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3714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

南京3714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

一、南京3714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冲[1](2019)在《不同水稻材料对稻飞虱抗性鉴定与抗白背飞虱抗生性研究》文中指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重要的稻作害虫,具有迁飞性,同时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可传播病毒,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抗性水稻品种的推广可有效防控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与为害。本文对不同水稻材料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进行室内苗期抗性鉴定及田间成株期进行抗性鉴定,筛选对两种飞虱表现出较高抗性的水稻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抗性水稻材料对白背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探讨抗性材料的抗生性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改进苗期集团法对142份水稻材料进行抗褐飞虱苗期抗性鉴定,鉴出抗性材料20份,鉴出率为14.1%。其中S1022、102-2-1-3-3-1-0、安珍253-3三份材料在苗期呈高抗(HR);爱武等7份材料呈抗(R),鉴出率4.93%;赫一跳等10份材料呈中抗(MR),鉴出率7.04%;剩余水稻材料中T480-17等17份材料呈中感(MS),龙飞313等105份材料呈感虫(S)。对水稻材料S1022、79-1163进行了白背飞虱苗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水稻S1022和79-1163苗期均呈中抗(MR)。(2)2018年采用平均虫量相对指数法和水稻受害程度标准对供试194份水稻材料进行田间白背飞虱成株期抗性鉴定。基于平均虫量相对指数法共筛选出抗性材料83份;基于水稻受害程度评价标准共筛选出抗性材料184份。共计81份材料采用两种评价方法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抗性。根据田间稻纵卷叶螟受害情况的调查,共筛选出57份卷叶率小于5%的水稻材料,综合白背飞虱抗性鉴定和稻纵卷叶螟受害程度,共筛选出19份对两种水稻害虫表现一定抗性的水稻材料。(3)利用两性生命表技术对水稻材料S1022、79-1163白背飞虱抗生性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食水稻材料S1022和79-1163的白背飞虱总发育历期均显着低于感虫对照TN1。供试水稻材料S1022生殖力(卵/雌)为19.92,显着低于对照。取食水稻材料79-1163白背飞虱二龄、四龄、五龄若虫的龄期显着低于感虫对照TN1,成虫前期与总寿命显着低于对照感虫对照TN1,生殖力(卵/雌)为7.71,显着低于感虫对照TN1饲喂的白背飞虱。取食供试水稻材料S1022、79-1163的白背飞虱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净增殖率显着低于感虫对照TN1,世代平均周期与取食感虫对照TN1的白背飞虱差异不显着。未发现供试水稻材料S1022与79-1163对白背飞虱翅型分化产生影响。

胡新娣[2](2019)在《江西省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褐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种植抗虫品种来防治褐飞虱可以减轻污染、降低防治成本。对江西省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进行抗褐飞虱的评价及田间调查稻飞虱的发生对江西稻飞虱的防治及抗虫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江西省推广的72份水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进行了抗性评价,对2017年的25份水稻品种进行了两年的抗性鉴定。并对鉴定出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了趋避性,抗生性及耐害性方面的机理研究。对江西省大面积推广种植的9个中稻品种、8个晚稻品种进行了田间稻飞虱的发生动态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中晚稻品种田间稻飞虱发生动态9个中稻品种及8个晚稻品种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喜欢集聚取食的水稻品种具有差异性,晚稻品种上的稻飞虱的发生量高于中稻品种。中稻品种隆两优1813稻飞虱若虫数最多;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成虫数量分别在黄华占、深两优841上最高。晚稻品种隆香优130上的稻飞虱若虫数达3000头/百丛,且稻株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成虫的密度最高,丰源优华占次之。中稻品种荃优华占、五山丝苗整个生育期稻飞虱的虫口密度较低,所有晚稻品种在整个生育期稻飞虱的数量除吉优雅占、天优雅占外其余最高量达2000头/百丛以上,隆香优130最高达3723头/百丛。上述结果表明,中稻上稻飞虱发生较轻,可以减少药剂防治次数,各个晚稻品种上的稻飞虱数量都处较高水平,尤其是种植隆香优130、丰源优华占时需要加强防治。2.72份水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的抗性水平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评价了江西推广的72个水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对褐飞虱的抗性,对2017年的25个水稻品种进行了两年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中稻隆两优534苗期两年的鉴定抗级为5级(中抗),而五山丝苗苗期第二年鉴定出抗级为7级(感);晚稻高优红88成株期两年的鉴定抗级为5级(中抗),而丰源优2297成株期第二年抗级为7级,此外个别品种两年的结果有些出入。47个新收集的品种中广两优1822、黄华占、隆两优华占、两优619苗期没有抗性,但成株期具有抗性,抗级为5级(中抗)。其余的早稻、中稻和晚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的抗级为7级(感虫)或9级(高感)。目前,江西省普遍种植的水稻品种多为感虫和高感品种,缺少抗性品种,且抗性不高。3.抗性水稻品种的抗性机理苗期具有抗性的隆两优534相比于TN1延长了褐飞虱若虫的发育时间,此外对褐飞虱其他生物学指标均没有影响。五山丝苗上褐飞虱的若虫的着虫数显着低于隆两优534。两个品种的植物功能损失指数均低于TN1。成株期具有抗性的高优红88、丰源优2297相比于TN1延长了褐飞虱若虫的发育时间,且高优红88褐飞虱若虫孵化数最少。两个品种上褐飞虱的若虫着虫数不存在差异性。两者的植物功能损失都指数小于TN1。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耐害性,各品种在抗生性和排趋性上表现的不明显。

向兴[3](2019)在《四川地区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及氟啶虫胺腈诱导效应的转录组分析》文中认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Hemiptera,Delphacidae)]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害虫,其主要危害水稻,其次为普通野生稻和稗草等。由于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白背飞虱已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本文通过对四川稻区川南和川东的8个地区进行抗药性监测(毒死蜱、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吡蚜酮),掌握四川地区白背飞虱抗药性情况。氟啶虫胺腈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研发的新一代磺酰亚胺类高效杀虫剂,通过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内独特的结合位点而发挥杀虫功能?本文研究了氟啶虫胺腈亚致死剂量LC10、LC25对白背飞虱种群生长繁殖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了氟啶虫胺腈诱导对白背飞虱体内解毒代谢酶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筛选出经氟啶虫胺腈诱导显着上调表达的差异细胞色素P450基因,为进一步揭示白背飞虱对氟啶虫胺腈解毒代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现将全文总结如下:采用稻苗浸渍法,于2017-2018年,监测了四川地区8个地方白背飞虱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毒死蜱、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以及吡蚜酮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间对这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都存在一定差异,且抗性问题较突出。其中,对毒死蜱而言,有43.8%的种群达到高水平抗性,以叙永种群(2017年)最高(611.6倍),其余56.2%的种群均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而言,62.5%的种群达到高水平抗性,37.5%的种群达到中等水平抗性;对噻虫嗪仅有3个种群达到高水平抗性,其余81.2%的种群表现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蚜酮而言,仅有25%的种群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其余75%的种群均达到高水平抗性;此外,对噻嗪酮的抗性最突出,所有种群均达到高水平抗性。通过增效剂实验和解毒代谢酶活实验,研究了白背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机理。结果表明,在白背飞虱室内敏感品系中,DEM和PBO对毒死蜱的增效比分别为1.499和4.255倍,在田间高抗种群(叙永种群)中,其增效比则分别为1.42和2.58倍;此外,白背飞虱田间高抗种群的多功能氧化酶(MFO)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分别是室内敏感品系的2.29和1.48倍,而羧酸酯酶(CarE)活力没有显着差异。因此,多功能氧化酶(MFO)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可能介导了白背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根据两性生命表理论,记录试虫各年龄阶段的生命史数据,比较分析了氟啶虫胺腈LC10处理、LC25处理和空白处理的F0代和F1代的两性生命表参数差异。结果表明,经亚致死剂量LC10处理的白背飞虱成虫前期、成虫期、雌成虫寿命和总产卵前期(total preoviposition period,TPOP)均较空白处理和LC25处理显着性延长;LC10处理的平均产卵量(233.0个/雌)显着高于空白对照处理(168.1个/雌)和LC25处理(140.8个/雌);3个处理间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差异不显着,而LC10处理的净增殖率(R0)显着高于LC25处理和空白处理。此外,平均世代周期(T)从大到小依次为LC10处理(29.25 d)、LC25处理(27.29 d)、空白对照处理(26.16 d),且处理间差异显着(P<0.05)。因此,在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为LC10选择压力下,白背飞虱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增效剂实验和三种解毒代谢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在氟啶虫胺腈亚致死剂量诱导处理下,MFO的酶活性显着增强。转录组测序分析了敏感品系(HN-Lab)和氟啶虫胺腈筛选品系(HN-Sel)的差异表达基因,每个处理设置3个生物学重复。通过基因筛选,发现786个差异显着的基因,其中557个基因显着上调,229个基因显着下调。上调和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都在Biological process、Cellular component、Molecular function等三种Ontology中均有富集,同时,5个解毒代谢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包括CYP6FD1、CYP4FD1、CYP6FD3、CYP6FD2和CYP4FD2均显着上调,其在白背飞虱适应氟啶虫胺腈过程中的解毒代谢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四川地区田间防治白背飞虱应尽量避免或谨慎使用毒死蜱,轮换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和吡蚜酮。氟啶虫胺腈低亚致死剂量可能促进白背飞虱的生长发育,且长期持续的使用可能引发抗性风险。此外,P450基因CYP6FD1、CYP4FD1、CYP6FD3、CYP6FD2和CYP4FD2可能参与白背飞虱对氟啶虫胺腈解毒代谢过程,这些结果可为制定综合防控白背飞虱提供理论帮助。

沈子杰,范德佳,何俊,黄捷,江玲,程遐年,刘裕强,万建民[4](2017)在《籼稻品种‘IR13427-45-2-1-2-2-2’抗白背飞虱QTL定位》文中提出[目的]白背飞虱及其传播的南方黑条矮缩病危害日益加剧,严重危及水稻生产。本研究旨在发掘水稻抗白背飞虱基因,为抗白背飞虱品种培育提供有用的基因资源。[方法]利用高抗白背飞虱水稻品种‘IR13427-45-2-1-2-2-2’(简称‘IR13427’)与感虫品种‘宁粳3号’构建1个包含92个家系的F2:3群体,进行白背飞虱抗性鉴定,选取极端个体进行连锁分析,构建有连锁迹象的染色体连锁图谱,运用MAPMAKER/EXP Version 3.0软件进行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检测。[结果]利用10个极感和12个极抗个体,在第5、6和9染色体上发现连锁迹象,构建了这3条染色体的连锁图谱,进行QTL检测,结果在第5和第6染色体检测到2个QTL,分别命名为q WBPH5和q WBPH6,贡献率分别为11.90%和18.30%,LOD值为2.42和3.28。[结论]籼稻品种‘IR13427’对白背飞虱的抗性由数量性状位点控制,本研究检测到2个抗白背飞虱QTL,为水稻抗白背飞虱基因的克隆及品种培育奠定基础。

祝亚,徐安隆,姬莉,贺文爱,李容柏,邱永福[5](2016)在《广西普通野生稻抗白背飞虱鉴定》文中提出【目的】从一批广西普通野生稻材料中筛选出新的抗白背飞虱材料,为水稻抗性品种培育和栽培稻遗传改良提供优异的抗性资源。【方法】通过成株期鉴定法对218份普通野生稻进行白背飞虱抗性株的初步筛选,以Ptb33为抗性对照、9311为感性对照;利用苗期集团法对初步筛选到的抗性材料进行抗白背飞虱鉴定,并对部分抗性较好的材料进行重复鉴定,确定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利用成株期鉴定法从218份普通野生稻材料中初步筛选出60份对白背飞虱具有一定抗性的材料,占总鉴定材料的27.5%。利用苗期集团法从60份普通野生稻材料中鉴定出抗性材料22份,其中高抗材料1份,占鉴定材料数的1.7%,中抗材料21份,占鉴定材料的35.0%;对22份抗性材料中平均抗性水平较高的9份材料的重复鉴定结果与前期鉴定结果一致。【结论】通过对21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的抗性筛选,获得22份对白背飞虱具有中抗以上水平的抗性资源,这些抗性材料可应用于水稻抗性品种培育和栽培稻遗传改良。

孙凯,李有志[6](2013)在《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背飞虱是水稻上最重要的有害生物之一,本文介绍了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最新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水稻抗白背飞虱的评价方法、抗性机理、遗传分析,基因工程在水稻抗白背飞虱中的应用,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与抗病毒的关系等。最后,文章讨论了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的前景。

孙凯,李有志[7](2013)在《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白背飞虱是水稻上最重要的有害生物之一,本文介绍了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最新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水稻抗白背飞虱的评价方法、抗性机理、遗传分析,基因工程在水稻抗白背飞虱中的应用,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与抗病毒的关系等。最后,文章讨论了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的前景。

邓飞[8](2012)在《水稻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改良后代的抗性研究》文中提出水稻是世界上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中国南方稻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常前后叠加发生,给水稻粮食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实践表明,培育与利用抗虫性水稻品种是控制上述两种稻飞虱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本试验通过对RathuHeenati(Bph3和Bph17,1对显性抗白背飞虱基因)、Ptb33(bph2和Bph3,1对显性抗白背飞虱基因)、菲B10(Bph10)、Qb14(Bph14,Wbph7(t))和Qb15(Bph15,Wbph8(t))等不同抗性基因抗源的改良品系及其对应测交组合分别进行苗期与成株期稻褐飞虱抗性和成株期白背飞虱抗性研究,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回交转育技术将Bph14和Bph15分别与Bph10聚合。本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有:(1)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Standard Seedbox Screening Technique,SSST)对20个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及其与不同不育系测交组合进行了苗期对褐飞虱的初筛和复筛,同时采用人工诱发虫源的方式对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进行了田间成株期的褐飞虱抗性筛选。结果表明,采用SSST法进行苗期抗性初筛和复筛基本能反映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感反应。而成株期的抗性筛选则表明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成株期的抗、感反应与苗期抗性表现并非绝对一致。通过苗期与成株期的抗性比较,获得了9个苗期与成株期对褐飞虱抗性表现较为一致的不同抗性基因的改良品系,并初步明确了抗源菲B10褐飞虱抗性的稳定性。(2)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对褐飞虱抗源Rathu Heenati进行改良,在改良的过程中未对抗性基因Bph3或Bph17的进行分子检测,只是阶段性的对改良品系进行苗期抗虫筛选。在改良品系基本成型时利用多种抗性筛选方法进行褐飞虱抗性鉴定,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改良品系的抗性基因进行分子检测,获得了含抗性基因Bph3或Bph17且抗性表现较理想的Rathu Heenati改良品系3个。(3)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回交育种相结合,成功将Bph14和Bph15分别导入携Bph10的材料菲B10中,并分别获得了抗性基因纯合的导入系。(4)通过对20个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进行网室成株期白背飞虱抗性和田间成株期褐飞虱抗性筛选,获得了9个成株期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的不同抗性基因的改良品系,并初步明确了两种抗性的不相关性。

邓伟,胡兰香,陈红萍,陈明亮,肖叶青[9](2012)在《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白背飞虱是目前我国及东南亚为害严重的病虫害之一,综述了在水稻抗白背飞虱的生理、分子防御机理、抗白背飞虱基因、QTL定位以及抗性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今后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的方向。

李淑勇[10](2008)在《白背飞虱对七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及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为害我国水稻的重要迁飞性害虫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白背飞虱在我国各稻区的发生面积和大发生频次显着增加,对早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而,开展白背飞虱对各类新型和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或抗性研究对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苯基吡唑类、氯化烟碱类、有机磷类、吡啶甲亚胺杂环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等7类21种杀虫剂对2006年采自江苏南京江浦地区白背飞虱(JP06)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药剂中,噻虫嗪的毒力(LC50值为0.08 mg a.i./L)最高;吡虫啉、噻嗪酮,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吡蚜酮、啶虫咪、氯噻啉、毒死蜱、氟虫腈等也有很高的毒力,其LC50值为0.25-2.66mg a.i./L;其他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药剂毒力较低,其LC50值大于14.412mg a.i./L。其中毒力高于高毒对照药剂甲胺磷的杀虫剂有18种,高于常用药剂毒死蜱的杀虫剂有8种。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7类21种杀虫剂对2007年采自江苏南京江浦地区白背飞虱(JP07)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药剂中,噻虫嗪、吡虫啉、噻嗪酮的毒力(LC50值为0.04-0.11 mg a.i./L)最高;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啶虫脒、氟虫腈、吡蚜酮、氯噻啉、毒死蜱、氟硅菊酯等也有很高的毒力,其LC50值为0.27-4.73 mg a.i./L;其他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药剂毒力较低,LC50值都大于11.815 mg a.i./L。其中毒力高于高毒对照药剂甲胺磷的杀虫剂有15种,高于常用药剂毒死蜱的杀虫剂有9种。噻虫嗪、吡虫啉、噻嗪酮、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吡蚜酮、啶虫咪、氯噻啉、毒死蜱、氟虫腈、异丙威及敌敌畏可作为田间药效试验或交替轮换应用的主要候选品种。2007年同2006年相比,年度间白背飞虱对噻嗪酮、吡虫啉、啶虫脒、氟虫腈等四种药剂的敏感性有明显上升;对毒死蜱、敌敌畏、丁硫克百威、速灭成等四种药剂的敏感性有明显下降,分别下降2.2、2.0、2.5、2.5倍;白背飞虱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年度间差异不明显。在室内饲养白背飞虱19代期间以稻茎浸渍法用吡虫啉筛选了18代,其LC50从筛选前的1.246 mg a.i./L增加到筛选后的3.519 mg a.i./L,抗性上升倍数为1.82倍,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0990。抗性预报的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上升10倍所需的代数随着选择压力的上升而减少,当选择压力为90%与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295和0.0990时,抗性上升10倍分别需要5代和10代。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氯化烟碱类吡虫啉与有机磷类毒死蜱、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噻嗪酮,以及烯啶虫胺与噻嗪酮在不同配比下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吡虫啉和毒死蜱以比例5:1混配时,共毒系数为126.1;吡虫啉和噻嗪酮分别以比例1:5、1:3混配时,共毒系数分别为306.8、167.8,增效作用显着;烯啶虫胺和噻嗪酮分别以比例1:1、3:1混配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38.0、127.7。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吡蚜酮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南京江浦2007年种群(JP07)的毒力及不同代次白背飞虱3龄若虫对毒死蜱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吡蚜酮对白背飞虱的毒力增加;F1代和F2代白背飞虱3龄若虫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无显着差异。

二、南京3714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3714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水稻材料对稻飞虱抗性鉴定与抗白背飞虱抗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抗虫性及抗性机制研究
        1.1.1 植物抗虫性资源筛选及利用
        1.1.2 植物抗虫性机制
    1.2 水稻抗稻飞虱研究
        1.2.1 稻飞虱的发生及危害
        1.2.2 稻飞虱的防控
        1.2.3 水稻抗稻飞虱抗性材料筛选
        1.2.4 水稻抗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1.2.5 水稻抗稻飞虱抗性机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不同水稻材料对稻飞虱的苗期抗性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供试仪器与药剂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水稻材料对褐飞虱苗期抗性鉴定结果
        2.2.2 水稻材料白背飞虱苗期抗性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水稻材料对白背飞虱田间成株期抗性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供试水稻材料田间种植方案
        3.1.3 供试水稻材料田间白背飞虱种群调查方法
        3.1.4 基于白背飞虱种群数量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
        3.1.5 基于水稻受害程度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
        3.1.6 不同水稻材料对稻纵卷叶螟的受害程度调查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田间白背飞虱种群分布
        3.2.2 基于白背飞虱种群数量的田间抗性鉴定结果
        3.2.3 基于水稻受害程度的田间抗性鉴定结果
        3.2.4 不同水稻材料对稻纵卷叶螟田间受害情况
    3.3 讨论
第四章 3种水稻材料对白背飞虱抗生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3种水稻材料对白背飞虱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4.2.2 3种水稻材料对白背飞虱存活率和繁殖的影响
        4.2.3 3种水稻材料对白背飞虱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4.2.4 3种水稻材料对白背飞虱翅型分化与性比的影响
    4.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江西省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引言
    1.2 水稻对褐飞虱遗传育种研究
        1.2.1 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1.2.2 抗性评价方法
        1.2.3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
        1.2.4 褐飞虱抗性育种
    1.3 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机制
        1.3.1 排趋性
        1.3.2 抗生性
        1.3.3 耐害性
    1.4 江西省稻飞虱发生研究
        1.4.1 江西省水稻种植及耕作制度概况
        1.4.2 江西省稻飞虱发生情况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不同水稻品种上稻飞虱田间发生动态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田间稻飞虱若虫发生动态
        2.3.2 田间褐飞虱成虫发生动态
        2.3.3 田间白背飞虱成虫发生动态
        2.3.4 中稻田稻飞虱种群动态
        2.3.5 晚稻田稻飞虱种群动态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评价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早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2 不同中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3 晚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4 2018 年早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5 2018 年中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6 2018 年晚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水稻品种抗性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抗生性测定
        4.3.3 不同水稻品种耐害性测定
        4.3.4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排趋性
    4.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四川地区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及氟啶虫胺腈诱导效应的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白背飞虱的发生及危害
    2 白背飞虱对杀虫剂抗药性研究
    3 杀虫剂氟啶虫胺腈研究进展
        3.1 氟啶虫胺腈介绍
        3.2 氟啶虫胺腈使用现状
    4 昆虫杀虫剂抗性机理
        4.1 体壁穿透性降低
        4.2 靶标位点敏感性下降
        4.3 解毒代谢酶活性增强
    5 昆虫细胞色素P450 基因研究进展
        5.1 昆虫细胞色素P450 基因的种类与多样性
        5.2 昆虫细胞色素P450 基因在抗药性中的作用
第二章 四川省8个白背飞虱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监测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
        1.3 生物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性监测结果
        2.1.1 白背飞虱对5 种药剂的敏感基线
        2.1.2 白背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
        2.1.3 白背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
        2.1.4 白背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
        2.1.5 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
        2.1.6 白背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
    3 讨论
第三章 白背飞虱对毒死蜱抗药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1.3 增效作用与生物测定
        1.4 解毒代谢酶活性测定
        1.4.1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1.4.2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
        1.4.3 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测定
        1.4.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酶抑制剂对白背飞虱若虫毒死蜱毒力的影响
        2.2 羧酸酯酶活性
        2.3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
        2.4 多功能氧化酶活性
    3 讨论
第四章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剂量对白背飞虱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生物测定
        1.3 氟啶虫胺腈对白背飞虱的亚致死效应
        1.3.1 氟啶虫胺腈对F0 代生命史的亚致死影响
        1.3.2 氟啶虫胺腈对F1 代的生物学参数的隔代影响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氟啶虫胺腈对白背飞虱的亚致死剂量
        2.2 氟啶虫胺腈对白背飞虱的亚致死效应
        2.2.1 氟啶虫胺腈对白背飞虱F0 代的亚致死影响
        2.2.2 氟啶虫胺腈对白背飞虱F1 代种群的繁殖和发展的亚致死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氟啶虫胺腈对白背飞虱解毒代谢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1.3 增效作用与生物测定
        1.4 解毒代谢酶活性测定
        1.4.1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1.4.2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
        1.4.3 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测定
        1.4.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酶抑制剂对白背飞虱若虫氟啶虫胺腈毒力的影响
        2.2 羧酸酯酶活性
        2.3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
        2.4 多功能氧化酶活性
    3 讨论
第六章 氟啶虫胺腈诱导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1.3 文库制备
        1.4 数据组装
        1.5 Unigene功能注释
        1.6 白背飞虱P450 基因多样性以及共线性
        1.7 基因表达量
        1.8 差异基因富集
        1.9 候选基因的筛选
    2 结果与分析
        2.1 6个样品转录组数据质量
        2.2 6个样品转录组数据的拼接
        2.3 6个样品的Unigene功能注释
        2.4 6个样品基因表达量分析
        2.5 6个样品基因差异基因聚类分析
        2.5.1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图
        2.5.2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
        2.6 P450 多样性分析
        2.7 候选基因的筛选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籼稻品种‘IR13427-45-2-1-2-2-2’抗白背飞虱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虫源
    1.3 白背飞虱抗性鉴定
    1.4 DNA制备 (CTAB小量提取法)
    1.5 PCR反应
    1.6 连锁分析及QTL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IR13427’与‘宁粳3号’对白背飞虱抗性比较
    2.2 IR13427/宁粳3号F2:3群体的白背飞虱抗性鉴定
    2.3 QTL位点检测
3 讨论

(5)广西普通野生稻抗白背飞虱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抗性材料的初步筛选
        1.2.2 苗期集团法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株期鉴定结果
    2.2 苗期集团法鉴定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8)水稻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改良后代的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抗褐飞虱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1.1.1 褐飞虱的“生物型”
        1.1.2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
        1.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1.1.4 水稻抗褐飞虱的育种研究
        1.1.5 水稻抗褐飞虱遗传育种展望
    1.2 水稻抗白背飞虱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1.2.1 白背飞虱暴发为害成因
        1.2.2 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遗传的研究进展
        1.2.3 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育种研究
        1.2.4 水稻抗白背飞虱遗传育种展望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的培育与改良
        1.3.2 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水稻品种的培育与改良
第二章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的苗期与成株期褐飞虱抗性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试验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苗期抗性初筛
        2.2.2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苗期抗性复筛
        2.2.3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测交组合的苗期抗性
        2.2.4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的田间褐飞虱的种群数量及抗性
        2.2.5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苗期与成株期的抗性比较
        2.2.6 不同来源系谱改良品系苗期与成株期抗性比较
    2.3 结论与讨论
        2.3.1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及测交组合的褐飞虱苗期抗性
        2.3.2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及测交组合的褐飞虱成株期抗性
第三章 抗褐飞虱水稻品种 Rathu Heenati 改良后代的抗性基因跟踪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中 Bph3 的分子检测
        3.2.2 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中 Bph17 的分子检测
        3.2.3 亲本和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的苗期抗性
        3.2.4 品种(系)及测交组合田间成株期的褐飞虱种群数量及抗性
        3.2.5 亲本和改良品系及测交组合的苗期与成株期抗性比较
        3.2.6 改良品系分蘖期褐飞虱的蜜露排泄量
        3.2.7 改良品系的苗期持抗期抗性表现
    3.3 总结与讨论
        3.3.1 水稻品种(系)苗期与成株期对褐飞虱抗性
        3.3.2 不同抗性鉴定方法中高抗品种(系)间的抗虫性差异
        3.3.3 Rathu Heenati 改良品系中 Bph3 和 Bph17 分子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3.4 褐飞虱抗源 Rathu Heenati 的改良与利用
第四章 水稻不同抗褐飞虱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建立回交导入系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试验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BC1F1和 BC2F1苗期褐飞虱抗性
        4.2.2 各回交世代中 Bph14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4.2.3 各回交世代中 Bph15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4.3 结论与讨论
        4.3.1 褐飞虱生物型/致害性的变异与抗性品种的培育
        4.3.2 抗褐飞虱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聚合
第五章 水稻改良品系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成株期抗性比较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试验数据分析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抗源改良品系网室成株期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及抗性
        5.2.2 不同抗源改良品系田间褐飞虱的种群数量及抗性
        5.2.3 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改良品系的获得
        5.2.4 改良品系成株期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相关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5.3.1 水稻多抗性品种的培育
        5.3.2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
        5.3.3 水稻品种成株期抗性鉴定的人工接虫诱发
第六章 总结论
    6.1 水稻品种的苗期与成株期抗性
    6.2 水稻品种抗褐飞虱的不同鉴定方法
    6.3 回交转育抗褐飞虱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6.4 水稻品种褐飞虱抗性与白背飞虱抗性
    6.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6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抗白背飞虱机理研究
    1.1 抗性生理研究
    1.2 分子防御机理研究
2 水稻抗白背飞虱的遗传研究
    2.1 抗白背飞虱经典遗传研究
    2.2 水稻抗白背飞虱的基因定位
    2.3 水稻抗白背飞虱的QTL定位
3 水稻对白背飞虱抗性与褐飞虱抗性关系
4 水稻抗白背飞虱育种
5 展望

(10)白背飞虱对七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及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白背飞虱的发生与危害
        1.1 白背飞虱的分布
        1.2 白背飞虱的危害
        1.3 与褐飞虱的关系
    2 白背飞虱大发生原因分析
        2.1 迁入虫量
        2.2 气候条件
        2.3 水稻品种和生育期
        2.4 栽培管理技术
        2.5 天敌
    3 白背飞虱抗药性及其机理
        3.1 表皮穿透速率下降
        3.2 解毒代谢增强
        3.3 靶标敏感性下降
    4 影响害虫抗药性发展的因素
        4.1 遗传因子
        4.2 生物因子
        4.3 操作因子
    5 白背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
        5.1 吡虫啉简介
        5.2 吡虫啉的主要防治对象
        5.3 吡虫啉的作用机制
        5.4 吡虫啉的抗性
        5.5 吡虫啉抗性机理
        5.6 白背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现状
    6 白背飞虱的综合治理
        6.1 农业防治
        6.2 生物防治
        6.3 化学防治
    7 本文的立题背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寄主植物
        2.1.3 供试药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白背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稻茎浸渍法
        2.2.2 白背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筛选、风险评估及预报
        2.2.3 药剂复配的研究方法
    2.3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2006年南京江浦种群对7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3.2 2007年南京江浦种群对7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3.3 南京白背飞虱种群对21种杀虫剂敏感性的年度间变化
    3.4 白背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筛选、风险评估及预报
        3.4.1 白背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选育
        3.4.2 白背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估算
        3.4.3 不同测定方法下吡虫啉对白背飞虱的毒力比较
        3.4.4 白背飞虱对吡虫啉抗性发展的预报
    3.5 防治白背飞虱复配药剂的筛选
    3.6 吡蚜酮不同作用时间下的毒力比较
    3.7 不同饲养条件下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敏感性比较
    3.8 不同代次白背飞虱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白背飞虱对7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4.2 南京白背飞虱种群对21种杀虫剂敏感性的年度间变化
    4.3 白背飞虱对吡虫啉室内抗性风险评估
    4.4 防治白背飞虱复配药剂的筛选
    4.5 白背飞虱的综合治理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南京3714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水稻材料对稻飞虱抗性鉴定与抗白背飞虱抗生性研究[D]. 刘冲.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2]江西省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D]. 胡新娣.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3]四川地区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及氟啶虫胺腈诱导效应的转录组分析[D]. 向兴.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籼稻品种‘IR13427-45-2-1-2-2-2’抗白背飞虱QTL定位[J]. 沈子杰,范德佳,何俊,黄捷,江玲,程遐年,刘裕强,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7(06)
  • [5]广西普通野生稻抗白背飞虱鉴定[J]. 祝亚,徐安隆,姬莉,贺文爱,李容柏,邱永福. 南方农业学报, 2016(10)
  • [6]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进展[A]. 孙凯,李有志. 华中昆虫研究(第九卷), 2013
  • [7]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进展[J]. 孙凯,李有志. 华中昆虫研究, 2013(00)
  • [8]水稻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改良后代的抗性研究[D]. 邓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9]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进展[J]. 邓伟,胡兰香,陈红萍,陈明亮,肖叶青. 江西农业学报, 2012(01)
  • [10]白背飞虱对七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及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D]. 李淑勇.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南京3714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