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扎扎实实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杜俊奇[1](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王海芹,高世楫[2](2017)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总体框架及其取向》文中认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数据质量、改善政府公信力、增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效果。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部署难以落地;政府简政放权和发展环境监测市场面临"两难困境":既要依靠社会监测力量又困于社会监测力量薄弱,既要稳定政府监测队伍又困于激励机制不足,政府数据的公信力仍不足。下一步要在制定环境监测条例、为部门生态环境监测协作提供机构和机制保障、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引导和监管、重塑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
王佳宁[3](2017)在《抚脉历程——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2003~2007)》文中认为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呐喊,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开大阖,其进程中的若干主次、节点值得系统回顾总结。当改革转入全面制度创新的轨道,理性回望来路,梳理40年改革脉络,使改革朝纵深探索,多见成效,少走弯路,减少成本,其意义不言而喻。作为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始终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进程,在全国学术期刊中率先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与读者一同见证和回眸中国改革开放征程。本期摘编整理2003~2007年大事,敬请垂注!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4](2011)在《六十年的历史伟业》文中研究说明60年的今天,是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日子。从和平解放西藏到现在,西藏伴随着人民共和国的脚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走过了6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在这60年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领?
宗锦耀[5](2011)在《“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关键时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期。深刻认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意义,全面总结"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成就与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农机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规划"十二五"农机化发展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合理部署2011年工作,对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艺缤[6](2011)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文中指出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两大目标,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基本尺度,对二者关系的把握,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进而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效率与公平问题是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凸显更是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相关联。每当社会的经济、政治发生重大变化时,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经济、政治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高度重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得到显着改善。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将会长期存在。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是解决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过大、发展不平衡,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提供了可能。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第一要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或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发展是第一要义”,强调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强调了效率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发展不单单是经济的发展,效率的提高,而是一个综合的发展,是社会的全面的发展,是要达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将会导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恶化,还会影响到国内国际的贸易。因此,只有以经济为中心,注重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点明了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关键所在----“以人为本”,使得我们在看待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时候有了新的出发点。使得我们不再局限于以往单纯为了解决效率而效率,为了公平而公平,而是把人作为看待和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核心,也就是说,只要是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必须首先考虑到人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作为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前进的中心位置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在新的时期下,对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一种全新的认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不可能总是处于均衡状态,我们只能是满足于动态中的均衡。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处理上,要全面看待效率与公平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要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同时,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时候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赋予了效率与公平问题新的内涵,表现出一种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新的思维方式,体现出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前瞻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可以很好地保持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也是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张力的具体方法,驾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张力,使它们在动态平衡中发展,相互妥协、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共同服务于人类的美好生活。“统筹兼顾”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情况,也是检验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以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新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出发,找到了处理好中国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的钥匙。
本刊编辑部[7](2008)在《抚脉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2003~2008.6)》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12月,伟大祖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年庆典。30年的沧桑巨变,谱写了几千年中国历史最为灿烂辉煌的篇章。作为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的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隆重推出"抚脉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以经济视角观瞻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运行轨迹及发展脉络,与读者一起见证和回眸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从2008年第2期开始,至2008年第7期结束,分6期载完。本期摘编整理2003~2008年6月大事,敬请关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8](2007)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文中认为 二○○二年11月8日—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江泽民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阐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三个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9](2007)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文中认为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应新华通讯社的约请,编写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这个大事记集中记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面对前进道路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途上迈出的坚实步伐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0](2007)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文中研究说明新华社编者按: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应新华通讯社的约请,编写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 这个大事记集中记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面对复杂多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扎扎实实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扎扎实实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2)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总体框架及其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
(一) 形成生态环境监测的机构体系和职责配置 |
(二) 形成生态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责配置 |
(三) 生态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已成体系 |
(四)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立 |
(五)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运行机制已建立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总体部署 |
(一) 补齐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短板 |
(二) 调整中央和地方的生态环境监测职责 |
(三) 加强部门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协作 |
(四) 调整政府和市场的生态环境监测职责分工 |
(五) 调整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设置 |
(六) 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制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进展和难点 |
(一)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
1.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加速, 监测网络范围扩大 |
2. 国家和省级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有序推进 |
3. 部门间生态环境监测职责调整出现积极迹象 |
4. 环境监测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加快推进 |
5.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取得新突破 |
6.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新机制开始实行 |
(二)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
1. 数据质量提高, 政府信息的权威性有所增强 |
2. 公众知情状况得到改善, 公众防护污染的能力增强 |
3. 数据应用加强, 生态环境监管的有效性提高 |
(三)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难点 |
1. 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进展较为缓慢 |
2. 协调发展政府和社会监测力量面临两难困境 |
3. 提高排污企业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的难度较大 |
4. 短期内提高政府环境监测数据公信力仍有难度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启示与取向 |
(一)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启示 |
(二) 继续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若干建议 |
(5)“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刻认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意义 |
(一) 发展农业机械化, 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
(二) 发展农业机械化,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
(三) 发展农业机械化, 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
二、“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成就与经验 |
(一) 农业机械化法制建设取得突破, 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 |
(二)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连年大幅增加, 装备总量快速增长。 |
(三)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显着提高, 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
(四) 农业机械化科技与推广取得重大进展, 技术推广与质量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
(五) 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蓬勃发展,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
(六) 农机工业与流通市场加快升级, 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
三、“十二五”农机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
四、“十二五”农机化发展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 |
(一) 发展思路 |
(二) 基本原则 |
(三) 发展目标 |
(四) 主要任务 |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一) 区域发展重点 |
(二) 充分发挥全国农机化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
六、保障措施 |
(一) 加强组织领导。 |
(二) 完善落实政策。 |
(三) 改善基础设施。 |
(四) 提高服务能力。 |
(五) 营造良好氛围。 |
(六) 实施项目带动。 |
七、2011年农机化工作重点 |
(一) 认真贯彻落实农机化法律法规政策,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 |
1.推动法律法规政策落实。 |
2.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 |
3.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 |
4.做好农业机械化基本建设项目管理。 |
(二) 积极培育农机化发展主体, 进一步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
1.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 |
2.强化农机维修管理工作。 |
3.组织农机抗灾救灾。 |
(三) 精心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 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 |
1.组织开展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 |
2.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及薄弱环节机械化。 |
3.组织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 |
(四) 大力加强农机化科技教育, 积极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
1.推动农机科研创新。 |
2.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
3.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 |
4.继续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
(五) 不断强化农机质量监管, 深入创建平安农机 |
1.开展农机化质量监督。 |
2.做好试验鉴定和推广目录制定工作。 |
3.加强农机安全监管规章制度建设。 |
4.组织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
5.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水平。 |
(六)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努力提升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 |
1.加强农机化统计和形势分析。 |
2.做好农机化信息宣传。 |
3.加强机关建设和行业指导。 |
(6)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效率与公平及基本关系 |
第一节 效率 |
一、效率的概念 |
二、三种效率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三、效率意识在中国 |
第二节 公平 |
一、公平是一种价值诉求 |
二、公平的内涵 |
三、当代中国对公平的诉求 |
第三节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一、效率与公平关系争论的典型观点 |
二、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进一步分析 |
三、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辩证理解 |
第二章 效率与公平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现代化是中国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
一、现代化的实现是百年夙愿 |
二、市场经济: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 |
一、市场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二、政府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三、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 |
第三节 中国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
一、效率与公平问题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表现 |
二、从“平均主义”到“注重社会公平” |
三、中国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复杂性 |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为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制度基础 |
一、寻找合乎正义的社会制度 |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
一、我国现阶段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 |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
四、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第四章 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看待“发展是第一要义” |
第一节 处理好中国的效率与公平问题要靠发展 |
一、“发展是第一要义”是由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所决定 |
二、“发展是第一要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
三、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第二节 发展要有新思路 |
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把新农村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
四、“发展是第一要义”使我们对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
第五章 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看待“以人为本”是核心 |
第一节 必须破除GDP 崇拜 |
一、人与物的关系失衡 |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紧张 |
三、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一、为何要“以人为本” |
二、“以人为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三、“以人为本”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关键 |
第三节“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
一、“以人为本”视野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
二、“以人为本”是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出发点 |
三、“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 |
第六章 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看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问题 |
一、发展的不全面 |
二、发展的不协调 |
三、发展的不可持续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
一、科学发展必须是全面发展 |
二、科学发展必须是协调发展 |
三、科学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出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张力” |
一、全面发展体现了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全面性 |
二、协调发展体现了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整体性 |
三、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前瞻性 |
第七章 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看待“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 |
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
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
四、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 |
五、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平衡 |
第二节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
一、“统筹兼顾”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统筹兼顾”是中国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
第三节 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必须“统筹兼顾” |
一、“统筹兼顾”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关键 |
二、如何做到“统筹兼顾”及其效果 |
三、“统筹兼顾”是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有效方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 |
后记 |
(7)抚脉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2003~2008.6)(论文提纲范文)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扎扎实实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2]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总体框架及其取向[J]. 王海芹,高世楫. 改革, 2017(05)
- [3]抚脉历程——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2003~2007)[J]. 王佳宁. 改革, 2017(05)
- [4]六十年的历史伟业[N].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西藏日报(汉), 2011
- [5]“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解读[J]. 宗锦耀.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
- [6]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D]. 张艺缤. 上海大学, 2011(11)
- [7]抚脉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2003~2008.6)[J]. 本刊编辑部. 改革, 2008(07)
- [8]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J].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甘肃政报, 2007(19)
- [9]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J].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求是, 2007(20)
- [10]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N].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人民日报, 2007
标签:公职人员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