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剧的民间故事特征

论电视剧的民间故事特征

一、论电视戏说剧的民间故事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勤杰[1](2019)在《历史剧《大秦帝国》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历史剧作为反映古代真实历史的电视剧类型,对历史史实详尽地叙述、历史人物细致地刻画,体现了历史的宏大质感,同时潜在地表达了今人的观念。《大秦帝国》作为近年来较为成功的系列历史剧,完整再现了秦国从秦孝公至秦昭襄王百余年的发展历史。这一剧作的成功,离不开创作人员对叙事的精心打磨。因此,本文以《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叙事学为核心理论,围绕“讲述什么故事”以及“怎么样讲故事”两大方面,具体到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三大部分,探寻该剧在叙事方面的技巧和手法,以及使用特定叙事方式对电视剧意义生成及其审美价值产生的影响。在叙事结构一章,主要论述了《大秦帝国》的直线式剧作结构和圆形心理结构。该系列的三部片子都是按照时间发展先后顺序,以因果为事件发展的驱动力量,逼真再现秦国从西隅小国到东出称王的历史过程,呈现出从“衰落”经过“战斗”达到“强盛”的线性发展过程,故事事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圆满。但是再高一层次的“情圆”上形成缺憾,体现残缺的圆这一中国古典悲剧之美。另外,每一阶段的王朝发展和人物命运从“落魄”到“升起”后,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落魄”,表达了一种历史发展和人物命运由不可思议、不可避免的力量决定、推动的宿命论思想。在叙事视角一章,主要论述叙述《大秦帝国》这一故事的叙事者和观察并呈现这一故事的大影像师。异故事外的第三人称“他”向受述者讲述秦国这一段历史,并在看似客观的讲述中植入叙述者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观众对历史的认知。零度聚焦的影像师随意切换视角,进出人物内心,方便叙事的同时利于人物的塑造。影像师还通过自我聚焦的限制营造悬念,增强电视剧的艺术性。在叙事时空一章,主要论述了《大秦帝国》的戏剧性时间组合和象征性空间创造。本剧通过使用强烈冲突的关键时刻作为叙事起点,并通过一张一弛的叙事节奏,增强电视剧的戏剧冲突,在情节和节奏的共同作用下,对观众产生持续的吸引力,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观剧感受。相异空间的交叉组合使相隔千里的国家之间、战场和朝堂之间无缝衔接,形成强烈的冲突,加强戏剧张力。同时,伴随着人物存在的空间,并不是无生命的容器,还能较好地表征人物性格。

陈黎方[2](2017)在《近30年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及价值取向的转变》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近三十年间,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促使中国的电视剧创作行业也逐渐向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剧创作者也在不断地寻找能让国产电视剧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这其中以古代历史剧的创作转型更为突出。随着西方的解构主义、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在国内的兴起与传播,古代历史剧的创作自20世纪90年代初便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使古代历史剧创作逐渐从解构主义思想影响下的传统历史正剧走向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历史戏说剧的“戏剧之说”,最后走向以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历史戏说剧的“游戏之说”。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推动了各种文艺思潮的不断发展变化,其新的理念与价值转变促使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在21世纪以后呈现出主题展现和价值追求上的新特点。本文以近三十年来的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历史正剧和历史戏说剧(“戏剧之说”和“游戏之说”)两大历史剧类型入手来探寻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轨迹,同时对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及其价值取向的转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指出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贺健剑[3](2016)在《论当下中国宫廷电视剧》文中认为电视剧在现代社会的客厅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上世纪末开始,电视剧就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以宫廷为主要题材的电视剧也随之火爆起来,受到了很多观众的追捧,其收视率在各地面频道和卫星频道居高不下,这成为我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中不能忽视的一股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以《金枝欲孽》、《美人心计》、《宫锁心玉》、《甄嬛传》、《芈月传》等为代表,宫斗电视剧横扫电视荧屏,就算是广电总局对这类戏剧进行了禁令,然而依旧无法阻碍宫斗剧话题的热度提升。从近十年宫斗剧的发发展历程来看,宫斗剧一般都会在古代的封建历史之中添加叙事的背景及故事,首先会确定一个王朝的后宫,作为整个故事的背景,以女性间的权谋与斗争为核心,以此来实现戏剧之中冲突的发生。由于近年来后宫题材电视剧数量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创作者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渐渐走入了模式化、同质化的死角,这样的心理出发角度导致其创作的电视剧没有创新之处,渐渐的失去了固有的观众群,这也是现下宫廷题材电视剧遇到瓶颈最大的问题所在。对于宫廷题材的电视剧自身而言,片面追求眼前利益、不顾自身历史文化内涵的塑造,只能获得一时的利益,而无益于电视剧的长远发展,甚至会直接造成此类电视剧完全退出竞争市场。以上提到的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对宫廷题材电视剧的热播作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通过论点综述,结合中国国内热播的具有代表性的宫廷题材电视剧作,进一步分析为何在现有时代背景和文化体制下宫廷电视剧如此之“热”,并阐述未来宫廷电视剧的思路走向及期许的愿景。

亢文娟[4](2015)在《清宫剧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指出以清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自兴起以来,就一直被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及社会大众广泛评论,在影视文化大潮中曾经掀起一股股热浪。近十几年来,清朝宫廷题材电视剧获得的受众关注度与引发的传播效应不容小觑。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清宫剧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部清宫剧剧能否在大众视野中引起反响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有关对清宫剧女性形象的批评更是占据了清宫剧评论界的半壁江山,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作为影视剧类型中比较成熟和热门的一类,清宫剧及其塑造的女性形象在引发的收视热潮背后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社会各界潮水般的或批判或赞扬评论声,我们需要一个相对明晰科学的艺术评价标准,批评既要对其价值作出肯定,亦要对其缺憾不足进行指正并提出可供参考的解决策略,因此对清宫剧女性形象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清宫剧女性形象的研究展开,以传播学、美学、社会学、受众心理学、女性学等多种理论为指导,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作并播出过的清宫剧作品进行细致的观摩,对清宫剧中出现的主要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探寻清宫剧女性形象创作的现状和批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策略。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笔者对清宫剧的概况进行了了解,并对本文涉及到的“清宫剧”和“女性形象”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同时对清宫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笔者在细致观摩清宫剧作品和大量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清宫剧主要女性形象的基础上,总结出清宫剧典型女性形象的四大类型,即代言父权意志的深宫弄权高手、争幸夺宠的男权牺牲品、宫廷“新”女性、政治婚姻的祭奠品。同时,指出了清宫女性群像所存在的“脸谱化”特征。再次,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对影响清宫剧女性意识建构的语境因素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文化语境方面从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文化入手,历史文化语境方面包括政治联姻与选秀文化、儒家书写的女性文化,当代社会文化语境包括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三方会谈”的文化格局、社会心理,此外,市场经济语境也是众多影响因素中不可忽略的一点。第四,笔者从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等多个维度对清宫剧女性形象批评进行了现状总结和解读,指出了其批评现状的三个聚焦点,即价值观、“职场叙事”、“史实论”,并探讨了批评的标准与尺度,认为女性批评应坚持“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结合的标准,最终从社会学角度指出清宫剧女性形象传播的三大效果,包括虚构与歪曲的一步之遥、良莠不齐的价值传递、行为示范的“苦果”。最后,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针对前文中涉及的清宫剧女性形象在创作与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参考建议,如对悲剧思维的创新、从宫廷文化的多样性中挖掘正能量以及对最基本的“真善美”的价值坚守。

史春晖[5](2014)在《中国历史戏说剧的意识形态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大众文化样式之一,电视剧是一个充满话语斗争的场域。不同的意识形态力量在电视剧中构建出来的意义空间影响着社会个体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判断。在众多的电视剧类型中选择历史戏说剧这一大众文本进行意识形态的研究是因为它在资源整合上更具优势。一方面,作为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一种,历史戏说剧因其讲述的是历史故事而涉足了中国历史那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这也就吸引了知识分子的关注;同时,因其能指与现实的疏离和所指与当下的暗合似乎能够承载更多意识形态的东西,获得更大的创作空间的同时也更易于使受众接受意识形态的询唤。另一方面,历史戏说剧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走进观众视野的,这一时期大众文化以一股强大的力量冲击着意识形态主导文化与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历史戏说剧相较之于其他类型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承载了更多的大众文化因子,以其轻松戏谑的游戏风格演绎历史,在集结观众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有观众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意味着意识形态若在此基础上建构能够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对于当代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戏说剧的当下即各方意识形态力量角逐的结果,通过对历史戏说剧的文本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语境对历史戏说剧的影响,也可以窥见历史戏说剧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努力寻找平衡的不断尝试。历史戏说剧的意识形态是本文进行分析的首要问题。在我国,意识形态没有明显的阶级对立,更多的存在于不同的文化共同体中。意识形态主导文化、大众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历史戏说剧。因此,研究历史戏说剧的意识形态表达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历史戏说剧中三方文化共同体的不同话语。(第一章)不同的意识形态力量在历史戏说剧中表达出来。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们发现意识形态通过一种隐性在场的言说方式表现出来。历史戏说剧选择了“不是历史”的历史故事作为主体,塑造了一系列立场鲜明、智慧正义且极具喜剧化色彩的人物形象。通过“重机趣”的叙述手法编排情节,呈现出道德叙事与个人情感叙事的复杂交织。(第二章)历史戏说剧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表达方式背后必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即不同的意识形态诉求在起作用。意识形态宣传机构通过各种政策法规对历史戏说剧进行引导,要求作品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分子精英文化代表批判其对历史的戏说;大众则在轻松戏谑中获得了情感的宣泄。我们的创作者于是在不突破意识形态宣传机构底线的前提下,在尽量规避知识分子批判的认识中努力寻求大众的狂欢。(第三章)历史戏说剧是意识形态建构的有效载体,它通过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在意识形态建构中有着重要意义。博君一笑必然讨得观众的欢心,但厚重感的缺失也成为制约历史戏说剧取得突破的主要问题。历史戏说剧创作者唯有寻找到不同力量的平衡点,才能做到寓教于乐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既得到大众的好评又服务于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而在这一方面,情景喜剧《地下交通站》通过对革命历史题材的戏说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创作思路。(第四章)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不同的话语力量在历史戏说剧中均有呈现,但历史戏说剧毕竟是市场力量的产物,相较之于浓厚的大众文化色彩来讲,意识形态主导文化以及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声音是微弱的。虽然说它在故事的讲述中传递出来的部分价值观念迎合了意识形态宣传机构的需要,虽然创作者也在尽量寻求社会效益,但在“狂欢”、“游戏”等标签下这种力量势单力薄。不管怎样,我们不可因某些因素而对戏说剧本身进行否定,如何于历史戏说剧中探寻到更好的意识形态表达方式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各方意识形态力量共同致力于历史戏说剧意识形态的建构时,才是戏说剧质变的开始。使这一大众文本兼具文化韵味,历史戏说剧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辛秀兰[6](2013)在《当下国内宫廷剧热潮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充斥银屏的历史题材剧作让大众应接不暇,尤其是宫廷剧占据了各大频道,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宫廷剧在市场和收视率上创下高回报成绩的同时,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讨。受到大众文化消费影响,宫廷剧的编导们改变了以往的政治说教,而站在平民、世俗的角度对历史重新进行阐释,迎合了大众的审美趣味,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过分曲解历史,题材雷同缺乏创新精神,重点关注后宫“斗争”,其发展也是危机四伏。随着《宫锁心玉》的热播,掀起了宫廷剧的热潮,而后,《后宫·甄嬛传》、《倾世皇妃》、《武则天秘史》、《万凰之王》等一系列宫廷剧迅速上映,占据荧屏电视剧创作的半边天。各大宫廷剧在电视荧屏创下了较高收视率、获得不同知识层次观众喜爱的同时,也备受理论界的批评。本文以宫廷剧为研究对象,对宫廷剧的定义、类型、历时性衍变、主要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从大众文化消费、历史通俗热两个外在影响因素,以及它传播的宫廷文化、迎合观众审美需求、演绎的现实意义三个方面的内在因素,分析了宫廷剧热潮的原因;然后从整体把握宫廷剧的社会影响,指出当下宫廷剧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应有对策。宫廷剧在发展势头强劲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其表现在过于迎合观众和注重收视率,并一味追求片面的消遣性,娱乐化效果及世俗化。要使宫廷剧经久不衰,必须把民族文化精神与娱乐化、世俗化的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历史与艺术之间找到契合点,将宫廷历史电视剧置于当前社会大环境中来演绎,宫廷剧才有可能突破发展难题,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继续谱写和谐乐章。

赵寅君[7](2012)在《历史传奇剧个案分析和类型研究 ——以《康熙微服私访记》为例(中国电视剧类型学系列研究之一)》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电视剧《戏说乾隆》的热播,一股“戏说”之风在影视界悄然兴起。随之,《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和《还珠格格》等“戏说”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并在商业利益和观众口碑上取得了双赢。这些电视剧作品多采用“戏仿”的历史文本策略、喜剧化的叙事风格和类型化的表现方式,已日渐成为历史题材电视剧的重要流派,该类型电视剧也被部分电视剧理论研究者界定为“历史传奇剧”。历史传奇剧作为大众艺术文本,其创作本身是对历史解构和重新建构的过程,创作者根据某种现实诉求和意义表达对历史本事进行游戏化和娱乐化的“拼接”、“组合”,使其在制造狂欢化审美形态的同时,以借古喻今的方式传达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真善美的价值引导。历史传奇剧是哎商业化、娱乐化背景下产生的后现代大众文化形态,较之主流意识形态背景下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其草根性和大众性显而易见,这也使得该类型电视剧有了广泛的受众群体,成为中国大陆商业电视剧的重要类型,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作为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系列之一,选取历史传奇电视剧为研究对象,以热播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五部曲为研究范例,通过对电视剧典型文本的艺术形式、历史选材、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和解读,得出历史传奇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的美学特征,并以此为例证,探究和总结历史传奇剧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电视剧的一般创作规律,最后就历史传奇剧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思辨性论证,并在全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该类型电视剧创作的发展趋势,进而对中国历史传奇电视剧的创作提出一些建议。目前,中国电视剧理论界对电视剧类型研究成果颇丰,特别是对历史剧的研究涉及历史文本、叙事策略、审美价值等诸多方面,但对历史传奇剧这一类型缺乏公认的界定,对其文本解读和美学分析也鲜有研究成果。因此,在历史传奇剧日益兴起,并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新颖的历史解读、隐喻的现实意义和丰厚的商业回报越来越受到观众和学界关注的今天,该选题对历史传奇剧进行典型性研究,就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同时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

李婧[8](2012)在《宫廷剧的叙事研究 ——中国电视剧类型系统研究之一》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尤其是宫廷剧的生产与消费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宫廷剧一方面以不可阻挡的势如破竹之力在市场和收视率上创下高回报,另一方面学术界普遍关注起它独有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宫廷剧为研究范本,将跨艺术比较分析研究、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和时下的热播宫廷剧结合起来,对宫廷剧的定义、类型、发展概况进行全面的梳理;然后从叙事角度、人物叙事研究、时空构成与图解符号三个大方面分析宫廷剧的叙事魅力:最后从整体把握宫廷剧,指出当下宫廷剧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应有对策。由此得出结论,宫廷剧既是时空的艺术又是视听综合的艺术,其叙事角度的多样化、叙事人物的类型化、多元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时空构成和图解符号,使得宫廷剧经久不衰。但由于当下宫廷剧一味追求娱乐化、世俗化效果,片面地追求消遣性,使其面临严峻挑战。宫廷剧若能将中国的民族文化精神与娱乐化、世俗化的追求有机结合一体,并汲取其他宫廷题材文艺形式的叙事策略,找到历史与艺术的契合点,将宫廷历史置于当下社会大环境中来演绎,宫廷剧才有可能突破瓶颈,在中国电视剧史上谱写华章。

杨杰[9](2011)在《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大众传播学解读》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呈现出如火如荼的繁荣局面。随着《汉武大帝》、《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大明王朝》、《康熙微服私访》、《大明宫词》等电视剧的一度热播,掀起了一阵历史剧潮流,历史题材与电视这一大众媒介结合产生出强大的感召力,言说历史就成为了大众传播中的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历史正剧构建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也迎合了大众的政治欲望与盛世的梦想,而戏说剧则一面解构着崇高叙事模式,一面对历史进行无深度的消解,让受众在其中享受狂欢的快感。历史题材电视剧潮流产生于自身特殊语境,而它的存在也给可观的现实世界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这些对于传播实践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大众传播语境为基点解读历史题材电视剧传播热潮,看清历史题材电视剧流行的本质,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的传播实践。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历史剧进行分析:首先是从国家制度改革、市场经济力量和大众文化兴起三方面出发分析大众传播语境中历史题材电视剧兴起现象。第二部分对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传播者加以分析,从传播者方面来说,传者一方面受到来自意识形态和商业利益的控制,另一方面又在历史符号编码中对历史题材电视剧施控,从而实现传播者的权力。第三部分对历史题材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不同历史题材电视剧会采用不同的叙事方式,造就了历史题材电视剧相对自由的影视叙事策略。第四部分是对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受众进行分析,首先把受众作为解码者,分析他们解读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三种立场,然后把受众作为使用者探析他们的各种心理需求。第五部分是历史题材电视剧所产生的传播效果解析,首先历史题材电视剧会营造一个“虚拟历史环境”,同时它还有建构集体记忆和涵化效果。本文力求从大众传播语境中上述几个方面进行阐释,从而剖析历史题材电视剧流行现象。

金建吾[10](2011)在《韩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针对韩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从接受与创作动机、历史的戏剧化、戏剧的拟史化、不同的真实观以及韩国叙事传统、当代现实、接受效果等方面对快速崛起的韩国历史电视剧作了深入的探讨。从文化诗学角度切入,论述韩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分类,尤其是“电视历史剧”这一电视剧艺术形态的本体特征、艺术真实性系统以及电视历史剧美学精神、历史精神、人文精神的统一。推进韩国当下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发展与繁荣。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分析韩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特点、分类,从更深层次阐述了历史剧兴盛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因。我们还从意识形态和审美的角度剖析了历史电视剧的艺术特征。也分析了历史题材电视剧之所以能吸引广大电视观众的突出原因。

二、论电视戏说剧的民间故事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电视戏说剧的民间故事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剧《大秦帝国》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1.1 历史剧叙事研究现状
        1.1.2 《大秦帝国》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 线性与圆形:叙事结构
    2.1 “衰—战—盛”式的线性剧作结构
        2.1.1 “一心一意”图自强
        2.1.2 “连横合纵”谋扩张
        2.1.3 “明暗交织”成霸业
    2.2 “落—起—落”式的圆形心理结构
        2.2.1 结局的圆
        2.2.2 命运的圆
第三章 全知与限制:叙事视角
    3.1 谁说:异故事外的第三人称叙事者
        3.1.1 跨越时空的叙述者
        3.1.2 暗含观点的评论员
    3.2 谁看:随心所欲的零度聚焦影像师
        3.2.1 零度聚焦刻画人物内心
        3.2.2 聚焦自我限制引起悬念
第四章 重组与再造:叙事时空
    4.1 戏剧性叙事时间组合
        4.1.1 “一触即发”的故事起点
        4.1.2 “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4.2 象征性叙事空间创造
        4.2.1 相异空间的交叉蒙太奇
        4.2.2 人物塑造的空间化表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近30年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及价值取向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近三十年来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概况
    1.1 创作产量
    1.2 创作类型
    1.3 文艺思潮的影响
    1.4 价值取向的含义
第二章 历史正剧创作及价值取向的转变
    2.1 主流意识与现实问题的相互关照
    2.2 从“民间叙事”到“宏大叙事”的回归
    2.3 对女性受众审美需求的倾斜
第三章 历史戏说剧创作及价值取向的转变
    3.1 对社会民情的关怀与对个人价值肯定的变奏
    3.2 由“帝王走入民间”到“平民走入王权”的新变
    3.3 消费历史的娱乐化倾向
第四章 创作新趋势
    4.1 影视技术对体验美学的追逐
    4.2 不断扩展的历史演绎范围和历史趣味
    4.3 历史IP剧与身穿古装的现代女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3)论当下中国宫廷电视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选题背景及意义
    国内外研究状况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观众喜爱的缘由
    2.1 中国观众为什么一直喜欢看“宫廷电视剧”
    2.2 宫廷电视剧一直是收视妙方
3 剧本创作的迷失
    3.1 宫廷电视剧创作的是非
    3.2 剧本创作的导向
4 角色设置的多元
    4.1 皇帝与太监
    4.2 皇后与妃嫔
    4.3 太监与宫女
5 戏剧冲突的乏力
    5.1 斗争逻辑的盲从
    5.2 个体意识的羸弱
6 价值诉求的迷惘
    6.1 文化选择的失据
    6.2 价值重塑的茫然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清宫剧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五节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宫剧概况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 清宫剧
        二、 女性形象
    第二节 发展历程
第二章 清宫剧女性群像
    第一节 清宫剧典型女性形象类型初探
        一、 代言父权意志的深宫弄权高手
        二、 争幸夺宠的男权牺牲品
        三、 宫廷“新”女性
        四、 政治婚姻的祭奠品
    第二节 女性角色的脸谱化
第三章 清宫剧女性形象建构的多重语境因素
    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建构
    第二节 历史文化语境
        一、 政治联姻与选秀文化
        二、 儒家书写的女性文化
    第三节 当代社会文化语境
        一、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二、 “三方会谈”的文化格局
        三、 社会心理
    第四节 市场经济语境
第四章 清宫剧女性形象传播效果的社会学批评
    第一节 批评现状之热点聚焦
        一、 价值观
        二、 “职场叙事”
        三、 “史实论”
    第二节 批评标准及尺度探讨
    第三节 清宫剧女性形象传播效果的社会学解读
        一、 虚构与歪曲的一步之遥
        二、 良莠不齐的价值传递
        三、 行为示范的“苦果”
第五章 清宫剧女性形象创作策略
    第一节 悲剧审美的新思维
    第二节 从文化多样性中寻正能量
        一、 宫廷文化与文化多样性
        二、 正能量文化的挖掘
        三、 发现“新”女性
    第三节 人物塑造应坚守价值追求
        一、 理性的艺术真实
        二、 伦理与情感
        三、 “美”女的创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1990 年以来中国清宫剧主要作品年表
    (二) 毕业作品导演阐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5)中国历史戏说剧的意识形态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历史戏说剧的意识形态
    第一节 历史戏说剧的“戏说”与发展
        一、历史剧与“戏说”
        二、历史戏说剧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文化研究
        一、关于意识形态
        二、当下中国影视剧中的意识形态功能
        三、当下中国影视剧中的意识形态表达
    第三节 历史戏说剧的意识形态
        一、历史正剧的意识形态
        二、历史戏说剧的意识形态
第二章 历史戏说剧的意识形态表达方式
    第一节 题材选择—不是“历史”的历史故事
    第二节 人物塑造—立场鲜明与滑稽搞笑
        一、智慧正义的欲望客体与“三角”关系
        二、喜剧化的人物
        三、敢爱敢恨的新女性
    第三节 叙事模式—道德意识与个人情感复杂交织
        一、道德叙事结构的坚守—“大团圆”结局
        二、当下情感叙事的需求—现实理想的影视满足
        三、戏曲艺术的传承—重“机趣”的叙述方式
第三章 历史戏说剧的意识形态表达诉求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下大众的娱乐追求
    第二节 文化转型期意识形态主导文化的诉求
    第三节 创作者的意识形态诉求
    第四节 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诉求
第四章 历史戏说剧的意识形态表达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历史戏说剧对于意识形态建构的积极意义
    第二节 历史戏说剧在意识形态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失衡
        二、精英文化的尴尬地位
    第三节 历史戏说剧的发展方向
        一、“寓教于乐”的创作思考
        二、“召唤”与“共鸣”
        三、地下交通站—历史戏说剧的新方向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当下国内宫廷剧热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引发的思考
2 宫廷剧热潮现象
    2.1 宫廷剧的概念界定
        2.1.1 宫廷剧的定义
        2.1.2 宫廷剧与历史剧的关系
    2.2 宫廷剧的创作概况
        2.2.1 宫廷剧的创作类型
        2.2.2 宫廷剧的历时性衍变
    2.3 宫廷剧的主要特征
        2.3.1 历史化特征
        2.3.2 娱乐化特征
        2.3.3 商业化特征
3 宫廷剧热潮的原因探究
    3.1 外部因素
        3.1.1 大众文化消费的影响
        3.1.2 历史通俗热的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展示博大深邃的宫廷文化
        3.2.2 迎合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3.2.3 宫廷剧折射的现实意义
4 宫廷剧的社会影响
    4.1 宫廷剧存在的问题
        4.1.1 曲解历史,过分追求戏剧化效果
        4.1.2 情节雷同无新意,创作心态浮躁
        4.1.3 关注权谋斗争,误导观众道德追求
    4.2 宫廷剧创作的启示
        4.2.1 回归历史真实,警惕娱乐埋葬历史
        4.2.2 推陈出新,改变社会刻板印象
        4.2.3 弘扬民族文化,积极塑造正面价值
5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剧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历史传奇剧个案分析和类型研究 ——以《康熙微服私访记》为例(中国电视剧类型学系列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电视剧类型研究的背景
二 本文研究对象历史传奇剧的界定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康熙微服私访记》的艺术形态分析
1.1 类型化的故事主题
1.2 工整的结构形式
1.3 故事选材
    1.3.1 鲜明的“戏说”历史观
    1.3.2 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戏仿
1.4 民间文学特性
    1.4.1 话本叙事的风格延续
    1.4.2 拍案惊奇的影像再造
    1.4.3 传统戏曲的空间延展
1.5 叙事模式
    1.5.1 亦庄亦谐的叙事风格
    1.5.2 多层叠现的叙事结构
    1.5.3 交叉演进的叙事线索
    1.5.4 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1.6 人物塑造
    1.6.1 康熙皇帝的多重性格塑造
    1.6.2 配角的意象化设置和个性化表现 第二章 《康熙微服私访记》文本的美学特征解读
2.1 在历史与受众之间——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剧嬗变之作
    2.1.1 历史情结的变种
    2.1.2 受众的影像消费及心理满足
2.2 古今对话——强烈的反讽意向
    2.2.1 笑谈古今表现厚重的人文思考
    2.2.2 借古喻今饱含严峻的自身审视
2.3 大众文本特征——滑稽美学和娱乐精神
    2.3.1 喜剧色彩
    2.3.2 市井情趣
2.4 社会教育功能
    2.4.1 潜移默化的价值观传递
    2.4.2 显而易见的知识性教育 第三章 历史传奇剧的创作规律分析
3.1 寻找历史忽视的空间
    3.1.1 “局部时空”中的艺术虚构
    3.1.2 “失事求似”的审美追求
3.2 后现代语境下的叙事策略
    3.2.1 超常和奇异的审美表现
    3.2.2 对“权威”的草根化解读
    3.2.3 平民化的叙事手法
3.3 大众艺术审美结构创造
    3.3.1 叙事圆满和情节曲折
    3.3.2 喜剧化风格
    3.3.3 古为今用的审美表现
3.4 商业背景下的类型化趋向
    3.4.1 文化产业化发展格局下的电视剧商品属性
    3.4.2 类型化延伸——品牌价值的内在要求 第四章 历史传奇剧美学思辨和创作趋势探究
4.1 美学思辨
    4.1.1 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4.1.2 奇幻表达的“情理之中”和“意料之外”
    4.1.3 娱乐产品的审美期待和审美疲劳
    4.1.4 娱乐狂欢和现实批判
4.2 创作趋势探析
    4.2.1 选材:对历史文本符号进行特定意义的编码
    4.2.2 叙事:坚持大众文本叙事的喜剧表达
    4.2.3 意义:大众文化和民间通俗文化的影像表达
    4.2.4 升级:尽可能做到格调的高雅和严肃的“戏说”
    4.2.5 前瞻:中国特有商业类型剧的批量化生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宫廷剧的叙事研究 ——中国电视剧类型系统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宫廷剧概说
    1.1 历史·历史剧·宫廷剧
        1.1.1 历史、历史剧、宫廷剧的含义
        1.1.2 历史、历史剧、宫廷剧的关系
    1.2 宫廷剧的类型说
    1.3 宫廷剧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宫廷剧的叙事角度分析
    2.1 客观叙事
    2.2 主观叙事
    2.3 复合叙事
第三章 宫廷剧的人物叙事研究
    3.1 宫廷剧的叙事题材分类
        3.1.1 帝王类题材
        3.1.2 后宫女性题材
    3.2 宫廷剧的人物叙事形象
        3.2.1 男性形象
        3.2.2 女性形象
    3.3 宫廷剧的角色母题研究
    3.4 宫廷剧的人物关系模式
        3.4.1 神谕模式
        3.4.2 中国戏曲中人物衬托补充的经典模式
        3.4.3 “性格与命运”悲剧模式
第四章 宫廷剧的时空构成和图解符号特点
    4.1 宫廷剧的时空构成
        4.1.1 时间安排
        4.1.2 空间构造
    4.2 宫廷剧的视觉图解符号
        4.2.1 人物符号
        4.2.2 权力符号
第五章 宫廷剧的生存与危机
    5.1 宫廷剧的生存
    5.2 宫廷剧的危机与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剧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大众传播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大众传播语境中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兴起
    第一节 国家制度改革
    第二节 市场经济力量
    第三节 大众文化勃兴
第二章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传播者分析
    第一节 受控:国家意识形态与消费主义的规训
    第二节 施控:历史影像符号编码
第三章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传播内容分析
    第一节 再现型历史剧:《汉武大帝》的共鸣历史叙事
    第二节 戏仿型历史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的惊奇历史叙事
    第三节 表现型历史剧:《大明宫词》模糊历史叙事
第四章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受众分析
    第一节 受众阅读:三种解读立场
        一、倾向式解读
        二、协商式解读
        三、对抗式解读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受众心理需求
        一、重古怀旧心理
        二、英雄崇拜心理
        三、盛世圆满心理
        四、娱乐宣泄心理
第五章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传播效果分析
    第一节 营造"虚拟历史环境"
    第二节 集体记忆的建构
    第三节 令人担忧的涵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韩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一节 历史
        一、历史的不同含义
        二、“历史2”的特点
    第二节 历史剧
        一、从时间上分类
        二、从忠于历史的程度考察
        三、从历史剧到历史电视剧
第二章 韩国历史电视剧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生产与消费的兴盛
        一、当前历史电视剧生产与消费的兴盛
        二、韩国特色:“英雄的成长”的历史剧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重点:兴盛原因探寻,现实评价研究
        二、研究方法: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第三章 从历史的戏剧化看历史电视剧
    第一节 意识形态化
        一、单值热显式
        二、多值冷隐式
        三、意识形态化不等于道德化
    第二节 审美化
        一、审美化的广狭二义
        二、视听形象美化
        三、叙事结构美化
第四章 大众文化的民间文化底色
    第一节 文化场域与体裁流变
        一、文化场域
        二、题材流变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民间文化底色
第五章 电视戏说剧的民间故事特性
    第一节 “不是历史”与“民间故事 ”
        一、历史只是素材,艺术不止于故事
        二、历史剧是文化产品,但不是简单的赚钱商品
    第二节 母题与类型:戏说剧的“民间故事”基因
第六章 电视戏说剧艺术形象的“怪诞性”
    第一节 怪诞性之“双体性”
    第二节 电视戏说剧的怪诞现实主义审美本质
        一、历史电视剧审美主义的研究方法
        二、审美主义解读过程:预测和回想
第七章 艺术创作中美学、人文与历史的统一
    第一节 人文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第二节 人学考察与历史观照
    第三节 以人为本—美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历史精神的有机统一
结论
    一、研究结果和结论
    二、研究限制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电视戏说剧的民间故事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剧《大秦帝国》的叙事研究[D]. 李勤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2]近30年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及价值取向的转变[D]. 陈黎方. 广州大学, 2017(02)
  • [3]论当下中国宫廷电视剧[D]. 贺健剑.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4]清宫剧女性形象研究[D]. 亢文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5]中国历史戏说剧的意识形态表达研究[D]. 史春晖.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6]当下国内宫廷剧热潮研究[D]. 辛秀兰. 重庆师范大学, 2013(S2)
  • [7]历史传奇剧个案分析和类型研究 ——以《康熙微服私访记》为例(中国电视剧类型学系列研究之一)[D]. 赵寅君. 山西大学, 2012(10)
  • [8]宫廷剧的叙事研究 ——中国电视剧类型系统研究之一[D]. 李婧. 山西大学, 2012(10)
  • [9]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大众传播学解读[D]. 杨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10]韩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D]. 金建吾. 黑龙江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论电视剧的民间故事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