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师范院校毕业生一律到基层任教(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艺[1](2021)在《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兴国、强国之关键,教师是立教、兴教之核心。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既是引导乡村学生摆脱蒙昧、健康成长的领航者,又是为乡村乃至国家发展蓄智和增能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城乡教育发展之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其中城乡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招不来、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日趋凸显,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因此,如何解决乡村师资不足、不好的难题,缩小城乡师资差距,促进乡村教育朝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方向发展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新世纪以来,我国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把乡村教师补充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如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城乡轮岗、银龄讲学计划等。一系列补充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和关怀,为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乡村教师补充不断政策化也意味着补充困境尚未根绝,因此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能否得到有效落实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本研究围绕“呈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运用文献法及调查法收集和整理研究材料。首先,对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文本的发布部门、时间、数量、效力等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将政策发展历程划分为解构与探索(2000-2005年)、重建与突破(2006-2008年)、调整与深化(2009年至今)三个阶段,总结并介绍每个发展阶段的目标任务及发展重心;其次,基于政策执行的背景、内容及所搜集的数据,通过城乡对比的方式,呈现补充政策执行的成效及困境。结果显示,在政策执行中,乡村中小学生师比、教师学历及师资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但存在目标难以达成、教师消极响应政策、执行迟缓僵硬、所需资源不足等问题;再次,以史密斯模型为基本框架,结合调研数据,从政策文本、目标群体、执行主体及执行环境四个方面对补充政策执行现存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最后,基于现存困境及成因分析结果,从史密斯“四因素”着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利于促使补充政策顺利执行的策略,具体包括:增强政策设计的灵活性、激发教师的自我驱动能力、提高执行主体的工作效能、创设良好有益的执行环境等。
于峰[2](2021)在《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研究(1921-1949)》文中认为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师范音乐教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师范学校从事革命活动,对师范音乐教育进行了初步摸索。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萌芽期,抗日战争时期的探索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期。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呼吁有识之士从事教师职业,对当时教师忽视音乐课程的现象与音乐课程无序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法进行了批判,认为音乐课程在整个师范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办师范学校,编写师范音乐教材,《小学各科教授法》为主要代表,对唱歌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进入萌芽期,列宁师范学校与教师训练班广泛设立,师范教育呈现出“四维”结构。师范学校音乐教师队伍有以徐特立、李伯钊等人为代表的海外留学归来的教师,他们把从苏联等国家留学所得介绍到中国,有以石联星、缪敏等人为代表的革命者。师范学校均开设有音乐课程,课外文娱活动与宣传革命与生产的音乐活动丰富。师范音乐教材如闽西列宁师范的《教学法》,永新县寒期教师讲习所的《教学法》,短期列宁师范的《教育大纲》等,对音乐课程的视唱法、听唱法进行了分阶式阐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进入探索期,师范学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以抗战为中心,与根据地实际紧密结合。这一时期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特色主要有两点,一是专业音乐教师培养机构的建立,盐阜师范学校音乐组及音乐教师训练班;二是高等学校师范教育院系音乐科的建立,开创了根据地“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先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进入发展期,这一时期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典型特点是“新型正规化”。在“新型正规化”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师范音乐教育朝着“新型正规化”迈进。师范学校加大音乐课程在内的文化课程比重,在学制、课程等方面都力求正规化,在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上,以合唱、指挥、器乐、音乐基础知识等为主,与抗战时期以教授抗战歌曲为主形成对比。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历史经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得到了传承与发展。重视培养社会需要与素质全面的音乐师资、重视师范学校课外音乐活动与教育实习、重视师范音乐教材建设,师范音乐教育呈现出制度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趋势。
柳丽娜[3](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指出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侯一欣[4](2020)在《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工作适应的叙事研究 ——以Q中学三位老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结构失调等问题,各部门均先后出台了许多促进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帮扶政策及相关措施,这一系列政策实现了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返乡就业。意欲立足家乡则先要适应家乡,但由于久别故乡,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返乡后会遭遇一系列生理与心理上的冲突,因而造成一定的适应困难。此外,这部分返乡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一部分入职于教育行业,“返乡者”和“初任教师”的双重身份则让其工作适应更加困难,而少数民族初任教师的工作适应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的工作适应展开研究,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少数民族返乡大学生工作适应的问题,还能够促进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本研究聚焦于三位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从教师的工作选择、工作适应以及工作满意度三个层面着手,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实物收集法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追溯三位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的返乡缘由、剖析他们返乡前的心理动态;阐释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参加工作的心路历程、管窥影响他们工作适应的主要因素;总结其工作适应过程,为帮助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了解三位老师返乡就业时的工作选择、返乡参加工作时的工作表现、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的到岗追踪情况,以小见大地从他们的故事中了解这部分人返乡就业中的心路历程,真实还原他们在择业、就业时的开心与不安,理性与感性的交织。庆幸的是,三位老师虽在工作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遇到一些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问题,但总体都适应得不错。在教学技能、人际关系、心理调适以及环境适应四个方面都有着较好的状态与表现,不管是教师自身还是学校、同事以及学生,对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都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这与教师个体、教师家庭、入职学校、政策导向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借鉴三位老师的择业之路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优缺点,研究总结出借鉴经验,也针对部分问题提出了对策意见,即教师个体要端正就业观念和加强身份认同感;教师家人要发挥家庭支持性系统的作用:入职学校要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与生活照顾;高校对大学生要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引导;当地政府要加强政策宣传以确保政策落地。希望本研究对更多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房玲玲[5](2020)在《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将其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奋斗在基础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教师资源配置的模式,对于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政策实施10余年来的历程,可以发现政策在积极适应政策问题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自身内容体系,政策的演进历史和实施过程已经成为教育政策学研究的典型案例。人们不断通过实证研究和实践反思以期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并更好地达成政策目标。对于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考察具有多维视角,已有研究多聚焦公费师范生就业及继续教育等环节,是基于政策结果的研究。从政策过程来看,公费师范生培养居于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的中心环节,对于政策结果影响深远。如果公费师范生不能按要求进行培养,政策执行的意义就无从谈起,而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是培养活动的直观反映,以学习状况反映政策执行效果是从公费师范生本体出发的一种尝试,是从学习者本体出发对于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状况进行的研究。当前,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美术教师有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美育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美术教师作为美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其自身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同时,单独对某一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进行研究也更易获得政策执行状况的真实样态。本研究以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为切入点,从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分析出发,比较分析了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美术专业非公费师范生、非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等不同群体的学习状况,力图描摹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状况。通过文献分析,研究将学生的学习状况分为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和职业认同四个维度,据此编制了《师范专业本科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经过预测修订后,对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美术专业非公费师范生、其他专业公费师范生发放了问卷,得出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25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培养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中小学校长等利益相关者围绕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相关数据使用Nvivo12进行了分析和处理。研究发现,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有积极表现,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投入不够、从教能力不强、教师职业认同感缺失等方面。这些学习状况方面的问题是公费师范生培养活动的现实反映,也是政策执行问题的表现,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综合来看,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元的。研究认为,导致这些状况的原因包括政策工具功能受限、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偏移及政策执行外部环境不良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从政策执行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出发,提出了促进政策有效执行的建议。一是明确激励工具的使用;二是加强劝告工具的使用;三是强化能力建设工具的使用,促进相关主体能力的提升。作为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随着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和完善,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些政策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政策分析,有助于促进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政策内容的不断丰富。希望本研究得出的结论能进一步促进这一政策的有效执行。
张佳林[6](2020)在《陕西省“民众学校”研究(1927-1949)》文中提出近代以来,中国民众知识水平低下一直是中国政府和知识分子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文盲众多是导致中国近代国家难以形成、民主制度迟迟未能建立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症结所在。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社会教育思潮在中国也流行开来,上至政府,下至民间,普遍开始了社会教育的有关尝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教育机构,其中“民众学校”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有实效性的机构。本文采用了广义的“民众学校”概念,对陕西省“民众学校”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陕西省“民众学校”起源于清末的识字学塾,此后又零星的在陕西各地出现了一些夜校、补习学校和平民学校等“民众学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陕西省开始了大规模社会教育办学活动,此后成立的陕西省民众教育委员会在西安先试办了 3期民众学校,拉开了陕西省大规模办理民校的序幕。1931年灾荒过后,陕西省教育厅成立了西安市民众学校管理处,开始在西安逐年办理民众学校,并且要求各县也进行推广。1936年开始,陕西省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开始推行民众补习教育计划,并同时设置保立小学成人班,大规模的进行扫盲运动。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民众补习计划进一步加强,各级学校、各种机关团体都纷纷投入到“民众学校”的筹办中来,在抗战的大后方形成了办理“民众学校”的高潮。此后,国民政府推行国民教育计划,在国民学校内设置民教部,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融合,纳“民众学校”于正规的学制之内,实现了社会教育的巨大飞跃,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抗战进入末期,国民政府又开始在陕西实行反动的“特种教育”,一改社会教育的初衷,再加上内战的原因,陕西省“民众学校”办理也逐渐走向尾声。总的来看,陕西省“民众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解放战争之前办理规模在不断扩大,逐渐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陕西省“民众学校”发展演进的历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角度观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进行社会教育的实践过程,也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对“社会教育化”理念的贯彻。陕西省“民众学校”在取得了一些成就的同时,也以其自身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给予我们以思考,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提高民众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具有积极地启发和借鉴作用。
徐梦艳[7](2020)在《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现状及问题研究 ——基于南京八所高校研支团成员的访谈》文中提出“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从1998年首次组建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采用“接力服务+定期轮换”的工作机制,累计选拔派遣近2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祖国中西部地区,为当地基础教育与扶贫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的开展情况、现存问题、改进策略为行文脉络,沿着“理论基础—现状调查—服务反思—问题探寻—对策建议”的思路展开,通过文献梳理及志愿者访谈,归纳总结出当下研支团工作中存在的较具共性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理论基础及其适用性论述。引入志愿服务理论、教育扶贫理论以及服务学习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生支教是一项表现出志愿性及利他性且以教育扶贫为基本任务的社会活动,其过程中展现出的学习性值得关注并挖掘。第二章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组建背景及意义研究。首先对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相关概念及成立背景进行了梳理,并总结出我国研支团组建意义包括以下三方面:(1)在西部基层组织贡献新力量;(2)为西部基础教育带去新思想;(3)探索“支教+”的服务新模式。第三章是对我国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现状的梳理。通过对全国项目办以及各高校的研支团招募文件的解读理清高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选拔条件以及具体流程。后依托对南京八所高校的36位研支团成员的深度采访,阐述了支教团队员在服务地的生活条件环境、活动开展概况、支教服务中的收获等情况。通过三则故事以期使读者对研究生支教工作产生更为感性立体的认知。第四章是对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存在问题的分析。(1)在研究生支教团制度建构层面,当前研支团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多重任务压力难以平衡;作为一项人才资源,未被放在合理位置而造成浪费;同时高校研支团工作在全校范围内曝光度不足。(2)研支团服务准备阶段暴露出支教成员服务动机存在功利性;支教队员招募选拔机制待完善;队员派送与服务地需求不匹配;支教团岗前培训环节亟需加强等问题。(3)在研支团服务开展阶段存在研支团队员在服务地融入困难;研支团教学工作现状有待改善;研支团队员权益保障体系缺位;研支团支教过程呈现出孤立性等问题。(4)在研支团服务完成阶段显现出高校支教工作缺乏传承与反思;服务地与高校考评机制不完善;服务结束后庆祝表彰环节不足;高校对研支团员缺乏后续关注等问题。第五章是改善研究生支教团支教现存问题的建议及策略。本研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尝试借鉴服务学习理念的成熟经验提出如下对策:(1)借鉴服务学习经验完善研支团制度建构:明晰我国研支团定位的同时合理分配各支教团队的多重任务,因地制宜;人才资源配置最优化,制定“下放”机制,实现多方主体互赢互惠;扩大宣传力度,增强其在全校范围内的知晓度。(2)在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准备阶段注重提升志愿者志愿服务意识摒弃功利化;招募选拔机制中增加多维度考量,注重综合实力;调整研支团派送方式注重按需分配;完善支教团岗前培训体系建设。(3)在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开展阶段应着力加强研支团成员的服务地归属感;切实保障基层服务人员的权益;加强研支团间多层次交流互通,消除孤立感;关注研支团支教过程的学习性。(4)在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完成阶段应重视研支团内部的传承与反思;服务地联合高校共同优化考评机制;完善庆祝表彰环节为研支团队员创设仪式感;落实往届研支团队员追踪管理,制定长线培养机制。综上,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历经二十年薪火相传,在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助力教育扶贫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志愿者在基层岗位的服务与奉献中履行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现阶段,我国高校研支团支教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基于文献梳理和质性访谈,在厘清原因的基础上为改进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提出了对策建议。
李静美[8](2018)在《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认为当前农村教师补充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稳定性差,亟需建立能使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农村教师补充渠道。湖南省于2006年探索实施的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获得良好的实践反响。有人说,“中师又回来了”。那么,在不同于中师所处时代环境下,定向培养作为农村小学教师的重要补充渠道何以可行?它是如何实现“有人读”且使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其背后的发生逻辑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较少,且偏重对实施经验、人才培养等的描述性研究,学理分析不足,难以回答上述问题。为此,本研究采取“回溯历史、关照背景、诉诸理论”三维取向,以湖南省为个案,基于嵌入型个案研究设计,综合使用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采用并行混合方法设计,对当前社会环境下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何以可行(何以产生、何以有效等)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为原型,加入制度环境稳定性变量,构建了新的制度变迁解释模式,认为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的产生与中等师范教育的取消有内在联系,定向培养政策产生主要是效率机制在起作用。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取消中等师范教育主要是合法性机制作用的结果,取消中师不仅是师范教育中专学历层次的消失,更是中师培养模式与制度优势的隐没,由此导致一些农村学校失去稳定和高质量的师资来源,师资短缺和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环境趋于稳定,组织微环境较为积极背景下,效率机制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而定向培养之所以被认为是有效率的农村教师培养和补充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结果。基于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验的分析,定向培养成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落后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方式具有历史必然性。本研究基于对各主体的调查、运用相关理论,采取“数据呈现效果→资料挖掘原因→理论解释逻辑”的分析理路,在和中等师范教育、现有农村教师补充渠道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何以有效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定向培养的制度设计与社会现实和客观需求等相契合,由此招收到了次优生源,培养出了高质量的师范生,补充到了有守诺精神的教师,较之其他补充渠道,更好地解决了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就生源吸引来看,尽管时代发生变迁,但定向培养能够吸引到次优生源,在于公费教育切合了农民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就业保障符合了农民的回避风险逻辑、职业特性契合了各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人才培养质量高,与良好的生源质量、系统的教师教育、适当的考核退出机制息息相关,它抓住了农村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关键,增强了培养对农村教育的适应性。就到岗留任保障来看,契约机制是关键,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同时本地化机制促动契约的自动履行,由此构成定向培养保障师范生到岗留任的内在逻辑。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争议或问题,并结合调研中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从政策设计、院校培养、实施保障、外部支持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朱睿[9](2018)在《地方师范大学师范专业本科生就业去向研究》文中指出师范教育作为教育事业母机,为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的合格教师,地方师范大学作为教师培养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地方师范大学在综合化办学的进程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师范生的培养,这不利于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也不利于地方师范大学自身建设和师范生的成长。对地方师范大学师范生就业去向进行探讨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择业效能感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首先对新中国师范生就业去向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总结了师范生就业去向的发展变化,分析了师范生到基础教育领域就业的必要性:认为其具有满足国家基础教育大量教师需求、有助于师范大学更好发展和师范生个人更好发展。其次对地方师范大学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就业去向地点上集中在城市,行业涉及多个领域。接着对A大学2018应届师范生的就业去向选择进行了个案调查,调查发现就业去向选择存在国有企业和党政事业单位人数多、基础教育领域人数少、选择遍布各个行业以及工作地点的选择集中在城市这四类特点。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现阶段地方师范大学师范生就业去向的整体特征:就业去向多元化、就业去向偏离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以城市为主。然后从就业政策、教师待遇、师范生培养质量和师范生个人的角度,分析了形成现阶段地方师范大学师范生就业去向特征的原因,即教师资格准入带来的冲击、教师待遇不高,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师范生专业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存在不足以及师范生个人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上述四方面原因提出了促进师范生到基础教育领域就业的相关对策建议,包括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增强就业指导力度和从专业角度提升师范生就业竞争力,树立合理就业观念等四方面措施。目前对于师范生就业去向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及时洞悉了师范生就业去向偏离培养目标将会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影响,并通过对比宏观和微观上师范生就业去向的共同点提炼了现阶段地方师范大学师范生在就业去向上的特征,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笔者将对部属师范大学、地方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师范生在就业去向上有何不同,以此探析各类型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目标和师范生就业上的差异。
李婷婷[10](2018)在《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本土化培养机制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该篇基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核心议题之一即在全国范围部署乡村教师建设的精神,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的社会现实背景。重点侧重于我们国家教育现状中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提出了乡村小学教师本土化培养机制,旨在于乡村本土“造血”,向乡村输入本土需求的小学教师,解决乡村小学教师缺乏的问题,推动西部地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教育是国家大计的根本,教师是教育大计的根本。要切实的解决我国乡村教育事业滞缓的问题,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要任务必须要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短板问题。本文研究调查是以西部地区贵州省乡村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贵州省部分乡村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目前乡村现存的小学教师的基本情况,观察分析现如今乡村小学教师的共性,考察什么样的教师会留在乡村任教。从中发现,目前补充渠道补充的乡村小学教师存在以下问题:补充阻滞,现有教师工作量大;去本土化现象普遍,人才流失严重;当前渠道补充的乡村教师教不好等问题。通过对问题追因,转换思路提出本土化培养,具体措施是:标本兼治:定向培养与优化环境并举,确保乡村小学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城乡互动:观念包容与政策倾斜结合,保障乡村小学教师“融得进”、“有盼头”;前后协同: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共生,促进乡村小学教师”教得好“、“用得上”。
二、凡师范院校毕业生一律到基层任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凡师范院校毕业生一律到基层任教(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补充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政策引领 |
2.乡村教师补充政策落实的迫切性 |
3.个人对乡村教师补充问题的关注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乡村与乡村中小学教师 |
2.教师补充与教师补充政策 |
3.政策执行 |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五)理论基础 |
1.史密斯模型的基本构成 |
2.史密斯模型的适切性分析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之文本考察 |
(一)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文本的统计 |
(二)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的演变 |
1.解构与探索阶段(2000-2005 年):补充渠道的变革与开拓 |
2.重建与突破阶段(2006-2008 年):补充政策新格局初现 |
3.调整与深化阶段(2009 年至今):补充政策的完善与推进 |
二、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之执行现状 |
(一)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的成效 |
1.生师比不断下降 |
2.学历水平逐步提高 |
3.教师结构趋向合理 |
(二)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的困境 |
1.政策目标难以达成 |
2.教师消极响应政策 |
3.政策执行迟缓僵硬 |
4.执行所需资源不足 |
三、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之问题归因 |
(一)政策文本方面 |
1.政策明晰性不足 |
2.政策创新性不够 |
3.政策稳定性较差 |
(二)目标群体方面 |
1.薪酬福利供给不足 |
2.职业发展动力弱化 |
3.职业信念尚不坚定 |
(三)执行主体方面 |
1.政策传递中的信息耗损及权威流失 |
2.执行机构权责不明,协调性不够 |
3.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所欠缺 |
(四)执行环境方面 |
1.地理和经济条件较差 |
2.尊师重教氛围缺失 |
四、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之推进策略 |
(一)顶层设计:增强政策设计的灵活性 |
1.细化目标举措,满足差异需求 |
2.完善配套政策,提高待遇保障 |
(二)受众支持:激发教师的自我驱动能力 |
1.增强文化自信,重塑身份认同 |
2.加强人文关怀,激发自体活力 |
3.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助力个体成长 |
(三)基层落实:提高执行主体的工作效能 |
1.增进程序意识,降低信息耗损 |
2.健全问责制度,激励担当作为 |
3.构建沟通机制,促进部门联动 |
4.加强培训教育,提升能力素养 |
(四)环境建设:创设良好有益的执行环境 |
1.推进信息化建设,打破区域限制 |
2.摒弃功利主义,扭转价值取向 |
3.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舆论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史料来源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选题创新点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溯源 |
第一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教师职责与音乐教学提出要求 |
一、推崇教师职业,对教师职责与素质提出要求 |
二、倡导教师音乐教学内容与方法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
三、批判教师忽视音乐课程之现象 |
第二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提倡师范音乐教育,注重师范生培养 |
一、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及在乡村教育中的价值 |
二、师范学校须凸显师范特色,重视音乐师资培养 |
三、师范生须担负双重责任,具备音乐素质 |
第三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办师范学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
一、在师范学校求学与任教 |
二、对师范学校进行整顿与管理 |
三、在师范学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
第四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编写师范音乐教材 |
一、师范音乐教材以娱乐性为原则,以音乐教学法为主要内容 |
二、《小学各科教授法》唱歌科的教学目的与方法 |
三、《小学各科教授法》唱歌科的教材选择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师范音乐教育(萌芽期) |
第一节 “四维”师范教育结构的形成 |
一、“四维”师范教育结构的提出与构建 |
二、“四维”师范教育结构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 |
三、“四维”师范教育结构下师范学校与教师训练班的开办 |
第二节 列宁师范学校的教育宗旨与人才培养模式 |
一、培养师资干部的教育宗旨 |
二、音乐教师来源与音乐教育活动 |
三、学校招生、实习与就业 |
四、人才培养的历史局限性 |
第三节 列宁师范学校的音乐课程与教材 |
一、课程结构与音乐课程设置 |
二、编印音乐系列教材 |
三、音乐教材中的音乐教学法 |
第四节 列宁师范学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
一、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团体 |
二、开展音乐宣传活动 |
三、开展课外文娱活动 |
第五节 教师训练班的音乐教学管理 |
一、开设教师训练班以短期快速培养师资 |
二、教师训练班音乐课程设置与课外音乐活动 |
三、教师训练班毕业生进入小学和社会教育组织工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师范音乐教育(探索期) |
第一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师范教育的类型与特点 |
一、师范学校培养现任与未来师资干部的教育宗旨与教学管理 |
二、中等学校附设师范班以培养师资 |
三、教师训练班是短期训练师资的“捷径” |
四、高等学校教育院系的设立开创了根据地“高等师范”的先河 |
第二节 师范学校音乐课程设置 |
一、音乐课程设置的“实际性”原则 |
二、音乐课程设置的层次性 |
三、代表性师范学校班级编制与音乐课程设置比较 |
四、音乐课程以抗战歌曲为主的教学内容 |
五、中等学校附设师范班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
第三节 师范学校专业音乐教师培养 |
一、音乐教师的来源与代表性音乐教师 |
二、毕业生从事学校与社会教育双重工作 |
三、培养专业音乐教师的师范学校音乐组与“高等师范”音乐科 |
四、鲁艺音乐系毕业生担任音乐教师 |
第四节 师范学校开展课外文娱活动 |
一、学生团体自我管理的性质与组织构架 |
二、学生团体开展课外文娱活动的任务与具体分工 |
三、学生团体开展课外文娱活动以活跃校园气氛 |
第五节 师范学校开展抗战宣传音乐活动 |
一、“一切为抗战服务”方针下的学校抗战宣传工作 |
二、利用歌咏与秧歌开展抗战宣传 |
三、开展抗战宣传音乐活动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师范音乐教育(发展期) |
第一节 “新型正规化”教育方针下的师范教育 |
一、教育会议对“旧式正规化”教育的纠正 |
二、“新型正规化”教育方针要求建立正规化教育 |
三、师范教育的“旧式正规化”偏向和“新型正规化”探索 |
第二节 “新型正规化”师范教育音乐课程设置 |
一、加大文化课程比重是“新型正规化”师范教育的主要特色 |
二、师范学校重视包括音乐课程在内的文化课程建设 |
三、师范学校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新型正规化” |
第三节 “新型正规化”师范教育课外音乐活动 |
一、师范教育要求限制课外音乐活动 |
二、对师范教育限制课外音乐活动的批判 |
三、师范教育课外音乐活动由限制转为支持 |
第四节 “新型正规化”高等师范音乐教育 |
一、高等师范教育建设的制度保障 |
二、教育方针要求加快高等师范教育建设 |
三、高等师范音乐系部建设 |
第五节 战时教育方针下的师范音乐教育 |
一、战时教育方针要求学校配合战争动员 |
二、师范学校音乐课程“酌情”开设 |
三、师范学校课外音乐活动为宣传战争服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历史作用、特征与经验传承 |
第一节 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宣传作用 |
一、运用音乐形式宣传战争符合战争环境的要求 |
二、运用音乐形式宣传生产保证军民粮食供给 |
三、运用音乐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发动群众 |
第二节 红色师范音乐教育培养音乐师资干部的作用 |
一、开设师范学校与教师训练班以培养音乐师资干部 |
二、师范教育培养音乐师资干部的目标明确 |
三、师范教育为根据地培养了急需的音乐师资干部 |
第三节 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实用性特征 |
一、从实际出发的教育理念 |
二、音乐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
三、音乐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经验的传承 |
一、重视培养社会需要与素质全面的音乐师资 |
二、重视师范学校课外音乐活动与教育实习 |
三、重视师范音乐教材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A:代表性红色师范学校一览 |
附录B:报刊所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工作适应的叙事研究 ——以Q中学三位老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民族地区返乡大学生就业难题仍存 |
2.初任教师难过适应关 |
3.个人研究兴趣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少数民族返乡就业 |
2.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 |
3.工作适应 |
(四)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工作适应研究综述 |
1.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研究 |
2.少数民族初任教师工作适应的研究 |
3.对已有研究反思 |
(五)理论基础 |
1.适应性绩效理论 |
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理论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维度 |
3.研究对象 |
4.研究方法 |
二、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的工作适应之路 |
(一)走进研究现场 |
(二)L老师的返乡工作之路 |
1.工作选择:我的教师梦 |
2.工作适应:劲头十足,交口称赞 |
3.工作满意度:越干越起劲 |
(三)S老师的返乡工作之路 |
1.工作选择:心安即归处 |
2.工作适应:扭转心态,成效显着 |
3.工作满意度:痛并快乐着 |
(四)M老师的返乡工作之路 |
1.工作选择:感谢“免费师范生”政策 |
2.工作适应:瑕不掩瑜,渐入佳境 |
3.工作满意度:未来不是梦 |
三、影响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工作适应的因素分析 |
(一)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的性格特征分析 |
1.活泼率真的L老师 |
2.脚踏实地的S老师 |
3.严谨稳重的M老师 |
(二)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分析 |
1.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对家庭的归属感 |
2.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对家乡的归属感 |
3.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对身份的认同感 |
(三)学校支持对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工作适应的因素分析 |
1.入职学校对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的教学支持 |
2.入职学校对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的生活照顾 |
(四)政策引导对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工作适应的因素分析 |
1.中央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指导 |
2.部属高校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落实 |
四、提升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工作适应的建议 |
(一)教师个体要端正就业观念和加强身份认同感 |
(二)教师家庭要发挥系统性支持的作用 |
(三)入职学校要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与生活照顾 |
(四)高校对大学生要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引导 |
(五)政府要加强政策宣传以确保政策落地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论题说明 |
二、研究综述 |
(一)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国内外基本情况 |
(二)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研究 |
(三)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
(四)公费师范生学习问题及成因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四、论文结构 |
五、研究创新 |
(一)通过对公费师范生培养过程的考察监测政策影响 |
(二)基于政策工具提出促进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的建议 |
第一章 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核心概念及文本分析 |
一、核心概念 |
(一)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 |
(二)教育政策执行 |
(三)学习状况 |
二、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文本分析 |
(一)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二)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文本分析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三章 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的积极表现与主要问题 |
一、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群体特征 |
(一)生源特征 |
(二)专业特征 |
二、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的积极表现 |
(一)学习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 |
(二)学习行为注重学习互动和前沿知识 |
(三)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较为自信 |
(四)对教师职业的外在认同程度较高 |
三、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存在的问题 |
(一)学习动力不足 |
(二)学习投入不够 |
(三)从教能力不强 |
(四)教师职业认同感缺失 |
第四章 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内容不完善导致政策工具功能受限 |
(一)激励工具使用不充分 |
(二)劝告工具使用不充分 |
(三)能力建设工具使用不全面 |
二、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行为偏移 |
(一)部属师范大学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行为滞后 |
(二)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 |
三、政策执行外部环境对政策执行产生综合影响 |
(一)教师职业社会认可度不高的负面影响 |
(二)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带来政策执行的新压力 |
第五章 促进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建议 |
一、发挥激励工具的作用 |
(一)注意激励的适当性和正向引导性 |
(二)注意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的综合运用 |
二、加强劝告工具的使用 |
(一)强化对公费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引导 |
(二)强化公费师范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
三、丰富能力建设工具的手段 |
(一)建立分专业的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标准 |
(二)建立政策实施的问责和监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师范专业本科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3 :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访谈提纲(学生) |
附录4 :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访谈提纲(中小学校长) |
附录5 :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访谈提纲(行政官员)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6)陕西省“民众学校”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1、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的理论研究 |
2、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的相关研究 |
3、近二十年“民众学校”史研究 |
4、陕西省民众学校及社会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民众学校”概念界定 |
2、研究范围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国民政府成立前后陕西省社会概况 |
一、军阀混战,地方动荡不堪 |
二、灾害频仍,人民生活困顿 |
三、教育落后,社教起步较晚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陕西省“民众学校”发展演变 |
一、萌芽与探索时期(1911-1926) |
二、起步与实践时期(1927-1930) |
1、强迫教育运动大会的召开 |
2、成立陕西省民众教育委员会 |
三、推广与鼎盛时期(1931-1940) |
1、西安民校管理处的设置与民众学校的创办 |
2、“失学民众补习教育计划”与“保立小学”的设立 |
3、战时民众补习教育计划的推行 |
四、转型与停滞时期(1940-1949) |
1、国民教育制度的推行 |
2、创办特种教育 |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陕西“民众学校”的类型 |
一、专设类“民众学校” |
1、从平民学校到民众学校 |
2、露天学校 |
3、乡农学团 |
二、附设类“民众学校” |
1、各级学校附设民众学校 |
2、民众教育馆附设民众学校 |
3、各机关附设民众学校 |
三、班级式“民众学校” |
1、保立学校成人班 |
2、国民学校民教部 |
第四章 “民众学校”的行政管理研究 |
一、“民众学校”的内部行政组织 |
二、办学场址的选择与分布 |
三、经费来源与开支 |
1、经费的来源 |
2、经费的开支 |
四、奖励与惩处 |
1、对于办学人员的奖励与惩处 |
2、对于学生的奖励与惩处 |
五、学生及老师的构成情况 |
1、学生的年龄及身份 |
2、教师的来源 |
第五章 “民众学校”的教学管理研究 |
一、招生与留生问题 |
1、招生问题 |
2、留生问题 |
二、教材的选择及课程的设置 |
1、教材的选择 |
2、课程的设置 |
三、教学方式的选择 |
1、定点与流动式教学 |
2、好汉传习制 |
四、时间安排与学级编制 |
1、修业期限与授课时间 |
2、学级编制 |
第六章 陕西省“民众学校”的成效及其不足 |
一、陕西省“民众学校”的贡献 |
1、扫除文盲,承担社教重任 |
2、平衡差别,妇女受教增多 |
3、精神教育,有力支援抗战 |
二、陕西省“民众学校”的不足 |
1、政策迭变,办理成绩有限 |
2、经费欠缺,政府苛征横敛 |
3、薪俸微薄,教师积极性差 |
4、偏重省会,地方办理不善 |
5、背离初衷,实行特种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现状及问题研究 ——基于南京八所高校研支团成员的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生 |
(二)支教 |
(三)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 |
(四)服务学习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与研究生支教团相关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关于服务学习的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适用性分析 |
第一节 志愿服务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一、志愿服务理论 |
二、志愿服务理论的适用性 |
第二节 教育扶贫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一、教育扶贫理论 |
二、教育扶贫理论的适用性 |
第三节 服务学习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一、服务学习理论 |
二、服务学习理论的适用性 |
第二章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组建背景及意义 |
第一节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组建背景 |
第二节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组建意义 |
一、在西部基层组织贡献新力量 |
二、为西部基础教育带去新思想 |
三、探索“支教+”服务新模式 |
第三章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二、研究伦理问题讨论 |
第二节 研究生支教团招募选拔机制 |
一、高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选拔条件 |
二、高校选拔研支团成员的具体流程 |
第三节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现状 |
一、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地的生活条件环境 |
二、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地的活动开展概况 |
三、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支教服务中的收获 |
第四节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故事分享及思考 |
一、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的“肥皂计划” |
二、读书的意义是否可以用金钱来换算? |
三、大山深处为何再难出“贵子”? |
第四章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关于研究生支教团制度建构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准备阶段的问题 |
一、支教成员服务动机存在功利性 |
二、支教队员招募选拔机制待完善 |
三、队员派送与服务地需求不匹配 |
四、支教团岗前培训环节亟需加强 |
第三节 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开展阶段的问题 |
一、研支团队员在服务地融入困难 |
二、研支团教学工作现状有待改善 |
三、研支团队员权益保障体系缺位 |
四、研支团支教过程呈现出孤立性 |
第四节 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完成阶段的问题 |
一、高校支教工作缺乏传承与反思 |
二、服务地与高校考评机制不完善 |
三、服务结束后庆祝表彰环节不足 |
四、高校对研支团员缺乏后续关注 |
第五章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的改进策略 |
第一节 借鉴服务学习经验完善研支团制度建构 |
第二节 对于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准备阶段的建议 |
一、加强志愿服务意识摒弃功利化 |
二、招募选拔机制增加多维度考量 |
三、调整研支团派送方式按需分配 |
四、完善支教团岗前培训体系建设 |
第三节 对于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开展阶段的建议 |
一、加强研支团员的服务地归属感 |
二、切实保障基层服务人员的权益 |
三、加强研支团间多层次交流互通 |
四、关注支教过程中的双向学习性 |
第四节 对于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完成阶段的建议 |
一、重视研支团内部的传承与反思 |
二、服务地联合高校优化考评机制 |
三、完善庆祝表彰环节增添仪式感 |
四、落实往届研支团队员追踪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农村教师主要补充渠道的效果与问题 |
(二)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相关问题 |
(三)简要的评论 |
三、内容、思路与意义 |
(一)内容与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反思 |
(一)混合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二)样本情况介绍 |
(三)研究者的反思 |
第一章 国家主导的定向培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师兴衰探析 |
一、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调整整顿期(1979-1983) |
(二)发展繁荣期(1984-1991) |
(三)稳中渐衰期(1992-1998) |
(四)快速消亡期(1999年以后) |
二、中等师范教育的成功经验 |
(一)政策优势吸引了优秀生源 |
(二)精准培养保证了教学胜任力 |
(三)定向制度保障了供给与稳定 |
三、取消中等师范教育的现实反思 |
(一)关于取消中师的三种解释 |
(二)对现有解释的现实反思 |
(三)关于取消中师的新解释 |
小结 |
第二章 地方驱动的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回归 |
一、启动背景 |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
(二)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并未形成 |
(三)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与补充不足共存 |
(四)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
二、实施历程 |
(一)酝酿准备 |
(二)启动实施 |
(三)深化完善 |
三、学理反思 |
(一)政策的产生:效率机制起主要作用 |
(二)政策的选择:路径依赖的结果 |
小结 |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生源吸引分析 |
一、生源吸引状况 |
(一)生源质量“次优化”,且有内部差异 |
(二)生源来源“农村化”,农村和县城生源质量有差别 |
(三)中下和中中层报考为主,但二者亦有差别 |
二、生源吸引原因:为何报考 |
(一)报考决策的宏观调查 |
(二)报考决策的微观深描 |
三、生源吸引逻辑 |
(一)公费教育切合农民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 |
(二)就业保障符合农民的回避风险逻辑 |
(三)职业特性契合各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 |
小结 |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生源吸引分析 |
一、培养质量如何 |
(一)定向师范生的素质表现 |
(二)定向教师的能力体现 |
二、缘何有高质量 |
(一)优质生源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
(二)系统的教师教育是质量保证的根本 |
(三)考核退出机制是质量保证的“助力器” |
小结 |
第五章 为什么下得去、留得住: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到岗留任保障分析 |
一、到岗留任状况 |
(一)定向师范生履约到岗情况 |
(二)定向教师履约留任情况 |
二、到岗留任原因 |
(一)到岗(下得去)的原因 |
(二)留任(留得住)的原因 |
三、到岗留任保障逻辑 |
(一)契约机制是到岗留任保障的关键 |
(二)本地化机制促动契约的自动履行 |
小结 |
第六章 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反思与建议 |
一、定向培养的必然性:农村教师补充的方向? |
(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在一定时期内一些地区存在 |
(二)农村教师需要专门准备或培养已成为各国广泛共识 |
二、定向培养的有效性:制度变迁路径的视角 |
三、定向培养实施中的主要争议或问题 |
(一)初招学生选择自主性问题 |
(二)初招项目优质生源冲突问题 |
(三)专门化培养与再就业问题 |
(四)定向教师个人发展问题 |
(五)定向培养经费分担问题 |
四、定向培养实施的优化建议 |
(一)明确制度完善环节,保证项目生源质量 |
(二)建立二次进退机制,尊重学生自由选择 |
(三)注重乡土情怀培养,完善农村教师教育 |
(四)优化服务期制度,促进教师稳定与发展 |
(五)厘清各级财政责任,完善经费保障体制 |
(六)改善外部环境,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9)地方师范大学师范专业本科生就业去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1.地方师范大学 |
2.师范生 |
3.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 |
4.就业去向 |
(四) 择业效能感理论 |
(五) 文献综述 |
1.对地方师范大学师范生培养的研究 |
2.对于师范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
3.关于师范生就业去向的研究 |
(六)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新中国师范生就业去向的回顾和反思 |
(一) 师范教育初步发展阶段 |
1.初步发展阶段特点 |
2.初步发展阶段师范生的就业去向 |
(二)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阶段 |
1.曲折发展阶段特点 |
2.曲折发展阶段师范生的就业去向 |
(三) 师范教育全面发展阶段 |
1.全面发展阶段特点 |
2.全面发展阶段师范生的就业去向 |
(四) 师范专业毕业生服务基础教育的必要性 |
1.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大量教师 |
2.符合地方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 |
3.有助于师范生个人发展 |
二、地方师范大学师范生就业去向的现状分析 |
(一) 地方师范大学师范生培养的基本架构 |
1.培养目标 |
2.课程设置 |
3.教育实习、见习的设计 |
(二) 地方师范大学师范生就业去向的现状 |
1.毕业生规模 |
2.师范生就业去向领域 |
3.师范生就业地域分布 |
三、地方师范大学师范生就业意向的个案分析 |
(一) 选取缘由 |
1.教师教育历史悠久 |
2.教师教育特色鲜明 |
3.利于开展调查研究 |
4.调查对象选择符合实际需求 |
(二) 调查研究过程 |
1.问卷调查 |
2.访谈 |
(三) 调查结果分析 |
1.选择国有企业和党政事业单位的比例最高 |
2.就业去向选择遍布多个行业 |
3.选择基础教育领域的比例较低 |
4.工作地点的选择集中在城市 |
四、地方师范大学师范生就业去向的主要特征及归因分析 |
(一) 主要特征 |
1.师范生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 |
2.师范生就业去向偏离培养目标程度高 |
3.师范生就业去向地点以城市为主 |
(二) 原因分析 |
1.教师职业准入资格开放所带来的冲击 |
2.教师地位和待遇不高,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 |
3.师范生的专业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存在不足 |
4.师范生自身存在不足 |
五、促进地方师范大学师范生服务基础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 完善就业政策体系 |
1.健全师范生就业保障制度 |
2.完善师范生基层就业保障政策 |
(二) 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
1.提高教师各方面待遇 |
2.提高各类型学校的教师待遇 |
(三) 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 |
1.高度重视师范生的培养 |
2.全面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
3.加强师范生就业观念教育 |
4.为师范生提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 |
(四) 师范生要提升就业竞争力,树立合理就业观念 |
1.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
2.树立合理就业观念 |
六、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本土化培养机制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历史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乡村教师 |
1.4.2 本土化 |
1.4.3 培养机制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创新 |
2 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本土化培养的历史回顾 |
2.1 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初探—乡村师范培养 |
2.1.1 入学条件 |
2.1.2 课程设置 |
2.2 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再探—中等师范培养 |
2.2.1 入学条件 |
2.2.2 课程设置 |
2.2.3 优惠政策 |
2.2.4 就业制度 |
2.3 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深探—免费师范培养 |
2.3.1 入学条件 |
2.3.2 优惠政策 |
2.3.3 就业制度 |
2.3.4 违约管理 |
3 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本土化培养的必要性 |
3.1 历史依据 |
3.1.1 建国以来乡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效果 |
3.1.2 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的现状 |
3.2 理论依据 |
3.2.1 公共产品理论 |
3.2.2 木桶效应理论 |
3.2.3 需要层次理论 |
3.2.4 理性选择理论 |
3.3 现实依据 |
3.3.1 国家政策的现实需求 |
3.3.2 小学阶段的教师需求 |
4 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的现状及问题 |
4.1 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的现状 |
4.1.1 西部地区乡村教师去本土化现象 |
4.1.2 当前渠道补充的乡村教师总体特征 |
4.1.3 当前贵州省乡村小学教师总体特征 |
4.2 贵州省乡村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
4.2.1 乡村教师补充阻滞,现有教师工作量大 |
4.2.2 乡村教师去本土化现象普遍,人才流失严重 |
4.2.3 当前渠道补充的乡村教师“教不好” |
5 贵州省乡村小学教师队伍的问题追因 |
5.1 历史原因 |
5.2 现实原因 |
5.3 经济原因 |
5.4 文化原因 |
5.5 “向城性”吸引力原因 |
5.6 物质主义价值观原因 |
6 乡村小学教师本土化培养的机制设计 |
6.1 标本兼治:定向培养与优化环境并举 |
6.1.1 招收本土生源 |
6.1.2 优化乡村生存环境 |
6.2 城乡互动:观念包容与政策倾斜结合 |
6.2.1 消除城乡认识差异,实现观念包容 |
6.2.2 给予乡村教师政策倾斜 |
6.3 前后协同: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共生 |
6.3.1 重视职前培养 |
6.3.2 加强在职培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凡师范院校毕业生一律到基层任教(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研究[D]. 张小艺.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研究(1921-1949)[D]. 于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4]少数民族返乡初任教师工作适应的叙事研究 ——以Q中学三位老师为例[D]. 侯一欣.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美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的视角[D]. 房玲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陕西省“民众学校”研究(1927-1949)[D]. 张佳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现状及问题研究 ——基于南京八所高校研支团成员的访谈[D]. 徐梦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8]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李静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9]地方师范大学师范专业本科生就业去向研究[D]. 朱睿.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10]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本土化培养机制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D]. 李婷婷. 贵州财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