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国际化要求发展我国玉米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陈超[1](2021)在《甘肃敦煌种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亚立[2](2019)在《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然而,农业发展却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运用生态经济学理念指导农业生产,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生态农业变成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查阅国内文献资料,分析生态农业的内涵以及研究情况,包括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指出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首先,对农业生态学和农业经济学相关领域的概念进行定义,分析石家庄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石家庄市在土地、水、气候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优势,农业及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存在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等问题。其次,在分析石家庄市基本情况和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总结出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1)生态整合模式;(2)产业链横向和纵向拉长模式;(3)庭院微循环模式等。进一步分析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典型模式:对“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综合性生态农业”、“小麦、玉米全部秸秆还田”模式、“林下养禽的种植和养殖”、“养猪-沼气-粮食循环”、“规模型生态养殖小区”等模式进行分析,综合研究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最后,总结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促进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河北乃至华北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申帅[3](2019)在《基于工商管理学中的电子商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工商管理学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发展的需要,从而产生的一门学科。而电子商务则是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商品交换的商务活动,从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达到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当代工商管理学的进步离不开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也能稳固工商管理学的根基。本文纵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就工商管理学中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尤晓林[4](2009)在《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WTO后过渡期”,一些经过三年适度保护的产业领域将陆续结束过渡期,开始到达“入世”承诺的终极目标。在农业领域,我国步入“WTO后过渡期”以后,WTO规则下的农产品贸易要求各国只能通过有限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不能或尽量减少非关税使用。而随着各国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各个区域农业政策不同而导致农产品国际贸易不能完全按照自由贸易原则进行,随着加入WTO农产品贸易和市场更加开放,我国农产品整体竞争力的降低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着各种压力和风险。本文以“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为题对黑龙江省在“WTO后过渡期”的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即从WTO规则解读和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研究出发,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区域农产品出口与WTO规则应用,根据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及政策体系现状,建立黑龙江省农产品的WTO农业政策干预模型,并以设置不同参数组的方式,对黑龙江省粮食、畜牧产品和果蔬产品出口政策的评价实现良好的适应性和拟合优度,并根据模型预测和评价,针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相关政策和措施调整,提出建议。通过对WTO相关规则阐述与解释,国内外应对措施和相应效果与政策调整,结合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实际状况,分析黑龙江省运用这些规则和措施的效果,并且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型实证考查政策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贸易的影响,并在实证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分别从理论基础、宏观政策分析、黑龙江省省情、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模型实证与政策建议等几个层次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主要讨论贸易政策与格局演变下,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和效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参考,提出本文的逻辑框架,并着重谈论农业协议产生过程和主要内容,其次,对包括中国农业政策在入市后的调整与适应,应用规则前提下国内农业的支持内容与作用,与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不同与对比在内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历史分析和国内外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完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相应对策措施。再次,在前几部分中的理论阐述和中国应对农业开放对策措施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实际进行实证,并且通过建立出口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量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效率,通过政策干预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考查了建立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是全文总结和对策建议,主要对以上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进行总结和概括,提出利用规则前提下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相关对策措施。本文系统地对WTO规则、WTO后过渡期的特征、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区域政策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国内支持、财政补贴、市场准入和动植物卫生为重点,分析了我国在WTO后过渡期政策层面调整应对复杂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其中分析了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提出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和黑龙江省的比较优势,打好品牌战略。利用黑龙江省的土地和水资源优势及气候条件,发展本省的支柱产品出口,如黑龙江的大豆产业可以利用我国特殊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强农产品贸易加工产品的出口。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是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增强农产品加工环节,加强农产品出口贸易是一项既扩大出口又解决过多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好方法。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边境贸易,进一步开发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的边境贸易及非洲国家的市场。中俄有着超过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交通运输条件便捷,地缘优势突出。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日趋活跃,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对俄出口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并有利于进一步开发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潜力。建立健全农产品出口质量监管体制。现行的出口农产品质量管理体制仍存在多头管理、分而治之的现象。如畜禽产品,出口过程中国内的商检部门要检测检疫,畜牧部门也要检测检疫,而且部门之间宽严不同,标准不一。这种多头检、重复检、矛盾检的做法,不仅令出口企业左右为难,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而且使出口产品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是扩大农产品贸易强化硬件和改善软件的需要,条件成熟时可在俄境内选择适宜地点建立仓储基地或批发中心,同时发展果蔬产品的加工业务,开发果汁、罐头及各类深加工产品,提高对俄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健全应对预警机制。健全应对预警机制可以及时指导企业改进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规避出口风险,改进企业管理和积极参加应诉工作,以确保黑龙江省出口贸易发展。本研究从区域农业品出口政策调整的角度来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不仅局限于对作为外因的WTO规则的解读,还进一步对显着影响区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区域政策制度的演变和调整进行分析。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由于政策及其效应研究问题的性质,大量引入定性变量,以点带面,构建出完整并且真实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政策干预的影响,建立干预分析模型,研究农产品出口问题,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预测。
王立飞[5](2008)在《山东省日照市城乡统筹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统筹城乡发展也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城乡统筹发展是使我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西方经济学理论,都从不同层面上深入探讨了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内容。城乡统筹发展是指改变“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思维方式,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一协调,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解决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导致我国城乡差距形成并不断扩大的一个根本原因。要做好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对日照市的国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日照市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根据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日照市出现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有其必然性。为了更好的做到城乡统筹发展,本研究建立了一个指标评价体系用来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该评价体系是一个根据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终极目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它是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集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的解题思路对城乡关联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的评价,根据评价原则及目标,在诸多的城乡关系表现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性质不同进行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并对日照市城乡统筹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依据系统性原则、区域协调原则、功能互补原则、生态效益原则等在市域范围和都市发展区范围等两个层次,协调城镇空间和生态空间关系,科学规划城乡统筹发展布局。通过产业布局调整优化,推进城市大工业支持与农业产业升级的互动,加快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等措施来实现日照市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本文还提出了各种促进就业、财税改革等方面的统筹发展的对策,以此来改变日照市农村整体落后的面貌,真正实现日照市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最终实现日照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
刘彦军,李寿如,王静刚[6](2006)在《我国马铃薯产业化探索》文中提出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居第4位,世界马铃薯种植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 hm2左右;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达500 万 hm2,年产量6000多万 t,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我国加入 WTO 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日趋减弱,马铃薯以其高产、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然而,农
祁勇[7](2006)在《黑龙江省甜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甜菜产业是黑龙江省轻工业的优势产业,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黑龙江省甜菜产业的发展一直在低谷中徘徊。最近国内外市场糖价上涨的大趋势给黑龙江省甜菜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国家对制糖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了区域布局,压缩了制糖生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黑龙江省作为甜菜生产大省,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抓住机遇,走出困境,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深入调查黑龙江省甜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入世对黑龙江省甜菜产业的影响,找出了黑龙江省甜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省发展甜菜产业的自然优势和社会经济优势的阐述,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以两个典型区域为代表,通过相关数据的调查和分析,对黑龙江省农户种植甜菜和种植其他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农户种植甜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剖析了影响农户种植甜菜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从甜菜种植、甜菜种业、甜菜制糖业等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甜菜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因此,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黑龙江省自身特点,建立适合黑龙江省甜菜及甜菜糖加工业可持续高效发展的生产经营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它对于全面提高黑龙江省甜菜产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甜菜种植者的经济收入,提高甜菜糖加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优化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和发展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崔卫东[8](2006)在《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论波特“钻石”框架下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过程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融合过程,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按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我国进入“后WTO”过渡时期,对WTO成员国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使得我国的经济尤其是农业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特别是基于我国特定国情之下,探讨政府行为应如何理性的引导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其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写作方法和逻辑架构等问题。第二章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本章界定有关农业竞争力的概念、层次与定义,分析农业竞争力的表象因素与本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我国目前农业竞争力的现状、特征与矛盾等。第三章农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本章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波特“钻石”)理论的内容、逻辑与观点进行了阐释,论述两者间的发展关系与异同。探讨我国农产业竞争力中的比较优劣势和竞争优劣势方面。阐释我国农业竞争力问题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上的不合理背离现象和原因。对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评价与测度方法问题进行举证研究。第四章从制约我国农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性看“钻石”模型的失灵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突出地位。提出发展中国家农业竞力的现实要素与波特“钻石”模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导向对包括农业竞争力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突出作用并以实例加以定性、定量的证明。构建基于政府行为优势的理论作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第五章政府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核心——全面的城市(镇)化。由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解决农业本质问题的唯一出路——全面的城市(镇)化战略。阐释了城市化规律与现阶段我国城市(镇)化方式的关系;论述我国农村城市(镇)化的标志性特征及其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城市(镇)化过程中政府作为的关键环节以及在土地的利用问题上的政策和建构我国土地等资源的占用模型。
郭姝宇[9](2006)在《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持续在低水平徘徊,实现城乡统筹,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纵观中外,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科技进步的过程,经济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典型的科技进步史。在大力发展农业的今天,我们依然要遵循这样的客观规律,通过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扭转我国农业发展低效、高耗的局面。完善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能够为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提供强劲的动力。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理论研究、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为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寻找科学依据,并提出基本的对策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并归纳和总结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多角度分析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2、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DEMATEL法,确定了影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系统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并对该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运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理论,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在对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模式进行选择。4、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基本对策。
扎玛[10](2006)在《东北产业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振兴东北”是我国新世纪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第三步战略目标“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它担负着区域经济振兴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东北的振兴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都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各个产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更关系到东北区域经济的增长。东北问题主要源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充分反应。东北曾经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区域竞争能力却低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对东北工业的振兴,而应当是对东北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全方位的振兴。东北各种矛盾问题所反映的本质归纳起来还是在于产业竞争能力弱。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产业创新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产业创新,充分挖掘东北的资源潜力,将东北的企业、政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自主创新力,实现产业内外部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东北实行产业创新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在于产业创新的培育与开发。 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东北振兴,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研究东北问题,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分析东北
二、按国际化要求发展我国玉米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国际化要求发展我国玉米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2)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数据采集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概念 |
2.2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 |
2.2.2 生态系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产业经济学原理 |
3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典型模式及启示 |
3.1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
3.1.1 欧盟的多功能生态农业 |
3.1.2 美国可持续发展农业 |
3.1.3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 |
3.2 国内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
3.2.1 生态养殖生产模式 |
3.2.2 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 |
3.2.3 生态种植模式 |
3.2.4 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
3.3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启示 |
3.3.1 自然方面 |
3.3.2 技术革命 |
3.3.3 经济发展 |
3.3.4 社会政策 |
4 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4.1 石家庄市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气候特征 |
4.1.3 土地资源 |
4.1.4 水文资源 |
4.1.5 社会经济条件 |
4.1.6 农业发展概况 |
4.2 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4.2.1 农业产业结构 |
4.2.2 农业产业化经营 |
4.2.3 农业科技水平 |
4.3 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成功案例 |
4.3.1 生态整合模式 |
4.3.2 农业产业链横向和纵向拉长和延伸模式 |
4.3.3 庭院微循环模式 |
5 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
5.1 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
5.1.2 农业污染形势严峻 |
5.1.3 生态农产品检测体系不健全 |
5.1.4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障碍 |
5.2 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发展中问题形成原因 |
6 促进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体系 |
6.2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
6.3 加快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培育科技人才 |
6.4 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树立品牌效应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工商管理学中的电子商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趋势分析 |
1. 健全专业化 |
2. 个性区域化 |
3. 融汇世界化 |
二、运作机制分析 |
三、外部环境分析 |
1. 信息安全环境 |
2. 制度环境保障 |
四、结束语 |
(4)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论文结构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 WTO 农业框架评述 |
2.1 经济全球化与WTO 的概述 |
2.1.1 WTO 农产品贸易规则发展沿革 |
2.1.2 关贸总协定有关农产品贸易的缺陷 |
2.1.3 乌拉圭回合中的农产品贸易谈判 |
2.2 WTO 农产品贸易规则框架的基本内容与主要内涵 |
2.2.1 WTO《农业协定》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2.2.2 WTO《农业协定》三大支柱的内容 |
2.2.3 WTO《农业协定》的规则、义务和实施时间 |
2.3 中国加入WTO 关于农业问题的主要承诺 |
3 WTO 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
3.1 中国现行农产品贸易体制、政策及目标 |
3.2 WTO 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
3.3 加入WTO 与中国农业及贸易政策调整 |
4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4.1 农业与国内支持政策 |
4.1.1 农业政策的一般理论 |
4.1.2 农业是一个需要政策扶持的特殊产业 |
4.2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国内外比较 |
4.2.1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现状 |
4.2.2 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比较 |
4.3 WTO 规则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改革与调整 |
4.3.1 加大力度,增加国家对农业的预算 |
4.3.2 以WTO 规则为导向,优化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结构 |
4.3.3 对“绿箱政策”支持的项目应择优重点扶持 |
5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实证分析 |
5.1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现状及分析 |
5.1.1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现状 |
5.1.2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实证分析 |
5.2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现状及分析 |
5.2.1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现状 |
5.2.2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实证分析 |
5.3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现状及分析 |
5.3.1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现状 |
5.3.2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实证分析 |
5.4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5 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效率评价 |
6.1 “WTO 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干预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6.1.1 黑龙江省农产品的WTO 农业政策干预模型的机理分析 |
6.1.2 模型的相关假设与参数设定 |
6.1.3 预测及模型质量评价 |
6.1.4 小结 |
6.2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6.2.2 评价目的 |
6.2.3 指标筛选 |
6.2.4 畜牧业产业链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6.3.1 层次分析法对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2 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结果的评价 |
6.3.3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
7 基于WTO 规则的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对策 |
7.1 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出口 |
7.2 发展“三高”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 |
7.3 进一步增加“绿箱”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 |
7.3.1 增加“绿箱”投入 |
7.3.2 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资本和外资进入农业领域 |
7.4 积极利用WTO 贸易规则,努力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
7.5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 |
7.6 加快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 |
7.7 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
7.7.1 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全面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 |
7.7.2 加强磋商和谈判,合理运用规则 |
7.7.3 建立一批外向型农业生态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 |
7.7.4 提高产品质量,走发展品牌的道路 |
7.8 健全黑龙江省农产品检验检疫体系 |
7.9 黑龙江省主要出口农产品的具体对策 |
7.9.1 玉米 |
7.9.2 大豆 |
7.9.3 水稻 |
7.9.4 畜产品 |
7.9.5 蔬菜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山东省日照市城乡统筹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分析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
1.2.1 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外研究评述 |
1.2.2 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内研究评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体系结构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1.3.4 研究方法 |
1.3.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必然趋势 |
2.1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 |
2.1.1 城与乡的概念 |
2.1.2 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内涵特征 |
2.2 马克思有关工农业统筹发展的经济思想 |
2.3 毛泽东关于“农业就是工业”的统筹思想 |
2.4 “李嘉图陷阱”模型—自然资源禀赋约束理论 |
2.5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 |
2.6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
2.6.1 重工轻农的国民经济实践的制约 |
2.6.2 农业缺乏表达产业利益的经济主体 |
2.7 我国农村经济的特殊性 |
2.7.1 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
2.7.2 中国农村经济的特殊性 |
2.8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 |
2.9 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现实可能性 |
2.9.1 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2.9.2 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意义 |
2.9.3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第3章 国内外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 |
3.1 产业革命后,西方主要国家城乡关系演变的重要特征 |
3.2 国外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 |
3.3 我国城乡社会统筹发展的实践 |
3.4 国内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4章 日照市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分析 |
4.1 日照市概况 |
4.2 日照市城乡对比分析 |
4.3 日照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
4.3.1 日照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 |
4.3.2 日照市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日照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 |
5.1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5.2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3.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3.2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5.3.3 定量评价的计算方法 |
5.4 日照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5.4.1 各子系统数据 |
5.4.2 日照市各年城乡统筹评价指数 |
5.5 山东省城乡统筹水平的分类与比较 |
第6章 日照市城乡统筹的发展对策措施 |
6.1 日照市城乡统筹空间发展目标与布局原则和构想 |
6.1.1 空间发展目标 |
6.1.2 空间布局原则 |
6.1.3 日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6.1.4 市域空间结构 |
6.1.5 城市空间发展总体规划 |
6.2 日照市城乡产业统筹发展布局 |
6.2.1 产业布局调整优化 |
6.2.2 推进城市大工业支持与农业产业升级的互动 |
6.2.3 加快发展二、三产业 |
6.3 日照市城乡就业统筹发展布局 |
6.3.1 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
6.3.2 促进日照市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 |
6.3.3 实行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 |
6.4 日照市财税统筹发展布局 |
6.4.1 城乡财税金融制度创新 |
6.4.2 城乡统筹就业的财税政策构想 |
6.5 现代农业建设布局 |
6.5.1 生态农业建设情况 |
6.5.2 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6.5.3 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6.6 日照市农村整体面貌的变革思路 |
6.6.1 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
6.6.2 发展日照市农村公共服务 |
6.6.3 完善日照市农村社会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黑龙江省甜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发展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发展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比较优势理论 |
1.3.2 区域发展理论 |
1.3.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黑龙江省甜菜产业发展历史沿革及优势 |
2.1 甜菜生产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2.1.1 发展历史 |
2.1.2 发展现状 |
2.2 制糖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2.2.1 发展历史 |
2.2.2 发展现状 |
2.3 黑龙江省发展甜菜产业的优势 |
2.3.1 适于甜菜生产的自然优势 |
2.3.2 适于甜菜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 |
第三章 入世对黑龙江省甜菜产业的影响 |
3.1 世界食糖生产及消费动向 |
3.2 入世对甜菜产业的影响 |
3.2.1 入世对整个糖业的影响 |
3.2.2 入世对甜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影响 |
3.2.3 入世对甜菜种植业的影响 |
3.2.4 入世对甜菜种业的影响 |
3.2.5 入世对甜菜制糖业的影响 |
3.2.6 入世后甜菜糖业科技面临着挑战 |
第四章 黑龙江省甜菜种植比较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黑龙江省种植甜菜与其他作物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
4.1.1 南部区情况 |
4.1.2 北部区情况 |
4.1.3 小结 |
4.2 影响黑龙江省甜菜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
第五章 黑龙江省甜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 甜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甜菜种植面积波动不稳 |
5.1.2 甜菜单产及含糖率低 |
5.1.3 甜菜生产集约化程度低 |
5.1.4 甜菜生产科研投入少 |
5.2 甜菜制糖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制糖企业要面临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 |
5.2.2 发展后劲不足 |
5.2.3 生产能力闲置 |
5.2.4 生产规模小 |
5.2.5 管理水平差 |
5.2.6 设备陈旧老化,技术装备差 |
5.2.7 产品品种单一 |
5.2.8 短期行为严重 |
第六章 黑龙江省甜菜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
6.1 发展甜菜产业的思路 |
6.2 发展甜菜产业的措施 |
6.2.1 发展甜菜生产的措施 |
6.2.2 发展甜菜制糖加工业的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发展特种甜菜种植 |
7.2.2 提高甜菜的综合利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论波特“钻石”框架下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的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相互渗透、彼此交错地发展趋势 |
1.1.2 我国农业发展空间与农产品出口面对严酷国际竞争挑战 |
1.1.3 我国政府现有农业产业政策陷于困境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层次、概念界定及其表述 |
2.1.1 农业竞争力的层次分界与表现形态 |
2.1.2 本文对农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1.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因素与内容 |
2.1.4 农业竞争力概念的形成过程 |
2.1.5 农业竞争力的特点 |
2.2 我国农业竞争力的现状及特征 |
2.2.1 我国农业竞争力的现状及特征 |
2.2.2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突出矛盾 |
2.3 影响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2.3.1 价格因素 |
2.3.2 基础设施因素 |
2.3.3 科学技术因素 |
2.3.4 政府的经营制度与政策因素 |
2.3.5 农业产业化因素 |
2.3.6 农业结构因素 |
2.3.7 农业标准化因素 |
2.3.8 农业投入因素 |
2.3.9 可持续发展因素 |
第三章 农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
3.1 比较优势与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 |
3.1.1 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
3.1.2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比较劣势 |
3.2 衡量比较优势的指标体系 |
3.2.1 显示性指标体系 |
3.2.2 解释性指标体系 |
3.2.3 我国农业上述15 项指标的现状 |
3.3 测度我国农业竞争力比较优势水平的数学模型 |
3.4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发展 |
3.4.1 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及基本观点 |
3.4.2 竞争优势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 |
第四章 从制约我国农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性看“钻石”模型的失灵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突出地位 |
4.1 发展中国家农业竞力要素的存在状况与波特“钻石”模型的差异 |
4.1.1 波特“钻石”中政府的地位、作用及方式等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状况不一致 |
4.1.2 中国政府行为导向对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突出作用 |
4.2 政府作为与我国农业竞争力诸要素关系(以政府的农业保护政策为例) |
4.2.1 政府有关农业保护与支持政策的形式及变化 |
4.2.2 农业关税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
4.2.3 我国政府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
4.2.4 我国政府农产品出口补贴政策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
4.3 我国政府其他支持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
4.3.1 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 |
4.3.2 国内支持方式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 |
4.3.3 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及其效果 |
4.4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基于政府的竞争优势理论 |
4.4.1 政府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创新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基石 |
4.4.2 典型性国家政府的农业作为与启示 |
4.4.3 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模型——基于政府的竞争优势理论构想 |
第五章 政府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核心——全面的城市(镇)化 |
5.1 解决我国农民失业与贫困的出路—实施城市(镇)化战略 |
5.1.1 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对发展农业的约束 |
5.1.2 我国土地等资源占用与消耗的测度方法 |
5.1.3 人口过多导致农民失业与经济滞后的悖论及其可能解决办法 |
5.2 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城市(镇)化方式的关系 |
5.2.1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
5.2.2 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现阶段城市(镇)化的关系 |
5.3 城市化战略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
5.3.1 城市(镇)化的标志性特征 |
5.3.2 城市化对农业竞争力提高的贡献途径 |
5.4 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作为的关键点 |
5.4.1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冲突问题 |
5.4.2 我国城市(镇)化发展中的土地使用问题 |
5.4.3 城市(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问题 |
5.4.4 制约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体制矛盾 |
5.5 建国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模式 |
5.5.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
5.5.2 我国城镇的分类 |
5.5.3 我国现有城镇的共同特征 |
5.5.4 我国城镇发展模式给予我们的启示 |
第六章 政府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改善其经营状况的行为 |
6.1 农产品的总成本决定了其价格竞争力 |
6.1.1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成本构成 |
6.1.2 我国主要农产品成本的国外比较 |
6.1.3 前述分析得出的结果 |
6.2 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因素与农业国际竞争力 |
6.2.1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
6.2.2 政府行为指向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能力的途径 |
6.3 农产品质量与农业国际竞争力 |
6.3.1 农产品质量竞争优势的表现 |
6.3.2 我国农产品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
6.3.3 制约我国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 |
6.3.4 政府致力于改善我国农产品质量的行为 |
6.4 农业标准化及其它因素与我国农业竞争力 |
6.4.1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义与内容 |
6.4.2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 |
6.4.3 我国人力资源的质与量对农业竞争力的约束及其开发途径 |
第七章 政府协调农业关联及支持性产业的战术 |
7.1 科技创新—农业竞争力的产前投入与政府的行为模式讨论 |
7.1.1 阐释:科技创新——农业竞争力提升的产前投入 |
7.1.2 发展:政府的行为模式—加速制度创新,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
7.2 信息化农业建设与政府的抉择 |
7.2.1 信息化农业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
7.2.2 日美两国农业信息化的案例 |
7.2.3 适应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领域 |
7.2.4 政府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方略的抉择 |
7.3 政府推进农业产前产后及关联性产业升级的战略—产业集聚 |
7.3.1 产业集聚(Cluster)的概念及其优势来源 |
7.3.2 对我国农业经营主体而言,产业“集群”的环境限制 |
7.3.3 政府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簇群”形成的行为取向 |
7.3.4 产业“簇群”研究的竞争力分析模型 |
第八章 政府应对农产品国内需求和国际竞争者的姿态 |
8.1 我国农产品国内需求对竞争力的影响及政府姿态 |
8.1.1 我国农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形态与竞争力的关系 |
8.1.2 政府有利于改善国内需求条件的行为 |
8.2 应对国际竞争者的政府策略之一——突破技术壁垒 |
8.2.1 技术壁垒的产生与功能 |
8.2.2 经济学视角的技术壁垒 |
8.2.3 我国农业遭遇到的技术壁垒 |
8.2.4 我国政府突破农业技术壁垒之方略 |
8.3 应对国际竞争者的政府策略之二——积极应对争端 |
8.3.1 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实况与特点 |
8.3.2 农产品国际贸易争端的起因 |
8.3.3 政府须积极处理争端保护我国农业竞争力 |
结束语:对中国农业竞争力模型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研究现状 |
1.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内容框架 |
1.2.1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2.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2.3 研究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概述 |
2.1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
2.1.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2.1.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及基本功能 |
2.1.3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
2.2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2.2.1 美国的一体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2.2.2 日本双轮驱动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2.2.3 澳大利亚政府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2.3 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 |
2.3.1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采用“多元化”的组织形式 |
2.3.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具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
2.3.3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有效的法律保护 |
2.4 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2.4.1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2.4.2 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与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3.1 DEMATEL 法及其实施步骤 |
3.2 应用DEMATEL 法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3.3 影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因素分析模型结果分析 |
3.4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需分析 |
3.4.1 农业科技成果供需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
3.4.2 农业科技成果供需的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理论及模式研究 |
4.1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理论基础 |
4.1.1 技术创新 |
4.1.2 制度创新 |
4.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模式研究 |
4.2.1 专家+涉农企业+示范农户模式 |
4.2.2 专家+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示范农户模式 |
4.2.3 专家+示范基地+示范农户模式 |
4.2.4 专家+技术成果+示范农户模式 |
4.2.5 专家+示范大院+示范农户模式 |
4.3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同模式选择的模糊综合评判 |
4.3.1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 |
4.3.2 模糊综合评判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模式选择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对策 |
5.1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原则 |
5.1.1 政府引导原则 |
5.1.2 项目推动原则 |
5.1.3 市场运作原则 |
5.1.4 突出主体原则 |
5.1.5 专家领办原则 |
5.1.6 示范引导原则 |
5.2 资源禀赋与吉林省农村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 |
5.2.1 吉林省区域资源禀赋 |
5.2.2 吉林省农村产业科技服务系统的创新 |
5.3 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 |
5.3.1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以行政手段为主向利益驱动的分配机制过渡 |
5.3.2 积极培育农村科技创新主体 |
5.3.3 拓宽农村科技服务经费渠道 |
5.3.4 加快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
5.3.5 加强对广大农民进行普及性系统教育 |
5.4 吉林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优势分析 |
5.4.1 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主体优势 |
5.4.2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赢机制 |
5.4.3 节约成本,效益和效率倍增的联动机制 |
5.4.4 提高农业新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快农业新科技的转化速度 |
5.4.5 规避农民采用农业新科技的风险 |
5.4.6 调节农业科技成果供需矛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硕士期间参加的主要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10)东北产业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东北问题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
二 东北振兴是民族经济振兴的重要内容 |
三 振兴东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创新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二 关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三 关于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四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产业创新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产业创新的形成及概念内涵 |
一 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二 创新与创新机制 |
三 产业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
第二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 |
一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 |
二 关于新产业区和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 |
三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 |
四 产业创新理论对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经验 |
一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 |
二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经验总结 |
三 国内区域产业创新的模式与经验总结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
一 古典的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理论 |
二 现代区域空间分布理论 |
三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
五 区域创新理论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 |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二 我国区域间产业政策比较 |
三 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 |
一 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二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的相互作用 |
第四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基础条件分析 |
第一节 东北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一 东北解放前的产业发展史 |
二 建国后东北地区产业的演变 |
第二节 东北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 东北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 |
二 主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
三 技术创新能力 |
四 企业规模度 |
第三节 东北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 |
一 东北产业发展的优势 |
二 东北产业发展的劣势 |
第四节 东北实施产业创新的必要性 |
第五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支撑平台: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 |
第一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
一 区域环境与创新环境 |
二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和内容 |
三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分析 |
一 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内容 |
二 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创新的作用 |
三 区域产业创新的基本网络结构 |
四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 |
五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的整合 |
一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的整合 |
二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 |
第六章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农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
二 我国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二节 东北农业的发展现状 |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
二 东北农业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目标 |
二 发展高技术精细农业,提高东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三 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保障农民增收的途径 |
四 提高农业产业市场创新能力,加强农业风险防范的措施 |
第七章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经济规律 |
一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
二 资源型产业的演进规律与政策分析 |
三 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经济学含义 |
第二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现状与困境 |
一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资源型产业衰退的困境与问题 |
三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途径 |
第三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实证研究:石油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石油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及战略重要性 |
二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
三 东北石油产业的创新途径 |
四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战略与趋势 |
第八章 东北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东北特色产业的含义 |
一 特色产业的含义 |
二 东北特色产业的界定 |
第二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一 装备制造业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二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三 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 |
四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三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及规模比较 |
二 东北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三 东北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
四 东北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九章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状况 |
第二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四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创新途径 |
第十章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民族经济发展与区域发展 |
一 少数民族经济的含义 |
二 少数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三 当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
第二节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概述 |
一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界定 |
二 东北主要少数民族的经济特征 |
三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
结语 推动产业创新,创造东北经济再腾飞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
作者声明 |
四、按国际化要求发展我国玉米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敦煌种业发展战略研究[D]. 陈超.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2]石家庄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亚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基于工商管理学中的电子商务分析[J]. 申帅. 商场现代化, 2019(05)
- [4]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D]. 尤晓林.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2)
- [5]山东省日照市城乡统筹发展对策研究[D]. 王立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6]我国马铃薯产业化探索[A]. 刘彦军,李寿如,王静刚. 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
- [7]黑龙江省甜菜产业发展研究[D]. 祁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5)
- [8]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论波特“钻石”框架下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的提升[D]. 崔卫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9]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D]. 郭姝宇. 吉林大学, 2006(10)
- [10]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