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宁化溪源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袁远[1](2020)在《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文中认为闽西南地区是东南沿海乃至华南最具经济意义的铁、铜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120余个铁多金属矿床,尤以马坑式矽卡岩型铁钼多金属矿最为典型。铁钼多金属矿化与集中出露于该区永定—德化一带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针对该阶段花岗岩类的研究程度仍比较低,致使该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成因机制及其与铁钼多金属成矿的耦合关系还存在争议。据此,本文选取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相关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十二排、大排与永福复式岩体,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详细分析了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全面阐明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及演化机制,精确厘定了岩浆侵位时代;查明了典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事件的成因联系以及构造背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揭示了本文研究岩体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42~128Ma。通过对比分析区内已报道的同时期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岩石学资料,新提出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存在一条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限为早白垩世早期(145~125Ma)。2.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显示高硅富钾,普遍贫钙、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组成上,它们均不同程度富集K、Rb、Th、U、Y和REE,显着亏损P、Ti、Sr、Ba、Nb、Ta等元素,具有中等至强负Eu异常和平缓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体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3.Sr-Nd-Hf同位素特征表明,相关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由古元古代(麻源群)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岩浆发生混合,随后进一步通过较高程度分异结晶形成的。幔源岩浆不仅直接参与了成岩过程,并且地幔物质贡献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大,反映了深部趋于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4.典型矿床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主要形成于145~130Ma,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具有紧密时空关联。S-Pb-O-R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流体与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类相似的壳源岩浆。通过综合对比,本文认为闽西南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侵入及相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铁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的弧后伸展背景。5.通过对比分析前人对该区成矿系列的相关认识,本文将闽西南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重新厘定为“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钼、铅锌、铜成矿系列”,并进一步提出了铁钼多金属矿床的主攻类型及找矿方向。
林晓青[2](2020)在《湖南界牌岭斑岩型矿床中稀有稀土金属成矿的矿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南界牌岭锡多金属矿床是南岭地区典型的花岗斑岩型矿床之一,矿床中花岗斑岩与钙质围岩(灰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热液蚀变,蚀变岩中发育丰富的稀有稀土金属矿物及硫化物。本文选取界牌岭矿床中蚀变花岗斑岩及蚀变围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电子探针对各类岩石样品中的矿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定量分析、背散射电子图像观察和面扫描分析,并利用LA-ICP-MS分析了蚀变花岗斑岩中钾长石、含锂云母的微量元素组成,探讨了该区花岗斑岩的蚀变过程,揭示了稀有稀土金属元素的富集、迁移与成矿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蚀变花岗斑岩中斑晶主要为钾长石、石英、萤石。蚀变早期钾长石斑晶发生不同程度白云母化、绢云母化、钠长石化及硅化,随着蚀变作用增强,钾长石斑晶逐渐减少;蚀变中期形成大量白云母、绢云母,钾长石斑晶被次生云母完全交代,铁锂云母部分蚀变为白云母;蚀变晚期发生大规模萤石化、云母化,蚀变花岗斑岩与蚀变围岩中广泛分布着细粒萤石和云母,并发育大量云母-萤石(方解石)脉。(2)蚀变花岗斑岩中发育了丰富的稀有稀土金属矿物,主要包括:铌钽氧化物(铌铁矿、铌锰矿、铌铁金红石)、稀土矿物(磷钇矿、氟铈矿、氟碳铈矿、磷铝铈矿)、锡矿物(锡石、黄锡矿)、钨矿物(黑钨矿)及铁锂云母、日光榴石等锂、铍矿物。蚀变围岩中不仅发育少量锡石、黑钨矿,还发生较大规模的锂、铍矿化,形成了大量钠锂云母、羟硅铍石。(3)稀有稀土金属的富集矿化主要发生于岩浆阶段,其成矿与基质钾长石及萤石结晶密切相关。铌铁金红石、铌铁矿、铌锰矿等铌钽氧化物和磷钇矿、氟铈矿等稀土矿物最先晶出,锡、钨、锂等元素逐步富集并沉淀出大量稀有稀土矿物;部分稀有稀土矿物在蚀变早期发生了次生蚀变;蚀变晚期,富挥发分热液交代蚀变围岩形成了大量羟硅铍石。(4)蚀变围岩中的闪锌矿-斑点状黄铜矿伴生体是由富铜、铁的热液交代闪锌矿而成,而蚀变花岗斑岩中以闪锌矿出溶黄铜矿为主。黄铜矿斑点的出熔成因指示界牌岭斑岩型矿床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高温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这为稀有稀土金属的迁移、富集、矿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黄树峰[3](2019)在《闽中裂谷系的格局演化及成矿系统时空结构》文中认为闽中裂谷系为转换-伸展型裂谷盆地系,其形成发展和复合-成矿作用是福建地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研究认为:闽中裂谷系在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上形成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850~500Ma),盆山反转于奥陶-志留纪(447~412Ma);沉降中心迁移、伸展轴向改变并复活发展于中石炭世-中三叠世(315~223Ma),构造动力反转复合于侏罗纪(188~137Ma)-白垩纪(134~90Ma);构造格局演化驱动了喷流沉积-改(再)造成矿系统与斑岩(矽卡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之间的复合交融。研究提出:(1)裂谷体内"麻源群"(部分改划古元古代迪口组变质核杂岩系)与马面山群、万全群同归南华纪;(2)裂谷成矿系统时空结构所昭示的闽省找矿主攻方向:在伸展体制主导的裂谷纵向(NNW、NE)"先张后压"型断层带特定层位找中大型喷流沉积-改(再)造型矿床,在挤压体制主导的裂谷横向(NEE)"先压后张"型断裂带特定岩系找大中型斑岩(矽卡岩)-浅成热液型矿床。
易锦俊[4](2018)在《闽西南马坑铁矿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马坑铁矿是闽西南地区重要的铁多金属矿床,本文在开展矿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马坑铁矿的成因类型、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和找矿标志等科学问题,总结了矿床主要成矿要素,建立了“马坑式”铁矿的找矿模型。利用LA-ICP-MS方法测得各类铁矿石的磁铁矿均具有较低的V、Ti、Cu、Zn元素含量,在(Ca+Al+Mn)-(Ti+V)和(Ti+V)-Ni/(Cr+Mn)两个判别图解上,所有分析数据均投影于矽卡岩区,显示其为矽卡岩成因,马坑铁矿为一层控矽卡岩矿床。磁铁矿、石榴石、辉石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多为轻稀土富集、正铕异常,暗示这些矿物之间存在成因联系,它们是在高温、富铕、氧化环境下形成的;莒舟、大洋花岗岩具有强的负铕异常,与磁铁矿、石榴石、辉石的正铕异常形成互补,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莒舟、大洋花岗岩。铁矿石中磁铁矿单矿物的δ57Fe值变化于-0.108‰0.344‰之间,小于大洋花岗岩的δ57Fe值,表明Fe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而新鲜辉绿岩相比蚀变辉绿岩富集Fe的重同位素,暗示蚀变辉绿岩部分铁质进入了成矿流体。硫化物矿物δ34S变化于-3.2‰0.8‰之间,总硫同位素组成δ34S∑S为-2.7‰,反映出岩浆硫的特征,但部分混入了围岩中的还原硫。对矿石铅来源的示踪结果显示,矿石铅主要来自于上地壳,并具有少量地幔铅加入的混合铅特征。总之,马坑铁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大洋、莒舟花岗岩,但辉绿岩和地层亦贡献了部分成矿物质。对ZK614、ZK617钻孔岩心进行蚀变矿物、元素浓度和磁化率扫描,结果显示:马坑铁矿具有典型的矽卡岩矿床蚀变矿物分带特征;As、Sn元素分布基本与磁铁矿化一致,它们的含量与Fe元素含量显示出一定的正相关性。矿物蚀变分带、硅钙面、辉绿岩以及As、Sn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等是马坑铁矿的重要找矿标志。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总结“马坑式”铁矿的主要成矿要素如下:成矿地质体以晚中生代花岗岩为主,侵位时代在130Ma左右,古生代及中生代发育的辉绿岩为次要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以区域推覆构造、滑脱构造及褶皱构造为主;成矿结构面以林地组石英砂岩与经畲组-栖霞组碳酸盐岩间以及文笔山组碎屑岩与经畲组-栖霞组碳酸盐岩间的硅钙面为主;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包括蚀变矿物规律性的带状分布、林地组广泛发育的硅化带以及磁铁矿化、辉钼矿化、铅锌矿化等。
王补峰[5](2015)在《闽中裂谷带丁家山铅锌矿构造及找矿方向》文中指出闽中裂谷带的尤溪梅仙地区,采矿历史悠久,是重要的铜、铅、锌、银等矿种的矿集区和和找矿远景区。丁家山铅锌矿是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的大型海相火山(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震旦系龙北溪组的“绿片岩”中,该层经历了基性岩浆喷发与钙质沉积(间或有泥砂质沉积)的喷发-沉积旋回。在晋宁期的构造运动下发生区域变质作用使得基性火成岩和部分钙质沉积岩变质为绿片岩,后期又经受了多次的热液叠加改造。丁家山铅锌矿床是由褶皱、断裂、不整合面三个主要的构造因素控制,矿体主要沿北东向主断裂展布,北东向断层及少量规模较小的北西向断层为主要的导矿矿构造,背斜核部、断裂交汇部位、不整合面为容矿不断增多的主要储矿构造,另外,东西两条北东向岩浆岩岩株和岩墙在更大范围控制了矿体的分布。矿区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呈低阻高极化特征,一般具有较强磁性。但根据本文的工作发现,本区的铅锌矿在磁性上可以表现为中强磁性,也可以表现为弱磁性甚至无磁性,而在电性上则通常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特征,因此,在没有较强磁异常的区域,要结合低阻高极化的电性特点,在有利的构造控制因素区域开展新一轮的找矿尝试。在弱磁性甚至无磁性、电性上则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的Ⅰ、Ⅱ号靶区,根据新的找矿思路,我们发现了铅锌矿体。因此,结合构造分析,跳开无矿间隔可望取得理想找矿效果。
张振杰,左仁广[6](2015)在《闽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文中提出在充分吸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闽西南地区的主要矿床类型及其特征,将闽西南地区的矿床划分为三个矿床成矿系列:晋宁期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铅、锌、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海西-印支期与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燕山期与中酸性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钼、钨、锡、金、银、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燕山期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可进一步划分为侏罗纪早期与壳幔混合源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侏罗纪晚期与壳源S型花岗质岩体有关的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壳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层控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壳幔混合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次火山作用有关的金、银、铜、钼、铅、锌、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总结研究提出了各成矿(亚)系列的形成背景、时空分布规律,初步认为晋宁期VMS型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华南联合陆块拉张裂解形成的政和-大埔海底双峰式火山盆地环境,海西-印支期岩浆热液-斑岩型金属矿床形成于陆内伸展与挤压环境交替出现的岩浆侵入过程中,而燕山期成矿(亚)系列则形成于太平洋构造域时期的陆内伸展与挤压环境交替出现的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的过程中。
孙洪涛,王秋玲,雷如雄,陈世忠,陈刚,吴昌志[7](2014)在《闽中裂谷带梅仙铅锌矿区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成因及成矿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梅仙铅锌(银)矿床位于闽中裂谷带,是一大型多金属VMS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在详细野外地质考察基础上,通过对梅仙铅锌(银)矿区花岗斑岩2个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确定其为燕山期花岗斑岩((148.9±1.4)Ma,(152.0±2.1)Ma)。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花岗斑岩具有高硅、富钾、中等含量的铝和全碱以及弱过铝质等特征。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普遍向右缓倾,且重稀土元素分配曲线比较平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强场元素,不具明显的Nb、Ta亏损,是产于碰撞后构造背景之下的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其母岩浆形成后发生了角闪石、黑云母和斜长石等矿物高程度的的结晶分异作用。梅仙矿区花岗斑岩在空间上与铅锌硫化物矿体和赋矿层位关系密切,岩浆富含挥发分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分异程度高,表明该燕山中期岩浆活动有利于矿区矽卡岩化成矿作用,并可对早期层控块状硫化物矿体进行强烈的叠加改造。
石得凤,张术根,韩世礼,徐忠发[8](2013)在《闽中丁家山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认为通过铅、硫、铷、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分析,对闽中丁家山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围岩全岩及矿石内方铅矿的Pb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宽,方铅矿的206Pb/204Pb比值在18.18218.605之间,207Pb/204Pb比值在15.01015.932之间,208Pb/204Pb比值在38.33139.666之间,具有明显的壳-幔混合来源特征,可能由龙北溪组地层和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共同提供。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的δ34S组成为-1.7‰5.6‰,平均值为2.7‰,具有向正值偏移的塔式分布特征;系统δ34S初始值为3.97‰,深源硫特征明显,说明硫由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提供。成矿期的石英铷-锶等时线年龄为(146.15±3.95)Ma,成矿时间属燕山早期第三阶段。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丁家山铅锌矿床为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上段经区域变质的富钙质沉积岩与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
林全胜[9](2013)在《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推覆构造研究对于加深武夷山东麓基础地质研究、指导东部地区“三下”找矿工作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全过程与地质找矿实践相结合,主要认识有:1.武夷山东麓推覆构造是岩石圈圈层性的表现,其形成与中地壳低速层有关。该区推覆构造主要分布于闽西北隆起带、闽西北隆起与闽西南坳陷过渡带、闽西南坳陷盆地内部及闽西南坳陷盆地东缘四个主要部位,不同部位推覆构造特征有所差异。区内中生代推覆构造具有自北西往南东推覆的特征,存在厚皮与薄皮推覆构造两种类型,薄皮推覆构造推覆距离小于25km,厚皮推覆构造推覆距离大于120km。2.武夷山东麓推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经历了印支期褶皱和推覆构造形成阶段、燕山早期逆冲推覆构造发展阶段、燕山晚期构造转化阶段以及喜山期反向逆冲构造阶段。通过大田广平同构造花岗斑岩体的测年,确定其形成时代为142.22±0.74Ma。3.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沿着六个不同岩性界面发育,这些界面早期曾发生拆离作用,后期受推覆构造所改造,成为热液通道和矿质沉淀的重要场所。其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碳酸盐岩顶底界面是本区最为重要的铁多金属矿的含矿层位。4.武夷山东麓自晚三叠—白垩纪,花岗质岩浆具有自西向东演化趋势,这种趋势与推覆构造演化趋势具有相似性。结合武夷山东麓普遍存在中地壳低速层以及该区薄岩石圈的特征,认为推覆构造挤压导致沿中地壳低速层发生水平运动,是区域花岗质岩浆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5.以龙岩马坑铁多金属矿、潘田铁多金属矿等四个典型矿床为例,阐述了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矿关系,建立了区域推覆构造控矿模式。采用锆石铀—铅法对潘田铁多金属矿和阳山铁多金属矿区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体进行定年,所测得的年龄分别为131.68±0.48Ma和130.0±1Ma,确定了与推覆构造相关的铁多金属矿成矿时代。6.结合区域地物化遥综合信息及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相关成果,分析了武夷山东麓铁铜多金属矿床主要控矿要素、找矿标志,并圈定6个铁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
孙洪涛[10](2013)在《闽中裂谷带梅仙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梅仙铅锌矿床位于闽中裂谷带南段的尤溪地区,矿区内有丁家山、关兜、谢坑等多个铅锌矿段。该矿床主要赋存于中-晚元古界龙北溪组上段火山-沉积变质岩系当中,部分矿体产于后期构造带或花岗岩与地层接触部位。矿体层控特征明显,并经历了绿片岩相变质和变形作用,并广泛发育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透辉石化、阳起石化和石榴子石化等蚀变作用。根据矿体构造、矿石组构及矿物间的共生,本文将梅仙铅锌矿的成矿作用划分为三个期次。1)中-晚元古代火山喷流沉积期:裂谷背景下的海底火山—沉积作用形成矿源层,并在含矿热水的喷流、沉淀和堆积下不断发育,形成块状硫化物矿床;2)加里东期变质改造期: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发生成矿物质的再活化转移和沉淀作用,导致矿质聚集、叠加、重结晶、富集或造就新的矿体;3)燕山期岩浆叠加期:花岗质岩浆的侵入及伴生热液活动的叠加,形成矽卡岩型矿体对前期矿体进行叠加改造。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发现,上述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主要发生于晚侏罗世(约150Ma),为高分异的高钾钙碱性1型花岗质岩浆。
二、福建宁化溪源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宁化溪源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2 闽西南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
1.2.3 闽西南晚中生代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实验分析方法 |
1.5.1 锆石U-Pb测年 |
1.5.2 锆石Lu-Hf同位素测定 |
1.5.3 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 |
1.5.4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1.5.5 全岩Sr-Nd同位素测定 |
1.5.6 电子探针分析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系基底岩系 |
2.1.2 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岩系 |
2.1.3 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及火山岩系 |
2.2 侵入岩 |
2.2.1 前中生代侵入岩 |
2.2.2 早中生代侵入岩 |
2.2.3 晚中生代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第3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
3.1 十二排岩体 |
3.2 大排岩体 |
3.3 永福复式岩体 |
3.4 洛阳岩体 |
3.5 潘田岩体 |
第4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年代学特征 |
4.1 十二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2 大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3 永福复式岩体年代学特征 |
第5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 |
5.1 十二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1.3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2 大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5.2.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
5.3 永福复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3.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3.3 矿物学特征 |
5.3.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3.5 各单元岩石的成因联系 |
第6章 典型铁钼矿床特征 |
6.1 龙岩马坑铁(钼)矿 |
6.1.1 矿区地质特征 |
6.1.2 矿床地质特征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6.1.4 成矿时代 |
6.1.5 矿床成因 |
6.2 永定大排铁铅锌(钼)矿床 |
6.2.1 矿区地质特征 |
6.2.2 矿体特征 |
6.2.3 围岩蚀变特征 |
6.2.4 矿物共生组合与期次 |
6.2.5 成矿时代 |
6.2.6 矿床成因 |
6.3 武平十二排钼矿 |
6.3.1 矿区地质特征 |
6.3.2 矿体特征 |
6.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
6.3.4 成矿时代 |
6.3.5 矿床成因 |
6.4 漳平洛阳铁(钼)多金属矿床 |
6.4.1 矿区地质特征 |
6.4.2 矿床地质特征 |
6.4.3 成矿物质来源 |
6.4.4 成矿时代 |
6.4.5 矿床成因 |
6.5 安溪潘田—德化阳山铁矿床 |
6.5.1 潘田铁矿床 |
6.5.2 德化阳山铁矿 |
6.6 马坑外围铁(钼)矿化点地质特征及矿化时代 |
6.6.1 竹子炉钼矿点 |
6.6.2 山坪头铁多金属矿点 |
6.7 永福岩体外围矿化特征及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
6.7.1 主要地质矿化特征 |
6.7.2 矿化时代 |
第7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成矿作用 |
7.1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 |
7.2 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带与深部构造的空间关系 |
7.3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的关系 |
7.3.1 岩浆起源与演化 |
7.3.2 成矿物质来源 |
7.3.3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对铁钼成矿作用的启示 |
7.4 闽西南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相关铁钼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的再认识 |
7.4.1 前人对于闽西南及邻区成矿系列的划分方案 |
7.4.2 闽西南铁钼多金属矿化作用成矿系列的重新厘定 |
第8章 结语 |
8.1 主要成果 |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2)湖南界牌岭斑岩型矿床中稀有稀土金属成矿的矿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矿物缩写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斑岩型矿床概述 |
1.2.2 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特征 |
1.3 研究路线与工作内容 |
1.4 分析方法 |
1.4.1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1.4.2 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 |
1.4.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1.5 工作量统计 |
2 湖南界牌岭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地质背景 |
2.1 湘南区域地质背景 |
2.2 界牌岭矿床地质背景 |
3 界牌岭斑岩矿床的岩相学特征 |
4 界牌岭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
4.2 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
5 界牌岭斑岩矿床的矿物学特征 |
5.1 造岩矿物 |
5.1.1 长石族矿物 |
5.1.2 萤石 |
5.1.3 云母族矿物 |
5.2 稀有稀土金属矿物 |
5.2.1 铌钽氧化物 |
5.2.2 锡矿物 |
5.2.3 黑钨矿(Fe,Mn)WO_4 |
5.2.4 铈矿物 |
5.2.5 磷钇矿PYO_4 |
5.2.6 铍矿物 |
5.3 硫化物 |
5.3.1 一般硫化物 |
5.3.2 闪锌矿-斑点状黄铜矿伴生体 |
6 界牌岭花岗斑岩的蚀变过程 |
6.1 蚀变过程 |
6.2 球状萤石斑晶成因 |
7 界牌岭斑岩型矿床的成矿过程 |
7.1 稀有金属成矿过程 |
7.2 稀土金属成矿过程 |
7.3 成矿条件 |
8 主要认识与不足 |
8.1 主要认识 |
8.2 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闽中裂谷系的格局演化及成矿系统时空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裂谷系的变质岩地层格架 |
2 裂谷系的形成格局 |
2.1 裂谷系的结晶基底:古元古代迪口组变质核杂岩系 |
2.2 裂谷系的沉积盆地:新元古代陆内转换-伸展型裂谷盆地系 |
2.3 裂谷系的隆升盖层:震旦-寒武纪转换-拉分裂堑系 |
2.4 裂谷系的收缩造山:加里东期转换-挤压褶皱山系 |
3 裂谷系的发展演化过程 |
3.1 中石炭世-中三叠世 (315~223Ma) 进入陆内裂陷转换 (右旋) -伸展构造复活发展阶段 |
3.2 侏罗纪-白垩纪 (188~90Ma) 陆缘裂陷转换 (左旋) -伸展构造复合阶段 |
4 裂谷系的成矿系统时空结构 |
4.1 陆内裂谷喷流沉积-改 (再) 造成矿系统 |
4.1.1 主要矿床式及成矿地质体 |
4.1.2 成矿运矿构造序列 |
4.1.2. 1 裂谷形成阶段构造 |
4.1.2. 2 裂谷发展阶段构造。 |
4.1.3 成矿地质特征标志 |
4.2 陆缘裂陷斑岩 (矽卡岩) -浅成热液成矿系统 |
4.2.1 主要矿床式及成矿地质体 |
4.2.2 成矿运矿构造序列 |
4.2.3 成矿地质特征标志 |
5 结论 |
(4)闽西南马坑铁矿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磁铁矿LA-ICP-MS元素分析研究现状 |
1.2.2 铁同位素示踪研究现状 |
1.2.3 岩心多参数信息提取研究现状 |
1.2.4 马坑铁多金属矿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4.1 构造-岩浆活动背景 |
1.2.4.2 矿床地质特征 |
1.2.4.3 矿床成因研究 |
1.2.4.4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
1.4.2.1 技术路线 |
1.4.2.2 工作方法 |
1.4.3 工作量统计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纪基底 |
2.1.2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盖层岩系 |
2.1.3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 |
2.1.4 晚侏罗世—白垩纪地层 |
2.1.5 新生代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2 断裂 |
2.2.3 推覆构造 |
2.2.4 滑脱构造 |
2.2.5 褶皱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 |
2.4.1 区域重力异常 |
2.4.2 区域航磁异常 |
2.5 区域地球化学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2.1 褶皱构造 |
3.1.2.2 断裂构造 |
3.1.3 侵入岩 |
3.1.3.1 花岗岩 |
3.1.3.2 辉绿岩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体特征 |
3.2.1.1 主矿体 |
3.2.1.2 小矿体 |
3.2.1.3 钼矿体 |
3.2.2 矿石特征 |
3.2.2.1 矿石类型 |
3.2.2.2 矿石构造 |
3.2.2.3 矿石结构 |
3.2.3 围岩蚀变及矿化阶段 |
3.2.3.1 围岩蚀变 |
3.2.3.2 矿化阶段 |
第4章 磁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探讨 |
4.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4.1.1 样品采集和显微观察 |
4.1.2 分析方法 |
4.2 测试结果 |
4.3 矿床成因探讨 |
4.3.1 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及其成因意义 |
4.3.2 磁铁矿微量元素变化特征与成矿过程约束 |
4.3.3 马坑铁矿的矿床成因探讨 |
4.4 小结 |
附表 |
第5章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成矿流体的指示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5.2 测试结果 |
5.2.1 辉绿岩 |
5.2.2 大理岩 |
5.2.3 林地组砂岩 |
5.2.4 磁铁矿矿石 |
5.2.5 磁铁矿单矿物 |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流体的指示 |
5.3.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成矿流体性质 |
5.3.3 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作用阶段 |
5.4 小结 |
附表 |
第6章 铁、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
6.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6.1.1 铁同位素分析 |
6.1.2 硫、铅同位素分析 |
6.2 测试结果 |
6.2.1 铁同位素测试结果 |
6.2.2 硫同位素测试结果 |
6.2.3 铅同位素测试结果 |
6.3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6.3.1 铁同位素组成和铁质来源 |
6.3.2 硫同位素组成和硫的来源 |
6.3.3 铅同位素组成和铅的来源 |
6.4 小结 |
第7章 岩心多参数信息提取及矿化蚀变特征与成矿要素研究 |
7.1 钻孔岩心的选取及分析方法 |
7.1.1 钻孔岩心的选取 |
7.1.2 扫描测试方法 |
7.1.2.1 蚀变矿物的高光谱扫描 |
7.1.2.2 XRF元素浓度和点状磁化率测试 |
7.2 测试结果 |
7.2.1 蚀变矿物的高光谱扫描 |
7.2.2 pXRF元素浓度测试 |
7.2.3 高精度XRF元素浓度和点状磁化率测试 |
7.3 矿化蚀变特征探讨 |
7.3.1 矿化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7.3.2 蚀变矿物分带 |
7.4 对成矿要素的指示 |
7.4.1 辉绿岩对成矿的贡献 |
7.4.2 硅钙面控矿特征 |
7.4.3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
7.5 小结 |
第8章 成矿机制与“三位一体”找矿模式 |
8.1 成矿机制 |
8.1.1 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过程 |
8.1.2 流体沸腾作用与小矿体的形成 |
8.2 成矿地质体 |
8.2.1 大洋、莒舟花岗岩 |
8.2.2 辉绿岩 |
8.3 控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 |
8.3.1 褶皱构造控矿作用 |
8.3.2 断裂构造控矿作用 |
8.3.2.1 断层 |
8.3.2.2 推覆构造 |
8.3.3 滑脱构造控矿作用 |
8.3.4 结构面控矿作用 |
8.3.4.1 硅钙面控矿 |
8.3.4.2 裂隙充填控矿 |
8.4 成矿作用的矿化蚀变标志 |
8.5 成矿时空演化 |
8.6 “马坑式”铁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式 |
第9章 结语 |
9.1 主要结论 |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闽中裂谷带丁家山铅锌矿构造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论文选题及研究内容 |
1.2.1 论文选题及预期目标 |
1.2.2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
1.3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1.3.1 主要工作量 |
1.3.2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 |
2.1.1 交通位置 |
2.1.2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
2.2 区域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矿产 |
2.2.5 古构造环境及成矿背景 |
3.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 研究区地层及构造特征 |
3.1.1 研究区地层概况 |
3.1.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3.2 岩浆岩特征 |
3.3 岩脉特征 |
3.4 围岩蚀变 |
3.5 矿床含矿热液特征 |
3.6 研究区矿体特征 |
4. 研究区构造控矿因素 |
4.1 褶皱 |
4.2 断裂 |
4.3 不整合面 |
4.4 岩浆岩与控矿构造的关系 |
5.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5.1 成矿时代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3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5.4 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
5.4.1 找矿标志 |
5.4.2 找矿方向 |
6. 主要认识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闽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成矿地质背景 |
1. 1闽西南区域地质特征 |
1. 2闽西南大地构造演化 |
2闽西南主要矿床类型和成矿系列 |
2. 1主要矿床类型 |
2. 2成矿系列研究 |
2. 2. 1晋宁期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铅、锌、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 |
2. 2. 2海西-印支期与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2. 2. 3燕山期与中酸性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钼、钨、锡、金、银、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2. 2. 3. 1侏罗纪早期与壳幔混合源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 |
2. 2. 3. 2侏罗纪晚期与壳源S型花岗质岩体有关的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 |
2. 2. 3. 3早白垩世与壳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层控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 |
2. 2. 3. 4早白垩世与壳幔混合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次火山作用有关的金、银、铜、钼、铅、锌、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 |
3区域成矿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动力学背景 |
4结论 |
(7)闽中裂谷带梅仙铅锌矿区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成因及成矿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区域及矿区和矿床地质 |
2岩体地质和岩相学 |
3分析测试方法 |
4分析结果 |
4.1锆石U-Pb年代学 |
4.2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讨论 |
5.1岩体成因和构造背景 |
5.2梅仙矿区花岗斑岩与成矿的关系 |
6结论 |
(9)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推覆构造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推覆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推覆构造研究现状 |
1.2.3 武夷山东麓研究进展 |
1.2.4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成矿规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3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4.4 取得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1.1 前泥盆纪地层(基底岩系) |
2.1.2 中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盖层岩系) |
2.1.3 中、新生代地层 |
2.2 岩浆岩 |
2.2.1 时空分布 |
2.2.2 岩石类型 |
2.2.3 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 |
2.3 构造 |
2.3.1 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特征 |
2.3.2 区域构造演化 |
3 岩石圈三维结构基本特征 |
3.1 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
3.2 莫霍面特征及地壳厚度变化 |
3.3 软流圈顶面特征 |
4 推覆构造基本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
4.1 推覆构造空间分布与特征 |
4.1.1 推覆构造带分布 |
4.1.2 主要推覆构造带特征 |
4.1.3 主要推覆体特征 |
4.2 推覆构造组合类型 |
4.2.1 闽西北隆起带推覆构造组合型式 |
4.2.2 闽西北隆起与闽西南拗陷边缘过渡区推覆构造组合型式 |
4.2.3 闽西南拗陷盆地内部推覆构造组合型式 |
4.2.4 闽西南拗陷盆地东缘推覆构造组合型式 |
4.3 推覆构造形成时代 |
4.3.1 推覆构造形成时代 |
4.3.2 推覆构造形成时代同位素证据 |
4.4 推覆构造运动方向与推覆距离 |
4.4.1 推覆构造运动方向 |
4.4.2 推覆构造推覆距离 |
4.5 推覆构造形成动力学机制 |
5 推覆构造控岩控矿特征与成矿规律 |
5.1 典型矿床特征 |
5.1.1 龙岩马坑铁多金属矿 |
5.1.2 安溪潘田铁多金属矿 |
5.1.3 大田高星铁多金属矿 |
5.1.4 大田龙凤场多金属矿 |
5.2 铁多金属矿分布时空规律 |
5.2.1 铁多金属矿成矿系列 |
5.2.2 铁多金属矿空间分布规律 |
5.2.3 铁多金属矿分布时间规律 |
5.3 推覆构造对含矿地层控制作用 |
5.3.1 推覆构造与含矿地层关系 |
5.3.2 推覆构造与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边界探讨 |
5.4 推覆构造与成矿岩体关系 |
5.4.1 铁多金属矿成矿岩浆岩条件 |
5.4.2 推覆构造与区域花岗质岩浆演化时间关系 |
5.4.3 推覆构造与区域花岗质岩浆演化空间关系 |
5.4.4 中生代成矿花岗质岩浆演化特征 |
5.5 推覆构造控矿模式 |
5.6 推覆构造控矿模式 |
6. 铁多金属矿成矿预测 |
6.1 铁多金属矿主要控矿因素 |
6.2 铁多金属矿找矿标志 |
6.3 铁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划分 |
6.3.1 龙岩马坑—漳平焦山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6.3.2 上杭湖洋—庐丰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6.3.3 安溪潘田—剑斗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6.3.4 德化阳山铁金属矿预测区 |
6.3.5 大田汤泉—高星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6.3.6 大田广平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7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闽中裂谷带梅仙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区域地质 |
1.1 大地构造背景 |
1.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1.2.1 震旦系 |
1.2.2 侏罗系 |
1.2.3 第四系 |
第二章 矿床地质 |
2.1 主要地层单元 |
2.2 构造与变质变形特征 |
2.3 岩浆岩 |
第三章 矿体与矿石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物组成 |
3.2.2 矿石结构构造 |
3.2.3 围岩蚀变特征 |
3.3 矿物共生次序 |
第四章 岩浆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 岩相学 |
4.2 锆石U-Pb年代学 |
4.3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4.4 花岗岩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
4.5 梅仙矿区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 |
第五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5.1 成矿时代 |
5.2 成矿物质来源 |
5.3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福建宁化溪源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D]. 袁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2]湖南界牌岭斑岩型矿床中稀有稀土金属成矿的矿物学研究[D]. 林晓青. 浙江大学, 2020(02)
- [3]闽中裂谷系的格局演化及成矿系统时空结构[J]. 黄树峰. 地质与勘探, 2019(01)
- [4]闽西南马坑铁矿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式研究[D]. 易锦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5]闽中裂谷带丁家山铅锌矿构造及找矿方向[D]. 王补峰. 南京大学, 2015(02)
- [6]闽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J]. 张振杰,左仁广. 岩石学报, 2015(01)
- [7]闽中裂谷带梅仙铅锌矿区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成因及成矿效应[J]. 孙洪涛,王秋玲,雷如雄,陈世忠,陈刚,吴昌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02)
- [8]闽中丁家山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 石得凤,张术根,韩世礼,徐忠发. 矿床地质, 2013(05)
- [9]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D]. 林全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5)
- [10]闽中裂谷带梅仙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机制研究[D]. 孙洪涛. 南京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