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材料表面处理新技术的发展及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刘丹峰[1](2021)在《高速钢激光淬火晶粒细化及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激光表面淬火是一种利用高能密度激光束扫描金属工件,使其表面瞬间形成奥氏体,随后在快速冷却过程中获得含有细小马氏体组织硬化层的热处理技术。在工件体积小、拆卸难度大、受热易变形等复杂工况下具有传统淬火技术无法替代的优势。本文重点从两个方面探究了激光表面淬火过程中不同加工参数和冷却方式,对W6Mo5Cr4V2高速钢残余应力场和温度场分布以及微观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首先,应用Procast软件模拟均匀分布激光点热源作用下的表面淬火过程,对比两种冷却条件下,对流换热系数与初始水温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接着,借助ANSYS Workbench仿真模拟软件,采用移动高斯热源模拟激光表面淬火过程,探究激光加工参数对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及主要结论如下:激光功率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较大,随着功率增大,晶粒尺寸有明显细化趋势;激光功率密度是影响硬化层分布形态的主要因素,在激光功率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均匀分布的激光热源能有效改善硬化层厚度分布不均的问题。冷却速度是产生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并且对晶粒细化效果影响较大,水冷条件下,冷却速度达到1.3×103℃/s以上时晶粒细化效果明显,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光斑中心区域,平均晶粒尺寸可达到5.4μm。对比了激光加工参数对温度场分布以及残余应力的影响,其中激光功率和光斑尺寸对温度场分布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峰值与残余应力均随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残余应力随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增大光斑尺寸温度峰值下降明显;增大激光功率热影响深度明显加深,激光光斑和扫描速度对厚度方向上的热量分布影响较小。
冯曙光[2](2021)在《MPCVD法制备金刚石膜及其表面处理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刚石具有优异的光学、力学、热学、电学性能,是一种典型的多功能材料,在航空航天、能源、精密加工等高新技术领域有着极佳的应用前景。然而,天然金刚石非常稀有且价格昂贵,多用于首饰等奢侈品消费领域。高温高压法制备的金刚石多为颗粒状,缺陷及杂质较多,多用于磨削领域,极大地限制了金刚石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而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可实现在较低的生产成本下制备出大尺寸高品质金刚膜,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PCVD)凭借能量密度大、无电极污染等优势,成为制备高品质金刚石膜的首选方法。本论文采用自主研制的MPCVD装备,探究了衬底温度、工作压强、碳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金刚石成膜过程的影响,获得微米级金刚石膜的最优生长工艺,形成了适合本台设备的高品质金刚石膜制备工艺;采用高温氧化法对金刚石膜进行表面改性,探究出样品表面终端结构及微观形貌对亲疏水性的影响;基于金属活性催化原理,利用氢、氩等离子球对金刚石膜刻蚀,成功制备出多孔金刚石膜,并分析了多孔金刚石膜的形成机理。采用3 k W/2450MHz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以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衬底温度、工作压强和甲烷浓度对金刚石膜生长速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膜的生长速率与衬底温度、工作压强、甲烷浓度呈正相关;衬底温度和工作压强两个工艺参数对金刚石膜品质的影响存在最佳临界值,甲烷浓度升高不利于制备高品质金刚石膜。综合考虑微米级金刚石膜的品质和生长速率,最优制备工艺为:衬底温度850℃,工作压强14 k Pa,甲烷浓度2.5%,在此条件下金刚石膜生长速率为1.706 um/h,金刚石相含量为87.92%。采用高温氧化法对微米级金刚石膜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结果表明:高温氧化可明显改变金刚石膜表面的终端结构及微观形貌,这些因素的改变导致样品的亲疏水性发生显着变化,在400℃、500℃、600℃的条件下,对样品处理20 min,样品接触角从96°降低到29°,表现出明显的亲水性。采用等离子体金属催化法成功制备出多孔金刚石膜,结果表明:刻蚀温度低于600℃时,对金刚石膜的刻蚀作用较弱,表面无孔形成;刻蚀温度高于700℃时,对金刚石膜的刻蚀作用较强,处理适宜的时间,可制备出多孔金刚石膜。但是孔隙密度并不与刻蚀时间呈正相关,而是随刻蚀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王梦尧[3](2020)在《短切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传统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开裂及耐久性问题一直是建筑材料领域内研究的重点。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无机材料,其资源储备充足,生产工艺较为简单,且本身具有非常优异的物化性能,将其添加到水泥基材料中,可以有效改善材料较差的抗拉抗弯性能、易开裂及耐久性差等问题。但作为一种增韧材料,玄武岩纤维表面缺陷限制了其最大性能的发挥,所以对其进行表面改性逐步成为相关研究重点。本文使用硅烷偶联剂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分析改性后纤维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研究其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而对相关结果进行机理分析。试验通过使用浓度分别为0.4%、0.8%、1.2%的CG550(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CG570(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Z6518(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三种硅烷偶联剂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玄武岩纤维进行拉伸强度、伸长率以及酸碱介质侵蚀等试验,从宏观角度探究改性后玄武岩纤维自身的性能变化;并采用SEM观测的方法对玄武岩纤维改性前后微观状态进行表征,进而探讨硅烷偶联剂增强纤维性能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后,可以使得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表面缺陷得以弥补。经CG550和CG570改性后玄武岩纤维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浓度为1.2%CG550和浓度为0.8%的CG570综合作用效果最好。与原纤维组相比,浓度为1.2%的CG550使玄武岩纤维拉伸强度提高6.2%;浓度为0.8%的CG570使玄武岩纤维拉伸强度提高5.8%。在酸、碱性介质中玄武岩纤维易受腐蚀,且随着腐蚀介质浓度的升高,纤维的失重率和强度损失率都逐渐升高。改性后玄武岩纤维随着所用硅烷偶联剂浓度的增高,纤维的耐腐蚀性提升也较为明显。相同HCl浓度下,经CG550、CG570处理后的纤维其耐酸腐蚀性有改善明显:当HCl浓度为2mol/L时,1.2%浓度CG570处理后纤维失重率降低了原纤维组的55.6%,强度保持率提升了13.6%;相同NaOH浓度下,经CG550、CG570、Z6518处理后的纤维其耐碱腐蚀性均有一定程度提高,其中CG550、CG570的改性效果更加显着:当NaOH浓度为2mol/L时,1.2%浓度CG570处理后纤维失重率降低了原纤维组的掺量50%,强度保持率提升了13.1%。硅烷偶联剂作用于玄武岩纤维表面,通过对纤维表面的缺陷进行修复以及对其进行包裹来提高纤维本身的力学性能;改性后纤维表面更加致密,降低了腐蚀介质与纤维本身接触的概率,从而提高了其耐腐蚀性。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水胶比(W/B)、砂胶比(S/B)、粉煤灰与水泥比(F/C)对玄武岩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该三个因素的影响显着性设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配合比,并以此指导改性后玄武岩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mBFRC)的制备。对mBFRC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其结果表征玄武岩纤维的改性效果,并分析相关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三个因素中按影响的显着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水胶比、砂胶比、粉煤灰和水泥比。经过改性后的玄武岩纤维,表面的附着物使得纤维变得粗糙,且表面润湿度增大,使纤维与水泥砂浆的界面得到改善,二者间锚固力得到提升。经CG550和CG570改性后玄武岩纤维增强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其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使用Z6518改性纤维的复合材料组,虽然纤维对mBFRC的整体增强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其早期强度增长较为迅速。经浓度为1.2%CG570改性后玄武岩纤维,其mBFRC的28d抗折强度为14.8MPa,较原纤维组提升20.3%,较预处理组提高24.3%;抗压强度为62.1MPa,较原纤维组提升10.7%,较预处理组提高7.3%。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玄武岩纤维可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提高纤维表面润湿度,使得纤维可被水泥基材料能更好地包裹,从而提高了界面强度,达到提高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目的。
王宏磊[4](2020)在《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以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为主,随着民航旅客运载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提升,一、二线城市相继进入机场扩容之中。如何兼顾内部功能与外部形象是设计者们需要解决的根本命题。金属屋面作为航站楼重要外围护结构之一,对航站楼的室内空间环境与外在建筑形象有着关键性影响,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缺乏对金属屋面深化设计的重视,设计院把屋面设计任务转嫁给屋面加工厂家的设计模式,使其与建筑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从航站楼这一特定建筑类型出发,从建筑师的角度总结兼顾屋面技术与艺术的设计策略,对指导航站楼建筑实践、促进金属屋面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金属屋面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对航站楼建筑的金属屋面从建筑设计角度分析研究。论文首先对航站楼建筑和金属屋面进行了分析,对航站楼金属屋面的应用、特点及审美进行了研究,作为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与国内金属屋面厂家的合作对国内外30个大中型航站楼的金属屋面进行案例收集分析,总结出现阶段航站楼金属屋面应用的主流屋面类型、屋面构型、天窗设计、防水构造以及保温构造类型,分析不同类型在航站楼建筑中的适用性。并选取代表性的案例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特点总结。结合以上案例研究,对航站楼金属屋面的技术体系和技术难点进行解析,提出解决策略。最终基于提升屋面艺术表现力和实现优越的围护功能,从金属屋面整体设计、细部设计与可持续设计三个方面提出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策略。本文在对多个实际工程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践经验与设计理论,提出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的参考性框架,以具体的设计策略引导航站楼设计人员更好地进行设计实践。
郑冬冬[5](2019)在《废旧喷涂吊具表面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汽车、电冰箱等电器部件表面喷涂生产线上产生的废旧喷涂吊具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废旧喷涂吊具的产生及处理情况之后,结合资源回收利用及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从危险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的角度出发,确定了以浓硫酸溶浸法及喷砂法两种工艺对吊具表面漆膜进行有效的脱除实验,研究了漆膜脱除的机理,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漆膜脱除的效果。实验表明浓硫酸可以高效地脱除多种吊具表面漆膜,而且脱除率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适当的加热和搅拌有利于漆膜的快速脱除。此外,实验还表明,以浓硫酸作为脱漆剂还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但随着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溶液中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对吊具漆膜的脱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需要适时向系统中补充浓硫酸并及时对漆渣进行分离。由于浓硫酸对吊具基材的腐蚀性较低,所以以浓硫酸为脱漆剂能较好的再生吊具。产生的清洗废液经物化和生化处理后,上清液可达标排放,污泥经浓缩和固化后安全填埋。喷砂工艺是利用高压气流将磨料从喷枪的喷嘴射出,借助高速气砂流的撞击及磨料的摩擦、剪切作用清理吊具表面的一种方法。实验表明,喷砂法能有效的清除某些型号吊具表面的漆膜,清除的效果和磨料的材质、粒径、喷吹的压力及喷吹距离等有关。本研究选用了不同的磨料进行对比实验,发现钢渣处理的效果最好,从另一个角度实现了钢渣资源的回收利用,同时又经济环保。在此基础上,以钢渣为磨料,探究了不同粒径、喷吹压力、喷吹时间及喷吹距离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本论文从实验得出的最优化条件出发,总结出浓硫酸脱除废旧吊具漆膜的工艺流程及钢渣喷砂法脱除废旧喷涂吊具漆膜的工艺流程,以期为以后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王冠军[6](2019)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节能构造建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大力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外围护构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中。但我国目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设计与使用存在着诸如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连接构造的安全性和容错性、节能构造的高效环保等方面的问题,阻碍着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外墙板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角度入手,提出一种新型“独立式组合外墙板”的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连接构造和节能构造展开研究。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研究的背景、对象、范围以及技术路线等进行阐述。第二章梳理了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发展史,分析其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矛盾,总结归纳平衡艺术性和技术性矛盾的设计策略,提出“独立式组合外墙板”的设计思路,结合当前国内推广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局限性,总结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设计的四个原则。第三章基于独立式组合外墙板的设计思路,分析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构造与构件材料、工艺及连接部位的关系,归纳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常用的连接构造方式,结合实际案例研究连接构造方式的设计与应用,总结连接构造设计的五项原则。第四章列举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中常见的保温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研究新型环保材料木丝水泥板作为内保温材料的构造做法,阐述节能构造设计的五项原则。第五章在第二至四章的理论指导下,以笔者亲身参与的项目设计为例,系统地阐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及其连接构造、节能构造的建造设计方法,并对保温节能构造的总热阻、总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露点温度及内部冷凝等热工指标分别采用一维手算方法和PTemp软件二维稳态传热模拟方法进行计算,比对二者的计算结果,验证该节能构造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分析发现节能构造设计存在的缺陷,并在以后的优化研究中加以改进。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全文共计85000余字,插图161幅。
汪娟娟[7](2019)在《基于非传统图案化技术可控构筑软材料微结构化表面及其应用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具有“弱刺激强响应”特性的智能软材料在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一方面,软材料的许多应用离不开其自身微纳尺度的结构/功能化。开发适应特定软材料的图案化新技术是当前的一项挑战性难题。另一方面,将智能软材料和响应性表面微纳图案有机结合,是智能表面和器件制造领域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本论文围绕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弹性体和光敏性聚合物这两类典型的高分子软材料,立足于发展合适的非传统图案化技术,解决了PDMS及其复合体系表面的可控图案化难题。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软材料的刺激敏感特性,结合表面起皱机制,获得了智能光响应表面和高级皱纹图案。并探索了微结构化PDMS弹性体及光响应性智能体系在微流控、微纳制造、(机密)光学信息存储、多功能表面、响应性光学器件等方面的初步应用。首先,发展了一种表面处理协助的可切换转移印刷技术(s TP),实现了厚度可调PDMS膜的表面可控图案化。通过选择性表面氧化处理,精确调节了印章与基底间“软/硬”对比度,获得了PDMS墨水从基底→印章和印章→基底间转移的可控切换。利用加法/减法模式的多次转印组合,得到了其他方法难以完成的复杂多级图案。系统研究进一步揭示了s TP内在的接触-断裂机制。进一步以PDMS为软基底,分别引入光降解聚合物和偶氮苯聚合物作为硬表面层构筑了相应的光响应起皱智能体系。在光降解聚合物/PDMS起皱体系中,利用紫外光引发表面聚合物层光降解,诱导了体系表面皱纹形貌的动态光调控/擦除。其中表面膜在紫外光照下持续发生分子链断裂,产生局部应力场微扰,导致皱纹膜中应力逐渐松弛耗散,从而引起体系表面皱纹的光擦除。借助选区曝光处理下的选择性消皱进一步构筑了高级皱纹图案化表面。在偶氮苯聚合物/PDMS复合体系中,利用偶氮苯基元的多重光响应特性(如光致顺反异构、光软化效应、光热效应等),通过对入射光模式(全曝光或选区曝光)和入射光强的简单调控,实现了高纵横比(可达0.9)、取向可控和分布可调的全光控皱纹图案的构筑,获得了至少20次光起皱/光消皱过程的可逆循环。系统实验研究结合理论模拟深入揭示了所涉及的物理机制。该全光控表面图案化策略进一步拓展到多种基底和功能性复合体系的表面高级皱纹微结构的构筑。
杨利军[8](2019)在《基于液滴脉冲微喷射的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制备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采用微加工工艺将具有多种结构和多种材料的微电极集成到微流控芯片材料上,从而实现微流控芯片的多功能化,在众多的工程应用及科研生产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阶段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的实际制作水平仍然落后于其理论设计水平,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的加工问题成为微流控芯片发展及应用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大多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复杂的工艺,因此,高效率、低成本、低消耗的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制备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制备技术为目标,系统地研究基于液滴脉冲微喷射的微流道、微电极及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并对制得的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进行性能分析和实验研究。基于边界层理论对脉冲惯性力主导下的微流体驱动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提高微喷射系统的喷射能力,设计了新型的储液池结构内锥形微喷嘴,并通过求解微喷嘴内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对微喷嘴内的流体速度进行了分析。采用ANSYS软件的Fluent模块对微喷射过程中主液滴的形成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入口速度和微喷嘴出口收缩率对微喷射形成及卫星液滴产生的影响规律。以显微频闪拍摄系统观测了主液滴及卫星液滴的微喷射形成过程。制备了新型的储液池结构内锥形微喷嘴,研究了液滴脉冲微喷射系统参量对微喷射稳定性和微喷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储液池结构内锥形微喷嘴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喷射能力和喷射稳定性,通过合理控制微喷射系统参数,可以实现稳定的液滴脉冲微喷射和对微喷射液滴体积的控制,为甘油水溶液、石蜡及纳米银墨水的稳定、可控微喷射提供了实验依据。分析了微液滴在具有微纳粗糙结构基底表面的润湿特性,及微液滴撞击该固壁表面后的最大铺展直径,探讨了液滴接触角和液滴重叠率对微液线成型的影响,为甘油水溶液、石蜡及纳米银墨水微液滴及微液线的稳定成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液滴脉冲微喷射技术和甘油液体模塑法工艺,提出了新型的PDMS光滑微流道制备方法。首先研究了基于甘油液体阳模微喷直接成型的微流道制备工艺,将甘油水溶液微喷射至亲水化处理的玻璃基底表面,直接形成甘油液体阳模,经模塑工艺后制得了深宽比为0.08,表面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Ra值为179.1 nm的PDMS光滑微流道。为提高液体模塑法制备微流道的深宽比,研究了基于甘油液体阳模提拉-微喷成型的微流道制备工艺,将石蜡按需微喷射至玻璃基底表面形成石蜡图层,经超疏水处理和牺牲石蜡图层的方法制得亲疏水图层,接着通过提拉法在亲水区域制备甘油液体阳模,通过继续微喷射甘油水溶液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甘油液体阳模的高度,经模塑工艺后制得了深宽比为0.28,表面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Ra值为125.1 nm的光滑微流道。基于液滴脉冲微喷射技术,提出了新型的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首先研究了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所需玻璃基底微电极的制备工艺,将纳米银墨水按需微喷射至经疏水化表面处理的玻璃基底表面,经烧结固化后形成了最小宽度为45 μm,电阻率为5.2μΩ.cm微电极。微电极的性能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微电极微观形貌良好,微电极的平均厚度为2.2 μm;微电极经胶带测试实验后,阻值变化率为3.1%,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微电极在空气中自然放置和与酸碱溶液持续接触的过程中,阻值变化率较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最后将制得的PDMS微流道和微电极通过键合工艺制备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并进行葡萄糖溶液浓度的电化学流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0.2-8 mmol/L时,响应电流与葡萄糖糖溶液的浓度具有较高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5 mmol/L。制得的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检测重复性。
谷峣[9](2017)在《基于水果保鲜的光催化分解乙烯研究》文中指出水果生产中,每年由于贮藏环境不佳、保鲜措施不当等原因,使水果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占水果总产值的30%以上。乙烯含量是水果保鲜环境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TiO2能够在光催化条件下分解乙烯。本课题将光催化技术运用在水果保鲜领域,开展TiO2薄膜乙烯分解和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研究,探索提高Ag+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的有效方法。(1)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及浸渍提拉法,制备出Ag+掺杂的纳米TiO2薄膜。结果表明,TiO2薄膜厚度与提拉层数呈正比关系。升温速率为10℃/min、15℃/min和20℃/min时,所得TiO2薄膜颗粒大小分别为9nm,17nm和59nm。煅烧时升温速率越慢,所得的TiO2晶体特征峰峰尖相对越尖锐,晶体颗粒越小,进而导致比表面积越大,利于光催化氧化反应。将透射率转化为吸光度,可看出Ag+掺杂的TiO2薄膜吸光度在350nm处达到最高点,在423nm处迅速下降至谷底后缓慢上升。(2)分别对影响TiO2薄膜光催化分解乙烯能力的光强、接触面积、薄膜层数及晶粒尺寸大小等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乙烯分解实验。结果表明光强、接触面积和晶体晶粒尺寸大小均能显着改变TiO2的乙烯分解能力。光照功率越强,接触面积越大及晶粒尺寸越小,薄膜分解乙烯的速率越高。当紫外灯管功率为8W时,7层的TiO2薄膜乙烯分解效率最高;当紫外光管功率为4W时,5层的TiO2薄膜乙烯分解效率最高。香蕉的贮藏试验结果表明Ag+负载的TiO2薄膜能够有效减少香蕉贮藏环境中的乙烯含量,从而使香蕉表皮颜色更慢变黄,达到延长保鲜期的效果。(3)由XRD及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经过氮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TiO2薄膜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氮掺杂现象,出现了新的物相Ti2—O—N2,且晶体颗粒变得更细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TiO2薄膜的透射率会发生改变,处理1min的薄膜在相同波长范围内透射率最低,吸光度最高。等离子体处理后的TiO2薄膜禁带宽度变窄,吸收边缘发生了红移现象,说明氮气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能够增强TiO2薄膜的光催化乙烯能力。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接触面积为208.47cm2(9片薄膜),等离子体表面处理1min且薄膜层数为5层的TiO2薄膜分解乙烯的效果最好。
郁祖湛,江明华[10](2014)在《电子电镀近期研发动态及对电镀工业发展前景的思考》文中认为众所周知,电镀是制造业的基础加工工艺,它随着制造业的兴衰而起伏。这几年来电镀工业发生了不少变化:如镀层的结构、基材的种类、电镀的方式都有不少改变。市场也开发出众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从2009至2012年上海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年会及2013海峡两岸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上汇集
二、我国材料表面处理新技术的发展及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材料表面处理新技术的发展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钢激光淬火晶粒细化及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 |
1.1.1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
1.1.2 激光表处理技术的主要应用 |
1.2 激光表面淬火技术简介 |
1.2.1 激光表面淬火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
1.2.2 激光表面淬火技术的机理及应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选题背景 |
1.4.2 课题的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
1.4.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激光淬火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传热学基础理论 |
2.2.1 激光淬火传热基本方程 |
2.2.2 激光淬火过程中的热传导 |
2.2.3 激光淬火过程中的热对流 |
2.2.4 激光淬火过程中的热辐射 |
2.3 激光淬火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 |
2.3.1 有限差分法 |
2.3.2 有限单元法 |
2.4 激光热源模型 |
2.4.1 高斯面热源模型 |
2.4.2 双椭球体热源模型 |
2.5 激光能量密度分布 |
2.5.1 高斯分布 |
2.5.2 均匀分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点热源对温度场及应力场影响 |
3.1 引言 |
3.2 均匀分布点热源模型建立 |
3.2.1 激光淬火温度场热力学模型 |
3.2.2 激光热源 |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 温度场结果分析 |
3.4.1 激光功率对温度场影响 |
3.4.2 冷却方式对温度场结果的影响 |
3.5 应力场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光点热源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 |
4.1 微观组织演化 |
4.2 不同冷却方式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 |
4.2.1 空冷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 |
4.2.2 水冷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 |
4.3 激光功率对硬化层深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激光淬火工艺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
5.1 激光热源模型选取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5.2.2 材料热物理及力学参数 |
5.2.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5.3 加工参数对温度场结果的影响 |
5.3.1 激光功率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
5.3.2 光斑尺寸对温度场的影响 |
5.3.3 扫描速度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
5.3.4 同一路径上不同时刻温度变化曲线 |
5.4 应力场结果分析 |
5.4.1 功率对硬化层深度的影响 |
5.4.2 激光功率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
5.4.3 激光光斑半径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
5.4.4 激光扫描速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
5.4.5 激光加工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MPCVD法制备金刚石膜及其表面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刚石的结构与特性 |
1.2 CVD金刚石膜的特性与应用 |
1.2.1 CVD金刚石膜的特性 |
1.2.2 CVD金刚石膜的应用 |
1.3 多孔CVD金刚石膜的特性与应用 |
1.4 CVD法制备金刚石膜的原理及过程 |
1.4.1 CVD法制备金刚石膜的原理 |
1.4.2 CVD法制备金刚石膜的过程 |
1.5 CVD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表面处理方法 |
1.5.1 CVD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 |
1.5.2 金刚石膜表面处理方法 |
1.6 MPCVD金刚石膜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
1.7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2.1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 |
2.2.2 磁控溅射镀膜机 |
2.2.3 双盘无极变速磨抛机 |
2.2.4 管式气氛炉 |
2.2.5 超声波清洗仪 |
2.3 金刚石膜的表征方法 |
2.3.1 激光拉曼光谱(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3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5 接触角测量仪 |
第三章 微米级金刚石膜的MPCVD法制备工艺 |
3.1 金刚石膜的形核工艺 |
3.2 金刚石膜的生长工艺 |
3.2.1 衬底温度对金刚石膜品质及生长速率的影响 |
3.2.2 工作压强对金刚石膜品质及生长速率的影响 |
3.2.3 甲烷浓度对金刚石膜品质及生长速率的影响 |
3.2.4 最佳工艺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氧化法调控金刚石膜亲疏水性 |
4.1 氧化温度对金刚石膜亲疏水性的影响 |
4.2 氧化时间对金刚石膜亲疏水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等离子体金属催化法制备多孔金刚石膜 |
5.1 刻蚀温度对制备多孔金刚石膜的影响 |
5.2 刻蚀时间对制备多孔金刚石膜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短切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玄武岩纤维概述 |
1.2.1 玄武岩纤维的力学和物化性能 |
1.2.2 玄武岩纤维的生产工艺 |
1.2.3 玄武岩纤维应用前景 |
1.3 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研究进展及增强机理 |
1.3.1 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3.2 纤维复合水泥基材料增强机理 |
1.4 纤维表面处理 |
1.4.1 硅烷偶联剂改性 |
1.4.2 表面涂层改性 |
1.4.3 酸碱刻蚀改性 |
1.4.4 等离子体改性 |
1.4.5 其他改性方法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 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 |
2.3 玄武岩纤维性能表征 |
2.3.1 纤维的力学性能 |
2.3.2 纤维的耐腐蚀性 |
2.3.3 纤维表面微观分析 |
2.4 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2.4.1 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制备 |
2.4.2 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及改性后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玄武岩纤维预处理及表面改性 |
3.2.2 玄武岩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3.2.3 玄武岩纤维耐腐蚀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玄武岩纤维基本形貌 |
3.3.2 改性后玄武岩纤维的力学性能 |
3.3.3 改性后玄武岩纤维的耐腐蚀性 |
3.4 改性后纤维性能增强机理分析 |
3.4.1 改性后玄武岩纤维力学性能增强机理 |
3.4.2 改性后玄武岩纤维耐腐蚀性能增强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配合比设计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玄武岩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正交实验分析 |
4.3.2 水胶比与砂胶比交互作用分析 |
4.3.3 各因素对水泥基材料影响的效应曲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性后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法 |
5.2.1 改性后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成型 |
5.2.2 改性后纤维与胶凝材料净浆间相互作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预处理后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 |
5.3.2 改性后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 |
5.3.3 改性后玄武岩纤维与胶凝材料净浆的相互作用分析 |
5.4 改性后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性能机理分析 |
5.4.1 改性后玄武岩纤维与胶凝材料净浆的相互作用机理 |
5.4.2 改性后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性能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航站楼快速建设背景 |
1.1.2 金属屋面在航站楼中的应用背景 |
1.1.3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现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图示分析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航站楼金属屋面概述 |
2.1 航站楼建筑概述 |
2.1.1 航站楼建筑构型 |
2.1.2 航站楼建筑特征 |
2.2 金属屋面概述 |
2.2.1 金属屋面的定义 |
2.2.2 金属屋面的系统分类 |
2.3 航站楼金属屋面概述 |
2.3.1 航站楼金属屋面应用发展 |
2.3.2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应用动因 |
2.3.3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特点 |
2.4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设计要素 |
2.4.1 金属屋面构型设计 |
2.4.2 金属屋面系统选型 |
2.4.3 金属屋面细部构造 |
2.4.4 金属屋面的节能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应用及实例研究 |
3.1 调研的目的、对象和方式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方式 |
3.2 航站楼金属屋面应用类型研究 |
3.2.1 金属屋面的板型体系 |
3.2.2 金属屋面构型设计 |
3.2.3 金属屋面采光天窗形式 |
3.2.4 金属屋面的防水构造 |
3.2.5 金属屋面的保温构造 |
3.3 国内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实例解析 |
3.3.1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
3.3.2 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 |
3.3.3 桂林两江机场T2航站楼 |
3.3.4 昆明长水机场航站楼 |
3.3.5 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 |
3.4 国外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解析实例 |
3.4.1 日本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 |
3.4.2 西班牙马德里巴拉哈斯国际机场T4航站楼 |
3.5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问题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4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艺术表现与技术难点 |
4.1 航站楼金属屋面的艺术表现 |
4.1.1 表皮处理 |
4.1.2 平面构成 |
4.1.3 立体造型 |
4.2 航站楼金属屋面技术难点分析 |
4.2.1 航站楼金属屋面抗风设计 |
4.2.2 航站楼金属屋面防水设计 |
4.2.3 航站楼金属屋面声学设计 |
4.2.4 航站楼金属屋面防雷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策略 |
5.1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原则 |
5.1.1 构造合理原则 |
5.1.2 技术适宜原则 |
5.1.3 形式美观原则 |
5.2 航站楼金属屋面整体设计 |
5.2.1 基于围护功能 |
5.2.2 基于空间需求 |
5.2.3 基于建筑表现 |
5.3 航站楼金属屋面细部设计 |
5.3.1 适宜的屋面选型 |
5.3.2 合理的采光窗设计 |
5.3.3 科学的构造设计 |
5.4 航站楼金属屋面可持续设计 |
5.4.1 金属屋面性能优化 |
5.4.2 屋面节能技术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总结 |
6.2 航站楼金属屋面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5)废旧喷涂吊具表面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废旧喷涂吊具概况 |
1.2.1 我国废旧喷涂吊具的产生情况 |
1.2.2 废旧喷涂吊具的属性 |
1.2.3 废旧喷涂吊具的处理方法 |
1.3 常用涂料及脱漆技术 |
1.3.1 常用涂料 |
1.3.2 常用脱漆技术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本课题实验方案 |
第二章 废旧喷涂吊具脱除剂的探索实验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溶浸法实验效果 |
2.3.2 碱浸法脱漆实验效果 |
2.3.3 有机溶剂脱漆实验效果 |
2.4 实验小结 |
第三章 硫酸浸溶法脱除废旧喷涂吊具表面涂膜的实验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内容 |
3.3.1 溶浸条件实验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实验分析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漆膜脱除率 |
3.4.2 基材铁的损失率 |
3.4.3 不同硫酸浓度对脱漆效果的影响 |
3.4.4 溶浸时间对脱漆效果的影响 |
3.4.5 不同搅拌方式及强度对脱漆效果的影响 |
3.4.6 不同温度对脱漆效果的影响 |
3.4.7 循环利用次数对脱漆效果的影响 |
3.5 漆膜脱除的机理研究 |
3.6 实验小结 |
第四章 喷砂法脱除废旧喷涂吊具表面涂膜的实验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4.3.1 喷砂材料及粒径 |
4.3.2 喷吹压力 |
4.3.3 喷吹距离 |
4.3.4 喷吹时间 |
4.4 喷砂实验 |
4.4.1 不同磨料对漆膜脱除率的影响 |
4.4.2 不同钢渣粒径对漆膜脱除率的影响 |
4.4.3 喷吹压力对漆膜脱除率的影响 |
4.4.4 喷吹距离对漆膜脱除率的影响 |
4.4.5 喷吹时间对漆膜脱除率的影响 |
4.4.6 不同磨料的抗破碎性比较 |
4.5 实验小结 |
第五章 脱除废旧喷涂吊具漆膜的工艺流程方案 |
5.1 引言 |
5.2 硫酸浸溶法工艺流程的最佳方案 |
5.2.1 硫酸浸溶法处理工艺方案 |
5.2.2 硫酸浸溶法处理工艺流程 |
5.2.3 硫酸浸溶法处理工艺流程简述 |
5.2.4 工艺参数 |
5.3 硫酸浸溶法处理工艺计算 |
5.3.1 废旧喷涂吊具处理量计算 |
5.3.2 溶浸槽设计与计算 |
5.3.3 浓硫酸用量计算 |
5.3.4 分离设备设计与计算 |
5.3.5 清洗槽设计与计算 |
5.3.6 废酸贮存槽设计与计算 |
5.3.7 中和槽设计与计算 |
5.3.8 泵的计算与选型 |
5.3.9 管道的设计与计算 |
5.3.10 阀门的设计与计算 |
5.4 硫酸浸溶法技术成果应用前景 |
5.4.1 设计方案 |
5.4.2 设计规模 |
5.4.3 工艺流程 |
5.4.4 投资分析 |
5.4.5 投资估算 |
5.4.6 运行费用分析 |
5.4.7 项目总产值分析 |
5.4.8 项目毛利润分析 |
5.5 硫酸浸溶法小结 |
5.6 喷砂法处理工艺的最佳方案 |
5.6.1 喷砂法处理工艺方案 |
5.6.2 喷砂法处理工艺流程 |
5.6.3 喷砂法处理工艺流程简述 |
5.6.4 工艺参数 |
5.7 喷砂法处理工艺计算 |
5.8 喷砂法技术成果应用前景 |
5.9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节能构造建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相关概念辨析 |
1.1.2 建筑工业化的起源与特点 |
1.1.3 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 |
1.1.4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概况 |
1.1.5 建筑节能与构件连接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本文研究对象 |
1.2.2 本文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研究 |
1.3.2 装配式建筑连接构造的研究 |
1.3.3 装配式建筑外墙板节能构造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阅读与典型案例研究 |
1.5.2 跨学科研究 |
1.5.3 总结归纳 |
1.5.4 图解与图示 |
1.5.5 建造实践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设计策略 |
2.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源起与发展 |
2.1.1 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探索期 |
2.1.2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期 |
2.1.3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碰撞期 |
2.1.4 数字化、信息化的变革期 |
2.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艺术性与技术性 |
2.2.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技术性 |
2.2.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艺术性 |
2.2.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 |
2.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解决策略 |
2.3.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构件自身性质的设计策略 |
2.3.2 外墙板构件组合设计策略 |
2.3.3 小结 |
2.4 当前国内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局限性 |
2.4.1 技术和人才培养问题 |
2.4.2 成本问题 |
2.4.3 政策法规问题 |
2.4.4 生产及管理问题 |
2.5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设计原则 |
2.5.1 安全健康 |
2.5.2 长寿命可维修 |
2.5.3 节能环保 |
2.5.4 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平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构造 |
3.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研究的相关方面 |
3.1.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的部位 |
3.1.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建筑材料 |
3.1.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建造工艺 |
3.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构件的材料特性 |
3.2.1 混凝土 |
3.2.2 金属材料——钢材 |
3.3 基于外墙板材料特性的连接构造方式 |
3.3.1 螺栓连接 |
3.3.2 焊接连接 |
3.3.3 浇筑连接 |
3.3.4 粘结连接 |
3.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工程应用研究 |
3.4.1 外墙板与主体结构 |
3.4.2 外墙板之间 |
3.5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设计与建造原则 |
3.5.1 安全合理,稳定可靠 |
3.5.2 因材施用,因地制宜 |
3.5.3 连接高效,通用可换 |
3.5.4 绿色建造,节能环保 |
3.5.5 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节能构造 |
4.1 建筑节能概述 |
4.1.1 建筑节能的概念 |
4.1.2 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 |
4.1.3 节能构造的地域性 |
4.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保温构造研究 |
4.2.1 节能墙体分类及墙体结构 |
4.2.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保温构造形式分类 |
4.2.3 常见的保温隔热材料 |
4.3 新型环保节能保温材料——木丝水泥板 |
4.3.1 木丝水泥板概述 |
4.3.2 木丝水泥预制保温墙板 |
4.3.3 木丝水泥板保温系统设计 |
4.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保温构造设计策略 |
4.4.1 外墙板保温构造的形式选择 |
4.4.2 外墙板保温构造的材料选择 |
4.4.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内保温构造实现工业化的影响因素 |
4.5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节能构造设计与建造原则 |
4.5.1 安全可靠 |
4.5.2 操作高效 |
4.5.3 因地制宜 |
4.5.4 绿色环保 |
4.5.5 保温装饰一体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建造设计实践——以南京市江宁区实验房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1.1 设计背景 |
5.1.2 项目简介 |
5.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设计与建造分析 |
5.2.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 |
5.2.2 预制管道板 |
5.2.3 外墙板独立接缝填充装饰一体化 |
5.2.4 预制金属材料装饰板 |
5.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节能构造建造设计分析 |
5.3.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与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 |
5.3.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相互之间的连接构造 |
5.3.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与金属装饰板的连接构造 |
5.3.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节能构造 |
5.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节能构造计算 |
5.4.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传热系数计算 |
5.4.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热惰性指标的计算 |
5.4.3 平壁内部温度的确定及露点温度计算 |
5.4.4 计算结果与问题分析 |
5.4.5 PTemp软件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归纳总结 |
优化研究与前景展望 |
外墙板构件库的建立与完善 |
完善建筑构件的设计、生产与建造体系 |
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实验测试与实际应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作者简介 |
附录一 南京市江宁区实验房项目外墙板建造图 |
附录二 南京市江宁区实验房项目建筑施工图 |
(7)基于非传统图案化技术可控构筑软材料微结构化表面及其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软物质材料概述 |
1.2 表面图案化概述 |
1.3 转移印刷技术 |
1.3.1 概述 |
1.3.2 贴花转移印刷技术 |
1.4 表面起皱 |
1.4.1 概述 |
1.4.2 表面起皱的物理机制 |
1.4.3 表面皱纹的制备 |
1.4.4 表面皱纹形貌的调控 |
1.5 智能响应型表面 |
1.5.1 智能表面的制备 |
1.5.2 智能皱纹微图案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表面处理协助转印法的软弹性体表面图案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表征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DMS的表面处理研究 |
2.3.2 表面处理协助的转移印刷法(sTP) |
2.3.3 sTP过程中转移规律的探究 |
2.3.4 PDMS表面多级图案化 |
2.3.5 PDMS薄基底表面s TP图案化 |
2.3.6 sTP图案化的应用探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降解聚合物膜/基双层系统:表面起皱的光擦除/调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MMA和PLA的光降解研究 |
3.3.2 光调控PMMA/PDMS和PLA/PDMS表面皱纹微结构 |
3.3.3 光消皱机理的研究 |
3.3.4 光降解聚合物体系响应性微图案的应用探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偶氮苯聚合物基复合系统:全光控可逆起皱/消皱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表征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大光强白光全面积曝光起皱研究 |
4.3.2 光起皱机理研究 |
4.3.3 大光强选择性曝光处理起皱研究 |
4.3.4 小光强曝光处理诱导消皱和光起皱/消皱循环性能研究 |
4.3.5 多功能复合体系的拓展 |
4.3.6 高纵横比皱纹图案 |
4.3.7 全光控可逆图案在光子学方面的应用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液滴脉冲微喷射的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制备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表 符号对照表 1 绪论 |
1.1 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 |
1.2 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制备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微流道制备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微电极制备技术研究现状 |
1.3 基于液滴微喷射技术的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制备技术 |
1.3.1 液滴微喷射技术 |
1.3.2 液滴微喷射技术在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论文选题意义及来源 |
1.4.2 论文结构及研究内容 2 液滴脉冲微喷射形成机理及仿真分析 |
2.1 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技术的基本特征 |
2.2 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特性及微流体脉冲驱动原理 |
2.2.1 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作动器的选型及特性 |
2.2.2 微流体脉冲驱动原理 |
2.3 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的微喷嘴内微流体流动速度分析 |
2.3.1 圆柱形微管道内微流动微分方程 |
2.3.2 微喷嘴内微流体流动速度分析 |
2.4 液滴脉冲微喷射形成过程数值分析 |
2.4.1 微喷嘴几何结构 |
2.4.2 微喷射仿真过程 |
2.4.3 微喷射仿真结果分析 |
2.5 微喷射形成过程观测实验 |
2.5.1 主液滴微喷射形成过程观测 |
2.5.2 卫星液滴微喷射形成过程观测 |
2.6 本章小结 3 液滴脉冲微喷射基础实验及微液滴沉积成线过程分析 |
3.1 液滴脉冲微喷射实验系统 |
3.1.1 实验系统构建 |
3.1.2 微喷嘴的制作 |
3.2 液滴脉冲微喷射基础实验研究 |
3.2.1 实验材料选择 |
3.2.2 实验结果分析 |
3.3 微液滴沉积成型分析 |
3.3.1 固壁表面的润湿性 |
3.3.2 微液滴撞击固壁理论分析 |
3.3.3 微液滴撞击固壁最大铺展直径理论分析 |
3.4 微液线成型过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液滴脉冲微喷射与液体模塑法的微流道制备研究 |
4.1 基于液滴脉冲微喷射的微流道制备实验系统 |
4.2 基于甘油液体阳模微喷直接成型的微流道制备实验 |
4.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2 玻璃基底的亲水化处理及分析 |
4.2.3 甘油液体阳模的微喷直接成型制备 |
4.2.4 PDMS微流道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4.3 基于甘油液体阳模提拉-微喷成型的微流道制备实验 |
4.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2 亲疏水图层的制备 |
4.3.3 甘油液体阳模的提拉-微喷成型制备 |
4.3.4 PDMS微流道的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液滴脉冲微喷射的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制备研究 |
5.1 基于纳米银墨水微喷射的微电极制备实验 |
5.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2 实验系统与方法 |
5.1.3 玻璃基底的疏水化处理及分析 |
5.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 基于纳米银墨水微喷射的微电极性能分析 |
5.2.1 微电极微观形貌分析 |
5.2.2 微电极的结合强度测试 |
5.2.3 微电极导电性能的稳定性分析 |
5.3 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及应用实验 |
5.3.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5.3.2 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
5.3.3 葡萄糖溶液浓度检测分析实验 |
5.3.4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创新点归纳 |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9)基于水果保鲜的光催化分解乙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水果保鲜储藏研究现状 |
1.2.2 乙烯气体环境研究现状 |
1.2.3 提高光催化剂TiO_2活性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Ag~+掺杂型纳米TiO_2的制备及表征 |
2.1 负载型纳米TiO_2的制备技术 |
2.2 溶胶-凝胶反应的基本过程及优点 |
2.3 Ag~+掺杂的纳米TiO_2制备过程 |
2.3.1 试验试剂与器材 |
2.3.2 试验步骤及过程 |
2.4 Ag~+掺杂型纳米TiO_2的结构分析 |
2.4.1 试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
2.4.2 薄膜厚度的测量计算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4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Ag~+掺杂型纳米TiO_2的光催化性能测试分析 |
3.1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2 光催化反应的原理 |
3.3 分解乙烯性能测试 |
3.3.1 光辐射分析及光强的变化研究 |
3.3.2 接触面积的变化研究 |
3.3.3 薄膜层数的变化研究 |
3.3.4 薄膜晶粒大小的变化研究 |
3.4 香蕉贮藏试验 |
3.4.1 试验装置设计及试验方法 |
3.4.2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Ag~+掺杂型纳米TiO_2的等离子体改性研究 |
4.1 等离子体改性试验原理 |
4.2 等离子体改性试验装置及步骤 |
4.3 薄膜表面改性效果表征与试验 |
4.3.1 改性前后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4.3.2 改性前后的X-射线衍射分析 |
4.3.3 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4 等离子体改性对乙烯分解效率的影响 |
4.3.5 乙烯分解影响因素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活动与成果 |
(10)电子电镀近期研发动态及对电镀工业发展前景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电镀工业的发展前景 |
1.1 电镀工业会被淘汰吗 |
1.2 电镀技术的优势与劣势 |
1.3 电镀技术的优势若干例证 |
1.4 攻克环保关, 前景更光明 |
2 电子电镀与表面处理技术的研发动态 |
2.1 宏电子学与宏电子产业 |
2.2 印制电子技术与宏电子产业 |
2.3 PCB喷墨打印工艺新成就 |
2.4 印制板绿色低成本制造新技术 |
2.5 3D-MID新技术 |
2.6 真空镀与电镀、有机涂层相结合技术 |
2.7 电沉积纳米超疏水镍薄膜材料 |
3 电镀及表面处理技术研发中几个新热点和突破 |
3.1 电镀技术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一些应用 |
3.2 超临界流体在表处理中的应用 |
3.3 离子液体中电沉积 |
3.4 硅烷复合稀土转化膜技术以及双层膜技术有重大突破 |
3.5 金属铜表面转化膜技术也有很大突破 |
3.6 各知名国际公司在电镀技术上推进的动态 |
4 绿色环保电镀工艺及废水处理相关技术动态 |
4.1 广州三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无氰高密度镀铜 |
4.2 CDS酸性无氰镀铜工艺 |
4.3 无氰镀金银工艺研究最新成果 |
4.4 高效复合电镀废水处理技术 |
4.5 高选择性浓缩回收法处理重金属废水 |
4.6 全面优化膜法处理电镀废水 |
相关推荐论文 |
附录:旧金山Semicon West 2010展会中Extreme Electronics报告会简介 |
四、我国材料表面处理新技术的发展及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钢激光淬火晶粒细化及参数优化研究[D]. 刘丹峰. 燕山大学, 2021(01)
- [2]MPCVD法制备金刚石膜及其表面处理工艺研究[D]. 冯曙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短切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D]. 王梦尧.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4]航站楼金属屋面设计研究[D]. 王宏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废旧喷涂吊具表面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D]. 郑冬冬.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6]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节能构造建造设计研究[D]. 王冠军. 东南大学, 2019(05)
- [7]基于非传统图案化技术可控构筑软材料微结构化表面及其应用探索[D]. 汪娟娟. 天津大学, 2019(06)
- [8]基于液滴脉冲微喷射的集成电极微流控芯片制备及实验研究[D]. 杨利军. 南京理工大学, 2019
- [9]基于水果保鲜的光催化分解乙烯研究[D]. 谷峣.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电子电镀近期研发动态及对电镀工业发展前景的思考[A]. 郁祖湛,江明华. 第十二届全国表面工程·电镀与精饰年会暨2014(重庆)国际表面工程论坛论文集, 2014
标签:水泥强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