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通事件”及其影响

论“王通事件”及其影响

一、论“王通事件”及其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何蓓蓓[1](2020)在《革命体制下萧军式“个人主义”的命运 ——“萧军思想批判”始末(1946-1949年)》文中指出本文聚焦于1949年春发生在东北文化界的大事件——“萧军思想批判”,通过梳理和考察“萧军思想批判”的前因后果,思考新中国成立前夕,萧军作为党外革命作家的个人处境、遭遇及其抉择。抗战胜利后,萧军回到东北,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领导下从事文艺工作。在东北局的支持下萧军不仅提升了个人名望,也得以顺利发展个人文化事业,成立了鲁迅文化出版社并创办了《文化报》。但因东北局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以及东北局势的变动,以及他与东北文协、东北局宣传部日益僵化且不能调和的关系,先后卷入“秦友梅事件”、“王通事件”和“《文化报》事件”,最终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以打击革命队伍中的“极端个人主义”为目标的“萧军思想批判”运动。文章即选取萧军这段大起大落的独特经历,借助日记、报纸等一手资料,考察他从革命作家沦落成所谓“反苏反共反人民”分子这一遭遇的历史细节,和情感、态度、思想上的转变过程。同时,从萧军式的所谓“个人主义”的悲剧性结局中,思考中共革命体制下个人与集体、情感与制度、自由与约束、个人话语与革命话语的冲突与矛盾,更好地理解历史中的“人”及其所处的大变动时代。

刘锐[2](2020)在《曾巩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世称南丰先生。随着北宋中期文人士大夫群体社会角色和知识结构的巨大变化,作为北宋文坛上颇具盛名的文学家,曾巩的活动范围不再只是局限于文学领域,而是成为了一个集政治、学术于一身的“通才”,成为当时学术文化的建构者。史学思想作为曾巩学术思想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史学思想中不仅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时又极富个人特色。但是历年来,学界并没有给予曾巩的史学思想足够的重视,就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而言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故本文分为四个章节,拟对曾巩史学思想的形成进行梳理,并对其史学思想的具体内涵及其特色与影响进行概括:第一章从曾巩的耕读生活及仕宦之路入手,探讨南丰曾氏深厚的儒学积淀与苦学精神对曾巩的感化,并介绍了欧阳修对曾巩的指导以及曾巩与王安石之间的密切交往,这些都激发了曾巩对圣人之道的传扬,以及对儒学义理的探寻。此外北宋中期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与思想特点也对曾巩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莫大的影响。第二章是通过曾巩的历史评论考察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们的政治忧患意识极为强烈,取鉴史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史家群体对时代和现实给予了更多关注。通过考察曾巩历史评论的主题和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了解他本人的史学思想与历史观,发现他的个人情感与价值理想,进而对其史鉴思想与忧患意识进行分析,并对曾巩以“道德”为核心的历史评论的特色进行阐释。第三章则围绕曾巩所提出的“明”、“道”、“智”、“文”四个方面的要求展开,分析曾巩的“良史观”。这是曾巩继唐代刘知几提出“史才三长论”之后对“良史”再一次认知,他对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应该具备怎样的治史素养给出了清晰的说明。此外,再从以史资治、校勘原则、采撰方式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曾巩的历史编纂思想,判断曾巩对史着好坏的评判原则。第四章旨在论述曾巩“经世致用,利国为民”、“文不失道,史不离儒”的史学特色,并通过方苞、刘大櫆、陈师道等人对曾巩的评价以及他们对其直书善恶、重视教化的实录精神的继承进一步尝试阐释曾巩的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邱阳[3](2018)在《陈亮及其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亮是一位对中国思想史、文学史贡献较大、影响深远而又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生性豪迈,坚决主张抗金复国,为此曾六达帝廷、两讥宰相,却被时人疑为汲汲于功名利禄;他行事乖张、发言无忌,上至朝廷重臣下至邻里乡人不乏对其侧目者,其两度遭诬而身陷囹圄更是凄楚难言之尴尬经历;他不喜道德性命之学,不以儒者自期,身后却位列《宋史·儒林传》,而《宋元学案》亦为其单列学案以彰其事功之学;其文章兼备众体、成就甚高,却往往仅以政论家形象现于后世学者笔下;其词作以婉约清切、恬淡隽永者为多,却以辛派豪放词人身份为后人乐道。陈亮早年备极坎壈,仕途蹭蹬,虽有屡次伏阙上书之壮举,却终不能解生活之困;晚岁终获高第而得官,却未及赴任而遽卒。陈亮之一生,既是悲剧的,亦是喜剧的;陈亮之性格,既是自卑的,亦是自负的。备尝人间荣辱的陈亮在殿试中魁之后自拟为“人中之龙,文中之虎”,恰是对其一生得意之处的炫耀与总结。本文选取陈亮这一人物及其文学为研究对象,拟分上、下两编,试图对其作一客观全面剖析,力求更鲜活、真实地将陈亮的形象呈现出来。上编为陈亮生平事迹研究,侧重文献考证。第一章为陈亮生平事略、家世考。关于陈亮的生平、家世,学界已有诸多研究成果,年谱、传记即各有数种版本,但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如陈亮生卒年、卒因、生地、身世及其生平中若干重要事件,如上书次数、系狱次数、斩马盗马事件真伪、其在朱唐交恶事件中的角色等,学界迄今仍存较大争议。故本章对陈亮的基本生平不作重复叙述,而重点选取其生平研究中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考辨。对于其家族世系问题,则在吸收前贤成果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第二章至四章分别从政界官宦、浙东学人、闽赣知交等角度论述陈亮交游之况。陈亮虽终生布衣,却与诸多政界官宦来往颇密。这其中既有赏识提携陈亮的参知政事周葵、丞相周必大、吏部尚书韩元吉、吏部侍郎章森、侍御史章服,亦有助陈氏父子脱狱的丞相叶衡及王淮,其他与陈亮有交游行迹之官宦达数十人,陈亮之人格影响力可见一斑。故第三章重点叙述与陈亮交游事迹较多、对其生平影响较大之官宦,其他官宦与陈亮交游之况则按交游年份汇入一表,以求直观全面。因地缘便利及学术旨趣相近,身在婺州的陈亮与同在浙东的永嘉学人郑伯熊郑伯英兄弟、薛季宣、陈傅良、叶适及金华学人吕祖谦吕祖俭兄弟交谊深厚、往来颇密。此外,浙东尚有王自中、倪朴此类与陈亮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者。正是在与诸多学问深厚的浙东学人的交往中,陈亮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思想学说,并开创了永康学派,门下有诸多服膺并极力传播其学之弟子。故第四章重在叙述陈亮与浙东代表性学人之间的交游之迹,间对浙东学派内部各家学说的异同作比较分析,以探寻陈亮思想形成的轨迹及其思想学说的特点。陈亮与其他浙东学人及乡人交游之况亦汇入一表,求全以备览。与陈亮同时代的学者、文人中,朱熹为孔子之后集儒学之大成的第一流思想家,辛弃疾不论作词数量还是词作成就皆堪称中国词史第一人,故而本文第五章专门讨论陈亮与朱熹、辛弃疾的交游之况,并穿插陈朱思想对比分析及辛陈词作对比分析。陈亮交游之况向为学界所忽视,相关研究成果不丰。上述三章以人物为经,以时间为纬,多方爬梳,精心考证,在呈现陈亮交游网之同时兼及其思想、文学成就,为下编作铺垫。下编为陈亮文本创作研究,在坚持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注重文学性分析。陈亮诗文集、词集及创作、编选的其他着述版本众多,何格恩、邓广铭等先生曾对陈亮文集版本作过精细考证。本文第五章在继承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广泛搜罗近世及海外陈亮集版本并加以叙述介绍,惜笔者学识、精力皆不足,有诸多版本并未亲见,故版本介绍部分详略不一,此为本文目前一大憾。陈亮之文章成就,古今评价皆甚高,但由于受政治因素影响,学者的关注点多在其政论文。而陈亮之文的数量占其别集作品十分之九,其分量之重不言自明。陈亮不仅精于政论写作,兼擅墓祭、序跋、祝祷等文体,且在科举制度渐趋完备的南宋时期大力作时文以教导士子,故本文第六章、第七章分别从时文、古文角度,对陈亮之文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对时文侧重内容分析,对古文侧重艺术分析,以纠学界长期忽视陈亮时文而对其古文成就认识不全之弊。陈亮词作数量虽不多,对后世影响却不小。对其词作之成就,历来争议颇多,故本文第八章不单就陈亮词立论,而是将其放在南宋词史视野下进行观照,从其对前代词人的继承、与同代词人的比较、对后世词人的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并选取李清照、辛弃疾、刘克庄等不同时段的词人作为代表性作家进行对比,以对陈亮在南宋词史中的地位作一客观评判。由于陈亮诗歌作品数量较少、成就不高,本章对其不作重点论述。对于陈亮之思想学说及成就,历来论述汗牛充栋。笔者学有不逮,且在交游考部分对此间有论述,故不再列专章加以赘述,仅在附录中对前贤成果加以梳理,间呈管见,以免阙如之嫌。附录二、三分别为增订本《陈亮集》所收作品编年目录及集外佚文情况,以期为未来《陈亮集》的重新修订及全集注释本的面世尽菲薄之力。

刘霞云[4](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石建国[5](2015)在《论新韩民主党的创立与韩国独立运动的发展》文中提出新韩民主党是汇集中国重庆的左右翼韩国独立运动力量重新整合的产物与结果,是抗战时期韩国独立运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受中国国民政府援韩政策和局限于国统区活动、以及韩侨人数有限等诸多因素制约,新韩民主党难以走出党派斗争的窠臼,其成立后并未能在推动韩国独立运动方面有突出的成绩与表现。但无论如何,新韩民主党算得上是一个有实力、有影响的政党,毫无疑问也在韩国独立运动史与中韩关系史上谱写了独特的篇章。

石建国[6](2015)在《论新韩民主党的创立与韩国独立运动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新韩民主党是聚集在中国重庆的左右翼韩国独立运动力量重新整合的产物与结果,其发展也是抗战时期韩国独立运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受中国国民政府援韩政策和局限于国统区活动及韩侨人数有限等诸多因素制约,新韩民主党难以走出党派斗争的窠臼,其成立后并未能在推动韩国独立运动方面有突出的成绩与表现。但无论如何,新韩民主党算得上是一个有实力、有影响的政党,毫无疑问也在韩国独立运动史与中韩关系史上谱写了独特的篇章。

石建国[7](2014)在《论新韩民主党的创立与韩国独立运动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韩民主党是汇集中国重庆的左右翼韩国独立运动力量重新整合的产物与结果,是抗战时期韩国独立运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受中国国民政府援韩政策和局限于国统区活动、以及韩侨人数有限等诸多因素制约,新韩民主党难以走出党派斗争的窠臼,其成立后并未能在推动韩国独立运动方面有突出的成绩与表现。但无论如何,新韩民主党算得上是一个有实力、有影响的政党,毫无疑问也在韩国独立运动史与中韩关系史上谱写了独特的篇章。

曾豪杰[8](2014)在《组织内耗理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组织内耗是组织系统复杂性问题之一,主要根源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复杂性。通过概念间的比较和辨析,发现内耗不同于内斗、内讧、内乱、窝里斗等,组织内耗与组织冲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冲突的地方不必然会有内耗,有内耗的时候也未必有冲突。从广义的角度来讲,组织内耗就是组织系统内部的损耗;从狭义的角度来讲,组织内耗就是组织内部因人的因素所造成的资源的无效损耗。通过分析,发现组织内耗既是一种组织内部发生可以被感知且对组织而言具有否定性的矛盾,又是一种组织不愿付出而又可能无法避免的代价;既是一种对组织而言有害而无利的社会内耗,又是一种反向的、负面的、破坏性的恶果性的组织行为和组织病,还是一种组织管理不足或者无效的管理;组织内耗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复杂性和可感知性、多因性和破坏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难量化性和难控制性、多样性和隐蔽性等主要特征。组织内耗形成的条件既有客观方面的,又有主观方面的。组织内耗的客观条件主要有分工关联性、资源稀缺性和时空特定性;主观条件主要有:人力资源、能动性和需要。组织内耗产生缘由十分复杂,从宏观视角来看,组织内耗就是一种组织矛盾集聚效应的结果,一种组织风险集中效应的结果,一种组织缺陷叠加效应的结果;从微观视角来看,组织内耗实际上就是一种组织功能耦合矛盾的结果,一种组织供需矛盾的结果,一种组织管理矛盾的结果。从组织外部的视角来看,组织所处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国内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各种环境因素都可以影响组织内耗的形成,成为组织内耗缘由之一;从组织内部的视角来看,诸如个体价值观、个性、人际关系、组织制度、管理风格、组织文化、权力、利益、名誉、机会、观念、制度、流程等各个因素都有可能可导致组织内耗。组织内耗的机理是复杂的,如果从内耗人假设来看,那么组织内耗就是外部或者内部刺激物刺激了人的内心中的内耗因子从而引发内耗行为发生,从而造成的人的行为对外界的一种伤害或者功能失效;如果从决策的心相模型理论假设来看,那么组织内耗就是人的心相在相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良影响和作用。组织内耗监测具有复杂性、间接性、困难性等特点,不过,我们可以在组织成员价值观、组织制度、组织流程、组织管理、组织文化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宋喜坤[9](2011)在《萧军和《文化报》》文中提出萧军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着名作家,他以传奇性的经历、游侠般的姿态闯入中国现代文坛,在带给中国文坛一个全新场面的同时,也成为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1930至1940年代的萧军以其独特的文学贡献、正直孤傲的独立品性,在国内外文学界享有较高声誉。鲁迅先生曾当面向埃德加·斯诺郑重推荐,将萧军纳入自1917年的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涌现出的最优秀的作家行列;1937年日本文学评论界将萧军比作中国的“萧洛霍夫”,称其为“二十世纪文艺复兴者”;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给予他“鲁迅死后唯一旗手”的地位。虽然萧军在文艺界有较大的影响,但其独特的个性也让他成为集毁誉于一身具有争议性的作家。“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萧军从毛泽东的“座上宾”向文学的边缘游走。哈尔滨“《文化报》事件”的发生,使萧军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流亡者”和“文学边缘人”。“《文化报》事件”发生在1948年,是指《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及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文协”对“萧军问题”的处理和批判。为同《文化报》争夺文艺领导权,受宗派主义严重影响的《生活报》诬陷萧军“反党、反苏、反人民”。在政治因素的作用下,中共中央东北局公布了《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停止对萧军及《文化报》的一切资助,《文化报》被迫停刊。此后,东北开展了数月之久的对萧军思想的批判活动。1981年4月1日,中共北京市委为萧军做出了正式的结论,推翻当年强加在他身上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称其是“具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文化报》事件”是萧军文学和生活的重要转折点,事件发生后萧军被迫离开文坛32年,除经毛泽东批示得以发表的长篇小说《第三代》和《五月的矿山》等作品外,萧军几乎与文学界绝缘。“《文化报》事件”可以看成是解放区主流话语和民间话语的一场交锋,是党在东北解放区的试验场,是对建构新的文艺体制的一场实验。研究《文化报》,回归历史现场,还原历史真实,对萧军研究、东北地域文学思想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入手,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政治文化学、革命心理学等理论,结合丰富的萧军研究和现代文学史料,以《文化报》为文本进行系统研究。文中论证了萧军新英雄主义精神对其恪守五四知识分子独立品性和精神立场的作用和影响;点明《文化报》上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一场“新启蒙实践”;分析了《文化报》的文学创作和美学贡献;探讨了两报论争的主客观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对萧军和《文化报》的批判既是党对知识分子的进一步改造,又是延安文学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根据研究需要,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以《萧军日记》和萧军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萧军新英雄主义的含义、表现、成因及特征,得出新英雄主义的定义,并比较了新英雄主义与原英雄主义的异同。通过对新英雄主义的理论构建和行为构建过程的考察,提出新英雄主义的“双核心思想”和“半步主义”观点,进而分析了萧军“双核心思想”的新英雄主义价值观和文艺观对其文学创作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二章:萧军是东北新启蒙运动的急先锋,他在《文化报》上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实际是一场新启蒙思想的实践运动。本章系统阐述五四启蒙、30年代新启蒙、延安革命启蒙、东北新启蒙的涵义,探究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东北新启蒙存在的历史、文化语境,来考察萧军的启蒙表现,并明确萧军在《文化报》上的启蒙方式是受新英雄主义影响的“双轨道启蒙”。最后,从文化哲学思辨的角度来探讨新启蒙和五四启蒙的关系,指出东北新启蒙的本质是五四启蒙,是对五四启蒙思想继承和扬弃后的隔代传承。第三章:以《文化报》为文本,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再现原生态的“《文化报》启蒙文学”,分析了它的生成和传播过程,指出在“双核心思想”指导下的“双轨道启蒙”构成——文化内核是五四启蒙,重要组成是革命启蒙,必要补充是社会启蒙。“双轨道启蒙”是将三种启蒙思想完美而和谐的融合为一体的成功尝试,为启蒙运动史积累了经验。关于萧军在《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本文从作家和报纸的文体选择和杂文创作两方面予以了探讨。最后,对“文化报启蒙文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美学诠释和贡献评说。第四章:本章重点是还原和再现了两报论争,阐述论争的起因、过程、结局和发展。通过解放区文艺界文学论争的不和谐前奏,可以看出在对《夏红秋》、《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网和地和鱼》的论争和批判中,政治标准代替文艺标准,宗派主义行帮作风的苗头已经出现,《生活报》对《文化报》的批判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由“王通”引发的萁荳之争,开启了边缘与主流、民间与正统之间的对话,为两报论争正式拉开了大幕。经过对论争双方文章的辨析,可以得出萧军“反党、反苏、反人民”罪名不成立的结论。中共中央东北局的介入加速了论争的进程,影响了论争的结果,萧军最终被迫离开哈尔滨文坛。《文化报》被停刊导致萧军东北新启蒙实践的流产和东北地域乡土文学的终结,东北作家群在继上海分离、延安失和之后终于解体。在后来的运动中,“《文化报》事件”被一遍遍“朝花夕拾”、旧事重提,萧军也因之被一次次批判。第五章:“《文化报》事件”所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既有党为建立东北解放区新的文化秩序而刻意对东北知识分子的改造,又有延安文学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这其中又掺杂了以封建行帮意识为中心的宗派主义思想因素。对知识分子的改造部分,着重分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定义的不确切性和模糊性,来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独立自主的精神立场,指出将知识分子纳入到大一统的政治文化体制之内,是对知识分子本真状态下的独立、自由、自主精神和知识分子尊严的打击和摧毁。对地域文学的改造,重点突出了对“伪满文学”和乡土文学的改造。对于宗派主义,则是以历史的眼光考察、分析它对革命对文学的巨大危害。《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是建国前解放区文艺界最后一次重要思想论争,是从“前文革”到“文化大革命”过渡进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是这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文化报》事件”,显示了主流政治话语对文艺的霸权,见证了东北新文化秩序建构的全过程,为后来的政治文化批判斗争提供了样本。它所引发的反思和启示,对研究萧军文艺思想、党在哈尔滨的文艺政策以及东北解放区现代文学史的书写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丽,胡槿,杜华[10](2009)在《2008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研究说明

二、论“王通事件”及其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王通事件”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革命体制下萧军式“个人主义”的命运 ——“萧军思想批判”始末(1946-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归乡初期萧军的成就与挫败
    第一节 党内党外:公私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第二节 恋爱风波:“秦友梅事件”的发生与经过
    第三节 难解心结:个人与组织的碰撞
第三章 《文化报》复刊与第一次论争
    第一节 发展事业:经营出版社与《文化报》复刊
    第二节 “王通事件”:《生活报》与《文化报》第一次论争的爆发
    第三节 “各退一步”:“休战”与入党
第四章 两报第二次论争与矛盾的激化
    第一节 “文字游戏”?:论“各色”、“来而不往非礼也”与“萁豆相煎”
    第二节 “斥”与“驳”:两报论争的经过
    第三节 “何以硝烟再起”:两报论争背后的历史细节
第五章 “萧军思想批判”与中共知识分子政策
    第一节 风暴前夕:对萧军思想进行再批判前后
    第二节 “萧军思想批判”:批判萧军的最高潮
    第三节 批判萧军:中共文艺政策的具体表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曾巩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特点及创新
第一章 曾巩史学思想的形成及渊源
    第一节 曾巩的生平
        一、蛰伏江南、少有学成
        二、“欲求天下友,试为沧海行”
        三、辗转七州,初任史职
    第二节 曾巩学术创作的思想渊源
        一、南丰曾氏:家学传统的影响
        二、圣人之道:儒家思想的熏陶
    第三节 曾巩所处时代政治与思想特点
        一、教化不兴、道德陵夷:日趋没落的圣人之道
        二、北宋官、私史学的繁荣发展
第二章 曾巩的历史评论
    第一节 曾巩的史事评论
        一、对儒、佛两教思想的看法
        二、对朝代兴亡变革的认知
    第二节 曾巩的人物评论
        一、肯定扬雄的儒家道统地位
        二、肯定唐太宗的政治才能
    第三节 曾巩历史评论的特色
        一、史鉴思想的体现,深重的忧患意识
        二、以“道德”为核心的历史评价标准
第三章 曾巩的史学评论
    第一节 曾巩的“良史”观
        一、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
        二、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
        三、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
        四、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
    第二节 曾巩的历史编纂思想
        一、将施有政:以史资治的治史旨趣
        二、秉笔直书:据实直书的着述原则
        三、兼收博采:不拘传统的取材方式
第四章 曾巩史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影响
    第一节 经世致用,利国为民
    第二节 文不失道,史不离儒
    第三节 后世学者对曾巩史学思想的继承与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3)陈亮及其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及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展望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上编:陈亮生平事迹研究
    第一章 陈亮生平事略、家世考
        第一节 生平身世考
        一、生卒及卒因考辨
        二、生地及身世考辨
        第二节 重要事件考辨
        一、上书次数考辨
        二、系狱次数考辨
        三、斩马盗马事件考辨
        四、朱唐交恶与陈亮考辨
        第三节 家族世系考
        一、父族陈氏
        二、母族黄氏
        三、妻族何氏
        四、余论:家族对陈亮之影响
    第二章 陈亮与政界官宦交游考
        第一节 知遇恩官
        一、参知政事:周葵
        二、丞相:周必大
        三、吏部尚书:韩元吉
        四、吏部侍郎:章森
        五、侍御史:章服
        第二节 脱狱恩官
        一、丞相:叶衡
        二、丞相:王淮
        附:陈亮与其他官宦交游表
    第三章 陈亮与浙东学人交游考
        第一节 永嘉诸子
        一、一生挚友:叶适
        二、一面之交:薛季宣
        三、同族兄长:陈傅良
        四、永嘉师长:郑伯熊、郑伯英
        五、人格同调:王自中
        第二节 金华诸子
        一、海内知己:吕祖谦
        二、兄弟情深:吕祖俭
        三、志士同道:倪朴
        第三节 永康门人
        附:陈亮与浙东其他师友及乡人交游表
    第四章 陈亮与闽赣知交交游考
        第一节 论争劲敌生活密友:朱熹
        一、明招初会
        二、论争萌芽
        三、王霸义利辩
        四、晚年交谊
        五、余论
        第二节 英雄同道词坛盟友:辛弃疾
        一、陈、辛定交时间考辨
        二、淳熙铅山之会
        三、陈、辛考亭之会
        四、余论
下编:陈亮文本创作研究
    第五章 陈亮着述及版本考
        第一节 别集及版本流传
        一、诗文合集及版本
        二、词集及版本
        第二节 陈亮其他着作
        一、着作
        二、编着
    第六章 陈亮时文创作成就
        第一节 论古今之人:《酌古论》等史论
        一、《酌古论》
        二、《史传序》
        三、《三国纪年》与《汉论》
        第二节 阐圣人之道:《问答》
        一、“公天下”之政治理想
        二、重“天命”“人心”,阐“正名”“贵义”,论“春秋之义”
        第三节 治天下之策:《策问》
        一、人才培养及任用
        二、官员选任及管理
        三、开源节流及保护民生
        四、治天下之道—继承与变通
        第四节 其他时文:《谢安比王导》等
        一、经论与史论—《谢安比王导》等四论
        二、重“法”之时评—《策》
        三、儒家经典导读—《经书发题》
    第七章 陈亮古文创作成就
        第一节 奏疏政论—《中兴五论》及四上孝宗皇帝书
        一、忧愤之情,泻于笔端
        二、遣词造句,气势雄浑
        第二节 祭悼之文—墓志、祭文、行状、哀辞
        一、墓志(附行状)
        二、祭文(附哀辞)
        第三节 其他古文
        一、序跋记文—书籍序跋、赠序与记文
        二、祝祷之文—祝文
        三、有韵之文—箴、铭、赞
        第四节 陈亮的文章观
    第八章 陈亮诗词创作成就
        第一节 志在中兴推尊词体—南渡词及词论之回响
        一、倡言恢复、指斥投降的咏怀词
        二、轻诗重词、推尊词体的创作实践—兼论陈亮诗词观
        第二节 “歌词渐有稼轩风”—词史高峰掩映下的陈亮词
        一、英雄失路与志士失意:辛、陈词中情感态度比较
        二、使典用事语意生新:辛、陈词用典比较
        三、“以文为词”:辛、陈词创作方式比较
        第三节 陈亮龙川词遗响—以刘克庄为视角
        一、忧心国事壮志难酬:陈、刘爱国词比较
        二、不主一家词风多样:陈、刘婉约词比较
        第四节 余论
结语
附录一:陈亮思想综论
附录二:增订本《陈亮集》所收作品编年目录
附录三:增订本《陈亮集》集外佚文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4)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组织内耗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全文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组织内耗含义辨析
    一、内耗研究综述
        (一) 关于内耗的含义
        (二) 关于内耗的表现与特征
        (三) 关于内耗的类型划分
        (四) 关于内耗产生原因
        (五) 关于内耗的治理
    二、组织内耗含义辨析
        (一) 内耗含义的解释与探讨
        (二) 组织内耗含义的界定
        (三) 组织冲突与组织内耗辨析
第三章 组织内耗属性与特征分析
    一、组织内耗属性分析
        (一) 组织内耗是一种组织矛盾
        (二) 组织内耗是一种组织成本
        (三) 组织内耗是一种社会内耗
        (四) 组织内耗是一种组织行为
        (五) 组织内耗是一种无效管理
    二、组织内耗特征分析
        (一) 组织内耗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二) 组织内耗具有复杂性和可感知性
        (三) 组织内耗具有多因性和破坏性
        (四) 组织内耗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
        (五) 组织内耗具有难量化性和难控制性
        (六) 组织内耗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
第四章 组织内耗形成条件与产生缘由分析
    一、组织内耗形成条件
        (一) 组织内耗形成客观条件
        (二) 组织内耗形成主观条件
    二、组织内耗产生缘由
        (一) 宏观与微观视角的组织内耗产生缘由
        (二) 外部与内部视角的组织内耗产生缘由
        (三) 抽象与具体视角的组织内耗产生缘由
第五章 组织内耗形成与发生机理分析
    一、人性理论视角的组织内耗机理探讨
        (一) 古今中外人性论回顾
        (二) 西方人性假设理论
        (三) 人的劣根性与内耗
        (四) 内耗人概念的提出
    二、决策理论视角的组织内耗机理探讨
        (一) 决策理论简述
        (二) 人的行为特点与已有决策理论局限性分析
        (三) 心相耦合决策概念的提出与假设探讨
    三、组织内耗分类视角的组织内耗机理分析
        (一) 内耗主体情况视角的组织内耗机理
        (二) 竞争冲突视角的组织内耗形成与发生机理
第六章 组织内耗比较分析
    一、自然内耗与社会内耗比较
        (一) 自然内耗的主要类型
        (二) 自然内耗与社会内耗比较
    二、组织内耗与社会内耗比较
        (一) 社会内耗的主要情形
        (二) 组织内耗与社会内耗比较
    三、公共组织内耗与非公共组织内耗比较
        (一) 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
        (二) 公共组织内耗与非公共组织内耗比较
第七章 组织内耗监测问题与防控对策探讨
    一、组织内耗的测量问题
        (一) 组织内耗测量的含义和意义
        (二) 组织内耗测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 组织内耗测量的主体与客体问题
        (四) 组织内耗测量的特点与难度
        (五) 组织内耗测量的过程与方法
    二、组织内耗的防控对策
        (一) 价值性防控
        (二) 制度性防控
        (三) 流程性防控
        (四) 管理性防控
        (五) 文化性防控
第八章 结语
    一、组织内耗研究收获
    二、组织内耗研究余思
参考文献
后记

(9)萧军和《文化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国内外萧军研究现状
    二、选题依据、价值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萧军与新英雄主义
    第一节 新英雄主义含义、表现及成因
        一、新英雄主义含义
        二、新英雄主义表现
        三、新英雄主义成因
    第二节 新英雄主义构建过程
        一、新英雄主义思想建构
        二、新英雄主义行为构建
    第三节 新英雄主义与萧军的文学创作
        一、新英雄主义与散文
        二、新英雄主义与小说
    第四节 新英雄主义的时代反思
        一、新英雄主义的进步作用
        二、新英雄主义的历史局限
第二章 萧军与新启蒙运动
    第一节 启蒙精神的原始构建与正本清源:五四启蒙和新启蒙
        一、五四启蒙运动
        二、新启蒙运动
        三、延安时期的新启蒙思想
    第二节 启蒙精神的隔代传承:新启蒙运动在东北
        一、东北新启蒙运动的政治、历史文化语境
        二、新启蒙运动在东北
    第三节 东北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萧军及其新启蒙实践
        一、萧军对东北新启蒙运动的贡献
        二、萧军东北新启蒙实践的得失
    第四节 继承与扬弃:新启蒙实践的文化哲学思辩
        一、萧军新启蒙思想的文化内核——五四启蒙
        二、萧军新启蒙思想的表现形式——双轨启蒙
第三章 《文化报》的新启蒙文学实践
    第一节 《文化报》新启蒙文学的生成与传播
        一、《文化报》的非党文人集团
        二、《文化报》与《文艺月报》、《解放日报》副刊
    第二节 《文化报》的双轨道启蒙实践
        一、文化内核:五四思想启蒙
        二、重要组成:革命思想启蒙
        三、必要补充:社会思想启蒙
    第三节 萧军在《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
        一、散文:萧军的文体选择
        二、论争:萧军杂文创作的巅峰
        三、《我底生涯》和《鲁迅先生书简》
    第四节 《文化报》新启蒙文学的美学思想与贡献
        一、《文化报》美学思想的现代诠释
        二、《文化报》启蒙文学的独特贡献
第四章 《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
    第一节 不和谐的前奏:东北解放区的另类文学论争
        一、关于范政小说《夏秋红》的论争
        二、关于严文井小说《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的论争
        三、对袁犀小说《网和地和鱼》的批判
    第二节 边缘与主流的对话:由"王通"引发的萁荳之争
        一、《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
        二、对萧军"三反问题"的透析
    第三节 隐性霸权的恶果:没有"结局"的结局
        一、退出江湖的游侠
        二、东北作家群的最终解体
        三、昙花一现的新启蒙实践
    第四节 不应再有的续曲:萧军思想再批判
        一、从兄弟争到"萁豆煎"
        二、别样的"朝花夕拾"
第五章 "《文化报》事件"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 延安文学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
        一、东北地域文学
        二、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方法
        三、对《文化报》文学的改造
    第二节 党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一、"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定义上的模糊
        二、文化精神的找寻与恪守:萧军与五四精神
        三、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不成功的改造
    第三节 关于革命文学中的宗派主义
        一、贯穿政治与文学的宗派主义
        二、两报论争中的宗派主义魅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化报》总期数、终刊时间考证
附录二 《文化报》目录索引(部分)
附录三 《文化报》萧军作品目录索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论“王通事件”及其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革命体制下萧军式“个人主义”的命运 ——“萧军思想批判”始末(1946-1949年)[D]. 何蓓蓓.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曾巩史学思想研究[D]. 刘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陈亮及其文学研究[D]. 邱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4]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论新韩民主党的创立与韩国独立运动的发展[J]. 石建国. 朝鲜·韩国历史研究, 2015(00)
  • [6]论新韩民主党的创立与韩国独立运动的发展[J]. 石建国. 韩国研究论丛, 2015(01)
  • [7]论新韩民主党的创立与韩国独立运动的发展[A]. 石建国. 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六辑), 2014
  • [8]组织内耗理论分析[D]. 曾豪杰. 南京大学, 2014(05)
  • [9]萧军和《文化报》[D]. 宋喜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10]2008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9(05)

标签:;  ;  ;  ;  ;  

论“王通事件”及其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