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过量饮酒对血流变学血脂测定的影响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汤江磊[1](2021)在《基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血瘀证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基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血瘀证的关系,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理论与数据依据。研究方法:1.根据横断面的调查研究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表设计。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云南中医药大学门诊部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78例,分为轻度脂肪肝(136例)、中度脂肪肝(30例)、重度脂肪肝(12例),并采集患者基本情况、生活方式、中医四诊信息、体格检查及血常规、肝功、血脂、血液流变学、腹部彩超等信息。2.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舌脉象等信息,参照《血瘀证症状分级量化表》计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瘀证积分。3.运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运用卡方分析研究年龄、性别、BMI之间的关系,运用方差分析研究红细胞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在各组间的变化情况,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NAFLD患者所观察实验室指标与血瘀证症状积分相关性,检验标准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一般资料分析:1.本研究中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中BMI<24者,女性比例大于男性比例;BMI≥24者,男性比例大于女性比例。男性BMI均值明显高于女性BMI均值。(P<0.05)。3.体重指数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而增加。(P<0.05)。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分析:本研究中178例患者根据腹部彩超程度分级,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实验室指标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数、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tk)在各组间变化情况具有明显差异(P<0.05)。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瘀证症状积分统计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流变指标均值与正常参考范围对比,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高于正常水平(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tk低于正常水平(P<0.01)。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实验室指标与血瘀证症状积分相关性分析1.血常规相关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压积与血瘀证症状积分呈正相关(P<0.05)。2.肝功能相关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Y-谷氨酰氨转肽酶、胆碱酯酶与血瘀证症状积分呈正相关(P<0.05)。3.血脂相关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与血瘀证症状积分呈负相关(P<0.05)。4.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压积、全血高、低切相对指数、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与血瘀证症状积分呈正相关(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tk与血瘀证症状积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1.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均存在血液流变学变化,并随脂肪肝程度加重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增加,血液流变学变化与中医血瘀证关联,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血瘀证,早期或轻度无明显临床症状有血液流变学改变可用活血化瘀法干预治疗。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瘀证症状量化积分和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密切相关,提示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早期血瘀证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
金舒文,王琼,周利,邹燃,乐薇,杨敏,孙滨,庞争争[2](2020)在《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疗效及对巨噬细胞JAK2/STAT3/TTP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究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对巨噬细胞与人血清共培养Janus激酶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3信号通路/锌指蛋白36(JAK2/STAT3/TT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90例辨证为痰浊阻遏证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药物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电针组予以电针针刺丰隆穴治疗;药物组予以口服血脂康治疗;对照组予以非经非穴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月、2月、6月3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变化;取各组患者血清,与人THP-1巨噬细胞共培养,并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巨噬细胞JAK2、STAT3、TTP mRNA和蛋白表达,并加以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电针组总有效率83.3%,药物组总有效率86.6%,两者改善血脂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电针组与药物组TC、TG、LDL-C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后比较,治疗后2月、治疗后6月,药物组TC、TG、LDL-C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针组未见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电针组与药物组巨噬细胞JAK2、STAT3、TTP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显着升高(P <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两者变化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电针丰隆穴可降低患者TC、TG、LDL-C水平,且疗效较药物持久,可促进巨噬细胞JAK2、STAT3、TTP 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胆固醇逆转运,减弱炎症活动,由此实现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防治。
廖宗力[3](2019)在《基于Leptin/JAK2/STAT3通路探讨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高脂模型兔降脂效应及机制》文中指出目的:1.观察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血脂与肝脏脂质影响、肝组织结构变化及血清脂代谢相关酶的影响;2.观察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Leptin/JAK2/STAT3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调脂机制及不同促透剂运用于药饼后施灸的增效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纯种兔40只,随机抽取8只为正常组(A),采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动物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高脂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无促透剂组(C)(高脂模型+水作溶剂药饼施灸)、氮酮组(D)(高脂模型+氮酮溶液药饼施灸)和冰片组(E)(高脂模型+冰片溶液药饼施灸)。干预4周后,麻醉采血、处死后取肝组织。采用酶法检测血清及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直接一步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透射比浊法测定肝组织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肝组织HE染色观察形态结构;采用ELISA检测血清Leptin、HSL、CYP7A1、HMG-CoA还原酶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定量PCR检测Leptin/JAk2/STAT3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检测Leptin/JAk2/STAT3通路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正常组肝细胞形态结构正常,界限清楚,排列有序,核圆且核仁明显,无脂质变性;模型组肝细胞肿大变圆,胞质疏松淡染,排列紊乱,伴肝细胞轻度水样变性,肝血窦受压变窄,肝脏内含大量脂滴;无促透剂组肝细胞稍肿大,胞质疏松淡染,排列较紊乱,无肝细胞变性,肝血窦基本正常,肝脏内脂滴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氮酮组和冰片组肝细胞大小形态基本正常,胞质染色正常,排列较有序,无肝细胞变性,肝血窦正常,两组肝脏内脂滴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较无促剂组减少;冰片组肝脏脂滴含量较氮酮组稍减少。2.与正常组比,模型组血清及肝脏TC、TG、LDL-C显着升高、HDL-C显着降低、肝组织Apo-b显着升高、肝组织ApoA-1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无促透剂组、氮酮组、冰片组血清及肝组织TC、TG、LDL-C、肝组织Apo-b显着降低、肝组织HDL-C和ApoA-1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与无促透剂组比,氮酮组血清及肝脏TC、TG显着降低、肝组织ApoA-1显着升高(P<0.05或P<0.01),冰片组血清及肝组织TC、TG、LDL-C、肝组织Apo-b显着降低、HDL-C和ApoA-1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与氮酮组比,冰片组血清TC、TG、LDL-C显着降低、HDL-C显着升高,冰片组肝组织TG、LDL-C、Apo-b显着降低(P<0.05或P<0.01)。3.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兔血清HSL、HMG-CoA还原酶显着升高、CYP7A1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无促透剂组、氮酮组、冰片组血清HSL及CYP7A1显着升高、HMG-CoA还原酶显着降低(P<0.01);与无促透剂组比较,氮酮组和冰片组HSL及CYP7A1显着升高、HMG-CoA还原酶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与氮酮组比较,冰片组HSL及CYP7A1的升高幅度更显着(P<0.05或P<0.01),但2组对HMG-CoA还原酶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4.兔血清Leptin ELISA检测结果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eptin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无促透剂组、氮酮组、冰片组Leptin显着升高(P<0.01);与无促透剂组比较,氮酮组和冰片组Leptin均显着升高(P<0.05或P<0.01),氮酮组和冰片组比较Leptin无显着差异。兔肝脏组织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eptin、JAK2、STAT3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无促透剂组、氮酮组和冰片组Leptin、Leptin Receptor、JAK2、STAT3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无促透剂组相比,氮酮组和冰片组Leptin、Leptin Receptor、JAK2、STAT3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氮酮组比,冰片组Leptin、Leptin Receptor、JAK2、STAT3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或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的趋势和定量PCR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显示P-JAK2和P-STAT3变化趋势与JAK2和STAT3的基本一致。结论:1.隔药饼灸对HLP兔血脂、肝脂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对肝组织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且氮酮和冰片作为促透剂运用于药饼中施灸疗效更优。2.隔药饼灸可能通过影响脂代谢相关酶HSL、CYP7A1、HMG-CoA还原酶表达发挥调脂作用,氮酮和冰片作为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调节脂代谢的增效机制可能通过影响以上三个脂代谢酶实现。3.隔药饼灸能激活Leptin介导JAK2/STAT3调脂通路,上调其相关因子表达,且氮酮和冰片运用于药饼后施灸对该通路的激活更显着,这可能是隔药饼灸调脂作用机制及氮酮和冰片作为促透剂运用于药饼后施灸调脂增效机制之一。
申昕[4](2018)在《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脂蛋白(a)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和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探索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脂蛋白(a)与中医体质是否具有关联性,以及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及脂蛋白(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否具有关联性,为后续研究及中医体质学说在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分别在广东省中医院脑血管病门诊、心脏中心门诊、糖尿病专科门诊、普通内科门诊以及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展开调查。同时在佛山市、清远市、台山市、梅州市、江西省龙南县等地的6家医院展开调查。被调查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人口学信息、病史等资料采集。完成信息采集后,被调查者需进行脂蛋白(a)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和颈动脉彩超检查。最后由研究人员对被调查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定。研究人员将被调查者的各项信息、检查结果以及中医体质判定结果在数据采集表中进行记录。完成资料收集后,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最后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调查周期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共纳入研究对象1516例。结果:1.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各项危险因素的频数及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共1170例(77.2%);缺乏体育运动共693例(45.7%);血脂异常共538例(35.5%);超重或肥胖共465例(30.7%);糖尿病共247例(16.3%);吸烟者共282例(18.6%);大量饮酒者共112例(7.4%);有中风或心血管家族史者共65例(4.3%);房颤及心脏瓣膜病者共31例(2.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共26例(1.7%);睡眠呼吸暂停者共18例(1.2%)。2.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体质分布情况(1)总体情况单一体质者共886例,占总人数的58.4%,兼加体质者共630共例,占总人数的41.6%。将兼加体质中的某种体质倾向合并为某种体质后,9种中医体质的频数及频率依次为平和质530例(35.0%)、痰湿质366例(24.1%)、气虚质325例(21.4%)、血瘀质297例(19.6%)、阳虚质259例(17.1%)、阴虚质218例(14.4%)、气郁质182例(12.0%)、湿热质134例(8.8%)、特禀质63例(4.2%)。(2)性别差异湿热质(13.3%VS 4.9%)、气郁质(9.9%VS 13.8%)、特禀质(3.0%VS 5.2%)三类体质在男性和女性中所占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及血瘀质在男性和女性中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差异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以及平和质各自在壮年组(4059岁)、中年组(6079岁)、老年组(8099岁)中所占比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年组的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比例均高于壮年组和中年组;而壮年组的湿热质、气郁质、平和质的比例均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阴虚质、痰湿质和特禀质在三个年龄段中所占比例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1)高血压平和质(rs=-0.065,P=0.011)、阳虚质(rs=-0.071,P=0.006)、气虚质(rs=-0.191,P<0.001)和气郁质(rs=-0.055,P=0.031)与高血压存在负相关关系;阴虚质(rs=0.088,P=0.001)、痰湿质(rs=0.075,P=0.003)与高血压呈正相关性。其余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不具有相关性。(2)糖尿病阳虚质(rs=-0.053,P=0.039)和平和质(rs=-0.167,P<0.001)与糖尿病存在负相关关系;阴虚质(rs=0.104,P<0.001)和痰湿质(rs=0.148,P<0.001)与糖尿病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他类型的中医体质与糖尿病不具有相关性。(3)血脂异常仅痰湿质与血脂异常存在正相关关系(rs=0.133,P<0.001);平和质则与血脂异常存在负相关关系(rs=-0.197,P<0.001)。其余中医体质类型与血脂异常不具有相关性。(4)吸烟仅湿热质与吸烟具有正相关关系(rs=0.096,P<0.001);平和质则与吸烟呈负相关关系(rs=-0.059,P=0.021)。其他中医体质类型与吸烟不具有相关性。(5)过量饮酒湿热质与过量饮酒具有正相关关系(rs=0.338,P<0.001);平和质(rs=-0.123,P<0.001)和血瘀质(rs=-0.082,P=0.001)与过量饮酒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他类型中医体质与过量饮酒不具有相关性。(6)肥胖或超重仅痰湿质(rs=0.422,P<0.001)与超重或肥胖存在正相关关系;阴虚质(rs=-0.071,P=0.007)、血瘀质(rs=-0.058,P=0.028)和平和质(rs=-0.260,P<0.001)均与超重或肥胖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余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或肥胖不具有相关性。4.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与脂蛋白(a)的相关性特禀质(rs=0.064,P=0.013)与脂蛋白(a)增高存在正相关关系;阳虚质(rs=-0.086,P=0.001)、气虚质(rs=-0.128,P<0.001)和气郁质(rs=-0.070,P=0.007)与脂蛋白(a)增高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余中医体质类型与脂蛋白(a)增高不具有相关性。5.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及脂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1)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被纳入的1516例研究对象中,共496人完成了颈动脉彩超检查,其中有381人被检查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占被检查人数的76.8%,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则为64.3%。(2)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相关性阳虚质(rs=0.147,P=0.001)、气虚质(rs=0.100,P=0.026)和血瘀质(rs=0.148,P=0.001)与颈动脉IMT增厚存在正相关关系;平和质(rs=-0.131,P=0.003)与颈动脉IMT增厚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他类型中医体质与颈动脉IMT增厚不具有相关性。(3)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仅平和质(rs=-0.127,P=0.005)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他各类中医体质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不具有相关性。(4)脂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在高脂蛋白(a)水平组(≥300mg/dL)和低脂蛋白(a)水平组(<300mg/dL)中,颈动脉IMT增厚者所占比例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所占比例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脂蛋白(a)及性别、年龄等临床认为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其与颈动脉IMT增厚和颈动脉斑块形成分别进行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脂蛋白(a)均未进入回归方程。最终筛选出与颈动脉IMT增厚有关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高血压、TC增高(≥6.22mmol/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饮酒、LDL增高(≥4.14mmol/L)。结论:1.高血压是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同时缺乏体力活动、超重和肥胖、吸烟等生活方式危险因素也占有较大比重。2.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总体上以平和质最多见,偏颇体质中以痰湿质、气虚质、血瘀质较多见。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存在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3.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脂蛋白(a)与中医体质存在相关性。4.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5.脂蛋白(a)增高与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无关。
李丽琦[5](2012)在《三种血瘀模型红细胞膜生物学差异性及寒冷刺激血瘀模型方证相关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红细胞膜分子层次探讨大鼠寒冷刺激血瘀模型、饥饿加力竭游泳血瘀模型、声光电复合刺激加钳尾激惹血瘀模型在血液流变学方面的生物学差异;应用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丹参饮反证寒冷刺激血瘀模型红细胞膜生物学特征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1)用冰水浸泡模拟寒冷刺激而致血瘀模型、以饥饿加力竭游泳模拟气虚血瘀模型、以不可预期的声光电复合刺激加钳尾激惹模拟惊恐、愤怒过度而致气滞血瘀模型。持续刺激直至2周后各组大鼠分别出现寒凝血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表征,颈动脉取血测血液黏度、红细胞变形性、血沉K值、凝血四项、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取血制备红细胞膜,检测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唾液酸含量、巯基含量、胆固醇含量、SOD活性、MDA含量。(2)寒冷刺激血瘀模型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高、低剂量少腹逐瘀汤,高、低剂量补阳还五汤及高、低剂量丹参饮,连续2周,颈动脉取血,除检测上述指标外,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红细胞膜骨架结构,并检测红细胞膜蛋白组成及百分含量。结果:(1)与空白对照比较,寒冷刺激血瘀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沉K值、FIB含量均显着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降低,APTT明显缩短,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SOD活性显着下降,唾液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或P<0.01);饥饿加力竭游泳血瘀模型高切变率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性降低,APTT及PT明显缩短,血浆胆固醇含量下降,红细胞膜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及SOD活性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不可预期声光电刺激加钳尾激惹血瘀大鼠APTT明显缩短,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及SOD活性显着下降、唾液酸含量显着降低,MDA含量增加(P<0.05或P<0.01)。(2)与寒冷刺激血瘀模型组比较,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丹参饮均可显着降低低切变率全血黏度,在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少腹逐瘀汤降低效果最好;三方均能显着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显着降低FIB含量,增加红细胞膜上唾液酸的含量及SOD酶活力(P<0.05或P<0.01);丹参饮可显着降低K值(P<0.05),升高红细胞膜带1蛋白百分含量;少腹逐瘀汤可显着纠正APTT缩短及降低MDA含量,提高Na+-K+-ATP酶活力,明显改善F-actin解聚状态,升高红细胞膜上带1蛋白、带2蛋白、带3蛋白百分含量(P<0.05或P<0.01)。结论:(1)宏观血液流变学方面:寒冷刺激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呈高流变性特征;饥饿加力竭游泳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呈现低流变特点;声光电复合刺激加钳尾激惹血瘀模型除APTT明显缩短,其余宏观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不明显;(2)三种血瘀模型均表现为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SOD活性降低;寒冷刺激和声光电复合刺激血瘀模型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减少;(3)补阳还五汤、少腹逐瘀汤、丹参饮三方可纠正寒冷刺激血瘀模型全血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增强、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及膜骨架构象异常;纠正APTT缩短、提高膜Na+-K+-ATP酶活性、减少膜MDA含量方面,少腹逐瘀汤优于其他两方;少腹逐瘀汤可纠正寒冷刺激血瘀模型红细胞膜带1蛋白、带2蛋白、带3蛋白百分含量异常,丹参饮作用于膜带1蛋白、带7蛋白。
陈友风[6](2011)在《瘀血体质与瘀血病证方药证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瘀血体质是人类基本体质类型的一种,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生长衰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内血行不畅或停滞的一种个体特质。瘀血体质可以通过形态结构、脏腑功能和心理素质表现出来,往往决定着对某些发病因素的易感性和对发病后证候类型的倾向性。有生理性瘀血质和病理性瘀血质,生理性瘀血质多是指相对健康的正常人,但体内已具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因素,现在多称为亚健康状态;病理性瘀血质是指已发生瘀血证的体质状态,是生理性瘀血质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引发瘀血证的原因不同,瘀血停留的病位不同,瘀血证可以表现为多种临床疾病,包括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精神、神经、肿瘤等各科。中医对瘀血体质的论述早有记述,《内经》称为“太阴之人”,张仲景称为“蓄血”、“宿血”之人,后世对瘀血体质的描述更加明确,日本一贯堂医学也对瘀血体质进行了肯定,认为“先天遗传”是瘀血体质形成的基础,沿瘀血命运路线发展,最终发展为瘀血证。为了预防瘀血病证的发生,必须预先调整瘀血体质,调整的方法可从饮食起居、身体锻炼、心态平衡、针灸推拿、服用药物着手。田代华教授曾用和血与活血药为主,组成“活血健体汤”调整瘀血体质,并根据其兼挟体质进行加减应用,是调整瘀血体质的较好方法。当代中国对瘀血证的报道越来越多,引起了中西医家的广泛关注。1988年10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血瘀证国际会议”,对血瘀证制定了明确的诊断标准,从临床症状、体征和理化检查等方面作了全面评定,并拟定了评分标准。在其所列指标中,规定理化检查对瘀血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此后一些专业委员会也相继召开会议,制定了本专业瘀血证的评定标准。同时,人们又对瘀血证所致的疾病进行了探讨。本人曾查阅60余种中医古今医籍,据不完全统计,共查出70余种中医传统病证。陈可冀先生曾对瘀血证所致西医疾病进行过统计,共计有18类57种以上疾病。可见,瘀血证对人类的危害之大。在了解瘀血证所致疾病之后,本文又对瘀血证的方药证治进行了探讨,从60余种中医古今书籍中,筛选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方剂95首,分为活血化瘀、理气活血、活血通络、补气活血、养血活血、清热活血、温经活血、补肾活血、活血化痰、活血祛风等10类,对其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等进行了介绍;陈可冀先生也从15部中药着作中拣出150种活血化瘀药物,并筛选常用的药物37种,分为和血、活血、破血3类,本文则对其中30种药物的出处、药性、功效主治、药理、临床报道(单味药物为主)进行了介绍;在证治方面,主要介绍了古代对瘀血病证的治疗、现代对瘀血病证的治疗,以及田代华教授对瘀血病证的治疗。田代华教授先将瘀血证分为轻、重两类,然后以活血药为主组成“活血祛瘀汤”,治疗瘀血轻证;以破血药为主组成“破血逐瘀汤”,治疗瘀血重证,并对病因不同、病位不同所致各种兼症进行加减,曾临床应用多年,取得了较好疗效。总之,本文试图在古今医家对瘀血体质和瘀血病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理清瘀血病证发生的源流,找出预防、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为广大民众解除疾病的痛苦,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陈剑飞[7](2010)在《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脑动脉硬化(Cerebral artery atherosclerosis,CAS)对象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观察研究,分析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以期在临床上对脑动脉硬化患者诊断及预防发挥一定的作用。方法:随机纳入调查对象345例,年龄55~89岁。依据TCD诊断脑动脉硬化标准将调查对象分成观察组(脑动脉硬化组)和对照组(脑动脉正常组),其中观察组135例、对照组210例,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详细询问病史并标准测量血压,应用临床生化分析仪AU5400进行血脂检测、自动血液流变仪SA-9000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DWL2000-x1型TCD测量颅内外动脉的相关参数。利用EXCEL及SPSS13.0整理并统计上述测量数据,分别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脂及血流变相关指标进行t检验;运用卡方检验进行两组间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比例的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脂指标比较,观察组的TC(5.90±0.76 mmol/L)、TG(1.47 (0.93)mmol/L)、LDL-C(3.49±0.77 mmol/L)及HDL-C(1.48±0.40 mmol/L)均比对照组的TC(4.71±0.70 mmol/L)、TG(1.4 (0.9) mmol/L)、LDL-C(2.44±0.63 mmol/L)及HDL-C(1.30±0.34 mmol/L)高,其中TC、HDL-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血脂各指标异常比例的比较(观察组VS对照组):其中TC(88.89 % VS 11.43%)、HDL-C(1.48% VS 7.14%)、LDL-C(37.78% VS 2.38%)统计学差异明显(P<0.001),而TG(37.04% VS 31.90%)无统计学差异(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均值比较:除了Hc(t0.42±0.04 VS 0.43±0.04)明显降低(P<0.05)外,观察组其余所有指标均比对照者高,分别为ηbh(mPa?S)(3.92±0.45 VS 3.88±0.41)、ηbm(mPa?S)(4.68±0.57 VS 4.61±0.50)、ηb(lmPa?S)(19.10±2.94 VS 18.64±2.75)、ηrl(41.87±4.92 VS 40.18±4.58)、ηrh(5.96±0.64 VS 5.76±0.58)、ηp(mPa?S)(1.39±0.15 VS 1.39±0.08)、AI(4.87±1.44 VS 4.82±0.45)、RI(4.35±0.46 VS 4.17±0.47)。其中IR、ηrl、ηrh三个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五个血流变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异常比例比较(观察组VS对照组):仅ηb(l37.04% VS 26.1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TC和ηrl对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有显着影响,其OR值分别为:43.217、8.02。结论:1、观察组血脂指标中TC及LDL-C水平及异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这两者在脑动脉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ηbl、ηrl、ηrh、IR等指标水平及异常例数高于对照组,提示其在脑动脉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高TC和高ηrl是脑动脉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邹春波[8](2009)在《延吉市中老年人血脂异常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延吉市中老年人血脂异常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①在延吉市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40名40岁以上中老年人,纳入对象的来源、地区、民族比例相近,且对调查内容均知情同意。②调查开始前,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考察合格后方可参与调查。统一制定调查表,所有调查对象均详细填写调查表,采用面对面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吸烟史、间接吸烟史、饮酒史、各种疾病史、每日活动量,并对收集的资料及时进行复查。③全部受检对象在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进行现场体格检测,由统一的仪器和检查者来完成。主要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测量。④取清晨空腹12小时以上静脉血,应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各项生化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有:血清总胆固醇(TC,mmol/L)、甘油三酯(TG,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mol/L)、血糖(GLU,mmol/L)、血尿酸(UA,mmol/L)、维生素D(Vit D)、维生素E(Vit E)、同型半胱氨酸(HCY)、全血黏度高切(W-Vis-H)(mPa.s)、全血黏度中切(W-Vis-M)(mPa.s)、全血黏度低切(W-Vis-L)(mPa.s)、血浆黏度(P-Vis)(mPa.s)、红细胞压积(MCV)、血沉(ESR)(mm/h)、红细胞聚集指数(AgrregationIndex)、红细胞变形指数(DI)等。⑤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血脂异常与相关因素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高TC血症、高TG血症、低HDL血症和高LDL血症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饮酒、高肉类摄入、高海鲜摄入、高豆奶摄入、高蔬菜摄入、高咖啡摄入、高饮茶摄入和高咸菜摄入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Backward为选择变量,以α=0.05为入选变量的显着性标准,α=0.10为删除变量的显着性水准。结果1.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脂异常指标检测完整者540人,其中男性255名,平均年龄为48.91岁,占47.2%,女性285名,平均年龄为44.00岁,占52.8%。2.延吉市中老年人血脂水平:①血清TC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但50~60岁年龄段是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②TG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HDL-C水平男性低于女性(P<0.01);③LDL-C水平男性与女性无差异(P>0.05),但在50~60岁年龄段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3.延吉市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①延边地区高TC血症男女发病率分别为28.6%和23.2%,男女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高TG血症男女的患病率分别为52.5%和17.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③高HDL-C血症男女的患病率分别为12.5%和7.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④低LDL-C血症男女的患病率分别为49%和41.4%,男性与女性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同性别血脂异常和血脂正常相关因素平均水平的比较结果:①在男性中,血脂异常人群的UA平均水平高于血脂正常人群(P<0.05);血脂异常人群的心理分数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人群(P<0.01O。②在女性中,血脂异常人群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Glu、UA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的人群(P<0.01);血脂异常人群的舒张压(DBP)的平均水平高于血脂正常的人群(P<0.05);而血脂异常人群的Vit E、HCY的平均水平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的人群(P<0.01)。5.不同性别血脂异常和血流变平均水平的比较结果:①高TC血症的男性W-Vis-L、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的男性(P<0.01);高TC血症的女性W-Vis-M、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的女性(P<0.01);②高TG血症的男性W-Vis-L、红细胞压积高于血脂正常的男性(P<0.05);高TG血症的女性W-Vis-H、W-Vis-M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的女性(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平均水平高于血脂正常的女性(P<0.05);③低HDL血症的女性W-Vis-L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的女性(P<0.01);低HDL血症的女性P-Vis平均水平高于血脂正常的女性(P<0.05);④高LDL血症的男性W-Vis-L高于血脂正常的男性(P<0.05),而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的男性(P<0.01);高LDL血症的女性W-Vis-H、W-Vis-M、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的女性(P<0.01)。6.生活方式对血脂异常各指标的影响结果:①经常吸烟的人群TG和HDL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不经常吸烟的人群(P<0.01);②经常饮酒的人群TC和了G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不经常饮酒的人群(P<0.01);且经常饮酒的男性TG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不经常饮酒的男性;③经常吃朝鲜族咸菜的人群TC和LDL平均水平高于不经常吃朝鲜族咸菜的人群(P<0.05);且经常吃朝鲜族咸菜的女性TC和LDL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不经常吃朝鲜族咸菜的女性(P<0.01);④经常喝茶的女性HDL平均水平高于不经常喝茶的女性(P<0.05);⑤有心理障碍的女性HDL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心理正常的女性(P<0.01)。7.生活方式与各种类型血脂异常发病率的关系:高血压患者无论男女,高TG血症的患病率高于血压正常者(P<0.05);女性高血压患者低HDL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P<0.01);男性高血压患者高LDL血症的患病率低于血压正常者(P<0.05)。经常吃朝鲜族咸菜的女性高TC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经常吃朝鲜族咸菜的女性(P<0.01)。经常喝茶的男性高TC血症的患病率高于不经常喝茶的男性(P<0.05)。8.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最终入选方程的因素分别是:①男性:高TC血症与高血糖、喝茶显着相关;高TG血症与高血压显着相关;低HDL-C血症与肥胖显着相关;高LDL血症与年龄、高血压显着相关;②女性:高TC血症与年龄、高血糖、肥胖、常吃朝鲜族咸菜显着相关;高TG血症与民族、高血压显着相关;低HDL血症与高血压显着相关;高LDL血症与年龄、高血糖显着相关。结论:①延吉市中老年人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在男女之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②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不同;③高脂血症可以使血液黏稠度增加;④年龄、民族、高血糖、经常食用朝鲜族咸菜、高血压、肥胖等为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经常喝茶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
金末淑[9](2009)在《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以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穴为研究目标,以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为观察对象,以血瘀证作为切入点,采用艾灸疗法,通过分组对照方法,观察膈俞穴及与之相关的委中、血海穴(两穴别名均为血郄),以及无关的丘墟穴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血会膈俞穴对血瘀证的调节作用及活血化瘀作用机理,从而进一步科学地阐明腧穴主治特异性的内涵,为临床辨证取穴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根据实验要求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对照A、B组)、模型组(模型A、B组)、艾灸组(膈俞A、B组;血海A、B组;委中A、B组;丘墟A、B组)。除对照组16只,余80只装入小笼子里,放入低温冷柜,在-20℃的冷环境中连续受冻4h,连续冻5天,造成寒凝血瘀证模型。艾灸A组于造模成功后次日上午只治疗1次,艾灸B组于造模成功后次日上午起开始治疗,每天治疗1次,共治5次,每次灸5壮。将所有大鼠剪去穴位上被毛,穴区标记颜色,将大鼠装入自制小铁丝笼内,选取血海、委中、丘墟穴,将艾粒贴在各穴上,动物安定后施灸;艾灸膈俞穴时,用双手按住大鼠上下肢,将艾粒贴在膈俞穴上,动物安定后施灸,待大鼠扭动挣扎时换艾粒。对照和模型组动物每天同样抓取1次,不做任何处理。所有A组第7天上午均取材,所有B组第11天上午均取材,每只取腹主动脉血液4ml血,检测血液流变学4项,有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1.对照组与模型组血液流变学结果全血粘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A组大鼠在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升高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模型B组大鼠全血粘度低切升高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模型B组全血粘度中切和高切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A组大鼠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A组大鼠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模型B组大鼠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B组大鼠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2.治疗1次组(艾灸A组)血液流变学结果全血粘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膈俞组全血粘度低切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膈俞组全血粘度中切和高切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与丘墟组比较,膈俞组在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膈俞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丘墟组比较,膈俞组血浆粘度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膈俞组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膈俞组红细胞压积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3.治疗5次组(艾灸B组)血液流变学结果全血粘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膈俞组在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丘墟组比较,膈俞组全血粘度低切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膈俞组全血粘度中切和高切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膈俞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丘墟组比较,膈俞组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膈俞组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4.艾灸A、B组间血液流变学结果相比:结果显示,除丘墟组全血粘度高切和血浆粘度有显着性差异外,其余艾灸A、B组间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水平增高是导致血瘀证成因之一。2.膈俞穴与其他三穴(血海、委中、丘墟穴)比较,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改善最显着,证实血会膈俞穴对血瘀证的调节作用及活血化瘀效应,揭示血会膈俞穴活血化瘀作用的机理,为临床治疗血瘀证的穴位选择提供实验依据。3.艾灸虽能改善模型的血液流变性与微循环、调节血管舒缩活动,起到活血化瘀作用,但本实验艾灸组每个穴位的结果相异,即与丘墟穴比较,膈俞、血海、委中穴三穴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降低趋势,且与模型组比较,丘墟穴除丘墟A组血浆粘度和丘墟B组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压积外,其余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增高趋势,提示不同腧穴对艾灸的活血化瘀作用具有特异性的差异。综上所述,膈俞、血海、委中穴三穴在治疗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时,确实具有不同活血化瘀效应,其作用机制与改善寒凝血瘀证血液流变学的水平有关,且与这三穴比较,丘墟穴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增高趋势,说明丘墟穴对调血及活血化瘀效应方面远不及膈俞、血海、委中穴三穴,这为腧穴主治特异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陈建鸿[10](2007)在《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的客观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与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初步探讨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的客观本质。方法:按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ion,IDF)有关代谢综合征的定义(2005年)及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建议的我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界线(2002年)标准;中医虚、实证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1997年)诊断标准。选择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辨证分为虚证组53例,实证组71例,以6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调查MS虚、实证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并量化记分,同时检测多项实验室指标,并将所得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inear Regression)和判别分析(Discriminant),寻找出与MS虚、实证型关系最密切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结果显示:1.均值、秩和比较①MS虚实证型患者在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Fbg)、C-反应蛋白(CRP)、血浆丙二醛(MDA)、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共11项指标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且有统计学差异;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高密度脂蛋白、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6-酮-前列腺素F1a、一氧化氮合酶(NOS)共5项指标水平均低于正常人,且有统计学差异。②MS实证型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脂、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浆TXB2、内皮素共11项指标水平均高于虚证型患者,且有统计学差异;而血浆SOD、6-酮-前列腺素F1α、一氧化氮合酶(NOS)共3项水平均低于虚证组,且有统计学差异;但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浆丙二醛共5项指标水平在虚、实证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③MS实证型与虚证型患者在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关系密切程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酸冷、口粘腻、舌质红、脉细数、唇色紫暗、咯痰、舌(下)静脉曲张、小便短黄共12项纳入判别方程,得出判别方程为:y1=-13.833+9.838X1+5.913X2-4.555X3-1.727X4+1.074X5+1.327X6+3.628X7+3.971X8+0.608X9+1.841X10+2.376X11+0.619X12;y2=-7.774+3.095X1+1.895X2-2.706X3+1.034X4-0.382X5+2.961X6+6.268X7+2.473X8+1.848X9+4.788X10+1.544X11+0.03781X12。根据y1、y2得分的高低进行分类。y1得分高者MS虚证的可能性较大,y2得分高则实证的可能性较大。结论:1.MS虚、实证型忠者、正常人之间在多项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方面存在差异;2.MS组分中2型糖尿病表现为以虚证型为主,高脂血症、脂肪肝表现为以实证型为主,而冠心病、高血压表现为实证型与虚证型相当。3.MS虚证分值与甘油三脂、全血粘度(低切)、C-反应蛋白、6-酮前列腺素F1α、一氧化氮合酶(NOS)、血浆SOD共6项实验室指标及气短乏力、神疲懒言、口燥咽干、午后颧红、唇甲色淡、脉细数、腰膝酸冷、小便清长、潮热盗汗、舌质红、面色淡白、五心烦热共12项症状和体征密切相关。4.MS实证分值与纤维蛋白原、TXB2、血浆粘度、内皮素、空腹血糖、全血粘度(高切)共6项实验室指标及唇色紫暗、口粘腻、咯痰、腹部压痛、食欲不振、舌(下)静脉曲张、气喘、小便短黄、纳呆、肢体疼痛、爪甲紫暗共11项症状和体征密切相关。5.分别以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6-酮-前列腺素F1α、TXB2、NOS、内皮素共7项实验室指标及气短乏力、神疲懒言、口燥咽干、唇甲色淡、腰膝酸冷、口粘腻、舌质红、脉细数、唇色紫暗、咯痰、舌(下)静脉曲张、小便短黄共12项症状和体征纳入判别方程,得出不同判别方程,根据y1、y2得分的高低进行分类,y1得分高者MS虚证的可能性较大,y2得分高者实证则的可能性较大,预期误差率较小。
二、长期过量饮酒对血流变学血脂测定的影响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期过量饮酒对血流变学血脂测定的影响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血瘀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前言 |
1.研究资料收集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8年修订版)》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设计问卷调查(见附录) |
2.3 研究指标 |
2.3.1 患者基本信息 |
2.3.2 患者血瘀证量化积分 |
2.3.3 测量学方法 |
2.3.4 实验室检测指标 |
2.3.5 肝脏超声检查 |
2.4 统计学方法 |
3.技术路线 |
4.研究结果 |
4.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4.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组情况 |
4.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
4.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体重指数分布情况 |
4.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体重指数在各组间的比较情况 |
4.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
4.2.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
4.2.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
4.2.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
4.2.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
4.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者血瘀证症状积分统计分析 |
4.3.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血瘀证症状积分分布情况 |
4.3.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轻度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情况 |
4.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实验室指标与血瘀证症状积分相关性分析 |
4.4.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常规指标与血瘀证症状积分相关性 |
4.4.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指标与血瘀证症状积分相关性 |
4.4.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脂指标与血瘀证症状积分相关性 |
4.4.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症状积分相关性 |
讨论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例记录表 |
附录 3 血瘀证症状分级量化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2)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疗效及对巨噬细胞JAK2/STAT3/TTP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电针组 |
2.2 药物组 |
2.3 对照组 |
2.4 生活处方 |
3 疗效观察 |
3.1 检测指标 |
3.1.1 血脂检测 |
3.1.2 血清巨噬细胞内JAK2、STAT3指标检测 |
3.2 疗效评价标准 |
3.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各组有效率 |
4.2 各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 |
4.2.1 治疗后各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
4.2.2 随访期各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
4.3 各组巨噬细胞JAK2m RNA、STAT3 m RNA、TTPm RNA表达水平比较 |
4.4 各组巨噬细胞JAK2、STAT3、TTP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
5 讨论 |
(3)基于Leptin/JAK2/STAT3通路探讨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高脂模型兔降脂效应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HLP兔的综合疗效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动物一般情况 |
2.2 模型评价指标 |
2.3 干预后各组兔血脂比较 |
2.4 干预后各组兔肝脏脂质比较 |
2.5 干预后各组兔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比较 |
3 讨论 |
3.1 动物选择与模型制备 |
3.2 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HLP兔疗效评价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HLP兔脂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预后各组兔血清HSL的比较 |
2.2 干预后各组兔血清HMG-CoA还原酶的比较 |
2.3 干预后各组兔血清CYP7A1的比较 |
3 讨论 |
3.1 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HLP兔脂代谢相关酶的疗效评价 |
3.2 脂代谢调节与相关酶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HLP兔Leptin/ JAK2/STAT3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预后各组兔血清Leptin的比较 |
2.2 PCR检测各组兔Leptin/JAK2/STAT3通路相关基因表达 |
2.3 干预后各组兔Leptin/JAK2/STAT3通路相关因子WB检测 |
2.4 干预后各组兔Leptin/JAK2/STAT3通路相关因子免疫组化检测 |
3 讨论 |
3.1 基于Leptin/JAK2/STAT3通路探讨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调脂机制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全文讨论 |
1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
1.1 病名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西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
2.1 HLP诊断标准 |
2.2 HLP病因及致病机制 |
2.3 HLP西医治疗 |
3 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背景 |
3.1 经皮给药系统的概述 |
3.2 药物经皮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
3.3 经皮给药的优势与局限 |
4 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选择 |
4.1 促透剂的概述 |
4.2 氮酮选择的依据 |
4.3 冰片选择的依据 |
5 隔药饼灸的作用 |
5.1 艾灸的作用 |
5.2 穴位的作用 |
5.3 药饼中药物的作用 |
6 隔药饼灸调脂机制及不同促透剂作用下的增效机制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Leptin/JAK2/STAT3信号通路与脂代谢研究进展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情况 |
(4)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脂蛋白(a)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脑卒中预防的认识与实践 |
第二节 中医体质学说与中风预防的相关研究 |
一、体质学说应用于“治未病”的理论基础 |
二、体质的影响因素 |
三、中风病高危人群的体质分布情况 |
四、中风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第三节 脂蛋白(a)的相关研究进展 |
一、脂蛋白(a)的结构特点 |
二、脂蛋白(a)的合成与代谢 |
三、脂蛋白(a)血浆浓度的影响因素 |
四、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 |
五、脂蛋白(a)水平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
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评估 |
七、降低脂蛋白(a)血浆浓度的治疗措施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假说及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及流程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二、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情况 |
三、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四、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
五、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与脂蛋白(a)增高的相关性 |
六、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及脂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一、总体差异 |
二、性别差异 |
三、年龄差异 |
第二节 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 |
一、高血压 |
二、缺乏体育运动 |
三、血脂异常 |
四、肥胖或超重 |
五、吸烟 |
六、睡眠呼吸暂停 |
第三节 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脂蛋白(a)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
一、高血压 |
二、糖尿病 |
三、血脂异常 |
四、吸烟 |
五、过量饮酒 |
六、超重或肥胖 |
七、脂蛋白(a) |
第四节 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及脂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一、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
二、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
三、脂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
第五节 中医体质判定量表中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量表条目不易理解 |
二、评分标准界定模糊 |
三、体质间存在包含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三种血瘀模型红细胞膜生物学差异性及寒冷刺激血瘀模型方证相关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古代医家对血瘀证认识 |
1.1 《黄帝内经》时期对血瘀证的认识 |
1.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血瘀证的认识 |
1.3 隋唐时期至明清前对血瘀证的认识 |
1.4 明清时期对血瘀证的认识 |
二、现代医家对血瘀证研究进展 |
2.1 现代医家有关血瘀证本质研究 |
2.2 血瘀证模型研究 |
三、方证相关理论溯源 |
3.1 方证相关内涵 |
3.2 方证相关源流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三种血瘀模型差异性研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数据处理 |
4.指标测定及结果 |
5.小结 |
实验二 寒冷刺激血瘀大鼠模型方证相关研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数据处理 |
4.指标测定及结果 |
5.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三种血瘀模型红细胞膜差异性研究 |
1.1 三种血瘀模型在宏观血液流变学与血细胞流变学差异性研究 |
1.2 三种血瘀模型红细胞膜分子流变学差异分析 |
二、寒冷刺激血瘀模型方证相关研究 |
2.1 方证相关研究所选方剂配伍分析 |
2.2 方证相关研究所选方剂现代药理研究 |
2.3 寒冷刺激血瘀模型方证相关研究结果讨论 |
三、本研究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简历 |
附图 |
(6)瘀血体质与瘀血病证方药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瘀血体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二、瘀血体质的文献源流 |
(一) 中医历代文献综述 |
(二) 日本瘀血体质的研究 |
三、瘀血体质的形成因素 |
(一) 先天因素 |
(二) 后天因素 |
1.内伤七情 |
2.外感寒热 |
3.跌扑损伤 |
4.饮食起居不慎 |
5.失血离经 |
6.久病入络 |
7.年老致瘀 |
8.产后致瘀 |
9.地域因素 |
四、瘀血体质与兼挟体质 |
(一) 虚瘀体质 |
(二) 痰瘀体质 |
(三) 气滞血瘀 |
五、调整瘀血体质的意义和方法 |
(一) 调整瘀血体质的意义 |
(二) 调整瘀血体质的方法 |
1.注意饮食起居 |
2.加强身体锻炼 |
3.保持心态平衡 |
4.适当服用药物 |
5.针灸推拿保健 |
六、瘀血体质与瘀血证的关系 |
七、瘀血证的诊断标准 |
(一) 学会诊断标准 |
(二) 日本小川新的标准 |
(三) 专科诊断标准 |
八、瘀血证与相关疾病 |
(一) 易引起的中医病证 |
1.水肿 |
2.胸痹心痛 |
3.中风 |
4.吐血等失血证 |
5.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
(二) 易引起的西医疾病 |
1.心血管系统疾病 |
2.消化系统疾病 |
3.呼吸系统疾病 |
4.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
5.代谢系统疾病 |
6.妇产科疾病 |
7.眼科疾病 |
8.肿瘤科疾病 |
九、瘀血证的方药证治 |
(一) 治疗瘀血证的常用方剂 |
1.活血化瘀方 |
2.理气活血方 |
3.活血通络方 |
4.补气活血方 |
5.养血活血方 |
6.清热活血方 |
7.温经活血方 |
9.活血化痰方 |
10.活血祛风方 |
(二) 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 |
(三) 瘀血病证的临床治疗 |
1.古代对瘀血病证的治疗 |
2.现代对瘀血病证的治疗 |
3.田代华教授对瘀血病证的治疗 |
讨论 |
一、瘀血体质是导致瘀血证发生的重要基础,要避免瘀血证的发生,必须调理瘀血体质 |
二、瘀血证是瘀血质发展的必然结果,可造成诸多临床疾病,必须首先明确其诊断标准 |
三、收集了较多活血化瘀的方药文献,总结了古今治疗瘀血病证的资料 |
四、介绍了导师田代华教授治疗瘀血病证的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摘要 |
(7)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
文献综述(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8)延吉市中老年人血脂异常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调查对象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3.2 各年龄段血脂水平的变化 |
3.3 各年龄段血脂异常患病率 |
3.4 生活方式与各种类型血脂异常发病率的关系 |
3.5 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的平均水平 |
3.6 血脂异常与血流变的关系 |
3.7 血脂异常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
3.7.1 生活方式对TC平均水平的影响 |
3.7.2 生活方式对TG平均水平的影响 |
3.7.3 生活方式对HDL平均水平的影响 |
3.7.4 生活方式对LDL平均水平的影响 |
3.8 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
3.8.1 男性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
3.8.2 女性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
3.9 血脂异常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3.9.1 男性血脂异常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3.9.2 女性血脂异常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延边地区血脂平均水平分布 |
4.2 血脂异常的患病水平 |
4.3 血脂异常与相关因素 |
4.3.1 血脂异常与年龄、性别、民族 |
4.3.2 血脂异常与肥胖 |
4.3.3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 |
4.3.4 血脂异常与高血糖 |
4.3.5 血脂异常与血流变 |
4.3.6 血脂异常与生活方式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ABBREVIATIONS)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寒凝血瘀证的研究概况 |
1 历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认识 |
1.1 血瘀证的历史沿革 |
1.2 血的生理 |
1.3 血瘀证的病因病机 |
1.4 血瘀证的症状与体征 |
2 中医对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进展 |
2.1 妇科病证 |
2.2 其他病证 |
3 中医对寒凝血瘀证的实验研究进展 |
3.1 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制备 |
3.2 寒凝血瘀证实验研究的状况 |
4 小结 |
综述二 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研究概况 |
1 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 |
1.1 全血粘度(ηb) |
1.2 血浆粘度(ηp) |
1.3 红细胞聚集指数(RE) |
1.4 红细胞压积(HCT) |
2 血瘀证病理机制 |
2.1 血液流变学异常 |
2.2 微循环障碍 |
2.3 血流动力学异常 |
3 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 |
3.1 活血化瘀方药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
3.2 针灸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
4 小结 |
综述三 膈俞、血海、委中、丘墟穴的古今研究 |
1 膈俞穴的古今研究 |
1.1 膈俞穴的古文献研究 |
1.2 膈俞穴的现代研究 |
2 血海穴的古今研究 |
2.1 血海穴的古文献研究 |
2.2 血海穴的现代研究 |
3 委中穴的古今研究 |
3.1 委中穴的古文献研究 |
3.2 委中穴的现代研究 |
4 丘墟穴的古今研究 |
4.1 丘墟穴的古文献研究 |
4.2 丘墟穴的现代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1 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制备 |
2 艾灸组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2.1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全血粘度的影响 |
2.2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粘度的影响 |
2.3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影响 |
2.4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
3 艾灸膈俞、血海、委中穴对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活血化瘀效应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参考文献 |
综述二参考文献 |
综述三参考文献 |
实验部分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的客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前言 |
理论研究 |
一、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的实验室指标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的量化研究 |
1.MS虚、实证型调查表的制定 |
2.MS虚、实证型量化诊断临床调查的开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三、结论 |
致谢 |
附录 |
代谢综合征西医诊断标准 |
衡量BMI和衡量向心性肥胖的腰围标准 |
中医虚、实证型诊断标准 |
综述一:代谢综合征中医学研究概况 |
综述二:代谢综合征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四、长期过量饮酒对血流变学血脂测定的影响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血瘀证关系[D]. 汤江磊.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疗效及对巨噬细胞JAK2/STAT3/TTP信号通路的影响[J]. 金舒文,王琼,周利,邹燃,乐薇,杨敏,孙滨,庞争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09)
- [3]基于Leptin/JAK2/STAT3通路探讨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高脂模型兔降脂效应及机制[D]. 廖宗力.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脂蛋白(a)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 申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三种血瘀模型红细胞膜生物学差异性及寒冷刺激血瘀模型方证相关实验研究[D]. 李丽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12)
- [6]瘀血体质与瘀血病证方药证治研究[D]. 陈友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7]脑动脉硬化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D]. 陈剑飞. 重庆医科大学, 2010(05)
- [8]延吉市中老年人血脂异常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 邹春波. 延边大学, 2009(S1)
- [9]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D]. 金末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的客观化研究[D]. 陈建鸿. 福建中医学院,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