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展语文教学的视野(论文文献综述)
侯莹莹[1](2021)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小说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综合素养和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通过梳理文献、调查研究和教学实习等,发现当前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小说阅读不够细致、小说阅读教学模式化、小说文本解读定论化、小说阅读教学审美鉴赏不足、小说阅读教学缺乏必要的拓展、小说阅读教学时间投入少和小说阅读教学不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小说阅读教学观念落后、小说阅读教学能力不足、小说阅读教学功利性强、小说阅读教学不注重兴趣的激发、小说阅读教学视野不够开阔和小说整本书阅读缺乏指导。针对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本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更新小说阅读教学理念、强化小说阅读教学整体规划、强化小说文本解读多元化、强化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小说阅读教学方式、小说阅读教学注重审美教育和小说阅读教学注重人文教育。
王丹妮[2](2021)在《基于群文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以高中语文部编本必修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文阅读的统整可以从四个层次来考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文学特质的讨论、阅读形式及阅读练习、读写的结合。这四个统整层次分别代表群文阅读教学统整的四个方向,都是从语文教学的完整性出发,丰富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达到助推语文教学发展的目的。群文阅读教学亮点在于可选择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和教材外的内容,围绕议题组建多个文本构成文本群体。教学中围绕议题对多个文本展开阅读、对比、议论、统合,这样的过程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带给学生丰富的阅读体验。而统整方向当中的“读写的结合”注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个板块之间的联系与迁移,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着重塑造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力。当下,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使用,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该论题在于研究基于群文阅读模式去探索部编本新教材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从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学情为背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断地探索教材特点和科学的教学策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的引言主要包括:一、研究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二、研究综述包括“读写结合教学”,“群文阅读”,“基于群文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以及“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四个方向的内容。三、研究的目的。四、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五、研究创新点。正文部分通过四个章节来展开:第一章梳理“群文阅读”,“读写结合”等相关理论概念。第二章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学生心理,部编本教材编排和群文阅读课型体系等方面,针对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读写结合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三章节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现状着眼,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指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读、写两个教学模块分离的问题,并归纳总结出阅读、写作分离的原因。第四章基于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探究读写结合的具体教学策略,来解决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离的问题。通过任务激发策略、文本教学策略、转化写作策略、多元评价策略等实现读写结合教学。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实践分析和理论研究,针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基于群文阅读教学理念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为高中语文部编本必修新教材提供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由于自身实践研究不够深入,以及部编本教材尚未在全国广泛使用,在课例的收集方面呈现不足,导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尚有欠缺,日后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间。
梁和正[3](2021)在《期刊视野中的中学散文教学研究 ——以《中学语文教学》(2001-2020年)载文为中心》文中认为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学语文教学要始终将“关注学生发展”作为基本的教学理念,着力提升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促使学生自身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的形成。散文是体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最好的载体,散文在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约占课文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一左右。由此可知,散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近五年高考语文卷中散文的分值与占总分的百分比进行一个统计,可以看得出散文如果出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中会占总分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在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有关语文研究的期刊得到了蓬勃发展,《中学语文教学》于1979年开始创刊,历经41年的发展,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学语文教学和实践研究的重要阵地。将研究视野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能清晰的反映中学散文教学的发展脉络,更好的服务中学散文教学。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从新课改背景下人文性回归语文教育、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散文阅读题在近五年语文高考试题中的重要地位、《中学语文教学》的相对优势、《中学语文教学》在语文新课改中的推动作用五个方面说明选题缘由,然后是界定散文和中学散文教学的相关概念,其次是从中学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中学散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中高考散文阅读技巧的研究方面分析相关研究现状,再次说明使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论文开展一个研究,最后是思考本研究的意义。正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说明《中学语文教学》有关散文教学研究论文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正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载文从内容上进行一个梳理,主要从散文阅读教学的探究、散文写作教学的探讨、中高考散文类试题探究和散文教学案例的探讨四个不同的角度对所选的载文进行一个内容归类。散文阅读教学的探究主要是从文本解读、教学方法、散文教学内容的探讨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散文写作教学的探讨主要是从议论性散文写作教学的方法探讨和抒情性散文写作教学的方法探讨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中高考散文类试题探究主要是从高考散文类阅读试题分析评价、中考和高考散文类阅读试题教学建议、中考和高考散文类试题解题策略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散文教学案例的探讨主要是以《小石潭记》和《散步》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论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怎么教学”与“教学什么”。正文的的第三部分主要是基于内容分析而得出的启示主要是从散文阅读教学、散文写作教学、高考散文类阅读题备考策略还有散文教学实践四个角度展开谈相关的启示。散文阅读教学的基点在语言文字、终点在情感价值。散文创新解读的乱象在过度解读,散文教学方法的重点在自主探究。散文写作教学的启示在于,议论性散文写作重在重建思维框架而抒情性散文写作可构建“信息差”。高考散文类阅读题备考策略一方面需要教师和学生注意高考阅卷的标准化,同时在解读高考散文阅读试题须关注出题者。散文教学实践主要是从《小石潭记》和《散步》的相关课例谈论散文教学的些许启发。
陈远凤[4](2021)在《高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诗文教学向来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积弊较深的环节,传统的古诗文单篇教学模式固然有其重要的价值,但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适当地转变教学观念、突破单一教学方式势在必行。群文阅读教学就是一种较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它在扩宽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其思维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助益,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部分缺陷,为高中古诗文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本文坚持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首先通过研读相关文献掌握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可知目前群文阅读教学主要被应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关于高中阶段的相关实践和研究都较少;其次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篇目和高考古诗文试题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考古诗文选文及考题与教材和教师教学间有一定联系,尤其是教材中的“比较分析类”习题和高考诗歌鉴赏中的“比较异同类”考题,已经体现出了群文阅读的部分因素,这为群文阅读应用于高中古诗文教学提供了有利基础;接着运用问卷法调查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及师生对群文教学的认识情况,可知目前高中古诗文教学仍存在着耗时耗力、方式单一等问题,且大多数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了解程度较低,这其中既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也有教师疏于自主学习等主观原因。针对目前高中古诗文教学高耗低效、教师不了解、难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等现实问题,本文将详细阐述群文阅读教学的几个构成要素:议题、多文本、集体建构、共识,并分别从设计议题、组织选文、集体建构等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再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进行具体的古诗文群文教学设计,与一线教师的单篇教学案例进行差异化比较,对比发现群文教学的目标更为明确,学生在对多文本的整合与比较中也能更好地深化理解。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有益尝试,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如在应用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课时安排、知识点取舍等问题,所以应该理性看待“单篇”与“群文”这两种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教学应作为传统单篇教学之外的有益补充,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提升古诗文教学效益。
艾洪越[5](2021)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拓展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诗词作为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教学材料,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它也一直都是教学重难点。因此,历史上无数的专家学者从未停止过对古诗词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我们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目前的古诗词教学日臻成熟,但仍需不断完善。拓展教学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在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中也蕴涵着拓展教学的内容,将拓展教学这一理论应用于古诗词教学中能够进一步优化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诗歌审美能力。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落脚点仍然在如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上,忽视古诗词对学生的教化作用,也较少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到拓展教学策略。因此,本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古诗词教学为内容,结合古诗词教学和拓展教学的相关理论,从学生、教师、学校和家长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拓展教学策略,期望能引发教育界对目前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思考,有效改善目前初中古诗词教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在整理了大量文献着作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古诗词拓展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了解到虽然学者对古诗词拓展教学研究已经越来越重视,但是对初中古诗词拓展教学研究成果较少,初中古诗词课堂中也较少运用到拓展教学策略,因此笔者对初中古诗词拓展教学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阐释了古今中外名家的诗教观并梳理了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明确了古诗词拓展教学的概念并分别从长度、深度、广度以及效度这四个维度提出了古诗词拓展教学相关理论。通过对学生和教师发放问卷,与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以及实习期间对学校观察的方式对目前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与访谈结果分析了相关问题,旨在探究出目前阻碍古诗词拓展教学的因素。本文针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从学生、教师、学校和家长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拓展教学策略。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促进初中语文古诗词拓展教学策略的实施,为初中生设计出生动有活力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实习期间对目前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充分了解了目前阻碍古诗词拓展教学的因素,本文理论结合实践为学生、教师、学校和家长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古诗词拓展教学策略。
郭媛媛[6](2021)在《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研究 ——基于接受美学视角》文中提出中国现代诗歌也叫“白话诗”,起源于清末,相对于古典诗歌,现代诗歌的格式和韵律更加自由。现代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一部分,但因为各种原因,并未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很多教师虽然迫切想提高现代诗歌的教学水平,但不知道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鉴赏诗歌方法。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提出应当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引入接受美学理论。在现今的教学模式下,我们需要拓展学生期待视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认知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从感情基调、意象、意境等方面教给学生现代诗歌鉴赏的方法,发挥学生在诗歌鉴赏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避免消极的被动接受。为此本文还提出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唤起学生的期待视野,强化读者意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然后在召唤结构的理论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确定未定点、填补空白点,感受现代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形式美等特点。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初中语文现代诗选文概况,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的分布情况和选文特点进行分析。第二章选取某初中进行教师与学生的访谈调查,进行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现状分析,得出初中现代诗教学存在忽视学生期待视野,应付考试为主要目标;忽视学生读者意识,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不凸显;忽略现代诗的“空白点”和“未定点”,缺少课外拓展延伸;教师理论素养积累不足等问题。第三章叙述了接受美学与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适用性。第四章为接受美学视角下初中现代诗教学策略,共提出了巧用期待视野,激活课堂;强化读者意识,提高审美能力;运用召唤结构,我手写我心,再创现代诗;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四种策略。第五章依据第四章提出的教学策略,针对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进行现代诗学习,本文设计并实践两个接受美学视角下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案例。第一个教学案例为余光中的《乡愁》,第二个教学案例为外国现代诗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曲平[7](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文中提出教学需要创新,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我国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提倡从20世纪80年代起延续至今,教师教学中依旧存在未有效落实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意识淡漠、理念不足,创新素质欠缺等诸多问题,这使得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持续深入研究尤为必要。且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又是小学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教学内容与特点,这些也使得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以创新教学为出发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的梳理与分析,确定采用访谈法、课堂观察以及问卷调查法探究Q市M小学和J市D小学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首先,通过教师访谈,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现行的课堂教学方式;他们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其认为的语文创新教学的应然;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实然;影响他们创新教学的因素;他们对未来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出的创新努力以及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期望等。其次,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他们是否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真正落实于实际的教学施行中。最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通过教师问卷再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动机、创新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具体的创新教学行为,以更全面地探析他们进行创新教学的影响因素、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以及他们对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学生问卷再更客观地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学生对其语文教师实际课堂创新教学表现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有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误解与不足;未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落实于教学实践;缺乏创新教学实效甚至未有教学创新等诸多问题。本研究进行相应的归因分析:一是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包括国家宏观方面教育教学政策与制度,教学改革与要求等与创新教学相关的具体教学指导;学校方面创新教学氛围的营造、条件的供给等的缺失;二是教师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欠缺;三是教学主体——学生,其个体差异、创新学习能动性方面的不足等,影响了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由此,本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国家宏观教学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更多的创新教学指导;二是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的环境氛围条件;三是教师多方面自主提升创新教学专业素质,优化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本研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积极探索与重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切实优化落实创新教学实践,营造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能力等,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郭小颖[8](2020)在《多元文化教育视域下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时值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学语文教学也不再满足于“唯传统教学论”,结合多元文化教育考察中学语文教学,成为当今教育热点。语文核心素养第四条“文化传承与理解”,要求“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就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而实际教学中常被淡化。鉴于外国小说为高中生了解外国文学、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外国小说为例,课标为依据,从理论、实践两方面探寻如何运用外国小说作品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课标颁布以来对于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指导要求,阐明高中外国小说教学中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不仅有益于拓宽学生视野,认知异域社会风貌,培养文化意识,正确对待异域文化,还有助于汲取外国小说精华,学习优秀语言风格,熏陶优秀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接着运用问卷、访谈的研究方法,剖析教与学的现状,进而探究其原因。基于此,又结合新课标“实施建议”,深入探析外国小说教学中有益于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策略。最后总结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完善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教学、提升教学效益。
牟婕[9](2020)在《统编版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视野建构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家战略上对文化自信的倡导和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以及统编版教材中古诗词占比的增加都可看到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隅,其中蕴含的知识要素、人文素养、家国情怀、经典文化都对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和人生成长上有促进作用,然而古诗词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逐渐兴起的群文阅读法,对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弥补当前语文教学的不足,是促进统编版初中教材古诗词教学改革发展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此本文以群文阅读教学法为研究对象,厘清概念并建构教学视野。指明群文阅读教学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论述学理来源,且明确其主要特征。理清群文阅读教学“是什么”,为群文阅读应用于统编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打下坚实理论基础,才能进一步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探究为什么将群文阅读运用到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在分析统编版教材编排的基础上,结合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比对其他阅读模式,探讨群文阅读运用在统编版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显着优势。最后,深入研究统编版初中古诗词和群文阅读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怎么做的问题。这一部分的实践路径是着眼于前文对教材编排的分析,从中总结问题,进而研究议题的设计、文本的选择和课型的确定,为解决问题而探索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同时提出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根据教学策略研究,笔者设计了一节统编版教材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案,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从中总结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对于教学主体的实践价值,为一线教师建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视野。
魏小雨[10](2020)在《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生境界的不同程度反映出人整体的存在状态差异,体现了人对人生宇宙的把握和理解程度。当今语文教育的缺陷是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主导下,片面追求知识、技术和实用技能,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对于学生人生境界提升的问题重视不够,缺乏引导学生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寻,这种语文教育显然是不健全的,语文教育应该建立在生命完整性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关注学生日常物质生活,而且应通过积极的文化生活,去追求更高的宇宙生命境界。在语文教育教学方面有诸多研究者意识到人生境界提升的问题,但是在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方面还是缺乏较为系统的探讨。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的提出既有学科的延续性,又有其创新性和超越性,符合语文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又能启发中学生的境界追求,体现出对圆满人生的终极关怀。因此,关于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的提出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是缺少一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以宗白华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试图分析宗白华境界说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界定出以日常物质生活为主的器皿境界、以文化生活为主的礼乐境界以及以自然和谐为主的宇宙境界的文化内涵,通过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的现状分析和访谈发现其忽视了中学生人生境界教育的问题。企图以宗白华三个境界为理论基础,给出切实可行的语文教育策略,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方面通过重视“因人观境”和“因文观境”的能力培养唤醒境界意识;其次教师在教材分析方面要有“移我情”到“移世界”的开阔眼界,通过提高自身境界去引导学生;再次是在具体文化生活的实践过程中遵循知行合一原则,通过模块化活动、地域特色的凸显以及创新性活动的参与来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最后通过课堂境界层次的体现、不同文本资源整合比较和学生宇宙意识的培养贯彻人生境界教育的目的。让中学语文教育彰显发明本心,实现学生精神自由解放,使其在满足底层器皿境界需求之外,穿过追求文化生活的礼乐境界,直达自由和谐的宇宙境界,从而实现形质化合、动静不二的理想人生境界。
二、拓展语文教学的视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拓展语文教学的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有关小说阅读教学内容的研究 |
(二)有关小说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 |
(三)有关小说阅读教学理论的研究 |
(四)有关小说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的研究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中小说选篇分析及小说阅读教学价值 |
一、高中小说选篇分析 |
(一)小说选篇情况 |
(二)小说选篇特点 |
二、高中小说阅读的教学价值 |
(一)培养学生小说阅读兴趣 |
(二)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
(三)拓宽学生社会生活视野 |
(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
第三章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
一、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二、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小说阅读不够细致 |
(二)小说阅读教学模式化 |
(三)小说文本解读“定论化” |
(四)小说阅读教学审美鉴赏不足 |
(五)小说阅读教学缺乏必要的拓展 |
(六)小说阅读教学时间投入少 |
(七)小说阅读教学不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
三、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小说阅读教学观念落后 |
(二)小说阅读教学能力不足 |
(三)小说阅读教学功利性强 |
(四)小说阅读教学不注重兴趣激发 |
(五)小说阅读教学视野不够开阔 |
(六)小说整本书阅读缺乏指导 |
第四章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
一、更新小说阅读教学理念 |
二、强化小说阅读教学整体规划 |
(一)分阶段设立小说阅读教学计划 |
(二)安排好小说阅读时间和教学时间 |
(三)加强必要的小说拓展阅读教学 |
三、强化小说文本解读多元化 |
(一)鼓励赞扬,创设民主氛围 |
(二)点拨引导,开阔解读视角 |
(三)师生共同探究多元化解读方法 |
四、强化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 |
(一)加强小说整本书阅读指导 |
(二)构建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
(三)完善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机制 |
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一)指导学生小说阅读方法 |
(二)新颖导入 |
(三)阅读文本空白处 |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
六、丰富小说阅读教学方式 |
(一)探究式小说阅读教学 |
(二)比较式小说阅读教学 |
(三)文本细读阅读教学 |
七、小说阅读教学注重审美教育 |
(一)教师努力提升审美素养 |
(二)深情朗读中突出审美教育 |
(三)情境创设中突出审美教育 |
(四)启发想象中突出审美教育 |
八、小说阅读教学注重人文教育 |
(一)充分挖掘小说文本的人文内涵 |
(二)小说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现状调查(教师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群文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以高中语文部编本必修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读写结合教学”研究综述 |
(二)“群文阅读”研究综述 |
(三)“基于群文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研究综述 |
(四)“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教材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群文阅读及读写结合概述 |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厘清 |
(一)群文阅读概念 |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
(三)基于群文阅读的读写结合概念 |
二、读写结合概念厘清 |
第二章 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读写结合教学可行性 |
一、理论依据 |
(一)费劳尔和海耶斯写作认知模型 |
(二)语言模因 |
(三)认知迁移 |
二、现实要求 |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 |
(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三、客观条件分析 |
(一)高中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
(二)新教材的运用与探索 |
(三)群文阅读课型体系 |
第三章 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 |
一、问卷调查 |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
(二)问卷调查内容和结果 |
二、高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
(一)阅读教学文本缺乏广泛性 |
(二)学生写作缺乏动机和创新 |
(三)阅读和写作教学产生分离 |
三、高中语文读、写教学问题归因 |
(一)教师缺乏优化阅读教学的策略尝试 |
(二)师生忽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
(三)教材设计忽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 |
第四章 基于群文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
一、任务激发策略 |
(一)准备任务 |
(二)设想过程 |
(三)提炼议题 |
(四)运用活动加以强化 |
二、文本教学策略 |
(一)从文本正向出发,引导学生以读者思维拉近阅读与文本 |
(二)从文本逆向出发,引导学生将写作与文本二者联动 |
(三)从文本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储备读写结合的基石 |
三、转化写作策略 |
(一)思想激活,写作有感而发 |
(二)篇章建构,写作有章可循 |
(三)手法借鉴,写作有法可依 |
四、多元评价策略 |
(一)自评,优化语言 |
(二)师评,提升知能 |
(三)网评,开拓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期刊视野中的中学散文教学研究 ——以《中学语文教学》(2001-2020年)载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新课改背景下人文性回归语文教育 |
2.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3.散文阅读题在近五年语文高考试题中的重要地位 |
4.《中学语文教学》的相对优势 |
5.《中学语文教学》在语文新课改中的推动作用 |
(二)概念界定 |
1.散文 |
2.中学散文教学 |
(三)研究现状 |
1.中学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2.中学散文写作教学的研究 |
3.中高考散文阅读技巧的研究 |
4.中学语文教学类期刊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统计分析法 |
(五)研究意义 |
一、载文的数据统计 |
(一)散文教学研究论文数据的获取 |
(二)散文教学研究论文数据的处理 |
二、载文的内容分类 |
(一)散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
1.文本解读 |
2.教学方法 |
3.散文教学内容的探讨 |
(二)散文写作教学的探讨 |
1.议论性散文写作教学的方法探讨 |
2.抒情性散文写作教学的方法探讨 |
(三)中、高考散文类试题探究 |
1.高考散文类阅读试题分析评价 |
2.中、高考散文类阅读试题教学建议 |
3.中、高考散文类试题解题策略 |
(四)散文教学案例的探讨 |
1.古代散文“怎么教学”与“教学什么”——以《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为例 |
2.现代散文“怎么教学”与“教学什么”——以《散步》教学设计为例 |
三、基于内容研究的启示 |
(一)散文教学理论的启示 |
1.散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
2.散文写作教学的启示 |
3.高考散文类阅读题备考启示 |
(二)散文教学实践的启示—以《小石潭记》与《散步》为例 |
1.《小石潭记》的教学实践启示 |
2.《散文》的教学实践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孟宪军老师《小石潭记》课例中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分析表 |
附录二:王春江老师《小石潭记》课例中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分析表 |
附录三:王帮阁老师《小石潭记》课例中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分析表 |
附录四:戈月素老师《散步》课例中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分析表 |
附录五:余映潮老师《散步》课例中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分析表 |
附录六:袁爱国老师《散步》课例中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分析表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高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及高考考查情况分析 |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统计分析 |
一、必修教材古诗文选文统计与分析 |
二、选修教材古诗文选文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考查情况统计分析 |
一、选文情况分析 |
二、阅读考查能力分析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
一、问卷调查目的与对象 |
二、问卷调查方法与设计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教师古诗文教学现状分析 |
二、学生古诗文学习现状分析 |
三、师生问卷调查情况总结 |
第三节 高中古诗文教学现存问题归因 |
一、客观原因 |
二、主观原因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
第一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构成要素 |
一、议题 |
二、多文本 |
三、集体建构 |
四、共识 |
第二节 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
一、议题设计策略 |
二、多文本选组策略 |
三、集体建构策略 |
第四章 高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 |
第一节 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分析 |
一、《归园田居(其一)》单篇阅读教学课例 |
二、《归园田居(其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三、单篇教学与群文教学的差异化对比 |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理性反思 |
一、理性看待“精读”与“群读” |
二、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
三、不应流于形式 |
四、以读促写,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
五、自觉学习钻研,开拓新的教学区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的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的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5)初中语文古诗词拓展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理论及教学方法探索 |
(一)中外名家的诗教观 |
1.孔子“兴、观、群、怨”的诗教观 |
2.朱熹“正心导情”的诗教观 |
3.柏拉图“诗与哲学等同”的诗教观 |
4.陶行知诗化民众的诗教观 |
5.卢梭的“自然主义诗学”诗教观 |
(二)古诗词常用教学方法探析 |
1.传统诵读法 |
2.情景教学法 |
3.专题教学法 |
4.情境教学法 |
二、古诗词拓展教学的四个维度 |
(一)拓展的长度 |
1.课前准备时间的长度 |
2.课堂教学时间的长度 |
3.课后作业时间的长度 |
(二)拓展的深度 |
1.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度 |
2.内容理解层次的深度 |
3.对学生启发上的深度 |
(三)拓展的广度 |
1.学生诗词阅读的广度 |
2.诗词专业素养的广度 |
3.相关学科拓展的广度 |
(四)拓展的效度 |
1.背诵与朗读的效度 |
2.理解与分析的效度 |
3.整合与创造的效度 |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拓展教学现状调查及其相关问题分析 |
(一)学生方面 |
1.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高 |
2.学习古诗词仅限于教材 |
3.缺乏古诗词文化认同感 |
4.无法将古诗词融于生活 |
(二)教师方面 |
1.内容丰富度有待开拓 |
2.讲解细致度有待加强 |
3.环节变化度有待多元 |
4.活动拓展度有待加深 |
(三)学校方面 |
1.古诗词的环境有待优化 |
2.古诗词的活动有待增多 |
3.跟踪测评体系有待完善 |
4.图书资料提供有待增加 |
(四)家长方面 |
1.营造氛围能力不强 |
2.拓展资源能力不够 |
3.辅助教学能力不足 |
4.创办诗词活动不多 |
四、初中语文古诗词拓展教学策略 |
(一)学生方面 |
1.阅读古诗词作品以提高审美力 |
2.重视吟唱古典诗词以陶冶性情 |
3.游览名胜古迹以增强文化底蕴 |
4.尝试古诗创作以培养文学素养 |
(二)教师方面 |
1.激发学生学诗兴趣 |
2.带领学生深入自然 |
3.引导学生论辩分析 |
4.做好课上课下衔接 |
(三)学校方面 |
1.组织教师编写古诗词校本教材 |
2.开展古诗词比赛激发学诗兴趣 |
3.举办名家讲座培养古诗词理论 |
4.制作标语标牌营造古诗词环境 |
(四)家长方面 |
1.引导孩子阅读和欣赏诗歌剧 |
2.共同欣赏由诗歌改编的音乐 |
3.家庭内部进行古诗词的游戏 |
4.引导孩子诗化语言表达训练 |
(五)过程调控 |
1.课前做好预习准备 |
2.课中做好内容讲解 |
3.课后做好作业辅导 |
结语 |
附录一 初中语文古诗词拓展教学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二 初中语文古诗词拓展教学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案例设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研究 ——基于接受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初中语文现代诗选文概况 |
第一节 现代诗在语文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分析 |
第二节 现代诗选文特点分析 |
第二章 初中现代诗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忽视学生期待视野,应付考试为主要目标 |
第二节 忽视学生读者意识,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不凸显 |
第三节 忽略现代诗的“空白点”和“未定点”,缺少课外拓展延伸 |
第四节 教师理论素养积累不足 |
第三章 接受美学与初中现代诗教学的适用性 |
第一节 接受美学及其基本内涵 |
第二节 接受美学运用于初中现代诗教学的适用性 |
第四章 接受美学视角下初中现代诗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巧用期待视野,激活课堂 |
第二节 强化读者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
第三节 运用召唤结构,我手写我心,再创现代诗 |
第四节 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
第五章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现代诗教学案例 |
第一节 教学案例《乡愁》 |
第二节 教学案例《未选择的路》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列出作者、专着、论文、期刊名称、出版日期)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
2.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要求 |
3.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紧迫性 |
4.个人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 |
(二)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特点 |
1.创造性 |
2.研究性 |
3.智慧性 |
4.生成性 |
5.民主性 |
(三)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价值意义 |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的研究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及内容 |
3.研究工具 |
(二)研究实施 |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1.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分析 |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讨论 |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问题 |
1.教师对创新教学存在误解 |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不足 |
(二)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与施行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
1.教师对创新教学准备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2.教师对教学资源创新利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3.教师对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4.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运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5.教师对创新教学评价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三)教师对创新教学的施行存在问题 |
1.教师重教轻学,缺乏实质创新 |
2.创新流于形式,缺乏教学实效 |
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 |
1.国家宏观教学要求的偏失 |
2.学校创新氛围条件的薄弱 |
(二)教师创新教学素养的欠缺 |
1.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 |
2.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淡漠 |
3.教师创新教学素质的缺乏 |
(三)学生个体能动性的不足 |
1.学生个性差异的束缚 |
2.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缺位 |
五、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
(一)国家宏观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创新教学指导 |
1.创新教学内涵的正确清晰定位 |
2.新课改与新教材的切实明晰指引 |
3.教育考试制度的适时有效调整 |
(二)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氛围条件 |
1.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
2.完善教学资源条件的供给 |
3.改善教师评价与奖励体制 |
4.减轻教与学的双重压力 |
(三)教师自主创新提升,优化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 |
1.增强创新教学意识及理念 |
2.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素养 |
3.生成具体的创新教学实践 |
4.强化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 |
5.加强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 |
6.形成个性的教学艺术风格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三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教师调查问卷 |
致谢 |
(8)多元文化教育视域下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高中外国小说教学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提出与价值 |
(一)多元文化及多元文化教育 |
(二)人教版高中外国小说选篇 |
(三)高中外国小说教学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提出 |
(四)高中外国小说教学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 |
二、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原因分析 |
(一)教学现状的调查 |
1.问卷调查 |
2.访谈内容 |
3.小结 |
(1)教师的教学情况 |
(2)学生的学习情况 |
(二)原因分析 |
1.异域文化背景知识不足 |
2.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
3.高考涉及外国小说内容相对较少 |
三、多元文化教育视域下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策略 |
(一)“学”、“习”合一,设计外国小说教学总流程 |
(二)基于理论,掌握外国小说教学知识 |
1.关注高中生学习心理变化 |
2.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
(三)立足实践,落实外国小说教学过程 |
1.稳抓时机,注入文化背景知识 |
(1)课前接触,查阅积累 |
(2)课始导入,艺术勾勒 |
(3)课中穿插,适时点拨 |
(4)结尾点化,切入评论 |
(5)延伸拓展,巧取范本 |
2.学生互动,锦心绣口,兴趣对话 |
(1)分享与倾听 |
(2)追问与附和 |
(3)献疑与转换 |
四、多元文化教育视域下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的延伸策略 |
(一)理解人物形象,评价式构思 |
(二)捕捉经典语言,阐释式行文 |
(三)妙用写作方法,仿照式表达 |
(四)品味创作风格,要点式运用 |
(五)集锦写作素材,多角式归纳 |
五、多元文化教育视域下高中外国小说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一)协调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
(二)协调好解读外国小说与考试升学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统编版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视野建构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群文阅读的研究 |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研究 |
(三)统编版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观察法 |
(三)作品分析法 |
第一章 群文阅读理念的提出和视野建构 |
第一节 群文阅读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
一、群文 |
二、群文阅读 |
三、群文阅读教学法 |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学理来源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文本互文性理论 |
第三节 群文阅读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
一、结构化 |
二、开放性 |
三、主动性 |
第二章 统编版初中古诗词的编排与群文阅读的优势 |
第一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统计及分析 |
一、选文分析 |
二、编排分析 |
三、教材选编针对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 |
第二节 统编版教材实施古诗词群文阅读的优势 |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
二、群文阅读和统编教材编排的契合 |
三、群文阅读和古诗词教学的适配 |
第三节 群文阅读教学法相较于其他阅读模式的优势 |
一、群文阅读和主题阅读的比较 |
二、群文阅读和单元阅读的比较 |
三、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比较 |
第三章 统编版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与实践价值 |
第一节 实施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
一、议题的设计对于文本内容上的延伸 |
二、文本的选择对于教学内容上的丰富 |
三、课型的确定对于教学方法上的补充 |
第二节 实施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谨慎设计议题,去粗取精 |
二、甄别选择文本,精挑细选 |
三、慎设问题环节,宁缺毋滥 |
第三节 统编版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分析 |
一、教学设计举例 |
二、教学设计分析 |
第四节 统编版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对教学主体的实践价值 |
一、有效增加学生古诗词积累 |
二、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养成 |
三、有效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 |
五、优化教与学的模式及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2.2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3.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3.1 人生境界教育理论基础 |
3.1.1 有关人生境界的概念界定 |
3.1.2 有关人生境界教育的概念界定 |
3.1.3 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人生境界教育概念界定 |
3.2 宗白华“境界”说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界定 |
3.2.1 以日常物质生活为主的器皿境界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 |
3.2.2 以文化生活为主的礼乐境界是中学语文教育的要求 |
3.2.3 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主的宇宙境界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 |
4.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4.1.1 调查问卷对象的选取 |
4.1.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4.2 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分析 |
4.2.1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4.2.2 教师访谈情况分析 |
4.3 关于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析 |
4.3.1 片面认为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必定和应试教育冲突 |
4.3.2 只注重纯文学教学而忽视中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教学 |
4.3.3 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生命宇宙体验和文化生活的不断检验 |
4.3.4 对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
5.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 |
5.1 重视“因人观境”和“因文观境”方法唤醒学生境界观念 |
5.1.1 教学设计重视语文知识到人生境界的过渡 |
5.1.2 教学活动提高师生互动质量 |
5.1.3 文本解读完成课堂境界目标 |
5.2 突出“移我情”到“移世界”环节强化学生境界体验 |
5.2.1 挖掘教材内在价值,整合内部资源 |
5.2.2 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开展教学活动 |
5.2.3 借助数据信息技术,拓展思维格局 |
5.3 遵循“知行合一”原则在文化生活中培养学生境界思维 |
5.3.1 开展模块化课外实践 |
5.3.2 关注本土文化特色 |
5.3.3 组织创新性实践活动 |
5.4 贯彻“宇宙空间”意识在生命超越中完成境界教育目标 |
5.4.1 明确教学环节的境界层次 |
5.4.2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
5.4.3 关照学生宇宙生命的超越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拓展语文教学的视野(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研究[D]. 侯莹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群文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以高中语文部编本必修教材为例[D]. 王丹妮. 延安大学, 2021(12)
- [3]期刊视野中的中学散文教学研究 ——以《中学语文教学》(2001-2020年)载文为中心[D]. 梁和正.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高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 陈远凤.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5]初中语文古诗词拓展教学研究[D]. 艾洪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6]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研究 ——基于接受美学视角[D]. 郭媛媛.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7]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D]. 曲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多元文化教育视域下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D]. 郭小颖. 鞍山师范学院, 2020(01)
- [9]统编版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视野建构与实践研究[D]. 牟婕.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D]. 魏小雨.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