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池抽样80%合格

手机电池抽样80%合格

一、手机电池抽样八成合格(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文[1](2017)在《Web2.0时代“90后”的新媒介素养研究 ——以拉曼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Web2.0技术把新媒介推上另一个高峰,颠覆了人与媒介的关系,并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生产权、传播权、发言权、公民参与权等。本文从web2.0新媒介赋权时代的视角切入,为21世纪"主动的阅听人"概念提出批判性、创造性、能动性、交互性、参与性五个行为指标,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焦点小组访谈法为辅,对马来西亚"90后"的新媒介素养开展了研究后发现,"90后"大多仍抱着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的被动态度来使用新媒介:批判性和能动性不足,导致平日没有主动上网搜索、查证、生产、发布信息的习惯,打破人们对"数字化土着"的迷思;懂得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应用工具,开拓与维护人际网络,却不见进一步的互动讨论;懂得上网获取政治信息,唯缺乏平衡掌握信息的正确态度,政治知识与关注的提升也迟迟未化作实际行动。此外,功能性愈加丰富的新媒介、全球掀起的科技热潮、加上本身自制力不足,还导致"90后"患上新媒介依赖症,素养效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最后,本文将心理学的"成就动机"理论三种习得动机引入"使用与满足"理论,构建出"动机与素养"模型,强调成就动机有助激励自发性学习,乃影响媒介素养的关键自变量,故建议21世纪媒介教育以赋权为目标,以参与式教学法为手段,激发成就动机,以改善新生代的素养效能。

黄政龙[2](2016)在《科技产品评测研究:一种科技传播的微观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消费级的科技产品在市场上逐渐普及,这催生了受众对大众媒体上的科技产品评测的需求。如今国内外有许多媒体以专业的产品评测着称于世,但是中文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研究甚少。科技产品评测是科技写作的一种文体,故其也是科技传播的一种微观形态。本文将以3C产品评测作为科技产品评测的主要代表,对这类文体进行新闻传播学视域内的定义和分析。本文认为科技产品评测是通过体验和实验等手段对大众科技消费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通俗文体。它既带有商业导购的性质,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舆论监督和传播科技信息的功能。在近20年中,它伴随中国科技行业媒体一起发展,催生了一批专业的评测媒体,对自身的内容生产流程和专业化程度有了初步的规范。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缘起,背景,意义,进行概念界定。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解释评测与新闻学、评测与科技传播的相关性。我们认为评测是科技传播的一种微观形态,它具有科普性、专业性、商业性、评论性等特点。评测是一种独立的科技写作文体,与科技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内容形式上,也体现在它面向消费者的导购性上。从科技传播的角度,科技产品评测有利于对公众进行科技成果、科技产品和科技名词、科技概念的普及,并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新科技成果的使用技能。第二章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产品评测在中国的发展进行整理和阐述。本文将中文评测媒体的发展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兴起与发展阶段、资本化与网络化阶段和现在的移动互联网阶段,并从评测对象、媒介形态和专业水平上对评测的类型进行了分类。由于3C类评测在其中出现最早,规模最大,故本文的讨论主要针对3C评测和相关的IT媒体,间或涉及汽车评测和汽车媒体等其他类型的内容。第三章以IT评测网站瘾科技的评测内容为案例,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考察其评测的形态、语言风格及内容呈现。本文发现其评测在形态上具有较强的体验式风格和通俗化特色,强调评测的多媒体呈现;在内容上以所评测的产品为中心,在对产品的批评上较为谨慎。本文第四章结合《大众软件》的“网E拍”评测专题和“罗永浩约辩王自如”两个案例,讨论评测在客观、独立、公共性和专业性等方面的可能。我们发现评测在传统IT媒体中曾一度呈现较强的舆论监督作用,而如今由于以行业规范缺失为代表的媒体内/外部控制失衡问题的存在,科技产品评测业在公共性、客观性、独立性等专业主义指标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兆锋[3](2015)在《C公司第三方检测业务营销策略改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中国检测业务保持较快增长。根据CCID预测,中国检测业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全国检测业务市场规模于2013年将超过1000亿元。其中民营检测机构增长速度最快,超过30%;外资检测机构次之,增长速度在20%以上;国有检测机构增长速度较慢,维持在10%左右。受金融危机和国内食品安全事件影响,检测服务业在过去的几年中波动较大,随着国内外经济逐步走稳,监管和消费品行业的规范,检测服务也将逐步趋于平稳,由于欧债危机和后续发展不力等不确定因素,国际检测服务业市场增长波动要高于国内,到2015年预计全球检测服务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复合增长率接近14%。而国内将保持超过16%的复合增长率,到十二五末中国检测业务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显示了良好的成长性。C公司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检测认证市场放开的宏观背景下成立的检测,是一家专业从事质量技术咨询,认证,检测和评价的社会机构,在2006年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CMA)和审查认可,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具有法律效力。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相关营销理论的学习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C公司现行的业务营销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从而形成了一整套适合C公司的业务营销策略。同时,C公司作为一家中小企业,同样面临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所普遍面临的如政策环境缺失、竞争秩序不良、内部组织关系不稳定、资金压力难以缓解、技术水平及人员素质落后等一系列困难,这都是C公司在制定业务营销策略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此,对C公司进行业务营销策略研究和方案优化以解决公司实际问题的研究工作,对于其他行业中的中小企业相信也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刊编辑部[4](2015)在《各地电动车产业质检报告摘编》文中认为北京市工商局:23个型号电动车不合格电动自行车作为非机动车,速度过快会导致制动失效,严重的还会造成车架、前叉等主体结构断裂。北京市工商局在其官网公示流通领域电动自行车商品质量抽检结果,曝光了23款不合格电动车商品。在2014年商品质量抽检工作中,北京市工商局对本市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商品进行了质量抽检。本次抽检依据的标准是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抽检结果显示,""追风鸟"风茂追风鸟405mm(16)、"小鸟"TDR337Z欣

乔亚兰[5](2011)在《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移动电话作为20世纪一项重要发明于1973年首次面世。与人类社会早期的通讯方式相比,移动电话具有便携性、移动性、交互性等显见特点,加之使用门槛低、功能多、人性化、多媒体化因而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此,移动电话的发展极为迅速,成为普及广、信号覆盖率高的移动通讯工具。同时,这一特殊的技术载体与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日趋紧密,而且呈现不断变化、加快发展的趋势。移动电话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给人类社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便利,给人类社会管理贡献了新的工具。移动电话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变革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加快了其价值观念更新;移动电话有力促进人类社会生产,不仅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移动电话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互动,它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的变革。然而,移动电话的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问题。移动电话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失范现象,造成了对公共领域的干扰,产生了时间空间观念的混淆,出现了社会交往的混乱,引发了道德、伦理及法律问题,还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与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本文以当代社会为现实语境,结合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时代特点,运用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跨学科的视角,对广泛使用移动电话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问题,包括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移动电话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并提出了有利于我国移动电话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现状,阐明了移动电话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并综述其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回顾了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的历史,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移动电话发展的特点,包括移动电话的诞生、技术的革新到功能的拓展。研究移动电话在技术、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不断创新,结合中国当代社会移动电话生产、运营、使用发展的特点,对移动电话的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进而预示移动电话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第三章分析移动电话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从生产、生活、文化、军事,社会管理等方面研究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分析其中的社会现象。首先,分析了年长人群、青少年及特殊人群使用移动电话的原因和需求。其次,分析了移动电话对办公、工农业生产、物流发展带来的影响。由于移动电话的运用对人类社会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有助于缓解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有利于政府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因此,有必要对移动电话与社会管理的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在第三节中从促进沟通、提高效率、树立形象、参与管理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不同国家与文化的人们,在移动电话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分析了以山寨手机为起始点的山寨文化现象。最后,概述了战争对移动通讯技术的催化作用,以及移动电话技术对国防军事的影响。第四章探索移动电话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分析了移动电话带来的一系列失范现象和社会问题,诸如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手机出版物版权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垃圾信息问题、手机广告侵权问题、手机传播色情淫秽信息问题等,并从法理的角度对这些失范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移动电话给人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造成了人类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以及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模糊,对公共领域形成了无形的干扰。文中还提到了移动电话的使用也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分析了移动电话的使用与社会发展的道德和伦理、礼仪与礼节以及生态伦理问题。第五章研究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立足于我国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现状,着眼于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的良性循环,研究了移动电话在信息传播及媒体监管方面产生的有关法律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措施。移动电话的发展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良性循环,离不开法律法规建设和政府及行业部门的监管,同时也离不开技术发展的支持以及人类自身意识的提高。第六章分析了本研究的重难点,并指明了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钟岭[6](2011)在《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机理研究 ——基于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文中研究表明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下,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某些并不真正存在危险和缺陷的品牌,在经历了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后,消费者-品牌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消费者-品牌关系瞬间断裂,有的获得了消费者更多的信赖和支持,从而形成更为稳固的消费者-品牌关系。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这些因素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的?已有的理论研究没有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良好持续的消费者-品牌关系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产品伤害危机下,危机处理是减少危机伤害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危机为转机的关键所在,消费者背叛每降低5%,能够使公司长期利润上涨25%-80%(Reicheld和Sasser1990),因此,对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围绕研究目标,本文对产品伤害危机的相关文献和现实案例进行了回顾,选择了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作为研究背景,在对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置之不理、对抗反驳、积极澄清、纠正措施四种常见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企业应对行为作为控制变量,由于感知活动是消费者其它活动的心理基础,在对消费者感知相关文献研读的基础上,认为过往研究中仅将感知风险作为产品伤害危机下消费者的感知是片面的,这不能真实、客观反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因此,本文将感知利得引入,与感知风险共同作为中介变量;由于是否和品牌断裂关系最终是由消费者决策,而产品伤害危机将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本文将消费者风险态度引入为调节变量;同时原有的品牌关系质量作为历史能量将传输到现有的品牌关系,因此,也将原有的品牌关系质量引入为调节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1)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纬度和量化;(2)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直接作用;(3)感知风险与感知利得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的中介作用;(4)消费者风险态度和原有的品牌关系质量对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的调节作用。在此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假设,并基于深度访谈、问卷调查获得了第一手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结构方程、层次回归等分析方法,采用SPSS15.0、Amos7.0等软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缓解,积极澄清优于置之不理、纠正措施优于置之不理、纠正措施优于对抗反驳;但对抗反驳与置之不理、积极澄清与对抗反驳、纠正措施与积极澄清之间并没有显着性差异;积极澄清并不是最优的应对行为。这个结论与6年前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不同,但符合当前的现实状况,也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吻合。这一不同的发现对理论研究和实践有积极的启迪。(2)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感知风险、感知利得共同作为中介,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产生影响。该结论指明了企业应对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的更优方法,即将过去仅通过措施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应对方案优化为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和提高消费者感知利得“齐头并进”的应对方案。(3)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原有的品牌关系质量和消费者风险态度仅通过调节感知风险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产生影响。这结论提示感知风险与感知利得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影响的内在机理可能并不一致,这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指出了方向。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为使研究结论能被更广泛地应用,本文将自然科学领域的物理学的方法借鉴到社会科学的消费者-品牌关系领域,进一步构建了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化物理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本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创新了研究方法以往对消费者-品牌关系的研究,多使用实证法,这种方法使用的基础是对研究变量数据的获得,这使得研究有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研究结果是和具体的研究条件相关,研究结果的运用与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二是当变量很难获取时,研究就无法进行,这局限了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因此,本文创造性将自然科学领域的物理方法借鉴到社会科学领域的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化的研究中,通过类比和移植,将具有普视价值的牛顿运动定律运用到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变化中,建立了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化模型,该模型抽象地描述了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化的影响因素,能够被广泛地使用。物理模型构建的研究方法是对通常使用的实证研究方法的补充和扩展。(2)构建了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模型持续良好的消费者-品牌关系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目标,对关系建立或关系断裂开展研究,目的都是为了维系良好、持续的消费者-品牌关系。已有的消费者-品牌关系研究重点集中于关系建立方面,对关系断裂的研究明显不足,缺乏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量化,而这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关系断裂的基础;缺乏对产品伤害危机下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研究,而产品伤害危机往往可能使消费者-品牌关系瞬间断裂,后果严重。因此,对产品伤害危机下品牌关系断裂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本研究首次构建了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模型,通过对六组企业应对行为组合更为精细地分析,得出与以前学者研究不同的结论:积极澄清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并非最优的应对行为;感知风险和感知利得共同引入为中介变量,避免了过往研究仅将感知风险作为中介变量的片面,揭示了在产品伤害危机下消费者决策的心理基础,研究进一步发现,当感知风险一定时,感知利得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影响作用大于感知风险;原有的品牌关系质量和消费者风险态度仅通过调节感知风险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产生影响。这些有趣的新发现,将尝试揭开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神秘面纱的一角。(3)开发了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量表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研究还刚刚开始,以往的研究仅仅提出了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是品牌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并没有具体的测量量表。本研究借鉴人际关系理论和员工离职行为,通过深度访谈、初步评估、预测试、量表修订等步骤,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量表进行了自行开发,消费者-品牌关系量表的开发,为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奠定了基础。本文在研究中将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分为情感断裂和行为断裂两个纬度,情感-行为两个纬度的划分可以避免单一行为纬度或单一情感纬度的缺陷,丰富了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层次和类别,也对实践有更多的启迪。

董育宁[7](2007)在《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文中指出媒介话语是当代语言生活中的强势话语,新闻评论是媒介话语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引导社会舆论、维护主流价值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本文运用功能语言学、语体学、语篇分析、语用学、言语行为以及文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把新闻评论作为汉民族交际中一种特定的语篇类型来进行研究。文章认为每个新闻评论语篇都与一次具体的交际活动相关联,但这些语篇从语境构成到语言特征都存在共同之处,因此可以归属一类同时又与其它类型的语篇相区别。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新闻评论语篇的语境构成、形式结构、功能特征以及深层的修辞机制。全文分为九章,17余万字。论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并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论文第二章是新闻评论概说,说明新闻评论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对新闻评论语篇进行界定;最后,运用功能语言学关于语境的理论和概念对新闻评论语篇生成的语境进行分析,包括语场、语旨、语式三个要素的研究。这部分是全文研究的起点,也为后文的研究提供解释的依据。论文第三章到第五章是新闻评论语篇语言特征(包括篇名、词句、语篇结构和衔接手段)的研究,研究这类语篇的篇名结构和功能;借鉴功能语体学相关概念对语篇的词、句、辞格进行描写分析,并联系语境给予功能上的解释;运用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语篇的文本结构和衔接手段。在描写研究和解释研究的同时,进行语篇类型的比较研究;最后,研究这类语篇的叙事和议论系统。论文第六章和第七章是语篇相异成分的研究。新闻评论语篇中存在大量相异的语言成分,不同的话语主体、不同的语体类型在语篇中交叉出现。本文将借用文艺学中“互文性”的概念和理论思想研究这些相异成分的结构形态、语篇功能和本质特点。论文第八章是新闻评论语篇言语行为的研究,分析新闻评论语篇中的劝说行为。论文第九章是结语,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并指出文章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张涤芳[8](2006)在《资产定价模式的应用:以两个中国基金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资产定价模型到今为止的两大模型: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及APT理论(Asset Pricing Theory)为基础,以实务应用为前题将重点放在如何将CAPM及APT的理论应用在这两个基金的投资组合上,应用目前国际上证券及基金实务界应用的两大数据库金融服务公司,即Bloomberg及Barra或EM,试图找出两个小的替代投资组合(Pfoxy portfolio),来模拟(Mimick)上述两个大的投资组合的股价变动情况。最后以数个指标来提供实务界在中国是否较适用于CAPM模型或APT模型,并提供一政策指导建议,期望提供中国的证券市场能朝向良性而成熟的方向发展。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为一章导论、五章正文和一节结论。第一章导论:分别以理论基础及实务应用来阐述CAPM及APT理论及金融投资学热门的以BARRA为首的金融服务公司的概况。然后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及方向,以马丁可利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中国的基金中选取中国基金及中国台湾机会基金为实例来做避险的替代投资组合,来验证在中国到底是CAPM有效?还是APT有效?其后是框架结构以及主要的创新点等描述。第二章CAPM相关理论与实证模型分析:分成CAPM单因子及以CAPM为基础发展的多因子基本模型,另外针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是否适用于CAPM的单因子实证有一部分的描述。对于以CAPM为基础的多因子模型及实证的部分,可区分为非线性CAPM模型及条件CAPM模型的部分。第三章APT相关理论与实证模型分析:主要分成两大部分,非以CAPT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多因子模型及结合CAPM及APT的FF多因子模型。对于APT模型的基本模型及实证估计法有较多的描述,之后以中国股市的APT实证结论汇集及和以CAPM为基础的多因子模型的比较以区分基本不同。而FF模型的结果仍是接近APT的多因子模型。第四章金融实务界的APT应用模型:本章主要介绍支持APT理论的金融服务公司EM模型的理论及应用方向。基本结论是作者认为EM是使用了EM董事长Alvin Stroyny的线性APT模型为估计基础,加上一些改良的因素分析法的运作而得出风险模型。其中除了EM的风险模型外,也包括了着名的支持APT模型的始祖Barra解剖风险模型的介绍。第五章中国投资组合的实证分析(一):以倾向支持CAPM模型的Bloomberg案例,首先对对本实证的研究设计做了一些较详细的说明,假设其想达成基金经理所想达成的年度报酬率目标而用的对冲工具来解决。这个实验设计适用于第五章及第六章。其后以Bloomberg的模型的实证结果得出的两个分别代表中国基金及中国台湾机会基金的十个个股的替代组合及其相关系数、β值及α值比较为主。最后结论出,在本投资组合实例中,Bloomberg的结果在不仅在短期,而且在近五年内适用于CAPM的理论模型。第六章中国投资组合的实证分析(二):以支持APT模型的EM为例,对中国基金及中国台湾机会基金两个不同的投资组合输入EM系统后,得出替代组合的个股数从5个到50个不等,以供使用者选择。自然是越多替代组合个股的追踪误差较小,但以投资组合的风险稳性指针衡量后,基本上选择十个个股的两个替代组合,以方便在第七章和Bloomberg的替代投资组合结果做比较。第七章资产定价模型在中国股市的适用性:首先,将两个投资中国的基金应用Bloomberg及EM实证的替代投资组合结果做比较,然后提出中国大陆股市存在的问题,最后结论出Bloomberg及EM实证结果在中国的适用情况,及对中国的政策指导意义。论文比较CAPM和APT模型的适用国家,发现有数种因素会影响一般市场的适用性,以中国情况而言,平均投资期间较短,可研究时间的数据较少,较弱的效率市场与否及市场复杂程度较低等使得适用于CAPM模型的情况较好。相反地,则适用于APT模型的情况较好。实证结果对于中国的政策指导意义,除了对金融工具的开放将使分散投资组合发展以使风险分散得更低,还包括自由化的银行体系改革将使得利率能更自由地设定。此外,对媒体传播效果的加强可使得传播讯息的速度加快等,从而促使中国市场更趋向于成熟市场,使β的解释力更高,更能适用于CAPM的股价解释。

王剑[9](2006)在《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跨国公司诞生之日起,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就为学术界所关注,并且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频繁,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核心地位逐渐确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剖析开始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并据此对FDI的区位选择进行解释。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企业间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为适应竞争形势的需要,跨国公司在国际生产的地点选择上着眼于产业链的整合,国际直接投资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在次国家一级层面甚至更低层次的地区单元高度聚集,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难以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基于聚集经济的分析框架,结合产业经济学和地理经济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FDI的区位选择问题,并对FDI的空间聚集现象作多方位的实证考察,揭示FDI聚集的深层规律性特征,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发现和政策建议。FDI在中国的总体分布呈现东、中、西渐次递减的态势,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的外商投资企业,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形成了较具规模的FDI聚集区,为追逐聚集经济的外部性利益,新建外资企业继续定位于这些地区,在因果循环的作用过程中,FDI的地区分布差异进一步扩大,Granger因果检验证实了FDI的聚集存量与新进流量的因果循环作用。省际层面的计量分析也显示FDI的聚集效应显着存在,并且聚集效应对FDI地区分布的影响力有所强化,聚集效应在地区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对FDI的聚集引力更为突出,而中西部地区的聚集效应则相对较弱。聚集经济主要表现为产业层面的经济现象,即由于同类产业或上下游关联产业在特定地点高度集中所形成的产业聚集。笔者构建了一个基于产业聚集的FDI区位选择模型,探讨产业聚集对外资企业定位决策的作用机制,结合产业特性将FDI的聚集问题向深层次延伸,提出若干理论假说。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外资企业的数据资料对FDI在江苏的分布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着重分析产业聚集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对聚集效应的产业异质性作了详细的检验。在两位数行业代码的外资企业样本中,估计了产业聚集对FDI定位的作用程度、聚集效应的历史趋势以及单个行业的聚集倾向。在三位数行业代码的外资企业样本中,对FDI的产业聚集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同时考察产业的规模经济特征和科技含量特征对产业聚集效应的影响,从中得出丰富的经验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地理性聚集的特征,并呈现出显着的国(地区)别效应(即来源地效应)。投资者按相同来源国(地区)进行聚集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地理性聚集的一种主要形式。本文以江苏省的外资企业数据为样本,应用企业地理定位选择的计量模型(Conditional Logit Model和Nested Logit Model)对外资聚集的国(地区)别效应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外资企业的地理性聚集具有高度的母国(地区)聚集(即来源地聚集)倾向,非母国(地区)的一般性外资聚集对投资者定位决策的影响力较弱。动态角度的观察显示,来源地聚集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吸引力显着上升,而一般性外资聚集逐渐表现出负的外部性。此外,国(地区)别效应在不同来源地企业之间存在着异质性问题,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FDI聚集,国(地区)别效应在作用程度上是不同的。外资企业的规模异质性决定了对外投资的市场能力差异,例如风险承受能力、与东道国政府的谈判博弈能力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等,不同规模的外资企业对待聚集定位的倾向由此发生分化,从而形成FDI地区聚集的规模效应。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上的局限,对外投资的空间聚集特征更为明显,大型跨国公司往往是FDI聚集的始作俑者,而不是单纯的聚集跟随者,对外投资的聚集倾向相对较弱,甚至有可能做出避开竞争者聚集区的定位决策。文中以一个简化的博弈模型阐明了FDI聚集的规模效应成因,并以江苏省电子通信业中的台资企业为例,通过严谨翔实的计量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中的假说。

张宏艳[10](2004)在《发达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的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源污染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要应对的难题。对于人多地少的发达地区来说,城市越发展,农村的土地、森林、水系和村落等资源的价值越珍贵,虽然农村作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功能弱化了,但它可以为城市提供生态服务、景观服务和居住服务等新的服务。然而,当前我国发达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情况严重,农村价值正受到破坏和抛弃,与严重的面源污染形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现有的环境命令——控制管理体系无力应对面源污染,工程和技术治理措施效果也不理想。鉴于这些问题,本文希望通过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对当前困扰我国发达地区的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找出深层次原因,并且提供防治面源污染的新思路。 与国外的面源污染相比,我国的面源污染问题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和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管理等层面的很多不合理性分不开的。而这些问题也恰恰反映了我国农村的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还依然存在某些制度缺陷,造成的结果是农村出现了边缘化的趋势,被排除在发展主流之外,农村的多元化价值得不到认可和保护,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好处更多的被城市获取,农村承担了更多的成本,面源污染的加剧正是这种农村边缘化的一种反映。 面源污染问题还凸现了政府驾驭市场的能力不足。为了控制面源污染,政府必须改变传统的干预角色,创建那些市场缺失的动因,并纠正几十年来增长取向导致的市场扭曲,让市场价格能够反映社会和环境成本。政府要利用经济手段和激励机制控制社会生产中的过物质化倾向,消除那些不利于环境保护、资源恢复、和再循坏的规章,使生产者或消费者行为朝着有利于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未来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应该从产品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并就面源污染问题的解决进行对策讨论。农村地区要扮演为都市提供各种服务功能的角色,这也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拓展农村发展空间的一条绿色通道。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中,农村要利用它的自然资本创造并体现出景观价值、传统文化价值,维护城市环境质量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体验、娱乐、教育等方面的价值。在消除二元结构的条件下,城市化的程度越高,这类服务价值也越高。因此,面源污染的治理不能局限于技术思路,上马一些工程,而是特别需要改变造成农村边缘化的制度和机制,使农村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得到承认和保护。

二、手机电池抽样八成合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机电池抽样八成合格(论文提纲范文)

(1)Web2.0时代“90后”的新媒介素养研究 ——以拉曼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与实施计划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一) Web2.0:新媒介赋权时代的来临
        (二) "90后":数字化土着之诞生
        (三) 新媒介素养:参与式社区技能
        (四) 新媒介依赖症:认知与行为错位
    二、文献综述
        (一) "90后"新媒介使用动机
        (二) "90后"新媒介素养现状
        (三) "90后"新媒介依赖症现状
    三、小结
第三章 理论探讨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综述
    二、"成就动机"理论综述
    三、"持续使用与满足"模型构建
    四、"媒介系统依赖"理论综述
    五、小结
第四章 实证检验
    一、调查对象
    二、混合研究法
    三、"马来西亚'90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研究"设计与问卷发放
    四、问卷定量数据分析
        (一) "90后"网络信息素养效能
        (二) "90后"网络交往素养效能
        (三) "90后"网络公民参与素养效能
        (四) "90后"新媒介依赖症概况
    五、访谈定性数据分析
        (一) "90后"网络信息消费和生产动机
        (二) "90后"网络交往动机
        (三) "90后"网络公民参与动机
        (四) "90后"新媒介依赖症导因
        (五) 习得动机与媒介素养效能
        (六) "动机与素养"模型
    六、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一、"90后"新媒介素养效能概况
        (一) 批判性薄弱,未善用传播权
        (二) 拓展人际网络,欠缺交互性
        (三) 只闻知识提升,未见实际行动
        (四) 从持续使用,到病态性依赖
        (五) 渴望被喜爱,害怕遭疏离排斥
        (六) 激发成就动机,教学成效事半功倍
    二、对媒介素养教育在马来西亚推展的建议
        (一) 成立跨学科团队,编写课程大纲
        (二) 道德与技能素养,需齐头并进
        (三) 完善赋权教育,培养合格公民
        (四) 参与式社区技能,对话式教学法
        (五) 融合课程教学,做回媒介主人
        (六) 激发成就动机,新媒介素养平衡发展
    三、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与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问卷设计
附录二: 焦点小组讨论提纲
致谢

(2)科技产品评测研究:一种科技传播的微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1.3.1 评测的定义
        1.3.2 科技传播的微观视角
        1.3.3 评测与新闻学
        1.3.4 评测与IT媒体
    1.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2 中文科技产品评测的历史和现状
    2.1 中文科技产品评测发展史简述
        2.1.1 前PC时代(20世纪90年代)
        2.1.2 PC与家庭互联网时代(1999——2010)
        2.1.3 移动互联网时代(2011至今)
    2.2 评测与媒体产业
        2.2.1 科技产品评测的类别
        2.2.2 部分中文评测媒体介绍
        2.2.3 评测工作者
3 评测的内容表现
    3.1 形态和语言风格
        3.1.1 形态分析
        3.1.2 语言风格
    3.2 内容呈现的框架分析
        3.2.1 评测主题
        3.2.2 内容来源
    3.3 媒体呈现的语义和词频分析
        3.3.1 总词频分析
        3.3.2 形容词及共现词词频分析
4 专业主义视角下的评测案例考察
    4.1 批评性评测与公共利益
    4.2 评测客观独立性之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C公司第三方检测业务营销策略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基本结构
    1.4 检测行业现状研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
    2.1 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
    2.2 市场营销理论
        2.2.1 4P理论到 4C理论的发展
        2.2.2 4R营销组合理论
        2.2.3 服务营销的 7P理论
第三章 C公司第三方检测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3.1 C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1.1 C公司检测业务运营体制
        3.1.2 C公司检测业务内涵
    3.2 C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2.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3.3 C 公司检测业务波特五力分析
        3.3.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3.3.2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3.3.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3.3.4 替代品的威胁
        3.3.5 企业间竞争
第四章 C公司第三方检测业务营销存在问题分析
    4.1 C公司业务营销策略现状与问题
        4.1.1 目标市场定位落实乏力
        4.1.2 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及促销策略现状堪忧
        4.1.3 业务营销模式单一,渠道建设裹足不前
        4.1.4 大客户管理混乱,客户流失严重
    4.2 公司相关内部管理现状与问题
        4.2.1 市场部人员能效低下,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4.2.2 缺乏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
        4.2.3 内部管理过于垂直化
        4.2.4 各销售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作
第五章 C公司第三方检测业务营销策略改进
    5.1 检测业务竞争策略的选择依据
    5.2 检测服务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
        5.2.1 市场细分与目标的选择
        5.2.2 市场定位具体内涵
    5.3 检测业务营销策略制定
        5.3.1 加强市场目标落实,塑造高素质人员策略
        5.3.2 完善的产品策略
        5.3.3 差异化的价格策略
        5.3.4 灵活性的促销策略
        5.3.5 改善业务模式,加强渠道分销策略
        5.3.6 创新业务营销策略
        5.3.7 大客户VIP服务策略
        5.3.8 直观性的有形展示策略
        5.3.9 体验性的过程策略
第六章 C公司第三方检测业务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6.1 提高人员市场意识,树立共同价值观,增加凝聚力
    6.2 业务营销队伍的绩效激励机制
    6.3 设立大客户服务管理部门
    6.4 完善业务营销信息化采集系统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各地电动车产业质检报告摘编(论文提纲范文)

北京市工商局:23个型号电动车不合格
广东省质监局电池专项抽检:不合格率15.1%
山东消协公布试验报告75%电动自行车不合格
温州电动自行车抽检八成不合格

(5)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章 移动电话发展及其技术创新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通讯方式
    第二节 移动电话技术发展轨迹
        一、移动电话的诞生
        二、从模拟到数字信号移动电话
    第三节 移动电话及其技术发展
        一、移动电话特点
        二、移动电话技术创新特点
第三章 移动电话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移动电话与人际交往
        二、移动电话与青少年使用者
        三、移动电话与老年使用者
        四、移动电话与特殊人群使用者
    第二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生产的影响
        一、移动电话与办公
        二、移动电话与工农业生产
        三、移动电话与物流
    第三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管理的影响
        一、促进沟通
        二、提高效率
        三、树立形象
        四、参与管理
    第四节 移动电话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手机称呼的文化
        二、手机使用文化差异
        三、手机与山寨文化
    第五节 移动电话对国防军事的影响
        一、战争是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二、移动电话技术给现代军事带来的影响
        三、移动电话使用与国家信息安全
第四章 移动电话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
    第一节 移动电话使用的失范现象及法律问题
        一、移动电话使用的失范现象
        二、移动电话使用的信息传播乱象
    第二节 移动电话对公共领域的干扰问题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时空观念混淆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社会交往混乱
    第三节 移动电话带来的道德及伦理问题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社会道德问题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生态伦理问题
    第四节 移动电话带来的健康与安全问题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辐射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病菌
        三、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依赖
        四、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伤害
第五章 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 强化法规建设
        一、明确移动电话发展的政策导向
        二、加快移动电话发展的立法
    第二节 强化政府监管
        一、全面履行政府监管职责
        二、尽快建立独立监管机构
    第三节 强化技术安全
        一、提高技术安全标准
        二、开展技术安全研究
        三、实施技术安全过滤
    第四节 强化生产者责任
        一、坚持绿色生产
        二、发展循环经济
        三、倡导生产与服务伦理
    第五节 强化消费者意识
        一、建设生态文明
        二、引导理性消费
        三、维护自身权益
第六章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机理研究 ——基于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产品伤害危机频繁发生
        1.1.2 面对产品伤害危机,企业的应对行为不同
        1.1.3 不同的企业应对行为后果不尽相同
        1.1.4 持续良好的消费者-品牌关系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目标
        1.1.5 品牌关系断裂研究严重滞后于营销实践的发展与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关键术语定义
        1.3.1 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
        1.3.2 关系断裂
        1.3.3 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
        1.3.4 企业应对行为
        1.3.5 感知风险
        1.3.6 感知利得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论文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统计调查研究法
        1.6.3 统计分析法
        1.6.4 物理模型研究法
2. 研究综述
    2.1 品牌关系相关理论综述
        2.1.1 品牌关系性质综述
        2.1.2 品牌关系形成综述
        2.1.3 品牌关系状态综述
        2.1.4 品牌关系作用综述
    2.2 产品伤害危机相关理论综述
        2.2.1 产品伤害危机定义的综述
        2.2.2 产品伤害危机分类综述
        2.2.3 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综述
        2.2.4 产品伤害危机下营销变量研究综述
    2.3 消费者感知相关理论综述
        2.3.1 感知的含义
        2.3.2 消费者感知
        2.3.3 感知风险
3. 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的理论模型
    3.1 产品伤害危机的分类
        3.1.1 归因视角和法律视角
        3.1.2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
    3.2 产品伤害危机的应对
        3.2.1 应对主体
        3.2.2 应对行为
    3.3 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因素
    3.4 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纬度
    3.5 产品伤害危机及其企业应对与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
    3.6 企业应对行为与消费者感知
    3.7 感知风险、感知利得与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
    3.8 品牌关系质量的调节作用
    3.9 消费者风险类型的调节作用
    3.10 本文的概念模型
4. 研究假设
    4.1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直接影响假设
    4.2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假设
    4.3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感知利得的影响假设
    4.4 消费者感知风险对关系断裂的影响假设
    4.5 消费者感知利得对关系断裂的影响假设
    4.6 原有品牌关系质量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调节作用假设
    4.7 消费者风险态度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调节作用假设
    4.8 假设小结
5. 方法设计
    5.1 研究方法的选择
    5.2 测试物和测试对象的选择
    5.3 研究变量设计
        5.3.1 可辩解型产品危机设计
        5.3.2 企业应对行为设计
        5.3.3 消费者风险态度设计
        5.3.4 原有品牌关系质量设计
        5.3.5 感知风险设计
        5.3.6 感知利得设计
    5.4 变量的测量
    5.5 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量表开发
        5.5.1 量表开发方法
        5.5.2 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量表的开发过程
        5.5.3 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量表预测试
    5.6 量表预测试
        5.6.1 信度检验
        5.6.2 效度检验
    5.7 本章小结
6.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6.1 问卷发放与回收
    6.2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6.2.1 信度检验
        6.2.2 效度检验
    6.3 假设检验
        6.3.1 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情感断裂影响的假设检验
        6.3.2 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行为断裂影响的假设检验
        6.3.3 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感知风险的影响假设检验
        6.3.4 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感知利得影响的假设检验
        6.3.5 消费者感知风险对关系断裂影响的假设检验
        6.3.6 消费者感知利得对关系断裂影响的假设检验
        6.3.7 原有的品牌关系质量对感知风险与关系断裂影响的调节作用检验
        6.3.8 原有的品牌关系质量对感知利得与关系断裂影响的调节作用检验
        6.3.9 消费者风险态度对感知风险对关系断裂影响的调节作用检验
        6.3.10 消费者风险态度对感知利得与关系断裂影响的调节作用检验
    6.4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6.5 研究结果讨论
        6.5.1 品牌关系断裂程度分析
        6.5.2 情感断裂与行为断裂关系分析
        6.5.3 企业应对行为分析
        6.5.4 感知风险、感知利得的中介作用分析
        6.5.5 感知风险、感知利得对关系断裂影响关系的讨论
        6.5.6 原有品牌关系质量的调节作用分析
        6.5.7 消费者风险态度的调节作用分析
        6.5.8 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的模型的修正
7. 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化物理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7.1 理论基础
        7.1.1 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
        7.1.2 牛顿运动定律
    7.2 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化模型构建
        7.2.1 几个类比
        7.2.2 模型构建
    7.3 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化模型的应用
        7.3.1 真空模型
        7.3.2 常态模型
        7.3.3 危态模型
        7.3.4 控制模型
        7.3.5 模型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表现的对比分析
    7.4 本章小结
        7.4.1 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化模型的评价
        7.4.2 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化公式的评价
8. 研究启示与展望
    8.1 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模型的启示
        8.1.1 企业应对有技巧,但更为重要是应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8.1.2 企业应对行为应该"两步走"
        8.1.3 企业应加强日常的消费者-品牌关系建设
    8.2 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化物理模型的启示
        8.2.1 战略选择上,真空态是企业的最理想选择
        8.2.2 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采取不同的投入组合
        8.2.3 企业应有危机意识
        8.2.4 企业应避免产品伤害危机的发生
        8.2.5 危机发生时,企业应及早应对
    8.3 研究的创新
    8.4 研究的局限
        8.4.1 研究内容的局限性
        8.4.2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8.4.3 研究应用的局限性
    8.5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研究概况
    第二节 语篇语言研究和新闻评论语言研究综述
        一、语篇语言研究
        二、新闻评论语言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章节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三、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新闻评论概说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三、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界定
        一、新闻评论语篇的定义
        二、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特点
    第三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境
        一、语境构成的变项
        二、新闻评论语篇的语境构成
    第四节 新闻评论的流变
        一、报纸:新闻评论的重要载体
        二、新闻评论在中国的嬗变
第三章 篇名论
    第一节 新闻评论语篇篇名的结构研究
        一、名词性结构
        二、谓词性结构
        三、主谓结构
        四、介词结构
        五、不对称并列结构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语篇篇名的功能研究
        一、新闻评论语篇篇名的功能分类
        二、报道性篇名
        三、称名性篇名
        四、双强篇名
        五、篇名特点形成的动因
    第三节 篇名的比较研究
        一、新闻报道语篇篇名的结构和功能
        二、文艺语篇篇名的结构和功能
        三、篇名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词句论
    第一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词汇
        一、新闻评论语篇"突出"的词汇
        二、新闻评论语篇词汇的功能
        三、新闻评论语篇词汇"突出"的方式
        四、新闻评论语篇词汇"前景化"的动因
        五、词汇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句子
        一、新闻评论语篇的句类
        二、新闻评论语篇的句型
    第三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辞格
        一、新闻评论语篇辞格的使用情况
        二、新闻评论语篇辞格的修辞功能
        三、新闻评论语篇辞格的突出方式
        四、辞格的比较研究
第五章 格局论
    第一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
        一、语篇和语篇的类型研究
        二、语篇类型的结构研究
        三、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衔接机制
        一、衔接概念的界定
        二、新闻评论语篇衔接手段的应用
        三、衔接手段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叙事和议论
        一、新闻评论语篇的叙事研究
        二、新闻评论语篇的议论研究
第六章 互文论(上)
    第一节 互文理论简述
        一、中国古典修辞学中的"互文"
        二、西方文论中的"互文"
        三、语言学中的"互文"
        四、本文中"互文"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引语研究
        一、引语的数量统计
        二、新闻评论语篇中的发话人
        三、新闻评论语篇引语的种类
        四、新闻评论语篇引语的功能
        五、新闻评论语篇引语的标记
第七章 互文论(下)
    第一节 语体和语篇研究
        一、语体:使用平面的现象
        二、语篇和语体的关系
    第二节 互文理论和语体研究
        一、语体的分类研究
        二、语体的互文研究
    第三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体互文
        一、新闻评论语篇的语体使用情况
        二、新闻评论语篇的语体互文和语境
        三、新闻评论语篇语体互文的结构
        四、新闻评论语篇语体互文的功能
第八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劝说机制
    第一节 修辞研究中的劝说
        一、修辞学的转向与更新
        二、修辞学里的"劝说"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劝说策略
        一、新闻评论语篇的劝说本质
        二、新闻评论语篇劝说策略的修辞性分析
第九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资产定价模式的应用:以两个中国基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动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标投资组合基金的介绍
        1.1.3 命题介绍及选题动机
    第二节 投资实务界的发展
        1.2.1 倾向支持CAPM的Bloomberg
        1.2.2 支持APT以Barra为首的公司
        1.2.3 Bloomberg及Barra一般收费比较
    第三节 重要理论的综述
        1.3.1 "均值—方差"准则及CAPM理论
        1.3.2 APT理论
    第四节 框架结构及主要创新
        1.4.1 框架结构
        1.4.2 主要创新
    第五节 说明
第二章 CAPM相关理论与实证模型分析
    第一节 CAPM基本模型及实证
        2.1.1 关于CAPM的基本模型及实际涵义
        2.1.2 关于CAPM的基本假设
        2.1.3 关于CAPM的验证
        2.1.4 中国证券市场与CAPM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以CAPM为基础的多因素基本模型及实证
        2.2.1 非线性CAPM模型
        2.2.2 条件CAPM模型(Conditional CAPM,Intertemporal CAPM,ICAPM)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PT相关理论与实证模型分析
    第一节 非以CAPM为基础的多因素基本模型及实证:APT模型
        3.1.1 APT的基本模型通用式及实际涵义
        3.1.2 APT的基本模型推导
        3.1.3 关于APT实证估计方法汇整
        3.1.4 非线性CAPM(CCAPM)、条件CAPM(ICAPM)及APT模型的比较
        3.1.5 多因素模型的实证结果汇整
    第二节 FF多因素模型及实证:CAPM及APT模型的结合
        3.2.1 FF的基本模型通用式
        3.2.2 FF多因素模型的其它实证结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实务界的APT应用模型
    第一节 关于EM公司
    第二节 EM的理论基础的分析
        4.2.1 股票报酬率的多因素模型
        4.2.2 EMA的模型是线性因素模型
        4.2.3 估计因素模型及因素变量
        4.2.4 线性因素模型的共方差矩阵的比较
    第三节 EM公司的因素分析法的运作
        4.3.1 EM强调的是大规模因素分析方法
        4.3.2 多重线性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的延伸
    第四节 EM公司的风险模型
        4.4.1 风险观念的发展
        4.4.2 EM公司的风险衡量指针及风险模型含意
        4.4.3 EM公司及BARRA公司的"投资组合风险"特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投资组合的实证分析(一)
    第一节 研究设计
        5.1.1 待检验的命题
        5.1.2 选样设计
        5.1.3 实际问题的设计
    第二节 Bloomberg实证结果的解决方案
        5.2.1 Bloomberg、适用对象及服务内容
        5.2.2 Bloomberg的实证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投资组合的实证分析(二)
    第一节 EM公司的适用对象及服务内容
        6.1.1 关于EM公司的适用对象
        6.1.2 关于EM公司的服务内容
    第二节 EM的实证结果
        6.2.1 中国基金的EM实证结果分析
        6.2.2 中国台湾机会基金的EM实证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资产定价模型在中国股市的适用性
    第一节 Bloomberg及EM实证过程及结果的比较
        7.1.1 Bloomberg及EM的替代组合个股之比较
        7.1.2 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风险、相关系数及β值间的数学关系
        7.1.3 以使用者方便性及实务应用性来看
        7.1.4 将EM组合以相关系数及β值来评估-中国基金部分
        7.1.5 将EM组合以相关系数及β值来评估-中国台湾机会基金部分
        7.1.6 用2005年实际的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风险、相关系数来分析
    第二节 中国大陆股市存在的问题与资产定价模型
        7.2.1 关于理性投资人的假设
        7.2.2 流通股份比重太低
        7.2.3 证券公司交易风险及上市公司违法行为
        7.2.4 提高上市公司的品质
        7.2.5 新法给予新的金融工具空间
        7.2.6 认购(沽)权证的实例
    第三节 Bloomberg及EM的结果在中国股市的适用情况
        7.3.1 国际股市CAPM及APT理论的适用情况及原因
        7.3.2 中国大陆股市CAPM及APT理论的适用情况
        7.3.3 Bloomberg(CAPM)及EM(APT)在两个中国基金的适用情况
        7.3.4 对中国股市的政策指导建议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
后记

(9)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述评
        1.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文献述评
        1.2.2 企业聚集理论的文献述评
        1.2.3 FDI聚集现象的文献述评
    1.3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创新
第二章 FDI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2.1 FDI区位选择的传统影响因素
        2.1.1 市场规模
        2.1.2 劳动成本
        2.1.3 开放度
        2.1.4 基础设施
        2.1.5 政治风险
        2.1.6 政策激励
        2.1.7 人文因素
        2.1.8 货币汇率
    2.2 FDI地区分布的新趋势:聚集
        2.2.1 聚集的含义
        2.2.2 FDI全球分布的聚集趋势
        2.2.3 FDI聚集的外在特征
    2.3 FDI聚集的国际案例
        2.3.1 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FDI聚集
        2.3.2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FDI聚集
        2.3.3 英国伦敦金融服务业FDI聚集
        2.3.4 马来西亚槟榔屿电子产业FDI聚集
    2.4 FDI聚集的规律性特征
        2.4.1 产业聚集
        2.4.2 国别聚集
        2.4.3 中小企业聚集
        2.4.4 空间演化
第三章 FDI聚集机制的理论分析
    3.1 产业聚集的形成诱因
        3.1.1 成本节约
        3.1.2 分工深化
        3.1.3 知识溢出
        3.1.4 自然禀赋
    3.2 FDI的聚集机制
        3.2.1 经济因素
        3.2.2 非经济因素
    3.3 FDI聚集的形成模式
        3.3.1 核心企业带动
        3.3.2 配套产业奠基
        3.3.3 地理优势诱导
        3.3.4 产业内外对接
        3.3.5 资源禀赋引致
        3.3.6 园区载体推进
    3.4 FDI聚集的案例分析——北京星网国际工业园
        3.4.1 园区背景介绍
        3.4.2 跨国公司聚集的起因
        3.4.3 跨国公司的聚集模式
        3.4.4 聚集成功的关键因素
        3.4.5 启示
第四章 FDI的地区分布特征
    4.1 FDI的地区分布概况
        4.1.1 总量的地区分布
        4.1.2 行业的地区分布
        4.1.3 分来源地的地区分布
        4.1.4 开发区中的FDI
    4.2 FDI的地区聚集特征
        4.2.1 总量聚集特征
        4.2.2 行业聚集特征
        4.2.3 国别聚集特征
        4.2.4 研发聚集特征
    4.3 FDI聚集的典型地区
        4.3.1 东莞
        4.3.2 苏州
        4.3.3 北京
        4.3.4 天津
        4.3.5 浦东
第五章 聚集经济对FDI区位选择的总体影响
    5.1 基本分析
        5.1.1 定性分析
        5.1.2 统计分析
    5.2 面板数据检验
        5.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5.2.2 计量方法说明
        5.2.3 计量结果
    5.3 GRANGER因果检验
        5.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5.3.2 计量方法说明
        5.3.3 计量结果
    5.4 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FDI区位选择、产业聚集与产业异质
    6.1 基本分析
        6.1.1 定性分析
        6.1.2 统计分析
    6.2 理论建模与假说
    6.3 计量检验
        6.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6.3.2 计量结果
    6.4 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 FDI地区聚集的国(地区)别效应
    7.1 基本分析
        7.1.1 定性分析
        7.1.2 典型案例——太仓德资聚集
        7.1.3 统计分析
    7.2 一个简化的理论模型
    7.3 计量检验
        7.3.1 计量模型说明
        7.3.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7.3.3 计量结果
    7.4 结论与启示
第八章 企业规模、市场能力与FDI地区聚集
    8.1 基本分析
        8.1.1 定性分析
        8.1.2 统计分析
    8.2 基于创新能力的博弈模型
    8.3 计量检验
        8.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8.3.2 计量结果
    8.4 结论与启示
第九章 FDI聚集的空间演化
    9.1 FDI聚集的空间外溢效应
        9.1.1 空间计量模型介绍
        9.1.2 变量和数据说明
        9.1.3 计量分析与模型比较
        9.1.4 结论与启示
    9.2 FDI聚集的动态演化机制
        9.2.1 FDI聚集的作用力
        9.2.2 FDI聚集的动力机制
        9.2.3 FDI聚集动态演变的例证
    9.3 FDI聚集的演化经济学分析
        9.3.1 理论假说
        9.3.2 总体的演化特征及解释
        9.3.3 行业层面的进一步分析
        9.3.4 结论与启示
第十章 基于聚集经济的引资战略
    10.1 引资政策的历史变迁
        10.1.1 第一代FDI政策——规制性政策
        10.1.2 第二代FDI政策——激励性政策
        10.1.3 第三代FDI政策——综合配套性政策
    10.2 促进FDI聚集的国际经验——爱尔兰的案例
        10.2.1 人力资源培养
        10.2.2 促进对外联系
        10.2.3 配套政策激励
        10.2.4 扶持本土企业
        10.2.5 创新体系建设
    10.3 制约FDI聚集的主要问题
        10.3.1 开发区规划不合理
        10.3.2 地区间过度竞争
        10.3.3 国内配套产业基础薄弱
        10.3.4 落后地区缺乏聚集条件
    10.4 聚集经济导向的引资策略
        10.4.1 整治各类工业园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0.4.2 调整优惠政策内容,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10.4.3 完善配套产业体系,强化聚集的根植性
        10.4.4 地方政府协调合作,实现区域错位发展
        10.4.5 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产业聚集
        10.4.6 各级政府因势利导,引领聚集发展路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发达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的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设想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内容安排
第二章 源污染的涵义、特点、来源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 面源污染的涵义和特点
    第二节 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第三节 国外发达国家防治面源污染的工程和技术性措施
    第四节 国外发达国家防治面源污染的非工程性措施
第三章 文献综述--从经济学角度的梳理和分析
    第一节 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简要回顾与评述
    第二节 学术界针对防治面源污染的观点
    第三节 面源污染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面源污染的经济政策模型研究
第四章 关于防治面源污染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各国关于防治面源污染的法律、法规
    第二节 各国关于保护农村环境和防治面源污染的经济和管理措施
    第三节 我国面源污染问题的特殊性
第五章 发达地区农村面源污染与农村边缘化分析
    第一节 发达地区农村的边缘化趋势
    第二节 解读边缘化的根源与面源污染问题
    第三节 重新认识农村的价值
第六章 政府在防治面源污染中的角色定位
    第一节 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过物质化倾向
    第二节 政府的角色定位
第七章 上海市面源污染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华新镇概况
    第二节 华新镇面源污染情况的总体判断
    第三节 华新镇面源污染调查综合评价结果及讨论
    第四节 上海市每公顷耕地施用化肥量的时间序列分析(1978-2000)
第八章 关于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对策讨论
    第一节 实行面源污染税收/补贴制度
    第二节 在城市化进程中拓展农村发展空间
    第三节 发展有机农业遏制农业面源污染
    第四节 让农村为都市提供生态服务
    第五节 提高农村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的有效性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手机电池抽样八成合格(论文参考文献)

  • [1]Web2.0时代“90后”的新媒介素养研究 ——以拉曼大学为例[D]. 王振文. 南京大学, 2017(09)
  • [2]科技产品评测研究:一种科技传播的微观视角[D]. 黄政龙. 山东大学, 2016(02)
  • [3]C公司第三方检测业务营销策略改进研究[D]. 王兆锋. 苏州大学, 2015(08)
  • [4]各地电动车产业质检报告摘编[J]. 本刊编辑部. 电动自行车, 2015(04)
  • [5]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D]. 乔亚兰. 武汉大学, 2011(04)
  • [6]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机理研究 ——基于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D]. 钟岭. 江西财经大学, 2011(05)
  • [7]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 董育宁. 复旦大学, 2007(06)
  • [8]资产定价模式的应用:以两个中国基金为例[D]. 张涤芳. 复旦大学, 2006(02)
  • [9]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D]. 王剑. 东南大学, 2006(04)
  • [10]发达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的经济学研究[D]. 张宏艳. 复旦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手机电池抽样80%合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