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顺维甲酸对肺鳞癌细胞生长、分化及凋亡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潘琦琦[1](2019)在《维甲酸对高氧环境下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及Wnt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目的:建立原代培养的方法,即从孕19天胎鼠体内分离、纯化、培养获取胎鼠肺泡 Ⅱ 型上皮细胞(Fetal alveolar type Ⅱ epithelial cells,AECⅡ)。方法:清洁级SD大鼠,自然受孕后喂养至孕19天,剖腹取出胎鼠,分离得到胎鼠肺组织,采用胰蛋白酶、Ⅳ型胶原酶依次进行消化,采用差速离心、差速贴壁、IgG免疫粘附方法分离、纯化得到AECⅡ,培养细胞24h、48h、72h、96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SP-C)、水通道蛋白5(AQP-5)的表达。本实验对细胞鉴定所采用的是透射电镜及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法。结果:细胞形态:细胞悬液培养8小时后,部分细胞沉于皿底开始贴壁,形状似“小岛”,可以清楚分辨胞内细胞核及核仁;培养24小时,单个细胞呈现多边形化,细胞体积开始增大,但仍可以明显看清胞核及核仁;培养48小时,细胞数量较前增多,视野下可见双核细胞,相邻岛状细胞连接到一起,像铺路石样在瓶底铺开;培养96小时,细胞膜周边出现伪足,细胞折光性减弱,细胞轮廓变模糊,空泡明显。免疫荧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SP-C在24小时始见于细胞质中,在48小时时表达最强,后逐渐减弱。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AQP-5在48小时仅有微弱表达,后逐渐增强,在96小时时表达最强。细胞超微结构:培养24h,细胞内可见到AECⅡ具有特征性的结构微绒毛和板层小体;72小时,细胞转分化成为一种中间状态。结论:采用胰蛋白酶、Ⅳ型胶原酶联合消化、差速离心、差速贴壁以及免疫粘附方法能够获取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可应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中;透视电镜及免疫荧光方法可达到鉴定AECⅡ的目的。第二部分:维甲酸对高氧致AECⅡ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研究维甲酸(Retinoic Acid,RA)干预对高氧暴露下AECⅡ细胞的影响及探讨其影响机制是否与活化的经典Wnt信号通路有关。方法:分离、纯化怀孕19天大鼠的AECⅡ细胞,计数板种板后培养24h后,进行电镜鉴定细胞,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细胞分为以下3组:1.空气组:将细胞置于5%CO2、21%O2的培养箱中培养;2.高氧组:将细胞置于密闭氧仓中培养,即设置O2含量为95%,CO2含量为5%;3.高氧+RA组:细胞培养液中预先加入10-6mol/L的维甲酸,培养条件同高氧组。其他两组放入含有相同终浓度的DMSO。将随机分组的细胞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24小时。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定量PCR法检测Wnt通路中Wnt7b、β-catenin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Wnt通路中Wnt7b、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培养24h,倒置显微镜下可见AECⅡ细胞间隙变化,空泡明显,折光性减弱,部分细胞出现脱壁;RA干预后,细胞在形态上观察与空气组相似,仍可以看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间隙增宽,但是空泡减少,贴壁细胞数量较高氧组增多。流式细胞术显示,高氧组AnnexinV(+)PI(-)和AnnexinV(+)PI(+)双标记的AECⅡ数高于空气组,RA组所标记的细胞数少于高氧组,具有显着降低细胞凋亡率的作用(P<0.05)。PCR结果显示高氧组培养24小时,细胞内Wnt7b、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加入RA干预后,其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5)。进一步完善Western blot发现,高氧组细胞内Wnt7b、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也有相应的降低,加入RA后,其表达水平升高,但均低于空气组(P<0.05)。以上表明RA对高氧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Wnt经典通路有关。结论:RA对高氧引起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参与保护作用。
巩书磊[2](2019)在《RFC3在肺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影响肺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言:肺癌是当今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80%。尽管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EGFR及ALK等基因突变,可选用靶向药物治疗,然而仅仅适用于部分存在基因突变的病例,而且早期出现较高耐药率使目前的基因靶向治疗效果受到了巨大限制。因此,揭示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相关的蛋白,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及开发新的靶向药物均具有重要意义。复制因子C(replication factor C,RFC)是由5个独特亚基构成的蛋白复合物,这5个亚基分别为RFC1,RFC2,RFC3,RFC4,RFC5,分子量分别为140,40,38,37和36 kDa。DNA聚合酶δ和DNA聚合酶ε对引物DNA模板的延伸需要辅助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复制因子C,复制因子C又称活化因子1(acvitor1),是真核细胞DNA聚合酶全酶的一部分,其在DNA复制,DNA损坏修复及合成调控中起重要作用。DNA复制是癌症进展和肿瘤细胞周期中的重要环节。由此推测RFC基因的异常扩增与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可能有关。相关研究表明RFC1可以与脱乙酰化酶1作用来调节转录,是调节NF-kappaB途径活性的重要因素;RFC2在鼻咽癌中高表达,与原癌基因C-MYC关系密切;RFC4不仅在肝癌中呈现高表达,沉默后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坏死细胞增多,并且对化疗的敏感度增加了,除此之外,RFC4还在肺,前列腺,结肠,胃和皮肤恶性肿瘤中呈现出相对于癌旁组织高表达的趋势,RFC4还在肺纤维化的猴空泡病毒40(SV40)永生化细胞中高表达,提示RFC可能是最早参与肿瘤恶变的蛋白;RFC5则在人类乳头病毒阳性的鳞状细胞癌中被发现高表达。RFC3为5个亚基中分子量为38KDa的蛋白,为其他三个小亚基与大亚基RFC1相互作用的必须蛋白。RFC3已前后被报道与三阴乳腺癌,肝癌,卵巢癌,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食管腺癌细胞的增殖,或侵袭,迁移相关。然而,RFC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仍然未做深入研究。目的: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探索了RFC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特征的关联以及与预后的关系。另外,我们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分析,侵袭,迁移,划痕试验来评估当RFC3改变时,A549及H1299两个细胞系增殖,凋亡以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最后根据查阅文献,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Western blot来评估下游蛋白的变化来寻找RFC3在两个细胞系的作用通路。研究方法:1、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165例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其中经病理科医师诊断为肺腺癌123例,肺鳞癌42例。通过免疫组化评估RFC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探讨RFC3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法比较RFC3的表达水平对患者整体生存期的影响。2、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个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RFC3的表达情况并与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RFC3的表达情况做对比。在肺腺癌细胞系A549及H1299中,分别通过过表达质粒及RNA沉默片段siRNA上调及下调RFC3表达。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变化情况,Transwell侵袭及迁移试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的能力来验证RFC3对肺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3、在肺腺癌细胞系A549及H1299中,分别通过过表达质粒及RNA沉默片段siRNA上调及下调RFC3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C-MYC,P-GSK3-β(Ser9)与GSK3-β的比值,及上皮间质化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在免疫组化研究中,123例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RFC3高表达的比例分别为46.34%和20.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42例鳞癌及对应癌旁组织RFC3高表达比例分别为16.67%和1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C3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RFC3的表达是影响肺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单因素分析提示RFC3的表达对肺鳞癌患者的生存期没有明显影响。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RFC3低表达的患者较高表达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无复发生存期也明显延长。2、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除A549和LK2细胞系与正常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系RFC3表达无明显差异外,其余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RFC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系。MTT法增殖曲线提示上调或下调RFC3没有对A549及H1299细胞的增殖造成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提示上调RFC3后可促进A549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而下调RFC3后H1299细胞会停滞于G0/G1期。上调RFC3凋亡细胞数量减少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下调RFC3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分别给A549,H1299细胞系中加入紫杉醇和厄洛替尼诱导凋亡后上调RFC3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下调RFC3凋亡细胞明显增多。Transwell侵袭和迁移试验及划痕实验提示RFC3上调后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RFC3下调后H129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减弱,说明RFC3对肺腺癌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有影响作用。3、在A549中RFC3过表达后,wnt1、β-Catenin、C-MYC、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增加,P-GSK3-β(Ser)/GSK3-β增高,而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在H1299中RFC3被敲除后,wnt1、β-Catenin、C-MYC、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降低,P-GSK3-β(Ser)/GSK3-β降低,而E-Cadherin的表达增加。提示RFC3可能通过激活A549和H1299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肺腺癌的上皮细胞间质化来造成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结论:1、RFC3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中高,其表达情况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2、RFC3的表达是影响肺腺癌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RFC3高表达的患者具有较短的整体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3、RFC3与肺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呈正相关,RFC3表达可加速细胞周期进程并且减少细胞凋亡。4、RFC3可能通过激活A549和H1299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肺腺癌的上皮细胞间质化来造成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杨华[3](2017)在《新维A酸化合物ECPIRM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HUT78增殖、凋亡和免疫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组异质性的T淋巴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MF)和Sezary Syndome综合征(SZS)是其最常见的两种类型。CTCL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一方面,CTCL的疾病过程中存在明显免疫抑制特点,Th1细胞因子、Th2细胞因子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分泌失衡的微环境有利于恶性T细胞的增殖,使其活力增强。另一方面,恶性T细胞对凋亡耐受,机体清除异常细胞能力降低为肿瘤形成创造了条件。CTCL的治疗方法多样,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报道维A酸类化合物治疗CTCL有效且是CTCL各阶段治疗中外用或口服,单用或联合治疗的首选药物。维A酸类化合物属于维生素A衍生物,包括天然维生素A、其代谢物及合成类似物,具有调控多种细胞生物过程的作用,包括胚胎发育、视力、生殖、骨骼形成及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及恶性转化等。维A酸类化合物常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尤其在血液肿瘤中疗效确切。全反式维A酸(ATRA)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有效率为40%-90%。体内外实验研究证实维A酸类药物均通过维A酸受体进行基因转录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但维A酸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多种不良反应及药物耐受也与维A酸受体相关,这很大程度限制了维A酸类化合物在临床中的应用。ECPIRM是本实验室合成的新维A酸衍生物,具有抑制皮肤鳞癌细胞SCL-1增殖,促进SCL-1凋亡、诱导SCL-1分化为正常或接近正常细胞的作用,同时对小鼠皮肤刺激作用明显弱于ATRA。在对SCL-1的作用中,ECPIRM的作用特点有别于传统维A酸类药物,其不依赖于维A酸受体。由于维A酸类化合物的不良反应及耐药均与维A酸受体有关,因此推测ECPIRM在不良反应及耐药性方面要优于传统维A酸类药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由于ECPIRM在皮肤鳞癌细胞的研究结果体现了其自身的治疗优势,本研究拟探讨其在淋巴瘤细胞中的作用、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效应与维A酸受体的关系。HUT78细胞来源于SZS,属于恶性T细胞,具有T细胞的特点。与以往研究的SCL-1细胞不同,SCL-1细胞表达的维A酸受体主要为维A酸受体α(RARα)及维A酸受体γ(RARγ),而T细胞表达了除维A酸X受体γ(RXRγ)以外的所有维A酸受体,可见两者在来源、性状等方面的差异显着,故本实验以HUT78细胞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ECPIRM对CTCL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2)ECPIRM对CTCL细胞HUT78免疫调节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探讨;3)ECPIRM对CTCL细胞HUT78表达的维A酸受体活性的影响。第一部分ECPIRM对CTCL细胞HUT78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目的观察新维A酸化合物ECPIRM对CTCL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生物学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ECPIRM的成药性提供依据。1、ECPIRM对CTCL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台盼蓝拒染法检测浓度为5μM、1OμM、20μM和40μM的ECPIRM分别作用HUT78细胞、Myla细胞(初始浓度:3.5×104)及正常人淋巴细胞(初始浓度:5.0×104)24h、48h、72h及96h后对其增殖的影响。并对比ECPIRM、ATRA、13-cisRA和贝扎罗汀对HUT78细胞增殖作用影响。结果(1)ECPIRM明显抑制HUT78细胞增殖活性:实验显示40μM的ECPIRM作用24h后,HUT78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作用48h后,10μM及以上浓度ECPIRM明显抑制HUT78细胞增殖,抑制率在96h达最高峰(P<0.01)。与传统维A酸相比,HUT78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强于等摩尔浓度的贝扎罗汀。20μM及以上浓度的ECPIRM对HUT78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着强于等摩尔浓度的ATRA及13-cis RA。(2)ECPIRM明显抑制Myla细胞增殖活性:实验显示20μM的ECPIRM作用72h后明显抑制Myla细胞增殖,40μM的ECPIRM作用后抑制率增加,作用96h后抑制率最大(P<0.01)。(3)ECPIRM对于正常人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影响:实验显示5μM、10μM、20μM和40μM的ECPIRM作用正常人淋巴细胞24h、48h、72h及96h后对正常人淋巴细胞增殖最大抑制率为8.37。结论ECPIRM显着抑制CTCL细胞HUT78及Myla的增殖。对正常人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2、ECPIRM对CTCL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浓度分别为5μM、10μM和20μM的ECPIRM作用HUT78细胞24h、48h及72h后,HUT78细胞的形态变化。用相同的方法处理HUT78细胞及正常人淋巴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凋亡率。(2)利用流式细胞术(PI染色)检测浓度分别为5μM、10μM和20μM的ECPIRM作用HUT78细胞24h、48h及72h后,HUT78细胞的周期分布变化。(3)用 western blot 检测浓度分别为 5μM、10μM 和 20μM 的 ECPIRM 作用 HUT78细胞72h后增殖、凋亡蛋白(BCL-xl、c-myc)表达的变化。结果(1)ECPIRM明显诱导HUT78细胞凋亡:显微镜观察ECPIRM作用后HUT78细胞的形态变化,与未处理的HUT78细胞相比,作用24h后,HUT78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作用48h后,可观察到ECPIRM处理后的细胞数量较未处理细胞稀疏,有部分凋亡细胞及细胞核碎片。作用72h后,可见更多浓缩的细胞核,细胞碎片及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ECPIRM作用HUT78细胞24h、48h及72h后,对HUT78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作用24h后,HUT78细胞凋亡不明显。作用48h后,HUT78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作用72h后,20μM的ECPIRM促进75.04%的HUT78细胞凋亡。对正常人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结果表明ECPIRM对其影响不明显。(2)ECPIRM明显细胞增殖及凋亡蛋白表达:western bolt法检测ECPIRM对细胞增殖及凋亡蛋白表达影响。结果表明BCL-xl和c-myc的相对表达量均随着ECPIRM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1)。结论ECPIRM具有明显促进HUT78细胞凋亡的作用,对正常人淋巴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ECPIRM的增殖、凋亡作用通过抑制BCL-xl和c-myc表达实现。3、ECPIRM对CTCL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利用流式细胞术(PI染色)检测浓度分别为5μM、10μM和20μM的ECPIRM作用HUT78细胞24h、48h及72h后,HUT78细胞的周期分布变化。(2)用western blot检测浓度分别为5μM、10μM和20μM的ECPIRM作用HUT78细胞72h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KI)表达的变化。结果(1)ECPIRM具有明显阻滞HUT78细胞的细胞周期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CPIRM对HUT78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作用24h后,ECPIRM对HUT78细胞的细胞周期无影响。作用48h后G0/G1期的细胞比率随浓度增加而递增(P<0.01)。作用72h后,HUT78细胞G0/G1期比率最大达71.70±2.48。S期和G2/M期的百分比则相应降低。(2)ECPIRM影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olt法检测ECPIRM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结果表明CDK2、CDK4、CyclinD1和CyclinE的相对表达量均随着ECPIRM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1),p21及p27的相对表达量则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0.01)。结论ECPIRM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蛋白使HUT78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4、ECPIRM抑制JAK/STAT通路活性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浓度分别为5μM、10μM和20μM的ECPIRM作用HUT78细胞72h后,JAK/STAT通路蛋白变化。结果通过westernblot检测JAK/STAT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JAK1、STAT3 及 STAT5 表达无变化,pJAK1、pSTAT3 及 pSTAT5 表达量随 ECPIRM剂量增大逐渐下降。结论 ECPIRM具有抑制JAK/STAT通路活性的作用,推测ECPIRM对HUT78细胞增殖抑制、促凋亡及周期改变与此相关。第二部分ECPIRM对CTCL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探讨新维A酸化合物ECPIRM对CTCL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1、ECPIRM对CTCL细胞免疫调节的浓度选择方法用MTT法检测浓度分别为0.01μM、0.1μM、11μM和10μM的ECPIRM作用HUT78细胞(初始浓度5×104)24h、48h、72h及96h后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浓度分别为0.01μM、0.11μM及1μM的ECPIRM分别作用24h、48h、72h及96h后均不能明显抑制HUT78细胞的增殖,10μM的ECPIRM作用HUT78细胞48h后明显抑制HUT78细胞增殖。结论本实验可选择0.01μM、0.1μM及1μM的ECPIRM作用HUT78细胞96h为后续试验的条件。2、ECPIRM对CTCL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用RT-q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浓度分别为0.01μM、0.1μM和1μM的ECPIRM 作用 HUT78 细胞 96h 后,对 IL-2、IL-12、IFGγ、IL-4、IL-5、IL-10 及TGF-β表达变化结果(1)RT-qPCR 结果表明 IL-2、IL-12、IFN-γ、IL-4 和 IL-5 在 HUT78 细胞中表达量低。ECPIRM可低水平增加IL-2、IL-12及IFN-γ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IL-10及TGF-β的mRNA水平,对IL-4和IL-5无影响。(2)流式细胞术检测 ECPIRM 对 IL-2、IL-12、IFN-γ、IL-4、IL-5、IL-10 及TGF-β的蛋白水平变化,其结果与RT-qPCR结果一致。结论 ECPIRM可通过降低IL-10及TGF-β表达来调节CTCL细胞的免疫。3、ECPIRM对CTCL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用RT-qPCR及western bolt法检测浓度分别为0.01 μM、0.1 μM和1 μM的ECPIRM作用HUT78细胞96h后,对NF-KB通路P65及IkBα的mRNA水平变化及P65、IkBα及pIkBα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RT-qPCR结果显示1μM的ECPIRM作用后P65及IkBα的mRNA水平明显下降。P65和IkBα蛋白表达变化与mRNA水平一致,pIkBα蛋白表达水平随ECPIRM作用逐渐下降,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ECPIRM能抑制NF-KB通路活性。NFKB通路活性被抑制是ECPIRM抑制IL-10及TGF-β分泌的机制之一。第三部分ECPIRM对HUT78细胞表达的维A酸受体活性的影响目的探讨ECPIRM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表达的维A酸受体的影响。1、ECPIRM对维A酸类受体及其下游基因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浓度为0.1μM、1μM和10μM的ECPIRM和ATRA作用HUT78细胞96h后,其表达的RAR、RXR及下游基因他扎罗汀诱导基因1(TIGI),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6A1(CYP26A1)和STAT1的mRNA水平及CYP26A1、STAT1及TIGI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ECPIRM 对 RARα、RARβ、RARγ、RXRα、RXRβ 及其下游基因 CYP26A1、TIG1和STAT1蛋白和mRNA均无明显影响。而阳性对照药ATRA可明显增加RARα、TIG1、CYP26A1及STAT1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结论在HUT78细胞中,ECPIRM不激活维A酸受体信号通路。2、比较维A酸受体抑制剂ECPIRM、ATRA及贝扎罗汀单用及联合维A酸类受体抑制剂对HUT78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1)用MTT法比较单用浓度为0.1μM、1μM和10μM的ECPIRM、ATRA及0.1μM、1μM 和 10μM 的 ECPIRM、ATRA 联合 1μM 或 10μM 的 AGN193109 作用HUT78细胞24、48、72及96h后,四组药物对HUT7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比较四组药物作用24h及96h后的IC50。(2)用MTT法比较单用浓度为0.1μM、1μM和10μM的ECPIRM、贝扎罗汀及O.1μM、1μM和10μM的ECPIRM、贝扎罗汀联合1μM或10μM的单蒽醌作用HUT78细胞24、48、72及96h后,四组药物对HUT7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比较四组药物作用24h及96h后的IC50。结果维A酸RAR拮抗剂(AGN193109)及维A酸RXR拮抗剂(单蒽醌)均不影响ECPIRM对HUT78细胞的增殖活性;而维A酸RAR拮抗剂(AGN193109)明显影响维A酸RAR激动剂ATRA对HUT7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维A酸RXR拮抗剂明显影响维A酸RXR选择剂贝扎罗汀对HUT7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ECPIEM对HUT7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不受维A酸受体抑制剂的影响。进一步表明,ECPIRM对HUT78细胞增值的抑制是非维A酸受体途径的。小结1、ECPIRM对CTCL细胞HUT78具有明确的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其对HUT78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着优于ATRA、13-cisRA及贝扎罗汀(p<0.01)。同时,ECPIRM对正常人淋巴细胞无明显抑制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2、ECPIRM具有阻滞CTCL细胞HUT78于G0/G1期的作用,其机制通过增加p21和p27的蛋白表达,抑制CyclinD1、CyclinE、CDK2及CDK4的蛋白表达,抑制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化。3、ECPIRM促进HUT78细胞凋亡,发生G0/G1期的阻滞可能与JAK/STAT通路被抑制有关。4、ECPIRM具有调节恶性T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NF-KB通路活性有关。5、ECPIRM 不影响 HUT78 细胞 RARα、RARβ、RARγ、RXRα、RXRβ 及其下游基因CYP26A1、STAT1、TIGI的表达,其对HUT78细胞的抗增殖作用也不受维A酸受体抑制剂的影响。表明ECPIRM对HUT78的生物学效应是非维A酸受体途径依赖。推测ECPIRM在肿瘤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治疗学优势。
李新,张鹏[4](2014)在《维甲酸受体β功能及其与肿瘤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维甲酸受体(retinoid acid receptors,RARs)是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核内的一类受体蛋白质,它不仅参与细胞的分化和生长发育,而且与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功能密切相关。维甲酸受体β(retinoid acid receptorβ,RAR-β)作为维甲酸中可诱导的主要亚型,已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大部分肿瘤细胞都存在维甲酸受体表达和(或)功能的改变,其中RAR-β基因的丢失或表达异常与癌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就维甲酸受体β(β,RAR-β)亚型的功能、分子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洪凡青[5](2011)在《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诱导消化系统等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对维甲酸受体和维甲类X受体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观察新型维甲酸衍生物ATPR对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结肠癌细胞株HT-29,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的影响和诱导分化活性,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新型维甲酸类衍生物ATPR作用于肿瘤细胞株SGC-7901、BEL-7402、HEPG2、HT-29、SKOV3细胞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吉姆萨染色法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加药处理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胃癌细胞分化标志酶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肝癌细胞分化标志酶LDH、谷酰转肽酶(γ-GT)活性;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癌细胞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结肠癌细胞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水平和卵巢癌标志物糖链抗原125(CA125)。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2.采用RT-PCR法检测上述5种肿瘤细胞株维甲酸受体及维甲类X受体:RARα、RARβ、RARγ、RXRα的含量,比较其差异性。3.将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72h,采用RT-PCR法检测用药后各肿瘤细胞中RARα、RARβ、RARγ、RXRα的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1.将ATPR作用于胃癌细胞株SGC-7901,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结肠癌细胞株HT-29,卵巢癌细胞株SKOV3 24h、48h、72h、96h后,抑制实体瘤细胞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明显抑制作用出现在药物作用48h,但在作用72h后则更显着。ATPR的诱导分化活性则表现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趋于成熟分化。SGC-7901中ALP、LDH活性下降;BEL-7402、HEPG2中AFP、LDH、γ-GT水平下降; HT-29中CEA水平升高;SKOV3中CA125水平下降。流式细胞仪测定各肿瘤细胞G0/G1期细胞表达量增加,S期减少,细胞周期进程受影响,细胞阻滞在G0/G1期。2.上述五种肿瘤细胞中RARβ的表达量极少,甚至缺失;RARα在BEL-7402和HEPG2细胞中表达量较高;RARγ在SGC-7901细胞中表达量较高;RXRα在SGC-7901、BEL-7402、HEPG2、SKOV3细胞中均有较高的表达,而在HT-29中表达含量相对较低。3. ATPR作用72h后,SGC-7901中RARα、RARβ表达量升高,RARγ、RXRα表达量下降;BEL-7402和HEPG2中RARα表达量下降,RARβ、RARγ表达量升高;HT-29中RARα、RARβ、RARγ表达量升高;SKOV3中RARα表达量升高,R XRα表达量下降。结论:1.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有较强的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结肠癌细胞株HT-29,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的活性,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诱导分化活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维甲酸受体和维甲类受体在各肿瘤细胞中分布的不同,含量差异较大。这种分布差异反映了这些细胞接受维甲酸调控的能力及维甲酸受体不同亚型之间的比例不同,亦可能是肿瘤细胞对维甲酸及ATPR诱导分化敏感度不一的重要原因。3.受体RARα、RARβ、RARγ、RXRα可能与ATPR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抑制和分化作用有密切关系;受体RARα、RARβ、RARγ可能与ATPR对ATPR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生长抑制和分化作用有密切关系;RARα、RARβ、RARγ可能与ATPR结肠癌细胞株HT-29生长抑制和分化作用有密切关系;受体RARα、RXRα可能与ATPR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生长抑制和分化作用有密切关系,但其确切的关系尚需进一步证实。
姚梦醒[6](2009)在《一组新合成的全反式维甲酸衍生物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一组新合成的12种全反式维甲酸(ATRA)衍生物体外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形态、CEA表达量、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对其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μg/ml,5μg/ml,10μg/ml 3种药物浓度的ATRA衍生物和ATRA分别处理A549细胞1,2,3,7 d,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酶动力学法和CEA测定试剂盒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变化;MTT法分析ATRA衍生物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Bak,Caspase3,p53,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3种药物浓度的12种ATRA衍生物分别处理A549细胞3 d,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6种ATRA衍生物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随浓度增加分别为13.5%、15.4%、29.1%(YXY070817,DMSO),18.7%、27.3%、30.5%(SHI060925,DMSO),12.3%、13.6%、27.0%(YXY070822,DMSO),9.1%、17.8%、47.0%(YXY070710,DMSO),12.2%、16.7%、26.0%(YXY070702,无水乙醇),11.9%、13.3%、45.0%(YXY070911,DMSO),可见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抑制率呈上升趋势,最高抑制率达47.0%(与对照组比较:P<0.05);选取10μg/ml药物浓度的上述6种ATRA衍生物分别处理A549细胞1,2,3,7 d ,抑制率随作用时间的增加分别为9.5%、13.0%、33.4%、75.9%(YXY070817,DMSO),23.3%、26.1%、35.5%、40.2%(SHI060925,DMSO),10.8%、14.0%、27.1%、37.2%(YXY070822,DMSO ) ,18.1%、20.6%、40.4%、83.4%(YXY070710,DMSO),6.6%、18.2%、23.8%、25.4%(YXY070702,无水乙醇),7.6%、16.2%、32.2%、41.3%(YXY070911,DMSO),可见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率呈上升趋势,最高抑制率达83.4%(与对照组比较:P<0.05);选取上述6种抑制作用比较明显的ATRA衍生物以10μg/ml浓度作用A549细胞3 d,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由梭形变为圆形,细胞肿胀,胞浆疏松,透亮度增加,胞膜碎裂;CEA表达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为(3.27±0.21)μg/L(YXY070817,DMSO),(3.20±0.26)μg/L(SHI060925,DMSO),(3.13±0.25)μg/L(YXY070822,DMSO),(2.93±0.15)μg/L(YXY070710,DMSO),(4.03±0.15)μg/L(YXY070702,无水乙醇),(3.37±0.31)μg/L(YXY070911,DMSO)(与对照组比较:P<0.05);选取上述6种ATRA衍生物以10μg/ml浓度作用A549细胞3d,G0-G1期细胞比例皆有不同程度下降,表现出不同的细胞凋亡率。其中YXY070710(DMSO)(10μg/ml)组细胞凋亡率最高,达到40.9%,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峰较对照组明显提前;选取细胞凋亡率最高的YXY070710(DMSO)组,以1μg/ml,10μg/ml两种药物浓度的该ATRA衍生物作用细胞3 d,发现10μg/mlATRA衍生物作用细胞3d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1μg/ml加药组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两种浓度加药组Bax,Bak,酶原形式的Caspase-3,p53,NF-κB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1μg/ml,10μg/mlATRA处理组蛋白的表达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12种ATRA衍生物对A549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增殖作用,其中6种对A549细胞的体外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影响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降低细胞CEA的分泌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提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该药抗肿瘤的机制之一。YXY070710(DMSO)诱导A549细胞凋亡伴随Bcl-2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为促肿瘤细胞凋亡机制之一。
王爱丽[7](2009)在《ATPR对人肺癌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鳞癌细胞L78生长抑制、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两株细胞分为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组、空白对照组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组.前组分别以0.01umol/L、0.1 umolL、1 umol/L、5 umol/L、10 umol/L的ATPR与肺腺癌细胞A549和鳞癌细胞L78作用24h,48h,72h,96h。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吸光度并计算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0.1 umolL、1 umol/L、5 umol/L的ATPR与肺腺癌细胞A549和鳞癌细胞L78作用72h,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癌细胞形态变化。1 umol/L的ATPR作用肺癌细胞72h后, RT-PCR方法检测细胞核维甲酸α受体(RAR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变化。结果:ATPR具有抑制A549、L78细胞生长的作用,生长抑制率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A549、L78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A549、L78细胞在ATPR的作用下,发生了细胞胞体变小、分裂状态的细胞数减少等形态学变化。通过对肺癌细胞的RT-PCR法检测,均发现EGFR和RARα的特异性条带。空白对照组L78细胞高表达EGFR;A549细胞低表达EGFR,EGFR的表达自24h开始逐渐下降并呈时间依赖。空白对照组L78细胞和A549细胞低表达RARα,RARα的mRNA表达逐渐增加,并呈时间依赖。结论:1.从MTT结果证实不同浓度的ATPR能够抑制细胞的增值,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依赖性下降,即抑制率逐渐增加。2.流式细胞仪结果示ATPR使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3.从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证实ATPR使肺癌细胞出现明显的分化征象。4.从mRNA水平证实肺癌细胞株A549、L78表达EGFR、RARα。5. ATPR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下调肺癌细胞中EGFR的mRNA表达并上调RARα的mRNA表达。综上所述,ATPR可明显抑制A549、L78细胞增值并诱导其分化以及显着降低肺癌细胞EGFR的表达同时增加RARα的表达。
王爱丽,徐爱晖[8](2009)在《维甲酸及其衍生物抗肺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谢斌[9](2007)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HepG2细胞分化和降低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分化、凋亡及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ATRA调控骨桥蛋白(OPN)表达、诱导HepG2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ATRA处理HepG2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酶动力学法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比活性、甲胎蛋白(AFP)分泌量的变化;MTT法分析ATRA对HepG2增殖的影响;软琼脂培养法观察HepG2的克隆形成能力;Hoechst染色法检测ATRA作用前后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ERK2的磷酸化水平及OPN、NF-κB蛋白表达量。结果ATRA显着抑制HepG2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使代表肝细胞恶变的γ-GT比活性、AFP分泌量明显下降(P<0.05);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未经ATRA处理的HepG2可在软琼脂上长成克隆,但经ATRA刺激后,其形成克隆变小且数目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未经ATRA处理的HepG2细胞ERK2的磷酸化水平及OPN的表达量均很高,经ATRA处理5d后,ERK2的磷酸化及OPN的表达明显减少,并具显着的时间剂量依赖性,10μmol/L ATRA作用70d后ERK2的磷酸化及OPN的表达几乎为零,但ERK2、NF-κB蛋白表达无变化。结论ATRA是HepG2有效的分化诱导剂,可诱导细胞分化、凋亡并可降低HepG2的克隆形成能力;ATRA诱导HepG2细胞分化,降低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抑制细胞增殖及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ATRA抑制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ERK的磷酸化并进一步抑制OPN的表达相关,为ATRA诱导分化治疗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顾炜[10](2006)在《全反式维A酸诱导肺鳞癌细胞凋亡与Rb基因表达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全反式维A酸(ATRA)诱导肺鳞癌细胞株A2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寻找肺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体外培养A2细胞,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加ATRA使其终浓度为5μmol/L,对照组加入二甲亚砜使其终浓度为0.1%,继续培养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检测Rb、p53基因表达率,同时用DNA凋亡分析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发生率,研究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2细胞实验组中细胞凋亡发生率显着增高(P<0.01),Rb和p53基因表达率显着增强(P<0.01)。A2细胞中凋亡发生率与Rb基因表达率之间正相关(P<0.05),与p53基因表达率之间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ATRA可能通过上调Rb和p53基因表达途径使A2细胞阻滞在G0/G1期,进而诱导肺癌细胞A2凋亡。
二、9-顺维甲酸对肺鳞癌细胞生长、分化及凋亡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顺维甲酸对肺鳞癌细胞生长、分化及凋亡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维甲酸对高氧环境下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及Wnt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汇对照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原代提取及鉴定 |
1.0 引言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细胞鉴定结果 |
1.4 讨论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RA对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Wnt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 |
2.0 前言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2.6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全文结论 |
综述 高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 |
(2)RFC3在肺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影响肺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RFC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RFC3对肺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RFC3促进肺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RFC简介 |
2 酵母RFC的功能 |
3 人类RFC各亚基的功能及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新维A酸化合物ECPIRM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HUT78增殖、凋亡和免疫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ECPIRM对CTCL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ECPIRM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章 ECPIRM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HUT78凋亡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ECPIRM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HUT78细胞周期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ECPIRM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一部分 小结 |
第二部分 ECPIRM对CTCL的免疫调节作用 |
引言 |
第一章 ECPIRM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HUT78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章 ECPIRM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第二部分 小结 |
第三部分 ECPIRM对HUT78细胞表达的维A酸类受体活性的影响 |
引言 |
第一章 ECPIRM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HUT78细胞表达的维A酸受体活性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章 维A酸类药物联合维A酸类受体拮抗剂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HUT78增殖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部分 小结 |
全文小结 |
创新点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维甲酸X受体作为药物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维A酸类药物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情况 |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致谢 |
(4)维甲酸受体β功能及其与肿瘤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结构 |
2 RARβ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机制 |
3 RARβ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4 RARβ基因与肿瘤的关系 |
5 肿瘤的相关性治疗 |
6 展望性研究 |
(5)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诱导消化系统等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对维甲酸受体和维甲类X受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实验一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消化系统等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消化系统等肿瘤细胞中维甲酸受体和维甲类X 受体的表达的影响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一组新合成的全反式维甲酸衍生物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进一步研究方向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维甲酸及其衍生物与肺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ATPR对人肺癌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ATRA及不同浓度的ATPR对A549、L78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
3.2 ATRA及不同浓度的ATPR对A549、L78细胞周期的影响 |
3.3 ATRA、不同浓度的 ATPR 对 A549、L78 细胞形态的影响 |
3.4 RT-PCR 法检测 ATPR、ATRA 对 A549、L78 细胞 EGFR 、RARα mRNA 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8)维甲酸及其衍生物抗肺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维甲酸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
二、维甲酸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三、RA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9)全反式维甲酸诱导HepG2细胞分化和降低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对课题的进一步设想 |
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全反式维A酸诱导肺鳞癌细胞凋亡与Rb基因表达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 果 |
2.1 台盼蓝染色 |
2.2 细胞凋亡发生率测定 |
2.3 Rb、p53基因表达率与凋亡发生率的关系 |
3 讨 论 |
四、9-顺维甲酸对肺鳞癌细胞生长、分化及凋亡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维甲酸对高氧环境下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及Wnt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D]. 潘琦琦. 滨州医学院, 2019(02)
- [2]RFC3在肺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影响肺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机制的研究[D]. 巩书磊.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3]新维A酸化合物ECPIRM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HUT78增殖、凋亡和免疫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杨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12)
- [4]维甲酸受体β功能及其与肿瘤的相关性[J]. 李新,张鹏.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10)
- [5]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诱导消化系统等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对维甲酸受体和维甲类X受体的影响[D]. 洪凡青. 安徽医科大学, 2011(11)
- [6]一组新合成的全反式维甲酸衍生物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作用的初步研究[D]. 姚梦醒. 安徽医科大学, 2009(06)
- [7]ATPR对人肺癌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D]. 王爱丽. 安徽医科大学, 2009(04)
- [8]维甲酸及其衍生物抗肺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 王爱丽,徐爱晖. 临床肺科杂志, 2009(01)
- [9]全反式维甲酸诱导HepG2细胞分化和降低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 谢斌. 安徽医科大学, 2007(08)
- [10]全反式维A酸诱导肺鳞癌细胞凋亡与Rb基因表达的关系[J]. 顾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