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忠诚的扶贫干部”陈来生(论文文献综述)
陈向阳[1](2021)在《让红色血脉永远赓续——江苏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文中研究指明近日,江苏省档案馆馆长陈向阳应邀到浙江大学,为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研讨班暨山西省档案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全体学员,作了题为《让红色血脉永远赓续——江苏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传播》的专题讲座。讲座以深入的思考、丰富的案例、切身的体会,结合图片、档案、多媒体等多种表现形式,介绍了江苏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引起现场学员们的热烈共鸣。现摘要编发,以飨读者。
夏汉军[2](2015)在《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测评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许多研究表明服务质量与游客推荐意愿和重游意愿之间显着相关,旅游中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旅游目的地的盈利与生存,决定着游客是否愿意重游,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重大问题。截止到2014年6月,我国共有世界遗产项目47个,其中自然遗产10处,文化遗产30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文化景观遗产3处。不光是从世界还是我国的自然遗产数量,在总遗产地数量中所占比重都是偏小的,遗产地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从研究文献来看,学术界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对遗产地旅游的关注逐渐加强,已经成为热点问题,但是即便是世界级别的遗产地,其体现出与服务质量有关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据笔者对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调查发现,所在遗产地服务质量问题突出,如旅游企业数量繁杂,欺诈现象严重;景区内在旅游旺季时人山人海,拥堵严重,使得旅游者苦不堪言;景区内的住宿、交通等各项设施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等等。对其他遗产地而言,这些问题也相当普遍。对遗产地本身而言,要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以上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区域,以旅游服务质量测评作为切入点来寻求解决出路的方法之一,论文首先在旅游服务质量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体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张家界目前旅游服务体系现状进行梳理归纳,然后对该目的地系统中的核心利益群体进行多维感知测评,并构建了张家界旅游服务质量测评指标体系,最后从根据核心利益群体多维感知的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张家界及其他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及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借鉴。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从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的角度阐释了旅游服务质量的内涵论文站在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的角度,认为旅游服务质量的概念是:旅游服务的提供方满足服务接受方享受服务的水平或程度,其中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公共性的服务和盈利性的服务两类。其中的内涵包括:第一,目的地旅游服务质量是处于这个服务体系中各利益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服务的提供方除了传统上的旅游企业,还应该包括政府管理部门。第二,旅游服务的接受方除了传统上的外部顾客(游客),还应包括内部顾客(服务人员),另外,对于公共服务而言,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居民也可以看做服务的接受方成员。第三,有些服务接受方群体具有多重角色,比如服务人员和居民,对于游客而言,他们属于服务的提供方,对于政府而言,他们是服务的接受方。第四,旅游服务质量是一种“水平”或“程度”,是可以度量或评价的,传统观点认为评价主体仅仅是顾客(游客),评价主体为服务接受方,评价对象为服务提供方所提供的服务,论文认为,旅游服务质量可以从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双方综合评价。第五,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包括有形设施设备、产品和无形的劳务两类。(2)分析了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体系首先通过对文献的解读与归纳,总结出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的特点,然后针对自然遗产地与旅游服务存在的互动关系进行阐述。包括旅游服务问题及现象在这类旅游地是如何出现的,带来了哪些正面负面影响。再次,讨论了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体系构成要素及关系。这类地区旅游服务体系由哪些要素构成,比如提供方是谁,接受方是谁,硬件,软件有哪些,各自的关系是什么,有哪些服务诉求。最后对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影响因进行素分析归纳,从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一线服务人员、游客五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群体,分别分析各自如何影响服务质量水平。(3)梳理了张家界旅游服务体系现状首先概述了张家界旅游目的地概况。比如,资源分布,景点分布,游客接待,旅游收入等。其次分析了张家界目前政府、居民、游客、员工、旅游企业等旅游服务体系构成情况。最后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张家界旅游服务体系各要素服务诉求。(4)定量计算了张家界五类核心利益群体感知服务评价得分首先通过文献研究、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获取有效的指标体系,然后深入实地对五类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查,再次,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及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评价结论。(5)构建了张家界旅游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在测评体系构建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了一套基于核心利益相关者多维主体感知的测评体系。(6)提出了张家界旅游服务质量优化途径。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游客、一线服务人员、当地居民、政府、企业的角度提出张家界旅游服务质量的优化途径。认为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强化基础设施管理;强化公共信息服务的认识,加大公共信息、服务宣传;成立多级安全应急小组,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及时处理事故;深入实地调研,了解行业需求,出台合理的行业指导标准。旅游企业需要:从企业—游客角度出发,重点关注餐饮、住宿与购物环境的改善;持续完善娱乐、交通服务项目;合理设计旅游线路,增强游客旅游审美、体验效果;从企业--员工角度出发,丰富公共信息内容,开拓公共信息获取渠道;关心员工发展,积极提供晋升平台:创造良好的生活基本条件;从企业—居民角度出发,努力应经,创造经济效益;培养自身良好社会责任感,积极为当地居民做贡献。一线员工需要:第一,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和认识;第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第三,强化责任感,明辨是非,抗拒诱惑。居民需要,第一,开展经营户和普通居民间的饮食供应合作;第二,学习服务知识,培养服务意识。
赵冰[3](2012)在《三峡移民的习俗文化变迁研究 ——基于湖北省S村的田野调查》文中认为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对迁入湖北省S村的三峡移民的习俗文化进行田野调查,从而来研究三峡移民的习俗文化变迁对于移民融入当地文化产生的影响。S村的是一个有着一千多人的土家族移民聚居村,移民在搬迁前过着具有独特土家族特色习俗文化的生活方式,搬迁到位于江汉平原的S村后,当地的语言、生产生活方式、婚嫁丧葬习俗以及社交、节日习俗等方面都与移民的习俗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通过分析S村移民在这些习俗文化中的变迁过程来找出移民融入当地文化的一系列规律。同时,本文还选取了另外一个具有40多年迁移史的移民点C镇作为背景,从历史性和共识性的比较上,来研究不同文化区域的移民在习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是如何适应并融入到新地区的习俗文化中的。首先,本文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三峡移民的背景,并阐述了移民原居地和迁入地的习俗文化背景。对土家族区域的习俗文化、江汉平原区域的习俗文化以及中原区域的习俗文化分别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次,文章分别描述了移民原居地与迁入地在语言习俗、生产生活方式习俗、人生礼俗以及社交、节日习俗的不同,并运用民俗事象对移民的习俗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移民与当地人在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一系列规律。尤其是婚俗的变迁、丧葬礼俗的变迁以及节俗的变迁对移民与当地人之间文化的“涵化”现象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最后,通过对移民习俗文化变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移民在与当地人在文化相融合过程中既有其固守的一面,也有着主动去模仿、适应甚至去影响、改变当地的习俗文化的一面。同时,不同年龄、经历以及文化程度的移民在对新地区的习俗文化适应上都有着不同的差异。同时政府在移民的安置工作中不能只注重经济的补偿,更要充分认识到移民的习俗文化的重要性,要尊重移民原有的习俗文化特征,认识移民习俗文化适应的特点和规律,并采取措施和方法真正做到使移民“迁得出、稳得住”。
吕勤,黄敏[4](2012)在《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综述》文中提出近年来,以"原汁原味"、"古色古香"为特色取胜的古镇旅游成为热门时尚的旅游活动形式,有关古镇旅游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214篇有关古镇旅游方面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的进展和现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古镇的旅游资源特征及价值、保护与开发、经营管理、旅游影响、利益相关者、客源市场、旅游者行为及旅游感知、形象定位、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本文深入剖析研究现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古镇旅游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常楠[5](2011)在《被围困的天性—试析范小青晚近小说的病态心理书写》文中提出社会发展往往会引起各种社会、经济及文化问题,比如阶层的分化、利益的再分配、生活方式的改变、道德伦理的重塑等,这些问题产生了诸如阶层对立、社会竞争压力、人际关系的淡漠、失业与贫困化、家庭解体等心理社会现象,进而危及人的精神健康,诱发病态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病态”日益演变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精神状态的标志性符号。范小青女士始终关注着社会现实,注重运用心理学与文字的结合,尤其是她近期的作品,呈现了社会转型期间人与人心灵的沟通与碰撞,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转型时期人的身份危机感及人与人在沟通理解上的焦虑感,她一直凝眸着城市化进程对人性的考验,毅然地把握着社会大环境变迁过程对普通人心理和精神状态上的影响,准确地选取了病态视角来刻画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特征。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范小青晚近小说人物的病态心理”,具体则包括病态心理的表现类型、形成原因、表现形态及现实意义四个方面。笔者通过对范小青近期作品的细致剖析,探寻出了导致小说人物这种普遍心理状态的根源、归纳出其类型和表现形态,揭示了其具有的深刻社会现实意义。前人对范小青的研究多集中在“地域特色”、“转型”和主要作品几个焦点上,也有很多学者虽然看到了范小青对人性与社会的关注,但也主要是借以分析作品,本文则选取了独特的人物心理视角进行讨论,结合文本分析,希望借此探寻出范小青女士在人与社会这个话题上的深刻见解。
俞春娟[6](2010)在《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的苦难叙事》文中指出文学,作为表现人类本质属性的一种手段、方式,一直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人类的日常生活构成中,“苦难”,又是在世者无法逃避的人生体验。因此,文学与苦难有着不解之缘,对苦难的描写历来是文学作品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本文试图以至今历时四届的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苦难叙事。鲁迅文学奖从1994年开始,它在一个特别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进行,使“苦难”这个古老的话题具有了当代意味。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获奖小说中主人公的受难状态,也即作家笔下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苦难经验。有的侧重生存的苦难,有的注重精神的困境。在生存方面,有残疾人的残缺之苦,也有健全人的生存之痛。在精神方面,有“无家可归”的落寞感,又有“存在无意义”的焦虑感。同时,在这一部分,对造成困难的原因中,将传统文化积淀对人们造成的束缚作为一个对象加以分析。第二部分讨论的是获奖小说的苦难叙事风格,以东西、阎连科、迟子建的作品为分析对象,探讨不同作家笔下呈现的苦难的不同风貌。第三部分分析的是在获奖小说叙事中,作家们探寻的拯救苦难的方式。从一个总体的角度而言,面临苦难的人们对待苦难的态度非“抗争”即“消解”。以获奖小说文本分析为基础,主人公在历史权威的不可抗拒中,在“差别”的无法消除中,在不易战胜的世俗生活中,以抗争的形式凸显生命的质感;也同样以温情的虚幻救赎,虚妄的远方意识,戏谑地缓解稀释苦难的形式表达生活的无奈。最后一部分探索的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苦难成为众多作家选择的描述对象的原因以及当下苦难书写的局限。
孙兰凤[7](2009)在《可持续视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林果业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结构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林果业以其较大的经济生态效益,较为广泛的从业人数和深远的产业开发前景,以及对社会需要和人民生活不可替代的必要性,成为农业经济增长、农村建设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由此,近年我国林果业发展进入新一轮高潮,这就需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方式,以改变传统的片面追求的数量型的粗放经营模式。本文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己被全世界各国政府和广大人民所接受,并己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共同遵循的指导原则和战略目标的今天,强调林果业是在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倡一种对环境、对社会以及对人更为友好的方式和态度,来确保其具有可以继续发展的潜力和活力的问题。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又是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具体体现。新疆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由于种植栽培历史早,形成了众多的名特优果品。新疆特色林果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得到长足发展,己初具规模。目前,林果业己成为新疆仅次于粮食、棉花的第三大产业,2007年林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9.72%,2006年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经把林果业列为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并予以政策上的扶持,以此带动新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广大果农增加收入。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是实现新疆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新疆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新疆虽为果品生产大省区,林果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发展水平。但其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林果大区和支柱产业的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制约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宏观背景下,如何协调种植业与林果业之间的关系,探寻把林果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目前促进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实践需要与理论研究的需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审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关林果业的发展问题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产业界的重视,很多省区都做了林果业发展规划,将林果业的发展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但是,林果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尚很零散、缺乏系统性,对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或者是集中在以产业发展的不同环节的经验总结方面,或者是对产业发展对策等局部内容的研究与探讨,因此,建立系统的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丰富和发展产业经济理论、指导现代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新疆特色林果业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除引言和结论与展望外,主要分为四部分:理论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产业实践,梳理了当前的林果业研究理论,探讨了林果业发展的理论及实践依据。主要阐述作为研究林果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等,并阐述之所以选择这些理论作为理论依据的主要原因;在分析世界林果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主要林果发达国家林果业发展的经验,从中提炼出林果业发展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新疆发展特色林果业提供借鉴,以此作为全文研究的大背景。基础篇:剖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对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分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定性及定量分析了新疆发展特色林果业具备的优势,剖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特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全文研究的另一背景。研究篇:对林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用来解释和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要素的“钻石模型”,探讨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在分析影响因素及借鉴林果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尝试地对林果业可持续法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提出了适合新疆区情的林果业发展战略;探寻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策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基地能力建设、加工能力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市场营销能力建设、灾害防控能力建设及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设等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王林[8](2009)在《农业公司化经营的典型模式及其前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基本和首要条件是经营模式的先行变革,即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传统经营方式转变为注重效率的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与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任何变革都有约束条件,在我国当前的国情和制度环境下,至少需要满足四个基本约束:有利于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稳固并有增收前景;现行的土地制度安排不能进行实质性变动;需要结合农村治理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最直观和容易学习借鉴的,是现代工商业借助公司化的经营模式。我国广袤的农村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状况、农业形态乃至土壤气候条件的影响,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农业公司化无法釆用单一模式。各地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等名义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通过考察川渝农村土地改革试验区中的农业公司,大体归纳出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混合经营主体(包括公司+间接主体型和公司+直接主体型两类)、农户组合型、公司租赁经营型等典型模式。通过分析可以认定,农业公司化模式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有明显的制度创新特征,对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明显的绩效,现阶段能够基本保障农民权益,因此具有可期望的发展前景。但是,农业公司化模式还处于试水阶段,本文列举的几类模式也互有优劣,需要比较与选择,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然而,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在发展中存在一些基本问题,对其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制约。因此,本文在对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中的基本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与建议,以期对推动农业公司化模式的深化发展有所裨益。
李莉[9](2006)在《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时期乡族小说》文中指出以“农民”、“农村”为描写重心,以“土地、乡村、故园”为精神血缘的“乡土小说”跟随中国现当代文学生存了近一个世纪。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工业毫不留情地袭击着农村的每个角落,现代观念对农民实施着规模空前的洗脑政策,“农民”概念彻底改写,乡村历史被不断刷新……。在这日新月异的社会,“乡土小说”原有的内涵再也无法囊括这些新变化、新事象,有必要对它进行修正并赋予新的命名,“乡族小说”概念由此诞生。修正“乡土小说”概念,打破了原有概念的阈限,扩大了其研究空间,解决了文学界对系列“乡土”小说簇概念使用混乱的问题,使所有关于农民、农业、农村(乡村)和故土的小说都能纳入到同一范畴考察研究。用“乡族小说”指称所有根源于“乡土”的小说,将其作为一个体系加以探讨,填补了新时期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白,同时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新思维,为文学创作实践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乡族小说作为一个小说体系,它以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背景视野,以审美性作为逻辑框架,探讨了现代化如何影响乡族小说的创作,以及乡族小说是如何以镜像的方式艺术地反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论文首先研究了现代语境中乡族小说的演进轨迹及其多元形态。传统小说的三要素被膨化,叙述视阈从乡村扩展到城市,扩大了文学的乡土边界;故事时间从当下现实延伸到历史,催生了一大批乡族历史小说;多视角多向度多层面地塑造人物,使人物形象从平面单一向立体多元转化。传统乡族小说遗留的“传统”在新时期乡族小说中也有扬有弃:理性批判精神不断衰变而反思精神逐渐确立;人道主义精神继续传承且有光大之势;宏大叙事逐步消隐,史诗风格仍然流行;“乡土”色彩渐渐淡化;文化韵味依旧浓烈。演进中的新时期乡族小说呈现四种形态:一是生存型乡族小说,主要颂扬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精神,其风格悲凉沉郁。二是情感型乡族小说,表达乡村社会人的各种纯美情感,以此对抗现代社会情感商品化,富有理想主义色彩。三是变革型乡族小说,主要反映社会变革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地位、精神风貌的变化。它紧贴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四是文化型乡族小说,对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在现代性胁迫下的沉浮命运做了生动描绘。其次是研究新时期乡族小说的人物谱系。现代化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农民担当这场变革的主角,他们的价值观、思想观、道德伦理观也在现代化的阵痛中发生裂变。裂变的结果是三类农民的产生:最能体现农民奋斗精神的是乡村“能人”。他们个性鲜明,头脑精明,进取心强,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军人物,其言
冯华[10](2004)在《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总结评价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并研究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论述了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认识过程,对不同的概念做出了评价,总结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明确说明了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的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次,在学术界率先系统考察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详细论述了经济学发展史中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过程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可持续发展的早期认识。第三,系统整理了中国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 43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 600 多种着作的目录,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等四个方面评述了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成就。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人口、资源、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科技、制度、文化是影响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重要因素,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方式,适度消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在考察了若干与可持续发展相互关联的系统以后,阐述了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机制:从基本问题系统看包括人口均衡机制、资源利用机制、环境保护机制,从影响因素系统看包括科技进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文化变迁机制,从行为方式系统看包括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绿色生产机制、以适度消费为特征的可持续消费机制,把这些机制用系统方法整合起来,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机制。
二、“忠诚的扶贫干部”陈来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忠诚的扶贫干部”陈来生(论文提纲范文)
(1)让红色血脉永远赓续——江苏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关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和认识 |
思考之一:党的档案馆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鲜亮的红色印记 |
一方面,这是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档案工作高度重视的言行中得来的。 |
另一方面,这是从档案工作与党相伴相随的真实历史中得来的。 |
思考之二:党的档案人要在新时代肩负起档案工作新使命 |
思考之三:党的档案人要在赓续红色血脉中一马当先、走在前列 |
第二,关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和实践 |
(一)南京长江大桥档案的开发与南京长江大桥精神的凝练 |
(二)在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彰显档案作为 |
(三)在全国率先开展“为英雄建档、让英雄留名”活动 |
(四)用档案宣传脱贫攻坚战伟大壮举、讲好江苏扶贫故事 |
(五)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档案开发工作 |
第三,关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体会和感悟 |
(一)提高“档案姓党、档案为党、档案护党”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定力、事业自信、工作自觉 |
(二)瞄准“争第一、创唯一、树品牌”目标要求,让档案更多彩、档案工作更精彩、档案工作者更出彩 |
(三)提升“融、创、研”能力水平,充分点燃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主引擎”“助推器”“反应堆” |
(2)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测评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遗产地旅游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
1.1.2 旅游服务质量在旅游业中越来越重要 |
1.1.3 旅游服务质量测评是对遗产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探索 |
1.2 研究意义 |
1.3 创新之处 |
1.3.1 评价主体从一维到多维,评价主体从服务接受方到接受方与提供方的综合 |
1.3.2 重新界定了旅游服务质量的概念 |
1.3.3 阐述了服务体系各主体的交互关系 |
1.4 研究综述 |
1.4.1 遗产地旅游研究现状 |
1.4.2 旅游服务质量研究现状 |
1.4.3 张家界文献研究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应用分析 |
2.1 核心概念 |
2.1.1 服务、质量及服务质量 |
2.1.2 旅游服务质量 |
2.1.3 自然遗产地 |
2.2 相关理论应用分析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系统理论 |
2.2.3 需求层次理论 |
2.2.4 顾客满意度理论 |
3、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体系系统分析 |
3.1 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的特性 |
3.1.1 自然遗产地的资源特色分析 |
3.1.2 自然遗产地的资源价值功能分析 |
3.1.3 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特点 |
3.2 自然遗产地与旅游业、旅游服务的互动关系 |
3.2.1 自然遗产地与旅游业 |
3.2.2 自然遗产地与旅游服务 |
3.3 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体系构成及关系 |
3.3.1 旅游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3.3.2 旅游服务体系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
3.3.3 九对服务共同体关系分析 |
3.4 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已有关于服务质量表征要素的研究成果 |
3.4.2 已有研究的启示及本文的观点 |
4、张家界旅游服务体系现状研究 |
4.1 张家界旅游目的地概况 |
4.1.1 张家界基本情况 |
4.1.2 武陵源大事记 |
4.1.3 武陵源资源特色与主要景点介绍 |
4.1.4 武陵源经济发展、游客接待与旅游收入 |
4.1.5 武陵源在湖南以及我国自然遗产中的地位比较 |
4.1.6 武陵源旅游投诉 |
4.2 张家界旅游服务体系状况 |
4.2.1 关于政府 |
4.2.2 关于旅游企业 |
4.2.3 关于服务人员 |
4.2.4 当地居民基本情况 |
4.2.5 游客基本情况 |
4.3 张家界旅游服务体系各利益主体服务诉求 |
4.3.1 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
4.3.2 问卷与访谈过程 |
4.3.3 不同利益主体的服务诉求分析 |
5、张家界武陵源旅游服务质量测评实证 |
5.1 旅游服务质量测评方法研究 |
5.1.1 旅游服务质量测评模型评述 |
5.1.2 旅游服务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分析 |
5.2 实地测评 |
5.2.1 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
5.2.2 游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 |
5.2.3 居民感知服务质量评价 |
5.2.4 员工感知服务质量评价 |
5.2.5 旅游企业感知服务质量评价 |
5.2.6 政府感知服务质量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测评体系构建 |
6.1 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 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
7、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优化途径 |
7.1 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情况描述 |
7.2 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优化途径 |
7.2.1 基于政府角度的服务质量优化途径 |
7.2.2 基于企业角度的服务质量优化途径 |
7.2.3 基于员工---游客角度的服务质量优化途径 |
7.2.4 基于居民---游客角度的服务质量优化途径 |
8、结语 |
8.1 研究结论及讨论 |
8.1.1 从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的角度阐释了旅游服务质量的内涵 |
8.1.2 阐述了五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中九对服务共同体的交互关系 |
8.1.3 提出了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影响因素 |
8.1.4 梳理了张家界旅游服务体系现状 |
8.1.5 定量计算了多维利益主体对张家界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得分情况 |
8.1.6 构建了张家界旅游服务质量指标体系 |
8.1.7 提出了基于多维利益主体感知的张家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对策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参与、主持与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三峡移民的习俗文化变迁研究 ——基于湖北省S村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视角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理论视角 |
四、文献综述 |
(一) 移民研究综述 |
(二) 移民理论综述 |
(三) 移民的习俗文化变迁研究综述 |
(四) 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 |
(五) 非自愿性移民研究综述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移民 |
(二) 习俗文化 |
第一章 移民原居地状况和迁入地的背景 |
一、水利工程和移民 |
(一) 三峡水利工程和三峡移民 |
(二) 丹江口水利工程和丹江口水库移民 |
二、移民原居地的习俗文化背景 |
(一) S村移民原居地——巴东的习俗文化背景 |
(二) C镇移民原居地——淅川的习俗文化背景 |
三、迁入地的习俗文化背景 |
(一) 迁入地——沙洋的习俗文化背景 |
(二) 迁入地——C镇的习俗文化背景 |
第二章 语言习俗文化变迁 |
一、移民原住地的语言习俗文化 |
(一) S村移民原居地语言文化的背景 |
(二) S村移民原居地语言文化的特点 |
二、迁入地的语言习俗文化 |
(一) 荆楚方言的文化背景 |
(二) 荆楚方言的特点 |
三、移民的语言文化适应情况 |
(一) 移民语言的重新适应 |
(二) 语言文化的差异给移民带来的困难 |
(三) 移民与当地人之间语言的相互调试 |
第三章 生产方式习俗变迁 |
一、移民原居地生产方式习俗 |
(一) 原始的刀耕火种 |
(二) 生产谚语世代传 |
(三) 经济作物的种植 |
(四) 其他经济来源 |
二、迁入地的生产方式习俗 |
(一) 田地的耕作 |
(二) 其他经济收入 |
三、移民生产方式的变迁 |
(一) S村移民生产方式的变迁 |
(二) C镇移民生产方式的变迁 |
(三) 现阶段移民面临的新问题 |
四、移民其他生产方式的发展 |
(一) S村移民积极发展其他的生产方式 |
(二) C镇移民其他生产方式的发展 |
第四章 生活方式习俗的变迁 |
一、饮食习俗的变迁 |
(一) S村移民原居地的饮食习俗 |
(二) S村移民迁入地的饮食习俗 |
(三) S村移民饮食习俗的延续与变迁 |
(四) C镇移民饮食习俗的变迁 |
二、住房习俗的变迁 |
(一) S村移民原居地住房特点 |
(二) S村移民住房习俗的变迁 |
(三) C镇移民住房习俗的变迁 |
三、服饰习俗的变迁 |
(一) S村移民原居地土家特色的服饰 |
(二) 迁入地的人们的穿衣打扮 |
(三) S村移民服饰习俗的延续和变迁 |
四、休闲娱乐习俗的变迁 |
(一) 麻将 |
(二) 其他休闲娱乐习俗 |
第五章 人生礼俗的变迁 |
一、诞生仪礼 |
(一) S村移民原居地的诞生礼 |
(二) S村移民迁入地婴儿的诞生礼 |
(三) S村移民婴儿诞生礼的变迁 |
(四) C镇移民婴儿诞生礼的变迁 |
二、成人仪礼 |
三、婚嫁礼俗 |
(一) S村移民原居地传统的婚嫁礼俗 |
(二) 迁入地的婚嫁礼俗 |
(三) S村移民婚嫁礼俗的变迁 |
(四) C镇移民婚嫁礼俗的变迁 |
(五) 婚俗对于移民与当地人之间的“涵化”的影响 |
四、丧葬仪礼 |
(一) S村移民原居地独特的丧葬习俗 |
(二) S村移民迁入地的丧葬习俗 |
(三) S村移民丧葬习俗的变迁 |
(四) C镇移民丧葬习俗的变迁 |
(五) 葬俗对于移民与当地人之间的“涵化”的影响 |
第六章 社交礼仪及节日习俗的变迁 |
一、社交礼仪的变迁 |
(一) S村移民原居地社交礼仪 |
(二) S村移民迁入地的社交礼仪 |
(三) S村移民与当地人的社交礼仪的延续与变迁 |
二、节日习俗的变迁 |
(一) 春节习俗 |
(二) 端午节习俗 |
(三) 清明和七月半习俗 |
(四) C镇移民的节日习俗的变迁 |
(五) 节俗对于移民与当地人之间的“涵化”的影响 |
结论 |
一、移民融入当地文化过程的规律 |
(一) 移民对原居地习俗文化的固守 |
(二) 模仿、适应与“涵化” |
二、习俗文化适应、融合中的差异性 |
(一) 不同类型的习俗文化适应、融合的差异性 |
(二) 不同年龄、经历、文化程度的移民在习俗文化适应上的差异性 |
(三) 主流习俗文化和非主流习俗文化在相互适应、融合上的差异性 |
三、政府的移民安置工作应充分重视移民的习俗文化适应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国内古镇旅游的研究现状 |
1. 古镇旅游资源研究 |
2. 古镇旅游开发及保护研究 |
(1) 古镇旅游产品开发 |
(2) 古镇旅游开发模式 |
(3) 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 |
3. 古镇旅游经营管理研究 |
4. 古镇旅游影响研究 |
5. 古镇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 |
6. 古镇旅游客源市场研究 |
7. 古镇旅游者行为及感知研究 |
8. 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
9. 古镇旅游社区参与研究 |
1 0. 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
三、总结及展望 |
(5)被围困的天性—试析范小青晚近小说的病态心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论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三 核心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范小青晚近小说病态心理的类型归纳 |
一 畏首畏尾的悲观沮丧型 |
二 杯弓蛇影的多疑多虑型 |
(一) 因疾生疑 |
(二) 因疑生疾 |
三 如饥似渴的利欲熏心型 |
(一) 金钱:感情的坟茔 |
(二) 权贵:人性的墓碑 |
第二章 小说人物病态心理形成的原因探析 |
一 主观因素:底层人群的人格特点 |
二 客观因素 |
(一) 生存环境的变迁 |
(二) 病态文化的蔓延 |
第三章 小说人物病态心理的书写形态 |
一 身陷牢笼无法自拔:多疑型、欲望型病态心理的书写形态 |
(一) 伤痕累累的亲情 |
(二) 执迷不悟的爱情 |
(三) 冰冷功利的友情 |
二 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悲观型、焦虑型病态心理的书写形态 |
(一) 适时的接受 |
(二) 积极的改变 |
第四章 范小青晚近小说病态心理视角的价值 |
一 文学价值 |
二 社会价值 |
(一) 揭示现代人心理失衡的普遍性 |
(二) 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6)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的苦难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苦难主题:多样化的受难形态 |
第一节 从生存之苦到精神之困 |
第二节 多重文化交织下的苦难 |
第二章 叙事策略:多元化的描写风格 |
第一节 幽默荒诞的无声世界 |
第二节 寓言般的英雄神话 |
第三节 田园与童话的另类反拨 |
第三章 精神超脱:苦难的救赎之路 |
第一节 直面的抗争救赎 |
第二节 多样的消弭解脱 |
第四章 时代烙印:苦难叙事的原因与局限 |
第一节 选择“苦难”的原因 |
第二节 苦难书写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作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可持续视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主题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主题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有关林果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3.3 研究评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产业的含义 |
1.4.2 特色产业的含义 |
1.4.3 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产业 |
1.4.4 林果业相关概念 |
1.5 本文的研究范围 |
1.6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7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7.1 可能的创新 |
1.7.2 不足之处 |
本章注释 |
2. 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2.3 竞争优势理论 |
2.4 规模经济理论 |
2.5 产业经济理论 |
2.5.1 产业结构理论 |
2.5.2 产业组织理论 |
2.5.3 产业政策理论 |
2.6 农业产业化理论 |
本章注释 |
3. 国外林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3.1 世界林果业发展概述 |
3.1.1 世界林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概况 |
3.1.2 世界果品贸易概况 |
3.2 国外林果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3.2.1 国外林果业发展概况 |
3.2.2 国外林果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3.2.3 国外林果业可持续发展对新疆的几点启示 |
本章注释 |
4.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剖析 |
4.1 新疆特色林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4.1.1 发展新疆特色林果业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4.1.2 发展新疆林果业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 |
4.1.3 发展新疆林果业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
4.1.4 发展新疆林果业有利于深化农村改革 |
4.1.5 发展新疆林果业有利于新疆生态环境的保护 |
4.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
4.2.1 供需矛盾性 |
4.2.2 栽培的地域性 |
4.2.3 劳动密集性 |
4.2.4 产销安全性 |
4.2.5 生态性 |
4.2.6 市场需求多重性 |
4.2.7 发展的不平衡性 |
4.2.8 鲜活易损性 |
4.2.9 复杂性 |
4.3 新疆特色林果业比较优势分析 |
4.3.1 比较优势的内涵 |
4.3.3 新疆林果业比较优势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 |
4.4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 |
4.4.1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阶段分析 |
4.4.2 新疆特色林果种植现状 |
4.4.3 新疆特色林果贮藏加工现状 |
4.4.4 新疆特色林果销售现状 |
4.4.5 特色林果业对果农增收的贡献 |
4.5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基地建设水平低 |
4.5.2 林果产业结构不合理 |
4.5.3 科技管理水平低 |
4.5.4 生产技术难已突破 |
4.5.5 产业化程度低 |
4.5.6 市场营销能力弱 |
4.5.7 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
本章注释 |
5.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要素分析 |
5.1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
5.1.1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
5.1.2 对波特“钻石模型”的评价 |
5.2 可持续视角下的林果业发展“钻石模型” |
5.3 林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要素 |
5.3.1 自然条件 |
5.3.2 气候资源 |
5.3.3 水资源 |
5.3.4 土地资源 |
5.3.5 生物资源 |
5.3.6 林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要素分析结论 |
5.4 林果业发展的经济要素 |
5.4.1 资本资源 |
5.4.2 市场因素 |
5.4.3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 |
5.4.4 林果产业结构 |
5.4.5 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 |
5.4.6 果农收入 |
5.4.7 品牌 |
5.4.8 林果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分析结论 |
5.5 林果业发展的社会要素 |
5.5.1 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5.5.2 人力资源状况 |
5.5.4 机械化 |
5.5.5 果农组织 |
5.5.6 基础设施 |
5.5.7 林果业发展的社会要素分析结论 |
5.6 林果业发展的环境要素 |
5.6.1 生态环境 |
5.6.2 自然灾害 |
5.6.3 林果业发展的环境要素分析结论 |
5.7 机遇 |
5.7.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 |
5.7.2 西部大开发带来了发展机遇 |
5.7.3 国家政策带来了发展机遇 |
5.7.4 政策带来了发展机遇 |
5.7.5 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带来机遇 |
5.7.6 市场需求空间大 |
5.7.7 信息化带来的机遇 |
5.8 政府因素 |
5.8.1 制度因素 |
5.8.2 政府行为因素 |
5.9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5.10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机理分析 |
5.10.1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
5.10.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
小结 |
本章注释 |
6.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 |
6.1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及必要性 |
6.1.1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 |
6.1.2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6.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6.2.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类型 |
6.2.2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方法 |
6.2.3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 |
6.2.4 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
6.2.5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6.2.6 层次总排序 |
6.2.7 权重总排序小结 |
6.3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6.3.1 评价的基本步骤 |
6.3.2 评价的方法-目标值和指标基础数据的确定 |
6.3.3 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模型 |
6.3.4 结论和建议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7.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构想 |
7.1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
7.1.1 SWOT 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7.1.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SWOT 分析 |
7.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战略原则 |
7.2.1 指导思想 |
7.2.2 战略原则 |
7.3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重点 |
7.4 战略规划 |
7.4.1 主要果品品种规划 |
7.4.2 主要果品种植基地区划布局 |
7.4.3 主要果品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基地建设规划 |
7.4.4 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
7.5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选择 |
7.5.1 政府驱动战略 |
7.5.2 科技创新战略 |
7.5.3 产业集群战略 |
7.5.4 名牌果品战略 |
7.5.5 人才战略 |
本章注释 |
8.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
8.1 发展模式概述 |
8.1.1 模式的概念 |
8.1.2 模式的特征 |
8.1.3 模式的选择 |
8.2 新疆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8.2.1 生态林果业模式 |
8.2.2 绿色林果业模式 |
8.2.3 休闲林果业模式 |
8.2.4 设施林果业模式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9.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9.1 加强林果业基地能力建设 |
9.1.1 优化区域布局和调优品种结构 |
9.1.2 加强良种苗木繁育工作 |
9.1.3 加强无公害、绿色果品基地建设 |
9.1.4 加强出口果品基地建设 |
9.1.5 加大林果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
9.1.6 加强土地管理,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
9.1.7 加强节水灌溉型林果业基地建设 |
9.2 通过强化产业化提高林果业加工能力 |
9.2.1 林果产业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
9.2.2 林果业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
9.2.3 加快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
9.2.4 建立林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
9.2.5 做好产后商品化处理 |
9.3 加强林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9.3.1 创新林果业科技机制 |
9.3.2 创新林果业科技体系 |
9.3.3 创新科技管理方式 |
9.3.4 创新科技人才政策 |
9.3.5 积极推广林果业机械化 |
9.3.6 加强林果业标准化建设 |
9.3.7 建立林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体系 |
9.4 加强林果业市场营销能力建设 |
9.4.1 完善市场营销体系 |
9.4.2 实施果品品牌营销 |
9.4.3 构建新的分销网络 |
9.4.4 强化营销沟通 |
9.4.5 制定有效的果品包装策略 |
9.4.6 完善果品物流体系 |
9.4.7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
9.4.8 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 |
9.4.9 组建果品产销战略联盟 |
9.5 加快林果业灾害防控能力建设 |
9.5.1 林果业生产经营的外部性特点 |
9.5.2 新疆林果业灾害防控能力建设的目标 |
9.5.3 新疆林果业灾害防控能力建设 |
9.6 加快政府对林果业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
9.6.1 发挥政府对新疆林果业的宏观调控作用 |
9.6.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10.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农业公司化经营的典型模式及其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中国农业问题的特殊性 |
(一) 本文的研究背景 |
(二) 我国农业的历史地位 |
1. 农业在人类发展“第二阶梯”中的基础地位 |
2. 农本思想贯穿于中国封建史 |
3. 农业中的土地问题 |
(三) 我国现代的“三农”问题 |
1. “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
二、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
(一) 国外工业化进程的启示 |
1. 英国消灭农民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
2. 法国漫长的改造农业小生产者道路 |
3. 美国利用资源禀赋和良性法律并举解决土地问题 |
4. 失败的俄国农村改造 |
5. 大国工业化历程对国我的启示 |
(二) 改造传统农业经营形式的探索 |
1. 农业合作 |
2. “龙头企业(公司)带动型” |
3. 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 |
4. 相关概念 |
(三) 本文主题及特色 |
1. 研究主题 |
2. 研究对象选取 |
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4. 基本研究框架 |
5. 主要研究结论 |
三、农业公司化经营典型模式 |
(一) 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 |
1. “汤营模式”的基本特征 |
2. “汤营模式”的基本经验 |
3. 尚待完善的问题 |
(二) 混合经营主体型 |
1. 公司+间接主体型 |
(1) “仁寿模式”的主要特色 |
(2) “仁寿模式”的优点 |
(3) 尚待解决的问题 |
2. 公司+直接主体型 |
(1) “东江模式”的基本特点 |
(2) “东江模式”的主要效用 |
(3) 模式的薄弱环节 |
(三) 农户组合型 |
1. 农户组合型的主要特色 |
2. 农户组合型的主要优势 |
3. 有待改善的问题 |
(四) 公司租赁经营型 |
1. 公司租赁经营的特征 |
2. 公司租赁经营型的优势 |
3. 尚待改进的问题 |
(五) 农业公司化经营典型模式比较 |
1. 影响政策支持力度的因素 |
2. 农业公司运营能力影响因素 |
3. 公司与农户关系 |
4. 农户的权益保障程度 |
5. 对农业产业化程度的影响 |
6. 模式的稳定性 |
7. 模式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和适用性 |
四、农业公司化模式中的基本问题 |
(一) 农业公司化模式与现行法律制度的冲突 |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与现行法律制度的冲突 |
2.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公司时与现行法律制度的冲突 |
3. 农业公司运营中与现行法律制度的冲突 |
4. 农业公司破产清算时与现行法律制度的冲突 |
(二) 农业产业投资回报率低问题 |
(三) 农业公司与农民间经营权关系变动趋势问题 |
(四) 农业公司化经营中的政府角色定位问题 |
(五) 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急需发展的紧迫性问题 |
五、促进农业公司化模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
1. 更加灵活的土地经营权变动政策 |
2. 及时出台地方性法规 |
3. 提高农业投资回报率 |
4. 降低地方政府管理引致的成本 |
5. 提升农业竞争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时期乡族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概念的断裂与意义的生长 |
第一章 乡族小说与“现代”语境 |
第一节 乡族小说对“现代”与“传统”的阐释 |
一、中国农村进入“现代”语境的发生学考察 |
二、“现代性”的含义及其对乡族小说的影响 |
三、乡族小说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
第二节 新时期乡族小说的嬗变轨迹与多元形态 |
一、新时期乡族小说的递嬗演进 |
二、新时期乡族小说的发展轨迹 |
三、新时期乡族小说的多元形态 |
第二章 新时期乡族小说的形象谱系 |
第一节 形象谱系之一:乡村宰制者 |
一、生存型“能人” |
二、商业型“能人” |
三、政治型“能人” |
第二节 形象谱系之二:乡村女“能人” |
一、叛逆型女“能人” |
二、道德型女“能人” |
三、事业型女“能人” |
第三节 形象谱系之三:乡村贫困群体 |
一、“人穷志不穷”型群体 |
二、“人穷志也穷”型群体 |
三、“志穷人不穷”型群体 |
第四节 形象谱系之四:游走的“边缘人” |
一、“边缘人”的兴起与农民形象的改写 |
二、忍让型“边缘人” |
三、“自我”认同型“边缘人” |
第三章 新时期乡族小说的审美哗变 |
第一节 新时期乡族小说审美哗变(之一) |
一、创作路向的转轨与“真实性”的重新阐释 |
二、现实主义写作与现代技巧的并置 |
三、写作姿态的转变与新形象的塑造 |
四、叙事视角的多元与跨文体写作 |
第二节 新时期乡族小说审美哗变(之二):悲喜二重奏 |
一、肉身之痛与灵魂之美 |
二、生存之苦与精神之乐 |
第三节 新时期乡族小说审美哗变(之三):话语资源的开发与共享 |
一、贾平凹小说中古语的现代神韵 |
二、“马桥”方言的文化底蕴 |
第四节 审美哗变之隐忧与反思 |
一、乡族长篇小说的衰落与写作的凝滞 |
二、文学精神的缺失与经典形象的缺席 |
三、苦难作为精神救赎 |
四、道德作为审美支柱 |
第四章 新时期乡族小说与乡土民间文化 |
第一节 新时期乡族小说与乡土民间文化 |
一、“乡土民间文化”的概念 |
二、乡土民间文化的两种表现形态 |
三、乡土民间文化的存在形态及创造层级 |
四、新时期乡族小说与乡土民间文化 |
第二节 乡土民间的民俗礼仪:有意味的形式 |
一、乡土民间民俗礼仪的情感意味 |
二、乡土民间民俗礼仪的社会反思意味 |
三、乡土民间民俗礼仪的道德隐喻意味 |
第三节 乡土民间的传统艺术:末路中兴 |
一、乡土民间的说唱艺术 |
二、乡土民间的“杂类”艺术 |
第四节 乡土民间的神秘文化:民间信仰的终结 |
一、人对“神人”的信仰 |
二、人对自然的信仰 |
三、人对神鬼的信仰 |
结语:一个等待批判的概念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导 言 |
一、 选题的背景和理论综述 |
二、 论文的观点创新和理论突破 |
三、 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和创新 |
四、 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思想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外学者的理解与演变 |
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的背景 |
二、 西方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理解 |
三、 中国学者怎样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
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 |
一、 增长不等于发展 |
二、 持续增长也不等于可持续发展 |
三、 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史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的思想渊源 |
一、 古典经济学的争论 |
二、 新古典经济学对“能否可持续发展”的论述 |
三、 现代西方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对可持续发展讨论的回应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论认识 |
一、 物质变换理论的基本要点 |
二、 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
三、 马恩从制度和观念两方面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第三章 中国当代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文献 |
第二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 10 年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就 |
一、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和基本理论的引进 |
二、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 |
三、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四、 可持续发展具体实现模式和途径的研究 |
第四章 人口、资源、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人口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
一、 人口压力是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 |
二、 适度人口规模和人口发展的规律 |
三、 家庭决策是人口数量变化的微观基础 |
四、 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对策 |
第二节 资源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
二、 资源稀缺性与市场配置效率 |
三、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一、 生态环境和环境问题 |
二、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和库兹涅茨曲线 |
三、 环境问题成因与分析 |
四、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政策 |
第五章 科技、制度、文化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
一、 技术进步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
二、 技术进步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 |
三、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对策 |
第二节 制度与可持续发展 |
一、 制度经济学思想和制度的重要性 |
二、 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原因分析 |
三、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
第三节 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
一、 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指导 |
二、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
第六章 循环经济和适度消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呼唤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一、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
二、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演变规律要求走向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方式 |
一、 循环经济是经济运行机制的一次范式革命 |
二、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
三、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对策 |
第三节 可持续消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 |
一、 现代社会的“奢侈型”消费是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
二、 转变传统消费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理念 |
三、 倡导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方式 |
第七章 从理论回到实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 |
第一节 多层次的评估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
一、 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意义和原则 |
二、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综述 |
三、 中国应分层次建立可持续发展核算和评估体系 |
第二节 战略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实践、案例和经验 |
一、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 世纪议程》 |
二、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中国 21 世纪议程》 |
三、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案例和经验 |
第三节 采取措施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现机制 |
一、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和政策 |
二、 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机制 |
附录一 |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思想渊源考察 |
一、 考察的参照系: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视角 |
二、 保护生物资源以便持续利用的思想 |
三、 人口与资源相协调、人口与生产相适应的思想 |
四、 生财和节用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思想 |
附录二 |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具体内容 |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总体框架设计 |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具体评价内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忠诚的扶贫干部”陈来生(论文参考文献)
- [1]让红色血脉永远赓续——江苏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传播[J]. 陈向阳. 档案与建设, 2021(11)
- [2]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服务质量测评与优化研究[D]. 夏汉军. 云南大学, 2015(09)
- [3]三峡移民的习俗文化变迁研究 ——基于湖北省S村的田野调查[D]. 赵冰. 武汉大学, 2012(06)
- [4]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综述[J]. 吕勤,黄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01)
- [5]被围困的天性—试析范小青晚近小说的病态心理书写[D]. 常楠. 海南师范大学, 2011(12)
- [6]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的苦难叙事[D]. 俞春娟. 苏州大学, 2010(02)
- [7]可持续视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D]. 孙兰凤. 新疆大学, 2009(01)
- [8]农业公司化经营的典型模式及其前景分析[D]. 王林. 四川师范大学, 2009(02)
- [9]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时期乡族小说[D]. 李莉.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 [10]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 冯华. 复旦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