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机械类本科教育中引入导师制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慧媚[1](2020)在《地方综合性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机械制造业素来被人们誉为“工业心脏”,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但是我国一直以来只能称得上是制造大国却称不上是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推动我国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变得至关重要。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培养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些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物分析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目的在于了解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过程中发现我国地方高校在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和原因对症下药,思考如何优化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选取南昌大学作为个案进行调查研究,在对南昌大学的相关实物进行分析以及对部分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的基础之上了解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对培养现状进行评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发现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六个问题: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办学特色不突出;应用型师资力量待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学生存在着能力缺乏的现象;办学经费投入有限;校企之间难以深入合作。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接着分别在德国、美国、英国这几个工业强国中各选取了一所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比较成功的高校,总结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在针对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然后在结合前几部分的基础之上从以下七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注重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拓宽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
侯江华[2](2020)在《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改革与实践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现已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共识和重要目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教育类专业实施的专门性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将专业改革与工程认证相对接,一方面可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专业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合格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专业知名度,有助于我国未来工程师“毕业生”获得通行国际的执业资格。本论文从机制专业人才核心能力与培养质量调查与分析入手,总结出机制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具体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以后改革的方向。结合工程认证标准,以培养机制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校企结合为平台,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构了成果导向的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搭建起“四平台、四结合、五环节”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完善质量持续改进措施,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创新与创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改革与实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知名度,为顺利通过专业认证做准备,并能够对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和其它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为我国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支持。
孙晶[3](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赵元琪[4](2020)在《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教育模式的早期发展探究(1920-1944) ——以斯沃斯莫尔学院荣誉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拔尖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关系到国家实力的发展,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领域拔尖人才的培养。荣誉项目堪称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教育的典型模式,该项目自20世纪20年代被“美国荣誉教育之父”弗兰克·艾德洛特引入美国,并在斯沃斯莫尔学院进行实验改革且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可否认,斯沃斯莫尔学院荣誉项目为全美荣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挥了卓越的先导性作用。由此,美国荣誉教育才能不断发展完善,至今仍发挥着重要影响。全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辅之以案例法,期望通过对美国荣誉项目早期发展阶段的梳理和分析,为我国高等教育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有益建议。论文的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价值、研究思路,以及对美国荣誉教育和斯沃斯莫尔学院荣誉项目实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并提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对荣誉项目能够在美国建立的理论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分析了荣誉项目在被引进美国高校过程中的助推因素,主要包括艾德洛特的个人推动和教育组织机构的鼎力支持;同时对艾德洛特选择在斯沃斯莫尔学院进行荣誉项目改革实验进行了原因分析,即斯沃斯莫尔的师生规模小、学院的支持和理念的自由三个因素是实行荣誉项目实验的优势所在。再次,重点梳理了艾德洛特在斯沃斯莫尔学院进行荣誉项目改革实验的具体措施,即该学院主要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招生策略五个方面所进行的改革。最后,归纳总结了荣誉项目对斯沃斯莫尔学院、美国其它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分析对我国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经验启示,即我国在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时应注重三个方面:小班化的个性教学、外界辅助的支持和坚持本土化的改革。
张磊[5](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冯阳[6](2016)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期,经历了“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历史阶段,于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向艺术设计转型。到1998年我国本科专业目录的出台,学科发展完成了有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蜕变,进入综合型艺术设计时代。2012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后,艺术设计的学科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与艺术设计转型并行的是我国轰轰烈烈的学分制改革浪潮。我国高等教育与学分制渊源颇深。在民国时期曾有过近三十年的全面的践行活动,新中国建立以后转为实行计划性较强的学时制;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学分制教学改革,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新的教学制度。在学分制改革中,关于学分制的内涵认知分歧较大。其中关于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的认知造了一定程度的视听混淆,从而产生了成众的多徒有学分制之表却无选修之质的学分制教学模式,是我国学分制改革陷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怪圈。学分制的核心内容是选修机制、开放的课程体系、目标性的学分管理方式等。基此,得以产生多样性的人才。选修机制、学分管理须以开放的课程体系为载体,通观学分制发展历程可见,学分制改革均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先行。基于学分制模式的大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的缺失,是我国学分制改革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艺术设计学科的转型是基于课程改革逐步展开与实现的。在此历程中,与学分制改革同行共舞,由此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完全学分制、不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学分学年制、分段式学分制(“1+3”制、工作室制等)、计划型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开放型学分制等。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分析,学分学年制是一种基于传统教学的改良型学年制教学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分布于二个领域,一是通识教育部分,一是专业教学部分。前者,综合类院校基于学校平台搭建文理兼顾、包含学校特色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艺术类院校则侧重于丰富基础理论教学和艺术常识的普及;后者,主要采取设置二、三年级集中选修时段,或增设平行课程等形式植入选修元素。这类教学模式践行群体众多,既有老牌艺术类院校如西安美术学院等,也有历史不足二十年的新建院校,因此,出于办学历史、以及局限于教学资源与能力等原因,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分段式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有二类形式,一是“1+3”制,一是工作室制。前者施行一年的不分专业的共同基础教学。此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藩篱,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配合下,建立“大设计”概念,一改传统的狭隘的专业本位思想,以及工艺美术教育阶段美术型基础教育的面貌。后者在引进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打破了传统的递进式、积累型的课程式教学模式,为艺术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元化教学的格局。分段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方面,在学分制改革方面主要是顺应改革趋势,建立了学分制教学形制。充分发挥学分制优势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完全学分制改革实践。南艺的学分制改革是艺术设计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它基于“突出课程、淡化专业”的革新思路,通过课程平行化和自由选修的方式,形成了“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课程表”的完全学分制教学范式。虽然南艺的完全学分制实践止于2009年,但是,基于学分制实践的课程改革成果,以及锐意革新的精神成为南艺艺术设计教学的宝贵财富。三十年的学分制改革实践,形成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多元化局面,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期间,随着上世纪末的大学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历经了一段爆发式的发展过程,整体教学规模发展过速。虽然教学规模的扩大满足了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也埋下了根基薄弱、简单复制等隐患,整个学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虚胖现象。尤其是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拼缀现象严重,致使整体的教学质量下滑。此外,由于课程体系建设不到位,在学分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各种形式的学分制虚假介入现象。基此,建议从明确培养目标,做好预设、铺陈,加强基础教学建议,打造精悍核心课程,开放终端课程,以及增加操作性能考量等方面入手,加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为深化学分制改革、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基础性工作。
胡东,唐川林,汪志能,周枫林[7](2015)在《导师制在机械类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文中指出通过对机械类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培养模式、评价体系以及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探索,找出影响导师制的实际因素,提出适合我国高校发展现状的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基于学生、导师个性与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复杂性,着重分析基于导师制的机械类专业弹性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面向于学生与导师综合效应对学校、社会的贡献程度以及导师制实施过程、结果的多元化导师制评价体系。继而从培养与激励两方面、制度与实践两层次,构建出有效的导师制保障制度。研究成果将为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参考。
德措毛,李宗仁,赵静,巨霞[8](2011)在《青海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试点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问卷调查,对青海大学本科导师制实施效果、方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进一步实施本科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陈金江[9](2010)在《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在任何国家抑或任何领域,精英总是社会的中坚与脊梁,起着引领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作用。倘若一个社会丧失了或无法培养精英群体,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培养精英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最重要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也是评判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出精英也是大学变革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大学中,培养精英也上升为一个国家战略问题,正如着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大学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此背景之下,自改革开放之后,许多中国大学陆续在本科阶段新建了一类特殊组织来开展培养精英的改革试点工作。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这批组织逐渐“升格”为学院,成为各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这批组织被称之为“本科精英学院”,其实践探索对中国大学精英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科精英学院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组织,它是伴随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以培养本科精英人才为导向的一种特殊机构,其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教育组织形式,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权力与组织优势。概而言之,本科精英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运行模式”。案例研究法适合对本科精英学院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对本科精英学院运行过程中五对关系的描述,即传统与现代、行政与学术、形式与内容、点上与面上、有形与无形,形成五个不同特点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单案例分析报告,分析总结出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交叉混合模式”、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通识教育模式”、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的“大学科模式”、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自由教育模式”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主动实践模式”。每一所大学的本科精英学院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运行模式”。在单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跨案例分析报告。本科精英学院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特殊组织,其组织目标是通过探索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其组织结构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教育组织形式,而是一个跨专业院系的教学管理机构;其组织权力的来源主要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学术权力为辅助的权力模式。通过对每一所案例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的总结归纳,本科精英学院的运行都遵循了以下三个核心要素:一是突破传统专业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从“以专业为本”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本”,通过整合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方法,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探索各种新型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形成学术优势积累。依靠强有力的行政驾驭,集中全校学术优势资源,在学术力量的参与下,营造一种有形和无形学术氛围,为本科精英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学术基础。三是渐进式的持续变革。以办学传统与学科优势为依托,在局部范围内不断探索实践,在历史经验积淀的基础之上,继续推动组织变革的同时,在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实践。本科精英学院的创办和运行虽然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合目的性以及合规律性,但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本科精英学院的组织自主权问题,二是精英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问题。这就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固化本科精英学院被赋予的特权,真正让教学改革的特区“特”起来,同时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深层次本科教学改革。
夏燕靖[10](2007)在《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为探讨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6年间,主要选择四十余所较具代表性院校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论证,力图揭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百衲衣式课程结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课与课之间是碎片连缀,课程设置多为拼凑与堆砌,看不出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原则。由此,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远离、甚至背离培养目标,出现课程教学目的不明、课程定位模糊、课程编制混乱的现象。全文由引言、正文四个章节、结论和附录及参考文献组成。引言,着重就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关键词界定、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努力目标进行综述,阐明的研究意义是以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依据当代教育理念提出的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主要在于对课程问题重新认识的主张,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切入到具体的课程结构案例当中加以论述,以期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而从探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百衲衣式课程结构不合理因素出发,厘清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课程设置等诸方面问题的内外在联系,最终在全而发展观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理论上阐释清楚由培养目标到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课程的展现问题,以达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保证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章,围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主要从追溯历史的角度,说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从孕育之初直至当代,一条错综复杂的教育之路绵延百年而持续至今。这不仅是形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形态复杂多变的历史原因,而且是造成问题积重难返的结症所在。因而,要认识问题、揭示问题,尤其是要剖析问题,就必须从追溯、梳理其源头着手,从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把握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和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从各类设计教育同质异构的课程变化中进行探究,以此作为论述问题的基本条件和事实依据。第二章,围绕百衲衣式课程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出课程序列结构本末倒置的问题,即表现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这一问题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缺乏相应的课程目标层级性的要求,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出现序列颠倒,表现为课程课目、课程内容难以看出先行、平行和后行的序列关系。又比如,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配置,由于有一种习惯性的“主副课”思维观念作祟,同样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形成两类课程的设计比例严重失调,进而在课程设置上,又是一种序列结构上的本末倒置,表现为技艺课程不仅课目繁多又庞杂,而且课时比重过大;综合课程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却少之又少,导致课程知识结构序列的严重倾斜。二是指出课程基本结构支离破碎的问题,即表现为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比如,不少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出现课程教学目的模糊、课程头绪过多、课程内容太乱、功能无从把握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对课程结构不甚理解所导致的结果。尤其是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与市场密切相连,所面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新问题,较之其他长线学科专业而言,要具体得多、敏感得多,可以说变化不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再加之,艺术设计教育界长期存在着对课程结构的模糊认识,一味强调专业的个性化特征,致使多数院校是根据自身教学资源设课或设计课程,这就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多停留在封闭的自循环系统之内,出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实际需要、脱离学科前沿,甚至是低水平重复,反映出来的便是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三是指出课程类型结构模糊不清的问题,即表现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比如,不少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只注重罗列各种各样的课程课目,而忽视对课程课目的分类说明,以及对学生选择课程的目标指导。尤其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始终处于划分不明模棱两可的状态;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互作用,不仅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就是在各个院校制订的教学计划或课程大纲中也存在着两类课程性质难辨的问题。第三章,围绕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这是对上述提出三个方面问题进行的原因剖析,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历史、现实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所致。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早期设计教育的最初形成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脱胎于清末民初的新式美术教育;二是直接师承手工艺作坊的师徒制传授教育;三是以日、德等国早期设计教育为主的国外混合教育体系的移植。这样,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延续至今的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都只有纵向的历史关系,即大多局限在美术教育、手工艺教育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也都是垂直关系的传授。致使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被定位在以技艺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之上,从根本上忽视了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况且,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是在经历了由早期图案教育、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也使得教育本身始终处于变化不定的状态,以致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从现实角度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工艺美术专业设置受到两次大的发展机遇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在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中迅速发展起一批工艺美术本专科院校,呈现出加速培养工艺美术设计人才的发展态势:再一次就是在1999年,伴随着我国高校的全面扩招,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呈现超速发展之势,不仅专业设置数较上世纪80年代初有成百倍的增长,而且院校也扩大到理科院校、农林院校、经济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然而,在这两次较大的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新旧并存的教育教学问题,又因诸多的现实原因,非但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和调整,反而叠加并产生出新的问题,各种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和尖锐。二是上世纪90年代末,在进行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由于推行和转变过程的时间苍促,以及诸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导致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未能及时跟进,造成课程结构等一系列教学应对措施的缺位。并且,这种缺位在其后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进,不良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在《专业目录》颁布实施后的九年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调整与改革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从体制角度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单一对口的课程结构,集中体现的是课程设置均严格按照国家拟订的相关计划执行。因此,出现的一系列课程问题便是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问题,即单一对口的专业课程结构和相应僵化的计划体制,不利于高校为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培养多种规格和类型的人才。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在高校教育体制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便是讲求学校自主办学效益的尽快提高。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思想作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课程观。这一课程观影响所及便是最大化的功利性教学目标的出现,很快这一观念便波及到整个教育领域。然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没有捷径可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采取搞样板工程的方式追求速成的效果,任何盲动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这样,在新体制秩序尚未健全的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未能得到应有的平衡,必然出现教育的过度竞争,折射出教育效益功能的异常放大,出现了盲目攀比和求全发展,进而导致形成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我国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现象,便是课程功利性非常突出,弱化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第四章,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论证,主要列举有三项基本原则,即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通过阐述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表明课程结构的设计,一方面是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居于核心的地位,并通过促进课程的现代化,使之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课程作为人类文化演进的机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传递、传播和创新的功能。因而,课程结构设计不仅是关系到教育改革能否推进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否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问题。结论,归纳为五点建设性意见:一是指出合理设计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二是指出根据不同类型院校,确立符合各自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设计原则,是艺术设计教育呈现多样性与合理性发展的关键;三是指出完善课程结构设计,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密切各阶段和各层次课程的衔接,兼顾各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以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以促进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五是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进行论证,主要确立了课程结构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
二、在机械类本科教育中引入导师制教学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机械类本科教育中引入导师制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综合性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相关概念界定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方综合性高校 |
2.1.2 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 |
第3章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
3.1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概况 |
3.2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
3.2.1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 |
3.2.2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
3.2.3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 |
3.2.4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成绩和不足 |
第4章 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4.1 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办学特色不突出 |
4.2 应用型师资力量待增强 |
4.3 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
4.4 学生存在着能力缺乏的现象 |
4.5 办学经费投入有限 |
4.6 校企之间难以深入合作 |
第5章 国外部分大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
5.1 柏林工业大学工程人才的培养 |
5.1.1 培养目标:有教养的工程师 |
5.1.2 重实践、重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 |
5.1.3 注重与校外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
5.2 伍斯特理工学院工程人才的培养 |
5.2.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5.2.2 建立“项目驱动式”的课程体系 |
5.2.3 “以结果为导向”的多维度评估体系 |
5.3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工程人才的培养 |
5.3.1 素质与技能并重的教学目标 |
5.3.2 突出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
5.3.3 多方面的办学条件支持 |
5.3.4 多元开放的教学评价 |
5.4 经验与启示 |
5.4.1 找准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
5.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
5.4.3 多方面的的办学支持 |
5.4.4 注重全球性视野的培养 |
5.4.5 实施“结果导向”的多维度评价体系 |
第6章 优化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考 |
6.1 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突出办学特色 |
6.2 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 |
6.2.1 改革专任教师的聘任和考核标准 |
6.2.2 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在职培训 |
6.2.3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
6.3 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 |
6.3.1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组织领导力度 |
6.3.2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灌输 |
6.3.3 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制度 |
6.4 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
6.4.1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
6.4.2 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 |
6.5 注重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
6.5.1 制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
6.5.2 进行突出国际化的教育教学 |
6.6 拓宽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 |
6.6.1 政府应建立高校财政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
6.6.2 建立高校经费的多元筹集机制 |
6.7 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 |
6.7.1 学校和企业需转变观念 |
6.7.2 建立高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
6.7.3 校企共育人才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对象(学生)编码信息表 |
附录四: 访谈对象(教师)编码信息表 |
(2)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改革与实践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来源 |
1.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具体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机制专业人才核心能力与培养质量调查与分析 |
2.1 机制专业人才核心能力与培养质量调查 |
2.1.1 调研问卷设计 |
2.1.2 调研目的 |
2.1.3 调研对象 |
2.1.4 问卷质量控制 |
2.2 用人单位对机制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
2.3 机制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2.3.1 机制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2.3.2 机制专业学生对自身核心能力的评价 |
2.3.3 机制专业学生对专业教学改革内容的选择 |
2.4 机制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方向 |
2.4.1 机制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
2.4.2 机制专业综合改革的方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果导向的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
3.1 调整与评价培养目标 |
3.1.1 培养目标的修订 |
3.1.2 培养目标的评价 |
3.2 明晰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 |
3.2.1 机制专业毕业要求制定原则 |
3.2.2 机制专业毕业要求的制定及分解 |
3.3 构建实现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 |
4.1 实践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 |
4.2 改革实验课程,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
4.3 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全方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
4.3.1 加强学科实验室建设,夯实学生基本技能训练 |
4.3.2 搭建课外科技活动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
4.3.3 推动校企合作和科教融合,完善校内外综合实践基地 |
4.4 强化教师综合素质,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的构建 |
5.1.1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的基本框架 |
5.1.2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的构成要素 |
5.2 机制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与步骤 |
5.2.1 制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
5.2.2 分解指标点,构建课程体系 |
5.2.3 计算课程权重,构建支撑关系矩阵 |
5.2.4 严格落实各项教学环节 |
5.2.5 制定详细的评价计划 |
5.2.6 收集数据并进行合理性确认 |
5.2.7 课程达成度评价 |
5.2.8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
5.2.9 评价结果的使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机制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毕业生) |
附录B 机制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在校生) |
附录C 用人单位对机制专业大学生就业力需求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跨学科理论 |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综合 |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
(三)综合性设计 |
(四)综合课程 |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
一 交叉性设计 |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
二 跨界设计 |
(一)关于跨界设计 |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
三 边缘设计 |
四 总体设计 |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
(二)关于总体设计 |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
(一)艺术的综合性 |
(二)综合性艺术 |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
(一)观念体现 |
(二)超越媒介 |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
(二)实验设计课程 |
(三)毕业设计课程 |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
二 教学组织形式 |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
结论 |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教育模式的早期发展探究(1920-1944) ——以斯沃斯莫尔学院荣誉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研究思路 |
1.概念界定 |
2.研究重难点 |
(四) 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总结 |
(五) 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法 |
一、美国荣誉项目的缘起背景 |
(一) 理论背景 |
1.牛津荣誉教育的影响 |
2.荣誉教育理念的传播 |
(二) 社会背景 |
1.入学人数增长,学术质量下降 |
2.拔尖人才不足,人才竞争需要 |
二、荣誉项目在美国的设立与发展 |
(一) 美国荣誉项目设立的动力因素 |
1.艾德洛特的推动 |
2.教育组织机构的支持 |
(二) 选择斯沃斯莫尔进行荣誉实验的原因 |
1.小型学院 |
2.学校支持 |
3.理念自由 |
三、斯沃斯莫尔荣誉项目的具体实施 |
(一) 教学理念:独立且学术 |
1.独立性 |
2.学术性 |
(二) 课程设置:专精且广泛 |
(三) 教学方法:自主且交流 |
(四) 考试制度:全面且公正 |
1.考试形式 |
2.考试评委 |
(五) 招生策略:重质且增量 |
四、美国荣誉项目早期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
(一) 荣誉项目实验的影响 |
1.促使斯沃斯莫尔学院转变 |
2.广泛传播美国其他高校 |
3.创新美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
4.在争议中不断发展 |
(二) 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
1.本科生个性化教学 |
2.外界辅助支持 |
3.坚持本土化改革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一章 学分制教学模式概述 |
第一节 学分制与选修制的渊源 |
一、“选修制”: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 |
二、“学分制”:美国高等教育对选修制的延展 |
三、兼容并蓄:学分制的完善与发展 |
第二节 学分制内涵与外延的解读 |
一、我国学分制内涵之争与原因分析 |
二、学分制的内涵:采用学分管理的选修制 |
三、学分制的外延:学习自由理念下的教学模式 |
第三节 学分制教学模式及其特色 |
一、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与表现形式 |
二、学分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 |
第二章 我国学分制教学模式辨析 |
第一节学分制改革及其教学模式变迁 |
一、民国时期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
二、建国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摈弃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兴盛 |
第二节多元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辨析 |
一、从“六种模式论”到“两种模式论” |
二、“不完全学分制”与“完全学分制” |
第三节 现下学分制教学模式面面观 |
一、不完全学分制是逆水行舟的产物 |
二、定位相宜的计划型学分制体系 |
三、多头并举的深化学分制改革 |
第三章 我国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流变 |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源流 |
一、从“图案”起步的艺术设计教育 |
二、在“工艺美术”中彷徨的艺术设计教育 |
三、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变革 |
一、早期图案教学与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形成 |
二、艺术设计对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承袭与更新 |
三、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进步与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 |
一、学分制改革对教学制度改革的推动 |
二、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多元发展 |
第四章 不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践 |
第一节 学分型学年制: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 |
一、西安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南京林业大学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二节 分段式学分制:基础教学模式的建构 |
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三节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兴起 |
一、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四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主要特征的分析 |
一、四位一体的课程结构 |
二、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
三、集中切块的修选管理 |
四、固定学制的适形方案 |
五、面向市场的实践教学 |
第五章 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验 |
第一节 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改革概述 |
一、学分制改革的前奏 |
二、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历程 |
三、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概貌 |
第二节 设计学院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呈现 |
一、一个屋檐下的两种教学模式 |
二、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运作 |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分析 |
一、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先进性 |
二、课程体系中的缺憾与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
三、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涟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关于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后的一些思考——以课程体系为例 |
附录 2:我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情况一览表(2015 年) |
附录 3:本文所涉高等学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一览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
(7)导师制在机械类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2 机械类专业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 |
3 机械类本科生导师制体系 |
3. 1 机械类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构建 |
3. 2 本科生导师制评价体系的建立 |
3. 3 本科生导师制保障制度的确立 |
4 导师制的具体实施 |
4. 1 机械类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方案 |
4. 2 本科生导师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研究 |
4. 3 本科生导师制保障制度研究方案 |
5 结束语 |
(8)青海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试点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2.1 学生和教师对实施本科导师制重要性的认识 |
2.2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 |
2.2.1 学生对导师制的了解情况 |
2.2.2 学生对导师满意与交流程度 |
2.2.3 学生与导师的关系 |
2.2.4 学生在与导师交流中的收获程度 |
2.2.5 本科生导师制对学生受益面的调查情况 |
2.2.6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问题 |
2.3 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的建议 |
2.3.1 适宜的学生人数 |
2.3.2 导师选择方式和指导方式 |
2.3.3 适宜的指导频率 |
2.3.4 导师角色及选择导师依据 |
2.3.5 适宜的指导开始时间 |
3 本科导师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本科生导师制指导工作效果不明显 |
3.2 师资力量缺乏, 优秀导师资源不足 |
3.3 管理制度及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 |
4 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
4.1 完善管理措施, 促进本科生导师工作进一步深入 |
4.2 采用适当的导师制模式, 解决本科生导师不足的现状 |
4.3 提高学生对导师制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
4.4 正确处理好导师与辅导员和教师的关系 |
(9)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价值 |
1.3 相关概念说明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2 竺可桢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交叉混合模式 |
2.1 竺可桢学院的创办历程及原因 |
2.2 竺可桢学院的主要做法 |
2.3 竺可桢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2.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3 复旦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模式 |
3.1 创办复旦学院的动因分析 |
3.2 复旦学院的主要做法 |
3.3 复旦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3.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4 匡亚明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大学科模式 |
4.1 创办匡亚明学院的动因分析 |
4.2 匡亚明学院的主要做法 |
4.3 匡亚明学院的实施效果及其主要经验 |
4.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5 元培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自由"教育模式 |
5.1 创办元培学院的动因分析 |
5.2 元培学院的主要做法 |
5.3 元培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5.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6 启明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主动实践模式 |
6.1 创办启明学院的动因分析 |
6.2 启明学院的主要做法 |
6.3 启明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6.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关键词的界定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努力目标 |
第一章 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 |
第二节 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 |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 |
第二章 百衲衣式的课程结构 |
第一节 课程的序列结构本末倒置 |
一、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 |
二、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 |
第二节 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 |
一、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 |
二、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 |
第三节 课程的类型结构模糊不清 |
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 |
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 |
第三章 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
第一节 由来已久的历史原因 |
一、"师徒相授"的教学方法日久成习 |
二、源于早期美术教育的"画画"思想根深蒂固 |
三、盲目照搬外来课程的习惯性做法 |
第二节 急速变革的现实原因 |
一、专业目录的调整与课程改革的严重滞后 |
二、专业发展过热与教学应对策略的缺位 |
三、技能型为主的专才教育抑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
第三节 无法回避的体制原因 |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单一对口的课程模式 |
二、片面"市场化"出现的急功近利的课程观 |
第四章 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
第一节 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 |
第二节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 |
结论 |
附录一:本文引用教育学和课程论对"课程结构"概念的阐释综述 |
附录二:木课题研究现状的资料综述(1982~2006) |
附录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状况综述 |
附录四: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相关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资料选编 |
附录五: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大纲(教学计划)资料选编 |
附录六: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相关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内容分析 |
附录七:德国早期设计教育课程特点分析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参加撰写辞书及学术活动 |
四、在机械类本科教育中引入导师制教学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综合性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D]. 陈慧媚. 南昌大学, 2020(01)
- [2]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改革与实践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D]. 侯江华. 河南科技学院, 2020
- [3]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教育模式的早期发展探究(1920-1944) ——以斯沃斯莫尔学院荣誉项目为例[D]. 赵元琪.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6]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D]. 冯阳.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7]导师制在机械类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实践[J]. 胡东,唐川林,汪志能,周枫林. 教学研究, 2015(06)
- [8]青海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试点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德措毛,李宗仁,赵静,巨霞.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9]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D]. 陈金江.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
- [10]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 夏燕靖. 南京艺术学院,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