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科院开发的天然防腐剂技术实现产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鲍敏振[1](2017)在《户外用重组木的结构演变和防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重组木是以速生林木材为主要原料,木束或纤维化木单板为基本构成单元,浸渍胶黏剂后按顺纹组坯压制而成的板(方)材。重组木经过40余年的研究和发展,逐渐成为速生林木材高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木结构建筑、湿地园林景观设施等领域开始大量使用木质复合材料,加之优质硬阔叶材的不断短缺,重组木逐渐被作为户外用材应用于户外领域。由于户外用材必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侯性,目前对于重组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艺和装备上面,而对于重组木的制造成型基础和户外应用研究比较少。因此,本论文针对重组木上述研究的不足,展开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以杨木和落叶松为主要对象,研究了纤维化单板的基本单元特性;然后通过密度和浸胶量等工艺因子来制备高性能的户外用重组木,研究了重组木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表面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纳米压痕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对重组木的结构演变、胶合界面和防腐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户外用重组木的物理力学性能可通过密度和浸胶量等工艺因子的调整,达到户外用材的使用要求。力学性能方面,浸胶量为13.0%,密度为1.15 g/cm3的杨木重组木,其静曲强度达到201.37 MPa,水平剪切强度达到17.99 MPa,比相同浸胶量,密度为0.85g/cm3的重组木增加了38.71%和38.49%。耐水性方面,经过28 h循环水煮试验后,浸胶量为18.0%,密度为1.00 g/cm3的杨木重组木,其吸水厚度膨胀率为23.73%,吸水率为34.15%,比浸胶量为8.0%,相同密度下的重组木分别降低了54.51%和46.13%。(2)从原木疏解成纤维化单板,最后重组成重组木,材料的细胞组织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演变。从宏观上看,纤维化单板的表面呈现一系列点状和线段状的裂纹,形成纵向不断裂、横向相互交织的纤维网状结构。从微观上看,杨木纤维化单板的大部分导管、木射线和部分纤维细胞被分离破坏,落叶松纤维化单板的部分早材管胞、木射线等细胞被疏解分离。这些独特的细胞组织构成了纤维化木单板的细胞族群。当杨木纤维化单板制作成重组木后,疏解破裂部分的导管基本被压密实,并随着密度的增大,未被疏解破坏的导管、木射线和纤维细胞腔也逐步被压缩,孔隙越来越小。当杨木重组木密度为1.15g/cm3时,导管管孔基本闭合,木纤维细胞腔也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孔径和孔隙率都达到最小值,分别为36.5 nm和17.84%。(3)酚醛树脂胶先进入因疏解而形成的裂隙、破裂的导管、早材管胞和木射线,并填充细胞腔,然后再渗透进入完整的导管、木射线、早材管胞和纤维细胞的胞腔和细胞壁中。当纤维化单板制作成重组木后,酚醛树脂固化交联沉积在细胞腔内部和细胞各壁层中,并在细胞之间形成胶钉连接,将疏解不完整的和被压缩的细胞组织固定。酚醛树脂胶在重组木细胞组织中的分布随着浸胶量的增加而增加。杨木重组木纤维细胞壁的弹性模量比素材提高了10.10%,硬度比素材增加了31.91%。(4)户外用重组木的防腐性能可通过密度、浸胶量和防腐剂等因素的调整和添加,达到户外用材的所需耐腐等级。在白腐菌12周侵蚀下,浸胶量为18.0%,密度为1.00 g/cm3的杨木重组木的质量损失率为23.24%,比浸胶量为8.0%,相同密度下的重组木降低了42.77%,耐腐等级从III级变为II级;浸胶量为13.0%,密度为1.15 g/cm3的质量损失率为12.34%,比相同浸胶量,密度为0.85 g/cm3的重组木降低了61.68%,耐腐等级也从III级变为II级。不论是白腐或褐腐菌侵蚀,经过铜唑防腐剂处理,浸胶量为13.0%,密度为1.00 g/cm3的重组木的质量损失率均小于10%,达到I级强耐腐等级,说明经过防腐剂处理的重组木具有优异的耐腐性能。浸胶量为13.0%,密度为1.00 g/cm3的落叶松重组木在白腐菌腐朽下质量损失率为11.43%,在褐腐菌腐朽下质量损失率为18.42%,均属于II级耐腐等级。(5)经过12周的真菌侵蚀试验后,重组木的综纤维素、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减少,酸不溶木质素则随之增加。浸胶量越多、密度越大和经铜唑防腐剂处理的重组木,结晶度越高,化学基团特征峰的强度损失越小,细胞结构的破坏程度也越小。(6)重组木的防腐性能增强机理主要有:(a)细胞的填充和强化。酚醛树脂填充部分木材细胞腔,并与细胞壁部分活性基团反应形成稳定的交联,使木材细胞壁纤丝紧密相连。重组木的浸胶量越多,细胞腔含有的酚醛树脂越多,交联基团也越多,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重组木的防腐性。(b)细胞的压缩密实化。重组木的致密组织结构使菌丝可侵入空间和路径减少。重组木的密度越高,细胞之间的间隙越少,同时单位体积内的纤维含量和酚醛树脂含量也增多,有效地抑制了腐朽菌的侵蚀。(c)细胞的化学防治。铜唑类防腐剂能很好的进入导管、木射线和纤维的细胞壁中,与细胞壁物质反应生成铜络合物,有效抑制腐朽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提高重组木的防腐性。
潘淼[2](2015)在《薛氏丙酸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其抑菌产物性质初步研究》文中提出丙酸杆菌产生的抑菌性代谢物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目前,丙酸杆菌抑菌性代谢物研究和发酵制备时所用的培养基价格较高,影响了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本文对产抑菌性代谢物的薛氏丙酸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抑菌性代谢物的性质,并对抑菌物质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实验利用单因子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设计对薛氏丙酸杆菌产抑菌性代谢物的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以降低培养基成本和提高代谢物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玉米浆和大豆蛋白胨可以代替原始培养基中的酵母提取物和胰蛋白胨,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了薛氏丙酸杆菌产抑菌性代谢物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8.2g/L、大豆蛋白胨5.1g/L、玉米浆12.7g/L,在此条件下,代谢物抑菌活性的理论值为29.5AU/mL,实际测定值为29.4AU/mL。优化后,薛氏丙酸杆菌代谢物抑菌性提高了57.8%,培养基成本大大降低。实验选用两种乳清粉、三种脱脂奶粉以及一种浓缩型乳清蛋白为培养基主要成分,开发一种以乳品原料为主要成分的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乳清粉用作培养基主要成分时,薛氏丙酸杆菌产生的代谢物抑菌活性较高。乳清粉A的添加量在80g/L时,抑菌活性最高,达29.4AU/mL。实验对薛氏丙酸杆菌抑菌代谢物的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薛氏丙酸杆菌代谢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121℃处理20min后仍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pH值对薛氏丙酸杆菌代谢物的抑菌效果有较大影响,在pH值5.5左右抑菌效果显着,而在pH值偏中性或者碱性时,抑菌效果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丙酸杆菌代谢物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其抑菌圈显着变小,代谢物失去部分活性。薛氏丙酸杆菌代谢物对恶臭假单胞菌,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三种指示菌均有抑菌效果,抑菌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恶臭假单胞菌,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马克思克鲁维酵母。对丙酸杆菌代谢物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薛氏丙酸杆菌发酵液依次经过离心、浓缩、微滤、超滤、层析脱盐、凝胶层析纯化得到初步纯化产品,通过抑菌活性分析、TLC层析、MALDI-TOF质谱分析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对初步纯化代谢物的抑菌活性、相对分子量、物质类型、官能团结构等进行了分析。薛氏丙酸杆菌抑菌代谢物含有至少一种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多肽类物质,该物质分子量为701.5,并且极性较大,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等不饱和双键。经过分离纯化,丙酸杆菌代谢物的抑菌活性可达分离前的3倍以上。
张雪峰[3](2013)在《ACQ-D与CCA-C中山杉防腐胶合板性能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ACQ-D和CCA-C为木材防腐剂,分别用不同方法对单板进行防腐处理,然后热压成胶合板,并与以CCA-C为木材防腐剂采用相同处理方法压制的防腐胶合板做性能对比。得到如下结论:(1)ACQ-D和CCA-C中山杉防腐胶合板密度均高于未经防腐处理的普通中山杉胶合板,且中山杉防腐胶合板含水率与胶合强度均达到室外用胶合板I类要求。(2)中山杉胶合板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偏低。单板经防腐处理后的胶合板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差异不显着。(3)经过1年的野外耐真菌腐朽实验,未经防腐处理的中山杉胶合板失重率为34.89%,ACQ-D中山杉防腐胶合板失重率在6-7%之间,CCA-C中山杉防腐胶合板失重率在3-11%之间。(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CQ-D和CCA-C防腐处理可明显提高胶合板耐腐性。随着防腐胶合板载药量的增加,耐腐性有提高的趋势。(5)经过22个月的天然耐腐朽试验,普通中山杉胶合板的天然耐腐朽性分级值为6.9;ACQ-D中山杉防腐胶合板(载药量高于3.0kg/m3)和CCA-C中山杉防腐胶合板(载药量高于1.57kg/m3)的天然耐腐朽性分级值为10。(6)经过22个月的天然抗白蚁试验,普通中山杉胶合板的抗白蚁分级值为1.2,天然抗白蚁耐久性为4级,为不耐久;载药量为1.57kg/m3的CCA-C防腐胶合板抗白蚁分级值为5.2,载药量高于3.0kg/m3的ACQ-D防腐胶合板与载药量高于5.0kg/m3CCA-C防腐胶合板的抗白蚁分级值为10。(7)在本试验的野外埋地条件下,中山杉胶合板受到真菌破坏主要由软腐菌所致。在中山杉胶合板在横切面细胞壁上可观察到软腐菌破坏后留下的空洞,在径切面和弦切面的管胞上可观察到软腐菌菌丝沿着S2层微纤丝方向生长,并对细胞壁进行破坏。
赵驰峰[4](2012)在《基于弱分子间力超分子液晶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上)》文中指出超分子液晶是利用氢键、离子相互作用;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及范德华力等弱分子间相互作用构筑的多种超分子液晶复合体系。这种弱分子间力具有动态可逆性,对外部环境(压力、温度、磁场、电场、pH值、光感、化学反应等)具有通过氢键的缔合与解缔合以及电荷转移来改变其结构的独特的响应刺激的功能特性。另外,利用弱分子间力构筑的超分子液晶复合体系具有质量或电荷传输性、传递性、信息储存功能、分子传感等动态功能性、环境友好性及低能耗加工性等特点,故该领域将是未来材料科学体系发展的主方向。对超分子液晶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并对超分子液晶分类进行了介绍。
陈冬梅[5](2009)在《壳聚糖的降解及其抑菌性、抗氧化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壳聚糖资源丰富,利用虾蟹的废弃物工业化生产壳聚糖,加强对其衍生物的研究开发,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论文利用H2O2氧化降解大分子壳聚糖,制备出几种分子量相对较小的壳聚糖,采用FT-IR红外光谱对降解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高分子壳聚糖在H2O2氧化降解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并且系统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多种细菌和真菌的抑菌能力,文章最后研究了壳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分别制备壳聚糖及其降解产物与金属离子Cu(Ⅱ)、Zn(Ⅱ)的配合物,比较配体与配合物的抗氧化性能,为以后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非均相条件下利用H2O2氧化降解高分子壳聚糖,采用FT-IR红外光谱对降解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时间(t)、双氧水浓度(C)与反应温度(T)对降解产物分子量的影响,并且比较了三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显着性。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优降解方案。结果表明:壳聚糖的氧化降解产物仍然保持了壳聚糖原来的结构,三因素对脱乙酰度(D.D.)的影响显着性为:T>t>C;三因素对特性黏度(η)的影响显着性为:T>C>t;三因素对粘均分子量(M)的影响显着性为:T>C>t。优选方案为C2A3B2,即降解时间60min,降解温度60℃,双氧水用量10%。(2)研究了简单非均相体系下壳聚糖在氧化降解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非均相条件下壳聚糖的非均相氧化降解是无规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活化能为27.97KJ.mol-1,其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系统研究了壳聚糖及其降解产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啤酒酵母(S.cerevisiae)、青霉菌(Penicillium sp.)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抑菌能力,比较了分子量、浓度、pH值、培养时间等因素对抑菌效果的影响,并且测定了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受试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壳聚糖分子量越小其抑菌性越强,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真菌,三种细菌中,壳聚糖对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能力最强。壳聚糖对受试菌株的抑制能力总体表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啤酒酵母(S.cerevisiae)>青霉菌(Penicillium sp.)>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壳聚糖在pH值为6.0-6.5时的抑菌作用最为显着;当壳聚糖的粘均分子量下降到1.04万时,可以达到与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相当的抑菌能力。(4)初步探讨了壳聚糖及其降解产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作用,分别制备Cu(Ⅱ)、Zn(Ⅱ)配合物,比较配体与配合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与Cu(Ⅱ)、Zn(Ⅱ)的配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证明金属Cu(Ⅱ)、Zn(Ⅱ)离子对壳聚糖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六种样品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LCTS-Cu(Ⅱ)>HCTS-Cu(Ⅱ)>LCTS-Zn(Ⅱ)>HCTS-Zn(Ⅱ)>LCTS>HCTS;壳聚糖及其Cu(Ⅱ)、Zn(Ⅱ)配合物对·OH、O2-·和H2O2的清除能力接近,并且有着相同的趋势,在壳聚糖溶液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都是随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减少,清除率升高,总体表现为:H2O2<O2-·<·OH。
盛炜彤,何英[6](2009)在《林业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一、引言本报告是在综合林业科学学科主要二级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差距、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对策与建议。所论述的林业科学学科主要学科(领域)包括森林生态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植物学、林木育种学、林木遗传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其他学科、森林培育学、经济林
张亚波,郭志军,权伍荣[7](2009)在《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果蔬贮藏保鲜是果蔬产业化生产时减少损失,保值、增值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高质量和高营养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新鲜果蔬贮藏方法的发展.为此,主要探讨了目前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应用的各种技术,分析了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方面的新情况与新进展.
方燕玉[8](2008)在《天然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化妆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含有天然活性成分的化妆品以其功效好、副作用小、更具安全性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研究开发运用于化妆品中的天然活性成分成为化妆品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鞣花酸和玫瑰水是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紫外、增白及保湿等多重功效的天然活性成分,在日用化妆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鞣花酸及玫瑰水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探索改善鞣花酸溶解度的方法及制备出具有良好保湿性能的玫瑰水化妆品。一方面,本文探讨了鞣花酸在多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制备鞣花酸-β-环糊精包合物,初步探讨提高鞣花酸溶解度及水分散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平衡法测定鞣花酸在多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为鞣花酸的应用提供了依据。二甲基亚砜和PEG400对鞣花酸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分别达到了7.14 mg/mL和1.36 mg/mL。通过饱和水溶液法对鞣花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了以反应温度、鞣花酸与β-环糊精的用量比、搅拌时间、搅拌转速为考察因素的四因素三水平实验,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鞣花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摩尔比为1:6,搅拌速度为500r/min,搅拌时间为5h,搅拌温度为50℃。包合物中鞣花酸的水中溶解度是未包合前的3.1倍。通过蘑菇酪氨酸酶实验,测定了鞣花酸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IC50值为50μg/mL。分别考察了鞣花酸与熊果苷,Vc,大豆异黄酮和桑白皮提取物复配后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实验结果表明复配后的实际抑制率均低于理论抑制率。另一方面,本文通过选择添加合适的天然保湿剂、滋润剂、美白剂,研制出具有高效美白、保湿,具有天然玫瑰芳香的功能性化妆品。设计和制备了两款保湿玫瑰水,通过正交实验及稳定性实验和志愿者感官评价,微生物挑战实验,得到稳定性强、外观和肤感良好的滋润型玫瑰水及清爽型玫瑰水配方。滋润型玫瑰水成分包括:甘油、透明质酸、丝氨酸、尿囊素、乙醇、玫瑰水、凯松;清爽型玫瑰水成分包括:柠檬精油、芦荟、柠檬酸、柠檬酸钠、乙醇、凯松、玫瑰水。采用仪器检测方法对滋润型玫瑰水及清爽型玫瑰水进行保湿功能评价,结果显示在4小时之内,这两款玫瑰水角质层含水率和皮肤弹性均高于纯玫瑰水和市售化妆水,失水率均低于纯玫瑰水和市售化妆水,说明这两款玫瑰水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通过正交实验,以配方稳定性及志愿者感官评价得到一种玫瑰美白保湿啫喱配方。玫瑰美白保湿啫喱含多种天然成分为主要原料,具有美白、保湿、柔肤的作用,并且不含香精、色素、酒精和表面活性剂。成分包括:透明质酸、芦荟粉、水溶性霍霍巴油、天然活力素GC-1800、氨基酸美白剂ATB-2600、Aristoflex AVC、桑普IPBC-Ⅱ、玫瑰水。
刘万臣[9](2008)在《丁香精油抗菌性、抗氧化活性及其对果蔬贮藏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作为我国传统的天然植物,在抑菌、增香和防腐保鲜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活性,近年来又发现其在抗癌、抗氧化和抗衰老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论文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提取方法对丁香精油成分的影响,并对丁香精油主要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DPPH·分光光度法对丁香精油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丁香精油对葡萄、冬枣采后主要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及其与其他植物精油对樱桃保鲜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论文为丁香精油在果蔬防腐保鲜剂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和应用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分离鉴定出5种果蔬主要致病菌,研究了丁香精油对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对葡萄灰霉菌、葡萄链格孢菌、冬枣裸孢壳菌MIC均为3.13 mg/mL,对冬枣根霉菌的MIC为6.25 mg/mL;丁香精油对灰霉菌的MBC为3.13 mg/mL,对根霉菌、链格孢菌和裸孢壳菌的MBC均为6.25mg/mL;0.35mg/mL的丁香酚和乙酰基丁香酚均可完全抑制灰霉菌和链格孢菌的生长;乙酰丁香酚的抑菌活性大于丁香酚;β-石竹烯对灰霉菌和链格孢菌没有抑制效应,对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的抑菌活性没有增效作用。(2)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对丁香精油的提取率最高(18.4%),提取时间最短(2h),且无溶剂残留、能耗低;通过GC-MS分析出丁香精油有2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丁香酚、乙酰丁香酚和β-石竹烯,三者相对含量共占90%左右;随着萃取时间段的变化,丁香酚含量呈增高趋势,乙酰丁香酚含量变化不显着,β-石竹烯含量降低;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在中性介质中的稳定性较高,60℃保温5h仍趋于稳定,自然光照射会引起吸光度值的下降。(3)采用DPPH·分光光度法对丁香精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丁香精油清除DPPH·的速度较快,3min左右即达到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DPPH·残留率变化较小,时间上优于BHT,抗氧化效果与BHT相当;丁香精油主要活性成分丁香酚清除DPPH·的速度较快,30s左右即达到稳定,乙酰丁香酚在30min左右达到稳定,β-石竹烯没有抗氧化性;β-石竹烯对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抗氧化无协同作用。(4)丁香精油熏蒸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青椒贮藏过程中的腐烂,室温贮藏28d后3.0μL/L丁香精油熏蒸处理的青椒腐烂率为对照的47.6%,腐烂指数比对照降低58.1%,同时丁香精油处理还减缓了青椒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下降。(5)丁香精油、香茅精油、艾叶精油和柠檬精油4种植物精油熏蒸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樱桃贮藏中腐烂和果梗褐变的发生,有利于保持樱桃的硬度,维持可溶性固形物、TA、Vc的含量,风味口感均优于对照。其中丁香精油和香茅精油处理效果明显,艾叶精油、柠檬精油处理次之,芥末精油处理易产生药害,防腐保鲜作用不理想。
陈庆,杨欣宇[10](2007)在《生物降解塑料中国专利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通过目前已经公开的1989~2006年4月止的中国专利,对生物降解塑料技术专利进行各种指标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本技术领域中一些有价值的技术经济情报信息,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创新活动以及开展知识产权战略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中科院开发的天然防腐剂技术实现产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科院开发的天然防腐剂技术实现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户外用重组木的结构演变和防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重组木的研究进展 |
1.2.2 木质材料胶合界面的研究进展 |
1.2.3 木质材料防腐的研究进展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项目来源及经费支出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户外用重组木的制备和性能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试验方案 |
2.2.4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重组木的基本单元特性 |
2.3.2 重组木的耐水性能 |
2.3.3 重组木的力学性能 |
2.3.4 重组木的表面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户外用重组木的结构演变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纤维化木单板的形貌 |
3.3.2 纤维化木单板的微观结构 |
3.3.3 高压缩率杨木的微观结构 |
3.3.4 高压缩率杨木的孔隙结构 |
3.3.5 单板层积材的微观结构 |
3.3.6 重组木的微观结构 |
3.3.7 重组木的孔隙结构 |
3.4 小结 |
第四章 户外用重组木的胶合界面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酚醛树脂胶在纤维化单板的渗透 |
4.3.2 酚醛树脂胶在重组木的渗透和再分布 |
4.3.3 酚醛树脂胶对重组木细胞壁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 重组木的胶合界面微观形貌 |
4.3.5 水煮处理对重组木胶合界面的破坏作用 |
4.4 小结 |
第五章 户外用重组木的防腐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浸胶量对重组木防腐性能的影响 |
5.3.2 不同密度对重组木防腐性能的影响 |
5.3.3 铜唑防腐剂对重组木防腐性能的影响 |
5.3.4 落叶松重组木的防腐性能 |
5.4 小结 |
第六章 户外用重组木的防腐机理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试验方法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湿化学法分析 |
6.3.2 化学基团分析 |
6.3.3 结晶性能分析 |
6.3.4 微量元素分析 |
6.3.5 微观结构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2)薛氏丙酸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其抑菌产物性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细菌素 |
1.2.1 细菌素的分类 |
1.2.2 乳酸链球菌素(Nisin) |
1.3 乳品丙酸杆菌 |
1.3.1 乳品丙酸杆菌的生理特性 |
1.3.2 乳品丙酸杆菌的代谢特性 |
1.3.3 乳品丙酸杆菌的安全性 |
1.4 乳品丙酸杆菌代谢产物 |
1.4.1 丙酸发酵 |
1.4.2 乳品丙酸杆菌细菌素 |
1.5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的意义 |
1.5.2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薛氏丙酸杆菌产抑菌性代谢物发酵培养基优化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培养基 |
2.2.2 培养方法 |
2.2.3 菌种保藏 |
2.2.4 丙酸杆菌代谢物抑菌性的测定 |
2.2.5 丙酸杆菌培养基优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碳源对薛氏丙酸杆菌代谢物抑菌性的影响 |
2.3.2 氮源对薛氏丙酸杆菌代谢物抑菌性的影响 |
2.3.3 培养基各成分添加量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2.3.4 响应面实验优化结果 |
2.3.5 培养基优化前后的抑菌活性与成本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薛氏丙酸杆菌乳品培养基优化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培养基 |
3.2.2 培养方法 |
3.2.3 丙酸杆菌代谢物抑菌性的测定 |
3.2.4 乳清粉浓度对丙酸杆菌代谢物抑菌性的影响 |
3.2.5 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乳品培养基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3.3.2 不同乳品培养基中还原糖含量 |
3.3.3 乳清粉浓度对丙酸杆菌代谢物抑菌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薛氏丙酸杆菌代谢物性质初步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培养基配制 |
4.2.2 培养方法 |
4.2.3 菌种保藏 |
4.2.4 丙酸杆菌代谢物抑菌性的测定 |
4.2.5 代谢物 pH 稳定性的测定 |
4.2.6 代谢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
4.2.7 代谢物蛋白酶敏感性的测定 |
4.2.8 代谢物指示菌敏感性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稳定性 |
4.3.2 pH 敏感性 |
4.3.3 蛋白酶敏感性 |
4.3.4 指示菌敏感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薛氏丙酸杆菌抑菌代谢物分离纯化初步探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培养基制备 |
5.2.2 菌种的活化 |
5.2.3 指示菌的制备 |
5.2.4 丙酸杆菌发酵罐培养 |
5.2.5 丙酸杆菌代谢物分离前预处理 |
5.2.6 丙酸杆菌代谢物分离纯化 |
5.2.7 纯化物质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超滤液的脱盐处理 |
5.3.2 样品层析纯化分离 |
5.3.3 纯化样品的抑菌活性分析 |
5.3.4 高效硅胶薄层层析色谱分析 |
5.3.5 MALDI-TOF 质谱分析 |
5.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ACQ-D与CCA-C中山杉防腐胶合板性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工林“中山杉 302”特性 |
1.2.2 木材防腐剂的发展现状 |
1.2.3 木材及木质材料防腐处理研究现状 |
1.2.4 木材及木质材料防腐处理后耐腐性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中山杉防腐胶合板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含水率、密度以及胶合强度 |
2.3.2 抗弯强度与抗弯弹性模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山杉防腐胶合板载药量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样品的粉碎 |
3.2.2 湿灰化处理 |
3.2.3 ICP-AES 测定载药量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山杉防腐胶合板耐腐性能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真菌耐腐性试验 |
4.2.2 天然耐久性野外埋地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真菌耐腐性试验 |
4.3.2 天然耐久性野外埋地试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山杉胶合板腐朽的显微比较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
5.3.2 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
5.3.3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5)壳聚糖的降解及其抑菌性、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
1.2.1 酰化反应 |
1.2.2 羧烷基化反应 |
1.2.3 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 |
1.3 壳聚糖的降解研究进展 |
1.3.1 酸降解法 |
1.3.2 氧化降解法 |
1.3.3 酶降解法 |
1.3.4 物理方法降解 |
1.4 壳聚糖的应用 |
1.4.1 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4.2 壳聚糖在医学上的应用 |
1.4.3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4.4 壳聚糖膜的研究 |
1.5 壳聚糖的抗菌机理 |
1.6 壳聚糖的安全性评价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其创新之处 |
1.7.1 研究意义 |
1.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8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壳聚糖的氧化降解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壳聚糖的非均相降解 |
2.2.1 H_2O_2用量对壳聚糖分子量的影响 |
2.2.2 降解时间对壳聚糖分子量的影响 |
2.2.3 降解温度对壳聚糖分子量的影响 |
2.2.4 正交实验 |
2.3 降解产物结构及性质鉴定 |
2.3.1 降解产物的结构表征 |
2.3.2 降解物脱乙酰度 D.D.的测定 |
2.3.3 壳聚糖特性黏度的测定 |
2.3.4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FT-IR 光谱分析 |
2.4.2 各因素对壳聚糖氧化降解效果的影响 |
2.4.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H_2O_2降解壳聚糖的动力学研究 |
3.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2 壳聚糖的降解及其降解产物分子量的测定 |
3.2.1 壳聚糖的氧化降解 |
3.2.2 计算壳聚糖降解产物的粘均分子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壳聚糖降解结果分析 |
3.3.2 降解反应动力学 |
3.4 小结 |
第四章 壳聚糖及其降解产物的抑菌性能研究 |
4.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供试菌种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培养基的制备 |
4.2.2 菌种的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 |
4.2.3 霉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
4.2.4 酵母菌悬液的制备 |
4.2.5 菌悬液的平板菌落计数 |
4.3 抑菌性能研究 |
4.3.1 抑菌效率的测定(平板菌落计数法) |
4.3.2 培养时间对壳聚糖抑菌效果的影响(抑菌圈法) |
4.3.3 pH 值对壳聚糖抑菌效率的影响 |
4.3.4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琼脂稀释法) |
4.3.5 壳聚糖与其他防腐剂的抑菌效率比较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分子量对壳聚糖抑菌效率的影响 |
4.4.2 培养时间对抑菌效率的影响 |
4.4.3 pH 值对抑菌效率的影响 |
4.4.4 最低抑菌浓度MIC |
4.4.5 壳聚糖与其他防腐剂的抑菌性能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5.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1.1 主要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壳聚糖及其降解产物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5.2.2 产品结构性能测试与表征 |
5.2.3 壳聚糖及其降解物金属配合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壳聚糖降解产物金属配合物中 Cu~(2+)、Zn~(2+)含量的测定结果 |
5.3.2 壳聚糖降解产物及其 Cu(Ⅱ)、Zn(Ⅱ)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5.3.3 壳聚糖降解产物及其金属配合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5.4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天然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天然化妆品概述 |
1.1.1 化妆品中常用天然活性成分及其功效 |
1.2 鞣花酸概述 |
1.2.1 鞣花酸(ellagic acid)的理化性质 |
1.2.2 鞣花酸的制备 |
1.2.3 鞣花酸的生理功能 |
1.2.4 鞣花酸在化妆品中的运用 |
1.2.5 对皮肤的其他保健作用 |
1.3 玫瑰水概述 |
1.3.1 玫瑰花简介 |
1.3.2 玫瑰的美化环境作用 |
1.3.3 玫瑰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
1.3.4 玫瑰的应用 |
1.3.5 玫瑰水的制备 |
1.3.6 玫瑰水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1.3.7 玫瑰水在饮料中的应用 |
1.3.8 玫瑰水在保健品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鞣花酸溶解性能研究及鞣花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3 实验原理与检测方法 |
2.3.1 溶解性能研究的实验原理与检测方法 |
2.3.2 包合物制备的实验原理及检测方法 |
2.4 实验方法 |
2.4.1 溶解性能研究的实验方法 |
2.4.2 包合物的制备的实验方法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溶解性能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2 包合物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2.6.1 溶解性能研究小结 |
2.6.2 包合物制备小结 |
第三章 鞣花酸与常用美白剂复配效果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3 实验原理与检测方法 |
3.3.1 实验原理 |
3.3.2 检测方法 |
3.4 实验方法 |
3.4.1 鞣花酸紫外扫描 |
3.4.2 酪氨酸酶试验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鞣花酸对紫外线的吸收情况 |
3.5.2 鞣氨酸酶实验溶剂选择 |
3.5.3 鞣花酸和常用美白剂比较 |
3.5.4 复配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湿玫瑰水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3 实验原理 |
4.3.1 滋润型保湿玫瑰水的设计原理 |
4.3.2 清爽型保湿玫瑰水设计原理 |
4.4 实验方法 |
4.4.1 正交实验 |
4.4.2 评价标准 |
4.4.3 玫瑰水的配制 |
4.5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5.1 配方的稳定性 |
4.5.2 配方的感官评价 |
4.5.3 保湿玫瑰水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湿玫瑰水的防腐体系选择及保湿效果评价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3 实验原理 |
5.3.1 微生物挑战实验原理 |
5.3.2 防腐剂的选择 |
5.3.3 保湿效果评价原理 |
5.4 实验方法 |
5.4.1 微生物挑战实验方法 |
5.4.2 稳定性实验 |
5.4.3 保湿效果评价实验方法 |
5.5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5.1 微生物挑战实验结果及讨论 |
5.5.2 稳定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3 保湿效果实验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玫瑰美白保湿啫喱研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3 实验原理 |
6.4 实验方法 |
6.4.1 正交实验 |
6.4.2 评价标准 |
6.4.3 样品配制 |
6.5 实验结果及讨论 |
6.5.1 配方的稳定性 |
6.5.2 配方的感官评价 |
6.5.3 玫瑰美白保湿啫喱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鞣花酸溶解性能及美白剂复配效果研究 |
7.2 玫瑰水在化妆品的应用初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丁香精油抗菌性、抗氧化活性及其对果蔬贮藏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食品防腐保鲜剂的研究现状 |
1.2 从植物中寻找和制备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 |
1.3 天然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 |
1.3.1 我国植物资源生长概况 |
1.3.2 植物精油的定义、理化性质及在植物体中的分布 |
1.3.3 植物源活性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分类 |
1.3.4 植物源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
1.4 天然植物精油对果蔬采后病原菌的抑制效应研究 |
1.4.1 对果蔬采后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植物资源 |
1.4.2 植物精油活性成分对果蔬致病菌的抑制效应 |
1.4.3 植物精油之间存在抗菌性的协同增效作用 |
1.4.4 植物精油化学结构与抑菌关系及其抗菌机理 |
1.5 天然植物精油抗氧化性研究进展 |
1.5.1 自由基概述 |
1.5.2 抗氧化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
1.5.3 食品防腐抗氧化剂的研究现状 |
1.5.4 植物精油活性成分抗氧化效应 |
1.5.5 天然植物抗氧化作用机理 |
1.5.6 天然植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
1.5.7 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安全性及毒理学研究 |
1.5.8 我国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发展趋势 |
1.6 天然植物精油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研究进展 |
1.6.1 天然植物提取液浸泡 |
1.6.2 天然植物提取物涂膜 |
1.6.3 天然植物复合保鲜纸 |
1.6.4 天然植物熏蒸型保鲜剂 |
1.7 丁香作为食品防腐保鲜剂的研究与应用 |
1.7.1 丁香资源及其生物学功能 |
1.7.2 丁香精油的活性成分 |
1.7.3 丁香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 |
1.8 植物源天然防腐保鲜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
1.8.1 存在问题 |
1.8.2 注意事项 |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9.1 目的与意义 |
1.9.2 试验内容 |
第二章 丁香精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抑菌作用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葡萄贮藏中主要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
2.2.2 冬枣贮藏中主要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
2.2.3 丁香精油对病原菌的抑菌性能 |
2.2.4 丁香精油中活性成分的确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提取方法对丁香精油成分的影响及主要成分稳定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提取方法对丁香精油提取率的影响 |
3.2.2 提取方法对丁香精油主要成分的影响 |
3.2.3 丁香精油主要活性成分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稳定性研究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丁香精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抗氧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丁香精油清除DPPH·的能力研究 |
4.2.2 提取方法对所得丁香精油抗氧化作用影响 |
4.2.3 丁香精油主要活性成分清除DPPH·的能力研究 |
4.2.4 丁香精油主要活性成分抗氧化作用比较 |
4.2.5 丁香精油活性成分之间的抗氧化协同作用比较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丁香精油对青椒保鲜效果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丁香精油对青椒腐烂率和腐烂指数的影响 |
5.2.2 丁香精油对青椒失重率的影响 |
5.2.3 丁香精油对青椒硬度的影响 |
5.2.4 丁香精油对青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5.2.5 丁香精油对青椒TA 含量的影响 |
5.2.6 丁香精油对青椒VC 的影响 |
5.2.7 丁香精油对青椒颜色的影响 |
5.2.8 丁香精油对青椒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丁香精油与其他植物精油对樱桃保鲜效果比较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浓度的精油对樱桃贮藏性的影响 |
6.2.2 精油处理对樱桃品质的影响 |
6.2.3 模拟货架期樱桃果实品质的变化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中科院开发的天然防腐剂技术实现产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户外用重组木的结构演变和防腐机理研究[D]. 鲍敏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2)
- [2]薛氏丙酸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其抑菌产物性质初步研究[D]. 潘淼. 东华大学, 2015(07)
- [3]ACQ-D与CCA-C中山杉防腐胶合板性能比较研究[D]. 张雪峰.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3)
- [4]基于弱分子间力超分子液晶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上)[J]. 赵驰峰. 上海化工, 2012(03)
- [5]壳聚糖的降解及其抑菌性、抗氧化性研究[D]. 陈冬梅. 重庆工商大学, 2009(04)
- [6]林业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展望[A]. 盛炜彤,何英. 2008-2009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9
- [7]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张亚波,郭志军,权伍荣.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9(01)
- [8]天然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D]. 方燕玉.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 [9]丁香精油抗菌性、抗氧化活性及其对果蔬贮藏效果的研究[D]. 刘万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10]生物降解塑料中国专利分析研究[J]. 陈庆,杨欣宇. 塑料工业, 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