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越南古代锌钱(论文文献综述)
刘舜强[1](2021)在《越南仿铸利用、昭武、洪化钱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吴三桂及其政权于十七世纪在中国南方地区铸造过利用通宝、昭武通宝和洪化通宝铜钱。越南在历史上曾仿铸过多种中国钱文古钱币,其中就有面文为吴三桂政权使用过的利用通宝、昭武通宝和洪化通宝钱。这些仿铸钱样式较多,主要成份为锌,在材质和外观上与吴三桂政权铸钱存在差异,是十七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越南地方性铸币。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2](2021)在《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文中认为明清两代,中国与越南有密切的关系,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继续受到中国深刻的影响。对本论文研究的越南平定省来说,从中国受到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和社会被视为越南经济和社会的典型缩影,这段时间平定省的许多历史事件也是越南国史典型的事件。因此,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与社会研究,不但能多认识平定省的地方历史,而且能多认识越南国的变化和发展。根据现有的资料,本文力图全面地提示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的真实面貌。关于自然与人文,论文分析平定省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17世纪前平定省经济与社会及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主要论述平定历代行政机关系统和军队组织;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管理在许多方面体现,集中分析了平定省政府对平定山区少数民族、山区与平原的贸易关系、海岸管理及防守、贸易活动管理及船只、人流出入港口的管理等问题。关于17—19世纪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论文深入分析了农业生产状况、土地的各部分及公共土地与私人土地之间的“斗争”、1839年平定省的均田政策,从而理清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它和平定省农民生活和起义的关系。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与非农业各经济行业状况:国内贸易,主要研究集市体系、“市肆”、商港和都市的形成、活动与发展,研究平定省内各个地方之间的贸易关系、商人力量、商品供应资源、货物的价格与运输方式;国外贸易主要研究与华商①的贸易活动;非农业经济包括手工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业与非农业经济发展使得平定省成为越南的商品和商业中心,进一步改善了平定省居民的物质生活。对于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深入研究了平定农民与人民阶层对阮氏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的爆发原因、演变及特点,包括18世纪西山起义及19世纪赫耶族的起义,重点分析在平定省的西山事业、西山力量与阮映力量的大战以及西山时期、阮朝时期的人民生活等问题。论文还研究并阐明17—19世纪平定省的社会文化,比如:思想和宗教、儒学的教育与科举、平定居民的文化物质和文化精神、平定省对形成越南语字母的作用、平定省华人共同体。17—19世纪平定社会与经济的特点和作用:在17—19世纪平定省是越南着名的贸易与商品中心之一;平定是暴动的地方,即西山起义的基地,也是阮岳皇帝中央政府的京都,在那里,西山军与阮映军之间发生过许多激烈的战斗;平定是阮朝政府于1839年唯一允许实施均田政策的地区,因此在19世纪平定是越南唯一有两集地簿(1815年和1839年);在17—19世纪平定经济和社会中,华人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平定是塘中临济佛教的起源地;平定是天主教早期传入和迅速发展的地方,为越南语字母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王显国[3](2019)在《清末铜元研究》文中认为铜元是中国传统铜钱迈向现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古代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铜元是货币史和近现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研究的重要历史课题。本论文以清末铜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第一历史档案馆、地方志等清代文献的收集与梳理,深入系统地分析铜元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产生、兴盛及衰落过程。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实验检测与文献考据的方法重点对铜元的合金成分、制作技术、铜料的来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为弥补市场流通中铜钱的不足,广东省率先于1900年成功发行铜元,各省相继仿造。十余年间,19省先后设立29个铜元局,制造铜元数量高达200亿枚,并获得造币利润白银2,559万余两。不过,铜元本质上与传统咸丰大钱无异,清政府过度追求利润,不可避免地造成铜元的贬值与没落。检测结果显示,铜元主要成分为铜、锌、锡,及少量的杂质铅,不同省份及同一省份不同时期铜元的合金成分有明显差异。总体上看,多数铜元成色较好,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稳定和提高,反映了清政府铜元政策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铜元的制作设备主要购自英、美、德等国,大量机器的进口促使了铜元的兴盛。引进西方造币工艺,按熔铜、辗片、舂饼、光边、烘洗、印花等六个主要步骤制造铜元,提高了铜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使中国的造币技术迈向现代化。此外,洋铜的进口是发行铜元必要前提和基础。从日本、澳洲、美国等国进口铜料9万余吨,占铜元所需原料的93%,为铜元的大量发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总之,铜元是中国传统货币制度与西方造币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是中西货币文化交流的结果。
吴徳志[4](2019)在《越南阮朝时期对外贸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的今日,同时在越南不断革新和进步的发展过程中,认真总结历史上越南的对外关系,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将对今日越南的对外关系有所启示。在越南对外交往的历史上,不管是在传统王朝时期还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与国外的经济交流的意义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尤其值得我们去作系统的梳理和认真的总结。这也是本文的基本立意。本文所要讨论的是越南历史上的阮朝时代,也是越南最后的封建王朝,同时是中国历史上的清代中后期,也是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阮朝时期,为了满足民用国需,越南采取较为灵活的外贸政策,以对华贸易为主导,发展东南亚地区国际贸易,并与西方国家保持一定的通商关系,对外贸易一度较为活跃,但由于受自身社会经济结构限制和传统农本思想的影响,以及对西方殖民入侵的戒备心理,这一时期越南参与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贸易的程度和规模都极其有限。阮朝建立之初便接受朝贡体系,向清朝称臣,并定期遣使纳贡。在以极小的代价稳住了这个北方大国之后,其便将注意力转向南方。由于阮氏王朝在不断开拓,越南的统治区域向南方扩张,国土面积增长了约一倍。这让越南与老挝、高棉等的交往日益频繁,从而使该国的外交对象增多。为了成为中南半岛地区的主导者,越南还与暹罗进行长时间的争夺。与此同时,中国不再是越南对外交住的唯一首选。这样的变化是过去的历史中不曾有过的。本论文将结合阮朝时期的中越交往历史、该国对从属国以及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阐明这一时期,越南周边秩序思想的演变与运作。在资料的运用上,除国内可见的中越两国相关史料集、档案之外,本文的写作还广泛地参考了越南汉喃研究院、越南国家第一存档中心所藏资料。进一步加深越南阮朝时期对外的贸易研究。
祁兵[5](2016)在《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看越南古钱币变迁》文中指出本文以越南古钱币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变化为视角,阐述了从古越南仿中国货币,到东南亚及"海上丝绸之路"流通的"贸易钱",凸现东方钱币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从越南历代钱币的变化,逐渐形成了"青铜货币文化圈"。越南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为国际支付流通货币在南"海上丝绸之路"的集散地之一。为研究东方钱币在东西方诸国经贸交流及互市贸易货币的作用提供了证据,并提出了越南古代贸易钱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启示。这些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钱实物,是东方古代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周加胜[6](2008)在《南汉国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学术界对南汉历史进行的研究主要是某些方面的情况介绍,很少有人进行全面的研究。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特别是表现在经济重心南移的方面,只有对南方各国进行细致的研究,才能更好的认识这一点。南汉作为南方的一个重要政权,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随着近年南汉三陵的陆续发现,激发了人们又一轮对南汉历史的兴趣,因此对南汉历史进行全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对南汉的历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第一部分主要回顾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首先探讨了南汉建立前的岭南形势。安史之乱及唐朝末年的大乱使得大量北方人南下,这些南来的人,不仅为岭南提供了技术和人力资源,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文化。这是岭南得以割据成功的重要原因。其次,简略介绍了刘隐先世刘安及刘谦时期的情况,认为刘氏确实是汉人,最起码是受少数民族影响的汉人。最后,通过南汉最高统治者的活动,来描绘南汉的兴起与灭亡的历史。在这一部分还介绍了五代十国时期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即发生在南汉境内的祯州(今广东惠州博罗县)张遇贤起义。南汉的灭亡是由于后主年幼,纵情声色,被宦官把持朝政,南唐劝降不成的情况下,北宋挥师南下。南汉拒绝和平投降无异于螳臂当车,由于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加之战乱多年,统一的趋势已渐明朗,而统一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如吴越一样和平统一,一是如其它儿国被武力统一。北宋因为岭南的地理环境而不愿出兵南下,想和平统一岭南,而南汉小王朝并没有抓住这次和平的机会,五个月之内,立国长达五十五年的国家就灭亡了。本章对南汉的相关制度进行了探讨。依据各类史料对南汉的行政区划进行了重新统计,结论与正史所记载的南汉214县稍有差距。从唐代五礼的角度对南汉的吉礼中的郊祀、祭祖、籍田等进行了探讨,再次是宾礼中的聘礼、贺位礼、告哀、迎劳,第三是军礼中的巡狩、亲征、献俘,第四是嘉礼中的婚礼、册命、大赦,第五是凶礼中的丧葬、辍朝、谥号、亡国等进行了一一探讨,认为这一时期礼制多从简,是出于现实的政治需要而不是对礼制本身的继承,所以礼不在多,而在其表达的政治意义能够贯彻到人的心中去即可。南汉的科举制度为政府培养了一批治国经邦之材,其职官当中多以六部侍郎兼宰相之职,也是国小人材少的一个表现。用不着也没有那么多人材来充实唐代的三省六部。其翰林学士除继承了唐代的学士供皇帝酬唱的功能外,南汉的学士多担任国家的外交、军事任务,并有战死沙场者。尽管南汉有一批治国经世之人,但南汉的刑罚之酷在五代时期恐怕是无与伦比的,盖其与治乱世用重典的道理是一致的。南汉的军事制度虽有前人考述,但并不完备,尤其是禁军媚川都,前人多没有意识到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支经济部队,更是一支极具战斗力的禁军。南汉的宦官固然很多,但是否达到有些书上说的二万多人,值得怀疑。另外出于对宦官的偏见,很多人对南汉的宦官提出严厉的批评。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思考看一下,把宦官与士大夫看成平等的双方,宦官专权同士大夫的专权其后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戴有色眼镜的话。因此,在这一部分,虽然也介绍了宦官为非作歹,但更多的是对宦官中杰出人物的描述,以期能部分的改变人们对宦官的偏见。南汉的宦官并非传统人们心目中的印象。而是有一批出色的军事人物在支撑国家的军事,征兵作战多由这些宦官来指挥,只是到了后期,皇帝年幼,才被宦官所控制。国家陷入混乱,所以对南汉的宦官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不能持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宦官乱政而导致国家灭亡。第三部分重点研究了南汉的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情况。南汉的农业以经济作物种植居多,虽有政府重视,但是农作物的种植方式还是很落后,加之经济活动的开发与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相冲突,时常发生人象大战,有时政府亦不得不直接出面进行捕杀。手工业方面南汉最为发达的是冶炼业。尤其以冶铁业最为发达,至今仍在广州光孝寺的东西二铁塔,为南汉所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铁塔。南汉的铸币业即冶铅业亦很发达,是南方诸国中为数不多的强行应用铅币的国家。另外其陶瓷业亦比唐代有进步,此时不仅窑址增加,冶炼陶瓷的技术也有所提高,出现了青瓷,并打破了以往岭南陶瓷不用彩的历史。商业是南汉的国家经济的支柱,其中最重要的是海外贸易,后主时以大宦官李托为押蕃舶使管理对外贸易。1997年,印尼打捞的一艘南汉时期的沉船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尤其是南汉的对外贸易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第四部分主要通过佛教云门宗创始人文堰大师的活动,探讨了南汉佛教的基本情况。南汉除了尊宠佛教以外,对道教及外来宗教同样对待,显示出其对宗教兼容并包的海洋文化之特征。南汉在广州一地广建佛寺与离宫别殿,其中苑圃8处,宫殿26座,并且宫殿多饰金漆银,反映了其非同一般的国家经济实力。此外,还简要介绍了南汉的天文、历算、史学、医学与音乐的情况。第五部分探讨了南汉的对外关系。南汉立国是由于其“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使中原政权对之默许,将近邻楚国最终逐出岭南而独占两广,形成了现在两广与湖南以五岭为界的地理边界划分。首先是南汉同中原王朝的的关系,就是金钱外交,取得其默认,其次是同楚国关系,两国由于婚姻而结束战争,又由于婚姻而起战争,在两国争战中,最后以楚国退出岭南,在南汉与南唐的夹击中灭亡而告终。南汉与安南有战有和,但是自从白藤江一战之后,南汉不再进入安南,交州走上独立的发展的道路。最后是同南方其他国家的对外关系,由于交通路线的发达,南汉北上有三条道路可通中原,又可从邕州北上至南诏、蜀国,南下至交州,这是除海上交通之外,南汉的几条可以考证的陆路交通线。南汉就是依靠这几条交通路线和其它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时至今日,这几条交通线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余天佑[7](2007)在《越南古代铅锌钱金属成分分析与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一、有关中国铅钱及越南铅锌钱的基本概况研究越南古代铅锌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中国的铅钱。因为越南古钱和中国古钱关系密切,经常相互交流、
余天佑[8](2006)在《略论中国铅钱对越南古代铅锌钱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黄锡全[9](2006)在《中国钱币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摘要)》文中研究说明
海鹏[10](2005)在《东南亚——东西方货币文化体系交融合壁的熔炉》文中提出
二、浅析越南古代锌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越南古代锌钱(论文提纲范文)
(1)越南仿铸利用、昭武、洪化钱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对越南仿铸中国古钱的着录研究 |
(一)国内有关越南使用铜锌仿铸中国古钱的研究回顾 |
(二)日本泉谱对越南仿铸中国古钱的记述 |
二、《穴钱入门·手类钱考》中记载的“利用”、“昭武”、“洪化”钱 |
三、对“利用”、“洪化”仿铸钱的科学研究 |
四、越南仿铸利用、昭武、洪化钱的原因探析 |
(2)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 |
四、研究范围、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越南平定省生态环境与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平定省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
二、自然条件 |
三、交通优势 |
第二节 17世纪以前的平定省经济与社会 |
一、沙黄时期之平定省(公元前2000年纪到公元2世纪) |
二、占婆王国时期之平定省(1世纪到1471年) |
三、黎朝时期之平定省(1471—1600年) |
第三节 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概况 |
一、17—18世纪之越南概况 |
二、1802—1885年之越南概况 |
第二章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对经济、社会的管理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 |
一、阮主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18世纪) |
二、阮朝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99—1885年)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 |
一、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山区少数民族同胞管理 |
二、17—19世纪平定省海岸管理、防守及确保平定海域安全 |
第三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 |
第一节 阮主时期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17—18世纪) |
第二节 阮朝时期平定省土地制度和农业经济(1802—1885年) |
一、平定省土地现状和1839年均田政策 |
二、平定省的农业生产状况 |
第四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商业和各非农经济行业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经济 |
一、17—19世纪平定省的国内贸易 |
二、17—19世纪平定省对外贸易与华商的贸易活动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各非农经济行业 |
一、手工业 |
二、林业、渔业、畜牧业 |
第五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 |
第二节 17—18世纪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西山起义 |
一、西山起义的爆发原因 |
二、西山起义的准备 |
三、在平定省西山起义的发展过程(1773—1786年) |
四、泰德王朝与在平定省西山军和阮映军之间的战争(1786—1802年) |
五、西山时期平定省居民的生活(1773—1802年) |
第三节 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各阶层反抗阮朝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1802—1885年) |
第六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社会文化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思想与宗教 |
一、儒教 |
二、佛教 |
三、天主教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的儒学教育与科举 |
第三节 17—19世纪平定居民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
一、饮食、居住、服装和来往工具 |
二、武术 |
三、民间文化与风俗习惯 |
四、17—19世纪平定山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
第四节 17—19世纪平定省对越南语字母形成的过程所起的作用 |
第五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华人共同体 |
一、17—19世纪平定省华人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
二、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经济活动 |
三、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社会贡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笔者发表相关论文 |
附录 |
(3)清末铜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清代金属货币及流通情况 |
2.2 清末铜元的研究现状 |
2.2.1 关于铜元的史学研究 |
2.2.2 铜钱与铜元合金成分研究 |
2.2.3 铜钱与铜元铸造技术研究 |
2.3 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2.3.1 选题的意义和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3.3 选题的创新性 |
3 清末铜元产生、兴盛与衰落 |
3.1 铜元产生的背景 |
3.1.1 咸丰大钱的铸造与失败 |
3.1.2 传统制钱的“规复”与停铸 |
3.1.3 自铸银元的兴起 |
3.2 机制制钱的试制与铜元的出现 |
3.2.1 机制制钱的试造及失败 |
3.2.2 铜元政策的提出 |
3.2.3 铜元产生的历史渊源 |
3.3 铜元的兴盛、贬值及造币利润的分配 |
3.3.1 清政府对铜元的认可与推广 |
3.3.2 各省铜元局的设立与铜元产量估计 |
3.3.3 铜元价格与贬值 |
3.3.4 铜元余利及分配情况 |
3.4 铜元的没落及清政府应对措施 |
3.4.1 人们对铜元态度的转变 |
3.4.2 铜元的销售与流通受阻 |
3.4.3 铜元贬值的影响及清政府采取的措施 |
3.5 清末铜元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
3.6 小结 |
4 铜元合金成分分析与讨论 |
4.1 清代铜钱与铜元合金成分的沿革 |
4.2 铜元样品合金成分分析 |
4.2.1 铜元样品的选取 |
4.2.2 铜元样品的分析方法 |
4.2.3 各省铜元检测分析结果 |
4.3 各省铜元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铜元中铜、锌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
4.3.2 光绪元宝与大清铜币铜、锌含量的差异 |
4.3.3 关于铜元中的铅、锡 |
4.4 铜元合金成分的选择 |
4.4.1 咸丰大钱合金成分规定 |
4.4.2 机制制钱与铜元合金成分的确定 |
4.4.3 铜元合金成分的影响因素 |
4.5 铜元重量的确定及变化情况 |
4.5.1 铜元重量的选择与影响因素 |
4.5.2 各省铜元重量及特点 |
4.6 小结 |
5 铜元机器引进与制作工艺研究 |
5.1 中国铜钱铸造技术沿革 |
5.1.1 传统铜钱铸造技术的发展 |
5.1.2 早期锻压币的出现 |
5.2 西方造币技术的发展及西方机制法的引进 |
5.2.1 西方造币技术的发展概况 |
5.2.2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西方机制法的引进 |
5.3 清末铜元机器的引进与仿制 |
5.3.1 铜元机器的种类与数量 |
5.3.2 铜元机器的进口与购买方式 |
5.3.3 国产造币机器的出现 |
5.4 铜元的制作工艺与管理 |
5.4.1 铜元制作工艺流程概述 |
5.4.2 铜元钢模的制作 |
5.4.3 铜元合金成分与制作工艺讨论 |
5.4.4 铜元局人员分工与管理 |
5.5 清末铜元的私铸 |
5.5.1 私铸铜元概况 |
5.5.2 私铸铜元技术及币材 |
5.5.3 私铸人员的组成 |
5.5.4 清政府对私铸的管理 |
5.6 铜元造币技术机械化及影响 |
5.6.1 机制法与母钱翻砂法的较量 |
5.6.2 西方机制法的影响 |
5.6.3 造币技术引进的问题及现实意义 |
5.7 小结 |
6 清末铜料的需求与供给 |
6.1 清中前期铜料的供给情况 |
6.1.1 国产铜料的供给 |
6.1.2 日本铜的进口 |
6.2 清末国内铜产量及需求 |
6.2.1 清末矿业政策的变化 |
6.2.2 云南铜矿的开发与使用情况 |
6.2.3 其他省份铜矿的开发 |
6.2.4 清末铜元对铜料的需求 |
6.3 清末进口洋铜的数量与来源 |
6.3.1 清末世界铜产量概况 |
6.3.2 紫铜进口数量 |
6.3.3 铜饼的进口与限制 |
6.3.4 进口洋铜的来源 |
6.4 洋铜的购买方式与价格 |
6.4.1 洋铜的购买方式与管理 |
6.4.2 洋铜进口价格 |
6.5 清末铜料供给对铜元的影响及存在问题 |
6.6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越南阮朝时期对外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
(二) 越南史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阮朝统一初期社会经济及贸易的发展 |
第一节 阮朝初年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形态 |
一、招抚流亡,劝课农桑 |
二、减免租税,轻摇薄赋 |
三、兴修水利 |
四、鼓励工商 |
第二节 阮朝初年的周边秩序 |
一、两部“会典”的颁行与阮朝周边秩序的确立 |
二、中越宗藩关系 |
三、东方天朝体系下的亚宗藩体系 |
第二章 阮朝对外贸易关系 |
第一节 对华(清朝)贸易关系 |
一、官方贸易 |
二、民间贸易 |
三、走私贸易 |
第二节 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关系 |
第三节 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 |
第三章 阮朝对外贸易的管理 |
第一节 进出口货物的限制及约束 |
第二节 关税制度 |
一、关税征收机构 |
二、关税政策 |
第三节 管理机构及其运作机制 |
一、船牌同行规章制度 |
二、水路(漕运)规则条例 |
三、陆路边关勘察检验制度 |
四、违章处罚规范 |
五、查验、商检和放行规定 |
第四节 对外贸易的管理 |
一、对华(清朝)朝贡贸易的管理 |
二、对东南亚藩属国贸易的管理 |
三、对西方贸易的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看越南古钱币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越南古钱币的变迁 |
(一)越南历代王朝及钱币 |
1. 丁朝时期 |
2. 黎朝时期 |
3. 李朝时期 |
4. 陈朝时期 |
5. 战乱时期 |
6. 莫朝时期 |
7. 后黎朝末期 |
8. 西山朝时期 |
9. 阮朝时期 |
二、古越南贸易钱对外贸易的几点启示 |
(6)南汉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学术研究回顾 |
第一章 政治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情况 |
一、刘谦时期 |
二、刘隐时期 |
第二节 政权的建立 |
一、刘岩称帝 |
二、民变 |
三、刘晟时期 |
第三节 政权的灭亡 |
一、宦官与女性专权 |
二、统一大势 |
三、南唐劝降 |
四、宋师南下 |
五、北宋安抚与岭南余乱 |
第四节 相关制度研究 |
一、行政区划 |
二、礼制 |
三、法律 |
四、科举 |
五、职官 |
六、兵制 |
第二章 经济 |
第一节 农业 |
第二节 手工业 |
第三节 商业 |
第三章 文化 |
第一节 宗教 |
第二节 建筑及其它方面 |
第四章 对外关系 |
第一节 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
第二节 与楚国的关系 |
第三节 与安南的关系 |
第四节 与其它诸国的外交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略论中国铅钱对越南古代铅锌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字制形方面的影响, 文字完全按中国汉字, 制形为方孔圆形。 |
二、越南铅锌钱完全模仿中国的年号: |
三、中国的铅锌钱以铅为主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以锌为主的钱币) , 而越南的铅锌则以锌为主。 |
四、在南阮后期 (公元1746年) , 南阮统治者公开宣布铸造锌钱 (当时称为白铅钱) “天明通宝” (图33) 在越南货币史上尚属首次, [4]到了阮朝前期 (公元1802年-1883年) , 四代皇帝均铸行了锌钱; |
(10)东南亚——东西方货币文化体系交融合壁的熔炉(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西方货币文化体系的基本特点 |
(一)“东方货币文化体系”的基本特点 |
7、货币纹饰:多以星、月、横、竖、斜划为主,偶用四出、重轮、祥云、跑马等纹饰。 |
(二)西方货币文化体系的基本特点 |
二、东方货币文化体系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
(一)越南 |
(二)印度尼西亚 |
(三)马来西亚 |
(四)新加坡 |
(五)文莱 |
(六)柬埔寨 |
(七)泰国 |
三、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对东南亚货币文化的影响 |
四、“西方货币文化体系”战胜“东方货币文化体系”的原因 |
(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
(二)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
1、银元与银两制。 |
2、钱币的制造。 |
3、钱币的造型。 |
四、浅析越南古代锌钱(论文参考文献)
- [1]越南仿铸利用、昭武、洪化钱的初步研究[J]. 刘舜强. 丝绸之路, 2021(03)
- [2]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D].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清末铜元研究[D]. 王显国.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7)
- [4]越南阮朝时期对外贸易研究[D]. 吴徳志. 云南大学, 2019(03)
- [5]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看越南古钱币变迁[J]. 祁兵. 区域金融研究, 2016(08)
- [6]南汉国研究[D]. 周加胜.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 [7]越南古代铅锌钱金属成分分析与探讨[J]. 余天佑. 广西金融研究, 2007(S1)
- [8]略论中国铅钱对越南古代铅锌钱的影响[J]. 余天佑. 广西金融研究, 2006(S1)
- [9]中国钱币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摘要)[J]. 黄锡全. 中国钱币, 2006(03)
- [10]东南亚——东西方货币文化体系交融合壁的熔炉[J]. 海鹏. 广西金融研究, 2005(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