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始终瞄准目标市场——对诸城市粮油加工总厂开拓农村市场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韩记[1](2006)在《C饲料公司进入油脂业的模式及运作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饲料行业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临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由于饲料制造行业的低进入障碍和低退出障碍,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并趋向微利状况。整个行业正处于一个日益动荡不安的行业链环境之中,经营风险成倍地放大,原料行情扑朔迷离,动物疫情打击饲料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饲料制造企业采取何种发展战略,对于企业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大型饲料企业利用已经相对做大的优势“实行纵横一体化发展战略”获取对中小型饲料企业的压倒性全面竞争优势。作为中小型的饲料制造企业来说,出路何在?如何应对诸多不可抗力的风险?国外饲料企业的发展经验和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跳出饲料做饲料”,如进入上游的油脂行业也许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本文以饲料行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从饲料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和行业结构分析入手,结合C饲料制造企业的战略环境关键因素,采用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等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归纳了饲料行业发展的优势、弱势和面临的外在机会和威胁。分析C饲料制造企业进入油脂行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并以收购兼并等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进入油脂行业的战略选择、技术战略、投资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得出结论:1.C饲料公司可以进入油脂业;2.进入后的竞争策略应采用低成本战略下的差异化和集中化战略,建立面向云、贵、川的区域品牌。本文不仅对于C饲料制造企业解决发展思路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其他饲料制造企业和整个饲料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促进作用。
李德立[2](2006)在《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竞争已经由产品竞争进入到品牌竞争阶段,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思想的残留,以及生产水平的制约,中国农业的品牌经营落后于其他行业。农业产业化是在现实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国家能力等条件下,解决我国农业症结的一条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来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为品牌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使我国的农产品走出了短缺时代,农产品的差异性得到体现,农产品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是其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与品牌化经营都是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产物,这是二者连结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品牌战略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品牌战略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化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 与一般商品相比,农产品品牌既表现出品牌的一般特点,又存在特殊性。即农产品品牌存在品牌形象、品牌拥有主体的特殊性和品牌效应的外部性,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战略研究的基础。由于农产品品牌特殊性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制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既要遵循战略制定与实施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品牌战略制定的逻辑框架包括品牌诊断、品牌战略设计和品牌战略实施,其中品牌战略设计的内容包括品牌整体规划战略、品牌导入战略和品牌经营战略三个部分。 透过品牌诊断环节,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战略的环境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品牌存在品牌质量差、品牌管理层次低等问题。农业产业化品牌经营的难点在于生产规模小和组织体系不健全等方面。运用战略环境分析方法,指出了农业产业化实施品牌战略的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机遇与挑战,内部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战略的决策主体是企业家。品牌整体规划战略三个部分包括远景规划、文化规划和管理规划,是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战略的全面部署,品牌远景规划规定了品牌战略的目标,品牌文化规划规定了品牌战略的深层次的思想意识统一,品牌管理规划规定了品牌战略实施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方式。品牌导入包括新建品牌的市场导入,以及出于更新或扩大影响目的的原有品牌的市场导入。品牌导入包括品牌定位和品牌识别,品牌定位是品牌战略的核心,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有针对性地采用绿色品牌、原产地品牌等定位战略,并通过品牌识别战略,即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和品牌整合传播,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联想度。品牌经营战略包括品牌维护和品牌延伸两个方面。本文指出品牌维护包括品牌形象和品牌质量的维护,主要通过内部的管理系统进行,同时法律品牌维护的重要武器。品牌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延伸应着重分析自身条件,适当采用主副品牌及授权许可等策略。 最后,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对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的品牌经营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了经验,并找出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对策。
张新明[3](2004)在《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日益成为经济理论界和各级政府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同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鲜明的特色。就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处于从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过渡时期,在部分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绝大多数地区传统农业所占比重仍然很大;从农民组织化程度来说,尽管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长足发展,但仍有半数左右的农民游离于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外,孤军奋战,沉浮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就农业经济市场化进程和政府的宏观管理理念而言,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从尽快提高本地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角度出发,各级政府无不希望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但众多农民对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熟悉、不适应,以及受个体与局部利益驱动导致的行为失范,又使得政府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了农业生产的具体组织者的职能,这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但“好心办错事”的例子却也不胜枚举……凡此种种,使得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特别是实践,在目前的我国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要意义和迫切需要,但同时也有着难以预料的实施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外许多好的实践经验可资借鉴,但决没有一种现成的模式可供我们照搬照抄。顾名思义,农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理论内涵均应是农业区域经济理论的应有之义,在目前我国尚无比较成熟、权威的关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对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和农业经济的相关理论论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从我国实际出发,从二者的结合中提炼出研究我国农业区域经济问题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基于这种考虑,本文第一部分以中外经济学家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理论和农业经济发展有关论述为启示,对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独有特点、指导思想和注意问题作如下归纳:一是农业经济本身的鲜明特色和其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不能完全用市场经济效率优先、优胜劣汰的法则来对待农业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这成为政府在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促强扶弱政策的依据;二是曾经作为农业经济发展最大制约因素的自然条件,由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有弱化趋势,自然条件优越地区固然有发展优势,但只要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组织上得当,先天条件欠缺地区可在一定程度上<WP=8>突破资源的限制;三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农业经济发展可以推动一个区域其它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但农业基础条件并非特别好的地区,也可借助本地区二三产业发展的推拉作用,实现发展的突破,而且这种发展的起点和结构层次往往很高。四是从宏观上讲,提供相关制度供给是改变我国农业弱势地位的关键,同样地,政府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在保持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先进性的同时,助欠发达地区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一臂之力。五是粮食问题在我国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不仅仅是国内政治问题,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牵涉到国际政治,对粮食主产区应提供特殊优惠政策。六是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例持续下降,标志着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结束,应尽快改变我国农业中“负保护”长期存在的现状,扶持政策应以改善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为重点。七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全局,兼顾当前与长远,通过观念、系统和政府创新,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八是在积极鼓励各地充分发挥区域农业比较优势,通过竞争实现区域合理分工的同时,当前应特别重视构建区域利益关系协调机制,以有效降低农业区域冲突的烈度和破坏性,实现农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政府应当在这种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许多,不同时期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尽一致,本文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及农业制度创新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用意在于揭示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即区域自然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但在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市场约束作用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日益受制于或者说取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地区资源富集、传统农业基础雄厚,但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水平却大大落后于一些资源条件相对逊色的地区;但同样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未必就导致同样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这又取决于区域农业制度创新水平的高低,即是否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农业生产经营者形成长期而稳定的理性预期;是否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及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等等。如前所述,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以及区域利益关系协调难度的加大,要求政府必须负起应承担的责任,但必须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明确政府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形式。本文第三部分重点论述政府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制度安排方面主要包括规范完善农业土地制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WP=9>政策选择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包括实行多
解树勇,杨波[4](2000)在《始终瞄准目标市场——对诸城市粮油加工总厂开拓农村市场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 山东省诸城市粮油加工总厂是一个集粮油加工、食品生产、粮机制造、科研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国有中型企业。多年以来,他们始终本着“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按照“依靠农村、发展农村”的经营思路,采取加大投入、强化调整、狠抓服务等方式,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企业得到稳步发
二、始终瞄准目标市场——对诸城市粮油加工总厂开拓农村市场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始终瞄准目标市场——对诸城市粮油加工总厂开拓农村市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C饲料公司进入油脂业的模式及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C 饲料制造企业及其扩张战略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的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C 饲料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2.1 国际饲料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
2.2 国内饲料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2.3 C 饲料企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
2.4 C 饲料企业的内部条件分析 |
第三章 C 饲料制造企业进入油脂业的模式及可行性分析 |
3.1 油脂行业及其分析 |
3.2 C 饲料企业进入油脂行业的后向一体化战略 |
3.3 C 饲料制造企业进入油脂产业方案选择 |
第四章 C 饲料制造企业进入油脂行业后的运作模式 |
4.1 企业竞争战略 |
4.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4.3 产品的市场定位 |
4.4 营销组合战略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2 品牌内涵与农产品品牌分析 |
2.1 品牌内涵 |
2.1.1 品牌的历史溯源 |
2.1.2 品牌概念解析 |
2.1.3 品牌价值分析 |
2.2 农产品品牌分析 |
2.2.1 农产品界定 |
2.2.2 农产品品牌形成基础—农产品的差异性 |
2.2.3 农产品品牌的作用 |
2.2.4 农产品品牌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框架构建 |
3.1 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与分析 |
3.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与演进 |
3.1.2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作用 |
3.1.3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分析 |
3.1.4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
3.2 品牌战略的内容及逻辑框架 |
3.2.1 品牌战略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
3.2.2 品牌战略逻辑框架 |
3.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品牌战略的结合 |
3.3.1 农业产业化实施品牌战略的必然性 |
3.3.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品牌战略内在联系 |
3.4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内容与框架 |
3.4.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的本质 |
3.4.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制定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诊断 |
4.1 中国农产品品牌现状 |
4.1.1 品牌农产品正在排斥无品牌农产品 |
4.1.2 地域品牌发展迅速 |
4.1.3 “三品”市场前景广阔 |
4.2 农业产业化品牌经营的问题与难点 |
4.2.1 农业产业化品牌经营存在的问题 |
4.2.2 农业产业化品牌经营的难点 |
4.3 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战略的环境分析 |
4.3.1 战略环境分析方法与工具 |
4.3.2 外部环境分析 |
4.3.3 内在资源分析 |
4.4 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战略要点 |
4.5 本章小结 |
5 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整体规划战略 |
5.1 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战略决策主体 |
5.1.1 企业家是品牌战略决策者 |
5.1.2 品牌顾问公司是品牌战略的决策支持者 |
5.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远景规划 |
5.2.1 品牌远景的含义 |
5.2.2 品牌远景规划的形式 |
5.2.3 品牌远景规划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
5.2.4 品牌远景规划的产生 |
5.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文化规划 |
5.3.1 品牌文化剖析 |
5.3.2 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文化规划方式 |
5.4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管理规划 |
5.4.1 品牌管理型的组织规划 |
5.4.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管理规划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6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导入战略 |
6.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定位 |
6.1.1 品牌定位的内涵 |
6.1.2 品牌定位的方法 |
6.1.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定位策略 |
6.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识别 |
6.2.1 形象设计 |
6.2.2 品牌传播 |
6.3 本章小结 |
7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经营战略 |
7.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维护战略 |
7.1.1 品牌维护的主要内容 |
7.1.2 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维护存在的问题 |
7.1.3 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维护的方式 |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延伸战略 |
7.2.1 品牌延伸的认识 |
7.2.2 品牌延伸的模式 |
7.2.3 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延伸策略 |
7.3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战略实证分析 |
8.1 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分析 |
8.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
8.1.2 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总体状况 |
8.1.3 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措施 |
8.2 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品牌经营状况分析 |
8.2.1 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品牌资源分析 |
8.2.2 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品牌经营经验与问题 |
8.3 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对策 |
8.3.1 明确垦区总部在品牌管理上的职能和责任,实行整体规划战略 |
8.3.2 实施品牌导入战略,扩大品牌影响力 |
8.3.3 品牌经营战略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3)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选题的着眼点 |
1.3 前人所做的相关研究 |
1.4 本文体系结构 |
2 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
2.1 自然经济条件与农业生产的静态分工 |
2.2 经济社会条件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性 |
2.3 农业制度创新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 |
3 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 |
3.1 加快农业制度创新 |
3.2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
3.3 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体系 |
3.4 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
4 山东的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本状况与框架设计 |
4.1 山东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
4.2 山东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框架设计 |
5 山东主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及供求分析 |
5.1 山东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点和发展目标 |
5.2 山东省主要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及供求平衡设计 |
6 山东省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 |
6.1 农村投资政策 |
6.2 科技支持政策 |
6.3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
6.4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6.5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6.6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6.7 农业信息化建设 |
6.8 扶贫开发 |
7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始终瞄准目标市场——对诸城市粮油加工总厂开拓农村市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大投入,增强开拓农村市场的能力 |
二、强化调整,增强适应农村市场的能力 |
三、优化服务,为农民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
四、始终瞄准目标市场——对诸城市粮油加工总厂开拓农村市场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C饲料公司进入油脂业的模式及运作研究[D]. 韩记.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2]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研究[D]. 李德立.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1)
- [3]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 张新明. 山东农业大学, 2004(01)
- [4]始终瞄准目标市场——对诸城市粮油加工总厂开拓农村市场的调查[J]. 解树勇,杨波. 中国商办工业,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