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阳学生缘何爱恋心理导向活动课?(论文文献综述)
聂子怡[1](2020)在《以浙江地方史为教学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科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时代任务的根本要求,也是当前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地方史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具有生活气息的历史,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运用地方史能够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作为中国史的分支,运用地方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浙江省作为东南沿海的大省,历史悠久,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历史遗址遗迹、民俗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等。本研究在调查杭州市某高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基础上,通过收集浙江省的地方历史资源,整合出了与《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史”部分相对应的地方史资源。最后在遵循准确性、特色性、科学性与主体性的原则下有效利用地方史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地方史资源与高中历史课程的结合,有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培养学生的爱家爱国之情,也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曾雪兰[2](2018)在《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文中提出赤脚医生群体兴起于1960年代,活跃于“文革”时期,于改革开放中退出历史舞台。他们的兴衰演变与时代变迁相吻合,其人生轨迹折射出强烈的时代特色。这一群体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话题。本文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依据大量的档案和文献,结合回忆录和口述访谈史料,以历史学方法为主,辅以社会学方法,采取“自下而上”的视角,考察这一群体的兴起背景和历史演变,重点梳理这个群体的构成,医疗技术和医疗实践,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等问题,讨论赤脚医生的角色特征及其地位和作用。透过这个话题的梳理和讨论,也可以呈现农村医疗制度的变迁以及农村的日常医疗活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考察民国时期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卫生状况。民国时期乡村医疗仍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公共医疗体系远未建立,公共医疗设施残缺不全。共和国成立后,新政权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对原有乡村传统医疗方式实施改造,开始建立乡村现代公共医疗体系,为赤脚医生群体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大规模培养半农半医、不脱产的卫生员和新法接生员,构成了赤脚医生队伍的组织基础。赤脚医生群体的历史演变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紧密相关。伴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繁荣和崩解,赤脚医生群体经历了走向兴盛和逐渐衰落的过程。第二章叙述和分析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主要从文化程度、年龄、性别比例、政治面貌、家庭出身等方面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另外采用比较分析法,将北京市赤脚医生的发展概况与全国的情况作比较,以及从人数和结构两方面将京郊赤脚医生群体与其他省、市的赤脚医生群体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与分析,得出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特征。第三章介绍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医疗技术状况。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京郊赤脚医生的诊疗方式,另一方面是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提升的方式。京郊赤脚医生的诊疗方式有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各地基本一致。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提升的方式主要有培训、考核和轮换交流制度。提升方式上,京郊独具特色。尤其是培训工作,与首都具备丰富的医疗资源优势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有一定关系。第四章考察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医疗实践活动。他们参与的医疗实践主要有防病治病;参加以防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参与采、种、制、用中草药运动;做好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工作;参与重大灾害与突发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对医疗实践活动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对赤脚医生群体的职业状况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五章探析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主要从赤脚医生的行政、业务管理机构对赤脚医生的管理以及赤脚医生与村庄中各类人员的关系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另外还对京郊赤脚医生参与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作了介绍。第六章考察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主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探析。从毛泽东时代到改革年代,赤脚医生群体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变动。职业流动则贯穿于两个时期,但在不同时期,赤脚医生职业流动的方式也有差异。改革年代,赤脚医生群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动,队伍人数迅速减少。这一时期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有着不同于毛泽东时代的新特征,职业范围更为广泛,流动也更为频繁。
王欣[3](2018)在《学校场域下的“另类”青春 ——基于R班学生亚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致力于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尝试找寻主亚文化的沟通路径,创造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研究者立足教育社会学视角,以亚文化理论为支撑,采用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深入考察M中学R班级学生亚文化的基本情况。以M中学日常生活为场域,藉由对于亚文化学生群体生活实践的多样呈现,探寻处于受抑地位实践主体反抗的行动方式与意义。依照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对M中学和R班级的背景进行详细剖析,发现生校之间,生师之间充斥着裂隙与矛盾,甚至在“王八事件”达到了冲突的制高点。由“王八事件”转入对于R班级的探究,发现以下问题:(1)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是如何与主流文化相抗衡的?有哪些表现形态?(2)是孤军奋战还是群聚而起?(3)他们的反抗策略是什么?(4)他们想要表达什么样的诉求?通过对学生亚文化的案例的“深描”发现:学生亚文化是学生对抗主流规训文化的一种方式,表达着学生“找乐子”和“抗不公”两大诉求主题。“找乐子”群体是一种分散化和暂时性组织形式,以“排解”为主要目的;而“抗不公”群体是拥有相对而言庞大的人群数量以及相对稳定的群体组织,拥有明确的反抗对象和反抗目标。在对“找乐子”和“抗不公”两大主题的亚文化分析中发现:对抗方式会由隐性转向公开化,由“退让式协商”转向“激烈式”冲突的抉择资本在于一个学生群体权势的形成——亚文化“团伙”。进而探究群体权势的外部诱因和内部运作逻辑。发现外部诱因有三,教师的低权威、学校的弱外援以及家长的薄配合;内部的运作逻辑在于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互惠协定、情感协定。内外部诱因交错,催化了旺盛的学生亚文化力量。最后归纳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适当建议,学生亚文化是学生表达自身诉求的一种方式,当凝结成团体时,会形成与主流文化势力此消彼长的存在。我们需要的不是双方此消彼长的对立,而是创设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开辟文化空间、公平化管理、分散重组,从而使学生更理性表达自身的亚文化,与校园主流文化和谐共生。
孙婷婷[4](2015)在《形象德育论》文中指出形象德育,是德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德育研究的重大课题。人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形象构成的世界里,思想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到形象的影响。但形象的这种影响,往往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自觉形成的。只有把形象纳入德育研究的视野,把形象德育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系统探索形象德育的内涵和本质,特点和规律,路径和方法,才能深入推进形象德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使形象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由自发上升到自觉,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由偶态上升为常态。形象德育研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循序展开,着重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形象德育?”、“什么是形象德育?”、“如何有效开展形象德育?”等问题,从而深入探讨了形象德育的价值、依据、内涵、本质、类型、结构、特点、规律、路径、方法等问题,尝试建构形象德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力图推进形象德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第一部分集中论述形象德育研究的重要意义。着重要探索和回答形象德育的源起、缘由和价值,阐明形象德育的客观性、必然性和必要性,尤其是现实紧迫性,强调和论证了开展形象德育研究,是创新德育理论、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第二部分深入探索形象德育的基本依据。形象德育的内在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构成了形象德育的基本依据。形象德育的内在依据,在于人脑的生理结构,人的思维基础和人的能力基础。形象德育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形象德育的科学论述,而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关于形象德育的相关论述,则为形象德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形象德育的实践依据,主要指古今中外开展的形象德育的实践探索,为形象德育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内在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三者的统一,为形象德育的研究、创建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三部分着重探析形象德育的本质内涵。通过对形象与形象德育、形象德育与理论德育的辨析,概括和规定了形象德育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形象德育的内在本质。明确指出,形象德育就是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塑造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形象德育的本质在于形象启迪思想,这一本质体现为若干本质特征,从而深化了对形象德育本质内涵的认识。第四部分集中对形象德育的结构展开分析。形象德育是一个系统,由艺术形象德育、生活形象德育、自然形象德育、虚拟形象德育四个要素或子系统构成,上述要素或子系统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形成了形象德育的系统结构。文章分析了形象德育的结构缺陷,强调以生活形象德育为主导,系统优化形象德育结构、提高形象德育整体效应。第五部分深入揭示形象德育的规律。在分析形象德育过程的基础上,揭示了形象德育的内在规律。形象德育以形象为中心和脉络,形成了发现形象、塑造形象、传播形象、认同形象、效仿形象等阶段或环节构成的形象德育的客观过程。本文分析了形象德育过程的本质关系,提出了形象德育过程内在具有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主要体现为形神统一律、情理交融律、主客感应律、言行一致律。开展形象德育活动,提高形象德育实效,必须始终遵循形象德育的客观规律。第六部分总结提出形象德育的路径方法。有效开展形象德育,不仅要遵循形象德育的客观规律,还要探索形象德育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形象德育包括课堂途径、艺术途径、实践途径、传媒途径、网络途径、人格途径等具体路径,还有典型教育法、艺术欣赏法、直观教育法、情景模拟法、环境熏陶法、感受体验法、情感共鸣法、言传身教法等多种方法。只有整体把握和统筹运用形象德育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形象德育的有效性。
徐青[5](2015)在《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初中阅读教学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教材改革成果层出不穷,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一直未能很好地理顺,致使阅读教学的价值指向一直局限在“理解”、“对话”的层面,没有很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课程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精神。本文以笔者亲身实践的人教版初中语文《云南的歌会》的教学案例为研究对象,寻找在言语实践理论指导下,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课的一线教学实行的可能性,以及实行阅读教学的建议,进行初中语文六册教学读写结合点的罗列,以使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课在初中教学中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切实高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论文从五方面展开论述:其一,对当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在言语实践理论指导下,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课实行的意义和价值;其二,解释本论题的相关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概念,阐述基本构想;其三,对笔者学校的初一、初二、初三学生以及上区级公开课的初一的一个班级学生和江北区50多名语文教师进行读写分离现状的问卷调查,以及通过对师生的访谈,得出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初中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其四,笔者不同年份上的公开课《云南的歌会》的两个不同的教学案例,通过对教学案例的研究分析,得出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让语文同行们获得启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借鉴,提升教写作的能力。其五,呈现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建议,梳理最新版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教材每一单元的读写结合点。为广大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可操作的范例。最后提出自己粗浅的思考和建议。
唐江澎[6](2011)在《为了“个人意义”的产生——“体悟教学”策略例说》文中认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不应停留在文本本身的讲解与现成结论的记诵上,而应该把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促使客观的、外在的文本与学生主观的、内在的生活体验、情感态度和理智能力发生"碰撞",在"碰
闫旭蕾[7](2006)在《教育中的“肉”与“灵” ——身体社会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多年来,教育研究对身体的定位是:身体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在心理学中身体甚至被缩化为脑。正是由于这种认识,身体在教育研究中没有被问题化,没有成为理论的增长点,身体之于教育、个体自我建构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得到重新审视。然而,身体仅仅是我们生命的物质载体吗? 20世纪80年代以来,身体成为诸多视域的研究热点,身体现象学探究身体之于人的本源性意义;身体社会学探讨身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符号性意涵,身体对社会生活的实际组织过程所起的作用;身体政治学试图揭示身体与权力、话语之间的关系;身体文学把本能、欲望作为一种叙事资源。既有的研究突破了身体生理认识框架,身体本身具有了精神性,身体能动起来,身体是行动者,身体是一种实践模式。 既有的身体视野为本研究提供了看问题的“眼睛”。通过身体视角,可以看到“治人”与“治身”、“成”人与“修”身、“身”与“在”之间的密切关联。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场域中通过三个层面的运作得到体现:教育话语中的身体:承受教育影响的身体;作为实践活动模式的身体。 受“抑身扬心”传统影响,教育研究中身体一直处于“隐身”状态,强调人的能动性、精神性一面,身体被“物化”,身体之于人的本源性意义没有凸显,人的“异化”从“根”上被设定。教育实践中,身体成为权力“规训”的对象,权力对身体进行设计、管理、训导,“役使”身体实现权力的要求。在教育话语抽空了身体、权力“规训”身体的境况下,“身体主体”活动的空间受到极大限制,主要活动表现为听、说、看、读与写。由于受传统文化及功利性价值观的影响,身体主体活动并不利于受教育者的精神建构,这既表现为读与写的功利化、模式化,又表现为他们的活动是在一种压抑与被宰制的氛围中进行的,其切身体验并未真正成为教育资源。教育不重视身体之于个体的本源性意义,并不等于身体不具有这方面的功能,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身体的外部属性、内部感觉、遭遇体验在其自我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面对教育研究中及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身体问题,本研究旨在重新审视身体,探求教育研究“显身”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受教育者的精神建构与生成。
马开剑[8](2006)在《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整篇论文共有8章,划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论文选题、阐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问题。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本课题在国内属于相当薄弱的研究领域。本部分主要是第一章,意在拉开研究序幕。 第二部分。本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意在建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概念基础。本部分探讨了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定义了技术的概念,阐述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涵义,考察了中外高中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特别剖析了“劳动”概念的实践失范和劳动技术教育之于时代的局限性,用大量技术发展史实,证明了技术的独立品格,揭示了技术教育的时代内涵-走向技术素养教育。 技术如此复杂,以致“横看成峰侧成岭”。本文研究认为,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它区别于科学知识的最本质特点就在于它的行动性。技术在本质上是内化于各种技术形态和载体之中、面向实际问题解决的人的智慧与知识。由此,本文将技术一般性地定义为直接操控或指向于操控物质材料和设备等资源、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行动性知识。从技术教育的立场上,技术还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实际做事的行动性知识,它一般要涉及资金、工具、材料、设备等资源的配置与操控。 本文发现,一百多年来,技术教育在不同的国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轨迹,甚至所使用的名称也不尽相同。但是,将技术教育置于当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并与高中综合改革结合起来,却是国际高中技术教育的共同追求。由于技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与职业教育紧密关联,致使技术教育曾长期被看作是近似职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这是影响技术教育进入普通教育领域的重要认识根源。本文认为,技术教育其实是一个重要的知识领域,它既可以存在于职业教育活动中,当然也可以存在于普通教育活动中。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是实现高中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适应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技术素养。 本文详细考察了我国普通高中探索技术教育的历程,发现我国在建国之初曾进行过“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实践,“文革”中的“劳动教育”则主要强调德育功能。而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劳动技术教育”虽然明显地具有技术教育的意义,但也带着旧的时代语境。而且,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科技意义一直不强。通过深刻批判“劳动”概念的实践失范、深入剖析劳动技术教育概念的原生语境,本文提出“技术教育”必须与“劳动教育”进行概念分离,重新建立“技术教育”
颜剑群[9](2006)在《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文中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语文学科性质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定位表明语文学科有人文性内涵,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关怀学生内在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亲情是一个人心理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经历的情感体验,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过度竞争和过度的物质化导致了部分中学生“亲情淡化”。正因如此,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培养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成了教育界关注的课题。顺应这一要求,本文在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借鉴有关亲情教育的研究成果,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亲情教育这一新课题。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亲情和亲情教育。本部分主要界定了亲情和亲情教育的内涵,分析了亲情和亲情教育的本质,其中包括亲情的表现形式和亲情教育的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中学生亲情现状及淡化原因分析。这部分从三个角度阐述当前中学生亲情现状不容乐观,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第三部分:亲情教育的重要性。文章从时代要求、中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及语文学科的特点三方面论述亲情教育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亲情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本部分从资源挖掘、情景设置、实践活动、人文教育四方面为亲情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可行性策略,其中提出了开展亲情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钟志农[10](2002)在《努力探索本土化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道路》文中研究表明1992年,我市一些中学从改革班级德育工作人手,初涉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模式的探索,这标志着我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启动。1994年春,我市以富春中学为实验基本,向浙江省申报立项课题,开展了 "初中生心理辅导目标体系的研究"。经过三年的艰苦实践该课题获1997年度浙江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
二、富阳学生缘何爱恋心理导向活动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富阳学生缘何爱恋心理导向活动课?(论文提纲范文)
(1)以浙江地方史为教学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分析 |
一、概念界定 |
二、必要性分析 |
三、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教学现状的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三、主要问题的分析 |
第三章 教学内容重组和教学实践 |
一、地方史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
二、课内情景教学 |
三、课后多样延伸 |
第四章 教学效果分析与反思 |
一、效果分析 |
二、应考虑的问题 |
三、实践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运用浙江地方史资源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二 运用浙江地方史资源培养家国情怀素养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三 杭州学军中学“新中国·老物件”活动照片 |
致谢 |
(2)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论文设计 |
1.概念和时空界定 |
2.讨论的话题 |
3.文献史料说明 |
4.写作路径和框架 |
第一章 赤脚医生的兴起背景和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建设 |
一、民国时期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
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
第二节 赤脚医生的前身 |
一、培养乡村医务人员任务的提出 |
二、半农半医和不脱产卫生员 |
三、新法接生员 |
第三节 赤脚医生的成长和式微 |
一、群体构成 |
二、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的发展 |
三、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的衰落 |
第二章 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 |
第一节 群体概况 |
一、农村不脱产卫生人员概况 |
二、京郊赤脚医生概况 |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结构演变特征 |
一、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比例 |
二、政治面貌和家庭出身 |
第三节 京郊赤脚医生群体与其他地方的比较 |
一、人数的比较 |
二、结构的比较 |
第三章 赤脚医生的医疗技术 |
第一节 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的提升 |
一、培训制度 |
二、考核制度 |
三、轮换交流制度 |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医疗方式 |
一、传统中医疗法 |
二、西医疗法 |
三、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四章 赤脚医生的医疗实践 |
第一节 防病治病与公共卫生工作 |
一、防病治病 |
二、公共卫生工作 |
第二节 采、种、制、用中草药 |
一、采、种、制、用中草药运动的开展 |
二、采、种、制、用中草药 |
三、发挥的作用与评价 |
第三节 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 |
第四节 重大灾害与突发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治 |
第五章 赤脚医生的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 |
第一节 政治关系网络 |
一、公社和大队的行政管理 |
二、与大队干部的关系 |
第二节 业务关系网络 |
一、公社卫生院的业务管理 |
二、同行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基层社会网络 |
一、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
二、与社员的关系 |
第四节 政治活动与社会活动 |
第六章 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 |
第一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
一、报酬的构成 |
二、报酬的变动 |
三、社会地位的变化 |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 |
一、改革前赤脚医生的流动 |
二、改革时期赤脚医生的流动 |
结论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学校场域下的“另类”青春 ——基于R班学生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个人经历 |
(二) 视角的转变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一) 研究综述 |
(二) 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M中学学校 |
一、M中学初中部概况 |
(一) 学校区位环境 |
(二) 学校内部情况 |
二、X老师与她的R班级:冲突化 |
(一) X教师刻写 |
(二) R班级刻写:冲突化 |
第三章 “另类青春”的亚文化空间创建 |
一、“找乐子”——亚文化抗争的无目标化 |
(一) “找乐子”的图解载体 |
(二) “找乐子”的吟唱载体 |
(三) “找乐子”的书写载体 |
二、“抗不公”——亚文化抗争的目标化 |
(一) “抗不公”的图解载体 |
(二) “抗不公”的吟唱载体 |
(三) “抗不公”的书写载体 |
第四章 “从无到有”的抉择资本:“团伙”的形成 |
一、“团伙”联盟的外部催化剂 |
(一) X老师:低权威 |
(二) 学校:弱外援 |
(三) 家长:薄配合 |
二、“团伙”联盟的内部粘合剂 |
(一) 身份认同 |
(二) 互惠协定 |
(三) 情感协定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一、结论:此消彼长的校园文化 |
二、建议: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 |
(一) 开辟文化空间 |
(二) 公平化管理 |
(三) 分散重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形象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形象德育研究导论 |
1.1 形象德育的研究意义 |
1.1.1 创新德育理论的需要 |
1.1.2 提高德育实效的需要 |
1.1.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1.2 形象德育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形象德育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外形象德育研究的现状 |
1.2.3 形象德育研究状况的分析 |
1.3 形象德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形象德育的研究方法 |
2 形象德育的依据 |
2.1 形象德育的内在依据 |
2.1.1 形象德育的生理基础 |
2.1.2 形象德育的思维基础 |
2.1.3 形象德育的能力基础 |
2.2 形象德育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形象德育的论述 |
2.2.2 中国古代社会关于形象德育的论述 |
2.2.3 国外社会关于形象德育的论述 |
2.3 形象德育的实践依据 |
2.3.1 中国古代社会的形象德育实践 |
2.3.2 西方主要国家形象德育的探索 |
2.3.3 中国共产党形象德育的有益探索 |
3 形象德育的解析 |
3.1 形象德育的内涵 |
3.1.1 形象与形象德育 |
3.1.2 形象德育与理论德育 |
3.2 形象德育的本质 |
3.2.1 形象德育的本质规定 |
3.2.2 形象德育本质的理解 |
3.3 形象德育的特点 |
3.3.1 直观性 |
3.3.2 生动性 |
3.3.3 渗透性 |
3.3.4 感染性 |
3.3.5 体验性 |
3.3.6 示范性 |
4 形象德育的结构 |
4.1 形象德育的构成要素 |
4.1.1 艺术形象德育 |
4.1.2 生活形象德育 |
4.1.3 自然形象德育 |
4.1.4 虚拟形象德育 |
4.2 形象德育的结构分析 |
4.2.1 内在结构 |
4.2.2 结构缺陷 |
4.2.3 结构优化 |
5 形象德育的规律 |
5.1 形象德育的过程 |
5.1.1 过程的透析 |
5.1.2 形象德育的具体过程 |
5.2 形象德育的内在规律 |
5.2.1 形神统一规律 |
5.2.2 情理交融规律 |
5.2.3 主客感应规律 |
5.2.4 言行一致规律 |
6 形象德育的路径 |
6.1 形象德育的途径 |
6.1.1 形象德育的课堂途径 |
6.1.2 形象德育的艺术途径 |
6.1.3 形象德育的实践途径 |
6.1.4 形象德育的传媒途径 |
6.1.5 形象德育的网络途径 |
6.1.6 形象德育的人格途径 |
6.2 形象德育的方法 |
6.2.1 典型教育法 |
6.2.2 艺术欣赏法 |
6.2.3 直观教育法 |
6.2.4 情境模拟法 |
6.2.5 环境熏陶法 |
6.2.6 感受体验法 |
6.2.7 情感共鸣法 |
6.2.8 言传身教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初中阅读教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概念界定 |
1.5.1“阅读”的内涵 |
1.5.2“初中阅读教学”的内涵 |
1.5.3“言语实践”的内涵 |
1.5.4“初中写作能力”的内涵 |
1.6 研究综述 |
1.6.1 读写关系的文献综述 |
1.6.2 读写结合研究综述 |
1.6.3 指向写作能力提升的阅读教学研究现状 |
1.7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方法 |
2.初中阅读教学读写分离现状调查及思考 |
2.1 调研背景 |
2.2 调研的问题及实施 |
2.3 现状调查分析 |
2.3.1 学生调查问卷反馈 |
2.3.2 教师调查问卷反馈 |
3.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案例研究 |
3.1《云南的歌会》案例选择说明 |
3.2《云南的歌会》案例背景 |
3.2.1 执教教师分析 |
3.2.2 使用教材分析 |
3.3 基于阅读能力培养的《云南的歌会》教学案例研究 |
3.3.1《云南的歌会》教学案例描述 |
3.3.2《云南的歌会》案例问题讨论 |
3.4 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云南的歌会》教学案例研究 |
3.4.1《云南的歌会》案例描述 |
3.4.2《云南的歌会》案例问题讨论 |
3.5《云南的歌会》案例分析 |
3.5.1 理论分析 |
3.5.2 意义分析 |
3.5.3 效果分析 |
4. 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建议 |
4.1 更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概念,认真落实课标精神 |
4.2 充分阅读文本,找到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点 |
4.3 根据读写结合点,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
5.研究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B:初中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C:教师访谈提纲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为了“个人意义”的产生——“体悟教学”策略例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 调整期望, 欣赏你的学生 |
二、 调动参与, 重要的是思维与情感的参与 |
三、 善待“个人见解”, 鼓励自圆其说 |
四、 设定目标, 陈述学生的变化 |
目的—— |
目标—— |
(7)教育中的“肉”与“灵” ——身体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子 |
导言 |
一 教育场域中凸显的身体问题 |
二 主要理论资源 |
(一) 作为意义纽结的身体 |
(二) 来自身体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
1、“治人”与“治身” |
2、“成”人与“修身” |
(三) 来自身体现象学研究的启示:“身”与“在” |
(四) 关于已有身体研究的思考 |
三 从身体的角度“看”教育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身体与教育研究 |
一“隐身”的教育研究 |
(一) “隐身”成因 |
1、被尘封的身体 |
2、主体化言说 |
3、身体在教育研究中失语 |
(二) “隐身”可能存在的问题 |
1、主体教育没“体” |
2、生命教育“无”身 |
二“显身”的教育研究 |
(一) “显身”的必要性 |
1、抽象人与具体人 |
2、理性生存与审美生存 |
(二) “显身”的可能路径 |
1、基于“根身”的思考 |
2、基于“训身”的思考 |
3、基于“现身”的思考 |
第二章 教育中的身体形态 |
一 国家——工具身体 |
(一) 国家—工具身体的出现 |
1、家族—工具身体 |
2、国家—工具身体“雏形” |
(二) 国家—工具身体的形成 |
1、祛个性化的身体 |
2、献身与生产性的身体 |
二 道德—纪律身体 |
(一) “培养身体”与培养德性 |
(二) 道德—纪律身体 |
1、模范身体 |
2、纪律化身体 |
3、充满张力的身体 |
三 时空—制度身体 |
(一) 时空、制度与身体 |
(二) 教育场域中时空、制度与身体 |
1、时空“牢笼”中的身体 |
2、资本化时空中的身体 |
3、时空抽离机制中的身体 |
4、拓殖和情境退却中的身体 |
第三章 教育中的“身体主体”活动 |
一 课堂教学中的听、说、看 |
(一) 说与说什么 |
1、谁在说? |
2、说什么? |
(二) 听与倾听 |
(三) 看与被看 |
1、看意味着权力 |
2、看意味着展现、交流 |
3、看意味着社会认知 |
二 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微行为效应 |
(一) 看与被看的效应 |
(二) 说与听的效应 |
(三) 肢体语言效应 |
三 读与写 |
(一) 读“文” |
1、理解读 |
2、读的困境 |
3、“悦”读 |
(二) 读“图” |
1、读图时代的到来 |
2、读图的功过是非 |
3、教育遭遇读图时代 |
(三) 写 |
1、“祛身”的写 |
2、“显身”的写 |
四 被遗忘的感官系统:触觉 |
(一) 感官的等级 |
(二) 触觉的认可 |
(三) 教育中的另类人: TD人 |
第四章 身体、身体自我与自我建构 |
一 成长中的身体遭遇 |
(一) 生理发育:月经 |
(二) 身体“受伤”:体罚 |
1、“最后”的手段? |
2、怎样的情感? |
3、谁的尊严? |
(三) 个体“偶”遇 |
二 孤独的身体 |
(一) 政治建构身体 |
(二) 孤独的身体 |
(三) 郁闷心情 |
三 教育场域中的欲望叙事 |
(一) 压抑“性” |
(二) 反压抑“性” |
1、“书包里的魔鬼” |
2、几种性教育策略 |
四 身体自我及其自我建构 |
(一) 自我与身体 |
(二) 自我与身体自我 |
(三) 成长中的身体自我 |
1、自我眼中的身体自我 |
2、镜中身体自我 |
3、身体资本 |
结语:身体的力量与限度 |
参考文献 |
(8)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录 |
表录 |
第一部分 研究序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课题缘起 |
一、技术教育的实践发展与理论滞后所产生的研究需求 |
二、技术素养己经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
三、技术素养影响着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问题领域与问题确定 |
一、技术教育的类型 |
二、问题领域限定 |
三、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研究总体判断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论文定位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设计 |
第二部分 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概念 |
第二章 技术的本质 |
第一节 技术的定义 |
一、技术是指技艺 |
二、技术是指物质手段 |
三、技术是指系统性行动知识 |
四、本文的技术定义 |
第二节 技术知识的结构 |
一、内容结构 |
二、层次结构 |
第三节 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 |
一、知识性质区别 |
二、思维方式区别 |
三、知识目的区别 |
四、评价标准区别 |
第四节 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联系 |
一、技术对科学理论的依赖越来越强 |
二、技术与科学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己渐趋一体 |
第三章 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技术教育概论 |
一、技术教育的发展 |
二、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 |
三、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 |
四、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 |
第二节 国际高中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 |
一、美国高中技术教育的发展 |
二、前苏联(俄罗斯)高中技术教育的发展 |
三、英国高中技术教育的发展 |
四、国际高中技术教育发展的特点 |
第三节 我国高中技术教育的历史变迁 |
一、“文革”前的探索 |
二、“文革”中的劳动教育 |
三、80年代以来的劳动技术教育 |
四、21世纪初的高中技术教育 |
第四章 技术教育的时代内涵 |
第一节 突破“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樊篱 |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原生语境 |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疑惑 |
三、劳动概念的实践失范批判 |
四、劳动技术教育反思与重建 |
第二节 走出科学教育的光环 |
一、经验技术的存在 |
二、发展路径的独立性 |
三、走出科学光环的笼罩 |
第三节 走向技术素养教育 |
一、当代技术教育就是技术素养教育 |
二、技术素养的内涵 |
三、技术素养的实践道路 |
第三部分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构建 |
第五章 技术进入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
第一节 普通高中教育概论 |
一、高中生的发展特点 |
二、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
三、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 |
四、技术素养是普通高中的新追求 |
第二节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研究 |
一、传统高中课程结构的失衡 |
二、“技术”进入普通高中课程的合理性 |
第六章 技术课程的构建 |
第一节 技术教育的目标 |
一、技术教育的目标领域 |
二、国际技术教育目标的共同要素 |
三、技术教育的目标转向 |
四、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设计 |
第二节 技术课程设计的模式选择 |
一、五种技术课程设计模式 |
二、技术课程设计的实践状态 |
三、技术课程设计必须满足技术素养的系统要求 |
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要以心智过程发展为根本导向 |
第三节 构建技术课程的基本维度:过程与内容 |
一、心智过程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知识内容 |
二、过程与内容是技术课程构建的两个基本维度 |
三、技术课程的基本结构 |
第四节 技术课程的过程表述 |
一、理解技术过程需要建立技术系统概念 |
二、过程是指技术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 |
三、过程是指问题解决中所涉及的思维活动与过程 |
四、过程是指技术问题解决中所用的方法(含思维) |
五、过程表述的意义 |
第五节 技术课程的内容表述 |
一、技术分类表述 |
二、基准主题表述 |
三、领域模块表述 |
第六节 我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模型构想 |
一、构建我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模型的基本思考 |
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模型 |
第四部分 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实施 |
第七章 技术教育的实施 |
第一节 实施技术教育的主要路径 |
一、将技术教育贯穿于全部课程 |
二、将技术教育融于STS教育 |
三、设置独立的技术课程 |
四、通过项目活动进行技术教育 |
第二节 技术教育的教学原理 |
一、四种基本学习原理 |
二、基本教学模式 |
三、问题解决活动的教学过程 |
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原则 |
第三节 技术教育的实践形态 |
一、作为综合实践活动领域 |
二、作为研究性学习领域 |
三、作为校本课程开发领域 |
四、作为模块课程 |
第五部分 研究尾声 |
第八章 问题展望与结论 |
第一节 研究不足检视 |
一、研究资源局限 |
二、结构有待丰满 |
第二节 后续课题与问题讨论 |
一、后续课题 |
二、问题讨论 |
第三节 21世纪技术教育展望 |
一、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愈益彰显技术教育的意义 |
二、未来技术教育的主要特征 |
第四节 结论与结语 |
一、结论 |
二、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内容标准的主题概要 |
附录二 武汉市武汉中学高中物理“STS”教学结合点 |
附录三 美洲杯挑战赛 |
附录四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
附录五 论文相关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和文献综述 |
1. 亲情和亲情教育 |
1.1 亲情 |
1.2 亲情教育 |
2. 中学生亲情现状及淡化原因分析 |
2.1 中学生亲情现状 |
2.2 亲情淡化原因分析 |
3. 亲情教育的重要性 |
3.1 时代呼唤亲情教育 |
3.2 亲情教育是中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保障 |
3.3 亲情教育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涵 |
4. 亲情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
4.1 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中的亲情因素 |
4.2 精心设置亲情教育情境 |
4.3 精心开展亲情教育实践活动 |
4.4 以亲情教育为载体构建语文人文教育平台 |
4.5 语文教学中开展亲情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原创性声明 |
四、富阳学生缘何爱恋心理导向活动课?(论文参考文献)
- [1]以浙江地方史为教学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研究[D]. 聂子怡.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6)
- [2]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D]. 曾雪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学校场域下的“另类”青春 ——基于R班学生亚文化研究[D]. 王欣.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形象德育论[D]. 孙婷婷. 武汉大学, 2015(07)
- [5]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初中阅读教学案例研究[D]. 徐青. 宁波大学, 2015(03)
- [6]为了“个人意义”的产生——“体悟教学”策略例说[J]. 唐江澎.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1(07)
- [7]教育中的“肉”与“灵” ——身体社会学视角[D]. 闫旭蕾.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8]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D]. 马开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9]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D]. 颜剑群.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9)
- [10]努力探索本土化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道路[A]. 钟志农. 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