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发布(论文文献综述)
朱志鹍,耿斐,赵成龙,孙浩森[1](2021)在《建筑类高校学报期刊评价指标与发展策略分析》文中指出建筑类高校学报是呈现行业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分析其主要期刊评价指标变化是掌握期刊水平、总体特征和发展态势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统计分析了2009—2018年间8种建筑类高校学报的主要评价指标。统计时段内建筑类高校学报的载文量明显减少,尤其是近5年的年平均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均出现快速下降,而他引率、引用刊数、基金论文比和被引半衰期则略有上升。总体上,建筑类高校学报的主要评价指标整体明显低于科技期刊的平均水平;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高校学报自身的定位、发展机制的桎梏以及高校的重视和投入不足等导致建筑类高校学报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应及时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办刊质量和水平。
何晓燕,王婧,张芳英,刘志强,伍军红[2](2021)在《2020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盘点》文中研究表明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8—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0年)等为数据源,统计分析2020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信息、影响力指标、TOP10期刊排行、国际影响力、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变更、取得的成绩等,并从政策支持、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考,为科技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参考。
林永丽,甘辉亮,莫琳芳,边冬冬[3](2020)在《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11—2017年连续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11—2017年连续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探索中文科技期刊的快速健康发展之道。方法以2012—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的数据为依据,统计分析2011—2017年入选中国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科技类)TOP5%和TOP5%~10%期刊的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TC)、国际他引影响因子(IF)和国际影响力指数(CI),以及中国知网收录的各期刊的基本情况,包括主办单位、创刊时间、出版周期、单期页码、年发文量、数据库收录情况。结果 2011—2017年连续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有115种,其中TOP5%期刊28种,TOP5%~10%期刊21种,TOP10%期刊66种。连续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IF平均值、TC平均值呈逐年增长趋势,CI平均值基本保持不变。从办刊单位来看,这些期刊中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期刊最多,其次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期刊;另有大量各个专业学会主办的期刊及少量高校和企业主办的期刊。从出版周期刊来看,大多数期刊为月刊。从单期页码来看,200页左右的期刊最多。从年均发文量来看,TOP5%年均201~300篇最多,TOP5%~10%和TOP10%年均101~200篇最多。入选TOP5%的期刊加入的数据库最多。结论 (1)中文科技期刊在国际上已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在逐年增强,但在数量上和强度上仍需努力。(2)加强学术团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缩短出版周期、增加单期页码、增加年发文量、加入尽可能多的数据库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期刊的影响力。(3)政策的调整、鼓励国外优秀华人学者在国外办中文期刊、培养和重视期刊出版人才等,有助于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出版水平。
马峥[4](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高一帆,王霞[5](2020)在《科技期刊红点指标与期刊影响力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医学类期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医学期刊红点指标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提高期刊影响力的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版与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发布的2017年与2016年医学类8个学科的173种期刊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发布的2017年的影响因子与2016年红点指标、来源文献量为分析指标,采用Pearson或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医学综合类,心血管病学类,骨外科学类,肿瘤学,儿科学,消化病学,口腔医学,核医学、医学影像学8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影响因子与红点指标无显着相关性,来源文献量与红点指标呈正相关。结论:研究对象发文的学科研究热点重合度与影响因子之间无显着相关性,无法直接反映或预测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发文的学科研究热点重合度与年发文量呈正相关,说明发文量大的期刊更重视热点研究的文章。提示期刊发文应避免学科学研究点的重复性报道,规范关键词的使用,注重基础研究,避免学术不端,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提高期刊影响力。
刘雪立,郭佳[6](2020)在《中文科技期刊评价:现状·问题·建议》文中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评价是科技期刊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结合长期中文科技期刊工作和研究实践,详细分析以同行评议为主导和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文科技期刊评价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坚持正确的期刊评价导向、建立权威科技期刊评价机构、强化同行评议制度、完善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体系等。
张芳英,王婧,刘志强,吴国雄[7](2020)在《肩负服务科技重要使命 建设卓越中文科技期刊——2019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出版盘点》文中认为文章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年报》等为主要数据源,盘点2019年度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出版状况,包含国内外学术影响力、获得基金资助情况及获奖情况等。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徐芷慧[8](2019)在《《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科技无国界的今天,科技期刊不仅是展示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更是记录和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和阵地。《甘肃科学学报》作为地方科研院所主办的甘肃省唯一的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更是甘肃省科技成果信息聚集、发布、检验的重要平台。而面对现如今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期刊市场,《甘肃科学学报》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以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现阶段的学术影响力为主要目的,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的发展历程,选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评价指标,分别从国内科技核心期刊中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甘肃省内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的范畴对《甘肃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科技期刊进行对比发现《甘肃科学学报》办刊过程中存在编辑把关不严、稿源单一且质量不高、栏目设置不成熟、数字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并针对办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扩充稿源、合理规划学科与栏目、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建议,以期能为提升《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
魏绪秋[9](2018)在《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体现着作者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体现着科研机构、学科的学术声望和科研实力。此外,我国所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高影响力学术论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科研人员及其管理人员一直关注的焦点。目前,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主要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性评价以同行评议为基础,定量评价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文献计量方法和以社交媒体数据为基础的Altmetrics的量化方法。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文献计量方法是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方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此外,在学术论文评价过程中,引文分析方法既包含了量化评价,又包含了同行评议(“小同行”、“大同行”)。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提出了以学术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为研究视角,以学术论文的动态引证数据为学术论文影响力客观评估量化的基础数据,从影响广度(影响范围)、影响深度(影响程度)两个维度,从文献层面(基本指标)、作者层面(细化指标)和学科层面(延伸指标)三个层面,来评估量化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从而为全面评估与量化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提供新视角、新方法、新思路。本文的内容框架除引言、研究结论与展望外,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中:第2章是对学术论文的定义、类别、特征和作用进行了梳理,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定义、要素、类型进行了讨论,最后对目前常用的三种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同行评议、量化评价和综合评价)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体系研究及其不足)进行讨论。第3章是对引证与被引证文献、引文链、引文网络、引证动机与引证行为,引文分析的概念、发展史、类型、应用等进行论述。随后,引入了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和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的术语,探讨了引证广度、引证深度、引证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系,并构建了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采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引证文献各要素用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其中:第4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被引频次峰值量以及动态的引证时间因子能否适用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结果表明: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具的不均衡性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提供了依据;学术论文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在学术论文发表的第二年至第四年内,但是其不能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被引频次峰值量这一指标数据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引证时间因子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学术论文的动态影响力。并将学术论文影响力划分为:短期学术论文影响力、中期学术论文影响力和长期学术论文影响力。第5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以及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发现:学术论文的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以及引证文献类型强度指标能够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文献类型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侧重于量化在学术期刊论文上的影响力;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文献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6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作者数量、引证作者强度以及基于引证作者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发现:学术论文的引证作者数量以及引证作者强度指标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作者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作者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7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学科数量、引证学科强度以及基于引证学科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表明:学术论文的引证学科数量以及引证学科强度指标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学科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学科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三部分(第8章)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分析。首先构建了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其构建的4原则、目标、模型要素进行说明,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基于各年期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估与量化动态体系;其次,对CNKI-CCD数据库中“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学术论文的综合影响力动态、连续地评估与量化;最后,与基于各引证指标数据的评价结果以及基于被引频次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估,以评估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研究发现: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能够从文献层面、作者层面、学科层面较好的反映出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
魏明坤[10](2018)在《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作为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造高效的知识传递与交流环境、提升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测度其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成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内因。在知识快速增长时代,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如何快速提高学术论文影响力成为学者关心的主要问题。论文的开放获取对提高学者、研究机构、国家或地区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价值和发展潜力,成为科学活动学术能力、科研地位评价的重要内容。论文影响力不仅有利于反映论文质量和价值,还反映科学活动或学者的科研水平、学术能力、学术同行的认可度和关注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术交流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丰富了论文开放获取的交流途径。根据学术交流方式的不同,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包含论文web1.0影响力,还包括论文web2.0影响力,web1.0影响力和web2.0影响力综合体现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本文从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价值、质量及关注度等方面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全面研究,除引言和结论外,剩余部分分为五章,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二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对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特点,梳理了开放获取理论、科学交流理论、引文分析理论以及Altmetrics的起源与发展;最后对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梳理,涉及的内容包括评价学理论与方法、科学评价的原则、学术论文评价的指标。第三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首先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产生以及类型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原生影响要素、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次生影响要素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原生影响要素和次生影响要素构建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赋值。第四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进行分析。首先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量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学科领域、国家或地区、基金资助以及参考文献的分布;其次对基于被引频次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包括研究机构、施引文献、基金资助、论文篇幅、同行评议对被引频次的影响,其中ESI指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包括高被引学术论文和热点论文;最后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进行分析。通过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进行测度。基于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测度影响力时,分析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在使用次数存在优势,分别分析研究机构、基金资助、论文篇幅与参考文献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的影响,并提出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强度测度公式。在对Altmetrics指标测度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时,包括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关注度、Altmetrics指标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以及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测度值。最后根据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测度的适用性,通过使用次数指标和Altmetrics相关指标构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的作用进行分析。第六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和web2.0影响力评价指标,构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以PloS ONE为例计算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其次对影响力得分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力得分与被引频次指标呈强相关;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研究机构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在国际范围得到显着提升。最后对提高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200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发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发布(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类高校学报期刊评价指标与发展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建筑类高校学报概况及评价指标的选取 |
1.1 建筑类高校学报的选取 |
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2 主要期刊评价指标的变化 |
2.1 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 |
2.2 他引率 |
2.3 引用刊数 |
2.4 被引半衰期 |
2.5 基金论文比 |
3 建筑类高校学报发展策略探讨 |
3.1 主要指标下滑原因分析 |
3.2 发展策略探讨 |
(1) 专业化转型 |
(2) 内涵式发展 |
(3) 引进、培养专业人才 |
4 结语 |
(2)2020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 |
1.1 地域分布 |
1.2 出版周期 |
1.3 创刊时间 |
2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发展情况 |
2.1 影响力分析 |
2.2 2020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指标排行TOP10 |
2.3 2020年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情况 |
3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数据库收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 |
3.1 国内数据库收录情况 |
3.2 国外数据库 |
3.3 2020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取得的成绩 |
4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建设思考 |
4.1 政策支持,大力推动期刊发展 |
4.2 应急响应,有力支撑疫情防控 |
4.3 平台建设,提升期刊传播广度 |
4.4 智能出版,助推期刊融合发展 |
5 结语 |
(3)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11—2017年连续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指标 |
1.4 术语解释[1] |
2 结果 |
2.1 2011—201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变化情况 |
2.2 整体国际影响力情况 |
2.3 2011—2017连续7年入选TOP5%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 |
2.4 2011—2017连续7年入选TOP5%~10%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 |
2.5 2011—2017年连续7年入选TOP10%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 |
3 讨论 |
3.1 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
3.2 中文科技期刊未来之发展 |
3.2.1 政策方面 |
3.2.2 学术团体 |
3.2.3 出版人才 |
3.2.4 出版周期 |
3.2.5 其他 |
(4)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
2.3.1 热力学熵概念 |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
2.3.3 信息熵概念 |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
2.3.5 信息熵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
3.2.1 构造指标矩阵 |
3.2.2 标准化处理 |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
3.3.3 指标计算 |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
3.4 小结 |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测度思路 |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
4.3.1 实证测算 |
4.3.2 结果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
5.1 构建指标体系 |
5.1.1 准则层构建 |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
5.2.3 计算权重 |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
5.3.1 样本的特点 |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
6.3 讨论 |
6.3.1 未来研究展望 |
6.3.2 研究局限性 |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科技期刊红点指标与期刊影响力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医学类期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研究指标 |
1.2.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6)中文科技期刊评价:现状·问题·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以同行评议为主导的科技期刊评价 |
1.1 政府管理部门主导的期刊评价 |
1.2 期刊出版学术组织主导的科技期刊评价 |
2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科技期刊评价 |
3 中文科技期刊评价存在的问题 |
3.1 政府主导的期刊评价活动存在较大局限性 |
3.2 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制度不健全 |
3.3 文献计量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
3.3.1 影响因子滥用和误用 |
3.3.2 新指标不断推出,但推广应用极其艰难 |
3.3.3 期刊评价机构众多,各机构自行发布评价结果 |
3.3.4 期刊的学科分类乱象丛生,跨学科评价困难重重 |
4 中文科技期刊评价的对策建议 |
4.1 坚持正确的期刊评价导向 |
4.1.1 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政治性 |
4.1.2 引导期刊提升知识服务水平,坚守民族性 |
4.1.3 有利于推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鼓励创新性 |
4.1.4 建立“一票否决”评价标准 |
4.2 建立权威科技期刊评价机构 |
4.3 强化中文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制度 |
4.3.1 建立国家科技评价专家库 |
4.3.2 充分发挥专业学术团体的同行评议作用 |
4.3.3 创建具有同行评议性质的文献数据库 |
4.4 完善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体系 |
4.4.1 影响因子的优化 |
4.4.2 创建反映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 |
4.4.3 综合性评价指标代替独立评价指标 |
(7)肩负服务科技重要使命 建设卓越中文科技期刊——2019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出版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1 2019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国内影响力 |
1.1 影响力指标情况 |
1.2 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 |
2 2019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
2.1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
2.2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世界学术影响力 |
2.3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情况 |
3 2019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取得的成绩 |
3.1 优秀论文获奖情况 |
3.2 获得国家级基金资助情况 |
4 关于建设卓越中文科技期刊的思考 |
4.1 创新服务,增强中文科技期刊与学科专家之间的黏性 |
4.2 因地制宜,打造中文科技期刊的特性 |
4.3 与英文期刊协同发展,拓展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渠道 |
4.4 强化新媒体融合出版,增强中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 |
5 结语 |
(8)《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及提升途径 |
1.3.2 关于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 |
1.3.3 关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 |
1.3.4 关于甘肃省科技期刊影响力 |
1.3.5 关于《甘肃科学学报》影响力分析 |
1.3.6 文献综述小结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我国科技期刊概况 |
2.1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
2.1.1 科技期刊数量与数据库收录数量持续走高 |
2.1.2 行政化办刊导致与市场脱节 |
2.1.3 高质量论文流失严重 |
2.1.4 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
2.2 甘肃省科技期刊发展概况 |
2.3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
2.3.1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章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
3.1 《甘肃科学学报》发展概况 |
3.1.1 《甘肃科学学报》创刊情况 |
3.1.2 《甘肃科学学报》发展历程 |
3.1.3 《甘肃科学学报》获奖与收录情况 |
3.2 《甘肃科学学报》办刊要素分析 |
3.2.1 栏目设置分析 |
3.2.2 学科分布分析 |
3.2.3 基金论文分析 |
3.2.4 稿源分析 |
3.3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
3.3.1 期刊评价指标分析 |
3.3.2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总结 |
第四章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质量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 编辑把关不严 |
4.2 稿源充足但质量欠佳 |
4.2.1 稿源单一 |
4.2.2 稿件学术质量不高 |
4.3 栏目设置不成熟 |
4.4 编辑审稿具有局限性 |
4.4.1 编辑学科背景有限 |
4.4.2 外审力度不够 |
4.5 数字化进程缓慢 |
4.5.1 《甘肃科学学报》网站建设滞后 |
4.5.2 采编系统功能不完善 |
4.5.3 DOI码推广力度不足 |
4.5.4 尚未涉足知识服务领域 |
第五章 提升《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思考 |
5.1 拓宽稿源渠道,保证稿源质量 |
5.1.1 重视约稿组稿工作 |
5.1.2 关注学科前沿,掌握学科动态 |
5.1.3 充分调动编委积极性 |
5.2 发掘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 |
5.2.1 合理利用栏目评价 |
5.2.2 适时增设新栏目 |
5.3 加强编辑把关力度,提高编辑工作质量 |
5.3.1 树立“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 |
5.3.2 加大外审力度 |
5.3.3 发展学科编辑,培养敏锐的学术眼光 |
5.3.4 把握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特殊性 |
5.4 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知识服务 |
5.4.1 通过网站建设树立期刊品牌 |
5.4.2 优先数字出版 |
5.4.3 全文数据库资源整合 |
5.4.4 由内容服务转向知识服务 |
5.4.5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着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
网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 |
致谢 |
(9)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概述 |
2.1 学术论文 |
2.1.1 学术论文定义 |
2.1.2 学术论文类别 |
2.1.3 学术论文特征 |
2.1.4 学术论文作用 |
2.2 学术论文影响力 |
2.2.1 学术论文影响力定义 |
2.2.2 学术论文影响力要素 |
2.2.3 学术论文影响力类型 |
2.3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 |
2.3.1 同行评议 |
2.3.2 量化评价 |
2.3.3 综合评价 |
2.4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 |
2.4.1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2.4.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 |
2.4.3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的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与评价框架 |
3.1 引证与引文分析法 |
3.1.1 引证相关概念 |
3.1.2 引文分析法 |
3.2 引证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系 |
3.2.1 引证广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3.2.2 引证深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3.2.3 引证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3.3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 |
3.3.1 学术论文与其动态引证文献(数据) |
3.3.2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构建 |
3.3.3 学术论文引证峰值理论及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4.1 被引频次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4.1.1 被引频次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4.1.2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4.2 被引频次峰值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
4.2.1 被引频次峰值 |
4.2.2 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4.2.3 被引频次峰值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
4.3 基于引证时间因子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4.3.1 引证时间因子概念 |
4.3.2 引证时间因子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
4.3.3 基于引证时间因子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结果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5.1 引证文献类型及确定 |
5.1.1 引证文献类型界定 |
5.1.2 引证文献类型确定 |
5.2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5.2.1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5.2.2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5.2.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5.3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
5.3.1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 |
5.3.2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5.3.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
5.4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5.4.1 引证文献类型引证时间 |
5.4.2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
5.4.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6.1 引证作者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6.1.1 引证作者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6.1.2 引证作者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6.1.3 基于引证作者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6.2 引证作者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
6.2.1 引证作者强度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6.2.2 引证作者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6.2.3 基于引证作者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
6.3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6.3.1 引证作者引证时间 |
6.3.2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
6.3.3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7.1 引证学科界定与确定 |
7.2 引证学科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7.2.1 引证学科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7.2.2 引证学科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7.2.3 基于引证学科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7.3 引证学科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
7.3.1 引证学科强度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 |
7.3.2 引证学科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7.3.3 基于引证学科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
7.4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7.4.1 引证学科引证时间 |
7.4.2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
7.4.3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 |
8.1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
8.1.1 构建原则 |
8.1.2 构建目标 |
8.1.3 模型要素 |
8.1.4 确定指标权重 |
8.1.5 评价体系 |
8.2 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与分析 |
8.3 评价结果评估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
2.1.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 |
2.1.2 影响力 |
2.1.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与影响力的关系 |
2.2 开放获取理论 |
2.3 科学交流理论 |
2.4 引文分析理论 |
2.5 Altmetrics的起源与发展 |
2.6 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2.6.1 评价学理论与方法 |
2.6.2 科学评价基本原则 |
2.6.3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
2.6.4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 |
3.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3.1.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 |
3.1.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产生 |
3.1.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类型 |
3.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要素与评价指标 |
3.2.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原生影响要素 |
3.2.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次生影响要素 |
3.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要素与评价指标关系 |
3.4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框架 |
3.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及指标选取 |
3.4.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3.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分析 |
4.1 基于数据分析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
4.1.1 学科领域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据分析 |
4.1.2 国家/地区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据分析 |
4.1.3 基金资助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据分析 |
4.1.4 参考文献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据分析 |
4.2 基于被引频次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
4.2.1 研究机构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4.2.2 施引文献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4.2.3 基金资助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4.2.4 论文篇幅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4.2.5 同行评议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4.3 基于ESI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
4.3.1 基于高被引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
4.3.2 基于热点论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
4.4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的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分析 |
5.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数据的影响力分析 |
5.1.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数据优势分析 |
5.1.2 研究机构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的影响 |
5.1.3 基金资助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的影响 |
5.1.4 论文篇幅与参考文献数量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的影响 |
5.1.5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强度的影响力分析 |
5.2 基于Altmetrics指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5.2.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Altmetrics指标关注度影响 |
5.2.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Altmetrics指标与被引频次相关性分析 |
5.2.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的Web2.0影响力分析 |
5.2.4 基于Altmetrics指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评价 |
5.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6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综合评价 |
6.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与模型 |
6.1.1 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
6.1.2 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6.1.3 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
6.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分析 |
6.2.1 影响力与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
6.2.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6.2.3 国家/地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6.2.4 研究机构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6.3 提高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200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发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类高校学报期刊评价指标与发展策略分析[J]. 朱志鹍,耿斐,赵成龙,孙浩森.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1(03)
- [2]2020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盘点[J]. 何晓燕,王婧,张芳英,刘志强,伍军红. 科技与出版, 2021(03)
- [3]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11—2017年连续7年入选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及启示[J]. 林永丽,甘辉亮,莫琳芳,边冬冬. 海军医学杂志, 2020(06)
- [4]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5]科技期刊红点指标与期刊影响力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医学类期刊为例[J]. 高一帆,王霞. 科技传播, 2020(06)
- [6]中文科技期刊评价:现状·问题·建议[J]. 刘雪立,郭佳. 编辑学报, 2020(01)
- [7]肩负服务科技重要使命 建设卓越中文科技期刊——2019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出版盘点[J]. 张芳英,王婧,刘志强,吴国雄. 科技与出版, 2020(03)
- [8]《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D]. 徐芷慧. 兰州大学, 2019(09)
- [9]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魏绪秋. 武汉大学, 2018(06)
- [10]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魏明坤. 武汉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