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贝叶文化的先进性与历史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倩[1](2021)在《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双版纳傣族竹器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器具之一。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器具,竹器以其取材的便利性、实用的功能性流传至今,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进程,竹器从兴盛开始走向衰落,如何适应于当代生活可持续的发展下去,不仅是竹器,也是传统手工艺共同面对的问题。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竹器为对象,拟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设计学的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竹器的产品分类、工艺流程、艺术特征、生产现状、使用主体、风俗文化、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整理,研究竹器背后的设计语言并挖掘其内在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从而探讨傣族竹器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可能性。优越的自然资源为器具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从现有的功能来看竹器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傣族竹器工艺具有就地取材的造物特点,技艺主体通过前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方法形成了一定的造物规律,并且在功能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感受。因此傣族竹器造物中表达出强烈的文化内涵,造物背后是傣族群体对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文化的表征,以此形成适用于当地文化的地方知识,这也是手工技艺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竹器的保护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保护,更是物质背后精神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竹器现实境遇进行思考,竹器本身在生产方面的局限性也显现出来,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上才能构建起良好的发展系统。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认识:傣族竹器手工艺当代适应性的实现,首先要向前发展,学习手工艺良好发展案例,寻找出路不能停滞。其次是要保留其内在元素,发扬背后的文化价值,最后是要适应于当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断创新,才能可持续性的传承下去。
谭钦[2](2021)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滇西南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多元的文化沉淀,在此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滇西南园林成果丰硕,是我国重要地方园林。本文以滇西南多元文化为研究背景,滇西南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史料研究、实地调研、分类归纳、对比研究等方法,首先对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生成环境进行分析,探讨滇西南多元文化类型及特征,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接着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梳理出滇西南地区园林历史发展脉络,并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停滞期、繁荣期五个阶段。同时,根据滇西南园林的隶属关系和功能将其划分为宗教园林、公共园林、土司园林、名人故居、纪念性园林五种园林类型,并列举了八个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案例深入探讨多元文化对其造园的影响。然后从多元文化角度入手,对滇西南地区各类园林的园林选址、空间布局、造园元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园林造园总特征为以下四点:多元自然环境形成“千姿百态”的园林空间;多元造园手法形成“精美秀丽”的园林环境;多元民族文化形成“西双版纳华丽、普洱临沧朴实”的园林风格;虽然滇西南地区园林是由多元文化共同影响,但是在表达上仍有主次之分,彼此互不影响。最后基于以上分析与结论,提出滇西南地区园林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本文研究课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云南地区园林史研究空白,同时为滇西南园林如何发展、园林艺术如何传承创新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张戈,曹甜甜[3](2019)在《改革开放40年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云南的实践、成就及经验》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云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通过进行民族理论政策的再学习再教育,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实行倾斜政策,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等,进一步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有效的促进了云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
邓湾湾[4](2018)在《移民背景下滇闽两地宗祠建筑形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央及地方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宗祠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宗族文化自古至今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对于滇闽两地宗祠建筑的比较研究能够发掘宗祠承载的历史文化,也能传承两地优秀的民间建构技艺,在建筑学及历史学等角度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本论文以梳理宗祠相关资料入手,主要参考各种地方志、谱牒、村史、碑铭、访谈、历史地图等,结合对十余处村落和二十余座宗祠进行测绘,做出以下研究:对两地宗祠文化溯源,考证了宗祠建筑的发展及演变历史,其时空分布特征与移民过程有密切联系;对两地宗祠形制与流变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两地宗祠的形制受中国传统宗族文化及地域建筑文化影响;将两地宗祠进行比较,以建筑形制为重点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地宗祠建筑在选址布局、平面空间、主体构架及建筑装饰等方面均保留有当地的建筑传统及特征;对两地宗祠建筑异同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两地宗祠建筑的共性与区别。通过对比研究,总结了两地宗祠建筑形制的特点,反映了两地宗祠建筑在文化传承方面的相似性,以及在建筑形制方面地域适应性。这将有助于对宗祠的历史价值进行深入解读;有助于推动两地传承建筑地域特征的传承与促进。
莫国香[5](2016)在《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提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即为当地傣语“竜社勐”(部落祖先灵魂居住的神林)、“竜社曼”(氏族祖先灵魂居住的神林)等神山林的统称,它是在当地原始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蕴含祖先神灵崇拜文化特质的原始森林,是傣族集农业崇拜、森林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诸多崇拜为一体的复合载体,即它是集傣族原始宗教神灵观念和农耕文化现实需要为一体的傣族神山林。由于“竜林”不仅承载着傣族传统社会稻作生产赖以生存的森林水源,也寄托着傣族人民对森林和祖先的依赖、敬畏与感恩以及对祖先权威与规矩的信仰,因此,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基于以保护森林、水源等自然生态环境和稻作农业生产为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傣族“林-农”农业生态观以及基于祖先崇拜名义的以建立稳定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为目标的农业社会规矩和由此衍生的遵循祖规的傣族系列传统农业社会文化习俗。总之,它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最古老、原生型的傣族典型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既包括“竜林”物质文化遗产本体,也包括以“竜林”信仰为基础而衍生的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就其性质上来说,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是兼具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农业文化遗产。从起源上来看,尽管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具体产生的时间无法考证,但从当地傣族的起源及“竜林”地质、生态和神话传说等文史资料可以推断,该遗产应该发端于当地傣族原始农业社会初期,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它是一种远古的森林形态和文化遗存。由于西双版纳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有限的生产力水平制约,以“竜林”为文化表征的森林水源是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丰收的最主要保障,因此自然也是依靠水稻而生存的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社会的根本依靠。所以,西双版纳傣族“竜林”的设立应该是出于强烈的稻作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考虑。加之,“竜林”祖先权威的规矩对农业社会的凝聚作用,因此,可以说,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是当地傣族借助祖先神灵的名义保护森林水源、建立农业社会生产秩序的生存智慧,是该地傣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而形成的独特的热带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和文化传统,这种生存模式和传统源于傣族崇拜森林的文化特质和农耕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并同祖先崇拜交汇融合在一起,成为依托森林、崇拜祖先、保护农业丰收的文化现象。作为傣族居住地的生存根源和文化寄托,“竜林”如同血脉一样将当地傣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并得以长久的传承和延续。特别是召片领政权时期,由于“竜林”文化对经济繁荣、政治统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历代召片领政权对其都十分重视。这一期间,傣族人口和村寨日益增多,“竜林”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分布的地域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等级也不断得到提升,它从最初的单纯民间祖先崇拜祭祀活动发展到召片领政权的重大政治统治手段。这段时期,不仅召片领及其地方官员必须亲自参加“竜林”的祭典活动,部分已故召片领以及佛门菩萨请进“竜林”加以祀奉褒扬,各级地方政权还设置了有关“竜林”文化事项管理部门,建立相应“竜林”文化管理制度,使得“竜林”这一特殊森林所包含的价值不断扩大,成为不仅凝聚了各个历史时期上层统治者对于竜林思想及“竜林”文化的认同、推崇和褒扬,同时又浓缩地体现了“竜林”发展之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因此,西双版纳“竜林”文化在傣族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在当地傣族人民和政权机构的共同推崇和维护下,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还保护了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观和热带地区“林-农”农业生态传统,这种传统是具有农业的、生态的和社会文化的突出价值。特别是,这种传统对于当今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因此,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无疑是具有珍贵价值的历史遗存。然而,这种遗产的价值需要被社会和公众所认识和重视并使其从中受益,但是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西双版纳现存的相当数量的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并不容乐观。本文将选题确定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史为鉴,以点带面,目的在于完善傣族“竜林”文化研究,唤起人们对西双版纳现存傣族“竜林”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重视和保护以及对森林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行动,并试图在以下三方面做出创新:第一,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作为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探讨“竜林”在以水稻生产为核心的傣族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第二,挖掘遗产价值,建立“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并找出其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使“竜林”所具有的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传统与现实的维度上达到统一;第三,系统研究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历史与现实保护的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面临困境的根源,为人类如何有效地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文包括绪论、研究内容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内容主要为提出问题。在本章中,对于本论文选题的提出和确定进行了阐明,对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论文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基本结构和研究重点以及创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研究内容包括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以及“竜林”文化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为后文的论述和发展提供依据。第二章从傣族聚居的生态环境系统、“竜林”生物多样性系统、水文化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农村聚落系统以及村民的宗教信仰系统六方面阐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第三章从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以及宗教信仰两方面论述了 “竜林”文化的起源,揭示“竜林”文化起源有着深刻的农耕社会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渊源。同时从形成、发展、繁荣、衰落及恢复阶段论述了“竜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阶段性特点,揭示“竜林”文化历史变迁与稻作文化的兴衰存在内在关系。第四章通过对磨歇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考察和分析,发掘傣族“竜林”的水稻农耕文化根源。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磨歇村“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以及根据这些问题而创造的保护模式,为后面章节的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保护策略提供参考。第五章从生态、科技、历史、社会、文化和经济六方面阐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并从生态环保、农业生产和社会文化方面论述了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欠佳以及“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相对缺乏三个方面考察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论述加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在本章中,首先对“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进行了思考,提出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应寻找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净土和热带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使得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传统和现实的统一的维度上达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同时还提出了保护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当前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保护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在此基础上,针对第六章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其在当代社会的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提出六种典型保护模式建议。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结语,是在前七章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的总结性论述,同时进一步阐明了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所具有的珍贵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和对其保护在人类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对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未来提出展望。
张宇[6](2014)在《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西双版纳旅游产品升级与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经济秩序的出现,国内旅游产品市场竞争的方式和参与竞争的主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简单旅游地竞争变成了旅游品牌与营销策略的竞争。原来的旅游景区间竞争也正向区域间竞争拓展,品牌已成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因此如何通过建立旅游产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模式,如何以西双版纳为实证对象,探索助推西双版纳区域品牌整合与营销,是一项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旅游需求理论是用于研究旅游需求特征的旅游经济学理论的主要方面。旅游需求的形成包括旅游动机、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三个方面。旅游动机是形成旅游需求的首要条件,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们外出旅游,满足的需要多半是较高层次的,属于精神的需要,主要有积极的探新求异的需要以及消极的逃避紧张现实的需要。云南“旅游二次创业”背景下,西双版纳如何抓住旅游需求的新变化、新趋势,进行产品设计与升级,创新旅游产品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科研服务社会的原则,论文选择西双版纳为实证对象,展开研究。通过对西双版纳各产业、各子区域的品牌梳理。本文运用资料研究、SWOT分析、行为分析等方法构建有效的研究框架体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西双版纳旅游有什么、游客需要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升级、市场营销如何创新等问题,为西双版纳旅游产业升级提供科学可行的决策咨询。
周娅[7](2013)在《建构主义新视域: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研究 ——以中南半岛为例》文中认为本论文在国际关系学视野下,以温特的“结构性观念主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存在的缺陷为理论支点和出发点,分析了“地缘文化”对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对“地缘文化”的概念、属性、特征、建构机制、类别、作用和影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初创性的探讨,提出了“‘地缘文化’是由‘地缘性建构’和‘社会性建构’双重建构形成的”这一创新性理念,以及“‘政治敏感性’和‘可建构性’是地缘文化最根本的特征”等创新性观点;第二方面,从“结构观念主义”的理论起点出发,重点研究地缘文化的“社会性建构”机制。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温特的“结构观念主义”这一理论有其疏漏和缺陷之处。它作为一种结构理论,仅仅关注了从超国家的国际体系结构层面的“共有观念”对国家层面的自上而下的建构影响,而忽略了来自作为国际体系最主要的行为体——国家、以及可以作为国际体系行为体的重要补充的一些单位(本文称为“地缘体”)内部的“共有观念”对国家层面和国际体系层面文化的社会构建。温特的国际体系文化的“霍布斯式”、“洛克式”和“康德式”三种模式建构仅仅是基于一种自上而下的观念主义结构体系。但国际体系文化的结构不仅应该包含这种单向性的建构,还应该关涉来自国际体系行为内部的、自下而上的社会建构内容,应该关涉到行为体内部地缘文化社会建构中也含有的“霍布斯式”、“洛克式”和“康德式”的文化因素。这些社会因素本身受到国际体系内部行为体基于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宗教等社会结构的建构,反过来又会对国家(或其他地缘体)层面有着先于国际体系文化的“共有观念”先导性建构作用。文中通过对民族和宗教这两个对于中南半岛地缘文化具有重要社会建构作用的维度在国家层面和超国家层面的不同建构方式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二者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机制,认为“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和“国家认同”等共有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模式对国际体系的文化模式将产生建构性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国际体系文化的结构性观念主义建构模式应该是双向互构的。地缘文化及其建构研究将成为国际关系学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新视域。
殷皓[8](2013)在《傣族“和尚生”学习困难及其双语教育对策研究 ——以西双版纳地区为例》文中指出作为云南的重要民族,傣族在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群众还保留着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和新老傣文。但由于社会发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新老傣文也曾出现使用上的反复现象。目前,新傣文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大多数的社会生活中、学校、机关单位中,而老傣文仅在佛寺中和偏远的部分村寨中使用;同时,当地傣族群众对汉语汉文的重视远远超过傣语和傣文。由于傣族群众特有的宗教传统,傣族地区存在着“和尚生”这一群体,他们既要接受学校义务教育,同时在佛寺中学习。在上述的语言文字使用环境中,这种新老傣文的转换会对“和尚生”的语言掌握和各科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他们在学校中学习态度消极,成绩不佳,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学习困难。本文正是从语码转换的视角探讨了新老傣文对于“和尚生”学习困难的影响,将新老傣文的应用和转换置于“和尚生”学习困难的语言因素中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这为解决“和尚生”学习困难问题提供了双语教育方面的支撑和依据,这也正是本文的创新和价值所在。论文的第一章对语码转换、学习困难、傣语傣文发展及使用、傣族地区双语教育、“和尚生”等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出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发现了在和尚学生学习困难和语码转换等方面研究的欠缺。同时介绍了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及问卷编制等概况。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探讨了版纳地区主要使用的新老傣文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双语教育实施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汉语汉文的普及,新老傣文的使用和傣族群众对于二者的态度都出现了细微的变化。基于这样的现状,在目前的西双版纳地区,傣汉双语教育尤其特殊的类型和模式,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此乃在一些问题。论文的第三章从语言文字角度入手,调查了“和尚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的现状。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主要存在着学业成绩不佳、学习态度消极等问题。同时在完成作业和课堂表达上存在语码转换困难,这也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困扰。论文的第四章从新老傣文、傣语文与汉语文之间的转换入手,探讨“和尚生”学习困难、学业水平低的原因,即语言、“和尚生”、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存在问题,这极大地影响着“和尚生”的汉语文水平,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业水平。论文的第五章从双语教育的角度,对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如何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和尚生”学业水平对策和建议。只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和尚生”加快傣语文向汉语文、老傣文向新傣文的转换,提高其汉语文水平,保证“和尚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同时实现新老傣文的共存和发展。
黄小军[9](2012)在《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民、农业和农村仍然是我国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重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农村建设,这一地区农村与其他地区农村相比,基础更弱、条件更差,也更为贫穷落后。所以,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在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文化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高度重视对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就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本研究以“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立论,分八个部分对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研究。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的六章分别分析了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阐述了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概括了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探讨了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论证了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最后着重对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及构想进行了探索。本文以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出现了“文化塌陷”问题为切入点,以能代表中国边疆多民族地区典型特点的云南省为例,力求以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立足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实际,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采取问卷法、田野调查法收集资料,突出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国家文化战略与文化安全的高度,分六个部分对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从国际和周边环境看,加强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能够为这些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边疆地区安全,也能更好的保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注重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较好的解决由于我们长期坚持的经济发展优先战略,从而导致的边疆多民族地区文化萎缩和周边国家不断强化的文化渗透和影响,由此形成的“文化塌陷”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和义为指导,以人为本为目标,充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同时,还必须弄清楚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的内涵、主要内容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建设理论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发展理论以及其他优秀的文化理论中,为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寻找理论支撑。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与新农村的新经济、新政治、新社会建设统一起来思考与布局。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最根本的是能够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同时,可以在国家文化安全的层面上促进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从现实情况看,由于长期重经济轻文化、重城市轻农村、重内地轻边疆,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许多的问题,无论是体制机制、财政投入、公共文化服务,还是人才培养、文化设施建设等等方面均难如人意,由此导致了文化建设主体缺乏,边疆地区“文化塌陷”等问题。所以,必须认真分析,更好地加以解决,由此推动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发展。只有弄清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才能使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针对性。一般而言,应当结合边疆多民族地区实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对农村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的进行农村文化建设。要搞好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结合各地实际,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构以及多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体制与机制创新等方面切入。通过强化领导责仟、注重多元投入体制建设、广泛开展各类农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推动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发展。特别是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有利于边疆多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相关特殊文化政策,才能有效地促进其文化的良性发展。
曾光[10](2008)在《掸族起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掸族的研究是国际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到目前为止,傣掸民族起源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从根本上说可分为“土着说”与“迁徙说”两大流派。本文主要重点在于对这两大流派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考证,去伪存真,还掸族起源之本来面目。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前言部分内容包括了掸族基本情况,掸族与中国傣族的关系,掸族起源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一部分内容是掸族起源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本文掸族研究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对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关于对掸族起源的种种说法重新梳理。第三部分内容是对国内外掸族起源两大流派“土着说”与“迁徙说”的各种观点所提出的各种论据,一方面对这些观点的理论根据进行考证,另一方面结合笔者在缅甸掸邦地区的田野调查、参与观察、访谈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运用文献收集分析法以及语言比较法等方法,确定掸族起源的各种观点的各种论据的真伪,对“土着说”以及“迁徙说”中一些不正确的观点进行批驳。结语部分是对掸族起源研究的一个综述,确定掸族的源流——源自中国古代的“越人”。
二、浅析贝叶文化的先进性与历史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贝叶文化的先进性与历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四)研究主要内容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1.基本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西双版纳傣族竹器概述 |
(一)傣族竹器形成的环境因素 |
1.自然环境因素 |
2.人文社会因素 |
(二)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的分类 |
1.实用为主的生产生活类 |
2.精神需求的宗教信仰类 |
3.补充收入的商业经济类 |
(三)小结 |
二、傣族竹器的工艺之美分析 |
(一)材美工巧:傣族竹器的技术构成 |
1.竹材料及其分布 |
2.竹器工具构成 |
3.竹器工艺流程 |
(二)以饰为美:傣族竹器的形式构成 |
1.多元形态的造型之美 |
2.变化统一的装饰之美 |
(三)小结 |
三、傣族竹器的造物文化表达 |
(一)傣族竹器承载的造物思维 |
1.取材自然的生态观 |
2.造器宜人的适用性 |
(二)傣族竹器反映的集体意识 |
1.造物活动与群体行为 |
2.文化认同与精神维系 |
3.生命历程与文化记忆 |
(三)傣族竹器表达的地方知识 |
1.手工艺人的群体智慧 |
2.手工艺人的身份标记 |
3.竹器功用的历久弥新 |
4.地域环境与文化表达 |
(四)小结 |
四、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的发展现状与保护路径 |
(一)傣族竹器发展的现状 |
1.走向式微的竹器技艺 |
2.受到冲击的竹器市场 |
(二)傣族竹器变迁的动因 |
1.竹器制作观念的变迁 |
2.群体生活方式的改变 |
(三)傣族竹器的发展路径 |
1.适应时代发展的未来走向 |
2.关于竹器发展之路的思考 |
(四)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与竹器相关学位论文检索 |
附录二:云南傣族对比导图 |
附录三:田野考察记录 |
附录四:曼贺勐村寨调研报告 |
附录五:民间竹器品类整理记录 |
附录六: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2)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时代背景 |
1.1.2 地区园林的研究价值 |
1.1.3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研究价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 |
1.4.3 调查研究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4.5 综合归纳法 |
1.5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5.1 多元文化下的园林相关研究 |
1.5.2 滇西南园林相关研究 |
1.5.3 存在问题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概述 |
2.1 多元文化概念解读 |
2.1.1 多元文化的内涵 |
2.1.2 多元文化的特征 |
2.1.3 多元文化的意义 |
2.2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生成环境概况 |
2.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2 人文环境概况 |
2.3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类型 |
2.3.1 宗教文化 |
2.3.2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
2.3.3 土司文化 |
2.3.4 红色文化 |
2.3.5 外来文化 |
2.3.6 地域文化 |
2.4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特征分析 |
2.4.1 一体多元: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 |
2.4.2 开放包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协同发展 |
2.4.3 和谐稳定:多元文化共存共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西南地区园林发展脉络及类型分析 |
3.1 滇西南地区园林发展历史脉络 |
3.1.1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萌芽期 |
3.1.2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发展期 |
3.1.3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成熟期 |
3.1.4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停滞期 |
3.1.5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繁荣期 |
3.2 滇西南园林发展历史与中国园林、云南园林对比 |
3.3 滇西南地区园林类型分析 |
3.3.1 滇西南地区宗教园林 |
3.3.2 滇西南地区公共园林 |
3.3.3 滇西南地区土司园林 |
3.3.4 滇西南地区名人故居 |
3.3.5 滇西南地区纪念性园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造园特征分析 |
4.1 滇西南地区宗教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1.1 南传佛寺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1.2 汉传佛寺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1.3 文庙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2 滇西南地区公共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2.1 选址分析 |
4.2.2 空间布局分析 |
4.2.3 造园要素分析 |
4.3 滇西南地区土司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3.1 选址分析 |
4.3.2 空间布局分析 |
4.3.3 造园要素分析 |
4.4 滇西南地区名人故居造园特征分析 |
4.4.1 选址分析 |
4.4.2 空间布局分析 |
4.4.3 造园要素分析 |
4.5 滇西南地区纪念性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5.1 选址分析 |
4.5.2 空间布局分析 |
4.5.3 造园要素分析 |
4.6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造园特征总结 |
4.6.1 多元自然环境形成“千姿百态”的园林空间 |
4.6.2 多元造园手法形成“精美秀丽”的园林环境 |
4.6.3 多元民族文化形成“西双版纳华丽,普洱临沧朴实”的园林风格 |
4.6.4 园林文化表达有主次之分,但互不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发展脉络 |
5.1.2 滇西南地区园林类型 |
5.1.3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造园特征 |
5.2 对滇西南地区园林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
5.2.1 滇西南地区园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2 滇西南地区园林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滇西南园林发展历史与中国园林、云南园林分析表 |
附录 C:滇西南地区园林统计表 |
(3)改革开放40年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云南的实践、成就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云南的实践 |
(一) 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进行再学习教育 |
(二) 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
(三) 为民族地区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
(四) 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
(五) 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 |
二、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云南的实践成就 |
(一) 经济实力不断攀升 |
(二) 民族团结进步稳步推进 |
(三) 文化繁荣发展着力推动 |
(四) 党的建设水平全面提高 |
三、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云南实践的经验总结 |
(一) 将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相结合是实践成功的关键 |
(二)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践成功的坚实保障 |
(三)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践成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四) 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践成功的中坚力量 |
(4)移民背景下滇闽两地宗祠建筑形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田野考察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滇闽两地宗祠文化溯源 |
2.1 移民文化 |
2.1.1 云南移民的时空界定 |
2.1.2 福建移民的时空界定 |
2.2 宗族延续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闽两地宗祠类型分析 |
3.1 形制渊源与流变 |
3.1.1 福建宗祠建筑的历史沿革 |
3.1.2 云南宗祠建筑的历史沿革 |
3.2 基本元素 |
3.2.1 建筑元素 |
3.2.2 环境元素 |
3.2.3 仪式元素 |
3.3 基本形制 |
3.3.1 平面组合 |
3.3.2 立面造型 |
3.3.3 构架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闽两地宗祠建筑形制比较 |
4.1 选址布局意向比较 |
4.2 平面空间格局比较 |
4.3 主体构架特征比较 |
4.4 建筑装饰技艺比较 |
4.4.1 木构装饰 |
4.4.2 砖石装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闽两地宗祠建筑异同特征分析 |
5.1 宗祠环境选择 |
5.1.1 方位朝向 |
5.1.2 水源处理 |
5.1.3 植风水林 |
5.2 宗祠空间布局 |
5.2.1 天井空间 |
5.2.2 院落组合 |
5.3 宗祠建筑构架 |
5.3.1 大门 |
5.3.2 过厅 |
5.3.3 正殿 |
5.3.4 构架 |
5.3.5 斗栱 |
5.4 宗祠装饰艺术 |
5.4.1 石雕(砖雕) |
5.4.2 木雕 |
5.4.3 灰塑 |
5.4.4 彩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滇闽两地宗祠建筑一览表 |
附录C:部分测绘草图 |
(5)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概况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与农业文化遗产的关系 |
一、“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和保护对象的演进 |
二、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内涵 |
三、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 |
第二节 “竜林”文化的自然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形地貌 |
三、水资源 |
四、气候 |
五、土壤 |
六、植被 |
第三节 “竜林”文化的社会背景 |
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区沿革及现状 |
二、人口及民族概况 |
三、社会经济 |
四、宗教文化 |
五、农耕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 |
第一节 傣族聚居的生态环境系统 |
一、森林环境 |
二、江河环境 |
三、坝子环境 |
第二节 “竜林”生物多样性系统 |
一、植被类型的多样性 |
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
第三节 水文化系统 |
一、“竜林”文化与水文化的关系 |
二、“竜林”文化体系中的水文化表现 |
第四节 农业生产系统 |
一、森林水源提供 |
二、土壤肥力补充 |
三、农林病虫害防控 |
四、农田水土保持 |
第五节 农村聚落系统 |
一、竜林 |
二、村寨 |
三、稻田 |
四、河谷 |
第六节 村民宗教信仰系统 |
一、原始宗教信仰 |
二、小乘佛教信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竜林”文化的起源 |
一、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 |
二、宗教信仰 |
第二节 “竜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
一、桑木底时代竜林文化的形成 |
二、勐泐王时代竜林文化的发展 |
三、召片领时期竜林文化的繁荣 |
四、解放后至二十世纪末竜林文化的衰落 |
五、二十一世纪初期竜林文化的恢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磨歇村概况及选点依据 |
一、磨歇村概况 |
二、选点依据 |
第二节 磨歇“竜林”文化系统构成及其根源 |
一、文化系统构成 |
二、稻作文化根源 |
第三节 磨歇“竜林”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
一、磨歇村“竜林”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
二、磨歇“竜林”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 |
第一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
一、生态价值 |
二、科技价值 |
三、历史价值 |
四、社会价值 |
五、文化价值 |
六、经济价值 |
第二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作用 |
一、生态环保方面作用 |
二、农业生产方面作用 |
三、社会文化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 |
一、橡胶种植与“竜林”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
二、城镇化及开发建设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
三、稻田种植结构调整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
第二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欠佳 |
一、当地政府重视不足 |
二、传统宗教信仰保护力量式微 |
三、村民“竜林”文化观念淡化 |
四、社会消费环境较差 |
第三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相对缺乏 |
一、研究相对缺乏 |
二、投入相对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加强“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措施 |
第一节 对于“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的思考 |
一、寻找“竜林”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进行保护 |
二、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
第二节 当前“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尝试 |
一、生态小区保护示范模式 |
二、公益林生态建设保护模式 |
三、环境友好型胶园建设保护模式 |
四、城市雨林公园建设保护模式 |
五、生物多样性廊道建设保护模式 |
六、利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模式 |
七、多渠道宣传教育保护模式 |
第三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保护对策建议 |
一、促进“竜林”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二、营造“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三、加大“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投入力度 |
第四节 “竜林”农业文化遗产典型保护模式建议 |
一、生态友好型胶园发展模式 |
二、“竜林”文化遗产旅游和大健康产业保护模式 |
三、碳汇交易保护模式 |
四、防护林生态建设保护模式 |
五、生态农业保护模式 |
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西双版纳旅游产品升级与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游客行为决策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需求层次理论 |
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概述 |
二、 需求层次理论与旅游者的关系 |
三、 游客行为 |
第二节 游客行为决策要素分析 |
一、 旅游者出游动机及偏好 |
二、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类型与旅游者的关系 |
三、 出游方式及出游交通方式 |
四、 感知途径 |
第三节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游客需求变化趋势分析 |
一、 高层次化需求 |
二、 情感化需求 |
三、 个性化需求 |
四、 多样化需求 |
五、 展示性需求 |
六、 复合化需求 |
第三章 西双版纳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旅游产品结构 |
一、 西双版纳的旅游产品类别结构分析 |
二、 西双版纳的旅游产品空间结构分析 |
第二节 旅游产业具体情况 |
一、 国内与国外旅游者入境情况 |
二、 口岸入境一日游情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发展 SWOT 分析 |
一、 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分析 |
二、 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劣势分析 |
三、 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机会分析 |
第四章 西双版纳旅游产品升级 |
第一节 自然生态感知与旅游产品生态化 |
一、 自然生态感知理论 |
二、 基于旅游主体需求的旅游产品生态化 |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与旅游产品养生化 |
一、 人口老龄化 |
二、 基于老年人口需要的旅游产品养生化 |
第三节 桥头堡战略与旅游产品国际化 |
一、 桥头堡战略 |
二、 基于战略开发机遇的西双版纳旅游产品国际化 |
第四节 民族文化感知与产品文旅融合化 |
一、 民族文化感知与游客旅游需求 |
二、 西双版纳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产品开发与设计 |
第五节 自然知识普及与旅游产品科教化 |
一、 自然知识普及与科普旅游 |
二、 西双版纳科普旅游产品开发 |
第五章 西双版纳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
第一节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策略 |
一、 继续发挥传统媒体优势 |
二、 挖掘新媒体潜力 |
第二节 功能型营销群体与传统客源相结合策略 |
一、 稳定传统客源 |
二、 拓展不同功能的营销群体 |
第三节 旅游新业态与传统观光游相结合策略 |
一、 升级传统观光游 |
二、 开辟旅游新业态 |
第四节 次区域跨国旅游与区域内旅游相结合 |
一、 推动次区域跨国旅游 |
二、 拓宽区域内旅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建构主义新视域: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研究 ——以中南半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希拉里之问”在警示世界什么? |
二、“地缘文化”的研究发展:国内外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一) 国际关系与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中文化的缺位 |
(二) 温特的建构主义及其“结构理念主义”理论“缺陷” |
(三) 地缘文化研究及其发展 |
三、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中南半岛:“文明的断层线”区域 |
(二) 为什么是两个维度:民族和宗教?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缘文化基本理论研究 |
一、对“地缘”和“文化”的讨论 |
(一) 什么是“地缘”? |
(二) 什么是“文化”? |
(三) “地缘”与“文化”间的关联性 |
二、国际关系学视野下的地缘文化基本理论研究 |
(一) 地缘文化的含义:国际关系学视野下对“地缘文化”的界定 |
(二) 地缘文化的载体——地缘体 |
(三) 地缘文化的建构机制 |
1、地缘文化的“地缘性建构” |
2、地缘文化的“社会性建构” |
(四) 地缘文化的属性 |
1、地缘文化的一般属性:双重建构的文化身份 |
2、地缘文化的特殊属性:三重身份 |
(五) 地缘文化的特征 |
1、历史性 |
2、稳定性 |
3、缓变性 |
4、政治敏感性 |
5、可建构性 |
(六) 地缘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
1、“双向导向性”影响 |
2、地缘文化是地缘体内部凝聚力和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
3、地缘文化是引发国际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 |
(七) 地缘文化的分类 |
三、地缘文化与其他文化概念的关系:对国际关系学视野下地缘文化内涵的再界定 |
第三章 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机制研究——以民族和宗教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为例 |
一、中南半岛“地缘体”结构解析 |
(一) 中南半岛总体地缘格局 |
(二) 中南半岛“地缘体”结构和关系解析 |
二、民族与宗教及其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 |
(一) 民族对中南半岛国家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 |
1、民族及民族维度的解释 |
2、民族维度对国家地缘文化构建的强社会建构作用与高政治敏感性 |
3、民族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国家层面 |
4、民族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超国家层面 |
(1) 跨界民族 |
(2) 外来民族 |
5、民族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民族认同”与“共有观念”的构建 |
6、民族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机制:文化系统的分析 |
(二) 宗教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 |
1、对宗教维度的界定 |
2、宗教对地缘文化的强社会建构作用和高政治敏感性 |
3、宗教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国家层面 |
4、宗教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超国家层面 |
5、宗教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宗教认同”与“共有观念”的构建 |
6、宗教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机制:文化系统的分析 |
三、民族与宗教:地缘文化构建中的模糊二元维度 |
四、地缘文化对国际体系文化的构建:从“国家层面”到“超国家层面”——以中南半岛为例 |
第四章 结论——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对国际关系学理论和实践的建构作用 |
一、温特及其“结构理念主义”理论缺陷:被忽视的“地缘文化”及其理论研究意义 |
二、多层次、多维度的“地缘-观念结构主义”:二元模糊维度和国际体系“双向互构”理论 |
三、结语:不应隐没的“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来自行为体内部的社会构建 |
四、几个后续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8)傣族“和尚生”学习困难及其双语教育对策研究 ——以西双版纳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1.2.1 语码转换 |
1.2.2 学习困难的界定 |
1.2.3 和尚学生(简称“和尚生”,下同)的界定 |
1.2.4 新老傣文的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新老傣文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语码转换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学习困难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4 佛寺教育及“和尚生”相关研究综述 |
1.3.5 傣汉双语教育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理论基础与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西双版纳地区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调查 |
2.1 新老傣文使用及当地傣族群众语言文字态度现状 |
2.1.1 当地傣族群众的语言文字态度 |
2.1.2 不同群体中语言文字的掌握情况 |
2.2 西双版纳地区学校双语教育现状 |
2.2.1 双语教育的类型 |
2.2.2 双语教育开展模式 |
2.2.3 师资状况 |
2.2.4 课本编写与使用 |
第3章 “和尚生”学习状况调查 |
3.1 学业状况 |
3.1.1 学习成绩 |
3.1.2 完成作业情况 |
3.1.3 课堂语言表达 |
3.2 学习态度和学校适应 |
3.2.1 学习态度 |
3.2.2 学校适应 |
第4章 “和尚生”学习困难的归因分析 |
4.1 语言文字的原因 |
4.1.1 傣语文与汉语文体系的语法不同 |
4.1.2 傣语文和汉语文之间转换的问题 |
4.2 “和尚生”自身的原因 |
4.2.1 “和尚生”语言文字水平 |
4.2.2 “和尚生”语言文字态度 |
4.3 学校的原因 |
4.3.1 教师的影响 |
4.3.2 双语教育模式 |
4.4 家庭及社会环境因素 |
4.4.1 家庭因素 |
4.4.2 傣语文使用环境的影响 |
4.4.3 汉语汉文影响 |
4.4.4 生活方式的影响 |
4.4.5 宗教传统和社会习俗的影响 |
第5章 提高“和尚生”学业水平的双语教育对策建议 |
5.1 对学校及教师的建议 |
5.1.1 对学校的建议 |
5.1.2. 对教师的建议 |
5.2 对“和尚生”的建议 |
5.2.1 端正语言使用和学习的态度 |
5.2.2 掌握正确的转换策略 |
5.3 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建议 |
5.3.1 努力营造使用新老傣文的环境 |
5.3.2 利用资源合理安排校本课程内容 |
5.3.3 加强教师双语能力的培养 |
5.3.4 督促学校改善中傣汉双语教育的现状 |
5.4 对家庭及社会的建议 |
5.4.1 正确处理新老傣文、汉文之间的关系 |
5.4.2 多方位拓宽新老傣文的使用范围 |
5.4.3 营造新老傣文使用的家庭、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和尚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普通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生家长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五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六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的创新点和贡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情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文化和农村文化 |
(二)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
(三) “文化塌陷” |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四) 案例分析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 |
第一节 国际背景: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
一、国家文化安全奠定了边疆多民族地区各项发展的基础条件 |
二、国家文化安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边疆安全的重要条件 |
三、国家文化安全是保存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条件 |
第二节 国内背景:解决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塌陷”问题 |
一、经济优先发展战略下的文化萎缩 |
二、周边国家不断加强的文化渗透 |
第三节 现实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然选择 |
一、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
二、文化建设是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现实需要 |
三、文化建设是实现祖国边疆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
第二章 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以人为本是文化发展的目标 |
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
四、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五、文化建设的任务与目标 |
第二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的内涵 |
一、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 |
二、新农村文化的主要内容 |
三、新农村文化的主要体系 |
四、农村文化新的变化和特点 |
第三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建设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发展理论 |
三、其他文化思想理论 |
第三章 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位一体”建设的组成部分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政治建设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文化建设 |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社会建设 |
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要求 |
第二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
一、文化建设提供着小康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 |
二、文化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三、文化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 |
第三节 国家文化安全与边疆多民族地区和谐稳定 |
一、国家文化安全面临问题 |
二、国家文化认同面临挑战 |
第四节 综合国力提升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
二、处理好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
三、提高中华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
四、加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创造力和传播力 |
第四章 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文化塌陷”问题严重 |
一、农村优秀民族文化遗失 |
二、农村民族文化认同感缺乏 |
三、农村传统文化衰落 |
第二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缺失 |
一、农村文化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
二、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错位 |
三、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缺乏战略规划 |
第三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文化服务创新不足 |
一、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足 |
二、文化服务活动贫乏单调 |
三、文化服务设施功能难以发挥 |
第四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体制和机制落后 |
一、运行机制不合理 |
二、建设体制不健全 |
三、管理制度不科学 |
四、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五章 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 |
第一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一、重要的现实作用 |
二、必须把握的几个问题 |
第二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 |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 |
第三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
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可能性分析 |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性分析 |
三、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 |
一、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
二、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举措 |
第六章 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及构想 |
第一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构 |
一、政府承担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作用 |
二、增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 |
三、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推动作用 |
第二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探索 |
一、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
二、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
三、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方法 |
第三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 |
一、建立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机制 |
二、完善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
三、建设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人才选用机制 |
四、构建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评价监督机制 |
五、确立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表达机制及参与机制 |
第四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想 |
一、强化领导和关注建设 |
二、注重多元投入体制建设 |
三、广泛开展各类农村文化活动 |
四、推动农村文化市场建设与产业发展 |
五、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第五节 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
一、提升认识,强化保障 |
二、完善基础,加强阵地 |
三、深化改革,拓宽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掸族起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2 掸族起源的种种说法 |
2.1 掸族中国川北陕南起源说 |
2.2 掸族中国北方温带草原起源说 |
2.3 掸族中国南方和两广云贵起源说 |
2.4 掸族中国西南土着起源说 |
2.5 掸族中国南方起源迁徙说 |
3 驳缅甸掸族土着说之谬误 |
3.1 北方说之废弃 |
3.2 土着说之谬误 |
3.3 南方说只可信 |
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浅析贝叶文化的先进性与历史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双版纳傣族竹器研究[D]. 赵倩.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2]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特征研究[D]. 谭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改革开放40年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云南的实践、成就及经验[J]. 张戈,曹甜甜.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01)
- [4]移民背景下滇闽两地宗祠建筑形制比较研究[D]. 邓湾湾.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5]西双版纳傣族“竜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莫国香.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6]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西双版纳旅游产品升级与营销策略研究[D]. 张宇.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7]建构主义新视域: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研究 ——以中南半岛为例[D]. 周娅. 云南大学, 2013(05)
- [8]傣族“和尚生”学习困难及其双语教育对策研究 ——以西双版纳地区为例[D]. 殷皓.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9]边疆多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以云南为例[D]. 黄小军. 云南大学, 2012(10)
- [10]掸族起源研究[D]. 曾光. 广西民族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