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Builder开发串行通讯软件的几种方法探讨

PowerBuilder开发串行通讯软件的几种方法探讨

一、用PowerBuilder开发串行通讯软件的几种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冷月香,马远超,吕慧,王健[1](2019)在《小型无人机地面式发射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小型无人机地面式发射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软件设计以及关键技术实现,可以完成实现无人机状态的综合显示,单架无人机的发射控制,三架无人机的短间隔连续发射,四架无人机的发射前准备流程,系统自身的发控流程自检,无人机的地面供电控制,为无人机装订航路和安控区域,发送无人机发射前的检查指令并显示反馈数据,控制发动机开车,火箭点火,以及其他发射控制保障;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多架次无人机的发射控制中,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部署的优越性,提高了多机地面发射控制的效率和减轻了地面保障人员的工作负担,该系统具有明显优势。

杨益学[2](2013)在《婴儿培养箱中央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婴儿培养箱是一种设备,具有一个婴儿舱,该婴儿舱是由已加热空气来控制婴儿特定环境,分为空气温度控制的培养箱和婴儿温度控制的培养箱。内部空气采用热对流原理进行调节,制造一个空气温湿度适宜、类似母体子宫的优良环境,对早产婴儿和发育不良新生儿进行培养和护理。随着临床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培养箱的智能化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增强,有些新型号的培养箱还具备湿度和氧浓度的监测和控制,并配置了数据输出接口,通过数据接口,我们可方便的对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培养箱进行集中监控。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将培养箱的各种工作状态进行信息化处理,并将各个分散的培养箱进行集中联网,将培养箱参数及报警信息集中反映在中央站上,对培养箱进行远程监控。系统是以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实际工作为基础开发的,充分了解了医护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通过监控平台,医护人员和临床工程人员可查看各台培养箱的实时数据,了解培养箱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实现对培养箱的有效管理。本系统可将培养箱的重要参数、报警事件传送到中央站,各种监测数据与报警信息进行关联储存。同时在中央站上也可以设定各参数相应的报警限,超限后系统给出报警提示,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本课题偏重于软件设计,主要研究如何将分散在各个病房的培养箱,通过数据接口进行联网,将培养箱各种参数、报警信息反映在中央监控机上。中央监控程序采用PowerBuilder9.0进行编写开发,采用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培养箱的数据采集传输通过构建RS-485总线通信网络实现,培养箱与主控PC机通过RS232to RS485双向转换器连接到总线上,根据培养箱生产厂家提供的通信协议,编写数据采集程序。论文最后给出了系统运行实例,验证了培养箱监控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系统的开发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蔡庆梅[3](2013)在《杂货码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国内外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显得尖锐和激烈。在某种程度上,港口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直接影响到港口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发展态势。因此在加快港口发展和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管理及生产系统的发展来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能力。一个港口对现有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将决定其在港口群体的未来发展中能否占有优势地位。因此建立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生产管理系统,提高港口生产业务管理、作业效率、拓展更宽的业务渠道,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已成为国内外各大港口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就天津港杂货码头目前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现状进行了分析,为统一天津港各杂货码头生产管理系统核心模块,减小杂货码头间信息化水平差异,确定本系统采用C/S模式,运用PB10.0、VC++,结合Oralce9i为开发工具。在文中对开发语言、开发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研究。本文首先从杂货码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开始分析,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原则;提出了杂货码头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模式和总体框架,并对组成系统的各主要模块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此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操作界面进行了介绍并且做了详细的系统测试。杂货码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完成后,将为天津港港口散杂货装卸运输的信息化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智能化、自动化的杂货码头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将会大幅度降低公司的人工费和运行费,从而进一步提升码头的作业效率,支持24小时连续作业,充分运用库场面积,实现快速安全的作业生产等,使天津港汇盛码头公司成为全国港口信息化领域最先进的杂货码头公司。

苑峰[4](2010)在《基于串行总线的航电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国内外串行总线技术和机载航电数据通信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串行总线的航电数据通信系统。文章首先介绍了信道编码技术,重点研究了汉明码和循环冗余校验码的编译码原理和实现方法,并结合双通道冗余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ARINC429通信可靠性的算法,该算法使系统在通信链路发生故障时能够完成双通道的无缝切换,并彻底解决了ARINC429数据字中奇偶校验对偶数个比特位错误漏检的问题。本系统将上述算法和汉明码分别应用于ARINC429和RS-232通信中,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实现了航电数据的通信收发和编译码处理。在对比目前主流的几种可视化软件开发环境后,根据本系统特点选择Delphi实现系统开发,人-机界面友好,符合人机工学要求。最终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了系统整体功能测试。

陈慧斌[5](2007)在《新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客户端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电缆接头温度监测和分析系统对于提高供电电缆的安全可靠性,避免电缆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可用于城市供电电缆分接箱电缆接头运行温度监测的装置,都存在着诸如安装、维护不便、应用成本较高等问题,制约了其推广应用。本文设计的以MSP430超低功耗单片机为核心的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在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统一调度下,并通过嵌入TCP/IP协议接入Internet,实现远程实时监测。通过位于各电缆接头处的监测终端监测温度与电流数据,利用短距离无线、GPRS将数据传回监控中心服务器,并在服务器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供报警功能。

李纪平[6](2006)在《基于专家系统和Mapx的帆船辅助训练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了介绍,主要讨论了产生式、谓词逻辑、语义网络、框架及面向对象的多种知识表示方法,对正向推理、反向推理和正反向混合推理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对GIS技术、GPS技术以及无线数据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对Visual Basic和amzi+prolog混合编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利用帆船教练丰富的执教、训练经验构造专家知识库,实现了帆船训练专家系统。运用GPS技术、GIS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串口通信技术及专家系统原理,从实际工程的角度实现了帆船辅助训练系统。该辅助训练系统能对帆船训练的运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运动帆船在电子地图上的实时动态显示,具有赛场环境参数的自动提取、帆船运动状态数据远距离实时采集和传送、训练帆船运行状态(速度、方向、经纬度)在电子地图上的动态实时显示、帆船训练的轨迹回放、对于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遇到得有关器材的组装、启航训练、直航训练、偏转训练、转向训练及战术训练的问题可以进行回答,并能做出相应的解释等功能。该系统可以辅助帆船的科学训练同时可以大大减轻教练的工作强度。

沈卫强[7](2003)在《基于C/S结构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广州机电技工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数据模型、函数依赖和关系规范化设计理论,进行了系统数据库和规范化数据表的设计。依据应用性、实用性、标准化管理的设计思想和现代信息管理模式,对MIS系统整体进行了集成、总体规划、数据整合和应用研究,编程实现了基于C/S结构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通用和独特的动态数据窗口创建技术。应用结果证明,该系统实现了校园信息网络的数据共享,具有较强的数据库管理能力和高数据安全性,实现了信息集成和一体化处理,使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杭小庆,张素文,胡钋[8](2001)在《用PowerBuilder开发串行通讯软件的几种方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在 Power Builder中实现串口通讯的三种不同的方法 ,它们是 (1)在 Power Builder中调用 Windows的 API通讯函数。 (2 )在 Power Builder调用微软公司提供的mscomm 32 .ocx控件。(3)在 Power Builder中调用 Pcomm Pro串行通讯组件。并给出了它们在 Power Builder中实现串口通讯的主要程序

陈丽红[9](2001)在《异构数据库通用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管理系统推陈出新,出现了各式各样不同结构、功能更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而旧的数据源因为包含有重要的历史数据,或者存在不可变更的因素,不能单纯地抛弃。因此,结构不同的新旧信息源的联合使用必然地产生了数据访问问题。如何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合理改造和新的组合达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无缝连接,就是所要解决的数据库异构问题。 数据库的异构问题,引起了许多数据库厂商和专家的重视。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目前普遍采用的异构数据集成策略主要有:公共转换界面(CAPI)、公共信关(Gateway)和公共协议,它们都是基于客户端的。其中以ODBC为公共转换界面的集成方法最为流行。 基于PowerBuilder、Delphi与多种数据库系统的强大连接功能,在上述方法基础上,本文提出以PowerBuilder为前台开发工具,采用将源数据库数据通过中间数据库灌入目的数据库,及使用源、目的变量两个中间变量直接连接源、目标数据库达到数据转换两种技术,实现任意异构数据库之间数据转换的方法。系统具有较好的通用效果。 文章第五章专门讨论了利用De1phi的数据控件,实现dbf型、db型、SQLServer、Oracle等数据库之间数据转换的方法,它们对异构数据集成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文章最后提出了将纯文本数据转入数据库和动态建立数据库结构的方法,后两种方法都达到更方便用户管理数据并进一步实现通用功能的目的。

董红军[10](2000)在《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CAPP及工艺信息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作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的关键技术,是连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桥梁,是建立工程产品生产的全局信息模型的基础和关键。现代企业制造对工艺设计领域提出了基于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智能化和分布化的要求,开展工艺设计技术在分布式制造环境下的应用研究是建立面向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共享与协作的现代制造系统的技术基础之一。本文针对企业网络环境下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CAPP及工艺信息管理方法及原理的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实践,符合当前工艺设计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 1.在对CAPP领域和系统任务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引入面向对象技术,给出了进行工艺对象识别的步骤和方法;识别出了其中的部分对象,确定了需要记录的属性及操作,并分析对象间的结构关系,根据不同的主题划分领域子系统,创建相应的对象类,初步建立起了CAPP领域对象类库。 2.借助面向对象技术,通过系统的面向对象结构分析,首次提出了面向对象的零件信息模型,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及知识库组织模式,面向对象的决策方式,以及面向对象的制造资源模型。为提高软件的重用性和实用性,减少系统维护和二次开发工作量,实现系统软件的部件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首次提出在敏捷制造环境下分布式CAPP系统的新型体系结构,阐述了网络化分布式CAPP系统运行的方式,讨论了系统运行中的数据信息管理机制。探讨了构造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软件技术,为后续分布式CAPP系统的构建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分布式CAPP是集CAPP技术、智能化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程序设计以及网络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设计系统,己经成为CAPP系统的新的发展趋势。 4.首次将Agent技术应用于工艺设计系统中,提出了工艺Agent的概念,分析和建立了不同种类的工艺Agent;阐述了基于Agent的信息过程建模和基于多Agent的工艺设计系统的构造方法,探讨了多Agent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工艺设计系统的网络分布结构,建立起了基于多Agent的工艺设计系统框架。基于多Agent的CAPP系统通过对工艺设计知识的划分,降低了知识处理的复杂性,推理效率提高;多个Agent协同工作,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组合式的系统结构很容易扩充和维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5.首次尝试引入了Browser/Server的开发模式探讨工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 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一发。通过对工艺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建立了工艺数据模型,为工艺数据库的创建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工艺文件管理的概念,阐述了工艺文件管理的功能设计以及关键技术。 6.首次提出了工艺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了工艺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讨论了工艺信息管理网络的建立以及实现工艺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工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促进企业各部门信息共享,改变企业的工作方式,增强相互的协作交流能力,提高企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为工艺设计进一步发展拓展了空间。

二、用PowerBuilder开发串行通讯软件的几种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PowerBuilder开发串行通讯软件的几种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小型无人机地面式发射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结构及原理
    1.1 设计布局
    1.2 信息传输
    1.3 接口设计
2 系统的发射控制
    2.1 硬件设计
    2.2 发射控制软件实现
3 系统的指挥控制
    3.1 指挥控制软件
    3.2 软件设计实现
4 系统中的其他设备
    4.1 硬指令盘
    4.2 供电系统
5 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和分析
6 结束语

(2)婴儿培养箱中央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婴儿培养箱简介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系统调研和可行性分析
    2.1 系统调研
    2.2 系统可行性分析
        2.2.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2 系统开发涉及到的婴儿培养箱
    2.3 开发工具的选择
        2.3.1 开发语言的介绍
        2.3.2 数据库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婴儿培养箱中央监控平台的整体架构
    3.1 系统结构框图
    3.2 RS485总线设计与实现
        3.2.1 RS485总线接口
        3.2.2 宇泰UT2201型RS232 to RS485双向转换器
        3.2.3 基于UT2201实现RS485半双工通信
    3.3 系统功能描述
    3.4 系统操作流程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婴儿培养箱中央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4.1 数据库设计
    4.2 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
        4.2.1 数据库连接方法
        4.2.2 数据库连接的实现
    4.3 数据采集模块的开发
        4.3.1 串口通信的实现
        4.3.2 基于MSComm控件的串口通信
    4.4 登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5 患者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6 培养箱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7 数据监控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8 系统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系统实现
    5.2 系统测试
    5.3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杂货码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杂货码头生产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2.1 国外杂货码头生产系统发展简述
        1.2.2 国内杂货码头生产系统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背景
    2.1 管理信息系统
        2.1.1 概述
        2.1.2 管理信息的结构模式
    2.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2.2.1 ORACLE 的优点
        2.2.2 ORACLE 的特点
    2.3 开发工具介绍
        2.3.1 PowerBuilder 简介
        2.3.2 Visual C++简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前期调研
        3.1.1 系统需求分析
    3.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3.2.1 生产业务涉及部门与岗位
        3.2.2 船舶信息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3.2.3 作业计划与实施业务流程分析
        3.2.4 货物集港业务流程分析
        3.2.5 货物装船业务流程分析
        3.2.6 货物卸船业务流程分析
        3.2.7 货物提取业务流程分析
        3.2.8 理货业务流程分析
    3.3 系统需求分析
        3.3.1 功能需求
        3.3.2 接口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的目标
    4.2 系统设计原则
    4.3 系统总体设计
    4.4 系统详细设计
        4.4.1 调度管理子系统模块设计
        4.4.2 货运管理子系统模块设计
        4.4.3 仓库管理子系统模块设计
        4.4.4 地磅闸口管理子系统模块设计
        4.4.5 图形监控子系统模块设计
        4.4.6 手持管理子系统模块设计
    4.5 接口设计
        4.5.1 外部接口
        4.5.2 内部接口
    4.6 数据库设计
        4.6.1 数据库概念设计
        4.6.2 数据库物理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结构部署
        5.1.1 架构模式与开发工具选择
        5.1.2 网络拓扑结构
    5.2 系统整体基本框架功能实现
        5.2.1 界面通用功能实现
    5.3 调度管理子系统功能实现
        5.3.1 船舶管理功能主要界面
        5.3.2 作业计划功能主要界面
        5.3.3 作业配工功能主要界面
    5.4 货运管理子系统功能实现
        5.4.1 单证管理功能主要界面
        5.4.2 计划管理功能主要界面
        5.4.3 其他管理功能主要界面
    5.5 地磅闸口管理子系统功能实现
        5.5.1 闸口管理功能主要界面
        5.5.2 地磅管理功能主要界面
    5.6 图形监控管理子系统功能实现
    5.7 手持管理子系统功能实现
    5.8 仓库管理子系统功能实现
        5.8.1 理货计划功能主要界面
        5.8.2 理货工班功能主要界面
        5.8.3 签证交接功能主要界面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的目的与意义
    6.2 测试的方法
    6.3 测试内容
    6.4 测试用例
        6.4.1 用户登录测试
        6.4.2 不同计划类型之间相互控制测试
        6.4.3 货物装、卸船测试
    6.5 测试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串行总线的航电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串行数据传输总线的发展状况
    1.3 航空总线技术的发展状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Delphi 集成开发环境及其设计开发
    2.1 可视化软件开发系统
        2.1.1 可视化程序设计思想概述
        2.1.2 主流的可视化软件开发环境
    2.2 Delphi 集成开发环境
        2.2.1 Delphi 集成开发环境的特点
        2.2.2 Delphi 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道编码及纠错码理论
    3.1 信道编码理论概述
    3.2 纠错码理论
        3.2.1 纠错码技术的分类
        3.2.2 线性分组码理论基础
        3.2.3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
        3.2.4 线性分组码的译码
    3.3 汉明码
        3.3.1 汉明码的构造及编码
        3.3.2 汉明码的译码
    3.4 循环冗余校验码
        3.4.1 循环冗余校验码的编码
        3.4.2 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译码
        3.4.3 生成多项式G(x)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串行通信可靠传输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ARINC429 总线通信的软件设计
        4.1.1 ARINC429 数字信息传输规范
        4.1.2 ARINC429 传输字格式
        4.1.3 ARINC429 通信的软件实现
    4.2 提高ARINC429 的可靠性
        4.2.1 IRDC 算法的提出
        4.2.2 信息冗余的实现
        4.2.3 硬件冗余的实现
    4.3 RS-232 通信的软件设计
        4.3.1 RS-232 概述
        4.3.2 构造RS-232 数据帧格式
        4.3.3 RS-232 通信的软件实现
    4.4 汉明码提高RS-232 的可靠性
        4.4.1 (15,11,3)汉明码编码的软件实现
        4.4.2 (15,11,3)汉明码译码的软件实现
        4.4.3 (15,11,3)汉明码纠错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4.4.4 (15,11,3)汉明码纠错性能的MATLAB 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航电数据通信系统的Delphi 实现
    5.1 通信系统总体方案规划
    5.2 ARINC429 冗余通信在系统中的实现
    5.3 航电数据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5.3.1 惯性组合导航设备的数据通信
        5.3.2 大气数据计算机的数据通信
        5.3.3 二次配电设备的数据通信
    5.4 BIT 检测数据的通信
    5.5 系统维护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5)新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客户端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系统总体方案
        1.3.1 系统结构
        1.3.2 监测终端结构
        1.3.3 数据集中器结构
        1.3.4 系统软件结构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GPRS网络技术
    2.1 概述
    2.2 GPRS的特点及优越性
    2.3 GPRS网络结构
    2.4 GPRS无线应用组网方式
    2.5 GPRS模块
第三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MSP430 上的移植
    3.1 MSP430F系列微控制器
    3.2 μC/OS-II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3.2.1 μC/OS-II简介
        3.2.2 μC/OS-II的内核体系
    3.3 任务管理和调度
        3.3.1 任务管理
        3.3.2 任务调度
        3.3.3 时钟节拍
    3.4 任务间通信与同步
        3.4.1 事件控制块
        3.4.2 信号量
    3.5 在MSP430F149 上的移植
        3.5.1 移植简介
        3.5.2 开发工具
        3.5.3 INCLUDES.H文件的移植
        3.5.4 OS_CPU.H文件的移植
        3.5.5 OS_CPU_A.ASM文件的移植
        3.5.6 OS_CPU_C.C文件的移植
        3.5.7 移植过程中的内存占用
第四章 PPP在MSP430 上的实现
    4.1 概述
    4.2 链路层PPP协议基本原理
    4.3 PPP协议基本格式
    4.4 PPP链路建立过程
        4.4.1 链路控制协议(LCP)
        4.4.2 密码验证协议(PAP)
        4.4.3 网络控制协议(NCP)
    4.5 IP协议的嵌入
    4.6 UDP协议的实现
第五章 软件实现
    5.1 概述
    5.2 软件总体设计
    5.3 主函数main()
    5.4 开始任务
    5.5 拨号协商任务Dail_Consult_Task的实现
        5.5.1 拨号的实现
        5.5.2 PPP链路协商过程
    5.6 PPP_RX_Task任务的实现
    5.7 PPP_TX_Task任务的实现
    5.8 Acqu_Task任务的实现
    5.9 串口接收中断函数OSRxISR
    5.10 Config_Task任务的实现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概述
    6.2 开发平台
        6.2.1 硬件平台
        6.2.2 软件平台
    6.3 GPRS基本功能测试
    6.4 数据传输测试
    6.5 系统应用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6)基于专家系统和Mapx的帆船辅助训练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二章 专家系统概述
    2.1 专家系统的定义
    2.2 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
        2.2.1 规则
        2.2.2 知识表示
        2.2.3 基于规则的系统
        2.2.4 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的一般结构
        2.2.5 推理
    2.3 专家系统的特点
        2.3.1 专家系统相对于人类专家来说
        2.3.2 专家系统不同于一般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2.4 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表示
    3.1 知识与知识表示的概念
        3.1.1 知识
        3.1.2 知识表示
    3.2 产生式
    3.3 逻辑方法
        3.3.1 符号集
        3.3.2 连词和量词
        3.3.3 谓词逻辑的局限性
    3.4 语义网络
        3.4.1 二元语义网络
        3.4.2 基于语义网络的推理
        3.4.3 语义网络的特点
    3.5 框架表示法
        3.5.1 框架的组成结构
        3.5.2 框架的侧面
        3.5.3 基于框架的推理
        3.5.4 框架推理的特点
    3.6 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
        3.6.1 对象、消息、方法和封装
        3.6.2 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
    3.7 小结
第四章 知识推理技术
    4.1 推理的方式及分类
        4.1.1 按照推理的逻辑基础分类
        4.1.2 按所用知识的确定性分类
        4.1.3 按推理过程的单调性分类
    4.2 推理的控制策略
        4.2.1 正向推理
        4.2.2 反向推理
        4.2.3 混合推理控制策略
    4.3 小结
第五章 PROLOG 语言
    5.1 PROLOG 语言的语句
    5.2 PROLOG 程序
    5.3 PROLOG 程序的运行机理
    5.4 PROLOG 语言的特点
    5.5 小结
第六章 帆船辅助训练系统的实现
    6.1 帆船辅助训练系统组成
        6.1.1 帆船GPS 数据采集子系统
        6.1.1.1 GPS 接收机
        6.1.1.2 无线数据传输设备
        6.1.2 赛场环境参数采集子系统
        6.1.2.1 海洋资料浮标无线检测站
        6.1.2.2 网上提取指定的海洋近岸气象信息
        6.1.3 赛场环境GIS 子系统
        6.1.3.1 GIS 简介
        6.1.3.2 应用型GIS 开发的实现方式
        6.1.3.3 帆船辅助训练系统GIS 平台的实现
        6.1.3.4 帆船运动状态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6.1.3.5 帆船航行轨迹的动态显示
        6.1.4 帆船训练专家系统
    6.2 帆船辅助训练系统的主要功能
    6.3 小结
第七章 帆船训练专家系统的实现
    7.1 AMZI PROLOG 简介
        7.1.1 amzi logic server 的集成开发环境IDE
        7.1.2 amzi prolog 的几个常用的应用程序
    7.2 帆船教练知识获取和知识表示
        7.2.1 帆船教练知识获取方法
        7.2.1.1 帆船训练显性知识的获取方法
        7.2.1.2 帆船训练隐性知识的获取方法
        7.2.2 帆船教练知识表示
    7.3 混合编程实现帆船训练专家系统
        7.3.1 Visual 和amzi+prolog 混合编程的好处
        7.3.2 Amzi Prolog 源文件的编译
        7.3.3 Amzi prolog 的编译文件的连接
        7.3.4 Visual Basic 和amzi prolog 的接口
        7.3.5 混合编程的步骤
    7.4 中文回答和解释机制
        7.4.1 中文回答的实现
        7.4.2 解释机制的实现
    7.5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参与过的科研项目

(7)基于C/S结构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发展及特点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数据模型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选取
    2.1 数据模型
        2.1.1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2.1.2 概念模型
        2.1.3 数据模型
    2.2 关系数据库
    2.3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选取
        2.3.1 计算机体系结构
        2.3.2 C/S和B/S的比较
        2.3.3 C/S系统的设计原则
第三章 校园MIS系统总体方案的确立
    3.1 需求分析
    3.2 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3.3 系统配置与网络结构
    3.4 网络通信协议
    3.5 系统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3.5.1 开发工具的选择
        3.5.2 PowerBuilder
        3.5.3 SQL Server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4.2 函数依赖和关系规范化
        4.2.1 函数依赖
        4.2.2 关系模式的规范
    4.3 数据表设计
    4.4 数据库管理
        4.4.1 数据库安全性
        4.4.2 数据库完整性
        4.4.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4.5 动态数据窗口的设计
        4.5.1 数据窗口控件创建的三种方法
        4.5.2 SQL语法字符串的生成
        4.5.3 动态数据窗口的应用
第五章 系统的应用
    5.1 系统权限设置子系统
    5.2 校长查询子系统
    5.3 教务处管理子系统
    5.4 学生科管理子系统
    5.5 其它管理子系统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8)用PowerBuilder开发串行通讯软件的几种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用Windows的API通讯函数
二、用微软公司提供的MsComm32.ocx控件
    1.MsComm控件的主要属性及事件
        (1) CommPort:
        (2) Setting:
        (3) PortOpen:
        (4) Input:
        (5) Output:
        (6) InBufferCount:
        (7) MsComm的使用方法InputLen:
    2.MsComm的使用方法
三、用其它的串行通讯组件

(9)异构数据库通用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3 几种支持异构数据库的原型系统
第二章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1 异构数据集成的方法原理
    2.2 要解决的问题
    2.3 异构数据库集成策略
第三章 异构数据库通用系统的设计
    3.1 异构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3.2 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
    3.3 具体实现方式
第四章 以POWERBUILDER为开发平台实现异构数据相互转换
    4.1 数据转换模块
    4.2 数据转换的集成界面
    4.3 以ODBC为公共转换界面的实现
    4.4 两种实现数据转储的方法
第五章 利用DELPHI实现异构数据的互相转换
    5.1 DELPHI连接数据库的三种方式
    5.2 DELPHI下的异构数据库文件的转换
    5.3 将纯文本文件资料转入数据库
    5.4 动态建立数据库结构
第六章 结论
    6.1 本文内容及成果
    6.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与研究趋势
附录1 典型的数据库开发模式
附录2 数据库技术的新进展
附录3 .dbf与.db型数据库的数据转换程序
附录4 WEB数据库中间件技术
参考文献

(10)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CAPP及工艺信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先进制造技术
        1.1.1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1.1.2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特点
    1.2 敏捷制造
        1.2.1 敏捷制造概念
        1.2.2 敏捷制造环境下的工艺设计
        1.2.3 敏捷制造环境下工艺设计的实施
    1.3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
        1.3.1 分布式人工智能的产生
        1.3.2 多Agent系统
    1.4 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
        1.4.1 计算机协同工作概念
        1.4.2 计算机协同工作研究的关键技术
    1.5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1.5.1 研究意义
        1.5.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3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1.6 论文工作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论文研究背景
        1.6.2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2章 工艺设计系统的面向对象模型
    2.1 工艺设计方法
    2.2 面向对象理论
        2.2.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2.2.2 面向对象的特性
    2.3 CAPP系统的面向对象分析
        2.3.1 确定CAPP领域对象类
        2.3.2 标识CAPP领域结构
        2.3.3 标识CAPP领域中的主题
        2.3.4 定义CAPP领域对象的属性
        2.3.5 定义CAPP领域对象的服务
    2.4 面向对象的CAPP系统结构研究
        2.4.1 面向对象的零件信息模型
        2.4.2 面向对象的工艺知识模型
        2.4.3 面向对象的决策方式
        2.4.4 面向对象的制造资源模型
    2.5 实际应用效果
    2.6 小结
第3章 分布式工艺设计模型
    3.1 分布式应用系统发展
    3.2 分布式组件对象技术
        3.2.1 组件模型
        3.2.2 CORBA规范
    3.3 建立网络化分布式工艺设计系统
        3.3.1 分布式制造模式的构思
        3.3.2 工艺设计问题陈述
        3.3.3 分布式工艺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
        3.3.4 分布式工艺设计运行方式
        3.3.5 分布式工艺设计中的数据管理
        3.3.6 网络化分布式工艺设计的特点
    3.4 分布式系统构造技术
        3.4.1 分布式系统软件开发规范
        3.4.2 采用CORBA规范实现企业应用
        3.4.3 基于CORBA的系统开发方法与步骤
    3.5 小结
第4章 多Agent协同工艺设计
    4.1 Agent相关技术
        4.1.1 Agent概念及特征
        4.1.2 Agent的组成结构
        4.1.3 面向软件Agent的程序开发
        4.1.4 基于Agent的信息过程建模
    4.2 多Agent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
        4.2.1 多Agent协同求解方法
        4.2.2 基于协商的冲突消解研究
        4.2.3 知识共享和重用
        4.2.4 CSCW中基于智能Agent的协同工作模型
    4.3 基于多Agent的工艺设计系统
        4.3.1 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工艺设计系统开发方法
        4.3.2 基于多Agent的工艺设计系统特点
        4.3.3 工艺Agent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
        4.3.4 协同工艺设计体系结构
        4.3.5 主要工艺Agent的功能
        4.3.6 基于多Agent的工艺设计系统的工作过程
        4.3.7 系统的实现技术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Intranet的工艺信息管理系统
    5.1 信息管理系统发展
        5.1.1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5.1.2 基于Intranet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5.2 工艺数据的管理
        5.2.1 工艺数据分析
        5.2.2 工艺数据库的设计
        5.2.3 工艺数据的关系数据模型
        5.2.4 工艺数据库的建立
    5.3 工艺文件的管理
        5.3.1 工艺文件管理的目标
        5.3.2 工艺文件管理的功能设计
        5.3.3 关键技术分析
    5.4 工艺信息管理系统
        5.4.1 工艺部门的日常业务
        5.4.2 工艺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5.4.3 工艺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特点
        5.4.4 工艺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组成
        5.4.5 工艺信息网络的建立
    5.5 工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5.5.1 多用户访问控制
        5.5.2 事务处理
        5.5.3 权限控制
        5.5.4 网络环境下工艺数据的共享
        5.5.5 Browser/Server模式的数据访问技术
    5.6 小结
第6章 XK-3C智能化集成系统开发
    6.1 XK-3C系统介绍
    6.2 系统功能
    6.3 系统工作原理
    6.4 系统主要特点
    6.5 关键技术及其实现
    6.6 小结
第7章 结束语
    7.1 工艺设计的现状
    7.2 论文工作总结
    7.3 未来CAPP发展趋势
    7.4 进一步的研究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文有关英文缩写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四、用PowerBuilder开发串行通讯软件的几种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型无人机地面式发射控制系统设计[J]. 冷月香,马远超,吕慧,王健.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9(10)
  • [2]婴儿培养箱中央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杨益学. 山东大学, 2013(06)
  • [3]杂货码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蔡庆梅.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4]基于串行总线的航电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苑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12)
  • [5]新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客户端软件设计与实现[D]. 陈慧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7(02)
  • [6]基于专家系统和Mapx的帆船辅助训练系统的研究[D]. 李纪平.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2)
  • [7]基于C/S结构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D]. 沈卫强.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3(02)
  • [8]用PowerBuilder开发串行通讯软件的几种方法探讨[J]. 杭小庆,张素文,胡钋. 微型电脑应用, 2001(12)
  • [9]异构数据库通用系统的设计[D]. 陈丽红. 华侨大学, 2001(01)
  • [10]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CAPP及工艺信息管理研究[D]. 董红军. 西北工业大学, 2000(01)

标签:;  ;  ;  ;  ;  

PowerBuilder开发串行通讯软件的几种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