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豆科)叶型及脉序研究(英文)

紫荆(豆科)叶型及脉序研究(英文)

一、关于紫荆属(豆科)叶型和脉序的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进宇,赵爽,王茂良,王永格,任春生[1](2021)在《紫荆属(Cercis L.)种质资源情况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紫荆属植物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和潜力的植物类群,具有很广阔的园林应用前景。研究综述了紫荆属种质资源的分类、调查与引进情况,从植物系统进化、繁殖技术、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其相关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紫荆属植物的园林应用形式。提出目前紫荆属植物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为我国紫荆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王兵[2](2021)在《云南临沧中新世三种被子植物果实化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季风环流体系的形成、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和气候环境的变迁,使得云南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保存了大量的特有属种和许多古老孑遗植物。云南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是中国新生代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沧地区新近纪众多的山间盆地保存了丰富的植物化石,是研究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演化、被子植物迁徙路线以及季风形成演变的有利场所,为新近纪临沧的古气候古环境与生物的协同演化提供了古植物学证据。本文对云南临沧地区中新世邦卖植物群邦卖组的果实化石进行了形态学研究,通过与相关现生植物和化石记录的对比分析,共鉴定出3属3种,其中滇桐属、何首乌属各1个新种,翼核果属1个已知种。根据全球化石记录、现生分布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滇桐属、何首乌属、翼核果属三属的古植物地理进行了讨论。滇桐属极有可能起源于古新世东北亚的库页岛地区,始新世已经传播到北美和东亚地区,渐新世到达欧洲大陆地区,中新世就已经到达云南临沧地区,从而形成了滇桐属的现代分布格局。何首乌属可能在渐新世—中新世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此后向东、向北传播到我国的华南华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另一方面何首乌属向西扩散到欧洲,很可能经格陵兰岛传播到美洲。翼核果属可能起源于南亚,起源时间不会晚于渐新世;翼核果属植物可能从南亚起源后,向东传播到东南亚、东亚、大洋洲,向西传播进入非洲,可能沿欧洲经格陵兰传播到美洲。通过特有种气候分析法和共存分析法恢复了临沧地区的古环境,并分析了与现今环境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原因。根据特有种和现存最近亲缘类群定量重建了临沧晚中新世的古气候:年平均气温16.4~21.0℃,最冷月均温为11.5~14.2℃,最热月均温为20.3~25.6℃,年平均降水量为1751~1863.3 mm。该气候数据比临沧现代数据高,表明临沧中新世是比现今更加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这可能与中新世末期全球变冷、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发展有关。根据当前化石种的现存最近亲缘种所处海拔的共存区间,定量重建临沧晚中新世的古海拔为883-1233m;比研究区现今1680 m的海拔低447-797 m,这表明研究区在晚中新世之后可能隆升了447-797 m,才达到现今的海拔。

潘端云[3](2019)在《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及其评价》文中认为观赏植物是具有观赏价值,能美化环境和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目前,各地园林绿化的植物多倾向于选择常见的观赏植物,而对野生的乡土植物应用较少,导致园林景观缺少当地特色。黔中地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但被开发利用的物种不多。本文通过对黔中地区野生植物资源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建立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筛选出优秀的野生观赏植物种类,力求为黔中地区园林植物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基础参考资料。主要结果如下:(1)野生观赏植物物种多样,共计136科316属570种。其中,蕨类和裸子植物较少,被子植物有539种。生活型以灌木居多,藤本最少。优势科(>10种)有13科,优势属(>5种)有14属。80%以上的物种能在多个区域分布,各分布区物种相似性较高。垂直分布上,呈“中间膨胀型”海拔分布趋势,物种数量在1100-1200m处达到峰值,多个海拔段分布的物种数达95.26%,适应性较广。总体上,研究区观赏植物地理区系具有温带性质向热带性质过渡并偏向热带性质的特点。(2)6个观赏类型中以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最多,观茎干植物数量最少,芳香植物有70种。园林用途分为13类,孤植树类、庭荫树类和行道树类在树种种类上有较大重叠,其中,行道树较少,仅50种;花灌木类和盆栽与造型类物种数量尤为突出,均近两百种;具有水土保持和抗污染等功能的防护类99种,能适应不同湿地环境的湿地应用类16种,可做插花材料的切花类36种。(3)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水湿、阳性、耐荫、酸性土植物均达100种以上;碱性土植物种类较少,仅30种;抗空气污染物植物共65种,其中,54种对主要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均有较强的抗性。在实际园林运用当中,可结合植物特性和实际环境条件,合理配置。(4)通过对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级得到可大力开发利用的Ⅰ级野生观赏植物38种,后备资源Ⅱ级野生观赏植物459种,Ⅲ级41种,Ⅳ级32种。Ⅰ级观赏植物中,灌木近一半,观赏类型多样,以观花和观叶为主。(5)运用聚类分析将Ⅰ级观赏植物分为四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紫荆(Cercis chinensis)等12种,主要特征是观赏价值、资源潜力和环境适应性均较强;第二类群包括女贞(Ligustrum lucidum f.lucidum)等7种,环境适应性强;第三类群包括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hensis)等5种,资源潜力较大;第四类群包括老虎刺(Pterolobium punctatum)等14种,为观赏价值高的种类。

王姿晰[4](2018)在《福建漳州中新世植物化石微细结构及古气候重建》文中指出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格局变化剧烈,植物群面貌焕然一新。中新世是新生代重要的过渡时期,探讨该时期地球环境演变、生物演化与气候变迁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陆生植物化石为地史时期生物演化留下了最直接的证据,同时为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福建省漳州市是我国低纬度中保存新生代化石最好的地区之一,我们在中新统发现了众多保存较好的植物化石,对认识中国新近纪低纬度植物演化和古气候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福建漳州中新世佛昙植物群中植物大化石(果实、种子和叶片)的宏观形态和微细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与现生种的对比、聚类等方法,确定了其合理的分类位置。共鉴定化石8科16属37种,包含已公开发表的新种9个(其中在线发表新种6个),待发表的新种9个:包括被子植物化石5科13属33种,蕨类植物化石2科2属2种,附生真菌1科1属2种。结合全球化石记录,对福建佛昙植物群中部分重要类群的起源与地理变迁进行了分利用热带代表性植被对漳浦佛昙植物群古气候特征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植物大化石叶相分析法(LMA和CLAMP)对气候因子进行了定量重建与分析。本文报道了全球首例具三个叶尖的血桐属叶片化石Macaranga zhangpuensis;当前化石为全球血桐属化石中纬度最高的记录。对樟科(Lauraceae)叶片和果实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油丹属,樟型叶属,樟属和厚壳桂属共4属10种;另外,樟科植物果实化石为东亚地区的首次报道和描述,其形态特征与现生对比显示,中新世以来樟科植物果实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樟科叶片化石上发现保存较好的小煤炱科菌落,Meliolinites fotanensis和M.zhangpuensis;叶片化石角质层特征显示被感染区域细胞加厚且变模糊,推测为小煤炱菌寄生于樟科叶片并导致叶片发生应激反应。鉴定和描述了藤黄科2个属,包括藤黄属果实Garcinia sp.和叶片G.zhangpuensis,其中藤黄属叶化石的微细结构为全球首次获得;鉴定红厚壳属(Calophyllum)化石3个种C.zhangpuensis、C.striatum和C.suraikholaensis,表明中新世时期福建地区红厚壳属植物曾经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研究区保存有丰富的豆科荚果化石,共鉴定和描述了3属4种;其中,Ormosia zhangpuensis sp.nov.(漳浦红豆)是目前该属中国最早、纬度最低的可靠记录,Cercis zhangpuensis sp.nov.是目前亚洲地区紫荆属化石纬度最低的记录;另外首次获得和描述了红豆属、紫荆属和金合欢属荚果化石的微细结构特征,弥补了其化石微细结构研究的空白。鉴定和描述壳斗科果实和叶化石3属13种,包括锥属、栎属和石栎属,其中建立了2个新种:Castanopsis fotanensis sp.nov.和C.paracarlesii sp.nov.;当前化石显示该研究区在中新世时期壳斗科植物已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另外,对植物群的蕨类植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共鉴定2个新种:漳浦紫琪Osmunda zhangpuensis sp.nov.和似小叶海金沙Lygodium paramicrophyllum sp.nov.;其中,L.paramicrophyllum sp.nov.是在中国首次描述海金沙属植物大化石的原位孢子囊微细结构特征,补充了中国地区甚至亚洲地区海金沙属生殖叶化石的微细结构特征。另外,研究区植物的古地理分析对于中国福建周边区域中新世时期的构造演化、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印度植物群与中国东南地区植物群组成因子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大量的化石记录,对福建佛昙植物群中的血桐属、红豆属、金合欢属、紫荆属、藤黄属、红厚壳属、海金沙属、紫萁属等8种植物类群的起源与地理变迁等进行了分析。以上植物类群的化石分布范围有向低纬度地区收缩的趋势,与古近纪到新近纪气候总体变冷的趋势一致。特别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建立了两者之间的陆地连接,为印度与中国东南部植物群之间交流提供了便利。最后,根据佛昙植物群中的木本双子叶植物中86个形态型,利用叶缘分析法和气候叶片分析多变量程序,对福建漳浦地区中新世时期的古气候进行了定量重建。结果显示,中中新世时福建漳州佛昙地区年均温(MAT)高于现代约1.5–3°C,生长季节降水高于现代约161.2–1063.6 mm,这表明中中新世时期的福建佛昙地区比现今更为温暖湿润。另外,依据定量重建结果得到的季风指标显示,中中新世福建地区季节性变化与现代相当。同时,研究区还发现了具三个叶尖的血桐属(现生仅分布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油丹属、藤黄属、宽叶红厚壳属等热带因子,以及紫荆属、枫香属和杨柳科等落叶植被。综合古气候定量重建结果与植物群化石组分,推测中中新世时期的福建漳州属于热带季雨林气候。

李建银[5](2010)在《南林-895杨组培苗维管系统细胞形态变异与发育》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了南林-895杨组培苗维管系统细胞形态变异规律,结果如下:1.以南林-895杨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诱导产生愈伤组织,选择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进一步不定芽的诱导,将不定芽进行繁殖,切割不定芽进行不定根的诱导,最后完成了南林-895杨愈伤组织诱导成苗实验体系的构建。2.南林895杨组培苗1-14茎节间维管细胞长度表现为从组培苗顶端到基部呈上升趋势,在对应的茎节间,韧皮纤维长度>木纤维长度,木纤维宽度>韧皮纤维,组培苗纤维长度频率以720μm以中心,略小于中等级别;纤维宽度为第2级;纤维壁厚为第4级。导管长度约为木纤维长度的1/2,约为导管端壁长度的7倍;导管宽度约为木纤维宽度的3倍。筛管的长度约为导管长度1/2。3.南林895杨组培苗不定芽上幼叶伸长为4mm时,幼叶出现主脉;主脉逐渐清晰,几乎近直行行走;幼叶为7mm时,从主脉的左右位置出现二级脉,二级脉14条,此后二级脉延伸成弧形脉环;幼叶长13mm时,多个2级脉,向四周扩展形成无规律的3级脉;当幼叶长15mm以上时,三级脉延伸,四级脉、盲脉扩延,发育成成熟叶片。4.南林-895杨组培苗不定根纤维长度在381-610μm之间,宽度15.1-19.2μm之间,一、二、三级不定根中均表现出:韧皮纤维长度>木纤维长度,韧皮纤维宽度<木纤维宽度。不定根导管、筛管长度分别在240-407μm,137-253μm之间,同一发育时期,导管长度>1.5倍筛管长度;导管、筛管宽度18.8-38μm、8.9-11.7μm之间,同一发育时期,导管宽度>3倍筛管宽度。不定根中维管系统细胞长度和宽度共同表现出一级>二级>三级。

林秦文[6](2009)在《假卫矛属(卫矛科)的分类修订》文中提出假卫矛属(Microtropis Wall.ex Meissner)为卫矛科(Celastraceae)植物,至今世界范围内记载的假卫矛属约60-70余种,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及中美洲温暖地区,为环太平洋间断分布。该属虽然不大,但自建立以来直到最近,一直不断有新类群发表,而该属植物形态变异复杂,花朵微小观察较难,标本材料缺乏,分类相当困难,属内植物同物异名、名实不符的问题相当常见,至今未有一个世界性的系统修订,因此对该属进行全面修订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研究馆藏腊叶标本3000余份,并在野外观察了20多个假卫矛植物居群,重点研究假卫矛属植物关键形态性状变异规律及评价其分类学意义。确认假卫矛属植物有价值的分类性状集中在花部特征,其中花序分枝式样与分枝次数、花萼形状及质地、花瓣形状、花盘的发育情况及与花瓣雄蕊的合生情况、花药的形态、子房的形状等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价值。但研究中发现假卫矛的花发育非常缓慢,花从开始发育到成熟开放历时常长达6个月以上,而不同发育阶段的花部特征常存在显着差异,有些种类中还存在雌雄异株的分化现象,这使花部特征的应用存在局限。此外,叶片的形状和质地以及果实的形状和大小在分类中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同样由于生长环境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变异。研究中还发现,不同的地理分布和生境下的同一个种类从叶片到花序特征各方面均可表现出较大的变异。因此,在该属的分类中,必须综合运用各方面的尽可能多的性状,而不能仅依靠少数几个性状。本文对该属的16个分类群的叶脉序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属的叶脉序特征整体上较为一致,均为分枝曲行羽状脉;二级脉的倾斜角度、高级脉的疏密程度在种内有较大的变异,不能作为分类依据;而二级脉的数目,直行或弧形,以及脉岛的发育情况在种间差异较大且较为稳定,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本文对该属及相关属共5属67个分类群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发现假卫矛属及相关属植物的叶表皮角质层很厚,表皮细胞结构大都不能分辨,所有种类的气孔器均出现于下表皮,为不规则形排列。角质层纹饰可分为三种类型,一为光滑无纹饰,二为具条纹状纹饰,三为具乳突状纹饰。后两种类型仅出现在少数的种类中,为较特化的性状。叶表皮形态特征在属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对该属及相关属共4属39个分类群的花粉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发现假卫矛属植物的花粉外观为卵圆形或长圆形,明显具三孔沟,表面具陷窝状或网眼状纹饰。多数种类的花粉仅在大小上有微小的区别,其它方面差异微小,但马来西亚地区产的一些种类的花粉相互排列紧密,形成类似花粉块的结构,单个花粉粒的外形很不规则,有较大的差异。此外,所观察的几个属植物的花粉仅在大小上有较显着的差异,其它方面差异微小。通过文献查阅、标本研究、野外考察及实验证据,本文对该属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类修订。归并了Lundell(1970)从该属独立出来的包括中美洲种类的属名Quetzalia,确认世界假卫矛属植物47种,在世界各国的大概分布情况是,中国18种,马来西亚15种,印度尼西亚8种,越南8种,印度5种,菲律宾5种,缅甸4种,泰国4种,斯里兰卡2种,墨西哥2种,日本1种,孟加拉国1种,不丹1种,哥斯达黎加1种,危地马拉1种,柬埔寨1种,老挝1种,文莱1种。描述新种3个:大围山假卫矛M.daweishanensis Q.W.Lin et Z.X.Zhang、长果假卫矛M.longicarpa Q.W.Lin et Z.X.Zhang、西藏假卫矛M.xizangensis Q.W.Lin et Z.X.Zhang,均产于中国。重新确认尖尾假卫矛M.caudata、簇果假卫矛M.fasciculata、大果假卫矛M.macrocarpa、菲律宾假卫矛M.philippinensis、红色假卫矛M.rubra、爪哇假卫矛M.javanica为独立的种,另将47个分类群名称新处理为异名。确认7个学名为非假卫矛属植物,做出新命名全缘叶沟瓣Glyptopetalum integrifolium Q.W.Lin,Z.X.Zhang et Q.R.Liu(基原异名M.poilanei Tardieu)及新组合Garcinia gagei(Merr.et Freeman)Q.W.Lin etZ.X.Zhang(基原异名M.gagei Merr.et Freeman)。确认中国记录的越南假卫矛M.fallax、大叶假卫矛M.macrophylla及淡色假卫矛M.pallens系鉴定错误,并确认大果假卫矛M.macrocarpa为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喙果假卫矛M.rhynchocarpa分布于广东,为中国新记录植物。此外,尚有3个名称由于缺乏材料,暂时存疑。

王雷宏[7](2008)在《山荆子(Malus baccata(L.)Borkh.)变异式样研究》文中指出山荆子是苹果属植物中分布最广、变异较为复杂多样的类群,这一类群发生的历史和变异式样的研究有助于认识苹果属植物形态及遗传变异,揭示苹果属植物在我国的起源、迁移及分布规律。本研究自2006年以来先后查阅了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江苏中山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南京大学植物标本馆(N)、南京林业大学标本馆(NF)、杭州植物园植物标本馆(HHBG)、山西大学标本馆(SXU)、东北林业大学标本馆(NEFI)等国内10余家重要标本馆的馆藏山荆子标本500多号,数千份,并拍摄1000多张标本照片。在此基础上,于2007年对山西的中条山、灵空山、五台山、管涔山,北京东灵山,河北塞罕坝,吉林长白山,黑龙江小兴安岭,浙江天目山,安徵黄山等地实地考察,对山荆子不同居群进行了大量野外调查和采集,共采集标本300多号,并对其中8个居群200个样本,运用形态学、ISSR分子标记和数量分类学等手段系统研究了其居群间、居群内的表型变异式样和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系统研究了山荆子居群间、居群内的形态学和遗传学变异式样,弄清了表型性状与地理分布上的一般规律。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揭示了山荆子不同居群表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状况,初步确定了不同居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推断了山荆子多样性中心,亦即起源中心。2.首次报道山荆子叶脉序特征:确认二级脉序属于环结脉序;二级脉的分支也表现出环结脉序的特征;叶基部具有细小二级脉。并把山荆子的这些叶脉序特征与湖北海棠、林檎和古鄂海棠(化石)的叶脉序进行了比较,并据此推测了山荆子起源的地质时间。3.对山荆子的种下各分类等级进行全面整理,理清了各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发现和命名了一个新的变种,即:管涔山山荆子(Malus bacata var. guancenshanensis)。以花部形态为主,编制了实用的山荆子种下等级分类检索表。4.对山荆子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补充了山荆子的一些分布新记录,发现了业已存在的间断分布现象和明显呈岛状分布的现象,分析了不同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山荆子的地理分布与形态演化的规律。5.运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苹果属植物核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以及山荆子叶脉脉序等研究的结论,推断了山荆子各变种及其近缘种形成和分化的过程。揭示了山荆子与湖北海棠、丽江山荆子和毛山荆子等种或变种在地理分布上互为“替代种”的现象。

王雷宏,汤庚国,夏海武,蔡华[8](2008)在《山荆子叶脉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观察了自然分布于9个省共13个山荆子标本的叶片脉序,并把脉序的各种式样与现有的叶脉序描述术语和图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现有的术语不能对山荆子叶脉准确描述,但从其二级脉的整体行为来看,仍可划入环结脉。脉序的类型稳定,不同地方居群的代表样又有一定的特点,可以作为山荆子鉴定和分类的依据。山荆子脉序类型与湖北海棠极为相似,表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主要区别在于二者细小二级脉不同。

竺利波[9](2007)在《紫荆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紫荆(Cercis chinensis),属于苏木科(Caesalpiniaceae)紫荆属(Cercis L.),分布于秦岭、伏牛山为中心的西北、华北、华中、中南等地的山林中,同时北起辽宁,南至广州均有栽培,是较耐低温的优良荒山绿化和园林观赏树种。由于长期没有得到认识,常常被作为杂木在农林业生产中被清杂,因此野生资源遭受破坏严重。本研究在勘查了解紫荆天然与人工栽培区基础上,依据紫荆群体分布和结实的实际现状,抽取了7个天然群体和2个栽培群体,采用群体/家系(个体)采样,每群体随机抽样30株个体。应用表型性状测定、同工酶分析相结合的实验手段,以所抽样采集到的紫荆7+2个群体为基础,对一套样本材料同步研究分析紫荆的遗传差异与遗传分化,揭示紫荆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结果如下:(1)紫荆性状存在着丰富的群体间、群体内变异。叶、荚果、种子等14个不同性状在群体间差异显着,变异系数的变异变幅为3.23%~28.46%,方差分析表明紫荆研究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差异都极显着(α=O.01)。紫荆群体平均分化系数(Vst)为0.323,群体内变异(67.7%)大于群体间变异(32.3%)。幼苗5个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异幅度为6.94~18.36%。紫荆群体间在一些研究性状上呈随海拔和地理位置的连续变异:叶片和种子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变大;随着经纬度的增加,荚果形状从窄条形到宽条形变异,种子形状从近圆形到椭圆形变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研究紫荆群体划分为两大类,2个亚类。(2)同工酶分析显示,紫荆种群多态位点百分率P分别为35.71%,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1056,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1670,与其它树种相比,紫荆的遗传变异水平偏低;群体间遗传分化度Gst为0.0989,遗传多样性中的90.11%存在于群体内;群体水平的基因流Nm值为2.6315。紫荆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D较小,为0.0141,各群体遗传一致度Ⅰ为0.9999~0.9709。紫荆栽培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21.43%,期望杂合度He为0.0804,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1553,均低于天然群体。利用群体间遗传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紫荆自然分布区相对西部的2个群体和相对东部的2个群体分别聚为一亚类,这与其地理分布格局大致吻合,但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明显相关性。紫荆在分子水平上遗传多样性偏低可能与其在历史上人为干预和破坏较为严重,而且经受繁殖瓶颈效应造成有效群体较小,以及现存林分基本上为次生林等因素有关。(3)运用同一套紫荆群体/个体的样本试材,将性状表型变异分析与同工酶变异分析所得数据进行耦合分析,显示其性状表型分析结果比同工酶分析结果有更大的变异性,能反映基因型及其与环境互作的效应;性状表型的群体间分化程度要比同工酶大的多;但2种方法揭示的群体间与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的贡献率结论比较一致,群体内变异百分率高于群体间变异百分率,同时群体间聚类结果较一致,反映了较一致的群体间关系。根据以上耦合研究结果,确定紫荆的遗传多样性拟呈以秦岭为中心的分布特征。(4)根据紫荆研究性状指标变异及同工酶遗传多样性量化研究结果,初步确定紫荆的遗传多样性富集中心位于秦岭南麓及秦岭西段一带,与资源富集中心基本吻合,拟呈中心分布状态。因此,天然紫荆应重点保护秦岭西段的群体略阳、康县等以及秦岭南麓及靠近伏牛山一带的群体保康、户县等。另外,对栽培紫荆的保护也不能忽略。研究结果为紫荆的种质资源保存以及优良品种选育积累了数据,对紫荆属树种收集、保存和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任勃,朱相云,温洁[10](2004)在《关于紫荆属(豆科)叶型和脉序的研究(英文)》文中研究表明紫荆属(豆科)包括8个现存种,其中5个种分布在东亚,2个种分布在北美,1个种分布在 欧洲.通过观察及显微研究,表明其叶型及脉序等叶部特征可为该属内种的区分提供清楚的鉴别特 征.这些特征与其他形态学证据相结合,可以为该属的鉴定和属内的系统演化关系提供有力的佐 证.鉴定了一份发现于山东山旺中新世的叶化石,它具有明显的叶枕和紫荆属的叶部特征.

二、关于紫荆属(豆科)叶型和脉序的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紫荆属(豆科)叶型和脉序的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紫荆属(Cercis L.)种质资源情况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紫荆属种质资源分类
2 紫荆属园艺品种资源
3 紫荆属研究进展
    3.1 系统学研究
    3.2 繁殖技术研究
        3.2.1 种子繁殖
        3.2.2 无性繁殖
        3.2.3 组织培养
        3.2.4 花粉活力研究
    3.3 植物生理研究
    3.4 植物化学研究
4 展望
    1)注重紫荆属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育种工作。
    2)研究紫荆属优良品种和品系的繁育技术。
    3)继续开展紫荆属的生态适应性和园林应用模式。

(2)云南临沧中新世三种被子植物果实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1.5 本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研究区地层及时代
        2.3.1 地层划分
        2.3.2 地层时代
    2.4 邦卖植物群研究进展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化石标本
        3.1.2 现生标本
    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化石鉴定与描述
    4.1 滇桐属化石研究
        4.1.1 滇桐属概况
        4.1.2 系统描述
        4.1.3 与已知化石种和现生种的比较
    4.2 何首乌属化石研究
        4.2.1 何首乌属概况
        4.2.2 系统描述
        4.2.3 与已知化石种和现生种的比较
    4.3 翼核果属化石研究
        4.3.1 翼核果属概况
        4.3.2 系统描述
        4.3.3 与已知化石种和现生种的比较
第五章 古植物地理学研究及古环境意义
    5.1 滇桐属古植物地理学研究
        5.1.1 滇桐属地史起源
        5.1.2 滇桐属地史分布
        5.1.3 滇桐属迁徙路线
    5.2 何首乌属古植物地理学研究
        5.2.1 何首乌属地史起源
        5.2.2 何首乌属地史分布
        5.2.3 何首乌属迁徙路线
    5.3 翼核果属古植物地理学研究
        5.3.1 翼核果属地史起源
        5.3.2 翼核果属地史分布
        5.3.3 翼核果属迁徙路线
    5.4 古环境意义
        5.4.1 古气候重建
        5.4.2 古海拔重建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附录 Ⅰ 亚洲和北美滇桐属化石记录
附录 Ⅱ 欧洲滇桐属化石记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立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1.2.2 我国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1.2.3 贵州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1.2.4 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1.2.5 野生观赏植物与层次分析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
2 研究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物种多样性分析
        2.2.2 观赏多样性分析
        2.2.3 生态适应性多样性分析
        2.2.4 开发利用价值评价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方法
        2.3.2 统计分析方法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分析
    3.1 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3.1.1 种类组成特点
        3.1.2 生活型多样性
        3.1.3 植物区系特点
        3.1.4 资源分布特点
    3.2 观赏特性多样性
        3.2.1 观花植物
        3.2.2 观果植物
        3.2.3 观叶植物
        3.2.4 观茎干植物
        3.2.5 观姿植物
        3.2.6 芳香植物
    3.3 园林用途多样性
        3.3.1 孤植树类
        3.3.2 庭荫树类
        3.3.3 行道树类
        3.3.4 绿篱类
        3.3.5 垂直绿化类
        3.3.6 地被类
        3.3.7 花灌木类
        3.3.8 盆栽及造型类
        3.3.9 防护类
        3.3.10 室内装饰类
        3.3.11 湿地应用类
        3.3.12 切花类
        3.3.13 花坛花镜类
    3.4 生态适应类型多样性
        3.4.1 温度适应性
        3.4.2 水分适应性
        3.4.3 光照适应性
        3.4.4 土壤适应性
        3.4.5 空气污染物适应性
    3.5 综合评价
        3.5.1 权重计算结果
        3.5.2 评价结果
        3.5.3 高综合价值物种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2 讨论
    4.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Ⅰ: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Ⅱ: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名录
附录Ⅲ: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评价分值统计表
附录Ⅳ: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优先开发利用推荐种各论
附录Ⅴ:黔中地区部分野生观赏植物图片赏析

(4)福建漳州中新世植物化石微细结构及古气候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新生代植物化石与古环境
        1.1.1 植物化石和古环境
        1.1.2 植物化石鉴定与系统分类
    1.2 漳浦中新世植物群研究概况
        1.2.1 植物大化石
        1.2.2 孢粉化石
        1.2.3 琥珀化石
    1.3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1.6 本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地质概况
    2.3 含化石地层时代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角质层分析法
        3.2.2 原位孢子分析法
        3.2.3 聚类分析方法
        3.2.4 古气候重建方法
        3.2.5 描述术语
第四章 漳州中新世几种被子植物的微细结构
    4.1 大戟科(EuphorbiaceaeJuss.)化石
    4.2 樟科(LauraceaeJuss.)化石
        4.2.1 叶化石
        4.2.2 果实化石
        4.2.3 樟科化石的意义
    4.3 樟科叶化石附生真菌的研究
        4.3.1 小煤炱菌概述
        4.3.2 化石种聚类分析
        4.3.3 真菌化石描述与比较
        4.3.4 叶片与真菌之间的关系
    4.4 豆科(LeguminosaeJuss.)化石
        4.4.1 红豆属(OrmosiaJacks.)荚果化石
        4.4.2 金合欢属(AcaciaMill.)荚果化石
        4.4.3 紫荆属(CercisL.)荚果化石
    4.5 藤黄科(GuttiferaeJuss.)化石
        4.5.1 藤黄属(GarciniaL.)果实和叶化石
        4.5.2 红厚壳属(CalophyllumL.)叶片化石
    4.6 壳斗科(FagaceaeDumort.)化石
        4.6.1 叶化石
        4.6.2 果实化石
第五章 漳州中新世两种蕨类植物的微细结构
    5.1 紫萁属(OsmundaL.)叶片化石
    5.2 海金沙属(LygodiumSw.)叶片化石
第六章 古植物地理学研究
    6.1 血桐属(MacarangaThou.)
    6.2 豆科(LeguminosaeJuss.)
        6.2.1 红豆属(OrmosiaJacks.)
        6.2.2 紫荆属(CercisL.)
        6.2.3 金合欢属(AcaciaMill.)
    6.3 藤黄科(GuttiferaeJuss.)
        6.3.1 藤黄属(GarciniaL.)
        6.3.2 红厚壳属(CalophyllumL.)
    6.4 紫萁属(OsmundaL.)
    6.5 海金沙属(LygodiumSw.)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福建漳州中新世古环境分析
    7.1 漳州植物化石的古环境意义
        7.1.1 大戟科血桐属化石的古环境意义
        7.1.2 樟科及其附生真菌化石的古环境意义
        7.1.3 藤黄科化石的古环境意义
    7.2 漳州佛昙植物群古环境定量重建
        7.2.1 古环境重建结果与分析
        7.2.2 古气候与现代气候参数对比
    7.3 漳州中新世古环境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图版及图版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南林-895杨组培苗维管系统细胞形态变异与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维管系统的结构
        1.1 木质部的结构、功能及其细胞形态变异规律
        1.2 韧皮部的结构、功能及其细胞形态变异规律
    2 植物维管系统的发育
        2.1 植物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2.1.1 植物不定芽的发生及其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2.1.2 植物不定根的发生及其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2.1.3 植物叶片的发生及其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2.1.4 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初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2.2 植物次生维管系统的发育
        2.2.1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
        2.2.2 木栓形成层的发生
        2.3 整体透明技术在植物维管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应用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南林-895 杨愈伤组织诱导成苗实验体系的构建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南林-895 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选择
        1.2.2 南林-895 杨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选择
        1.2.3 南林-895 杨不定芽生根培养基的选择
        1.2.4 统计方法
        1.2.5 不定芽发生的形态学观察
        1.2.6 不定根发生的形态学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BA 和 NAA 组合对南林-895 杨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 BA 和IAA 组合对南林-895 杨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2.3 IBA 对南林-895 杨不定芽生根诱导的影响
        2.4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芽发生的形态学特征
        2.5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根发生的形态学特征
    3 结论与讨论
        3.1 南林-895 杨愈伤组织诱导成苗过程
        3.2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芽、不定根的发生
第三章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维管组织细胞形态变异规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方法
        1.2.1 离析方法与时间
        1.2.2 茎节间长度测定
        1.2.3 细胞形态指标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林-895 杨组培苗茎节间变化
        2.2 南林-895 杨最佳离析方法与时间
        2.2.1 Jeffrey 离析法
        2.2.2 改进离析法
        2.3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纤维细胞形态变异
        2.3.1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
        2.3.2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纤维长度频率分布
        2.3.3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的纤维长度方差分析
        2.3.4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纤维壁腔比
        2.4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导管细胞形态变异
        2.4.1 南林-895 杨不同茎节间导管长度、端壁长度、长宽比
        2.4.2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导管与木纤维形态比较
        2.5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筛管细胞形态变异
        2.5.1 南林-895 杨不同茎节间筛管长度、宽度、长宽比
        2.5.2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同茎节间筛管与导管细胞形态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茎节间维管细胞总体变化趋势
        3.2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与其他杨树纤维细胞形态比较
        3.3 组培苗与常见种类植物导管细胞形态比较
第四章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根维管组织细胞形态变异规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测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根纤维细胞形态变异
        2.1.1 一、二、三级不定根木纤维细胞形态比较
        2.1.2 一、二、三级不定根韧皮纤维细胞形态比较
        2.1.3 南林-895 杨组培苗木纤维与韧皮纤维细胞形态比较
        2.2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根导管细胞形态变异
        2.3 南林-895 杨组培苗不定根筛管细胞形态变异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南林-895 杨组培苗叶维管系统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常规染色处理
        1.2.2 荧光染色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林-895 杨组培苗幼叶发育过程
        2.2 南林-895 杨组培苗叶脉维管系统的构建
        2.3 南林-895 杨组培苗叶脉发育模式
    3 结论与讨论
        3.1 叶片的发育形态特征与维管系统构建的相关性
        3.2 南林-895 杨组培苗幼叶叶脉发育模式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1 小结
        1.1 南林-895 杨组培苗维管细胞形态变异
        1.1.1 不同茎节间维管细胞形态变异
        1.1.2 不定根维管细胞形态变异
        1.2 南林-895 杨组培苗维管系统发育
        1.2.1 叶片维管系统发育
        1.2.2 不定根维管系统发育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6)假卫矛属(卫矛科)的分类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研究历史及存在的问题
    1.1 属名的确定
    1.2 属下种类的发表及研究历史
    1.3 目前分类存在的问题
    1.4 其它相关研究
2 形态性状及其分类价值
    2.1 习性
    2.2 树干及枝条
    2.3 顶芽形态
    2.4 叶形态
    2.5 花序形态
    2.6 花形态
    2.7 果实与种子
    2.8 物候
3 叶脉序特征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4 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5 花粉的扫描电镜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分析与讨论
6 地理分布及生境
    6.1 地理分布
    6.2 生境及伴生物种
7 假卫矛属的分类处理
    假卫矛属
    分类系统
    分组及分种检索表
    7.1 大花组
    7.2 疏花组
    7.3 茎花组
    7.4 聚伞圆锥组
    7.5 离瓣组
    7.6 假两性花组(新拟)
    7.7 存疑种类
    7.8 排除种类
学名索引
图版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7)山荆子(Malus baccata(L.)Borkh.)变异式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苹果属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概述
    1.1 植物种内的变异
        1.1.1 植物变异的机制
        1.1.2 植物居群变异
        1.1.3 物种形成的模式
    1.2 苹果属植物研究的历史
        1.2.1 系统分类学简史
        1.2.2 系统分类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苹果属植物研究进展
        1.3.1 细胞分类学
        1.3.2 孢粉学
        1.3.3 化学分类学
        1.3.4 分子系统学
        1.3.5 无融合生殖
        1.3.6 苹果属植物地理分布
    1.4 山荆子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4.1 山荆子系统位置与变迁
        1.4.2 山荆子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特性
        1.4.3 山荆子分布及应用
第二章 山荆子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2.1 叶形态
        2.1.1 叶形
        2.1.2 叶脉序
        2.1.3 叶缘锯齿
        2.1.4 叶表皮毛被
        2.1.5 幼叶卷迭方式
    2.2 花形态
        2.2.1 花序
        2.2.2 花萼结构
        2.2.3 花萼毛被
    2.3 果形态
        2.3.1 果形
        2.3.2 果萼
第三章 山荆子腊叶标本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性状测定
        3.1.3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表型性状的总体变异特征
        3.2.2 不同居群性状变异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山荆子叶脉序的研究
    4.1 村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河北山荆子
        4.2.2 甘肃山荆子
        4.2.3 内蒙山荆子
        4.2.4 陕西山荆子
        4.2.5 吉林山荆子
        4.2.6 西藏山荆子
        4.2.7 黑龙江山荆子
        4.2.8 山西山荆子
        4.2.9 山东山荆子
    4.3 结论与讨论
        4.3.1 山荆子脉序特点
        4.3.2 与近缘种、化石种比较
第五章 山荆子居群表型形态变异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居群与个体抽样及试验材料采集
        5.1.2 性状测定方法
        5.1.3 统计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地理居群的形态变异
        5.2.2 海拔因子主导的居群形态变异
        5.2.3 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山荆子表型变异式样的复杂性
        5.3.2 山荆子表型形态变异的梯度规律
        5.3.3 影响山荆子表型变异的因子分析
        5.3.4 山荆子种下等级的进化关系
第六章 山荆子居群遗传变异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DNA 标记(ISSR)的扩增结果
        6.2.2 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6.2.3 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
        6.2.4 居群基因分化
        6.2.5 居群遗传变异的AMOVA 分析
        6.2.6 居群间遗传关系的聚类分析
    6.3 小结
    6.4 讨论
        6.4.1 山荆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6.4.2 居群的遗传变异和分化
        6.4.3 居群分化和可能的演化趋势
第七章 山荆子数量分类学研究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材料
        7.1.2 性状编码
        7.1.3 分析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聚类分析
        7.2.2 主成分分析
    7.3 讨论
第八章 山荆子地理分布与演化趋势
    8.1 山荆子地理分布
    8.2 分布区类型
    8.3 山荆子分布中心
    8.4 山荆子可能的起源中心
    8.5 迁移路线的推测
    8.6 分布与形态演化的趋势
    8.7 地理分布与演化的关系
第九章 山荆子分类学修订
    9.1 分类处理
        9.1.1 山荆子原变种
        9.1.2 垂枝山荆子
        9.1.3 管涔山山荆子
        9.1.4 毛山荆子
        9.1.5 丽江山荆子
        9.1.6 昭觉山荆子
        9.1.7 裸柱丽江山荆子
    9.2 存在的问题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山荆子变异规律及其原因
    10.2 山荆子起源的推测
    10.3 山荆子的迁移扩散和分布区形成
    10.4 山荆子与近缘种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详细摘要

(8)山荆子叶脉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天然产地代表样观察描述
    (1) 产于河北山荆子 (图2-1~2-5, 图3-1~3-5)
    (2) 产于甘肃山荆子 (图2-6, 图3-6)
    (3) 产于内蒙山荆子 (图2-7, 图3-7)
    (4) 产于陕西山荆子 (图2-8, 图3-8)
    (5) 产于吉林山荆子 (图2-9, 图3-9)
    (6) 产于西藏山荆子 (图2-10, 图3-10)
    (7) 产于黑龙江山荆子 (图2-11, 图3-11)
    (8) 产于山西山荆子 (图2-12, 图3-12)
    (9) 产于山东山荆子 (图2-13, 图3-13)
3 结论与讨论
    3.1 山荆子脉序的主要特点
    3.2 与近缘种湖北海棠脉序的主要异同点

(9)紫荆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1.1 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价方法
        1.1.1 性状表型多样性参数分析
        1.1.2 细胞学标记及染色体标记
        1.1.3 生化标记及同工酶标记
        1.1.4 DNA标记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主要参数
    1.3 紫荆(属)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紫荆生物学的研究
        1.3.2 紫荆繁殖技术的研究
        1.3.3 开发利用研究
    1.4 紫荆(属)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群体概况
    2.2 实验材料
        2.2.1 试验材料
        2.2.2 紫荆试验苗木培育
        2.2.3 同工酶实验材料的采集
    2.3 性状的统计分析与多样性参数估测
        2.3.1 群体植株性状的表型测定方法
        2.3.2 性状指标的表型变异分析
        2.3.3 表型分化系数(Vst)
        2.3.4 主成分分析(PCA)与聚类分析
        2.3.5 变异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2.4 生态梯度值(EGA)估算
    2.5 遗传率与重复率估算
    2.6 同工酶水平淀粉凝胶电泳实验方法
    2.7 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参数估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紫荆群体性状变异与表型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
        3.1.1 紫荆群体成年植株性状变异与表型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
        3.1.2 紫荆群体苗期性状变异与表型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
        3.1.3 性状表型指标与原产地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
        3.1.4 紫荆群体植株性状变异的主分量与群体聚类分析
        3.1.5 小结
    3.2 紫荆群体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2.1 紫荆群体同工酶遗传变异
        3.2.2 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3.2.3 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3.2.4 小结
4.讨论
    4.1 紫荆种群的遗传变异
    4.2 紫荆种群遗传结构
    4.3 两个不同标记的比较
        4.3.1 表型与同工酶水平的遗传参数比较
        4.3.2 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耦合性和相关性
    4.4 天然与栽培紫荆遗传多样性比较
    4.5 紫荆群体性状表型地理生态变异趋势
    4.6 紫荆种质资源保存策略
    4.7 紫荆种质资源遗传改良前景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关于紫荆属(豆科)叶型和脉序的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2 Meterials and methods
3 Results
    3.1 Generic description
    3.2 Specific description
        3.2.1 C.canadensis L.
        3.2.2 C.chinensis Bge.
        3.2.4 C.chuniana Mete.
        3.2.5 C.glabra Pampan
        3.2.6 C.occidentalis Torr.ex A.Gray
        3.2.7 C.racemosa Olive
        3.2.8 C.siliquastrum L.
4 Discussion

四、关于紫荆属(豆科)叶型和脉序的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荆属(Cercis L.)种质资源情况及研究进展[J]. 李进宇,赵爽,王茂良,王永格,任春生.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1(06)
  • [2]云南临沧中新世三种被子植物果实化石研究[D]. 王兵. 兰州大学, 2021
  • [3]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及其评价[D]. 潘端云. 贵州大学, 2019(09)
  • [4]福建漳州中新世植物化石微细结构及古气候重建[D]. 王姿晰. 兰州大学, 2018(11)
  • [5]南林-895杨组培苗维管系统细胞形态变异与发育[D]. 李建银.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 [6]假卫矛属(卫矛科)的分类修订[D]. 林秦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7]山荆子(Malus baccata(L.)Borkh.)变异式样研究[D]. 王雷宏.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8]山荆子叶脉序的研究[J]. 王雷宏,汤庚国,夏海武,蔡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9]紫荆遗传多样性研究[D]. 竺利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10]关于紫荆属(豆科)叶型和脉序的研究(英文)[J]. 任勃,朱相云,温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S2)

标签:;  ;  ;  ;  ;  

紫荆(豆科)叶型及脉序研究(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