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病毒悬浮剂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曾晓春[1](2021)在《棉蚜P450和UGT介导溴氰虫酰胺抗性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蚜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的农业害虫,对棉花等经济作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对棉蚜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杀虫剂的长期应用使棉蚜对传统杀虫剂都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溴氰虫酰胺是第二代鱼尼丁受体激活剂类杀虫剂,因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可用来防治抗性棉蚜。本论文通过增效剂实验和解毒酶活性测定初步评估棉蚜P450和UGT基因是否参与溴氰虫酰胺抗性的形成。进一步运用RNAi技术和转基因果蝇技术验证棉蚜对溴氰虫酰胺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实验室通过连续筛选,获得抗性倍数为23.58倍的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棉蚜(CyR)。胡椒基丁醚(PBO)、5-硝基尿嘧啶(5-Nul)和磺吡酮(Sul)能够显着增加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增效比分别为3.40倍、2.51倍和2.35倍。且PBO、5-Nul和Sul能够显着增加α-氯氰菊酯敏感性,增效比分别为24.47倍、7.94倍和7.02倍。与敏感品系(SS)相比,CyR品系棉蚜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活性是SS品系的2.42倍,而以乙酸-2-萘酯为底物的Car E活性和GSTs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以乙酸-1-萘酯为底物的Car E活性低于SS品系,结果表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可能参与溴氰虫酰胺的解毒代谢。qRT-PCR结果显示,相对于SS品系,CYP380C6、CYP6CY7、CYP6CY21、CYP4CJ1、UGT344B4、UGT344M2、UGT344D6和UGT341A4在CyR品系棉蚜中过表达,分别是SS品系的2.38倍、2.60倍、3.64倍、3.15倍、2.45倍、4.97倍、1.74倍和2.79倍。组织特异性表达显示,CYP6CY7和UGT344B4在中肠组织中显着高表达,表达量分别是身体组织的3.05倍和8.22倍。利用RNAi技术将P450家族第3分支和第4分支中过表达的CYP380C6、CYP6CY21、CYP6CY7、CYP6DC1和CYP4CJ1沉默,棉蚜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显着上升18.07%、15.68%、15.27%、20.00%和22.07%,表明CYP380C6、CYP6CY21、CYP6CY7、CYP6DC1和CYP4CJ1与棉蚜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相关。应用转基因果蝇技术,成功构建UAS-CYP380C6、UAS-CYP6CY7、UAS-CYP6CY21、UAS-CYP6DA2、UAS-CYP4CJ1、UAS-UGT344B4、UAS-UGT344M2、UAS-UGT344D6和UAS-UGT341A4转基因果蝇品系。将转基因果蝇品系与工具果蝇品系(y w;Esg-Gal4 UAS-GFP/Cy O)杂交,激发P450和UGT基因在果蝇中肠组织特异性过表达,胃毒生物测定表明,与转基因亲本果蝇相比,使目的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品系Esg>CYP380C6、Esg>CYP6CY7、Esg>CYP6CY21、Esg>CYP4CJ1、Esg>UGT341A4、Esg>UGT344B4和Esg>UGT344M2对溴氰虫酰胺的耐药性分别提高了5.25倍、3.88倍、2.46倍、1.55倍、1.67倍、2.55倍和3.30倍。过表达的转基因品系Esg>CYP380C6、Esg>CYP6CY7、Esg>CYP6CY21、Esg>UGT344B4和Esg>UGT344M2对α-氯氰菊酯的耐药性分别提高了4.36倍、3.71倍、4.31倍、4.71倍和5.06倍。将转基因果蝇品系与工具果蝇品系(y w;Act5C-Gal4/Cy O)杂交,启动目的基因在果蝇身体组织过表达,点滴生物测定结果显示,过表达的转基因品系Act5>CYP380C6、Act5>CYP6CY21、Act5>CYP4CJ1、Act5>UGT344B4、Act5>UGT344M2和Act5>UGT341A4对溴氰虫酰胺的LD50值是转基因亲本果蝇的4.38倍、1.61倍、2.42倍、3.57倍、3.10倍和2.13倍。过表达的转基因品系Act5>CYP380C6、Act5>CYP6CY7、Act5>CYP6CY21、Act5>UGT341A4和Act5>UGT341M2对α-氯氰菊酯的LD50值是转基因亲本果蝇的2.41倍、2.13倍、3.00倍、2.39倍和1.67倍。两种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棉蚜体内P450和UGT基因过表达赋予溴氰虫酰胺抗性和α-氯氰菊酯交互抗性。上述研究结果验证了过表达P450和UGT基因参与棉蚜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解毒。抗药性机制研究结果对于全面理解棉蚜对溴氰虫酰胺抗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刘航[2](2020)在《斯氏侧沟茧蜂对感染病毒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选择和田间防效试验》文中研究指明
宋佳宝[3](2020)在《棉蚜溴氰虫酰胺抗性种群交互抗性及P450介导的抗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危害农作物的方式主要有取食和病毒传播。因繁殖能力强、世代交替、生长周期短等多种因素,使得棉蚜对常用的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已成为世界上最难防治的农业害虫之一。溴氰虫酰胺是第二代鱼尼丁受体作用剂类杀虫剂,其作用靶标独特、杀虫谱广范、高效低毒,已应用于抗性棉蚜的防治。本文测定了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棉蚜对其它种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通过增效剂实验、转录组数据分析和qPCR验证,研究棉蚜对溴氰虫酰胺产生抗性的机制,为延长溴氰虫酰胺使用寿命提供理论依据。以敏感品系为基础,经过不断筛选获得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棉蚜,抗性倍数达到15.71倍。然后测定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对其它种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发现抗性品系对氟氯氰菊酯(20.87倍)产生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对α-氯氰菊酯(9.14倍)、乙酰甲胺磷(6.7倍)和吡虫啉(6.86倍)产生低水平的交互抗性。对呋虫胺、灭多威、噻虫嗪、啶虫脒、杀扑磷、毒死蜱、氟啶虫胺腈、联苯菊酯、溴虫腈、甲维盐、阿维菌素、噻虫胺、氧化乐果、顺式氰戊菊酯、功夫菊酯没有交互抗性。PBO、TPP和DEM对溴氰虫酰胺的增效结果显示,PBO可以显着增强溴氰虫酰胺对抗性棉蚜的毒性,增效比为2.68倍。且PBO能够显着增强氟氯氰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对抗性品系棉蚜的毒性,增效比分别为11.06倍和11.60倍。这表明棉蚜细胞色素P450在溴氰虫酰胺抗性中发挥作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鉴定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棉蚜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别从SS和CYR的cDNA转录组中获得53195332和68132233条reads。与SS品系相比,CYR品系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达到2016条,其中1600个上调基因,416个下调基因。将差异基因与功能数据库进行比对,GO功能注释的有1094个,这些基因显着富集在代谢进程、细胞进程、细胞膜、细胞膜组分、结合功能、催化活性中。注释到KOG数据库的差异基因有961个,按照功能分类占比最大的三类一般功能预测、信号传导机制和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和分子伴侣三大类。注释到KEGG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有309个,主要的代谢通路为剪接体、糖酵解/糖异生、嘌呤代谢、戊糖、葡萄糖醛酸和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化合物的代谢。从中筛选具有显着差异表达的P450、GSTs、UGTs和ABC基因,提交命名委员会命名,其中P450基因命名结果如下CYP380C6、CYP6CY7、CYP6CY21、CYP380C12、CYP6CY12和CYP4CJ5。然后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PCR验证,结果显示全部6个P450基因表达量均显着上调,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数据一致,表明这些P450基因可能参与棉蚜对溴氰虫酰胺的解毒代谢过程。研究溴氰虫酰胺抗性棉蚜对其它种类杀虫药剂的交互抗性,对田间科学合理用药、延长杀虫剂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棉蚜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中P450基因表达量上调的研究,为了解棉蚜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白从强[4](2019)在《小麦田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as)的化学防除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田中,恶性禾本科杂草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as)对小麦田主要除草剂精恶唑禾草灵的抗性程度已十分严重,这对小麦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据报道,目前已在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CT区基因中发现了 5个位点6种氨基酸突变。为系统性地研究小麦田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化学防除技术,本文首先通过整株生物测定法筛选出了可有效防除小麦田不同位点突变抗性日本看麦娘的除草剂单剂;其次研究了助剂对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和增效机理,筛选出了可有效防除小麦田抗性日本看麦娘的除草剂助剂增效减量组合;最后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单剂进行复配,筛选出3个复配剂配方配比,并模拟大田药效试验测定了复配剂对小麦田其它杂草的毒力和对小麦的安全性。此外,本文还进行了利用RNA干扰技术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探索研究。详细结果如下: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不同位点突变的抗性日本看麦娘种群对相关除草剂(包括小麦田常用的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非小麦田常用的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和新型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敏感性,同时研究了非小麦田除草剂对小麦(镇麦9号)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小麦田常用的茎叶处理药剂异丙隆、绿麦隆、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和土壤处理药剂异丙隆、绿麦隆,新型的茎叶处理药剂环吡氟草酮和土壤处理药剂氟噻草胺、特丁净(以上均为小麦田除草剂)对5种位点突变的抗性日本看麦娘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土壤处理药剂吡氟酰草胺对Ile-2041-Asn位点突变的抗性日本看麦娘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而在非小麦田除草剂中,土壤处理药剂吡唑草胺、丙草胺、恶草酮、氟乐灵、乙氧氟草醚对5种位点突变抗性日本看麦娘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由于对供试小麦选择性指数较低,因此这些药剂均不能应用于小麦田中防除抗性日本看麦娘。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助剂激健、安融乐和Silwet 806对3种除草剂异丙隆、绿麦隆和甲基二磺隆防除抗性日本看麦娘的最佳增效剂量、最佳增效剂量下的减量作用和助剂与除草剂混用对小麦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增效剂量下,Silwet 806对异丙隆、绿麦隆减量作用最为明显,激健和安融乐对异丙隆、绿麦隆有一定程度的减量作用,而3种助剂均不能使甲基二磺隆对抗性日本看麦娘的防除效果增加到非常显着的水平;异丙隆+Silwet 806和绿麦隆+Silwet 806是防除抗性日本看麦娘最佳增效减量组合,但Silwet 806与异丙隆混用会显着增加药剂对供试小麦幼苗鲜重抑制率,使其对供试小麦的安全性下降,而Silwet 806与绿麦隆混用不改变其对供试小麦的安全性。对其增效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添加Silwet 806后绿麦隆药液表面张力显着降低,药液与叶面的接触角显着降低,药液在叶面的干燥时间显着缩短,药液在叶面的沉积量显着增加,且相较与绿麦隆单剂,Silwet 806与绿麦隆混用的处理在5d后日本看麦娘体内叶绿素含量开始显着降低。为了提高对抗性日本看麦娘的防效,防止其抗性加重和产生多抗性,并扩大杀草谱,有效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性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本研究在单剂筛选的基础上以抗性日本看麦娘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环吡氟草酮+绿麦隆、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和啶磺草胺+异丙隆3种复配剂室内配方配比筛选试验,并利用等效线法对其复配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种复配均对抗性日本看麦娘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最终确定环吡氟草酮:绿麦隆的最佳配比为1:9,甲基二磺隆:异丙隆的最佳配比为1:14,啶磺草胺:异丙隆的最佳配比为1:74。在室内条件下模拟大田药效试验方法进行了复配剂对小麦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环吡氟草酮·绿麦隆复配剂(1:9)在720-840g a.i./ha的剂量下、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复配剂(1:14)在600-720g a.i./ha的剂量下和啶磺草胺·异丙隆复配剂(1:74)在600-700g a.i./ha的剂量下均可有效防除5种位点突变的抗性日本看麦娘、多抗性的看麦娘、抗精恶唑禾草灵的菵草和多花黑麦草,繁缕、野老鹳草和播娘蒿,并且均对供试小麦生长安全,此外环吡氟草酮·绿麦隆复配剂和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复配剂还对猪殃殃有较好的鲜重抑制效果,而3种复配剂均对大巢菜的鲜重抑制效果一般。本研究在RNA干扰的理论基础上,选取了病毒介导基因沉默(VIGS)技术为转染方法,以PDS基因为靶标基因,克隆了日本看麦娘PDS基因保守区域,并选取其中部分片段作为干扰片段构建了以BSMV为载体骨架的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载体,研究了抗性日本看麦娘植株在接种小麦PDS基因VIGS-RNAi载体及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载体后新生叶的表型变化。结果表明:小麦植株在接种小麦PDS基因VIGS-RNAi载体后其新生叶出现白化现象;而抗性日本看麦娘植株在接种小麦PDS基因VIGS-RNAi载体和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 载体后其新生叶均未出现白化现象。
靳改龙[5](2018)在《杀虫剂对烟粉虱的防效及增效剂增效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不同杀虫剂对烟粉虱MED隐种的防治效果,以及意欧、杰效利、激健和金诺四种增效剂对溴氰虫酰胺和氟啶虫胺腈防治烟粉虱的减量增效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筛选对设施蔬菜烟粉虱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选用8种分属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设施黄瓜和茄子上的烟粉虱MED隐种进行了药效试验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药后10 d,8种杀虫剂对黄瓜田烟粉虱MED隐种的防效为78.98%~96.66%,而对茄子田烟粉虱MED隐种为39.59%~81.11%。新型杀虫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烟粉虱MED隐种防效高,药后10 d对黄瓜田烟粉虱的防效分别达94.90%和94.18%,对茄子田烟粉虱MED隐种的防效分别达75.24%和81.11%;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药后10 d对黄瓜田烟粉虱MED隐种防效为78.98%~89.22%,对茄子田烟粉虱MED隐种的防效为60.58%~79.09%。酰肼类拟脱皮激素类240 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药后10 d对黄瓜田和茄子田烟粉虱MED隐种的防效为80.79%和80.41%。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中添加增效剂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可使药后3~14 d防治效果显着提高1.86%~67.40%。2.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在推荐使用剂量下,药后15 d黄瓜茎叶中噻虫嗪和啶虫脒的平均残留量分别为0.52 mg/kg和2.06 mg/kg,茄子茎叶中阿维菌素、吡蚜酮、甲氧虫酰肼的平均残留量为0.03mg/kg、2.36 mg/kg和4.75 mg/kg,均高于我国对果实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而黄瓜果实样品中7种杀虫剂平均残留量均未检出(<0.01 mg/kg)。3.室内测定意欧、杰效利、激健和金诺四种增效剂对两种杀虫剂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增效剂能显着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其中添加杰效利的效果最显着,溴氰虫酰胺和氟啶虫胺腈液体表面张力分别为7.48 m N/m和6.83 m N/m,分别较对照降低60.90%和69.48%,能快速在叶片上润湿展布;添加增效剂意欧对两种药液在茄子叶片上的持留量影响最大,持留量分别为1.59 mg/cm2和1.24 mg/cm2,较对照增加40%和20%。4.意欧、金诺、激健、杰效利四种增效剂分别与溴氰虫酰胺和氟啶虫胺腈混用对烟粉虱MED隐种成虫的毒力增效比分别为1.72、1.66、1.50、1.18和1.77、1.53、1.37、1.25;对若虫的毒力增效比分别为1.59、1.44、1.36、1.22和1.82、1.71、1.39、1.60。添加不同增效剂可使药剂减量19.70%~60.37%而毒力不降低。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增效剂意欧能显着提高溴氰虫酰胺和氟啶虫胺腈对烟粉虱MED隐种的防效,较单独使用的推荐剂量平均防效提高34.51%和49.56%,药后10 d的防效可保持在60%以上,增效作用显着。
付丹妮[6](2017)在《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对苄嘧磺隆抗药性机理及适合度代价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是我国东北水稻产区常见阔叶杂草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广泛使用以苄嘧磺隆为代表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野慈姑得到有效控制。2000年前后,苄嘧磺隆对野慈姑的防效明显下降。近年来,野慈姑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逐渐成为部分稻田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群。本研究以我国东北三省稻田野慈姑为对象,测定30个野慈姑种群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及其交互抗药性,并测定其第二代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从分子水平阐明抗药性产生机理,并选取不同生物型野慈姑研究其生物学、形态学和解剖学特性的变化,以及不同生物型之间的竞争作用,及与水稻的竞争作用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可为稻田恶性杂草野慈姑的危害水平和抗性风险进行评价,为田间抗药性野慈姑的快速鉴定提供参考,为抗药性野慈姑的治理提供初步的理论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整株植物鉴定法,测定野慈姑第一、二代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及其交互抗药性。结果表明,30个种群均对苄嘧磺隆产生不同程度抗药性,抗药性指数在15.76-155.96之间,其中辽宁省灯塔市大河南镇种群(R-21)抗药性水平最高,指数达155.96。同时,野慈姑种群第二代抗药性水平与第一代没有显着差异。测定野慈姑种群对5个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包括乙氧磺隆(SU)、吡嘧磺隆(SU)、五氟磺草胺(TP)、嘧啶肟草醚(PTB)和双草醚(PTB)的交互抗药性结果表明,30个种群均对乙氧磺隆和吡嘧磺隆产生了交互抗药性;除R-29种群对五氟磺草胺、R-21种群对嘧啶肟草醚产生了低水平抗药性,其它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和嘧啶肟草醚敏感;除R-1、R-11、R-21、R-22和R-29种群对双草醚产生了低水平的抗药性,其他种群均未产生抗药性。2.通过靶标酶ALS活性测定及ALS基因对比从分子水平阐明抗药性产生机理。敏感及抗药性野慈姑ALS活性的测定结果与整株测定结果相互印证,进一步明确野慈姑对苄嘧磺隆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不同野慈姑ALS基因进行提取、扩增、测序和对比后发现,共产生五种突变。其中,抗药性R-16、R-25和R-26种群的ALS基因第197位脯氨酸(Pro)被苏氨酸(Thr)取代;抗药性R-4、R-8、R-18、R-24和R-28种群的ALS基因第197位脯氨酸(Pro)被组氨酸(His)取代;抗药性R-22和R-29种群的ALS基因第376位天冬氨酸(Asp)被谷氨酸(Glu)取代。另外,抗药性R-5、R-9、R-14、R-15和R-19种群的ALS基因没有发生突变。Pro-197-Thr、His和Asp-376-Glu这两种氨基酸上的3个突变是第一次在野慈姑种群中被发现。3.不同生物型野慈姑(S、R-19和R-22)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结果发现,在非竞争条件下,S在株高、植株干重、叶片数量及面积、球茎数量及大小、花期方面都超过R-19和R-22,但在种子量和种子大小方面不同生物型间无显着差异,并且抗药性生物型R-19和R-22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同时,对不同生物型叶绿素含量及其光合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在生长初期,S与R-22叶绿素含量存在显着差异,而与R-19没有差异,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到播种后60 d和90 d,S、R-19和R-22间叶绿素含量不存在显着差异。S、R-19和R-22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不存在显着差异,表明不同生物型对光能的吸收、同化物的形成是相同的。4.不同生物型野慈姑叶片和茎的形态解剖结构的比较。结果发现,抗药性生物型(R-19和R-22)叶片气孔密度显着高于敏感生物型(S),但R-19和R-22之间没有区别,同时,不同生物型野慈姑其气孔大小没有区别;另一方面,不同生物型野慈姑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不存在显着差异。茎的形态解剖结构对比结果,敏感生物型(S)茎的边长及表皮厚度显着高于抗药性生物型(R-19和R-22),而R-19和R-22之间没有区别。5.野慈姑敏感和抗药性不同生物型之间,以及与水稻之间竞争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当抗药性和敏感生物型之间竞争时,敏感生物型(S)表现强的竞争作用,并且敏感生物型(S)种内竞争没有敏感生物型(S)与抗药性生物型(R-19和R-22)之间种间竞争激烈,两个抗药性生物型R-19和R-22之间不存在差异;当存在水稻竞争时,相对于S,水稻对R-19和R-22表现更强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水稻竞争的不断增加时,S拥有能力去分配较多的资源。另一方面,测定不同野慈姑生物型不同密度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的株高、分蘖数、穗数和产量随野慈姑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在不同生物型野慈姑相同密度时,水稻的株高和分蘖数不存在显着差异,当野慈姑的密度达到并超过60株m-2时,抗药性生物型(R-19和R-22)和敏感生物型(S)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S对水稻产量的抑制作用要强于R-19和R-22。
沈兰兰[7](2017)在《防治烟粉虱药剂增效配方筛选及其生化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近年来对农作物危害大、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不科学使用农药等原因,导致烟粉虱产生抗药性,防治困难,在我国许多地区频繁爆发成灾。尽管已有抗药性种群,但当虫害大爆发时,只有化学防治才能使烟粉虱得到控制。本文筛选了几种药剂复配配方,得到了一个具有高毒力、速效性强的混配药剂,并研究了混配配方的增效生化机理,对烟粉虱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复配配方筛选及田间试验用交互测定法和共毒系数法,对五种杀虫剂进行增效配方和最佳配比的筛选。结果表明,啶虫脒和哒螨灵以6:4混配时,共毒系数高达317.14,以8:2混配时,共毒系数也有248.94,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阿维菌素与啶虫脒以4:6混配时,共毒系数为148.53,表现为增效作用;阿维菌素与啶虫脒以3:7混配时,共毒系数为107.05,表现为相加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哒螨灵混配使用其药效显着高于两单剂。通过对施药后烟粉虱产卵量及所产卵孵化率的研究,发现了混剂对烟粉虱雌成虫产卵及卵孵化存在影响。2.增效配方对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以烟粉虱室内敏感品系成虫为材料,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增效配方(啶虫脒和哒螨灵)的机理,比较了该配方及其单剂对3种解毒酶和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效机理与羧酸酯酶有密切关系,与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没有明显相关性。
车午男[8](2015)在《甜菜夜蛾对甲维盐抗性的特性及抗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杂食性、间歇性暴发的重要农业害虫。由于化学防治是控制甜菜夜蛾的主要方法,使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问题较为突出,传统杀虫剂如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等已不能有效控制甜菜夜蛾的为害。目前生产上用于防治甜菜夜蛾的药剂主要包括甲维盐、茚虫威、溴虫腈、多杀菌素和虫酰肼等新型作用方式杀虫剂,这些新型杀虫剂广泛应用可能导致的抗性问题,将会同样严重威胁到甜菜夜蛾田间种群的有效控制。本文系统监测了我国蔬菜主产区甜菜夜蛾对甲维盐等9种杀虫剂的抗性情况,明确了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现状及动态;通过室内筛选获得了甜菜夜蛾对甲维盐的高抗品系(WH-EB),并对其抗性特性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交互抗性谱(仅对阿维菌素具有高水平交互抗性)及抗性遗传方式(受多因子控制),并发现该抗性种群没有适合度代价。上述研究结果对于制定甜菜夜蛾科学合理的轮换用药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解毒酶抑制剂的增效作用及解毒酶活性的研究均表明,解毒代谢酶不是甜菜夜蛾WH-EB品系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通过RNA干扰试验证明了甜菜夜蛾谷氨酸受体α亚基(SeGluClα)和GABA受体α1亚基(SeGABAα1)是甲维盐的两种不同作用靶标,但这两个靶标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及mRNA表达水平在抗性和敏感品系间没有差异。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WH-EB抗性品系被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感染,并证实了家蚕微孢子虫的转运蛋白基因NbABCG1参与了甜菜夜蛾WH-EB品系对甲维盐抗性的形成。上述研究首次发现了甜菜夜蛾和家蚕微孢子虫之间基于甲维盐抗性的互利共生关系,揭示了昆虫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一种新途径。1.甜菜夜蛾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监测2009-2013年连续五年对中国7个省18个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开展了 9种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与室内敏感品系(WH-S)相比,各地田间种群对这9种药剂表现出了不同水平的抗药性,其中甲维盐抗性4-403倍、茚虫威抗性2-41倍、氯虫苯甲酰胺抗性2-44倍、多杀菌素抗性5-38倍、虫酰肼抗性2-87倍、啶虫隆抗性3-31倍、毒死蜱抗性8-3080倍、高效氯氰菊酯抗性79-1240倍,但对溴虫腈无明显抗性(0.1-7倍)。连续五年的监测数据还显示,各地不同种群的抗药性水平差异与用药历史有很大的关系,相距300公里的LH(江苏六合)和FX(上海奉贤)种群对各种药剂的抗性水平完全不同。LH种群对毒死蜱的抗性(877-3080倍)明显高于FX种群(8-110倍);FX种群对虫酰肼为中等水平抗性(13-87),但是LH种群对虫酰肼无抗性(2-6倍);LH种群对另外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啶虫隆有中等水平抗性(21-31倍),但是FX种群对该药剂无抗性(3-5倍)。比较各地抗药性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各地甜菜夜蛾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在甜菜夜蛾防治工作中应当加强抗药性监测,并根据不同地区的抗药性现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延缓抗性的发展。2.甜莱夜蛾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的建立及交互抗性和抗性遗传方式利用重复回交法,将甲维盐抗性种群CM-EB与敏感品系WH-S多次回交后再自交,每代均用甲维盐进行药剂处理,获得了甜菜夜蛾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WH-EB。和WH-S相比,WH-EB对甲维盐有1110倍抗性,对阿维菌素有202倍的高水平交互抗性,对啶虫隆和高效氯氰菊酯有7-10倍的低水平交互抗性,对其他6种药剂(溴虫腈、茚虫威、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虫酰肼和毒死蜱)均无交互抗性。抗性和敏感品系正反交F1代对甲维盐的LC50值分别为9.94mg/L和12.4mg/L,正反交F1代的显性度D值为0.6,表明甜菜夜蛾对甲维盐的抗性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同时,基于三种不同统计方法的验证均表明抗性由多基因控制。3.甜菜夜蛾抗甲维盐抗性品系WH-EB的相对适合度通过构建室内种群生命表,对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WH-EB和敏感品系WH-S、对照品系CM和室内筛选甲维盐抗性品系CM-EB两组对应品系的相对适合度进行了研究。生长特征比较上,WH-EB比WH-S在幼虫历期上减少0.2天,CM-EB与对照品系CM相比,在幼虫历期上减少0.3天,差异均不显着。WH-EB、CM和CM-EB的雌蛹重显着高于敏感品系WH-S,在蛹历期、化蛹率和雄蛹蛹重等方面,四个品系间无显着差异。WH-EB品系的蛹存活率显着低于其他三个品系。在繁殖特征方面,WH-S、WH-EB和CM-EB单头雌蛾平均产卵量在700-900粒之间,CM品系的单雌产卵量达到1000粒,高于其他品系。四个品系的卵孵化率在50%到60%之间,并无显着差异。WH-S、WH-EB、CM和CM-EB四个种群的净增殖率分别为 165.2、175.8、189.7、217.8,WH-EB与WH-S相比的相对适合度为1.06;CM-EB与CM相比的相对适合度为1.15,均无显着差异。说明在室内人工饲料上相对于敏感品系和对照品系,甲维盐抗性近等基因系WH-EB和抗性品系CM-EB未表现出明显的适合度代价。4.甜菜夜蛾甲维盐抗性品系WH-EB的代谢和靶标机理通过活体增效实验测定了三种代谢酶抑制剂PBO、DEM、DEF对甲维盐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三种增效剂在敏感品系WH-S上的增效作用为1-2.1倍,在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WH-EB上的增效作用为1-1.5倍。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酯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WH-EB的三种解毒代谢酶活力相对于WH-S在0.7-1.6倍之间,没有显着提高。活体增效作用和离体代谢酶活性测定结果均表明代谢酶介导的解毒作用不是WH-EB对甲维盐产生高水平抗性的主要原因。采用RT-PCR和RACE克隆得到了甜菜夜蛾谷氨酸氯离子通道基因SeGluClα和γ-氨基丁酸氯离子通道基因SeGABAα1,分别用SeG1uClα和SeGABAα1的dsRNA饲喂甜菜夜蛾幼虫,两个基因的表达分别下降了 69%和77%,同时甲维盐对饲喂后幼虫的致死率显着下降,证明了甜菜夜蛾SeGluClα和SeGABAα1基因是甲维盐在甜菜夜蛾中的作用靶标。但这两个基因在甲维盐抗性品系WH-EB和敏感品系WH-S间不存在保守的基因突变位点,并且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量也没有显着差异,表明这两个靶标基因在抗性品系中未发生与甲维盐抗性相关的变化。5.家蚕微孢子虫ABCG1基因与甜菜夜蛾对甲维盐抗性的关系为了研究甜菜夜蛾抗性、敏感品系在基因转录水平上的差异,对两个品系的三龄幼虫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分析发现WH-EB中含有大量家蚕微孢子虫的序列,而WH-S品系中没有。对WH-EB幼虫镜检发现体内存在大量微孢子虫的孢子,并通过SSU和IGS序列鉴定证实为家蚕微孢子虫。WH-EB成虫连续2代取食含烟曲霉素(Fumagillin)的蜂蜜水后其幼虫体内家蚕微孢子虫的孢子数量下降了 60%,对甲维盐的抗性倍数也下降到原来的一半;感染一定孢子量的家蚕微孢子虫可以使甜菜夜蛾对甲维盐的抗性提高17倍。因此,甜菜夜蛾体内存在家蚕微孢子虫感染是WH-EB品系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原因之一。ABC转运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在WH-EB品系中对甲维盐具有6倍的增效作用,在WH-S中没有增效作用。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得到了 8个家蚕微孢子虫ABC转运蛋白家族基因,其中的ABCG1基因(NbABCG1)的表达量最高。同时克隆了甜菜夜蛾的SeABCG1和SeABCB1基因,qPCR分析表明抗性和敏感品系间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RNA干扰实验证实,饲喂甜菜夜蛾幼虫NbABCG1的dsRNA,导致NbABCG1基因的表达下降而SeABCG1的表达不受影响,同时使甜菜夜蛾对甲维盐的敏感性明显上升。因此,家蚕微孢子虫NbABCG1是WH-EB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因素之一。
杨晨[9](2015)在《棉蚜对螺虫乙酯抗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主要以棉蚜(Aphis gossypii)为对象,通过抗性选育获得螺虫乙酯抗性棉蚜品系(SR)及敏感品系(SS),并利用增效剂实验、交互抗性谱测定、差异转录组、蛋白质组测序等方法探究了棉蚜对螺虫乙酯抗性的机制,为棉蚜的综合治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敏感品系基础上,筛选50代得到了螺虫乙酯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品系成蚜对螺虫乙酯的抗性达到441.26倍,抗性品系三龄若蚜对螺虫乙酯的抗性达到11.97倍。同时,抗性品系对α-氯氰菊酯(237.80倍)和联苯菊酯(37.29倍)产生了较高的交互抗性,而对乙酰甲胺磷(4.65倍)、杀扑磷(4.82倍)、灭多威(4.32倍)、氟氯氰菊酯(3.68倍)、氰戊菊酯(2.96倍)、氟啶虫胺腈(3.33倍)和吡虫啉(2.93倍)产生了低水平的交互抗性。然而,抗性棉蚜对氧化乐果、毒死蜱、马拉硫磷、克百威、溴虫腈和噻虫嗪杀虫剂没有产生交互抗性。增效剂增效醚(PBO)可以显着增强螺虫乙酯对抗性棉蚜的毒力,在成蚜中其增效比达到75.74倍,在若蚜中达到44.13倍。通过Solexa测序技术分析鉴定敏感与螺虫乙酯抗性棉蚜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别从SR和SS的cDNA转录组中获得了22,430,522和21,317,732条reads,并组装成35,222条Unigenes。将所得到的Unigenes与NR、SwissProt、GO、COG、KEGG数据库比对,分别获得14,913、9,220、7,922、4,314和4,686条序列的注释信息。与SS品系相比,SR品系有1287个基因表达差异显着,其中包含130个基因表达上调和1157个基因表达下调(P≤0.001)。在这些基因中,有440个基因被成功注解,包括114个上调和326个下调的基因。与SS品系相比,SR品系棉蚜中的热激蛋白70(Hsp70)、UDP-葡萄糖醛酸(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表达量显着上调,而ATP合成酶(ATPsynthase)、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表皮蛋白(Cuticleprotein)和唾液蛋白(Salivary glue protein)等基因表达量显着下调。在所有的SR品系差异表达基因中,CYP6A2是唯一的细胞色素P450上调基因。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验证,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数据一致。这些数据说明,棉蚜热激蛋白70、UDP-葡萄糖醛酸和CYP6A2等基因表达量上调可能与螺虫乙酯的抗性相关。运用RNAi验证CYP6A2在螺虫乙酯抗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喂食三龄期抗性若蚜dsRNA-CYP6A248h后的死亡率显着增加,用25、50、100mg/L螺虫乙酯处理的实验组,分别对比相应螺虫乙酯浓度处理的对照组(喂食dsRNA-ECFP)死亡率分别从33.32,45.57和61.38%增加至54.41,67.56和70.05%,这说明CYP6A2与棉蚜对螺虫乙酯的抗性相关。沉默CYP6A2亦能显着提高α-氯氰菊酯对抗性棉蚜的致死率。运用TCA/丙酮法分别提取SR和SS品系棉蚜蛋白,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中检测到了大约493个蛋白点。分析SR和SS品系棉蚜的蛋白质图谱后发现,表达量差异超过2倍以上的蛋白点有35个。在这些蛋白点中,有20个蛋白点在抗性品系中表达量显着高于敏感品系,有15个蛋白点在敏感品系中表达量显着高于抗性品系。结合MALDI-TOF/TOF MS质谱分析,对26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成功进行了鉴定,并把这些蛋白点分为了几个不同的功能组,包括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抗氧化系统、蛋白质折叠、氨基酸代谢、次生代谢和细胞骨架等相关功能蛋白。在这些蛋白质中,我们推测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热激蛋白70、泛素结合酶、脂肪酸合成酶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等蛋白与棉蚜对螺虫乙酯的抗性相关。研究棉蚜对螺虫乙酯的抗性机制对于分析棉蚜在螺虫乙酯压力下产生抗性的原因,探索棉蚜相应的协同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螺虫乙酯抗性棉蚜品系对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研究能够提供相应的交互抗性数据,为田间不同杀虫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指导。以上研究结果为棉蚜对螺虫乙酯的抗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成功实施棉蚜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张倩[10](2014)在《微囊化基因工程酵母代谢生产几丁质酶及其对鳞翅目幼虫的防治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几丁质酶特异性水解几丁质的功能,可将几丁质酶用于农业病虫害的生物防治。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的基因工程细胞GS115-pPIC9k-ChiA4.0具有高产几丁质酶的能力,但传统游离培养方式存在机械剪切和代谢产物抑制,会导致几丁质酶表达量较低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微胶囊固定化细胞培养技术,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囊材,以基因工程细胞GS115-pPIC9k-ChiA4.0为包载细胞,建立基因工程细胞微囊化制备工艺,研究微囊化细胞代谢产酶条件及其对几丁质膜的降解性能,评价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的可行性及其代谢产物对鳞翅目幼虫的防治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将1mL细胞悬浮液接种于100mL生长培养基中,细胞悬液浊度OD600=0.339。在生长培养基中培养72h后,添加1mL甲醇并对细胞进行几丁质酶诱导发酵,55h可获得较大细胞数量及较优的几丁质酶生成量。2.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发酵液降解100kDa、200kDa壳聚糖膜96h后膜干重分别损失16.39%、10.24%。3.红外分析表明壳聚糖与海藻酸钠通过离子静电作用生成聚电解质复合膜,将复合膜置于500U/mL几丁质酶液中120h后破损率为14.67%,因此它对几丁质酶基本稳定。载几丁质酶微胶囊置于pH为6.0和7.8的两种PBS缓冲液中96h后几丁质酶释放率分别为32.21%和74.92%,囊内包载的几丁质酶可以选择性透过囊膜到达囊外。4.相较于游离培养,微囊化培养可以得到较大细胞数量OD600=1.811和几丁质酶代谢量601.8U/mL,高于相同条件下游离培养39.3U/mL,也可以延长稳定期。生长代谢过程中微胶囊形态完整。5.试虫对微囊化代谢产物无明显拒食作用,通过叶片浸渍法测得幼虫对浓度为500U/mL微囊化代谢产物的最大选择性拒食率和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6.23%和11.41%。6.微囊化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胃毒和触杀两种方式毒杀试虫,不同浓度的微囊化代谢产物对试虫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杀效果,其中触杀作用大于胃毒作用。在100U/mL、250U/mL、500U/mL、1000U/mL、2000U/mL、3000U/mL六组不同浓度中3000U/mL的毒杀效果最明显,它的胃毒校正死亡率和触杀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2.22%、82.22%。同时,微囊化代谢产物会对幼虫取食和生长的抑制程度随浓度增高而增高。与几丁质酶溶液相比,微囊化代谢产物的杀虫时效延长了2-3d。7.考察了六组不同浓度微囊化代谢产物对试虫化蛹和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代谢产物对试虫的后致死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其中,3000U/mL微囊化代谢产物在毒杀和胃毒方式下对试虫的后致死作用中化蛹率和羽化率分别为5.56%、0%和1.93%、0%。总之,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可用于基因工程细胞的微囊化生长及代谢培养,微囊化代谢产物对农作物害虫具有生物降解作用,可应用于农业虫害防治。
二、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病毒悬浮剂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病毒悬浮剂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棉蚜P450和UGT介导溴氰虫酰胺抗性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棉蚜及其抗药性发展 |
1.1.1 棉蚜的危害 |
1.1.2 棉蚜的抗药性发展 |
1.2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1.2.1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应用 |
1.2.2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作用标靶 |
1.2.3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 |
1.3 双酰胺类杀虫剂靶标抗性研究进展 |
1.4 细胞色素P450 酶系 |
1.4.1 细胞色素P450 氧化酶 |
1.4.2 细胞色素P450 氧化酶的功能研究 |
1.4.3 昆虫P450 基因过量表达的调控机制 |
1.4.4 细胞色素P450 介导的昆虫对杀虫剂的初级代谢 |
1.5 UDP-葡糖基转移酶的概述 |
1.5.1 昆虫中UDP-葡糖基转移酶的应用 |
1.5.2 昆虫中UDP-葡糖基转移酶参与杀虫剂次级代谢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棉蚜对溴氰虫酰胺代谢抗性的生化机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昆虫 |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剂配制 |
2.2.2 增效剂对溴氰虫酰胺抗性棉蚜的增效作用 |
2.2.3 棉蚜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
2.2.4 棉蚜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 |
2.2.5 棉蚜细胞色系P450 单加氧酶活性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PBO、5-Nul和 Sul对溴氰虫酰胺的增效作用 |
2.4.2 PBO、5-Nul和 Sul对 α-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 |
2.4.3 棉蚜羧酸酯酶活性 |
2.4.4 棉蚜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 |
2.4.5 棉蚜P450 单加氧酶活性 |
2.5 小结 |
2.6 讨论 |
第三章 棉蚜对溴氰虫酰胺抗性基因的表达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昆虫 |
3.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P450 基因系统进化树构建 |
3.2.2 P450 和UGT基因表达量测定 |
3.2.3 P450 和UGT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量测定 |
3.2.4 RNAi溴氰虫酰胺抗性棉蚜P450和UGT基因 |
3.3 实验结果 |
3.3.1 P450 基因系统进化树构建 |
3.3.2 P450 和UGT基因在棉蚜中的相对表达量 |
3.3.3 P450 和UGT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量测定 |
3.3.4 dsRNA干扰效率 |
3.3.5 沉默P450 基因棉蚜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 |
3.4 小结 |
3.5 讨论 |
第四章 转棉蚜P450 和UGT基因果蝇对溴氰虫酰胺抗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昆虫 |
4.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P450 和UGT基因的克隆 |
4.2.2 转基因果蝇品系的构建 |
4.2.3 转基因果蝇的饲养 |
4.2.4 转基因果蝇的分子验证 |
4.2.5 转基因果蝇的抗药性检测 |
4.3 实验结果 |
4.3.1 转基因果蝇的分子验证 |
4.3.2 溴氰虫酰胺的抗药性检测 |
4.3.3 α-氯氰菊酯的抗药性检测 |
4.4 小结 |
4.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棉蚜溴氰虫酰胺抗性种群交互抗性及P450介导的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棉蚜概述 |
1.1.1 棉蚜的危害 |
1.1.2 棉蚜的防治 |
1.2 溴氰虫酰胺 |
1.2.1 鱼尼丁受体 |
1.2.2 溴氰虫酰胺的作用机理 |
1.3 昆虫的抗药性 |
1.3.1 昆虫的抗药性机制 |
1.3.2 击倒抗性 |
1.3.3 昆虫对鱼尼丁受体作用剂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 |
1.4 昆虫细胞色素P450 酶 |
1.4.1 昆虫细胞色素P450 酶系 |
1.4.2 昆虫P450 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的选育,钠离子通道突变的筛选以及交互抗性测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棉蚜的饲养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3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筛选品系 |
2.2.2 生物测定方法 |
2.2.3 敏感品系棉蚜(SS)的反汰选 |
2.2.4 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CYR)的筛选 |
2.2.5 交互抗性的测定 |
2.2.6 增效剂对溴氰虫酰胺抗性棉蚜的增效作用 |
2.2.7 PBO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增效作用 |
2.2.8 引物设计 |
2.2.9 棉蚜单头DNA的提取 |
2.2.10 PCR扩增 |
2.2.11 无Super-kdr突变个体筛选 |
2.3 实验结果 |
2.3.1 溴氰虫酰胺抗性与敏感棉蚜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度测定 |
2.3.2 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棉蚜对其它种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谱 |
2.3.3 增效剂对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棉蚜的增效作用 |
2.3.4 PBO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增效作用 |
2.3.5 突变点检测结果 |
2.3.6 无Super-kdr突变种群对菊酯类药剂的生测结果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溴氰虫酰胺抗性和敏感品系棉蚜转录组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昆虫 |
3.1.2 试剂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CYR和 SS棉蚜的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 |
3.2.2 CYR和 SS品系棉蚜总RNA提取 |
3.2.3 CYR和 SS品系棉蚜c DNA合成 |
3.2.4 荧光定量PCR |
3.3 实验结果 |
3.3.1 CYR和 SS品系棉蚜的转录组分析 |
3.3.2 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小麦田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as)的化学防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日本看麦娘在小麦田的发生、危害及防除情况 |
1 日本看麦娘在小麦田的发生、危害 |
2 小麦田日本看麦娘的防控现状 |
第二节 小麦田日本看麦娘对精恶唑禾草灵抗性研究进展 |
1 小麦田日本看麦娘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性现状 |
2 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抗性机理研究 |
2.1 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靶标抗性机理 |
2.2 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非靶标抗性机理 |
3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研究现状 |
3.1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交互抗性研究现状 |
3.2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多抗性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助剂与除草剂协同增效防除杂草的研究进展 |
1 除草剂助剂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
1.1 除草剂助剂的发展 |
1.2 除草剂助剂的功能 |
1.3 除草剂助剂的种类 |
2 除草剂助剂的增效机制 |
3 除草剂助剂的使用风险及发展方向 |
第四节 防除小麦田杂草除草剂复配技术的研究进展 |
1 除草剂复配的原则 |
2 防除小麦田杂草除草剂复配技术的应用 |
第五节 RNA干扰技术防治有害生物的研究进展 |
1 RNA干扰技术概述 |
1.1 RNA干扰技术的作用机制 |
1.2 引发RNA干扰机制的技术方法 |
2 RNA干扰技术在防治有害生物方面的应用 |
本研究切入点 |
第二章 防除小麦田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除草剂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种子 |
1.1.2 供试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对相关除草剂的敏感性 |
1.2.2 非小麦田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对相关除草剂的敏感性 |
2.1.1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对小麦田常用的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敏感性 |
2.2.2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对非小麦田常用的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敏感性 |
2.2.3 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对新型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敏感性 |
2.2 非小麦田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助剂对除草剂防除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增效作用的研究 |
第一节 助剂对除草剂防除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增效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助剂对3种除草剂防除抗性日本看麦娘的最佳增效剂量 |
2.2 助剂对3种除草剂防除抗性日本看麦娘的减量作用 |
2.3 助剂与3种除草剂混用对小麦安全性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二节 有机硅助剂Silwet 806对除草剂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增效机理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ilwet 806对绿麦隆药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2.2 Silwet 806对绿麦隆药液与杂草叶面接触角的影响 |
2.3 Silwet 806对绿麦隆药液在杂草叶面干燥时间的影响 |
2.4 Silwet 806对绿麦隆药液在杂草叶面沉积量的影响 |
2.5 Silwet 806与绿麦隆混用对杂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配方配比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种子 |
1.1.2 供试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配方配比筛选 |
1.2.2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
1.2.3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的杀草谱研究 |
1.3 数据处理 |
1.3.1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配方配比筛选 |
1.3.2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
1.3.3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的杀草谱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配方配比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
2.1.1 环吡氟草酮+绿麦隆配方配比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
2.1.2 甲基二磺隆+异丙隆配方配比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
2.1.3 啶磺草胺+异丙隆配方配比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
2.2 防除以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复配剂的杀草谱 |
2.2.1 环吡氟草酮·绿麦隆复配剂的杀草谱 |
2.2.2 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复配剂的杀草谱 |
2.2.3 啶磺草胺.异丙隆复配剂的杀草谱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利用RNA干扰技术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的探索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种子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小麦PDS基因VIGS-RNAi载体的接种 |
1.2.2 日本看麦娘PDS基因保守区域的克隆 |
1.2.3 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载体的构建 |
1.2.4 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载体的接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PDS基因VIGS-RNAi载体的接种结果 |
2.2 日本看麦娘PDS基因保守区域的克隆结果 |
2.3 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载体的构建 |
2.4 日本看麦娘PDS基因VIGS-RNAi载体的接种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全文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杀虫剂对烟粉虱的防效及增效剂增效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烟粉虱概述 |
1.1.1 烟粉虱的分类 |
1.1.2 烟粉虱的起源及分布 |
1.1.3 烟粉虱的寄主种类及危害方式 |
1.2 烟粉虱的化学防治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 |
1.2.1 化学防治 |
1.2.2 烟粉虱抗药性机制 |
1.2.3 烟粉虱对杀虫剂的抗药性 |
1.3 增效剂研究进展 |
1.3.1 增效剂应用概况 |
1.3.2 增效剂的增效作用机制 |
1.3.3 影响增效作用的因素 |
1.4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杀虫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及其残留检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供试药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试验设计 |
2.1.5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杀虫剂对黄瓜田烟粉虱的药效评价 |
2.2.2 不同杀虫剂对茄子田烟粉虱的药效评价 |
2.2.3 不同杀虫剂施药后农药残留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增效剂对杀虫剂在植物叶片上润湿动态和持留量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药剂试 |
3.1.3 供试仪器 |
3.1.4 处理设置 |
3.1.5 试验设计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药剂稀释液的表面张力测定 |
3.2.2 不同药液在茄子叶片上的润湿动态测定 |
3.2.3 不同药剂药液在茄子叶片上持留量的测定 |
3.3 小结 |
第4章 增效剂与两种杀虫剂混用对烟粉虱MED隐种毒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烟粉虱种群 |
4.1.2 供试药剂 |
4.1.3 处理设置 |
4.1.4 成虫的毒力测定 |
4.1.5 若虫的毒力测定 |
4.1.6 增效剂对杀虫剂的减量增效作用测定 |
4.1.7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增效剂对烟粉虱的毒力 |
4.2.2 增效剂与两种杀虫剂混配对成虫的毒力 |
4.2.3 增效剂与两种杀虫剂混配对若虫的毒力 |
4.2.4 增效剂对两种杀虫剂的减量增效作用 |
4.3 小结 |
第5章 增效剂对两种杀虫剂防治烟粉虱MED隐种的减量增效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供药剂试 |
5.1.3 处理设置 |
5.1.4 主要仪器 |
5.1.5 试验设计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增效剂对溴氰虫酰胺防治烟粉虱MED隐种的增效作用 |
5.2.2 增效剂对氟啶虫胺腈田间防治烟粉虱MED隐种的增效作用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对苄嘧磺隆抗药性机理及适合度代价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草对稻田作物的危害及稻田杂草的防治现状 |
1.1.1 稻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危害 |
1.1.2 稻田野慈姑的发生危害 |
1.1.3 除草剂的应用与发展 |
1.2 杂草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
1.2.1 杂草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 |
1.2.2 杂草产生抗药性的机理 |
1.2.3 抗药性杂草的治理 |
1.3 抗药性杂草的适合度代价 |
1.3.1 适合度(Fitness) |
1.3.2 适合度代价(Fitness cost) |
1.3.3 适合度代价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
第二章 野慈姑抗药性水平的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药剂与主要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野慈姑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 |
2.2.2 野慈姑第二代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 |
2.2.3 野慈姑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交互抗药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野慈姑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机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药剂与主要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苄嘧磺隆对野慈姑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影响的测定 |
3.2.2 抗苄嘧磺隆野慈姑ALS基因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植物 |
4.1.2 主要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株高的比较 |
4.2.2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叶片数及叶片大小的比较 |
4.2.3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花期的比较 |
4.2.4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种子、球茎及生物量的比较 |
4.2.5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比较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形态学与组织学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植物 |
5.1.2 主要仪器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叶结构的比较 |
5.2.2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茎结构的比较 |
5.3 讨论 |
第六章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之间及与水稻的竞争作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植物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野慈姑抗药性和敏感生物型之间的竞争作用 |
6.2.2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与水稻之间的竞争作用 |
6.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1.1 野慈姑抗药性水平的测定 |
7.1.2 野慈姑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机理研究 |
7.1.3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7.1.4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形态学与组织学的研究 |
7.1.5 不同生物型野慈姑之间及与水稻的竞争作用 |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7)防治烟粉虱药剂增效配方筛选及其生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烟粉虱的概况 |
1.1.1 生物学特征、寄主范围及其分类学地位 |
1.1.2 危害特征 |
1.2 烟粉虱的防治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2.2.1 捕食性天敌 |
1.2.2.2 寄生蜂 |
1.2.2.3 病原真菌及病毒 |
1.2.3 物理防治 |
1.2.4 化学防治 |
1.2.4.1 常规杀虫剂 |
1.2.4.2 新烟碱类杀虫剂 |
1.2.4.3 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 |
1.2.4.4 其它新型杀虫剂 |
1.3 烟粉虱抗药性现状 |
1.3.1 对常规杀虫剂的抗性 |
1.3.2 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
1.3.3 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抗性 |
1.4 农药复配原则 |
1.4.1 不降低药效 |
1.4.2 克服抗性 |
1.4.3 不产生药害 |
1.4.4 不增加防治成本 |
1.5 复配杀虫剂增效作用的研究 |
1.5.1 同类杀虫剂之间复配增效作用 |
1.5.2 不同种类杀虫剂复配增效作用 |
1.5.3 化学杀虫剂与植物源、微生物、昆虫激素类杀虫剂复配增效作用 |
1.6 杀虫剂复配增效的作用机理的研究 |
1.6.1 改变杀虫剂物理性状 |
1.6.2 改变杀虫剂对害虫表皮的穿透速率 |
1.6.3 对昆虫代谢解毒酶的影响 |
1.6.4 对靶标部位的影响 |
1.6.4.1 乙酰胆碱酯酶(AchE) |
1.6.4.2 神经膜钠离子通道 |
1.6.5 其他生理机能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生物 |
2.2 供试农药和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4 复配增效作用测定方法 |
2.4.1 药剂的配制 |
2.4.2 琼脂胶的配制 |
2.4.3 成虫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2.4.4 增效组合最佳配比的确定方法 |
2.4.5 复配增效组合的增效评判方法 |
2.5 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
2.6 混剂对烟粉虱成虫生殖及卵孵化影响的测定方法 |
2.7 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方法 |
2.7.1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备 |
2.7.2 羧酸酯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2.7.3 多功能氧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2.7.4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2.7.5 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2.8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几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的毒力 |
3.2 复配增效组合最佳配比的确定 |
3.3 不同药剂复配对烟粉虱的联合毒力研究 |
3.4 增效组合防治烟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
3.5 混剂对烟粉虱成虫生殖及卵孵化的影响 |
3.6 增效配方对烟粉虱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测定结果 |
3.6.1 标准曲线 |
3.6.1.1 蛋白质标准曲线 |
3.6.1.2 α-萘酚标准曲线 |
3.6.1.3 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 |
3.6.1.4 乙酰胆碱酯酶标准曲线 |
3.6.2 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 |
3.6.2.1 羧酸酯酶活力测定结果 |
3.6.2.2 多功能氧化酶活力测定结果 |
3.6.2.3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测定结果 |
3.6.2.4 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 |
4 讨论 |
4.1 几种杀虫剂复配的增效作用及田间试验 |
4.2 复配制剂对烟粉虱雌成虫产卵及孵化的影响 |
4.3 复配混剂对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
4.3.1 混剂对羧酸酯酶的影响 |
4.3.2 混剂对多功能氧化酶的影响 |
4.3.3 混剂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影响 |
4.3.4 混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
5 全文总结 |
5.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3 本论文不足之处和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甜菜夜蛾对甲维盐抗性的特性及抗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概述 |
1.1 甜菜夜蛾的发生与为害 |
1.2 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现状 |
1.3 甜菜夜蛾的抗性机理 |
2 甲维盐抗性研究概况 |
2.1 甲维盐的理化性质及结构 |
2.2 甲维盐的作用靶标 |
2.3 甜菜夜蛾对甲维盐的抗药性现状 |
2.4 大环内酯类抗性机理的研究现状 |
3 ABC转运蛋白家族 |
3.1 ABC转运蛋白家族的功能及结构 |
3.2 节肢动物ABC亚家族的比较 |
3.3 ABC转运蛋白抑制剂 |
3.4 节肢动物ABC转运蛋白家族对药物的运输和抗性 |
4 家蚕微孢子虫 |
4.1 微孢子虫的多样性 |
4.2 微孢子虫的侵染 |
4.3 微孢子虫的孢壁结构和组成 |
4.4 家蚕微孢子虫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5 昆虫与体内共生物的互利共生 |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甜菜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甜菜夜蛾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9种杀虫剂的敏感毒力基线 |
2.2 各地甜菜夜蛾抗药性监测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甜菜夜蛾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的建立及交互抗性和抗性遗传方式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及词养 |
1.2 供试药剂 |
1.3 甜菜夜蛾甲维盐抗性近等基因系的建立 |
1.4 甲维盐抗性遗传方式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甜菜夜蛾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的建立 |
2.2 甜菜夜蛾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的交互抗性谱 |
2.3 甜菜夜蛾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的抗性遗传方式 |
2.4 WH-EB品系中控制抗性的遗传因子数 |
3 讨论 |
第四章 甜菜夜蛾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的相对适合度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建立 |
1.3 净增值率R_0和相对适合度的计算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甜菜夜蛾甲维盐抗性品系的生化及靶标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生化实验药剂 |
1.2 主要分子实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增效剂活体实验 |
1.5 解毒代谢酶的活性测定 |
1.6 蛋白质含量测定 |
1.7 甜菜夜蛾cDNA的制备 |
1.8 PCR反应 |
1.9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1.10 PCR产物的克隆 |
1.11 序列测定与分析 |
1.1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13 幼虫饲喂SeGluClα、SeGABAα1的dsRNA对甲维盐敏感性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代谢酶在甜菜夜蛾甲维盐抗性中的作用 |
2.2 甜菜夜蛾SeGluClα亚基的克隆及与甲维盐抗性的关系 |
2.3 甜菜夜蛾SeGABAα1亚基的克隆及与甲维盐抗性的关系 |
2.4 甜菜夜蛾幼虫饲喂SeGluClα的dsRNA对甲维盐敏感性的影响 |
2.5 甜菜夜蛾幼虫饲喂SeGABAα的dsRNA对甲维盐敏感性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家蚕微孢子虫ABCG1基因与甜菜夜蛾对甲维盐抗性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转录组测序 |
1.3 本章研究所用引物相关信息 |
1.4 微孢子虫种类的鉴定 |
1.5 维拉帕米(verapamil)对甲维盐的增效作用 |
1.6 烟曲霉素抑制家蚕微孢子虫实验 |
1.7 甜菜夜蛾幼虫感染家蚕微孢子虫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甜菜夜蛾转录组结果分析 |
2.2 微孢子虫在甲维盐抗性中的作用 |
2.3 ABC转运蛋白在甜菜夜蛾对甲维盐抗性中的作用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棉蚜对螺虫乙酯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棉蚜概述 |
1.1.1 棉蚜的分布及危害 |
1.1.2 棉蚜的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
1.1.3 棉蚜的防治 |
1.2 昆虫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1.2.1 昆虫的抗药性机制 |
1.2.2 细胞色素 P450 |
1.2.3 热激蛋白 |
1.2.4 乙酰辅酶 A 羧化酶 |
1.3 增效醚的增效作用 |
1.4 螺虫乙酯的杀虫原理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抗性选育及抗螺虫乙酯棉蚜对其他杀虫剂交互抗性 |
2.1 实验材料 |
2.1.1 昆虫与寄主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敏感品系棉蚜(SS)的反汰选 |
2.2.2 抗螺虫乙酯品系棉蚜(SR)的筛选 |
2.2.3 生物测定(LC50) |
2.3 实验结果 |
2.3.1 抗性与敏感棉蚜对螺虫乙酯的敏感度测定 |
2.3.2 抗性棉蚜对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谱 |
2.3.3 PBO 对螺虫乙酯抗性棉蚜的增效作用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螺虫乙酯抗性和敏感品系棉蚜的转录组分析以及 CYP6A2 基因的功能验证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昆虫 |
3.1.2 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SS 和 SR 棉蚜的转录组分析 |
3.2.2 qPCR 的验证 |
3.2.3 RNAi 验证 CYP6A2 功能 |
3.3 实验结果 |
3.3.1 SS 和 SR 品系棉蚜的转录组分析 |
3.3.2 qPCR 实验结果分析 |
3.3.3 dsRNA-CYP6A2 的沉默作用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螺虫乙酯抗性棉蚜与敏感棉蚜的差异蛋白质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昆虫 |
4.1.2 仪器与试剂 |
4.1.3 溶液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SR 和 SS 棉蚜的收集 |
4.2.2 抗性与敏感棉蚜对螺虫乙酯的敏感度测定 |
4.2.3 棉蚜蛋白的提取 |
4.2.4 蛋白样品的溶解 |
4.2.5 蛋白含量的测定 |
4.2.6 棉蚜蛋白样品的 SDS-PAGE 分析 |
4.2.7 棉蚜 SS 和 SR 蛋白样品的双向电泳分析 |
4.2.8 双向电泳凝胶图像的分析 |
4.2.9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 |
4.2.10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抗性与敏感棉蚜对螺虫乙酯的敏感度测定 |
4.3.2 棉蚜蛋白的 SDS-PAGE |
4.3.3 SS 和 SR 棉蚜蛋白双向电泳分析 |
4.3.4 SS 和 SR 品系棉蚜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 |
4.4 讨论 |
4.4.1 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相关蛋白 |
4.4.2 蛋白质折叠相关蛋白 |
4.4.3 核苷酸和氨基酸代谢相关蛋白 |
4.4.4 细胞骨架相关蛋白 |
4.4.5 脂肪酸代谢相关蛋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微囊化基因工程酵母代谢生产几丁质酶及其对鳞翅目幼虫的防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农业害虫防控进展 |
1.2 棉铃虫单核衣壳多角体病毒研究进展 |
1.2.1 病毒分子学 |
1.2.2 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杀虫剂的研究 |
1.3 基因工程细胞 |
1.3.1 巴斯德毕赤氏酵母表达系统的优势 |
1.3.2 表达系统组成 |
1.4 几丁质酶的研究进展 |
1.4.1 几丁质的理化性质及分布 |
1.4.2 几丁质酶的定义、分布和分类 |
1.4.3 几丁质酶的特点及应用 |
1.4.4 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几丁质酶概述 |
1.5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体系研究 |
1.5.1 聚电解质膜-海藻酸钠壳聚糖研究进展 |
1.5.2 囊材的特点 |
1.5.3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制备机理及方法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思路 |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本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基因工程细胞培养与代谢生成几丁质酶的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生长、诱导培养方法 |
2.2.2 时间、接种量及甲醇添加量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2.2.3 时间、接种量及甲醇添加量对几丁质酶生成量的影响 |
2.2.4 几丁质膜的制备 |
2.2.5 作用时间、甲醇添加量对几丁质膜的降解影响 |
2.2.6 几丁质酶酶活测定方法 |
2.2.7 细胞数量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游离基因工程细胞生长的研究 |
2.3.2 基因工程细胞悬浮培养代谢性能研究 |
2.3.3 基因工程细胞发酵液对几丁质膜的降解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微胶囊制备方法 |
3.2.2 聚电解质膜的形态和形貌观察 |
3.2.3 微胶囊化学破囊法 |
3.2.4 发酵液中几丁质酶的粗分离方法 |
3.2.5 微胶囊破损率测定方法 |
3.2.6 载几丁质酶粗蛋白微胶囊释放率的测定方法 |
3.2.7 红外色谱法分析海藻酸钠、壳聚糖和聚电解质膜 |
3.2.8 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数量及几丁质酶酶活检测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海藻酸钠、壳聚糖和PEC的红外光谱仪分析 |
3.3.2 聚电解质膜对几丁质酶的稳定性 |
3.3.3 微囊膜对几丁质酶的扩散传递性能 |
3.3.4 微囊化对基因工程细胞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3.3.5 基因工程菌生长及代谢对微胶囊形态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微囊化培养代谢产物对小菜蛾幼虫的降解性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试虫的饲养 |
4.2.2 试虫的处理方法 |
4.2.3 拒食性作用测定方法 |
4.2.4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4.2.5 后致死作用测定方法 |
4.2.6 幼虫体表观察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微囊化代谢产物对害虫的拒食性研究 |
4.3.2 微囊化代谢产物对棉铃虫的室内毒力研究 |
4.3.3 微囊化培养代谢产物对幼虫后致死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含生物型增效剂棉铃虫病毒悬浮剂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棉蚜P450和UGT介导溴氰虫酰胺抗性功能研究[D]. 曾晓春.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斯氏侧沟茧蜂对感染病毒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选择和田间防效试验[D]. 刘航.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3]棉蚜溴氰虫酰胺抗性种群交互抗性及P450介导的抗性研究[D]. 宋佳宝. 吉林大学, 2020(08)
- [4]小麦田不同位点突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as)的化学防除技术[D]. 白从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5]杀虫剂对烟粉虱的防效及增效剂增效作用研究[D]. 靳改龙.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6]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对苄嘧磺隆抗药性机理及适合度代价的初步研究[D]. 付丹妮.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7)
- [7]防治烟粉虱药剂增效配方筛选及其生化机理[D]. 沈兰兰.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3)
- [8]甜菜夜蛾对甲维盐抗性的特性及抗性机理研究[D]. 车午男.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1)
- [9]棉蚜对螺虫乙酯抗性机制研究[D]. 杨晨. 吉林大学, 2015(08)
- [10]微囊化基因工程酵母代谢生产几丁质酶及其对鳞翅目幼虫的防治作用[D]. 张倩. 西北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