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昌升牌高速胶印机结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攀[1](2016)在《胶印机收纸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优化》文中指出单张纸胶印机作为印刷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种高速运转的自动机械,其新产品中的收纸系统在工作中产生较大的激励。本文在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支持下,对收纸系统凸轮机构和扭杆弹簧式牙排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凸轮与牙排的各参数组合更佳,从而使收纸系统更好的满足使用。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收纸系统刚柔耦合虚拟样机建模与分析。建立收纸系统三维模型,生成扭杆弹簧牙排刚柔耦合模型,化简收纸链条模型,按照实际约束和运动方式建立收纸系统虚拟样机。(2)基于虚拟样机的凸轮优化。推导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建立凸轮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提出凸轮优化方案,使用反求法求得凸轮实际轮廓;通过虚拟样机的仿真,进行优化前后结果的对比,体现优化效果。(3)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凸轮优化。首先,通过建立凸轮-从动件的单自由度模型,分析咬纸牙闭合后的残余振动。其次,建立收纸系统两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其模型参数为分段函数。随后,利用SIMULINK搭建优化平台,矢量法求得凸轮轮廓,从而实现输入为多目标函数的权重,输出为凸轮实际轮廓曲线、从动件运动规律、凸轮运动学特性、动力学特性、咬合力、凸轮力等收纸系统的特征响应。通过与虚拟样机的仿真对比,验证优化平台。(4)扭杆弹簧式牙排的优化与模态试验。对扭杆弹簧的刚度给出合理范围,对预紧角度给出建议。对整条收纸牙排进行模态实验,得到收纸牙排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牙排柔性体模型。
欧阳天成[2](2016)在《高速胶印机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及弹流润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印机是一种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对运动精度要求高的纸张印刷设备,齿轮传动系统是多色胶印机机械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对纸张印刷效率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胶印机正朝着高速、多色和高精度方向发展。国内外学者通过实验证明了:高速印刷条件下,齿轮传动系统产生的动态激励是胶印机振动的主要来源,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振动引起的印刷质量下降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外先进的高速多色胶印机的最高印刷速度已突破18000r/h(转每小时),而国产同类型胶印机只有15000r/h,国产胶印机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高速印刷条件下稳定性差和可靠性低方面。因此,胶印机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是振动理论和工程应用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齿轮润滑技术对齿面摩擦、使用寿命、承载能力和可靠性有重要的影响。工程应用上,齿面纹理特征对齿轮润滑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如压力分布、膜厚分布和摩擦系数,但相关的理论模型还不多见,造成了齿轮润滑系统设计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以往对齿轮的研究几乎都忽略齿面摩擦对动力学的影响,国外最近的研究表明:齿面摩擦与齿轮动力学有相互耦合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发展齿轮摩擦动力学理论,深入剖析齿轮润滑特性与动力学行为的耦合关系,进而揭示对可靠性有重要影响的油膜润滑机理。研究结果对齿轮润滑特性的认识和润滑系统的设计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资助下,针对国产某型高速多色胶印机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及弹流润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胶印机齿轮—滚筒—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胶印机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参数优化、窜墨辊直齿轮混合弹流润滑分析和渐开线齿轮摩擦动力学特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成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了包含时变啮合刚度、传动误差、齿侧间隙和肩铁、橡胶接触等非线性因素的齿轮—滚筒—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直接积分的Newmark-β法对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研究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动载系数和加速度有效值。基于数值计算结果,通过加速度时间历程响应、FFT谱图、相平面图、Poincare映射图和最大Lyapunov指数研究了齿轮—滚筒—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2)利用集中参数法分别建立多级平行轴斜齿轮模型和多级平行轴直齿轮模型,通过两子模型的整合得到胶印机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4阶Runge-Kutta法对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齿轮加速度、动态啮合力和滚筒相对滑动速度等动态响应。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胶印机齿轮传动系统进行了参数优化设计,并通过优化前后的重合度、动态啮合力、等效动载系数、单齿加载和等效应力的对比,验证了参数优化的效果。(3)在考虑轴向速度和齿面纹理特征前提下,基于有限长线接触混合弹流润滑理论对胶印机窜墨辊直齿轮进行润滑分析。利用多重网格法获得了窜墨辊直齿轮混合弹流润滑模型的数值解,并研究了齿轮轴向速度和齿面纹理特征对油膜压力分布、油膜厚度分布、粗糙面承载率和摩擦系数沿啮合线的变化规律。(4)基于摩擦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动力学模型与瞬态混合弹流润滑模型,通过整合得到了具有耦合特性的直齿轮摩擦动力学模型。利用Runge-Kutta法和多重网格法的联合迭代获得了直齿轮摩擦动力学模型的数值解,通过数值结果研究了齿轮的运动学特性、油膜刚度、单齿负载、平均油膜厚度、时变啮合阻尼、滑动摩擦力、摩擦力、摩擦系数和啮合功率损失沿啮合线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静态、动态工况下的齿轮传动效率。(5)利用电测法对胶印机进行整机动态响应测试,提取不同印刷速度下胶印机若干关键部位的振动加速度。在实验基础上,通过信号分析技术对测试数据进行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有效值分析,揭示胶印机振动的主要来源,明确优化设计的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创新性:(1)根据有限元法思想将齿轮—滚筒—轴承系统划分为齿轮啮合副单元、滚筒和弹性轴单元、轴承单元、肩铁和橡胶接触单元,利用各单元节点间的连续条件与位移协调条件进行单元组装,最后建立起齿轮—滚筒—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2)在建立胶印机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将多自由度的齿轮啮合副模型简化为单自由度模型,推导出最大啮合力的近似解析式,并以等效动载系数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3)提出一种具有两个方向速度的二维有限长线接触模型来分析窜墨辊直齿轮混合弹流润滑问题,研究了直齿轮轴向速度与粗糙面类型对润滑特性的影响。(4)提出一种考虑了动态啮合力、动态边界条件、时变啮合阻尼、时变摩擦力和时变摩擦力矩耦合的直齿轮摩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齿轮润滑特性与动力学行为的耦合关系,并揭示了齿轮系统的油膜润滑机理。
张翔[3](2016)在《高速曲面胶印机主机架与橡皮滚筒静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曲面胶印机是一种用于圆柱、圆锥形承印物印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产品容器表面的印刷。曲面胶印机的核心工作部件是主机架和橡皮滚筒,其静动态性能直接影响高速曲面胶印机的印刷质量、印刷效率以及稳定性。目前,国内外针对主机架和橡皮滚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面胶印机,而有关高速曲面胶印机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通过分析高速曲面胶印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特点,确定了影响其印刷质量的主要部件为主机架和橡皮滚筒。因此,选取主机架和橡皮滚筒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并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静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依据曲面胶印机印刷部件的动力传递路线,对印刷部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从设计、精度和载荷特性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高速曲面胶印机印刷质量的因素。2)利用APDL语言建立主机架的有限元模型,合理地确定了载荷的加载方式,并对其进行静态特性分析,计算并校核其强度和刚度。对主机架进行模态分析,其动态性能未能满足使用要求,然后对主机架结构和附件的安装方式进行改进,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主机架动态固有频率有明显的提高,动态特性良好。3)建立橡皮滚筒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静态特性分析,验证了橡皮滚筒的强度和刚度满足使用要求。然后在采用弹簧-阻尼单元模拟轴承的弹性支承的情况下,对橡皮滚筒进行模态分析,获得了橡皮滚筒低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及固有频率和轴承刚度的关系曲线;通过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橡皮滚筒在承受瞬间冲击载荷作用下最大变形处节点的位移响应曲线;同时分析了轴承刚度对橡皮滚筒动力响应的影响。本课题的研究为改善高速曲面胶印机的性能、提高印刷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付辉[4](2013)在《印刷机纸张传递机构的动态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印刷机作为印刷品的实现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整个印刷行业当中,递纸机构一直以来都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某型号印刷机递纸系统的研究分析,为该印刷机递纸机构的优化改进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文本首先对印刷机的下摆式递纸机构进行运动分析,通过计算选取七次多项式作为凸轮从动件推导规律,然后对凸轮机构进行反求推导,得出了从动件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并根据计算得出递纸牙凸轮轮廓曲线。在对递纸机构分析当中穿插对高点开牙机构的运动过程分析能更好的理解整个递纸系统的运动分析。在Pro/E中创建印刷机递纸机构各零件的三维模型并进行装配,然后ADAMS环境中进行运动仿真,得到了递纸牙摆臂各运动参数(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的曲线和凸轮-滚子的接触力曲线,验证了前一章所选从动件运动规律和所求凸轮的正确性。本文还利用B&K振动测量系统对印刷机递纸机构和开闭牙机构的递纸牙轴、递纸凸轮摆杆、墙板、传纸滚筒轴承座等部位进行振动测试,其运动规律与仿真结果一致,并推断出递纸凸轮摆杆振动过大是由墙板导致,除此之外初步推断高频信号的产生是由于和振动过程中某频率发生共振动或者是凸轮磨损造成的。最后应用小波变换理论中的小波阈值去噪和多分辨分析思想对递纸牙轴和传纸滚筒轴承座的振动测试的信号进行深入分析,除了验证仿真结果和测试结论外,还推断出振动冲击产生的高频信号是由于主凸轮与所接触的滚子在高速运转下产生的。
张磊[5](2013)在《基于载荷测试的轮转印刷机输料系统物理仿真》文中认为为了进一步提高轮转印刷机的工作速度和稳定性,缩短轮转印刷机研发周期,必须打破传统的机械设计思路,用仿真技术去优化设计机械产品。本文在分析输料系统的机械结构、运动规律及料带的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输料系统的物理仿真模型;并通过对料卷进行实际的载荷测试,验证了输料系统物理仿真平台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轮转印刷机输料系统的机械结构和设计高性能的轮转印刷机提供理论指导。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理论研究建立轮转印刷机输料系统的结构模型,分析输料装置及料带的动态特性,对输料系统进行运动学仿真;对高速运动的料带进行动力学分析,包括纸带的横向振动测试等,建立纸带的动力学模型。(2)研究轮转印刷机机械运动特性,对轮转机输料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分析料带柔性体特性,进而完成柔性体建模仿真,在完善模型的基础上搭建输料系统的刚柔耦合模型。(3)利用印刷机械动态测试系统,包括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激光测振仪等高精密仪器对供料装置、送料辊、料卷等关键机构进行载荷测试,得到实际生产中比较关心的加速度曲线、位移曲线等数据、图表、图形。(4)执行轮转印刷机输料系统的物理仿真模型,进行试验并输出试验结果,包括与实际测试所对应测点的仿真结果,建立仿真模型和实际输料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为使用模型建立试验条件,搭建物理仿真平台。(5)分析仿真结果,修改和完善仿真模型。根据分析输出的仿真结果,分析、修改和完善物理模型,重复地进行试验和分析,直到与现场检验结果一致;课题成果可为后续的数字化印刷制造研究奠定基础。
王婷[6](2011)在《未来,我们信心满满——记江苏昌昇CS118/130新品发布会暨2011年销售年会》文中研究说明210年12月19日,江苏昌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异)在长寿之乡也是昌异总部所在地——如皋,隆重的发布了其最新产品——CS118/130大幅面多色胶印机。来自全国各地的用
顾云华[7](2006)在《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实际情况,就其发展战略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文首先概括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对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揭示出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光机电一体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同时,利用战略分析方法,对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内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产业资源和一些光机电一体化行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市场竞争激烈的威胁和资金短缺、产业集群程度低以及高科技应用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低的弱点,并据此进行了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提升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附加值;积极推进优势行业形成产业集群。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一是产业集群战略,通过发挥产业集群效应,降低成本,形成区位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二是技术创新战略,开展一批重大技术开发项目,组建光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三是招商引资战略,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高新技术企业;四是人才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和引进人才,促进技术创新。同时,提出了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要通过政府引导、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促成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黄振天[8](2001)在《推出国内幅面最大的高速胶印机》文中研究说明本报讯:在今年的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各路英雄纷纷亮相,四方豪杰竞相献宝,大家都展示出最能体现自己实力的新技术,新产品。这一次展会上印刷幅面最大的一台胶印设备是江苏昌升
钱进,张广福[9](2001)在《昌升牌高速胶印机结构特点》文中认为
二、昌升牌高速胶印机结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昌升牌高速胶印机结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胶印机收纸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和课题来源 |
1.1.1 胶印机现状介绍 |
1.1.2 课题来源介绍 |
1.2 胶印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1.2.1 胶印机的组成与原理 |
1.2.2 收纸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
1.2.3 牙排的种类和特点 |
1.3 胶印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收纸系统刚柔耦合虚拟样机建模与分析 |
2.1 收纸系统三维建模 |
2.2 收纸系统刚柔耦合建模与分析 |
2.2.1 虚拟样机模型建模 |
2.2.2 关键零部件的建模 |
2.2.3 扭杆弹簧式牙排的刚柔耦合建模与分析 |
2.3 扭杆弹簧式牙排柔性体的生成与分析 |
2.3.1 牙排有限元建模 |
2.3.2 牙排模态分析 |
2.4 压印滚筒牙排虚拟样机建模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虚拟样机的凸轮优化 |
3.1 凸轮优化分析概述 |
3.1.1 纸张交接基本条件 |
3.1.2 收纸系统优化方向 |
3.1.3 基于虚拟样机的凸轮优化概述 |
3.2 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 |
3.2.1 规律的选择 |
3.2.2 表达式的推导 |
3.2.3 参数的求解 |
3.3 凸轮优化的数学模型及方案 |
3.3.1 凸轮优化的数学模型 |
3.3.2 凸轮优化的方案 |
3.4 求解凸轮及仿真对比 |
3.4.1 反求法求解凸轮轮廓 |
3.4.2 优化效果对比 |
3.5 总结 |
第四章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凸轮优化 |
4.1 引言 |
4.1.1 基于动力学模型优化方法的优点 |
4.1.2 基于动力学模型优化方法的流程 |
4.2 凸轮从动件残余振动响应 |
4.2.1 振动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
4.2.3 SIMULINK模型建立 |
4.2.4 振动模型的响应分析 |
4.3 凸轮动力学优化模型的建立 |
4.3.1 凸轮动力学模型建立 |
4.3.2 SIMULINK优化模型与参数求解 |
4.3.3 矢量法求凸轮轮廓曲线 |
4.4 凸轮动力学模型响应对比分析 |
4.5 总结 |
第五章 扭杆弹簧牙排优化与实验 |
5.1 扭杆弹簧式牙排的优化 |
5.1.1 扭杆弹簧刚度的优化 |
5.1.2 扭杆弹簧的预紧角度优化 |
5.2 扭杆弹簧式牙排模态实验 |
5.2.1 模态分析理论及应用 |
5.2.2 扭杆牙排模态实验 |
5.2.3 实验结果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改进后的凸轮图纸 |
作者简介 |
(2)高速胶印机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及弹流润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略缩词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多色胶印机工作原理 |
1.1.2 胶印机高速印刷关键技术 |
1.2 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1 齿轮啮合副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
1.2.2 齿轮—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
1.3 齿轮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3.1 齿轮参数优化研究 |
1.3.2 齿轮修形研究 |
1.4 齿轮弹流润滑研究现状 |
1.4.1 弹流理论研究 |
1.4.2 齿轮弹流润滑研究 |
1.5 论文体系结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胶印机齿轮—滚筒—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齿轮—滚筒—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
2.2.1 齿轮啮合副单元 |
2.2.2 滚筒和弹性轴单元 |
2.2.3 轴承单元 |
2.2.4 肩铁和橡胶接触单元 |
2.2.5 单元组装与系统动力学方程 |
2.3 齿轮—滚筒—轴承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2.3.1 模型参数 |
2.3.2 数值算法 |
2.3.3 齿轮系统动态特性 |
2.3.4 齿轮—滚筒—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胶印机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参数优化 |
3.1 引言 |
3.2 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
3.2.1 多级平行轴斜齿轮动力学模型 |
3.2.2 多级平行轴直齿轮动力学模型 |
3.2.3 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
3.2.4 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响应分析 |
3.3 齿轮传动系统参数优化 |
3.3.1 齿轮系统动态优化设计理论 |
3.3.2 胶印机多级平行轴斜齿轮参数优化 |
3.3.3 胶印机多级平行轴直齿轮参数优化 |
3.3.4 优化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有限长线接触的渐开线齿轮混合弹流润滑研究 |
4.1 引言 |
4.2 窜墨辊直齿轮混合弹流润滑模型 |
4.2.1 几何与运动学分析 |
4.2.2 Reynolds方程 |
4.2.3 膜厚方程 |
4.2.4 粘度公式和密度公式 |
4.2.5 载荷平衡方程 |
4.2.6 摩擦系数计算公式 |
4.3 控制方程无量纲化及离散化 |
4.3.1 控制方程无量纲化 |
4.3.2 控制方程离散化 |
4.4 窜墨辊直齿轮混合弹流润滑特性分析 |
4.4.1 多重网格法 |
4.4.2 窜墨辊直齿轮参数 |
4.4.3 轴向速度与粗糙面类型对承载率的影响 |
4.4.4 轴向速度与粗糙面类型对润滑特性的影响 |
4.4.5 摩擦系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渐开线齿轮摩擦动力学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齿轮系统摩擦动力学模型 |
5.2.1 齿轮动力学模型 |
5.2.2 瞬态混合弹流润滑模型 |
5.2.3 摩擦动力学模型 |
5.3 齿轮摩擦动力学特性分析 |
5.3.1 数值求解 |
5.3.2 模型参数 |
5.3.3 运动学特性与油膜刚度 |
5.3.4 单齿负载 |
5.3.5 平均油膜厚度 |
5.3.6 啮合阻尼 |
5.3.7 滑动摩擦力与摩擦力 |
5.3.8 摩擦系数 |
5.3.9 啮合功率损失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胶印机动态响应测试 |
6.1 引言 |
6.2 动态响应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 |
6.2.1 测试对象及测试方案设计 |
6.2.2 测点布置 |
6.2.3 测试仪器 |
6.2.4 采样参数设置 |
6.3 动态响应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
6.3.1 加速度时域分析 |
6.3.2 加速度频域分析 |
6.3.3 加速度有效值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高速曲面胶印机主机架与橡皮滚筒静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胶印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胶印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胶印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曲面胶印机简介 |
2.1 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1.1 套色系统 |
2.1.2 步进分度系统 |
2.1.3 进出料系统 |
2.1.4 控制系统 |
2.1.5 辅助系统 |
2.2 印刷部件的传动 |
2.2.1 传动的工艺路线 |
2.2.2 传动系统的计算 |
2.3 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主机架静动态特性分析 |
3.1 有限元法及ANSYS概述 |
3.2 主机架的静态特性分析 |
3.2.1 静态分析原理 |
3.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3 添加约束和载荷 |
3.2.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3 主机架的动态特性分析 |
3.3.1 模态分析原理 |
3.3.2 定义质量点的耦合 |
3.3.3 模态提取方法 |
3.3.4 主机架模态分析结果 |
3.3.5 主机架的改进方案 |
3.3.6 改进后主机架模态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橡皮滚筒的静动态特性分析 |
4.1 橡皮滚筒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实体模型的简化 |
4.1.2 选择单元类型 |
4.1.3 定义材料属性 |
4.1.4 轴承支承的模拟 |
4.2 橡皮滚筒的静态特性分析 |
4.2.1 橡皮滚筒受力分析 |
4.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 橡皮滚筒的模态分析 |
4.3.1 轴承刚度的计算 |
4.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3 轴承刚度对橡皮滚筒固有频率的影响 |
4.4 橡皮滚筒瞬态动力学分析 |
4.4.1 瞬态动力学分析原理 |
4.4.2 冲击载荷分析 |
4.4.3 阻尼的选择 |
4.4.4 载荷的加载与求解 |
4.4.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印刷机纸张传递机构的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印刷机递纸系统简介 |
1.2.1 递纸机构概述 |
1.2.2 开闭牙机构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印刷机递纸机构研究现状 |
1.3.2 印刷机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印刷机递纸系统运动分析 |
2.1 下摆式递纸机构运动分析 |
2.1.1 下摆式递纸机构运动条件 |
2.1.2 递纸牙从动件运动过程分析 |
2.1.3 递纸牙从动件运动规律 |
2.1.4 递纸牙连杆机构运动规律 |
2.2 推导递纸牙凸轮轮廓 |
2.2.1 求解递纸牙凸轮参数 |
2.2.2 凸轮理论轮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印刷机递纸机构动力学分析 |
3.1 建立递纸机构三维模型 |
3.2 用 ADAMS 对递纸系统动力学分析及仿真 |
3.2.1 递纸机构的 ADAMS 仿真 |
3.2.2 ADAMS 仿真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递纸系统的动态特性测试 |
4.1 递纸系统振动测试传感器及采集系统 |
4.1.1 振动测试传感器 |
4.1.2 振动测试数据采集系统 |
4.2 振动测试的方案 |
4.3 递纸系统振动测试及结果分析 |
4.3.1 递纸机构振动测试及结果分析 |
4.3.2 开闭牙机构振动测试及结果分析 |
4.4 基于小波变换的振动信号分析 |
4.4.1 小波变换 |
4.4.2 测试结果的小波分析 |
4.4.3 小波变换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5)基于载荷测试的轮转印刷机输料系统物理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1.3 发展趋势 |
1.4 课题内容 |
第二章 轮转印刷机输料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 |
2.1 轮转印刷机输料系统分析 |
2.2 轮转印刷机输料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 轮转印刷机纸带的横向振动建模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轮转印刷机的三维实体建模及运动学仿真 |
3.1 轮转印刷机的三维实体建模 |
3.2 轮转印刷机的运动学仿真 |
3.3 轮转印刷机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轮转印刷机输料系统的实际载荷测试 |
4.1 轮转机载荷测试基本原理 |
4.2 轮转印刷机输料系统的初步载荷测试 |
4.3 浮动辊排列方式对纸张抖动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趋势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及产业组织基本理论 |
2.2 产业集群理论 |
2.3 技术创新与产业跨越式发展理论 |
2.4 价值链分析方法 |
2.5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总体状况分析 |
3.1 世界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分析 |
3.2 中国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分析 |
3.3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市场分析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分析 |
4.1 发展历史简要回顾 |
4.2 产业结构分析 |
4.3 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SWOT 分析 |
4.4 产业价值链和竞争力分析 |
4.5 产业集群产生的可能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 |
5.1 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5.2 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
5.3 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昌升牌高速胶印机结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输墨系统 |
规矩系统 |
递纸器 |
润滑系统 |
四、昌升牌高速胶印机结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胶印机收纸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优化[D]. 王攀. 东南大学, 2016(03)
- [2]高速胶印机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及弹流润滑研究[D]. 欧阳天成. 东南大学, 2016(02)
- [3]高速曲面胶印机主机架与橡皮滚筒静动态特性研究[D]. 张翔. 郑州大学, 2016(02)
- [4]印刷机纸张传递机构的动态特性研究[D]. 付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5]基于载荷测试的轮转印刷机输料系统物理仿真[D]. 张磊. 北京印刷学院, 2013(S2)
- [6]未来,我们信心满满——记江苏昌昇CS118/130新品发布会暨2011年销售年会[J]. 王婷. 今日印刷, 2011(01)
- [7]南通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顾云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11)
- [8]推出国内幅面最大的高速胶印机[N]. 黄振天. 中国包装报, 2001
- [9]昌升牌高速胶印机结构特点[J]. 钱进,张广福. 印刷杂志,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