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武睿[2](2020)在《美国银行业外资准入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是中国深化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重要之年,我国相继推出多条银行业对外开放举措。2019年5月银保监会推出12条银行业对外开放相关政策,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公布新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关举措,11月国务院决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部分条款,进一步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可见,我国扩大与深化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正逐渐加快。积极引入外资金融机构,加大银行业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提高银行业竞争力与市场活力。但银行业对外开放在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市场竞争加剧、监管欠缺以及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仍需重点关注,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如何建立起一个高效完备的监管体系是保障我国银行业稳健运行的关键。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其银行业规模巨大,银行业监管体系改革历程悠久且效果显着,现已形成了成熟的监管体系。美国银行业外资准入及监管的改革经验对中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从历史角度对美国的银行业外资准入及监管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本文从外资进入对本土银行的影响以及政府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原因这两方面对美国学术界提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各阶段相关理论的整理可以看出,美国学者提出的相关经济理论是美国当局制定外资准入及监管政策的重要依据。其次,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银行业外资准入监管的演变进行分析。根据美国银行业的标志性事件划分其银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分别介绍各阶段美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以及美国针对外资银行的发展做出的政策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国银行业外资准入监管的经验形成总结。最后,本文纵向梳理了我国银行业外资引入与监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横向对比美国银行业的变革历程,总结得出我国在银行业外资准入法律体系、外资监管体系以及金融安全保障体系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再根据当前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学习与借鉴美国银行业外资准入及监管的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
张庆华[3](2020)在《中国银行业网点分布、行业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银行是多区位企业,银行网点的分布代表着金融资源的配置及对银行业市场的抢占,其分布的差异,决定了区域间银行业结构的差异。区域银行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会影响区域经济稳定和发展质量。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方向。那么当前我国区域银行业发展呈现哪些特点?区域银行业结构呈现怎样的特征?区域银行业结构差异依赖和根植于哪些原因因素?如何有效推进不同区域银行业的发展?等成为亟需探讨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区域银行业机构网点数据,利用Arc GIS制图展示、多元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分析工具和方法,分析各类银行网点的空间分布、区域银行业结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区域银行业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将我国全部银行业机构分为大型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外资银行、政策型银行、其他银行机构8种类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为目前中国银行业体系中网点占比最高的一类银行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几类银行,从全国来看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相嵌套分布的特征较为明显,长江中下游流域省区所辖地市,山东省等地区大部分地市农村信社,几乎全部完成了向农村商业银行的改制。村镇银行为一类新型银行业机构,各地网点规模相对均较小,但全国多数地市均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村镇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占比居第二位,其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区域地市拥有者控制性地位,此外西藏等地区大型商业银行占当地银行网点总数的比例和区位商也较高。邮政储蓄银行为全国拥有网点数量最多的银行,其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相似,多随人口分布,但有较强区域和个体特征。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其他银行机构集聚于少量中心城市、开放城市分布,政策型银行分布较为均衡。城市商业银行在浙江省和环渤海广大区域地市、高等级城市,集聚分布的特征较为明显,网点占比和区位商均较高。中国目前形成了大型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导的区域银行业体系。以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得到HHI和CR3值为表征的区域银行业结构多元化和集中度特征,用以表现区域银行业发展的竞争强度。研究发现区域银行业结构具有区域内相似和区域间差异明显的特征。中国多数地区银行业结构较为多元、集中度较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政治资源等优势明显的地区银行业结构总体更为多元、集中度更低。东部沿海区域地市银行业结构的多元化程度均较高;中部区域银行业结构的多元化程度呈现较为明显的中心外围及由东向西渐弱的过渡特征;西部地区,特别是西藏、川西、甘南等地区银行业结构多元化程度均较低。银行业结构多元化程度较低地区,多为区域经济环境相对闭塞,与外界经济互动频次相对较低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等地区,这些地区银行业结构往往较为单一。相比银行业结构多元化特征,中国更多的地区银行业结构集中度较高,个别中心城市由于地方性商业银行发达,使得区域银行业集中度亦较高。我国中北部区域,云南、贵州、广西部分区域,江南地区等银行业集中度比较低;西部和部分边疆地区,大部分地市区域银行业集中度较高。江南地区作为我国最为富庶发达的地区,其银行业发展多元化程度强、集中度低;而较为闭塞相对落后的青藏高原区域,其银行业发展多元化程度弱、集中度很高。区域银行业结构多元化程度主要受城镇化率、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城市建成区面积等的影响,区域银行业结构集中程度主要受管辖县级行政单位数量、常住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建成区面积等的影响。区域银行业结构深受以往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影响,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别是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东部经济活跃地区的银行业结构表现出根植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特征。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应进一步促进区域银行业结构多元化、降低集中度;继续推动欠发达地区和乡村地区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等的改革发展,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支撑;经济发达地区应进一步提升本地银行竞争力,强化银行业竞争,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技术创新等政策建议。
何东伟[4](2020)在《电子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许多传统银行业的发展与变革,改变了银行的营销渠道与竞争方式。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开通电子银行渠道作为提供银行服务的重要渠道,电子银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银行的渠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银行实体网点为代表的传统银行渠道,另一种是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电子银行渠道。两种银行渠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并深刻地影响了银行的发展策略。以电子银行为代表的银行渠道创新对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竞争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并深刻地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绩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子银行在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银行实体分支机构作为传统银行业的重要渠道,也受到电子银行渠道的冲击和影响。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以及电子银行渠道与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渠道之间的关系成为学者与银行经营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探究银行渠道创新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子银行渠道与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渠道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基于中国银行业的数据从实证角度对电子银行渠道开通的影响因素,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以及电子银行对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考察。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估计了衡量银行经营效率的测度模型,探讨了银行渠道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构造了一个电子银行开通决策的理论模型,考察了影响银行开通电子银行的因素。理论模型比较了全国性大银行和区域性小银行的在开通电子银行时的决策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电子银行决策的因素。为了验证电子银行开通的影响因素,本部分使用中国银行业的网上银行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有序Logit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全国性大银行会率先开通电子银行渠道,银行开通电子银行的决策也会受到已开通电子银行的竞争对手政策的影响。另外,本部分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电子银行渠道与实体分支机构渠道之间的替代关系。本部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电子银行渠道采纳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实证角度分析了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效率和风险的作用。本部分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别估计了银行的利润效率、成本效率、利息收入效率和非利息收入效率,作为银行经营效率的指标。同时也采用了Z-score、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等指标作为银行偿付风险、资本充足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分别考察了电子银行对一系列银行偿付风险、资本充足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指标所带来的影响。本部分采用控制函数法考察了电子银行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电子银行的开通能够提高银行的利润效率。尽管电子银行降低了银行的成本效率,但是提高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效率。因此,银行利润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非利息收入的增加来提高的。在风险管理方面,电子银行会降低银行的贷款质量,同时也会增加银行的偿付风险。本部分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电子银行与银行绩效研究的文献,并分析了电子银行影响银行风险的传导机制。第三部分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银行业分支网点的整体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类型的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和特点。本部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影响银行跨区域经营选择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跨区域经营的战略上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另外,资产规模、银行总部与分支机构城市文化相似性、地理距离、分支机构附近城市分支网点数量、分支机构所在城市市场竞争状况等都会影响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决策。本部分研究丰富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相关文献,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文化对银行跨区域经营决策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采用工具变量法研究了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还考察了网上银行的开通对银行地理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区域经营会带来银行利润效率和利息收入效率的下降,但是会带来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然而,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的收益和风险没有显着的影响。另外,研究还发现网上银行的开通会影响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强度。银行在开通网上银行后,跨区域扩张的强度会下降。本部分的研究从深入地考察了移动互联时代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本文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要充分认识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作用,把握渠道创新的发展方向;第二,注重和防范电子银行渠道发展中的风险;第三,银行需要更多地注重电子银行渠道与实体网点渠道之间的融合。
张炳海[5](2020)在《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 ——基于Panze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的竞争度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诸多因素都会影响银行的竞争程度,例如宏观经济、利率自由化、互联网金融等。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也向外资银行打开了中国市场,近年来外资银行也在不断加快发展的步伐。该事件引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本文将着眼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市场对于国内银行业竞争水平的影响。本文将采用Panzer-Rosse模型来研究18年间,即1998年至2015年,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水平的影响。在本文中,2006年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是因为在该年,中国银行市场开始完全对外开放。在实证研究中,本文采集了165个国内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行)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得出H-统计量,而最终将会通过比较2006年前后两个不同阶段和整个18年间的数据产生的H-统计量来反映外资银行对于中国本土银行市场是否产生影响。中国的银行业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处于一个垄断竞争的状态。通过相关的文献也很容易获悉,在迎来外资银行的准入之后,中国银行业的竞争也会愈发激烈。本文致力于采用实证分析法来证明这一结论:中国的银行业长期处于垄断竞争状态;比较1998-2006年和2007-2015年的H-统计量,发现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呈现上升趋势。在得到实证结果后,分别从中国政府、本土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三个角度,提供了一些预警和政策建议。
胡世超[6](2019)在《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研究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利率市场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大大加快,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2014年11月提高存款利率上限,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宣布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中国基本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彻底完成,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8年第1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指出要推动利率“两轨”逐步合“一轨”。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使其经营模式、业务发展、风控机制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鉴于此,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值得重视与研究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考察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实际状况,度量了商业银行的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对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之间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进行数学建模和实证检验,并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改善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环境,控制银行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回顾相关文献并进行述评。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系统地回顾了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以及银行风险,为后文相关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首先,梳理了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而后度量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指数。第三章是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概述。首先回顾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程,并对中国银行业现状进行分析,而后选取中国98家商业银行2007-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市场结构化的方法,用赫芬达尔指数(HHI)和市场集中率指标(CRN)度量了市场集中度;基于非结构化的方法,用H指数、Boone指数、Lerner指数和经效率调整的Lerner指数度量了中国商业银行竞争程度,以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与竞争程度,并总结样本期内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变化趋势。第四章主要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行为进行测度。首先对商业银行个体风险指标进行度量。而后回顾系统性风险的相关文献,并对四种系统性风险的方法即三种ΔCoVaR的方法与MES的方法,进行建模及实证比较研究。第五章主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个体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个体风险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述评,然后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最后使用系统GMM的方法,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个体风险之间的关系。第六章主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性风险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述评,然后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最后使用系统GMM的方法,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结论与政策建议。对文章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若干研究结论。并根据市场竞争与银行风险的状况和相互作用关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显着成就。并且还发现利率市场化指数在危机期间不断波动,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而危机过后,利率市场化指数便呈现出快速上涨之势。这一变动情况与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相关政策的动态调整基本符合。第二,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呈不断下降趋势,而竞争度从2007到2010年在快速上升而后逐年下降,直到2015年又开始逐渐提升。总体上来讲,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的竞争程度属于垄断竞争水平。此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较强并进一步提升,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下降较为明显,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较为稳定。第三,从2007年起,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而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来看,2017年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其他依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关于系统性风险,GAS-based-Dynamic Gaussian Copula-ΔCoVaR更能准确地刻画银行间的损失相依性,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其历史相对较长、资产规模较大,受居民青睐度较高,所以其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相对较低,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相对较高。第四,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竞争度分别与个体风险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主要处于“集中-脆弱”区域与“竞争-脆弱”区域。同时,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竞争度对个体风险的影响,相较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一些。第五,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竞争度分别与系统性风险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且对于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其市场集中度越高,竞争度越大,系统性风险越大。同时,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竞争度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并构建论文框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商业银行风险分为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分别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这两类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往文献大多从银行个体风险角度,来研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本文从银行个体风险、系统性风险两个维度,来表示银行风险,以更全面地研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从这个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二,采用GAS-based-Dynamic Gaussian Copula的方法度量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结合中国上市银行可得数据,在CoVaR的基础上,本文采用GAS-based-Dynamic Gaussian Copula的方法来估计ΔCoVaR,该方法能更好的估计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以更好地度量系统性风险。此外,结合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从实际利率水平、利率浮动幅度、利率决定方式等三个方面,来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第三,研究样本更加丰富和完整。本文选取的样本更加完整,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并且数据统计上也统一了计算口径,进而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本文主要侧重于应用研究,以对现实情况进行实证检验为主,而在理论上的创新较少,仅分析了现有理论,并未在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第二,数据样本时间长度不够,短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可能会影响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马腾[7](2018)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文中提出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境内代表处的设立是中国金融业对方开放的起点。21世纪之初,中国加入WTO后履行承诺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国内银行业市场,中国本土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在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40年的时间内,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甚至是金融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国内外的学者对外资银行为东道国带来的影响看法各有不同,各个东道国对想要进入本地的外资银行也都采取了一定的干扰和限制,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能通过“竞争效应”、“示范效应”以及“技术外溢”提升东道国银行业绩效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摘樱桃”行为抢占中国银行业大量市场,并且对金融环境的稳定性产生冲击。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再次研究这一问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中国16家商业银行2005-2016年的经营数据,分别从成本、盈利能力、及收入三个方面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通过eviews对变量进行了数据处理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后得出了结论:成本方面,外资银行进入在短期内会使中国银行业的成本增加,但是长期来看,随着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成本会相应地降低,最终会促进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成本的减少。盈利能力方面,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通过“示范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了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收入方面,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传统业务影响有限,对中间业务收入冲击较大,中间业务将会成为中国银行业新的业务收入增长发力点。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要通过进一步对外开放,合理引入外资银行有效地发挥外资银行进入提升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积极作用,引导其发挥对传统业务的竞争效应,同时有利于将前期对设备、技术和人力的投资转化为收益,发力中间业务减少优质客户的流失,更好地应对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挑战,此外银行业也要重视自身的运营状况,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努力提升资产质量。最后,银行业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更好地凸显自身优势,通过大数据风控与精准营销化解传统银行业的痛点,实现线上与线下共同发展,降低成本,提升经营效率。
高世葵[8](2016)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绩效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之前,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相对都是封闭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自由化在各国逐渐深入,尤其是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外资银行开始在东道主国家设立银行。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得到完善。中国对于外资银行的限制也是逐渐放开的,尤其是,2004年相关法律修改实施以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规模急剧扩张,2007年,中国践行入世承诺,又放开了对外资银行的一些限制,一大批外资法人银行应运而生。距离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已经有30多年,在这三十多年间,伴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关于外资银行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绩效影响的争论一直在继续,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主国家银行业的绩效影响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一个令所有人认可的理论基础,只能定性去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主国家银行的绩效所带来的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更多的学者是通过数据去定量分析外资银行进入给东道主国家银行业所带来的影响。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的发展情况并不相同,采用不同国家的数据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国内学者采用不同时期的数据研究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时,得到的结论并不相同,采用相同时期的数据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时,得到的结论往往也不相同。有的学者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对中国银行业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有的学者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绩效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而有的学者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能够对中国银行业的绩效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假说,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本文采用的是2003-2015年的中国银行业的数据,用EViews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外资银行进入能够显着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
杨金鹏[9](2016)在《全面开放格局下FDI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分阶段对银行业进行了内部体制改革,为银行业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在改革初期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还较低,基本没有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中国银行业市场开始逐步对外开放,根据中国对WTO的承诺,到了2006年,中国银行业开始全面对外开放。流入银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外商独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参股内资银行两种方式。现阶段,中国银行业效率距离国际上具有先进水平的外资银行业效率仍有一段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在对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国银行业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在中国银行业开放之前,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对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全面开放格局下,研究FDI如何对中国银行业效率产生积极效应对于中国实施外商直接投资引入政策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和银行业效率的相关理论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外商直接投资对银行业效率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作文献简评,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以及中国吸收总量外商直接投资和银行业外商直接投资进行概括分析,进而运用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系统地探究。本文主要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对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在分析银行业发展水平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展开分析,分别是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银行体系稳定性以及银行所有制结构。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中国政府可以用来增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积极效应的政策措施包括:(1)正确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流向;(2)吸引适度的银行业外商直接投资;(3)注重引入外资参股内资银行;(4)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银行业的监管体系。
王旭[10](2013)在《中国银行业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银行危机的频发给世界各国带来了系统性的银行业安全问题。纵观银行业危机发生的特征,其固然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体系本身的脆弱性无疑至关重要。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全球投资、贸易格局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银行业在新的机遇面前必将迎来更多的挑战,维系安全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一项长期使命。然而,现有的关于中国银行业整体产业安全性研究的文献相对不够丰富,大多将从外资进入的角度研究其对中国银行业安全相关的某一方面特征或要素的影响,而缺少系统地研究银行业安全影响因素、评价体系与产业预警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一方面,银行业安全研究的理论视角有待进一步丰富。产业安全理论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其发展日趋成熟,进一步丰富了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实践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产业安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就决定了对产业安全相关问题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更应深入到实践中捕捉相关的问题。在此背景形势下,本文以产业安全相关理论为支撑,试图深入分析中国银行产业安全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为达到该研究目标,本文沿着以下思路进行了分析:首先,对现有的关于产业安全、银行业安全的相关文献进行仔细的阅读与整理,找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在对中国银行业运行及安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基础系统地分析中国银行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其次,本文通过构建银行业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对2001-2012年中国银行业产业安全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银行业安全预警体系及量化风险评估标准。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提升我国银行业安全度的政策建议。从研究内容及科技查新的结果看,本文首次应用产业安全理论对我国银行业的产业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其创新点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性的界定了银行业安全的内涵,并选取中国银行业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银行业安全具体包含三层含义,即:安全的主体是我国的银行业;银行业安全包括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两个方面;产业安全度应通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度量。与以往的研究成果多局限于研究影响银行业安全的局部因素及应对问题相比,本文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和系统化。第二,本文在导入产业安全理论、金融中介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影响中国银行产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制。同时,本文构建了一套银行产业安全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弥补国内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第三,针对后危机时代银行业安全监管的挑战,本文在国内外对比及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银行产业安全预警模型,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银行业安全风险评估量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银行业风险的监控机制,并提出了切合我国实际的银行产业安全的维护策略。
二、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2)美国银行业外资准入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美国银行业外资准入监管的理论依据 |
2.1 外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产生影响的相关理论 |
2.1.1 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相关理论 |
2.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相关理论 |
2.2 政府对银行业中外资进行监管的相关理论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金融脆弱性理论 |
第3章 美国银行业外资准入的政府监管问题剖析 |
3.1 美国银行业外资准入监管的演变分析 |
3.1.1 自由发展阶段(1818-1977年) |
3.1.2 加强管制阶段(1978-1994年) |
3.1.3 严格监管阶段(1995年-至今) |
3.2 美国对银行业外资准入监管的经验 |
3.2.1 建立高效完善的法制监管体系 |
3.2.2 实行充分监管下的“金融开放” |
3.2.3 确定“美国优先”的监管原则 |
第4章 美国银行业外资准入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4.1 我国银行业外资引进和监管的历史与现状 |
4.2 中美银行业外资准入监管比较 |
4.2.1 银行业外资准入法律体系 |
4.2.2 银行业外资监管体系 |
4.2.3 金融安全保障体系 |
4.3 我国完善银行业外资准入监管体系的基本路径 |
4.3.1 健全银行业外资准入法律体系 |
4.3.2 提高银行业整体监管水平 |
4.3.3 重点关注国家经济安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银行业网点分布、行业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银行机构网点的空间分布 |
1.2.2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
1.2.3 银行业结构影响因素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数据与方法 |
1.3.1 研究数据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不同类型银行机构的空间分布 |
2.1 大型商业银行空间分布 |
2.2 邮政储蓄银行空间分布 |
2.3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空间分布 |
2.4 城市商业银行空间分布 |
2.5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空间分布 |
2.6 外资银行空间分布 |
2.7 政策型银行空间分布 |
2.8 其他银行机构空间分布 |
3 区域银行业结构分析 |
3.1 中国银行业结构总体特征 |
3.2 区域主导银行类型分析 |
3.3 区域银行业结构多元化分析 |
3.4 区域银行业结构集中度分析 |
4 区域银行业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理论分析 |
4.2 影响因素选取 |
4.3 数据和散点图拟合分析 |
4.4 多元回归分析 |
4.5 地理探测器分析 |
4.5.1 影响因素数据处理 |
4.5.2 结果分析 |
4.6 影响因素分析总结 |
5 研究总结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研究的创新点 |
5.4 研究的不足 |
附录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电子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银行渠道与银行渠道创新 |
1.4.2 电子银行 |
1.4.3 跨区域经营 |
1.4.4 银行绩效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7 论文研究方法 |
1.8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技术革新与技术扩散研究回顾 |
2.2 电子银行与银行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
2.3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
2.4 银行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
2.5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三章 银行采纳电子银行的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证 |
3.1 引言 |
3.2 银行采纳电子银行业务的理论分析 |
3.3 数据与实证研究方法 |
3.3.1 数据和样本描述 |
3.3.2 实证模型 |
3.4 实证结果 |
3.4.1 基准结果分析 |
3.4.2 稳健性检验 |
3.4.3 网上银行与实体网点的关系 |
3.4.4 小结与讨论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电子银行与银行绩效: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 |
4.1 电子银行对银行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 |
4.2 数据与实证模式设定 |
4.2.1 数据 |
4.2.2 实证模型 |
4.2.3 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
4.2.4 银行效率 |
4.2.5 银行风险 |
4.2.6 网上银行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基准结果 |
4.3.2 稳健性检验 |
4.3.3 异质性作用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5.1 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特点 |
5.1.1 银行分支网点分布的整体特征 |
5.1.2 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个体特征 |
5.2 对银行跨区域经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数据与样本描述 |
5.2.3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5.3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 |
6.1 中国银行业跨区域经营的制度背景 |
6.2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
6.2.1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收益之间的关系 |
6.2.2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风险与成本的关系 |
6.3 样本统计性描述与实证研究设计 |
6.3.1 数据和样本描述 |
6.3.2 银行效率的估计方法 |
6.3.3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实证模型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结果 |
6.4.2 稳健性检验 |
6.4.3 网上银行开通对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影响 |
6.5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1.1 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竞争对手的决策都会影响电子银行的采用 |
7.1.2 电子银行的开通显着地影响着银行的绩效 |
7.1.3 不同类型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 |
7.1.4 跨区域经营显着地影响着银行的经营效率 |
7.2 政策建议 |
7.2.1 充分认识电子渠道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作用,把握渠道创新的发展方向 |
7.2.2 注重和防范电子银行渠道发展中的风险 |
7.2.3 银行需要更多地注重电子银行渠道与实体网点渠道之间的融合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5)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 ——基于Panze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特色与不足 |
1.3.1 论文特色 |
1.3.2 论文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银行竞争衡量的结构化方法 |
2.1.1 结构-行为-绩效范式(S-C-P) |
2.1.2 效率假说 |
2.2 银行业竞争衡量的非结构性方法 |
2.2.1 Lerner指数 |
2.2.2 Boone指标 |
2.2.3 Panzer-Rosse模型 |
2.3 Panzer-Rosse模型应用 |
2.4 银行业竞争的多重影响因素 |
2.5 外资银行进入对银行业竞争的影响 |
第3章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3.1 外资银行的概念界定 |
3.1.1 外资银行的定义 |
3.1.2 外资银行进入的基本形式 |
3.2 我国外资银行的发展历程 |
3.3 外资银行入华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
3.4 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 |
3.4.1 中外资银行硬实力比较 |
3.4.2 中外资银行软实力比较 |
第4章 研究假设、模型构建和样本选取 |
4.1 研究假设 |
4.2 模型构建 |
4.3 样本选取 |
第5章 实证分析结果 |
5.1 均衡测试 |
5.1.1 全样本区间:1998-2015 |
5.1.2 子样本区间:1998-2006 |
5.1.3 子样本区间:2007-2015 |
5.2 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
5.2.1 全样本区间:1998-2015 |
5.2.2 子样本区间:1998-2006 |
5.2.3 子样本区间:2007-2015 |
5.3 两个子样本区间比较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对中国银行业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6.2.2 对中国国内银行的警示和建议 |
6.2.3 对外资银行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研究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利率市场化、市场竞争与商业银行风险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
二、金融发展理论 |
三、新结构主义利率理论 |
四、金融约束理论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 |
二、新产业组织理论 |
三、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特点 |
第三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商业银行个体风险相关理论 |
二、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一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影响 |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度量 |
一、利率市场化指数的构建 |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度量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概述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 |
二、中国银行业市场现状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度量 |
一、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度量 |
二、中国商业银行竞争程度的度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行为度量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个体风险的度量 |
一、个体风险度量指标 |
二、度量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
一、相关研究方法述评 |
二、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构建 |
三、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度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个体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分析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三、模型设定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平稳性检验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进一步研究 |
五、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性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分析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三、模型设定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平稳性检验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及评价 |
2.1 理论研究回顾 |
2.2 实证研究回顾 |
2.3 文献评述 |
3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3.1.1 初始阶段(1978-1993) |
3.1.2 扩张阶段(1994-2001) |
3.1.3 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过渡期(2002-2006) |
3.1.4 稳健经营(2007至今) |
3.2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
3.2.1 发展现状 |
3.2.2 经营特点 |
4 实证模型与方法 |
4.1 研究假设 |
4.2 变量的选取 |
4.2.1 评价银行业绩效指标的选取 |
4.2.2 评价外资银行进入程度指标的选取 |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4.3 模型的构建 |
4.4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5 数据处理与检验 |
4.5.1 平稳性检验 |
4.5.2 协整检验 |
4.5.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相关结果 |
5.2 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性检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本土银行经营成本的影响 |
5.3.2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本土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
5.3.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本土银行收入的影响 |
5.3.4 其它因素对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 |
5.4 小结 |
6 提升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
6.1 银行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合理引入外资银行 |
6.2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减少优质客户的流失 |
6.3 加强资产质量风险管理,提升资产质量 |
6.4 拥抱金融科技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绩效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定量分析法 |
1.4 篇章结构 |
1.5 本文创新点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3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4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
4.1 假说的提出 |
4.2 变量的选取 |
4.3 样本数据的说明 |
4.4 平稳性检验 |
4.5 协整检验 |
4.6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7 模型结果 |
4.8 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 |
4.9 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继续减少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限制 |
5.2.2 控制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 |
5.2.3 缩减经济下滑时期的业务扩张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全面开放格局下FDI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依据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依据 |
2.1.1 FDI溢出效应理论 |
2.1.2 银行业效率及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因素 |
2.2.2 FDI对银行业效率的影响 |
2.3 文献简评 |
3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历程及中国吸引FDI的概况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及效果 |
3.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 |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效果 |
3.2 中国引入FDI现状 |
3.3 中国银行业吸收FDI概况 |
3.3.1 中国银行业引入FDI的历程 |
3.3.2 中国银行业FDI与GDP增长的比较 |
3.3.3 中国银行业FDI与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的比较 |
3.3.4 中国银行业FDI与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比较 |
3.3.5 中国银行业FDI与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比较 |
4 基于银行业外部环境FDI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
4.1 总量FDI通过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影响银行业效率 |
4.2 银行业FDI通过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影响银行业效率 |
5 基于银行业内部环境FDI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
5.1 银行业FDI通过影响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进而影响银行业效率 |
5.2 银行业FDI通过影响中国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进而影响银行业效率 |
5.3 银行业FDI通过影响中国银行业体系稳定性进而影响银行业效率 |
5.4 银行业FDI通过影响中国银行业所有制结构进而影响银行业效率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银行业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产业安全 |
1.2.2 金融安全 |
1.2.3 银行业安全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1.3.3 本文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金融中介理论 |
2.1.2 产业安全理论 |
2.1.3 产业安全评价的理论体系 |
2.2 产业安全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产业安全影响因素 |
2.2.2 产业安全研究所涉及的产业 |
2.2.3 产业安全评价体系 |
2.3 银行业安全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本章小结 |
3 中国银行业运行及安全现状分析 |
3.1 中国银行业运行情况及风险分析 |
3.1.1 中国银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
3.1.2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 |
3.2 中国银行业国内环境分析 |
3.3 中国银行业产业控制力分析 |
3.4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本章小结 |
4 中国银行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
4.1 内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4.1.1 银行业融资结构 |
4.1.2 银行业内外部治理 |
4.1.3 其他金融机构与银行业的竞合关系 |
4.2 外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4.2.1 外资银行进入 |
4.2.2 金融自由化 |
4.2.3 宏观经济环境 |
4.3 银行业监管体系 |
4.3.1 监管体系影响银行业安全的作用机制 |
4.3.2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历程 |
4.3.3 2012年银行业监管的相关措施 |
4.3.4 中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5 中国银行业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 |
5.1 中国银行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1.1 指标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 |
5.1.2 银行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中国银行业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
5.2.1 评价步骤 |
5.2.2 评价方法 |
5.2.3 权重赋值 |
5.2.4 隶属函数构建 |
5.2.5 评价结果分类 |
5.3 中国银行业安全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5.4 基于熵理论的中国银行业安全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5.5 中国银行业安全预警研究 |
本章小结 |
6 提升中国银行业安全度的政策建议 |
6.1 提高银行业自身竞争力 |
6.1.1 持续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
6.1.2 鼓励金融创新 |
6.1.3 加强银行品牌建设 |
6.2 完善银行业公司治理 |
6.2.1 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
6.2.2 提升公司治理管理能力 |
6.2.3 加强公司治理文化建设 |
6.3 建立、健全银行管理体系 |
6.3.1 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6.3.2 建立健全的客户价值管理体系 |
6.4 外资银行和战略投资的引入 |
6.4.1 适度引入外资银行 |
6.4.2 积极寻求战略投资者 |
6.5 完善银行业监管体制 |
6.5.1 改进银行业监管方式 |
6.5.2 加强对创新性金融工具的监管 |
6.5.3 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
6.5.4 建立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和应急预案 |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美国银行业外资准入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武睿.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国银行业网点分布、行业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庆华. 河南大学, 2020(08)
- [4]电子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D]. 何东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 ——基于Panze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D]. 张炳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研究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证据[D]. 胡世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D]. 马腾. 海南大学, 2018(01)
- [8]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绩效影响分析[D]. 高世葵.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9]全面开放格局下FDI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金鹏. 海南大学, 2016(02)
- [10]中国银行业安全问题研究[D]. 王旭.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