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林种群空间分布分形分析(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徐瑶[1](2020)在《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的种内竞争和Janzen-Connell效应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解释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生态学家提出了多种解释物种共存的理论和假说,其中就包括Janzen-Connell假说。Janzen-Connell假说认为,天敌的侵袭(病原微生物、食草动物等)以密度或距离制约的方式起作用,以降低靠近同种成年植株或同种密度高的区域的种子、幼苗的存活。近年来,已有较多关于Janzen-Connell效应的研究,但大多集中于热带地区,在温带地区进行相关的研究对了解该地区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森林树种之一,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种群结构特征以及种内竞争强度有利于探索、从而指导人工抚育,为辽东栎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对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辽东栎林样地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该群体的个体分布、种群结构、种内竞争,还利用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杂合度水平、亲缘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该辽东栎群体中,较大的成年个体周围几乎没有幼树分布,但有大量幼苗分布;幼树普遍分布在远离成年植株的区域,周围没有明显的幼苗聚集情况。(2)该辽东栎群体的种群结构表现为以小径级为主,各个径级的个体数量总体上随径级的增大而减少,种群结构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型,表现为增长型种群。(3)该辽东栎群体中,辽东栎个体的胸径与竞争强度之间的关系总体上表现为竞争强度随着径级的增大而减小,在胸径较小时竞争指数下降更快,随着胸径的增大逐渐趋于平缓。(4)该辽东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小尺度范围内的辽东栎仍然能够保持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该群体中的杂合体数量也较为均匀。(5)在对亲缘关系较近个体的空间距离的分析中发现,大量个体分布在距离亲缘关系较近的最大胸径个体6~22 m的区间内,并在10~13 m的范围内达到最高峰,形成的曲线近似Janzen-Connell假说中的种群增补曲线。
韩豪[2](2020)在《闽楠天然林种群特征及其天然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能更好地促进闽楠天然林更新和种群稳定,本文以闽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贵州台江登鲁村闽楠天然群落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分析闽楠天然种群特征,探究闽楠种群空间分布规律,揭示闽楠幼苗更新特征,旨在为闽楠天然林的经营、保护,人工林培育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同时,综合分析闽楠幼树幼苗自然更新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阐明其自然更新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促进自然更新经营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这对闽楠天然林经营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闽楠种群年龄结构呈倒“J”型分布,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1、2龄级,成年个体少;闽楠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幼龄级死亡率较高;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死亡率较稳定;闽楠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后期稳定和末期衰退的动态特征;闽楠种群受到外界干扰会表现出高敏感性的特征。(2)闽楠幼苗、中树在所有尺度上均表现出集群分布;幼树在大尺度范围表现出集群分布,小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大树在所有范围尺度上表现出随机分布。大树与幼苗在小尺度上表现为负相关,大尺度上表现正相关;大树与幼树、大树和中树在小尺度上分别表现为正相关、无关联,大尺度均表现为负相关;中树与幼树,以及中树和幼苗在所有尺度上都表现出负相关;幼树与幼苗在小尺度上表现为正相关,大尺度表现为负相关。(3)幼龄植株更新数量在Ⅰ龄级最多,随着年龄的增加,幼龄植株更新数量呈下降趋势;更新苗密度、高和地径的变异程度极小,但其变化范围有所差异,更新密度的变化范围比苗高和地径的变化范围小;在距离母树较远位置的更新苗密度较低,平均地径较大、苗较高;闽楠更新苗主要以聚群分布完成更新过程。(4)最近母树距离与更新苗平均密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平均苗高、地径呈显着的正相关;在所有环境因子中,腐质层厚度与平均密度有显着的正相关;坡度与平均苗高、地径呈显着负相关;枯落物厚度与平均密度呈显着负相关;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林下地表温度与苗高、地径、密度都没有显着相关性;其中透光率与更新苗平均密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平均苗高、平均地径达到了极显着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透光率是影响幼苗更新最为关键的因子,其次是腐质层厚度。(5)闽楠种群的竞争主要来自种内竞争;基株受邻干扰的有效距离为3-6m,基株个体的有效范围随着径级的增加逐渐缩短。竞争强度与随胸径符合幂函数关系,随着胸径增大邻体干扰强度减弱。(6)闽楠幼苗更新受生物学特性、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人工促进天然林的更新和加强闽楠天然种群的保育迫在眉睫。因此,建议考虑以下3点种群保护措施:一是进行科学、合理的人为干扰,提高林下透光率,去除相对数量的竞争木,增加幼龄个体存活率,为其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二是开展闽楠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掌握闽楠生物生态学特性随年龄、环境变化的规律性,适时调节闽楠种群的种间和种内关系,维持不同年龄阶段闽楠对环境资源的生存需求;三是对现有闽楠天然种群实施就地保护,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严禁乱砍滥伐,加强法律宣传和濒危植物保护宣传,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黄财智[3](2017)在《抚育间伐对黄桥林区辽东栎林有性生殖及更新的影响》文中认为为阐明抚育间伐强度对辽东栎生殖规律及更新的影响,以黄土高原南部黄龙和桥山林区辽东栎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在近自然经营理念的指导下,采用不同强度间伐(对照、10%、20%、30%)5年后,分析辽东栎生殖构件、实生苗更新及枯落物对其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揭示了近自然抚育间伐对辽东栎生殖及林地更新的影响,为辽东栎天然次生林种子的高产、优质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抚育间伐促进辽东栎林分生长,平均树高、胸径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大,冠幅面积、冠幅体积与间伐强度呈显着正相关;辽东栎标准株的营养枝、雄花序、雄花、雌花、生殖枝、幼果、成熟果实产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当间伐强度达到20%、30%时,生殖枝、幼果、成熟果实产量显着提高,30%间伐达到最大。抚育间伐强度能显着提高生殖枝比例和座果率。约3/4的生殖枝、雌花、雄花集中分布于树冠上层,1/4分布于下层;树冠阳面生殖构件数量约占65%,树冠阴面约占35%;树冠下层、阴面生殖枝、雌花、雄花序的比例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2.辽东栎林结实母树的比例、平均单株结实量及发育种子比例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30%>20%>10%>对照;而单位面积林分总结实量在20%强度间伐时达到最大,表现为20%>30%>对照>10%。辽东栎种子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73.6%的种子集中分布于树冠上层,26.4%分布于下层。树冠阳面结实量占总结实量的65.8%,树冠阴面仅占34.2%,间伐强度对树冠下层、阴面结实量的提升幅度分别大于树冠上层和阳面。辽东栎种子的长径、短径及千粒重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30%间伐强度时达到最大。间伐强度达到20%时,显着提高辽东栎种子的数量和品质,继续提高间伐强度到30%时,并不能有效提高其结实,而单位面积林分总结实量下降。3.辽东栎单位面积实生苗数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30%强度间伐时幼苗密度达到最大;随苗龄的增长其转化率降低,相同苗龄间的转化率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对照组4a生向5a生的转化率最低,仅为(44.3±3.0)%。辽东栎实生苗高度、地径和主根长随苗龄的增长而急剧增大;相同苗龄间实生苗高度、地径及主根长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在30%强度间伐时差异显着。辽东栎实生苗平均单株生物量和茎、叶、根的生物量均随年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大,且与间伐强度正相关。13a时,实生苗倾向于把更多的干物质贮藏在根部;3a以后,地上生物量所占比率高于地下,实生幼苗以地上生长为主。4.枯落物厚度对辽东栎种子起始萌发时间有显着影响,枯落物厚度0 cm时最早萌发,在底层铺枯落物厚度越大,起始萌发时间越长;在底层铺枯落物时,枯落物厚度对种子萌发影响显着: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发芽势显着降低,萌发率仅为41.8%、37.3%和34.0%,萌苗的根长、茎长及生物量显着减小,且厚度越大萌发率和生物量越小。在底层铺枯落物辽东栎种子的萌发抑制率大幅增加,且厚度越大抑制越明显;不同枯落物种类水浸液处理下,辽东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没有显着差异性。
吕世杰,张爽,刘红梅,卫智军,刘文亭,吴艳玲,解云[4](2017)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建群种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建群种和优势种不仅具有相对较高的地上现存量,也具有特定且复杂的空间分布区域,其在维护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建群种空间分布特点及其随放牧强度的变化规律,引入多重分形理论,揭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形式、生态位变化和种内个体关系。结果表明:建群种短花针茅在各放牧强度处理的空间分布均存在特有的多重分形特征。短花针茅空间分布主要受低密度分布区影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高密度分布区的作用在加强,其生态位宽度增加,空间分布均匀性增大,个体间的竞争强度增加。多重分形不仅可用于植物种群空间分布研究,其在揭示不同植物种空间分布特异性的同时,能够给出较为丰富的种群生态学信息。
李晓凤[5](2017)在《冀北山地典型林分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理解的深入和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的出现,森林健康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学者做了很多探索和研究,但还存在很多不足,本研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针对冀北山地生态防护林和用材林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量原始数据调研,以结构导向型和功能导向型为基本原理,重点研究了冀北山地山杨桦木混交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纯林和落叶松纯林四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区林分结构分析和经营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研究了样地物种组成及树高、胸径等结构指标的分布特征。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分别对胸径和树高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地内所有树种的直径分布为正态分布、倒“J”形分布、双峰或单峰分布,具有明显的区间特征,树高则主要以正态分布、单峰或双峰分布为主。(2)对样地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在获得样地树种组成和坐标的基础上,采用Winkelmass程序对样地内林分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优势树种明显,呈均匀分布,混交度和角尺度指标基本合理,伴生树种生长势都很强,生态位分化不明显,种群竞争激烈;纯林各单木之间空间结构分配较为合理,样地中大部分的林木处于随机分布的状态,整体分布格局属于均匀分布。(3)通过大量实测和调研数据对样地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长型的关系密切,物种多样性指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乔木生物量分配格局表现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灌木和草本生物量分配格局均表现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4)对样地土壤进行大量调研,全面分析研究了其土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不同,土壤粒径分布和含水量等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各林分土壤的不同土层Ph值的变化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和土壤酶活性都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上层土壤土层间差异小于下层见土壤差异。(5)进行大量数据调研结合理论研究,得到样地不同林分的水文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明显,不同林分的平均穿透率大小表现为落叶松纯林>油松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山杨桦木混交林,各林分内主要树种加权平均可得各林分平均树干茎流量为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纯林>山杨桦木混交林>落叶松纯林。群落枯落物层水文特征不同,不同森林类型的枯落物持水能力差异明显,山杨桦木混交林对降水的截留效果最明显,其次是油松蒙古栎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和油松纯林对降水的截留效果最差;不同林分土壤渗透能力差异显着,入渗能力表现为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山杨桦木混交林>落叶松纯林>油松纯林;入渗时间和入渗速率都以幂函数拟合效果最佳;不同林分水化学特性表现为不同,林分对元素含量的影响因树种不同而不同。(6)分析研究了森林健康经营技术。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以“近自然”为理念,通过构建种类丰富、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的森林生态系统来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功能化森林经营则以功能定位为目标,通过构建达到经营目标的途径,实现目标林分的经营目的,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张巍[6](2017)在《吴起县阳坡混交林结构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恶劣,土壤水分是水土保持林草植被构建与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半干旱黄土区仅靠自然封育在短期内难以成林,需采取人工造林或人工促进生态修复。传统水土保持林造林规划设计多采用沿等高线等株和等行距布置造林种置点,即使水土保持混交林的造林过程也采用规则的混交方式,忽略了微地形引起的生境差异,造林成活率差或林木个体分化严重、生长不良,林分整体稳定性差。干旱阳坡土壤水分条件差,造林更加困难,植被恢复缓慢。为了确定陕北半干旱黄土区干旱阳坡水土保持林合理的结构配置模式,在吴起县吴仓堡镇黄土西坡设置6.25 hm2大样地,实测山杏+小叶杨+刺槐阔叶混交林树高、胸径,林木空间位置等指标,分析林分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点格局分析法,探讨山杏、小叶杨和刺槐种群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揭示了林分结构格局特征与微地形的响应关系。研究为确定该地区水土保持林草植被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结果表明:(1)山杏和小叶杨是该研究群落的优势树种,刺槐是伴生种,山杏在群落中优势地位明显。混交林林分径级分化缓慢,复层结构明显。小叶杨种群以大、中径级林木为主,山杏种群以中、小径级林木为主,刺槐种群以小径级林木为主。林分呈弱度混交,树种空间配置较简单,其中刺槐的混交程度最高,山杏单种聚集现象显着。林分径向生长整体表现为中庸状态,其中小叶杨在径向生长上占优势,刺槐则处于劣势。(2)山杏、小叶杨和刺槐种群在0~125 m空间尺度内均呈聚集分布,分别在尺度为47,65和104 m时达到最大聚集强度。山杏、小叶杨和刺槐种群在0~125 m空间尺度内呈显着负关联,种间竞争激烈。混交林树木聚集特征与微地形关系密切。(3)样地坡面微地形以切沟为主,随着坡位下降,坡面微地形的分布数量和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上坡位以浅沟为主,中坡位以塌陷和陡坎为主,下坡位以切沟和缓台为主。阳坡坡面切沟土壤水分条件最好,深层土壤水分稳定,陡坎的土壤水分条件最差。样地土壤肥力总体水平偏低。以全氮、速效氮和有机质作为衡量各微地形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切沟的土壤肥力最好、缓台次之。(4)占样地总面积24.96%的微地形分布着占林木总株数63.31%的乔木,其中乔木在切沟上的分布数量和密度均显着大于其他微地形及原状坡,土壤水分和土壤肥力越好的微地形上乔木分布数量越多、生长状况越好。浅沟山杏和小叶杨的径向生长较好,刺槐在坡面不同微地形均倾向于垂直生长,山杏在塌陷和切沟倾向于垂直生长,小叶杨在切沟、塌陷、缓台倾向于垂直生长。近自然造林应根据微地形设计造林模式、布置种置点,选择在微地形上分布数量多、生长状况好的树种进行配置,即在切沟和塌陷可以山杏、小叶杨为主,缓台可以小叶杨为主。
李罡[7](2016)在《黄龙山不同生境辽东栎林分更新与幼苗幼树构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不同年龄阶段的辽东栎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法,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林窗生境下的环境因子的差异以及对辽东栎实生幼苗更新与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大小的林窗生境对辽东栎实生苗植冠构型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生境(林下、林隙、林缘)对辽东栎实生幼树的干型、植冠构型、以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为辽东栎林分的可持续经营以及培育高品质大径级用材林提供依据。现主要结论如下:1、林窗的出现改善了林内环境,不同大小林窗下环境因子与土壤养分差异显着。随着林窗的出现以及增大,林下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均随着林窗的增大逐渐增加,而空气湿度、枯落物厚度随着林窗的增大逐渐减小。土壤养分方面,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随着林窗的增大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速效养分随着林窗的增大呈上升趋势,说明林窗的出现促进了林地有机质的分解与养分的释放。2、林窗的出现促进了林分的更新与幼苗的生长发育。辽东栎实生苗的数量随着林窗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中林窗幼苗数量最多,然后依次是大林窗、小林窗、林下,并且四种生境下差异显着。由林下至大林窗,一级枝条的长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中林窗的枝条长度在四种生境下居于首位。一级枝的基径的变化与幼苗基径的变化趋势相同,由林下至大林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四种生境下差异比较明显。3、不同生境下辽东栎幼苗、幼树构型发生了明显可塑性变化。林窗大小对辽东栎幼苗的地径、苗高、冠长和树冠率影响显着;林窗的大小对辽东栎幼苗的总体分枝率、逐步分枝率、枝径比影响显着。林下幼树树冠层次比较单一,林隙与林缘的幼树树冠层次更加丰富。由林下至林缘,幼树的树高、枝下高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幼树的冠幅、树冠面积、树冠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且林下与林隙、林缘差异性显着;幼树的总体分枝率、逐步分枝率、枝径比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4、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生境的改变改善了辽东栎幼苗更新与幼苗幼树的生长和构型:中林窗有利于辽东栎林下更新,林隙有利于幼树生长发育。
邓磊[8](2015)在《黄土区辽东栎种群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东栎是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从陕西秦岭北坡到黄土高原是辽东栎种群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本文通过样地调查、定位观测与室内统计分析,在秦岭北坡的太白山(简称太白)、黄土高原南部的黄龙山(简称黄龙)、黄土高原中部延安宝塔区公路山(简称延安),对辽东栎种群、群落、生物量等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定位观测,分析了三个地区沿纬度辽东栎种群结构和生殖特征;单株生物量及材积变化;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抚育措施对林分特征的影响,全面揭示黄土分布区辽东栎适应特征,为辽东栎林地持续经营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陕西省辽东栎不同分布区林分碳密度和碳储量空间分析,秦岭林区辽东栎林碳密度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地区;秦岭北坡(太白)、黄土高原南部(黄龙)和中部(延安)地区是陕西省辽东栎林生长发育相对较好的地区;较好的水热环境促进了辽东栎林的生长,提升了林地生物量的积累。2.由南向北沿纬度升高,辽东栎种群平均个体高度、胸径,以及林地物种多样性、水分养分等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各类指数呈现出太白>黄龙>延安的趋势。三个地区辽东栎林均可形成乔、灌、草复层结构,发挥着水土保持的功能;沿环境条件变化,随着降雨量减小,辽东栎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建群种个体高度、直径减小,土壤养分水分也规律性降低。3.由南到北沿纬度升高,辽东栎种群单株生物量、材积逐渐减少,个体生长滞后。辽东栎种群个体初期生长缓慢,10年后进入速生期,三个地区个体平均胸径差异显着,太白地区辽东栎林胸径增长最快,明显高于黄龙和延安地区的辽东栎林。尤其发育20年后,太白地区辽东栎种群单株地上生物量和材积大于黄龙和延安。4.辽东栎种群有性生殖过程中,种子雨从9月上旬开始,中旬至9月底为高峰期,11月上旬结束。高峰期落种量占整个产种量50%。辽东栎占优势的群落中,增加乔木混交度可以提高种子数量和质量,提高森林更新能力。辽东栎种群幼苗的高度、基径、冠幅、叶片数、新增枝长度和干物质量随着年龄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出二次曲线方程y=a+bx+cx2的变化趋势;辽东栎幼苗根系总根长、根部总表面积、根总体积、根尖数和分叉数随着年龄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幂函数y=axb(其中a>0,b>0)的增长趋势。由秦岭北坡到黄土高原中部,辽东栎幼苗生长指标,黄龙最好,太白次之,延安最差,黄龙水分土壤条件最适宜辽东栎,太白石质山地土层太薄影响个体发育,延安主要是水分条件限制了个体生长。不同生境的辽东栎幼苗研究表明:林窗对于减少实生苗定居过程中的死亡率有积极作用。5.太白、黄龙和延安地区辽东栎种群无性繁殖幼苗个体生长状况存在差异。黄龙地区地上部分单株高度、基径等指标高于延安和太白地区;间伐能促进辽东栎的无性繁殖(伐桩萌苗),可以迅速恢复林地覆盖度和生态防护效益。6.采用森林近自然经营的理念,分别采取皆伐、间伐30%(保留郁闭度0.6)、间伐15%(保留郁闭度0.75)措施,对黄龙地区阴坡辽东栎林进行间伐6年后效果调查,结果表明间伐30%(保留郁闭度0.6)措施效果最好,林木个体生长、幼苗更新、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水分均达到最好水平。7.建议:黄龙和太白地区是辽东栎林发育最好的区域,丰产林培育应该以这两个地区为重点。合理抚育间伐可以调整林分结构,有效改善林下水热环境,促进林地更新,促进林木生长和种群持续发育。辽东栎占优势群落中,增加混交度,能够促进辽东栎的结实量。有性生殖在保持林木的遗传多样性有重要作用,无性繁殖可以迅速恢复采伐后形成林窗,恢复生态功能要通过合理间伐,充分利用有性和无性繁殖优势,为森林的可持续发育提供有力条件。秦岭北坡辽东栎林主要为水源涵养林,应间伐劣质木、病虫木,促进实生苗发育,重点培育大径级木材。黄土高原辽东栎林主要为水土保持林,应注重实生幼苗的培养,利用伐桩萌苗迅速恢复林地,在保持林地郁闭度的条件下,低密度培养高品质木材。
蒋鹏飞[9](2015)在《山西霍山辽东栎群落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山西霍山七里峪隶属于黄土高原,为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核心分布区域,其中辽东栎林面积较大,为该地区代表性的森林群落生态系统。本研究以山西霍山七里峪辽东栎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地理学、数量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该地区群落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群落结构与外貌特征、群落类型划分、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性、种群结构和生存分析、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关系等进行了全面的生态学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山西霍山地区辽东栎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其种群密度、平均胸径,最大胸径在海拔梯度上均具有鲜明的两段式分布特点;辽东栎在幼苗阶段要经过严格的环境筛选,成体后则随龄级的增加,生存能力逐渐衰退,属于严格的DeeveyⅡ型曲线。2.该地区辽东栎群落,科属组成离散较大。在山西霍山七里峪辽东栎林共出现分属58个科,162个属的247种种子植物。各科所含属数、种数差异较为悬殊;属的地理分布类型中,按大小的顺序排列为温带分布属>世界分布属>热带分布属>中国特有分布属,可以充分地说明本区具有明显的温带特性。3.该群落以中小型、纸质、锯齿、单叶的落叶高位芽植物为主,具有明显的温带落叶阔叶林特征。4.方差分析表明: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显着的正关联,反映该群落处于较稳定的顶极阶段。不同检验结果表明:乔木层、灌木层的正负关联种对数之比均小于1,而草本层正负关联种对数之比大于1,优势种的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着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这种种间联结的松散性可能与群落目前的发展阶段及物种本身的生态学特性有关,各群落正处于稳定的顶极阶段。5.依据优势种间关联分析和结果,将该地区辽东栎群落植物划分为6个功能群。6.TWINSPAN将47个辽东栎样方分为7类群丛。各群丛及群丛内每层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存在差异。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Ⅲ、Ⅳ群丛高,Ⅰ、Ⅵ群丛低,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群从总体均匀度指数Ⅳ最高,Ⅲ最低。7.山西霍山辽东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其所处的生境条件密切相关。海拔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中间高度膨胀”的规律,与均匀度指数则呈较稳定的上升趋势;枯枝落叶层厚度、坡度与物种丰富度呈显着的负相关;在坡向上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呈现出北坡>东北坡>西北坡>东南坡>西南坡>南坡;在坡位上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呈现: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均匀度指数在坡向和坡位上则无明显规律;当群落郁闭度达到70%左右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环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逐步回归结果是:S=21.813-0.828E-0.993L+1.307C-0.107Sg+0.152Sp-4.557Sa(r=0.87,P<0.01)H=1.742+0.027E-0.058L+0.015C-0.028Sg+0.016Sp-0.138Sa(r=0.73,P<0.01)J=0.571+0.015E-0.011L-0.006C-0.008Sg+0.006Sp-0.003Sa(r=0.506,P<0.01)通过对该地区辽东栎林群落的全面研究,可以为该地区辽东栎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康永祥[10](2012)在《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生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在黄土高原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北部的丘陵地区,河北北部的山地,山西恒山以南的山地,陕西和甘肃的黄土高原以及秦岭北坡等地,是该区域重要的地带性森林植被群落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本论文根据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的分布特点,通过该区域6个山地(东灵山、灵空山、黄龙山、子午岭、太白山、小陇山)192块20×20m的样地调查,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对该群落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及区系的起源和演化、群落结构与外貌特征、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生物多样性、群落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关系及其种间联结性、辽东栎林的更新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的群落生态学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群落种类组成及区系分析(1)辽东栎林群落组成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6个地区192个样地中计有种子植物507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76科,238属(恩格勒系统),占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科的51.7%,属的27.5%,种的15.7%,是黄土高原地区植物种类最丰富的森林群落之一;该群落区系科属系数较大,较少的科含有较多的种,较多的科含有较少的种,大于20种的科占总科数的6.6%,而所含种数占总种数31.8%,仅含1种的科占总科数的25.0%,而种数仅占总种数3.7%。(2)辽东栎林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同时又与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温带成分占本区系属数的67.1%,种数的64.1%,热带区系成分仅占20.1%;群落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南北交汇,东西杂居,具有明显的过渡性。(3)在黄土高原,辽东栎的出现要早于上新世,可能起源于中新世到上新世之间,而更新世可能是辽东栎林发展的主要时期;该区系奠基于第三纪华北古老植物区系之上,通过种间竞争、环境适应形成了以辽东栎占优势的群落结构。2.群落结构和外貌特征(1)地区之间辽东栎林群落优势种的种类组成和外貌特征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表现,其主要种类出现与否和辽东栎林群落的地域关系密切;研建的种面积曲线模型能很好反映各地区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2)辽东栎林群落组成种的生活型以高位芽占优势(56-66%),充分体现了森林群落的特点;不同区域之间群落组成种的生活型区别明显。(3)地区间的辽东栎林群落内植物种的生态类型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太白山、小陇山湿中生类型较多,缺乏绝对旱生型植物;而子午岭和黄龙山,旱中生植物的比例较高。3.辽东栎群落类型及其生物多样性(1)根据PCA二维排序结果,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可划分为12个群丛,分别为辽东栎+箭竹+森林糙苏、辽东栎+鞘柄菝葜+鹿药、辽东栎+胡枝子+地榆、辽东栎+杭枝梢+山萝花、辽东栎+水栒子+林地早熟禾、辽东栎+黄蔷薇+白羊草、辽东栎+虎榛子+黄精辽东栎+白刺花+白羊草、辽东栎+土庄绣线菊+小红菊、辽东栎+沙棘+冰草、辽东栎+连翘+地榆、辽东栎+沙梾+唐松草。(2)不同群丛之间生物多样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总体的生物多样性大小顺序为T2>T1>T3>T11>T9>T7>T5>T12>T4> T10>T6> T8。(3)环境资源承载力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密切。环境条件越优越的群落其生物多样性越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北坡>西北坡>东南坡>西南坡>南坡。4.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分析(1)乔木层辽东栎、白桦、油松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值明显大于其它树种,是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的建群种或共建种,其对有限资源的强烈竞争是该区域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力。(2)灌木层中,土庄绣线菊、黄蔷薇、虎榛子生态位宽度值较大,是黄土高原不同辽东栎林灌木层的主要种类,这些种在辽东栎林群落分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3)草本层中,主要种群披针叶苔草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广布种,几乎出现于所有调查的样地中,生态位宽度值在草本层中最大,但其对辽东栎林群落分类的意义不大。5.群落内种间关联性分析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主要乔灌木的种间联结性,总体上表现为不显着正关联。在703个种对中,正关联371对,占总对数的52.8%,负关联294对,占总对数41.8%,无关联38对,占4.7%(Jaccard指数);有44个种对的关联性达到极显着水平或显着水平(含正、负关联)。6.辽东栎林下更新特点(1)辽东栎林存在种子更新和萌芽更新2种方式,在人为干扰严重的林分、阳坡、陡坡其以萌生更新为主,而干扰较小的林分以及阴坡、缓坡则以种子更新为主。(2)在林窗更新的辽东栎苗的成苗机会远大于林下更新,其中,开敞度为0.6-1.0的中等林窗更适宜于辽东栎幼苗的更新和成树。(3)黄土高原地区(不含太白山),阴坡和半阴坡的更新苗数量以及更新苗生长状况要明显优于阳坡和半阳坡,其天然更新苗密度大小的顺序为:北坡>东坡>西坡>南坡。
二、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林种群空间分布分形分析(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林种群空间分布分形分析(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的种内竞争和Janzen-Connell效应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物种共存理论和假说 |
1.2 Janzen-Connell假说的研究进展 |
1.3 黄土高原辽东栎研究 |
1.3.1 辽东栎的概述 |
1.3.2 辽东栎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3 辽东栎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 SSR标记及其应用 |
1.4.1 SSR标记的原理 |
1.4.2 SSR分子标记在栎属植物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情况 |
2.1.2 样地介绍 |
2.2 野外调查采集 |
2.3 遗传学实验方法 |
2.3.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3.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3 SSR分析 |
2.4 数据分析 |
2.4.1 径级结构划分 |
2.4.2 种内竞争指数计算 |
2.4.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4 亲缘关系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辽东栎个体分布及种群结构 |
3.1.1 样地内辽东栎个体的分布 |
3.1.2 辽东栎种群的径级结构 |
3.2 辽东栎的种内竞争强度 |
3.3 辽东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杂合度 |
3.3.1 辽东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3.3.2 辽东栎群体的杂合度 |
3.4 对Janzen-Connell效应的探究 |
3.4.1 辽东栎种群的亲缘关系 |
3.4.2 个体间亲缘关系与空间位置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
4.1 遗传学实验的优化 |
4.2 辽东栎的种群结构 |
4.3 辽东栎群体的种内竞争 |
4.4 辽东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4.5 辽东栎群体的亲缘关系与Janzen-Connell效应的适用性 |
4.6 辽东栎林的经营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5.1 本研究已取得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闽楠天然林种群特征及其天然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种群特征研究 |
1.2.2 森林天然更新特征研究 |
1.2.3 森林天然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
1.2.4 邻体干扰对天然更新的影响研究 |
1.2.5 闽楠天然群落特征及更新研究现状 |
1.2.5.1 闽楠群落特征研究 |
1.2.5.2 闽楠天然群落更新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及立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闽楠天然种群特征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
2.2.2 数据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闽楠种群年龄结构及动态变化分析 |
2.4.2 闽楠种群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分析 |
2.4.3 闽楠种群的生存分析 |
2.4.4 闽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章 闽楠幼苗更新特征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
3.1.2 数据测定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龄级的更新苗数量分布特征 |
3.3.2 闽楠更新幼苗生长与数量特征 |
3.3.3 闽楠母树距离与更新苗分布特征 |
3.3.4 闽楠更新苗空间分布特征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小结 |
3.4.2 讨论 |
第四章 闽楠幼苗幼树更新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
4.1.2 测定方法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闽楠更新苗生长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3.2 不同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第五章 邻体干扰对闽楠种群更新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
5.1.2 指标计算和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对象木与竞争木的基本概况 |
5.2.2 闽楠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竞争 |
5.2.3 闽楠不同生长阶段邻体干扰有效距离 |
5.2.4 闽楠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的关系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闽楠天然种群特征 |
6.1.2 闽楠幼苗更新特征研究 |
6.1.3 闽楠幼苗更新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
6.1.4 邻体干扰对闽楠种群更新的影响 |
6.1.5 闽楠天然种群人工促进更新的措施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抚育间伐对黄桥林区辽东栎林有性生殖及更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森林近自然经营抚育间伐研究 |
1.3.2 植物种群有性生殖研究 |
1.3.3 辽东栎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土壤类型 |
2.1.3 植被特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样地调查 |
2.2.3 间伐强度设置 |
2.2.4 辽东栎标准株生殖构件数量调查 |
2.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抚育间伐对辽东栎生殖构件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设置 |
3.1.2 辽东栎标准株生殖构件调查 |
3.1.3 计算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间伐强度下生殖个体特征 |
3.2.2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生殖构件平均数量 |
3.2.3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生殖构件比率 |
3.2.4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生殖构件空间分布格局 |
3.3 讨论 |
3.3.1 间伐强度对个体大小的影响 |
3.3.2 间伐强度对生殖构件数量及比率的影响 |
3.3.3 间伐强度对生殖构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
第四章 抚育间伐对辽东栎林结实规律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地设置及标准株的选择 |
4.1.2 结实量、结实母树数量及种子空间分布的调查 |
4.1.3 种子形态及千粒重的测定 |
4.1.4 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林林分密度、结实母树比例的比较 |
4.2.2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林平均单株结实量和单位面积林分总结实量的比较 |
4.2.3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种子空间分布格局的比较 |
4.2.4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种子特征的比较 |
4.3 结果讨论 |
4.3.1 间伐强度对辽东栎林林分密度、结实母树比例的影响 |
4.3.2 间伐强度对辽东栎平均单株结实量、林分总结实量的影响 |
4.3.3 间伐强度对辽东栎种子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
4.3.4 间伐强度对辽东栎种子特征的影响 |
第五章 抚育间伐对辽东栎实生苗更新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样地设置 |
5.1.2 实生幼苗调查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间伐强度下实生苗年龄结构与转化 |
5.2.2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实生苗的形态特征 |
5.2.3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实生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 |
5.3 讨论 |
5.3.1 间伐强度对实生苗年龄结构与转化的影响 |
5.3.2 间伐强度对实生苗形态特征的影响 |
5.3.3 间伐强度对实生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六章 枯落物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6.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1.1 种子及枯落物的采集 |
6.1.2 不同枯落物厚度下种子萌发实验 |
6.1.3 枯落物浸提液种子萌发实验 |
6.1.4 计算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枯落物厚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6.2.2 不同枯落物水浸液对辽东栎种子萌发的影响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建群种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取样方法与数据集建立 |
1.4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植物种群变异分析 |
2.2 取样尺度下主要植物种群多重分形特征判断 |
2.3 各植物种群的广义维数谱分析 |
2.4 各植物种群的多重分形奇异谱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冀北山地典型林分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林分分布格局研究现状 |
1.3.2. 森林生物多样性特征 |
1.3.3. 森林水文功能研究 |
1.3.4.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经营理论及其技术 |
1.3.5.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状况 |
2.1.4. 土壤状况 |
2.1.5. 水文状况 |
2.1.6. 森林资源 |
2.1.7.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标准地选取与配置 |
2.2.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2.2.3.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
2.2.4. 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的研究方法 |
2.2.5. 林分土壤特性的研究方法(renlina) |
2.2.6. 森林水文特性的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不同林分类型胸径和树高分布规律 |
3.1. 林分胸径的分布规律 |
3.2. 林分树高的分布规律 |
3.3. 林分树高和胸径的预测 |
3.4. 林分胸径和树高的拟合 |
3.4.1. 用Weibull分布拟合林木胸径的分布 |
3.4.2. 用Weibull分布拟合林分树高的分布 |
3.4.3. 林分树高与胸径分布的关系 |
3.5. 小结 |
4. 林分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1. 山杨桦木混交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1.1. 林分主要树种特征值 |
4.1.2. 林分混交度分析 |
4.1.3. 林分大小比数 |
4.1.4. 林分角尺度分析 |
4.1.5. 种群空间点格局分析 |
4.2. 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2.1. 样地树种特征值 |
4.2.2. 林分混交度分析 |
4.2.3. 林分大小比数分析 |
4.2.4. 林分角尺度分析 |
4.2.5. 种群空间点格局分析 |
4.3. 落叶松人工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3.1. 林分主要树种特征值 |
4.3.2. 林分大小比数分析 |
4.3.3. 林分角尺度分析 |
4.4. 油松人工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4.1. 林分空间主要树种特征值 |
4.4.2. 林分大小比数分析 |
4.4.3. 林分角尺度分析 |
4.5. 小结 |
5. 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 |
5.1. 山杨桦木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
5.1.1. 山杨桦木混交林乔木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 |
5.1.2. 山杨桦木混交林灌木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 |
5.1.3. 山杨桦木混交林草本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 |
5.2. 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
5.2.1. 油松蒙古栎混交林乔木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 |
5.2.2. 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灌木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 |
5.2.3. 油松蒙古栎混交林草本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 |
5.3. 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
5.3.1. 落叶松人工林乔木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
5.3.2. 落叶松人工林灌木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
5.3.3. 落叶松人工林草本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
5.4. 油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
5.4.1. 油松人工林乔木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
5.4.2. 油松人工林灌木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
5.4.3. 油松人工林草本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 |
5.5. 不同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
5.6. 小结 |
6. 典型林分改良土壤功能研究 |
6.1. 山杨白桦混交林土壤特性分析 |
6.1.1. 山杨白桦混交林土壤物理特性 |
6.1.2. 山杨白桦混交林土壤化学特性 |
6.1.3. 山杨白桦混交林土壤生物学特性 |
6.2. 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土壤特性分析 |
6.2.1. 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土壤物理特性 |
6.2.2. 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土壤化学特性 |
6.2.3. 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土壤生物学特性 |
6.3.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特性分析 |
6.3.1. 土壤物理特性分析 |
6.3.2. 土壤化学特性分析 |
6.3.3. 土壤生物特性分析 |
6.4. 油松人工林土壤特性分析 |
6.4.1. 油松人工林土壤物理特性分析 |
6.4.2. 油松人工林土壤化学特性分析 |
6.4.3. 油松人工林土壤生物特性分析 |
6.5. 小结 |
7. 不同林分水文功能研究 |
7.1. 林冠层对降雨再分配作用 |
7.1.1. 林外降雨和林内穿透雨 |
7.1.2. 树干茎流与林外降雨的关系 |
7.1.3. 群落对的林冠截留影响 |
7.2. 枯落物层水文特征 |
7.2.1. 枯落物储量分析 |
7.2.2. 枯落物持水量分析 |
7.2.3. 枯落物持水机理 |
7.2.4. 枯落物截留量 |
7.3. 不同群落土壤层水文特征研究 |
7.3.1.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 |
7.3.2. 土壤渗透能力研究 |
7.4. 不同林分水化学特性研究 |
7.4.1. 雨水化学特性 |
7.4.2. 透雨水化学特性 |
7.4.3. 树干茎流水化学特性 |
7.4.4. 枯透水化学特性 |
7.4.5. 林分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枯透水中养分元素含量变化 |
7.5. 小结 |
8. 森林健康经营技术 |
8.1. 结构化森林经营 |
8.1.1. 结构化森林经营的原则 |
8.1.2. 构化森林经营的方法 |
8.1.3. 结构化森林经营的林分更新 |
8.1.4. 结构化森林经营探索 |
8.2. 功能化森林经营 |
8.2.1. 功能化森林经营的原则 |
8.2.2. 功能化森林经营的方法 |
8.2.3. 功能化森林经营的林分更新 |
8.2.4. 功能化森林经营探索 |
8.3. 小结 |
9. 结论及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吴起县阳坡混交林结构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地形的定义与分布 |
1.2.2. 微地形与植被的相关关系研究 |
1.2.3. 林分结构研究 |
1.2.4. 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资源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特征 |
2.1.5. 水文状况 |
2.1.6. 植被状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概况及林分调查 |
3.2.2. 土壤水分调查方法 |
3.2.3. 土壤养分调查方法 |
3.2.4. 数据分析方法 |
3.2.5. 数据处理 |
3.3. 技术路线 |
4. 阳坡混交林林分结构及种群空间点格局分析 |
4.1. 阳坡混交林林分结构 |
4.1.1. 林分树种结构 |
4.1.2. 林分胸径结构 |
4.1.3. 林分树高结构 |
4.1.4. 林分个体的空间隔离程度 |
4.1.5. 林分个体的空间分化程度 |
4.2. 阳坡混交林种群空间点格局分析 |
4.2.1.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4.2.2. 不同种群的空间关联性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阳坡混交林林分结构与微地形的响应关系 |
5.1. 阳坡坡面微地形分布特征 |
5.1.1. 微地形数量、面积特征 |
5.1.2. 微地形空间分布特征 |
5.2. 阳坡坡面微地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规律 |
5.2.1. 微地形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特征 |
5.2.2. 微地形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 |
5.3. 阳坡坡面微地形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
5.3.1. 微地形土壤氮素特征 |
5.3.2. 微地形土壤磷元素特征 |
5.3.3. 微地形土壤钾元素特征 |
5.3.4. 微地形土壤有机质特征 |
5.3.5. 微地形土壤酸碱度特征 |
5.3.6. 微地形土壤养分肥力评价 |
5.4. 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
5.4.1. 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的影响 |
5.4.2. 微地形对林分树高、胸径结构的影响 |
5.4.3. 不同微地形上乔木生长状况的差异性分析 |
5.4.4. 不同微地形乔木树高——胸径相关生长特征 |
5.5. 讨论与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黄龙山不同生境辽东栎林分更新与幼苗幼树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林分更新研究 |
1.2.2 林窗研究 |
1.2.3 林窗更新研究 |
1.2.4 植物构型研究 |
1.2.5 辽东栎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条件 |
2.1.4 植物资源 |
2.2 研究方法 |
2.2.0 样地设置 |
2.2.1 基本样地信息调查 |
2.2.2 生境因子调查 |
2.2.3 辽东栎实生苗更新调查 |
2.2.4 辽东栎幼苗、构幼树型调查 |
2.2.5 辽东栎幼苗、幼树生物量分配调查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不同林窗生境辽东栎林分更新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不同林窗生境下的环境因子差异性研究 |
3.3 不同生境下辽东栎幼苗的年龄结构 |
3.4 不同林窗生境下辽东栎幼苗生长研究 |
3.4.1 对辽东栎实生幼苗高生长的影响 |
3.4.2 对辽东栎实生幼苗基径生长的影响 |
3.4.3 对辽东栎实生幼苗单叶面积和冠幅的影响 |
3.4.4 不同林窗生境下辽东栎实生幼苗侧枝生长研究 |
3.5 不同大小林窗生境对辽东栎实生苗生物量的影响 |
3.6 不同大小林窗中的环境因子与实生苗密度与生长之间的关系 |
3.7 结论 |
3.7.1 不同大小林窗下的生境因子与辽东栎实生幼苗数量动态 |
3.7.2 不同大小林窗对辽东栎实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3.7.3 不同大小林窗对辽东栎实生苗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林窗生境下辽东栎实生苗植冠构型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不同大小林窗下辽东栎幼苗的总体构型 |
4.3 不同大小林窗下辽东栎实生苗的分枝格局 |
4.4 不同大小林窗下辽东栎实生苗的叶片特征 |
4.5 结论 |
4.5.1 不同林窗生境下辽东栎幼苗枝条特征 |
4.5.2 不同林窗生境下辽东栎叶片形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生境下辽东栎幼树构型与生物量分配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基本数据调查 |
5.1.2 干形质量调查 |
5.2 总体构型分析 |
5.3 枝系构型分析 |
5.4 叶片构型分析 |
5.5 生物量分配分析 |
5.6 结论 |
5.6.1 不同生境辽东栎幼树总体构型分析 |
5.6.2 不同生境下叶片形态分析 |
5.6.3 枝系与叶片垂直分布特征与生物量分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生境下辽东栎幼苗更新与幼苗幼树构型评价 |
6.1 评价方法 |
6.1.1 评价指标 |
6.1.2 数据计算 |
6.2 不同林窗生境下生境因子与实生苗构型生长指标评价 |
6.3 不同生境下辽东栎幼树构型与生长指标评价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黄土区辽东栎种群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辽东栎的命名 |
1.2.2 辽东栎群落学研究 |
1.2.3 辽东栎林种群研究 |
1.2.4 辽东栎林抚育经营的研究 |
1.2.5 栎属乔木国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土壤类型 |
2.1.3 植被特征 |
2.2 基础数据获取方法 |
2.2.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2.2 样地设置 |
2.2.3 样地调查 |
2.2.4 种群数据处理和统计 |
2.2.5 群落中植物物种重要值的计算 |
2.2.6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 |
2.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三章 不同地区辽东栎林乔木层碳汇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森林清查资料 |
3.1.2 生物量计算 |
3.1.3 辽东栎林碳储量的计算 |
3.2 陕西省不同地理区域辽东栎林碳密度和碳储量变化 |
3.3 陕西省辽东栎林不同林龄碳密度和碳储量 |
3.4 陕西省辽东栎林不同市区碳密度和碳储量分布 |
3.5 讨论 |
3.5.1 不同林龄辽东栎林碳密度和碳储量的影响 |
3.5.2 不同地理区域辽东栎林碳密度和碳储量的影响 |
3.5.3 不同市区碳密度和碳储量分布 |
第四章 沿环境梯度的辽东栎群落学特征与种群结构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辽东栎群落学特征 |
4.3 不同地区辽东栎群落变化特征 |
4.3.1 不同地区辽东栎林分结构 |
4.3.2 不同地区辽东栎林物种多样性 |
4.3.3 不同地区辽东栎林地环境因子 |
4.4 辽东栎种群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 |
4.4.1 辽东栎种群径级结构 |
4.4.2 辽东栎种群高度级结构 |
4.5 讨论 |
4.5.1 辽东栎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
4.5.2 环境因子对辽东栎林的影响 |
第五章 沿环境梯度辽东栎单株生物量及材积的变化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树木生长锥的采样 |
5.1.2 树木年轮宽度测定及交叉定年 |
5.1.3 胸径与树高方程的拟合 |
5.1.4 单株生物量与材积的估算 |
5.2 不同地区辽东栎平均胸径动态变化 |
5.3 不同地区辽东栎种群胸径高度关系 |
5.4 不同地区辽东栎种群平均单株地上生物量与材积积累过程 |
5.5 环境对辽东栎种群个体生物量与材积的影响 |
5.6 讨论 |
5.6.1 不同地区辽东栎生物量和材积变化特点 |
5.6.2 不同地区辽东栎胸径高度变化特点 |
5.6.3 环境因子对辽东栎个体生长的影响 |
第六章 种群有性生殖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微生境样地的选择与设置 |
6.1.2 种子特性调查 |
6.1.3 种子雨与种子库调查 |
6.1.4 实生幼苗的调查 |
6.2 种子雨与种子库 |
6.2.1 不同地区辽东栎种群种子雨与种子库 |
6.2.2 不同地区辽东栎种群种子萌发率 |
6.2.3 不同地区辽东栎种子雨与林地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6.3 实生幼苗更新 |
6.3.1 沿环境梯度辽东栎幼苗的更新 |
6.3.2 不同地区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 |
6.3.3 林下、林窗和林缘辽东栎幼苗更新 |
6.3.4 林下、林窗和林缘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 |
6.4 讨论 |
6.4.1 辽东栎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 |
6.4.2 辽东栎种子雨密度与林地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6.4.3 辽东栎幼苗地上形态沿环境变化的特点 |
6.4.4 辽东栎幼苗地上干物质量沿环境变化的特点 |
6.4.5 不同地区环境因子对幼苗地上形态的影响 |
6.4.6 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沿环境变化的特点 |
6.4.7 辽东栎幼苗根系干物质量沿环境变化的特点 |
6.4.8 环境因子对幼苗根系的影响 |
6.4.9 不同生境辽东栎幼苗形态特征 |
第七章 种群无性繁殖特征 |
7.1 研究方法 |
7.1.1 萌苗样地设置 |
7.1.2 萌苗样地调查 |
7.2 萌生幼苗更新 |
7.2.1 不同地区辽东栎萌生幼苗的更新 |
7.2.2 林下、林窗和林缘辽东栎幼苗更新 |
7.3 伐桩直径与萌苗数量及其生长的关系 |
7.4 讨论 |
第八章 不同经营措施对辽东栎林的影响 |
8.1 研究方法 |
8.2 不同经营措施下辽东栎林种群动态 |
8.3 不同经营措施下辽东栎林物种多样性 |
8.4 不同经营措施下辽东栎林土壤水分养分 |
8.5 讨论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山西霍山辽东栎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进展 |
1.1.1 辽东栎分类学研究 |
1.1.2 辽东栎种群生态学研究 |
1.1.3 辽东栎群落生态学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 |
2.1.4 植被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方法 |
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霍山辽东栎种群结构和生存力分析 |
3.1.1 种群结构特征 |
3.1.2 种群静态生命表 |
3.1.3 种群存活曲线 |
3.1.4 种群生存函数分析 |
3.2 霍山辽东栎群落区系成分 |
3.2.1 科、属统计分析 |
3.2.2 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
3.2.3 区系成分比较分析 |
3.3 霍山辽东栎群落结构及外貌特征 |
3.3.1 群落结构 |
3.3.2 生活型结构 |
3.3.3 叶的性质 |
3.4 霍山辽东栎群落优势种关联性分析 |
3.4.1 总体相关性 |
3.4.2 关联性分析 |
3.4.3 相关性分析 |
3.5 霍山辽东栎群落功能群划分 |
3.6 霍山辽东栎群落分类及群丛物种多样性 |
3.6.1 群落分类 |
3.6.2 群丛物种多样性 |
3.7 群落物种多样性 |
3.7.1 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3.7.2 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种群结构和生存分析 |
4.2 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
4.3 群落特征分析 |
4.4 种间关联性分析 |
4.5 植物功能群划分分析 |
4.6 群落分类及群丛物种多样性分析 |
4.7 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4.7.1 物种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分析 |
4.7.2 物种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10)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 群落生态学的对象和范畴 |
1.3 辽东栎林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1 群落演替方面的研究 |
1.3.2 辽东栎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
1.3.3 辽东栎群落生物多样性 |
1.3.4 辽东栎林群落区系 |
1.3.5 辽东栎林的更新状况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地理位置和研究区范围 |
2.2 气候条件 |
2.3 地质地貌 |
2.4 水资源条件 |
2.5 土壤条件 |
2.6 植被 |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3.3 研究目标 |
3.4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辽东栎林群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
4.1 资料来源 |
4.2 科、属统计分析 |
4.2.1 科的统计分析 |
4.2.2 属的统计分析 |
4.3 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分析 |
4.3.1 科的地理成分 |
4.3.2 属的地理成分 |
4.4 辽东栎林群落建群种地理替代分析 |
4.4.1 辽东栎林的主要建群种 |
4.4.2 建群种的地理替代关系 |
4.5 地区间区系相似性分析 |
4.5.1 相似性系数计算 |
4.5.2 计算结果分析 |
4.6 辽东栎林区系的起源与演化 |
4.7 小结 |
第五章 辽东栎群落结构及外貌特征 |
5.1 种类组成结构 |
5.1.1 不同区域辽东栎林群落主要乔木种类比较 |
5.1.2 最小表现面积及种面积曲线模型 |
5.1.3 群落的最小面积 |
5.2 生活型结构 |
5.2.1 生活型统计资料 |
5.2.2 不同山地辽东栎林群落生活型谱比较 |
5.3 群落组成种的生态特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辽东栎林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生物多样性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样地资料 |
6.1.2 数据处理方法 |
6.1.3 多样性计算方法 |
6.2 群落分类原则 |
6.3 群落类型划分结果 |
6.3.1 PCA 排序结果 |
6.3.2 群落类型划分 |
6.4 各群落类型生物多样性比较 |
6.5 坡向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6.6 小结 |
第七章 辽东栎林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数据来源 |
7.1.2 生态位计算 |
7.1.3 生态位宽度 |
7.1.4 生态位重叠 |
7.1.5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乔木层分析 |
7.2.2 灌木层分析 |
7.2.3 草本层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辽东栎群落主要种群种间关系研究 |
8.1 研究方法 |
8.1.1 样地调查 |
8.1.2 数据处理 |
8.1.3 种间关联检验 |
8.1.4 种间关联度测定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种间联结性检验 |
8.2.2 种间关联度测定 |
8.3 小结 |
第九章 辽东栎林更新机理研究 |
9.1 研究方法 |
9.1.1 野外调查方法 |
9.1.2 幼苗幼树分级 |
9.1.3 林窗更新研究方法 |
9.2 更新方式与类型 |
9.2.1 更新方式 |
9.2.2 林窗与林下更新比较 |
9.2.3 林窗与林下成苗机会分析 |
9.3 林窗大小对辽东栎天然更新的影响 |
9.3.1 林窗及幼苗幼树分级 |
9.3.2 林窗大小对辽东栎更新方式的影响 |
9.4 辽东栎林林窗特征 |
9.4.1 林窗形状、大小结构 |
9.4.2 林窗形成方式 |
9.4.3 林窗形成木数量及种类 |
9.4.4 边缘木的径级结构特征 |
9.5 辽东栎更新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
9.5.1 环境影响 PCA 分析 |
9.5.2 坡向对更新的影响分析 |
9.6 小结 |
9.6.1 更新方式和类型 |
9.6.2 林窗大小与辽东栎的更新 |
9.6.3 林窗特征 |
9.6.4 辽东栎更新与环境的关系 |
第十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林种群空间分布分形分析(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的种内竞争和Janzen-Connell效应的探究[D]. 徐瑶. 西北大学, 2020(02)
- [2]闽楠天然林种群特征及其天然更新研究[D]. 韩豪. 贵州大学, 2020(02)
- [3]抚育间伐对黄桥林区辽东栎林有性生殖及更新的影响[D]. 黄财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4]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建群种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研究[J]. 吕世杰,张爽,刘红梅,卫智军,刘文亭,吴艳玲,解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4)
- [5]冀北山地典型林分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D]. 李晓凤.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吴起县阳坡混交林结构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D]. 张巍.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黄龙山不同生境辽东栎林分更新与幼苗幼树构型研究[D]. 李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8]黄土区辽东栎种群适应性研究[D]. 邓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5)
- [9]山西霍山辽东栎群落生态学研究[D]. 蒋鹏飞. 山西师范大学, 2015(09)
- [10]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生态研究[D]. 康永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