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观察

离石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观察

一、利湿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云[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巴元明教授治疗肾结石的核心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导师巴元明教授治疗肾结石的用药特点、临床四诊情况、病证治法规律,总结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以期为临床治疗肾结石提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本研究通过对于湖北省中医院巴元明教授门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期间诊断为肾结石的患者病案资料,按照统一格式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统计出常见的证候及核心药对、药组配伍规律,总结巴元明教授治疗肾结石的经验。结果:本研究纳入100个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共有235个处方,涉及113味中药,总频数达1712次,其中频次最高的11味药物是:茯苓,黄芪,黄柏,党参,乌药,瞿麦,萹蓄,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滑石;所有的药物中,使用最多的是利尿通淋药,其次是行气止痛药,活血通经药,利水渗湿药,清热燥湿药,利水消肿药,生津养血药,行滞通痹药等;药性上以寒最多,其次是平、温、微寒、微温;五味中以甘、苦多见,其次为辛、淡、咸;四气雷达图显示以寒为主是肾结石的主要治疗特点,清热药、利湿药大多属于寒性药,寒性药多用于治疗热证、湿热证,而补虚药很多属于温性药;五味雷达图显示以甘、苦为主是肾结石的治疗特点,苦味药能泄、能燥,主要用于治疗热证、湿证,清热药多属于苦味药,甘味药能补,能治疗正虚证,故通过四气五味统计结果可看出肾结石治法以清热、利湿、补虚为主,在四气五味方面的用药特点与所治疗疾病的病机及证候分布有关。药物归经以肺、肾、肝、膀胱、脾、胃多见,其后按照心、小肠、大肠、胆、心包、三焦顺序频次递减;对纳入的100例病历的性别、年龄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男性患者共58例,女性共42例,其中发病率最高年龄区间为50-59岁。对100例患者症状体征、舌象、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频数出现在前11位的症状是夜尿增多,腰痛,睡眠欠佳,疲倦乏力,大便粘滞,尿频,精神欠佳,尿急,口干咽燥,小便涩痛不利,皮肤瘙痒。舌质以淡红舌、绛舌为主,舌苔以苔厚和黄厚为主。对中医病证诊断进行分析,前5位分别为:石淋病,慢性肾衰病,腰痛病,慢肾风,肾系病类。对所用方剂进行分析,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排石2号,排石1号,泌感康1号,护肾7号,肾康6号。结论:巴元明教授认为肾结石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湿热贯穿疾病始末,多因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正虚水停等而发病,病位在肾、膀胱,多涉及肝脾。故治疗上,巴元明教授以清热利湿、理气、活血化瘀等为其常法,临床上着重辨病、辨证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

刘雨婷[2](2021)在《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对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国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Cochrane和Pub Med数据库,从这些数据库的建库之时开始检索,至2020年12月。通过检索筛选得到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偏倚评价表来判断评价出文献的质量情况,对获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则利用Revman5.3软件来完成,同时制作森林图和漏斗图,应用敏感性分析来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同时应用漏斗图呈现发表偏倚结果。结果:⑴本研究共纳入18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语种均为中文,纳入研究对象共3262名。治疗组的干预措施包括单纯针灸治疗、针灸联合药物治疗、针灸联合体外碎石治疗,对照组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体外碎石治疗。⑵Meta分析结果表明:(1)共有15项研究报道了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55,95%Cl(3.40,6.08),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共有7项研究报道了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2.32,95%Cl(1.85,2.91),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共有4项研究报道了结石完全排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组结石排出率高于对照组[OR=2.99,95%Cl(1.84,4.88),P<0.00001],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共有7项研究报道了结石排出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组结石排出天数短于对照组[MD=-3.73,95%CI(-4.74,-1.92),P<0.00001],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共有3项研究报道了疼痛缓解时间,各项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故对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纳入的3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在缩短疼痛缓解时间方面,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6)共有5项研究报道了止痛时间,各项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故对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纳入的5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在缩短止痛时间方面,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7)共有2项研究报道了结石复碎率,与对照组相比,在降低复碎率方面,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OR=0.27,95%Cl(0.14,0.50),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共有2项研究报道了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应降低复发率方面,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OR=0.40,95%Cl(0.20,0.78),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Meta结果显示针灸疗法能够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治愈率及治疗的有效率,安全性高,同时在缓解疼痛,快速止痛,促进排石,降低复发风险方面也有较好疗效,但本次纳入的文献大多质量不高,整体样本量偏小,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认证。

石曼倩[3](2021)在《金石汤治疗湿热质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金石汤治疗湿热质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湿热质转化分的影响,客观评价该方的临床疗效及应用特点,进而探索其可能的机制,为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单盲法,按随机分组、同期对照原则,将符合标准的72例体质辨识为湿热质,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兼阴虚血瘀证的尿石症病患分为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金石汤,对照组加用排石颗粒。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在进行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记录并统计两组湿热质转化分、中医证候积分、尿常规、肾系B超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选取72例湿热质、湿热蕴结兼阴虚血瘀证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在研究期间经剔除、脱落后,共63例入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湿热质转化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检查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经治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7.10%,对照组71.8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1<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经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临床总有效分别是87.10%和78.13%。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经治疗,两组患者组间体质转化分,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经治疗,治疗组排石率为64.52%,对照组为37.5%,两组排石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2<0.05),治疗组排石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结石大小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1<0.05),说明治疗组结石最大直径减小程度优于对照组。6.经治疗,两组患者尿红细胞比较经Mann-Whitney U检验,P=0.007<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尿程度轻于对照组。7.在安全性方面,两组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金石汤在促进泌尿系结石排出的基础上,也能较好改善中医体质转化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尿程度,且在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汪政[4](2020)在《排石汤Ⅲ号方在SWL治疗下焦湿热兼瘀滞型输尿管上段结石围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排石汤Ⅲ号方在SWL治疗下焦湿热兼瘀滞型输尿管上段结石围术期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为优化尿路结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泌尿外科收治住院的9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单纯体外碎石组)、B组(体外碎石后口服排石汤Ⅲ号方1周)、C组(体外碎石前口服排石汤Ⅲ号方10天,碎石后口服排石汤Ⅲ号方1周),三组均予以一般治疗(包括嘱每位患者每日饮水2000ml,运动及自行拍击结石区以辅助结石排出),记录三组病例在碎石后1周、2周、4周结石排净率、结石未净率、排石时间及排净时间、VAS评分、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血尿发生率、尿白细胞阳性率、不良反应等相关指标,采用SPS S23.0分析处理。结果:1.结石排净率:三组SWL后1周、2周、4周分别为A组(10.71%、21.43%、28.57%)、B组(20.00%、30.00%、60.00%)、C组(50.00%、62.50%、71.88%)。2.结石未排净率:三组SWL后1周、2周、4周分别为A组(25.0%、32.1%、57.1%)、B组(56.7%、53.3%、26.7%)、C组(28.1%、25.0%、21.9%)。3.排石时间:三组分别为A组(10.33±5.39)d、B组(6.73±4.65)d、C组(4.28±4.01)d。4.排净时间:三组分别为A组(12.88±6.01)d、B组(12.44±5.53)d、C组(8.26±4.21)d。5.VAS评分:三组SWL后1周、2周、4周分别为A组(4.32±2.84、3.75±2.62、3.25±2.17)分、B组(3.33±2.57、3.00±2.26、2.33±1.95)、C组(2.62±2.15、2.28±1.80、1.97±1.61)分。6.血尿发生率:三组SWL后3天、1周、2周、4周分别为A组(96.4、92.9、85.7、64.3)、B组(93.3%、90.0%、76.7%、63.3%)、C组(93.8%、81.3%、68.8%、31.2%)。7.尿白细胞阳性率:三组SWL后3天、1周、2周、4周分别为A组(96.4%、92.9%、96.4%、64.3%)、B组(93.3%、93.3%、93.3%、66.7%)、C组(93.8%、93.8%、84.4%、28.1%)。8.症状及体征评分:三组SWL后1周、2周、4周分别为A组(10.75±2.85、6.50±2.60、3.36±1.81)分、B组(9.33±2.07、5.90±2.28、2.83±1.21)分、C组(8.03±2.21、6.34±2.02、2.63±1.24)分。9.不良反应率:三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A组(7.14%)、B组(6.67%)、C组(10%)。结论:1.结石排净率:SWL后1周、2周时,C组明显优于A组与B组(P<O.05),SWL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尤其术前用药,可以明显提高结石排净率。2.结石未排净率:SWL后1周时B组优于A组(P<O.05),SWL后2周时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L后4周,C组低于A组(P<O.05),SWL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促进排石。3.排石时间及排净时间:C组明显优于A组与B组(P<O.05),SWL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治疗,尤其术前用药,可显着缩短病程。4.VAS评分:C组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SWL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治疗,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症状。5.血尿发生率及尿白细胞阳性率:C组优于A组及B组(P<O.05),SWL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治疗,尤其术前用药,4周时血尿发生率及尿白细胞阳性率显着降低。6.症状及体征评分:SWL术后1周,C组优于A组及B组(P<O.05),SWL术后2周、4周时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L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治疗,尤其术前用药,1周时在缓解患者整体症状方面效果最佳。7.三组不良反应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石汤Ⅲ号方无明显毒副作用。综上,SWL治疗下焦湿热兼瘀滞型输尿管上段结石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尤其是术前用药,可明显提高结石排净率,减少结石排出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相关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黎志辉[5](2020)在《尿石清合剂对孙氏镜碎石术后残石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于直径1.0cm~2.5cm的上尿路结石常选择微创手术治疗,但术后可能有残石。术后≥4mm的残石经患侧输尿管排出,能引起该侧输尿管痉挛、尿路梗阻、尿路积水和感染;也能作为结石核心,导致结石再生长而复发,所以如何安全快速地促进术后残石的排出至关重要。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人体伤害小,恢复迅速,常用于治疗≤2.0cm上尿路结石,也可见于>2.0cm的上尿路结石。尿石清合剂是本院制剂,在结石患者中应用广泛,但尚未有尿石清合剂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残石排出疗效的相关研究。本课题旨在观察尿石清合剂对孙氏镜碎石术后残石的排出疗效,证明尿石清合剂能加快促进术后残石的排出。方法:本课题病例均来自从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外一科(泌尿外科)行孙氏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选择符合要求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后服用尿石清合剂4周)55例和对照组(术后常规服用饮用水4周)55例。统计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前结石大小、结石CT值(Hu)、术后残石的大小、残石个数、残石分侧、残石位置、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例数、住院总费用、术后第4周残石的个数、排石过程中VAS疼痛评分及血尿比色卡评分,记录4周内服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最后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的数据。结果:1.观察组脱落5例,最终完成4周试验的受试者观察组有50例,对照组有55例,两组受试者的性别比例、残石位置、残石分侧、年龄、体重指数、术前结石大小、结石CT值、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残石大小、残石个数等资料经统计学计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2和表3)2.两组排石过程中VAS疼痛评分构成比,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表5提示两组血尿比色评分构成比,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5)3.术后4周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42%(21/50),对照组的结石清除率16%(9/55),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4周,观察组需要行ESWL治疗4例,对照组13例,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6)4.观察组受试者在服药4周研究周期内未出现过敏、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等不良反应。结论:尿石清合剂能促进孙氏镜碎石术后残石的排出,且服药过程中无毒副作用,其安全、有效。

陈超源[6](2019)在《消浊化石汤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以及动物实验,分析消浊化石汤对上尿路结石的溶石、排石作用,以明确临床疗效,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1.临床部分:本课题通过随机平行对照法,将符合为上尿路结石肾气亏虚或下焦湿热证型患者91例,随机分为消浊化石汤组(治疗组)45例、排石颗粒组(对照组)46例,治疗组服用消浊化石汤,对照组服用排石颗粒,以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重、结石面积的大小与位置等疗效性指标变化以及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变化。2.实验部分:(1)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排石颗粒药物组、消浊化石汤药物组,每组10只。用0.75%乙二醇+1%氯化铵复制大鼠上尿路草酸钙结石模型,实验周期为4周,每周称量动物体重,同时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变化。实验结束时检测大鼠24h尿p H、尿草酸、尿钙、尿NAG、RBP以及血BUN、Cr各项指标;观察大鼠肾脏组织切片病理变化。(2)将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空白组、排石颗粒药物组、消浊化石汤药物组,每组5只。将大鼠麻醉后,用绝缘电极将输尿管连接于生理记录仪,空白组予以灌胃生理盐水3ml、排石颗粒组予以灌胃排石颗粒3ml、消浊化石汤组予以灌胃消浊化石汤3ml,通过生理记录仪将大鼠输尿管蠕动的频率记录下来,观察1小时,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各组动物给药或给水后输尿管蠕动波的变化。结果:1.临床研究:(1)治疗组治疗后平均截面积缩小幅度(0.13±0.36)cm2,与对照组(0.09±0.36)cm2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缩小结石截面积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5.6%,对照组的69.6%,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治疗下焦湿热型上尿路结石总有效率(85.7%)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8%)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各证型疗效比较,下焦湿热型上尿路结石总有效率(85.7%)高于肾气亏虚型(76.9%)、虚实夹杂型(5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于下焦湿热型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效果较好,并且优于对照组。(4)在改善“腰腹绞痛、腰腹隐痛、小便涩痛”症状方面,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研究:(1)治疗组的利尿、排泄草酸、抑制尿液中草酸钙结晶形成的能力要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的输尿管蠕动频率变化更为明显(P<0.05)。结论:1.消浊化石汤对于缩小结石截面积有显着效果;患者治疗后的综合疗效要优于排石颗粒组;消浊化石汤对于下焦湿热型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较好;消浊化石汤可以改善患者“腰腹绞痛、腰腹隐痛、小便涩痛”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上尿路结石方面有非常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意义。2.通过对于尿液代谢的影响,消浊化石汤可以达到增加尿量的效果,同时降低结石成石的高危因素,减少尿液中草酸的浓度,以减少结石病的尿液代谢异常率。消浊化石汤可以减少草酸钙结晶的形成、减轻肾脏的损害。

付森浩[7](2019)在《改良排石总攻疗法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改良排石总攻疗法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相关检查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临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按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改良排石总攻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成药复方石淋通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总疗程共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等。结果:1.入组68例患者,8例予剔除实验,60例纳入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最大结石直径、中医证后积分及尿红细胞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86.67%,对照组73.33%,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5)。3.治疗后两组结石排出率对比,治疗组80.00%,对照组53.33%,治疗组的排石率高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5)。4.治疗后两组结石排出时间对比,治疗组8.23±2.373,对照组10.07±2.273,治疗组的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5)。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0<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后两组尿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尿红细胞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排石总攻疗法能提高总有效率、结石排出率及缩短排石时间;本疗法可以改善输尿管下段结石主要症状及阳性体征,包括腰痛、血尿、尿急、尿痛、排尿异常及恶心呕吐等,其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在改善血尿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临床应用中较为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施绍龙[8](2018)在《益气排石汤合穴位贴敷治疗肾气虚型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和研究益气排石汤配合穴位贴敷对证治疗肾气虚型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排出率的影响及是否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探讨益气排石汤配合穴位贴敷对肾气虚型尿路结石治疗的影响机制,为穴位贴敷治疗尿路结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8例肾气虚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34例,考虑排除和剔除标准,最终共收集对照组30例,试验组32例,采用双盲法,对照组予益气排石汤加安慰剂治疗,试验组予益气排石汤加穴位贴敷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检验、治愈率、有效率等指标。结果:1.68例患者,排除2例,剔除4例,62例纳入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结石位置、最大结石直径等一般资料及中医证候积分、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指标方面,经相关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70.00%,试验组90.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对比,对照组66.67%,试验组9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排石率对比,对照组53.33%,试验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尿常规对比,治疗后尿红细胞、尿白细胞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对肾气虚型尿路结石的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加强补益肾气,使患者肾气充足,提高结石排出率,与益气排石汤联用,在提高患者结石排出率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有一定优势,且该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应用范围广、无毒副作用的特点。说明穴位贴敷治疗尿路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尿路结石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临床疗法,且汤剂配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尿路结石确实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孙艳华,葛晓东,施勇,刘正建,张国良,朱勇[9](2017)在《中医药干预泌尿系结石临床治疗的研究近况》文中研究表明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发病率高,目前中医药参与治疗是国内治疗泌尿系结石较为常见的方法。本文从中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针药联合疗法、中药联合腔镜疗法、中西药联合疗法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为泌尿系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文献参考。

高筱松[10](2016)在《化瘀健脾防石汤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尿中主要结石抑制物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泌尿系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科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及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患者的增加,泌尿系路结石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泌尿系结石是一个高复发疾病,10年复发率达到50%。如此高的复发率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多次的ESWL及手术治疗可导致输尿管狭窄、肾萎缩、及肾脏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因此,针对其病因的诊断和预防性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泌尿系结石的病因非常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结石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人非常注意基础预防,但结石仍然复发,长期服用枸橼酸盐类药物会造成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无法长期坚持。中草药对泌尿系结石的预防确有疗效,且副作用小,并可以整体调理,改善患者的易成石体质,但仍然需要系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行验证。基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继承发展名老中医防治泌尿系结石的经验,我们将刘猷枋教授、张亚强教授破血行气、化瘀软坚的治疗尿石症的思想与高荣林教授调理脾胃、化湿消滞的防治泌尿系结石经验加以总结综合。在化瘀尿石汤的基础上化裁出化瘀健脾防石汤。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预防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传统观点认为尿液结晶盐过饱和是结石形成的首要因素。然而,目前大量研究表明,人体内的一些成分在抑制尿液中晶体的成核,聚集和生长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称为结石抑制物。在正常人的尿液中结石抑制物具有较高的浓度及活性,所以结石不容易形成。但当尿中结石抑制物浓度下降或结构改变时,对成石的抑制能力就会下降,就容易导致结石的生成。尿中枸橼酸盐、尿镁离子的浓度及THP, OPN和ITIH3的表达在结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化瘀健脾防石汤也是以活血化瘀,健脾利湿为立法,通过整体调理改善患者的易成石体质。基于此,我们推测化瘀健脾防石汤对尿路结石的防治机理可能与调控结石抑制物的浓度及表达有关。因此,在高荣林老师、张亚强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以下临床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目的:验证化瘀健脾防石汤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尿中主要小分子结石抑制物枸橼酸盐、镁,大分子结石抑制物THP蛋白、骨桥蛋白(0PN)、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重链H3(ITIH3)的影响。探索化瘀健脾防石汤预防泌尿系结石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总体设计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选择广安门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60例经治疗后结石全部排出的临床痊愈患者,随机分成化瘀健脾防石汤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每组30人。经过4周的治疗,进入最后的疗效分析。1.纳入病例标准:(1)年龄18-60岁(2)曾诊断为泌尿系结石(上尿路)(3)符合泌尿系结石(上尿路)治愈标准(4)符合气滞血瘀脾虚湿阻证的辩证标准(5)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病例标准:(1)合并肾或输尿管畸形、输尿管狭窄的患者(2)合并泌尿系统肿瘤的患者(3)合并肾盂肾炎及输尿管炎等上尿路感染的患者(4)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病的患者(5)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6)过敏体质者3.治疗方法:(1)治疗组:化瘀健脾防石汤一次1袋一日2次。连续服用4周(2)对照组:化瘀健脾防石汤安慰剂一次1袋一日2次。连续服用4周4.疗程:4周5.观测指标(1)主要疗效指标(入组、服药4周后各检测、记录一次):①24小时尿尿枸橼酸、尿镁②ELISA检尿液中THP、OPN、ITIH3的蛋白表达③中医证侯评分(2)次要疗效指标(入组、服药4周后各检测一次)①尿PH值②24小时尿尿钙、尿磷、尿草酸、尿尿酸③血钙、血磷、血镁、血尿酸研究结果:1.可比性分析:入选时两组间年龄、病程、男女比例、尿TH蛋白、骨桥蛋白、间a-胰蛋白酶抑制物重链H3、尿PH值、24小时尿钙、尿磷、尿草酸、尿尿酸、尿镁、尿枸橼酸、血钙、血磷、血镁、血尿酸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分析结论:2.1主要疗效指标2.1.1对主要结石抑制物疗效24小时尿枸橼酸的排泄总量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4小时尿枸橼酸的排泄总量较疗前明显增加。24小时尿镁的总量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方对24小时尿镁的排泄量无影响。尿TH蛋白的浓度在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中,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比较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TH蛋白的浓度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尿OPN蛋白浓度在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重链H3浓度在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中,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比较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重链H3浓度较治疗前下降说明化瘀尿石汤确实有预防结石复发的作用。化瘀健脾防石汤可以增加小分子结石抑制物尿枸橼酸的排泄量,可以下调泌尿系结石治愈患者尿TH蛋白和尿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重链H3的异常表达。2.1.2中医证候评分疗效化瘀健脾防石汤能够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总有效率达到79.3%,与安慰剂对照组28.6%的有效率比较,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化瘀健脾防石汤可改善气滞血瘀脾虚湿阻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评分,纠正患者血瘀、脾虚、湿阻的易成石体质。从根本上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复发。2.2次要疗效指标疗后治疗组尿PH值呈上高趋势,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后治疗组尿钙呈下降趋势。治疗组尿钙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24小时尿草酸、尿尿酸、尿磷、血钙、血磷、血镁、血尿酸的疗效,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药物对以上指标物无影响。研究结论:从整个临床试验看,化瘀健脾防石汤可以增加小分子结石抑制物尿枸橼酸的排泄量,可以下调泌尿系结石治愈患者尿TH蛋白和尿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重链H3的异常表达。并有提高患者尿PH值,降低24小时尿钙总排泄量的作用。同时,化瘀健脾防石汤能够改善气滞血瘀、脾虚湿阻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评分,纠正患者血瘀、脾虚、湿阻的易成石体质。说明化瘀健脾防石汤可以调节泌尿系结石患者尿中主要结石抑制物的浓度及表达。并有一定的代谢调节作用。这些作用都对泌尿系结石复发的预防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说明化瘀健脾防石汤有进一步观察研究的价值。下一步针对化瘀健脾防石汤的研究应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本方虽然组方时间仅有3年,但在临床应用中也表现出了很好的预防结石复发的疗效。但观察的病例数和观察的时间都有欠缺。所以其疗效需要一个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观察时间在3年以上的临床试验的支持。其次,本试验只是初步观察了化瘀健脾防石汤对人尿中主要结石抑制物的影响。无法了解其对肾组织内结石抑制物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结石抑制物的主要机理。也不了解其是否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有修复作用。因此需要一个设计完善的模型动物试验及体外晶体模型抑制试验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评价化瘀健脾防石汤对泌尿系结石复发的预防作用。

二、利湿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湿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巴元明教授治疗肾结石的核心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研究对象
    1.1 病例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案资料纳入标准
    1.4 病案资料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信息采集
        2.1.1 建立结构化电子病例模板
        2.1.2 录入纳入病例
        2.1.3 数据提取
    2.2 数据预处理
        2.2.1 规范临床症状
        2.2.2 中药名称规范
        2.2.3 药物剂量规范
    2.3 数据挖掘方法
        2.3.1 频数分析
        2.3.2 关联分析
3.研究结果
    3.1 患者性别统计
    3.2 患者年龄统计
    3.3 症状统计结果分析
    3.4 舌诊分析结果
    3.5 处方统计分析结果
    3.6 四诊与处方关系统计
    3.7 中药分布情况
    3.8 药性统计分析
    3.9 药物功效统计分析
4.关联规则分析
    4.1 处方药物关联频次结果
    4.2 证候-治法关联频次结果
5.层次聚类分析
讨论
    1.导师治疗肾结石的数据挖掘结果探讨
        1.1 基本信息分析
        1.2 药性频数结果分析
        1.3 药味频数结果分析
        1.4 药物归经结果分析
        1.5 核心药物分析
        1.6 核心药对分析
        1.7 核心处方分析
    2.导师用药规律总结
        2.1 辨治特色
        2.2 预防复发
    3.不足与展望
    4.病案举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1.西医传统治疗
    2.中医治疗肾结石的研究进展
        2.1 肾结石的概念
        2.2 肾结石的分类
        2.3 肾结石的病因病机
        2.4 肾结石的治疗
    3.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1 数据挖掘简介
        3.2 数据挖据技术在中医药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2)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纳入标准
        1.1 文献类型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干预措施
        1.5 结局指标
    2.排除标准
        2.1 文献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干预措施
    3.检索策略
        3.1 中文检索策略
        3.2 英文检索策略
    4.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5.方法质量学评价
    6.统计分析
    7.敏感性分析
    8.发表偏倚
    9.安全性评价
第二部分 结果
    1.文献检索筛选结果
    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1 研究对象
        2.2 干预措施
        2.3 结局指标
    3.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
    4.Meta分析结果
        4.1 总有效率的比较
        4.1.1 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
        4.1.2 总有效率的敏感性分析
        4.2 治愈率的比较
        4.2.1 治愈率的Meta分析结果
        4.2.2 治愈率的敏感性分析
        4.3 结石完全排出率的比较
        4.3.1 结石完全排出率的Meta分析结果
        4.3.2 结石完全排出率的敏感性分析
        4.4 结石排出天数的比较
        4.4.1 结石排出天数的Meta分析结果
        4.4.2 结石排出天数的敏感性分析
        4.5 疼痛缓解时间比较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4.6 止痛时间比较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4.7 结石复碎率的比较
        4.7.1 结石复碎率的Meta分析结果
        4.7.2 结石复碎率的敏感性分析
        4.8 复发率的比较
        4.8.1 复发率的Meta分析结果
        4.8.2 结石复发率的敏感性分析
    5.发表性偏倚
    6.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中西医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2.对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分析
        2.1 随机化方案的实施
        2.2 盲法的实施
    3.治疗有效性分析
    4.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评价
    5.针刺穴位分析
    6.针灸疗法机理
        6.1 针灸治疗方法分析
        6.2 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机制研究
    7.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8.对今后研究和实践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金石汤治疗湿热质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目的
        1.2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疗效性观察
        4.2 安全性观察
    5 疗效判定标准
        5.1 西医疗效判定标准
        5.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5.3 中医体质改善评价
    6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病例最终纳入情况
    2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3 临床观察指标
    4 临床疗效对比
    5 安全性指标观察
讨论
    1 中医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2 西医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3 中医体质与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4 导师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5 方中药物现代药理分析
    6 疗效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泌尿系结石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的认识
    2 中医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3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药治疗
    4 中医体质与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5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排石汤Ⅲ号方在SWL治疗下焦湿热兼瘀滞型输尿管上段结石围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流程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3.1 疗效性指标
        2.3.2 安全性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4.1 西医对尿路结石的认识及治疗
    4.2 中医对尿路结石的认识
    4.3 从“湿热”“郁结”“瘀结”论治结石
    4.4 排石汤Ⅲ号方组方依据
    4.5 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尿石清合剂对孙氏镜碎石术后残石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1.1.1 泌尿系结石的流行病学
        1.1.2 泌尿系结石的成因
        1.1.3 泌尿系结石的诊疗
    1.2 中国传统医学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1.2.1 中国传统医学对尿石症的认识
        1.2.2 中国传统医学治疗尿石症的方法
        1.2.3 尿石清合剂在尿石症方面的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收集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法及分组
        2.2.2 治疗方法
        2.2.3 观察指标(内容)
        2.2.4 统计处理
    2.3 研究结果及分析
        2.3.1 两组基本资料情况
        2.3.2 排石过程中VAS疼痛评分构成比情况
        2.3.3 两组排石过程中血尿比色卡评分构成比情况
        2.3.4 访视二(术后4周)两组结石排出及行ESWL治疗情况
        2.3.5 结果分析
    2.4 讨论
        2.4.1 孙氏镜碎石术后残石处理的重要性
        2.4.2 研究结果及分析评价
        2.4.3 尿石清合剂的理论依据
        2.4.4 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分析
        2.4.5 存在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消浊化石汤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一、现代医学对上尿路结石的认识及治疗
        1 西医对上尿路结石的认识
        1.1 上尿路结石的分型
        1.2 西医对上尿路结石形成机制的认识
        2 西医对上尿路结石的治疗
    二、祖国医学对上尿路结石的认识及治疗
        1 中医对上尿路结石病因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2 中医对上尿路结石的治疗
第二部分 消浊化石汤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诊断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
        1.3.2 中医诊断标准
        1.4 病例选择标准
        1.4.1 纳入标准
        1.4.2 排除标准
        1.4.3 剔除标准
        1.5 治疗方案
        1.5.1 治疗组
        1.5.2 对照组
        1.6 观察指标
        1.6.1 实验室指标
        1.6.2 安全性指标
        1.7 疗效判定标准
        1.7.1 疗效评定标准
        1.7.2 主要症状及体征疗效评定
        1.8 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记录
        1.9 统计学方法
    2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2.1 一般情况分析
        2.2 患者治疗前后结石截面积的平均水平比较
        2.3 患者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的比较
        2.4 患者治疗前后各证型疗效的比较
        2.5 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变化的比较
        2.6 结果
        2.7 结论
    3 分析与讨论
第三部分 消浊化石汤治疗上尿路结石机制的实验研究
    一、消浊化石汤对上尿路草酸钙结石SD大鼠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动物场所、实验所用试剂
        1.1.1 动物以及动物实验场所
        1.1.2 主要仪器、实验所用试剂
        1.1.2.1 主要仪器
        1.1.2.2 主要试剂
        1.2 实验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3.1 一般状况观察
        1.3.2 生化检测
        1.3.3 肾组织病理
        2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一般状况的比较
        3.2 各组大鼠 24h 尿量及尿草酸、尿钙、pH值的比较
        3.3 各组大鼠尿NAG、尿RBP的比较
        3.4 各组大鼠血尿素氮、肌酐的比较
        3.5 四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的比较
    二、消浊化石汤对输尿管蠕动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药物与制剂
        1.1.3 仪器与设备
        1.2 实验方法
        2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1 造模对于实验的影响
        2 消浊化石汤对实验大鼠的影响
        2.1 消浊化石汤对大鼠24H尿量、尿草酸、尿NAG、尿RBP的影响
        2.2 消浊化石汤对实验大鼠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消浊化石汤对实验大鼠肾脏组织的影响
        2.4 消浊化石汤对实验大鼠输尿管蠕动作用的影响
        四、小结
总结
    不足与展望
    本次研究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附录二 临床病例报表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7)改良排石总攻疗法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1.6 临床试验终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治疗
        2.2 治疗组方法及用药
        2.3 对照组方法及用药
        2.4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2.5 安全性评价
        2.6 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两组要疗效评价指标
    4.讨论
        4.1 中医对输尿管结石的认识及研究
        4.2 西医对输尿管结石的认识及研究
        4.3 复方石淋通胶囊作为对照组的临床依据
        4.4 改良排石总攻疗法的立法依据及药理作用探讨
        4.5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分析及探讨
        4.6 本研究的特色与优势
        4.7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益气排石汤合穴位贴敷治疗肾气虚型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案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的稳定性分析
    2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尿常规分析
    3 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排石率、尿常规分析
    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分析
讨论
    1 尿路结石的分析与讨论
    2 益气排石汤组方依据及治疗尿路结石的机理探讨
    3 穴位贴敷的分析与讨论
    4 疗效分析
    5 安全性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中医药干预泌尿系结石临床治疗的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2 针药联合疗法
3 中药联合腔镜疗法
    3.1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中药疗法
    3.2 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中药疗法
4 中西药联合疗法
5 小结

(10)化瘀健脾防石汤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尿中主要结石抑制物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上篇文献综述
    综述一 泌尿系结石主要结石抑制物研究进展
    综述二 中医药防治泌尿系结石研究进展及展望
下篇 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试验病例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观测指标
        1.6 实验过程与方法
        1.7 疗效评定标准
        1.8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病例入选与试验完成情况
        2.2 可比性分析
        2.3 疗效分析
        2.3.1 主要疗效指标分析
        2.3.2 次要疗效指标分析
    3 讨论
        3.1 处方朔源
        3.2 临床疗效讨论
        3.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件

四、利湿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巴元明教授治疗肾结石的核心用药规律研究[D]. 朱晓云.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系统评价[D]. 刘雨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金石汤治疗湿热质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D]. 石曼倩.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排石汤Ⅲ号方在SWL治疗下焦湿热兼瘀滞型输尿管上段结石围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D]. 汪政.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尿石清合剂对孙氏镜碎石术后残石的临床观察[D]. 黎志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消浊化石汤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D]. 陈超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改良排石总攻疗法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付森浩.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9)
  • [8]益气排石汤合穴位贴敷治疗肾气虚型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D]. 施绍龙. 云南中医学院, 2018(11)
  • [9]中医药干预泌尿系结石临床治疗的研究近况[J]. 孙艳华,葛晓东,施勇,刘正建,张国良,朱勇. 中国中医急症, 2017(10)
  • [10]化瘀健脾防石汤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尿中主要结石抑制物影响的研究[D]. 高筱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标签:;  ;  ;  ;  ;  

离石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