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张法在某立交桥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强[1](2021)在《下穿西户铁路某大跨度预应力框架桥路基变形控制研究》文中提出框架桥下穿方案能够提高城市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且施工工期较短,因而在穿越铁路线工程中被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工程的需要,框架桥跨度越来越大,若单纯的使用钢筋混凝土来修建框架桥,桥体的截面尺寸通常较大,使得框架桥的自重过大,会增加顶进时的路基变形。本文将预应力技术应用于大跨度框架桥中,建立数值模型对预应力框架桥的结构特点和路基变形的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对大跨度框架桥进行了预应力的设计,计算了预应力框架桥和原框架桥的内力和变形,结果表明:两种结构的最大变形均位于顶板跨中,预应力框架桥最大变形为9.2mm,比原框架桥减小24.5%,两种结构底板变形接近;原框架桥顶板跨中受拉区混凝土已达到屈服应力,预应力框架桥顶板受拉区混凝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采用预应力设计后框架桥的自重减小,结构刚度和抗裂性能增强,文中预应力框架桥的结构设计是合理的。通过数据监测记录了框架桥顶进时路基和轨道的变形情况,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框架桥顶进对路基和轨道的影响规律。建立模型计算了框架桥顶进过程中的路基变形,将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两组数据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误差集中在5%~10%范围内。结果表明数值模型能有效反映出框架桥顶进时的路基变形,为预应力框架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数值模型对大跨度预应力框架桥的顶进过程进行分析,计算了预应力框架桥采用不同步距顶进时的路基变形,通过比较不同顶进步距下桥体在同一状态时的路基变形,可以得出路基变形随着顶进步距增大而增大,路基变形的变化速率随着顶进步距的增大而增大。综合考虑路基变形规律及工程效率,得出预应力框架桥的合理顶进步距为1.25m。
刘宣宏[2](2021)在《基于LUBA模型的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建筑公司的项目工程规模逐渐扩大,项目结构也愈加复杂,而在众多建筑公司承接项目数量增多的同时,利润却在下降,究其根本是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因此,想要获得好的经济收益,公司必须严格的控制成本。而传统的成本控制更倾向于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进行控制,并不能满足于当前工作内容繁多、结构冗杂的项目。为此,本文进行了基于LUBA模型的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中铁FC公司的基本情况和承接项目类型、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组成,并对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现状以及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之后根据中铁FC公司承接项目类型和项目成本组成,应用LUBA模型理论,构建了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LUBA模型。将中铁FC公司项目总成本划分为区成本、块成本、单元成本以及线成本。以公路项目为例,提出了项目区成本的划分方式,并且对每个区成本进行子系统分析,进一步细分成块成本和单元成本。在明确各层次的成本后分析了各层次成本的计算归集方法。应用PDCA循环方法,提出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的控制方式。在中铁FC公司项目的各层次成本控制中,形成多层级的计划、实施、检查、纠偏循环,并由小循环带动大循环,形成全过程精细化动态控制。在分析成本变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在PDCA循环中的成本动态计划编制方法。在PDCA循环的检查阶段,运用挣值分析法形成多层级的挣值评价进行分析。最后,论文提出了基于LUBA模型的中铁FC公司的成本控制方法实施对策,包括完善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组织,建立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数据收集系统。论文为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提出了新的方法,对中铁FC公司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水平有较大的实际价值。也为其他建筑企业开展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了借鉴。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3](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余烨凯[4](2019)在《连续曲线梁桥预应力空间效应分析》文中提出连续曲线梁桥由于其线型美观、适应性好,广泛用于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之中,尤其是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匝道桥。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不少连续曲线梁桥的工程事故,特别是曲线连续梁桥的预应力效应引起的工程事故。为了分析连续曲线梁桥的受力特性,特别是预应力空间效应问题,本文以厦门市某省道工程匝道弯桥为背景,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预应力空间效应。首先,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相同跨径的直桥和曲线梁桥模型,通过对比两者在相同荷载下的受力特性差异,充分认识曲线形式的存在给桥梁带来的不同特性。其次,充分分析了位于横截面不同位置处的预应力引起的曲线连续梁桥受力特性。改变桥梁的支座形式,分别设置了双支座加宽以及中墩单支座两个模型,与原双支座模型比较,来研究支座对曲线连续梁桥的受力特性。再者,建立五种相同跨径但不同半径的曲线连续梁桥模型,分析曲率半径对曲线连续梁桥的受力特性影响。在半径不变的基础上,以小半径匝道桥为例分析了跨径的不同带来的影响;同样也分析了因局部管道偏差引起的局部小半径所带来的径向力增大问题。最后,通过对桥梁施工阶段模拟,分析了全桥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带来的影响,得出了较为合理的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同样也分析了因混凝土收缩徐变带来的效应,为实际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张露阳[5](2019)在《隐形盖梁置换材料及补强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型城市为了加快城市发展、促进人员和物质流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及节约城市建设用地,修建了大量的城市立交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发展的加快,高架立交桥方案得到设计者的青睐。在高架立交桥的方案设计中,一方面考虑桥上纵向通行能力和桥上净空高度,另一方面考虑结构的美观,出现了隐形盖梁这种结构形式。但由于当时设计者对隐形盖梁的受力特点认识不够全面,其隐蔽性较好,早期病害不易被发现,后期发现时病害已较为严重。尤其是北方地区的隐形盖梁,受冬季撒除冰盐的影响,其表层砼剥落、钢筋锈蚀严重。因此对隐形盖梁进行修复补强工作,从而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隐形盖梁的病害为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在对隐形盖梁的病害分析以及隐形盖梁的修复加固方法的对比分析基础上,考虑修复后能保证结构美观以及修复后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拟采用置换砼加固法对隐形盖梁进行补强加固。首先,在隐形盖梁置换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中,选用合适的外加剂(NG)以及水泥基材料(硫铝酸盐水泥),通过外加剂适宜掺量试验、硬化砼强度试验以及砼界面粘结强度试验制备出用于修补C30隐形盖梁的C40早强砼,得到NG掺量在0.1%0.2%之间时,制备出凝结时间适中、3d抗压强度达到34MPa以上、3d劈裂强度达到2.56MPa以上的用于修复隐形盖梁的C40早强砼。其次,在隐形盖梁置换法的梁体加载试验中,制备了3根砼梁(L1梁为C30砼原梁、L2和L3梁为修补砼梁),采用单点加载方式对试验梁进行加载,得到L2梁、L3梁出现第一条斜裂缝,荷载分别为230KN、210KN,而L1梁、L2梁、L3梁原砼侧出现第一条裂缝荷载基本相同,从承载力上看L2梁>L1梁>L3梁,L3梁能满足2d落梁、3d恢复交通的要求。最后,以鞍山市某立交桥为例,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Midas/Civil对其进行顶升模拟,得出采用方法二(“整体同步”顶升法)能实现桥梁顶升,且满足验算要求;并对隐形盖梁修复施工中的顶升技术以及施工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为后期隐形盖梁的修复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荆锐[6](2018)在《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方法与锚固可靠性研究》文中提出相对于环锚有黏结预应力衬砌而言,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仍处于一个雏形阶段,截至目前为止,它依然是高运行水位、工程所处区域岩体条件不理想以及衬砌开裂后恐影响周边建筑物或边坡稳定性的重大输水排水隧洞工程。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具有锚索沿程预应力损失小、衬砌中的压应力分布均匀、衬砌厚度相对较小、锚具槽数量少、工程造价低和建设周期相对较短等优势。所以,作为正在实施中《水工隧洞设计规范》所推荐的一类新兴衬砌型式的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将在今后水利工程中大放光彩。尽管如此,此类衬砌仅在小浪底排沙洞工程等少数工程上得以应用,工程案例相对偏少,同时现有研究多数偏重于方案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所以,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在设计参数计算、锚固区域优化及其可靠性论证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小浪底排沙洞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分析其力学和数值有限元模型为主要研究手段,透过小浪底工程多年实际观测数据对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通过对环形衬砌结构弹性力学模型的研究,可以得出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邻锚效应区公式、确定了最大锚索间距的迭加公式,还得到了衬砌厚度及锚索根数的新算法。经验证,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的拟合度较高,而且适用于实际工程中。在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有限元建模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理论对其在最高运行水位(120m)时薄弱位置处所产生的最大拉应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适用于该运行水位情况下关键设计参数的最佳组合。同时,在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期围岩和灌浆圈的作用研究中,发现围岩弹性模量越大,对内水压力的分担作用越明显,而灌浆圈分担内水压力效果不理想。经过对已建工程实例中锚具槽区域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后,进一步得到针对锚具槽区域的“强化密实&弱化黏结”新设计方法及其布置优化方案。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与运行期衬砌实际观测数据对比结果来看,优化后结构在相同内水压力作用下整个衬砌环向应力均匀,最小环向应力仍为压应力,满足衬砌全预应力的要求。该分析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在对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固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后看出温度变化对预应力锚索的应力状态具有显着影响,其余因素影响较小;并模拟了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期间假设端部第一根锚索失效这一最不利工况。
倪娜[7](2013)在《整浇装配式预应力桥墩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伴随我国城市化建设和道路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由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组成的城市立交道路系统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城市干道立交建设日渐进入鼎盛时期[1]。寻求一种快速高效、工业化程度高的建桥手段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加快城市立交桥梁的施工速度、减轻交通拥堵,本文提出了一种整浇装配式预应力桥墩的方案。该桥墩具有的特点是桥墩全部由预制构件组成,这些构件可以在工厂生产,现场安装,通过后张预应力技术和后浇混凝土技术,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受力。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整浇装配式预应力桥墩进行方案设计,分别验算预制盖梁、预制墩身和预制承台这三个构件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承载力,并与ANSYS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次,通过京都大学装配式桥墩试验结果,用ANSYS软件模拟分析,对其进行抗震性能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整浇装配式预应力桥墩的实际施工方法。通过手算方法和ANSYS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 ANSYS软件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材料非线性的情况下,预制盖梁、预制墩身和预制承台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均满足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要求,在静力作用下该装配式桥墩安全可靠。(2)在静力作用下,装配式预应力桥墩的最大位移发生在桥墩的顶部。在工况一的作用下产生最大竖向位移,其值等于1.884mm;在工况二的作用下产生顺桥向的最大水平位移,其值等于0.72mm;在工况三的作用下产生横桥向的最大水平位移,其值等于1.94mm。(3)试件PC1的试验滞回曲线与ANSYS软件模拟的滞回曲线比较吻合,两者的抗力接近,而曲线在来回路线上有差距,主要是因为在ANSYS模拟时没有考虑钢筋的粘结滑移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桥墩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研究性能良好,可以较好地吸收地震能量。(4)将PC2的试验结果与ANSYS软件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者形状大体相同,但在具体位置差距还是比较大。这说明在大轴压比下,用ANSYS模拟装配式桥墩试验的效果不太理想,模型有待改进。(5)该装配式桥墩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便于工业化生产,可以缩短工期,缓解交通压力,满足城市建桥的发展趋势。
殷庆遇[8](2013)在《后张法连续梁桥张拉阶段长弯筋预应力损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桥梁工程的领域中,预应力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据统计国内外已建桥梁中,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所占比例最大,尤其是大跨径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张拉阶段长弯筋的预应力损失占损失总值的绝大部分,因此,其值的计算成为预应力桥梁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一些实际工程中,预应力损失与相应伸长量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本论文主要针对此现象展开分析与研究。首先,介绍了预应力损失理论与计算方法及预应力筋张拉时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其次,研究了长弯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方式对预应力损失计算结果的影响。试验与理论分析表明,长弯预应力筋与孔道间的压力分布方式对预应力损失计算值有影响;假设为均匀分布时所计算的预应力损失不会造成计算值的低估。再次,研究了长弯筋张拉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与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采集的张拉力、应变、伸长量数据,研究了长弯筋张拉阶段的预应力损失规律。结合预应力损失计算的理论公式,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推导出预应力损失计算的经验公式,并对伸长量的精确计算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对影响长弯筋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对三根预应力筋在不同位置的测点预应力损失和伸长量的研究,分析μ、k、θ、L各因素对预应力损失的敏感性。本论文为后张法连续梁桥长弯筋张拉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与伸长量的计算给出了相对准确的计算方法,为双控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用价值。
李从熹,白敏华[9](2004)在《《铁道建筑》2004年分类总目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灵得[10](2003)在《后张法在某立交桥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从后张法的选择、施工的特点和适用条件,简述后张法的施工工艺包括张拉顺序、过程控制(张拉程序、理论张拉伸长量计算)、压浆封锚的全过程,和后张法施工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后张法在高架立交桥施工中的应用。
二、后张法在某立交桥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张法在某立交桥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下穿西户铁路某大跨度预应力框架桥路基变形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框架桥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框架桥研究现状 |
1.2.1 框架桥结构研究现状 |
1.2.2 预应力结构的发展与特点 |
1.2.3 预应力框架桥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下穿既有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框架桥结构计算 |
2.1 大跨度预应力框架桥结构设计 |
2.1.1 结构特点及地质条件 |
2.1.2 预应力结构设计方法 |
2.1.3 预应力框架桥截面尺寸拟定 |
2.1.4 荷载统计与内力计算 |
2.1.5 预应力筋布置与框架桥结构设计 |
2.2 预应力框架桥与原框架桥模型建立 |
2.2.1 混凝土塑性模型选取 |
2.2.2 钢筋本构模型选取 |
2.2.3 建立框架桥数值模型 |
2.3 预应力框架桥与原框架桥变形及应力对比分析 |
2.3.1 变形对比分析 |
2.3.2 应力对比分析 |
2.3.3 预应力框架桥结构特点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基与轨枕变形监测及数值计算 |
3.1 框架桥顶进方案及技术措施 |
3.1.1 框架桥顶进方法选取 |
3.1.2 既有线路加固方式选取 |
3.1.3 临时结构布置原则 |
3.1.4 框架桥顶进流程及技术措施 |
3.2 路基与轨枕变形监测方案 |
3.2.1 监测目的 |
3.2.2 监测措施及变形控制指标 |
3.2.3 主要监测内容 |
3.2.4 基准点及监测点布置 |
3.3 路基与轨枕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
3.3.1 路基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
3.3.2 轨枕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
3.3.3 路基与轨枕变形规律分析 |
3.4 路基变形数值计算及模型参数验证 |
3.4.1 框架桥顶进模型建立方法 |
3.4.2 数值模型材料参数选取 |
3.4.3 框架桥顶进模型与路基变形计算 |
3.4.4 理论计算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跨度预应力顶进框架桥路基变形控制 |
4.1 路基变形控制的数值分析方法 |
4.2 不同顶进步距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计算参数选取 |
4.2.2 数值模型基本假定 |
4.2.3 预应力框架桥顶进数值模型建立 |
4.3 路基变形计算与分析 |
4.3.1 不同顶进步距下路基变形计算 |
4.3.2 不同顶进步距下路基变形对比分析 |
4.4 路基变形控制措施 |
4.4.1 顶进步距选取 |
4.4.2 路基稳定性增强方法 |
4.4.3 结构顶进方向控制 |
4.4.4 列车运行速度限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LUBA模型的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中铁FC公司概况 |
2.1.1 中铁FC公司基本情况 |
2.1.2 中铁FC公司承接项目类型 |
2.2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组成与控制现状 |
2.2.1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组成 |
2.2.2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现状 |
2.3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1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
2.3.2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LUBA模型构建 |
3.1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LUBA模型构建思路 |
3.1.1 中铁FC公司LUBA模型的构建程序 |
3.1.2 中铁FC公司项目LUBA模型的框架结构 |
3.2 中铁FC公司路面工程LUBA模型子系统分析 |
3.2.1 路面工程的块成本划分 |
3.2.2 路面工程的单元成本划分 |
3.3 中铁FC公司路基工程LUBA模型子系统分析 |
3.3.1 路基工程的块成本划分 |
3.3.2 路基工程的单元成本划分 |
3.4 中铁FC公司隧道工程LUBA模型子系统分析 |
3.4.1 隧道工程块成本划分 |
3.4.2 隧道工程的单元成本划分 |
3.5 中铁FC公司桥梁工程LUBA模型子系统分析 |
3.5.1 桥梁工程的块成本划分 |
3.5.2 桥梁工程的单元成本划分 |
3.6 中铁FC公司匝道工程LUBA模型子系统分析 |
3.6.1 匝道工程的块成本划分 |
3.6.2 匝道工程的单元成本划分 |
3.7 中铁FC公司交通疏解工程LUBA模型子系统分析 |
3.7.1 交通疏解工程的块成本划分 |
3.7.2 交通疏解工程的单元成本划分 |
3.8 中铁FC公司公路项目的线成本划分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LUBA模型的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的计算与归集 |
4.1 基于LUBA模型的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的计算 |
4.1.1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的线成本计算 |
4.1.2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的单元成本计算 |
4.1.3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的块成本计算 |
4.1.4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的区成本计算 |
4.2 基于LUBA模型的中铁FC项目成本实例计算与分析 |
4.2.1 实例的区成本划分与成本归集 |
4.2.2 实例的块成本划分与成本归集 |
4.2.3 实例的单元成本划分与成本归集 |
4.2.4 实例的线成本划分与成本归集 |
4.2.5 实例的各层次成本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LUBA模型的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 |
5.1 嵌套PDCA循环的项目成本动态控制 |
5.1.1 结合LUBA模型的PDCA循环控制过程 |
5.1.2 嵌套PDCA循环各过程的控制要点 |
5.2 基于LUBA模型的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计划编制 |
5.2.1 基于LUBA模型的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计划编制方法 |
5.2.2 基于LUBA模型的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计划编制准备 |
5.2.3 影响项目成本变动的因素分析 |
5.2.4 中铁FC公司各层次成本的动态计划编制 |
5.3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的挣值分析 |
5.3.1 挣值分析的计算方法 |
5.3.2 中铁FC公司项目单元成本的挣值分析 |
5.3.3 中铁FC公司项目块成本的挣值分析 |
5.3.4 中铁FC公司项目区成本的挣值分析 |
5.4 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实施对策 |
5.4.1 完善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组织 |
5.4.2 建立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数据收集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4)连续曲线梁桥预应力空间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预应力混凝土基本理论概述 |
1.2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 |
1.2.1 预应力箱梁桥 |
1.2.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
1.2.3 预应力连续曲线箱梁桥 |
1.3 连续曲线梁桥研究现状 |
1.3.1 连续曲线梁桥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本文研究意义 |
1.4.2 本文拟做的工作 |
第二章 连续曲线梁桥的求解方法与预应力损失理论 |
2.1 解析法分析曲线梁桥 |
2.1.1 曲线梁桥的平衡微分方程 |
2.1.2 微梁段的几何方程 |
2.1.3 微梁段的微分方程 |
2.2 半解析法 |
2.2.1 正交异性板理论 |
2.2.2 梁格系理论 |
2.3 数值法 |
2.3.1 有限条法 |
2.3.2 有限单元法 |
2.4 预应力损失理论 |
2.4.1 管道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2.4.2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2.4.3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2.4.4 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2.4.5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2.5 本论文相关有限元软件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曲线梁桥受力性能分析 |
3.1 工程背景与建模 |
3.1.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有限元建模 |
3.2.1 桥梁模拟参数和方法 |
3.2.2 荷载取值 |
3.3 连续曲线梁桥的受力特点分析 |
3.3.1 截面扭矩 |
3.3.2 支座反力的比较 |
3.3.3 位移比较 |
3.3.4 应力比较 |
3.4 连续曲线梁桥在不同预应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
3.4.1 顶板左束预应力作用 |
3.4.2 顶板右束预应力作用 |
3.4.3 底板左束预应力作用 |
3.4.4 底板右束预应力作用 |
3.4.5 腹板左束预应力作用 |
3.4.6 腹板右束预应力作用 |
3.5 支座影响分析 |
3.5.1 支座反力结果 |
3.5.2 径向位移结果 |
3.5.3 竖向位移结果 |
3.5.4 应力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径和跨径对连续曲线梁桥预应力效应的影响 |
4.1 半径的影响分析 |
4.1.1 支座反力结果 |
4.1.2 位移结果 |
4.1.3 应力结果 |
4.2 跨径影响分析 |
4.2.1 支座反力结果 |
4.2.2 位移结果 |
4.2.3 应力结果 |
4.3 腹板预应力钢束侧向崩出问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应力筋张拉顺序研究 |
5.1 施工阶段预应力筋张拉研究中的问题 |
5.1.1 张拉初始条件 |
5.1.2 施工阶段说明 |
5.1.3 对支架模拟的说明 |
5.2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分析 |
5.2.1 预应力张拉顺序结果 |
5.3 小半径连续梁桥分析 |
5.3.1 小半径张拉分析 |
5.3.2 小半径正常使用状态分析 |
5.4 收缩徐变因素分析 |
5.4.1 支座反力结果 |
5.4.2 位移结果 |
5.4.3 应力结果 |
5.4.4 预应力损失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隐形盖梁置换材料及补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1.1 课题的提出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盖梁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研究现状 |
1.2.3 梁体顶升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隐形盖梁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
2.1 深受弯构件理论 |
2.1.1 深受弯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
2.1.2 悬臂深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
2.1.3 深受弯构件工程 |
2.2 普通受弯构件理论 |
2.2.1 受弯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
2.2.2 悬臂受弯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
2.2.3 普通受弯构件工程 |
2.3 加固补强理论 |
2.3.1 置换法加固钢筋砼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
2.3.2 置换法加固隐形盖梁承载力计算 |
2.3.3 加固补强工程原则及要求 |
3.隐形盖梁置换材料的配比及力学性能研究 |
3.1 试验内容及方法 |
3.1.1 试验内容 |
3.1.2 试验设计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外加剂适宜掺量分析 |
3.2.2 硬化砼强度特征分析 |
3.2.3 新旧砼界面粘结强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隐形盖梁置换法的梁体加载试验研究 |
4.1 试验内容及方法 |
4.1.1 试验内容 |
4.1.2 试验设计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试验现象描述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隐形盖梁修复施工中的顶升技术研究 |
5.1 现有的梁体顶升技术 |
5.2 隐形盖梁梁体顶升技术研究 |
5.2.1 隐形盖梁梁体顶升支撑面的选择 |
5.2.2 端部整体顶升法 |
5.2.3 端部整体与钢套箍综合顶升法 |
5.2.4 其他墩柱处顶升法及限位装置 |
5.2.5 施工时控制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6.鞍山市某立交桥隐形盖梁的补强方案研究 |
6.1 工程概况 |
6.1.1 桥梁概况 |
6.1.2 东侧匝道桥设计标准 |
6.1.3 计算模型介绍及顶升方案设计 |
6.1.4 顶升结果分析 |
6.2 支撑构件的验算 |
6.3 隐形盖梁修补施工工艺 |
6.3.1 隐形盖梁修补流程图 |
6.3.2 隐形盖梁修补施工的控制措施 |
6.4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
6.4.1 经济效益分析 |
6.4.2 社会效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方法与锚固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分类 |
1.2.1.1 灌浆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 |
1.2.1.2 机械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 |
1.2.2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型式及特点 |
1.2.3 隧洞衬砌设计计算方法概述 |
1.2.4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技术应用概况 |
1.3 问题提出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已建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工程概况 |
2.1 已建工程的设计资料及结构布置 |
2.1.1 已建工程设计资料 |
2.1.2 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引水隧洞 |
2.1.3 天生桥水电站引水隧洞 |
2.1.4 小浪底排沙洞工程 |
2.1.5 南水北调穿黄隧洞 |
2.1.6 辽宁大伙房输水工程 |
2.2 已建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工程对比 |
2.2.1 两种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形式的比较 |
2.2.2 已建工程锚具槽布置对比及回填方法 |
2.3 已建工程的结构设计及相关规范规定的存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计算方法研究 |
3.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三维有限元分析 |
3.1.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有限元建模 |
3.1.1.1 有限元模型参数的选取 |
3.1.1.2 有限元模型的预应力施加方法 |
3.1.1.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有限元模型 |
3.1.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实测数据验证 |
3.1.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期间薄弱位置分析 |
3.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邻锚效应问题 |
3.2.1 邻锚效应问题弹性理论解析 |
3.2.1.1 基本假定 |
3.2.1.2 弹性力学理论模型 |
3.2.1.3 无限长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模型 |
3.2.1.4 半无限长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模型 |
3.2.2 邻锚效应问题实例验证 |
3.2.3 邻锚效应的有限元模型 |
3.2.3.1 衬砌端部轴向约束的确定 |
3.2.3.2 预应力加载方式 |
3.2.4 邻锚效应有限元结果分析 |
3.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最大锚索间距的确定办法 |
3.4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厚度与锚索根数算法 |
3.4.1 环锚预应力钢筋作用的等效形式 |
3.4.2 均匀内水压力作用下衬砌应力计算 |
3.4.3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水工隧洞衬砌厚度计算 |
3.4.3.1 无内水压力情况 |
3.4.3.2 有内水压力情况 |
3.4.3.3 工程实例试算 |
3.4.4 预应力锚索根数理论计算 |
3.4.4.1 全预应力设计理论 |
3.4.4.2 部分预应力设计理论 |
3.5 基于正交试验理论的关键设计参数最优组合研究 |
3.5.1 正交仿真试验设计 |
3.5.1.1 因素及水平的选择 |
3.5.1.2 正交表的确定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2.1 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
3.5.2.2 试验的统计模型分析 |
3.5.3 衬砌设计参数优化前后环向应力对比 |
3.5.3.1 锚索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3.5.3.2 相邻锚索中间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3.6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与围岩联合承载分析 |
3.6.1 已建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设计资料分析 |
3.6.1.1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设计系数 |
3.6.1.2 已建工程衬砌?试算 |
3.6.2 运行期围岩对于承载内水压力分担比的计算分析 |
3.6.3 回填灌浆作用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锚具槽区域优化分析 |
4.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具槽区域应力状态分析 |
4.1.1 施工期小浪底工程锚具槽区域应力状态分析 |
4.1.1.1 环向应力状态 |
4.1.1.2 轴向应力状态 |
4.1.2 小浪底工程运行期槽内回填混凝土应力状态分析 |
4.1.2.1 回填混凝土初始应力状态 |
4.1.2.2 “回填混凝土与衬砌可靠黏结”时的应力分布状态 |
4.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锚具槽区域应力状态改善方法探讨 |
4.2.1 锚具槽局部开裂位置确定 |
4.2.2 上端及两端开裂情况下衬砌锚具槽局部区域应力分布 |
4.2.3 “强化密实&弱化黏结”新思路的提出 |
4.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锚具槽区域开裂实测数据论证 |
4.3.1 小浪底排沙洞典型断面仪器布置 |
4.3.2 小浪底衬砌锚具槽区域开裂的实测数据验证 |
4.3.2.1 施工期衬砌环向应力状态 |
4.3.2.2 运行期衬砌锚具槽区域开裂的实测数据论证 |
4.4 锚具槽部位结构优化 |
4.4.1 优化设计有限元模型 |
4.4.2 施工期锚具槽区域优化前后环向应力对比 |
4.4.2.1 锚索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4.4.2.2 相邻锚索中间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4.4.3 运行期锚具槽区域优化前后环向应力对比 |
4.4.3.1 锚索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4.4.3.2 相邻锚索中间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固可靠性研究 |
5.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锚固可靠性评价方法 |
5.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固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
5.2.1 温度因素 |
5.2.1.1 温度升高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探究 |
5.2.1.2 温度变化对锚索的影响分析 |
5.2.2 水位变化 |
5.2.3 混凝土徐变监测结果与分析 |
5.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在锚固失效时的应力状态分析 |
5.3.1 锚固失效对预应力锚索应变的影响 |
5.3.2 失效工况一 |
5.3.3 失效工况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整浇装配式预应力桥墩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外发展状况 |
1.3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装配式预应力桥墩及基本理论 |
2.1 概述 |
2.2 装配式桥墩的类型 |
2.3 非线性分析 |
2.3.1 材料非线性 |
2.3.2 几何非线性 |
2.3.3 边界非线性 |
2.4 有限单元法 |
2.4.1 有限单元法发展简况 |
2.4.2 有限元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2.5 ANSYS软件介绍 |
2.6 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桥墩有限元非线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原工程概况及桥墩尺寸 |
3.3 装配式桥墩方案设计 |
3.3.1 外形尺寸 |
3.3.2 荷载统计 |
3.3.3 设计配筋 |
3.4 装配式桥墩ANSYS分析 |
3.4.1 模型建立 |
3.4.2 加载与求解 |
3.4.3 结果提取与分析 |
1. 施工阶段 |
2. 使用阶段 |
3.4.4 部分结果与手算对比 |
3.5 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桥墩滞回特性研究 |
4.1 概述 |
4.2 滞回曲线 |
4.3 加载制度 |
4.4 京都大学装配式桥墩试验 |
4.4.1 试验背景 |
4.4.2 试件及试验方法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4.5 ANSYS模拟 |
4.5.1 模型建立 |
4.5.2 求解控制 |
4.5.3 加载方案及结果分析 |
1. 单调加载 |
2. 低周反复加载 |
4.6 小结 |
第5章 施工方法 |
5.1 概述 |
5.2 具体施工方法 |
5.2.1 构件制作 |
5.2.2 桩基现浇 |
5.2.3 承台安装 |
5.2.4 墩身安装 |
5.2.5 盖梁安装 |
5.2.6 构件连接 |
5.3 施工工艺的优势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A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书 |
附录B 钢筋表 |
附录C 命令流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获得的专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后张法连续梁桥张拉阶段长弯筋预应力损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预应力结构基本概念 |
1.1.2 预应力技术特点 |
1.2 预应力结构的发展状况 |
1.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张拉的研究背景 |
1.4 长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张拉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预应力损失理论 |
2.1 长弯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的分析理论 |
2.1.1 张拉控制应力 |
2.1.2 张拉控制应力的取值对预应力构件的影响 |
2.1.3 张拉控制应力的量测 |
2.2 钢筋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
2.2.1 预应力损失与有效预应力 |
2.2.2 预应力损失的估算 |
2.2.3 有效预应力的计算 |
2.3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的计算 |
2.3.1 直线预应力筋伸长量的计算 |
2.3.2 曲线预应力筋伸长量的计算 |
第3章 长弯预应力筋张拉摩阻损失与伸长量研究 |
3.1 长弯预应力筋张拉摩阻损失研究 |
3.1.1 孔道弯曲对长弯预应力筋张拉摩阻损失的影响分析 |
3.1.2 压力分布对长弯预应力筋张拉摩阻损失的影响分析 |
3.1.3 系数对长弯预应力筋张拉摩阻损失的影响分析 |
3.2 长弯预应力筋张拉伸长量的研究 |
3.2.1 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 |
3.2.2 伸长量与预应力损失之间的关系 |
3.2.3 伸长量计算公式的数学归纳 |
第4章 骊山大道某立交桥预应力张拉实例分析 |
4.1 骊山大道某立交桥工程简介 |
4.1.1 工程概况 |
4.1.2 预应力筋布置 |
4.2 预应力损失现场张拉试验 |
4.2.1 试验的研究方法 |
4.2.2 试验基本原理 |
4.2.3 试验依托工程 |
4.2.4 试验步骤 |
4.2.5 试验设备和仪器 |
4.2.6 预应力筋参数 |
4.2.7 试验测点的布置 |
4.2.8 试验测点的数量 |
4.2.9 张拉工况 |
4.3 现场试验原始数据 |
4.4 试验数据分析 |
4.4.1 试验应力数据分析 |
4.4.2 推导应力损失经验公式 |
4.4.3 实测伸长量分析 |
4.4.4 张拉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4.5 试验结果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后张法在某立交桥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张拉法选择 |
2 后张法施工特点及适用条件 |
3 后张法张拉工艺 |
4 安全措施 |
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四、后张法在某立交桥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下穿西户铁路某大跨度预应力框架桥路基变形控制研究[D]. 陈晓强.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LUBA模型的中铁FC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 刘宣宏.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4]连续曲线梁桥预应力空间效应分析[D]. 余烨凯. 厦门大学, 2019(08)
- [5]隐形盖梁置换材料及补强方法研究[D]. 张露阳. 辽宁科技大学, 2019(04)
- [6]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方法与锚固可靠性研究[D]. 荆锐. 天津大学, 2018(06)
- [7]整浇装配式预应力桥墩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D]. 倪娜.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 [8]后张法连续梁桥张拉阶段长弯筋预应力损失研究[D]. 殷庆遇. 长安大学, 2013(06)
- [9]《铁道建筑》2004年分类总目次[J]. 李从熹,白敏华. 铁道建筑, 2004(12)
- [10]后张法在某立交桥工程中的应用[J]. 李灵得. 广西交通科技,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