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邻氟苯甲醛的合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宜乐[1](2020)在《基于苯并咪唑膦类双齿、四齿螯合配体及Cu(Ⅰ)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合成了双齿和四齿两个系列配体(L1-L5),利用配体与不同的铜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多样的中性双核卤素配位型、离子型以及苯硫酚配位的一价铜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确定,并系统的研究了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配合物进行理论分析。配合物发光范围覆盖了蓝光到红光区。以L1-L5作为主配体,以[Cu(CH3CN)4]PF6或Cu X(X=I、Br、Cl、thiophenol)为铜源共合成了13个新型的Cu(Ⅰ)配合物。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Cu为变形四面体构型。通过增大共轭体系,调控配体的取代基,增强配合物结构刚性,实现了从蓝光到红光的发射。其中,碘离子配位的双核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发光量子效率(高达50%)。当配体相同时,配合物Cu2LI2、Cu2LBr2和Cu2LCl2最大发射波长按I、Br、Cl顺序依次增大。在合成的五个双核及单核离子型铜配合物中,双核配合物的发光量子效率明显高于单核配合物(高达55.77%)。实验还发现巯基参与配位的配合物发光性能较好,其中配合物Cu L4S具有高达72.67%的量子效率。配合物在常温下的发光寿命均在0.92μs~32.6μs之间。DFT计算结果表明:碘配位的配合物HOMO-LUMO的轨道跃迁主要由XLCT辐射跃迁和MLCT跃迁贡献,并混有ILCT跃迁;而巯基参与配位的配合物HOMO-LUMO的轨道跃迁以L’LCT跃迁为主,MLCT贡献很小;而离子型配合物HOMO-LUMO轨道跃迁主要为ILCT和MLCT跃迁,混有少量的L’LCT跃迁。
曹蒙蒙[2](2020)在《新型咪唑膦类配体及其铜(Ⅰ)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共设计合成了六种新型咪唑膦类配体(L1L6),并利用这些配体与一价铜盐反应制备了十三个新的一价铜的单核、双核和四核配合物。研究表明:通过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可以有效的调控配体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从而得到高效发光的铜(Ⅰ)配合物。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章节:(1)合成了四种新型苯并咪唑膦类配体(L1L4),与卤化亚铜(Cu X,X=I,Cl,Br)、六氟磷酸四乙腈铜(Ι)进行反应,得到了三个单核Cu(Ι)配合物(Cu L2X)、一个单核离子型Cu(Ι)配合物([Cu(POP)L2](PF6))和五个双核Cu(Ι)配合物((Cu L1X)2、(Cu L3I)2、(Cu L4I)2)。利用元素分析、核磁、红外、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中性配合物的中心铜离子均采取了三配位的平面三角形构型;而离子型配合物的中心铜离子则形成四配位的的变形四面体构型。光学性质研究表明:通过配体的改变实现了从蓝绿光到红光的发射(490-652 nm),单核苯并咪唑膦Cu(Ι)配合物的固体粉末均具有较好的光致发光性能,其中Cu L2Br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高达71.53%。L2系列配合物在常温下的发光寿命在6.4563.14μs之间,77 K的发光寿命在37.53-143.16μs之间;并且配合物的发射光谱在77 K下有明显蓝移现象(521 nm),说明该类配合物为磷光发射。L1L2系列配合物都具有溶剂变色的性质,是潜在的光信息发光材料。理论计算分析表明:L1L3系列三配位配合物的HOMO到LUMO的轨道跃迁方式主要是MLCT,XLCT,以及部分ILCT的混合跃迁;配合物(Cu L4X)2的HOMO到LUMO轨道跃迁方式主要是MLCT和XLCT的混合跃迁;配合物[Cu(POP)L2](PF6)的HOMO到LUMO的轨道跃迁方式主要是ILCT跃迁,伴随着L’LCT跃迁。(2)基于双膦配体的三配位铜(Ι)配合物优良的发光性能,本章节合成了吡啶并咪唑双膦配体(L5L6),通过与卤化亚铜(Cu X,X=I,Cl,Br)进行反应,得到了三个单核配合物(Cu L5X)和一个四核配合物(Cu2L6I2)2。单晶结构分析表明:三个单核配合物(Cu L5X)中,中心铜离子均形成三配位的平面三角形构型,配合物(Cu2L6I2)2中形成了Cu4I4单元,其中两个铜离子采取了变形四面体配位结构,另外两个铜原子采取了平面三角形配位结构。吡啶并咪唑铜(Ι)配合物的固体粉末均表现出较好的光致发光性能,其中Cu L5I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高达77.15%,配合物的发射波长在581-670 nm之间,通过调控配体上二苯基膦基团的位置实现从黄光到红光的高效发射。配合物Cu L5I和(Cu2L6I2)2在常温下的发光寿命为12.54-53.47μs,低温77 K的发光寿命为118.34-140.32μs;并且配合物的发射光谱在77 K下有明显蓝移(29-30 nm),说明该类配合物为磷光发射。理论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L5系列配合物中HOMO到LUMO的轨道跃迁方式主要是MLCT,XLCT,和部分双膦配体内部ILCT的混合跃迁;四核配合物(Cu2L6I2)2的HOMO到LUMO的轨道跃迁方式主要是XLCT跃迁和MLCT跃迁。
谭赞儒[3](2020)在《手性钌配合物与三螺旋RNA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三螺旋核酸在生物治疗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然而三螺旋三条磷酸骨架之间的电荷排斥降低了其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于实际,如何提升三螺旋的稳定性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钌多吡啶配合物具有热力学稳定、对细胞的低毒性以及光理化性质丰富等特点,常应用于与核酸的相互作用研究。本文合成了六种手性钌多吡啶配合物,使用光谱学,流体学,热力学等多种测试方法探究其与三螺旋RNA的作用机理,对三螺旋是否存在异构选择性以及对三螺旋稳定性的影响,为手性钌配合物与三螺旋核酸作用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有利于钌配合物在作为抗癌药物等领域的发展。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三螺旋的结构、应用,简单描述了钌配合物与核酸作用的应用,以及本文选题意义。第二章选取了Δ-[Ru(bpy)2pip]2+,Λ-[Ru(bpy)2pip]2+,Δ-[Ru(bpy)2(m-fpip)]2+和Λ-[Ru(bpy)2(m-fpip)]2+作为研究目标,探究插入配体上的吸电子取代基对于三螺旋的结合强度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物都以插入模式与三螺旋作用,引入插入配体取代基提高了与三螺旋作用的结合亲和力,对于三螺旋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左右旋配合物之间并无明显差别,不存在异构选择性。第三章选取了手性钌多吡啶配合物Δ-[Ru(bpy)2(o-fpip)]2+、Λ-[Ru(bpy)2(o-fpip)]2+、Δ-[Ru(bpy)2(p-fpip)]2+和Λ-[Ru(bpy)2(p-fpip)]2+作为研究目标,探究配合物插入配体取代基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空间位阻对于三螺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取代基处于邻位时的配合物与三螺旋结合亲和力更高,证明空间位阻对于三螺旋稳定性有影响。配合物Λ-3,Λ-4,Δ-4都能提升三螺旋第三条链的稳定性而对双链无明显影响。第四章选取了Δ-[Ru(bpy)2mip]2+、Λ-[Ru(bpy)2mip]2+、Δ-[Ru(bpy)2bdip]2+和Λ-[Ru(bpy)2bdip]2+作为研究目标。Λ-5与三螺旋的结合强度略低于Δ-5的,Λ-6的结合强度高于Δ-6,存在异构选择性。而Λ-5的结合强度低于Λ-6,证明Λ-6中配体上亚甲二氧基的位置影响配合物与三螺旋的结合强度。通过热力学变温实验,Λ-5与Δ-5都能稳定三螺旋第三条链而对双链几乎无影响,且左右旋稳定效果差别不大;而Λ-6稳定三螺旋第三条链,对双链轻微去稳定化,Δ-6稳定三螺旋第三条链而对双链几乎无影响,其对第三链的稳定性的提升不如Λ-5与Δ-5的,证明配合物配体亚甲二氧基的位置对三螺旋稳定性有影响。
徐传龙[4](2020)在《新型亚胺配体的开发及其在不对称Kinugasa反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β-内酰胺是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分子的核心结构骨架,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β-内酰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体。在众多合成β-内酰胺的途径之中,铜催化的不对称Kinugasa反应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方法,拥有很多吸引人的优点,因此合成光学纯的β-内酰胺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成功地开发出一类新的衍生自TsDPEN的手性N,N,N-亚胺配体并将其应用于铜催化的不对称Kinugasa反应中。在最优条件下,我们合成了一系列顺式β-内酰胺,中等到良好的收率(高达93%),优异的非对映选择性选择性(高达17.5:1)和优异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1%)。
刘松涛[5](2020)在《三组分合成巴比妥酸螺二氢呋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包含巴比妥酸单元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螺二氢呋喃巴比妥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治疗肿瘤、糖尿病以及帕金森病等领域有着广大的应用前景。经过文献调研,本文研究了巴比妥酸衍生物和芳香醛以及不同的1,3-环状二羰基类化合物的三组分反应。巴比妥酸、芳香醛和环状二羰基发生一锅三组分反应,生成未成环中间体。选用NBS对其溴代,优先溴化取代巴比妥酸上的活性CH。接着,中间体上环酮以烯醇式羟基发生亲核进攻脱除溴化氢,形成螺二氢呋喃产物。本文对该反应的条件进行探索,对反应中溶剂、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卤源、投料比以及温度等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选择巴比妥酸和1,3-二甲基巴比妥酸、十八种醛和三种环状1,3-二羰基化合物作为底物组合反应,并采用绿色环保的乙醇-水作为反应溶剂,L-脯氨酸为催化剂在室温下进行反应。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六种不同系列的产物,共103种化合物,并通过1H-NMR、13C-NMR、IR、HR-MS和X-单晶衍射确证其结构。
谭伟[6](2019)在《硫羰基的原位构建及相关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硫代羰基(C=S)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的有机硫化物,能够被应用于诸多的研究领域,相关化合物的开发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和探索。目前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劳森试剂、硫光气及二硫化碳等传统硫代羰基化试剂的基础上,虽然这些方法表现出了各具特色的合成优势,但各自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硫化试剂具有难闻的气味、原子经济性差、高毒性、高腐蚀性和高易燃性等。这里,我们发展了一类新型的、实用的原位直接构建硫代羰基结构的反应模型,避免了传统硫代羰基化试剂的使用,实现了多种结构类型硫代羰基化合物的合成,并且成功地将发展的方法应用于功能性硫代羰基化合物的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硫脲类化合物的研究。利用硫粉与氯仿的组合,原位构建出硫代羰基结构并结合反应体系中的胺源合成了各种硫脲化合物。该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普适性,各种高反应性基团如羟基、烯基等在体系中均能有效的兼容以及底物的手性中心在反应中也能得到保持。同时,其还具有高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等特点,避免了高污染、高毒性等传统硫代羰基化试剂的使用。此外,我们顺利地将该方法应用于各种类型手性硫脲催化剂和农药分子的合成,并完成了相关化合物的克级规模制备。(2)苯并噻嗪硫酮和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在一锅反应中,以邻碘苄胺衍生物或邻碘苯胺衍生物为原料,在硫化钾和氯仿的参与下,完成了五根新化学键的形成,原位构建了硫代羰基官能团,形式上实现了二硫化碳等当体的引入,合成了苯并噻嗪硫酮和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并且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功能分子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克级规模制备。在机理研究部分,我们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的检测发现了硫化钾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在室温条件下可以相互作用生成三硫阴离子自由基(S3.-),提出了S3.-物种和二氯卡宾(:CCl2)中间体参与反应的机理。此外,我们探究了反应所得到的苯并噻嗪硫酮和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首次发现了该类化合物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HDAC8)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催化域(cHDAC4)具有显着的抑酶活性。(3)二硫代胺基甲酸酯的研究。在一锅反应中,以有机硫代硫酸盐和有机胺为底物,在硫化钾和氯仿的参与下,完成了四根新化学键的形成,原位构建了硫代羰基结构,避免了传统硫代羰基化试剂的使用,合成了二硫代胺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同时,该方法也能够放大至克级制备的规模,具有实用性。在机理方面,结合实验结果和上一章关于S3.-的研究,我们进一步提出了二氯卡宾(:CCl2)和S3.-物种参与作用的反应历程。另一方面,我们也考察了合成的开链状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发现该类化合物同样对HDAC8和cHDAC4表现出抑酶活性,并且个别化合物对HDAC8和cHDAC4显示出了优秀的选择性。(4)硫代内酰胺的合成。以环状有机胺为底物,通过可见光促进的胺类化合物α-C(sp3)-H键的硫代羰基化反应,实现了硫代羰基结构的原位构建,完成了各种硫代内酰胺化合物的合成。该方法具有反应模型新颖、条件温和、原子经济性高、环境友好等特点,且被成功的应用于天然产物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的结构修饰中。在机理部分,通过控制实验,验证了亚胺离子是反应的关键中间体。根据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淬灭实验的结果,提出了硫化钾在溶液中提供的S2-、S3.-等无机硫阴离子是反应的活性物种并且参与了激发态光敏剂的淬灭及催化剂的循环。
赵爽[7](2019)在《BF3·OEt2促进的炔丙醇重排/[1,5]-氢迁移/环化反应》文中认为四氢喹啉作为关键的化学结构片段广泛存在于药物和天然产物中。在过去几十年,通过[1,5]-氢迁移/环化反应来合成一系列复杂的化合物,尤其是四氢喹啉类衍生物,已经成为一种高效快捷的方法之一。在[1,5]-氢迁移/环化的串联反应中,底物往往需要同时含有氢受体和氢供体两部分。氢供体通常是杂原子邻位惰性的C(sp3)-H键,活化的烯烃、醛、酮、亚胺作为氢受体是比较常见的,但是炔烃作为氢受体却很少有报道。目前,通过[1,5]-氢迁移/环化/氟化反应来合成含有烯基氟片段的四氢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并未报道,因此开发一种合成不同结构的四氢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论文中,我们设计了一种BF3·OEt2参与的炔丙醇重排/[1,5]-氢迁移/环化反应来合成四氢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对路易斯酸、布朗斯特酸、反应物比例、溶剂、温度等参数的筛选,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2.5当量BF3·OEt2既可以作为路易斯酸,又可以作为氟源,二氯乙烷(DCE)作为溶剂,在60 ℃条件下反应2小时。反应普适性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第一,对于叔胺的类别来说,环状或者脂肪链状的叔胺在标准条件下都可以很好地进行;第二,直接与叁键相连的取代基对反应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当与叁键相连的取代基是芳基或者乙烯基时,可以单一的得到酮式的四氢喹啉类衍生物;而当与叁键相连的取代基是烷基或者三甲基硅基时,主要得到链式的烯基氟类化合物,同时伴随少量酮式的四氢喹啉类衍生物。该方法条件温和高效,可以获得较好收率的四氢喹啉类化合物,还可以根据取代基的不同来合成不同类型的目标产物。因此本论文为合成四氢喹啉类衍生物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
张桐玮[8](2019)在《具有空间限域的含N二羧酸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0世纪,配位化学蓬勃发展,在原子能工业、核燃料、稀有金属以及经济有着重要的贡献。配位化学是化学各个分支学科以及物理学、生物学相互渗透的学科。它在化学催化、医学、磁性、光学、电化学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配合物是配体与金属原子或离子通过配位键作用形成的,它包括配位聚合物以及具有离散结构的单核或有限多核的金属配合物。而现今构筑具有新颖的结构、功能化的配合物是配位化学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本论文通过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以乙胺、苄胺、R-(+)-1-苯乙胺以及4’-溴甲基-2-甲酸甲酯联苯为原料合成了三个具有空间限域的含氮二羧酸配体:N,N-二[4′-亚甲基-(1,1′-联苯)-2-甲酸]乙胺(H2L1)、N,N-二[4′-亚甲基-(1,1′-联苯)-2-甲酸]苄胺(H2L2)、R-N,N-二[4′-亚甲基-(1,1′-联苯)-2-甲酸]苯基乙胺(H2L3)。并运用质谱、红外对其进行表征。同时以H2L1、H2L2、H2L3为配体,分别和过渡金属离子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合成了15个金属配合物。论文实验内容如下:(1)H2L1、H2L2、H2L3三个具有空间限域的含N二羧酸配体的合成与表征。(2)配合物1-5的合成、表征及磁性研究:通过溶剂热的方法,以H2L1、H2L2、H2L3为配体,分别和FeCl3·6H2O反应,合成了三例结构相似的环状12核铁簇合物:[Fe12(L1)6(CH3O)24](1)、[Fe12(L2)6(CH3O)24](2)和[Fe12(L3)6(CH3O)24](3)。同时以H2L2为配体和Co(NO3)2·6H2O反应,合成了两例―八面体‖的20核钴簇合物:{[(Co2+)16(Co3+)4(μ6-O)4(L)4(OCH3)12(μ3-OH)12(H2O)8](NO3-)8}(4)、{[(Co2+)16(Co3+)4(μ6-O)4(L)4(μ3-OH)20(OCH2CH3)4(HOCH2CH3)8](NO3-)8}(5)。运用红外、热重分析、粉末衍射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对配合物的磁性进行了分析。(3)配合物6-9的合成、表征及配合物6、7催化反应的研究:通过溶剂热的方法,以H2L1、H2L3和4,4′-联吡啶作为有机配体和Cu(NO3)2·3H2O反应,分别得到了四例零维的四核铜配合物:{Cu4(L1)4[(CH3)2N]2(H2O)2}(6)、[Cu4(L1)4(4,4′-bipy)(H2O)2](7)、{Cu4(L3)4[(CH3)3N](CH3OH)(DMF)2}(8)、[Cu4(L3)4(4,4′-bipy)(H2O)(DMF)](9)。运用红外、热重分析、粉末衍射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以配合物7(1.09 mol%,20 mg)为催化剂、无溶剂和25℃条件下,苯甲醛类化合物和丙二腈进行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率均在90%以上。因此配合物7显示了极好的催化活性。(4)配合物10-15的合成与表征:通过溶剂热的方法,以H2L2、H2L3为配体分别和Co(NO3)2·3H2O、Mn(NO3)2·3H2O、Zn(NO3)2·3H2O反应,合成了六例一维链的配合物:{[Zn(L2)(DMA)]}n(10)、{[Co(L2)(DMA)]}n(11)、{[Mn(L2)(DMA)]}n(12)、{[Co(L2)(CH3CH2O)]}n(13)、{[Zn(L3)(DMA)]}n(14)、{[Co(L3)(DMA)]}n(15)。运用红外、热重分析、粉末衍射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
钱景[9](2019)在《过渡金属催化的吲哚和色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色酮和吲哚结构广泛存在于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在新药研发领域属于优势结构,其合成和官能团转化新方法研究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前沿和热点领域之一。本学位论文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催化下3-重氮吲哚-2-亚胺的一些反应,这些反应提供了构筑结构多样的吲哚、色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了二价铑催化下3-重氮吲哚-2-亚胺与芳醛及α,β-不饱和醛反应。发现3-重氮吲哚-2-亚胺在2.5 mol%Rh2(HFD)4催化下能够与芳醛反应生成(E)-2-(氨基(芳基)甲亚基)吲哚-3-酮类化合物,反应经历了铑卡宾形成/形式[3+2]环加成/开环重排串联过程,具有底物普适性好、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高、产率良好等特点。当邻氟苯甲醛作为底物时,得到的产物可进一步在NaH的作用下生成色烯-4-酮并吲哚类稠杂环化合物。此外,当3-重氮吲哚-2-亚胺与α,β-不饱和醛反应则生成吡喃并吲哚类化合物,这一反应可能涉及6π-电环化过程。(2)研究了二价铜催化下3-重氮吲哚-2-亚胺与l-(邻羟基苯基)-3-(二烷基氨基)丙-2-烯-1-酮的反应。在Cu(OTf)2催化下,由3-重氮吲哚-2-亚胺原位产生的铜卡宾与1-(邻羟基苯基)-3-(二烷基氨基)丙-2-烯-1-酮发生亲电环化反应,以中等至良好的分离收率得到3-吲哚基色烯-4-酮,反应底物普适性良好,反应条件温和。在使用某些特定底物时,还分离得到了一些结构独特且具有荧光发射性质的副产物,包括吡啶并[2,3-b:6,5-b’]二吲哚和吡嗪并[2,3-b:5,6-b’]二吲哚类化合物。光物理性质测试结果表明,吡啶并[2,3-b:6,5-b’]二吲哚类化合物表现出溶剂依赖性发射,而吡嗪并[2,3-b:5,6-b’]二吲哚发出强的荧光,在环己烷中具有25.6%的量子产率。(3)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考察了传统的重氮试剂α-重氮丙二酸二酯与1-(邻羟基苯基)-3-(二烷基氨基)丙-2-烯-1-酮在Cu(OTf)2催化下的亲电环化反应,发现在适量水存在下该反应亦可生成色酮衍生物,即2-羟基-2-(色烯-4-酮-3-基)丙二酸二酯。条件控制实验和H2O18标记实验表明,水参与了该反应,并导致了产物中丙二酸二酯基团2位的羟基化,据此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4)2-(磺酰基氨基)-3,3’-联吲哚是课题组邢延鹏博士以前通过Rh(II)催化的3-重氮吲哚-2-亚胺与吲哚的C-C偶联反应合成的一类化合物,为拓展这一方法的合成应用,本论文研究了 2-(磺酰基氨基)-3,3’-联吲哚在一价铜催化下与丙二酸二乙酯、苯胺等亲核性试剂的C-C偶联反应,发现该反应可选择性地发生在磺酰基氨基取代的吲哚环的3位,生成3-取代的3-吲哚基吲哚啉-2-亚胺类化合物。通过条件控制实验和自由基捕获实验,提出了可能的氧化偶联机理。由于产物分子中新生成了一个手性季碳中心,我们试图通过不对称催化来对映选择性地实现这一转化,但未能成功。
支引娟,姜小明,郝春玲[10](2016)在《重氮化反应制备邻氟苯甲醛及不同反应体系对邻甲基氟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邻甲基苯胺为主要原料,通过重氮化、氯代及水解反应制得邻氟苯甲醛。研究了不同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对制备中间体邻甲基氟苯的影响。重氮化反应条件为:亚硝酸钠与邻甲基苯胺的量比为1.2,三乙胺与邻甲基苯胺的量比为0.5,重氮化温度为-100℃,重氮化时间为3 h,总收率为54%。研究了HF、HF-氯化铵、HF-三乙胺和HF-吡啶等反应体系对制备邻甲基氟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HF体系相比,HF-氯化铵、HF-三乙胺和HF-吡啶体系的收率更高。
二、邻氟苯甲醛的合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邻氟苯甲醛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苯并咪唑膦类双齿、四齿螯合配体及Cu(Ⅰ)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Cu(Ⅰ)配合物发光材料概述 |
1.2.1 一价铜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原理 |
1.2.2 光致发光的影响因素 |
1.2.3 一价铜配合物的光致发光主要评价参数 |
1.2.4 一价铜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苯并咪唑膦类四齿(P |
N |
N |
P)螯合配体及其双核Cu(Ⅰ)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2.2.3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 结果讨论 |
2.3.1 X-射线单晶结构测试方法 |
2.3.2 Cu(Ⅰ)配合物前线轨道分析 |
2.3.3 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苯并咪唑膦类双齿、四齿螯合配体的离子Cu(Ⅰ)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3.2.3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 结果讨论 |
3.3.1 X-射线单晶结构测试方法 |
3.3.2 Cu(Ⅰ)配合物的前线轨道分析 |
3.3.3 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P、N、S配位的单核Cu(Ⅰ)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3 结果讨论 |
4.3.1 X-射线单晶结构测试方法 |
4.3.2 Cu(Ⅰ)配合物的前线轨道分析 |
4.3.3 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新型咪唑膦类配体及其铜(Ⅰ)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铜(Ⅰ)配合物发光材料概述 |
1.2.1 铜(Ⅰ)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1.2.2 铜(Ⅰ)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咪唑类化合物概述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苯并咪唑膦类配体及其Cu(Ⅰ)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2.2.3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2.4 单晶测试方法 |
2.2.5 理论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2.3.2 配合物的前线轨道计算分析 |
2.3.3 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吡啶并咪唑膦类配体及其Cu(Ⅰ)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3.2.3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2.4 单晶测试方法 |
3.2.5 理论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3.3.2 配合物的前线轨道计算分析 |
3.3.3 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手性钌配合物与三螺旋RNA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三螺旋的结构、应用、与发展 |
1.3 钌配合物与核酸的相互作用 |
1.3.1 钌配合物与核酸的作用模式 |
1.3.2 钌配合物与核酸作用研究方法 |
1.3.3 钌配合物的应用 |
1.3.4 钌配合物与三螺旋RNA的作用 |
1.4 手性 |
1.4.1 手性的重要性 |
1.4.2 手性钌配合物与核酸的相互作用 |
1.5 研究展望与选题意义 |
第二章 配体取代基对手性钌配合物与三螺旋RNA相互作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试剂和药品 |
2.2.3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2.2.4 测试方法 |
2.2.5 配合物表征 |
2.2.6 三螺旋结构的确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与三螺旋RNA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
2.3.2 配合物与三螺旋RNA作用的稳态荧光光谱研究 |
2.3.3 热变性研究 |
2.3.4 配合物与三螺旋RNA作用的圆二色谱研究 |
2.3.5 粘度测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体取代基位置不同的钌配合物与三螺旋RNA的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3.2.3 测试方法 |
3.2.4 配合物表征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与三螺旋RNA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
3.3.2 配合物与三螺旋RNA作用的稳态荧光光谱研究 |
3.3.3 热变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体上亚甲二氧环基的位置对于钌配合物调控三螺旋稳定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4.2.3 测试方法 |
4.2.4 配合物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配合物与三螺旋RNA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
4.3.2 配合物与三螺旋RNA作用的稳态荧光光谱研究 |
4.3.3 热变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新型亚胺配体的开发及其在不对称Kinugasa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二章 手性配体的合成 |
第三章 铜络合物催化不对称Kinugasa反应研究 |
1.手性配体对不对称Kinugasa反应的影响 |
2.金属对不对称Kinugasa反应的影响 |
3.添加剂对不对称Kinugasa反应的影响 |
4.溶剂对不对称Kinugasa反应的影响 |
5.温度对不对称Kinugasa反应的影响 |
6.不同底物对不对称Kinugasa反应的影响 |
7.催化放大实验 |
8.铜配合物结构和立体选择性工作模型 |
第四章 小结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1.实验试剂和仪器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原料的合成 |
3.配体的合成 |
4.消旋体的合成 |
5.催化不对称Kinugasa反应的实验操作 |
6.产物表征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相关化合物~1H-NMR、~(13)C-NMR图谱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5)三组分合成巴比妥酸螺二氢呋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巴比妥酸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1.1 巴比妥酸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1.2 巴比妥酸类衍生物的应用 |
1.1.3 螺环巴比妥酸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1.3.1 螺环巴比妥酸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1.3.2 螺环巴比妥酸类衍生物的应用实例 |
1.2 呋喃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2.1 呋喃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2 呋喃衍生物的应用 |
1.2.3 含二氢呋喃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2.3.1 含二氢呋喃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3.2 二氢呋喃衍生物的应用实例 |
1.2.3.3 螺二氢呋喃衍生物的研究 |
1.2.3.4 并二氢呋喃衍生物的研究 |
1.3 提出并设计课题 |
第二章 结果与讨论 |
2.1 引言 |
2.2 条件的筛选 |
2.2.1 催化剂的筛选 |
2.2.2 溶剂的筛选 |
2.2.3 卤源和温度的筛选 |
2.2.4 投料比的筛选 |
2.2.5 反应物的筛选 |
2.3 反应机理的推测 |
2.4 数据与讨论 |
2.4.1 二甲酮并二氢呋喃螺巴比妥酸的反应 |
2.4.2 环己二酮并二氢呋喃螺巴比妥酸的反应 |
2.4.3 吡喃酮并二氢呋喃螺巴比妥酸的反应 |
2.5 产物抗α-突触核蛋白聚集活性测试 |
2.6 结论 |
第三章 实验数据 |
3.1 实验试剂仪器 |
3.2 实验步骤及数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硫羰基的原位构建及相关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代表性的硫羰基结构化合物 |
1.2 硫羰基的性质 |
1.3 硫羰基结构分类及相关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1.4 论文立题 |
第二章 硫脲的合成研究 |
2.1 代表性的硫脲化合物 |
2.2 硫脲相关化合物的合成 |
2.3 氯仿作为二氯卡宾前体参与插入N-H键的反应研究 |
2.4 反应的设想与探索 |
2.5 硫脲化合物的普适性考察 |
2.6 手性硫脲催化剂的合成 |
2.7 农药合成中的应用及相关化合物的克级规模制备 |
2.8 机理部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苯并噻嗪硫酮和苯并噻唑硫酮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
3.1 代表性的苯并噻嗪硫酮和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 |
3.2 苯并噻嗪硫酮和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3.3 反应的设想与探索 |
3.4 苯并噻嗪硫酮类化合物的普适性考察 |
3.5 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的普适性考察 |
3.6 反应的应用及相关化合物的克级规模制备 |
3.7 机理部分 |
3.8 相关化合物的抑酶活性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硫代胺基甲酸酯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
4.1 代表性的二硫代胺基甲酸酯 |
4.2 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4.3 反应的探索 |
4.4 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化合物库的建立 |
4.5 克级规模制备 |
4.6 合成方法的拓展 |
4.7 机理部分 |
4.8 相关化合物的抑酶活性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见光促进的C(sp~3)-H硫羰基化反应合成硫代内酰胺 |
5.1 代表性的硫代内酰胺化合物 |
5.2 基于胺基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的可见光促进的C(sp~3)-H反应 |
5.3 反应的设想与探索 |
5.4 底物的普适性考察 |
5.5 四氢小檗碱的结构修饰 |
5.6 控制实验 |
5.7 机理探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六章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以及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与专利 |
致谢 |
(7)BF3·OEt2促进的炔丙醇重排/[1,5]-氢迁移/环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双键作为氢受体参与的[1,5]-氢迁移/环化反应 |
1.1.1 烯烃作为氢受体 |
1.1.2 醛或者亚胺作为氢受体 |
1.2 叁键作为氢受体参与的[1,5]-氢迁移/环化反应 |
1.3 叔胺效应促进其它的[1,n]-氢迁移 |
1.4 BF_3·OEt_2参与的碳氟化反应 |
1.5 立题思想 |
第2章 结果与讨论 |
2.1 课题构建及内容 |
2.2 反应可行性的研究 |
2.2.1 芳基取代的炔丙醇的[1,5]-氢迁移/环化反应可行性尝试 |
2.2.2 烷基取代的炔丙醇的[1,5]-氢迁移/环化反应可行性尝试 |
2.3 最佳反应条件的筛选 |
2.3.1 路易斯酸的筛选 |
2.3.2 布朗斯特酸的筛选 |
2.3.3 溶剂的筛选 |
2.3.4 路易斯酸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2.3.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2.3.6 最佳反应条件 |
2.4 反应底物的适用性 |
2.4.1 氢受体的适用范围 |
2.4.2 氢供体的适用范围 |
2.5 反应机理 |
2.6 课题小结 |
第3章 实验部分与数据分析 |
3.1 实验仪器 |
3.2 实验试剂 |
3.3 原料的制备 |
3.3.1 邻氨基苯甲醛的合成 |
3.3.2 炔烃的合成 |
3.3.3 炔丙醇的合成 |
3.4 实验操作部分 |
3.5 产物解析 |
3.5.1 原料谱图解析 |
3.5.2 产物谱图解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附录 B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附录 C 已知化合物一览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具有空间限域的含N二羧酸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绪论 |
1.2 有机配体的类型 |
1.2.1 刚性和柔性有机配体 |
1.2.2 羧酸类配体 |
1.2.3 含氮类配体 |
1.3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1.4 金属配合物性能的研究和应用 |
1.4.1 金属配合物在磁性方面的应用 |
1.4.2 金属配合物在化学催化方面的应用 |
1.4.3 金属配合物在气体吸附方面的应用 |
1.4.4 金属配合物在荧光性质方面的应用 |
1.5 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具有空间限域的含N二羧酸配体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2.2 H2L_1的合成 |
2.2.3 H2L_2的合成 |
2.2.4 H2L_3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2L_1、H2L_2、H2L_3的质谱分析 |
2.3.2 H2L_2的红外分析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环状”的Fe_(12)和“八面体”的Co_(16)~ⅡCo_4~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磁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2.2 配合物1-5 的合成 |
3.2.3 晶体结构的测定和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1 的晶体结构 |
3.3.2 配合物2 的晶体结构 |
3.3.3 配合物3 的晶体结构 |
3.3.4 配合物4 的晶体结构 |
3.3.5 配合物5 的晶体结构 |
3.3.6 配合物1-5 的红外分析 |
3.3.7 配合物1、2、5 的热重分析 |
3.3.8 配合物1、2、3、5 的粉末衍射分析 |
3.3.9 配合物1、2、5 的磁性研究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addle wheel-Cu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以及催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2 配合物6-9 的合成 |
4.2.3 晶体结构的测定和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合物6 的结构分析 |
4.3.2 配合物7 的结构分析 |
4.3.3 配合物8 的结构分析 |
4.3.4 配合物9 的结构分析 |
4.3.5 配合物6-9 的红外分析 |
4.3.6 配合物6-9 的热重分析 |
4.3.7 配合物6-9 的粉末衍射分析 |
4.3.8 配合物7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条件的选择研究 |
4.3.9 探究配合物7 催化剂对不同底物的催化活性 |
4.3.10 配合物7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GC-MS图和粉末衍射图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一维链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5.2.2 配合物10-15 的合成 |
5.2.3 晶体结构的测定和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合物10 的晶体结构 |
5.3.2 配合物11 的晶体结构 |
5.3.3 配合物12 的晶体结构 |
5.3.4 配合物13 的晶体结构 |
5.3.5 配合物14 的晶体结构 |
5.3.6 配合物15 的晶体结构 |
5.3.7 配合物10-15 的红外分析 |
5.3.8 配合物10-15 的热重分析 |
5.3.9 配合物10-15 的粉末衍射分析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附录 |
致谢 |
(9)过渡金属催化的吲哚和色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色酮和吲哚类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性 |
1.2 色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介 |
1.3 吲哚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介 |
1.4 重氮试剂参与的杂环合成方法研究 |
1.4.1 一些常见重氮化合物参与的构建杂环反应 |
1.4.2 3-重氮吲哚-2-亚胺的制备与反应 |
1.4.2.1 3-重氮吲哚-2-亚胺的制备方法 |
1.4.2.2 3-重氮吲哚-2-亚胺参与的反应 |
1.5 本章小结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由3-重氮吲哚-2-亚胺合成(2-氨基(芳基)甲亚基)吲哚-3-酮和吡喃并吲哚类化合物 |
2.1 前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2-氨基(芳基)甲亚基)吲哚-3-酮的合成 |
2.2.1.1 反应尝试 |
2.2.1.2 条件筛选实验 |
2.2.1.3 底物普适性研究 |
2.2.2 吡喃并吲哚的合成 |
2.2.2.1 反应尝试 |
2.2.2.2 条件筛选实验 |
2.2.2.3 底物普适性研究 |
2.2.3 反应机理探讨 |
2.2.4 产物的进一步转化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仪器和试剂处理 |
2.3.2 3-重氮吲哚-2-亚胺类化合物2.1的合成 |
2.3.3 (2-氨基(芳基)甲亚基)吲哚-3-酮2.3的合成 |
2.3.4 吡喃并吲哚2.5的合成 |
2.3.5 吲哚并色烯2.6的合成 |
2.3.6 产物结构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由3-二甲基氨基-1-(2-羟基苯基)丙-2-烯-1-酮和3-重氮吲哚-2-亚胺的反应合成3-吲哚基色酮和吡啶并[2,3-b:6,5-b']二吲哚 |
3.1 前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尝试 |
3.2.2 条件筛选实验 |
3.2.3 底物普适性研究 |
3.2.4 反应机理研究 |
3.2.5 产物的进一步转化 |
3.2.6 产物光物理性质研究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仪器和试剂处理 |
3.3.2 3-二甲基氨基-1-(2-羟基苯基)丙-2-烯-1-酮的合成 |
3.3.3 3-取代基氨基-1-(2-羟基苯基)丙-2-烯-1-酮的合成 |
3.3.4 3-(1-吡咯烷基)-1-(2-羟基苯基)-2-丁烯-1-酮的合成 |
3.3.5 3-吲哚基-4H-色烯-4-酮3.3、吡啶并[2,3-b:6,5-b']二吲哚3.4和吡嗪并[2,3-b:5,6-b']二吲哚3.5的合成 |
3.3.6 克级实验 |
3.3.7 3-氟-3-(色酮-3-基)吲哚类化合物3.6的合成 |
3.3.8 3-过氧叔丁基-3-(色酮-3-基)吲哚类化合物3.7的合成 |
3.3.9 产物结构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铜催化的3-二甲基氨基-1-(2-羟基苯基)丙-2-烯-1-酮与α-重氮酯的反应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反应尝试 |
4.2.2 条件筛选实验 |
4.2.3 底物普适性研究 |
4.2.4 反应机理研究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仪器和试剂处理 |
4.3.2 2-羟基-2-(4-氧亚基-4H-色烯-3-)丙二酸二酯类化合物4.3的合成 |
4.3.3 产物结构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铜催化下3,3'-联吲哚与丙二酸酯或芳胺的反应研究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反应尝试 |
5.2.2 条件筛选实验 |
5.2.3 底物普适性研究 |
5.2.4 反应机理研究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仪器和试剂处理 |
5.3.2 2-(磺酰基氨基)-3,3'-联吲哚5.1的合成 |
5.3.3 3-(2-丙二酸二乙酯基)-3-吲哚基吲哚啉-2-亚胺5.3的合成 |
5.3.4 3-(4-苯胺基)-3-吲哚基吲哚啉-2-亚胺5.5的合成 |
5.3.5 产物结构的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化合物一览表 |
附表 |
附图 |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10)重氮化反应制备邻氟苯甲醛及不同反应体系对邻甲基氟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实验 |
1.1 试剂和仪器 |
1.2 合成工艺 |
1.3 合成步骤 |
1.3.1 邻甲基氟苯的合成 |
1.3.2 邻氟苯甲醛的合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亚硝酸钠用量对邻甲基氟苯收率的影响 |
2.2 三乙胺用量对邻甲基氟苯收率的影响 |
2.3 重氮化温度对邻甲基氟苯收率的影响 |
2.4 反应时间对邻甲基氟苯收率的影响 |
2.5 不同反应体系对邻甲基氟苯收率的影响 |
3 结论 |
四、邻氟苯甲醛的合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苯并咪唑膦类双齿、四齿螯合配体及Cu(Ⅰ)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宋宜乐. 郑州大学, 2020(02)
- [2]新型咪唑膦类配体及其铜(Ⅰ)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 曹蒙蒙. 郑州大学, 2020(02)
- [3]手性钌配合物与三螺旋RNA相互作用研究[D]. 谭赞儒. 湘潭大学, 2020
- [4]新型亚胺配体的开发及其在不对称Kinugasa反应中的应用[D]. 徐传龙.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5]三组分合成巴比妥酸螺二氢呋喃的研究[D]. 刘松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6]硫羰基的原位构建及相关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D]. 谭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BF3·OEt2促进的炔丙醇重排/[1,5]-氢迁移/环化反应[D]. 赵爽. 天津大学, 2019(06)
- [8]具有空间限域的含N二羧酸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 张桐玮. 广西师范大学, 2019
- [9]过渡金属催化的吲哚和色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 钱景. 浙江大学, 2019(08)
- [10]重氮化反应制备邻氟苯甲醛及不同反应体系对邻甲基氟苯的影响[J]. 支引娟,姜小明,郝春玲. 有机氟工业,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