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挑战——GPS在青藏高原等地区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挑战——GPS在青藏高原等地区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一、新技术,新挑战——GPS在青藏高原等地区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琪[1](2021)在《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是各国和地区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术界和各政府部门致力研究的领域。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起步的初始阶段往往都是资源依赖型,即资源环境禀赋决定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这属于适应性产业结构;在国家经济一体化并实施经济功能区划分与创新协调发展战略的条件下,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就是必然趋势,这属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经济结构。新时期,国家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和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在国家的这一宏观经济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和探索青藏高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原则、方法和路径,使得选题具有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本文选择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是因为甘孜州幅员面积达15.37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东麓的主要构成区域,其经济发展历程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可以为青藏高原东麓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创新、协调、生态、开放、共享”的新时期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区域经济学、民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对甘孜州产业结构形成过程、现有产业结构的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提出了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原则、方法和路径,提出了“适应性调整优化、存量性调整优化、增量性调整优化、管理性调整优化”的个性化实操思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论文采用“提出问题——理论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研究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如下: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其次,对本论文中所分析的资源环境进行了概念界定,基于区域资源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似性,建构了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系统和产业结构系统的关联模型。随后,论文对甘孜州建州60多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该区域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发现,该区域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产业发展理念沿袭着对资源型发展的路径依赖,产业结构与区域生产力层次对接能力弱,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验证了该区域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的作用机理,厘清了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提出了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路径:(1)在遵循可持续发展优先的原则下,盘活存量,优化增量;(2)发展生态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形成经济增长极(3)创新产业的发展模式,优化区域的空间布局,提升产业协同效益(4)依托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加快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5)明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提升产业协同效益;(6)优化区域的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人力资本的存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生产层次对接;(7)精准扶持特色产业,突破生产要素瓶颈。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熊盛青[3](2020)在《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科技创新与应用》文中指出简要回顾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内航空物探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航空物探技术,尤其是航磁多参量、矢量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航空物探技术创新过程中,航空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加强,在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能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调查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国家资源勘查和环境评价对航空探测技术的需求,未来中国航空物探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稳定性和实用性将进一步提高,航空物探在加强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能源勘查等传统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将拓展及加强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部地热调查、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军事及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代云川[4](2020)在《三江源地区人熊冲突特征、风险以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导致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恶化,报复性猎杀严重威胁到野生动物的生存。西藏棕熊(Ursus arctos pruinosus)作为青藏高原的伞护种(Umbrella species),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牧民与棕熊之间的冲突急剧增加,严重影响到社区对棕熊及其他野生动物保护的积极性,报复性猎杀对棕熊生存构成威胁。掌握人熊冲突基本特征、了解牧民认知与态度、识别人熊冲突风险区和冲突驱动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人熊冲突缓解措施和棕熊保护对策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7年至2019年在三江源地区治多县开展野外调研工作,对人熊冲突特征、牧民认知与态度、人熊冲突风险区、人熊冲突驱动因素以及防熊措施展开研究。研究首先设计了半结构型人熊关系调查问卷,基于问卷访谈对人熊冲突类型、空间分布、季节差异以及牧民对棕熊的容忍度进行了调查;其次,基于人熊冲突发生点位、地理环境因子、人为干扰因子以及棕熊生态学因子,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 Ent)模型和电路理论(Circuit Theory)模型识别了人熊冲突风险区和风险扩散路径,分析了人熊冲突风险区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如何基于人熊冲突风险区实施空间差异化管控措施;第三,研究提出了人熊冲突驱动因素的假设,包括牧民生活习惯改变、棕熊觅食行为变化、棕熊自然食物不足以及棕熊种群数量恢复等,然后通过入户访谈、旱獭密度调查、棕熊粪便采集以及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棕熊食性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进而识别人熊冲突的主要驱动因素;第四,评估了当前防熊措施的实施成效,了解了牧民对潜在防熊措施的认知。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人熊冲突特征与牧民态度认知研究。青海省人熊冲突高发区主要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及其周边,包括治多县、囊谦县以及曲麻莱县。高达92.31%(n=288)的受访者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人熊冲突,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牧民遭遇棕熊致害的频率高于国家公园外。棕熊典型致害类型为入室破坏,财产损失类型以门窗、家具以及生活用品为主。棕熊相比狼和雪豹造成的家畜损失更少,其主要捕食对象为羊。夏季为棕熊入室破坏和伤人的高发季,秋季为棕熊捕食家畜的高发季。受访者年龄(χ2=10.089,P=0.001)、房屋受损经历(χ2=12.596,P<0.001)以及补偿满意度(χ2=14.521,P<0.001)是影响受访者对棕熊容忍度的关键因素,年纪较小的受访者对棕熊的态度较年长者更为消极,经历过棕熊入室破坏的受访者对棕熊的容忍度更低,大部分受访者能够容忍棕熊捕食散养家畜,但难以接受棕熊入室破坏和伤人。(2)人熊冲突风险区识别。Max Ent模型识别出治多县人熊冲突风险区总面积为11577.91 km2,其中高、中、低风险区面积分别为1133.24 km2、4811.66 km2、5633.01 km2。根据Jackknife检验结果,对风险区贡献率最高的5个环境变量为LUCC(34.1%)、人口密度(31.4%)、NDVI(10.4%)、到河流距离(10.1%)、到湖泊距离(4.8%)。50.43%的风险区分布在海拔4600-4800 m之间,58.31%的风险区分布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内,高风险区则主要分布在与国家公园毗邻的多彩乡,占高风险区总面积的45.26%。Circuitscape Theory模型识别出风险扩散路径呈东南-西北走向,连通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内外。强电流风险扩散路径主要分布在索加乡东部和多彩乡东南部,多条风险扩散路径在多彩乡东南部汇合。强电流风险扩散路径主要分布在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的高寒草甸上。(3)人熊冲突驱动因素。人熊冲突驱动因素与牧民定居方式、棕熊觅食行为和棕熊数量恢复有关。自定居点建立以来牧民习惯将过冬给养储存于定居点内,棕熊逐渐学会了利用无人照看的定居点内的食物。88.78%(n=277)的受访者有季节性转场习性,而大部分定居点在夏季无人照看(n=262,83.97%),增加了棕熊入室破坏的概率。虽然当前91.35%(n=285)的受访者不再将食物储存于无人照看的定居点内,但由于没能妥善处理房屋周边的家畜尸体和生活垃圾,棕熊仍频繁前往定居点附近觅食。在棕熊粪便样品中(n=21)野生动物出现的总频次占比最大(51.11%),其次为家畜(21.11%)、植物(20%)以及定居点内的食物(7.78%);单个物种出现频次位居前5的是藏羚羊(n=17,80.95%)、旱獭(n=13,61.09%)、蒙古韭(n=8,38.1%)、绵羊(n=7,33.33%)以及狗(n=7,33.33%),单个物种最大丰度值位居前5的是旱獭(a=0.60)、绵羊(a=0.49)、牦牛(a=0.44)、青稞(a=0.41)以及鼠兔(a=0.25);旱獭和绵羊出现的频次和丰度均较高。旱獭数量逐年递增,旱獭密度对棕熊取食人类食物无显着影响(P=0.329);到石山的距离(P=0.022)和到定居点的距离(P=0.040)是影响棕熊取食人类食物的关键因素,表明棕熊倾向于前往距石山较近的定居点附近寻找人类食物。在过去10年里棕熊数量有所增加(n=217,69.55%),人熊冲突加剧可能与棕熊数量恢复存在一定联系。(4)人熊冲突缓解措施实施成效评估。记录到当前已有人熊冲突缓解措施16项,96.47%(n=301)的受访者同时使用多种防熊措施。访谈结果显示,保护过冬给养的有效措施是转移(n=249),保护定居点的有效措施是让人照看(n=13),保护散养家畜的有效措施是使用传统放牧方式替代半传统放牧方式(n=30)和在牦牛身上捆绑太阳能音响(n=8)。太阳能路灯对棕熊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对于保护家畜、房屋以及人的效果明显(n=28)。以电围栏为代表的新技术措施防控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光伏电池电压不稳和地线安装不当(n=4)。大部分受访者期望引进防熊铁皮箱(n=297,95.19%)、修筑水泥墙(n=295,94.55%)以及提升电围栏防控技术(n=257,82.37%)来保护财产,58.33%(n=182)的受访者建议使用防熊喷雾来保护人身安全。71.79%(n=224)的受访者对当前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方案不满,其原因是案件定损较为复杂、补偿金额较少、赔付延误且棕熊入室破坏定损成功率低,其期望补偿方式依次为现金(n=246,78.85%)、商业保险(n=39,12.5%)、粮食(n=17,5.45%)、其他(n=10,3.21%)。

彭启园[5](2020)在《甘肃滑坡与泥石流监测体系评价与数据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滑坡与泥石流是兰州、陇南两地区最为多发的地质灾害,尤其是短历时的极端降雨对两地区内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环境与气候条件,对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正确预测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而当前兰州、陇南地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中灾后防治工程仍是最为重要的一环,随着监测预警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区域性监测与灾害隐患点的预警逐渐的占据防治体系的重心。为全面认识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确定兰州、陇南地区监测预警平台的可靠性,同时为两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指导,论文通过国家地质灾害数据公开网、兰州和陇南市国土资源局及甘肃省地质灾害监测院收集滑坡、泥石流灾害数据,对两地区监测预警平台数据进行研究。同时,从前人研究文献中收集各地区监测预警方法,基于有限的损失数据,从降雨条件角度对黄土滑坡、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降雨阈值进行了研究。基于兰州、陇南监测预警示范区平台,本论文对两地区内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监测设备及其监测历史数据进行了评价。论文统计了布设于各地区的监测设备,并将各类监测设备当前运行状态分为3类,运行正常、运行异常(设备运行,不采集数据)、采集异常(设备运行,采集数据异常),并通过正常运行设备空间分布,对监测预警平台的可监测范围做出评价。并且通过统计各类监测设备的历史数据,对其监测效果进行了研究。监测预警方法按照监测参数类型可分为4大类,变形监测、物理与化学场监测、地下水监测和诱发因素监测,而兰州、陇南两地区4种方法均有涉及,包括GPS、泥位、雨量、裂缝、含水量、次声、土压力7类监测设备。由于两地不同的地质条件,兰州地区未采用次声、土压力设备,陇南地区未采用含水量、GPS设备。总共统计两地区监测设备642台套,兰州366台套、陇南276台套,两地区所采用的主要监测设备为雨量、含水量监测仪,共布设540台套,占比达84%。其中,兰州地区正常运行仪设备291台套,正常运行率为79.5%,陇南地区正常运行设备199台套,正常运行率为72.1%,兰州地区的监测设备维护工作较陇南地区更高。从各地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空间分布图可知,各地监测平台能够达到良好的区域性监测的效果,但平台可提供数据量降低,为防灾减灾工作增加了难度,也为地质灾害正确的预测预报造成了阻碍。对正常运行设备的历史数据分析发现,设备能够良好的反馈各地区气候、水文和地表位移等情况。同样也验证了监测预警平台的及时与有效。基于正常历史数据,论文收集了近十年兰州、陇南地区由降雨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事件,通过R语言代码进行分位数回归分析,首次提出了兰州、陇南地区经验性降雨阈值曲线,并将其与全球各地代表性降雨阈值曲线进行对比,对于短历时降雨事件,兰州地区更容易引发滑坡,而长历时降雨事件,陇南地区更容易引发滑坡。通过对两地区监测预警体系,监测预警平台及监测预警模型的研究,能够为两地区正确预测预报滑坡、泥石流灾害提供了数据支持与理论指导。

柴乐[6](2019)在《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地貌过程及其对西南季风的响应》文中提出冰川是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在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经历了多次冰川作用,并留下丰富的古冰川遗迹,对于研究第四纪冰期历史、探究全球气候系统演化过程、了解冰川波动历史和发育规律具有关键作用。他念他翁山位于横断山西部,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第四纪以来,依托区内大面积夷平面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冰川侵蚀和堆积地形可以相互匹配,特别是冰川沉积地貌保存尤为清晰,该区是海洋性冰川发育区,维持冰川发育的降水补给主要由西南季风带来,因而本区第四纪冰川进退对西南季风波动有较为直接的反映,正是这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演化过程研究,尤其是最老冰川遗迹的绝对年代确定,对于丰富青藏高原东南部晚第四纪冰期以来冰川演化的时间序列,验证中低纬度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气候和构造耦合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采用野外地貌调查,10Be、OSL、ESR交叉测年法,对他念他翁山青古隆槽谷、曲扎槽谷、如曲槽谷第四纪冰川地貌发育特征、冰期序列、各期次冰川规模进行系统研究,多种方法结合恢复不同冰期时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并重建了冰期时的气候条件,讨论了西南季风在全球气候系统波动过程中对冰川发育的影响。对比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东部其他第四冰川作用区,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冰川侵蚀地貌主要表现为U形冰川槽谷,成层冰斗群,大规模羊背石、刃脊、角峰,还包括大量磨光面和擦痕,部分冰川槽谷源头发育冰蚀湖。冰川堆积地貌保存典型的冰碛垄和冰碛丘陵,青古隆槽谷保存3套冰碛垄,曲扎槽谷、觉曲槽谷和如曲槽谷分别保存4套冰碛垄。此外,冰川堆积体还包括冰水沉积物、冰水夹层、冰川漂砾和冰碛石。测年结果显示,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期序列分别为:倒数第二次冰期(MIS 6)、末次冰期中期(MIS 3)、末次冰盛期(LGM),全新世早期(MIS 1),不同测年结果可以相互佐证。10Be暴露年代限定的冰进时间为:90.73±8.71 ka、30.99±2.97 ka、15.43±1.46ka~21.26±2.04ka、8.18±0.78ka~8.54±0.82ka。冰川规模自MIS6以来逐渐减小,与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东部其他第四纪冰川作用区相似,末次冰期最大冰进规模发生在MIS 3阶段,而非LGM,全新世早期的冰进规模距现代冰川末端1~3 km。冰川类型由复合型山谷冰川,逐渐演化为冰斗冰川或悬冰川。与周边其他山地第四纪冰期作用时间和不同时期冰川规模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山地冰期冰川作用时间差异性显着,愈靠近高原内部山地冰期老,次数多,系列完整,愈往高原外围,冰期越年轻、次数少,到边缘山地仅发育了末次冰期。青藏高原中心部位以第四纪冰川早于倒数第二次冰期的规模最大,倒数第二次冰期时最大规模分布移向外缘,而高原东部外缘山地只有末次冰期遗迹。以上对比结果验证了中低纬度第四纪冰川发育是构造与气候相耦合的模式。MIS 6阶段以来的ELA分别4674 m、4930 m、5131 m及5320 m,△ELA分别为751 m、495 m、294 m及112 m。MIS 6、2、3和全新世早期的气温下降值分别为:10.13℃、7.86℃、6.35℃和6.28℃,不同时期的降水条件也是造成冰川规模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他念他翁山MIS 6受千年尺度季风事件叠加于轨道尺度的影响,造成该时期冷湿的气候环境,进而发生了规模大于末次冰期的冰进事件,并与全球冰量最大时相对应。末次冰期的两次冰进事件(LGM和MIS 3)可能受大西洋冰筏事件(Herintich事件)千年尺度气候波动的影响,分别对应于H 3和H2。全新世早期冰进可能受8.2 ka事件短时间降温的影响,该时期的冰川发育可能是热盐环流将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气候不稳定信号传输到低纬地区的产物。此外,地形条件对西南季风携带水汽的阻挡,对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发育也产生了显着影响。

桑学佳[7](2018)在《无人机及深度学习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以辽宁兴城和甘肃北山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在数字填图系统之后一直缺乏较大的改进,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合适的数据采集方式,无法保存野外复杂多样的数据。数据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质调查工作中新技术的应用。无人机作为近年来的新生事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引入。无人机是一种灵活、轻便、不受地形控制的,十分优秀的近地面遥感数据获取载荷平台。而以SFM、MVS为代表的影像建模技术的成熟,更是将无人机的应用领域扩展到三维建模领域。其不仅可以建立细节精美的三维模型,其空间关系也一并完整地保存下来。无人机和影像建模技术的结合,可以满足地质野外数据采集要求。其不仅可以产生三维模型、三维点云、正射影像等多种数据,而且可以提供非常高的分辨率。但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数据分析工作也面临着难题。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海量数据的处理效果非常不好,在数据处理流程中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也变得非常必要了。人工智能算法,尤其是深度学习算法,近年来在模式识别领域发展非常迅速,以AlphaGo为例,其通过自我训练和超快的学习速度,以非常快的速度达到了对李世石胜利的程度,并且,AlphaGo Zero版本又在短短36个小时内,完成了从零到胜过AlphaGo的学习过程。人工智能算法,尤其是深度学习算法,非常适合用来解决海量数据、海量判断逻辑的问题。因此,影像建模技术使得无人机可以产生更多维的数据,而人工智能则是处理这些数据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这三者相辅相成。本论文主要研究影像建模技术、无人机和人工智能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关键技术。主要从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案例来说明,这三种技术对地质调查工作数字化的促进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通过实验,得出了一套使用无人机进行地质数据采集的工作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在飞行之前需要对目标区域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当地地形和空域情况。并预先准备若干紧急降落场所以备不时。然后使用无人机对不同尺度的地质露头进行数据采集,可以获得不同分辨率、不同覆盖范围的地质数据。其分别用来表现区域尺度的地表起伏和岩层走势、露头尺度的地质现象、手标本尺度的精细模型。除此之外,配合确认疑难岩性的地面踏勘也是不可或缺的。(2)本文介绍了无人机地质数据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影像预处理、切片、姿态参数的提取、SFM和MVS等。在无人机飞行完毕之后,经过这些算法处理,可以得到三维模型、三维点云、正射影像等多种地质专题数据。(3)本文介绍了几种地质分析方法,包括CNNs算法、超像素分类算法、Kd-tree索引算法、色差算法等等。这些算法可以有效地将无人机生成的数据转换为易于解读的二次数据。这些算法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精度都有较好的保证。(4)本文在兴城多地,分别实验了CNNs-SLIC算法在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三维构造分析中的应用和GOCAD建模中的应用。(5)其中SLIC-CNN方法在辽宁省兴城市台里海滨进行了应用,在这项研究中,通过结合SLIC算法对纹理边缘的识别能力来加强深度神经网络分类地物的能力,本文的分类算法在辽宁兴城台里的分类正确率达到了88.7%,Kappa检验结果k=0.8523,提供了较高的岩体识别准确率,可以大大减少外业地质测量工作,并部分取代内业人工填图的工作。(6)本文使用Kd-tree算法聚类三维点云,实现了对兴城夹山和白庙子的地质露头的构造信息提取。在三维模型上试验了三维标绘和矢量化,并将结果导入至GOCAD软件中。(7)实验了无人机在绿色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情况,对比了无人机地质调查和传统地质调查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的差异。得出了,无人机野外地质调查对环境的扰动是传统方法的二十分之一左右的结果。(8)搭建了一套虚拟野外地质系统。结合野外采集和制作的许多精美模型,实现了和以往虚拟地学系统完全不同体验的地质系统。其不仅可以提供高度的沉浸感,还可以为易损的地质露头提供数字化保存的平台。而且可以作为地质教学、地质实习等课程的学习平台使用。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本文提出了有无人机、影像建模和人工智能改进的地质调查方法流程,从该方法在兴城台里海滨、夹山、白庙子等地的实验可以看出,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2)本文提出了一套SLIC-CNN方法,可以简化地质填图流程,其自动填图正确率达到了88.7%,可以大大减少大比例尺填图的内业人工工作,用较少的时间出具一副较高分类精度的大比例尺地质草图。(3)无人机采集到高分影像和影像建模技术产生的三维数据可以帮助地质调查工作获取更全面的产状、岩性、构造等地址信息,对研究地质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利用无人机和影像建模技术,以实景三维的方式记录和保存野外多尺度地质情况,可以保存具有丰富细节的野外地质场景。(5)使用实景三维模型建设的虚拟野外地质系统,可以提供与传统虚拟系统不同的,更加沉浸式的用户体验。(6)无人机在野外地质调查中的使用可以大幅度减少地质调查对环境的扰动。从本研究来看,以地质调查工作中机动车碾压的情况为例,使用无人机辅助地质调查可以减少二十多倍的土壤和植被破坏。

王金烁[8](2017)在《疑难地震区发震构造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 ——以甘东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性最强和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地震发震构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工程意义。自70年代末以来活动构造在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我国在地震与发震构造关系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限于地质、地理、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仍有很多地震发震构造研究存在疑问,形成了历史疑难地震区、偏远交通不便的疑难震区以及无地表破裂的疑难震区,传统的活动构造研究方法在上述疑难地震区均无法得到有效应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东南地区,是我国构造活动强烈和强震多发的地区之一,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和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是该区有详细历史记载的两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由于地震离逝时间久远、地形地貌复杂、滑坡地质灾害发育、后期人为改造强烈、研究程度较低等方面的原因,有关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和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活动性质等问题,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和认识,成为我国两个典型的历史疑难地震。本论文根据前人在疑难地震区所取得的发震构造研究成果以及自身在疑难震区的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分析了地震地质、地球物理以及大地形变测量方法的工作内容及应用条件,结合甘东南地区相关的地质构造背景,采用非传统技术手段在甘东南地区两次历史疑难地震的发震构造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具体如下:1.野外详细地震地质调查结果表明,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带是1879年武都南8级大震区已发现的地表活动证据最可靠的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带整体走向60°-70°,由北支哈南-青山湾-磨坝里断裂(F1)和南支高楼山-月亮坝断裂(F2)共同组成,长度分别为80余公里和60余公里,其新活动性北强南弱。2.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带为一高角度的逆冲断裂,兼具一定的右旋走滑分量,断层错断了全新世黄土,推断应是武都8级大震的主要发震断裂之一。由于缺乏系统连续的冲沟水平扭动证据,地震地质调查给出的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性质证据还需结合其它技术方法和资料加以完善说明。3.区域三维地壳运动速度场观测资料揭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在整体向北运动的同时,还沿渭河盆地和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发生一定的横向逃逸运动,其横向逃逸的南边界包括龙门山断裂、文县-武都-成县-太白断裂和礼县-罗家堡断裂。4.根据区域GPS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资料定性判定,武都8级地震发震构造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天水南8级大震的发震构造礼县-罗家堡断裂,现今均为右旋走滑性质。5.根据武都地震极震区羊汤河、龙坝河水系的同步右旋错动特征粗略估算,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的右旋走滑速率为0.8-1.0mm/a。本文通过非传统活动构造研究方法的使用,为甘东南历史疑难地震区发震构造性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及认识,该结果对区域活动地块模型构建、地震区划以及强震中长期危险性预测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

吴中海,周春景,谭成轩,孙玉军,马晓雪[9](2016)在《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基本特征》文中认为基于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断裂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总结,结合新的遥感解译与地表调查结果,初步归纳了该区的活动构造基本特征,梳理出直接或间接威胁重要城市群、国家级新区和区域重要交通过江通道地壳稳定性的主要活动断裂及应对建议或对策,并进一步重点指出长江中下游成都—上海沿江地区的32条重要活动断裂带及其穿越或影响到的主要城市群和重大工程。在活动断裂梳理结果基础上,总结提出长江经济带西部的强烈地壳变形与地震活动主要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形成的"川滇弧形旋扭活动构造体系"所控制,而中—东部地区属于印度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共同作用下区域性挤压-剪切变形导致的具有共轭走滑断裂系统特征的"棋盘格子式"活动构造体系格局,其中需要特别关注7条典型活动断裂带的活动性及其对城市群地壳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区域的活动构造体系、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活动性等特点,初步归纳了该区的未来地震危险性问题及应重点关注的潜在强震危险区段,指出了典型的区域古地震地质遗迹特征及开展古地震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依据长江经济带地区初步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认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中—东部地区以次稳定区与相对稳定区为主,仅郯庐断裂带及其周边存在较明显的次不稳定区。最后,指出了长江经济带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工作在活动断裂地质调查研究和城市活断层鉴别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刘宇[10](2015)在《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地质灾害在我国平均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变化,需要通过监测才能较准确地掌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效果,也需要通过监测对比方能检测出来;地质灾害的监测数据也是进行地质灾害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本世纪前期气候变化和地震均趋于活跃期,强降雨和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灾害将加剧,未来5-10年仍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实时监测的方式,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使用可靠的传输网络,为预测提供更详细的数据,为预防争取更多的时间。地质灾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形成条件,致灾地质作用需要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不同的地质灾害在形成条件、造成危害等方面存在区别。本文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的分类、发育分布特点及危害情况,研究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典型突发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探索了应用直觉梯形模糊理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监测所使用的设备对监测技术方法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监测技术方法分为直接信息类、间接信息类和诱发因素类。本文研究了常见的监测方法和设备,包括地表位移监测、地下变形监测、水文监测以及数据采集和报警设备等,分析了摄影测量中数码摄像机的误差来源,按照标定数据提取、标定模型建立、参数计算和优化、畸变矫正的步骤建立了一种精确标定方法,先后对像素量化噪声误差、图像坐标轴正交误差、不对心误差、镜头径向畸变误差和切向畸变误差作了修正,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得到非常精确的标定结果。监测的数据传输包括区域内的短距离传输,远程网络的传输以及传输过程的数据的校验、压缩、加密等。本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提出了基于量子免疫的能量空洞避免算法,该算法综合了量子计算的天然并行性、免疫算法的充分自适应性,它比传统的进化算法具有更好的种群多样性,更快的收敛速度,更有效的全局和局域寻优能力,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已有算法能有效提高网络效率。对在监测中常用的远程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GPRS、LTE、卫星数字通信等。介绍了常见的数据压缩方法和校验方法,提出了适合监测的数据压缩方法。研究了常见的数据加密方法,并基于Lorenz混沌映射和有限域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Lorenz混沌映射将原始图像信息分为图像矩阵,然后在有限域中对图像矩阵进行处理,通过混沌映射与在有限域中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新的加密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和较快的速度,实现了速度和效果的平衡。目前的监测软件存在可维护性不高、数据展示效果不好等问题。本文讨论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在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开发中的重要性,研究了三层架构、Silverlight、MVVM模式等软件开发技术,提出将动态编译技术用于系统开发,使得软件的使用者也可以一定程度地持续改进更新现有软件系统。然后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在实现地表位移、深部位移、裂缝位移、雨量、水位、孔隙水压(渗压)、应力、土压力等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上传和处理存储的基础上,使用Silverlight技术及MVVM模式实现了客户端的数据展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在万州区望江路变形体鞍子坝居民区监测示范点、江南新区政协办公楼滑坡监测示范点、万州区四季花城7#楼危岩监测示范点等三个监测项目点进行了应用。文本首先介绍了各个监测点的基本情况、成因机制及变形趋势、监测内容及监测点的布设,然后对系统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较好地反映各项监测参数的实时值以及其持续的变化趋势,为防灾减灾和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二、新技术,新挑战——GPS在青藏高原等地区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技术,新挑战——GPS在青藏高原等地区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创新、协调、生态、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对青藏高原的经济社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1.1.2 青藏高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1.3 青藏高原东麓的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
    1.2 研究对象
        1.2.1 理论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3 实证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和价值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1.4.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研究
        1.4.3 资源、环境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
        1.4.4 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研究
        1.4.5 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研究
        1.4.6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1.5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及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法
        1.6.2 学科综合研究法
        1.6.3 田野调查法
        1.6.4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7 论文的创新之处
        1.7.1 对民族地区典型区域(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的优化理论有所创新
        1.7.2 提出了典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新思路
        1.7.3 提出了典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观点
第二章 产业结构优化与资源环境相关性的基础理论
    2.1 产业发展理论
        2.1.1 产业发展理论的内容
        2.1.2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 资源配置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的的重要基础
        2.4.2 可持续发展更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2.4.3 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5 产业生态化理论
    2.6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作用机理分析
    3.1 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分析
        3.1.1 资源环境的约束要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3.1.2 产业结构优化将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3.2 区域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分析
        3.2.1 资源环境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3.2.2 产业结构调整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效应分析
    3.3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3.3.1 青藏高原资源东麓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3.3.2 青藏高原资源东麓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甘孜藏族自治州资源环境分析
    4.1 自然资源的界定和特征
        4.1.1 自然资源的界定
        4.1.2 自然资源的特征
    4.2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概述
        4.2.1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概况
        4.2.2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生态环境概况
    4.3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评价
        4.3.1 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
        4.3.2 生态保护基础好
        4.3.3 环境生态质量保持良好状态
        4.3.4 生态工程发展良好
        4.3.5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恢复能力弱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分析: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5.1 甘孜州经济发展概述
        5.1.1 甘孜州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过程
        5.1.2 甘孜州三次产业发展分析
        5.1.3 甘孜州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5.2 甘孜州第一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5.2.1 甘孜州第一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5.2.2 甘孜州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5.3 甘孜州第二产业发展情况评价
        5.3.1 甘孜州第二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5.3.2 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5.3.3 甘孜州工业化水平评价
    5.4 甘孜州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5.4.1 第三产业产值变迁分析
        5.4.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5.4.3 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相比较
    5.5 甘孜州三产业结构分析
    5.6 甘孜州资源型产业发展分析
        5.6.1 对资源型产业的界定
        5.6.2 资源型产业发展情况
    5.7 甘孜州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分析
        5.7.1.产业结构变动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分析
        5.7.2.对区域资源和环境效益的分析
    5.8 甘孜州基于资源环境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5.8.1 产业发展受资源的制约大
        5.8.2 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问题突出
        5.8.3 产业发展受环境的制约强
        5.8.4 绿色能源产业开发程度较低
        5.8.5 区域生产力层次结构,产业对接不强,产业协同能力弱
        5.8.6 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呈现“五缺乏”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6.1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分析
        6.1.1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情况概述
        6.1.2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评价
    6.2 青藏高原东麓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6.3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SWOT分析
        6.3.1 优势分析
        6.3.2 产业结构优化的劣势
        6.3.3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遇
        6.3.4 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挑战
    6.4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优化的原则
        6.4.1 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友好原则
        6.4.2 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原则
        6.4.3 产业集中入园原则
        6.4.4 生态红线下的依法关停并转原则
        6.4.5 精准扶持特色产业原则
    6.5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路径
        6.5.1 遵循可持续发展优先原则,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6.5.2 发展生态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形成经济增长极
        6.5.3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协同效益
        6.5.4 加快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
        6.5.5 明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
        6.5.6 强化区域人才支撑作用,着重力打造人才振兴工程
        6.5.7 精准扶持特色产业,突破生产要素瓶颈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五原则”
        7.1.2 遵循可持续发展优先原则,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7.1.3 发展生态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形成经济增长极
        7.1.4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协同效益
        7.1.5 加快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
        7.1.6 明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
        7.1.7 强化区域人才支撑作用,着重力打造人才振兴工程
        7.1.8 精准扶持特色产业,突破生产要素瓶颈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3)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航空物探技术
    1.1 航空磁测技术
    1.2 航空重力测量技术
    1.3 航空电磁测量技术
    1.4 航空放射性测量技术
    1.5 航空物探遥感综合测量技术
    1.6 航空地球物理软件平台技术
    1.7 高分辨综合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体系
2 航空物探应用
    2.1 基础地质应用
    2.2 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应用
    2.3 能源勘查与评价应用
    2.4 水文地质调查
    2.5 工程地质、环境调查等领域应用
3 展望
    3.1 航空物探技术创新
    3.2 航空物探应用
    3.3 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科学技术体系建设
4 结语

(4)三江源地区人熊冲突特征、风险以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棕熊特征、分布及其数量
        1.2.2 棕熊保护生物学研究
        1.2.3 棕熊主要威胁因素
        1.2.4 人熊冲突研究
        1.2.5 人兽冲突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科学问题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2 人熊冲突特征与牧民态度认知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域
        2.2.2 数据来源
        2.2.3 问卷设计
        2.2.4 调查对象选择
        2.2.5 半结构化访谈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人兽冲突空间格局
        2.3.2 人熊冲突经历
        2.3.3 人熊冲突主要类型
        2.3.4 人熊冲突季节差异
        2.3.5 牧民对棕熊的态度
    2.4 讨论
3 人熊冲突风险区识别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环境变量
        3.2.3 风险预测模型
        3.2.4 风险扩散路径识别
    3.3 结果
        3.3.1 模型精度验证
        3.3.2 风险区分布
        3.3.3 风险扩散路径
    3.4 讨论
4 人熊冲突驱动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人熊冲突驱动因素筛选
        4.2.2 半结构化访谈
        4.2.3 旱獭密度调查
        4.2.4 基于粪便DNA技术的棕熊食性分析
        4.2.5 棕熊食物选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4.3 结果
        4.3.1 牧民生活习惯变化
        4.3.2 棕熊种群数量变化
        4.3.3 棕熊自然食物变化
        4.3.4 棕熊食物资源利用
        4.3.5 人熊冲突原因认知
    4.4 讨论
5 人熊冲突缓解措施实施成效评估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
        5.3.1 防熊措施及其效果
        5.3.2 人熊冲突补偿方案
        5.3.3 潜在防熊措施选择
        5.3.4 潜在补偿方案认知
    5.4 讨论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防止棕熊入室破坏
        6.2.2 减少棕熊捕食家畜
        6.2.3 训练和转移问题熊
        6.2.4 完善补偿方案
        6.2.5 改善牧民生计
        6.2.6 开展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甘肃滑坡与泥石流监测体系评价与数据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监测技术方法与体系建设
        1.2.2 滑坡、泥石流预警技术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监测预警示范区自然概况
        2.1.1 气象
        2.1.2 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监测预警示范区地质灾害现状
        2.2.1 兰州市地质灾害现状
        2.2.2 陇南市地质灾害现状
第三章 监测预警示范平台评价
    3.1 监测预警平台
        3.1.1 监测技术
        3.1.2 监测设备的空间分布
    3.2 专业监测设备状态评价
        3.2.1 兰州专业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3.2.2 陇南专业监测设备运行现状
        3.2.3 专业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空间分布
    3.3 专业监测设备历史数据分析
        3.3.1 兰州市皋兰县忠和镇数据分析
        3.3.2 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街道数据分析
        3.3.3 陇南市徽县伏家镇滑坡历史数据分析
        3.3.4 陇南市文县尚德镇历史数据分析
    3.4 总结
第四章 降雨阈值研究
    4.1 研究区数据收集
        4.1.1 滑坡数据
        4.1.2 降雨数据
    4.2 定义兰州、陇南地区I-D阈值曲线
    4.3 I-D曲线的标准化处理
    4.4 各地区降雨阈值曲线的对比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地貌过程及其对西南季风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现状
        1.2.1 定性描述阶段
        1.2.2 定量描述阶段
    1.3 第四纪冰川年代学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4 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概况
    2.1 地质、地貌概况
    2.2 气候特征
    2.3 现代冰川发育情况
第三章 第四纪冰川地貌特征与样品采集
    3.1 第四纪冰川地貌特征
        3.1.1 冰川侵蚀地貌特征
        3.1.2 冰川堆积地貌特征
    3.2 第四纪冰川年代学样品采集
第四章 第四纪冰川测年
    4.1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
        4.1.1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原理
        4.1.2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范围和精度
        4.1.3 ~(10)Be暴露年代实验前处理
        4.1.4 ~(10)Be暴露年代测年结果及分析
    4.2 OSL和 ESR测年结果
        4.2.1 OSL前处理过程和测年结果
        4.2.2 ESR前处理过程和测年结果
    4.3 冰碛垄形成的年代
第五章 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进时序
    5.1 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
    5.2 与邻近山地冰期序列的对比
        5.2.1 倒数第二次冰期及其之前的冰进
        5.2.2 末次冰期中期冰进
        5.2.3 末次冰盛期冰进
        5.2.4 全新世早期冰进
第六章 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规模与古环境重建
    6.1 第四纪冰川规模重建
        6.1.1 冰川规模重建方法
        6.1.2 冰川规模重建结果
        6.1.3 与邻近山地冰川规模的对比
    6.2 不同时期物质平衡线确定
    6.3 基于ELA的气候重建
第七章 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进对西南季风的响应
    7.1 第四纪冰期气候的触发因素
    7.2 MIS6 冰川发育对西南季风的响应
    7.3 末次冰期冰川发育对西南季风的响应
        7.3.1 末次冰期中期
        7.3.2 末次冰盛期
    7.4 早全新世冰川发育对西南季风的响应
        7.4.1 全新世8.2 ka冷事件的研究现状
        7.4.2 青藏高原西南季风区冰川发育对8.2 ka的响应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7)无人机及深度学习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以辽宁兴城和甘肃北山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人机在地质学中的应用现状
        1.2.2 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1.2.3 影像三维重建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工作量
        1.3.4 创新点
第2章 无人机技术及其在地质调查中的作用
    2.1 无人机技术
        2.1.1 无人机技术含义、使用规定及其发展趋势
        2.1.2 多旋翼无人机和固定翼无人机
        2.1.3 传感器和载荷
    2.2 无人机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作用
        2.2.1 路线踏勘
        2.2.2 实测剖面
        2.2.3 地质填图
        2.2.4 产状测量
        2.2.5 专题研究
        2.2.6 图件编制
    2.3 无人机技术的适用条件
        2.3.1 地形较平缓露头良好的地区
        2.3.2 岩石出露良好的山脉
        2.3.3 岩石海岸带地区
        2.3.4 地表植被发育地形切割强烈的地区
        2.3.5 地形较平缓且覆盖严重的地区
第3章 无人机地质影像采集方法与流程
    3.1 无人机地质影像采集流程
        3.1.1 资料和技术准备
        3.1.2 无人机野外作业
        3.1.3 航线规划方法
        3.1.4 数据管理
    3.2 三维建模影像采集方法
        3.2.1 三维建模影像数据采集方法
    3.3 多尺度数据采集方法
第4章 无人机地质影像数据处理方法
    4.1 无人机影像处理流程
    4.2 无人机影像处理的主要步骤
        4.2.1 空中三角测量
        4.2.2 无人机地质影像处理
        4.2.3 基于变换域的影像匹配
        4.2.4 基于特征点的影像匹配
        4.2.5 影像融合
        4.2.6 无人机姿态参数的提取和格式化
    4.3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三维建模
        4.3.1 从运动中恢复几何结构(SFM)
        4.3.2 用多视图立体视觉(MVS)计算致密点云
        4.3.3 三维模型与正射影像生成
        4.3.4 精度和适用性
第5章 无人机影像地质分析方法
    5.1 地质体识别方法
        5.1.1 深度学习
        5.1.2 基于深度学习的岩体识别方法
    5.2 构造分析方法
        5.2.1 Kd-tree算法
        5.2.2 色差算法
        5.2.3 使用色差算法提取岩体点云
        5.2.4 使用Kd-Tree算法提取产状信息
        5.2.5 无人机构造分析方法的结果与验证
第6章 无人机在辽宁兴城地区的地质应用实例
    6.1 研究区地质概况
        6.1.1 区域地层
        6.1.2 区域岩浆岩
        6.1.3 区域变质岩
    6.2 兴城台里人工智能填图应用
        6.2.1 划分效果
    6.3 对地质露头的三维点云进行构造分析
        6.3.1 获取露头点云
        6.3.2 兴城白庙子背斜构造的产状提取
    6.4 使用面模型建立地质体模型
第7章 无人机在绿色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7.1 绿色矿产勘查
    7.2 甘肃北山地区地质背景
        7.1.1 地理位置
        7.1.2 地质背景
    7.3 传统地质工作对环境的影响
        7.3.1 探槽对环境的影响
        7.3.2 机动车碾压对环境的影响
    7.4 无人机在绿色矿产勘查中的作用
第8章 虚拟野外地质系统
    8.1 虚拟野外地质与虚拟野外地质系统
        8.1.1 虚拟野外地质
        8.1.2 虚拟野外地质系统
    8.2 虚拟野外地质系统的特点
        8.2.1 提供实景地质模型展示
        8.2.2 保存野外地质现象
    8.3 系统建设
        8.3.1 野外现场踏勘
        8.3.2 数据采集和整理
        8.3.3 场景搭建和人机交互设置
    8.4 系统简介
        8.4.1 系统结构
        8.4.2 基本界面
    8.5 虚拟野外地质系统未来展望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疑难地震区发震构造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 ——以甘东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意义
    1.2 我国地震发震构造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选题的依据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疑难地震区发震构造研究方法与技术
    2.1 地震地质方法
    2.2 地球物理方法
    2.3 GPS技术
    2.4 水准测量
    2.5 INSAR技术简介
    2.6 利用INSAR技术研究2003年西藏班戈MS6.1 地震发震构造
    2.7 讨论
第三章 甘东南地震构造背景与历史疑难地震研究现状
    3.1 区域大地构造概况
    3.2 区域断裂概况
    3.3 历史疑难地震研究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武都南8级地震极震区发震构造特征研究
    4.1 哈南-青山湾-磨坝里断裂(F1)
    4.2 高楼山-月亮坝断裂(F2)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甘东南区域三维地壳形变场分析
    5.1 区域GPS地壳水平运动特征
    5.2 水准数据反应的地壳形变场
    5.3 区域三维形变场分析
    5.4 区域小震活动分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武都与天水8级大震发震构造性质的地壳形变约束
    6.1 问题提出
    6.2 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活动性质约束
    6.3 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滑动速率约束
    6.4 礼县-罗家堡断裂活动性质约束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构造概况
2 活动构造概况
    2.1 活动构造基本概念与分区
    2.2 活动构造的东、西差异性
3 活动构造体系格局
    3.1 川滇地区的“弧形旋扭活动构造体系”格局
    3.2 长江经济带中、东部地区的“棋盘格式活动构造体系”格局
4 长江经济带中、东部地区的典型活动断裂
    4.1 活动性较为显着的北东向断裂
        4.1.1 渝东—鄂西山地的主要活动断裂
        4.1.2 江汉—洞庭盆地的主要活动断裂
        4.1.2. 1 常德—荆州断裂带
        4.1.2. 2 岳阳—武汉断裂带
        4.1.3 皖江河谷的主要活动断裂带
        4.1.3. 1 郯庐断裂带南段(宿迁—肥东—黄梅段)
        4.1.3. 2 安庆断裂带
        4.1.3. 3 皖江断裂带
    4.2 需要关注的北西向活动断裂带
        4.2.1 中国东部的北西向断裂带对地震分布具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
        4.2.2 穿过长三角城市群的典型北西向断裂———无锡—宿迁断裂带
5 地震活动与未来地震危险性
    5.1 川滇地区未来强震危险性
    5.2 长江经济带中、东部的历史地震活动与未来强震危险性
    5.3 长江经济带中、东部值得关注的古地震地质遗迹
        5.3.1 宜昌三峡机场地区的疑似古地震楔
        5.3.2 安徽明光市大横山红石谷地质公园中的地震断层
        5.3.3 南京六合区瓜埠山火山石林地质公园的地震断层
        5.3.4 江苏茅山东麓韭菜山西侧的古地震断层楔
6 区域地壳稳定性
    6.1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
    6.2 长江经济带中、东部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特征
7 活动断裂与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
    7.1 活动断裂地质调查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城市活断层调查评价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7.2.1 断裂活动性判定的“上断点”方法及其局限性
        7.2.2 利用历史地震资料进行城市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局限性
8 主要结论

(10)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发生机制及危险性评估研究
        1.2.2 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及数据采集研究
        1.2.3 地质灾害数据传输技术研究
        1.2.4 地质灾害监测软件技术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地质灾害及其发生机制分析
    2.1 地质灾害概述
        2.1.1 地质灾害的分类
        2.1.2 我国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情况
        2.1.3 我国地质灾害的危害
    2.2 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
        2.2.1 滑坡灾害
        2.2.2 崩塌灾害
        2.2.3 泥石流灾害
    2.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3.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围和分级
        2.3.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
        2.3.3 基于直觉梯形模糊信息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与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
    3.1 地质灾害监测方法概述
    3.2 地质灾害常见监测方法及设备
        3.2.1 地表位移监测
        3.2.2 地下变形监测
        3.2.3 水文监测
        3.2.4 其他监测方法
        3.2.5 数据采集及报警设备
    3.3 近景摄影测量中数码摄像机的精确标定方法
        3.3.1 数码摄像机的误差源分类
        3.3.2 分阶段高精度标定方法
        3.3.3 实验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地质灾害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4.1 短距离无线传输
        4.1.1 无线传输方式比较
        4.1.2 ZigBee技术
    4.2 基于量子免疫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空洞避免
        4.2.1 模型分析与描述
        4.2.2 基于量子免疫的能量空洞避免算法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远程网络传输技术研究
        4.3.1 移动通信网传输方式
        4.3.2 GPRS技术
        4.3.3 卫星数字通信传输方式
    4.4 数据压缩及校验方法
        4.4.1 数据压缩方法概述
        4.4.2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压缩方法
        4.4.3 数据校验
    4.5 基于Lorenz混沌映射的数据加密研究
        4.5.1 混沌的概念
        4.5.2 基于Lorenz混沌映射和有限域的图像加密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研发
    5.1 软件开发方式
        5.1.1 软件的可维护性
        5.1.2 分层式结构
        5.1.3 MVVM设计模式
        5.1.4 Silverlight技术
    5.2 动态加载配置
        5.2.1 配置文件
        5.2.2 脚本语言
        5.2.3 动态编译
    5.3 系统的总体设计
        5.3.1 系统的功能划分
        5.3.2 系统总体架构
        5.3.3 数据的存储
        5.3.4 数据的展示
    5.4 分组及项目管理
        5.4.1 项目树形一览图
        5.4.2 分组管理
        5.4.3 项目管理
    5.5 设备管理
        5.5.1 单双频GPS监测终端
        5.5.2 模拟数据采集器
        5.5.3 振弦式数据采集器
        5.5.4 串.遥测终端
        5.5.5 影像监测设备
        5.5.6 报警设备
    5.6 监测参数管理
        5.6.1 水位监测
        5.6.2 裂缝位移监测
        5.6.3 孔隙水压监测
        5.6.4 土压力监测
        5.6.5 应力监测
        5.6.6 深部位移监测
        5.6.7 流量监测
    5.7 本章小结
6 万州地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工程应用
    6.1 监测区域情况
        6.1.1 万州区地质环境与气候的基本情况
        6.1.2 万州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6.2 监测内容及监测点的布设
        6.2.1 望江路变形体鞍子坝居民区监测示范点
        6.2.2 江南新区政协办公楼滑坡监测示范点
        6.2.3 万州区四季花城 7#楼危岩监测示范点
    6.3 监测数据分析
        6.3.1 望江路变形体鞍子坝居民区监测数据分析
        6.3.2 江南新区政协办公楼滑坡监测数据分析
        6.3.3 万州区四季花城 7#楼危岩监测数据分析
        6.3.4 监测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新技术,新挑战——GPS在青藏高原等地区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D]. 张琪.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科技创新与应用[J]. 熊盛青.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5)
  • [4]三江源地区人熊冲突特征、风险以及驱动因素研究[D]. 代云川.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5]甘肃滑坡与泥石流监测体系评价与数据分析研究[D]. 彭启园. 兰州大学, 2020(01)
  • [6]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地貌过程及其对西南季风的响应[D]. 柴乐.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 [7]无人机及深度学习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以辽宁兴城和甘肃北山地区为例[D]. 桑学佳. 吉林大学, 2018(04)
  • [8]疑难地震区发震构造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 ——以甘东南地区为例[D]. 王金烁.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7(11)
  • [9]长江经济带地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基本特征[J]. 吴中海,周春景,谭成轩,孙玉军,马晓雪. 地质力学学报, 2016(03)
  • [10]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刘宇. 重庆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新技术、新挑战——GPS在青藏高原等地区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