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禹偁——两宋尊杜第一人(论文文献综述)
韩少春[1](2021)在《苏舜钦对杜集的整理推重及先驱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兴起有两个标志,一是韩文的发现,二是杜诗的流行。宋人对韩愈的推尊一直很明确,但对杜甫的揄扬则屡经曲折。虽然在北宋时期真正将杜甫推上圣坛的乃王安石、苏东坡与黄庭坚,但苏舜钦的开创之功也不容抹杀。他不仅是北宋辑杜第一人,宋代辑杜原则的发明者,也是杜诗豪迈真挚之美的宣示者,宋代学杜实践的垂范者。杜诗学虽然在苏舜钦那里还远未成型,但是我们已隐约可见它的影子。也正鉴此,所以我们认为以苏舜钦为北宋诗坛辑杜释杜、尊杜学杜的急先锋,他实是当之无愧的。
王雨晴[2](2021)在《王禹偁诗歌研究》文中提出王禹偁是宋初诗坛的杰出代表,也是北宋政治改革与诗文革新的先驱。他诗、文皆工,拓展了白体诗歌有限的表现范围,创作了大量反映事实、讽刺教化的现实主义诗篇。其诗歌创作可以说代表了宋初诗歌的最高成就,为宋诗的发展及“宋调”的定型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王禹偁的诗歌为研究对象,对他的诗歌进行分期与分类研究,分析其诗歌的艺术渊源与诗学思想,以求客观评价王禹偁诗歌的文学成就与文学地位。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绪论部分主要就王禹偁诗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简要阐述,指出目前学界以王禹偁诗歌作为研究对象的侧重点及薄弱环节,明确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及价值。从当前研究来看,少有学者对王禹偁诗歌按照创作时间、文体的不同进行专门而细致地研究,王禹偁的诗学渊源与诗学思想理论体系也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因此有必要对王禹偁的诗歌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第一章依据创作时间及诗体的不同,对王禹偁的诗歌进行分期与分类。首先结合王禹偁的人生经历,本文将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论述每个阶段王禹偁创作心理的变化,分析各阶段诗歌的艺术特征。其次,分别叙述王禹偁五言古诗、七言歌行和律诗三种诗体的内容特征及艺术技巧,正确认识王禹偁诗歌的艺术成就。第二章主要探讨王禹偁诗歌的艺术渊源。从王禹偁对白居易、杜甫、韩愈三位前辈诗歌的接受和学习出发,分析他诗歌的取学对象及创作实践。第三章通过对王禹偁的诗歌进行分析,从复归风雅与格高意远的审美观、社会阅历与自然山水共同作用的创作论、遣怀述志与以诗录史的诗歌功能论三个方面,总结其诗歌中所体现的诗学思想。
左汉林[3](2020)在《论宋人学杜的阶段性及其特征》文中认为宋人诗歌创作学习杜甫,在不同阶段各具特征。北宋初期是学杜的初始期,杜甫在这个时期尚未产生足够的影响。北宋中期是杜诗的广泛影响期,杜甫在诗坛的崇高地位此时得以确立,杜诗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广泛继承和响应。北宋后期是杜诗的艺术继承期,杜甫在这个时期被奉为诗学典范,江西诗派普遍注重借鉴杜甫的艺术成就。南宋前期是学杜的高潮期,这个时期呼吁抗金、叙写离乱、反映爱国情怀的诗歌大量涌现,诗人对杜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杜的成就也最高。南宋后期,诗人学习杜甫的"诗史"精神,用诗歌歌咏和记录亡国的痛苦与悲哀,是以诗存史期。宋人学杜的成就表现在陈与义、陈师道等诗人写出了在内容和风格上极似杜诗的诗歌。但宋代诗人学杜在艺术技巧方面用力太过,大部分诗人并没有真正继承杜诗的精髓,多是得杜之一体。杜诗对宋诗有很大的影响,但宋代并没有出现全面继承杜诗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的诗人。
杨晓红[4](2020)在《以孟解诗与以杜比孟 ——黄彻借孟尊杜的诗学观》文中研究说明理学既昌,则有理学家诗话,然黄彻处南北宋历史变局之中,受孟子升格运动与宋代《春秋》学的影响甚重,于《?溪诗话》中流露出以理学解诗、以孟解诗、以经解诗的特色,这种特色在杜甫及其诗歌的批评中更为突出,从理学文学观的独特视角对杜甫“诗圣”、杜诗“诗史”的定型做出了贡献,在宋代蔚为大观的尊杜诗潮中别具一格。黄彻出身窦桂传芳的军城金墩世家,年少登第,游宦湖外十余年,甚有能声,但性格拙直,忤怒当权,不得已弃官而归,隐居家乡?溪。黄彻于诗评主张回归风雅,有补于世,秉持忠孝、直谏的价值取向。同时,由于濡染理学,黄彻评价诗人的方式是原心定罪,以心志“仁”与“不仁”来定作家人格、诗格高低,这是心性之学内圣观的体现。宋代是孟子升格运动的关键时期,“亚圣”地位呼之欲出,黄彻诗评崇尚孟子,服膺孟子人格论、民贼说、民本论、以意逆志等主张,提出了“老杜似孟子”之比,处处传递出反战与仁政思想,更重要的是结合以意逆志说与心性论,创造出“原其心”的解诗方法。黄彻诗评以杜甫为宗,按照儒家的经学人格来塑造杜甫“诗圣”形象,同时,黄彻注意到杜甫张狂与村俗的侧面,在“原其心”的解诗方法下,黄彻以戏谑消解了负面,使“狂”变成了以道抗势,“俗”变成了诗才天纵,“诗圣”大名不堕。宋代《春秋》学繁盛,黄彻借《春秋》经解的方法读杜诗,挖掘杜诗的“春秋体例”与“微言大义”,从外在体例与内寓褒贬两个层面上拓宽了“诗史”的内涵,让杜诗具有经典的重量。
李欢[5](2020)在《北宋杜甫七律接受研究》文中指出杜甫的诗坛地位在宋代得到广泛认同,学杜、论杜逐渐成为诗坛风尚,各个流派的诗人都对杜甫作品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对杜甫七律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可以说,七言律诗经由杜甫创作达到成熟,并对后世的律诗创作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文章运用文本细读法、归纳总结法、比较研究法,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杜甫七律与北宋七律的创作情况进行分析,力求揭示北宋七律与杜甫七律之间的承继关系。文章在对北宋七律创作情况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选择北宋七律创作数量50首以上的诗人,结合实际创作对有学杜倾向的诗人进行分析。北宋七律对杜甫的学习总体上符合宋代杜甫的接受进程,但又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从接受特征来看,北宋诗人对杜甫七律的学习表现出个体性与流派性、间接继承性、侧重性三个方面的特点,这是在历史背景与时代价值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特定的接受史观。在此基础上,以杜甫七律的选材内容、声律变化以及组诗形式与艺术技巧在北宋的接受情况为中心,探讨北宋对杜甫七律的接受。就题材内容而言,杜甫拓展了七律的题材,以关注民生、反映时事与书写自我为突出表征。北宋的七律创作在选材方面继承了杜甫对七律题材的开创,他们在学习杜甫关注民生苦难的同时,以王安石、王令为主的诗人也将杜甫首创的以气候表现人民苦难的创作手法加以拓展,丰富了以书写民生为题材的七律的表现形式。北宋亦将时事写入诗中,充分展现时代特色,如“宋夏之争”“熙宁变法”“元佑更化”等关乎国家命运的事件在苏舜钦、王安石等北宋诗人的作品中皆有所反映。同时,北宋诗人的七律作品十分重视书写个人生活,这种题材倾向与杜甫“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诗中”有一致之处,深得杜甫作品沉郁之致。就声律变化而言,结合各个时代对杜甫七言拗体的评价,并分析杜甫拗体律诗的特色。结合杜甫之后拗律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黄庭坚拗律创作的特点以及对拗体律诗发展的影响。黄庭坚的七言拗律深得杜甫拗体律诗的精髓:即拗体的声律模式虽不符合正体律诗的声律模式,却在声律转换间达到了内部的和谐。杜甫通过拗体律诗表达的“郁戾”之情也得到北宋以黄庭坚为主的江西诗派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江西诗人既学习杜甫拗体七律表达感情时的沉郁曲折,也有一些作品传达出作者流畅自然的情绪,是对杜甫拗体律诗表达“郁戾之情”的发展。杜甫拗律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声律模式、感情表达的变革上,同时也反映在语言的变革与情感表达上的曲折性。杜甫拗体律诗在创作过程中因选材的日常化使语言体现出初步革新,北宋诗人注意到这一点并在整体的七律创作中大加弘扬,成为宋代七律的主要特色。就艺术特色而言,重点关注组诗形式的继承与艺术手法的学习。杜甫开创性的以组诗的形式写七律,不仅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内容,同时组诗的逻辑性与主题性也对北宋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北宋诗人多以组诗的形式写律诗,在对杜甫组诗形式、内容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扩大了北宋组诗创作的内容选择面。此外,北宋诗人还重点学习杜甫七律以虚词的使用为主的字法的运用,也对杜甫七律善用典故给予重点关注。章法结构上也反映出对杜甫七律的承袭,通过艺术技巧的继承与发展,北宋七律诗学杜甫又表达出各自的特色,成为宋诗的代表体裁之一。北宋诗坛七律学杜是在七律的题材内容、艺术手法各方面皆趋于成熟之后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宋代七律的发展史上,内容的现实主义与声律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对杜甫接受的深入而逐渐发展。总而言之,北宋七律出于杜甫而又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表现出独具特色的宋诗风致。
韩少春[6](2020)在《苏舜钦家世生平与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现当代学者对苏舜钦的研究状况,指出其得失,阐发本论文的撰写理念和学术价值。第二部分为前两章,主要探讨苏舜钦的家族世系,揭示其对苏舜钦的双重影响。阐析苏舜钦的生平行状,对苏舜钦在“庆历新政”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对“进奏院事件”的实质以及苏舜钦的心态变化进行再度反思,剖释皇权专制与它们的密切联系。第三部分为三四五章,主要探析苏舜钦的文学主张,对苏舜钦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重新界定。紧扣苏舜钦的诗文创作,阐析其诗风变化与文风变化的一致性,并探索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指出它们与苏舜钦心态变化的联系。第四部分为六章,主要揭示苏舜钦与北宋中期作家心态变化与文风变化的相似性,彰显苏舜钦在北宋文坛的典型意义与引领作用。本论文主要有以下突破:第一,填补了苏舜钦研究的一些空白。如对苏易简、苏耆、苏舜元仕履的编年,对苏氏家族姻亲关系的考论,对苏舜钦的家族背景对于他的双重影响的揭示,对苏舜钦应试历程、三到长安、八旅淮楚的论证,对苏舜钦交游对象的分类,对苏舜钦诗风演化进程的剖析等。第二,纠正或深化了前人的一些思想认识。如探讨了“铜山”对苏舜钦家族的特殊意义,指出了“盐泉说”存在的不足。揭示了专制皇权才是“进奏院事件”的真凶,贪污、党争都是表象。论证了苏舜钦不仅是“庆历新政”的急先锋,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行者。辨明了《石曼卿诗集序》的真正作者乃是苏舜钦而非石介等。第三,彰显了苏舜钦在北宋文坛的典型地位。无论是苏舜钦的尴尬处境、心态变化,还是诗风变化、文风变化在北宋都很有代表性。由讲求“气格”到讲求“韵度”,这不仅是苏舜钦个人的创作轨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整个北宋文学的发展走向。第四,明确了“唐宋之变”的核心及其对宋代文学研究的意义。认为要对宋代文学有一准确认识,必须紧紧抓住“唐宋之变”的核心,也即皇权统治的高度专制。君臣共治只是假象,“异论相搅”“分权相制”才是本质。正因皇权专制的特色极为突出,君臣力量的对比极为悬殊,因此才使广大文人虽满怀理想,奋力拼争,可是却一无所为,动辄得咎。北宋文人所以会由北宋中期的慷慨兼济、崇尚“气格”一变而为中期之后的独善自适、崇尚“韵度”,北宋中期文人所以均有这样一个前后变化,可以说与北宋君臣关系的巨变都有深切的联系。
杨春萌[7](2019)在《王禹偁对杜诗的接受及相关问题——解读“子美集开诗世界”的三重语境》文中研究表明宋初诗人王禹偁师法白居易的同时也重视和学习杜诗,本文围绕理解"子美集开诗世界"的三重语境,讨论王禹偁对杜诗的接受情况及相关问题。从文本语境、历史语境的角度,分别考察王禹偁个人以及宋初诗坛对杜诗的具体接受情况。在宋初"崇杜"风气尚未滥觞的整体气氛下,王禹偁"学杜"独具特色,值得重视,但其"学杜"的程度仅止于继承和模仿,未由"宗白"转而"宗杜",因此无法超越前人对杜诗"集大成"的评价而看到杜甫推陈出新的开拓性。从研究者的语境,对钱锺书在《容安馆札记》中论"王禹偁学杜"的材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在丰富多维的视角中探究"子美集开诗世界"诗学公案的更多细节。
苗梦颖[8](2019)在《论王禹偁经学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禹偁没有专门的解经之作,其经学思想透过诗歌、散文等文本形式折射出来。王禹偁现存诗歌六百余首,散文三百余篇,其中流露出经学思想的诗三百余首,文一百余篇,从中可以看出王禹偁不同于守旧派的经学面貌。探索王禹偁经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有助于全面了解北宋初年的学术脉络,也可以重新审视王禹偁于宋代文化开创者的地位。赵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状况。一方面经过长期的战乱纷争,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社会体系瓦解,另一方面周边少数民族的不断侵扰威胁着新生政权的统治。在此背景之下,统治阶级与有志之士共同合作,为儒学复兴而努力,出现官方着述与私人编纂两种不同的经学形式,同时也呈现出注疏之学与义理之学并存的经学面貌。王禹偁从小接受经学教育,后来与诸经学家的交游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经学思想,大胆怀疑注疏之学,以议论形式进行解经,同时也流露出“以己意解经”的色彩。为拯救世道人心,王禹偁以儒学传承者的身份排斥佛老,继承“道统”,并将经义与治世结合起来,显示出经世致用的思想。重“道”精神促使王禹偁跻身仕途,渴望建功立业,同时这种精神通过“经”的文本形态反映至文学创作中,进而发生化学反应。宋初致力于儒学传统文化的建设,同时也以开明的态度对待佛、道两教,儒、释、道三教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展现出初步融合的局面。在此背景之下,王禹偁的文化人格呈现出曲折变化,由刚介耿直过渡到旷达淡然,进而影响其经学思想与文学思想。其经学思想突破了汉唐的注疏之学,逐渐侧重于经书义理,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对“六经”的推崇,“六经”不仅承载微言大义,也是文章的典范之作,王禹偁在继承韩愈“道统”论的同时,将“文”从“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文”的意义。相比于其他文学样式,散文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体,因此与经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王禹偁的诏令、奏疏自觉学习《尚书》中古朴典雅的文风,力图变革骈文中一味追求形式的弊端。王禹偁继承韩愈的“文以明道”说,开启了北宋古文运动的先声,他以“六经”为评判文章的标准,认为文的作用在于“传道明心”,并对文章的形式进行大胆革新,提出“易道易晓”说,使得古文运动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王禹偁“议论解经”的治学方式也对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议论化倾向使得政论性文章更加犀利、深入,成为阐述学术思想、探究人生意义的主要手段。在三教融合的背景之下,宋初文人内敛的创作心态逐渐凸显,白体诗充斥于文坛之中,造成了王禹偁诗歌平易淡雅的风格。由于“诗道”的逐渐衰落以及仕宦生涯的坎坷不平,王禹偁投身于宋初诗歌改革的热潮中,由学习白居易的讽喻诗进入,进而学习杜甫现实主义精神的传统,将诗歌与政治密切结合,实现了诗歌由“言志”到“缘政”的转变。在“志于道”儒家精神的作用之下,王禹偁成为儒家之“道”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将经世致用思想发挥至文学领域,创作了大量富有现实主义色彩的诗文作品,成为北宋诗文革新的先驱。王禹偁在宋代文化史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他影响了宋代的学术动向以及审美倾向,还在于他以自身独特的文化人格为宋代士子提供了精神典范,宋代大作家无一不对其称赞有加,甚至以“文坛盟主”誉之。
秦玮[9](2019)在《宋代赠序文研究》文中提出古人雅致,临别之际,多以文字相赠,从简洁的赠言到诗词文赋,无不承载着送行人的祝福和勉励,离别赠言也从约定俗成的习惯慢慢演变成一种文学风尚,逐渐激发出文人的创作自觉性。赠序,是赠别文学中的常见文体之一,是作者以相对固定的文体形式为离别之人撰写序文送行,表达不舍离别、交游往来、祝福勉励以及个人见识等内容,受赠人为同窗、同僚、亲人、上司、朋友、后辈,等等,文章采用叙事、议论、抒情、写景等表达方式,风格不一,各有其长,它具有独立的文体价值和独特的研究意义,自唐代确立了文体的独立性,就不断演变发展,到宋代迎来了创作高峰。赠序文是由诗序发展演变而来,但是究其源头,与饯行和赠言的传统不无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赠序虽然与后代固定的文章体式还有区别,但是已经初露端倪,赠诗序或诗集序,就是赠序文的雏形。赠序文体的正式确立是在唐代,在这一时期,赠序文的独立性是逐渐突显的,主要以三种文体形式存在:赠别诗附序,赠序含诗之文和独立赠序文,这体现了赠序文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宋一代,赠序文空前发展,不论是赠序文的作品数量还是作家数量,都是前代所不可比拟的。通过勾稽曾枣庄等人编着的《全宋文》以及相关资料,大略可知,两宋赠序文作品存留千篇左右,有二百余位作者参与了创作,内容广涉方方面面,创作群体更加繁杂,文学成就整体超越前朝。“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喜欢将某种文体作为某一时代的代表”,所以,当下不少学人在文体研究中片面归纳,导致文体研究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在两宋文学研究中,宋代散文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新世纪的宋文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赠序文研究在各类文体研究中,还相对薄弱.另外,当前的文学研究,也明显地出现了重北宋、轻南宋的问题,两宋研究不对等,学界对于南宋的文学研究视野相对狭小,研究空间还有待开拓。两宋是赠序文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数量繁多,文质优秀,作者又多为文学巨擘,是宋代散文中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研究论题。宋代守内沉静的社会内涵、空前发展的商品经济、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古文运动的继续推动以及理学诞生的学风丕变等都影响了赠序文的书写,而文章中的道德自律、淑世精神、学术追求等也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对该类文章的整理探究,有助于把握宋代赠序文在文学发展史上的美学意义、文献价值和文学地位,对于中国文体学研究和宋代文化史研究亦或有弥缝之益。论文共分为六章,首章是对赠序文体渊源的概述。第二章以时间为序,从历时性角度爬梳宋代赠序文的发展情况。三、六两章是从宋代赠序文的文体风格、艺术审美和内容表达几个方面,对赠序文作一个整体上的梳理和解读。其余两章则以个案分析为主。本篇论文是以两宋时期的独立赠序为研究对象的,像赠别诗歌前附文起交代说明作用的赠诗附序和众诗作后面附文起总结作用的诗集赠文都不在其中。但是,一些文后附录诗歌的,或个别以“送某诗序”命名的赠序文作品,皆在本论研究范围之内。文章溯本探源,爬梳文献,分析探究赠序文自身发展,并与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由表及里,层层深人。由于理学的兴起,是两宋时期的一个突出特征,本论特以专章论及理学家的赠序文创作情况,第一章论赠序文发展演变与宋代赠序文的繁荣,重点是围绕序体与赠序文体的比较、赠序文的产生发展和宋代赠序文的繁荣盛况三个问题展开,将赠序文的发展放在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提到了文体辨析和追本溯源的重要性和方法原则,确实,对文体的定义辨析区分和起源发展梳理是文体研究的基础。本章节首先是对序体文和赠序文作了一个比较,对文体特点、作品情况和二者的关系进行阐释,然后进人赠序文体发展脉络的具体梳理之中,抓住赠序文的起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产生、唐宋之际的定型独立几个关键点,层层展开。最后一节则是宋代背景视域下的赠序文发展考究了,对于这一时期的赠序文繁荣盛况,主要从国家政策、文化交往、创作主体三个角度切入。第二章是宋代赠序文的历时性研究,以宋代社会文化发展为背景,结合散文整体的发展概况,从赠序文自身创作出发,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分析,力求一个合理、系统、明晰的梳理研究。赠序文在宋代的发展,以历史背景、作品情况、创作主体等为依据,主要分为北宋初期、北宋中后期、南宋前期和南宋后期四个阶段。北宋初期的创作是在承继前朝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初立宋代风貌;赠序文在北宋经过七十余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在北宋中期以后到达鼎盛辉煌,尤其是诗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中后期的创作在内容表达和艺术特色上皆有开拓和提升;北宋灭亡,国土丧失大半,南宋前期,虽然家国沦丧,但是文苑不衰,赠序文依然沿着既定的轨道继续前进,流派林立;南宋后期,是宋代散文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就赠序文而言,创作整体呈现衰微的态势,言辞流露末世情怀,但大家之作依旧自立风姿,别有意蕴。第三章论宋代赠序文的书写传播与艺术风范,无论是由诗序发展而来,还是直接独立成文,赠序文体在千百年的传承演变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又不断自我突破的文体模式,归纳分析赠序文的文体特征着重从赠序文的题目拟定、内容构成因素和创新发展三个角度人手。赠序文虽是应用型文体,但是其在私交往来之中的使用更为常见,相比诏、奏、策等官场例行公文,更讲究文道并重,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就不会过度拘谨、受限,在挥毫书写中也会更加自由灵活一些,尤其是宋代的赠序文,顺应当时的文坛风范,诸家作品,异彩纷呈。第二节主要从语言驾驭能力、艺术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描写手法几个角度,对宋代赠序文的艺术审美做一番论析。本章最后一节则是对赠序的创作方式和传播做了一番论析。第四章是宋代赠序文代表作家群体的作品论述,宋代作家多为时之巨匠,群体流派多样,本章节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创作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解读分析他们的赠序文作品。馆阁在宋代文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馆阁文人的创作受到重视,就赠序文论之,个性写作与整体风度相统一,一方面内涵丰富,极具个性,另一方面馆阁情怀凸显,挥毫成文里不乏馆阁风度.古代家族的文学创作,也应是文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课题,以家族个案为分析对象,选取苏氏家族、晁氏家族和宋氏家族的赠序文作品,分别探讨家族文学的传承、求新和影响。末节则是论及诗僧的赠序文作品,随着“文字禅”的发展,佛教从口传戒律到以文立言,诗僧的赠序文围绕赠别话题,论儒谈佛,重新构建起佛教与文学的关联,承担起弘扬佛法、推动古文运动的重任。第五章论宋代理学背景与理学家的赠序文创作,宋代理学兴盛,理学家群体不仅致力于理学研究和体系构建,在文学创作上也颇有成就,南宋末期吴渊在《鹤山集序》中概述赵宋三百年时间里的文章写作,认为大体趋势上“无虑三变”,而其中“一变”就是理学家们的文章创作。在赠序文写作上,理学家的写作与其他群体具有明显不同。本章首先从整体上考察宋代理学发展背景和理学家的赠序文创作情况,然后对朱熹和真德秀进行了个案分析,着重论述他们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理学思想、文道关系和道德要求等。第六章是从赠序文创作探究宋代的社会百态,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从赠序文的写作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窥得一些宋代的生活百态。赠序文书写包括回忆往昔、品评人物,文辞之间不少谈及生活的片段,都是对于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映照。而且,不论是身居高位的馆阁文臣,还是尚未发迹的白衣卿相,亦或是世俗熏陶下的方外之士,他们的赠序文大都关涉政治,重视自我精神纾解,考取功名、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和以德立身、超脱隐逸的精神世界,在他们这里完美糅合。本章节立足于两宋时期赠序文的内容表达,提取其中的一些细小片段,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宋代的生活百态。
王元巾[10](2019)在《王禹偁文学作品与文化人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禹偁文学作品以儒家思想为底色,以“载道”“传道”为内核,其文学作品的主题呈现出鲜明的“明道”、“弘道”、“守道”三大特点,并体现着时间的阶段性,突出地反映着王禹偁文学思想主张、人格节操和深刻的儒家思想。本文立足于王禹偁创作的文学作品,并结合北宋初期的历史背景和王禹偁个人经历,深入地挖掘和探究王禹偁文学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学精神和文化人格。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探讨王禹偁文学作品的类型和创作手法。大致梳理归纳出诗、散文、赋三种文学体裁作品,王禹偁继承韩愈、柳宗元的文学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超越,突破性地将以文为诗、以文为赋的文学创作技巧和思想运用在创作当中,体现了王禹偁文学创作当中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和力图重振北宋文坛纠正北宋文坛积弊的决心和勇气。第三章对王禹偁的文学精神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实录精神、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主体意识独立、客观辩证的理性态度以及浪漫浓郁的文学情怀等五种文学精神。这些文学精神无不体现出王禹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佛道思想为调和的文学思想。他以儒家思想作为根基,以释道思想和精神作为贬谪后内心调适的寄托,进行了更具有突破性的文学创作,从中体现出的五种文学精神就是其文学思想的集中体现。第四章以“道”为核心,分析王禹偁的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王禹偁以儒家思想“道”为核心的道德人格体现了其从政期间的家国情怀,笔者将其总结为四个关键词:弘毅、实际、共情、突破。突出了王禹偁在深厚儒家思想的影响和意欲突破的求索中,较同期文学家更具反思意识和历史理性。而王禹偁在贬谪之后,审美人格占据主要地位。其在文学创作中更加突出内心的情和气,使得他超脱出政治范畴,达到文学创作更加理想化的境界。最终其审美人格和道德人格在王禹偁仕途变化、冲突、递进的过程中取得了动态的平衡,最终构成了其较为完善的人格架构。
二、王禹偁——两宋尊杜第一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禹偁——两宋尊杜第一人(论文提纲范文)
(2)王禹偁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及主要研究思路 |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的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王禹偁诗歌分期与分类 |
第一节 王禹偁不同时期诗歌创作特点 |
一、早年游学时期:睹奥搜奇,累积学识 |
二、稳步升迁时期:政事多暇,心在云水 |
三、十年三黜时期:唯怜文集里,添得谪官诗 |
第二节 王禹偁古近体兼重的诗歌创作实践 |
一、五言古诗 |
二、七言古诗与乐府 |
三、格律诗 |
第二章 王禹偁诗歌的艺术渊源 |
第一节 王禹偁对白居易的继承与超越 |
一、对白居易的追慕 |
二、从瓣香到超越 |
第二节 王禹偁对杜甫的学习与尊崇 |
一、开宋代学杜风气之先 |
二、与子美诗的暗合 |
第三节 王禹偁对韩愈的欣赏与接受 |
一、提倡以平易学韩诗 |
二、对韩愈宗教观的继承:排佛济世 |
三、对韩愈政治品格的学习:提振士风 |
第三章 王禹偁诗学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审美观:复归风雅与格高意远 |
一、裁浮艳之体,近风雅之诗 |
二、格高意远的审美追求 |
第二节 创作论:社会阅历与自然山水的共同作用 |
一、“穷愁”经历对王禹偁诗歌创作的促进 |
二、自然外物对王禹偁诗情的激发 |
第三节 功能论:遣怀述志,以诗录史 |
一、述志功能 |
二、以诗录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以孟解诗与以杜比孟 ——黄彻借孟尊杜的诗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溪诗话》的成书、版本及流传 |
第二节 《?溪诗话》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溪诗话》的研究现状 |
二、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一章 《?溪诗话》的成书背景与价值取向 |
第一节 “窦桂传芳”的家世与忠孝观 |
第二节 直己行道的身世与直谏观 |
第三节 理学心性论与内圣观 |
第二章 黄彻以孟解诗与宋代孟子升格运动 |
第一节 从一桩公案看“孟子升格运动” |
第二节 “孟学家诗话” |
一、孟子人格论与黄彻“老杜似孟子”之比 |
二、孟子民贼说与黄彻诗评的反战思想 |
三、孟子民本论与黄彻诗评的仁政思想 |
四、孟子“以意逆志”说与黄彻“原其心”的解诗方法 |
第三节 “心迹论”——江西诗学与理学心性论的融合 |
第三章 杜甫形象的庄与狂——黄彻的“诗圣”观 |
第一节 “诗圣”的经学人格 |
一、忠君仁民——深于经术的人格特征 |
二、“自比稷契,岂为过哉” |
第二节 戏谑之崇高:黄彻杜甫观的新见 |
一、宋初的贬杜言论 |
二、黄彻对狂与俗的回护 |
三、戏谑的崇高 |
第四章 宋代春秋学与黄彻的“诗史”观 |
第一节 黄彻的经史观与“诗史” |
第二节 杜诗的春秋笔法 |
一、“字字皆经,语语皆史” |
二、《春秋》笔法对杜诗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5)北宋杜甫七律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北宋七律学杜概述 |
第一节 北宋七律创作数量分析 |
第二节 北宋杜甫七律接受的阶段性 |
一、北宋初期:局限性与片面性 |
二、北宋中后期:渐入佳境 |
第三节 北宋杜甫七律接受的特征 |
一、个体性与流派性的统一 |
二、间接继承性 |
三、侧重性 |
第二章 北宋对杜甫七律诗歌内容的接受 |
第一节 关注民生 |
一、杜甫书写民生作品的整体性 |
二、北宋诗人七律创作的人民主题 |
三、气候:北宋七律民生主题的延伸 |
第二节 反映政治现实 |
一、杜甫七律选材的政治倾向 |
二、北宋七律对政治现实的反映 |
第三节 身世之感与七律创作 |
一、杜甫诗歌创作的自我性 |
二、北宋七律创作与诗人行迹 |
第四节 王安石对杜甫七律内容选择的接受 |
一、关注民生 |
二、关心国事 |
三、忠君忧君 |
第三章 北宋对杜甫拗律的接受 |
第一节 拗律的声律模式与杜甫拗律篇数问题的探讨 |
第二节 律法——北宋对杜甫拗体声律的接受 |
一、杜甫拗体诗声律的探讨 |
二、北宋前中期对杜甫拗律的接受进程 |
三、黄庭坚对杜甫拗律的接受 |
第三节 郁戾兀傲——黄庭坚对杜甫拗律感情表达的接受 |
一、杜甫拗律感情之郁戾 |
二、黄庭坚拗律创作兀傲之风 |
第四节 以俗为雅——北宋对杜甫拗律之“俗”的接受 |
一、北宋诗歌之“俗”的渊源 |
二、“以俗为雅”的北宋七律创作 |
第四章 北宋对杜甫七律艺术手法的接受 |
第一节 形式的探索——七言组律创作 |
一、组诗创作的特点分析 |
二、北宋对杜甫组诗内容的继承与发展 |
三、北宋对杜甫组诗创作规律的接受 |
第二节 技巧的模拟——北宋对杜甫七律艺术技巧的接受 |
一、虚字的运用 |
二、典故的学习 |
三、章法结构的接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苏舜钦家世生平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苏舜钦家族世系考辨 |
第一节 苏舜钦祖籍家世考辨 |
一、“铜山说”的提出及依据 |
二、“盐泉说”的提出及依据 |
三、从家族世系看铜山对苏氏家族的意义 |
四、苏氏祖籍应为“铜山”而非“盐泉” |
第二节 苏舜钦之祖苏易简考辨 |
一、苏易简仕履编年 |
二、苏易简着作考 |
第三节 苏舜钦之父苏耆考辨 |
一、苏耆仕履编年 |
二、苏耆着作考 |
第四节 苏舜钦之兄苏舜元考辨 |
一、苏舜元仕履编年 |
二、苏舜元着作考 |
三、苏舜元名胜遗迹考 |
第五节 苏舜钦祖孙三代之姻亲支属考 |
一、苏舜钦家族成员考 |
二、苏耆岳父王旦家族考 |
三、苏舜钦岳父郑希甫、杜衍家族考 |
四、苏舜宾岳父韩亿家族考 |
五、苏舜钦祖孙三代主要姻亲关系示意图 |
第六节 苏氏家族的壮大及对苏舜钦的影响 |
一、宋代门阀的生态变化 |
二、苏氏家族壮大的原因 |
三、苏舜钦的家族背景对其人生轨迹的影响 |
第二章 苏舜钦生平行迹考辨 |
第一节 苏舜钦生平三考 |
一、苏舜钦应试之路考 |
二、苏舜钦三到长安考 |
三、苏舜钦八旅淮楚考 |
第二节 苏舜钦交游考 |
一、苏舜钦与王益柔等“进奏院案”官员 |
二、苏舜钦与范仲淹等“政治革新”官员 |
三、苏舜钦与穆修等“诗文革新”官员 |
四、苏舜钦与韩综等“亲族友朋”官员 |
第三节 苏舜钦在庆历新政中所扮演的角色 |
一、觉醒较早,率先呼吁 |
二、出谋划策,督导引领 |
三、改革激切,态度鲜明 |
四、措施得力,更合实际 |
五、“庆历新政”时期苏氏家族与苏舜钦的呼应 |
第四节 进奏院事件新考 |
一、进奏院事件的发生背景 |
二、进奏院事件的内在本质 |
三、宋仁宗所以拿苏舜钦开刀的真实原因 |
四、前人有关“进奏院事件”的认识及局限 |
第五节 苏舜钦的晚年心态 |
一、怡然自得,独善其身 |
二、埋首治学,崇尚内圣 |
三、沧浪精神,千秋旗帜 |
第三章 苏舜钦与北宋诗文革新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苏舜钦之前的诗文革新思想 |
一、力倡孔孟荀扬韩柳之文,以古为师 |
二、以仁义为道,高度强调“道”的重要性 |
三、道以文传,对“文”“道”关系的再发明 |
四、重视言教,崇尚文学的教化功能 |
五、抒写真情实理,反对人为造作 |
第二节 《石曼卿诗集序》作者考辨 |
一、从苏石文集的成书看序文的作者 |
二、宋代人有关序文归属的记载不可信 |
三、从具体交游看序文的作者 |
四、从序文内容看序文的作者 |
第三节 苏舜钦对杜集的整理及先驱意义 |
一、北宋初期杜诗的沉沦 |
二、苏舜钦对杜集的发现与整理 |
三、两宋杜集编纂第一人 |
四、苏舜钦辑杜对宋代学杜浪潮的先驱意义 |
第四节 苏舜钦的诗文革新思想对前人的突破 |
一、对石尹欧地位的再审视 |
二、苏舜钦在文、道、物关系的认识上对前人的突破 |
三、对发愤着书、诗穷而工现象的再发明 |
四、强调对社会人生的真切感知与情感的诚挚 |
五、对豪迈壮大诗风的积极提倡、热切呼吁 |
第四章 苏舜钦的诗歌创作及诗风变化 |
第一节 苏舜钦前期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 |
一、反映百姓的贫穷与苦难生活 |
二、对西北战事的挂怀与焦虑 |
三、忧念国家安危,批评朝廷过失 |
四、渴望建功立业,慨叹有才难展 |
五、对立身原则的思索与感悟 |
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咏赞 |
第二节 苏舜钦前期诗歌的艺术追求 |
一、重情任气,崇尚气格的抒情特征 |
二、讥时论政,崇尚辩议的议论化特征 |
三、锐意开拓,志越前人的才学化特征 |
四、以文为诗,形式自由的散文化特征 |
五、豪健沉挚,变中有定的风格特征 |
第三节 苏舜钦后期诗歌内容的转换 |
一、对现实世界的不平与愤懑 |
二、对知心朋友的感念与眷恋 |
三、对自然山水的欣赏与陶醉 |
四、对隐逸生活的渴慕与咏歌 |
五、对家乡功业的想望与牵挂 |
第四节 苏舜钦后期诗歌艺术的变化 |
一、从重气格到讲韵度 |
二、由长于议政到善说物理 |
三、议论化、才学化与散文化对律诗的浸染 |
四、从豪健豪犷到豪逸超逸 |
第五章 苏舜钦的散文创作及艺术成就 |
第一节 针贬时弊,有感而作的政论 |
一、规劝皇帝要心存危机,勤于政务,广纳贤言 |
二、主张皇帝要疏远凡近,放权臣下,信用贤才 |
三、呼吁皇家要率先垂范,国家敛财应先官后民 |
四、希望朝廷严格赏罚,使赏不滥出,罚不妄加 |
五、力陈防边要内外兼顾,反对贪冒,以守为主 |
六、极言群臣要奋发有为,忠鲠敢言,匡君之失 |
七、敦促执政要大胆用人,引贤自助,奖拔后进 |
第二节 功德并重,褒贬鲜明的碑传 |
一、对不畏于俗的独立节操的高度赞誉 |
二、对不惧威权的抗争精神的大力揄扬 |
三、对惩恶扬善的正义情怀的热情歌颂 |
四、对勤政多才的朝廷能吏的由衷肯认 |
五、对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的真诚仰慕 |
六、对鄙财轻利的好义之行的挚切激赏 |
七、对孝友仁爱的人伦道德的反复咏叹 |
第三节 前重兼济,后倡独善的杂文 |
一、借土木兴建阐治国理念 |
二、借临别赠言述立身原则 |
三、借致书报谢明待上之道 |
四、对奏邸之狱的悲情陈诉 |
五、对内圣之理的剖辩阐说 |
六、对独善之乐的讴歌陶醉 |
第四节 苏舜钦的散文艺术及风格变化 |
一、夹叙夹议,重情尚气的政论 |
二、注重剪裁,偏爱述奇的碑传 |
三、巧于立意,理胜识远的杂文 |
四、长于铺陈,引经据典的才学化特征 |
五、引骈入散,骈散结合的节奏美追求 |
六、苏舜钦的文风与诗风变化的相似性 |
第六章 苏舜钦在北宋文坛的典型意义 |
第一节 苏舜钦与宋代文人的政治困境 |
一、前人有关“唐宋变革”的论述及不足 |
二、宋代科举改革与官僚队伍的构成及身份变化 |
三、宋代言官权力的强化及其对宰执百官的监察 |
四、宋代党争的实质及专制皇权对它的操纵利用 |
五、叠床架屋彼此制约的宋代官制及其利弊得失 |
六、苏舜钦政治悲剧的历史意义 |
第二节 苏舜钦与宋代文人的心路历程 |
一、宋代文人的出身变化对其政治心态的影响 |
二、宋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
三、宋代文人的心态变化与宋代理学追求内圣的思想情怀 |
四、苏舜钦的心态变化对于认识宋代文人心路历程的意义 |
第三节 从苏舜钦看北宋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 |
一、梅尧臣的诗风变化 |
二、欧阳修的诗风变化 |
三、王安石的诗风变化 |
四、苏东坡的诗风变化 |
五、苏舜钦的诗风变化在北宋中期的代表性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王禹偁对杜诗的接受及相关问题——解读“子美集开诗世界”的三重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本语境:王禹偁“学杜”而实未“宗杜” |
二、历史语境:宋初“崇杜”风气尚未滥觞 |
三、研究语境:钱锺书论“王禹偁学杜” |
(8)论王禹偁经学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意义 |
研究现状 |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王禹偁经学思想概述 |
第一节 宋初经学发展面貌 |
一、宋初儒学复兴的背景 |
二、注疏之学与义理之学并行 |
第二节 王禹偁经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一、自小读经,经学仕宦 |
二、十年游学,经学互动 |
三、大胆怀疑,批驳注疏 |
四、议论解经,推动宋学发展 |
第三节 王禹偁经学思想略论 |
一、“道统”思想 |
二、经世致用思想 |
第二章 王禹偁经学思想与文学思想的融汇 |
第一节 王禹偁经学思想对于文化人格的影响 |
一、势道冲突的刚直人格 |
二、势道调和的吏隐人格 |
第二节 王禹偁经学思想对文学思想的影响 |
一、“六经皆文”观念的生成 |
二、“文道并重”的文学思想 |
第三节 王禹偁文学创作对“六经”的征引 |
一、王禹偁文学创作与《易》学 |
二、王禹偁文学创作与《春秋》学 |
三、王禹偁文学创作与《诗》学 |
四、王禹偁文学创作与《论语》学 |
五、王禹偁文学创作与《礼》学 |
第三章 王禹偁经学思想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经学思想与四六创作 |
一、开宋四六之先声 |
二、上乘《尚书》,下接长庆之风 |
三、折衷骈散之争:着书立言用古文,应事作俗用骈文 |
第二节 经学思想与古文创作 |
一、古文观:传道明心 |
二、“议论解经”方式下的古文创作 |
第三节 经学思想与辞赋创作 |
一、辞赋观:宗经树教 |
二、儒道结合的辞赋创作 |
三、极具讽喻色彩的文赋 |
第四章 王禹偁经学思想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诗歌渊源 |
一、学白的阶段性变化:由唱和转入讽喻 |
二、效杜的现实主义传统:北宋学杜第一人 |
第二节 经学思想与诗歌创作 |
一、立足儒学,取材经书 |
二、“诗言志”到“诗缘政”的转变 |
三、诗歌内容的政教化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王禹偁诗歌(166 首) |
附录B 王禹偁散文(103 篇)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宋代赠序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赠序文发展演变与宋代赠序文的繁荣 |
第一节 序与赠序 |
一、风范各异的序文 |
二、自成一体的赠序文 |
第二节 赠序文在先宋时期的演变 |
一、赠序滥觞 |
二、附诗作序 |
三、破体独立 |
第三节 赠序文在两宋时期的繁荣 |
一、尊儒重文,选拔俊才 |
二、交游往来,以文为礼 |
三、大家辈出,文质兼备 |
第二章 宋代赠序文的历时性分析 |
第一节 北宋初期: 承继探索,初具风范 |
一、经济安定影响赠序辞章审美 |
二、右文政策关涉赠序内敛趋向 |
三、儒学复兴引领赠序尚古载道 |
四、三教并重彰显赠序清逸之风 |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 创作鼎盛,异彩纷呈 |
一、诸家并作 |
二、题材开拓 |
三、赠序巨擘欧阳修 |
第三节 南宋前期: 江山沦丧,文苑不衰 |
一、政局生变,偏安一隅 |
二、流派林立,骋才使气 |
三、文情与理趣并存的杨万里 |
第四节 南宋后期: 创作式微,末世情怀 |
一、南宋赠序文的终结 |
二、生活之实拟于文字 |
三、乱世之音奏于赠序 |
第三章 宋代赠序文之撰写传播与艺术风范 |
第一节 宋代赠序文文体特点 |
一、赠序文的文题辨析 |
二、赠序文的书写模式 |
三、赠序文的突破创新 |
第二节 宋代赠序文艺术审美评赏 |
一、骈散结合的语言书写 |
二、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
三、妙笔生花的描写手法 |
第三节 宋代赠序文的成文缘由与传播保存 |
一、宋代赠序的成文缘由 |
二、宋代赠序的传播保存 |
第四章 宋代代表作家群体赠序文探究 |
第一节 宋代馆阁文人的赠序文 |
一、两宋馆阁 气度恢弘 |
二、个性书写 文意丰富 |
三、精英结盟 文气凸显 |
四、王禹偶个案研究 |
第二节 宋代文学家族的赠序文 |
一、宋代的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 |
二、宋代文学家族赠序创作个例研究 |
第三节 宋代诗僧群体的赠序文 |
一、诗僧成群,赠序创作成规模 |
二、以文立言,赠序荷担扬佛尚古重任 |
三、儒佛会通,赠序阐释丛林俗世情怀 |
第五章 宋代理学家的赠序文创作 |
第一节 宋代的理学背景及理学家创作概况 |
一、宋代理学背景 |
二、理学家的赠序文创作分析 |
第二节 朱熹赠序文研究 |
一、朱熹: “理学之集大成者 |
二、理学观照下的朱熹赠序文写作 |
三、从赠序文看朱熹的文学审美 |
第三节 真德秀赠序文研究 |
一、真德秀: “朱子之后一人也” |
二、政治观 |
三、文学观 |
第六章 宋代赠序文中展现的生活百态 |
第一节 丰富的社会生活 |
一、生活意趣 |
二、孝道文化 |
三、赠别风俗 |
第二节 积极的政治态度 |
一、兼济天下的政治使命 |
二、民胞物与的儒士情怀 |
第三节 卓然的精神世界 |
一、淡泊名利的道德追求 |
二、豁达超脱的人生境界 |
馀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王禹偁文学作品与文化人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王禹偁文学作品分析 |
第一节 王禹偁诗歌与家国情怀 |
第二节 王禹偁散文作品与文学价值 |
第三节 王禹偁赋作品与雅正质实 |
第二章 王禹偁文学作品的散文化 |
第一节 诗的散文化与意理交融 |
第二节 赋的散文化与真性情 |
第三章 王禹偁文学作品中的文学精神 |
第一节 实录精神 |
第二节 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 |
第三节 主体意识独立精神 |
第四节 客观辩证的理性态度 |
第五节 浪漫浓郁的文学色彩 |
第四章 王禹偁的文化人格分析 |
第一节 王禹偁道德人格 |
第二节 王禹偁的审美人格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王禹偁——两宋尊杜第一人(论文参考文献)
- [1]苏舜钦对杜集的整理推重及先驱意义[J]. 韩少春.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1(06)
- [2]王禹偁诗歌研究[D]. 王雨晴.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论宋人学杜的阶段性及其特征[J]. 左汉林. 中国文学研究, 2020(03)
- [4]以孟解诗与以杜比孟 ——黄彻借孟尊杜的诗学观[D]. 杨晓红. 暨南大学, 2020(04)
- [5]北宋杜甫七律接受研究[D]. 李欢. 河南大学, 2020(02)
- [6]苏舜钦家世生平与文学研究[D]. 韩少春.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7]王禹偁对杜诗的接受及相关问题——解读“子美集开诗世界”的三重语境[J]. 杨春萌. 杜甫研究学刊, 2019(03)
- [8]论王禹偁经学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D]. 苗梦颖. 河南大学, 2019(01)
- [9]宋代赠序文研究[D]. 秦玮. 山东大学, 2019(09)
- [10]王禹偁文学作品与文化人格研究[D]. 王元巾.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