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论文文献综述)
蒋富兵,卢锦君[1](2021)在《腹腔镜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腹腔镜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的9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发生率16.67%,其中1级占13.33%(2/15),2级占33.33%(5/15),3级占比20.00%(3/15),4级占比20.00%(3/15),5级占比13.33%(2/15)。单因素分析显示,在ASA分级、Child-Pugh分级、是否使用手助器方面,术后发生并发症和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SAⅢ级、Child-Pugh B级、未使用手助器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并发症比较常见,ASAⅢ级、Child-Pugh B级、未使用手助器是主要危险因素。
陈翔[2](2020)在《完全腹腔镜、手助腹腔镜及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比较与分析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探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工作中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9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7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完全腹腔镜组(TLS)12例、手助腹腔镜组(HALS)36例、开腹组(OS)三组89例,比较三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总失血量、术中输血情况、术后通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行手术,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TLS组和HALS组无一例中转开腹。(1)三组一般资料中,年龄、性别、外伤原因、ASA评分、术前血红蛋白和脾脏损伤等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术中资料对比:在手术时间方面,TLS组(159.17±39.88min)长于HALS组(141.67±27.7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S组和OS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延长(159.17±39.88 vs.126.74±28.79 min,P=0.001);而HALS组与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资料对比:(1)在术后腹腔引流量上,TLS组(74.17±17.69ml)<HALS组(105.42±24.39ml)<OS组(150.03±40.55ml),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2)在首次通气时间上,三组中TLS组用时最少,HALS组其次,OS组时间最长(2.33±0.49 vs.2.92±0.65 vs.3.57±1.05 d,P=0.000,P<0.001);(3)三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方面,OS组(5.56±1.54d)明显长于TLS组(4.08±0.99d)和HALS组(4.81±1.3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LS组和HAL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方面,TLS组(5.83±1.40次)较OS组(8.11±2.78次)有明显优势(P=0.007,P<0.01),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三组手术方式治疗脾脏Ⅱ级损伤的比较:(1)在术后腹腔镜引流量上,TLS组(67.50±14.88ml)<HALS组(102.50±22.21ml)<OS组(128.94±33.97ml),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2)TLS组(2.25±0.46d)在术后通气时间上要短于HALS组(3.08±0.69d)和OS组(3.58±1.0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LS组和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在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上,OS组(5.37±1.46d)明显长于TLS组(4.00±1.07d)和HALS组(4.33±1.4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LS组和HAL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上,TLS组(5.87±1.55)与OS组(7.94±2.78)相比使用较少的镇痛药物(P=0.035,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三组手术方式治疗脾脏Ⅲ、Ⅳ级损伤的比较:(1)在手术时间上,TLS组(200.00±23.09min)明显长于HALS组(135.00±23.95min)和OS组(133.62±29.1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ALS组和O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三组在术后腹腔引流量和术后首次通气时间上(87.50±16.58 vs.106.87±25.74 vs.165.74±38.08 ml,P<0.01;2.50±0.57 vs.3.12±0.61 vs.3.61±1.09d,P<0.05),TLS组和HALS组均优于OS组,而TLS组和HAL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TLS和HALS两种方式治疗创伤性脾破裂患者都是安全、有效、可行的。2.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技术在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手术视野广、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3.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脾脏Ⅱ级损伤患者的三种手术治疗方式中,TLS疗效显着,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优先考虑。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脾脏Ⅲ、Ⅳ级损伤患者来说,在TLS应用受限的情况下,HALS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
许伟先,孙诚谊[3](2019)在《门脉高压症的微创治疗现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肝病患者数量巨大,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病等所致肝硬化患者数量众多,一旦发生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往往有较高死亡率。而目前现有的治疗手段中,各种手术治疗方法效果不一,不同治疗方式预后存在巨大差异。近年来由于微创治疗及手术器械的快速发展,使得门脉高压症的微创治疗有了一定的进步,本文就门脉高压症不同微创治疗的方式进行综述。
汪祖来,黄顺荣[4](2019)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文介绍了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单孔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免气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下部分脾切除术、经自然腔道腹腔镜脾切除术及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脾切除术等手术方式的特点、临床效果及应用前景等。
陈翔,刘承远,李佳伟,廖乐泰,陈海鸣[5](2018)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比较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8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手术情况与病例资料,其中手助腹腔镜组19例,采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男性1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9. 9±15. 7)岁;道路交通伤15例,挤压伤4例。传统手术组14例,采用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3. 2±14. 8)岁;道路交通伤9例,挤压伤4例,刀刺伤1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3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手助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手助腹腔镜组住院天数(10. 2±2. 6) d、术后排气时间(1. 8±0. 6) d、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21. 1%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0优于传统手术组(13. 6±4. 2) d、(2. 3±0. 5) d、64. 3%、35. 7%(P <0. 05)。结论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樊勇[6](2019)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和开腹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找到脾切除术的优化方法。【方法】1.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我院115例行脾脏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LS组)68例,传统开腹脾脏切除术(OS组)4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临床指标等,评价不同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及优劣并得出结论。2.亚组分析LS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脾蒂离断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LSa组(n=34):使用腔镜切割闭合器(Endo-GIA)一次性离断脾蒂;LSb(n=34)组:使用解剖性脾蒂离断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寻找更理想的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方式。【结果】LS组与OS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脾脏直径、疾病类型、术前肝功能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在术中输血量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LS组均明显小于OS组(P<0.05),而LS组手术时间则大于OS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次数、术后腹腔渗血量、腹腔渗血持续时间、腹水引流量、腹水引流持续时间、术后高淀粉酶血症例数、术后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升高例数及住院时间等术后临床指标,LS组均明显小于OS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S组术后1、3、5、7天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等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组术后1、3、5、7天IgG、C3降低水平均明显低于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a和LSb两组在年龄、性别、BMI、脾脏直径、巨脾比例、疾病类型、术前肝功能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LSa组手术时间明显小于LSb组(P<0.05);LSa组在术中出血量、高淀粉酶血症例数、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升高例数、术后腹腔渗血量、腹腔渗血持续时间、腹水引流量、腹水引流持续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围手术期指标明显大于LSb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Sa、LSb两组在术后发热、门静脉系统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微创外科较多优点。一次性离断脾蒂和解剖性脾蒂离断法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中都安全可行;解剖性脾蒂离断法较使用腔镜切割闭合器一次性离断脾蒂方法则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价格低廉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陈翔,刘承远,李佳伟,廖乐泰,陈海鸣[7](2018)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机动车辆的普及,创伤外科患者的患病率、病死率及相关治疗费用在逐年增加。由于脾脏的解剖位置特殊且组织脆弱、血供丰富,外伤所致的脾破裂则成为创伤外科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者会因此出现腹腔大出血,继而引发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1]。自1992年Delaitre[2]等报道了第一例腹腔镜脾切除以来,经过近二十多年的迅速发展,技术水平得到进步提高,手术适应证不断被扩大,禁忌
单治理,杨恒颖,孙明浩,徐晶晶,周晓俊[8](2018)在《简易手助器行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开放、完全腹腔镜和简易手助器腹腔镜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的22例开放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开放组)、18例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完全腹腔镜组)和15例简易手助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简易手助器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开放组、完全腹腔镜组和简易手助器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47±36)min、(236±57)min和(157±30)min(F=24.601,P<0.01),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 m L、212 m L和128 m L(H=8.622,P<0.05);组间比较显示,简易手助器组手术平均时间和中位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完全腹腔镜组(均数差78.87 min,P<0.01;Bonferroni校正,P<0.05)。三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9.1±5.0)d、(6.4±5.2)d和(5.3±1.9)d(F=3.645,P<0.05),术后镇痛时间分别为(4.2±0.9)d、(2.8±1.7)d和(2.8±1.1)d(F=8.739,P<0.01),简易手助器组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术后镇痛时间均少于开放组(均数差分别为3.80 d和1.43 d,P<0.05)。简易手助器组无中转开腹,完全腹腔镜组有5例中转开腹(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三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其术后住院时间及脾脏长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手助器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具有完全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且兼具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中转开腹率低等优势,降低了手术风险和难度;且此手助器制作简易,利于该术式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陈罗飞,樊勇,陈小鹏,王跃斌,王琛[9](2017)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及相关手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腹腔镜手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我国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优于开放手术的诸多优点而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其中在脾脏切除术方面的应用发展速度很快。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最新进展,结合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兰大二院)普外四科自身手术经验的积累,分别从腹腔镜下脾切除
王佳林[10](2017)在《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比评价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巨脾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行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对照组24例行开腹巨脾切除术,对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长,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少,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着要比对照组短,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中,术后感染仅1例,发生率为4.17%。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相比,手助腹腔镜切除术疗效更显着,切口美观、微创、恢复速度快,值得采纳应用。
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镜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全腹腔镜脾切除术: |
1.2.2 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 |
1.3 评估因素 |
1.3.1 并发症分级: |
1.3.2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 |
2.2 术后并发症单因素情况分析: |
2.3 术后并发症多因素情况分析: |
3 讨论 |
(2)完全腹腔镜、手助腹腔镜及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比较与分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来源 |
2.1.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术前检查与术前准备 |
2.2.2 手术设备及器械 |
2.2.3 手术方法与步骤 |
2.2.4 术后处理 |
2.2.5 观察指标 |
2.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对比 |
3.2 术中资料对比 |
3.3 术后资料对比 |
3.4 术后并发症比较 |
3.5 脾脏Ⅱ级损伤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 |
3.6 脾脏Ⅱ级损伤的相关术后并发症比较 |
3.7 脾脏Ⅲ、Ⅳ级损伤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 |
3.8 脾脏Ⅲ、Ⅳ级损伤的相关术后并发症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术中资料的比较分析 |
4.2 术后资料的比较分析 |
4.3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
4.4 脾脏Ⅱ级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
4.5 脾脏Ⅲ、Ⅳ级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门脉高压症的微创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脉高压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
2 门脉高压症的微创外科治疗方式 |
2.1 腹腔镜下贲周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 |
2.1.1 手助腹腔镜下贲周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 |
2.1.2 完全腹腔镜下贲周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 |
2.2 选择性贲周血管离断术+脾切除 |
2.3 无脾切除的贲周血管离断术 |
3 TIPS |
4 展望 |
5 结语 |
(4)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LS |
2 HALS |
3 GLS |
4 SILS-Sp |
5 LPS |
6 经自然腔道腹腔镜脾切除术 |
7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脾切除术 |
8 结语 |
(5)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 手术方法 |
3 观察处理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6)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方式 |
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手术并发症 |
三、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手术疗效 |
四、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研究的科学思路 |
第二章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的临床对照回顾性研究 |
第一部分 腹腔镜下与开腹脾脏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脾蒂解剖性离断法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效果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1: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2:缩略语表 |
附3: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手术过程图 |
(7)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适应症和禁忌症 |
2 优点和缺点 |
3 手术技巧 |
4 疗效评价 |
5 手术并发症 |
6 展望 |
(8)简易手助器行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术前准备 |
1.3 手术方法 |
1.3.1 开放组: |
1.3.2 完全腹腔镜组: |
1.4 术后治疗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9)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及相关手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
1.1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手术适应证 |
1.2禁忌证 |
2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手术方式 |
2.1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 |
2.2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 |
2.3 免气腹腹腔镜脾切除术 |
2.4 经自然腔道腹腔镜脾切除术 |
2.5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脾切除术 |
3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手术要点 |
3.1 脾蒂的处理方法 |
3.2 术中出血的控制 |
3.3 术野的暴露 |
4 手术并发症 |
5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疗效 |
6 展望 |
(10)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 观察组 |
1.2.2 对照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评价 |
3 讨论 |
四、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 蒋富兵,卢锦君. 吉林医学, 2021(02)
- [2]完全腹腔镜、手助腹腔镜及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比较与分析的临床研究[D]. 陈翔. 南昌大学, 2020(08)
- [3]门脉高压症的微创治疗现状[J]. 许伟先,孙诚谊. 中国医学工程, 2019(05)
- [4]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及应用进展[J]. 汪祖来,黄顺荣.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02)
- [5]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临床分析[J]. 陈翔,刘承远,李佳伟,廖乐泰,陈海鸣. 创伤外科杂志, 2018(12)
- [6]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 樊勇. 兰州大学, 2019(08)
- [7]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研究进展[J]. 陈翔,刘承远,李佳伟,廖乐泰,陈海鸣. 江西医药, 2018(07)
- [8]简易手助器行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J]. 单治理,杨恒颖,孙明浩,徐晶晶,周晓俊.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8(04)
- [9]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及相关手术研究进展[J]. 陈罗飞,樊勇,陈小鹏,王跃斌,王琛. 现代医药卫生, 2017(10)
- [10]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 王佳林. 当代医学, 2017(07)