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漳州“普渡”习俗的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林伟[1](2020)在《漳州木版年画当代艺术价值研究》文中指出漳州木版年画作为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组成部分,是闽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它以一种古朴的方式记录着闽南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进程,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了浓厚的闽南的地域特色,传递着闽南人民的审美情趣、审美观点、审美意识等文化内涵,阐释了在特定时间里的闽南的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漳州木版年画逐渐从闽南人民的生活需要向一种精神意蕴更为丰富的观念性艺术靠扰,不管是在媒介、功能、手段还是在目的和观念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更加丰富的形式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在艺术趋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当代艺术想要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正视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发掘漳州木版年画的当代艺术价值,可以拓宽中国传统美术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的道路,为当代艺术家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创作提供重要的借鉴依据和更多的灵感源泉。本文首先从工艺特色、民俗内涵、艺术特色三个方面阐述了漳州木板年画的艺术价值。其次,从漳州木版年画对当代绘画的影响与启示着重阐述了漳州木版年画的当代艺术价值。分别从漳州木版年画“中和之美”的造型意趣,别具特色的“粉质颜料”的广泛使用以及漳州木版年画的思想内涵在当代绘画中的渗透这三个方面叙述了相关的当代艺术家在中国当代绘画作品中运用漳州木版年画元素的具体表现,从而引发对当代艺术的启示和思考。最后,分析和介绍了漳州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和多元化应用,对传承保护漳州木版年画提出措施和建议。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漳州木版年画的当代艺术价值,引起人们对优秀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视,使漳州木版年画焕发出新的光彩。同时为当代艺术家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和思路,激发创作热情,创造出更多富有民族意蕴的艺术作品。
卢佳秀[2](2020)在《南靖大众爷信仰及其民俗 ——以石门岩为主》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是以南靖县大众爷信仰这一民间信仰为研究对象,侧重对于南靖船场石门岩大众爷信仰进行个案探究。在结合南靖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历史沿革、民俗特点基础上,对南靖县10个镇的阴祀神庙宇进行宏观调研,进而分析南靖境内大众爷等阴祀庙宇的形成特点、分布状况、信仰情况,突出石门岩大众爷对于船场梧宅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神职功能。此外,着重针对船场石门岩大众爷庙与其他庙宇的互动关系:分析石门岩大众爷庙和梧宅境内的四甲公王庙、垂功堂、帝君庙、孔子庙所形成的以石门岩为核心的独特庙宇网络空间体系,探究石门岩大众爷庙与梧宅境外进香庙宇所形成的分散型进香吃香火关系。民俗活动是民间信仰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仪式形式体现民众对于信仰的敬畏与生活愿望诉求。本文主要深入探究石门岩大众爷信仰的岁时节庆的民俗活动、乩童扶乩和灵签药签,进而剖析石门岩大众爷信仰与当地社会的互动关系和阐述信仰背后深层的社会意义。从大众爷研究的学术、文化、社会意义进行阐述石门岩大众爷与其他阴祀神的独特之处——神格化的神,已经超乎普通阴祀神的存在,即石门岩大众爷已经具有较高的神职。石门岩大众爷信仰与地方社会互动发展也是其神格化的过程。本文选取的石门岩大众爷作为个案具有代表性,探究阴祀神神格化过程在闽南民间信仰研究中涉猎较少,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庄丽燕[3](2020)在《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管理研究 ——以温州市洞头区为例》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遗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洞头区是浙江省温州市四大主城区之一,是全国14个海岛区(县)之一,作为一个移民海岛县,洞头是闽南文化和东瓯文化的交融地,特殊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积淀造就了博大精深的非遗资源。作为公共利益的必然选择,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县域政府作为非遗保护的主要责任主体,作为连接非遗项目、基地和传承人的直接纽带,在非遗保护管理、促进县域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几年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与当前发展和今后需要相比较,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以温州市洞头区非遗保护传承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阅读文献、咨询座谈等形式,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探讨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建议洞头县域非遗保护传承管理工作继续学深吃透各级政策,从体制上机制上提供保障;动态纵深推进资源调查;加强县域相应配套经费的核算;完善并储备一批项目向上争取支持;落实传承人培育的最后归属点;通过经济价值支撑文化价值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
郑莉[4](2019)在《祖先与孤魂:马来西亚芙蓉坡兴化人的中元普渡仪式》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历次田野考察笔记与文献资料为基础,考察马来西亚芙蓉坡兴化人的中元普渡仪式,探讨华南原乡传统的传承机制与海外华人社会的在地化策略。在兴化原乡,祖先崇拜与孤魂祭祀属于不同的仪式传统。祖先崇拜一般在中元(农历七月)举行,孤魂祭祀一般在下元(农历十月)举行。然而,海外兴化人的中元普渡仪式却有所不同,即不仅要祭祀无祀孤魂,还要祭祀祖先的亡灵。祖先崇拜延续了原乡农历七月的仪式传统,孤魂祭祀则受到福建人(漳泉移民)的影响。作为"混合型"的宗教仪式,兴化中元普渡仪式适应了海外华人社会特有的历史环境,加强了同乡同族的社会文化网络。
胡泰斌[5](2019)在《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文中认为台湾因地理位置与内陆以海相隔,自明郑时期起才逐渐被开发,尤其是清朝收复台湾大量的中原赴台文人和移民,为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拓垦做出了较大贡献,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改变自然的结晶。论文以1662-1895年清代台湾古典纪行诗为对象,分析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轨迹,梳理台湾古典纪行诗歌的发展。从明郑遗民、清代赴台仕宦、台湾当地文人的诗歌中,挑选出台湾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宦游文人和当地文人的作品,以海洋文化的影响、台湾自然风景的书写、人文景观的描述、民俗风情和热带物产的记录等,对古典纪行诗分类归纳,研究不同时代文人古典纪行诗歌中的地理差异、人文背景、观念意识、精神情怀、生活方式,探讨遗民文人的流亡心境、仕宦文人的家国情怀、当地文人的故土气息,以及不同时代台湾古典纪行诗的主题和特色。论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通过对现有台湾古典诗歌的研究,结合台湾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纪行诗的特点,对台湾古典纪行诗的内涵进行界定。正文分三大部分进行分析,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台湾古典纪行诗歌的发展背景和影响因素。第三章至第六章,通过渡海赴台的感受、在台所见的山川湖潭、特产风物、文化遗迹、民俗信仰、生产生活等,分析台湾古典纪行诗的文化表达、情志表现、审美意识。第七章,阐述古典纪行诗在明郑遗民、宦游文人和当地文人的精神印象。结语对台湾古典纪行诗的文化价值,结合旅游学的功能,提出以诗歌为文化底蕴的旅游开发,提升古典纪行诗的文化内涵。
张沁兰[6](2019)在《琉球久米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琉球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自明代初期被纳入东亚宗藩体系,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后,作为最初“闽人三十六姓”移民的聚居地久米村,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琉球王国给予了种种的免税、官职与教育特权。久米村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向琉球传播的中心,而久米村人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传播琉球的最主要使者之一。因此,琉球久米村在中琉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及为琉球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等方面发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多将“闽人三十六姓”或久米村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或仅局限于某一历史时期加以讨论,第一次立足于久米村的形成及其发展的整个历程,全面涉及到与久米村紧密相关的: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与久米村的形成、久米村人与中琉关系、“萨摩入侵”与久米村的“补籍”、琉球对外关系中的久米村人、久米村的行政管理与文化传统、琉球复国运动与久米村的衰亡、久米“崇圣会”与“门中会”等内容。叙事的时限,始自明初的“闽人三十六姓”移居,迄于当今的久米村各宗亲“门中会”赴福建寻根访祖。旨在对琉球久米村作出多维度、整体性的探讨,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久米村的发展脉络,还原其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和完整面貌,重新阐述其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同时还在结合个别专题的研究上,力争能为弥补解决琉球王国及中琉关系中的一些长期以来被忽略的、或原本以为文献无徵的史实问题,作些必要的辨析与考证。本文立足于学术界的前期成果,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与研究,认为明清时期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基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通过较大规模的东海海域移民——久米村人,东被琉球王国,成为当时琉球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进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由于琉球久米村的宗亲组织,至今依然活跃在冲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成了冲绳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且明显保留着带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习俗文化传统,从而对在海外、尤其是东亚地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与琉球久米村宗亲组织的联系,福建与冲绳的友好往来,使之能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成为本文在认真客观阐释琉球久米村人功绩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作用与影响,以彰显中国人的和平理念,使之能够成为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的促进力量。
朱梦影[7](2019)在《闽南民间信仰旅游表征研究 ——以惠安青山王信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间信仰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以通过旅游表征,向旅游者展示、表达,成为重要的旅游符号、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闽南是民间信仰富集地区。这里既有在整个区域具有影响力的“宏观尺度”民间信仰,也有在若干县域具有影响力的“中观尺度”民间信仰,还有众多仅在若干乡镇范围具有影响力的“微观尺度”民间信仰。当前,在文化和旅游日益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闽南各地不仅重视“宏观尺度”“中观尺度”民间信仰的旅游表征,也纷纷关注“微观尺度”民间信仰的旅游表征。文章选取惠安县山霞镇青山王信仰为研究案例,探讨闽南地区“微观尺度”民间信仰旅游表征的基础、状况、方式,以及表征媒介,思索“微观尺度”民间信仰如何与当地旅游业融合发展。文章通过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结合文献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编码,利用Nvivo11软件进行分析,得到6个主范畴化概念:非物质文化表征、物质文化表征、整体环境、营销方式、体验感知、旅游规划,在此基础上绘制出青山王信仰的旅游表征模型。研究发现,以青山王信仰为代表的闽南地区众多“微观尺度”民间信仰,与当地旅游业结合不够紧密,旅游表征不充分,其包含的有形的、无形的文化要素既没有有效地转化为旅游产品,也没有形成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旅游符号,旅游收益少,效益低,难以给游客深刻的旅游体验。研究认为,当地在发展旅游业中,应采取措施,加大青山王信仰的旅游表征,如凝炼青山王信仰的精神内核,将其转化为地方旅游符号,打造旅游品牌和形象;依托青山王信仰的宫庙、雕艺、技艺,塑造旅游景观;借助青山王信仰的文化要素,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抓取青山王信仰具有的民俗特性,组织相关旅游活动、节事活动,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等,促进青山王信仰与当地旅游业融合发展。
聂晓[8](2019)在《赵公明形象转变研究 ——兼谈道教与文学的互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赵公明是着名的财神,学界目前对赵公明的研究多集中于考察他的出身和转变为财神的原因,对赵公明的其他形象关注较少。本文结合道教典籍、文学作品、方志、随葬文书等文献对赵公明的形象进行整体把握,勾勒赵公明的形象转变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赵公明形象转变的原因。文章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考察宋以前赵公明在各文献中的形象及其演变缘由;第二章考察宋以降赵公明在道教文献中呈现的神格,包括瘟神和冥神神格在宋以降的余绪、天将和元帅神神格的表现以及准财神神格的生成;第三章分析宋以降赵公明在文人笔下呈现的不同形象,包括武将、元帅神、瘟神和财神;第四章在对宋以降道教文献和文学作品、方志等记载分析的基础上把握赵公明形象的转变脉络以及赵公明形象所呈现的特征,并就此探讨赵公明形象转变的原因,即道教造神的内在张力,宋室对道教的利用,民间信仰功利性的影响和文学创作的大力推动;第五章根据道教与文学在赵公明形象演变中的不同作用,进一步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既指文学对道教的借鉴、阐释、改造,也指道教对文学的吸收,弘教对文学的借用以及道教根据文学的反馈所做出的回应,即再创造。
徐文彬[9](2017)在《1979—1989年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的复兴论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探讨1979—1989年闽南民间信仰的复兴历程。透过文献资料的爬梳以及田野调查,笔者发现侨乡网络与两岸互动的深层影响。换言之,闽南民间信仰的复兴,主要是基于民间自发行为,以及地方当局基于诸多考量对此采取较为灵活的应对策略。
张晓红[10](2017)在《福建节日节俗中的战争印迹及其情感内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有20馀种节日节俗与战争有关,这些战争涉及唐初的畲族起义、唐末的黄巢之乱、五代战乱、明代嘉靖倭乱以及清初的郑成功驻军等,而关联最多的是嘉靖倭乱。这些独特的节日与节俗的形成与传统节日与节俗有关,或增改旧节,或增改旧俗,或增改内涵,表现形态丰富多样。在节日与习俗的情感内涵上,既表达了民众对悲惨的战争历史的深刻记忆,对无辜死难者的悲痛悼念,也有着对英雄人物的感念崇拜,更有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照。这些节日具有非常强烈的地方性特征,是福建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事件、文化传统和节日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漳州“普渡”习俗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漳州“普渡”习俗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漳州木版年画当代艺术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漳州木版年画的工艺特色和民俗内涵 |
2.1 漳州木版年画的工艺特色 |
2.1.1 印制材料 |
2.1.2 印制技法 |
2.2 漳州木版年画的民俗内涵 |
2.2.1 门神画和门画 |
2.2.2 宗教用年画 |
2.2.3 灯画与纸扎画 |
2.2.4 连环画与风俗画 |
2.2.5 葫芦笨 |
第三章 漳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
3.1 独特的艺术风格 |
3.2 形式多样的构图 |
3.3 富有层次感的色彩 |
3.4 地域特征鲜明的造型 |
第四章 漳州木版年画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与启示 |
4.1 漳州木版年画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
4.1.1 “中和之美”造型意趣的感悟 |
4.1.2 别具特色的“粉质颜料”广泛使用 |
4.1.3 文化内涵上的渗透 |
4.2 漳州木版年画对当代艺术的启示 |
第五章 漳州木版年画的传承和保护 |
5.1 漳州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
5.1.1 漳州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 |
5.1.2 传承发展漳州木版年画的措施与建议 |
5.2 漳州木版年画的多元化应用 |
5.2.1 与文化创意产品相结合 |
5.2.2 在素质教育上的应用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南靖大众爷信仰及其民俗 ——以石门岩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及研究动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南靖县自然人文环境与大众爷信仰 |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人文环境与民俗特点 |
第三节 南靖大众爷信仰概况 |
第二章 石门岩宫庙概况 |
第一节 庙宇概况 |
第二节 辖域宫庙 |
第三节 分香庙宇 |
第三章 石门岩大众爷信仰的仪式及习俗 |
第一节 庙方仪式 |
第二节 乩童扶乩 |
第三节 岁时节庆 |
第四章 石门岩大众爷信仰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日常生活 |
第二节 历史传说 |
第三节 社会风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管理研究 ——以温州市洞头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主要观点与创新点 |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理论政策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
2.2 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管理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
2.2.2 政府职能相关原则 |
2.3 地方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管理相关政策 |
2.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关政策 |
2.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相关政策 |
2.3.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相关政策 |
2.3.4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相关政策 |
3 洞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保护现状 |
3.1 洞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3.2 洞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
3.2.1 海洋文化特色明显 |
3.2.2 闽南方言内容居多 |
3.2.3 宗教及民间信仰多 |
3.2.4 旅游文化业态丰富 |
3.3 洞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管理现状 |
3.3.1 组织机构初步健全 |
3.3.2 保护规划配套衔接 |
3.3.3 保护经费基本到位 |
3.3.4 名录体系逐步完善 |
3.3.5 传承基地不断拓展 |
3.3.6 传承队伍逐渐壮大 |
3.4 洞头区妈祖祭典项目发展启示 |
3.4.1 结合民众习俗开展普查建档申报 |
3.4.2 结合文化管理加强保护机构建设 |
3.4.3 结合文化业态丰富宣传展示活动 |
3.4.4 根据活动空间加强宫庙文物保护 |
3.4.5 着眼长远发展做好传承人保护培养 |
4 洞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洞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
4.1.1 重申报轻保护理念仍未扭转 |
4.1.2 传承人培育缺乏有效制度保障 |
4.1.3 资金规模有限获取渠道单一 |
4.1.4 管理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
4.1.5 社会可见度和影响力不足 |
4.2 洞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成因 |
4.2.1 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
4.2.2 传承人认定条件抽象执行难 |
4.2.3 零散想法多具体路径缺乏研究 |
5 完善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推进非遗传承管理 |
5.1.1 细化名录项目 |
5.1.2 抢救濒危项目 |
5.1.3 提升传承人群 |
5.1.4 加强理论研究 |
5.2 融入乡村振兴建设 |
5.2.1 留住乡村记忆 |
5.2.2 非遗基础建设 |
5.2.3 促进产业升级 |
5.3 提升非遗影响力 |
5.3.1 推进全民参与 |
5.3.2 发展新媒体传播 |
5.3.3 深化交流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5)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三节 台湾古典纪行诗的内涵界定 |
一、纪行诗的内涵 |
二、台湾古典纪行诗的界定 |
第一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清代台湾行政区域的历史变迁 |
一、澎湖群岛的变迁 |
二、台南地区的开发 |
三、台中地区的发展 |
四、台北中心的确立 |
五、台东地区的开拓 |
第二节 清代台湾政治经济的自然环境 |
一、澎湖的区位优势 |
二、岛内最早开发地 |
三、中部开发的特点 |
四、北东部诗歌的兴起 |
第三节 清代台湾文化教育的空间氛围 |
一、文教的兴起 |
二、书院的发展 |
第二章 清代台湾文学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康雍时期抚疆巡视的文学体现 |
一、明郑文学的遗风 |
二、游记文学的体验 |
三、御史文学的施政 |
第二节 乾嘉时期教化安民的文学表达 |
一、御史酬赠与澎湖文学 |
二、《小琉球漫志》与《海东札记》 |
三、当地文学兴起 |
第三节 道咸同光时期时政经世的文学反映 |
一、经世振文姚莹 |
二、理政兴学邓传安 |
三、其他文学体现 |
第三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渡海经历的记述 |
第一节 汹涌惊悚的黑水重洋 |
一、渡海体验 |
二、横渡黑水 |
三、海上观光 |
第二节 诡异莫测的飓风海啸 |
一、渡海飓风 |
二、台风危害 |
第三节 祥和宁静的海港岛屿 |
一、海滨风情 |
二、海港风帆 |
三、海岛风味 |
第四节 巨涛骇浪的潮汐海吼 |
一、海水奇观 |
二、海潮声吼 |
三、鹿耳要塞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自然景观的描写 |
第一节 雄险俊秀的山岳奇峰 |
一、玉山雄风 |
二、大冈英姿 |
三、山中寻幽 |
第二节 曲折回绕的河川溪流 |
一、虎尾溪吼 |
二、大甲险滩 |
第三节 碧波荡漾的湖水清潭 |
一、清潭霁月 |
二、日月潭辉 |
三、湖香潭影 |
第四节 琳琅满目的奇花异木 |
一、花香竹韵 |
二、刺桐鲜艳 |
三、热带物产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风物习俗的体现 |
第一节 民殷物丰的饮食特产 |
一、澎湖薯米 |
二、槟榔传谊 |
第二节 朴实淡雅的服饰外型 |
一、服饰传承 |
二、热带风情 |
第三节 恬静舒适的休闲农耕 |
一、农家闲憩 |
二、农耕劳作 |
第四节 缤纷多元的生活习俗 |
一、女性蒙面 |
二、择偶独特 |
三、丧葬仪式 |
第五节 春华秋实的岁时节庆 |
一、刺桐报时 |
二、七夕相约 |
三、盂兰盆会 |
四、除夕庆祝 |
五、赛戏表演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人文古迹的感怀 |
第一节 延平忠烈春秋 |
一、延平功勋 |
二、贞烈五妃 |
第二节 安平赤嵌风云 |
一、赤嵌烟云 |
二、安平烽火 |
第三节 宫观祭祀祈愿 |
一、妈祖崇拜 |
二、城隍庇佑 |
三、中元普度 |
第四节 寺庙朝圣示谕 |
一、祈佛保安 |
二、梵音禅语 |
三、清幽参佛 |
小结 |
第七章 清代台湾纪行诗中的精神印象 |
第一节 台湾遗民文人的心历旅程 |
一、移居海岛与复国期待 |
二、海洋漂泊与人生失意 |
三、社会关怀与安于现状 |
第二节 、台湾仕宦文人的家国情怀 |
一、国家强盛和教化之风 |
二、民生疾苦和抚疆之责 |
三、宦海沉浮和思乡之情 |
第三节 、台湾当地文人的故土气息 |
一、民俗与乡土物产 |
二、游览与凭吊抒怀 |
三、事件与社会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方志 |
二、文集 |
三、研究专着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论文 |
附录 清代台湾纪行文人一览表 |
附录1、大陆赴台文人 |
附录2、台湾当地文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课题研究项目 |
(6)琉球久米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本选题的学术史回顾与梳理 |
三、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与核心资料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与久米村的形成 |
第一节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 |
一、明太祖谕遣特使杨载赍诏入琉与泰期奉表入贡 |
二、琉球三山王入贡与明琉宗藩关系的确立 |
第二节 “闽人三十六姓”移居久米村 |
一、明初“赐闽人三十六姓” |
二、久米村的地理位置及其得名缘由 |
三、琉球国对久米村的优待政策 |
第二章 久米村人与中琉关系 |
第一节 久米村人与琉球王国的请封、迎封、谢恩 |
一、久米村人参与的请封前期活动 |
二、请封与迎封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
第二节 久米村人与朝贡贸易 |
一、明清与琉球的朝贡贸易 |
二、入贡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
第三节 久米村的来华留学生与精英学子 |
一、“官生”的派遣 |
二、来闽的“勤学生” |
三、精英学子 |
第三章 萨摩入侵与久米村的“补籍” |
第一节 萨摩藩入侵琉球与久米村人的抗争 |
一、萨摩岛津氏的入侵 |
二、三司官郑迵与久米村的顽强抵抗 |
三、郑迵密信明朝的最后抗争 |
四、萨摩藩的掌控与“隐蔽政策” |
第二节 久米村的衰落与“补籍”政策的实施 |
一、久米村的凋敝 |
二、琉球的“补籍”政策与久米村人口的增加 |
第四章 琉球对外关系中的久米村人 |
第一节 琉球与东南亚中介贸易中的久米村人 |
一、琉球与东南亚各国的海上贸易 |
二、“大航海时代”的久米村人 |
第二节 琉球与朝鲜关系中的久米村人 |
一、出使朝鲜的久米村人 |
二、琉朝使节北京交往中的久米村人 |
第三节 萨、琉、日关系与久米村人 |
一、久米村人出使萨摩藩 |
二、“上江户”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
第四节 久米村人与“异国船”来访交涉 |
一、欧美“异国船”的强行入琉 |
二、久米村人参与“异国船”的交涉 |
第五章 久米村的行政管理与文化传统 |
第一节 久米村的行政与文教 |
一、久米村人的官职 |
二、孔庙的建立与明伦堂的设置 |
第二节 久米村系家谱的编纂及其特色 |
一、久米村家谱编纂的源流 |
二、久米村系家谱的特色 |
第三节 久米村的宗教信仰 |
一、佛教寺庙林立 |
二、天妃信仰盛行 |
三、祖先祭祀崇拜 |
四、琉球与日本本土宗教信仰对久米村的影响 |
第四节 久米村人的生活习俗 |
一、年节习俗 |
二、婚葬习俗 |
三、饮食习俗 |
四、茶道与饮酒 |
第六章 琉球复国运动与久米村的衰亡 |
第一节 日本册封琉球藩王与强行阻贡 |
一、明治政府蓄谋吞并琉球 |
二、牡丹社事件与日本册封琉球藩王 |
三、日本明治政府吞并琉球 |
第二节 久米村人在华的救亡复国运动及其失败 |
一、琉球密使赴华请愿与久米村人在华救亡活动 |
二、林世功的大义殉国与复国运动的失败 |
三、琉球亡国后的久米村衰败 |
第七章 久米崇圣会与门中会 |
第一节 久米崇圣会的建立及其活动 |
一、久米崇圣会的建立与发展 |
二、至圣庙的兴建 |
三、至圣庙的祭孔活动 |
四、“久米孔子塾”讲座 |
五、人才培育与崇圣会文库的设立 |
第二节 门中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一、阮氏我华会 |
二、毛氏国鼎会 |
三、陈氏华源会 |
四、王氏槐王会 |
五、梁氏吴江会 |
六、久米林氏会 |
第三节 久米村“闽人三十六姓”后裔赴福建寻根访祖 |
一、阮氏我华会的寻访 |
二、毛氏国鼎会的寻访 |
三、陈氏华源会的寻访 |
四、王氏槐王会的寻访 |
五、梁氏吴江会的寻访 |
结语 |
附录1 久米村主要姓氏一览表 |
附录2 历代久米村总役(总理唐荣司)一览表 |
附录3 近世久米村的位阶及官位 |
附录4 久米村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闽南民间信仰旅游表征研究 ——以惠安青山王信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民间信仰 |
1.3.2 旅游表征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研究 |
1.5.2 实地观察 |
1.5.3 统计分析 |
1.5.4 文献研究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空间生产理论 |
2.1.2 旅游凝视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旅游与表征 |
2.2.2 民间信仰与旅游 |
第3章 闽南民间信仰的旅游表征 |
3.1 闽南民间信仰述略 |
3.1.1 闽南 |
3.1.2 闽南民间信仰的历史演变与当代价值 |
3.2 闽南民间信仰的特点与类型 |
3.2.1 闽南民间信仰的特点 |
3.2.2 闽南民间信仰的类型 |
3.3 闽南民间信仰旅游利用现状与评价 |
3.3.1 闽南民间信仰的旅游利用现状 |
3.3.2 闽南民间信仰旅游利用评价 |
第4章 青山王祖庙地空间生产及其衍生资源 |
4.1 青山王信仰的形成与演变 |
4.1.1 青山王信仰的形成 |
4.1.2 青山王信仰的演变 |
4.1.3 青山王信仰的社会功能 |
4.1.4 青山王信仰的影响范围 |
4.2 祖庙地的空间生产 |
4.2.1 青山宫祖庙概况 |
4.2.2 自然环境 |
4.2.3 交通条件 |
4.3 青山王信仰衍生旅游资源 |
4.3.1 石雕文化资源 |
4.3.2 节事活动 |
4.3.3 青山王祖庙地及周边旅游资源 |
第5章 青山王信仰的旅游表征 |
5.1 研究过程 |
5.1.1 数据收集 |
5.1.2 三级编码 |
5.2 模型建构与分析 |
5.2.1 模型建构 |
5.2.2 模型分析 |
5.3 青山王信仰旅游表征媒介 |
5.3.1 旅游目的地社群 |
5.3.2 大众媒体 |
5.3.3 旅游者 |
5.4 青山王信仰旅游表征方式 |
5.4.1 抓取旅游表征要素 |
5.4.2 挖掘文化旅游符号 |
5.4.3 塑造文化旅游景观 |
5.4.4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访谈对象 |
附录C 访谈内容与调研日记(节选) |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学术研究 |
(8)赵公明形象转变研究 ——兼谈道教与文学的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尚存问题 |
第一章 宋以前的赵公明形象 |
第一节 《左传·成公十年》中的厉鬼 |
第二节 东晋志怪小说《搜神记》中的鬼将 |
第三节 《女青鬼律》等道教经文中的瘟鬼、瘟神 |
第四节 《真诰》及隋唐随葬文书中的冥神 |
第五节 对赵公明在宋以前呈现多种形象的思考 |
第二章 宋以降道教文献中赵公明的神格 |
第一节 瘟神和冥神神格在宋以降的余绪 |
第二节 神霄、清微等道派奏请的天将和元帅神 |
第三节 以“公平买卖求财”为职司的准财神 |
第三章 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赵公明形象 |
第一节 《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中的武将、元帅神 |
第二节 笔记小说中的元帅神 |
第三节 元明清戏曲中的元帅神和财神 |
第四章 赵公明形象转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道教造神的内在张力 |
第二节 宋室对道教的利用 |
第三节 民间信仰功利性的影响 |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推动 |
第五章 从赵公明形象演变看道教和文学的互动 |
第一节 文学对道教的借鉴、阐释和改造 |
第二节 道教对文学的吸收、借用和再创造 |
第三节 道教与文学互为源头、互变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福建节日节俗中的战争印迹及其情感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福建各地与战争有关的节日与节俗 |
二、福建各地与战争相关的节日与节俗的形成与表现方式 |
(一) 增改节日 |
1. 重复过节。 |
2. 新增节日。 |
(二) 增改习俗 |
1. 莆田的“白额春联”。 |
2. 厦门同安正月初三的忌访亲友。 |
3. 宁化端午的悬挂葛藤。 |
4. 永定端午门插桃枝。 |
5. 霞浦中秋的“曳石”。 |
6. 闽南的中秋博饼。 |
7. 晋江紫帽乡后厝村中秋的“烧塔仔”。 |
8. 晋江的“攻炮城”。 |
(三) 增改内涵 |
1. 北社的二月初二“七圣真君神诞”。 |
2. 龙海的上巳吃春卷。 |
3. 建瓯的清明插柳条。 |
4. 同安中秋吃月饼。 |
三、福建与战争有关的节日与习俗的情感内涵 |
(一) 对悲惨历史的深刻记忆 |
(二) 对无辜死难者的悲痛悼念 |
(三) 对英雄人物的感念崇拜 |
(四) 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照 |
四、漳州“普渡”习俗的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漳州木版年画当代艺术价值研究[D]. 林伟.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5)
- [2]南靖大众爷信仰及其民俗 ——以石门岩为主[D]. 卢佳秀.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管理研究 ——以温州市洞头区为例[D]. 庄丽燕.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祖先与孤魂:马来西亚芙蓉坡兴化人的中元普渡仪式[J]. 郑莉. 节日研究, 2019(02)
- [5]清代台湾纪行诗研究(1662-1895)[D]. 胡泰斌. 闽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琉球久米村研究[D]. 张沁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闽南民间信仰旅游表征研究 ——以惠安青山王信仰为例[D]. 朱梦影. 华侨大学, 2019(01)
- [8]赵公明形象转变研究 ——兼谈道教与文学的互动[D]. 聂晓. 上海大学, 2019(02)
- [9]1979—1989年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的复兴论略[J]. 徐文彬. 世界宗教文化, 2017(05)
- [10]福建节日节俗中的战争印迹及其情感内涵[J]. 张晓红.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7(02)
标签:赵公明论文; 民间信仰论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艺术论文; 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