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H(NH_2)_2]_2[Cu(pic)_2(ClO_4)_2]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良[1](2021)在《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VO2复合体系的设计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金红石相VO2是一种较理想的可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的热致变色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相变机制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VO2还存在以下问题,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1)相变温度较高,为68℃;(2)VO2的纳米粉体的水热制备对器材的要求较高;(3)颜色为不易被人们接受的棕黄色,且相变前后没有颜色变化,不利于智能窗的推广和效果展示;(4)单纯的VO2薄膜的太阳光调制力较低,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亟需克服这些问题来实现VO2在智能窗领域的实际应用。在本论文研究中,我们选择用固相热致变色配合物与VO2制备双层的复合结构来改善二氧化钒的性能。首先通过球磨法制备出了钨掺杂的VO2纳米粉体,选择V2O5为钒源,活性炭为还原剂,用球磨法制备出了W掺杂的VO2粉体,降低其相变温度;其次,制备了两种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CH3CH2)2NH2]2Cu Cl4和[Cu(dieten)2](Cl O4)2,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征,制备出热致变色配合物薄膜;通过双层结构将热致变色配合物薄膜与VO2薄膜复合,并对复合薄膜的性质进行了各种测试和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用球磨法制备了W掺杂VO2粉体并进行表征。通过对VO2粉体的XRD表征,确认其为单斜相(M)VO2;通过对VO2粉体的DSC表征,证明了制备出的VO2粉体具有热致相变行为,相变的临界温度Tt=39.8℃和滞后宽度(?)Tt=13.7℃,证明了由于W的掺杂,有效地降低了VO2纳米粉体的相变温度,用SEM对VO2粉体的形貌进行了研究,粉体为粒径在50~100 nm的颗粒,大小均匀,符合使用要求。(2)用VO2纳米粉体与聚乙烯醇缩丁醛制备出二氧化钒薄膜,并进行了光学性质测试。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了薄膜在20℃和80℃下250~2600 nm波长范围内的光学透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VO2薄膜在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降低,说明基于VO2纳米粉体所制备出的薄膜在近红外波段具有调制力,在可见光透过率(Tlum)为81.34%左右时,太阳光调制能力((?)Tsol)为3.37%。(3)探究了固相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CH3CH2)2NH2]2Cu Cl4与VO2的复合。制备出了铜配合物[(CH3CH2)2NH2]2Cu Cl4,并利用DSC和TGA表征了配合物的相变性质和热力学稳定性,配合物的相变温度与二氧化钒的接近。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成膜聚合物材料,与配合物制备成热致变色薄膜,并与VO2复合制备了双层结构薄膜,并分别对VO2薄膜、配合物薄膜、复合薄膜进行了光学性质测试。就外观来说,复合薄膜保留了单纯的配合物薄膜的热致变色效果,在温度升高时由翠绿色变为黄色;就光学性质来说,VO2薄膜在近红外区域的透过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对太阳光辐射具有调制作用,但配合物薄膜在可见区的透过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对复合薄膜中VO2的太阳光调控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配合物与VO2复合后的[(CH3CH2)2NH2]2Cu Cl4-VO2复合薄膜光学性能有所降低,但是这种复合方式保留了配合物的热致变色性质和VO2在近红外的调节效果,说明双层复合结构是一种可行的复合方式,只是配合物的光谱随温度的变化无法改善二氧化钒薄膜的光学性能,因此可以保持双层的复合结构不变,在热致变色配合物的选择上做改变。(4)探究了固相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Cu(dieten)2](Cl O4)2与VO2的复合。将配合物[Cu(dieten)2](Cl O4)2的热致变色薄膜覆盖在VO2薄膜的表面,获得[Cu(dieten)2](Cl O4)2-VO2复合薄膜。复合薄膜保留了配合物薄膜在可见光的调制力和热致变色效果,同时具有VO2薄膜在近红外波段的调节能力。与单纯的VO2薄膜相比,复合后的薄膜太阳光调制能力(?)Tsol(%)由3.37%提升到5.72%,并且与之前的复合方式相比,此法工艺简单,变色材料的变色温度与VO2粉体的相变温度切合,这种复合方法将有利于VO2智能窗的推广,且此复合薄膜具有性质稳定、变色温度范围小、制备工艺简便的优点,为热致变色VO2复合薄膜的实际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陈承[2](2018)在《多功能介电相变材料的合成、结构和光电性质研究》文中提出多功能介电相变材料是一类具有应激响应行为的新型材料,其光电性质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极易发生高强度态和低强度态的双稳态切换,在智能控制、传感、通信和光电开关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结构决定性质,这些光电性质及变化与其晶体结构息息相关,晶体材料的相变往往伴随着结构中分子运动而产生,这种微观的分子运动在相变点附近往往会引起热力学、电学以及光学等相关物理学性质的变化。我们尝试以微观分子结构设计为基础来实现相变材料的介电双稳态切换、光致发光、电致发光、光电开关等宏观物理性能。在设计多功能介电相变材料过程中,我们发现冠醚骨架包合物中的各个组分都有很好的灵活性,在温度的刺激下极易发生结构无序。有机-无机杂化的金属卤化物可以形成零维、一维、二维、三维的不同结构骨架,在这些骨架中小分子胺极易发生运动或转动从而引起结构相变。因此冠醚骨架包合物和有机-无机杂化的金属卤化物都是非常有潜力的相变材料。基于冠醚骨架和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骨架,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双稳态介电切换性能的相变材料,并对其结构、相变及其光电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I)第二章,我们以冠醚(18-c-6)为骨架基础,环状小分子胺(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和无机酸为活跃组分,在水溶液中合成了新颖的高温冠醚超分子相变材料[(TAP-NH3)·(18-crown-6)·0.5(H2O)]·2(C l O4)(1),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介电双稳态切换性能。并通过调控溶剂和阴离子组分成功得到低温冠醚超分子相变材料2[(TAP-NH3)·(18-crown-6)]·4(Cl O4)·2DMF(2)和2[(TAP-NH3)·(18-crown-6)]·4(FSO3)(3)。(II)第三章,发现了具有高灵敏度的双稳态快速切换效应的单晶材料[H2dabco][Cd C l2(SO4)](4)和普通双稳态切换单晶材料[H2dabco][Cd Br2(SO4)](5),这两个一维链状结构的金属卤素硫酸盐化合物在高低介电态之间呈现出优异的介电“开/关”性能。在此基础上调控阳离子和溶剂组分并利用混合溶液共沸法合成了结构类似的高温相变材料[H3N(CH2)3NH3]2[Cd Cl3H(SO4)2](6)和普通介电材料[H3N(CH2)3NH3]2[Cd Br3H(SO4)2](7)。(III)第四章,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尝试通过分子设计在介电双稳态中引入光学性质,以锰金属卤化物为结构骨架合成了具有光电双重开关性能的大尺寸晶体和柔性薄膜Im MC(Im MC=(HIm)6·[Mn Cl4·Mn Cl6])(8),其在温度的刺激下可以进行高低介电态和不同光致发光强度的同步“开/关”切换。(IV)第五章,在制备薄膜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的筛选和尝试,成功的将铁电材料TMCM-Mn C l3(Me3NCH2Cl Mn C l3)(9)制备成多层结构(ITO/PEDOT:PSS/纳米Zn O/TMCM-Mn C l3/TPBI/Li F/Al)的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在较高的电压范围内(10-20V)呈现出稳定的红光,该器件的制备为后续铁电和发光的光电耦合效应研究奠定了基础。
洪鹏[3](2014)在《基于过渡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荧光分析法是一种以荧光探针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测量参数和技术多样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众多生物学和医学科研工作者的青睐。作为荧光分析法中比较常见的探针,过渡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具有荧光寿命长、灵敏度高、Stokes位移大、光稳定性好等优点,已被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分析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合成含镍(II)配合物[Ni(EDTB)]·2ClO4·2CH3CH2CH2CH2OH [N, N, N’, N’-四(2-苯并咪唑亚甲基)-1,2-乙二胺,简称EDTB]的基础上,我们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该配合物对尿素水解的影响。发现该配合物具有催化水解尿素的活性,用质谱法探讨了配合物水解尿素的机理,较好地模拟了脲酶的功能。2.合成了两种含铜(II)配合物:配合物(1)——[Cu(IDB)2]Cl2·2CH3CH2OH·2H2O[N, N-二(2-苯并咪唑甲基)亚胺,简称IDB],配合物(2)——[Cu(EDTB)]·2[C6H4(OH)COO]·6H2O,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中心铜离子与两个配体IDB分子的四个苯并咪唑氮原子和两个胺基氮原子配位,形成一个六配位的畸变的八面体结构。配合物(2)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中心铜离子与配体EDTB分子的四个苯并咪唑氮原子和两个胺基氮原子配位,形成一个六配位的畸变的八面体结构。这两种含铜(II)配合物均具有荧光属性,配合物(1)的最大发射波长是445nm,配合物(2)的最大发射波长是572nm。3.在非缓冲体系(水溶液)和不同的缓冲体系[0.01mol L-1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1mol L-1碳酸铵缓冲溶液(pH=8.9)]中,以生物素化铼(I)配合物——六氟磷酸化-N-4-吡啶-甲基氨基化生物素-三羰基-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邻二氮杂菲合铼(I)(简写为Re-Biotin)为QTL探针(quencher-tether-ligand,猝灭剂-联接臂-配体,简称为QTL),考察Re-Biotin对水溶性阴离子荧光聚合物——聚(5-甲氧基-2-(3-磺酰化)丙氧基-1,4-对苯撑乙烯)(简写为MPS-PPV)的荧光猝灭作用及链亲和素加入后体系的荧光恢复作用,探讨了荧光猝灭及恢复机理。研究表明,在非缓冲体系和不同的缓冲体系中,Re-Biotin猝灭MPS-PPV荧光的机理可理解为Re-Biotin与MPS-PPV发生强烈的静电作用和电荷转移作用;链亲和素加入后的荧光恢复机理可理解为链亲和素与Re-Biotin中的生物素发生了特异性相互作用,将Re-Biotin拉离MPS-PPV。据此研制出基于水溶性荧光共轭聚合物MPS-PPV为敏感材料的链亲和素传感器,该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具有稳定性,建立了特异、快速、高灵敏度的检测链亲和素的新方法。
曲小姝[4](2007)在《超分子力组装的多金属氧酸盐晶体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采用多金属氧酸盐为基本构筑单元,利用联吡啶类有机胺分子、无机大阳离子簇以及金属化合物,借助超分子作用力及配位键来构筑新型的多金属氧酸盐超分子组装体,研究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条件及规律,以及新物质结构和性能间的关系。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和常规水溶液合成方法,合成了12种新型的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TG、固体漫反射电子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磁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1.以Keggin和Dawson结构多金属氧簇和大阳离子簇[Cr3O(OOCCH3)6(H2O)3]<sup>+作为建筑块,利用常规水溶液合成方法合成了6种基于多金属氧簇的簇间超分子化合物: KH2[Cr3O(OOCCH3)6(H2O)3][α-SiMo12O40]·11H2O (1) KH2[Cr3O(OOCCH3)6 (H2O)3][α-SiW12O40]·11H2O (2) K2[Cr3O (OOCCH3)6 (H2O)3] [α-PW12O40]·17H2O (3) Na[Cr3O(OOCCH3)6 (H2O)3]2 [α-PMo12O40]·12H2O (4) K2NaH [Cr3O(OOCCH3)6 (H2O)3] [α-CoW12O40]·10H2O (5) H5[Cr3O(OOCCH3)6 (H2O)3] [α-P2Mo18O62]·10H2O (6)在这些簇间超分子化合物中,多阴离子簇和大阳离子簇通过静电引力、氢键作用力和K+、Na+离子的配位键堆积构筑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孔洞结构。化合物1、2、3和5中阴阳离子簇之间通过静电引力﹑氢键和K+、Na+离子的配位键连接形成了具有一维孔洞的三维框架。化合物4和6呈现出一种紧密的簇堆积模式:在化合物4中,六个大阳离子柱沿着a-轴堆积形成一维孔道,其中容纳着多酸柱。在化合物6中,六个多酸柱沿着a-轴顺次堆积成了一个蜂巢形的一维隧道,恰好能容纳大阳离子簇构成的柱。研究发现大阳离子的结构、多阴离子类型、阴阳离子簇的化学计量比以及抗衡阳离子都是影响簇堆积模式的重要因素。化合物1和6呈现出典型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2.以柔性配体1,3-二(4-吡啶基)丙烷(bpp)与多金属氧簇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两种结构独特的超分子组装体。(NH4)2(H2bpp)2[Mo7O24]·8H2O (7) (H2bpp)3 [Mo5P2O23]·H2O (8)化合物7展示了一个新颖的含有一维孔道的三维超分子主体网络,孔道中容纳着有机客体分子。由于良好的柔性, bpp弯曲成夹子状扣在了多阴离子的相对两面,形成了新颖的有机双帽结构;化合物8中,Standberg结构的多金属氧簇和bpp分子在氢键作用力和静电引力的作用下组装成了有趣的两重互锁三维拓扑结构。这两个利用水热反应制备的无机-有机杂化的化合物,不溶于水和常见的有机溶剂,因而被用来作为化学体修饰电极的修饰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杂化后依然保留了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化学性质。3.利用常温水溶液合成方法合成了一个Keggi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和稀土配离子的有机-无机复合物: [Ce(DMSO)8][PMo12O40] (9)化合物9中多酸阴离子与配阳离子之间存在着范德华力和广泛的氢键,从而组装成了二维网状超分子结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固态条件下配阳离子与杂多阴离子之间存在较强的超分子相互作用。4.利用柔性配体bpp和刚性配体4,4′-bpy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三个新颖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多酸扩展结构: [Zn(bpp)V2O6] (10) [Cu4(bpp)4V4O12]·3H2O (11) Cu(4,4′-bpy)[Mo3VO12] (12)化合物10为首例由钒簇构筑的含左旋螺旋链的三维手性结构,配体bpp的柔性是螺旋链形成的关键;化合物11是首例以双金属簇{Cu4V4O12}为节点的8-连结自穿插网络,这个化合物的合成不仅为拓扑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结构模型,还证明了利用多金属氧簇构筑高连接杂金属拓扑网络是非常可行的。化合物12是由一维钼钒簇带构筑的三维格子状网络。
董宝霞[5](2007)在《含钒多金属氧酸盐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含钒多阴离子为基本建筑块,采用各种过渡金属配合物对其进行修饰或桥连,通过选用具有不同特性的含氮有机配体2, 2’-bipyridine (2, 2’-bipy), 1, 10’-phenanthroline (phen), dipyrido[3, 2-d:2’, 3’-f]quinoxaline) (dpq), 4, 4’-bipyridine (4, 4’-bipy)和1, 1’-(1, 4-butanediyl)bis(imidazole) (bbi)来调节多钒酸盐衍生物的结构特性,得到了一系列基于十五钒氧簇、十六钒氧簇、砷钒氧簇、双钒帽Keggin多金属氧簇的修饰或扩展结构的功能化衍生物,并拓展研究了柔性配体修饰的Keggin和Wells-Dawson构型的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利用水热技术合成了22种新型的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EPR,XPRD,TG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合成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条件和反应规律,并对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热稳定性、氧化还原电化学性质及磁性质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利用刚性双齿螯合配体2, 2’-bipy,phen和dpq制备了八个新型的无机-有机杂化的多钒酸盐衍生物。[Cu(2, 2’-bipy)3]2[H4V16O38Cl]·4H2O (1) [Cu(2, 2’-bipy)3]3[V15O36Cl]·3H2O (2) [Ni(phen)3]2{[V15O36Cl]0.5[V17O40Cl]0.5}·H2O (3) [Cu(phen)2]4[As8V14O42(H2O)] (4) [Cu(dpq)2]4[As8V14O42(H2O)]·2H2O (5) H2[Cd(phen)3]2{[Cd(H2O)(phen)2](V16O38Cl)}·2.5H2O (6) H2[Cd(2,2’-bipy)3][Cd(H2O)(2,2’-bipy)2]{[Cd(H2O)(2,2’-bipy)2](V16O38Cl)}·1.5H2O (7) H2[C(CH2OH)3NH3]0.5[Cd(phen)3]{[Cd(H2O)(phen)2]2(V16O38Cl)}0.5{[Cd(H2O)(phen)2]2(V16O39Cl)}0.5·2H2O (8)化合物1–8都具有零维的结构,在1–5中,第二过渡金属配合物充当抗衡阳离子及空间填充剂,化合物1和2展示了[V16O38Cl]8-和[V15O36(Cl)]6-多阴离子建筑块,是在相同的合成条件但是不同的pH范围内获得的,pH值在这两个化合物的组装过程中起到了决定作用。化合物4和5中显示了低氧态砷钒簇的两种构型[β-As8V14O42]4-和[α-As8V14O42]4-,它们是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通过使用不同的双齿含氮螯合配体phen和dpq而得到的,这说明水热条件下原料的组分对无机氧化物的微结构具有显着的影响。化合物6–8是基于过渡金属Cd配合物[CdLx]的十六钒酸盐衍生物,其中[CdLx]既充当抗衡阳离子又充当手臂基团配位于多阴离子的骨架上,从而使化合物的结构得到稳定。化合物6和7化学修饰的碳糊电极6–CPE和7–CPE发挥了电催化氧化和还原的双重作用,对亚硝酸根的氧化与还原,对溴酸根的还原以及对抗坏血酸的氧化都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并展现出良好的电催化稳定性。这一特点使它们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2.利用刚性桥连有机配体4, 4’-bipy合成了两个新颖的基于十六钒氧簇的同构骨架。(4, 4’-bipy)[Zn(4, 4’-bipy)2]2[H4ClV16O38]·6H2O (9) (4, 4’-bipy)[Co(4, 4’-bipy)2]2[H4ClV16O38]·6H2O (10)化合物9和10是由四连接的[V16O38Cl]8-多阴离子和六连接的M2+(M=Zn或Co)构筑的三维开放骨架。化合物9和10的合成开辟了构筑多酸基的孔状聚合物材料的新路线。3.以含有长隔段-(CH2)4-的柔性桥连配体bbi构筑了十个基于{As8V14O42}、{V16O38Cl}、{PM12O40(VO)2} (M=Mo或W)和{PW12O40}簇的高维多酸衍生物骨架。[M(bbi)2]2[As8V14O42(H2O)] [M=Co (11), Ni (12) and Zn (13)] [Cu(bbi)]4[As8V14O42(H2O)] (14) [Cu(bbi)]6[V16O38Cl] (15) (bbi)1.5[Cu(bbi)]4.5[PW12O40]1.5 (16) M1.5(bbi)4[PW12O40(VO)2]·H2O [M=Co (17) and Ni (18)] M1.5(bbi)4[PMo12O40(VO)2]·H2O [M=Co (19) and Ni (20)]其中,各种多阴离子都发挥了特殊的模板作用。化合物11–13具有基于四连接的[As8V14O42]4-和六连接的过渡金属离子(M = Co2+(11), Ni2+(12),Zn2+(13))的二维网络结构,其拓扑可以Schl?fli符号表示为(34·42)(34·44·5434·63)2。化合物14是由[As8V14O42]4-阴离子和[Cu-bbi]+阳离子单元构筑形成的三维的结构,代表首例由[As8V14O42]4-多酸建筑块构筑的三维延展结构。化合物15是基于[V16O38Cl]6-多钒酸盐阴子和[Cu-bbi]+配合物阳离子的三维骨架,椭球形的多阴离子[V16O38Cl]6-诱导了S-形的金属有机片段包围在其周围。化合物16是以[PW12O40]3-多阴离子为建筑块与[Cu-bbi]+阳离子单元构筑的新颖的多酸衍生物,配位的和未配位的[PW12O40]3-多阴离子都发挥了模板作用,分别形成多链单元[Cu(bbi)]4.5[PW12O40]和超分子链单元{(bbi)[PW12O40]0.5}。化合物17–20具有基于双帽Keggin建筑块[PM12O40(VO)2]3-(M=W(17–18)或Mo(19–20))的三重贯穿的三维网络结构,目前,关于含有多阴离子的贯穿结构的报道为数不多,在多酸化学中,这类三重贯穿的三维网状结构是首次被报道。4.以混合配体—刚性螯合配体phen和柔性桥连配体bbi构筑了两个新颖的基于[α-P2W18O62]6?和[V16O38Cl]5-的多酸化合物。H2(bbi)0.5[Ni(phen)(bbi)2]2[P2W18O62] (21) [Cu2(phen)2(bbi)]2[Cu(bbi)] [V16O38Cl]·0.5H2O (22)化合物21展示了四支撑的Wells-Dawson型多金属氧簇构型,在两个极位三金属单元上对称地支撑四个相同的[Ni(phen)(bbi)2]2+片段。通过O–Ni–O的桥连作用在沿C3轴方向形成有趣的波浪链。化合物22展现了由单股[Cu(bbi)]n左手螺旋链诱导而形成的十六钒氧簇基的同手性三维骨架。
张丽平[6](2007)在《4-磺基苯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本博士毕业论文主要研究4—磺基苯甲酸(4-sb)与中性含氮配体形成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使用的中性配体为2,2′-联吡啶(2,2′-bipy)、4,4′-联吡啶(4,4′-bipy)、1,10-邻菲罗啉(1,10-phen)和8—羟基喹啉(HQ),研究的金属离子为主族金属Pb以及过渡金属Cu、Zn、Cd和Mn。总共合成了17个配位化合物和一个复合物,并解析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1.对于金属铅配合物研究了在水热合成条件下中性配体对配合物空间拓扑结构的影响,共合成六个含铅单晶、一个复合物,分别为:{[Pb(4-sb)(phen)}·(H2O)}n(1),[Pb(4-sb)(2,2′-bipy)]n(2),[Pb2(4-sb)2(H2O)2]n(3),[Pb2(4-sb)2(H2O)4]n(4),{[Pb(4-sb)(4,4′-bipy)1/2]·(4,4′-bipy)1/2}n(5),[Pb(4-sb)2(H2O)2]2-[(H2Q)2]2+·4H2O(6)和[Hbpe]22+[4-sb]2-·3H2O(7)。配合物1和2中的中性含氮配体为2,2′-bipy和1,10-phen,中心金属铅周围都有七个配位原子,扩展结构为2—D空间网络拓扑结构;配合物3和4仅含有Pb、4-sb和配位水分子,这两个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网络结构:配合物3具有3—D空间网络结构,而配合物4则是1—D链状结构;配合物5是一个三维具有孔道的化合物,孔道被客体分子4,4′-bipy占据,配合物6则为1—D结构;六个铅的配合物中,4—磺基苯甲酸共有八种配位方式,配合物3和6中各存在两种配位方式,配合物1、2、4、5中共四种配位方式。在化合物1、2和6中铅的配位数是7,化合物4中铅的配位数是6,而化合物3中的二个铅为6和7,这几个化合物中铅的孤对电子具有立体化学活性;在配合物5中,铅的配位数为8,孤对电子基本上不具有立体化学活性。总之,对于金属铅化合物的配位情况分析与研究手段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中性配体的影响(2)孤对电子的影响(3)小于范德华半径作用范围的弱键(4)铅的键价是否大约在2左右。要把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分析其配位构型,并最终确定铅化合物的配位环境及其扩展空间网络结构。2.对于过渡金属Cu、Zn、Cd和Mn与桥联配体4,4′-bipy和4-sb形成的配合物,我们研究了在不同配合物中4,4′-bipy配位方式的变化,共合成七个配位化合物,它们分别是:{[Cu(4,4′-bipy)(H2O)4](4-sb)}n(8),[Zn(4,4′-bipy)2(H2O)4](4-Hsb)2(9),{[Zn(4,4′-bipy)(H2O)4](4-sb)}n(10),[Mn(4,4′-bipy)2(H2O)4](4-Hsb)2(11),[Mn(4,4′-bipy)2(H2O)4](4-sb)(4H2O)(12),{[Mn(4-sb)(4,4′-bipy)(H2O)3](2H2O)}n(13),{[Cd2(4-sb)2(4,4′-bipy)4(H2O)3]4H2O}n(14)。在配合物8和10中,4,4′-bipy为双齿桥联配体,配合物8的空间扩展结构为一维链状;在配合物9、11—13中,4,4′-bipy都是单齿配位,这种4,4′-bipy呈现系列单齿配位的情况比较少见;在配合物14中,4,4′-bipy有三种配位方式,单齿配位,双核桥联子和一维桥联方式,这种在同一个化合物中,同时出现三种配位方式的现象也是非常少见的。我们这一章介绍的几个单齿配位的4,4′-bipy与4-sb形成的配位聚合物中,由氢键扩展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本章获得的一系列单齿配位的4,4′-bipy的配位聚合物为研究4,4′-bipy与其他体系组合,合成具有多样的拓扑结构的配位聚合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3.除了前面提到的Mn(Ⅱ)/4,4′-bipy配合物外,我们进一步研究了2,2′-bipy和1,10-phen与Mn/4-sb体系的配合物。共合成了三个配合物,分别是[Mn(phen)2(H2O)2](4-sb)·6.5H2O(15),[Mn(4-Hsb)2(phen)2](16)和[Mn(4-sb)(2,2′-bipy)(H2O)3]·H2O(17)。其中,配合物15和16合成自同一体系,但分子结构完全不同。它们的合成采用的反应物是同一体系,配合物15中4-sb以游离态存在,而且羧基脱掉质子,但配合物16中4-sb参与配位、羧基质子化。它们结构的不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反应的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即晶体15是动力学稳定的产物,晶体16是热力学稳定的产物;二、溶液pH值的影响,即晶体15在pH值较大(≈6)的情况下析出,而晶体16在pH值较小(≈4)的条件下析出。配合物17为单核化合物,中心金属离子7配位,在锰(Ⅱ)化合物中这种配位方式相对较少见。通过对配合物15和16的研究可以看出:在同一体系,配比相同,同样的实验方法和温度下,溶液的pH值对配合物的结构有至关重要的影响,pH值变化的原因是随着溶液中溶剂水的挥发,溶液中[H+]逐渐增大,pH值就逐渐变小。4.水热(溶剂热)条件的in situ反应目前大部分机理还不甚清楚,这是近年来广大化学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我们用4-sb、4,4′-bipy与硝酸铜在水热条件下反应,获得了一种in situ单晶产物,即Cu3(SO4)(OH)4(18),这个化合物单晶制备十分困难,本文成功制备的主要原因是硫酸根在实验过程中由4-sb水解缓慢生成、这样有利于高质量晶体的形成。
李浩宏[7](2006)在《阳离子导向的M/I(M=Ag,Cu,Pb)配位聚合物的定向构筑及电子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结构导向剂构筑具有分子间弱作用的有机/无机杂化配位聚合物在生物传导材料、光电材料和芯片等新材料研究中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结构导向剂对ⅠB及ⅣB金属碘化物结构调控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产物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因此,结合此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结构表征,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其电子性质,探索结构与性能的调控规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论文在超分子自组装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合理选择一些含有柔性或刚性结构的导向剂,实现目标产物的定向构筑。进行光谱、热、光限幅性能表征,并利用CASTEP程序和G03程序在DFT框架下计算了它们的能带结构、成键性质和光学性能的电子本质,主要工作有:1.设计合成了25种新颖的ⅠB及ⅣB金属碘化物配位聚合物并进行了单晶结构表征,相应于不同性质的导向剂,产物展示了一维链到三维网络的多变结构。其中,化合物14是首例合成得到的在同一导向剂作用下具有不同的无机链组成的化合物,Ag/I三维孔道聚合物17的结构类型未见报道。2.采用基于GGA/PW91方法的CASTEP程序研究了上述化合物的成键和电子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随着结构导向剂的变化,化合物呈现从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转变。化合物25的Eg(带隙)随着导向剂链长(n)的增大而递减,其Eg受Ag-4d/I-5p为主要成分的价带所控制;化合物69的Eg则随着导向剂链长(n)的增大而递增,Eg受N-2p为主要成分的导带所控制。Eg的这一变化规律为此类配位聚合物的电学及光学性能调控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3.利用PDOS分析了所测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测量的紫外吸收边与带隙计算值基本符合。采用B3LPY方法对重复单元进行了分子轨道计算,研究了所测化合物的荧光特性。对ⅠB金属碘化物,发射峰为金属中心(d-s/d-p/d-d)跃迁、配体(I)到金属的荷移跃迁、π-π*跃迁或π到金属中心的跃迁所致。对ⅣB金
鹿颖[8](2005)在《以多金属氧酸盐为建筑单元的修饰和扩展结构化合物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利用Keggin、Standberg、Wells-Dawson和Preyssler结构多金属氧酸盐簇为基本建筑单元,通过各种过度金属化合物或稀土化合物的修饰或桥连,构筑新型的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研究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条件及规律,以及新物质结构和性能间的关系。利用水热技术和水溶液合成方法,合成了19种新型的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EPR,XRPD,TG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磁学特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1.以Keggi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为建筑单元,通过过度金属化合物的修饰或连接,水热合成和结构表征了5种新型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PMo8V6O42}{Co(H2O)(2,2’-bpy)2}2][Co(2,2’-bpy)3]{PMo8V6O42}·6H2O (1)[{PMo8V6O42}{Cu(2,2’-bpy)}{Cu(2,2’-bpy)2}2]·3.5H2O (2)[4,4’-H2bpy]2[4,4’-Hbpy][PCuMo11O39]·H2O (3)[4,4’-H2bpy]2[4,4’-Hbpy][PZnMo11O39]·2.75H2O (4)[4,4’-H2bpy][Cu(4,4’-bpy)]2[HPCuMo11O39] (5)化合物1和2具有过度金属化合物支撑的多金属氧酸盐簇结构。化合物3和4是两个由过度金属取代的Keggin杂多钼酸盐构成的一维链化合物。化合物5显示了一个由多氧钼酸盐链{HPCuMo11O39}n4n-和过度金属配位聚合物链{Cu(bpy)}nn+相互连接形成的层状结构。此外,还得到了一种由α-Keggin多氧阴离子和铜磷酸盐阳离子[Cu4(2,2’-bpy)4(H2O)2(PO4)2]2+构成的杂化材料[Cu4(2,2’-bpy)4(H2O)2(PO4)2](H3O)-[PMo12O40] (6)。2.以Standberg结构多氧钼磷酸盐为建筑单元,通过过度金属化合物的修饰或连接,水热合成和结构表征了4种新型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4,4’-H2bpy)0.5{[Ni(H2O)5][Ni(4,4’-Hbpy)(H2O)4][Mo5P2O23]} (7)(4,4’-H2bpy)0.5{[Co(H2O)5][Co(4,4’-Hbpy)(H2O)4][Mo5P2O23]} (8)[{Cu(im)4}2{H2Mo5P2O23}]·3H2O·(im) (9)[4,4’-H2bpy]2[{Cu(4,4’-bpy)2}Mo5P2O23]·4H2O (10)化合物7和8显示了新颖的双支撑的多金属氧酸盐簇结构,在化合物7和8中两个不同的过度金属化合物碎片[M(H2O)5]2+ (M = Ni, Co)和[M(4,4’-Hbpy)(H2O)4]3+ (M =Ni, Co)被支撑在[Mo5P2O23]6-簇上。化合物9也具有双支撑的多金属氧酸盐簇结构,两个相同的{Cu(im)4}2+碎片被支撑在[H2Mo5P2O23]4-簇上。并且,在化合物9的双支撑的多金属氧酸盐簇之间存在着弱的Cu…O作用,这种作用将相邻的双支撑的多金属
郭光华,郭国聪,周国伟,王明盛,蔡丽珍,吴阿清,黄锦顺[9](2003)在《[COH(NH2)2]2[Cu(pic)2(ClO4)2]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文中指出
二、[COH(NH_2)_2]_2[Cu(pic)_2(ClO_4)_2]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H(NH_2)_2]_2[Cu(pic)_2(ClO_4)_2]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VO2复合体系的设计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智能窗简介 |
1.2 二氧化钒的结构性质及其相变机理 |
1.3 二氧化钒改性的研究现状 |
1.3.1 掺杂 |
1.3.2 核壳结构 |
1.3.3 复合薄膜 |
1.4 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及其变色机理 |
1.4.1 配合物几何构型改变 |
1.4.2 配体交换 |
1.4.3 配位模式改变 |
1.4.4 单体-二聚或多聚的转变 |
1.4.5 自旋交叉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H_3CH_2)_2NH_2]_2CuCl_4-VO_2复合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料与试剂 |
2.3 实验设备 |
2.4 表征分析 |
2.4.1 相变性质和耐候稳定性能分析(DSC\TGA) |
2.4.2 光学特性分析(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
2.4.3 形貌分析(SEM) |
2.4.4 结构分析(XRD) |
2.4.5 成分分析(FTIR) |
2.5 合成与制备 |
2.5.1 VO_2粉体的制备 |
2.5.2 [(CH_3CH_2)_2NH_2]_2CuCl_4的合成 |
2.5.3 VO_2薄膜的制备 |
2.5.4 [(CH_3CH_2)_2NH_2]_2CuCl_4薄膜的制备 |
2.5.5 [(CH_3CH_2)_2NH_2]_2CuCl_4-VO_2复合薄膜的制备 |
2.6 表征与性能测试 |
2.7 结论 |
第三章 [Cu(dieten)_2](Cl O_4)_2-VO_2复合研究 |
3.1 引言 |
3.2 原料与试剂 |
3.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4 合成与制备 |
3.4.1 配合物[Cu(dieten)_2](ClO_4)_2的合成 |
3.4.2 [Cu(dieten)_2](ClO_4)_2薄膜的制备 |
3.4.3 [Cu(dieten)_2](ClO_4)_2-VO_2复合体系的制备 |
3.5 表征与性能测试 |
3.6 结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多功能介电相变材料的合成、结构和光电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晶体的结构与基本特征 |
1.2 晶体的相变 |
1.3 晶体的介电性质 |
1.3.1 介电常数 |
1.3.2 德拜弛豫 |
1.4 晶体的铁电相变及其性质 |
1.4.1 晶体的铁电性 |
1.4.2 铁电材料的电滞回线 |
1.4.3 晶体的铁电相变 |
1.5 冠醚骨架大分子包合物相变材料 |
1.6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相变材料 |
1.6.1 零维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相变材料 |
1.6.2 一维链状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相变材料 |
1.6.3 二维层状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相变材料 |
1.6.4 三维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相变材料 |
1.7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相变材料的光致发光 |
1.8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相变材料的电致发光 |
1.8.1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 |
1.8.2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组成及结构 |
1.8.3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电致发光原理 |
1.8.4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电致发光基本性能参数 |
1.8.5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电致发光的研究现状 |
1.9 本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冠醚骨架的超分子介电相变功能材料的设计与研究 |
2.1 引言 |
2.2 [(TAP-NH_3)·(18-crown-6)·0.5(H_2O)]·2(ClO_4)(1)的高温结构相变与介电双稳态性质 |
2.2.1 化合物1的合成、红外、室温PXRD和TG分析 |
2.2.2 化合物1的热分析 |
2.2.3 化合物1的室温与高温晶体结构分析 |
2.2.4 化合物1的变温介电性质 |
2.32 [(TAP-NH_3)·(18-crown-6)]·4(ClO_4)·2DMF(2)和2[(TAP-NH_3)·(18-crown-6)]·4(FSO_3)(3)的低温结构相变与介电性质 |
2.3.1 化合物2和3的合成、红外、室温PXRD分析 |
2.3.2 化合物2和3的热分析 |
2.3.3 化合物2和3的低温与室温晶体结构分析 |
2.3.4 化合物2和3的变温介电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素硫酸盐骨架多功能介电相变材料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H_2dabco][CdCl_2(SO_4)](4)的高灵敏度介电双稳态切换和[H_2dabco][CdBr_2(SO_4)](5)的普通介电双稳态切换。 |
3.2.1 化合物4和5的合成、红外和室温PXRD分析 |
3.2.2 化合物4和5的热分析 |
3.2.3 化合物4和5的低温与室温晶体结构分析 |
3.2.4 化合物4和5的拉曼光谱分析 |
3.2.5 化合物4和5的变温介电性质 |
3.3 [H_3N(CH_2)_3NH_3]_2[CdCl_3H(SO_4)_2](6)的高温结构相变和[H_3N(CH_2)_3NH_3]_2[CdBr_3H(SO_4)_2](7)的结构分析 |
3.3.1 化合物6和7的合成、红外和室温PXRD分析 |
3.3.2 化合物6和7的热分析 |
3.3.3 化合物6和7的室温与高温晶体结构分析 |
3.3.4 化合物6和7的变温介电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ImMC的光电双重“开/关“切换性质及其柔性薄膜制备 |
4.1 引言 |
4.2 ImMC的合成、红外、室温PXRD分析以及薄膜制备 |
4.3 ImMC的热分析 |
4.4 ImMC的低温与室温晶体结构分析 |
4.5 ImMC薄膜的生长机理和性质 |
4.6 ImMC的变温介电性质 |
4.7 ImMC的晶体粉末与大尺寸单晶的发光性质及“开/关”切换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电发光材料TMCM-MnCl_3的电致发光器件制备 |
5.1 引言 |
5.2 样品的制备 |
5.3 TMCM-MnCl_3的结构、铁电性与光致发光 |
5.4 TMCM-MnCl_3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工艺 |
5.4.1 ITO导电玻璃清洗 |
5.4.2 旋涂工艺 |
5.4.3 蒸镀工艺 |
5.5 TMCM-MnCl_3电致发光器件的设计与制备 |
5.6 TMCM-MnCl_3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 |
(3)基于过渡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荧光探针的概述 |
1.1.1 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 |
1.1.2 荧光强度 |
1.1.3 荧光寿命 |
1.1.4 光稳定性 |
1.1.5 荧光探针的敏感性 |
1.2 荧光探针的分类 |
1.3 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 |
1.3.1 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 |
1.3.2 过渡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 |
1.4 荧光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
1.5 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章 配合物 Ni(EDTB)]·2ClO_4·2CH_3CH_2CH_2CH_2OH 催化尿素水解活性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仪器与测试方法 |
2.2.2 配体 EDTB 的合成 |
2.2.3 配合物的合成 |
2.2.4 配合物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 |
2.2.5 配合物荧光光谱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
2.3.2 反应时间对体系荧光的影响 |
2.3.3 氨对配合物荧光的影响 |
2.3.4 尿素对配合物荧光的影响 |
2.3.5 配合物催化尿素水解的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仪器与测试方法 |
3.2.2 配体 IDB 的合成 |
3.2.3 配合物(1)——[Cu(IDB)_2]Cl_2·2CH_3CH_2OH·2H_2O 的合成 |
3.2.4 配合物(2)——[Cu(EDTB)]·2[C_6H_4(OH)COO]·6H_2O 的合成 |
3.2.5 配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 |
3.2.6 配合物(1)——[Cu(IDB)_2]Cl_2·2CH_3CH_2OH·2H_2O 荧光检测 |
3.2.7 配合物(2)——[Cu(EDTB)]·2[C_6H_4(OH)COO]·6H_2O 荧光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1)——[Cu(IDB)_2]Cl_2·2CH_3CH_2OH·2H_2O 晶体结构解析 |
3.3.2 配合物(2)——[Cu(EDTB)]·2[C——6H_4(OH)COO]·6H_2O 晶体结构解析 |
3.3.3 配合物(1)——[Cu(IDB)_2]Cl_2·2CH_3CH_2OH·2H_2O 的红外光谱 |
3.3.4 配合物(1)——[Cu(IDB)_2]Cl_2·2CH_3CH_2OH·2H_2O 的荧光光谱 |
3.3.5 配合物(2)——[Cu(EDTB)]·2[C_6H_4(OH)COO]·6H_2O 的荧光光谱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链亲和素传感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 Re-Biotin 对 MPS-PPV 荧光的猝灭作用 |
4.3.2 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链亲和素对 Re-Biotin—MPS-PPV 体系的荧光增强作用 |
4.3.3 碳酸铵缓冲溶液(pH=8.9)中 Re-Biotin 对 MPS-PPV 荧光的猝灭作用 |
4.3.4 碳酸铵缓冲溶液(pH=8.9)中链亲和素对 Re-Biotin—MPS-PPV 体系荧光的增强作用 |
4.3.5 水溶液中 Re-Biotin 对 MPS-PPV 荧光的猝灭作用 |
4.3.6 水溶液中链亲和素对 Re-Biotin—MPS-PPV 体系的荧光增强作用 |
4.3.7 Re-Biotin 与链亲和素的特异性作用 |
4.3.8 Re-Biotin 与 MPS-PPV 及链亲和素之间相互作用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超分子力组装的多金属氧酸盐晶体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多金属氧酸盐概述 |
1.1.1 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简史 |
1.1.2 多金属氧酸盐的分类 |
1.2 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的超分子化合物 |
1.2.1 多金属氧酸盐-有机含氮分子超分子化合物 |
1.2.2 多金属氧酸盐-四硫富瓦烯类衍生物 |
1.2.3 多金属氧酸盐-有机大环超分子类配合物 |
1.2.4 多金属氧簇-阳离子簇超分子化合物 |
1.2.5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模板剂引导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 |
1.3 多金属氧酸盐扩展结构的研究进展 |
1.3.1 基于多氧钼酸盐的扩展结构 |
1.3.2 基于多氧钨酸盐的扩展结构 |
1.3.3 基于多氧钒酸盐的扩展结构 |
1.4 选题依据及目的 |
1.5 实验试剂和测试手段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金属氧簇—阳离子簇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合成 |
2.3 结构 |
2.3.1 X-射线晶体学衍射数据 |
2.3.2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
2.4 表征 |
2.4.1 红外光谱 |
2.4.2 固体漫反射电子光谱 |
2.4.3 热性质研究 |
2.5 磁性研究 |
2.6 讨论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多金属氧簇和柔性有机胺的超分子组装、结构和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仲钼酸[Mo_7O_(24)]~(6-)和柔性有机分子的超分子组装体 |
3.2.1 合成 |
3.2.2 结构 |
3.2.3 表征 |
3.2.4 电化学性质 |
3.3 基于Standberg 结构多金属氧簇[P_2Mo_5O_(23)]~(6-)和柔性有机分子的超分子组装体. |
3.3.1 合成 |
3.3.2 结构 |
3.3.3 表征 |
3.3.4 电化学性质 |
3.4 讨论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金属氧簇和稀土配合物的超分子组装、结构和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合成 |
4.3 结构 |
4.3.1 X-射线晶体学衍射数据 |
4.3.2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
4.4 表征 |
4.4.1 红外光谱 |
4.4.2 漫反射电子光谱 |
4.4.3 热性质研究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金属配合物桥连的多金属氧簇框架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由钒簇构筑的含左旋螺旋链的三维手性结构 |
5.2.1 合成 |
5.2.2 结构 |
5.2.3 表征 |
5.3 以双金属簇为节点的8-连结自穿插网络 |
5.3.1 合成 |
5.3.2 结构 |
5.3.3 表征 |
5.4 由钼钒簇带构筑的三维格子状网络 |
5.4.1 合成 |
5.4.2 结构 |
5.5 讨论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含钒多金属氧酸盐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多酸化学的研究简史 |
2 多钒酸盐的结构化学 |
3 高核多钒酸盐延展结构的研究进展 |
4 选题依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刚性含氮螯合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多钒酸盐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1 引言 |
2 过渡金属配合物充当抗衡阳离子的多钒酸盐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3 过渡金属配合物键连到多酸骨架上的多钒酸盐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刚性含氮桥连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多钒酸盐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1 前言 |
2 高维孔状的十六钒酸盐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柔性含氮桥连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1 前言 |
2 以柔性桥连配体bbi 构筑的含多钒酸盐模板剂的高维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3 以柔性bbi 配体构筑的含 Keggin 阴离子模板剂的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4 以柔性bbi配体构筑的含双钒帽Keggin多阴离子建筑单元的三维贯穿结构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含氮混合有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1 前言 |
2 以含氮混合有机配体构筑的 Wells-Dawson 型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3 以含氮混合有机配体构筑的具有同手性的十六钒酸盐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6)4-磺基苯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对苯二甲酸与4-磺基苯甲酸的配位化学 |
1.1 一个羧基的配位化学 |
1.2 对苯二甲酸金属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 |
1.3 对苯二甲酸的配位化学 |
1.4 磺酸类配体的研究进展 |
1.5 结构多样性研究体系的设计 |
1.6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性配体对[Pb(4-sb)]网络结构的调控作用 |
第一节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1 试验试剂和仪器 |
2.1.2 配合物的合成 |
2.1.3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2.2.1 合成讨论 |
2.2.2 红外谱图分析 |
2.2.3 晶体结构分析 |
2.2.4 热重分析 |
2.2.5 荧光谱图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过渡金属4-sb与4,4′-bipyridine的配位作用 |
第一节 4,4′-bipyridine的配位作用概述 |
第二节 铜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试验试剂和仪器 |
3.2.1.2 配合物的合成 |
3.2.1.3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合成讨论 |
3.2.2.2 红外谱图分析 |
3.2.2.3 晶体结构分析 |
第三节 锰、锌化合物中4,4′-bipyridine的单齿配位作用 |
3.3.1 实验部分 |
3.3.1.1 试验试剂和仪器 |
3.3.1.2 配合物的合成 |
3.3.1.3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合成讨论 |
3.3.2.2 红外谱图分析 |
3.3.2.3 晶体结构分析 |
3.3.2.4 热重分析 |
3.3.2.5 荧光谱图分析 |
3.3.2.6 粉末-X射线衍射谱 |
第四节 镉化合物中4,4′-bipyridine的三种存在形式 |
3.4.1 实验部分 |
3.4.1.1 试验试剂和仪器 |
3.4.1.2 配合物的合成 |
3.4.1.3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2.1 合成讨论 |
3.4.2.2 红外谱图分析 |
3.4.2.3 晶体结构分析 |
3.4.2.3 热重分析 |
3.4.2.4 荧光谱图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邻菲罗啉及2,2′-联吡啶锰4-磺基苯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转换反应研究 |
第一节 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验试剂和仪器 |
4.1.2 配合物的合成 |
4.1.3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4.2.1 合成讨论 |
4.2.2 红外谱图分析 |
4.2.3 晶体结构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4-磺基苯甲酸在水热条件下的in situ作用 |
第一节 水热或溶剂热合成下的in situ作用简介 |
第二节 in situ作用下铜化合物的合成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验试剂和仪器 |
5.1.2 配合物的合成 |
5.1.3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5.2.1 合成讨论 |
5.2.2 红外谱图分析 |
5.2.3 晶体结构分析 |
5.2.3 热重分析 |
5.2.4 荧光谱图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结论 |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附录 配位聚合物的非氢原子分数坐标和热参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阳离子导向的M/I(M=Ag,Cu,Pb)配位聚合物的定向构筑及电子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有机阳离子导向剂的名称与缩写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论 |
1.2 晶体工程-超分子自组装 |
1.3 能带工程 |
1.4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控制合成及性能研究 |
1.4.1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应用及研究方向 |
1.4.2 有机基团对结构的影响 |
1.4.3 有机/无机杂化框架的定向构筑 |
1.5 阳离子导向ⅠB 及ⅣB 金属碘化物研究进展 |
1.5.1 有机-Ag/I 杂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
1.5.2 有机-Pb/I 杂化体系的研究现状 |
1.6 含ⅠB 及ⅣB 金属化合物电子结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固体电子结构理论研究方法 |
2.1 概述 |
2.2 密度泛函理论(DFT)在固体中的应用及CASTEP 程序简介 |
2.2.1 密度泛函理论(DFT)在固体中的应用 |
2.2.2 CASTEP 程序简介 |
2.3 能带精细结构的分析方法 |
2.4 自然键轨道方法(Natural Bond Orbital)的基本原理 |
2.4.1 自然集居数分析NPA(Natural Population analysis) |
2.4.2 自然杂化轨道(NHO)理论分析 |
2.5 选题依据及主要工作 |
第三章 实验与合成 |
3.1 实验设计策略 |
3.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3 化合物的合成 |
3.3.1 有机季铵结构导向剂的制备 |
3.3.2 金属配合物结构导向剂的制备 |
3.3.3 聚合物单晶的合成 |
3.4 合成小结 |
3.4.1 体系的酸碱度 |
3.4.2 溶剂的影响 |
3.4.3 配比的影响 |
3.4.4 反应温度 |
3.4.5 结晶时间 |
3.4.6 降温速率 |
3.4.7 反应前驱物 |
3.5 X-射线衍射实验 |
3.6 物理性质和谱学表征 |
3.6.1 光谱分析 |
3.6.2 元素分析 |
3.6.3 热重曲线 |
3.6.4 光限幅性能的测试 |
第四章 ⅠB 及ⅣB 金属碘化物杂化体系定向构筑及结构解析 |
4.1 ⅠB 金属碘化物杂化体系的定向构筑及结构解析 |
4.1.1 构筑策略 |
4.1.2 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杂化配位聚合物 |
4.1.3 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杂化配位聚合物 |
4.1.4 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杂化配位聚合物 |
4.1.5 小结 |
4.2 ⅣB 金属碘化物杂化体系的定向构筑及结构解析 |
4.2.1 构筑策略 |
4.2.2 具有一维结构的ⅣB 金属碘化物配杂化体系 |
4.2.3 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ⅣB 金属碘化物配杂化体系 |
4.2.4 小结 |
第五章 ⅠB 及ⅣB 金属碘化物杂化体系的电子结构 |
5.1 ⅠB 金属碘化物杂化体系的电子结构 |
5.1.1 由不同spacer 的脂肪季铵导向合成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
5.1.2 由不同spacer 芳香季铵导向合成化合物的的电子结构 |
5.1.3 由正一价阳离子导向合成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
5.1.4 含掺杂金属化合物能带结构及其成键分析 |
5.1.5 Cu/I 配位聚合物的电子结构 |
5.1.6 多维Ag/I 配位聚合物的电子结构 |
5.2 ⅣB 金属碘化物杂化体系的电子结构 |
5.2.1 三个有机季铵导向的ⅣB 金属碘化物聚合物的电子结构 |
5.2.2 两个有机配体参与配位的ⅣB 金属碘化物聚合物电子结构 |
5.2.3 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导向的ⅣB 金属碘化物聚合物的电子结构. |
5.3 小结 |
第六章 ⅠB 及ⅣB 金属碘化物配位聚合物的性能研究及理论计算 |
6.1 实验测试 |
6.1.1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a) |
6.1.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Spectra) |
6.1.3 化合物的稳态荧光光谱 |
6.1.4 化合物的热谱分析 |
6.1.5 化合物的光限幅性能 |
6.2 理论计算 |
6.2.1 化合物2、3 紫外和荧光光谱的理论计算 |
6.2.2 化合物6、8、9 紫外和荧光光谱的理论计算 |
6.2.3 化合物12、13 紫外和荧光光谱的理论计算 |
6.2.4 化合物14 紫外光谱的理论计算 |
6.2.5 化合物16、17 荧光光谱的理论计算 |
6.2.6 化合物18、19、20 紫外和荧光光谱的理论计算 |
6.2.7 化合物21、22 紫外和荧光光谱的理论计算 |
6.2.8 化合物23 紫外光谱的理论计算 |
6.2.9 介电常数和折射率计算 |
6.2.10 Ag···Ag 弱作用的 NBO 计算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化合物的原子坐标、温度因子、键长和键角 |
附录二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论文 |
致谢 |
(8)以多金属氧酸盐为建筑单元的修饰和扩展结构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简史 |
1.2 孤立的多金属氧酸盐簇的结构 |
1.2.1 杂多金属氧酸盐 |
1.2.2 同多金属氧酸盐 |
1.2.3 高核簇 |
1.3 多金属氧酸盐簇的修饰结构的研究进展 |
1.3.1 帽式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研究 |
1.3.2 支撑型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研究 |
1.3.3 多金属氧酸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 |
1.3.4 有机基团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 |
1.4 以多金属氧酸盐为建筑单元的扩展结构的研究进展 |
1.4.1 以过度金属化合物为桥的扩展结构 |
1.4.2 以稀土化合物为桥的扩展结构 |
1.4.3 通过共用端氧自聚形成的扩展结构 |
1.4.4 以有机基团为桥的扩展结构 |
1.5 选题依据和目的 |
1.6 实验用试剂和测试手段 |
第二章 基于 Keggin 结构多金属氧酸盐的修饰和扩展结构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基于 Keggin 结构多金属氧酸盐的修饰结构化合物 |
2.2.1 合成 |
2.2.2 结构 |
2.2.3 表征 |
2.2.4 讨论 |
2.3 以 Keggin 结构多金属氧酸盐为建筑单元构筑的具有扩展结构的化合物 |
2.3.1 合成 |
2.3.2 结构 |
2.3.3 表征 |
2.3.4 讨论 |
2.4 由α-Keggin 多氧阴离子和[Cu4(2,2’-bpy)4(H20)2(P04)2]2+构成的杂化材料 |
2.4.1 合成 |
2.4.2 结构 |
2.4.3 表征 |
2.4.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Standberg 结构多金属氧酸盐的修饰和扩展结构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基于 Standberg 结构多金属氧酸盐的修饰结构化合物 |
3.2.1 合成 |
3.2.2 结构 |
3.2.3 表征 |
3.2.4 讨论 |
3.3 以 Standberg 结构多金属氧酸盐为建筑单元的具有扩展结构的化合物 |
3.3.1 合成 |
3.3.2 结构 |
3.3.3 表征 |
3.3.4 磁学性质 |
3.3.5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Wells-Dawson 结构多金属氧酸盐的修饰和扩展结构的合成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合成 |
4.3 结构 |
4.4 表征 |
4.5 化合物15 的荧光性质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Preyssler 结构多金属氧酸盐的修饰和扩展结构的合成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合成 |
5.3 结构 |
5.4 表征 |
5.5 化合物18 的荧光性质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COH(NH_2)_2]_2[Cu(pic)_2(ClO_4)_2]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热致变色金属配合物-VO2复合体系的设计与表征[D]. 李良. 济南大学, 2021
- [2]多功能介电相变材料的合成、结构和光电性质研究[D]. 陈承. 东南大学, 2018(05)
- [3]基于过渡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活性的研究[D]. 洪鹏. 湖北工业大学, 2014(08)
- [4]超分子力组装的多金属氧酸盐晶体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 曲小姝.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4)
- [5]含钒多金属氧酸盐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化研究[D]. 董宝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6]4-磺基苯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D]. 张丽平. 浙江大学, 2007(06)
- [7]阳离子导向的M/I(M=Ag,Cu,Pb)配位聚合物的定向构筑及电子结构[D]. 李浩宏. 福州大学, 2006(12)
- [8]以多金属氧酸盐为建筑单元的修饰和扩展结构化合物的研究[D]. 鹿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9)
- [9][COH(NH2)2]2[Cu(pic)2(ClO4)2]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J]. 郭光华,郭国聪,周国伟,王明盛,蔡丽珍,吴阿清,黄锦顺. 无机化学学报,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