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梯度塑性理论的岩样峰后变形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从凯[1](2021)在《基于收敛-约束法的深部巷道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
李冲[2](2020)在《金属矿山特殊岩石本构理论及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岩石作为一种天然形成的地质材料,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岩石力学理论的研究是地下工程、隧道工程以及土木建筑等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也是岩石力学性能开发与应用的重要理论支撑。本文以金属矿山特殊岩石为研究对象,展开了系统的力学试验研究;在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特殊岩石的本构模型,提出了适合岩石强度特点的幂函数型经验准则,对同类脆性岩石有很好的实用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归结为以下三部分:(1)对标准岩样进行抗拉、单轴和三轴试验,获取岩样基本力学参数;经分析变形曲线和强度特征得出:岩样密度影响其抗拉强度,随着围压增大,相应地岩样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也增大;岩样各阶段强度、峰值应变均与围压成正比例关系,峰后变形模量与围压成幂函数关系;通过对比得出岩样抗剪参数在峰值时最为准确,粘聚力为6.63MPa,摩擦角为44.59°;岩样内部矿物成分改变了其强度和承载力,单轴下岩样呈张拉-剪切破坏,三轴下岩样破坏由脆性向延性过渡,内部节理层改变了岩样的破坏模式。(2)系统介绍了弹性与塑性本构关系在应力空间中的表述,塑性本构关系在应力空间中的表述可以分为屈服面和屈服准则、加卸载和流动准则;指出了应力空间中本构关系更适用于强化材料的不足,应变空间的表述更能直观的反应材料力学性质。结合千枚岩的变形特点,构建了千枚岩的弹-塑-软本构模型,阐述了弹-塑-软本构模型在应变空间中的表述;利用Mohr-Coulomb准则并结合试验数据推导出了峰前塑化和峰后软化阶段在应变空间中表述的本构方程。(3)根据千枚岩的试验数据绘制了σ1-σ3关系曲线,通过几种适用于岩石材料的强度准则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Mohr-Coulomb强度准则预测值偏保守,Hoek-Brown强度准则和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在高围压区的预测值过高,Yoshida经验准则不能预测岩样的拉应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千枚岩的力学特点,提出了适用于脆性岩石的幂函数型经验强度准则,并对金属矿山5组不同岩性岩样进行拟合,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罗斌玉[3](2020)在《压剪荷载下的岩石破坏判据及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地下岩体工程结构经常受到压缩与剪切联合荷载的作用,剪应力集中程度高,结构稳定性差,形成安全隐患。采矿工程中,缓倾斜矿柱是典型的压剪联合受载的支撑结构体。受矿柱倾角的影响,压缩与剪切荷载组合不同,矿柱承载能力差异大。现阶段缺乏有效计算缓倾斜矿柱承载能力的方法,增加了矿柱安全管理难度,亟需就缓倾斜矿柱的安全稳定开展深入研究。采用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压剪荷载联合作用下岩石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建立了压剪荷载下随压剪比变化的岩石破坏判据。采用压剪荷载下岩石的破坏判据,引入初始应力比和矿柱倾角,建立了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开展了岩石的压剪联合加载试验,揭示了岩石的破坏规律与强度特性。设计了控制斜面倾角(加载角)获得不同压剪比的岩石压剪试验装置,实现了不同压剪比例下岩石的压剪试验。制备了高宽比分别为1.0、1.5及2.0,截面为50 mm ×50 mm的三种规格的试样,分别在不同压剪比例下开展压剪试验,获取试样的强度和破坏模式,拟合了强度随加载角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载角的增大,试样逐渐由轴向劈裂破坏向单斜面剪切破坏转化,强度逐渐减小,表现出对加载角的依赖。建立了压剪荷载下岩石的破坏判据。基于Mohr强度理论,推导了表征压剪荷载下岩石应力状态的应力圆方程,分析表明压剪荷载下岩石的极限应力小于单轴压缩下岩石的极限应力。考虑加载角对岩石强度影响,分别建立了直线、抛物线及双曲线型Mohr强度准则对应的岩石破坏判据。基于直线型Mohr准则建立的破坏判据包含单轴抗压强度、内摩擦角、泊松比以及加载角等四个参数,采用该破坏判据预测了不同压剪比例下岩石的强度,结果与试验吻合。揭示了缓倾斜矿柱的破坏机制和应力演化路径。针对压剪受载的缓倾斜矿柱,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倾角和高宽比矿柱的变形与破坏特征。分析了矿柱宽高比和倾角对矿柱变形、强度特性以及破坏模式的影响,揭示了缓倾斜矿柱以渐进性剪坏为主、拉坏为辅的破坏机制,破坏后的矿柱外形呈非对称沙漏状。在Mohr应力空间中,分析了采出比、矿柱倾角以及初始应力比对矿柱应力状态的影响,揭示了矿柱荷载、倾角及初始应力比控制的应力演化路径分别满足直线型、圆弧型及曲线型。建立了包含矿柱倾角和初始应力比的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基于压剪荷载下岩石的破坏判据,提出了两种建立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的方法。一是应用压剪荷载下岩石的破坏判据对垂直矿柱强度模型中的强度参数进行修正,构建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二是采用压剪荷载下岩石破坏判据的推导思路,在矿柱平均应力圆中方程中引入矿柱倾角和初始应力比因素,基于岩石强度理论,建立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建立的强度模型一致,均由垂直矿柱强度模型和引入考虑初始应力比、矿柱倾角的无量纲系数构成。应用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成功预测了缓倾斜矿柱的承载能力。研究建立了压剪受载的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拓展了岩石破坏判据应用领域,丰富了岩体强度理论。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实现了不同压剪比例下矿柱承载能力的准确计算,为矿柱的稳定性分析和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谈然[4](2020)在《类砂岩粗糙单裂隙辐向渗流与剪切耦合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体裂隙的渗流与剪切耦合特性是水利工程、采矿和石油工程、核废料储存工程等地质工程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岩体水力学、水文工程地质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单裂隙是岩体裂隙网络的基本单元,决定了地下水在岩层中的基本渗透特性,并且辐向渗流是地下水渗流的主要形态之一,因此研究单裂隙辐向渗流与剪切耦合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岩石单裂隙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规则齿结构面剪切特性研究、单裂隙辐向渗流与剪切特性研究、非啮合裂隙非线性渗流规律研究和旋转错位裂隙辐向渗流模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制备了以高强度石膏为相似材料的类砂岩试件。以相似三定理为基础,以高强度石膏为研究对象,调配出满足砂岩各项物理力学参数的类砂岩材料,并进行了辐向渗流与剪切耦合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本文制备的类砂岩结构面满足辐向渗流与剪切耦合试验的要求。(2)建立了采用剪胀角乘积形式的峰值抗剪强度模型和考虑法向压力下分段函数的剪胀本构模型。分别对光滑结构面、粗糙啮合结构面、粗糙非啮合结构面进行5级法向压力下的剪切试验。分析了剪切过程中不同法向压力下各类结构面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类砂岩结构面的抗剪能力随法向压力增大,粗糙类砂岩结构面在剪切破坏后形成软弱夹层。啮合结构面的剪胀曲线分为三段:初始剪缩段、宏观剪胀段和峰后剪缩段。(3)揭示了剪切过程中不同法向压力对裂隙充填物粒径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考虑充填物粒径和法向压力的渗流模型。对类砂岩裂隙展开不同法向压力、不同剪切速度和不同裂隙面组合的辐向渗流与剪切试验,分析了不同条件对裂隙面的破坏状态和隙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隙宽和流量随法向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随充填物的产生而增大,同时充填物粒径随着法向压力的增加而减小。(4)阐明了入口处裂隙的空腔形态对辐向渗流非线性特性的影响机理。对1组啮合裂隙面、2组非啮合裂隙面进行了辐向渗流与剪切耦合试验,并采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对2组非啮合裂隙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相对接触率、剪切位移对裂隙渗流量的影响,并对非啮合裂隙的非线性渗流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非啮合裂隙空腔内部的开度分布是影响流量大小的主要原因,入口截面的形状对辐向渗流的流态影响极大。此外,在裂隙开度及隙宽分布不变的情况下,过流面积是影响辐向渗流Forchheimer方程非线性系数b的主要因素。(5)建立了考虑旋转错位裂隙空腔形貌的辐向渗流模型。对8组旋转错动条件下的裂隙进行了固定法向压力下的辐向渗流试验,通过对试验渗流结果的分析,表明旋转错位裂隙空腔形貌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可忽视,同时水流流态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了结构面的迂曲度,根据等效沟槽流的模型,推导了修正系数λ的表达式,得到了修正的辐向渗流立方定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本文建立的辐向渗流立方定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
余伊河[5](2020)在《采场边界覆岩损伤破坏特征及渗透性演化规律》文中研究指明在长壁开采过程中,采场边界覆岩损伤破坏严重,裂隙高度发育且难以压实闭合,是采动水资源易流失区域。本文围绕采场边界影响区覆岩损伤破坏特征与渗透性演化规律这一主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和室内实验等方法,针对两侧采场边界影响区采动叠加作用下区段煤柱覆岩应力分布、裂隙发育与渗透性演化规律等科学问题展开研究。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采动应力分布特征,将边界影响区分为煤壁支撑影响区和应力恢复区,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上覆载荷守恒理论提出了各分区范围与应力的计算方法;根据采动地表下沉变形特征,确定地表移动盆地侧翼为边界影响区,提出了煤层覆岩在边界影响区各分区长度的计算方法;根据采动覆岩破坏程度,将边界影响区沿垂直方向进行分区,同时结合采动覆岩应力与变形分区,分析了采场边界影响区的渗透性分区特征。(2)分析了FLAC3D内嵌的双屈服模型参数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提出了采空区垮落岩石非线性压实特性的数值模拟参数精确匹配方法;通过在数值模拟过程中监测岩层应力应变数据,判断其垮落与堆积状态,并同步修改岩层参数,实现采动覆岩垮落、堆积和压实动态演变过程的数值重演;揭示了相邻采场边界影响区的叠加应力场分布特征,给出两侧采场空间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应力路径。(3)建立了采动覆岩在采空区和煤柱上方连续变形的半无限弹性地基梁模型,揭示了岩层分组协同变形过程中接触面的张拉与剪切破坏特征,提出基于岩层协同变形和切应力极限平衡的张拉离层裂隙和剪切错动裂隙计算方法;揭示了拉应力诱发、切应力加剧的垂向裂隙发育机理,提出考虑裂隙尖端拉应力平衡与裂隙岩层有效承载截面上切应力平衡的垂向张拉和剪切裂隙计算方法。(4)分析了采动应力路径下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与渗透性演化规律,基于岩石损伤演化过程中变形与声发射信号的关联特征,提出考虑岩石轴向应变损伤阈值、残余变形与二次加卸载变形的修正Lemaitre损伤变量表征方法,建立了采动剪切与拉伸复合损伤岩石渗透率演化模型,分析了采动岩石细观损伤演化至宏观破裂,以及裂隙压实闭合过程中渗透性与渗流场的动态演变规律。(5)根据相邻采场空间动态变化与采动叠加作用下覆岩渗透性的演化规律与分布特征,并考虑水平与垂向裂隙对渗透性的影响,将边界影响区分为渗流衰减区、渗流叠加区、拉伸增透区、渗流稳定区、渗流恢复区、渗流恒增区和渗流剧增区;分析了煤柱参数对渗流恒增区和渗流叠加区等危险区域渗透性的控制规律,提出采动上覆水体垂向渗漏和相邻采空区积水侧向渗漏控制方法。该论文有图128幅,表18个,参考文献204篇。
罗毅[6](2020)在《复杂条件下软弱破碎带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体系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模式从浅埋单一转为深埋复杂,建设地点从一马平川到穿山越岭,所遇工程地质也从泾渭分明变为错综复杂。在进行深埋复杂隧道建设过程中,地质构造带、高地应力、节理裂隙软弱破碎带等复杂地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遵义市正习高速公路软弱破碎带控制性工程—桃子娅隧道第七合同段为研究对象,将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主要研究方法相结合,对桃子娅隧道软弱破碎带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形成如下主要成果:(1)确定了隧道第七合同段整体为Ⅳ~Ⅴ级围岩,软弱破碎高地应力段为Ⅴb级加强型围岩;找出了岩土体结构状态、岩体工程性质、地下水、隧道形状和尺寸、支护方法和时间、施工方法及隧道埋深等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2)采用MTS815电液伺服全应力岩石试验机对岩样开展室内巴西劈裂、常规单轴和三轴加载,获得了软弱破碎带围岩的全应力-应变曲线;通过三轴卸荷试验,模拟了穿越破碎里程段围岩在不同初始围压、不同卸荷速率及路径的开挖条件下,对比分析了两个穿越段岩石不同初始围压下的卸荷力学特性及差异性,探究了卸荷路径和卸荷速率对隧道围岩卸荷变形的影响。(3)采用FLAC3D分析软件对桃子娅隧道软弱破碎带的围岩稳定性开展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桃子娅围岩失稳破坏的主要形式;分析了不同支护工况下隧道围压的竖向与水平位移、最大与最小主应力以及塑性区分布规律,验证了现场监测结论的正确性。(4)掌握了隧道洞周水平收敛值均大于拱顶沉降值的变形规律;制定了桃子娅隧道软弱破碎带围岩施工沉降收敛控制基准表;以控制基准表结合大变形判定等级,判定了隧道里程ZK58+550~ZK58+580段为Ⅱ级位移严重沉降及收敛大变形段,判定了其余里程段以Ⅰ级级轻微沉降及收敛大变形段;根据隧道围岩大变形等级判定结果,给出了桃子娅隧道软弱破碎段围岩支护参数建议表。本文以正习高速第七合同段桃子娅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带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为出发点开展研究,理论结合实际,其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结果,能为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田茂霖[7](2020)在《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煤炭赋存条件普遍比较复杂,深埋软弱顶板与厚煤层共同赋存现象极其广泛,该条件下在工作面非均匀支承压力作用下极易发生随采随冒,煤壁大面积片帮,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因此,很有必要对该类深部含软弱顶板厚煤层工作面(深厚工作面)应力分布规律、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与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赵庄煤矿深厚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统计分析了软弱顶板厚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了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分区演化规律,开展了等强度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与破坏模式试验,获得了支承压力分区偏压作用下工作面煤壁变形规律及片帮失稳模式,探讨了软弱顶板冒落与煤壁片帮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煤壁偏心受压柱失稳力学模型与煤壁偏心受压柱剪切破坏力学模型,揭示了煤壁片帮失稳机理,提出了深部含软弱顶板厚煤层工作面煤壁失稳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支承压力非均匀分布特点与软弱破碎顶板特性,引入了偏压系数与偏压变化率,细化支承压力区为偏压Ⅰ、Ⅱ、Ⅲ区,确定了软弱破碎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此后,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与极限平衡理论,给出了煤壁弹性变形阶段与弹塑性变形阶段偏压区应力分布函数及分布范围,分析了因素的影响规律及敏感性,揭示了回采过程中支承压力偏压区应力及范围演化规律。(2)采用水泥、石膏及石英砂等研制了煤、岩等强度材料,制作了不同岩煤高度比、预压岩样的等强度煤岩组合体,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预压压力条件下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组合体力学特性、变形特性及声发射演化规律,揭示了组合体的耦合破坏模式。(3)自主设计研发了工作面煤岩体开采卸荷试验系统,研究了分区偏压作用下工作面煤岩体与煤壁变形破坏演化规律,获得了煤壁片帮模式,对比分析了加载前后模型试样纵波波速演化规律,引入了试样完整性系数,反映了试样内部损伤状态,进而揭示了工作面煤岩体及煤壁动态变形过程及影响机制。(4)基于软弱顶板变形破坏特点,探讨了软弱顶板冒落-煤壁片帮相互作用规律,揭示了软弱顶板冒落与煤壁片帮相互作用机理;此后,基于煤壁前方分区偏压受力特点,构建了煤壁偏心受压柱模型,引入了“煤柱”长细比,建立了煤壁偏心受压柱失稳力学模型(失稳破坏型)与煤壁偏心受压柱剪切破坏力学模型(材料破坏型),给出了两种煤壁破坏模型的失稳破坏的判据,揭示了煤壁片帮失稳的机理;提出了煤壁片帮系数,结合数值方法,分析了因素敏感性,基于权重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深厚工作面煤壁片帮失稳评价方法,评估了赵庄煤矿1307工作面煤壁片帮失稳风险等级,其综合评分为0.566,属于E级高风险,煤壁失稳,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论文有图118幅,表45个,参考文献206篇。
缪海宾[8](2020)在《抚顺西露天矿高陡边坡蠕变-大变形综合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抚顺西露天矿百年开采过程中,在其南帮形成了高陡蠕变-大变形边坡,高陡边坡蠕变-大变形综合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成为了影响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为研究软岩蠕变-大变形机理,对弱层软岩进行了压缩蠕变实验,结果显示软岩常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了明显的弹脆塑性向弹塑性转化的趋势,且对围压的敏感度较高;根据蠕变损伤原理,将M-C模型中的应变软化(S-S)特性引入到蠕变损伤方程中,建立软岩蠕变大变形BNSS损伤模型,得到蠕变软岩粘聚力和摩擦角随着蠕应变的扩展而衰减的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验证;采用In SAR干涉雷达测量、SSR边坡稳定雷达监测、IMS微震监测、钻孔影像、D-In SAR、MAI矿区滑坡遥感监测等技术综合确定了大变形体后缘(裂缝)、左右、深部和前缘(底鼓)边界;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和SSR边坡稳定雷达对西露天矿大变形边坡进行监测,推断高陡边坡可能存在的断层和破碎带及滑坡变形所处阶段;采用有限元方法结合RFPA软件,对西露天矿不同工况条件下(现状、设计和压脚回填三种工况)边坡破坏模式进行了模拟验证,得出西露天矿大变形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呈现为“拉裂-滑移-剪断”三段式特征;采用了“分区域、分区段”治理、“有效防水”、“调整采矿布局”等综合防治措施,分别对坑口油厂装置区采用抗滑桩工程、对裂缝带采用了注浆工程、对地下水采用了防汛系统建设、对主变形区域实施回填压脚工程,在此基础上对露天矿整体采矿布局进行了调整。西露天矿区高陡边坡安全问题的解决,对于保护矿区周边建(构)筑物、公共设施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促进矿-城协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同时,随着全国各类型露天矿逐渐向深部延伸,高陡边坡的安全问题也将成为各露天矿的共性问题,抚顺西露天矿高陡边坡综合预警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可为该类型矿山的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及工程示范作用。论文有图146幅,表8个,参考文献148篇。
吕文涛[9](2020)在《基于应变硬/软化模型的岩石破损机理探究及围岩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基建的发展,地下空间、隧道建设、采矿等岩土工程日益增多。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扰动导致围岩失稳而引发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因此进行岩石破损机理探究、围岩稳定性分析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874112):“采动岩体破损力学行为演化与三维动态裂隙形态表征”,基于弹塑性理论,建立了应变硬/软化本构模型来描述岩石的损伤破坏过程,给出了能对岩石破损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破坏接近度的推导过程,以此来对围岩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利用FLAC3D和MATLAB软件实现了岩石内部形态的三维重构,最后将以上研究在案例上进行应用,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采用FLAC3D数值软件内置的M-C模型和应变硬/软化模型对岩石试样进行单轴压缩模拟,分析不同剪胀角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比发现:考虑峰前硬化阶段的应变硬/软化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岩石损伤破坏过程,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岩土类材料;剪胀角的取值对岩石试样的损伤破坏形态影响很大,具体的取值应根据岩石性质和应力条件做出改变。(2)通过对岩石单轴压缩数值模拟试验及巷道开挖两个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在M-C屈服准则的基础上推导出的破坏接近度指标可以定性定量的描述岩石试样和围岩的损伤破坏过程,且基于破坏接近度的围岩损伤程度分区可以为围岩的稳定性分析和实际工程施工和支护方案的选取提供参考。(3)通过MATLAB软件将FLAC3D导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三维重构,并在两个案例上得到了应用,将试样损伤破坏过程以及巷道围岩内部的应力、位移、损伤破坏区的分布与发展规律进行三维直观的展示,具有实用价值。(4)除了验证应变硬/软化模型和破坏准则在岩土工程中的适用性以外,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开挖对邻近巷道应力、位移和损伤破坏情况的影响,结果与工程实际现场应力、位移和损伤破坏规律相符,为现实工程中相关巷道的支护设计和监测点的布置提供参考依据,体现了本文研究内容的实用性。
董光辉[10](2020)在《采动应力路径下红砂岩变形破坏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深部开采已经成为常态。深部岩体在开采扰动下变形破坏行为极其复杂,同时不同开采方式对岩石的力学行为影响十分显着。掌握深部采动应力路径下岩石变形破坏机理是深部开采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红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TAW-2000电液伺服试验机进行了常规单轴、三轴压缩试验以及无煤柱、放顶煤、保护层三种采动应力路径下岩石的力学试验。分析了常规加载和不同开采方式下平均整旋角随应力、应变的演化规律;运用分形维数和分形块度研究了分形与岩石破裂面以及破坏强度的关系;结合弹性力学、岩石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损伤力学建立了基于平均整旋角的本构关系。主要进展如下:(1)围压对红砂岩的变形、强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围压比较低的情况下,红砂岩试样应变软化模量较小,脆性较强,随着围压的增大,红砂岩试样延性增强;轴向峰值应变、抗压强度、峰后残余强度与围压正相关;单轴压缩条件下试样破坏后以张拉裂纹为主,并且伴随着多条裂纹,随着围压增大,红砂岩逐渐呈现单一宏观剪切裂纹。(2)无煤柱开采方式下的应变软化模量最大,延性最强,放顶煤开采方式下的应变软化模量最小,脆性最强;放顶煤、保护层、无煤柱开采方式下的横向和体积变形依次增加,而轴向变形为保护层开采方式下最大,放顶煤开采方式下最小,放顶煤开采方式下的抗压强度最大,保护层次之,无煤柱最小;红砂岩试样裂纹与轴向应力方向夹角在无煤柱开采方式下最大,保护层开采方式下最小,不同开采方式下红砂岩试样的裂纹数量相较于常规压缩试验少。(3)红砂岩试样脆性破坏越强烈,其破裂面分形维数越小,最大横向变形和体积变形越小;无煤柱开采方式下的红砂岩试样破裂面分形维数最大,此时试样裂纹与轴向应力方向夹角最大;峰值强度越大,块度分形维数越高,破坏程度越大,更加剧烈,碎片更多,在相同初始围压下,无煤柱开采方式下的块度分形维数最大,保护层次之,放顶煤最小,块度分形维数越大,应变软化模量、横向和体积峰值变形也越大。(4)基于有限变形力学理论和平均整旋角,研究了采动应力路径下红砂岩的非线性变形特征。平均整旋角与应力、应变之间的斜率在第一加卸载阶段很大,进入弹性阶段前增速放缓,在第二加卸载阶段由于突然卸围压导致矿物颗粒之间的间隙迅速变大,使原有变形快速恢复,平均整旋角会急速回落,在之后的第二阶段和第三加卸载阶段,若弹性、屈服阶段的局部变形小于由于围压卸载恢复的局部变形,平均整旋角会增大,反之减小,直到试样开始出现裂纹并扩展,局部转动和变形快速增大,平均整旋角随之急速增大。进而建立了基于平均整旋角的本构方程,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可知,本文建立的本构方程可以较好的描述采动应力路径下红砂岩的变形行为。
二、基于梯度塑性理论的岩样峰后变形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梯度塑性理论的岩样峰后变形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金属矿山特殊岩石本构理论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围压下岩石力学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岩石本构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岩石强度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构理论中的几个定理 |
1.3.1 Drucker公设 |
1.3.2 伊留辛公设 |
1.3.3 塑性势理论与塑性耦合理论 |
1.3.4 塑性势面与屈服面的关系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特殊岩石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验方案 |
2.2.1 岩块现场取样 |
2.2.2 岩样的制备 |
2.3 岩石抗拉强度试验 |
2.3.1 试验原理 |
2.3.2 岩样密度测定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单轴压缩试验 |
2.4.1 试验原理 |
2.4.2 试验步骤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2.5 三轴压缩试验 |
2.5.1 试验目的 |
2.5.2 试验结果分析 |
2.5.3 强度特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特殊岩石材料的本构理论研究 |
3.1 岩石塑性变形的概述 |
3.2 弹性本构理论的表述 |
3.3 塑性本构理论的应力空间表述 |
3.3.1 屈服准则和屈服面 |
3.3.2 加卸载和流动准则 |
3.3.3 本构关系 |
3.4 基于试验的特殊岩石本构模型研究 |
3.4.1 本构模型的建立 |
3.4.2 本构模型在应变空间中的表述 |
3.4.3 本构方程的推导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殊岩石的强度准则研究 |
4.1 概述 |
4.2 几种适用于岩石材料的强度准则 |
4.2.1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
4.2.2 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 |
4.2.3 Zienkiewice-Pande准则 |
4.2.4 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 |
4.3 特殊岩石强度准则的适用性研究 |
4.3.1 特殊岩石的强度特性 |
4.3.2 岩石强度准则的拟合结果 |
4.4 改进的幂函数型经验准则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压剪荷载下的岩石破坏判据及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压剪荷载下岩石的强度特性研究现状 |
1.3 岩石的破坏判据研究现状 |
1.4 矿柱的力学行为和应力状态研究现状 |
1.4.1 矿柱的力学行为研究 |
1.4.2 矿柱的应力状态研究 |
1.5 矿柱的强度研究现状 |
1.5.1 垂直矿柱的强度研究 |
1.5.2 缓倾斜矿柱的强度研究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标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压剪荷载下岩石的变形与强度特性 |
2.1 岩石的压剪联合加载试验系统 |
2.1.1 压剪联合加载试验的加载路径 |
2.1.2 压剪联合加载试验原理 |
2.2 岩石的压剪联合加载试验 |
2.2.1 压剪试验方案 |
2.2.2 试样制备与试验 |
2.3 压剪荷载下岩石的变形特性 |
2.3.1 荷载-垂直位移关系 |
2.3.2 破坏模式 |
2.4 压剪荷载下岩石的强度特性 |
2.4.1 压-剪应力关系 |
2.4.2 岩石强度的加载角效应 |
2.4.3 岩石强度的尺寸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剪荷载下岩石的极限应力状态分析 |
3.1 压剪荷载下岩石的应力圆方程推导 |
3.2 Mohr准则中岩石应力状态分析 |
3.2.1 Mohr准则中的岩石应力状态 |
3.2.2 Mohr准则中压剪岩石的应力状态 |
3.3 Mohr准则中压剪岩石的极限剪应力范围 |
3.3.1 直线型Mohr准则中的极限剪应力范围 |
3.3.2 抛物线型Mohr准则中极限剪应力范围 |
3.3.3 双曲线型Mohr准则中极限剪应力范围 |
3.4 Mohr准则中压剪岩石的极限应力范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压剪荷载下岩石的破坏判据 |
4.1 直线型Mohr准则下压剪受载岩石的破坏判据 |
4.1.1 岩石破坏判据的建立 |
4.1.2 岩石破断角的确定 |
4.2 抛物线型Mohr准则下压剪受载岩石的破坏判据 |
4.2.1 岩石的破坏判据建立 |
4.2.2 强度参数确定 |
4.2.3 岩石破断角的确定 |
4.3 双曲线型Mohr准则下压剪受载岩石的破坏判据 |
4.3.1 岩石破坏判据的建立 |
4.3.2 强度参数的确定 |
4.3.3 岩石破断角的确定 |
4.4 压剪荷载下岩石破坏判据的统一表述 |
4.5 压剪荷载下岩石破坏判据的应用 |
4.6 加载角与泊松比对破坏判据的影响 |
4.6.1 加载角与泊松比对压剪强度的影响 |
4.6.2 加载角与泊松比对破断角的影响 |
4.7 压剪荷载下岩石强度的加载角效应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缓倾斜矿柱的力学行为与破坏模式 |
5.1 缓倾斜矿柱力学行为的模拟方案 |
5.2 缓倾斜矿柱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
5.3 缓倾斜矿柱的变形与强度特性 |
5.3.1 缓倾斜矿柱的变形特征 |
5.3.2 缓倾斜矿柱的压剪应力峰值特征 |
5.3.3 缓倾斜矿柱强度特性 |
5.4 缓倾斜矿柱的应力分布与破坏模式 |
5.4.1 缓倾斜矿柱应力分布特征 |
5.4.2 缓倾斜矿柱的破坏模式 |
5.5 缓倾斜矿柱的破坏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缓倾斜矿柱的应力状态及其演化路径 |
6.1 缓倾斜矿柱的荷载计算 |
6.2 缓倾斜矿柱荷载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矿柱倾角和初始应力比的影响 |
6.2.2 采出比和矿柱倾角的影响 |
6.2.3 初始应力比和采出比的影响 |
6.3 缓倾斜矿柱的应力状态 |
6.3.1 缓倾斜矿柱的应力状态方程 |
6.3.2 应力圆表征的缓倾斜矿柱应力状态 |
6.4 缓倾斜矿柱应力状态的演化路径 |
6.4.1 荷载转移控制的应力演化路径 |
6.4.2 倾角控制的应力演化路径 |
6.4.3 初始应力比控制的应力演化路径 |
6.5 应力演化路径对矿柱稳定性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缓倾斜矿柱的强度模型 |
7.1 垂直矿柱强度模型的统一表述 |
7.2 基于压剪荷载下岩石破坏判据的垂直矿柱强度模型修正 |
7.2.1 考虑矿柱倾角的垂直矿柱强度模型修正 |
7.2.2 考虑初始应力比的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修正 |
7.3 基于岩石强度理论的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 |
7.3.1 直线型Mohr准则下的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 |
7.3.2 缓倾斜矿柱强度的计算步骤 |
7.4 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的应用 |
7.4.1 缓倾斜矿柱强度实例演算 |
7.4.2 演算结果分析 |
7.5 初始应力比与矿柱倾角对矿柱强度的影响 |
7.5.1 初始应力比对矿柱强度的影响分析 |
7.5.2 矿柱倾角对矿柱强度的影响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件 |
(4)类砂岩粗糙单裂隙辐向渗流与剪切耦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石单裂隙渗流与应力耦合特性的研究方法 |
1.2.2 岩体结构面的剪切力学特性 |
1.2.3 岩石节理的渗流特性与模型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相似类砂岩材料研究 |
2.1 引言 |
2.2 常见原岩材料的分类及物理力学特性 |
2.3 室内类砂岩相似材料的制作过程 |
2.3.1 相似原理和相似准则 |
2.3.2 相似材料的选择 |
2.3.3 类砂岩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
2.4 剪切-渗流耦合测试试验 |
2.4.1 试验系统介绍 |
2.4.2 类砂岩试件制备 |
2.4.3 试验过程及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规则齿形结构面剪切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件及试验方案 |
3.3 结构面剪切变形及强度结果分析 |
3.3.1 结构面破坏形态 |
3.3.2 结构面强度及变形曲线 |
3.4 结构面峰值抗剪强度模型 |
3.4.1 峰值强度公式 |
3.4.2 模型验证及对比分析 |
3.5 啮合结构面剪胀本构模型 |
3.5.1 剪胀曲线 |
3.5.2 剪胀本构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单裂隙辐向渗流与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件及试验方法 |
4.3 辐向渗流与剪切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强度及变形特性 |
4.3.2 隙宽变化规律 |
4.3.3 裂隙面破坏后的渗流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非啮合裂隙在剪切作用下的渗流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试验 |
5.2.1 试验方案 |
5.2.2 流量变化结果 |
5.3 非啮合裂隙辐向渗流数值模拟 |
5.3.1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 |
5.3.2 流量的计算结果 |
5.3.3 流态的分布情况 |
5.4 辐向渗流非线性分析 |
5.4.1 渗流非线性方程 |
5.4.2 临界雷诺数 |
5.4.3 渗流非线性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旋转错位裂隙的辐向渗流模型 |
6.1 引言 |
6.2 旋转错位裂隙的辐向渗流试验 |
6.2.1 试验方案 |
6.2.2 流量结果 |
6.2.3 三维组合形貌 |
6.3 考虑旋转错位裂隙的辐向渗流模型 |
6.3.1 辐向渗流的立方定律修正 |
6.3.2 新渗流模型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采场边界覆岩损伤破坏特征及渗透性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 主要创新点 |
2 采场边界影响区的分区特征 |
2.1 采场边界影响区的应力分区特征 |
2.2 采场边界影响区的变形分区特征 |
2.3 采场边界影响区的渗透性分区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采场边界影响区采动应力路径特征 |
3.1 采动覆岩垮落与压实的模拟方案 |
3.2 采场边界影响区采动应力路径 |
3.3 本章小结 |
4 采场边界影响区覆岩裂隙发育规律 |
4.1 采动覆岩下沉与变形 |
4.2 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机理 |
4.3 采动裂隙发育实例分析 |
4.4 小结 |
5 采动损伤岩石与裂隙渗透率演化模型 |
5.1 损伤岩石与裂隙渗透率的理论模型 |
5.2 采动应力路径下岩石三轴渗流实验 |
5.3 采动损伤岩石渗透率演化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采场边界影响区覆岩渗透性演化规律及控制 |
6.1 采动覆岩损伤破坏特征及裂隙发育规律 |
6.2 采动覆岩渗透性演化规律及分区特征 |
6.3 边界影响区采动覆岩渗透性控制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复杂条件下软弱破碎带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现状 |
1.2.2 国内外岩石变形破坏规律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桃子娅隧道工程地质评价与围岩稳定性分析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水文、气候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震 |
2.2.4 地应力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表水 |
2.3.2 地下水 |
2.3.3 水文地质分区 |
2.4 隧道设计概况 |
2.4.1 隧道断面尺寸 |
2.4.2 隧道衬砌设计 |
2.5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与围岩定级 |
2.5.1 左幅隧道工程地质评价与围岩定级 |
2.5.2 左幅隧道工程地质评价与围岩定级 |
2.6 影响桃子娅隧道围岩稳定性因素分析 |
2.6.1 内在影响因素因素 |
2.6.2 外在影响因素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3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段围岩基础力学性质研究与分析 |
3.1 前言 |
3.2 实验准备 |
3.2.1 岩石试件准备 |
3.2.2 试验主要仪器 |
3.3 试验方案及数据处理 |
3.3.1 巴西圆盘劈裂试验方案 |
3.3.2 单轴压缩试验方案 |
3.3.3 三轴压缩试验方案 |
3.3.4 数据处理方法 |
3.4 间接拉伸力学特性 |
3.4.1 拉伸变形特征 |
3.4.2 拉伸强度与破坏特征 |
3.5 单轴压缩力学特性 |
3.5.1 变形与破坏特征 |
3.5.2 强度特征与脆性特征 |
3.6 三轴压缩力学特性 |
3.6.1 三轴压缩变形特征 |
3.6.2 三轴压缩强度特征 |
3.6.3 三轴压缩破坏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4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段岩石卸荷力学性质研究与分析 |
4.1 前言 |
4.2 卸荷试验方案 |
4.1.1 不同初始围压的卸荷试验方案 |
4.1.2 不同卸荷速率的卸荷试验方案 |
4.1.3 不同卸荷路径的卸荷试验方案 |
4.3 卸荷变形破坏的围压效应 |
4.3.1 卸荷变形的围压效应 |
4.3.2 卸荷强度的围压效应 |
4.3.3 卸荷破坏的围压效应 |
4.4 卸荷变形破坏的路径影响 |
4.4.1 卸荷路径对变形破坏的影响 |
4.4.2 卸荷路径对强度的影响 |
4.5 卸荷变形破坏的速率效应 |
4.5.1 卸荷速率对变形破坏的影响 |
4.5.2 卸荷速率对强度的影响 |
4.6 小结 |
5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带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5.1 前言 |
5.2 软件概述 |
5.2.1 分析求解原理 |
5.2.2 分析求解过程 |
5.3 数值模拟的模型建立与参数选择 |
5.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5.3.2 模型尺寸 |
5.3.3 模型本构关系与边界条件 |
5.3.4 模型力学参数 |
5.3.5 开挖方式及工况说明 |
5.4 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5.4.1 监控测量目的与方案 |
5.4.2 监控测量管理等级 |
5.4.3 监控测量结果对比分析 |
5.5 不同支护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5.5.1 竖向与水平应力分析 |
5.5.2 最大与最小主应力分析 |
5.5.3 围岩塑性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带围岩支护及控制技术研究 |
6.1 前言 |
6.2 软弱破碎隧道围岩稳定性判据 |
6.2.1 软弱破碎围岩的定义 |
6.2.2 围岩强度判据 |
6.2.3 围岩变形速率或变形量判据 |
6.2.4 围岩松动圈判据 |
6.3 围岩施工变形应对措施及控制基准的制定 |
6.3.1 预留变形量及位移管理等级 |
6.3.2 围岩施工沉降及收敛控制基准 |
6.3.3 围岩施工变形应对措施 |
6.4 软弱破碎隧道支护及控制技术研究 |
6.4.1 桃子娅隧道特殊设计段数据采集 |
6.4.2 极限变形速率与极限位移的确定 |
6.4.3 围岩沉降及收敛变形基准判定 |
6.4.4 软弱破碎段支护参数设计与效果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的结论 |
7.2 论文的不足 |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深厚工作面矿压显现及支承压力演化特征 |
2.1 赵庄煤矿概况 |
2.2 深厚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观测及分析 |
2.3 深厚工作面支承压力偏压分区理论研究 |
2.4 工作面支承压力偏压分布规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等强度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及耦合破坏模式试验研究 |
3.1 煤、岩等强度材料研制 |
3.2 等强度煤岩组合体试验概况 |
3.3 等强度煤岩组合体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工作面煤岩体及煤壁动态变形破坏过程与影响机制 |
4.1 模型试验相似原理及相似材料选定 |
4.2 模型试验研究规划 |
4.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深厚工作面煤壁偏压失稳机理及失稳评价方法研究 |
5.1 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冒落与煤壁片帮机理分析 |
5.2 煤壁片帮数值模拟研究 |
5.3 深厚工作面煤壁失稳评价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抚顺西露天矿高陡边坡蠕变-大变形综合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软岩蠕变-大变形实验及模型研究 |
2.1 实验方案 |
2.2 软岩常规应力-应变曲线 |
2.3 软岩蠕变-大变形曲线 |
2.4 软岩蠕变-大变形模型 |
2.5 软岩蠕变-大变形模型参数识别 |
2.6 数值模型验证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蠕变-大变形高陡边坡破坏机理研究 |
3.1 蠕变-大变形边坡岩性及过往滑坡灾害调研 |
3.2 蠕变-大变形边坡破坏失稳模式 |
3.3 蠕变-大变形边坡破坏机理模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蠕变-大变形高陡边坡滑体边界多元判定关键技术 |
4.1 边界判定方法的选取 |
4.2 滑体地表裂缝形态的确定 |
4.3 滑体深部形态的确定 |
4.4 滑体前缘位置的确定 |
4.5 基于边界判定的安全保障 |
4.6 本章小结 |
5 隐患体综合监测及短临危险性预报关键技术 |
5.1 露天矿边坡变形阶段的判定 |
5.2 隐患体监测技术概况 |
5.3 西露天矿边坡综合监测技术 |
5.4 基于监测数据的安全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6 蠕变-大变形高陡边坡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
6.1 坑口油厂装置区抗滑桩加固工程 |
6.2 地下水防治 |
6.3 内排回填压脚工程 |
6.4 南帮滑体综合治理效果及最新进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查新结论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应变硬/软化模型的岩石破损机理探究及围岩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硬/软化现象研究现状 |
1.2.2 剪胀效应研究现状 |
1.2.3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过程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过程 |
第二章 考虑峰前硬化阶段的应变硬/软化理论 |
2.1 引言 |
2.2 硬/软化本构模型 |
2.2.1 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2.2.2 应变空间表述的弹塑性理论 |
2.2.3 岩石材料屈服准则、硬化规律及塑性势的选取 |
2.3 岩石力学参数的演化规律 |
2.3.1 剪胀角的演化规律 |
2.3.2 强度参数演化规律 |
2.4 稳定性分析理论 |
2.4.1 基于M-C准则的屈服接近度 |
2.4.2 破坏接近度的定义 |
2.4.3 围岩稳定性分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石的参数优化与破损形态的三维重构 |
3.1 引言 |
3.2 不同本构模型及参数对岩石破坏形态的影响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应变关系分析 |
3.2.3 位移云图对比分析 |
3.2.4 应力云图对比分析 |
3.2.5 塑性参数云图对比分析 |
3.3 岩石损伤破坏区的演化与三维重构的实现 |
3.3.1 岩石损伤破坏指标分析 |
3.3.2 岩石内部形态三维重构原理 |
3.3.3 岩石损伤破坏区的三维重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巷道掘进中的围岩稳定性综合分析 |
4.1 引言 |
4.2 工程背景 |
4.3 模型建立 |
4.4 监测点布置 |
4.5 巷道开挖分析 |
4.5.1 应力分布规律 |
4.5.2 位移分布规律 |
4.5.3 破损区分布规律 |
4.6 巷道三维重构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采动应力路径下红砂岩变形破坏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常规加载下岩石的变形破坏行为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3 常规压缩试验岩石力学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采动应力路径下岩石变形破坏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3 采动应力路径下红砂岩的破坏试验 |
3.4 采动应力路径下红砂岩破坏的分形特征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采动应力路径下红砂岩的有限变形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变形理论简介 |
4.3 平均整旋角简介及计算 |
4.4 平均整旋角的计算结果与演化规律 |
4.5 本构关系的平均整旋角描述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基于梯度塑性理论的岩样峰后变形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收敛-约束法的深部巷道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 王从凯.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金属矿山特殊岩石本构理论及试验研究[D]. 李冲.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3]压剪荷载下的岩石破坏判据及缓倾斜矿柱强度模型[D]. 罗斌玉.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4]类砂岩粗糙单裂隙辐向渗流与剪切耦合特性研究[D]. 谈然.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采场边界覆岩损伤破坏特征及渗透性演化规律[D]. 余伊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复杂条件下软弱破碎带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D]. 罗毅. 贵州大学, 2020(04)
- [7]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研究[D]. 田茂霖.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抚顺西露天矿高陡边坡蠕变-大变形综合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D]. 缪海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9]基于应变硬/软化模型的岩石破损机理探究及围岩稳定性分析[D]. 吕文涛.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10]采动应力路径下红砂岩变形破坏行为研究[D]. 董光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