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胞内一种耗能蛋白质降解途径的发现——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工作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郑少雄,陈雨,朱铁虹,常宝成[1](2021)在《胰岛素发现100周年:致敬胰岛素发现艰难历程中前仆后继的拓荒者(二)》文中研究指明1921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Frederick Grant Banting)和约翰·理查德·麦克劳德(John Rickard Macleod)发现了胰岛素,并将胰岛素成功用于人类糖尿病的治疗,开启了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先河。从1921年发现胰岛素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了。192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扣动了班廷和麦克劳德胰岛素发现之争的扳机,学界、政界纷纷站队表态,当时,班廷和查尔斯·贝
韩帅波[2](2021)在《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及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环境中的微生物因其独特的生理代谢类型和特殊的生命演化地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新疆阿尔金山无人区由于高山阻隔,气候恶劣,人迹罕至,其中古老而原始的微生物资源一直以来鲜有报道。本文以新疆阿尔金山高海拔盐湖为重点,以包括其在内的8个盐湖(阿牙克库木湖、卡尔敦湖、龙尾错、销库尔咸湖、玛纳斯湖、巴里坤湖、运城盐湖和吉林碱湖)为研究对象,研究盐湖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挖掘其中嗜盐微生物资源,对分离到的6株嗜盐微生物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此外,对38株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中一株的基因组环境适应性和基因演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本论文运用非培养的宏基因组方法,对阿牙克库木湖和玛纳斯湖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阿牙克库木湖中,细菌是优势类群,红杆菌目在目水平丰度最高,而在玛纳斯湖中,嗜盐古菌是优势类群,盐红菌属在属水平丰度最高。运用可培养的方法,共分离纯化得到403株嗜盐微生物,包括191株嗜盐古菌和212株嗜盐细菌,其中嗜盐古菌疑似新分类单元8个,嗜盐细菌疑似新分类单元17个。在群落分析中,发现玛纳斯湖和运城盐湖,销库尔咸湖与运城盐湖的嗜盐古菌群落结构较为类似;卡尔敦湖、阿牙克库木湖和龙尾错这三个高海拔盐湖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优势类群均为海杆菌属菌株,而海杆菌属的物种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海洋,在远离海洋、人迹罕至的高原盐湖中发现如此之多的海杆菌属菌株,可能是继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鱼类化石后,青藏高原海洋起源假说的又一力证,在地球物种演化研究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对分离自不同盐环境的6株嗜盐微生物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建立了2个新属(Salilacivita gen.nov.和Ayaqqumibacter gen.nov.)和6个新种(Salilacivita planktonica、Ayaqqumibacter halotolerans、Wenzhouxiangella salilacus、Rhodohalobacter barkolensis、Marinobacterium zhoushanense和Terasakiella brassicae)。在属和种的水平增加了新的分类单元,丰富了嗜盐微生物资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物种材料和参考信息。对38株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共获得9个高质量基因组完成图和29个草图,极大地丰富了嗜盐古菌模式菌株的基因组数据资源,并对其中Salinigranum rubrum GX10T基因组的环境适应性与基因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菌株GX10T的基因组由一个环状染色体和5个环状质粒组成。在其基因组中存在大量K+和Na+转运蛋白编码基因以及相容性溶质的吸收和合成相关的基因,使其能够保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偏酸性的蛋白质等电点使得其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在高盐环境下依旧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构。该菌株拥有光修复、切除修复、错配修复和重组修复等完善的DNA修复系统,可以对紫外辐射导致的受损DNA进行修复。该菌株基因组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抗性和代谢相关的基因,可能有助于降低重金属对菌体的毒害作用。其基因组中含有多个CRISPR位点和多种类型的Cas蛋白编码基因,共同组成CRISPR-Cas系统,来降解侵入细胞内的噬菌体和外源DNA,维持基因组的稳定。运用基于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该菌株中的新基因进行注释和分析,发现大部分新基因形成于热原菌纲和嗜盐菌纲的物种分化过程中。此外,该菌株基因组也还存在有编码丝氨酸蛋白酶、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脂肪酶、酯酶、内切葡聚糖酶等工业用酶和PHA合成途径的全部基因,表明菌株GX10T还具有较大的生物技术应用潜力。新疆高海拔盐湖嗜盐微生物资源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非培养和可培养方法揭示了其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特有的群落类型,加深了对特殊环境下微生物分布的认识。对6株疑似新分类单元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丰富了嗜盐微生物物种资源。对38株嗜盐古菌模式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为后续分类学、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利用奠定数据基础。对菌株S.rubrum GX10T的环境适应性和基因演化分析,则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机制和演化历史的理解。
陈怡博[3](2021)在《略阳乌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提出肌苷酸(5’-Inosinic acid,IMP)是肉质鲜味重要的指标,动物宰杀后,供氧停止时合成一定量的ATP迅速降解为IMP。IMP以从头合成途径为主,最后可生成腺苷酸(AMP)和鸟苷酸(GMP),AMP和GMP又可补救生成IMP。本研究以略阳乌鸡为实验材料,通过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略阳乌鸡肌肉中IMP的高效提取和检测方法;采用已优化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日龄(60、90、120、150、180、210)、不同组织(腿肌和胸肌)以及不同储藏温度(4℃和-18℃)下肌肉IMP含量的变化规律;通过RT-q PCR法比较了IMP合成降解相关基因在不同性别、不同日龄、不同组织间的肌肉IMP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了IMP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实验建立了精确度高、重现性好的色谱方法。最终确定的最佳测定条件为:采用DIONEX Ulti 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COSMOSIL Packed Column C18(4.6mm×250 mm,Φ5μm)色谱柱,甲醇-磷酸三乙胺(4:96)为流动相,柱温25℃,检测波长248 nm,进样量20μL。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02μg/m L,0.08μg/m L,方法精密度RSD值在0.30%-4.78%;平均回收率为99%,RSD值为2.71%;IMP线性范围为12.2-97.6μg/m L,R2=0.9999,线性关系良好。此外,对样品进行不同处理提取肌肉中的IMP,测得鲜肉样、冷冻干燥样、鲜肉去脂样、冷冻干燥去脂样的IMP含量分别为0.014 g/kg、0.018 g/kg、0.023 g/kg、0.029 g/kg。发现前处理减小脂肪干扰,可提高IMP的提取率。(2)本次实验通过对影响IMP含量的日龄、性别、组织部位和贮藏温度等因素的探究,结果表明相同饲养条件的略阳乌鸡性别间IMP含量差异显着,母鸡大于公鸡(P<0.05);随着日龄的增长,IMP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1),150日龄含量最高;不同组织间IMP含量胸肌极显着大于腿肌(P<0.01);贮藏温度对肌苷酸含量影响较大,4℃冷藏贮藏时,第2 d IMP含量显着升高,是食用的最佳时期,之后IMP含量逐渐降低,第4 d损失率为9.36%,第6 d损失率为19.46%,第8 d鸡肉明显腐败变质;-18℃冷冻贮藏时,第8 d的IMP含量高于第1d,是食用的最佳时期,15 d内IMP含量变化微小,损失了5.24%,22 d IMP含量接近冷藏2~4 d,29 d接近4~6d冷藏贮藏,最佳冷冻贮藏的时期以15 d内为宜,冷冻效果明显优于冷藏。(3)本次实验通过对IMP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表达规律的分析,发现不同性别间GPATase、GARS-AIRS-GART、AMPD、GMPR基因的表达量母鸡极显着高于公鸡(P<0.01),pur H基因的表达量母鸡显着高于公鸡(P<0.05),ADSS、IMPDH基因的表达量公鸡与母鸡间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日龄的增加GPATase、GARS-AIRS-GART、pur H、AMPD、GMPR基因的表达规律为先增后减,ADSS、IMPDH为先减后增。不同组织间GPATase、GARS-AIRS-GART、pur H、AMPD、GMPR基因的表达量胸肌极显着高于腿肌(P<0.01),而ADSS、IMPDH基因的表达量胸肌和腿肌组织间差异不显着(P>0.05)。IMP相关基因丰度的表达规律隐含了略阳乌鸡鸡肉鲜味持久的原因:AMPD基因可将AMP转化为IMP,AMPD基因大量表达,补充了IMP含量维持肉质鲜味;GMP也是呈味核苷酸之一,IMPDH基因的高表达是鸡肉维持鲜味的又一重要原因。以上结论为肉质鲜味持久的基因调控方式提供了基础依据。(4)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IMP含量与其合成降解基因的关联性,研究发现IMP含量和GPATase、GARS-AIRS-GART、pur H、AMPD、GMPR基因表达量呈现显着性正相关(P<0.05),和ADSS、IMPDH基因表达量为极显着性负相关(P<0.01)。因此,GPATase、GARS-AIRS-GART、pur H、ADSS、IMPDH、AMPD、GMPR基因可能参与了略阳乌鸡肌肉组织中IMP含量的调控。为高品质略阳乌鸡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5)从IMP含量和其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中发现,150日龄的略阳乌鸡肌肉中IMP含量最高,150日龄略阳乌鸡肌肉中IMP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量最高,降解基因表达量最低。因此,从鸡肉鲜味角度来说,150 d日龄的略阳乌鸡适合出栏,为略阳乌鸡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朱乐东[4](2021)在《生物酶作用下典型有机氯代污染物的降解和代谢活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氯代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多种环境介质中,在空气、水、土壤、沉积物和生物群样品中都可检测到它们的存在。环境中的有机氯代污染物来自于化工废水、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工业材料的使用、垃圾焚烧以及氯消毒的副产物等。有机氯代污染物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加剧了人类健康风险、危害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多样性。研究有机氯代染物降解和代谢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其中,生物法是从不同的菌株中提取出可以处理污染物的酶来解决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理解酶催化外源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化机制,对于评价环境污染物的转化归趋、清洁生产、毒理效应以及健康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酶及酶催化反应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分为实验研究和计算模拟研究两类。其中计算模拟以量子化学方法为基础,可以在微观尺度上研究反应机理,探索环境污染在酶作用下的转化路径和产物分布。同时可以捕捉和定性实验方法中无法检测到的活性中间体,减少实验方法的盲目性,增强对酶催化反应的理解和应用。分子动力学(MD)和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联用(QM/MM)的方法是研究酶及酶催化反应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MD、密度泛函理论(DFT)和QM/MM的方法研究了典型氯代有机污染物的转化归趋,通过计算模拟对它们的降解和代谢机理进行了预测分析。探讨了酶中关键氨基酸的作用,并结合Rosetta软件为设计高效的酶变体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酶催化反应机制的微观研究,补充验证了实验方法的结果,完善了对酶催化反应的认识并促进了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详细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一、粘康酸内酯化酶对氯代粘康酸的内酯化机机理氯代粘康酸是氯苯在降解过程中重要的有毒中间产物。本论文使用QM/MM方法,在原子水平上研究了粘康酸内酯化酶(aanti-MLE)对两种同分异构的氯代粘康酸(2-cis,cis-氯代粘康酸和3-cis,cis-氯代粘康酸)的内酯化降解过程。反应的机理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分子内的成环反应,第二步是氢转移过程。同一种底物在酶空间的摆放位置不同会影响反应的机制,所以在研究中提出了两种氯代粘康酸在anti-MLE作用下的四种反应模型,并提供了反应中不稳定中间体的构型。结合单点能计算绘制出四种反应模型的势能剖面图,并指出了两种氯代粘康酸在酶环境中的优势反应路径。结合DFT计算,对比了非酶环境与酶环境下的催化反应能垒,验证了酶促反应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利用氨基酸静电影响分析,为后续设计高效酶变体提供了理论指导,3-cis.cis-氯代粘康酸中的氨基酸残基Arg51、Gln294以及2-cis,cis-氯代粘康酸中的Asn193,可以作为修饰酶的定向突变对象。本论文明确了氯代粘康酸的降解机理,完善了氯苯及其衍生物的降解路径,同时也为高效酶变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二、非血红素2,3双加氧酶的催化反应机理联苯2,3-二加氧酶(BphA)是有氧降解联苯及多氯联苯过程中的第一个Rieske型酶,在环境中芳香族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论文采用QM/MM方法研究了工程酶BphAEII9催化下联苯和4,4’-二氯联苯的降解转化机理。研究了[FeⅢ-OOH]2+作用下的的双加氧过程,反应过程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生成环氧化中间体的步骤是协同反应机理,并为整个双加氧反应的速控步,经过第二步反应生成了碳正离子中间体,最后一步是含铁络合物与碳正离子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氨基酸静电影响的分析并结合Rosetta氨基酸耐受序列分析,提出可以通过对氨基酸 Phe227、Val287、His323、Leu333、Ile336、Arg340 和Thr341进行突变修饰,将它们作为未来定向突变研究的重点目标,以提高联苯类化合物在环境中的降解效率。本论文补充完善了 BphA降解联苯类化合物的机理,为BphA的酶工程研究提供了突变位点和候选残基的参考。三、P450酶活性中心催化转化2,2’,3,3’,6,6’-六氯联苯的机制研究细胞色素P450酶(CYPs)在多氯联苯(PCBs)的生物转化中起重要作用。本论文应用MD模拟,QM/MM和DFT方法研究了 CYP2B6催化PCB136的代谢活化和转化过程。发现PCB136首先被Compound I催化转化,在Cα和Cβ位点发生的亲电加成会生成不同的活性中间体,酮式中间体或者环氧化中间体。苯环碳原子上的π亲电加成反应是反应的速控步,且发生在Cβ的亲电加成能垒比Cα上的高10.9 kcal/mol,Cα是亲电加成反应的优势位点。并探究了生成的活性中间体在不同活性氧簇自由基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羟基化产物的过程,预测的主要产物与前人的产物检测实验结果相符。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等多种分析阐明了十个氨基酸残基在底物识别和反应中的关键作用,其中氨基酸残基Val367对亲电加成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计算也补充证实了实验上卤素-π相互作用是CYP2B6对卤代环境污染物的高亲和力和选择性代谢重要因素的猜想。在忽略周围氨基酸残基作用的前提下,形变能-相互作用能分析中,π亲电加成反应仍具有较高的形变能。对于存在相似反应机理的PCB136降解研究,本论文的结果指出,可以通过导入基因突变以降低反应中较高的形变能来指导微生物降解PCBs的研究。四、P450酶活性中心催化双氯芬酸的研究双氯芬酸(DCF)作为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带来了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球环保主义者关注的主题。本论文利用MD模拟、氨基酸相互作用分析以及蛋白虚拟突变设计,研究了提升对DCF降解效率的酶变体突变候选残基。通过计算替换氨基酸后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的自由能变化来评估残基间的相互作用对复合物稳定性的贡献,复合物的稳定性也决定着DCF的降解效率。采用MD模拟确定了 5个结构柔性区域,通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RIN)结构和中心度分析选定扰动残基的序号,结合Rosetta确定突变位点并计算突变体与野生型酶的自由能变化情况,在270个突变体中选定了R70A/G/K、F82V/S/K/N/E/Q、V85A/H、L1 77V、L178Y、R190M/Q、A241G/I/D/E/M 和 T245H/EW 等 25 个具有明显提升作用的突变候选。为提升CYP105D7对DCF的降解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且为分子改造实验提供了候选残基。
周忠霞[5](2020)在《基于HIV-1逆转录酶结构与新策略的抗艾滋病药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艾滋病(AIDS)主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T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被破坏的恶性传染性疾病。HIV-1生命周期中的关键作用酶逆转录酶(RT)是设计抑制剂的重要靶点。作用于该靶点的核苷类(NRTIs)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因NNRTIs具有高效和抗耐药性的特点,一直是药物研发的热点。但是,长期治疗导致药物抗耐药性效果大大降低,并且长期服药导致的药物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此外,HIV潜伏库的存在,致使HAART难以彻底治愈艾滋病。因此,以传统药物设计方法发现新一代高效抗耐药性抑制剂仍十分必要,同时,新技术新策略的引入拓宽药物发现的方法更势在必行。近年来结构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小分子/靶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被解析。小分子药物作用模式的阐明为基于靶标结构的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人类基因组学的进步和新技术新策略的涌现,也为艾滋病的治愈提供了可能。综上,本论文根据HIV-1 RT的靶标结构特征和适配性,在其左翼疏水性区域开展了结构多样性修饰;另外,受目前新策略的启发,初步开展了基于新策略的抗HIV-1药物研究,以期发现新型高效抗耐药性的先导化合物。靶向NNIBP疏水性区域的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本章主要以第二代NNRTIs上市药物(利匹韦林,RPV)为先导化合物,针对利匹韦林存在的细胞毒性强(含michael受体结构)、溶解度差和临床出现的耐药突变株问题,通过对大量RPV/RT晶体结构的调研,以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生物电子等排策略为指导“量体裁衣”,对RPV左翼氰基乙烯基作用的NNIBP疏水性区域进行了结构多样性探讨,以期与周围氨基酸残基形成新的结合力,保障活性的同时改善RPV的细胞毒性。本章共设计合成了 3个系列、共计64个结构全新的NNRTIs。采用MTT法和ELISA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细胞水平和酶水平的抗病毒活性测试。Series IA以炔基为连接基团的大部分化合物对野生型HIV-1表现出单个纳摩尔到几十个纳摩尔活性。除IA-6b和IA-11b外,其余化合物的EC50介于5-63 nM,均优于NVP。其中,活性最好的化合物IA-6i和IA-61对野生型HIV-1的EC50值均为3.0nM,优于对照药物NVP、DLV、AZT,与EFV和ETV相当。IA-61对HIV-1突变株的抑制作用最强,分别为K103N(EC50=10nM)、E138K(EC50=22 nM)和 RES056(EC50=0.935 μM)。此外,与 RPV(CC50=3.984 μM)相比,有7个化合物的细胞毒性降低1.2-6.3倍,比ETV(CC50=2.2 μM)降低2.3-11.4倍,初步改善了先导化合物的毒性问题。Series IB以三氮唑为连接基团的化合物对HIV-1野生株EC50值在0.029μM-5.62μM范围内。其中,IB-4b(EC50(ⅢB)=0.020 μM,EC50(K103N)=0.043 μM,CC50>241.52 μM),IB-4c(EC50(ⅢB)=0.013μM,ECs0(K103N)=0.022 μM,CCs0>241.52 μM)和 IB-4g(EC50(ⅢB)=0.014 μM,EC50(K103N)=0.054 μM,CC50=2.1μM)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同时具有极低的毒性,优于依法韦仑。特别指出的是,IB-4b和IB-4c均表现出极低的细胞毒性和高选择性(SI>10,000),优于所有对照药物。此外,我们还考察了代表性化合物IB-4b,IB-4c和IB-4g的初步理化性质和早期代谢稳定性,以评价其类药物性质。Series IC-3a-l大部分化合物对野生型HIV-1表现出亚微摩尔到纳摩尔的活性,其 EC50介于 0.06μM-0.67 μM。其中,IC-3a(EC50=0.06μM)的活性最好,优于3TC和NVP。而IC-6a-I化合物的活性整体优于IC-3a-l系列化合物,表明烯基哌啶可容纳性更好。该系列有6个化合物的活性达纳摩尔水平(WT),EC50介于19-90 nM。另外,所有的化合物均对K103N显示出抑制活性,活性最好的IC-6a的EC50为50 nM,部分化合物对L100I、Y181C和E138K也显示出一定抑制。总体上该系列化合物活性有所下降,细胞毒性增加。基于“四点药效团模型”的噻吩并嘧啶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本章以DAPY类化合物的经典四点药效团模型为研究基础,以含噻吩并嘧啶优势骨架的K5a2和25a以及前期发现的抗HIV-1小分子抑制剂IA-61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靶向NNIBP中高度保守的疏水性区域,采取基于晶体结构的药物设计和分子杂合等药化设计策略,对先导化合物进行了多样性修饰,以期合成的小分子能够充分结合到NNIBP的四个药效团中,增加小分子与NNIBP的有效作用力,设计并合成了两个系列共27个化合物。Series ⅡA 三个化合物中,ⅡA-6c(EC50=9.0 nM,SI=1130)活性最好,远优于NVP。相比于先导化合物25a,ⅡA-6a-c所有三个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均明显下降,验证了我们设计的初衷。对于突变株RES056,三个化合物表现出亚微摩尔的活性。其中,ⅡA-6b(EC50=153 nM)活性最佳,优于NVP。此外,对三个化合物进行酶活测试的IC50分别是0.86,0.28和0.29 μM,同样优于NVP(IC50=0.59 μM),证明该类化合物是经典的RT抑制剂。Series ⅡB化合物对HIV-1野生株和大多数突变株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对K103N突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有多个化合物的抑制活性超过其对野生株的抑制(RF<1)。活性最好的化合物ⅡB-5p对WT、L100I、K103N、Y181C、Y188L 和 E138K 菌株的 EC5o值分别为 9.93、10.5、6.02、18.9、23.9 和23.2 nM。鉴于ⅡB-5p的突出活性,我们进一步对其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为ⅡB-5p对HIV-1突变株表现出的显着活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随后对ⅡB-5p进行药代动力学性质和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HB-5p在大鼠中表现出良好的PK性质,清除率适中,生物利用度高达33.8%。基于新策略的抗HIV-1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激活&消灭(shock and kill)是广受关注的清除病毒库的策略,而HDAC抑制剂是目前激活HIV潜伏库的首选药,但是目前的潜伏激活剂大都存在毒性较大及激活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通过分析目前用于潜伏激活的HDAC抑制剂的药效团,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骨架跃迁以及结构多样性导向的药物设计策略构建了以异羟肟酸和酰胺为锌离子螯合基团(ZBG)的小型化合物库,通过对亲脂性基团(CAP)和中间亲脂性链(Linker)的修饰,设计合成了三个子系列化合物。结果显示,有6个化合物表现出明显的潜伏激活活性,其EC50值介于4.71-15.28 μM,其中ⅢB-5a(EC50=8.53μM,CC50=183.38 μM)、ⅢA-8d(EC50=7.17 μM,CC50>217.5 μM)和 ⅢC-a(EC50=4.71 μM,CC50=19.97μM)分别属于三类骨架中活性最好的化合物,抗HIV潜伏库的效力稍弱于目前处于临床研究的SAHA(EC50=1.21 μM,CC50=0.78 μM),但是三个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远低于已报导的SAHA细胞毒性。因此,我们筛选得到的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我们对合成的化合物筛选了其抑制HIV复制的效力,系列ⅢA-8a-d对HIV-1野生株具有纳摩尔水平抑制效果。而具有较强潜伏激活效果的化合物ⅢA-8d也表现出了极强的HIV-1抑制活性,对其进一步探索将有助于发现兼具HIV潜伏库激活效力和抑制病毒复制的双功能先导化合物。本章第二节首次将PROTAC技术应用于HIV-1 RT降解剂的设计中,设计合成了多个以DAPY衍生物和泊马度胺相缀合的小分子,并初步筛选了细胞水平的活性和代表性化合物的靶标活性。所有合成的PROTAC小分子均表现出亚微摩尔到微摩尔水平的HIV-1野生株抑制活性,并且对HIV-1 RT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特别是该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极低。化合物ⅢG-3b(EC50=0.16μM,CC50>168.06 μM)是活性最好的化合物,此外,化合物ⅢE-4a、ⅢF-3a、ⅢF-3b、ⅢG-3a和ⅢG-3c也表现出亚微摩尔的抑制活性。我们进一步测试了代表性化合物的溶解度,所测试化合物在酸性、中性和碱性环境中溶解度较好。综上,本论文前两部分针对HIV-1 NNRTIs先导化合物存在的细胞毒性大以及溶解度差的科学问题,综合运用基于靶标的合理药物设计、分子杂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方法,对目前的上市药物RPV和课题组前期发现的先导化合物25a进行了结构多样性修饰,设计合成共91个结构全新的NNRTIs。经细胞及酶水平的生物活性评价、溶解度测定、CYP酶体外抑制试验和初步成药性评价等发现多个高效低毒并具有良好理化性质的先导化合物。第三部分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应用潜伏-激活策略和蛋白质降解策略(PROTAC)设计合成了 48个结构全新的化合物,经过多轮结构优化和活性筛选获得的活性达亚微摩尔水平、细胞毒性极低的先导化合物,也为研发根治艾滋病的药物开辟了新的视角。
胡娟[6](2020)在《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有关《犹太人与诺贝尔奖》“专有名称”英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专有名称的翻译是翻译过程中很常见的考验,能否恰当地翻译专有名称关系到是否准确地用目标语表达原文的信息。本翻译报告是基于英汉翻译项目《犹太人与诺贝尔奖》,在皮特·纽马克的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尝试研究信息型文本中专有名称的翻译步骤、策略和方法。《犹太人与诺贝尔奖》是以色列作家伊夫萨姆·阿兹加德(Yivsam Azgad)撰写的系列书籍中的一册,重点介绍多位杰出犹太民族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生平,内容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理学、医学、经济学及文学等领域的专业内容。翻译过程中,笔者遇到了很多初次出现的人名及科学领域专业术语等专有名称。目前,大部分专有名称在汉语中不存在对等的表达,因此,专有名称的翻译是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根据皮特·纽马克的交际和语义翻译理论,同时参考前辈的有关专有名称的研究成果,译者归纳出相对系统的翻译步骤,主要采用了音译、直译、意译及补偿法翻译策略。文本中出现的人名,译者直接采用音译,以实现人名的语音转换,让汉语目标读者能听到汉语译名后识别出对应的人物,实现人名的指称作用。对于科学术语等,译者采用直译、意译,实现目标语读者充分理解该术语承载的信息。对于部分专有名称,译者还会采用补偿法来补充说明名称的深层含义,帮助目标读者理解。总的目标是利用这几种翻译方法实现译文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并且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专有名称承载着重要信息,准确翻译专有名称能有效促进目标语读者理解译文所要表达的信息。本翻译报告旨在研究信息型文本中专有名称的翻译步骤、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促进专有名称的翻译和研究。
刘珅楠[7](2020)在《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研究 ——基于性别意识形态视角》文中认为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以下简称多萝西)是继居里夫人母女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自然科学家。她从事的X射线晶体学,以直观的方式解决了复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具有现代蛋白质晶体立体结构学的里程碑意义。作为女性科学家,她为促进女性在科学事业上的平等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性别意识形态,对多萝西的所处时代的背景、她的经历和成就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多萝西对X射线晶体学的贡献,还可以了解到二十世纪多萝西作为女性科学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第一章主要研究多萝西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这一章介绍了十九、二十世纪英国社会和牛津大学的女性的地位发展状况以及多萝西童年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多萝西作为女性面临的社会阻力的根源进行深入探究。第二章主要研究多萝西的经历和成就。这一章介绍了多萝西在牛津和剑桥的学习经历和职业经历,对她所取得的成就(发现碘化胆固醇、青霉素、维生素B12、胰岛素的立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此外,还包括多萝西的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为进一步阐释她的性别意识形态做铺垫。第三章主要分析多萝西映射的性别意识形态,阐明多萝西的性别意识形态与其所处时代相比具有先进性。并在性别社会环境的框架下分析了影响多萝西性别意识形态的四个因素,最后以多萝西的实验室为例,对多萝西性别意识形态的直观表现进行分析。多萝西(1910-1994)的一生涵盖了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她的职业生涯从1934年跨越至1988年。由于当时历史语境下的性别意识保守,多萝西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在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遇到过各种不公平的现象,但是这些不公正的待遇并没有阻碍到她科学事业上的成功,也没有让她放弃自己的家庭生活。而通过研究多萝西的人物性格和她独有的性别意识形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当时知识女性怎样帮助自己走出这样的困境,给今后高知女性的发展提供借鉴。
陈甜甜[8](2020)在《生物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生命科学蓬勃发展的新纪元,生物科技的成果越来越多的被人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去。教师在传授基本概念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生物学前沿知识的渗透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与之相关的前沿知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提高学习的开放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研究从教材知识老化以及案例内容陈旧的现状出发,阐述在高中生物学学习中应用相关前沿知识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出生物学前沿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更新的生物领域热点问题中所蕴含的相关知识。通过文献梳理,本研究发现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研究内容零散不够全面系统。因此,本研究在理论基础的支撑下利用问卷法对高中生物学前沿知识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一线的高中生物老师采取深入的访谈。通过调查及访谈梳理出当下生物学前沿知识在高中教学中应用存在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前沿知识难度较大等许多问题和障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分子与细胞》为例,对生物学前沿知识进行了筛选和整理,提出了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合的科学性、开放性、适当性等原则。本文以先行组织、情境导入、问题导入、启发式、探究式、自主学习等形式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片断,并针对具体的内容尝试设计了三例完整的教学案例,同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实施和评价,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肯定了生物学前沿知识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总之,将生物学前沿知识应用于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向研究型学者的转变,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生命的神奇和魅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树立学生新的职业观。只有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接触新的生物学知识生长点,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以及教和学的最优化。
储国超[9](2020)在《重要泛素化蛋白质的化学半合成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泛素化是真核生物体内一种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参与调控蛋白降解、信号转导、DNA损伤修饰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泛素修饰系统的紊乱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许多重大疾病密切相关。深入研究蛋白质泛素化参与细胞功能调控的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机制,对于人类生命奥秘的揭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都具有重大意义,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需求便是获取结构、性质均一的泛素化蛋白样品及功能化泛素探针工具。蛋白质化学合成允许我们在原子水平精准地构筑目标蛋白,为获取各种泛素化蛋白及泛素工具分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平台,并且在揭秘泛素信号的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本论文围绕泛素化蛋白的合成新技术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希望借助功能化小分子连接臂协助的蛋白偶联反应,以重组表达的蛋白为原料,获取泛素修饰蛋白模拟物。在这里,我们结合了“半胱氨酸-胺乙基化反应“及“自然化学连接反应”,建立了半合成泛素修饰蛋白的新方法。具体工作如下:我们首先以泛素化组蛋白为合成目标,发展了一种半胱氨酸-氨乙基化反应协助的泛素化蛋白半合成新策略-CAACU策略。该策略的关键是通过半胱氨酸-氨乙基化反应将携带可移除辅基的β-氨基卤代物装载至组蛋白的特定位点,随后经辅基介导的自然连接反应实现泛素与组蛋白的连接。由于泛素及组蛋白单元均可通过重组表达简易获取,运用新策略我们可以高效便捷地获取多毫克级别的单泛素、二泛素以及SUMO修饰组蛋白,并且所构建的碳-硫类异肽键与天然结构相比仅相差一个原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新方法合成的泛素化组蛋白可成功组装至核小体并能够被效应蛋白选择性识别,碳-硫类异肽键也可被去泛素化酶有效识别并水解,同时,含有H2BKc34Ub的重组核小体的冷冻电镜结构表明,新策略能够为泛素化核小体的结构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样品合成路径。在建立了 CAACU策略后,我们进一步将其应用于不同连接类型非经典泛素链的高效合成,包括二泛素、同质三泛素、分叉三泛素以及SUMO修饰泛素。通过Kc27-diUb的晶体结构解析,不仅证明了新策略合成蛋白样品具有很高的纯度,并且验证了构建的碳硫类异肽键对真实异肽键的结构扰动较小。此外,我们还发展了一种新型不可降解型二泛素炔烃探针,通过生化实验,验证了该探针可用于去泛素化酶识别非经典泛素链的水解机制研究。因此,CAACU策略可以为非经典泛素链的结构及生化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分子。另外,我们以二溴丙酮为铰链试剂,发展了一锅高效制备双硫代丙酮连接的泛素化组蛋白的新方法。泛素突变体UbG76C在优化的酸性硼酸溶液中经二溴丙酮激活后,不经色谱分离即可实现与组蛋白的高效偶联,极大地提高了传统方案的偶联效率。该策略无需复杂的化学转化以及特殊的实验装备,可以简便地在生物实验室实施。此外,结合双标签串联亲和纯化策略,新方案有望应用于在非变性的温和条件下实现泛素修饰蛋白的制备。
丁楚楚[10](2017)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诺贝尔奖相关知识的渗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改要求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和热点问题”,培育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而诺贝尔奖是基础科学界的最高奖项,其获奖成果大都是世界范围内最高水平的科技研究。其中与生物学领域密切相关的主要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它们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生物学科的发展方向,因此诺贝尔奖不应仅吸引科研工作者的目光,也应受到生物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依据非智力因素理论、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理论,论证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诺贝尔奖知识的必要性。首先进行教材研究,了解教材中利用诺贝尔奖作为教学资源的状况,进一步发掘此类知识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是相关习题研究,分析以诺贝尔奖获奖成果为背景编制习题的情况。此外,为了真正把握高中生物教学中诺贝尔奖相关知识的渗透现状,笔者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了解师生对诺贝尔奖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这类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在教学中渗透这类知识的认识和态度,并了解师生学习这类知识的主要困难以及希望采取的渗透形式等,在此基础上尝试作出总结,并提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议。另外,笔者尝试提出高中生物教学中诺贝尔奖相关知识的渗透原则。具体分为五方面:科学性原则;适宜性原则;体验性原则;简化转化原则;突出科研精神和科学方法原则。最后提出诺贝尔奖相关知识的渗透策略,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师生多角度感受诺奖魅力。
二、细胞内一种耗能蛋白质降解途径的发现——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工作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胞内一种耗能蛋白质降解途径的发现——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工作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2)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及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盐环境与微生物 |
1.1.1 盐环境的多样性 |
1.1.2 盐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
1.1.3 微生物的耐盐或嗜盐机制 |
1.1.4 嗜盐微生物的应用 |
1.2 微生物多相分类学 |
1.2.1 微生物分类学的发展 |
1.2.2 微生物多相分类学的研究内容 |
1.2.3 组学时代微生物多相分类学的挑战 |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3.1 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2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
1.3.4 宏基因组研究 |
1.4 嗜盐古菌 |
1.4.1 古菌——生命的第三域 |
1.4.2 嗜盐古菌概述 |
1.4.3 嗜盐古菌的基因组研究 |
1.4.4 基因组中新基因的起源与演化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概述 |
第二章 典型盐湖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环境和样品 |
2.1.2 培养基 |
2.1.3 菌株的分离与保藏 |
2.1.4 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 |
2.1.5 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
2.1.6 宏基因组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阿牙克库木湖群落结构分析 |
2.2.2 玛纳斯湖群落结构分析 |
2.2.3 其他盐湖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 |
2.2.4 盐湖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
2.2.5 盐湖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6 株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来源 |
3.1.2 菌株的培养与保藏 |
3.1.3 多相分类学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菌株WM3~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
3.2.2 菌株B3~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
3.2.3 菌株15181~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
3.2.4 菌株15182~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
3.2.5 菌株63075~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
3.2.6 菌株W635~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株来源 |
4.1.2 测序方案的选择 |
4.1.3 菌株Salinigranum rubrum GX10~T基本信息 |
4.1.4 菌株GX10~T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4.1.5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
4.1.6 测序和组装 |
4.1.7 基因组注释及分析 |
4.1.8 菌株GX10~T新基因注释与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测序所获得的基因组 |
4.2.2 菌株GX10~T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4.2.3 菌株GX10~T测序和组装结果 |
4.2.4 菌株GX10~T基因组基本特征 |
4.2.5 菌株GX10~T基因COG功能注释 |
4.2.6 菌株GX10~T对高盐环境的适应分析 |
4.2.7 菌株GX10~T对强辐射环境适应机制分析 |
4.2.8 菌株GX10~T CRISPR-Cas系统相关基因 |
4.2.9 菌株GX10~T基因组中重金属抗性与代谢相关的基因 |
4.2.10 菌株GX10~T新基因的起源与演化 |
4.2.11 菌株GX10~T基因组中嗜盐酶相关基因 |
4.2.12 菌株GX10~T基因组中PHA合成相关基因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细菌多相分类学鉴定方法 |
附录 Ⅱ 嗜盐古菌模式菌株基因组圈图 |
附录 Ⅲ 新基因注释用到的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含待发表) |
致谢 |
(3)略阳乌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略阳乌鸡产业发展现状 |
1.2 肌苷酸(IMP)定性定量检测的研究进展 |
1.2.1 IMP的特性 |
1.2.2 IMP含量的检测方法 |
1.2.3 IMP含量的影响因素 |
1.3 IMP合成和降解代谢途径及其关键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1 嘌呤核苷酸的代谢途径 |
1.3.2 IMP的从头合成过程 |
1.3.3 屠宰后IMP的形成 |
1.3.4 IMP的降解和补救合成 |
1.3.5 IMP合成和降解途径的关键基因 |
1.3.6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3 研究思路图 |
第二章 略阳乌鸡肌肉IMP检测条件的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色谱条件的确定 |
2.2.2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2.3 四种方法处理下的肌肉样品IMP含量的测定结果 |
2.3 小结 |
2.3.1 色谱方法的优化和验证 |
2.3.3 样品处理方法的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性别、日龄、组织和贮藏温度条件下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的变化规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略阳乌鸡肌肉样品IMP色谱图 |
3.2.2 不同日龄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变化规律 |
3.2.3 不同性别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变化规律 |
3.2.4 不同组织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变化规律 |
3.2.5 不同贮藏温度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变化规律 |
3.3 小结 |
第四章 IMP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与其含量的关联性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
4.1.2 实验思路图 |
4.1.3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内参基因质量检测结果 |
4.2.2 RNA的完整性和纯度检测结果 |
4.2.3 目标基因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
4.2.4 样品中各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4.2.5 不同性别间略阳乌鸡肌肉IMP合成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
4.2.6 不同日龄间略阳乌鸡肌肉IMP合成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
4.2.7 不同组织间略阳乌鸡肌肉IMP合成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
4.2.8 IMP合成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和IMP含量的关联性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4)生物酶作用下典型有机氯代污染物的降解和代谢活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氯代化合物的环境水平、毒性效应和生物转化过程 |
1.1.1 氯代粘康酸 |
1.1.2 联苯和多氯联苯 |
1.1.3 双氯芬酸 |
1.2 生物酶 |
1.2.1 生物酶简介 |
1.2.2 生物酶的作用机制 |
1.2.3 生物酶的理性设计 |
1.2.4 生物酶与环境 |
1.3 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 |
1.3.1 量子化学方法 |
1.3.2 过渡态理论简述 |
1.3.3 分子力学与分子动力学方法 |
1.3.4 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联用方法 |
1.4 论文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1.5 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粘康酸内酯化酶对氯代粘康酸的内酯化机理 |
2.1 前言 |
2.2 计算方法 |
2.2.1 体系建模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2.2.2 DFT计算方法 |
2.2.3 QM/MM计算 |
2.2.4 氨基酸静电影响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分子动力学结果分析 |
2.3.2 氯代粘康酸的内酯化机理与能量信息 |
2.3.3 反应过程与构型信息 |
2.3.4 氨基酸静电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血红素2,3双加氧酶的催化反应机理 |
3.1 前言 |
3.2 计算方法 |
3.2.1 计算模型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3.2.2 QM/MM计算 |
3.2.3 范德华表面静电势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子对接与动力学结果分析 |
3.3.2 双加氧反应机理与能量信息 |
3.3.3 [Fe~Ⅲ-OOH]~(2+)络合物 |
3.3.4 范德华分子表面静电势分析 |
3.3.5 氨基酸静电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450酶活性中心催化转化2,2’,3,3’,6,6’-六氯联苯的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计算方法 |
4.2.1 计算模型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4.2.2 QM/MM方法 |
4.2.3 非共价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
4.2.4 Boltzmann平均能垒 |
4.2.5 形变能-相互作用能模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子动力学分析 |
4.3.2 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
4.3.3 活性中间体的转化 |
4.3.4 非共价相互作用分析 |
4.3.5 分子表面静电势和平均局部离子化能 |
4.3.6 氨基酸静电影响分析 |
4.3.7 DIAS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450酶活性中心催化双氯芬酸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计算方法 |
5.2.1 体系模型搭建 |
5.2.2 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 |
5.2.3 计算蛋白突变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分子动力学分析 |
5.3.2 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5.3.3 虚拟突变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HIV-1逆转录酶结构与新策略的抗艾滋病药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HIV-1病毒及其抑制剂 |
一、HIV-1病毒结构 |
二、HIV-1复制周期 |
三、抗艾滋病治疗现状 |
第二节 逆转录酶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一、逆转录酶的结构和功能 |
二、逆转录酶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 |
三、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四、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存在的问题 |
五、NNRTIs的合理药物设计 |
第三节 基于新策略的抗艾滋病药物研究 |
一、抗HIV潜伏感染研究 |
二、靶向诱导蛋白质降解作为药物研发策略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靶向NNIBP疏水性区域的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一、二芳基嘧啶类NNRTIs先导化合物的结合模式 |
二、靶向NNIBP疏水性区域的HIV-1 NNRTIs研究进展 |
三、靶向NNIBP疏水性区域的HIV-1 NNRTIs的设计 |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一、仪器与试剂 |
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与步骤 |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 |
一、活性测试方法 |
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目标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
一、IA、IB和IC的分子模拟分析 |
第五节 化合物的溶解度测定和成药性评价 |
一、化合物的溶解度测定和理化性质预测 |
二、化合物IB-4c对CYP酶体外抑制试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四点药效团模型”的噻吩并嘧啶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一、仪器与试剂 |
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与步骤 |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抗HIV-1活性评价 |
一、活性测试方法 |
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目标化合物的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ⅡA和ⅡB的分子模拟分析 |
第五节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及急性毒性评价 |
一、代表性化合物ⅡB-5p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研究 |
二、代表性化合物ⅡB-5p的毒性评价 |
第六节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新策略的抗艾滋病药物研究 |
第一节 HIV-1潜伏感染激活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一、HIV潜伏感染激活剂的研究进展 |
二、HIV潜伏感染激活剂的设计 |
三、化合物的合成 |
四、化合物的活性评价 |
第二节 基于PROTAC的HIV-1 RT降解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一、化合物的设计 |
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三、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 |
四、化合物的溶解度测定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基于靶标结构的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二、基于新策略的HIV-1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三、本论文创新点 |
四、不足之处 |
第二节 展望 |
一、对本课题进一步的改造思路 |
二、新一代抗艾滋病药物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谱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有关《犹太人与诺贝尔奖》“专有名称”英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Original Text |
1.2 The Motivation for Selecting the Original Text |
1.3 Research Purpose |
1.4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4.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
1.4.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1.5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
2.1 Analysis of Text Type |
2.2 Requirements of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Theoretical Preparations |
3.1.1 Previous studies on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theories |
3.1.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roper names |
3.2 Practical Preparations |
3.3 Translation Process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Transliteration for Proper Names without Connotation |
4.2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Proper Names with Connotation |
4.2.1 Literal translation |
4.2.2 Free translation |
4.2.3.Compens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7)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研究 ——基于性别意识形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多萝西所在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 |
1.1 十九、二十世纪英国女性社会地位 |
1.2 十九、二十世纪牛津大学的女性地位 |
1.3 多萝西的家庭环境与教育 |
第二章 多萝西的经历和成就 |
2.1 在牛津学习化学 |
2.2 在剑桥跟随贝尔纳学习 |
2.3 在牛津任职后的成就 |
2.4 家庭生活 |
2.5 社会活动 |
第三章 多萝西映射的性别意识形态分析 |
3.1 多萝西的性别意识形态分析 |
3.2 影响其性别意识形态的因素 |
3.3 其性别意识形态的直观表现——以多萝西实验室为例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生物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前沿知识的应用是教材现代化的必要补充 |
(二)前沿知识的探索是提高教师生物专业素养的必然要求 |
(三)前沿知识的应用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现实需求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和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知识 |
(二)前沿和前沿知识 |
(三)生物学前沿知识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四)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第三章 生物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
二、调查范围及对象 |
三、问卷编制 |
四、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教师问卷 |
(二)学生问卷 |
(三)调查结论 |
第四章 生物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
一、生物学前沿知识的获取 |
二、生物学前沿知识在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开放性原则 |
(三)适当性原则 |
三、生物学前沿知识在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
(一)先行组织策略 |
(二)情境导入式 |
(三)问题导入式 |
(四)启发式教学策略 |
(五)探究式教学策略 |
(六)自主学习策略 |
第五章 生物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案例与评价 |
一、教学案例 |
(一)案例一:《细胞的分化》 |
(二)案例二:《细胞衰老和死亡》 |
(三)案例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二、教学案例评价 |
(一)同行评价 |
(二)专家评价 |
(三)学生评价 |
(四)自我反思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重要泛素化蛋白质的化学半合成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泛素化蛋白质的化学合成 |
1.1 概述 |
1.2 蛋白质化学合成中的相关技术 |
1.2.1 多肽固相合成 |
1.2.2 自然化学连接 |
1.2.3 基于酰肼的自然化学连接 |
1.2.4 蛋白质半合成 |
1.3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 |
1.3.1 泛素修饰的生成 |
1.3.2 泛素修饰的识别 |
1.3.3 泛素修饰的擦除 |
1.4 蛋白质化学合成在研究蛋白质泛素化修饰中的应用 |
1.4.1 精准修饰的泛素化蛋白样品 |
1.4.2 泛素探针工具 |
1.4.3 泛素荧光试剂 |
1.5 泛素化蛋白质的合成 |
1.5.1 酶促合成 |
1.5.2 泛素化蛋白质的全合成 |
1.5.3 泛素化蛋白质的半合成 |
1.6 本章总结及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半胱氨酸-氨乙基化反应半合成泛素化组蛋白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思路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双功能辅基连接臂的设计、合成及半胱氨酸-氨乙基化反应活性测试 |
2.3.2 泛素、类泛素修饰组蛋白的合成及表征 |
2.3.3 泛素化核小体组装以及与阅读蛋白53BP1的生化功能分析 |
2.3.4 去泛素化酶对硫醚类异肽键的水解活性分析 |
2.3.5 泛素化组蛋白光铰链探针的合成 |
2.3.6 H2B-K34位泛素化核小体的冷冻电镜结构解析 |
2.3.7 短链酰化组蛋白的合成 |
2.4 小结与展望 |
2.5 实验部分 |
2.5.1 试剂及仪器 |
2.5.2 实验过程与操作 |
2.5.3 其他补充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半合成非典型泛素链及泛素活性探针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思路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AACU合成不同连接类型非经典二泛素及SUMO修饰泛素 |
3.3.2 CAACU合成K27三泛素及分叉三泛素 |
3.3.3 CAACU合成新型不可降解二泛素炔烃探针及其生化测试 |
3.4 小结与展望 |
3.5 实验部分 |
3.5.1 试剂及仪器 |
3.5.2 实验过程与操作 |
3.5.3 其他补充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二溴丙酮一锅铰链策略高效半合成泛素化组蛋白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思路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溴丙酮与泛素偶联条件优化 |
4.3.2 一锅法合成双硫代丙酮键连接的泛素化组蛋白 |
4.3.3 正交双亲和纯化标签协助的一锅半合成泛素化组蛋白 |
4.4 小结与展望 |
4.5 实验部分 |
4.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5.2 实验过程与操作 |
4.5.3 其他补充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全文工作总结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高中生物教学中诺贝尔奖相关知识的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推进高中生物新课改的贯彻和实施 |
1.2.2 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
1.2.3 丰富现有教学资源,为生物教研提供参考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4.3 归纳分析法 |
2 理论基础 |
2.1 非智力因素理论 |
2.2 建构主义 |
2.3 人本主义 |
3 高中生物中渗透诺奖知识的教学研究 |
3.1 相关诺奖基本情况介绍 |
3.1.1 诺贝尔奖简介 |
3.1.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及得奖情况分析 |
3.1.3 诺贝尔化学奖简介及得奖情况分析 |
3.2 教材研究 |
3.3 习题研究 |
4 高中生物教学中诺奖相关知识渗透现状的调查研究 |
4.1 问卷的设计 |
4.2 问卷调查的对象 |
4.3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4.3.1 学生问卷 |
4.3.2 教师问卷 |
4.3.3 小结与建议 |
5 高中生物教学中诺奖相关知识的渗透原则和渗透策略 |
5.1 高中生物教学中诺奖相关知识的渗透原则 |
5.1.1 科学性原则 |
5.1.2 适宜性原则 |
5.1.3 体验性原则 |
5.1.4 简化转化原则 |
5.1.5 突出科研精神和科学方法原则 |
5.2 高中生物教学中诺奖相关知识的渗透策略 |
5.2.1 结合诺奖研究历程,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
5.2.2 结合诺奖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
5.2.3 结合诺奖研究成果,激发学习兴趣 |
5.2.4 结合诺奖研究团队,培养合作精神 |
5.2.5 结合课外拓展活动,多角度感受诺奖魅力 |
5.3 相关素材资源初步整合 |
6 结束语 |
附录 |
附录1:诺贝尔化学奖中有关生物领域的研究成果 |
附录2:诺奖作为高中生物教学资源使用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3:诺奖作为高中生物教学资源使用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细胞内一种耗能蛋白质降解途径的发现——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工作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胰岛素发现100周年:致敬胰岛素发现艰难历程中前仆后继的拓荒者(二)[J]. 郑少雄,陈雨,朱铁虹,常宝成.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2]盐环境来源微生物多相分类及嗜盐古菌基因组适应性与演化研究[D]. 韩帅波. 浙江大学, 2021(01)
- [3]略阳乌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联性研究[D]. 陈怡博.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生物酶作用下典型有机氯代污染物的降解和代谢活化机理研究[D]. 朱乐东. 山东大学, 2021(10)
- [5]基于HIV-1逆转录酶结构与新策略的抗艾滋病药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D]. 周忠霞. 山东大学, 2020(11)
- [6]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有关《犹太人与诺贝尔奖》“专有名称”英汉翻译报告[D]. 胡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2)
- [7]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研究 ——基于性别意识形态视角[D]. 刘珅楠. 山西大学, 2020(01)
- [8]生物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为例[D]. 陈甜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重要泛素化蛋白质的化学半合成新策略研究[D]. 储国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高中生物教学中诺贝尔奖相关知识的渗透研究[D]. 丁楚楚.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