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尖吻鲈的生物学及其养殖(论文文献综述)
刘涛[1](2021)在《梭鱼饲料中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适宜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毛非凡[2](2021)在《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特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分析》文中认为骨骼系统在鱼类支撑躯体、保护内脏及协调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是一种生长迅速、极具养殖潜力的海水鱼类,目前少有关于其骨骼发育特征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系统描述了军曹鱼仔稚鱼头骨、脊柱、附肢骨骼的发育过程,并对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稚鱼骨骼畸形情况进行考察。此外,基于课题组已获得的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利用NCBI、MEME及TBtools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技术检测BMP家族基因在成鱼不同组织表达分布及在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相关结果如下:1.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特征1~33日龄军曹鱼仔稚鱼骨骼发育情况如下:(1)与摄食、呼吸相关的头骨优先发育,包括米克尔氏软骨、颚方骨、下舌骨、舌骨棒、基鳃骨和角鳃骨。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于11日龄开始骨化,主鳃盖骨、间鳃盖骨、下鳃盖骨和关节骨于15日龄开始骨化,18日龄的额骨、齿骨、上颌骨和前颌骨基本骨化完成,基舌骨、颚骨、方骨和眶下骨于26日龄骨化完成,头骨于28日龄基本骨化完成。(2)椎骨于13日龄由前向后开始骨化,背肋、腹肋分别于17日龄、20日龄开始由前向后、由基部向末端骨化,并分别于20日龄、29日龄骨化完成。13日龄仔鱼其神经弓由两端向中间骨化,脉弓由尾部向头部骨化,脉弓、神经弓、脉棘与神经棘均从基部向末端骨化。(3)附肢骨骼骨化起始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腹鳍。胸鳍匙骨于12日龄开始骨化,乌喙骨与肩胛骨于20日龄开始骨化;尾杆骨和尾下骨分别于15日龄、18日龄开始骨化;臀鳍、背鳍分别于17日龄、18日龄开始骨化,骨化模式一致;腹鳍于18日龄开始骨化。30日龄时附肢骨骼基本骨化完成,骨化顺序与发生顺序一致。选取常规养殖条件下军曹鱼稚鱼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骨骼畸形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批次繁育的180个军曹鱼稚鱼(25日龄)骨骼标本中,有72个标本存在畸形情况,畸形率为40.00%。颅骨畸形率最高为20.00%,其次尾部畸形为15.57%。骨骼畸形类型共计22种,畸形率由高到低主要表现为米克尔氏软骨畸形、尾上骨缺失、脉棘分叉、基舌骨异位和尾上骨愈合等。所有骨骼畸形均未表现出显着可见的外部形态变化,但正常个体与骨骼畸形个体的全长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2.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分析本研究共筛选鉴定到军曹鱼BMP基因家族成员19个(BMP1~BMP16),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在1170~3009 bp之间,编码氨基酸数目在390~1003 aa之间,蛋白分子量大小介于44.34~112.73 k Da,等电点介于5.26~10。NJ进化树显示BMP基因共分为5个亚组,同一亚组内位置相近的基因结构相似。19个BMP基因分别分布在军曹鱼的13条染色体上。q 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1日龄相比,11日龄时,BMP2和BMP4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上升,BMP3b显着上升,BMP5和BMP11极显着下降;18日龄时,BMP2、BMP4、BMP5和BMP16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上升,BMP8a、BMP11极显着下降;25日龄稚鱼中,BMP4、BMP9、BMP15和BMP16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上升;30日龄稚鱼中,BMP4和BMP16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上升,BMP5和BMP8a极显着下降。BMP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结果表明,BMP1、BMP2、BMP3a、BMP4、BMP7b、BMP8a、BMP9和BMP16在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在军曹鱼骨组织中,米克尔氏软骨中BMP3b和BMP11表达量最高,椎骨和鳍中BMP4表达量最高,鳞片中BMP8a表达量最高。综上,本研究开展的军曹鱼仔稚鱼骨骼发育特征研究可为优化其养殖条件、降低畸形率等提供参考资料;同时,军曹鱼BMP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模式研究可为探究BMP基因在硬骨鱼类早期骨骼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李振通[3](2021)在《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文中指出石斑鱼(Epinephelus),因其肉质鲜、嫩、爽口,并且富含各营养元素,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养殖,北方也有养殖。近年来,由于石斑鱼养殖技术的成熟,以及市场对石斑鱼需求的扩增,石斑鱼养殖规模快速增长。同时,在石斑鱼养殖中也引发相关问题,如石斑鱼种质退化、易感病、畸形率高等。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具有优良性状的石斑鱼新品种来维持。杂交育种作为新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生物种质遗传资源退化的有效手段,在石斑鱼养殖中广泛应用。对于众多的杂交子代,对其表型以及遗传性状的研究尤为重要。1、云龙石斑鱼生长、畸形性状测定及转录组测序分析云龙石斑鱼是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杂交石斑鱼新品种。云龙石斑鱼兼具父母双方的优点,如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与母本云纹石斑鱼相比,云龙石斑鱼表现出显着的生长优势,已通过国家新品种审核。本文利用雄性鞍带石斑鱼与雌性云纹石斑鱼建立了28个云龙石斑鱼杂交家系,另外建立3个云纹石斑鱼纯系。云龙石斑鱼家系的受精率平均值是55.5%±26.7%,畸形率平均值是8.3%±0.9%。在45-245日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分别为W=0.0392L2.8912(R2=0.9869),W=0.0255L3.0216(R2=0.9908),在此生长过程云龙石斑鱼呈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是等速生长型。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的体重与体长平均值分别为(316.7±57.3)g、(22.5±1.7)cm,云纹石斑鱼的为(123.2±30.2)g,(16.8±1.3)cm,云龙石斑鱼体重和体长分别是云纹石斑鱼的2.6倍,的1.3倍。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进行为期12个月的对比养殖,体重是珍珠龙胆的1.3倍,全长为1.2倍。云龙石斑鱼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石斑鱼育种中普遍存在畸形鱼的现象,给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我们培育的云龙石斑鱼家系中,平均畸形率为8.3%±0.9%,个别家系畸形率高达44.7%。目前,对石斑鱼畸形的发生研究缺少,因此我们借助Illumina Hi Seq测序技术对高畸形率家系的正常鱼与畸形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进行测序。在18个RNA-seq文库中,共获得10.5亿条高质量的reads。共组装了87,888个基因,注释到36,268个基因,长度在201-28,922 bp。我们对正常鱼和畸形鱼进行比较转录组研究,分别在脑、垂体、脊椎骨中获得398、136和2,341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有706个上调基因,2,169个下调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与DNA结合、激酶活性、细胞因子受体反应、神经性配体受体作用、钙离子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作用、雌激素信号和矿物质吸收通路参与到脊椎骨畸形的发生中。进一步通过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得到与畸形性状相关的三个模块,筛选到一些相关性较高的基因,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E3泛素-蛋白连接酶RNF19A。在blue模块中,发现有多数基因与小白蛋白(OCM)、血小板糖蛋白Ibα链(GPIB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关联,这三个基因均与脊椎骨发育密切相关。另外通过q PCR验证表明本研究的转录组数据是高质量的,满足生物信息学分析要求。2、杂交石斑鱼线粒体结构及进化分析石斑鱼种类丰富多样,线粒体DNA有其特有的特点,是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重要标记。本文对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ukula)(♂)杂交子代的线粒体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线粒体DNA长度为16,695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2个核糖体RNA(r RNA)、22个转运RNA(t RNA)、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control)。基因的组成与顺序与其它脊椎动物一致。在这13个PCGs中,有12个分布在重链,ND6编码在轻链。杂交子代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在碱基使用上具有较高的AT,AT为正值,GC为负值。起始密码子除了COX和ND4的为GTG,ATP6的为CTG,其余皆为ATG。终止密码子有三种类型,包括T(ND2,COXII,ND3,ND4和Cytb)、TA(COXIII),TAA(其余PCGs)。所有t RNA中除了t RNASer(AGN)由于缺少经典的环不能形成经典的三叶草式。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子代与云纹石斑鱼关系最近,显示杂交子代的线粒体遵循母本遗传特征,结果对于鉴定物种、系统进化和杂交育种具有指导意义。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在石斑鱼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对杂交组合的可行性、杂交子代的遗传特性进行评估。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与蓝身大斑石斑鱼♂是一个新的杂交组合,从生长发育、染色体分析、线粒体分析和微卫星分析四个方面展开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研究。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在水温20.3-24.7℃,盐度30的条件下,历时40 h 55 min孵化出膜,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赤点石斑鱼为41 h 18 min。胚后变态发育阶段分为前期仔鱼(1-3 d)、后期仔鱼(4-31 d)、稚鱼期(32-57 d)、幼鱼期(58 d-)四个时期。至一龄时,杂交子代的体重达到(176.6±28.7)g,全长达(22.4±1.1)cm,赤点石斑鱼的体重达(81.4±15.0)g,全长达(17.5±1.0)cm,杂交子代体重是赤点石斑鱼的2.17倍,全长的1.28倍。与赤点石斑鱼相比,杂交子代的体表附有黑色斑块,条带不明显,体型与赤点石斑鱼相似。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法,对四月龄的赤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进制备染色体制片。使用油镜观察和分裂相统计,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2%,核型公式是2n=3sm+3st+42t。赤点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0%,核型公式是2n=4sm+6st+38t,蓝身大斑石斑鱼的染色体核型为2n=2sm+46t,说明杂交子代的遗传物质来自于父母本各一套染色体。杂交子代的线粒体DNA长度为16,928 bp,包含包括13个PCGs、2个r RNA基因、22个t RNA基因、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与其他脊椎动物相似。对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杂交后代系统进化分析说明线粒体DNA在遗传中遵循母本遗传。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杂交子代进行遗传性状分析。对于这24对微卫星位点,主要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4297,shannon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6531,其中有20个位点为高度多态性,平均值为1.479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E.AT的群内近交系数、总群体近交系数和群体间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平均为0.0713、0.3097、0.2566、0.7242。三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高的是赤点石斑鱼(3.5883),然后是杂交子(3.3288)和蓝身大斑石斑鱼(1.9306)。平均观测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447)、赤点石斑鱼(0.5089)、蓝身大斑石斑鱼(0.3097)。平均期望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569)、赤点石斑鱼(0.56035)、蓝身大斑石斑鱼(0.3479),3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3042-0.5898,最高的是杂交子代,表明杂交子代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杂交子代与母本赤点石斑鱼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距离较近。
王仁宝[4](2021)在《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和抗病效果的影响与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养殖环境的恶化,养殖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病害问题不仅给水产养殖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水产品质量、水环境安全以及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深入研究疫病发生的内在原因、流行规律、感染与致病机理、免疫制剂与宿主作用机制等理论性问题,成为水产养殖健康、绿色发展的需求。本论文分为3个内容,分别开展了Vp 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抗Vp AHPND感染的影响,WSSV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及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1)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抗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ssociated with 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Vp AHPND)感染效果的研究。以添加不同剂量Vp AHPND卵黄抗体制剂(0.2%和0.5%)的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测定对虾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通过浸浴感染实验测定免疫对虾抗Vp AHPND感染的能力。生长实验结果显示,免疫28 d后,免疫组与未添加卵黄抗体制剂的对照组对虾在平均生长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免疫功能实验结果显示,免疫21 d后,与对照组相比,0.2%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活力显着升高,抗菌肽(Crustin)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也显着升高,而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β-GBP-HDL)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则显着降低。浸浴感染实验结果显示,0.2%免疫组对虾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0.2%Vp AHPND卵黄抗体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3.77%。研究表明,口服卵黄抗体不会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存活产生不良影响,0.2%的Vp AHPND卵黄抗体制剂可能通过提升凡纳滨对虾的PO、SOD、LZM活力和Crustin基因表达水平,增强凡纳滨对虾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对虾抗Vp AHPND感染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为使用特异性卵黄抗体防控AHPND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2)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效果的研究。以添加不同剂量WSSV卵黄抗体制剂(0.2%和0.5%)的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28 d后用投喂病料的方式对实验对虾进行人工感染,测定感染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以及免疫对虾抗WSSV感染的能力。结果显示:WSSV感染3 d后,与未添加卵黄抗体制剂的对照组相比,0.2%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活力显着升高,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显着降低,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凝集素(Lectin)和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β-GBP-HDL)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0.5%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SOD活力显着升高,ACP和AKP活力显着降低,Hsp70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β-GBP-HDL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WSSV感染14 d后,0.2%免疫组和0.5%免疫组对虾的存活率分别为48.89%和87.78%,均显着高于对照组(0.00%),且0.5%免疫组对虾存活率还显着高于0.2%免疫组。特异性卵黄抗体制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发病的进程,延迟对虾的发病和死亡时间,提高同期存活率。研究表明,口服特异性卵黄抗体制剂可以调节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表达水平,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的能力。本研究为卵黄抗体抗WSSV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在生产上使用卵黄抗体防控WSSV感染提供了科学依据。(3)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是一种温、热带近海鱼类,具有肉质细腻、饵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2014年,斑石鲷在我国成功实现大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养殖,成为有发展潜力的新兴的海水养殖品种。由于斑石鲷规模化养殖的时间尚短,关于其病害情况的报道目前并不多见。2020年3月,国内多个育苗场暴发斑石鲷鱼苗大规模死亡事件。本研究对此进行了疾病流行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组织病理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分离培养、组织原位杂交、病毒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证实斑石鲷鱼苗大规模死亡的原因是罹患了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其病原为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RGNNV)。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发生时水温为24℃~26℃,盐度为30,p H为8。发病鱼苗为全长5 mm~13 mm的中后期仔鱼和稚鱼。感染仔鱼最早从10日龄开始发病,至25日龄~26日龄期间达到发病高峰,2 d~3 d内的累积死亡率高达90%~100%。病鱼游泳无力、摄食量低或几乎不摄食,部分患病鱼苗在池中呈螺旋状游动,间或有短暂的狂游、乱窜现象。组织病理分析显示,患病鱼苗的脑组织和视网膜网内核层、外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细胞坏死,出现广泛的空泡化现象。透射电镜分析显示,患病鱼苗脑、视网膜组织中大量细胞发生坏死,细胞膜破碎,细胞核肿胀;大量直径约25 nm的病毒粒子成晶格状排列,或呈斑块状散布在细胞质中,或与内质网结合,有的病毒粒子还会围绕细胞膜或细胞内生物膜形成“圆环”状结构。将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鲈鱼脑细胞系(LJB),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经RT-PCR扩增和测序,将该病毒鉴定为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组织原位杂交分析显示,病毒的RNA1和RNA2均定位于病变区域,病鱼视网膜的内核层和网状层、脑组织的端脑杂交信号均呈强阳性。用RACE技术测定了病毒的RNA1全长序列,长度为3103 nt。基于RNA1和RNA2基因序列,对不同育苗场的多个病毒株进行了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1号和2号育苗场的病毒株基因序列完全相同,且与分离自厦门的鞍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Dragon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同源性高达99.3%,推测它们来自于同一个感染源;3号育苗场的病毒株与1号、2号育苗场的病毒株基因序列有一定的差异,推测其来自于不同的感染源。本研究证实斑石鲷是RGNNV的高度敏感宿主,RGNNV是斑石鲷育苗阶段的重大威胁,应密切注意。
刘晓娟,沙宗尧,李大鹏,王春芳[5](2021)在《基于生物能量学模型的尖吻鲈精准投喂管理辅助决策系统构建》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养殖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研究基于生物能量学原理和生产养殖数据构建了精养条件下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精准投喂管理模型,并通过软件开发,构建了方便使用的精准投喂管理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为可预测尖吻鲈生长周期中任一时间点的生长、任一生长点的饲料需求量及养殖周期对水体排放的氮磷次生污染。结果显示,通过建模和分析,发现尖吻鲈在其生长过程中含有1个异速生长点,由此将尖吻鲈的生长周期分为2个生长期:<296 g(第一生长期)和>296 g(第二生长期);在尖吻鲈的两个生长期中,相比于特定增长率、日均增重和日增长系数等生长模型,优化后的热积温系数模型对尖吻鲈的生长预测效果更佳;采用实际蛋白含量分别为44.4%和42.6%的商业饲料投喂不同生长时期的尖吻鲈,每生产1000 kg尖吻鲈(体重为1—1000 g),所需要的消化能约为2.33×107 kJ,所排放的总固态污染物约为543 kg;验证实验中尖吻鲈体重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显着相关,饲料系数(FCR)模型观测值大于实际预测值。以上结果表明,实验中构建的精准投喂管理模型可以有效地估计养殖中鱼体生长情况和饲料需求,但由于实际养殖中饲料投喂多为过量投喂,可能导致实际投喂量大于养殖需求量,进而导致污染排放量的增加。研究中开发的精准投喂管理辅助决策系统软件,为养殖投喂管理精准化和信息化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王艺舟[6](2020)在《中华鲟五种组织细胞系建立及青鱼生殖细胞标记基因dazl的鉴定》文中指出鱼类细胞系作为理想的体外研究模型,已经成为鱼类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各个物种不同组织特异性细胞系的分离将为该物种生理学、毒理学、病毒学、基因功能分析、种质资源保护及转基因等领域研究提供特异的、基础的、低成本的研究材料。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鲟属鱼类中个体最大,生活纬度最南的江海洄游性鱼类,由于过度捕捞、筑坝、航运和污染等人为活动导致中华鲟数量急剧减少,已濒临灭绝。此外,由于其体型巨大,生长缓慢,性成熟周期长等生物学特性导致其种群难以恢复。目前对中华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学、资源生态学和生殖生物学等方面,而在细胞生物学方面研究较少。建立中华鲟组织细胞系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在细胞水平上保护中华鲟种质资源,第二,中华鲟组织细胞系可作为体外研究模型,支持中华鲟细胞遗传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建立了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鳍条及中华鲟精巢、肌肉、皮肤、肝脏、鳍条5种组织细胞系,分别命名为MPF、AST、ASM、ASSK、ASL和ASF。目前,MPF传至81代,5种中华鲟组织细胞系均传代到60代,6种细胞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8℃,均生长在含有10%FBS、10 ng/m Lβ-FGF、鱼血清和鱼类胚胎提取液的DMEM全培养基中,生长状态良好,MPF的细胞类型为上皮样细胞,中华鲟细胞类型主要为成纤维样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显示青鱼MPF染色体众数为48,属于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中华鲟细胞染色体众数为264,为多倍体细胞。MPF细胞系的线粒体16s r RNA序列分析结果与NCBI中青鱼的16s r RNA序列相似度高于99%。中华鲟细胞系的18s r RNA序列分析结果与NCBI中中华鲟的18s r RNA序列相似度也均高于99%,这些结果证明了细胞系的来源;通过脂质体转染法、杆状病毒转导法和电穿孔法测试了MPF、AST和ASM 3种细胞的转染效率:MPF的脂质体转染法和电穿孔法的瞬时转染效率分别为8%和24%;脂质体转染法和杆状病毒转导法对中华鲟细胞无效而电穿孔法有效,击穿电压200 V并且击穿时间10 ms时,对中华鲟细胞损伤最小且瞬时转染效率为15%。另外,利用睡美人转座子系统成功构建了转基因AST和ASM细胞系。对青鱼细胞系MPF,进行了基因表达检测和病毒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MPF细胞中存在干细胞标记因子nanog和oct4的表达,说明MPF可能为青鱼鳍条成体干细胞系;MPF细胞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病毒敏感,能产生病变效应,且SVCV可在MPF细胞中大量增殖。青鱼鳍条细胞系的建立不仅可作为研究青鱼基因功能和病毒致病机制的体外工具,为大型淡水鱼类的研究提供理想的体外模型,或许还可以为鱼类干细胞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材料。通过建立中华鲟细胞系,在细胞水平上保护了珍稀物种中华鲟的种质资源,通过筛选出中华鲟细胞最优的外源基因导入方法,使中华鲟细胞成为研究中华鲟基因功能的理想体外模型。生殖细胞的发育是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延续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过程,对生殖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学机理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重要课题。Dazl是DAZ家族的重要成员,是生殖细胞的重要标记基因,其在大部分脊椎动物的两性生殖细胞中特异表达,其编码的RNA结合蛋白在生殖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青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其体型大、生长快、口感好且营养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养殖品种,但青鱼性成熟周期长,且人工繁殖难度较高。因此对青鱼生殖细胞标记基因dazl的鉴定,为研究青鱼生殖细胞的发育和性腺分化提供重要的工具和参考。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在青鱼中克隆了dazl c DNA,序列全长2013 bp,编码216个氨基酸。蛋白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含有RRM(RNA recognition motif)保守区域和一个DAZ重复序列,青鱼Dazl与斑马鱼(Danio rerio)的Dazl序列相似度最高,为85%。通过构建青鱼Dazl重组表达载体诱导Dazl蛋白并制备了兔抗Dazl多克隆抗体,经过验证Dazl抗体可以特异性的识别青鱼Dazl原核表达蛋白、卵巢组织内源蛋白和真核表达蛋白。在组织中,dazl只在青鱼的性腺中表达,组织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结果均表明dazl在青鱼的早期卵母细胞中表达,主要分布在I、II和III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在胚胎发育过程中,dazl在早期胚胎中表达量较高,随着胚胎的发育表达量逐渐降低,到原肠期几乎检测不到表达。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显示dazl在早期胚胎的各个细胞中均表达。通过Tail-PCR技术扩增出1612 bp的青鱼dazl基因5’侧翼区启动子序列,并构建启动子不同区段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psi-CHECK-1612、psi-CHECK-938和psi-CHECK-303。将它们分别转染到SG3、CIK和SKOV3细胞,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了青鱼dazl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结果表明-850~+88区域存在青鱼dazl基因的重要调控元件。由于青鱼生殖周期较长,且胚胎卵膜薄,不适合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因此我们选取模式生物青鳉(Oryzias latipes)作为替代对象,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青鳉dazl基因进行敲除,结果表明青鳉dazl的缺失可能会导致青鳉胚胎中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的缺失,在F0代成鱼中发现3尾雌性性腺缺失,结果表明dazl可能参与性腺的形成和发育。本研究中通过分析青鱼dazl基因的表达模式,表明青鱼dazl是与生殖细胞形成和发育相关的重要因子,结合dazl在其他鱼类中的表达及青鳉dazl的敲除结果,为后期青鱼dazl基因功能及其生殖细胞的研究提供参考。综上所述,第一,本研究建立了珍稀濒危物种中华鲟不同组织的细胞系,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发现最适于中华鲟细胞的转染方法,建立转基因中华鲟细胞系,在细胞水平上保护了中华鲟的种质资源,并为中华鲟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体外工具。第二,本研究建立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系,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为将来在青鱼细胞系上开展基因功能和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本研究克隆和鉴定了青鱼生殖细胞标记基因dazl,其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和性腺的生殖细胞中表达,另外,青鳉dazl基因的缺失会导致PGCs的缺失,表明其可能在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卢建超[7](2020)在《2龄大口黑鲈养殖性能和性腺退化研究》文中认为池塘养殖大口黑鲈有当年养成、年底上市和隔年养成、年中上市两种模式。年中上市的大口黑鲈商品鱼数量通常稀少,季节性的供不应求常使7-9月份成为大口黑鲈商品鱼高价位期。大口黑鲈年中高价位使养殖户愈加重视隔年养成模式。构建大口黑鲈隔年养成模式除了需要解决大规格苗种供给问题之外,还需要重点考虑性腺发育是否会严重降低生长速度和养殖性能等问题。目前对于后者鲜有报道。本研究以性腺发育至IV期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进一步圈养过程中生长性能、性腺退化吸收特征和养殖性能,以期为大口黑鲈隔年养成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在22.5℃~30.6℃水温条件下,养殖时间自4月12日至8月9日共计约120天。整个性腺变化过程从4月12日至7月9日共计约90天。研究结果如下:(1)精巢和卵巢的维持与退化均可分为三个阶段,性腺维持阶段、性腺退化阶段和退化完全,性腺退化又可分为退化前期和退化后期两个阶段。性腺指数在性腺维持阶段变化不显着(P>0.05),在性腺退化阶段急剧下降,性腺退化完全时降至最低。养殖过程中雄鱼的肥满度受精巢退化影响较小,精巢退化前后肥满度差异不显着(P>0.05);雌鱼肥满度卵巢退化前为2.834±0.098,退化完全时为2.655±0.061;雌、雄鱼脏体比、肝体比和肠脂比在性腺退化期结束后均有所下降,雌鱼脏体比从6.788%±0.853%降至4.240%±0.282%,肝体比从2.164%±0.139%降至1.394%±0.042%,肠脂比从1.757±0.103降至1.345%±0.204%;雄鱼脏体比从6.317%±0.653%降至4.732%±0.282%,肝体比从2.097%±0.132%降至1.332%±0.062%,肠脂比从1.730%±0.199%降至1.072%±0.096%;雌鱼脏体比、肠脂比和肝体比在性腺退化过程中均高于雄鱼(P<0.05)。雄鱼在养殖过程中含肉率受性腺影响不显着(P>0.05),性腺退化前期结束前的空壳增重率显着高于结束后(P<0.05);雌鱼含肉率和空壳增重率均明显受到性腺退化的影响,性腺退化过程中含肉率显着上升(P<0.05)。性腺退化接近完全时,含肉率逐渐稳定,并与雄鱼含肉率差异不显着。和雄鱼类似,雌鱼空壳增重率也受到性腺退化的影响且变化情况与雄鱼相似,但在性腺退化期结束前均高于雄鱼(P<0.05)。(2)相较于精巢,成熟卵巢维持期持续时间较长,至21 d(水温为23.0℃,日照时长为13.45 h/d)开始进入卵巢退化阶段,并持续65天。性腺退化阶段期间精巢组织学变化主要为精小囊的萎缩、退化以及结缔组织增生;而卵巢中Ⅳ时相卵母细胞和℃时相卵母细胞重新生成细胞核并将卵黄等物质完全吸收,退化完全后,除℃时相卵母细胞无其他时相的卵母细胞。(3)将平均体重为220.4 g±15.95 g的2龄大口黑鲈按50尾/m3和100尾/m3两种密度进行圈养,经4个月圈养至364.39 g±70.93 g和360.25±82.04 g,其生长速度未呈现密度和性别上的差异(P<0.05);50尾/m3和100尾/m3两种圈养密度隔年养成阶段的饵料系数和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同一圈养密度当年养成阶段。在8月份大口黑鲈高价位(40元/kg鱼)情况下,50尾/m3和100尾/m3密度隔年圈养大口黑鲈的单位产品利润分别是7.22元/kg鱼和14.80元/kg鱼。综上结果表明,若有年中高价位保障,隔年养成大口黑鲈具有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蓝军南,区又君,李俊伟,温久福,牛莹月,周慧,李加儿,李活[8](2020)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7月龄四指马鲅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解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主要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对204尾同一批次封闭式循环水养殖7月龄四指马鲅的体质量(Y)与尾柄高(X1)、尾柄长(X2)、体高(X3)、体长(X4)、全长(X5)等5个主要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四指马鲅体质量(Y)与各形态性状间均呈正相关,且相关性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全长(X5)与体质量(Y)的相关性系数最大(0.973),尾柄长(X2)与体质量(Y)的相关性系数最小(0.745)。通径分析发现全长(X5)对体质量(Y)的直接作用最大(0.609),其次为尾柄高(X1)(0.247)、体高(X3)(0.168)。决定系数分析表明,尾柄高(X1)和全长(X5)对体质量(Y)的共同决定系数最大(0.233),表明尾柄高和全长可以较好地表征体质量;尾柄高(X1)、体高(X3)和全长(X5) 3个性状共同决定系数的总和Σd=0.924,表明这3个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254.360+34.385X1+13.082X3+10.042X5。结果表明,在四指马鲅养殖及选育过程中,全长、尾柄高和体高等性状可作为主要测量指标。
王一福[9](2020)在《投喂中草药对尖吻鲈生长、酶活性及免疫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验一: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大蒜素对尖吻鲈幼鱼的消化酶、肝脏免疫酶的影响,对80日龄的尖吻鲈幼鱼进行投喂饲养试验,0%为对照组,1%、5%、9%为试验组。结果显示,胃淀粉酶活力在5%、9%组显着性上升(P<0.05);肝脂肪酶活力在1%、9%组显着性上升(P<0.05);胃蛋白酶活力在9%组显着性上升(P<0.05);肝CAT活力在1%组显着性上升(P<0.05);肝GSH含量在1%、9%组显着性上升(P<0.05);肝MDA含量在9%组显着下降(P<0.05)。本实验表明饲料中添加大蒜素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尖吻鲈的消化酶活力,帮助机体清除自由基,提高鱼体的免疫力的作用,但对不同的消化酶、免疫酶的作用浓度有所差异,适宜的添加范围在5%-9%之间。实验二:探究饲料中不同含量的鲜生姜对尖吻鲈幼鱼生长特性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将鲜生姜称重后打碎全部加入饲料中,然后对80日龄的尖吻鲈幼鱼进行饲料投喂试验,0%组为对照组,1%、3%、5%组为试验组。结果显示,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在各试验组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肥满度在1%、3%试验组显着下降(P<0.05);体长增长率在3%试验组显着性升高(P<0.05);所有试验组成活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肝CAT活力在1%试验组显着升高(P<0.05);肝GSH含量在5%试验组显着升高(P<0.05);肝MDA含量在3%、5%试验组显着下降(P<0.05);血清中的免疫酶无显着变化(P>0.05)。本实验表明饲料中添加1%-3%的生姜可以提高饲料诱食性,增加尖吻鲈进食量,有助于尖吻鲈幼鱼的体长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尖吻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添加量在3%-5%时更好的帮助尖吻鲈机体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肝脏损伤。实验三:探究饲料中不同含量的甘草粉对尖吻鲈幼鱼生长特性、消化酶、免疫酶及免疫基因的影响,对80日龄的尖吻鲈幼鱼进行饲料投喂试验,0%组为对照组,1%、3%、5%组为试验组。结果显示,存活率在3%、5%试验组显着性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体长增长率都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5%试验组显着性升高(P<0.05);前肠淀粉酶在3%、5%试验组显着性升高(P<0.05);肝脏淀粉酶、前肠脂肪酶、肝脏脂肪酶、胃脂肪酶在各试验组都显着性升高(P<0.05);肠胰蛋白酶在1%、5%试验组显着性升高(P<0.05);胃蛋白酶在5%试验组显着性升高(P<0.05);肝脏T-AOC活力在各试验组都显着性升高(P<0.05);肝脏CAT活力、GSH-PX活力、POD活力在1%试验组显着性升高(P<0.05);肝脏MDA在5%试验组显着性下降(P<0.05);血清T-AOC活力、CAT活力在各试验组都显着性升高;血清GSH-PX活力在3%试验组显着性升高(P<0.05);血清LZM活力在1%、5%试验组显着性下降(P<0.05)。本实验表明饲料中添加3%-5%的甘草可以更好的提高尖吻鲈的消化酶活性、促进鱼体增长,协助杀菌提高尖吻鲈的存活率,添加1%-3%的甘草可以更好的增强尖吻鲈抗氧化能力,减小肝损伤;相比大蒜素、生姜,免疫效果更强。实验四:为进一步分析甘草对尖吻鲈的免疫作用机理,从分子水平探究甘草的影响作用,其中CRP、HSP90、TNF基因表达量在各试验组都极显着上调(P<0.01);IL10、TGFβ1基因表达量在1%、3%试验组都极显着上调(P<0.01);C3基因表达量在3%、5%试验组都极显着上调(P<0.01);C4基因表达量在1%、5%试验组都极显着上调(P<0.01);mTOR、mlst8、eIF4E和MX基因表达量在5%试验组都极显着上调(P<0.01);HSP70、INFγ1基因表达量在各试验组都极显着下调(P<0.01);IL8在5%试验组极显着下调(P<0.01);本实验表明饲料中添加甘草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影响尖吻鲈的免疫应答系统,减少病原侵袭,上调mTOR、mlst8、MX、CRP、C3、C4、TNF、TGFβ1等基因的表达量,下调HSP70、IL8和IFNγ1等基因的表达量。综上所述,大蒜素、生姜、甘草对尖吻鲈都有一定的生理生化影响,其中大蒜素添加量在5%-9%时对尖吻鲈消化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姜的诱食作用较强,添加量在1%-3%时能够较好的促进生长,3%-5%高浓度添加时能够促进抗氧化能力。甘草的抗氧化能力较强,1%-3%时对抗氧化能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添加量在3%-5%时可以促进生长,三者可补充使用。
钟东明[10](2020)在《大刺鳅生长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属于合鳃目(Symbranchiformes)刺鳅科(Mastacembelidae)刺鳅属(Mastacembelus)。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野生大刺鳅群体逐渐萎缩。有关人工养殖大刺鳅研究方面的报道较少,对大刺鳅生长内部分子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刺鳅的应用价值,为后续大刺鳅全人工繁育增加基础数据,本实验,使用同源克隆和RACE法克隆了大刺鳅生长相关基因(ghrh、gh、igf-1、igf-2、mstn),研究了这些基因在大刺鳅组织、胚胎和胚后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同时研究了在体注射不同浓度的大刺鳅GHRH多肽、LHRH-A2及RNA干扰ghrh对ghrh、gh、igf-1、igf-2、mstn m RNA表达的影响。为阐明大刺鳅各生长基因之间的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大刺鳅ghrh、gh、igf-1、igf-2、mstn基因c DNA全长分别是1090 bp、815bp、2989 bp、1446 bp、2690 bp,开发阅读框(ORF)分别为429 bp、615 bp、558 bp、648 bp、1331 bp;分别编码142、204、185、215、376个氨基酸。5′-UTR分别是121 bp、33 bp、305 bp、117 bp、200 bp;3′-UTR分别是540 bp、167 bp、2126 bp、681 bp、1359 bp。通过软件分析:GHRH氨基酸序列具有19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27个氨基酸组成的Hormone_2家族成熟肽结构域。GH氨基酸具有17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保守的4个半胱氨酸残基(Cys)。IGF-1氨基酸具有43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56个氨基酸组成的IIGF结构域。IGF-2氨基酸具有52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58个氨基酸组成的IIGF家族结构域和56个氨基酸组成的IGF2_C结构域。MSTN具有22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9个保守Cys。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大刺鳅GHRH与鲈形目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的序列一致性均超过90%。大刺鳅GH与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黄鳝(Monopterus albus)同源度较高;分别为95.59%、95.07%、92.16%,与陆生动物的同源度仅为25.49%~33.33%。大刺鳅IGF-1与其他脊椎动物IGF-1序列同源性为:48.37%~94.05%,其中与鲈形目的黄鳍鲷(Acanthopagrus latus)、斜带石斑鱼、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的序列一致性均超过90%。大刺鳅IGF-2与其他脊椎动物IGF-2序列同源性为:44.44%~92.09%,其中金钱鱼的序列一致性均最高(90.09%)。大刺鳅MSTN与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斑鳜同源度较高;分别为94.68%、93.09%、92.55%。所有氨基酸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大刺鳅与黄鳝、鲈形目鱼类聚在一大支。说明大刺鳅与黄鳝、鲈形目鱼类亲缘关系较近。2.采用real time q PCR方法检测了大刺鳅ghrh、gh、igf-1、igf-2、mstn m RNA在大刺鳅成鱼脑、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胃、肠、眼、鳃和卵巢,精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ghrh m RNA只在脑中高表达,其他组织表达量极低。gh m RNA在脑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肝脏、肌肉、性腺和心脏,肠道中表达量最低。大刺鳅igf-1 m RNA和igf-2 m RNA都在肝脏中高表达,其他组织也有少量表达。大刺鳅mstn m RNA在肌肉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眼、脑、性腺和心脏,鳃中表达量最低。3.采用real time q PCR方法检测了大刺鳅ghrh、gh、igf-1、igf-2、mstn m RNA在大刺鳅胚胎和胚后发育过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大刺鳅ghrh m RNA在胚胎发育各阶段表达量极低,几乎不表达,在胚后发育各时期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大刺鳅胚胎发育各个阶段均检测到gh m RNA的表达,囊胚期表达量较高,其次为原肠胚期,肌节出现期和出膜期表达量较低。胚后发育中gh基因表达量相对稳定。大刺鳅两种igf m RNA在胚胎各发育时期都有表达,胚后发育各阶段表达量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在大刺鳅胚胎和胚后发育各个时期均检测到mstn m RNA的表达,其中,囊胚期表达量最高,原肠胚期次之,肌节出现期和出膜期mstn表达量较低。胚后发育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4.注射大刺鳅GHRH多肽对大刺鳅脑ghrh m RNA表达量具有抑制作用,对大刺鳅脑gh m RNA表达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高浓度GHRH多肽对肝脏igf-1 m RNA和igf-2 m RNA表达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大刺鳅GHRH多肽对大刺鳅肌肉mstn m RNA表达水平影响较小。以上结果说明短时间内增加GHRH对gh、igfs的表达具有显着的影响。5.注射LHRH-A2对大刺鳅脑ghrh m RNA表达量没有显着影响。注射LHRH-A2对大刺鳅脑gh m RNA表达量具有极明显的促进作用。注射LHRH-A2对大刺鳅肝脏igf-1 m RNA表达量具有促进作用,但没有显着差异(P>0.05)。注射LHRH-A2对大刺鳅肝脏igf-2 m RNA表达量具有促进作用。LHRH-A2对大刺鳅肌肉mstn m RNA表达水平影响较小,以上结果说明LHRH-A作为Gn RH类似物对gh、igfs的表达具有一定影响。6.经GHRH si RNA干扰后,大刺鳅ghrh基因转录水平下降,对生长激素gh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gh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大刺鳅igf-1 m RNA和igf-2 m 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注射大刺鳅GHRH si RNA 3h~12小h,大刺鳅mstn m 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
二、尖吻鲈的生物学及其养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尖吻鲈的生物学及其养殖(论文提纲范文)
(2)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特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鱼类早期发育 |
1.2 鱼类早期骨骼发育 |
1.2.1 头骨发育 |
1.2.2 脊柱发育 |
1.2.3 附肢骨骼发育 |
1.3 鱼类骨骼畸形 |
1.3.1 颅骨畸形 |
1.3.2 脊柱畸形 |
1.3.3 附肢畸形 |
1.3.4 鱼类骨骼畸形影响因素 |
1.4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 |
2 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特征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用鱼的培育 |
2.2.3 样品采集 |
2.2.4 骨骼染色 |
2.2.5 仔稚幼鱼生长数据采集和骨骼样本观察 |
2.3 实验结果 |
2.3.1 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过程 |
2.3.2 军曹鱼稚鱼的骨骼畸形 |
2.4 讨论 |
2.4.1 军曹鱼早期骨骼系统发育的适应性意义 |
2.4.2 军曹鱼早期骨骼系统的骨化发育特征 |
2.4.3 军曹鱼稚鱼骨骼畸形研究 |
3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样品采集 |
3.2.3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分析 |
3.2.4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 |
3.3.2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3.3.3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结构分析 |
3.3.4 基于NJ进化树的蛋白保守基序分析 |
3.3.5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
3.3.6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 |
3.4 讨论 |
4 总结 |
4.1 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特征 |
4.2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杂交育种 |
1.1.1 鱼类杂交育种的发展 |
1.1.2 鱼类远缘杂交的障碍 |
1.1.3 鱼类远缘杂交不相容 |
1.1.4 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学 |
1.1.5 石斑鱼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2 鱼类中的骨骼畸形 |
1.2.1 骨骼畸形原因 |
1.2.2 研究骨骼畸形的方法 |
1.2.3 鱼类骨骼畸形机制研究 |
1.2.4 石斑鱼中的畸形 |
1.3 鱼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
1.3.1 染色体核型分析 |
1.3.2 染色体显带技术 |
1.3.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1.3.4 石斑鱼类染色体研究 |
1.4 分子标记的发展 |
1.4.1 线粒体DNA研究 |
1.4.2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应用 |
1.5 转录组学 |
1.5.1 测序技术发展 |
1.5.2 石斑鱼转录组研究进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云纹石斑鱼与云龙石斑鱼家系建立 |
2.2.2 云纹石斑鱼和云龙石斑鱼苗种培育 |
2.2.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及云龙石斑鱼家系间生长对比 |
2.2.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
2.2.5 生长性状和畸形率统计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受精率 |
2.3.2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畸形率 |
2.3.3 云龙石斑鱼家系间及父系半同胞家系间生长对比 |
2.3.4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
2.3.5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
2.3.6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
2.4 讨论 |
2.4.1 云龙石斑鱼家系的生长差异 |
2.4.2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
2.4.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
2.4.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云龙石斑鱼畸形性状发生的转录组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鱼的来源 |
3.2.2 取样以及RNA提取 |
3.2.3 cDNA文库构建以及illumina测序 |
3.2.4 序列组装以及功能注释 |
3.2.5 差异基因分析 |
3.2.6 样本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
3.2.7 基因表达网构建 |
3.2.8 模块-性状关系以及关键基因鉴定 |
3.2.9 基因验证 |
3.3 结果 |
3.3.1 正常鱼与畸形鱼的外在表现 |
3.3.2 云龙石斑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的转录组De novo组装与分析 |
3.3.3 Unigenes的注释 |
3.3.4 样本聚类以及差异基因鉴定 |
3.3.5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3.3.6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
3.3.7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
3.3.8 畸形相关模块的鉴定以及功能注释 |
3.3.9 基因鉴定以及网络构建 |
3.3.10 荧光定量验证实验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本采集与DNA提取 |
4.2.2 PCR扩增与测序 |
4.2.3 线粒体DNA注释及分析 |
4.2.4 系统发育树构建 |
4.3 结果 |
4.3.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
4.3.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4.3.3 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
4.3.4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间隔和重叠区域 |
4.3.5 L链的复制起点和控制区 |
4.3.6 线粒体的母性遗传 |
4.3.7 系统发育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受精卵的获取与孵化 |
5.2.2 仔稚幼鱼的培育 |
5.2.3 取样与观察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胚胎发育 |
5.3.2 胚后发育 |
5.3.3 E. AT与E. A生长性状比较 |
5.3.4 E. AT与E. A第二背鳍棘与第一腹鳍棘的变化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遗传特征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头肾-秋水仙素法制备染色体 |
6.2.3 线粒体DNA序列测定 |
6.3 结果 |
6.3.1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E. AT与E. A染色体数目及组成 |
6.3.2 E.AT线粒体DNA分析 |
6.4 讨论 |
6.4.1 杂交子代E.AT染色体组成 |
6.4.2 杂交子代E.AT线粒体 |
6.5 小结 |
第七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与父母本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7.2.3 SSR引物 |
7.2.4 PCR扩增和自动荧光检测 |
7.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7.3 结果 |
7.3.1 SSR位点多态性分析 |
7.3.2 基因位点的遗传分化 |
7.3.3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7.3.4 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 |
7.3.5 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度 |
7.4 讨论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资助项目 |
致谢 |
(4)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和抗病效果的影响与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卵黄抗体研究进展 |
1.1.1 卵黄抗体的产生 |
1.1.2 卵黄抗体的生物学特性 |
1.1.3 卵黄抗体的作用机理 |
1.1.4 卵黄抗体在水产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2 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和白斑综合征研究进展 |
1.3 斑石鲷及其病害研究进展 |
1.3.1 斑石鲷养殖背景 |
1.3.2 斑石鲷疾病研究进展 |
1.4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研究进展 |
1.4.1 NNV概述 |
1.4.2 NNV易感宿主 |
1.4.3 NNV国内研究进展 |
1.4.4 NNV的诊断方法 |
第2章 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抗Vp_(AHPND)感染效果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凡纳滨对虾及其养殖管理 |
2.1.2 对虾饲料及Vp_(AHPND)卵黄抗体制剂 |
2.1.3 Vp_(AHPND)卵黄抗体免疫实验 |
2.1.4 对虾生长指标的测定 |
2.1.5 肝胰腺样品采集及处理 |
2.1.6 肝胰腺免疫酶活力测定 |
2.1.7 总RNA的提取 |
2.1.8 cDNA的合成 |
2.1.9 肝胰腺免疫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
2.1.10 Vp_(AHPND)菌株及感染实验 |
2.1.11 病理切片分析和致病菌毒力基因检测 |
2.1.12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2 结果 |
2.2.1 Vp_(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 |
2.2.2 Vp_(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
2.2.3 Vp_(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2.2.4 Vp_(AHPND)浸泡感染后凡纳滨对虾存活率 |
2.2.5 组织病理分析和致病菌毒力基因检测 |
2.3 讨论 |
第3章 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效果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计及分组与养殖管理 |
3.1.3 人工感染实验 |
3.1.4 肝胰腺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3.1.5 肝胰腺免疫酶活力测定 |
3.1.6 总RNA的提取 |
3.1.7 cDNA的合成 |
3.1.8 肝胰腺免疫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
3.1.9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2 结果 |
3.2.1 WSSV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
3.2.2 WSSV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3 WSSV感染后凡纳滨对虾存活率 |
3.3 讨论 |
第4章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病的发现与疾病调查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疾病现场调查及临床症状检查 |
4.2.2 细菌分离和寄生虫检测结果 |
4.2.3 病理切片分析结果 |
4.2.4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4.2.5 组织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
4.2.6 病毒分离与细胞感染结果 |
4.2.7 RT-qPCR检测 |
4.3 讨论 |
第5章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1.1 实验材料及保存 |
5.1.2 总RNA的提取 |
5.1.3 病毒RNA中间片段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5.1.4 RACE获取病毒RNA1末端序列 |
5.1.5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5.2 结果 |
5.2.1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RNA1和RNA2中间核心片段的克隆 |
5.2.2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RNA1全长序列的测定 |
5.2.3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华鲟五种组织细胞系建立及青鱼生殖细胞标记基因dazl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
1.1.1 鱼类细胞培养的进程 |
1.1.2 鱼类细胞培养的方法 |
1.1.3 鱼类细胞所需要的培养条件 |
1.1.4 鱼类细胞的鉴定 |
1.1.5 鱼类细胞系的应用 |
1.2 生殖细胞的发育 |
1.2.1 鱼类生殖细胞发育的相关因子 |
1.2.2 鱼类生殖细胞特异表达基因 |
1.3 dazl基因研究进展 |
1.3.1 DAZ基因家族的结构和特征 |
1.3.2 DAZ家族成员的进化关系 |
1.3.3 DAZ家族的相关研究 |
1.3.4 鱼类中dazl的表达与功能研究 |
1.4 真核启动子 |
1.5 CRISPR/Cas9 系统简介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华鲟五种组织细胞系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3 中华鲟细胞的原代培养 |
2.2.4 中华鲟细胞的传代培养 |
2.2.5 中华鲟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2.2.6 中华鲟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7 中华鲟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
2.2.8 中华鲟细胞18srRNA基因分析 |
2.2.9 中华鲟细胞系转染 |
2.2.10 中华鲟转基因细胞的构建 |
2.3 结果 |
2.3.1 中华鲟细胞的原代培养 |
2.3.2 中华鲟细胞的传代培养 |
2.3.3 中华鲟细胞的冻存和复苏 |
2.3.4 中华鲟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
2.3.5 中华鲟细胞染色体数和核型分析 |
2.3.6 中华鲟细胞18SrRNA分析 |
2.3.7 中华鲟细胞转染和转基因细胞系的建立 |
2.4 讨论 |
第三章 青鱼鳍条细胞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3 青鱼鳍条细胞的原代培养 |
3.2.4 青鱼鳍条细胞的传代培养 |
3.2.5 青鱼鳍条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3.2.6 青鱼鳍条细胞最适生长条件选择 |
3.2.7 青鱼鳍条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
3.2.8 青鱼鳍条细胞分子鉴定 |
3.2.9 青鱼鳍条细胞免疫荧光分析 |
3.2.10 青鱼鳍条细胞脂质体转染和电转效率分析 |
3.2.11 SVCV病毒感染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青鱼鳍条细胞的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
3.3.2 青鱼鳍条细胞的冻存和复苏 |
3.3.3 青鱼鳍条细胞最适的生长条件 |
3.3.4 青鱼鳍条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
3.3.5 青鱼鳍条细胞的分子鉴定 |
3.3.6 青鱼鳍条细胞的脂质体转染和电转效率分析 |
3.3.7 青鱼鳍条细胞的病毒测试 |
3.4 讨论 |
第四章 青鱼dazl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3 青鱼dazl基因克隆 |
4.2.4 序列比对分析 |
4.2.5 青鱼Dazl抗体的制备与验证 |
4.2.6 通过sqPCR分析dazlmRNA在不同组织及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 |
4.2.7 通过qRT-PCR定量分析dazlmRNA在不同发育时期胚胎中的表达 |
4.2.8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dazlmRNA在组织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分布 |
4.2.9 Western blot分析Dazl蛋白在不同组织及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 |
4.2.10 免疫组化研究Dazl蛋白在卵巢组织中的空间分布 |
4.2.11 青鱼Dazl的亚细胞定位 |
4.2.12 青鱼dazl的启动子的扩增 |
4.2.13 青鳉dazl基因的的敲除 |
4.3 结果 |
4.3.1 青鱼dazl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4.3.2 青鱼Dazl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验证 |
4.3.3 青鱼dazl基因在成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4.3.4 青鱼dazl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4.3.5 青鱼Dazl的亚细胞定位 |
4.3.6 青鱼dazl启动子克隆 |
4.3.7 青鱼dazl启动子活性分析 |
4.3.8 青鳉dazl基因的敲除及对青鳉PGCs形成的分析结果 |
4.4 讨论 |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及创新点 |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结果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引物表 |
附录一 引物表(续表) |
附录二 质粒图谱 |
附录三 发表论文 |
致谢 |
(7)2龄大口黑鲈养殖性能和性腺退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口黑鲈简介及养殖现状 |
1.2 大口黑鲈养殖模式概况 |
1.3 大口黑鲈的性腺发育和退化研究概述 |
1.3.1 鱼类性腺发育相关研究 |
1.3.2 鱼类性腺发育影响因子 |
1.3.3 鱼类性腺退化相关研究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二章 2龄大口黑鲈养殖过程中的形体指标变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对象和养殖设施 |
2.2.2 实验设计 |
2.2.3 日常投喂和管理 |
2.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生长特征 |
2.3.2 大口黑鲈性腺指数变化特征 |
2.3.3 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肠脂比变化 |
2.3.4 含肉率和空壳增重率 |
2.4 讨论 |
2.4.1 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性腺指数变化特征 |
2.4.2 性腺退化对大口黑鲈形体指标变化的影响 |
2.4.3 性腺退化过程对大口黑鲈含肉率和空壳增重率的影响 |
第三章 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大口黑鲈性腺退化吸收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对象和设施 |
3.2.2 实验设计 |
3.2.3 日常投喂和管理 |
3.2.4 样品采集 |
3.2.5 切片制作 |
3.2.6 性腺发育分期及卵母细胞数量比的统计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2 精巢组织学变化特征 |
3.3.3 卵巢组织学特征 |
3.4 讨论 |
3.4.1 养殖条件下大口黑鲈的性腺退化 |
3.4.2 密度对大口黑鲈的性腺退化的影响 |
第四章 2龄大口黑鲈的养殖性能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对象和设施 |
4.2.2 实验设计 |
4.2.3 日常投喂和管理 |
4.2.4 数据采集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2 养殖参数 |
4.3.3 饵料系数 |
4.3.4 效益分析 |
4.4 讨论 |
4.4.1 2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 |
4.4.2 隔年养成的大口黑鲈饵料系数研究 |
4.4.3 大口黑鲈隔年养成模式的经济效益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封闭式循环水养殖7月龄四指马鲅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数据测量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四指马鲅各形态性状测量参数估计值 |
2.2 四指马鲅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3 四指马鲅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 |
2.4 四指马鲅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程度分析 |
2.5 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
3 讨论 |
(9)投喂中草药对尖吻鲈生长、酶活性及免疫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尖吻鲈的生物学特征及养殖现状 |
1.1.1 尖吻鲈生物学特征 |
1.1.2 尖吻鲈养殖状况 |
1.2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特点 |
1.2.1 增强免疫功能 |
1.2.2 诱食促进生长 |
1.2.3 杀灭水体病菌 |
1.3 .大蒜素、生姜及甘草的作用功能 |
1.3.1 抗氧化功能 |
1.3.2 增强免疫力功能 |
1.3.3 抑菌功能 |
1.3.4 护肾护肝功能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试验内容 |
第二章 大蒜素对尖吻鲈消化酶及免疫酶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蒜素水平对尖吻鲈消化酶的影响 |
2.2.2 大蒜素水平对尖吻鲈肝脏免疫酶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大蒜素水平对尖吻鲈消化酶的影响 |
2.3.2 大蒜素水平对尖吻鲈肝脏免疫酶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生姜对尖吻鲈生长特性及免疫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姜对尖吻鲈摄食及日常状态的影响 |
3.2.2 生姜对尖吻鲈生长特性的影响 |
3.2.3 生姜水平对尖吻鲈免疫酶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生姜对尖吻鲈生长特性的影响 |
3.3.2 生姜水平对尖吻鲈免疫酶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甘草对尖吻鲈生长特性、消化酶及免疫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甘草对尖吻鲈生长特性的影响 |
4.2.2 甘草对尖吻鲈消化酶的影响 |
4.2.3 甘草对尖吻鲈免疫酶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甘草对尖吻鲈生长特性的影响 |
4.3.2 甘草对尖吻鲈消化酶的影响 |
4.3.3 甘草对尖吻免疫酶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甘草对尖吻鲈免疫基因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甘草对尖吻鲈肝脏部分免疫基因的影响 |
5.2.2 甘草对尖吻鲈头肾部分免疫基因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甘草对尖吻鲈肝脏部分免疫基因的影响 |
5.3.2 甘草对尖吻鲈头肾部分免疫基因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研究的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10)大刺鳅生长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刺鳅研究概况 |
1.1.1 遗传多样性 |
1.1.2 形态差异 |
1.1.3 养殖繁育技术 |
1.1.4 生理生化特征 |
1.2 鱼类生长相关基因研究 |
1.2.1 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
1.2.2 生长激素(GH) |
1.2.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
1.2.4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 |
1.3 鱼类RNA干扰技术研究进展 |
1.3.1 RNA干扰的原理及作用机制 |
1.3.2 RNA干扰技术在鱼类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动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总RNA的提取和c DNA第一链合成 |
2.2.2 基因全长cDNA克隆 |
2.2.3 PCR产物的回收、分离和纯化 |
2.2.4 连接、转化及测序 |
2.2.5 序列的拼接、比对及分析 |
2.3 结果 |
2.3.1 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c DNA全长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
2.3.2 大刺鳅GHRH、GH、IGFs、MSTN氨基酸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 |
2.3.3 大刺鳅GHRH、GH、IGFs、MSTN系统进化树构建 |
2.4 讨论 |
第三章 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表达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动物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总RNA的提取 |
3.2.2 Real time q PCR引物设计与合成 |
3.2.3 cDNA的反转录 |
3.2.4 组织和时空特异性表达 |
3.3 结果 |
3.3.1 大刺鳅胚胎发育观察 |
3.3.2 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
3.3.3 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胚胎及胚后发育时期表达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注射GHRH多肽、LHRH-A2 对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动物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取样策略 |
4.2.2 RNA提取 |
4.2.3 Real time q PCR引物设计与合成 |
4.2.4 cDNA反转录 |
4.2.5 Real time q PCR检测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不同浓度大刺鳅GHRH多肽对大刺鳅ghrh、gh、igfs、mstn m RNA表达的影响 |
4.3.2 不同浓度LHRH-A2 多肽对大刺鳅ghrh、gh、igfs、mstn m RNA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RNA干扰ghrh基因对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1.1 动物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沉默效率测定 |
5.2.2 取样策略 |
5.2.3 RNA提取 |
5.2.4 Real time-q PCR引物设计与合成 |
5.2.5 cDNA反转录 |
5.2.6 Real time-q PCR检测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沉默效率测定结果 |
5.3.2 RNA干扰ghrh基因后对gh、igfs、mstn m RNA表达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尖吻鲈的生物学及其养殖(论文参考文献)
- [1]梭鱼饲料中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适宜量的研究[D]. 刘涛.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特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分析[D]. 毛非凡.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3]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D]. 李振通.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4]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和抗病效果的影响与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D]. 王仁宝.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5]基于生物能量学模型的尖吻鲈精准投喂管理辅助决策系统构建[J]. 刘晓娟,沙宗尧,李大鹏,王春芳. 水生生物学报, 2021(02)
- [6]中华鲟五种组织细胞系建立及青鱼生殖细胞标记基因dazl的鉴定[D]. 王艺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2龄大口黑鲈养殖性能和性腺退化研究[D]. 卢建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8]封闭式循环水养殖7月龄四指马鲅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J]. 蓝军南,区又君,李俊伟,温久福,牛莹月,周慧,李加儿,李活. 生态科学, 2020(05)
- [9]投喂中草药对尖吻鲈生长、酶活性及免疫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D]. 王一福.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10]大刺鳅生长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D]. 钟东明. 广州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