CCP偏移成像和改进后的H-k叠加方法,以及多参数、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验证,获得了藏北地区的壳幔结构和地壳的Vp/Vs波速比。在上述工作及综合其它地球物理观测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东昆仑深部结构和造山过程,以期深化对东昆仑隆升机制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认识。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包括:(1)在距离木孜塔格-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以北~30-90km之间观测到“双莫霍面”现象,上部柴达木莫霍面位于~45k-50m深度,并呈向南向东昆仑山下逐渐模糊趋势,下部东昆仑莫霍面从~65km深度向北向下延伸到~90km的柴达木上地幔深处。北倾正转换震相上部还存在一条平行的负转换震相,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低速物质。(2)在羌塘地块中部和可可西里地块北部存在高波速比(平均Vp/Vs≈1.83)异常区,东昆仑地壳波速比整体也高于全球平均值(平均Vp/Vs≈1.78),表明藏北地区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部分熔融物质。(3)上地幔接收函数叠加图像显示藏北中部和东部的的地幔过渡带厚度与全球平均厚度基本相同,中部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深度比东部下沉约10km。这表明藏北地区地幔过渡带不存在较大的温度异常,中部地幔过渡带上部剪切波速度比全球平均值稍低。藏北地区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完整形态表明,在藏北地区印度岩石圈没有俯冲到地幔过渡带深度。(4)根据东昆仑-柴达木接合带的“双莫霍面”特征和藏北地区较高的波速比,提出了东昆仑造山作用与其中地壳挤入到柴达木的下地壳,其下地壳则向下插入到柴达木上地幔有关的新认识。
李志强[5](2021)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南北两侧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持续不断的陆陆碰撞过程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是大体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的一条狭长的、经过强烈变形、变质的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的前缘结合处,被认为是新特提斯主洋盆遗迹所在,被誉为陆陆碰撞深部构造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国内外学者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然而其下部地壳和上地幔结构仍旧存在较大争议,印度板块岩石圈的俯冲模式仍不清晰,浅部成矿模式仍需探讨,因此需要大量观测和解译来更好的认识青藏高原,利用青藏高原。本文主要针对吉林大学布设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横跨缝合带的南北向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观测剖面,开展缝合带下方地质结构的研究。测线总长度为200 km,台间距10 km,总计布设20套宽频带流动地震台,观测周期为1.5年。旨在解决四个主要科学问题:(1)雅江缝合线下方的地壳结构是怎样的?(2)俯冲到高原腹地的印度板块岩石圈,是否到达地幔转换带?是否还是一个整体?还是存在撕裂的模式?(3)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北块体岩石圈结构是否存在较大差异?(4)冈底斯成矿带形成的深部背景是什么?利用采集到的宽频带波形资料,采用了接收函数和远震层析成像两种技术手段开展研究。接收函数方法包括P波接收函数和S波接收函数两种方法,其中P波接收函数通过共转换点叠加方法(Common Conversion-point Stacking,CCP),得到了该区高分辨率地壳结构以及清晰的Moho界面;通过P波接收函数联合面波相速度、群速度频散数据计算了该区地壳及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P波接收函数CCP成像同时获取了410 km和660 km处的地幔转换带边界;S波接收函数CCP成像获取了岩石圈与软流圈界面(Lithosphere Asthenosphere Boundary,LAB)。远震体波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剖面下方岩石圈地幔中的速度异常。研究最终获得了五点认识:(1)印度大陆地壳未挤入到拉萨地壳底部,受拉萨地体阻挡停止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2)低速体广泛分布在中上地壳,连续但厚度不一致;(3)壳内有和Moho界面并列出现的高速界面,南部推测为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带(Main Himalayan Thrust,MHT),北部推测为地幔岩浆上涌在地壳底部底垫形成的新生下地壳;(4)印度岩石圈俯冲、部分区域撕裂,导致深部软流圈热物质上涌,可能是冈底斯成矿带成矿岩浆主要来源;(5)印度岩石圈地幔部分区域发生拆沉、拆沉板片进入地幔转换带,导致了地幔转换带的异常增厚。
吴逸影[6](2021)在《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秦岭,由复杂地壳组成,作为复合型大陆造山带经历了长期、不同构造的演化,为各种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作为中央造山带的主要部分,秦岭西邻青藏高原向东延至大别山,北邻鄂尔多斯地块,南邻扬子地块。探索其壳-幔变形特征、相互耦合型式及其主控因素对进一步约束秦岭造山带深部构造变形机制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SKS波分裂法和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的方法,对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壳及上地幔变形特征进行精细反演,并推断壳-幔耦合型式。SKS波分裂法可以有效计算分析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变形对其构造演化及成因的作用。利用“叠加”分析分别求得最小切向(T)能量法和最小(较小)特征值法计算获取的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φ,δt)。Ps转换波应用接收函数集(JOF)能更有效地估算研究区水平地壳各向异性,进而分析地壳变形特征。该方法包括计算三个单体接收函数和一个联合接收函数,并对估计的各向异性进行可靠性分析。将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方法应用于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多个台站数据,对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插值,更精确地计算出地壳各向异性参数、Moho深度和Vp/Vs值结果。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区覆盖了 41个地震台站,依据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绘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发现δt的大小不随造山带走势变化,而φ自西向东有南缘呈SW-NE,W-E,NW-SE变化,北缘呈NW-SE,W-E,SW-NE变化,显示出南缘略向北凸、北缘略向南凸的弧形展布,推断造山带两侧刚性较强的扬子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旋转对秦岭造山带南、北缘上地幔变形有约束作用。地壳各向异性在有断裂带的区域和地幔流动的影响下有较明显的分层,上地壳各向异性主要受裂缝及断裂带影响,中-下地壳与上地幔相互作用较多,因此秦岭造山带地壳变形特征及其与地幔的耦合型式有区域性变化。联合Ps转换波接收函数与SKS波分裂的观测结果,对比发现秦岭造山带的地壳和上地幔都表现出较强的方位各向异性。两种方法分别观测到秦岭造山带自西向东的壳-幔各向异性特征,壳-幔快波偏振方向的差值Δφ变化反映了秦岭造山带下壳-幔耦合类型的变化:Δφ在秦岭造山带西-中部较小,说明壳-幔变形有较强的一致性,壳-幔垂直连贯变形对上地幔变形影响较大,属壳-幔强耦合型;Δφ在秦岭造山带东部较大,且偏离造山带走势发生弧形旋转,一致性较弱,说明秦岭造山带东部发生壳-幔解耦,软流圈物质流动是影响该区域上地幔变形的主控因素。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区地壳变形同时受到裂缝和地幔流动的影响,上地幔变形也存在垂直连贯变形与地幔流动两种机制,因此推断秦岭造山带壳-幔耦合型式及其主控因素并不单一且存在自西向东的区域性转换。
孙郁东[7](2020)在《受地表速度,断层和低速体约束的藏东南川滇地区地球动力学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东南地区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的重要地区。该区域的地质特征是具有广泛分布的断层,中下地壳中的局部低速体以及顺时针旋转的地表水平速度场。现今已经有学者提出了两个端元模型来解释这种区域地质变形模式的起源,即突出断层剪切带作用的块体挤出模型,以及强调软弱的下地壳作用的地壳流模型。在此,我们使用三维的粘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来再现现今的水平速度场,并研究活动断层和低速体对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型仅仅包括断层时,模拟值和观测值之差的残余地表速度在低速体上方处较大。当模型仅包括低速体时,鲜水河-小江断层和丽江-小金河断层这两个滑动率相对较高的断层附近的残余地表速度是比较大的。但是,当同时考虑断层和低速体时,模拟的地表速度与观测到的地表速度非常吻合。因此,我们的结果表明,需要结合断层分隔的块体挤出,和下地壳流的连续变形来解释藏东南地区的地表变形。另外,我们通过该模型给出了高分辨率的应变率图,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第四纪构造和地震灾害。通过降低模型输出的残差速度,我们约束了断层剪切带的强度,而且低速体的粘度被限定在~1-3×1020 Pa·s。我们的研究还表明低速体可能部分熔融,因而可以解释了一系列的流变学,地震学和大地电磁的数据。
刘靖[8](2020)在《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块体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挤压和西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拉张应力的共同作用,在其周缘发育了一系列的断陷盆地和断裂带。作为在华北新生代和现代构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活动块体,以及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块体深部结构研究一直受到地球物理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在该地区观测获得的高质量地震数据,对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的壳幔S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动力学意义,获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利用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在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布设的461个地震台为期2年的地震观测资料,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获得了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5-46s周期、分辨率高达0.3°*0.3°的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布图像。(2)利用获得的相速度频散数据,使用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非线性反演方法反演获得了地壳及上地幔顶部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浅部存在明显的沉积层,且表现为西部厚,东部稍薄的特征。在上地壳,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西部的相对低速可能与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东北缘对块体西部边界的挤压,进而产生地壳内部不同程度的变形和破坏有关。鄂尔多斯内部中上地壳存在明显的NE向高速异常带,推测可能与鄂尔多斯块体的基底拼合有关。鄂尔多斯中下地壳和上地幔表现为显着的高速异常,该高速异常与临汾盆地、灵石隆起地区的高速异常相连接,并一直向东延伸至太行山造山带南部,表明该区域在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未遭到严重破坏。兴蒙造山带南缘中上地壳速度分布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推测与整个造山过程中,不同海陆块的拼合和物质交换,以及地壳的缩短和隆升引起中下地壳界面的剧烈起伏有关。(3)利用~710个流动地震台站的SKS资料通过剪切波分裂分析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显示,在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各向异性总体较弱,应与块体具有较大的力学强度不易变形有关。在鄂尔多斯块体西部地区各向异性比东部地区明显偏大,且快波方向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我们推测在青藏高原扩张和挤压的影响下,块体西缘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在鄂尔多斯东北缘和山西断陷带北部存在一个快波偏振方向为NW-SE方向的狭窄区域,它与地震层析成像揭示的低速带相一致,与青藏高原对鄂尔多斯块体的NE向挤压相垂直,推测它与上地幔低速物质受青藏高原东北缘NE向挤压的远程效应有关。在山西断陷带中部存在一个明显的弱各向异性区,它与鄂尔多斯东部的弱各向异性区相接,其分布范围与地震层析成像显示的高速区相一致性,认为山西断陷带中部的岩石圈厚度和力学强度高于其南部和北部地区。在太原盆地附近EW向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自西向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未受NE-SW走向拉张盆地影响,推测太原盆地下岩石圈地幔变形不大。兴蒙造山带区域快波偏振方向主要以NWW–SEE为主,与绝对板块的运动方向大致相同,推测各向异性可能与软流圈流动有关。然而靠近阴山造山带部分的各向异性快波偏振方向与阴山-燕山造山带走向一致,推测与兴蒙造山带南缘燕山期的构造变形残留有关。(4)利用~200个远震的SKS震相,采用切向能量最小方法,研究获得了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512个宽频带地震台站下方的壳幔各向异性。结果显示,在四川盆地内部,平均延迟时间仅约为0.35 s,与其岩石圈较厚且不易变形有关。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快波偏振方向与周围地区明显不同,推测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幔物质向东逃逸过程中产生的近E-W向压应力,作用在岩石圈强度相对较软的四川盆地东北部,沿右旋最大剪切方向发生了强烈变形。四川盆地西南部区域具有很强的SKS各向异性,表明该地区的岩石圈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在川滇菱形块体内部,存在近E-W向的各向异性,其快波偏振方向几乎与其北部和南部区域的各向异性方向相垂直。我们推测该区域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可能导致地幔物质的上涌和部分熔融,在近N-S向的挤压应力作用下产生近E-W方向的变形。松潘-甘孜块体南部的延迟时间明显小于北部,且快波偏振方向也与北部不同,不以NW-SE方向为主导。地震层析成像显示这里的岩石圈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上地幔热物质的上涌和该区域复杂的构造应力致使上地幔各向异性矿物很难沿某一特定的主导方向排列。
贾若[9](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是指以地震体波到时作为观测数据,反演地下介质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分布的一种反演技术方法。基于弱各向异性介质的假定,通过在走时反演方程中引入各向异性参数,可以同时进行介质的速度扰动和各向异性属性的联合反演。对三维介质的各向异性分析有利于对区域结构构造演化、深部物质变形、动力模式等动力学问题的进一步解释。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关于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的理论发展、技术实现、数值模拟等。讨论了将各向异性参数加入反演方程中的具体数值实现思路,基于前人工作,进一步完成了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三维体波各向异性反演计算及分辨率检测的数值实现过程,并进行了人工设定地震的检验。基于该方法,分别在我国东北地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开展了针对上地幔区域的远震三维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获得了两个地区的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分布。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轴对称弱各向异性介质的假定,在各向同性走时层析成像反演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两个各向异性参数,实现了三维速度扰动与各向异性参数的反演功能。反演程序针对三维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参数可能具有不同分辨率的特点,允许分别独立设置速度扰动和各向异性参数的网格模型。对台站分布、反演中的阻尼系数在三维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参数反演中的影响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台站分布的影响可能更多集中在浅部,阻尼系数的选取则需要中和考虑走时残差均方根和模型的平滑程度。2.采用NECESSArray台阵的远震体波走时资料,研究获得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上地幔速度扰动结构和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显示东北地区的速度扰动和各向异性分布均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阿尔山火山区下方存在深至地幔转换带的柱状低速异常,可能暗示存在来自深部的岩浆运移通道;420km以下,阿尔山地区下方低速异常与松辽盆地下方低速异常汇合,同时各向异性快波速度方向FVD整体为NW向分布,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深部热源补给,且与太平洋板块前端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有关。60~240km内,阿尔山地区东西两侧具有不同的各向异性分布,分析认为与古地块拼合及盆地后期的伸展变形有关。在松辽盆地地区,速度扰动呈现以高速为主,中心区域120km深度内存在低速异常,这种特征可能与软流圈热物质上涌有关;在盆地下方60km,盆地南侧及中部地区FVD呈近E-W向展布,东侧则呈NE-SW向展布,推测可能受华北克拉通-松嫩地块沿拼合带走向的相对运动及深大断裂导致的NE向剪切变形共同控制;420km以下,FVD整体以NW向分布为主,与SKS结果类似,可能表明SKS各向异性的来源深度较深,推测其形成机制与太平板块西向俯冲有关。长白山火山区下方180km内FVD展布与块体拼合带走向一致,反映了拼合过程对局部构造变形的影响;300km以下显示出一致的NW向特征,推断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有关;520~620km内火山区西北方存在一个低速异常区,但方位各向异性幅值较大,整体趋势一致,初步推测与来自深部的地幔热柱关系不大,可能与滞留板块的深部脱水作用有关。3.基于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Ⅱ期的远震数据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进行了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结果显示,该区速度扰动与各向异性特征在横向上变化明显,主要体现在青藏高原与周边相邻地块之间的差异分布。青藏高原东北缘下方存在深至300km左右的低速异常,推测在这一深度范围内青藏高原较之周边古老地块具有更软更热的属性。360km~420km,青藏高原下方的低速异常逐渐转变为大面积的高速异常,并一直延伸至深部地幔。各向异性FVD在60~120km内与青藏地块相对于周缘地块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120~420km深度范围内,大部分区域FVD变化为NW向,与SKS结果基本一致。在鄂尔多斯块体内部,速度扰动整体呈现高速特征,各向异性幅值相对较低,FVD呈E-W向,表明块体内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鄂尔多斯块体西部边缘地区存在相对较低的速度值,各向异性随深部变化显着,推测鄂尔多斯块体西边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在阿拉善地块下方,结果显示,该区整体具有高速异常特征,东北部局部呈现低速特征,一直延伸到600km的深部地幔,表明阿拉善块体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扬子地块下方,0~360km,整体以高速异常为主,地块内部与地块边缘具有不同的各向异性FVD分布,表明块体间相互作用对各向异性分布产生了显着影响。420km以下,块体内部呈现出低速异常,初步推测该深度范围内可能存在更软的地幔物质特征或局部的高温热物质活动。
王雄[10](2020)在《青藏高原下地壳石榴角闪岩的部分熔融和变形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作为当前世界上最新且仍在持续俯冲的大陆碰撞造山带,其巨厚地壳的成因和地表岩浆的动力学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界非常关注的科学问题。石榴角闪岩可能是青藏高原中下地壳主要岩石类型之一。然而,目前国际上对石榴角闪岩的部分熔融和变形实验研究程度很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深部地壳变形和部分熔融的认识。为了探究青藏高原壳源岩浆成因以及石榴角闪岩流变强度、变形机制和地震波速各向异性,本论文以石榴角闪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高温高压实验和模拟计算为手段,系统的开展了石榴角闪岩部分熔融和变形的实验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在压力1.5-2.0 GPa、温度800-1000℃条件下,分别以纯石榴角闪岩、石榴角闪岩与钾玄岩的混合物为起始样品,利用活塞圆筒压机进行部分熔融实验。实验产物矿物相演化的结果表明,角闪石的脱水熔融控制了整个熔融过程,固相线在800-85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中石榴子石、单斜辉石逐渐增多,石英、斜长石、角闪石依次消失。实验后残余矿物和熔体的主微量成分表明,石榴角闪岩熔体具有典型的埃达克质特征,然而相对于西藏埃达克质岩,石榴角闪岩熔体更贫钾、贫强不相容元素(Rb、Ba、Th、U),相反,混溶实验熔体的微量元素特征与西藏钾质埃达克质岩石基本一致。因此,提出地幔来源的钾玄质岩浆底侵加厚下地壳,诱发部分熔融和形成西藏拉萨地体广泛分布的钾质埃达克质岩石的观点,认为钾玄岩的底侵不仅为下地壳熔融提供热量,也提供了钾质埃达克质岩石所需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因此西藏广泛出露的钾质埃达克质岩石也反映了西藏加厚下地壳中曾有较多石榴角闪岩。2)中下地壳的岩石矿物组成决定了其流变学性质,如果石榴角闪岩是西藏下地壳主要岩石之一,那么其流变性质对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深部地壳条件(750-900℃、1.5-2.4 GPa)下对热压合成的细粒角闪岩(100%角闪石、800%角闪石和20%石榴子石、50%角闪石和50%斜长石)进行了轴向压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斜长石含量的增加会明显升高角闪岩强度。同时获取了80%角闪石和20%石榴子石组成的角闪岩的流变方程为ε=10-6.95σ3.2e(-133+7.6*P/RT)。为了系统评估斜长石对角闪岩强度的影响,结合实验结果和前人研究,计算获得了不同成分斜长石和角闪岩的流变强度,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斜长石强度明显大于角闪石,富角闪石的角闪岩强度大概是麻粒岩或榴辉岩强度的1/10-1/20,如果青藏高原中下地壳存在富角闪石岩石,中下地壳将表现为流变弱层,支持青藏高原“地壳流”模型,同时也能合理解释地球物理观测结果。3)详细分析了高温高压轴向压缩实验和简单剪切实验样品,以及天然角闪岩样品中角闪石的组构特征和晶内变形特征,发现这些角闪石变形机制主要以位错蠕变为主,角闪石主滑移系为[001](100),次级滑移系为(010)[100]、{110}1/2<110>,而拉萨角闪岩样品中角闪石还发育少量的双晶。然而,对角闪石晶内旋转轴的分析表明[001]为主旋转轴,而[010]为次级旋转轴,这与角闪石主滑移系[001](100)不一致,为此计算了实验样品中不同滑移系的位错密度,发现虽然[001](100)滑移系贡献了主要的应变量,但次级滑移系的位错密度反而大于主滑移系的位错密度,因此出现了主旋转轴为[001]的现象。为了进一步系统分析角闪石变形机制和组构发育,通过VPSC模拟软件,在考虑双晶的情况下,模拟了轴向压缩条件与简单剪切条件下角闪石组构的发育特征,并与实验结果和天然样品对比,表明在轴向压缩条件下,角闪石发育S型(面理发育)组构,而在简单剪切变形条件下,角闪石主要发育L型(线理发育)组构,同时双晶发育将形成[001]轴与线理呈小角度的次级极密,可作为识别双晶的另一指示标志。4)最后利用MTEX软件计算了实验变形样品和天然角闪岩样品的地震波速性质,并讨论了斜长石、石榴子石对角闪岩地震波速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角闪石组构类型具有不同的地震波速性质,对于S型组构角闪石,当入射波平行面理入射时,其剪切横波各向异性可达13.9%,快波极化方向与压缩方向垂直,而当入射波垂直面理入射时,各向异性几乎为零;对于L型组构角闪石,当入射波平行面理且近垂直线理入射时,剪切横波各向异性可达9.9%,快波极化方向与剪切方向平行,当入射波垂直面理入射时,各向异性也几乎为零。斜长石和石榴子石的加入几乎不会改变地震波速分布特征,但会明显改变波速大小和各向异性大小,斜长石的加入会降低角闪岩P波、S波波速大小以及其各向异性大小,而石榴子石会增加角闪岩的P波、S波波速大小并显着降低其各向异性大小。最后计算了角闪岩波速各向异性产生的延时,得出约20-25 km厚且面理陡倾的角闪岩层可解释西藏中部和东南缘的地壳各向异性观测值。
二、西藏及其周围地区地壳、地幔地震层析成像——印度板块大规模俯冲于西藏高原之下的证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及其周围地区地壳、地幔地震层析成像——印度板块大规模俯冲于西藏高原之下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1.1 羚羊计划提出的背景 |
1.2“羚羊计划”完成的工作量 |
2 印度板块的俯冲模式 |
2.1 羚羊-V(ANTILOPE-V)所揭示的喜马拉雅西构造结之下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深部构造细节 |
2.2 天山—喀喇昆仑(TK)剖面所揭示的印度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结构 |
2.3 羚羊-I(ANTILOPE-I)所揭示的印度板块的俯冲 |
2.4 羚羊-II(ANTILOPE-II)所揭示的印度板块的俯冲 |
2.5 INDEPTH剖面所揭示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 |
2.6 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 |
2.7 印度板块俯冲角度与水平距离的东西向变化特点 |
2.8 小结 |
3 西藏“板块”(巨型破碎带)的发育 |
3.1 沿不同剖面的壳幔结构 |
3.2 发育在高原中部的巨型破碎带 |
3.3 青藏高原的变形方式 |
3.4 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起伏的约束 |
3.5 小结 |
4 塔里木板块的顺时针旋转 |
4.1 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的深部构造证据 |
4.1.1 沙雅—布尔津剖面 |
4.1.2 库尔勒—吉木萨尔剖面 |
4.1.3 拜城—大柴旦剖面 |
4.1.4 羚羊-I剖面 |
4.2 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的运动学证据 |
4.3 塔里木板块旋转的动力来源 |
4.4 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量的估计 |
5 西部水汽通道关闭的加速 |
5.1 西部水汽通道加速关闭的动力学分析 |
5.2 副特提斯海关闭的历史 |
5.2.1 初始关闭时副特提斯海的宽度 |
5.2.2 副特提斯海最终关闭的时间 |
6 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 |
7 结语 |
(2)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1950 年以来中国内陆强震发生情况 |
1.2.1 中国内陆主要地震带分布概况 |
1.2.2 近70 年来中国内陆发生的6.0 级强震情况 |
1.2.3 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的研究方法 |
2.1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研究的常用方法原理 |
2.1.1 考虑地球内部速度界面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
2.1.2 双差震源定位与层析成像方法 |
2.2 层析成像方法在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
2.2.1 考虑速度间断面的走时成像层析成像方法的应用 |
2.2.2 双差层析成像与震源定位方法在孕震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壳结构与地震活动性研究 |
3.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概况 |
3.2 数据处理及反演方法 |
3.2.1 数据选择 |
3.2.2 方法选择 |
3.3 成像分辨率分析 |
3.4 成像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松原地震区地壳精细结构与孕震构造研究 |
4.1 松原震区构造及研究概况 |
4.2 数据资料与成像方法 |
4.2.1 数据资料 |
4.2.2 震源定位与成像方法 |
4.2.3 O’Connell-Budiansky理论与裂缝密度、饱和度的计算 |
4.3 反演计算与分辨率分析 |
4.4 成像结果与讨论 |
4.4.1 介质结构异常解释 |
4.4.2 流体注入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
4.4.3 速度结构不均匀性与地震发生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北强震震源区介质不均匀性与孕震构造研究 |
5.1 华北区域构造与强震灾害 |
5.2 数据选择与成像方法 |
5.3 成像结果与分辨率分析 |
5.3.1 分辨率分析 |
5.3.2 成像结果特征 |
5.4 成像结果讨论 |
5.4.1 地壳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
5.4.2 地壳不均性对强震形成的影响 |
5.4.3 流体对强震触发的影响 |
5.4.4 陆内强震与俯冲带强震发震构造的对比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3)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区域地震活动性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活动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4 现代地壳形变与构造应力场 |
2.5 区域地貌特征 |
第三章 嘉黎断裂几何结构 |
3.1 遥感影像解译及差分GPS测量 |
3.2 嘉黎断裂基础分段 |
3.2.1 地表粗糙度指数 |
3.2.2 地形起伏度指数 |
3.2.3 HI指数 |
3.2.4 条带状剖面 |
3.3 嘉黎断裂进一步分段 |
3.3.1 那曲-林堤段 |
3.3.2 夏玛-嘉黎段 |
3.3.3 嘉黎-察隅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那曲-嘉黎段活动性分段及速率 |
4.1 那曲-林堤段 |
4.2 夏玛-嘉黎段 |
4.2.1 娘亚-帕多段 |
4.2.2 雀隆段 |
4.2.3 夏玛段 |
4.3 嘉黎-察隅段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新发现的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及参数确定 |
5.1 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 |
5.2 对那曲断裂正断特征的检验 |
5.3 与那曲断裂相邻的盆地 |
5.4 小结 |
第六章 那曲-嘉黎段断裂右旋正断性质与动力学机制讨论 |
6.1 区域断层活动性 |
6.2 区域GPS揭示的特征 |
6.3 嘉黎断裂张剪性质的深部成因 |
6.4 嘉黎断裂带的分段成因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4)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地质构造背景 |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接收函数方法 |
2.1 转换波与多次波 |
2.2 接收函数提取 |
2.3 H-K叠加方法 |
2.4 接收函数偏移叠加成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昆仑壳幔结构接收函数成像 |
3.1 地震数据来源及成像方法 |
3.2 偏移叠加成像结果 |
3.3 接收函数正反演分析 |
3.4 壳幔结构结果可靠性分析 |
3.5 地幔过渡带410和660KM界面成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昆仑地区地壳厚度与波速比 |
4.1 P波速度影响 |
4.2 单台H-K叠加结果 |
4.3 H-K叠加结果平面分布 |
4.4 结果可靠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昆仑造山作用和深部动力学过程 |
5.1 北倾低速带代表俯冲遗迹? |
5.2 南部下地壳或上地幔向北挤入? |
5.3 亚洲岩石圈地幔俯冲极性 |
5.4 东昆仑造山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5)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南北两侧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区域地质背景 |
1.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部结构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接收函数基本理论 |
2.1 P波接收函数 |
2.2 S波接收函数 |
2.3 接收函数分析方法 |
2.3.1 CCP叠加方法 |
2.3.2 接收函数与面波频散联合反演方法 |
第3章 远震层析成像方法基本理论 |
3.1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简介 |
3.2 远震层析成像基本理论 |
3.2.1 模型参数化 |
3.2.2 射线追踪 |
3.2.3 走时反演 |
3.2.4 误差及分辨率分析 |
第4章 接收函数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南北向剖面中的应用 |
4.1 数据及预处理 |
4.1.1 P波接收函数提取 |
4.1.2 S波接收函数提取 |
4.2 P波接收函数CCP叠加成像 |
4.2.1 Moho界面 |
4.2.2 地幔转换带界面 |
4.3 S波接收函数CCP叠加成像 |
4.4 P波接收函数与面波频散联合反演S波速度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远震层析成像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南北向剖面中的应用 |
5.1 数据及预处理 |
5.2 相对走时残差计算 |
5.3 走时反演与分辨率分析 |
5.4 远震层析成像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学研究 |
1.2.2 重磁资料分析 |
1.2.3 大地电磁测深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SKS波分裂基本原理与方法 |
2.1 SKS波分裂原理 |
2.2 SKS波分裂的识别与计算 |
第三章 SKS波分裂研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及各向异性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地震台站的方位校正 |
3.3 结果验证 |
3.4 综合分析 |
第四章 接收函数原理与计算方法 |
4.1 接收函数原理 |
4.2 计算方法 |
第五章 接收函数研究秦岭造山带地壳各向异性 |
5.1 数据来源 |
5.2 数据处理 |
5.2.1 Ps转换波方位角变换特征 |
5.2.2 单个接收函数横波分裂及其影响因素 |
5.2.3 接收函数集(JOF)横波分裂算法 |
5.3 结果验证 |
5.3.1 信噪比测试 |
5.3.2 谐波分析 |
5.3.3 Moho面倾斜 |
5.4 综合分析 |
第六章 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 |
6.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6.2 壳幔变形及耦合型式 |
6.2.1 地壳变形特征 |
6.2.2 上地幔变形特征 |
6.2.3 壳幔耦合型式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受地表速度,断层和低速体约束的藏东南川滇地区地球动力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背景介绍 |
1.1 引言 |
1.2 青藏高原构造演化模型 |
1.2.1 块体挤出模型 |
1.2.2 下地壳流模型 |
1.2.3 软流圈流模型 |
1.3 前人工作总结 |
第二章 模型介绍 |
2.1 动力学模型 |
2.2 来自观测的输入数据 |
2.2.1 地壳和岩石圈厚度 |
2.2.2 地表速度数据 |
2.2.3 断层 |
2.2.4 低速体的地震层析成像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断层和低速体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3.2 估算断层和低速体的结构和流变性质 |
3.3 应变率图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块体挤出模型与下地壳流模型的对比 |
4.1.1 地球动力学意义:断层和低速体 |
4.1.2 书架模型 |
4.1.3 菱形块体 |
4.2 关于地壳流动的探讨:流变学和部分熔融 |
4.2.1 流变学和部分熔融 |
4.2.2 低速体岩石学 |
4.3 结论 |
4.4 数据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1.2.1 银川盆地 |
1.2.2 河套盆地 |
1.2.3 山西盆地 |
1.2.4 渭河盆地 |
1.3 研究现状 |
1.3.1 体波走时层析成像 |
1.3.2 地震各向异性研究 |
1.3.3 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
1.3.4 人工地震、GPS及其他方法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
2.1 数据和方法 |
2.1.1 数据及数据处理流程 |
2.1.2 方法 |
2.2 检测板测试 |
2.3 相速度结果及与地震面波相速度结果对比 |
2.3.1 相速度结果 |
2.3.2 与基于程函方程的地震面波成像结果的对比 |
2.4 讨论 |
2.4.1 鄂尔多斯块体 |
2.4.2 河套盆地及大同火山区 |
2.4.3 山西断陷带 |
2.5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相速度小结 |
第三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结构 |
3.1 方法及数据处理 |
3.1.1 方法原理 |
3.1.2 数据及处理方法 |
3.2 不同构造区的平均1-DS波速度结构 |
3.3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区域S波速度结果 |
3.4 基于S波速度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的各向异性 |
4.1 方法和数据 |
4.1.1 方法 |
4.1.2 数据 |
4.2 地震各向异性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缘的各向异性研究 |
5.1 数据与方法 |
5.2 青藏高原东缘各向异性结果分布图 |
5.3 讨论 |
5.3.1 四川盆地地震各向异性与形变研究 |
5.3.2 西南地区内部分熔融对各向异性的影响 |
5.3.3 松潘甘孜块体和西秦岭造山带的壳幔变形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中国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技术发展历史 |
1.2 中国东北地区体波层析成像研究进展 |
1.3 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层析成像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震体波走时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 |
2.1 各向同性条件下的体波层析成像技术 |
2.2 远震层析成像及波形互相关技术 |
2.3 各向异性条件下的体波层析成像技术 |
2.4 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的数值实现 |
2.5 人工设定地震的检测板检验 |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区各向异性成像结果及分析 |
3.1 东北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及研究进展 |
3.2 数据资料及预处理 |
3.3 各向异性成像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各向异性层析成像 |
4.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构造背景及研究进展 |
4.2 台站分布及远震数据处理 |
4.3 反演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青藏高原下地壳石榴角闪岩的部分熔融和变形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下地壳研究意义 |
1.2 青藏高原下地壳研究现状 |
1.2.1 下地壳成分(岩石学结果) |
1.2.2 地震波各向异性特征 |
1.2.3 壳幔变形特征 |
1.2.4 大地电磁特征 |
1.2.5 地震活动 |
1.2.6 碰撞后岩浆作用 |
1.3 下地壳岩石流变学研究现状 |
1.3.1 麻粒岩流变学实验与变形特征 |
1.3.2 角闪岩流变强度与变形特征 |
1.3.3 长石流变学强度与变形特征 |
1.3.4 石英流变强度与变形特征 |
1.3.5 石榴子石流变强度 |
1.4 存在科学问题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6 论文工作量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研究方法 |
2.1 顶载型活塞圆筒实验装置 |
2.2 改进型5 GPa Griggs型流变仪 |
2.2.1 样品装置 |
2.2.2 变形理论 |
2.3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 |
2.3.1 技术简介 |
2.3.2 晶内变形分析原理 |
2.3.3 EBSD数据处理 |
2.4 VPSC组构模拟方法 |
2.5 主微量元素成分分析 |
2.5.1 全岩主微量元素成分分析 |
2.5.2 矿物/熔体微区主微量元素成分分析 |
第三章 石榴角闪岩部分熔融和与钾玄岩混融实验研究 |
3.1 绪论 |
3.2 实验和分析方法 |
3.2.1 起始样品 |
3.2.2 实验流程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 |
3.3.1 反应产物 |
3.3.2 熔体成分 |
3.3.3 残余硅酸盐矿物成分 |
3.3.4 副矿物 |
3.4 讨论 |
3.4.1 实验化学平衡 |
3.4.2 部分熔融过程中的熔融关系 |
3.4.3 水对熔体成分的影响 |
3.4.4 碰撞后背景下钾质埃达克质岩石的岩石学成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榴角闪岩的流变学实验研究 |
4.1 绪论 |
4.2 样品与实验方法 |
4.2.1 起始样品 |
4.2.2 实验流程与数据处理 |
4.2.3 实验后样品处理与分析测试 |
4.3 实验结果 |
4.3.1 显微构造 |
4.3.2 石榴角闪岩流变方程 |
4.3.3 斜长石对角闪岩流变强度影响 |
4.3.4 计算不同成分角闪岩的流变强度 |
4.4 讨论 |
4.4.1 变形机制 |
4.4.2 富角闪石岩石流变学强度 |
4.4.3 富角闪石岩石流变强度对青藏高原演化的指示意义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角闪石变形组构与青藏高原地壳地震波各向异性 |
5.1 绪论 |
5.2 样品描述与研究方法 |
5.2.1 天然角闪岩 |
5.2.2 高温高压实验 |
5.2.3 VPSC组构模拟 |
5.2.4 地震波速计算 |
5.3 结果 |
5.3.1 天然角闪岩样品 |
5.3.2 高温高压实验样品 |
5.3.3 VPSC组构模拟 |
5.4 讨论 |
5.4.1 角闪石组构发育 |
5.4.2 斜长石、石榴子石对角闪岩地震波速的影响 |
5.4.3 对青藏高原地壳地震波各向异性的指示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西藏及其周围地区地壳、地幔地震层析成像——印度板块大规模俯冲于西藏高原之下的证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J]. 赵俊猛,张培震,张先康,Xiaohui YUAN,Rainer KIND,Robert van der HILST,甘卫军,孙继敏,邓涛,刘红兵,裴顺平,徐强,张衡,嘉世旭,颜茂都,郭晓玉,卢占武,杨小平,邓攻,琚长辉. 地学前缘, 2021(05)
- [2]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D]. 李洪丽. 吉林大学, 2021
- [3]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D]. 赵峥.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4]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D]. 赵荣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5]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南北两侧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研究[D]. 李志强. 吉林大学, 2021(01)
- [6]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D]. 吴逸影. 西北大学, 2021(10)
- [7]受地表速度,断层和低速体约束的藏东南川滇地区地球动力学模型[D]. 孙郁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D]. 刘靖.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9]中国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D]. 贾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10]青藏高原下地壳石榴角闪岩的部分熔融和变形实验研究[D]. 王雄.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