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国记者在白俄罗斯的真实感受

一位中国记者在白俄罗斯的真实感受

一、一个中国记者在白俄罗斯的真实感受(论文文献综述)

杨薇[1](2020)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文中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愿景,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中国贡献。“一带一路”倡议是2013年提出的,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过程。本研究选取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五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历史研究、口述历史等研究方法,在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外交关系、教育政策等宏观背景下,呈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个国家之间留学生教育发展过程的立体影像。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根据国内和国外两个立足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留学生教育,可以分为向国外派出留学生和接收来华留学生两大分支领域,既有在教育政策指导下发展的共通性,也有遵循各自轨迹发展的独立性。依据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重大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以及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等具有标志意义的史实,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划分为“重新起步时期”、“深化改革时期”和“加速发展时期”三个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和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留学生个体在时代大潮中的经历等不同角度,客观呈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通过对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回溯,本研究得出以下认识:40年来,服务国家建设需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始终贯穿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进程;国际政治局势和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是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前提条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自身的教育水平是与我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合作的基础;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和教育政策的导向决定了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整体统筹规划、到各自相对独立发展、再回归统筹兼顾趋势的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与政策取向。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快了留学生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整体的法制化进程;认识到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市场属性、是教育服务贸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直接服务国家公共外交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可在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把留学生教育置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之中,置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之中,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加快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需要统筹派出和接收两个不同的方向,平衡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发展留学生教育,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不断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构筑“民心相通”的教育之路。

乌倩[2](2020)在《释意理论下汉英交替传译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2017年-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发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每年三月份“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招待会现场口译对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使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铿锵有力,中方领导人在发言中经常使用各种汉语修辞格来丰富语言,这为口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口译员要在短时间内正确理解修辞语言背后的真正内涵,并通过有效翻译策略和方法将严肃的政治内容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另一方面又要在不会造成误解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留原文风格,向国外表明中国态度,难度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以2017-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以释意理论为指导,结合汉语修辞格的特点和难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将招待会中常见修辞格分为句法修辞格和词义修辞格两类,其中句法修辞格包括排比、对偶和修辞疑问句;词义修辞格包括明喻、暗喻、引用和委婉语,并分别对各修辞格的口译策略进行总结,证明了释意理论用于指导记者招待会发言中汉语修辞格口译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希望为口译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韩隽[3](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吴宏妮[4](2020)在《彼得·海斯勒非虚构写作作品“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加深,社会转型期中所发生的变化,使得我国成为了外国记者进行“非虚构写作”的富矿。以彼得·海斯勒为代表的驻华记者来到中国后,以底层的平凡人物为主人公创作出了一批在国内外均广受欢迎和好评的非虚构类作品,增加海外读者对中国了解窗口的同时,也让国内读者多了一个了解祖国的视角。相对于国内同时期的非虚构类作品,出自于外国人笔下的以中国普通人生活为主题的非虚构类作品引起的反响更为巨大。全文整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将对论文的选题背景、“非虚构写作”的概念界定、选题目的及意义、研究理论这四个方面展开叙述;第二个部分将围绕“中国纪实三部曲”作者彼得·海斯勒的个人概况以及对“中国纪实三部曲”进行分析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说明选题的原因和可行性。第三部分将运用归纳演绎、内容分析、个案分析方法对作品的“叙述者”、“叙述聚焦”、“叙述时间”、“叙述结构”、“叙述策略”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三部曲”在叙事方面的特点、经验。第四个部分将结合“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叙事经验和我国现下的“非虚构写作”发展的具体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刘灿灿[5](2020)在《符号聚合理论视域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演讲,“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同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至此,“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快速崛起世界有目共睹。然而,随着中国对国际社会影响力的日益增大,国际社会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自于地缘政治经济之间的矛盾、大国政策的新转向、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国际治理体系话语权的争夺等一系列变化是中国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围绕着“一带一路”的话语传播与斗争集中反映了大变局时代中国的新的传播斗争策略的发展变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作为一个多边合作高峰论坛则承载了化异为同,重塑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家形象的历史使命。“‘一带一路’国际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后才应运而生的,2017年中国召开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9位外国元首和3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而后中国又在诸多国家的呼声与支持中于2019年召开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37外国元首,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人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总结了“一带一路”提出以来的成果,同时对“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更加的充满希望。本文基于符号聚合理论视域研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作为大型会议,由中国作为主办方,世界各国的代表出席,在以高峰论坛汇聚的平台中,世界各国代表通过讲述自己与“一带一路”的看法与故事,既反映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之间合作的历史与现实,也反映了各国和国际组织对“一带一路”的价值认知,通过平等与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交流与沟通,与会各国及国际组织增加了共识,协调了立场,回顾着历史,展望着未来,最后不仅对“一带一路”的宏大蓝图加深了理解,而且,对本国与“一带一路”合作的具体路径和方式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不仅在“一带一路”合作上达成了更多的共识,而且对中国这一“一带一路”倡议国及中华文明也加深了感悟与认同。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实质上是一个典型的符号聚合场域,各个国家出席会议代表带来的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故事性”表达就是幻想主题,最后形成的共识就是修辞性视野。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一符号聚合场域及其互动沟通,扩大了朋友圈,消除质疑,降低对抗,凝聚共识的同时,也充分利用这一窗口,向国际社会展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新战略、新担当、新形象,增进了与会各国及国际社会的了解,故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定程度上塑造着我国的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的,通过把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传播,可以更好的掌握中国的对外传播策略,有针对性的,高效的传播中国美好形象。

韩嘉敏[6](2020)在《“非虚构”写作的创作与叙事研究 ——以《人民文学》(2010-2019)“非虚构”专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人民文学》2010年成立“非虚构”专栏以来,“非虚构”就成为了国内研究的热点。作为一种对于时代和社会最真实的书写方式,其作品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影响力。然当前学术界对“非虚构”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尚未形成定论;且对于“非虚构”的研究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等问题,本文意在将创作与叙事特征结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探求其得以在新世纪取得成功的缘由。论文主体部分主要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主要是对“非虚构”这一概念的产生和演变过程进行回顾和探讨。“非虚构”是一个舶来品,最初诞生于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是处在当时复杂和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创作文体。“非虚构”的写作传统在我国古已有之,之所以能在新世纪呈现如此高涨的发展态势,是因为它的出现顺应了文学对于时代的号召。自然也与刊物的倡导密切相关,《人民文学》的“非虚构”专栏成立以来,不但给众多优秀的“非虚构”作品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也带动了其他刊物的积极响应。第二章是对“非虚构”的创作研究,主要表现在取材方式和题材内容两个方面。首先,“非虚构”作家在取材阶段表现出了对于事实强烈的介入和在场精神,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亲自经历、走访调查以及文献查阅;其次,“非虚构”的选材内容较为丰富和多元,涉及到城市与乡村、历史与回忆以及边境和自然。第三、四章主要分析“非虚构”的创作与叙事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的叙事理论。第三章探讨了“非虚构”的创作与叙事视角和叙事时空的联系,其中亲身经历式为固定式内聚焦、走访调查式为不定式内聚焦,而文献查阅式为内聚焦与零聚焦结合的混合视角模式。在叙事时空上,三种取材方式的时间跨度依次递增,空间上辐射范围逐级增大。第四章探讨了“非虚构”的创作特色与叙述者及语言之间的关系。首先,“非虚构”的叙述者趋同于作者,二者具有一致性。其次,尽管以“介入”为主要特征,但仍然存在“隐身”叙述者;“非虚构”写作主体的叙事语言也与创作密切相关,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议论性、本真性和客观性的特点。结语部分总结了“非虚构”在创作与叙事方面之间的联系和特征,并且指出尽管这一写作文体尚存在某些争议和缺陷,但并不影响其发展的迅猛态势,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取得更加辉煌和灿烂的发展前景。

徐筱园[7](2020)在《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合唱自20世纪初以来,一百多年的漫漫发展之路,经历了借鉴西方合唱体裁的萌芽期,中国合唱艺术性与时代性结合的过渡期,和现代合唱思维注入的民族化探索期。到21世纪初,随着中国文化的跨世纪转变,中国合唱艺术进入新的转型期,并走上了多元化发展道路,逐渐形成欧洲、歌剧与俄罗斯等多种合唱形态的西方合唱范式,中国民歌、中国艺术合唱形态的中国合唱范式,和流行、群众合唱形态的现代合唱范式。在中国合唱艺术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尤其突显在作品和演唱两个层面的创新,如2000年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在第一届世界合唱奥林匹克比赛中演唱蒙古族作品,2008年“青歌赛”贵州侗族合唱队用原生态唱腔演唱中国多声部民歌,以及引人注目的Tiankong合唱团在“青歌赛”中崭露头角,纯美之声让人耳目一新。中国合唱大师杨鸿年评价:“‘Tiankong’的名字就意味着新的声音,新的中国合唱风格。”从一定程度上讲,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十五年,影响并引导了新世纪中国女声合唱的发展,“Tiankong”在演唱风格、表演思维、作品选择、合唱服饰等方面,得到中国合唱界的广泛重视与认可,甚至成为一种“标识”,被“追捧”、“模仿”,掀起一次次“Tiankong”潮流。特别是Tiankong合唱团从受邀ACDA(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年会展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以及两度受邀国家大剧院品牌项目“八月合唱节”等,达到一个个中国女声合唱的峰巅。“Tiankong合唱团犹如天籁般的声音及其音乐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都是难以忘怀的,她作为女声合唱团已经成为我国合唱的一面旗帜,堪称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合唱团之一”(原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语)。因此,作为中国女声合唱“旗帜”的Tiankong合唱团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本论文是以被誉为“中国女声最高水平”的Tiankong合唱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图片影像与口述记录的研究方法,由四个章节梳理2003-2018年历史价值。第一章阐述Tiankong合唱团的孕育与初建,并初创“Tiankong风格”;第二章解读Tiankong合唱团的成长与跨越,凝固“Tiankong风格”,向“多思维”拓展、“国际化”发展;第三章阐释开创“新Tiankong”时代”,并走上了探索中国合唱的民族自信之路;第四章总结Tiankong合唱团的建设、艺术与本质,坚守中国合唱艺术民族文化高地。

曹司琪[8](2020)在《从“对内”走向“对外”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节目跨文化传播中的现实局限分析》文中提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近些年在国际社会上颇受重视,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跟我国签署合作备忘录,我们国家主导的项目也在世界各国落地。通过各项举措,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在逐步提高。我们希望通过“一带一路”让世界各地的人民相信我们是为了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目标,所以在建设项目落地的同时,我们还要配合一些对外宣传,才能够将我们的理念更好的深入人心。“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国家众多,政治经济情况复杂,要想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就要先了解当地的情况。《远方的家》《一带一路》节目是我国制作的大型特别节目,秉承着联通中外,沟通世界的宗旨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镜头展示中国故事是如何在外国讲述的。《一带一路》特别节目以沿线国家为单元,截止到2019年12月中旬已经播出了516集,共计探访国家52个。本文从《远方的家》《一带一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对节目内容、受访人员、主题架构分别根据播出内容作出分析,探讨目前节目中内容编排、受访人员结构、主题架构方式等内容。在《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已经完美的展示了外国民众对我们的知晓和融入阶段,但是从采访分析来看还没有引发他们的共鸣,更加缺少联情的环节;从采访人员视角来看,我们还缺少外部视角,缺少外国民众眼中的中国故事;从整体节目内容的主题思想上来看,我们还缺少跟外国人民达成共识。所以本文探讨,《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特别节目不单单作为一档旅游节目,而是肩负跨文化传播的重任。所以接下来的制作当中,应该适当增加外部视角的采访,增加外国民众对中国或者“一带一路”的看法,对采访内容也应该进一步挖掘,对于特定受访人我们应该点明“一带一路”的宗旨,升华我们的节目主题。让跨文化传播从“对内”传播走向“对外”传播,通过我们的项目、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宣传,逐步消除外国民众对我们的戒心。作者认为跨文化传播应该经过知悉彼此、融入生活、引起共鸣、产生共识四个阶段,而传播受众应该是外国民众。所以我们现在要将宣传目标聚焦国外,多多听取外国民众的声音和他们的想法,从他们的立场和视角出发讲述中国故事,才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最后与我们携手同心,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春晓[9](2020)在《公共生活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重要方式之一,电影具有突出的公共性特征,担负着关注公共生活、启蒙公民、反思和建构公共价值观念的社会责任。但在消费主义文化主宰的当下社会,电影的娱乐性和资本性影响和左右着很多电影创作者的立场和姿态。在这种情势下,贾樟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公共情怀,通过电影积极介入公共生活,影响社会公共领域,用影像世界里的诗性正义引领人们反思和推动社会公共价值观念的进一步完善。以玛莎·努斯鲍姆《诗性正义:文学想象和公共生活》一书中的相关理论为依托,本文采用电影介入公共生活的理论视角对贾樟柯电影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电影艺术在介入公共生活的实践中,建构诗性正义的可能。对“公共生活”概念和玛莎·努斯鲍姆的“诗性正义”理论进行界定,继而从公共生活与电影艺术的关系、电影艺术与诗性正义的关系两个层面,阐述电影艺术作品如何介入公共生活,以及如何在介入公共生活的实践中,最终建构起一种可以对社会公共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的诗性正义。第二部分分析贾樟柯的时代“天命”感和公共情怀。结合贾樟柯生活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经历,可以发现贾樟柯深度沉潜于故乡汾阳县城的故事中,这种沉潜让他有可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中国现实,从而以汾阳县城为当代中国的缩影,以汾阳故事观照中国命运,这种超越性姿态让他实现了对中国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关注。在这一过程中,贾樟柯及其电影的公共性越来越被世界认识和肯定,他从一个文艺青年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以电影为媒介,参与政治、社会等公共问题的讨论与发言,彰显出知识分子应有的公共情怀。第三部分分析贾樟柯的电影是如何介入公共生活的。首先,他关注公共事件聚集时代变革,突破线性叙事展示时代群象,通过丰富的场面调度扩增镜头的信息容量,以此建构了以纪录中国为使命的电影世界;其次,贾樟柯以人性为电影创作的基点,以人情书写、生存困境的展示和人性思考来质疑现实和反思道德、法理,为社会公共理性的进展提供人性的参考;最后,贾樟柯通过对镜头理性和感性的调控,对人物语言做加法和减法,对视听美学的探索,有效制衡电影的表意功效,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对观众的影响和对公共生活的介入。第四部分主要从学术研究界、电影研究界和普通电影受众三大受众群体研究分析贾樟柯电影对公共领域的具体影响。在学术研究界,他关注真实中国的理念被广泛发现和认可,引发研究者们对电影“真实美学”的探讨,使电影的“生活实感”和“在场”感成为学术界思考电影与现实关系的焦点。在电影研究界,贾樟柯的影像从内容到风格影响了电影研究界对中国电影的看法,甚至使他们用新的话语来定义中国电影。而从豆瓣网、微博和知乎中,搜集普通电影受众对贾樟柯电影的评价,可以发现,贾樟柯的电影让普通人得以重新发现和审视自己。第五部分主要探究贾樟柯电影中“诗性正义”的具体体现。具有公共情怀的贾樟柯,以其电影对公共生活积极介入,在自己的电影世界中建构起了可供公共社会借鉴的诗性正义观念。比如,他借助电影故事吁请社会:关注普通人的平等与尊严;建构公民社会中理解与同情的人际关系;丰富法律与道德中的人性维度;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与完善。在商业性和娱乐性主导的电影市场环境下,贾樟柯坚守自己的电影创作初心,在公共生活中积极地发挥其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让电影在公共生活中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激发观众对人性和公共生活的深度思考,消除偏见,平等相处,从而促进人们进一步实现和完善社会正义。当下,如何能够让更多电影创作者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良知,发挥其公共性价值,这是我们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王伟军[10](2019)在《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篇论文是以日本第一“战后派”作家武田泰淳的家学熏陶、中国因缘、从军体验和中国体验为考察核心,探究武田泰淳的文学历程和中国认知,发掘其包括侵华战争观在内的中国观特色,廓清其纷繁芜杂人生世界里的中国元素,界定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所谓的中国观,即为武田泰淳在其生命历程中对中国历史、文学、文化以及侵华战争等中国认知、中国思想的总和;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着重考察武田泰淳在少年、青年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特征,结合少年武田泰淳生活时代日本政治、教育、军事状况的总体面貌,从其佛教寺院家庭出身和汉学熏陶的中国因缘视角切入,追溯其直至大学时代反感寺院生活的内在原因,梳理其参加无产阶级反帝反战运动、最终被迫“转向”,饱尝革命无望屈辱感的青春轨迹,进而透视出武田泰淳中国观萌芽阶段的时代特色。第二章主要将呈现1937年秋武田泰淳从军入伍之前的中国视域和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特色。论述和例证竹内好创立“中国文学研究会”的中日文学交流史意义,剖析加入“中国文学研究会”对武田泰淳实现青春梦想、救赎寺院生活烦恼、解脱“转向”屈辱感的特殊作用,厘清武田泰淳在精神上诀别佛教寺院生活的心理架构;通过武田泰淳利用“中国文学研究会”平台交往中国朋友谢冰莹以及“谢冰莹事件”、告别杜宣的历史真实情况;探索出受日本军国主义政治压制、迫害的文人武田泰淳反抗意识的萌生基础。第三章是考察武田泰淳的从军体验、上海体验与其反战思想、现实中国观的内在联系。内容包括,重点考察武田泰淳作为热爱中国之日本青年的矛盾心理和屈辱心理,首先结合武田泰淳战争期间创作的诗歌和随笔作品,界定其从军体验、中国观和文学发端的基本时代特色,再结合“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交往中国友人的细节与从军体验的中国观感,审视其有别于“笔部队”作家和近代日本文人在中国人形象叙述上迥然有异的独特视觉;透视出其从军体验、中国观、中国人观与其处女作评传《司马迁》的内在联系,解释武田泰淳《司马迁》世界史观的自我认识与其在思想上抗拒侵华战争的心理诉求,厘清武田泰淳在战争期间反战思想的生成基础;武田泰淳站在“加害者”位置,如何看待自己上海时代的中国体验,以怎样的心境迎接日本战败,这一系列问题与其净土宗佛教思想、《司马迁》的世界史观和“灭亡”思想的形成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探究武田泰淳文学思想的建构与其战争期间的中国体验、中国观的密切关系,为其战后中国题材或战争题材小说的解读提供值得信赖的理论依据。第四章是考察武田泰淳作为战后派小说家的中国观特色,研究视角侧重考察在武田泰淳中国观基础上形成的侵华战争反省意识;结合其随笔《关于灭亡》,小说《审判》《蝮蛇的后裔》和《风媒花》等,总括其侵华战争反省彻底性的内在诱因;说明其中国观侧重从中国女性特质上探究中国历史、文化潜在魅力和精神力量的独特视觉;界定武田泰淳之于日本侵华战争既是一位“加害者”,同时也是一位“受害者”的历史定位。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体概括近代以来日本知识阶层中国观变迁的总体趋向,析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的阶段性特征与个性光泽,呈现出这位热爱中国日本知识分子曾经的生存窘境和面对侵华战争相对做到敢于批判、理性思考的文人品味,最后点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在文学史、思想史、中日文学文化交流史上的非凡意义,界定其中国思想之于中日两国走向和平友好未来的现实价值。

二、一个中国记者在白俄罗斯的真实感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中国记者在白俄罗斯的真实感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开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具有紧迫性
        (二)目前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研究仍不足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留学、留学生、国际学生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
    四、文献综述
        (一)中国留学生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研究现状
        (三)文献研究述评
    五、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世界体系理论
        (二)推拉因素理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三)公共外交和“软实力”理论
    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1978-1992)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俄为师”的留学生教育
        二、重视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
        四、留学生教育的暂时停滞与缓慢恢复
    第二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重新开启
        一、大规模派出留学生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
        二、重新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遣留学生
        三、建立派出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四、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第三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
        一、扩大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政策
        二、重新开始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
        三、逐步创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第四节 重新起步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国际关系是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二、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具有显着国别差异
        三、探索建立系统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第二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繁荣发展与局部失衡(1993-2009)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逐步发展
        一、确立“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生教育政策
        二、政府间协议推动派出留学生教育
        三、通过校际交流项目派遣留学生
        四、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派出留学生教育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新成果
        六、派出留学生安全问题开始集中显现
    第二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从“积极稳妥发展”到“扩大规模”政策的转变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三、孔子学院建设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的结构分布特点
        五、进一步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成果逐步显现
    第三节 深化改革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国际政治环境为留学生教育提供发展机遇
        二、市场因素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局部结构失衡
        四、派出和接收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第三章 留学生教育契合国家战略的功能日益突出(2010-2018)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新进展
        一、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
        二、中俄人文交流机制推动赴俄留学生教育发展
        三、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机制促进向泰国和马来西亚派遣留学生
        四、非通用语种建设加快向印度和巴基斯坦派遣留学生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的管理日趋完善
        六、留学生教育深化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综合情况的了解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的新格局
        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加速发展
        三、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教育援助的持续增长
        四、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
        五、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变迁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第三节 加速发展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呈现双向增长趋势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从强调规模向规模与质量并重的观念转变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安全面临新挑战
第四章 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历史经验及深层次问题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对留学生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教育水平是与中国教育合作的基础
        三、中国经济实力和教育政策决定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走向
    第二节 派出与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内在联系与特征
        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演进过程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特征
    第三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二、法制化建设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保障
        三、国际化和市场化是“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四、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第四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仍缺乏系统规划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应加速转变观念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亟待多方联动
第五章 新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充分认识留学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留学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
        二、留学生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融入全球教育体系
        三、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优秀的开拓者与践行者
    第二节 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
        一、建立科学严谨的出国留学信息统计机制
        二、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派留学生的资助力度
        三、加强“一带一路”区域研究,提供就业政策支持
    第三节 全面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一、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服务国家整体发展
        二、加快推进法治化进程,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三、适当控制规模,发展“一带一路”精英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2)释意理论下汉英交替传译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2017年-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发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Ⅰ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Thesis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1.3 Overview of the Thesis
ChapterⅡ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Figure of Speech
    2.2 Previous Studies on Figures of Speech
    2.3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retive Theory
    2.4 Previous Studies on NPC and CPPCC Press Conferences
    2.5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reting Figures of Speech
Chapter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Interpretive Theory
    3.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ive Theory
    3.2 The Definition of Interpretive Theory
    3.3 Basic Concepts of Interpretive Theory
        3.3.1 Deverbalization
        3.3.2 Sense
        3.3.3 Cognitive Inputs
        3.3.4 Equivalence and Correspondence
    3.4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3.4.1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ation
        3.4.2 Three Stages of Interpreting
    3.5 Principles for Interpreting Figures of Speech from the Perspective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3.5.1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Sense
        3.5.2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Explicit Sense and ImplicitSense in Re-expression
Chapter IV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Figures of Speech from thePerspective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4.1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of the Case Study
    4.2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Syntactical Figures of Speech
        4.2.1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Pai Bi
        4.2.2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Dui Ou
        4.2.3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Rhetorical Question
    4.3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Semantic Figures of Speech
        4.3.1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y of Simile
        4.3.2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Metaphor
        4.3.3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Allusion
        4.3.4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y of Euphemism
Chapter V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Appendix Ⅲ
Acknowledgements

(3)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彼得·海斯勒非虚构写作作品“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创新点和意义
    1.3 “非虚构写作”的概念
    1.4 “非虚构写作”国外发展概况
    1.5 “非虚构写作”国内发展概况
        1.5.1 “非虚构写作”的局限和意义
        1.5.2 “非虚构写作”写作技巧和实践探究
    1.6 研究理论及方法
        1.6.1 叙事学
        1.6.2 新闻叙事学
        1.6.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彼得·海斯勒个人概况及进行叙事分析的必要性
    2.1 个人概况及主要作品
    2.2 “中国纪实三部曲”简介及创作背景
    2.3 进行叙事分析的可行性
    2.4 “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影响力分析
第三章 基于叙事学理论下对“中国纪实三部曲”叙事方式的分析
    3.1 叙述者
        3.1.1 叙事学中的叙述者
        3.1.2 新闻叙述者
        3.1.3 “中国纪实三部曲”中的叙述者
    3.2 叙述聚焦
        3.2.1 “中国纪实三部曲”中的零聚焦——叙述者大于人物
        3.2.2 “中国纪实三部曲”中的内聚焦——叙述者等于人物
        3.2.3 “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外聚焦——叙述者小于人物
    3.3 叙述时间
        3.3.1 叙述时序
        3.3.2 叙述时长
        3.3.3 叙述频率
    3.4 叙事结构
        3.4.1 以人物为线索的连接
        3.4.2 空间转换的连接
        3.4.3 “意识流叙事”穿插内容之中
第四章 “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叙事策略分析
    4.1 新闻故事化
        4.1.1 细节刻画
        4.1.2 聚焦人物
        4.1.3 场景策略
    4.2 戏剧化展现
        4.2.1 对立
        4.2.2 冲突
    4.3 平民化叙事
        4.3.1 报道方式平民化
        4.3.2 语言表达平民化
第五章“中国纪实三部曲”特点总结及对国内同行的启示
    5.1 特点总结
    5.2 “中国纪实三部曲”对国内非虚构写作发展的启示
        5.2.1 媒体行业
        5.2.2 记者个人层面
        5.2.3 学校教育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符号聚合理论视域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符号聚合理论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第一节 符号聚合理论
        一、符号聚合理论的发展
        二、幻想主题分析
        三、修辞性视野
    第二节 聚合共商之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西方霸权的舆论阴谋——以美国为首的质疑之声
        二、“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雪中送炭
        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应运而生
        四、符号聚合理论视域下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第二章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题复诵及符号聚合过程
    第一节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题复诵
        一、历史——“一带一路”继往与开来
        二、信心——缘于“一带一路”的切实好处
        三、务实——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四、共享——合作奏响的交响乐章
        五、未来——美好蓝图
    第二节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幻想主题类型
        一、战略对接——道并行而不相悖
        二、互联互通——从“大写意”到“工笔画”
        三、从贸易联通人文交流——文明互鉴,休戚与共
    第三节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符号聚合过程
        一、高朋满座,共商大计
        二、主题聚合,凝聚共识图发展
第三章 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修辞性视野
    第一节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修辞性视野的形成
        一、《联合公报》——共识越来越多,理解越来越深
        二、《联合公报》——指明方向,聚焦重点
        三、修辞性视野的价值:共识促进行动
    第二节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一、中国的国家形象自我定位
        二、域外国家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非虚构”写作的创作与叙事研究 ——以《人民文学》(2010-2019)“非虚构”专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非虚构”概述
    1.1 “非虚构”在国外的起源
    1.2 “非虚构”在国内的发展
    1.3 《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
2 “非虚构”的创作
    2.1 取材方式
        2.1.1 亲身经历式
        2.1.2 走访调查式
        2.1.3 文献查阅式
    2.2 选材内容
        2.2.1 城市与乡村
        2.2.2 历史与记忆
        2.2.3 边境与自然
3 创作特色与叙事视角及时空
    3.1 叙事视角
        3.1.1 亲历式与固定式内聚焦叙事视角
        3.1.2 调查式与不定式内聚焦叙事视角
        3.1.3 文献式与内聚焦和零聚焦的混合叙事视角
    3.2 叙事时空
        3.2.1 亲身经历的叙事时空
        3.2.2 走访调查的叙事时空
        3.2.3 文献查阅的叙事时空
4 创作特色与叙述者及叙事语言
    4.1 作者与叙述者
        4.1.1 作者趋同于叙述者
        4.1.2 作者与“隐身”叙述者
    4.2 “非虚构”的叙事语言
        4.2.1 议论性
        4.2.2 本真性
        4.2.3 客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目录一览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合唱的界定
        二、中国合唱团研究现状
        三、中国团史研究现状
        四、Tiankong合唱团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Tiankong合唱团的孕育与初建
    第一节 “前Tiankong”时期(1993-2002)
        一、百年老校人文与艺术底蕴
        二、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唱团前期的艺术历程
        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唱团跨世纪的艺术突破
    第二节 “Tiankong”之初创(2003-2007)
        一、“Tiankong”的诞生
        二、“Tiankong风格”的初现
        三、“Tiankong风格”的多元
第二章 Tiankong合唱团的成长与跨越
    第一节 “Tiankong风格”的凝定(2008-2010)
        一、突破合唱单一美学品格
        二、品质为本创立艺本品牌
    第二节 凸显中国合唱风格,唱响中国“现代合唱”之声(2011-2013)
        一、中国合唱文化传播的友好使者
        二、21世纪中国现代合唱先锋
        三、追梦——“Tiankong”十年纪
第三章 Tiankong合唱团的复出与追寻
    第一节 开创“新Tiankong”时代(2014-2015)
        一、一梦再梦——清华“一尘不染的天空”复出
        二、中国合唱之夜——欧洲华美巡演
    第二节 探索中国合唱的民族自信之路(2016-2018)
        一、“诗意中国”——中国合唱对话世界
        二、听画“水墨”——中国合唱音乐会
第四章 坚守中国合唱艺术民族文化高地
    第一节 以美育人的“Tiankong建设”体系
        一、立足中华母语文化的教学模式
        二、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
        三、以指挥为元点的艺术设计师
    第二节 “Tiankong艺术”妙悟境界之追求
        一、声音塑造的和谐美感
        二、作品传递的艺术标识
        三、音乐呈现的诗情画意
    第三节 重整“Tiankong”合唱硬核,展望中国合唱艺术
        一、“Tiankong品质”之艺术核心
        二、“Tiankong理念”之艺术拓展
        三、“Tiankong精神”之艺术本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从“对内”走向“对外”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节目跨文化传播中的现实局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与障碍
        1.2.2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特别节目的研究
        1.2.3 现阶段传播局限性
    1.3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第2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概况
    2.1 沿线国家基本情况
    2.2 相关国家媒体状况
    2.3 相关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报道
第3章 中国国际形象与跨文化传播的关系
    3.1 政治形象与跨文化传播
    3.2 经济形象与跨文化传播
    3.3 文化形象的塑造与跨文化传播
    3.4 中国体系的输出
第4章 《远方的家》节目内容分析
    4.1 受访者结构分析
    4.2 叙事结构分析
    4.3 主题思想搭建
第5章 现实局限性分析
    5.1 缺少世界的角度
    5.2 缺少消除戒心
    5.3 缺少达成共识
第6章 《一带一路》节目内容需要
    6.1 发声立场广角化
    6.2 节目内容纵深化
    6.3 采访立意深刻化
第7章 跨文化传播效果的达成
    7.1 知悉
    7.2 融入
    7.3 联情
    7.4 共识
第8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9)公共生活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一、有关贾樟柯电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有关“公共生活视野”研究文学艺术的现状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创新价值
        一、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合理性
        二、研究的创新价值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介入公共生活,构建诗性正义
    第一节 电影艺术介入公共生活
    第二节 电影艺术与诗性正义的建构
第二章 贾樟柯的时代“天命”感与公共情怀
    第一节 从汾阳看中国:贾樟柯的时代“天命”感
        一、贾樟柯的沉潜:“我的边城”
        二、贾樟柯的超越:“我的国”
    第二节 从文艺青年到人大代表:贾樟柯的公共情怀
        一、文艺青年的蜕变:扞卫独立电影
        二、人大代表的担当:关注公共问题
第三章 贾樟柯电影对公共生活的介入
    第一节 纪录中国的“同一部电影”
        一、关注公共事件,聚焦时代变革
        二、突破线性叙事,展示时代“群像”
        三、丰富场面调度,扩增镜头内涵
    第二节 展示公共理性的人性进路
        一、质疑冷峻现实,传递人情暖流
        二、反思法理局限,彰显生存困境
        三、淡化道德评判,维护人性尊严
    第三节 制衡视听语言的表意功效
        一、镜头设计的理性与感性
        二、人物语言的加法与减法
        三、视听美学的粗糙与精致
第四章 贾樟柯电影对公共领域的影响
    第一节 对学术研究界的影响:探讨“真实美学”
    第二节 对电影研究界的影响:摆脱电影“常规”
    第三节 对普通电影受众的影响:审视并发现自己
第五章 贾樟柯电影“诗性正义”的追求
    第一节 发现普通人的平等与尊严
    第二节 建构公民社会的理解与同情
    第三节 丰富法律与道德的人性维度
    第四节 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与完善
结语
附录一 贾樟柯导演作品及获奖情况
附录二 贾樟柯简谱
参考文献
    着作
    会议论文集
    汇编
    学位论文
    期刊报纸
    电子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10)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二、先行研究概况
        (一)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二)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武田泰淳中国观之萌芽
    第一节 净土宗寺院家庭与汉学熏陶
        一、“大岛觉”的中国元素介入
        二、反帝反战斗士的“泡影”
    第二节 “异形者”的精神苦斗
        一、“异形者”之自觉
        二、《异形者》的主人公“柳”
        三、笔谈、决斗与诀别
    第三节 “红色和尚”的苦恼
        一、斗士的“转向”
        二、精神压抑的寺院生活
    第四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前夕的武田和尚
        一、大学时代的迷惘
        二、日本中国研究的崭新面貌
    小结
第二章 “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
    第一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创立的背景与条件
        一、研究会的时代特征
        二、竹内好的第一次中国之旅
        三、研究会的创意与现实困境
        四、研究会时代武田泰淳的中国文学观
    第二节 “谢冰莹事件”与《在日本狱中》
        一、赴日留学的女作家谢冰莹
        二、患难与共的友谊
        三、武田泰淳的女侠情结
    第三节 告别杜宣与受辱事件
        一、挥泪的告别
        二、被误解的耻辱
    第四节 从少年迈向青年时代的人生困惑
        一、从寺院少年到“红色和尚”
        二、不平静的研究会时代
    小结
第三章 从军时代与上海时代的中国观
    第一节 战争考验下的良知
        一、出征中国的矛盾心理
        二、武田泰淳文学的发端
        三、武田泰淳从军思考的核心
    第二节 辎重兵眼里的“中国人”
        一、《土民的表情》与《寄给北京诸位的诗》
        二、武田从军思考的机缘与要义
        三、《庐州风景》里的“小杨”姑娘
        四、“小杨”的中国女性魅力
        五、“研究会”被迫解散与《闪烁》
    第三节 《司马迁》透露的“加害者”之苦闷
        一、从军思考结晶之《司马迁》
        二、耻辱感的慰藉
        三、武田泰淳的“人”与“历史空间”
        四、《司马迁》思想之余韵
        五、被钳制的反战思想
    小结
第四章 战后派作家时代的中国观
    第一节 上海体验与武田的“灭亡”思想
        一、在上海迎接日本战败
        二、《关于灭亡》的思想精髓
        三、“中国”与女性
    第二节 武田泰淳和他的《审判》
        一、《审判》的写作动机
        二、《审判》的整体评价与个性光泽
        三、“杉”和“二郎”的形象
        四、《审判》的反战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蝮蛇的后裔》与军国主义批判
        一、从自我告白到军国主义批判
        二、《蝮蛇的后裔》的创作背景与人物
        三、人物象征性的隐喻
        四、异色的侵华战争批判
    第四节 侵华战争再反省之《风媒花》
        一、竹内好与武田泰淳的思想异同
        二、《风媒花》中的“峰三郎”与“军地”
        三、《风媒花》的特色与价值
    小结
结语
    一、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观面貌
    二、武田泰淳中国观、战争观之个性
参考文献
附录 :武田泰淳年谱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一个中国记者在白俄罗斯的真实感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D]. 杨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6)
  • [2]释意理论下汉英交替传译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2017年-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发言为例[D]. 乌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4]彼得·海斯勒非虚构写作作品“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叙事研究[D]. 吴宏妮. 广西大学, 2020(02)
  • [5]符号聚合理论视域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研究[D]. 刘灿灿.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非虚构”写作的创作与叙事研究 ——以《人民文学》(2010-2019)“非虚构”专栏为例[D]. 韩嘉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D]. 徐筱园.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从“对内”走向“对外”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节目跨文化传播中的现实局限分析[D]. 曹司琪. 吉林大学, 2020(08)
  • [9]公共生活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D]. 王春晓.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D]. 王伟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一位中国记者在白俄罗斯的真实感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