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台宗声明考略──佛乐东渐研究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周耘[1](2021)在《论音乐传统的延续与传统音乐的变迁》文中认为文章通过解析传统音乐文化的概念,将传统音乐文化解构为"音乐传统"与"传统音乐"两个层面。认为前者侧重观念、制度,具有稳定延续的特性;后者特指具体作品,具有发展变迁的特性;二者不同的属性,共同维系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章强调,只要掌控好"音乐传统延续"与"传统音乐变迁"的平衡机制,在现代化、全球化加速的21世纪,传统音乐文化仍能呈现多样的音乐传统永续不绝、多彩的传统音乐熠熠生辉的局面。
刘勇[2](2016)在《中日《天台禅林寺智者大师画赞》梵呗解析》文中认为源自于中国的日本天台宗佛教音乐,虽然经过日本本土的传承和演变,在佛教音乐的名称上存在不同,但依然显露出中国汉文化的特点。而中国天台宗佛教音乐则明显具有中国传统音乐和江南地域的特色。珍藏于日本国天台宗鱼山太原寺的《天台禅林寺智者大师画赞》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传承的《天台禅林寺智者大师画赞》两份梵呗是很好的例证。
黄君[3](2015)在《黔之佛教音乐现状的研究 ——以金沙县佛教丧葬音乐为例》文中认为璀璨的五千年文化,囊括了五十六个民族的智慧,一脉相传的文明铸就了惊天动地的辉煌成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个人的智慧就是社会文明前进的助推器,每一次文化革新运动必须推动新思想的变革发展。代代相传的民族宗教文化却体现出民族文化之魅力。原始年代,古老的东方文化凭借着口传声教的方式延续着人类文明史的精髓。因此,在总面积仅有2528平方公里的金沙县却融入了苗、彝、满、汉、回等多个民族。民族与民族间融洽相处,依靠的就是民族之间的信仰及其相互尊重,从而构建和谐的多民族聚居氛围。金沙县的佛教音乐文化是一种外来文化,他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滋生茁壮,必然具有自己的独道之处。贵州省金沙县佛教丧葬音乐是佛教音乐的一部分。它融合了儒、释、道文化,同时以结合当地的民间习俗,巫术活动而得以发展。在传承过程中,它也“宗主辈分”关系沿袭至今,现如今是第四代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九版十三腔”是唯一稍有的变化。在将近三百年历史中,所行法事、所用书籍、所用的打击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曲牌名都没有变化。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将运用到历史文献调查法、推理论证法,田园调查法,以及访谈的形式,对贵州省金沙县佛教丧葬祭祀过程中产生的音乐,在本地区的现状进行研究,看看该种音乐是属于佛教中的那个支系,或者是否是单纯的佛教音乐。因此,笔者将运用历史文献调查法,推演法对贵州省金沙县的佛教丧葬音乐现状做一个初探性的总结;运用田园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金沙县的佛教丧葬音乐现状的多样性,民族性做一个初探性的总结。同时运用抽样调查法,以点与面的关系对贵州省金沙县的佛教丧葬音乐现状做一个初探性的阐述总结。
王鑫沂[4](2014)在《汉传佛教音乐东流日本之唐密梵呗真言宗“声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佛教起源于印度,其文化源远流长。佛教在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佛教精神渗透到各个国家,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约于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并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相交融,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不同宗派。佛教音乐与佛教文化一脉相承,经过长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形成了汉传、藏传和南传三个佛教音乐体系。本文所涉及到的为汉传佛教音乐体系中的“唐密——真言宗”派。唐密,由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于唐开元年间传入中土,在中华大地兴盛弘扬。大同元年,由空海大师传入日本,延续法脉。然而,唐密在华夏大地兴盛一百余年后,于唐会昌年间遭遇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灭佛,唐密在中国大陆逐渐消亡,与此同时,唐密梵呗,即源自古代印度五明之一的“声明”,也随之失传。东传日本的唐密梵呗——“声明”,在传入日本之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成为一门成熟的宗教艺术。本文的主旨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透过唐密梵呗真言宗“声明”文化的历史发展、形成东传、宗脉流派、主要类别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汉传佛教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规律,通过对真言宗“声明”音乐形态、宗教内涵及其应用的分析,阐述唐密文化的精髓。
边朝妮[5](2014)在《李崇望和他的四部器乐作品探究》文中指出李崇望(1935—)是中国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他从事音乐创作60多年,作品涉及民族器乐、声乐、舞剧音乐和影视音乐等多个领域。他曾创作出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音乐近千部作品。近十年来,李崇望在国内外举行的个人器乐音乐会就有十几场,对中国传统民乐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民族器乐是李崇望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其中选出四首作品运用音乐学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总结他的音乐创作特征、艺术经验。最后对李崇望和他的四首作品进行评价,以期对中国器乐创作的发展做些许贡献。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李崇望的生活经历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其几个重要的艺术创作阶段详细论述以及艺术贡献的分类整理,以此来了解李崇望的艺术创作历程和民族器乐贡献;第二章根据李崇望器乐创作的不同形式,分别对笛子独奏曲《塔塔尔族舞曲》、交响音诗《雁门关随想》、交响音画《圣境》和古琴与民族乐队《禅思》进行简介和音乐本体分析;第三章对四部器乐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规整性、民族性和标题性等创作构思特点进行论述;结语部分对李崇望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他的四部作品在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领域中的历史价值进行了探究。
师敏[6](2011)在《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的入唐求法僧作为唐代佛教东渡的核心载体,在唐代中日佛教交流以及日本中古文化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圆仁是众多求法僧中被称为“日本的玄奘”的僧人,堪称中日佛教交流的代表性人物。首先,圆仁在盛唐之后入华求法巡礼各地九年零两个月,回国后大力弘扬佛教文化,是一位在唐文化东传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人物。其次,他完善了日本天台宗,为日本佛教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第三,他对当时日本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从文学艺术到民俗信仰等各个层面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最后,他留给后人一本兼具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汉文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本文以圆仁在唐的学习和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为研究主线,对他在唐文化流播日本的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全面的清理,力图客观而准确地评论其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具体考察和论证步骤如下:首先在导论中介绍有关圆仁文献资料的整理情况,重点介绍国内学者和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说明进一步研究圆仁的现实意义。第一章论述圆仁来唐的历史背景。首先论述唐朝国力由盛到衰背景下的东亚国际体系。其次考察这种国际大背景下的中日文化交流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圆仁来唐求法的真实身份和真实目的。第二章阐述圆仁在唐的求法活动。通过考察求法、求取佛法的途经和求取外书的内容三个方面来展开详细讨论。第三章探讨圆仁在唐的社会交往。从“圆仁在唐的四种主要社会交往、唐朝社会各阶层对圆仁的态度和社会交往在圆仁求法过程中的作用”三个层面着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其中,在唐社会各阶层对其态度方面,就态度的好坏进行量化分析,更完整地考察圆仁在唐的社会交往状况。第四章考察圆仁对日本佛教的影响,主要就天台宗、观音信仰、文殊信仰等方面进行论述。本章首次较深地讨论了圆仁对天台宗的发展和完善。探讨了圆仁和文殊信仰的关系,并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学界不太关注的观音信仰对圆仁的影响。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通过考察日本平安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有代表性的各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探讨圆仁对日本语言文字、文学、音乐、美术和民俗信仰的影响,对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以及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做出更为公正准确的评价。第九章从“圆仁在中日文明交往中的作用、圆仁的精神及其对当代人的启示和圆仁入唐求法所体现的文明交往特点”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和总结唐代中日之间的文明交往。客观地说,学术界尤其是日本学界关于圆仁的研究成果已经不少,要想在众多学者颇多耕耘的这一研究领域寻找新的突破点实非易事。此论文力求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圆仁来唐求法及归国后的文化贡献作进一步探讨,一方面填补中国学术界的空白,另一方面也为日本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卓娜[7](2010)在《草原“圣”会——呼伦贝尔地区甘珠尔庙宗教音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珠尔庙建庙200余年,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藏传佛教寺院。其中,一年一度的甘珠尔庙大法会已成为本寺庙最重要的佛事活动,而大法会仪式进行中的音声行为又作为仪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始至终覆盖着仪式的展现。目前,甘珠尔庙大法会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寺庙为依托,以宗教活动为动因,以集市活动为表现形式,融艺术、游乐、经贸等活动为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它传承的过程中,既保留了原来的风貌又形成了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这充分说明了藏传佛教音乐与蒙古地区本土宗教仪式行为以及风俗习惯和祭礼仪式,既分离又融合地存在着,形成一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宗教信仰文化特征的“本土传统”。本文主要运用民族音乐学局内人与局外人双视角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甘珠尔庙大法会仪式音乐实录进行研究。同时,笔者借用音乐文化丛分类系统,审视了甘珠尔庙仪式音乐分类的问题。对甘珠尔庙仪式音乐从核心、中介、外围三个层次进行划分。此外,通过对甘珠尔庙仪式音乐功能及文化特征的透析,从宏观把握甘珠尔庙音乐文化传统及变迁。
师敏[8](2009)在《佛教和日本艺术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佛教传入日本以后,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即:佛教在日本哲学、日本文学艺术、日本人的伦理道德、日本的科学技术等领域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近年来,将佛教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佛教与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论文层出不穷,硕果累累。在此以介绍佛教与日本艺术关系的研究成果为主,并以近20年来中国大陆的佛教研究为重点,从佛教与日本音乐、日本建筑、茶道花道等三个方面对研究概况试作评述。
卓拉[9](2009)在《净土梵音—庐山东林寺佛教音乐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庐山东林寺是我国汉传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自东晋创立以来,由初建莲社的123人,历经唐、宋时期的广泛传播,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它以称念佛号这一简便易行的修持方法成为国内外佛教一大主流,无论法事仪轨还是称念佛号都始终伴随着“以音声做佛事”的思想,并流传至今。本文主要运用民族音乐学局内人与局外人双视角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笔者多次的实地考察,以东林寺净土宗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基础,系统地梳理了东林寺净土宗音乐的发展脉络。本文选取盂兰盆会法事仪轨的实录报告为切入点,深入地透析净土音乐、仪式、信仰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运用了分析、比较等方法,对东林佛号音乐进行了研究,以了解东林佛号在净土思想传播、传承方面的核心作用及其音乐的特殊性。
方墨涵[10](2008)在《2001-2007中日音乐比较研究的新进展、新创获》文中认为进入新千年以来,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以其文化相对主义的学术理念、多元文化与多学科交叉的视域和方法,取得了学术上的新进展、新创获,呈现出不同于"世界音乐研究"其它领域的鲜明特征:着重于音乐本体的研究以及研究中新手段、新材料的运用;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
二、天台宗声明考略──佛乐东渐研究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台宗声明考略──佛乐东渐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论音乐传统的延续与传统音乐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引 论 |
一、传统音乐文化概念解构 |
二、音乐传统与传统音乐特性解析 |
1.音乐传统的延续特性 |
2.传统音乐的变迁特性 |
三、音乐传统延续与传统音乐变迁两翼平衡 |
1.把握利用音乐传统的稳定属性 |
2.掌控引导传统音乐的变迁发展 |
结 论 |
(2)中日《天台禅林寺智者大师画赞》梵呗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天台宗《画赞》梵呗的音乐本体形态解析 |
(一) 唱词结构 |
(二) 旋律句式发展手法 |
1. 长短句的发展手法 |
2.“鱼咬尾”② |
3.“换头合尾”③ |
4. 调式和拍子 |
二、日本天台宗《画赞》梵呗的音乐本体形态解析 |
(一) 曲谱形式 |
(二) 音阶基础和拍子 |
(三) 调式调性 |
三、中日两份《画赞》梵呗之比较 |
(一) 中国《画赞》的民族化特征 |
1.《画赞》的中国古代佛教音乐特征 |
2.《画赞》的江浙民歌音乐特征 |
3.《画赞》的道教音乐风格特征 |
(二) 日本《画赞》的中国特征 |
1. 曲谱记录形式的中国特征 |
2. 五音音名符号的中国特征 |
3. 调式的中国特征 |
三、结语 |
(3)黔之佛教音乐现状的研究 ——以金沙县佛教丧葬音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佛教音乐的研究评述 |
一、国内佛教音乐的研究评述 |
二、国外佛教音乐的研究评述 |
第二章 金沙县佛教丧葬音乐的历史沿革 |
一、金沙县佛教丧葬音乐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
(一) 梵呗的历史性 |
(二) 梵呗的现实性 |
(三) 梵呗的现实对历史的再现 |
第三章 金沙县佛教音乐现状中的艺术现象 |
一、乐器的分类现象 |
(一) 吹奏乐器 |
(二) 铜锣乐器 |
(三) 皮革乐器 |
(四) 打击乐曲牌名分类现象 |
二、金沙县佛教丧葬音乐中的代表性法事及现存经卷现象 |
(一) 金沙县佛教丧葬音乐中的代表性法事 |
(二) 金沙县佛教丧葬音乐中现存部分经卷的现象 |
第四章 金沙县佛教丧葬音乐现状中的艺术特征 |
一、金沙县佛教丧葬音乐世俗化中体现的艺术特征 |
(一) 文化艺术特征 |
(二) 图像艺术特征 |
(三) 音乐的和谐特征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查问卷 |
致谢 |
(4)汉传佛教音乐东流日本之唐密梵呗真言宗“声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现状 |
三、 主要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意义 |
六、 创新点 |
第一章 佛教音乐与唐密梵呗 |
第一节 关于佛教音乐 |
一、 中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与发展 |
二、 佛教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
第二节 关于唐密梵呗 |
一、 唐密梵呗的形成 |
二、 唐密梵呗的东传 |
第二章 唐密梵呗东流日本的重要流派——真言宗“声明”之南山进流 |
第一节 真言宗“声明”之南山进流概述 |
一、 “声明”概述 |
二、 声明与梵文悉昙的关系 |
三、 显密声明 |
四、 南山进流“声明”脉络 |
五、 南山进流声明略颂 |
第二节 真言宗南山进流“声明”的主要类别 |
一、 赞呗 |
二、 偈颂 |
三、 咒语 |
四、 经文 |
第三章 真言宗南山进流“声明”之音乐形态 |
第一节 真言宗南山进流“声明”的乐律系统 |
一、 中国“十二律”理论与日本“十二律”理论 |
二、 “十二律”的计算方法 |
第二节 真言宗南山进流“声明”的音阶旋法 |
一、 音阶 |
二、 旋法 |
第三节 真言宗南山进流“声明”的音域音调 |
一、 音域 |
二、 音调——五音五调子 |
第四节 真言宗南山进流“声明”的乐谱 |
一、 古代乐谱 |
二、 改进乐谱 |
第四章 真言宗“声明”在唐密仪式仪轨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唐密行仪 |
第二节 唐密仪式——灌顶 |
第三节 修持仪轨——四度加行 |
一、 礼拜加行、理趣加行 |
二、 十八道法 |
三、 金刚界、胎藏界 |
四、 护摩法 |
第四节 唐密“涅盘会” |
一、 仪式介绍 |
二、 仪式溯源 |
三、 仪式程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李崇望和他的四部器乐作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李崇望的音乐创作历程 |
第一节 生平介绍 |
第二节 创作分期 |
一、 音乐探索期 |
二、 专业学习期 |
三、 音乐辉煌期 |
四、 音乐顿悟期 |
第二节 艺术贡献 |
一、 器乐创作 |
二、 声乐创作 |
第二章 李崇望四部器乐作品的简介和音乐本体分析 |
第一节 笛子独奏曲《塔塔尔族舞曲》 |
第二节 交响音诗《雁门关随想》 |
第三节 古琴与民族乐队《禅思》 |
第四节 交响音画《圣·境》 |
第三章 李崇望民族器乐创作特征 |
第一节 规整性 |
第二节 旋律性 |
第三节 标题性 |
一、 题材内容 |
二、 音乐形象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感谢 |
(6)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资料的类型与存世现状 |
第一章 圆仁入唐求法的背景 |
第一节 唐册封体制下的中日文化交流 |
一、册封体制 |
二、9世纪前期的日本遣唐使 |
第二节 圆仁入唐求法前的经历 |
一、圆仁师事最澄 |
二、圆仁入唐求法动机的形成 |
第二章 圆仁在唐的求法活动 |
第一节 圆仁在唐的求法历程 |
一、圆仁求法的第一站——扬州 |
二、圆仁求法的第二站——赤山法华院 |
三、圆仁求法的第三站——五台山 |
四、圆仁求法的最后一站——长安 |
第二节 圆仁的求法途经 |
一、圆仁求取佛法的途经 |
二、圆仁求取经典的途经 |
第三节 圆仁求取的外书 |
一、语言文学类 |
二、典章礼仪制度和地志类 |
三、日常生活类 |
第三章 圆仁在唐的社会交往 |
第一节 圆仁在唐的四种主要社会交往 |
一、圆仁和各级政府官员的交往 |
二、圆仁和僧侣的交往 |
三、圆仁和普通民众的交往 |
四、圆仁和新罗人的交往 |
第二节 唐朝社会各阶层对圆仁的态度 |
一、唐朝廷和各级政府官员对圆仁的态度 |
二、僧侣对圆仁的态度 |
三、普通民众对圆仁的态度 |
四、新罗人对圆仁的态度 |
第三节 社会交往在圆仁求法过程中的作用 |
一、圆仁和他人的物质交往 |
二、圆仁和他人的精神交往 |
三、圆仁和他人的政治交往 |
第四章 圆仁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
第一节 圆仁归国后的弘法活动 |
一、归山 |
二、灌顶、授戒和修法 |
三、示寂 |
第二节 圆仁对日本天台宗的影响 |
一、确立天台密教体系 |
二、引入法照的五会念佛 |
三、弘传法华忏法 |
四、宣扬戒律并重视授戒 |
第二节 圆仁和文殊信仰 |
一、五台山文殊信仰对圆仁的影响 |
二、归国后圆仁对文殊信仰的推广 |
第三节 圆仁和观音信仰 |
一、圆仁与《观世音经》 |
二、入唐途中圆仁对观音灵验的亲身体会 |
三、唐观音应化信仰对圆仁的影响 |
四、回国后圆仁对观音信仰的推广 |
第五章 圆仁对日本语言文字的贡献 |
第一节 圆仁传入的梵文 |
一、圆仁在唐对梵语的学习 |
二、《请来目录》中的梵汉两体和梵字本经卷 |
三、圆仁悉昙学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 |
第二节 圆仁传入的汉语 |
一、圆仁在唐对汉语的学习 |
二、圆仁传入的新汉音 |
三、圆仁的汉文着作 |
第六章 圆仁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
第一节 日记在日本平安时期的发展 |
第二节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叙述特色 |
一、人称的转换 |
二、视角的切换 |
第三节 《入唐法巡礼行记》的文学性 |
一、从圆仁对人物的描写看《行记》的文学性 |
二、从圆仁对景物的描写看《行记》的文学性 |
三、从圆仁对人文景观的描写看《行记》的文学性 |
四、从圆仁对民间疾苦的描写看《行记》的文学性 |
第七章 圆仁对日本佛教音乐和美术的影响 |
第一节 圆仁对日本佛教音乐的影响 |
一、圆仁在唐观摩的佛教法会仪式 |
二、圆仁创立天台声明 |
第二节 圆仁对日本佛教美术的影响 |
一、圆仁带回的密教方面的美术资料 |
二、圆仁请回的天台宗图像 |
三、圆仁在日本佛教雕刻方面的贡献 |
四、圆仁在日本佛教建筑方面的贡献 |
第八章 圆仁对日本民俗的影响 |
第一节 赤山明神与泰山府君 |
第二节 泰山府君祭 |
一、安倍晴明 |
二、泰山府君祭的影响 |
第三节 泰山府君信仰 |
一、日本民间的泰山府君信仰 |
二、赤山禅院(赤山神社) |
第九章 从圆仁入唐求法看唐代中日之间的文明交往 |
第一节 圆仁在中日文明交往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圆仁的精神及其对当代人的启示 |
一、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精神 |
二、吃苦耐劳、情达变通的精神 |
三、志存高远、不断精进的精神 |
四、刻苦求学、治学严谨的精神 |
五、诲人不倦、造福世人的精神 |
第三节 圆仁入唐求法体现出来的文明交往特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慈觉大师圆仁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作者简介 |
(7)草原“圣”会——呼伦贝尔地区甘珠尔庙宗教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甘珠尔庙的历史沿革及其音乐现状考略 |
1.1 甘珠尔庙介绍概况 |
1.1.1 甘珠尔庙的地理位置 |
1.1.2 甘珠尔庙的历史沿革 |
1.1.3 目前寺院规模 |
1.2 甘珠尔庙音乐现状考略 |
1.2.1 经常诵的几种经 |
1.2.2 甘珠尔庙宗教活动及佛事现状 |
1.3 甘珠尔庙大法会简况 |
1.3.1 甘珠尔庙大法会的宗教和民俗特征 |
1.3.2 甘珠尔庙大法会的当代变迁 |
小结 |
第2章 甘珠尔庙秋季大法会及大殿开光仪式程序内容及音乐活动实录 |
2.1 甘珠尔庙器乐曲分类及法器介绍 |
2.1.1 甘珠尔庙器乐曲分类 |
2.1.2 仪式中所用法器 |
2.2 甘珠尔庙大法会法事程序与音乐纪实 |
2.2.1 永恒的祭祀——祭敖包仪式 |
2.2.2 早课诵经 |
2.2.3 长寿经 |
2.3 甘珠尔庙大殿开光仪式 |
小结 |
第3章 甘珠尔庙仪式音乐内涵、功能分析及其文化特征 |
3.1 甘珠尔庙仪式音乐内涵分析 |
3.1.1 核心层次——以藏语为主的佛教经腔 |
3.1.2 中介层次——蒙藏语相结合的经腔 |
3.1.3 外围层次——法会活动中节庆歌舞音乐 |
3.2 甘珠尔庙仪式音乐功能分析 |
3.2.1 社会功能 |
3.2.2 对参与者的影响 |
3.2.3 对寺庙的影响 |
3.3 甘珠尔庙音乐文化特征 |
3.3.1 地域性与包容性 |
3.3.2 社会性与民俗性 |
3.3.3 宗教性与世俗性 |
3.3.4 娱乐性与审美性 |
小结 |
第4章 甘珠尔庙大法会音乐形态分析 |
4.1 局内、局外音乐文化观 |
4.2 音乐形态分析 |
4.2.1 音乐的构成要素特点 |
4.2.2 音腔特点 |
4.2.3 伴奏乐器特点 |
4.2.4 演唱方式 |
4.3 呼伦贝尔地区其他寺院音乐使用情况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净土梵音—庐山东林寺佛教音乐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写作本课题的意义及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以及实地考察时间与对象 |
1、净土祖庭----庐山东林寺历史及其音乐传统 |
1.1 净土祖庭——东林寺概况 |
1.1.1 净土宗 |
1.1.2 初祖慧远与东林寺 |
1.1.3 东林寺地理位置及历史概况 |
1.1.4 目前寺院规模 |
1.2 东林寺净土宗音乐传统 |
1.2.1 东晋至南朝——东林寺净土宗佛教音乐的初弘期 |
1.2.2 隋、唐至宋——东林寺净土宗音乐的华化期 |
1.2.3 元、明、清——东林寺净土宗音乐的保持期 |
1.2.4 东林寺净土宗音乐的现状考略 |
1.2.4.1 佛事现状 |
1.2.4.2 东林寺现有法师 |
1.2.4.3 其他音乐活动 |
1.2.4.4 传播之广 |
2、净土仪轨——东林寺盂兰盆会法事仪轨程序内容及音乐采录报告 |
2.1 盂兰盆会法事程序及音乐采录报告 |
2.1.1 仪式介绍:历史与社会文化背景 |
2.1.2 仪式前准备、坛场设置 |
2.1.3 仪式中所用法器 |
2.2 法事程序与音乐纪实 |
2.2.1 净坛 |
2.2.2 上兰盆供 |
2.2.3 众僧受食9:33′22〞——11:30 |
2.3 盂兰盆会仪式的音乐构成 |
3、净土心声----东林佛号音乐研究 |
3.1 佛号与东林佛号的由来 |
3.1.1 佛号 |
3.1.2 东林佛号的由来 |
3.2 东林佛号音乐形态分析 |
3.2.1 韵律性节拍节奏 |
3.2.2 旋律发展手法 |
3.2.3 曲式结构与调式调性 |
3.2.4 与法器的结合 |
3.2.5 音腔 |
3.3 与其他佛号念诵的对比 |
3.4 东林佛号的应用范围及功能分析 |
3.4.1 应用范围 |
3.4.1.1 日常修行法事 |
3.4.1.2 延生普佛、往生普佛、早晚课 |
3.4.1.3 阿弥驼佛圣诞祝仪 |
3.4.1.4 大蒙山施食仪规 |
3.4.1.5 莲海心灯法会 |
3.4.1.6 千亿圣号大念诵 |
3.4.2 功能分析 |
3.4.2.1 宗教功能 |
3.4.2.2 传播功能 |
3.4.2.3 社会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2001-2007中日音乐比较研究的新进展、新创获(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中的音乐本体研究以及研究中新手段、新材料的运用 |
(一) 中日音乐声、律、调比较研究 |
(二) 中日记谱法比较研究 |
(三) 中日乐器比较研究 |
二、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 |
(一) 中国音乐东传比较研究 |
(二) 中日明清乐比较研究 |
(三) 琉球音乐与大陆音乐比较研究 |
(四) 中日传统音乐与戏曲比较研究 |
(五) 中日宗教音乐比较研究 |
(六) 音乐史学史和音乐文献史料研究 |
四、天台宗声明考略──佛乐东渐研究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音乐传统的延续与传统音乐的变迁[J]. 周耘.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21(02)
- [2]中日《天台禅林寺智者大师画赞》梵呗解析[J]. 刘勇. 美育学刊, 2016(03)
- [3]黔之佛教音乐现状的研究 ——以金沙县佛教丧葬音乐为例[D]. 黄君. 西北民族大学, 2015(04)
- [4]汉传佛教音乐东流日本之唐密梵呗真言宗“声明”文化研究[D]. 王鑫沂. 山东艺术学院, 2014(05)
- [5]李崇望和他的四部器乐作品探究[D]. 边朝妮. 天津音乐学院, 2014(09)
- [6]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 师敏. 西北大学, 2011(09)
- [7]草原“圣”会——呼伦贝尔地区甘珠尔庙宗教音乐研究[D]. 卓娜.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5)
- [8]佛教和日本艺术关系的研究[J]. 师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9]净土梵音—庐山东林寺佛教音乐考察与研究[D]. 卓拉. 江西师范大学, 2009(07)
- [10]2001-2007中日音乐比较研究的新进展、新创获[J]. 方墨涵.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