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与自由基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龙淼淼[1](2020)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基因突变携带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多元分析方法)、扩散张量成像(基于纤维束的分析方法)研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基因突变携带者脑组织的早期改变及其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神经眼科学评价方法评估14名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基因突变携带者与15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对高分辨磁共振T1解剖图像进行灰白质分割、标准化空间匹配、体积调制得到脑白质体积、脑灰质体积图像,对扩散张量图像进行涡流校正和头动校正、剥脑提取脑组织、计算本征值,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轴向扩散(axial diffusion,AD)、径向扩散(radial diffusion,RD)与平均扩散(mean diffusion,MD)参数图像。采用基于SPM12的扩展程序the decoding toolbox使用探照灯方法进行多元分析,获得全脑灰质体积和白质体积逐体素预测准确率图,进行Z值标准化后,以2作为界值,根据平滑核和差异簇的检出关系,平滑核为3×3×3mm3时以30个相邻体素为簇阈值,平滑核为6×6×6mm3时以260个相邻体素为簇阈值,提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获得对结果贡献大的脑区,然后进行基于ROI的置换检验,采用FDR的分析方法进行多重比较校正,寻找阳性脑区。对DTI参数图像,通过配准、计算组水平白质骨架、获得组水平白质骨架蒙片、获得个体FA、AD、RD和MD骨架图,采用FSL内置程序“randomize”进行非参数置换检验,进行LHON突变携带者和健康对照之间FA、MD、RD和MD的逐体素组间分析,多重比较校正采用FSL置换检验“randomize”工具中的TFCE选项进行FWE校正,采用霍普金斯大学白质纤维束概率模板提取FA存在显着性差异的纤维束的DTI参数值。根据不同基因型绘制分组散点图,并对不同性别、成年和非成年人进行不同的标识。通过移除可能的奇异值,回归年龄和性别效应,移除未成年受试者、移除男性受试者的方式,进行稳定性验证。通过偏相关分析方法寻找神经眼科学指标和影像参数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结果:在神经眼科学指标中,LHON基因突变携带者只有右下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增厚呈弱显着性(t=2.6117,p=0.0150,大于校正的显着性标准p<0.0125),不同基因型亚组间未发现显着性差别(Kruskal-Wallisχ2=0.072,p=0.9644)。VBM分析中,多个部位的灰质体积减小,白质体积增加,与RNFL厚度具有显着性相关。在DTI分析中,白质纤维束的FA值弥漫性减低,MD和RD弥漫性增高,其中RD增加的范围最广泛,MD增高的范围其次,FA值减低的范围最小。20个主要纤维束中的9个纤维束FA减低,这些FA值减低的纤维束的RD显着性增加,AD未检测到显着性病变。神经眼科学指标和扩散张量成像异常指标间未发现相关性。结论:无症状的LHON基因突变携带者存在多个部位的灰质体积减小,白质体积增加,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显着性相关,并且存在广泛的DTI参数改变,FA减低,MD和RD增加,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不相关,灰质体积、白质体积和DTI参数与视力、视野改变无相关关系,说明LHON基因突变携带者脑白质呈肿胀性改变,是神经元及其轴突不能承受正常的神经刺激而引起的原发性改变。创新性:本研究首次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成像测量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LHON基因突变携带者脑微观结构,得到两个新发现,揭示了LHON基因突变携带者脑组织的异常改变。
史航[2](2020)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加味黄芪汤的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一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第一节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NAION患者中医证型的分类及不同证型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确诊为NAION的患者167例,详细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眼别、双眼发病间隔、病程、体重指数等。根据有关NAION危险因素综述分析,收集的既往病史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脑梗死等病史。所有病例都进行视力、视野、辨证分型等分析。结果:NAION患者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之间BCVA、MD、M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0岁及以下与50岁以上人群中医证型构成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50岁及以下人群证型以气滞血瘀为主,50岁以上以气虚血瘀为主。50岁及以下与50岁以上人群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的患病人数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患病人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AION患者有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病史在不同证型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NAION患者伴有不同危险因素对中医证型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根据既往研究发现,NAION患者以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为基本证型。50岁及以下人群证型以气滞血瘀为主,50岁以上以气虚血瘀为主。单双眼发病对中医证型总体构成比无影响。50岁以上人群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患病人数明显多于50岁及以下人群。单双眼之间不同危险因素的构成无差异。有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病史对不同证型的分布有一定相关性。第二节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特点目的:探讨NAION患者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变化特征。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门诊、病房的NAION患者20例为观察对象。同时纳入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检查,获得 BOLD-fMRI 大脑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结合眼科视力、视野指标,探讨 NAION患者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变化特征。结果:和对照组相比,NAION组BCVA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NAION组MS水平下降、MD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NAION组初级视觉皮层区ALFF降低,右脑岛、额中回区域的ALFF降低;但是NAION组患者大脑皮质的其他脑区存在ALFF增加区域,包括脑桥、舌状回、顶下小叶、中央旁小叶区域。结论:与健康人比较,NAION组初级视觉皮层区、右脑岛、额中回区域功能明显下降,DMN功能障碍,这可能利于NAION的早期诊断。第三节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学特点目的:从血管舒缩因子、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常规相关的炎症指标,以期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发病的血清学特点。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门诊、病房的NAION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健康人群30例做对照。观察NAION患者与相匹配健康人群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与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glucose,GLU)、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ION患者NO与ET-1、PGI2与TXA2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NAION患者组Hcy值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LDL、GLU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NAION患者PLT、MPV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NLR值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与健康人比较,发现NAION患者Hcy、NLR水平升高。因此Hcy、NLR可能是NAION患者诊断和发病重要的参考指标。研究二加味黄芪汤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cy、NLR的影响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汤对NAION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加味黄芪汤对NAION患者Hcy、NLR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门诊、病房的NAION患者16例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NAION患者15例做对照。纳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维生素类、神经营养和改善循环等药物);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外予以加味黄芪汤颗粒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检测两组干预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NLR、Hcy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后BCVA、MD、MS 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BCVA、MD、MS 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前后BCVA改善幅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前后MD、MS改善幅度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效率(按眼数计)分别为55.56%、68.4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有效率虽然大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后NLR、Hcy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NLR 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Hcy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前后NLR、Hcy改善幅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黄芪汤可明显改善NAION患者的BCVA、MD、MS等指标,视野改善幅度有统计学差异,视力改善幅度无统计学差异。加味黄芪汤可降低NAION患者NLR、Hcy水平,对NAION患者疗效可能与降低NLR、Hcy水平密切相关。
闫晓玲[3](2018)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中医体质与视功能的关系及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一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体质与视功能预后的关系目的:探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中医体质与视功能的关系。方法:所有入组的LHON患者均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进行体质判定,接受眼科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进一步分析LHON病人中医体质与视功能的关系。结果:(1)不同类型体质的LHON患者的病程及年龄有一定差异。(2)所观察LHON患者中,除平和质外,八种偏颇体质中,气郁质居多(28.71%),其次为气虚质(15.84%)。(3)对于样本量较大的三组比较,最佳矫正视力(BCVA)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平和质患者发病后,视力预后相对较好,而气郁质的视力预后相对较差。(4)视力≥4.0的LHON患者中,不同类型体质LHON的视野预后具有差异。对于样本量较大的三组进一步比较,发现视野平均视敏感度(MS)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平和质的视野平均视敏感度优于气郁质者。另外,视野平均缺损(MD)由高到低,依次为气郁质、气虚质、平和质;平和质的视野平均缺损低于气郁质者。但是,对于低视力(<4.0)LHON患者,不同类型体质LHON的视野预后差异不明显。(5)不同体质LHON患者的RNFL平均厚度具有差异。气虚质的RNFL平均厚度薄变不明显(91.44±34.45),其它七种体质类型LHON的RNFL厚度均有不同程度薄变。结论:体质与年龄及病程关系密切。八种偏颇体质中,气郁质LHON者较多;结合最佳矫正视力及视野发现平和质LHON具有较好的视功能。因此,对于已经发病明确诊断LHON的患者,将体质作为个体化诊疗的一部分,对其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研究二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磁共振功能成像临床观察目的:探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变化特征。方法:本课题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观察组(LHON组)和对照组(健康组)分别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检查,获得其DTI中的冠状位眶内段近眼球端处视神经的定量参数平均弥散系数(MD)、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以及BOLD-FMRI中的大脑低频振幅(ALFF)。结合眼科最佳矫正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EP)及OCT,探讨LHON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变化特征。结果:(1)LHON组的最佳矫正视力、视野(MS、MD)、VEP(峰潜时及振幅)及OCT(RNFL平均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通过DTI检查,分析视神经部位DTI参数FA值与MD值。LHON组的FA均值为0.28±0.04,对照组的FA均值为0.37±0.09;LHON 组的 MD 均值为(789.06±118.26)× 10-6mm2s-1,对照组的 MD 均值为(725.85±110.03)×10-6mm2s-1。(3)LHON组与对照组比较,LHON组的FA值低于对照组,而MD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LHON组视神经部位DTI参数FA值与MD值呈负相关(P<0.05,r=-0.360/-0.481)。(5)通过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FMRI)检查,与对照组比较,LHON组的初级视觉皮层区ALFF降低,但是其大脑皮层的其他脑区存在ALFF异常激活区域。(6)尚没有充足证据提示视神经部位DTI的参数值与眼科相关检查参数值具有相关性。结论:通过DTI技术,发现LHON视神经纤维髓鞘及轴索的方向一致性被破坏,视神经纤维束受损。通过BOLD-fMRI分析发现LHON患者初级视觉皮层区域神经元活动减弱;而其他大脑皮层区存在神经元活动适应性增强。DTI联合BOLD-fMRI技术具有安全无创性,可指导视神经疾病的诊治、预防及预后转归,该技术在视神经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娄楚媛,赵江月[4](2016)在《线粒体功能障碍与遗传性视神经变性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线粒体功能与细胞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凋亡、坏死等细胞生物过程密切相关。神经元死亡可伴有细胞凋亡与坏死等死亡形式,且相继发生。其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与遗传性视神经变性疾病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该类疾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异质性、家族性等。特定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缺失是线粒体疾病的一个共同特征。常见的遗传性视神经变性疾病有: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ADOA)、弗里德共济失调(FRDA)、进行性神经性腓骨肌萎缩症亚型(CMT2A)等。目前临床上对于遗传性视神经变性疾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仍然存在诸多的争议,文中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张娟娟[5](2015)在《线粒体功能障碍在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文中提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和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ADOA)是最常见的两种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常为青少年发生视力损伤。LHON和ADOA均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LHON是由于mtDNA原发突变导致呼吸链复合体功能障碍所致;OPA1基因是ADOA的主要致病基因,它编码一种影响线粒体形态及mtDNA稳定性的动力相关GTP酶。此外,其他修饰因子(线粒体单体型,mtDNA继发突变和核基因)影响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外显率和表现度。第一部分:m.14484T>C(MT-ND6)是LHON相关的原发突变,但突变本身尚不足以导致LHON的发生,线粒体单体型和mtDNA继发突变可能与携带m.14484T>C突变家系的外显率和表现度有关。本研究对41个携带m.14484T>C突变的中国汉族LHON家系进行临床、遗传和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单体型M9,M10和N9是中国汉族LHON人群的易感因素,而单体型特异位点m.3394T>C (MT-ND1), m.14502T>C(MT-ND4)和m.14693A>G(MT-TE)可能协同m.14484T>C增加中国汉族LHON家系的外显率和表现度。第二部分:本章节对LHON相关的MT-ND1 m.3635G>A突变的分子致病机制进行研究。我们对1,070个中国汉族LHON家系的MT-NDl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发现9个携带m.3635G>A突变的LHON家系,呈典型的母系遗传。建立转线粒体细胞系,并对其进行生化功能分析。结果显示,m.3635G>A突变导致呼吸链复合体Ⅰ活力下降,线粒体ATP合成和Aψm显着降低,ROS产生增加,可能影响能量需求较高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导致视力下降。第三部分:我们发现一个携带OPA1 C.1198C>G (p.P400A)杂合突变的中国汉族ADOA家系。建立细胞模型,并进行生化功能研究,阐明p.P400A突变导致ADOA的分子致病机制。结果表明,p.P400A导致OPA1表达量下降,线粒体形态异常,mtDNA拷贝数减少,线粒体翻译和呼吸功能障碍,细胞凋亡和自噬增加,从而使得能量需求较高的RGCs发生退行性变,导致ADOA的发生。我们的研究结果将为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治疗、预防、干预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张阿梅,姚永刚[6](2013)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研究进展和挑战》文中指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MIM535000)是最典型的线粒体遗传病之一,主要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3个原发突变(Primary mutation,m.11778G>A、m.3460G>A和m.14484T>C)引起。患者表现为无痛性双侧视力下降或丧失,主要易感人群为青壮年男性。不完全外显(Incomplete penetrance)和性别偏好(Gender bias)是该病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文章对近年来LHON的分子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特点、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研究、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集中介绍了我们近期对于我国LHON患者的研究结果。
张艳敏[7](2012)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与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严重危害青少年视功能的线粒体眼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双眼中心视力急性或亚急性减退,一般不伴眼球疼痛或压疼。视野检查显示中心暗点和旁中心暗点。LHON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在全世界的发病率为1/31000,在荷兰和芬兰的发病率分别为1/39000和1/50000。目前公认的LHON原发性致病位点有3个,分别是位于ND4区的G11778A位点,NDI区的G3460A位点和ND6区的T14484C位点,95%的LHON由以上三个原发致病突变位点中的一个所致。在我国其突变率分别为92.9%、1.4%和5.7%,G11778A突变最为常见,T14484C突变次之,G3460A突变罕见,该病散发病例较高,起病及病程多样化,在临床上极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因此利用基因诊断筛查LHON患者,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出突变位点,对于LHON的预防和治疗都有积极的意义。目的探讨中原地区LHON患者的线粒体DNA(mtDNA)突变类型及遗传特性,筛查中国人LHON患者新的继发位点。方法对189例LHON疑似病例(包括3个家系)首先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和脑部MRI检查,然后再分别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MSP-PCR),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联合DNA测序的方法,对189例临床症状疑诊为LHON患者的G11778A,G3460A和T14484C3个原发位点进行mtDNA检测。对于缺乏3个原发突变位点的疑似患者,进行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寻找与疾病相关的其他继发突变位点。结果1、在189例疑似LHON患者中,检测出86例为原发性突变G11778A,G3460A和T14484C3个致病位点中的一个。2、在86例原发性突变中,3460位点突变6例,占7%;11778位点突变66例,占77%;14484位点突变14例,占16%。3、在被检出的14例14484位点突变患者中,3例为单纯性14484原发位点突变,占22.2%,均为男性;5例14484原发位点合并14502继发位点突变,占33.3%,男1例,女2例;4例14484位点合并14470位点突变,占33.3%,男2例,女1例;2例14484位点合并14569位点突变,占11.1%。4、通过对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发现A2706G,A1438G,T2115C,G3538T,G3834A,C4262A,C4275G,C7028T,G8392A,A10485G和C10719T这几个突变位点,在正常人当中,也存在以上部分位点突变现象。结论1、中原地区LHON患者仍然以G11778A位点突变为主,其次为T14484C,G3460A突变最少见。2、T14484C位点突变者当中,有单纯性14484位点突变者,有14484合并14502位点突变者,有14484合并14569位点突变者,有14484合并14470位点突变者,ND6区是线粒体DNA突变研究的热点之一。3、通过对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一些新的继发突变位点可能对原发位点的致病起协同作用,具体作用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田博[8](2012)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DNA突变位点检测及发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LHON)是-种因线粒体功能障碍所导致的母系遗传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视盘黄斑束神经纤维。该病以双眼急性或亚急性中央视力丧失为主要特征,发病人群主要为年轻或成年男性。1871年,德国眼科医生Theodor Leber对16个家系的55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后,首先报告了LHON病的临床特征,同时确认该病为一种独立的遗传性疾病。在疾病早期,患者大多表现为眼底视神经炎,所以称之为Leber视神经炎;但经过较长病程后,后期患者常表现为视神经萎缩,因此该病又被称为Leber视神经萎缩。LHON病的病理机制迄今为止并未完全阐明,先后有人提出X-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等观点,但均不能合理得解释LHON家系的发病特点和遗传规律。后来细胞质遗传学说较好的解释了该病的发病特点。1988年Wallace找到了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即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 mtDNA)突变,并首先报告了第一个与LHON相关的线粒体DNA突变位点11778, Wallace对9个家系进行了分子生物学检测研究后,证实了此位点位于ND4基因,并明确了线粒体DNA突变与LHON病的密切关系,从此为研究LHON的发病机制开辟了新的方向。人类完整的线粒体DNA (mtDNA)为一个包含有16569个碱基对的环状DNA分子,能够自我复制,是独立于核染色体之外的一个遗传系统。线粒体DNA的2条链,所含的碱基成分不尽相同,一条为轻链,另外一条为重链,但都具有基因编码功能:共编码2类rRNA、22种tRNA以及包含13条多肽链的mRNA(即细胞色素-B、-C,氧化酶的Ⅰ、Ⅱ、Ⅲ亚单位,ATP酶亚单位-6、-8,以及NADH脱氧酶的7个亚单位:ND1、ND2、ND3、ND4、ND5、ND6、 ND4L)。由此可见,线粒体DNA的编码基因突变,必然导致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发生障碍,导致细胞供能不足。在Wallace的研究基础上,1991年HuoponenK等对3个芬兰家系研究后,发现了位于ND1基因的3460突变位点;Johns DR等对来自于14个家系的先证者检查后,发现了位于ND6基因的14484突变位点[2-3]。G11778A、G3460A、T14484C作为LHON的原发突变位点已被众多学者们熟知,位于编码呼吸链复合物Ⅰ的基因序列,与临床中95%的LHON病例密切相关。在中国的LHON患者中,又以11778突变位点为主(90.9%),相比之下,3460及14484突变位点在我国的LHON患病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之所以认为上述3个突变位点并非人群中的多态性,而是原发性突变位点(primary mutation),是因为这些位点单独存在即可导致患者出现LHON的临床症状。这些位点参与编码的呼吸链氨基酸,在种属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并且正常人群中并不存在这些突变。目前已经证实,上述3种原发性突变位点以外的多种线粒体DNA的单碱基点突变与LHON发病相关,这些突变位点被称之为线粒体继发性突变位点,已发现了30多个,中国人中包括3394、9438、4216等;但3种线粒体DNA原发性突变位点(G3460A、G11778A、T14484C)是导致失明的危险因素。然而,在该病发生的性别偏倚、不完全外显性、病理机制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疑问。例如,张清炯等的研究发现,中国人携带11778位点的家系成员中并非全部受累,仅有52.3%的男性和13.8%的女性出现临床表现。但是继发性突变位点,核基因背景以及单倍体型差别等理论均无法完全解释LHON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不同家系中成员的发病特征差异。因病因和确切的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迄今为止对于LHON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大量视功能严重丧失的患者亟待救治,更有大量的遗传高危人群企盼着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对LHON的家系研究发现,相当多携带原发性突变位点的家系存在不完全外显性,并且相同突变位点的不同家系其外显率存在差异,而且家系间患者临床表现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提示继基因突变之后,环境因素、基因修饰等因素在临床表现中被发现起着重要的作用,且仅存在线粒体DNA突变可能并不足以导致突变位点携带者发病,亦即可能存在一个触发因素即“二次打击”环节。如果该环节发生在家系成员出生以后,我们就有可能找到预防发病的措施;如果该环节发生在出生以前,我们也有可能找到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研究发现,LHON患者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过程可能与Fas/FasL介导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有关。在Fas/FasL介导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Caspase-8是启动凋亡的因子,并参与到Fas介导或非Fas介导的凋亡过程中。因此我们推测,“二次打击”的环节可能与Caspase-8基因的表达相关,而在其转录、翻译至表达的过程中,Caspase-8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最新的研究结果提示:在含最常见及最严重的LHON突变型G3460A、 G11778A cybrid(胞质杂种)细胞对Fas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明显增高,cybrid细胞线粒体生成的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明显增多,而ROS直接参与了凋亡的发生。目前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了解得最为深入的是经典的Fas/FasL介导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根据sFasL可以刺激细胞表面Fas受体启动细胞凋亡途径这一特性,本实验使用sFasL作为凋亡诱导物,与已进入细胞周期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从而了解家系中患者、单纯携带者、正常成员及家系外对照组研究对象在相同凋亡诱导条件下其凋亡率有无差别,尤其是在家系患者与单纯携带突变位点但未发病者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为研究相同线粒体基因背景却发病状态不同这一问题,提供可能的依据。z-VAD-fmk作为一种不可逆的caspase8抑制剂,可以在蛋白水平抑制caspase8的酶活性。本研究根据其这一特性,结合前期实验结果将z-VAD-fmk预处理LHO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使用sFasL对细胞群诱导凋亡,分析细胞在z-VAD-fmk处理组与未处理组其凋亡率的差异,探讨caspase8抑制剂z-VAD-fmk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的可能作用,处理前后两个阶段凋亡率的差异性,寻找抑制细胞凋亡的有效手段,从而为探讨LHON遗传高危人群有效地防治手段提供思路。研究目的:1.对于来自中国江西的一个LHON大家系进行眼科检查及分子生物遗传学检测,了解该家系病患者线粒体DNA点突变的形式及遗传学特点,证实本研究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中的“第一次打击”的存在,也即针对3个原发性突变位点进行分析,探讨该家系中是否携带目前已知的线粒体DNA原发性突变位点。2.检测LHON点突变携带但未发病家系成员、LHON患者、家系中未携带突变位点的成员和正常对照组(家系外未患此疾病人群)Caspase-8基因甲基化或去甲基化状态、Caspase-8蛋白质的表达,探讨Caspase-8基因去甲基化状态在这四组研究对象中有无差异,是否可能成为LHON发病的一个因素。3.结合前期的研究成果,探讨四组研究对象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对sFasL诱导凋亡的反应性差异,并探讨z-VAD-fmk在抑制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方面的作用。研究方法:1.眼科检查:先建立临床诊断标准,然后分别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改良的定量Amlser方格、FM100-Hue色觉检查法、Humphrey750型视野计等视功能的对比研究,然后对研究对象扩瞳后用全视网膜镜、多功能眼底图象处理系统及OCT3检测脉络膜、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改变。2.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对家族内成员及家系外未患此疾病正常人群抽取其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制备DNA,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测序,鉴定线粒体DNA G3460A、 G11778A、T14484C等位点的突变。3.根据前期实验结果,将下一步研究对象分为:家系人员LHON患病成员、突变基因携带但未发病成员和家系内未携带突变位点的正常成员及家系外正常人,根据入选标准对以上四组人群再次进行外周血采集,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细胞总蛋白,使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Caspase-8蛋白表达含量,比较四组人群的Caspase-8蛋白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4.循前述实验步骤,提取四组人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各组人群的基因组DNA,亚硫酸氢钠修饰基因组DNA,进行Caspase-8基因甲基化PCR检测,根据结果分析四组人群中的Caspase-8基因甲基化程度差异。5.在sFasL凋亡诱导处理各组研究对象后,分别测定四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凋亡率,并比较组间差异。6.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病成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z-VAD-fmk预处理,并检测分析预处理组与未处理组在sFasL凋亡诱导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并比较组间差异。研究结果:1.家系中存在24名基因突变位点携带者,其中有11名患者,他们发病后的视力介于光感至0.01之间,其中10名患者的视力损害级别为极重度。LHON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4.36岁,其中最大发病年龄为50岁,最小发病年龄为8岁。而携带有突变位点但至今未发病的人群,平均年龄为40.38岁,其中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5岁。LHON患者的发病年龄与突变位点携带者的年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2.102,P=0.049)。家系患者共同特点是以严重的视力损害为主,未发现合并其他眼科疾病以及耳聋、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合并症。仅一例双眼视力下降的时间间隔为一周,其余患者均为双眼同时渐进性视力下降,不伴眼痛等其他不适。本研究家系中所有患者的视力均低于0.01,且迄今为止未见任何视功能恢复情况。对患者进行双眼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双眼视盘盘面毛细血管始终未见荧光充盈,晚期仅见盘沿荧光着色,无荧光遮蔽、视网膜血管无渗漏,并未表现出病程早期典型的视神经乳头周围的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等症状,可能是因为病程较长视神经已萎缩所致。2.经采集样本的72名母系家族成员中,有24名同时携带有G11778A和T14502C两个突变位点,其中的11名为LHON患者,11名LHON患者中男性10名,女性1名,男:女=10:1,其他13名携带者至今并未发病,其余家系成员以及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未携带上述突变位点。所有研究对象中均未发现G3460A和T14484C两个突变位点。3.对家系中LHON患病成员、携带突变基因但未发病成员和家系内未携带突变位点的正常成员及家系外正常人四组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Caspase-8蛋白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结果发现,四组组间存在差异(F=16.124,P=0.000),LSD法两两比较结果:LHON患病成员组caspase8表达水平较高,LHON患病成员caspase8蛋白条带与相应GAPDH条带灰度比值较其他三组升高显着(P=0.000),突变基因携带但未发病成员、家系内未携带突变位点的正常成员及家系外正常人三组人群caspase8蛋白条带与相应GAPDH条带灰度比值差异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14、0.506、0.988)。4.对四组人群进行Caspase-8基因甲基化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组间存在差异(X2=20.466,P=0.000),对资料进行两两比较,将检验水准调整为a=0.007,患病成员组Caspase-8基因非甲基化状态阳性率高于其余三组,组间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0、0.000)。5. sFasL对单个核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采用Annexin V-FITC和PI双染下流式细胞术,对经过sFasL诱导后的细胞进行凋亡水平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采用sFasL诱导后,每个组单个核细胞的凋亡率与自身阴性对照样本相比均有增加(t=18.877,P=0.000)。四组研究对象细胞经sFasl诱导后凋亡率存在差异(F=3.024,P=0.036),LSD法两两比较结果:与突变基因携带但未发病成员、家系内未携带突变位点的正常人及家系外正常人这三组研究对象相比,家系内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病成员的单个核细胞经sFasl诱导后凋亡率升高显着(P分别为0.010、0.017、0.110)。但除去LHON患者的剩余三组研究对象,其在细胞凋亡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通过z-VAD-fmk预处理后,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sFasL凋亡诱导后的凋亡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sFasL的诱导下,与患者研究对象组的细胞凋亡率相比,在适当剂量的z-VAD-fmk干预下,患者研究对象组的同样细胞样本,其细胞的凋亡率降低,前后差异显着,其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04,P=0.003)研究结论:1.该家系患病成员共同特点是以严重的视力损害为主,家系中携带者的突变位点为G11778A及T14502C,且迄今为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视力恢复情况,这一情况与国外对携带G11778A位点家系的报道相一致,即患者视力损害严重,恢复或好转者罕见,预后差。但在国内研究报告中,G11778A突变患者,其中52.1%发病视力介于0.01与0.1之间,30.3%视力高于0.1,最终恢复率可达6.8%。与以上研究相比,本研究家系在临床表现及疾病预后方面,较单纯携带11778位点的家系差,因此G11778A可能与T14502C位点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2.本研究结果显示本家系LHON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4.36岁,除两例患者发病年龄大于35岁,其余患者发病年龄与国外报告的15-35岁一致,家系患者性别比例男:女=10:1,存在严重的性别偏倚。不完全外显性是LHON疾病的重要特征,本家系的外显率为45.8%,即许多携带有基因突变位点的家系成员即使明显大于平均发病年龄但迄今并未发病。说明仅仅存在线粒体DNA原发性突变位点并不足以导致携带者发病,作为必要条件的“第一次打击”尚不充分,可能需要“二次打击”环节。同时“二次打击”与“第一次打击”互相之间应该具有足够强大的协同效应。3.作为参与Fas介导及非Fas介导凋亡途径的Caspase-8,其在家系患者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单纯携带未患病者以及正常人群。有研究实验表明,与正常细胞相比,原有LHON病理性突变的细胞对Fas介导的凋亡更加敏感。这表明本家系中患者体细胞内的Caspase-8蛋白表达异常升高,可能与携带线粒体DNA突变位点的细胞,在病理条件下更容易发生细胞凋亡相关。4.家系中LHON患病成员,Caspase-8基因非甲基化阳性率明显高于携带突变基因但未发病成员、家系内未携带突变位点的正常成员及家系外正常人三组研究对象。这表明由于Caspase-8基因甲基化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因的转录效率,从而Caspase-8基因甲基化状态可能成为导致携带LHON突变位点家系成员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5.家系中LHON患病成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sFasL凋亡诱导处理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携带突变基因但未发病成员、家系内未携带突变位点的正常成员及家系外正常人三组研究对象。结合“结论3”可以发现,同一家系在携带相同线粒体DNA突变位点的基础上,与单纯携带者相比,LHON患者组单个核细胞不仅在Caspase-8基因非甲基化阳性率上明显升高,而且在同样凋亡诱导的处理条件下,LHON患者组细胞凋亡率更高,因此可以推测Caspase-8基因甲基化状态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对凋亡敏感性而使突变位点携带者发病。6.通过z-VAD-fmk预处理,对sFasL诱导的LHON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过程有保护作用,且作用显着,能够明显降低细胞在面对凋亡诱导处理时的凋亡率。
史小玲[9](2010)在《一仅有男性患者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分子生物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一未携带原发突变且仅有男性患者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的临床表型、遗传特征,检测其突变基因,探讨是否与x染色体有关。方法收集河南安阳一仅有男性患者且临床诊断为LHON家系的临床资料,分析遗传特征;用Primer5设计线粒体引物,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测序重新检测该家系是否携带3个原发突变。对先证者线粒体基因(mitochondrial DNA, mtDNA)全测序,将测序结果与修正的mtDNA剑桥标准序列比对,确定该家系的突变位点,然后在专业遗传学网站上查找这些突变位点的相关信息,必要时进行对照人群mtDNA测序分析,以确定致病突变;在ABI PRISM(?) Linkage Mapping Set Version 2.5试剂盒中挑选可以覆盖整条X染色体的18个微卫星荧光标记对家系内成员进行X染色体扫描,Genotyper3.7软件进行基因分型,Linkage和Merlin 1.1.2软件进行连锁分析,初步定位可能存在X连锁修饰基因的区域,进一步进行精细扫描和定位,最后利用Cyrillie软件构建单倍体型图,确定是否存在X染色体连锁修饰基因。结果此家系符合母系遗传特征,30位母系成员中6人发病,且全部为男性,表现出低外显率和男性患病偏倚的特点。重新测序发现该家系未携带3个原发突变。先证者mtDNA全测序结果发现31个同质突变位点,其中包括1个已报道的致病突变位点G3635A和2个未报道过的突变点ND4 T11809C与ND5A12340G。T11809C为无义突变,A12340G为错义突变,剩余28个突变点均为已报道过的线粒体多态,该先证者属于线粒体单倍体型F1。MtDNA测序所有其它母系成员均同时携带G3635A和A12340G突变。107位正常家系外对照中不存在G3635A和A12340G突变。连锁分析在DXS1060得到最大两点LOD值1.46(θ=0.0),但是两点非参数分析和多点非参数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标记p>0.05,单倍体型分析图未发现共分离单倍体。结论此家系为携带G3635A和A12340G突变的LHON家系;此家系不存在X连锁修饰基因。
韦企平,孙艳红[10](2010)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笔者就本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所见、分子遗传学特点、视力预后及治疗现状等加以介绍,期待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避免滥用多种不必要的检查和误诊误治。
二、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与自由基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与自由基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基因突变携带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前言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MRI数据采集 |
2.3 临床数据采集 |
2.4 图像后处理及数据分析 |
2.4.1 VBM图像后处理及数据分析 |
2.4.2 TBSS图像后处理及数据分析 |
2.5 统计分析 |
2.5.1 临床指标统计分析 |
2.5.2 VBM统计分析 |
2.5.3 TBSS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人口学数据及神经眼科学检查 |
3.2 脑部灰质体积、白质体积改变 |
3.3 脑白质微结构损伤 |
4 讨论 |
4.1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
4.1.1 灰质体积 |
4.1.2 白质体积 |
4.1.3 灰质体积和白质体积改变的关系 |
4.2 扩散张量参数分析 |
4.3 与神经眼科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4 与性别因素的关系 |
4.5 灰质体积、白质体积与DTI参数改变的关系 |
5 几个易混概念的补充解释(MD、TRACE与 ADC) |
6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携带者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加味黄芪汤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视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1 系统性疾病 |
2 解剖学异常 |
3 血清学指标变化 |
4 药物或外科手术的影响 |
5 遗传因素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历史沿革 |
2 中医药的治疗进展 |
3 中医分期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功能磁共振技术在视神经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
1 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病 |
2 缺血性视神经疾病 |
3 视神经炎 |
4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
5 其他的视神经病变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 |
第一节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视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1 前言 |
2 临床资料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视神经病变患者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特点 |
1 前言 |
2 临床资料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学特点 |
1 前言 |
2 临床资料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加味黄芪汤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cy、NLR的影响 |
1 前言 |
2 临床资料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中医体质与视功能的关系及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
1 线粒体DNA突变的相关生物学基础 |
2 LHON的生化机制 |
3 遗传相关因素 |
4 动物模型 |
5 治疗 |
6 并发症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Leber遗传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认识和中医体质学研究现状 |
1 Leber遗传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认识 |
2 中医体质学研究现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三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眼科的应用研究 |
1 DTI的基本原理 |
2 BOLD-FMRI的基本原理 |
3 DTI与FMRI在眼科应用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体质与视功能预后的关系 |
前言 |
对象 |
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磁共振功能成像临床观察 |
前言 |
对象 |
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线粒体功能障碍在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 视神经萎缩 |
2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神经的易感性 |
2.1 解剖结构 |
2.2 生理特性 |
3 线粒体 |
3.1 线粒体的起源 |
3.2 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 |
3.3 线粒体基因组 |
3.4 异质性和阈值效应 |
3.5 线粒体单体型 |
3.6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
3.7 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的相互作用 |
4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
4.1 概述 |
4.2 mtDNA突变与LHON |
4.3 mtDNA单体型与LHON |
4.4 核修饰基因在LHON发病中的作用 |
4.5 动物模型 |
4.6 LHON发病的分子机制 |
5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 |
5.1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 |
5.2 OPA1基因 |
5.3 动物模型 |
6 治疗策略 |
6.1 支持疗法 |
6.2 神经营养疗法 |
6.3 基因治疗 |
7 遗传咨询 |
8 展望 |
第2章 材料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内容 |
3 实验仪器 |
4 实验方法 |
4.1 永生淋巴细胞系的建立 |
4.2 胞质杂合体的构建 |
4.3 突变位点的鉴定 |
4.4 细胞计数 |
4.5 mtDNA拷贝数检测 |
4.6 氧消耗速率的测定 |
4.7 ATP检测 |
4.8 ROS检测 |
4.9 线粒体膜电位测定 |
4.10 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早期细胞凋亡 |
4.11 蛋白质免疫印迹 |
4.12 线粒体的提取 |
4.13 酶活力测定 |
4.14 RNA提取方法(Trizol法) |
4.15 实例荧光定量PCR(QRT-PCR) |
4.16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 |
4.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C(MT-ND6)中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的表型表达'>第3章 线粒体单体型影响携带m.14484T>C(MT-ND6)中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的表型表达 |
1 研究背景 |
1.1 MT-ND6基因与LHON |
1.2 线粒体单体型和LHON |
2 材料方法 |
3 研究结果 |
C(MT-ND6)突变筛查'>3.1 中国LHON家系m.14484T>C(MT-ND6)突变筛查 |
C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评估'>3.2 27个携带m.14484T>C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评估 |
3.3 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C突变mtDNAs的系统进化树和单体型分析'>3.4 携带m.14484T>C突变mtDNAs的系统进化树和单体型分析 |
3.5 统计学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A突变的功能研究'>第4章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相关的MT-ND1 m.3635G>A突变的功能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9个中国LHON家系的遗传和临床评估 |
3.2 mtDNA分析 |
3.3 胞质杂合体的构建 |
3.4 呼吸链复合体Ⅰ酶活力降低 |
3.5 ATP产量显着下降 |
3.6 线粒体膜电位降低 |
3.7 ROS产生增加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5章 OPA1基因p.P400A突变在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发病中的作用 |
1 研究背景 |
1.1 临床评估 |
1.2. 分子生物学评估 |
2 材料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细胞膜型的构建与鉴定 |
3.2 OPA1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
3.3 线粒体形态改变 |
3.4 mtDNA拷贝数减少 |
3.5 线粒体蛋白表达量下降 |
3.6 呼吸链复合体酶Ⅳ活力下降 |
3.7 呼吸功能缺陷 |
3.8 线粒体ATP产生减少 |
3.9 线粒体膜电位改变 |
3.10 ROS产生增加 |
3.11 细胞凋亡增加 |
3.12 自噬水平增加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6章 论文创新性 |
第7章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C突变家系mtDNA变异'>附录1 27个携带m.14484T>C突变家系mtDNA变异 |
A突变先证者和1个对照(A40)mtDNA变异'>附录2 9个携带m.3635G>A突变先证者和1个对照(A40)mtDNA变异 |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LHON知识手册 |
附录5 视神经萎缩病例调查表 |
附录6 基因检测报告 |
作者简历 |
(6)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研究进展和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LHON临床特点和诊治 |
2 LHON流行病学 |
3 线粒体DNA原发突变 |
3.1 3个原发突变 |
3.2 稀有原发突变 |
3.3 原发突变的异质性 |
4 其他mt DNA突变和线粒体遗传背景对LHON发病的影响 |
4.1 继发突变的协同作用 |
4.2 其他已知致病突变的协同作用 |
4.3 mt DNA单倍型类群 |
4.4 mt DNA的突变热点区 |
5 核基因的研究 |
5.1 X染色体的研究 |
5.2 其他核基因的研究 |
6 环境因素的影响 |
7 功能实验及动物模型 |
8 结语与展望 |
(7)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与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引物序列 |
2.3 主要设备与试剂 |
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 实验方法 |
3.1 淋巴细胞的分离 |
3.2 DNA的提取 |
3.3 模板DNA鉴定 |
3.4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 |
3.5 线粒体DNA全基因组扩增测序 |
3.6 PCR产物的鉴定 |
3.7 PCR扩增产物纯化 |
3.8 PCR产物测序 |
3.9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 |
4 实验结果 |
4.1 眼科检查结果 |
4.2 MRI检查结果 |
4.3 LHON患者三个原发位点筛查结果 |
4.4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检测结果 |
4.5 定量PCR对三个原发位点的检测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DNA突变位点检测及发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一个家系的临床表现与线粒体分子遗传学研究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第二章 含11778与14502突变位点的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中Caspase8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研究 |
引言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 研究对象及纳入标准 |
3. 实验步骤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第三章 z-VAD-fmk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抑制的研究 |
前言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 研究对象及分组 |
3. 实验步骤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9)一仅有男性患者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分子生物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词 |
一仅有男性患者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分子生物学分析 |
引言 |
第一章 对一临床诊断LHON家系进行致病突变检测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仪器、试剂与耗材 |
1.3 研究方法 |
1.4 结果 |
1.5 讨论 |
第二章 LHON家系的X染色体连锁分析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仪器、试剂与耗材 |
2.3 研究方法 |
2.4 结果 |
2.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表现 |
1.1 症状和体征 |
1.2 全身情况 |
1.3 诊断试验 |
1.4 视力预后 |
2 组织病理学 |
3 病理生理学 |
4 分子遗传学 |
4.1 LHON的原发性突变和继发性突变 |
4.2 异质性和环境因素 |
5 治疗 |
5.1 基因治疗 |
5.2 神经保护剂及其他治疗 |
四、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与自由基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基因突变携带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 龙淼淼.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2]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加味黄芪汤的疗效评价[D]. 史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中医体质与视功能的关系及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D]. 闫晓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4]线粒体功能障碍与遗传性视神经变性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J]. 娄楚媛,赵江月.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11)
- [5]线粒体功能障碍在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D]. 张娟娟. 浙江大学, 2015(02)
- [6]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研究进展和挑战[J]. 张阿梅,姚永刚. 遗传, 2013(02)
- [7]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与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D]. 张艳敏. 郑州大学, 2012(10)
- [8]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DNA突变位点检测及发病机制研究[D]. 田博.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9]一仅有男性患者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分子生物学分析[D]. 史小玲. 郑州大学, 2010(06)
- [10]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状[J]. 韦企平,孙艳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