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围:构件化带动软件工业化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王寅生[1](2014)在《产业新城空间生长机理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无锡新区为例》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历程中,中国产业新城以腾飞之势跨越了初创与成长的历史时期,并迈入了调整转型的发展新阶段。在功能转型过程中,产业新城面临着空间结构失衡的困局,交通、社会、环境问题相继涌现。为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新时期产业新城的可持续与创新发展,本文以产业新城空间生长机理为切入点,旨在揭示空间生长的过程及其成因,并基于此探索未来产业新城空间优化的方法与策略。论文在展望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空间生长研究趋势后,进行了下述三大主要内容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产业新城的实证研究,揭示了产业新城起步雏形、快速推进、调整转型三个阶段的空间生长过程特征、影响要素及其作用机制;其次,以未来优化目标为导向明确了产业新城优化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优化的方法策略;再次,基于产业新城发展空间生长机理与优化策略的研究,对无锡新区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理论在实践的应用,为产业新城空间优化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结论:第一,产业新城空间在动力与组织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逐渐生长并形成各个阶段空间秩序和空间形态;第二,产业新城的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向综合性新城区迈进,发展模式将从单一的“产业区经济”转向综合的“城区经济”;第三,产业新城的持续发展动力必须强调创新学习作用力,依靠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在新背景下已难以为继;第四,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产业新城需从与母城关系、功能、形态等方面进行空间的优化,同时强调战略性空间的管控,创新城市空间秩序、空间形态与空间管理,产业新城方能转型发展。
顾爱华[2](2012)在《某金融港及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某市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大项目的逐渐增多以及集聚企业的增加,对区域金融和市民公共服务提出了更多了需求。随着某市区域副都心、新都心和生态新城的打造,在我国北京、上海、温州金融港逐渐崛起的环境下,为了促进本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某市开始规划建设金融港和市民公共服务中心的项目。市民服务中心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金融港及市民服务中心是对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和扬弃,是政府管理理念的一次改革和创新。基于某市金融港和市民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的背景,分别从技术可行性、环境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等三个方面对该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技术可行方面,主要从项目的总平面布置、项目的建筑及其结构、项目的给水与排水、项目的通风及空调、项目的强电和弱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项目在技术上可行的重要结论。在项目的环境可行性方面,主要从卫生防疫分析、项目的节能分析、项目的消防分析和项目的环境污染源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认为如果措施得当,项目的实施在环境方面是可行的重要结论。在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方面,主要从项目的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的财务评价和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得出该项目经济可行的重要结论。总之,项目建设满足了某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内在的金融服务需求,对某市的金融格局的构建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完善。项目建设实现了某区政府集中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同时项目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某市人才结构优化,这对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巨大贡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刘超[3](2010)在《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机制研究 ——以中国软件企业为例》文中认为经济增长一直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企业成长又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保证企业健康、快速成长,必须熟悉行业本质,懂得成长机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快速成长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银行、企业等各部门共同关心的难题。软件企业的成长不仅是软件行业本身的成长,软件业的发展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且明显的外部正效应,信息技术成为人类历史上继蒸汽机时代、电力运用时代后,第三次最伟大的技术革命。软件业的发展才能带来通讯、金融、航空航天、教育、甚至国防等部门的快速进步,才能给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我国软件业起步较晚,如何在国外软件巨头的夹击中生存、发展、壮大不仅事关软件业,而且事关整个民族的兴旺发达,所以,本研究选择我国软件企业为例。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有超越传统生产要素的趋势,并成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竞争优势的来源。软件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已经从传统的物质资源转变为管理资产和服务的知识的价值,而这些知识价值被称为企业的智力资本,本研究中的智力资本是指企业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经验、技术、顾客关系和专业技能的集合,从智力资本的角度去研究软件企业的成长,可以清晰的反映软件企业成长机理,促进企业快速成长。本文的章节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描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和全文的结构安排。第二章:国内外文献梳理阶段,主要是针对国内外的企业成长理论和智力资本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消化和吸收,形成本文的理论基础,本文正是基于这些理论基础开展研究工作的。第三章:介绍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的现状及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为下一章的建立模型的理论基础。第四章: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访谈,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框架,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然后进行问卷设计、变量测量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介绍,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提出了从基本智力资本到核心智力资本到企业成长的研究框架。第五章:软件企业成长的实证研究,利用Amos结构方程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然后验证本文的假设,最后分析了研究的结论,探讨不同的智力资本要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第六章:研究总结,包括本研究的贡献,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研究所做的工作:在本研究中,主要利用问卷进行大样本调查收集数据,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85份,回收161份,其中有效149份,有效回收率52.28%。问卷通过信度、效度分析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假设,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在总结了前人研究和企业访谈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我国软件企业的智力资本的两层次五要素结构,分别是人力资本、决策资本、关系资本、顾客资本和流程资本。在研究中,把企业的智力资本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基本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决策资本、关系资本和流程资本);另一类称之为核心智力资本(顾客资本)。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企业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直接影响模型,大样本统计研究发现,企业的智力资本的五个要素对企业成长都具有显着的作用。然后,建立了软件企业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模型,以企业的核心智力资本(顾客资本)作为中介变量,建立完整模型,研究发现,企业核心智力资本(顾客资本)在基本智力资本和企业成长的关系中,具有显着的中介作用。在完整模型中,加进了中介变量顾客资本以后,企业的基本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直接影响效果明显降低,而基本智力资本和核心智力资本之间,以及核心智力资本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却显着相关,这说明软件企业的核心智力资本对基本智力资本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另外,基本智力资本一方面直接影响企业成长,另一方面,通过影响核心智力资本促进企业成长。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智力资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重要,只有有效获取、利用和管理智力资本的软件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本研究发现企业必须重点强化核心智力资本即顾客资本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以提高、增加顾客价值创造为导向,这样才可以促进软件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快速成长。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本研究选择了从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软件企业成长问题,软件企业在我国大规模的出现不过20多年的历史,缺乏以往关于软企业成长的经验。本研究适应新时代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揭示软件企业的成长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国兼具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时期市场特征的特殊背景下,研究成果将弥补现有文献单纯基于美国、日本、以色列、英国等成熟市场的不足,从而丰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并为类似新兴国家提供参考。(2)软件企业的智力资本的管理在企业成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抓住软件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从智力资本管理的视角去探讨企业成长机制,这在软件企业成长研究中,并不多见。(3)梳理了智力资本研究以后,结合软件企业的特点,在智力资本组成要素中,新引入反映软件企业作为高科技企业而具有的高研发投入、研发流程复杂这一典型特征的变量——“流程资本”这一变量,提出了新的智力资本要素的两层次五要素结构,并且提出了软件企业的基本智力资本和核心智力资本的研究框架,这一框架不仅反应了软件企业的特征,同时,可以透过该框架深入分析智力资本对软件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认为企业的核心智力资本在基本智力资本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4)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各组成要素包括顾客资本、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关系资本、决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显着,发现软件企业的创新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并不显着(系数为0.019,显着性概率为0.791)。这点同已有的大多数学者的观念相悖,由此说明软件企业不能盲目追求创新,而应该首先关注公司到底能给客户带去什么样的价值,这样才可能获得快速成长,企业过度的创新,不仅会浪费公司有限的资源,更可能本末倒置,错失成长壮大的良机。(5)和已有的结论不同,本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软件企业的流程资本和企业成长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在直接模型中,回归系数为-0.233,显着性概率为0.003;完整模型中,其回归系数为-0.354,显着性概率为0.002,无论直接模型和完整模型中,企业流程资本和企业成长都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现阶段,我国的软件企业必须认清自身形势,不能简单的片面的强制推行流程管理机制,不顾自身实力而冒然的引进CMM流程管理制度或者ISO9000体系,不结合自身特点而强制引入流程管控可能拖累企业的成长绩效。软件企业成长问题十分复杂,本文探讨了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也只是在此领域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仍然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探索企业成长的理论和实践。
苏顺虎[4](2009)在《铁路物流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物流作为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各地方政府相应制定了物流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并开始启动了“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各类运输企业也纷纷向现代物流转型。铁路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目前在我国社会物流体系中的作用发挥尚不充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未来客货分线运输后铁路潜在运能释放的重大契机,改革铁路货运组织模式、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铁路运输业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战略选择。然而当前我国铁路物流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尚缺乏对铁路物流系统理论的支撑和相关规划方法的系统研究。因此,对铁路物流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在铁道部项目《铁路物流发展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从如下几方面对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探索。(1)系统构建了铁路物流系统理论构架,阐述了铁路物流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典型特征,论证了铁路物流系统的形成机理,探讨了铁路物流系统的发展规律,提出了铁路物流系统理论的基本结构,指出了铁路发展物流的战略目标与总体思路。(2)系统提出了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规划方法体系,从市场供需两个角度设计了由4大类23项因素构成的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综合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与0-1混合整数规划理论的铁路物流中心离散型选址布局规划模型,并结合北京铁路枢纽和北京市的实际与未来发展,在大量数据调研和空间图形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地区500强工业企业、24个工业开发区、196个典型商业企业和30个商贸交易市场的物流需求,针对北京铁路57个货运节点和北京市规划建设的30个公共物流区进行定量计算,得出了北京市铁路物流中心具体选址布局初步建议方案。运用BPR方法设计了铁路物流中心服务模块的作业流程体系。(3)系统研究了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设计问题,分析了铁路物流产品开发内涵与手段,在铁路物流主要货源分布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铁路车流与货流匹配性理论方法,建立了主成分-引力模型、组合预测模型和双约束重力模型,提出了铁路货物准时制(JIT)运输组织方式,并按照物流理念对铁路运输组织效率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4)阐述了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含义,分析了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主体,探讨了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目标,研究了铁路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协调运行机制。
张雪芹[5](2007)在《基于市场主导的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及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的需要,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历史性地成为大趋势。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是否显着,关系到能否维护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以及建筑业能否顺利开拓国际建筑市场、应对WTO的挑战。与某些传统产业不同,中国各地区的建筑业具有相似性,关于中国建筑业的研究成果对地区建筑业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基于此,论文以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提出了基于市场主导的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研究课题。论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建筑业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而不涉及建筑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动,使其更具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讨论。阐述了产业结构优化理论,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的内容。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主体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包括市场调整机制和政府调整机制两大类型。对“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理论进行了综述,重点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绩效的主要因素,决定市场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以企业数目和规模分布为特征的市场集中、产品差异和市场壁垒,而进入壁垒在决定企业数量和规模分布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市场集中度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对绝对集中度、相对集中度和赫芬达指数等三个市场集中度测定指标进行了讨论。对市场壁垒进行了分析,重点对进入壁垒、移动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概念内涵和形成因素进行了探析。对产品差异化进行了阐述,对产品差异化与细分市场进行了分析。产品差异化是企业提供异质服务的能力和潜力,是企业在经营上对抗竞争的一种主要手段,是一种非价格壁垒。第二,对建筑业产业结构及调整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建筑市场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展望,分析了建筑业产业结构的现状,重点对建筑业所有制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市场布局结构、人才结构进行了探讨,认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价值取向不同,经营状况有差异;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要做好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的分布,大、中、小企业的结合,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的搭配;建筑业布局结构是行业布局、区域布局、全球化布局的科学优化与合理配置。论述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剖析了推动新一轮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主导特征。认为当前建筑业发展的总体特征是市场主导的结构调整,新一轮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以企业为主体,以提升建筑业产业发展与竞争能力为核心内容,与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结构调整。第三,对建筑业市场壁垒和产品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对建筑业进入壁垒、移动壁垒、退出壁垒以及建筑业产品差异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中国建筑市场各类主体的准入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筑市场的准入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形成建筑业进入壁垒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规模经济壁垒、技术壁垒、人力资源壁垒、必要资本壁垒、绝对费用壁垒、政策法规壁垒等6种,得出建筑业进入壁垒低的结论。建筑业的移动壁垒,被视作企业进入建筑市场后再进入细分市场的进入壁垒,主要包括纵向阻碍和横向阻碍。分析研究了建筑业移动壁垒,认为建筑业的移动壁垒相对较低。对发达国家建筑业的退出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建筑业沉淀成本大难以转产,企业职工难以安置和转行,负债过高阻碍企业退出,企业办社会,政策法规限制形成的退出壁垒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筑业退出壁垒过高。阐述了建筑业整体而言是一个高度差异化的产业,剖析了建筑业产品差异的要素构成,并对住宅建筑市场、公共建筑市场和大型专业性项目市场等三个建筑市场子市场的产品差异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建筑业应建立差异化竞争的理念。建筑业的进入壁垒和移动壁垒较低,但退出壁垒又相对较高,建筑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和建筑产品的同质化,大多数企业以相似的业务和经营管理模式竞争,形成了建筑业过度竞争的主要原因。第四,应用“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对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重点对SCP范式下建筑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讨论。对“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筑业的产业结构影响建筑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建筑业企业的市场行为是决定市场绩效的关键因素。对建筑企业市场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筑企业市场行为主要包括建筑企业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两个方面,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对建筑业的产业绩效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筑业的产业绩效很大程度上受产业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市场关系或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综合体现了市场运行的效益和效率。讨论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重点就建筑业利润率、劳动生产率、建筑业生产能力利用率等与资源配置效率有关的指标进行了分析。第五,从发达国家的建筑业产业结构模式和调整经验入手,提出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方向。研究表明,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产业发展与竞争能力,其目标包括从任务型发展向资本型发展提升;从分散型发展向集中型发展提升;遵循竞争发展轨迹塑造生产力内涵。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表现为:建立完整、高效、科学的建筑业市场管理体系;推进建筑业资产重组;推进形成金字塔范式的全新的市场组成格局。通过对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研究表明,兼并重组是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形式,虚拟企业是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最后从建筑业所有制结构和建筑业组织结构两方面分析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重点阐述了市场壁垒与建筑业所有制结构调整,以及市场集中度与建筑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关系。第六,对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从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放松政府监管规制、促进建筑企业自强三个方面分析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分析认为: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的主要策略是适应市场需求变革建设模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差异化的竞争理念、加快建筑业企业兼并重组、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放松政府监管规制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改行政准入壁垒为自然准入壁垒、降低建筑业的退出壁垒、重构建筑市场监管机构、创新建筑市场监管方式;可以通过依靠技术创新构造独特优势、增强融资能力拓展国际市场、优化竞争要素重组价值链、融入人本文化实现企业再造、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虚拟经营等方式来促进建筑企业自强。
王小军[6](2005)在《ERP系统中组件技术及库存控制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资源计划(ERP)是20 世纪90 年代初在国外兴起的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和方法之一,ERP 系统以供应链管理作为其核心管理思想,支持集团化、跨地区、跨国界运行,其主要目的是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避免资源和人力上的浪费,及时准确地做出最好的决策,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发挥其最大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ERP 系统,ERP 系统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热点。在传统ERP 系统开发中,代码的重用率很低。但事实上企业的业务逻辑又有很多相似的,代码的一遍遍重写和编译使得开发效率低下,系统庞大,开发成本高昂,维护难度大。而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软件复用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完善,尤其是组件技术,更是成为了软件复用技术的核心。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ERP 软件开发方法,它解决了重复开发的问题,缩短了软件开发时间,降低软件维护成本和实现软件动态升级,在具体的开发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库存物资的管理和库存量的控制是ERP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存管理和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ERP 实施的效益。在物资管理方面,本文介绍了一种ABC 重点分类管理策略。在库存控制方面,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ERP 的库存控制模型,它既能运用ERP 的主生产计划和物料清单文件来产生最终物料的数量和提前期,又能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确定最合理的订货批量和定购时间,进而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的比例,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黄峥[7](2003)在《中小型软件件企业新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WINCA公司新产品开发策略》文中认为本文从中小型软件企业寻求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出发,分析中国软件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小型软件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优劣势。结合WINCA公司实施新产品开发的实践,运用新产品开发管理理论和方法,对新产品开发目标选择、产品开发组织、新产品市场进入和软件产品开发的过程管理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处在快速多变市场中的中小型软件企业产品开发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根据研究,本文认为,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软件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是大有机会的。中小企业实施新产品开发是提高自身竞争力非常重要的手段,但产品开发必须按照企业产品开发战略有计划地进行,产品开发战略的制定必须依据企业资源和能力。在实施产品开发战略过程中,企业要选择做正确的事,即选择正确的新产品开发目标,做有效率的事,即实施有效的软件产品开发的过程管理;同时,企业应注重产品开发组织的创新,牢记产品开发的目的,实施有效的新产品市场进入计划,实现企业的收益。
二、突围:构件化带动软件工业化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围:构件化带动软件工业化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新城空间生长机理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无锡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新城发展已处于“成熟期”时期 |
1.1.2 产业新城亟需进行空间优化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
1.1.3 无锡新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产业新城概念 |
2.1.1 新城的起源与发展 |
2.1.2 产业新城概念界定 |
2.2 产业新城研究动态 |
2.3 无锡新区研究概述 |
2.4 相关理论 |
2.4.1 区位理论 |
2.4.2 空间发展理论 |
2.4.3 产业新城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产业新城不同发展阶段空间生长机理分析 |
3.1 起步雏形阶段 |
3.1.1 空间生长现象 |
3.1.2 空间生长评估——空间基本形成,呈现为单纯加工区发展状态 |
3.1.3 影响空间生长的主要要素 |
3.1.4 空间生长本质原因——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 |
3.2 快速推进阶段 |
3.2.1 空间生长现象 |
3.2.2 空间生长评估——注重自身提升,开始向城市功能片区转型 |
3.2.3 影响空间生长的主要要素 |
3.2.4 空间生长本质原因——追求经济效益、开始关注社会效益 |
3.3 调整转型阶段 |
3.3.1 空间生长现象 |
3.3.2 空间生长评估——完成城市功能片区建设,向综合性城区转型 |
3.3.3 影响空间生长的主要要素 |
3.3.4 空间生长本质原因——开始追求综合效益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新城未来空间生长优化策略 |
4.1 现状空间发展困惑 |
4.1.1 困惑问题 |
4.1.2 原因分析 |
4.2 空间生长机理展望 |
4.2.1 发展阶段展望——走向后成熟期 |
4.2.2 空间生长展望——全面建设综合性城区 |
4.2.3 影响要素变化展望 |
4.2.4 动力变化展望 |
4.3 空间优化目的与目标 |
4.3.1 空间优化目的 |
4.3.2 空间优化目标 |
4.4 空间优化策略 |
4.4.1 空间优化思路 |
4.4.2 与母城及区域的关系优化 |
4.4.3 功能设置优化 |
4.4.4 用地组织优化 |
4.4.5 形态发展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锡新区空间生长与空间生长优化分析 |
5.1 概况 |
5.1.1 空间区位 |
5.1.2 发展历程 |
5.2 空间发展历程 |
5.2.1 独立发展阶段(1992 年—1997 年) |
5.2.2 以区带城阶段(1998 年—2004 年) |
5.2.3 以城促区阶段(2005 年至今) |
5.3 空间生长影响要素 |
5.4 现状空间问题 |
5.5 空间优化目的与目标 |
5.5.1 空间优化目的 |
5.5.2 空间优化目标 |
5.6 空间优化策略 |
5.6.1 与长三角、无锡市域及市区的关系优化 |
5.6.2 功能设置优化 |
5.6.3 用地组织优化 |
5.6.4 形态发展优化 |
5.6.5 片区优化示意 |
5.7 空间优化保障措施建议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某金融港及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某金融港及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概述 |
2.1 项目建设地点和条件及其组织与管理 |
2.1.1 项目建设地点 |
2.1.2 项目建设条件 |
2.1.3 项目组织与管理 |
2.2 项目招投标 |
2.3 项目实施进度 |
2.4 本章小结 |
3 某金融港及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
3.1 总平面布置 |
3.1.1 总平面布置原则 |
3.1.2 建筑设计基本思想 |
3.1.3 总体布局 |
3.1.4 交通组织 |
3.2 建筑 |
3.2.1 编制依据 |
3.2.2 平面布局 |
3.2.3 剖面设计与垂直交通组织 |
3.2.4 造型设计 |
3.2.5 建筑构造 |
3.3 结构 |
3.3.1 编制依据 |
3.3.2 自然条件 |
3.3.3 结构设计方案 |
3.3.4 主要结构材料和截面 |
3.4 给水与排水 |
3.4.1 编制依据 |
3.4.2 用水量指标及用水量 |
3.4.3 给水水源 |
3.4.4 泵房及水池 |
3.4.5 生活给水系统 |
3.4.6 排水工程 |
3.4.7 人防给、排水工程 |
3.5 通风及空调 |
3.5.1 编制依据 |
3.5.2 主要计算参数 |
3.5.3 空调冷(热)负荷 |
3.5.4 冷(热)水机房 |
3.5.5 空调系统 |
3.5.6 通风系统 |
3.5.7 人防通风系统 |
3.6 强电 |
3.7 弱电 |
3.8 本章小结 |
4 某金融港及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环境可行性分析 |
4.1 卫生防疫分析 |
4.1.1 给水、排水部分 |
4.1.2 通风 |
4.1.3 劳动保护 |
4.2 节能分析 |
4.2.1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
4.2.2 建筑节能措施 |
4.2.3 供热及空调节能措施 |
4.2.4 给排水节能措施 |
4.2.5 供电节能措施与照明节能措施 |
4.3 消防分析 |
4.3.1 建筑消防分析 |
4.3.2 给排水消防 |
4.3.3 防排烟系统 |
4.3.4 电气消防 |
4.4 环境污染源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某金融港及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
5.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可行性分析 |
5.1.1 投资估算可行性分析 |
5.1.2 资金筹措可行性分析 |
5.2 某金融港及市民服务中心项目财务评价可行性分析 |
5.2.1 财务评价基础 |
5.2.2 财务评价分析 |
5.2.3 财务评价结论 |
5.3 某金融港及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效益评价可行性分析 |
5.3.1 经济效益分析 |
5.3.2 社会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机制研究 ——以中国软件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称 |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6 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与章节安排 |
1.7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8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成长理论 |
2.1.1 企业成长的资源理论 |
2.1.2 企业成长的战略理论 |
2.1.3 企业成长的创新理论 |
2.1.4 企业成长的竞争力理论 |
2.1.5 企业成长的阶段理论 |
2.2 企业成长研究前沿 |
2.2.1 国内软件企业成长研究综述 |
2.2.2 国外软件企业成长研究进展 |
2.3 智力资本研究综述 |
2.3.1 智力资本组成 |
2.3.2 智力资本的核算 |
2.3.3 智力资本的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现状及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3.1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
3.2 我国软件企业的特点 |
3.3 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的组成 |
3.4 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 |
3.5 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的特点 |
3.6 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3.7 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3.7.1 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3.7.2 创新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3.7.3 决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3.7.4 关系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3.7.5 流程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3.7.6 顾客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的模型构建 |
4.1 建立模型前的准备阶段 |
4.1.1 建立模型的目的 |
4.1.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 |
4.1.3 建立模型的步骤和思路 |
4.1.4 模型的作用 |
4.2 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模型 |
4.2.1 直接模型 |
4.2.2 完整模型 |
4.3 提出假设 |
4.3.1 核心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 |
4.3.2 基本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 |
4.4 问卷设计 |
4.5 变量测量 |
4.5.1 智力资本的测量 |
4.5.2 企业成长的测量 |
4.5.3 其他控制变量的测量 |
4.6 数据处理方法 |
4.6.1 结构方程建模概述 |
4.6.2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5 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分析 |
5.1 样本描述及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1.1 样本描述 |
5.1.2 本研究的信度、效度分析 |
5.2 智力资本对软件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 |
5.2.1 直接模型分析结果 |
5.2.2 完整模型分析结果 |
5.2.3 模型总体结果及评价 |
5.3 检验假设 |
5.3.1 基本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5.3.2 核心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5.3.3 基本智力资本对企业核心智力资本的影响 |
5.4 核心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
6.1.2 分析了软件企业智力资本组成要素并提出了指标测量体系 |
6.1.3 研究发现软件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不显着 |
6.1.4 软件企业的流程资本和企业成长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
6.1.5 企业核心智力资本是基本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的中介传导机制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件企业成长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样本数据的偏度和峰度分布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铁路物流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铁路物流发展与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状况 |
1.2.2 国内铁路物流研究状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方法 |
1.3.2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及预期成果 |
第二章 国内外铁路物流发展状况分析 |
2.1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状况 |
2.1.1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的背景分析 |
2.1.2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的实践状况 |
2.2 国内现代物流发展状况 |
2.2.1 国内现代物流发展总体历程 |
2.2.2 国内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分析 |
2.3 我国铁路物流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2.3.1 我国铁路物流的发展实践状况 |
2.3.2 我国铁路物流现存的主要问题 |
2.4 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对我国铁路物流的借鉴与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物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
3.1 铁路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 |
3.1.1 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
3.1.2 物流系统的概念 |
3.1.3 铁路物流系统的概念 |
3.2 铁路物流系统的主要功能 |
3.2.1 铁路物流系统的宏观经济功能 |
3.2.2 铁路物流系统的中观效用功能 |
3.2.3 铁路物流系统的微观服务功能 |
3.3 铁路物流系统的主要特征 |
3.3.1 铁路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
3.3.2 铁路物流系统的基本特征 |
3.3.3 铁路物流系统的特殊属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物流系统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规律 |
4.1 铁路物流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
4.1.1 铁路物流系统的比较优势分析 |
4.1.2 铁路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的相关关系分析 |
4.1.3 铁路物流系统的地位分析 |
4.2 铁路物流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 |
4.2.1 竞争压力下铁路系统要素的协同作用是铁路物流系统形成的内在动力 |
4.2.2 市场、经济与社会的需求是铁路物流系统形成的外在动力 |
4.2.3 铁路物流系统形成的综合条件 |
4.3 铁路物流系统的演化规律分析 |
4.3.1 铁路物流系统演化规律分析的含义 |
4.3.2 铁路物流系统的空间布局演化 |
4.3.3 铁路物流系统的发展模式演化 |
4.3.4 铁路物流系统的市场格局演化 |
4.4 当前铁路发展物流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
4.4.1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系统面临客货分线的大好形势 |
4.4.2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必要性 |
4.4.3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紧迫性 |
4.4.4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物流系统理论框架及其内涵分析 |
5.1 铁路物流系统功能体系结构 |
5.1.1 铁路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基本特征 |
5.1.2 铁路物流系统的节点要素功能 |
5.1.3 铁路物流系统的服务网络要素功能 |
5.1.4 铁路物流系统的企业要素功能 |
5.2 铁路物流系统的时空结构 |
5.2.1 铁路物流系统时空结构的基本含义 |
5.2.2 铁路物流系统的时间结构 |
5.2.3 铁路物流系统的空间结构 |
5.3 铁路物流系统的组织与运行结构 |
5.3.1 铁路物流系统组织与运行结构的基本构成 |
5.3.2 铁路物流系统的物流组织模式 |
5.3.3 铁路物流系统的市场经营模式 |
5.3.4 铁路物流系统的企业运作模式 |
5.4 铁路物流系统结构的相互关系分析 |
5.4.1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总体分析架构 |
5.4.2 铁路物流系统的时空结构是功能结构的外在表现 |
5.4.3 铁路物流系统的运行组织结构是功能结构的内在保障 |
5.4.4 铁路物流系统的时空结构是运行组织结构的重要支撑 |
5.5 铁路发展物流的战略目标与总体思路 |
5.5.1 铁路发展物流的市场定位 |
5.5.2 铁路发展物流的战略目标 |
5.5.3 铁路发展物流的总体思路 |
5.6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内涵 |
5.6.1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含义 |
5.6.2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研究框架 |
5.6.3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研究内容 |
5.6.4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规划分析与设计 |
6.1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的内涵 |
6.1.1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问题的基本含义 |
6.1.2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问题的研究对象 |
6.1.3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问题的研究内容 |
6.1.4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问题的基本原则 |
6.2 既有物流中心选址理论与方法的比较分析 |
6.2.1 既有物流中心选址方法综述 |
6.2.2 物流中心选址的一般方法 |
6.2.3 物流中心连续选址方法 |
6.2.4 物流中心离散选址方法 |
6.3 铁路物流中心空间布局结构分析 |
6.3.1 铁路物流中心空间布局结构含义 |
6.3.2 铁路物流中心规模等级体系 |
6.3.3 铁路物流中心空间布局结构的关系分析 |
6.3.4 铁路物流中心的空间规模分析 |
6.3.5 铁路物流中心的空间数量分析 |
6.3.6 不同类型城市的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方式 |
6.4 铁路物流中心选址的思路与方法 |
6.4.1 问题的描述 |
6.4.2 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的思路与指标体系设计 |
6.4.3 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 |
6.5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供给条件分析 |
6.5.1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供给条件分析的基本思路 |
6.5.2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供给条件总体概况 |
6.6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需求条件分析 |
6.6.1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需求分析的基本思路 |
6.6.2 选址需求分析运量预测的基本思路及方法体系 |
6.6.3 北京市总体货运量预测 |
6.6.4 北京地区主要货源点货运量分配 |
6.7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案设计 |
6.7.1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 |
6.7.2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案设计 |
6.7.3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案评价 |
6.7.4 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的策略建议 |
6.8 铁路物流中心功能设置 |
6.8.1 铁路物流中心总体功能定位 |
6.8.2 铁路物流中心基本功能 |
6.8.3 铁路物流中心可扩展增值服务功能 |
6.9 铁路物流中心微观作业组织设计 |
6.9.1 铁路货运站作业组织现状 |
6.9.2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与物流化的关系 |
6.9.3 铁路物流中心作业组织设计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分析与设计 |
7.1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内涵分析 |
7.1.1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定义 |
7.1.2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基本框架分析 |
7.1.3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特征分析 |
7.2 铁路物流系统物流产品设计 |
7.2.1 铁路物流产品内涵分析 |
7.2.2 铁路物流产品模块化设计理念 |
7.2.3 铁路物流产品种类组合设计 |
7.2.4 铁路物流产品数量结构优化 |
7.3 铁路主要货源分布状况分析 |
7.3.1 铁路物流主要货源分析 |
7.3.2 区域间铁路货流OD分布状况分析思路 |
7.3.3 城市铁路货源吸引区确定 |
7.3.4 城市间铁路货流OD量预测 |
7.4 铁路车流与货流匹配性研究 |
7.4.1 铁路车流与货流匹配组织方式分析 |
7.4.2 铁路运输能力布局状况分析 |
7.4.3 基于铁路运输网络能力的车流与货流匹配分析 |
7.5 铁路货物准时制(JIT)运输组织方式研究 |
7.5.1 铁路货物准时制(JIT)运输内涵分析 |
7.5.2 铁路货物准时制(JIT)运输组织创新 |
7.5.3 铁路物流中心班列运输组织方式设计 |
7.6 基于物流理念的铁路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
7.6.1 基于物流理念的铁路运输组织效率定义 |
7.6.2 铁路宏观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
7.6.3 铁路中观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
7.6.4 铁路微观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分析 |
8.1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含义 |
8.1.1 运营组织内涵的发展 |
8.1.2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定义 |
8.1.3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特征 |
8.2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主体分析 |
8.2.1 运营组织主体含义分析 |
8.2.2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主体的界定 |
8.2.3 铁路传统货运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的区别与联系 |
8.2.4 铁路物流系统不同运营组织方式下的主体分析 |
8.3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目标分析 |
8.3.1 宏观战略目标 |
8.3.2 中观结构目标 |
8.3.3 微观功能目标 |
8.4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发展模式 |
8.4.1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发展模式概述 |
8.4.2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拓展转型模式 |
8.4.3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合资新建模式 |
8.4.4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并购重组模式 |
8.4.5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物流业务分析 |
8.5 铁路物流系统的协调运行模式分析 |
8.5.1 构建铁路物流系统协调运行模式的重要性 |
8.5.2 铁路物流系统"五位一体"协调运行模式的内涵 |
8.5.3 铁路物流系统"五位一体"协调运行模式的协同运作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保障政策分析 |
9.1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政策需求分析 |
9.1.1 保障政策对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重要性 |
9.1.2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保障政策需求分析 |
9.2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保障政策 |
9.2.1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产业政策 |
9.2.2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投融资政策 |
9.2.3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价格政策 |
9.2.4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财税政策 |
9.2.5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土地政策 |
9.2.6 铁路物流系统内部主要保障政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基于市场主导的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2 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
2.1.2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机制 |
2.2 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理论 |
2.3 市场集中度 |
2.4 市场壁垒 |
2.4.1 进入壁垒 |
2.4.2 移动壁垒 |
2.4.3 退出壁垒 |
2.5 产品差异化 |
2.6 本章小结 |
3 建筑业产业结构及调整特征分析 |
3.1 建筑市场发展形势的展望分析 |
3.2 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分析 |
3.3 新一轮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分析 |
3.3.1 推动新一轮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
3.3.2 结构调整的市场主导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业市场壁垒和产品差异分析 |
4.1 建筑业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
4.1.1 中国建筑业的市场准入 |
4.1.2 境外建筑业的市场准入 |
4.1.3 建筑业的市场进入壁垒 |
4.2 建筑业市场移动壁垒分析 |
4.3 建筑业市场退出壁垒分析 |
4.3.1 发达国家建筑业退出情况 |
4.3.2 我国建筑业退出壁垒分析 |
4.4 建筑业产品差异分析 |
4.4.1 建筑业产品差异的要素构成 |
4.4.2 建筑业产品差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建筑业市场行为与产业绩效分析 |
5.1 建筑业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分析 |
5.2 建筑企业市场行为分析 |
5.2.1 建筑企业价格行为分析 |
5.2.2 建筑企业非价格行为分析 |
5.2.3 建筑企业市场竞争手段比较分析 |
5.3 建筑业产业绩效分析 |
5.3.1 建筑业资源配置效率 |
5.3.2 建筑业的技术进步 |
5.4 本章小结 |
6 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与方向 |
6.1 发达国家的建筑业产业结构模式与调整经验 |
6.1.1 建筑业在本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6.1.2 发达国家(地区)的建筑业产业结构 |
6.1.3 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 |
6.2 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 |
6.2.1 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6.2.2 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 |
6.3 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6.3.1 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
6.3.2 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6.4 本章小结 |
7 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
7.1 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
7.1.1 适应市场需求变革建设模式 |
7.1.2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7.1.3 建立差异化的竞争理念 |
7.1.4 加快建筑业企业兼并重组 |
7.1.5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
7.2 放松政府监管规制 |
7.2.1 加强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 |
7.2.2 改行政准入壁垒为自然准入壁垒 |
7.2.3 降低建筑业的退出壁垒 |
7.2.4 重构建筑市场监管机构 |
7.2.5 创新建筑市场监管方式 |
7.3 促进建筑企业自强 |
7.3.1 依靠技术创新构造独特优势 |
7.3.2 增强融资能力拓展国际市场 |
7.3.3 优化竞争要素重组价值链 |
7.3.4 融入人本文化实现企业再造 |
7.3.5 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虚拟经营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ERP系统中组件技术及库存控制问题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ERP 系统介绍 |
1.2 ERP 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
1.3 ERP 库存管理 |
1.4 ERP 未来发展方向 |
1.5 课题背景 |
1.6 选题的意义 |
1.7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ERP 系统中组件技术的研究 |
2.1 组件及相关技术介绍 |
2.2 组件与软件体系结构 |
2.3 分布式组件标准COM+ |
2.4 组件开发步骤 |
3 茅台酒厂供应链系统组件技术实例分析 |
3.1 茅台供应链系统需求和功能分析 |
3.2 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
3.3 软件体系结构及组件模块划分 |
3.4 组件需求分析 |
3.5 组件的开发 |
3.6 组件开发实例 |
3.7 组件的组装和系统的实现 |
4 ERP 系统中库存控制的研究 |
4.1 库存管理基本理论及定义 |
4.2 库存分类 |
4.3 库存的功能 |
4.4 库存的成本 |
4.5 库存管理策略及库存控制模型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中小型软件件企业新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WINCA公司新产品开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中小型软件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现状 |
1.1 中国软件产业现状与问题 |
1.1.1 中国软件产业现状 |
1.1.2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1.2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趋势 |
1.3 中小型软件企业产品开发的特点 |
1.3.1 中小型软件企业研究开发的优势 |
1.3.2 中小型软件企业研究开发的劣势 |
1.4 新产品开发对中小型软件企业的重要意义 |
2 WINCA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2.1 WINCA公司简介 |
2.2 WINCA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2.2.1 WINCA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2.2 WINCA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3 WINCA公司实施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
3 WINCA公司新产品开发目标决策 |
3.1 WINCA公司新产品开发目标决策原则 |
3.2 WINCA公司新产品开发目标决策 |
3.2.1 新产品创意收集 |
3.2.2 新产品创意筛选 |
3.2.2.1 新产品机会预测 |
3.2.2.2 WINCA公司新产品开发能力评价 |
3.2.2.3 WINCA公司与行业竞争者的对比分析 |
3.3 对WINCA公司新产品开发目标决策的评价 |
4 WINCA公司新产品开发组织与入市计划 |
4.1 新产品开发的组织形式 |
4.2 WINCA公司新产品开发的组织形式 |
4.3 WINCA公司新产品入市计划 |
4.3.1 新产品市场进入时机 |
4.3.2 新产品市场进入规模 |
4.3.3 新产品市场进入共鸣 |
4.3.4 WINCA公司新产品入市计划 |
5 WINCA公司软件产品开发项目管理 |
5.1 软件配置管理 |
5.2 软件质量管理 |
5.3 软件风险管理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突围:构件化带动软件工业化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新城空间生长机理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无锡新区为例[D]. 王寅生.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3)
- [2]某金融港及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D]. 顾爱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0)
- [3]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机制研究 ——以中国软件企业为例[D]. 刘超. 浙江大学, 2010(08)
- [4]铁路物流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研究[D]. 苏顺虎. 中南大学, 2009(06)
- [5]基于市场主导的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张雪芹. 重庆大学, 2007(06)
- [6]ERP系统中组件技术及库存控制问题的研究与应用[D]. 王小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7]中小型软件件企业新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WINCA公司新产品开发策略[D]. 黄峥. 南京理工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